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42:09
序論:在您撰寫小學職稱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數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來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由于我面對的是一些智力殘疾的學生他們的感知范圍小,他們只會對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感興趣。所以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我從這類學生的感性經驗出發,尋找貼近他們生活的切入點進行創設情景,讓他們在學習的時候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讓他們那些不太豐富的生活經驗進行再現。這樣一來學生就不是一個局外人,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如:我在教學時間的認識的時候,我考慮到這個內容比較的抽象,它看不到,摸不著,就根據智力殘疾學生的實際生活環境和他們接受的特點創設了“我的一天”這樣的一個情景。在教學的時候我按照從早晨到晚上的順序,讓學生把時間這個抽象的概念和自己的生活聯系起來。我讓每個學生說說自己的一天,例如什么時候起床的,什么時候到校的,什么時候上第一節課的,什么時候吃中飯的,什么時候放學的,什么時候吃晚飯的,什么時候睡覺的。雖然這些學生可能說得不合實際,但他們的積極性已經被調動起來了,然后我再以情景中主人公的一天來教學生學習認識整點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和普通學生一樣,智力殘疾學生對故事、童話、動物非常感興趣,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將所教的內容通過擬人的方法進行編故事“投其好而行之”。例如我在教學大小比較的時候(大小比較的各種符號已學),我就將情景創設在一個收獲的季節,讓學生幫助小山羊和小白兔這對鄰居比比誰的收獲大。我利用課件將它們的收獲用圖片放出來,讓學生說說它們都收獲了什么,然后在這些圖片的下面將它們的數量標示出來,引導學生結合圖片比較數的大小,通過這樣的一個情景的創設讓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快樂的學習了數的大小比較。
智力殘疾學生的判斷能力比較差,他們往往不能正確地判斷是非對錯,所以不宜將各種學科分割開進行教育,而應該進行整合教育,要在所教內容的基礎上巧妙地滲透一些與之相關連的其它的內容,可以是思想道德方面的,也可以是愛國主義方面的。例如在教學認識時間這個內容時,我在其中就穿插了思想道德教育,讓學生做個愛惜時間、守時的人。在教學人民幣的時候我就教育學生要節約用錢,愛護錢幣等等。
1.情景的創設要有針對性。智力殘疾學生的接受能力比較差,他們往往要經過多次的練習才能熟悉所學的內容,所以在創設情景的時候,要使所列的情景能突出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如在教學數數的時候,能數清物體的個數并說出物體的個數是重點也是難點,我就創設了“我是班級的小管家”這樣一個情景讓學生數數班級里的笤帚等各種物品的數量。
2.情境的創設要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對智力殘疾學生進行情景教學的時候,情景的創設要有一個完整的過程,讓學生在這個完整的情景中學習,而不光只是在引入的時候用。例如在復習加法應用題的時候我就以小熊請客這樣的一個故事情景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先讓學生練習小熊請了多少個朋友的應用題,然后練習小熊用了多少錢買東西的應用題,最后出示小熊共收到多少個禮物的應用題,這樣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貫穿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
