時間:2023-03-22 17:42:09
序論:在您撰寫生態安全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知識管理尚無統一的定義,不同學者對知識管理的定義不完全相同。通常認為,知識管理指個人、組織或國家為了實現一定的目標,對知識和知識流動的過程、知識組織機構、知識資產、知識人員進行全方位和全過程的管理,以期實現知識的共享、創新和增值,從而促進知識的價值增值。因此,筆者認為,高校知識管理是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為實現高等教育目的,高校管理者遵循教育規律,運用知識管理相關理論和方法,合理利用高校內、外部知識資源,充分發揮師生員工的潛能,建立知識庫,實現知識的共享和創新,從而達到最佳的知識產出、人才培養和文化傳承的功效管理過程。對于生態安全來說,狹義的生態安全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態系統的安全,即生態系統完整性和健康的整體水映。結合狹義生態安全的定義,筆者認為,生態安全是一種宏觀層面的安全,生態安全是指在人的生活權、生存權、健康享樂權、必要資源權、社會次序和人類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脅的狀態,包括自然生態安全、經濟生態安全和社會(或人文)生態安全,組成一個復合系統工程,它是環境、經濟、社會三大系統的協調配合,共同作用的結果。結合以上生態安全的定義,筆者認為,高校的生態安全包括高校的自然生態安全、人文生態安全、社會生態系統安全三個方面,即能為師生員工生活、學習、工作和科研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時高校自身運行良好,具有良好社會影響力,能為地方經濟的振興和科研服務的一種良好的狀態。
二、高校生態安全的知識性分析
1.系統性。
高校是以知識作為基本的操作材料和加工材料,幾乎所有的活動都跟知識有關。高校自然生態安全包括高校自然生態環境的建設,樹木花草的種植,自然環境的綠化,校園整體的美化亮化都需要有生態學相關的知識作為積累。而高校人文生態安全更需要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精彩紛呈的學術講座和探訪神奇的科學研究,這一切都是在知識的應用和創新中體現知識系統性的魅力。高校的社會生態安全是社會對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和高校社會聲譽的綜合反映和系統的寫照,高校人才培養過程中體現了其知識的傳遞、升值過程,也正體現了知識的系統性和綜合性。
2.動態性。
高校的生態安全正如知識的學習和提高一樣,不是一個固定不變、一勞永逸的事情,它會受到經濟、社會、政治因素的影響而發生變化。一所高校受其綜合實力、科研水平、師生的生態環保意識、文明素質等因素的影響,其生態安全狀況呈現動態性,這跟知識的學習一樣,常用常新。
3.艱巨性。
高校生態安全一旦出現問題后進行整治和治理,就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甚至超出了前期的投入,所以高校生態安全又具有艱巨性。知識也如是,一旦用在了錯誤的地方,就會產生驚人的后果。例如,攜帶核彈頭的原子彈用在戰爭上,會對人類產生毀滅性后果。當然,對于知識的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要達到較高的專業水準更需要經過專業的熏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具有一定的艱巨性。
三、影響高校生態安全的要素分析
高校生態安全包括自然、文化、社會三個方面的影響因素,其中自然因素是直接影響因素,因為自然因素出現問題,生態安全問題就會直接表現出來。文化因素、社會因素是間接影響因素,它們主要是通過自然因素這一中介變量對生態安全產生間接影響。因此,我們可以把自然因素作為文化、社會這兩個變量的中介變量來研究生態安全。從該模型可知:要想解決高校生態安全問題,可以從自然、文化和社會這三個因素入手進行研究。把這三個方面作為影響生態安全的3個一級指標,而自然因素又分為高校環境綠化、高??諝鉅顩r、高校植被情況、高校物種多樣性、高校土地資源、師生居住情況6個二級指標來進行分析;文化經濟因素可分為高校教育教學、高校的科學研究、高校的人才培養、高校的文化傳承4個二級指標來判斷;社會因素分為高校的生態安全意識、高校的生態宣傳力度、高校師生數量、國家對高校的政策、高校規模擴張程度、高校擁有生態技術、高??萍冀逃涃M、高校汽車數量8個二級指標來分析。這樣我們可以從18個二級指標來判斷生態安全的破壞程度,每一個指標有一個合格或良好的經驗值(標準值),用管理學上的專家打分法對高校的生態安全進行評估,邀請專家對這3個一級指標和18個二級指標進行打分,打分結果的平均值作為這個指標最終得分,再根據指標的相應權重,得出總的得分與相應的經驗值比較,判斷高校生態系統的安全程度。
四、高校生態安全教育的現狀分析
1.生態安全教育重視程度不夠。
在一些沒有設立生態、環境資源等專業的高校,其生態安全教育體系尚未形成,如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材編寫、師資配備都不完善,要真正開展非生態專業大學生的生態安全教育就是不可能的事了。即使開設了相關專業的一些大學,主要是進行專業課教學,非本專業的大學生也是不可能得到相關的教育熏陶。從全國高校來看,每年招收的環境類專業學生不到普通學校招生總人數的0.5%,非生態專業學生占絕大多數,而在非生態專業開設與生態相關選修課的院校僅占全國高??倲档?0%左右。這意味著絕大多數學生沒有選修或必修過生態安全教育相關課程,沒有接受過生態安全教育,這勢必導致大學生對生態安全和生態環境缺乏應有的敬畏之心、尊重之情,更不能主動參與環保公益活動。
2.生態安全教學設置不夠合理。
在教學體系方面,許多高校只重視生態專業或是環境專業學生的課程設置,但是在非生態專業或環境專業的學生中,把生態安全教育作為必修課或選修課的非常少。在人才培養規格方面,高校大學畢業生應該是具有生態意識、懂得生態文明、有專業技術的現代人,因此在大學教育教學的培養方案中,就應該含有生態世界觀和生態倫理道德觀的內容;在專業設置方面,對非生態專業的學生來說,雖然不是其專業課,但是高校的課程設置應該包括生態意識、生態的重要性、生態安全危害性及生態安全的基本技能技術等內容,并且有相應的學分。
3.缺乏長遠通識生態安全意識。
生態意識是開展生態安全教育深入開展的前提條件,沒有生態學的相關知識,就不可能對生態安全的危害性有深刻的認識。以下三種情況都是因為生態安全意識的缺乏導致的生態安全:一是過度開采帶來的生態安全;二是盲目引進外資帶來的生態安全;三是忽視森林資源保護帶來的生態安全。我國的高校生態環境教育起步于20世紀70年代,目前雖有幾百所大學開設了環境專業,但在專業學生中的生態環境專業教育不能代替在非專業學生中的生態普識教育,更不能替代生態文明教育。生態安全意識,事關21世紀我國能否順利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構筑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遠景目標。
五、實施高校生態教育的對策
1.加強高校生態環境建設。
要推進高校生態安全教育,就必須把高校生態安全教育與生態環境建設結合起來。而加強高校的生態環境建設,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一是加強高校自然生態環境建設。高校要加強綠化,植樹種花,注重校園美化,保護物種的多樣性,維護高校生態平衡,讓人在一個芳香宜人、綠樹成蔭的環境里學習和從事科學研究。二是加強高校人文生態環境構建。如先賢感悟、節能降耗、低碳出行等的生態文明行為,這些均能激發師生踐行生態文明的意識,也能自覺地內化自身素質,提升師生員工內在人文素養,表現為自覺的生態文明行動。三是強化師生的生態環境意識的構建。即讓師生員工樹立良好生態觀,積極主動地投身到高校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生態環境的建設中。反過來,參與又提升了其主體意識,強化了責任。因此,要提升師生的生態環境意識,讓其主動關心生態安全建設,從而慢慢地固化為其行為,養成生態文明習慣。
