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42:07
序論:在您撰寫系統科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作者:王浩 單位:太原科技大學哲學研究所
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會適時通過個人情緒等形式進行反饋,這就要求教師要及時獲取教學反饋信息,隨時調整教學計劃。在整個教授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完成情感轉移,使師生間的感情漸漸趨于一致,進而完成知識的反饋。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教育要重視前饋,教師應該預見到偏差提前加以干預,而不是等到學生出了偏差來糾正,以保證其不要出現大的偏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有針對性的給予前饋信息,對提高教學質量大有益處。有序原理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只有處理好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以及內外部環境間的關系,讓整個系統處于有序開放狀態下,以保證教學的有序。為了使課堂教學成為開放的系統,就要求高校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按照有序原理組織教學。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教師保證每個個體之間暢通的信息交換。教師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分析各要素關系,使其找出規律,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量保證教學信息在內外部之間的交換,使學生的思維積極活躍,保證其處在非平衡狀態。在有序原理的指導下,教師應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把結構化的知識信息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將記憶中相關的信息都聯系起來,使之組成一個更復雜、更有序的結構。整體原理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整體原理對高校體育教育有著重大的理論指導意義。在教學理論中,強調系統性、完整性、連貫性。高校體育教師對知識體系的整體結構把握,形成一個內在聯系,進而形成一種對抽象形態的構架的準確把握。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把每一個獨立的知識聯系起來,讓學生可以對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所學知識有一個整體性的認識。還需要教師有較寬的知識面,在教授本學科知識的同時,穿插講授其他學科和體育學科的外在聯系,讓學生分析思考,最終使學生具備復合知識。高校體育教學各要素如教學設計、教學目的、教學方法之間一定要協調配合,這就要求在教學環節中,教師要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系統分析,以發揮系統的整體功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大腦中各子系統所儲備的信息聯系起來,不斷促進學生的成長。
系統科學可以使高校體育教師發現,大學生也是一個動態和開放的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都不一樣。隨著生活和學習環境的不斷改變,大學生在思想上也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所以,高校體育教學應從實際教學情況出發,按照系統科學的結構性和層次性的原理,根據不同對象,采取相應的教育方法,對大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把學生為主體的思想真正體現到教學中。有助于學生對高校體育教學的重新認識高校體育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增強體質、陶冶情操、提高學習效率,使大學生身心健康,實現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如果只是單純片面發展智力而忽視體力發展的教育是有缺失的,就不是全面的教育。