現代教學論認為,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是兩個轉化的過程。一是由教材的知識結構向學生的認知轉化;二是由學生的認知結構向智能轉化。這種轉化過程只有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才能實現,沒有學生主體的參與是沒有辦法學會數學的。因此,數學的教學應力求體現知識發展的階段性,讓學生經歷嘗試、假設、操作、探究和分析等一系列活動,調動學生積極學習的心向,使學習數學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內在需求和追求。如在“整十整百數加整十整百數的計算”教學中,我先讓學生口算“30+20、70-50、60+40”,有了好算的體悟后,再把學生組織在猜想編好的算整百整十加減整百整十的題目:“230+170、560-190、350-170、180+240”滲透在這一極富有挑戰性的活動中。在學習中,我多次組織學生進入猜想活動,目的不在于學生是否能猜想出正確的結果、結論,重要的是通過猜想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探究的能力,并使學生從中學到探究知識規律的科學方法,從而使學生發現整百整十數加減整百整十數的退位減與進位加的計算方法。這種學生對其計算的感悟過程成為思維的不斷深入、不斷發展的過程,是學生主動構建自己知識的過程,是享受到探索活動樂趣的過程。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大膽地讓學生進行猜想。
數學學習只有通過學生的探索、發現,在發現中體驗認知、情感、技能、態度,才能協同發展,這樣才是真正的有意義的數學學習。讓學生自己去參與活動,在動態的過程中感悟知識的生存,從過程中獲得積極良好的體驗。例如,教學“圓錐的體積”時,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的:將全班學生分為5人一組,每組準備4盆黃沙,4個圓柱,4個圓錐(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等底等高,底高都不等)。1.實驗怎么做,工具怎么選,具體分工怎么等分。由學生小組自由討論規定。2.分工合作后思考:你們組的實驗結果怎樣?為什么?3.達成共識,選怎樣的圓柱、圓錐實驗?你能發現它們之間的體積關系嗎?你能從學過的什么知識得到什么啟發?在這樣的小組活動中,學生積極參與操作,認真、全面分析現象,主動表達自己的一些直接感受,相互合作,達成共識,得出規律:v錐=1/3 v圓柱。由于學生有了動手實踐、主動探索、合作交流的親身經歷,容易理解得到的知識,并充分內化,而且能舉一反三,較好地解決了實際的問題。正因為我合理地選擇了學習材料,學生才真正領會了圓柱和圓錐的關系,使學生真正在探索中體悟了數學。
《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部分指出:>:請記住我站域名/
數學教育家弗賴登爾反復強調:學習數學唯一的正確方法是實行“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本人把要學習的東西自己去發現與創造出來。學習的本質是學習者用已有的經驗來解釋同化新知的過程。例如:“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中,首先讓學生用1、3兩個數字組成盡可能多的算式并計算出結果。這一開放的教學情境,有效地溝通了數與式之間的內在聯系。在學生探究“1÷3是什么意思”時,老師巧妙地提供9÷9、6÷3這兩個算式。學生借助它們通過類比思考,發現1÷3和6÷3等算式的本質聯系。這樣的教學善于把握學生學習的切入點,引導他們著力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系,學生在捕捉聯系,發現巧門的“頓悟”過程中不知不覺地經歷著知識經驗的遷移與同化,認知矛盾趨于平衡,認知結構得以拓展。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既獲得知識,又發展了思維,同時也在解決問題學習成功中體驗學習的快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心理學、教育學的角度分析,中學生在很大程度上憑著興趣學習的,對學習一旦產生興趣,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趣味導學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的教學方法要有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他們的求知欲望,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起來。
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一課時,在測量圓的周長時,學生以前所接觸的平面圖形都能用直尺準確量出它的周長,而對測量閉合曲線就不能用同樣的方法了,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點安排教學活動。先問學生:“在學習正方形、長方形時,可以用直尺直接測量出它們的周長,而圓的周長是一條封閉曲線,怎樣測出它的周長呢?同學們可用直尺和布條去測量,具體有幾種測法?大家實驗一下?!表暱?,課堂是人人參與,你搞那個實驗,我搞這個實驗,氣氛十分活躍,之后,大家紛紛發表自己的實驗結果。有的說:“我是用滾動辦法測出這幾個圓的周長”,有的說:“我認為滾動的方法有它的局限性,假使遇到無法滾動的圓,我想還是用繩測的方法比較好”。教師先肯定他們的思維方法,然后因勢利導,提出一個看得見,摸不著的一個實驗:用細繩的一端系著紐扣,手拿細繩的另一端,繞動細繩,紐扣在空中劃出一個圓?!跋筮@個圓你能用繩測、滾動的辦法量出它的周長嗎?我們能不能找到一條求圓的周長的普遍規律呢?”接著,電腦演示兩個大小不同的圓,在同一圓旋轉一周后留下的痕跡?!澳銈兛吹降膱A的周長的長短與誰有關系?有什么關系?”大家再實驗,直至得出:圓的周長是直徑的π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重視激發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很好地掌握了知識,促進了知識的內化。