2.深化高校生態教育改革。
生態學是一門學問,更是一種理念。課堂教育是高等生態安全教育的主陣地,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加強對高校生態課堂教育模式的改革:一是改革高校的生態課程設置。高??梢栽诜巧鷳B專業、非環境專業的學生中開設生態安全教育選修課,課題內容涉及生態觀、生態建設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論述、生態建設的不可逆性等生態安全的特性介紹,以及生態環境破壞帶來的嚴重后果,讓大學生深刻體會到生態安全和生態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二是注重生態環境師資的培育。一方面,可以在重點大學或研究生院培養生態教育師資力量,為生態環境教育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師資基礎;另一方面,加強師資對生態安全教育定期培訓,提高高?,F有師資對生態安全的教學能力和生態意識。三是寓教于樂,把生態理論教育融于社會實踐中。例如,可以將生態理論融于大學生畢業實踐的調查和學習中,讓他們有針對性地對高校所在的地區的山川河流、廠礦企業、生態環境、物種情況進行實地調查,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這既讓學生了解社會自然環境和生態狀況,又得到相應的科學鍛煉,也為地方政府正確有效地規劃環境治理與城市發展提供科學的方案和依據。
3.加強高校生態實踐教育。
高校應視生態文明素養與人格素質、學術品質和職業素養一樣重要。高校學生處、團委、學生社團等組織是推進生態實踐教育的重要力量,在高校團組織生活會、院校活動中將引進生態環境保護的議題,這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能給廣大學生帶來普遍而深刻的教育作用。高校還可以利用校園網、電視臺、廣播站、校報等,開設生態教育專欄,倡導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知識,并且邀請專家作環保講座,交流生態環保的經驗和體會。
4.建立高校生態安全知識庫。
高校的活動是以知識作為基本的操作材料和加工材料,高校的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和文化傳承均是以知識為基礎的。因此,高校應該建立一個核心的生態安全知識庫,集中高校的生態安全的理論知識、教學講義、科學研究、生態歷史資料、環境保護、畢業生生態論文、學術交流等知識組成的知識庫。其核心知識庫由校學術委員會作為最高的領導層,任命由校長和學術帶頭人為主的知識主管(CKO)決定其知識共享機制和范圍,下設知識管理辦公室,辦公室由學校的科研處、教務處、校長辦公室、信息中心組成,統一知識庫的日常管理,保證生態安全知識的共享、創新和增值。同時,可以建立校園生態安全知識庫的知識共享機制和知識激勵機制。
5.建立高校生態安全知識鏈。
高等教育是聯系社會的紐帶,具有較高的自由度與開放性。生態意識的形成,生態習慣的培養既可以在高校也可以在社會組織中獲得。因此,高校生態安全教育應該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不能拘泥于某一組織或者范圍內,應該與其他社會組織機構開展合作,把生態安全知識的節點(高校、政府、居民社區、社會民間組織)連接起來,組成一個開放的生態安全知識鏈,讓生態安全知識在整個知識鏈中流動起來,從而在知識流動的過程中,實現知識的共享、傳播與創新。在實踐上,高??梢约訌娕c地方政府、居民社區以及敬老院、中小學等機構的合作。開放的高校生態安全知識鏈,可以有效地運用知識管理的相關理論,讓高校生態安全知識高效運行。
六、結語
環境惡化以及工業污染的影響我國還處于發展中國家,科學技術相對來說比較落后,而對于農村來說更談不上科學技術水平。所以農村農產品安全質量檢測方面還是很不到位,主要原因在于檢測力量薄弱,檢測設備對農產品農藥殘留并不能確定,并且阻礙因素很多。檢測人員并不能專職開展工作,監督部門不明確,沒有成立專業的檢測專職機構等,都是檢測力量薄弱的主要原因。由于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也加大了農業產品生產的阻礙。近年來,隨著工業的發展導致生態環境的不斷破壞,很多農業生產地不斷被污染,部分土地已經不在適合種植生產。
2如何改善我國農作物安全生產的現狀
2.1禁止高毒農藥的使用
隨著人們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同??沙掷m發展戰略的主旨就是在滿足當代人的需要時,在不損害后代滿足其自身需求能力的發展。在可持續發展戰略中,注重對生態持續、經濟持續和社會持續的多方面發展,其中生態持續是基礎所在,而經濟持續則是必須的條件,社會持續使其最終的發展目的。在未來農作物的生產發展中,可持續將成為發展的主流。在這樣的條件下,應當逐漸禁止高毒農藥的使用。高毒農藥不僅會對農作物的安全生產造成重要影響,還會對土壤造成極大破壞,進而影響到后續農作物的安全生產。在生產過程中使用農藥必須嚴格按照國家《農藥安全使用標準》和《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2.2發展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是農業發展的新型模式,也是農業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這種模式主要是以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生態環境的保護為重要前提,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來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最終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于發展中國家的水平,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農作物的安全生產也遭受著嚴重的威脅,而生態農業的大力發展,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國的農業發展水平,并延長我國的農業發展壽命,改善我國當前農作物安全生產的現狀。根據生物種群的生物學、生態學特征和生物之間的互利共生關系而合理組建的農業生態系統,使處于不同生態位置的生物種群在系統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更加充分利用太陽能、水分和礦物質營養元素,利用綠色健康的養料來進行農作物的生產,以促進農作物的安全生產。
3關于農作物安全生產的發展趨勢
盡管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各項非農經濟都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但農業經濟的基礎性地位和作用仍然沒有改變。為此,改善我國農作物安全生產的現狀,保證我國農作物的安全成為了一個不可避免的時代主題。隨著人們綠色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人們對于農作物生產的要求也將不提高,在這樣的條件背景下加強農作物的安全生產,為社會公眾生產更多的綠色、無公害農產品成為了我國農業未來發展的重要任務。為此,在農業生產的發展上可以適當推廣無公害農作物的生產,通過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以及農產品品牌創建等相關工作來推進我國農作物生產的源頭潔凈化,為我國農作物的安全生產提供堅實保障。