體育運動可以有效調節大腦的興奮和抑制,能使大腦供氧更加充足,獲得更高的營養物質,提高腦細胞的反應速度,從而促進智力的發展。高校體育教學不是獨立于社會大系統外的系統,它也是其中的一個子系統。為了保證高校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就需要不斷與社會進行有效的信息交換,不斷把能量充實到高校體育教學系統中來。高校體育教學必須樹立未來教育的觀點,未來教育就是從空間和時間上來探索研究。研究未來高校體育教學,要以大量統計數據為基礎,運用系統科學的方法,把高校體育教學放在社會大系統中去考慮,最終讓學生可以系統的、科學的對高校體育教學有一個新的認識。有助于完善高校體育教學模式解決某一類問題的方法論就是模式,一般指可以作為模板、模本。美國學者喬伊斯和韋爾最先將模式一詞引入到教學領域加以系統研究,是研究教學模式的先驅。他倆在《教學模式》一書中認為“:教學模式是構成課程和作業、選擇教材、提示教師活動的一種范式或計劃。”通過教學設計,將教學系統各要素在一定教學理論思想指導下,進行科學的安排,建立起來的較為良好、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和活動程序就是教學模式。
引導示范和自主學習要穿行,循序漸進,查缺補漏,及時獲取學生反饋信息,提高教學質量,使不同的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素質得到全面的發展。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創新。由于學生存在個體差異,其學習能力、運動技能、身體素質等都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其生理、心理是在不斷變化的。這就需要教師針對不同的情況要選擇與其相適應的教學模式,做出相應調整,促進學生向更高層次發展。這樣體育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就顯得十分重要,就要求教師在不斷加強自身能力的同時,靈活運用教學手段,應用體育教學模式的不同特點,最終達到教學優化的效果。
系統的概念最早來源于古代人類的社會實踐經驗,自人類有生產活動以來,就無時無刻不在同自然系統打交道;在人類知道系統科學之前,就已經在進行辨證的系統思維了;我國古代的農事、醫藥、天文、工程等方面的成就,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樸素系統科學思想的自發應用。作為現代科學技術結構體系中的系統科學,是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在總結概括已有科學技術分支并根據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特點提出和創立的。他從三個層次概括了建立系統科學的重要意義,一是直接改造客觀世界的科學指導;二是為工程技術直接提供理論基礎;三是在技術科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抽象概括為認識、揭示客觀事物規律的基本理論。系統科學的學科結構包括一門基礎科學,即系統學;三門技術科學,即控制論、運籌學和信息論;以及一門工程技術,即系統工程??傮w而言,系統科學是以系統為研究對象,研究系統內部諸要素之間規律的科學,其研究對象十分廣泛,從研究物質運動規律的自然科學,到研究人類社會活動規律的社會科學,只要具有系統的特點,均可作為研究對象。
2中醫理論與系統科學理論的契合點
系統是指由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一些部分組成的具有某種功能的總體,其共性特點可以概括為整體性、關聯性、動態性、有序性和預決性。而中醫學理論具有強調整體觀念、遵循陰陽五行規律、重視臟腑經絡聯系等特點;因此,體現我國古代醫療實踐經驗和規律的中醫學完全具備系統的特點,可以成為系統科學的研究對象,就理論實質而言,兩者亦十分相似。
首先,就系統的整體性而言,是指系統具有其組成部分所沒有的功能,即“整體大于各孤立部分之和”。中醫強調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由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所構成,各部分有機配合,共同實現人的形體完整和功能正常。并且,人體還與所處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構成一個系統,從而影響人體的健康。