培根認為:“一切天性與諾言都不如習慣更有力量”。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有助于學生學習的進步與提高;有助于學生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發展智力,并對日后產生積極的影響,使之受益終生。新課程強調將課堂交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課堂主人公的地位。因此,教師應該努力創設情境,營造良好氛圍,讓學生自主地學習,積極地探究。教師盡最大努力創設一個充滿關愛、平等自主、尊重個性的學習環境,支持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鼓勵學生積極探索,為創造性人才成長創造良好的氛圍。
例如: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我讓學生憑借已有知識報出了一些是3的倍數的數,然后把其中一些多位數的各個數位上的數字交換位置,例如:123321,213312,132231,讓學生檢驗變換后的各數還是不是3的倍數。學生驚奇地發現:“奇怪,怎么和原來的數一樣,個個都是3的倍數呢?”“新數和原數間有什么聯系?這里面有什么奧秘?”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興奮點轉移到教師提供的新知背景中,此時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已成為一種求知的“自我需要”,產生了強烈情緒,這樣學生們就能主動深入探究,并從相互聯系中概括出“能被3整除數的特征”。學生動腦思考后概括出的知識結構不僅促進了學生認知的深化,而且還從中挖掘了學生認知潛力,促進了學生思維的主動發展,推動學生自主探索。
“方法是學習的鑰匙”。運用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笆谌艘贼~,不如授之以漁。”教師的責任就在于教學生學會學習,在培養學生良好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更要授之以方法??梢?,培養學生的能力,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比傳授知識更為重要,教師要善于“授之以漁”,引導學生學會“織網”“捕魚”的方法,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里獲取無窮無盡的知識之“魚”,能掌握一些學習的基本方法,在獲取新知識的過程中,知道運用已有的條件去尋找解決問題、認識新事物、產生積極聯想的途徑,這是教給他們的一個發展受用的財富。一堂好的數學課,不是看教師教了多少,而是看學生學了多少,學會多少;教師能指出一條路,學生可循此去探索思考;教師能給予一點啟示,學生可以有的放矢地去拓展知識;教師能引導學生歸納一些方法,學生可以舉一反三地去實踐運用。
1.指導預習。自主學習的預習,貴在獨立性,是學生獨立獲取基本知識的重要一環。指導預習按“扶——放”原則,課前設置“學導單”以設計一系列問題的形式,在“學什么”“怎樣學”兩方面加以引導。如教學“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我設計以下“學導單”:“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與“整數除法”有什么異同點②“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商的小數怎樣確定③除到被除數末尾仍有余數怎么辦?這樣堅持訓練并將預習要求,學習方法適時滲透,當學生對如何預習有一定的實踐后,提綱逐步精簡,最終讓學生丟掉“學導單”的拐杖,走上自學的道路。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勇于質疑問難。有的學生由于受知識年齡等限制;有的膽小不敢質疑問難;有的滿足于一知半解,不愿質疑問難,所以我們要創設條件,努力營造氛圍激發學生質疑問難,教師要善于靈活地向學生提出探索性問題。每個班上總有一兩個膽小怕開口說話的孩子,教師要設計一些稍微簡單一些的問題讓他們來回答,讓這些孩子找回自信,從而敢于回答老師的問題,敢于質疑問難。