4結束語
為解決糧食安全問題,我國采用了發展石油農業的方式,通過高投入、高能耗努力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實現糧食供求基本平衡;與此同時,由于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剛剛起步,政策理論研究、生產經營和管理體系方面都存在不足,還徘徊在小規模、低轉換、微效益的傳統生態農業階段,因此,要將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協調發展還存在諸多的困難與問題。
1.法律與政策不夠健全,缺乏有力的激勵機制
目前,我國缺乏全國發展生態農業的綱領性的文件,全國性生態農業建設法規條例還未制定,僅依靠《全國生態農業建設技術規范》等指導性文件進行生態農業建設,政策激勵機制不健全,傳統生態農業建設無法取得獨立的財政扶持,資金渠道有限,建設項目難以全面展開,長期處于初級階段。而以糧食安全為發展主題的生態農業則更是缺乏規范、政策與相應的激勵機制。近年來,國家為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實施了糧食收購最低保護價收購政策,又實施了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訂單獎勵、農機購置和作業補貼等扶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種糧農民的收益,但是,隨著土地承包價格上漲、生產成本提高等因素,種糧效益仍然很低。如以杭州市蕭山區普通的糧食承包大戶為例,如承包100畝大田,種植一季春糧和一季晚稻,一年的凈收入一般只有4萬元左右,收入不但低于其他產業,也低于農業中其他如花卉苗木、養殖等行業。同時,對于糧食生產實行生態農業的生產方式,由于政府沒有額外有效的政策激勵機制和保障措施,經濟效益難以保障,因此農戶對生態農業與糧食的協調發展的積極性普遍不高。
2.理論技術體系不夠完善,缺乏農業技術人才
要將生態農業與糧食生產、糧食安全協調起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嚴密的理論支撐與深入的研究、實踐。要將農、林、牧、副、漁業各大類、以及個小類綜合起來,需要包括農學、林學、畜牧學、水產養殖、生態學、資源科學、環境科學、加工技術以及社會科學在內的多種學科的支持。而且我國領域廣闊,地理環境各不相同,不能簡單的將一個地方、區域的經驗搬到另一個地方的經驗。同時,我國農業勞動人口科技素質偏低,農村科技人員嚴重缺乏。如杭州市蕭山區江東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核心區面積2萬畝,有農業企業32家,這些企業普遍反映科技人才難以留住,主要原因是農業工作辛苦、報酬低,企業偏小職業發展空間小,位置偏僻、生活艱苦等。因此,要將生態農業與糧食生產有機結合的效益發揮出來,難度很大,需要不斷的摸索、實踐與創新。
3.農業經營規模小,市場化水平不高
農村實行,農村耕地平均分配到農民身上。耕地分配到戶后,在保證了農民平均分得了一份土地的同時,也影響了土地的規模經營與經營效益。雖然經過一定程度土地流轉,但流轉畢竟數量偏少,農戶經營規模依然偏小,如經濟較發達的杭州市蕭山區,到2009年已流轉的占總耕地面積的48.2%,其中50畝以上的大戶數只為1.1%。與此同時,我國農業市場化水平還不高,表現為市場主體發育程度低,農產品市場體系不完善,信息化建設滯后等問題。因此,農業生產整體很難達到規模經濟,市場化、商品化、產業化水平不高,制約著生態農業與糧食生產規范化、規?;c社會化發展,難以體現生態農業與糧食生產協調發展的經濟、社會與生態效益。
4.農業公共服務能力有待提升,技術推廣力度有待加強
經過多年來的努力,農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但與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與廣大農民的服務需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主要表現為一是經費投入不足,如基層工作經費保障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開展試驗示范、檢驗檢測、技術培訓、進村入戶的日常工作費用在很多地方還沒有落實;條件建設投入不足,設施設備缺乏,服務手段落后。二是運行機制不規范,如一些地方管理體制不順,鄉鎮農技人員在編不在崗,主要精力從事鄉鎮其他工作,業務工作難以開展;一些地方責任機制不健全,沒有把公益性職能細化到每個崗位和人員,很多工作沒有落到實處,農技人員的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三是人員素質亟待提高,基層農技人員隊伍老化,專業人員進不來,新生力量補充慢,部分地方已出現人才斷檔;現有人員培訓跟不上,知識更新不及時,業務能力與生產需求有較大差距。因此,農業生產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推廣力度不夠,在生態農業與糧食生產發展中的技術培訓、指導力度也欠缺,已很大地影響了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推進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協調發展的思路與措施
在環境污染日益嚴重,食品安全問題頻發以及糧食安全問題越來越突出的現實壓力下,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協調發展迎來了新的機遇。今后一個時期,既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時期,也是生態農業與糧食生產由各自發展向協調發展轉變。為此,我國要緊緊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健全法律與相關政策,完善理論與技術體系,培育農業生產主體,推廣應用農業技術,提升公共服務能力,促進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協調發展,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和“四化”同步發展。
1.健全法律、相關政策與激勵機制
我國在糧食生產上的法律、法規與激勵政策相對比較健全,但在生態農業發展上還相當欠缺。為此,我國要參考國際上發展生態農業成功的做法,借鑒確保糧食安全的一些有效經驗,在深入的客觀分析和農民意愿研究基礎上,完善推進生態農業以及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協調發展的法規體系,建立相應的約束機制,規范農業生產者、管理者的行為。要將現代高效生態農業與糧食生產的有機結合,與一般的農業相比,具有更強的正外部性,承擔著更大的機會成本,彌補的辦法就是實施扶持政策,建立激勵機制,通過有力的政策扶持、項目推動和保障措施,提升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協調發展的經濟效益。
2.完善相關理論與技術體系