其次,系統的關聯性,是指系統各組成部分之間以及系統和其環境之間具有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關系,并且這種系統的關聯性決定了系統整體性的存在。不難理解,人體五臟六腑的功能都不是獨立的,比如脾與肝雖功能各異,但相互影響,情志不遂,肝氣郁滯乘脾,形成肝郁脾虛證,就是很好的例證。人體中的氣、血、津液等物質可以將各組織器官有機地聯系起來,相互聯系、促進和滋生,共同決定人體的整體功能水平。
再次,系統具有動態性和有序性的特征。動態性是從時間的維度來觀察系統,其每時每刻都在運動變化,不存在絕對的靜態;而有序性則是系統關聯性在空間上所表現出來的結構層次,以及動態性在時間上所表現出來的演化方向,使得系統具有在空間、時間和功能上的有序性質??偨Y起來,即是系統的整體和各個部分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而且這種運動越是有序,其組織化程度也就越高。人體的生理功能變化和病理演變過程都充分體現了這種動態性和有序性的特征。比如,中醫理論中有“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的描述,充分體現了人體的動態特性。而根據中醫的陰陽五行學說,人體五行之間的生、克、制、化都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則是人體有序性的真實反映。
最后,系統的預決性表現為系統的有序性能夠使其自動導向它的終極狀態,這一特性在生命和生物系統中表現得尤為明顯。生理學中的正反饋概念,就是對人體系統這一特點的真實反映。不僅如此,人體的預決性在中醫學理論中也有充分的體現,比如"久病入絡"的理論,就描述了人體久病必然導致病邪逐步由外向里,由淺入深,最終導致絡脈損壞、臟腑衰竭的病理變化規律。從以上闡述,可以看到中醫理論中的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藏象學說和經絡學說,六、七情致病理論,以及中醫的辨證論治思維過程,這些都無不強調了人體的整體觀和人體與環境、社會的整體觀,也就是系統的觀點。因此,運用系統科學的理論開展中醫學的結構化和規律性研究是可能的。前面提到,醫案是中醫名家臨床經驗的結晶,是傳承中醫學術思想和經驗理論的重要載體;因此,醫案的系統研究就是應用系統科學開展中醫研究的重要內容。系統科學理論的引入,使我們能夠從宏觀的角度,透過極其復雜的醫案信息表達,把握中醫辨證論治的總體發展變化趨勢,以及醫案中各要素間的內在有機聯系;從而能夠確定宏觀的醫案結構,并且細致地描述醫案中各信息的發生規律;因此,系統科學思想為中醫醫案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科學依據和理論基礎。
3展望
關鍵詞科學思想元氣陰陽五行
1科學思想的概說
一般來說,科學思想是在具體的科學認識活動中,產生、闡述和解釋科學假說和理論的最一般的概念框架和信念基礎。一方面,它制約著科學認識過程中的思維方式,影響著科學方法的形成及其發展方向,對科學理論的構成起到了指導作用,影響到社會對科學價值的評價。另一方面,一定歷史時期的科學思想作為社會思潮的一部分,也是歷史傳統與現實生活在科學活動中的反映。它要適應人類從自然事物、自然現象獲得認識和心理滿足的社會要求,也就是說,科學思想一般應和占統治地位的社會思潮相容??茖W思想應該滿足科學實踐對理論的要求,科學思想應能夠反映科學實踐所顯示出來的認識傾向。
科學思想從內容上分析包括:①對自然的普遍形式,萬物存在的方式,事物與現象變化之間聯系認識的一般觀念??茖W思想反映了對自然整體圖景和規律的綜合認識,表現了對自然事物認識的客觀性和實證性,從而成為宇宙觀和方法論的基礎。②對認識自然的目的、基本途徑及用什么方式來表達和確證這種認識的一般看法。③社會對科學技術、社會價值的一般看法。從科學認識活動的角度看,就是對科學對象、科學任務、科學工具、科學方法、科學與社會環境關系的基本看法。這些構成了科學活動中的指導思想,為科學認識的思維過程提供了基本框架,使科學活動沿著一種規范式的方向發展。
2我國傳統科學思想的特點
科學思想是從探討宇宙的本原和秩序開始的。氣的觀念、陰陽觀念和五行觀念是中國自然哲學中最為基本的幾個內容,這些觀念是中國古代人民探索自然的成果,孕育了中國古代科學思想。
關于宇宙萬物存在和變化的原因,西周時期,人們在這方面的認識有兩個基本點,“和實生物,同則不繼?!薄肮氏韧跻酝僚c金、木、火、水雜,以成百物”。這種觀點是用具體的感性可認識的物質充當了萬物的本源,并提出了萬物構成的方式。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認識能力的提高,這種用具體物質形態來說明萬物的構成、宇宙的起源遇到理論和邏輯上的困難。到春秋戰國時代,關于萬物本原的探討更傾向于尋找一種超越感覺、經驗和具體物體的東西來解釋大千世界的起源、存在和變化。老子用道作為萬物的本原,勾畫了大千世界的起源和生成圖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淮南子·本經訓》用氣的學說進一步說明萬物構成和發生的物質原因,認為“陰陽者承天地之和,形萬殊之體,含氣化物,以成桴類?!