教師在課堂上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能使學生情緒高昂,思維活躍,學習興趣和信心倍增,智力活躍,接受能力強。
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為學生創設一種情趣盎然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勵從而主動學習:①設疑布難,激發學生好奇心理;②巧設懸念,激發學生探知的迫切欲望;③創設情境,使學生自然產生求知的心理沖動。例如:教“正比例”時教師領學生到操場。問:現有一根米尺,要量出旗桿的高度,怎樣測量?根據旗桿的影子長怎樣才能算出旗桿的高度?影子和旗桿有怎樣的關系?此后,讓學生量出幾種不同的桿長和各自影長
數學課的內容表面看似乎較為枯燥,除了一些單調的符號就是一些直觀的數字,教師和學生的精力更容易被牽制到如何去解決那些數學難題上,往往忽略了題目中所蘊含的獨特的思想內容,這就要求教師認真鉆研教材,充分發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貫穿于對知識的分析中。
1.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充分挖掘出教材中蘊含的數學史料,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教育。
數學課本中有多處涉及數學史料,數學家的故事、數學發現、實際生活中的數學、數學方法、數學趣聞、環境保護、節約資源、古代的算法……等方面的內容,以習題、注解、附錄、你知道嗎、小知識等小欄目出現,這些內容既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又能使學生受到廣泛的教育。這些內容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學習目的教育的生動素材。我們可以適時結合教材,利用這些材料,讓學生了解我國古代數學家的重大貢獻,了解我國在世界數學發展史中所占的重要位置,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祖先以高度智慧所創造的價值,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滲透德育教育。還可以在教學中通過向學生講解一些數學家的奮斗史、介紹我國數學發展歷史中的輝煌成就、激勵學生學習數學家的非凡毅力和刻苦精神,從而從小樹立遠大的奮斗目標。例如,在學習了圓周率后,可向學生介紹我國杰出的數學家祖沖之求得的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比十七世紀的荷蘭人安托尼茲還早一千一百多年!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再如,在學習了質數的知識后,可以向學生簡單介紹數學家陳景潤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從而讓學生從小樹立起為國家富強、為民族振興而發奮讀書、頑強拼搏、積極奉獻的責任感。又如五年級教學統計時有這樣一道題目:“我國運動員在第24——26這三屆奧運會上各獲得獎牌18塊、54塊、50塊。制成獲獎牌的統計表。”對于這道題,讓學生先仔細讀題,讓學生說說想到了什么,好多學生都想到了我國的體育成績進了一大步,然后我就對學生介紹我國的體育事業飛速發展史及在國際上巨大影響力,運動健兒為祖國爭得了榮譽,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也應該努力學習,像運動員那樣為祖國爭光。結果,學生都受到很大的鼓舞,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被極大的調動起來。
幾何圖形、對稱、旋轉、七巧板等知識為我們提供了極其豐富的美育教育內容。在學習這些內容時,我先引導學生說說美在哪里,讓學生學會欣賞美、感受美,進而交流數學的美:對稱美、統一美、簡潔美、奇異美、曲線美等。然后引導學生利用基本圖形設計美麗的圖形,表現美、創造美。使學生從中得到了美的享受和美的教育。
3.結合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作為一個班級的管理者,此時,班主任就成了學生與任課教師之間溝通的重要橋梁。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協調工作,使班里學生和任課教師和諧共處、團結一致呢?我認為班主任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做好這一關系的協調者,作為班主任老師平時要多下功夫。
(1)學會正確樹立科任老師在學生心目的形象。這就要求班主任平時要選擇恰當時機贊揚科任教師,樹立科任老師的正面形象,通俗一點說就是要給其他老師的形象加分。但是這種贊揚要注意堅持恰當合理原則。即在科任教師特長發揮充分的時候贊揚;贊揚的目的是使學生明白科任教師的優點,樹科任教師的威信;贊揚的方式要合適,可以選擇集會活動時集體教育,也可以個別談心。形式上,可以選擇:①班會、集會、集體活動時介紹科任教師特長;②個別教育時;③引用學生贊揚科任教師的話,同科任教師交流,增強科任教師的成就感。