要持續快速地推進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協調發展,需要有科學的理論與技術體系相支撐。為此,需要從學科上加強對生態農業以及與糧食生產相結合的理論的重視,加強跨學科和跨領域的探討和研究,發揮各門相關學科和理論的優勢,促進生態農業這一系統工程的綜合發展?;谖覈鞯氐臍夂蛱攸c、地理環境、自然條件等方面均存在較大的差異,在研究相關理論與技術體系時,不能照搬國外,更不能閉門造車,要與各地的實際相結合,要加強產學研三者的結合,要關注實施中所面對的具體問題,加強理論的問題意識和實踐意識。要通過科技發展促進經濟進步,通過經濟效益的提升推動理論的發展;以實踐為指向推動理論的完善,以理論為指導推動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協調發展實踐的深化。
3.積極培養農業科技人才和實用人才
要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協調發展,人才是關鍵。要注重提高農業人員、勞動者的文化知識水平,加強專業素質和科技素質。一方面要發揮農村現有培訓機構、基地作用,推動高校和科研院所到農村一線開展培訓和技術推廣,通過系統性和針對性農民素質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和技能培訓等,提升農業生產、管理人才專業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政府和農業企業要出臺政策、改善環境,讓專業人才愿意到農業企業去就業、創業,使專業人才在農業企業中有較大的鍛煉空間和發展平臺。此外,要充分發揮各級農村實用人才的示范和傳幫帶作用,使農業生產人員整體素質得到提升,并涌現出一批有理論、有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專業人才,為推廣、應用農業科技、促進農業企業更好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人才支撐。
4.積極推廣應用農業新技術和節水技術
要加強生態農業與糧食生產集成技術的科技攻關,推廣應用優良品種,創新農作制度;推廣節約型農業技術,如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綠色防治等技術;施用有機肥和生物農藥,減少化肥農藥用量;推廣雨污分流、干濕分離和設施化處理等先進適用的污染防治技術;推廣太陽能、風能、地熱能和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技術,減少煤電消耗,促進節能減排。同時,要提升農業水利設施水平,完善田間排灌體系,推廣應用微灌、噴灌、低壓管道輸水等節水技術,推進農業用水循環利用。
5.切實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要嚴格執行
保護基本農田、標準農田以及林地、濕地、水域、海島、灘涂等各項規定。加強耕地地力培肥,深入實施標準農田質量提升工程,強化新墾造耕地和圍墾土地的改良和培育。規范農業生產過程,科學評估農業生產及投入品對土壤、水、大氣環境的影響,加強耕地質量定位監測點建設和動態管理,開展耕地質量狀況監測和評價,建立完善耕地質量監測網絡體系和耕地質量長效管理機制。要強化農業執法監管。嚴格管制亂用、濫用農業投入品,加強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保護農業生態環境。
6.提升農業市場化、產業化水平
要推進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協調發展,發展農業經營主體、促進土地流轉、完善市場體系尤其重要。一是要以工業的理念經營農業,創新農業經營機制,堅持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的原則,發展壯大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大戶,積極培育適應現代農業的經營主體。二是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加強土地流轉的財政扶持力度,落實有針對性的激勵與優惠政策;健全市場化運作的土地使用流轉機制,改善土地流轉的環境,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促進農業自愿向生態農業、糧食生產集中,提高生態農業及糧食生產規?;?、集約化水平。三是要加強市場體系建設,促進農業生產要素、農產品流通,特別要發展規范綠色市場,促進生態農產品批發、流通,通過綠色產品市場來提升生態農業與糧食生產相結合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7.不斷提升農業公共服務能力
摘要:本文首先論述了旅游資源的概念界定以及開發和保護旅游資源的意義,繼而分析了濕地旅游資源現狀及其在旅游資源利用方面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濕地旅游資源存在的問題的提出整改意見,以期對濕地旅游資源的開發和保護提供一點理論支持。
關鍵詞:旅游資源開發保護濕地建議
旅游資源作為一種特殊的資源,一旦遭受破壞就無法恢復。所以,我們要切實加強旅游資源的保護。發展濕地旅游是開拓整個旅游市場的要求,而濕地旅游業發展較慢,市場份額較低,濕地生態旅游的發展有利于旅游市場的開拓,是未來旅游業新的增長點。
一、濕地旅游資源開發和保護的意義
濕地是介于陸地和水生系統之間的過渡帶,以其高度的多樣性和獨特性與農田、森林并列為世界三大生態系統。作為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濕地不但在維持當地生態平衡和為一些珍稀動植物(特別是水鳥)提供野生生境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顯示出了其作為旅游資源的開發潛力。我國濕地類型多、數量大、分布廣、區域差異顯著、生物多樣性豐富,為濕地旅游提供了優越的資源基礎。
二、濕地旅游資源開發和保護的現狀
(一)旅游資源開發和保護現狀的概述
海濱濕地資源屬于生態環境脆弱帶,環境容量小,干擾抗逆性弱的旅游資源,而施于其上的人類活動復雜,所以旅游開發要以生態安全為指導,注重開發模式的選擇以及功能區的劃分。目前濕地生態旅游仍以觀光游為主,年接待量較低,旅游開發模式單一,旅游活動的負面影響尚未完全突現,隨著濕地生態旅游的進一步發展,尋求能夠兼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綜合開發模式,是海濱濕地生態旅游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濕地旅游資源開發和保護的實例研究
1.濕地旅游資源現狀
盡管濕地旅游帶尚處在旅游大發展初期,但濕地旅游已經初具規模,除開辟的濕地生態旅游路線和濕地為主題的旅游公園,不少旅游地域已進行了初步的功能分區,由單一的自然保護區發展成為可供觀光游覽以及娛樂的生態旅游區。
2.濕地旅游資源利用方面存在的問題
(1)濕地生態旅游主題不明確,景點知名度較低
濕地資源在國內首屈一指,但由于對自身優勢挖掘不夠,一直處在較低的開發層次上,主要表現為旅游項目單一,形式簡單,內容缺乏新穎性。濕地旅游的主題不明確,沒有形成較高知名度。
(2)存在社區居民與野生動物爭奪生存空間現象,環境有待提高
周圍征用的濕地灘涂成為普通農耕用地、水產養殖地,僅留下所管轄濕地在保護區內呈孤島狀,大量珍貴物種資源在無形中流失,生態環境遭受破環。
(3)較少的資金投入抑制了濕地生態旅游的發展
濕地生態旅游開發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撥款,這遠遠不能滿足濕地生態旅游的開發強度與規模。而且在項目經營上多為單一形式經營,缺少統籌規劃。
3.針對濕地旅游問題的整改意見
(1)加大開發力度,打造全方位旅游體系
在各景觀帶大的框架結構上,可以選擇節點進行開發,同時進行交通線路的選定、連接,逐漸向軸的方向發展,逐步形成集觀賞、參與、購物、娛樂為一體的全方位的旅游綜合體系。