睗h代的董仲舒、王充都各自討論了有關氣的思想。“天地之氣,合而為一,分為陰陽,判為四時,列為五行”、“夫人所以生者,陰陽也?!痹獨庹撝链顺蔀檎贾髁鞯睦碚摚粌H討論了萬物之生,而且還探討了事物的變化,討論了無形之氣與有形之物的相互轉化以及有形之物的發生和演化。這種認為宇宙本原是氣的生成論,相對于西方占主導地位的構成論(主張變化是不變的要素之結合和分離)而言,更便于建立概念體系的功能模式,適合于由代數描述,而代數形式又易于發展類比推理,于是形成了中國傳統科學的功能的、代數的、模型論的特征。而且“元氣”這一概念可以用來說明從自然現象、社會關系到人的精神世界的一切,不是一個純粹反映物質世界的總體性范疇。人們可以運用這不可明言的“元氣”,隨心所欲地用自然現象來依附、論喻倫理政治,或用人事來類比自然。這種傾向不可避免地導致用玄學的思辨來代替經驗的考察,使理論思維本身缺乏嚴密的邏輯性。
樸素的辯正思想。早在《周易》中就包含了人們觀察世界的辯正思維方式。朱熹曾說,《周易》有兩條基本原則,一是“流行”,二是“對待”。流行者,過程也;對待者,矛盾之對立統一也。整個宇宙,無非是一個過程,一對矛盾。在《周易》基礎上,經過歷代思想家和哲學家的批判發展,逐漸形成了一套嚴密的陰陽變易的邏輯理論體系。陰陽,本義是指日照的向背,“陰者見云不見日,陽者云開而見日。”春秋戰國時期,思想家們用這一概念來解釋自然界中相互對立、彼此消長的物質或其屬性和陰陽相互作用對于萬物產生、發展的作用。《管子·乘馬》說:“春秋冬夏,陰陽之推移也;時之短長,陰陽之利用也;日月之易,陰陽之化也?!薄肚f子·天道》說:“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标庩栒摽吹搅耸挛飪炔繉α⒔y一的力量,并且以此說明整個世界的運動,但忽視了事物運動的因果聯系。
五行相生相克的循環論。古人在農業生產活動中,觀測到四方和四季周而復始的現象,如《易傳》所概括的“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狈轿慌c時間的對應循環,以日的運行最為明顯。日從東方升起,轉到南方,又入西方。政治生活中朝代的周期性盛衰更迭、治亂分合的往復交替,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更強化了人們的循環觀念。鄒衍在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推演四季和自然現象的基礎上,還用五行的這種相生、相勝來演繹人類社會的王朝更替和歷史興衰,把歷史的發展說成是“五德轉移”的結果??傮w來說,中國傳統思想用五行說來表明事物的變化和聯系,但這種變化和聯系是一種機械的、封閉的循環運行,帶有宿定論的色彩。它不能具體地描述各種運動、變化的規律,也不可能正確地揭示事物聯系、變化過程的物質原因,只是神秘地、抽象地脫離具體條件、具體過程講變化、聯系和相互作用。
元氣、陰陽論與五行理論的結合,在《月令中》,四時是陰陽的體現,四時與五行配合,也就是陰陽與五行的結合。陰陽之氣是基礎,是本原;五行則是德,是屬性,陰陽之氣化生大千世界的五種屬性。陰陽的對立統一,則是物質運動的最終動因。這種以氣為基礎的陰陽五行體系,把自然、社會和人結合為一體,形成了一個有機的體系,它是傳統科學思想中宇宙論的基礎,影響了科學思維的整個過程。
總之,元氣陰陽五行萬物成為理論詮釋的固有范式,這一范式在中國傳統科學思想中占據了主導地位,奠定了中國傳統科學發展的基本特征,自然沒能成為社會認識的獨立對象,關于自然的一些經驗知識是直接為政治、倫理哲學作詮釋,因而在認識方法上局限于籠統的描述和整體的概括,忽視了局部細節的說明,成了一個能說明一切的方程,而不能說明一個簡單的具體運動。所以,理論的形式框架只是模糊地把握過程的一般表象,忽視了事物內在結構的分析,理論思維的實證分析的趨向被抑制。而且,莊子在《大宗師》和《人世間》兩篇中所提出的守宗、心離、生忘三種悟道方式也長期影響著中國知識分子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排斥了感性經驗材料的可靠性和客觀性,造成傳統科學思想和大量的感性經驗事實相脫節或對立,容易通過玄思走向神秘主義。
3我國傳統科學思想成因的初步探析
事實上,科學思想的發展會受到兩方面的社會條件的影響。一方面是物質生產條件,這其中包括兩個層次的問題:一是社會在生產技術上是否需要科學?是否有可能向科學提出任務和要求;二是社會能否為科學研究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如實驗和觀察工具與資料?另一方面是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影響是否有可能確立起科學發展所必需的思想自由的政治保證?