(2)及時鼓勵教育學生。通過了解科任教師對班級及學生的意見和看法,調整學生學習狀態,溝通、協調學生和科任教師關系??迫谓處熢诜治鰧W生方面有班主任不及的優勢。科任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更能讓班主任全面的了解班級的全體學生的特長。班主任可以借科任教師之力鼓勵學生。首先,聽取科任教師對個別學生及班級的評價,并把評價反饋給學生,幫助學生調整狀態;其次,在科任教師和學生有摩擦時,應教育學生主動認錯,并傳達科任教師對學生的積極評價,弱化矛盾;再次,在個別場合,可以引用任課教師的肯定評語,鼓勵學生,向他暗示科任教師對她的贊許,增強其信心。
(3)為師生創造良好的教與學環境。班級環境因素使班級形象的重要內容,良好的環境會給科任教師帶來一種心情上的輕松和愉悅,積極的心態便于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班級環境或形象的獨特是相對的。比如紀律嚴明,學生講文明懂禮貌,班干部交往能力強,學習氣氛濃,這些是無形的;教室清潔,布置雅致,這些是有形的。這些因素都有利于班級的成長,也有助于任課教師激情的發揮。在班級管理中,要善于聽取任課教師的意見,增強其參與意識,不能自己說了算,閉目塞聽,否則會影響科任教師對學生的注意力和責任心。
(4)巧用節日與活動培養師生情感。一般科任教師與學生交往多限于課堂,孩子跟科任教師間的感情也不是很深厚。班主任應該從培養感情這個角度出發,從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兩個方面,協調任課教師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充分利用各種活動來溝通科任老師與學生的之間的感情。比如教師節到了,讓學生為科任老師獻上節日的賀卡,還可讓學生組織聯歡,熱情地邀請科任老師參加指導六一文藝匯演的節目,并安排適合各教師的節目,讓師生一起開展活動,這種活動不僅能加深彼此的了解,而且容易建立起深厚的友誼。此外,班主任同科任教師也要經常溝通,向科任教師說說自己班的孩子的長處,幫助把師生感情的橋搭好。同時也要把班內一些小團體的情況,特殊脾氣的孩子情況定期同科任教師進行交流。
第二,班主任要能夠妥善處理科任老師與學生的沖突。
科任教師與學生之間難免會有矛盾,當問題出現時,班主任要注意妥善處理學生與科任教師的矛盾。既要維護科任教師的威信,也要讓學生心服口服,不要產生怨恨與隔膜??迫谓處熍c學生之間的矛盾比較復雜,有時可能完全是學生的錯誤引起的,有時也可能是由于教師的教學、教育方式不當而導致的。不管是哪一種情況,班主任都不應該不分青紅皂白一味壓制學生,但也不能為了討好學生而公開批評教師或背后議論科任教師。而是要從多方面了解事實情況,了解矛盾產生的原因,找到問題的突破口再開展工作。如上述案例,看上去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卻說明了科任老師和學生的矛盾已經變復雜了。針對這樣的情況,先不要雙方在一起談,而是分別談,這樣好讓雙方都能冷靜下來。班主任可先代科任教師向學生道歉,說明科任教師說話方式不對,不該說讓學生出去那樣的氣話。這樣學生就能心平氣和地與班主任交談,然后再分析科任教師這樣做的原因與目的,科任老師的出發點是為她好的,如果老師不管她,那才是對她的不負責任,只是在那樣的氛圍中說了不該說的氣話。并告訴她科任老師之前對她的肯定和贊美。最后讓他分析自己在這件事中處理的方法是否正確,這樣學生也比較易于接受,引導學生主動向科任老師認錯。當然要做好科任老師的思想工作,以免矛盾激化。在學生向科任老師認錯的過程中,科任老師也會主動的說出自己的不足。這樣不僅不會讓科任老師丟面子,還會增進師生的感情,讓學生欣賞老師。
第三,班主任應該主動邀請任課老師參與班級管理
有些科任教師對所教班級的基本情況不很清楚,對學生也了解不多,在這種情況下,就很難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方法、手段,以適應學生的需要。因此班主任要及時、主動地與科任教師交流本班情況,才能使科任教師對學生個體和整個班級的各種情況了解更全面、更客觀,切合實際,使工作更有成效。此外,經常與科任教師交換意見,了解學生上課的表現及學習的動向,認真聽取科任教師對學生有關情況的反映和對本班工作的建議、意見。這樣,不僅可以協調科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還可以通過聽取科任教師的意見和建議,完善班級管理的方法與策略。因此多跟科任教師交流班級情況,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通過以上工作與科任教師不斷取得聯系,增進信任,進而形成工作上的合力,使班級教育教學工作不斷取得新的進步,逐步使科任教師感受到和諧集體的工作優勢,體會到與班級搞好關系