(2)統一開發與分區管理
濕地生態旅游開發是一個全局性的行動,分散的對同質旅游資源進行開發,勢必形成混亂局面,不利于整個地區的旅游經營與管理。在統一開發的基礎上應對濕地生態旅游區實施分區管理,對核心保護區實行絕對保護,嚴禁任何類型的旅游活動,緩沖區對旅游項目和游人密度進行嚴格限制,只允許從事觀光、科普活動,并采取定時、限量放人進入。
(3)制定完善的管理計劃和規章制度
完善的管理計劃和規章制度是濕地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保證。其內容應對經營者、旅游者、社區居民等進行協調與控制,對濕地自然保護區各種動植物,特別是對于重點保護對象如何進行管理、保護與救護,對游客安全如何保證,對突發事件、火災險情如何應對,以及各項獎懲制度如何落實等。
(4)提高經營管理人員的生態意識和保護技能
目前,生態旅游經營管理人員素質不高,但在大量引進高層專業人才比較困難的情況下,對有關經營管理人員進行短期培訓是一種切實可行的辦法。特別是要提高導游人員的生態素養,使他們在旅游中起到引導與示范作用。
(5)加強生態監測,建立管理信息系統
濕地生態系統基本保存完好,受污染程度較輕,發展旅游業或多或少的會給濕地生態系統造成不利影響。因此,應在濕地旅游區內,特別是自然保護區內,對濕地生態環境進行監測,對生態旅游開發和生態環境的影響進行不斷地分析和預測,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與補救,確保生態旅游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三、結論
濕地旅游伴隨著生態旅游的熱潮正在興起,目前我國擬建和己建的大型濕地公園和旅游區有20多處,可見濕地旅游資源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對于以自然資源—海濱濕地為基礎而展開的海濱濕地生態旅游,從一開始就具有環境保護的色彩,因此,本文以生態旅游和生態安全理論為指導,對海濱濕地生態旅游的可持續開發保護進行分析。
通過對江蘇海濱旅游開發條件和海濱濕地資源的評價,可以得出結論:江蘇海濱地區區位、經濟背景良好,海濱濕地旅游資源豐富,其保存的完好程度和生物多樣性等多項指標在國內海濱濕地資源中首屈一指,有很大的開發潛力。但由于該區開發時間較短,資金有限,加之濕地旅游開發剛剛起步,因此在開發上選擇以海濱濕地觀光旅游為主,集中力量開發級別較高的濕地旅游資源,其他作為后備景點培育,同時將社區參與環境保護作為旅游開發的一個部分,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旅游開發模式。
參考文獻:
[1]陳君,江蘇淤泥質海岸濕地旅游開發的初探[J].資源產業,2000(9).
關鍵詞:旅游地 生態安全 保障體系
近年來,由于旅游業的發展所引發的旅游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并已成為制約旅游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而旅游地生態安全則是實現旅游地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條件。旅游地生態安全是指用以表征旅游可持續發展所依賴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處于一種不受威脅、沒有風險的健康、平衡的狀態和趨勢。反過來說,旅游地旅游業的發展不會造成旅游生態系統不可逆的變化而導致其質量的降低,不存在退化和崩潰的危險。
一、 我國旅游生態環境受到的威脅
目前出現的旅游生態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即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和資源退化。
1.環境污染。環境污染問題集中表現為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噪音污染、視覺污染和固體垃圾的堆積等。旅游地內游客大量集中以及旅游設施燃燒煤炭,釋放有害氣體,造成局部污染嚴重,大氣污染還引來酸雨對旅游地文物建筑造成損害;固體垃圾污染也是目前我國旅游地普遍存在的問題,一些旅游服務行業所產生的大量固體廢棄物未經處理或處理不當便堆積、散布于景區之中,長此以往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
2.生態破壞。旅游業的發展對生態的破壞體現在旅游活動對生態旅游資源質量的負面影響,總體上表現為對生態資源四大功能即調節功能、載體功能、信息功能和生產功能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例如,人類在生態系統內活動頻繁,包括機動車輛的大量使用、景區燃煤、垃圾的堆積等引起大氣、水源質量的改變,破壞了非生物環境。
3.資源退化。
目前由于旅游開發及其它原因所引起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已使得我國旅游資源總體惡化,大量已開發旅游地的旅游資源呈現出退化的趨勢。其表現為:天然林減少、生物多樣性銳減和旅游地的城市化傾向。
二、旅游地生態安全系統構建的意義
旅游地生態安全是衡量旅游生態環境與旅游經濟發展是否協調的重要依據,也是實現旅游地可持續發展的必然條件,而旅游地生態安全的保障體系的構建則是實現旅游可持續發展這一終極目標的前提和基礎,通過對旅游地生態安全評價及保障機制的研究,可以了解旅游業發展與旅游生態環境可持續之間的關系,以便在進行重大旅游地發展決策時對生態安全問題給予充分考慮,確保旅游地生態環境健康,最終實現旅游地資源、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另外,構建旅游地生態安全保障機制有利于維護生態平衡、促進旅游地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旅游地生態安全的保障機制的構建,將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威脅旅游地生態環境健康狀態的隱患,使旅游地生態環境處于無風險的健康、平衡狀態。同時,要保障旅游地生態安全,關鍵是要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毋庸置疑,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應始終貫穿于生態安全問題的研究,也就是說,確保旅游地生態安全的過程也是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的過程。
三、旅游地生態安全保障體系的構成
旅游地生態安全保障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是根據旅游景區生態安全評價結果制定的計劃和策略,保障旅游地生態系統健康、持續地發展。當旅游地生態安全評價的結果顯示生態安全程度降低或未按預定目標發展時,分析影響旅游地生態安全的關鍵因素,若其并非完全不可抗力(如自然力),而是人為能夠改善的,則旅游地相關部門必須通過調整、管理,保障生態環境向良性、健康方向發展,采取的一系列保障措施。采取的一系列保障機制應包括:旅游地生態安全組織管理保障、旅游地生態安全資金保障、旅游地生態安全政策法規保障和旅游地生態安全教育保障。
1.旅游地生態安全組織管理保障