,才更有利于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這樣,科任教師的積極配合和主動參與也就成為自然的事了。師生沖突是教育中的一種正?,F象,不可能完全消除沖突,更不能壓制沖突,因為壓制沖突只能為下次更劇烈的沖突埋下隱患。因此,我們教師不但要建立看待沖突的正確觀念,更重要的是要把沖突視為可解決的問題,注重師生沖突的協調。
(一)重點:盤活存量,制定規則,陽光評聘
1.盤活存量是指在深入調查摸底、情況明了的情況下,對現有崗位設置總量進行盤點,把崗位由相對充裕的區域、單位或學科向相對緊缺的地方傾斜,使之總量再平衡,起到自主調節中小學教師職稱申報,實現職稱評審與崗位設置之間的有機融合。這是兩者有機融合的基礎。
2.制定規則是指在吃透國家相關政策的前提下,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規范、有效的并與崗位設置相輔相成的評聘規則,包括過去已取得職稱但尚未得到相應聘崗人員的過渡辦法和職稱評審與崗位設置合二為一的評聘實施方案。這是兩者有機融合的核心。
3.陽光評聘是指中小學職稱評審與崗位設置評聘過程中必須做到“五堅持”:堅持以人為本,遵循中小學教師成長規律,鼓勵優秀人才脫穎而出,促進中小學教師全面發展;堅持統一制度,分類管理,體現中學和小學的不同特點;堅持民主、公開、競爭、擇優,切實維護教師的合法權益;堅持重師德、重能力、重業績、重貢獻,激勵中小學教師提高教書育人水平;堅持與中小學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相配套,積極穩妥、協同推進,妥善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這是兩者有機融合的保障。
(二)難點:統一認識,穩步推進
1.統一認識。
無論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還是崗位設置都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內容,與每一位教師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由于全國各地情況千差萬別,國家允許在政策大原則下,結合實際組織實施,因此結果會因地、因事、因人、因時而異,如果在評聘過程中兩者沒有做到宣傳到位、規范有序、陽光操作,老師們要真正理解國家政策設計初衷、統一認識并非易事。統一認識是兩者有機融合的前提。
2.穩步推進。
無論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還是崗位設置,全國各地推進時間和力度因地而異,這是目前的實際情況。正是因為如此,既得利益群體和未得利益群體之間矛盾沖突在所難免。因此各地在試點的基礎上何時推進、如何推進、力度多大等都直接影響到評聘工作的推進和教師隊伍的穩定。這是兩者有機融合的關鍵。
二、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與崗位設置有機融合的思考
(一)必須加強領導,統一認識。
教育、人社、編制、財政等部門和學校必須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統籌協調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與崗位競聘工作,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國家關于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工作的有關文件精神,從鼓勵教師主動從教、專心從教、專業從教、終生從教的高度,充分認識深化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重要意義,積極推進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與崗位競聘工作。
(二)必須摸清底數,盤活存量。
教育、人社、編制、財政等部門和學校必須根據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實際摸清兩個底數,一是本單位(系統、地區)專業技術崗位核準和使用情況,特別是崗位空缺情況;二是本單位(系統、地區)申報計劃申報各級各類專業技術職稱人員情況。原則上本單位的崗位空缺情況與申報職稱人員通過情況要大體一致,也就是要做到評聘有機融合。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采取鼓勵專業技術人才合理流動、調整職稱評審通過率等有效辦法,最大限度用好、用足、用活現有崗位資源,優化隊伍結構,妥善解決職稱評聘矛盾。
(三)必須吃透精神,制定規則。
教育、人社、編制、財政等部門和學校必須根據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實際情況,認真細致地制定崗位競聘工作方案,主要內容包括:指導思想、競聘對象、具體競聘崗位及數量、占空崗比例、競聘條件、量化評價標準和方法程序、組織領導和具體要求等。
(四)必須先行試點,穩步推進。
教育、人社、編制、財政等部門和學校必須走群眾路線,廣泛征求教職工的意見和建議,經過全校教職工大會表決通過,同時按程序報批。另外,在全面組織實施前,必須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單位、系統進行試點,取得經驗、條件成熟后再穩步推進,切忌一刀切。
(五)必須陽光評聘,全程監督。
成本會計是中職會計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在會計專業教學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它是以基礎會計和財務會計闡述的理論、方法和技能作為基礎。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又為財務管理、管理會計等課程的教學打下必要的基礎。成本會計課程實踐性、系統性強,強調理論聯系實際。要求學生全面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要求學生能夠根據企業具體情況熟練運用所學知識計算產品成本、編制成本報表和進行成本分析,為企業內部管理提供及時可靠的成本資料,加強企業成本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因此成本會計這門課程對教學的要求比較高。成本會計教學不僅是讓學生學會成本計算,而且是要求學生能夠靈活運用知識,熟練進行實務操作和成本分析、預測、決策等。在傳統的成本會計教學中,教師比較偏重理論教學,注重知識的記憶,強化職業技能教學不足;成本會計教學與實踐脫節,學生動手能力差,不能適應實際成本會計崗位對人才的要求。因此必須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課堂學習達到企業對人才要求的標準。
2成本會計課堂有效教學案例展示———品種法教學案例分析
品種法是成本計算方法中最基本的一種方法。教材以某企業一個基本生產車間和一個輔助生產車間一個月內發生的經濟業務為例,以多張表格的形式講述了品種法的應用過程。對于初次學習品種法的學生們來說,有較大的學習困難,連表格數據的來龍去脈都很難理解清楚,更別談實際操作了。本次課堂教學從學生實際掌握知識的程度出發,以真實的招聘資料為教學案例創設情境。以品種法的計算程序為導向,從編制要素費用的會計分錄入手,逐步填制記賬憑證、審核記賬憑證、登記賬簿,呈現完整的賬務處理流程,有助于學生理解品種法的應用程序。課堂教學采用情境教學、案例教學與任務驅動式教學相結合并開展小組合作式學習模式。以學生明確任務、實施任務、完成任務、展示任務為主線,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探究,注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以學會操作為目標,真正做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
2.1創設工作情境,發放資料,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廣州某企業2013年7月校園人才招聘筆試題:某企業有一個基本生產車間和一個輔助生產車間?;旧a車間生產甲、乙兩種產品。輔助生產車間是一個機修車間,為基本生產車間和行政管理等部門提供修理勞務,該輔助生產車間不設“制造費用”賬戶。企業采用品種法計算產品成本。要求根據所發生的經濟業務編制記賬憑證并完成甲、乙兩種產品明細賬的登記。該企業2013年10月份生產車間發生的有關經濟業務如下:1)領用材料基本生產車間生產甲產品領用材料249600元,生產乙產品領用材料182400元?;旧a車間領用一般消耗性材料56640元,輔助生產車間領用一般消耗性材料57600元。2)分配工資基本生產車間生產工人工資192000元(按甲、乙兩種產品耗用的生產工時比例進行分配,甲產品的生產工時為28800小時,乙產品的生產工時為9600小時),基本生產車間管理人員工資38400元;輔助生產車間生產工人及管理人員工資共72000元;行政管理人員工資81600元,共計384000元。3)計提福利費按照工資費用的14%計提職工福利費。4)計提折舊費基本生產車間固定資產原值960000元;輔助生產車間固定資產原值為384000元,按月折舊率1%計提折舊。5)其他支出基本生產車間發生其他支出43584元,輔助生產車間發生其他支出29280元,共計72864元,均通過銀行辦理轉賬結算。6)10月份輔助生產車間(機修車間)共提供勞務43200小時,其中:基本生產車間提供38400小時,為行政管理部門提供4800小時,輔助生產費用按受益原則進行分配。7)基本生產車間的制造費用按生產工時比例在甲、乙產品之間進行分配,甲產品的生產工時為28800小時,乙產品的生產工時為9600小時。8)甲產品本月完工產品4800件,月末在產品1920件,原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加工費用完工程度為40%。乙產品本月完工產品1600件,月末在產品500件,原材料投料程度為80%,加工費用完工程度為50%。采用約當產量法分配完工產品成本與在產品成本。引用公司招聘考試資料,貼近學生實際。在當前就業壓力較大的情況下,每位同學都想在自己求職過程中能夠順利通過。因此,相對課本案例而言,資料可以滿足學生們的好奇心和激發學生們的挑戰欲。在學新知識之前,學生們就已經具備積極主動的心態了。這對于本次課的課堂教學而言無疑是開了個好頭。