旅游地生態安全組織機構的設置可以借鑒環境管理組織結構,建立全面式旅游地生態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其最高管理者是景區環境管理工作的主要責任承擔者,受其委托,管理者代表是景區生態安全管理工作的具體責任承擔者和環境工作與其它部門工作的總協調者,便于全面管理;管理者代表負責設立景區生態安全管理部門和環境保護機構及其職能分配;而且生態安全管理部門擔負景區環境管理工作的督促、檢查、協調及綜合的責任;環境保護機構和其他專業機構合作處理景區環境問題,有利于把環境管理和業務管理有機協調起來;另外還需設立環境咨詢機構,專門對生態安全及環境保護的相關問題進行咨詢。全面式生態安全組織機構的結構如下圖所示:
全面式的生態安全管理組織結構示意圖
2.旅游地生態安全資金保障
對旅游地生態安全保障的投入資金,可以借鑒國外與國內其他行業的先進經驗,實行國家和地方財政相統籌,部門和社會相結合,建立多渠道、多層次的資金保障機制。針對我國目前旅游地的經費來源現狀,保障旅游地生態安全的資金可通過征收生態補償費和建立生態安全專項基金獲得。一是對旅游資源的所有者或為旅游生態環境保護付出代價者支付相應的費用,其目的是支持與鼓勵旅游地更多承擔保護旅游生態環境責任。旅游者活動分散,進行監測的可能性很低,而且旅游者與生態破壞并不存在固定的關系,也無法準確衡量旅游者帶來的污染,因此,征收的重點應是旅游企業。二是建立生態安全專項基金,初期可用于重要生態功能區的建設和自然生態保護,植被、地貌、水源和生物的多樣性保護等。
3.旅游地生態安全政策法規保障
旅游地生態安全政策法規保障是旅游地生態安全保障的必然條件。能夠從政策法規的權威性和強制性的角度來規范和控制旅游從業人員的行業行為和旅游者的行為,有效地遏制生態不安全因素。其應包括宏觀性的政策法規(全國性政策法規) 和微觀性政策法規(地方、行業性法規條例和企業、部門規章制度) 兩部分內容。具體到旅游地生態安全政策法規的制定,應該包括制定旅游地旅游產品生產經營者產品綠色環保的監管制度,主要包括:旅游產品開發的環境影響評估制度(EIA),旅游產品生產經營者信譽評估制度,旅游區土地利用管理制度,旅游區排污權力法,環境成本內部化的法規與實施規則等;制定違規懲罰制度也是旅游地生態安全政策法規制定的重要考慮部分,主要是對旅游地旅游生產經營實體在旅游資源開發與經營中造成的生態環境負面影響超過了環境質量標準加以制裁,包括排污超標罰款、景區物種多樣性損害的補償與罰款、景區地質地貌破壞的補償與罰款、景觀維護不當及損害的補償與罰款等。
4.旅游地生態安全教育保障
防止破壞旅游生態環境不能僅依賴經濟和法律手段,還必須訴諸倫理信念,即從根本上改變游客、當地居民、旅游從業者傳統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其具體途徑是生態倫理為指導,對所有與旅游有關的人員進行生態倫理道德教育與行為準則教育,普及環境意識,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倫理觀念。一是對旅游者的生態倫理教育。對旅游者進行教育的核心是倡導旅游消費文明化,其主要涵義是尊重當地文明和文化。二是對旅游從業人員的生態倫理教育。對旅游活動經營、管理和服務人員進行環境教育與培訓,使他們具備旅游環境保護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是非常必要的。三是對當地居民的生態倫理教育。要讓當地居民知道當地的環境和資源對他們意味著什么,以及保護生態環境會給他們帶來什么好處,從而激發他們自覺自愿地參加環境保護。其次,要宣傳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政策發令,使當地居民具有初步的環境法律、法規知識。
參考文獻:
[1]繆紅菊.鹽城保護區生態旅游環境影響及管理對策研究.[南京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2]牛江.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管理的利益相關者分析.[北京林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7
[3]王澍.保證我國生態安全的科技戰略對策.中國科技論壇,2004,(1)
[4]俞孔堅.生物保護的景觀生態安全格局.生態學報,1999,19(1)
[5]徐海根.自然保護區生態安全設計的理論與方法.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0
[6]江偉鈺.論依法架構國家生態安全體系.天中學刊,2003,18(3)
[7]羅文, 陳國生.湖南風景區生態安全建設中的生態倫理問題研究.南華大學學報, 2006,7(6)
[8]呂軍.草原旅游發展的生態安全研究――以為例.[華東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論文].2006
關鍵詞: 語言文化 民族文化 生態安全
每一種語言都反映了人類對周圍獨特生態環境的經驗,負載著一種特質文化,這造就了語言的多樣性。正因為多樣性的存在,人類才能生活在如此豐富多彩的世界里。如今,由于語言的不安全,這種多樣性正受到威脅,語言文化和自然生態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一、語言多樣性受損
每種語言都在以獨有的方式認識和解釋世界,但在全球化的趨勢中,隨著合作的深化和不公平競爭的加劇,強勢語言群體向所在地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滲透,使人文生態環境惡化,對語言多樣性構成威脅。
從世界語言發展史來看,語言的數量在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漸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 2009年2月21日(國際母語日)前夕推出的世界瀕危語言圖譜的電子版,呈現了世界上 2500 多種瀕危語言的信息。據統計,全世界每年約有 80 種語言消失,數千種正處在消亡邊緣。新版圖譜將全球瀕危語言按照危險程度的不同分為不安全到滅絕 5個類別。其數據表明:在目前存世的 6000 多種語言中,607 種不安全,632 種危險,502 種非常危險,538 種情況危急,200 多種語言已在最近三代人的期間內滅絕(不再存在講這種語言的人)。圖譜還顯示,印度、美國、巴西、印度尼西亞和墨西哥這些語言非常多樣的國家,同時也是瀕危語言最多的國家[1]。亞馬遜河流域的探險使人們新發現了那里的許多語言,但是當地原住民在占優勢地位的西方文化和語言的包圍和蠶食下,他們使用的這些語言又很快走向消亡?!吨袊恼Z言》一書中收集了129種語言,大多數已經瀕危或正在走向瀕危。其中已經瀕危的21種,邁入瀕危的64種,臨近瀕危的24種。滿語、赫哲語、蘇龍語、仙島語等使用人數都不足百人,都屬于“瀕危語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表示,截至2013年,每兩周就有一種語言消失,超過很多動物的滅絕速度。
二、語言、文化與自然生態安全遭遇威脅
1988年在巴西貝倫舉行的第一屆國際人種學大會上,與會者們首次提出了語言多樣性和生物多樣性是一種“解不開的結”。每一種語言都透露出獨特的文化和生態信息,是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因素之一。因為人類將對周圍環境的了解匯入了自己特有的語言,而這些信息包含他們管理和使用資源的方式。
如傣族對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方式――貝葉文化和佛寺文化對植物多樣性的保護及可持續利用具有積極作用[2];彝族的圖騰文化對云南紫溪山的森林生態系統、生物物種、遺傳資源的保護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3];還有侗族的糯禾文化、民族醫藥、傳統生活方式等對生物多樣性,特別是對糯稻遺傳多樣性有保護作用[4]。據一份來自國際跨學科研究小組對南美洲部落考察的結論顯示:一些居民知道如何組合多種植物,讓它們一起生長,而習慣與單一作物打交道的現代農藝家在這方面幾乎一無所知??▉啿ㄈ四芊直娉?50種不同類型的痢疾,每一類型各有一種治療方法。關于某些草藥的知識只保存在某些特定民族的傳統文化里,只有懂這個民族的語言,才能知道這些草藥的名字。除非語言學家或其他有興趣的人在事情發生之前對這些草藥的知識進行了記錄,否則,一旦一種語言或文化消失了,人類關于這些草藥的名字和藥效的知識就隨之消失了,可能失去對未來的一個選擇。如今,對抗瘧疾最有力的兩種藥物金雞納霜和青蒿素,就是古老的語言文化送給現代人的最好禮物。
英國語言學家戴維?克里斯特爾博士認為“文化語種消亡與物種滅絕一樣可怕”[5]。人類未來的生存與發展需要多種智慧和多種文明的經驗來支持,正是這些不同的生存智慧使人類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失去一種語言,就意味著失去人類好幾個世紀對于這個世界的思考成果,從而削弱人類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
如今,語言趨同所導致的文化趨同直接湮滅了很多豐富的生態智慧及技能,使人類社會對地球生命體系的理解漸趨單一,進而引發生態安全隱患。在人類過去200年的歷史中,單一的工業化使人們對資源無休止地開發利用,人、自然和文化之間的關系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植被面積銳減,動植物品種下降,水資源受到污染。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緊密相連,生物多樣性受到損害,語言文化多樣性也很難幸免,因為語言文化賴以生存發展的環境已遭破壞。人類對自然的盲目開發破壞了少數民族的生存環境,使其民族語言文化遭受同化、破壞乃至消失;強勢文化的擴張反過來導致某些物種不為人知甚至消亡:環境惡化同語言文化消失惡性循環,生態系統遭到破壞,無疑是對人類的社會結構、人類文化寶庫及人類知識總和無法挽回的損失,而使人類安全受威脅。
1994 年, 聯合國發展計劃署發表了主題為“人類安全的新領域”的《人類發展報告》, 首次提出了“人類安全”的概念。所謂人類安全,就是指整個人類免于受威脅的狀態,尤指生態環境問題造成的對人類整體的威脅[6]。其核心是關注人的生存與發展。人類安全超越了目前的政治或地域的差異,把整個人類作為安全的主體。地球生命體系的無比復雜性,要求人類社會以多元的資源利用方式和途徑,獲得食物和能源。但是隨著語言的瀕危、滅絕使語言文化生態平衡被打破,人們文化、生活漸趨一致,地球的負擔越來越重。美國人類學博士吉姆? 麥里曼明確指出:“隨著許多人和他們的語言的消失,很多人類經驗也隨之消失……簡單地說,當我們失去生物多樣性的同時,我們也犧牲了我們的后人在未來的適應能力。在破壞其他各類的同時,我們也實際上宣告了我們自己的死亡?!盵7]從這種意義上說,文化生態安全問題就是人類生存安全問題。
三、對策
語言文化生態安全問題是比較隱形的,但又在不斷擴展、延伸。應盡快采取對策,做好“見于未萌,禁于未發”的工作。
(一)激發對語言的保護意識。
2015年“國際母語保護日”的主題是:進一步推廣語言保護意識。公眾應了解到語言的危機即文化的危機,文化的問題攸關民族乃至人類的存亡,是關系到每個人的事,人人都有責任來維護,它呼喚著每個人的良知與責任心。保衛語言在更深的意義上,其實是在保衛語言背后的文化,這種保衛源自對整個人類文化的自覺尊重和愛惜。
新聞媒體、文化藝術及教育等領域,應在這方面起到表率作用,引導人們珍惜民族語言文化遺產,繼承民族的人文傳統。當然,在全球化時代,應融入國際社會,而不是回避、遠離國際社會。英語、法語等世界通用工作語言是現代人應具備的一種素質和能力,它為接受新的觀念、新的文化、新的技術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是汲取人類一切文明成果的需要。要注重培養高端的專業外語人才,任何傾向一端的做法都是無益的,也是不現實的。
(二)尊重文化多樣性,提倡“和為貴”。
1993年美國“霸權主義”代表亨廷頓曾說:“維護世界的安全則需要接受全球的多元文化樣。”[8]維護民族平等和多樣性,承認文化和語言的多樣性,這些都是全球化時代和網絡時代和平與和諧的基本要素。每一個共同體或國家在經濟資源、生態環境和領土安全上必須以其他共同體或國家的安全為自己存在的前提。中國講究“禮之用,和為貴”,“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和而不同”是中國古代提出的一個哲學理念。要在不同文化傳統的基礎上通過溝通和對話,,達到“和”,達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交往的理想狀態。
捍衛文化的多樣性與尊重人的尊嚴是密不可分的,每個人都有權利用自己選擇的語言,特別是自己的母語表達思想。構建和諧的語言生活,應成為每個國家和每個公民的理念,共同推動世界進步和發展。
(三)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
為了維護自然界的生物多樣性,人類制定了很多法律和規定,如野生動物保護法、植物保護法等,這是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所做的必要工作。應對語言生態危機,改善語言多樣性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亦應如此。瀕危語言資料的搶救和保存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性工程,不僅需要專家學者和有關機構的學術支持和人力參與,而且需要政府部門的政策支持、技術支持和資金支持。
政府應在保護和支持多民族語言方面起主導作用。不僅要在教學和使用上盡量創造有利條件,在資助研究課題方面也要給予“傾斜”,組織民族語言專家深入調查各地瀕危語言,記錄、描寫、錄制、保存瀕危語言的文字、聲像資料,盡量延緩它們的流失。在大數據時代,政府應著力培養大量的語言數據技術人才,建設語言電子超結構數據庫,加大語言數據技術研發的力度和速度[9]。
全球化和人類生活信息化為各國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也使人類社會顯出更脆弱的一面。人們在追隨經濟浪潮的行程中無暇看清語言多樣性受損會帶來多么嚴重的民族文化問題,甚至是生態安全、人類生存發展問題。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語言作為醫學、生態、經濟等資源的價值會體現得越來越明顯。語言的保護絕不僅僅是語言學的問題,還需要從政治、經濟、文化、科學等各方面來考慮,在保護民族語言文化、提高國民生活水平、維護世界和平發展間尋找平衡點,找到更合適的解決辦法。
參考文獻:
[1]http:///zh. [DB/OL].
[2]許再富,劉宏茂.西雙版納傣族貝葉文化與植物多樣性保護[J].生物多樣性,1995,(3):174-179.
[3]龍春林,張方玉,裴盛基,陳三陽.云南紫溪山彝族傳統文化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J].生物多樣性,1999,7(3):245-249.
[4] 王艷杰,薛達元 . 論侗族傳統知識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作用.貴州社會科學 ,2015,(2):95-99
[5]Crystal D.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Second Edition[J]. Business English, 2003, 35(4):605-606.
[6]余瀟楓.非傳統安全與公共危機治理[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37.
[7]吉姆?麥里曼,尹鐵超.人類學與部落民族研究:過去的經驗及未來的模式[J].滿語研究,2001,(2):15-20.