2.2布置任務一:小組合作-分角色完成前7筆經濟業務記賬憑證的填制班級共36人,分為6小組,每組6人(分別是從1號到6號的同學,每組類推)。每組設出納一名,會計主管一名,其余同學都是充當會計角色。(4位扮演會計角色的同學都要自己填制憑證,由統一的出納蓋章,主管審核。)扮演會計角色的同學能夠很好地了解會計處理的流程,也是編制會計分錄、填制記賬憑證的一個很好的復習機會。扮演出納角色的同學,對于哪些憑證應該出納簽字,會有更清晰的認識。扮演會計主管角色的同學則可以深刻體會審核記賬憑證的嚴謹。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也更有利于同學們展開討論,培養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強學習的趣味性。相比傳統的講授式課堂,學生學得更輕松,更主動。
2.3師生核對記賬憑證、精心設置搶答環節在各小組分角色討論、填制、審核完記賬后,老師和同學們一起核對記賬憑證、分析經濟業務。其中第6、7兩筆經濟業務設置為搶答題。規則為在5分鐘內最快舉手的組員進行回答。回答正確,該組加5分。若回答不正確,其他每組說出自己的答案,正確的組加5分,不正確的組不加分。將第6、7筆經濟業務設置為搶答題,一是因為相對前5筆經濟業務而言,難度增加了,也有一定的綜合性。二是為了增強組間的競爭性,同時也調動學生的學習氣氛,增強集體榮譽感。
2.4任務一成果展示:老師隨機在各組抽查座位號相同的學生進行成果展示如果把每組所有組員填制的憑證全部展示出來,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是不可能的。利用隨機抽取相同座位號的方式比較公平。將所抽取學生的記賬憑證用投影儀展示出來,全體同學一起觀看學生作品。師生一起對6位學生的記賬憑證打分(得分細則表包括:每張憑證日期、附件、摘要、會計分錄、畫線、金額、人民幣符號、記賬員簽字發、出納簽字、主管簽字)每張憑證滿分為10分,共7張記賬憑證。(第8筆經濟業務暫時不做)
2.5布置任務二:以品種法的計算程序為導向,學生自己完成第八筆經濟業務記賬憑證的填制招聘資料的設置很好地詮釋了品種法的計算程序。學生在編制記賬憑證時就可以清楚地了解每筆經濟業務之間的聯系,絕大部分同學可以領悟其中的順序結轉過程。第8筆經濟業務比較綜合,是成本計算的最后一步。要將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采用約當產量法需分三個成本項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分別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對于學生們來說,雖然前面第八章已經講過約當產量法,但與品種法結合起來運用學生還不熟練。我采取先讓學生思考,自己填制憑證的方式。
2.6任務二成果展示各組仍然會抽取一個座位號相同的同學上交作業,作為組內成果。在我巡視過程中同學們都在積極討論,學習氣氛很好。這說明放手讓學生去探索,可以激發學生的挑戰欲和學習熱情。當然任務的布置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既不可太難也不可太易,才能有比較好的學習效果。大部分同學計算正確,并完成了記賬憑證的填制。
2.7布置任務三:第1-3小組完成甲產品明細賬的登記,第4-6小組完成乙產品明細賬的登記兩種產品都需要登記明細賬,由于受課堂教學時間的影響,我決定分組分別進行。第1-3小組完成甲產品明細賬的登記。第4-6小組完成乙產品明細賬的登記。明細賬的登記也是一個比較綜合的過程,需要思路清晰,謹慎仔細。小組同學通過討論可以正確填制完產品明細賬?,F場觀察來看,同學們學習熱情很高,都在進行激烈討論,集體榮譽感很強。
2.8任務三成果展示:甲、乙兩種產品明細賬各組上交產品成本明細賬。老師帶領同學們一起分析兩種產品明細賬的登記過程,然后利用投影儀展示各小組產品成本明細賬。根據評分細則,師生一起對各組明細賬進行評分。由于之前各小組在登記明細賬過程中都有自己的思考,現在老師再稍加點撥,同學們就能順利說出答案。從各組上交的明細賬來看,有2組全對,2組填錯了1個數字,1組填錯了2個數字,還有1組全錯。同學們掌握的情況還是比較理想的。
2.9統計各組成績,對成績排前三名的小組進行獎勵在本次課的設計中,我將各個環節的評分做到具體可操作化。最后我們排出了名次表。對于前三名的小組,我們給予了物質上的獎勵。后三小組雖然沒有獲獎,但課堂上的表現也是很好的。
3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