網絡的復雜性和大學生自身的特殊性增加了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難度,因而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需要黨、團委、高校和大學生等相互配合,形成立體的全員育人格局。
1發揮黨的領導作用
同志多次強調,牢牢掌握黨對高校意識形態的主導權,提高高校黨委引領和控制意識形態的能力,正確引領意識形態發展的方向。為此,一要堅持黨對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領導,包括政治、組織、思想等領導;二要提高黨對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領導能力,加強執政黨建設,保持黨的階級性和先進性,掌握意識形態教育主導權。
2發揮共青團的職能作用
共青團是意識形態建設的實踐者和意識形態滲透的防衛者,因而,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離不開它的支持。其一,開辟共青團網上教育基地。利用網絡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裝大學生,自覺抵御西方意識形態的網絡滲透。其二,樹立為青年服務的理念。共青團在解決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思想問題的同時,要著眼于解決大學生最關心的實際問題,增強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凝聚力。
3發揮高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隊伍的中堅作用
高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隊伍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高校輔導員,這是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中堅力量,其素質和能力直接影響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成效,因而要加強這支隊伍的素質和能力建設。其一,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的建設。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主陣地,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老師是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重要主體。我國必須搞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的選拔、培訓及管理,努力造就一支既懂意識形態又懂信息技術的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專業隊伍。其二,充分發揮高校輔導員的教育作用。調動高校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創造性,掌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解決學生網上網下的問題,積極探索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教育工作的規律,加強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老師的合作,增強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實效性。
4發揮大學生自我教育的主導作用
沒有絕對的教育主體和教育客體。在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活動中,大學生一方面是受教育者,接受主體的引導,同時也是學習的主體,安全教育的影響只有通過大學生自己接受,才能真正起作用,因此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要充分發揮大學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其一,幫助大學生樹立自我教育的觀念,認識發揮自身能動性的重要性;其二,提高大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大學生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將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內容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確保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目標的實現。
二充實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內容
教育內容是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中介,直接關系到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效果。由于網絡意識形態是基于虛擬網絡社會而產生的意識形態新樣式,因此,我們必須注意教育內容的與時俱進,在考慮社會發展要求、大學生個體需求的同時,將網絡社會的特殊性納入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內容體系,充實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內容。
1網絡法制教育
網絡的開放性、虛擬性等容易滋生網絡犯罪,網絡安全離不開法律的維護,對大學生進行網絡法制教育,是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教育的應有之義。其一,澄清認識,提高大學生網絡法制意識。轉變大學生的觀念,使大學生意識到網絡不是一個“絕對自由”的空間,要在法律范圍內用網。其二,利用網絡開展網絡法制教育。在建立一批有吸引力的法律類網站的同時,將教育內容與日常網絡生活結合,形成潤物無聲的網絡法制教育方式。其三,開設專門的網絡法制課程。將網絡法制教育納入大學生法制教育課堂中,在法律基礎課中增加網絡知法、守法、維權等內容。
2網絡道德教育網絡意識
形態安全的維護不僅需要法律硬約束,還離不開道德軟支撐。網絡道德教育是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重中內容。其一,愛國主義教育。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大學生自覺抵制西方意識形態的網絡滲透。其二,加強網絡道德規范教育。這是最直接的網絡道德教育,培養大學生網絡文明觀念。其三,加強自律教育。培育網絡自律意識是網絡道德教育的落腳點,這樣才能將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落在實處。
3網絡安全技術
教育網絡技術是網絡意識形態產生的物質前提,只有掌握網絡安全技術,才能真正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網絡安全技術教育是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題中之義。一方面,開設網絡安全技術課程,將最新的網絡安全技術納入課堂,提升大學生網絡安全技術水平;另一方面,強化實踐教學環節,真正提高大學生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能力。
三拓寬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陣地
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需要在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論課主陣地的同時,擴大社會實踐陣地,開辟網絡新陣地,形成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1優化理論課主陣地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根本目的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是大學生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的主陣地。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作為意識形態教育的新形態,亦離不開思想政治理論課主陣地。在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過程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術性、實踐性和現實性,一方面,通過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闡述,幫助學生厘清網上各種意識形態的實質,認識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科學性;另一方面,通過對社會現實問題的解讀,幫助學生了解主流意識形態的價值,主動接受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2擴大社會實踐陣地
“是從實踐中來并被實踐證明了的科學理論,只有聯系實際,才能真正掌握,也只有真正聯系實際,才能真正用好”,只有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才能深刻認識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科學性。一方面,擴大社會實踐的范圍,有針對性地建立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實踐基地,深化大學生對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內容的認同;另一方面,加強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指導,大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會受到“網絡意識形態終結論”等錯誤思潮的侵蝕,需要加以思想引導,增強大學生對網絡意識形態的辨別力。
3開辟網絡新陣地
網絡成為西方爭奪大學生的新陣地,并且網絡意識形態是基于網絡社會而產生的,因而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離不開網絡陣地的支撐。我們必須主動占領網絡思想陣地,加強對網絡陣地的建設和管理。一方面,要主動占領網絡陣地,意識形態的主陣地,如果不去占領,各種非甚至反的東西就會去占領,因此我們必須搶占網絡宣傳的制高點,唱響網上主旋律;另一方面,加強網絡陣地的管理,發揮網絡陣地“以正確輿論引導人”的作用,保證在網絡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
四創新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方法
傳統意識形態安全教育方法是在特定條件下形成的,也具有一定的現代價值,但與網絡的特性、人在虛擬社會中思想形成發展的規律等不相符,因此,我們在借鑒傳統意識形態安全教育方法的同時,必須創新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方法。
1上下聯動
上下聯動主要是指聯系大學生網上網下生活,將網上教育與網下教育相結合。其一,網上教育與網下教育相結合。網上意識形態安全教育是以網絡為工具而進行的實踐活動,網下意識形態安全教育主要指面對面的現實教育。二者具有互補性,因此,我們要在發揮傳統課堂優勢的同時,充分利用網絡開展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其二,把虛擬生活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從根本上講,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面對的仍然是現實的人,因而教育者要把握大學生網民的思想實質,解決好大學生網民思想情緒中反映的實際問題,實現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生活化和人本化。
2軟硬并舉軟硬并舉的方法
主要包括軟件開發和硬件建設相結合、軟性疏導和硬性堵截相結合。其一,軟件開發與硬件建設相結合。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是意識形態安全教育適應現代科技發展而出現的,因此我們在建設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硬件的同時,積極開發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相關軟件。利用集思想性、趣味性于一體的教育軟件,增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吸引力。其二,軟性疏導與硬性堵截相結合。網絡的平等性、開放性決定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必須軟硬兼施。在抵制各種有害思想侵襲的同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對大學生進行疏導,真正實現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入腦、入心。
3一多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