以家庭為基本生產單位的自給自足式的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是封建中國經濟結構的基礎,重農抑商是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奉行的基本國策。這種小農經濟是一種基礎薄弱的簡單再生產,以精耕細作的種植農業為基礎。由于沒有擴大再生產的能力,只要有勞動力和小塊土地就能恢復和重建這種小農經濟。因此對技術成果的應用和生產工具的改進,其依賴程度不大。由于這種物質生產方式的生存、發展主要依賴于氣候、天象、物候周期性變化的;防旱、防澇的水利工程;和生產工具密切相關的手工業、冶煉業;農產品與手工業產品交換貿易所需的算術計算;人和畜力的疾病防治。“科學的發生和發展一開始早就被生產所決定”,因此,圍繞精耕細作種植農業的發展,天文歷法、農學、計算數學、中醫學四門實用科學構成了中國傳統科技體系的主體。
儒家文化將中國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引入了科舉入仕的道路而鄙視科技活動,將科技活動納入了“小人為之夸之”的方技之列,道家文化卻通過修身養性的方式將中國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的興趣沉溺于一種玄秘虛無的境界。讀書人做學問的目的就是“窮天理,明人倫,講圣言,通世故”。知識分子和精通技術的工匠相分離,研究生產技藝就缺乏文化知識方面的動力,自然科學理論和方法的研究缺乏足夠的知識力量,同時生產技藝得不到理論上的總結、提高和應用上的推廣和發展,所以歷史上很多杰出的技術發明就無聲無息地湮滅了。
中國傳統的思想體系在內容上以政治、倫理為主體,形成了社會對科技活動和科技成果的價值評判的習慣看法是“德成而上,藝成而下”。這阻礙了科學思想的發展,使知識分子對于自然事物的研究缺乏趣味。而且,他們大都以皇帝或上天的意志和圣人之言來看待各種觀點、學問,也就是對自然萬物的理論知識和解釋缺乏實證判斷的理性。也就是說,社會缺乏一種組織機制、價值的吸引,鼓勵知識分子從事科技活動。
參考文獻
1刑兆良.中國傳統科學思想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工作中檢驗理論、提升理論,是企業對畢業生的要求。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工作中運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實踐,是企業對工程技術人員的要求。作者曾在電力系統就職,體會比較深刻。對于變電站而言變壓器檢修經常要做空載和短路試驗,工程上變壓器空載試驗方法采用調壓器在低壓側加壓,空載容量應小于調壓器容量的50%,試驗電流為額定電流的1‰~1%,以測量變壓器的鐵損。一般電力變壓器在額定電壓時,空載損耗約為額定容量的0.1%~1%。變壓器短路試驗用自耦變壓器調節原邊電壓,原邊電流達到額定值時,測量變壓器銅損。通常電力變壓器在額定電流下的短路損耗約為額定容量的0.4%~4%。通過親自動手做壓器空載、短路試驗及觀察實驗現象,聯系《電路》、《電機學》中關于變壓器的相關知識,加深了對變壓器的學習與理解。發電廠自動化控制是電力系統的發展趨勢與要求,已投產和在建的大型發電廠的自動化控制水平非常高,已達到“無人值守,少人值班”管理模式。發電機組的自動開停機、自動同期并網技術驗證了《自動控制理論》、《繼電保護》等相關理論知識。在電力系統工作的4年中,筆者的理論知識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得到深化和提升。
二電力系統工作經歷對電氣工程本科教學起到的積極作用
1教材選用目的更加明確
教材是高校實施培養計劃的重要介質,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和人才。高質量、合理化的教材是提高教學質量與水平、完成人才培養計劃與目標的保證。作者在施教時參照自身的工作經驗,選用更具有方向性與實踐性的教材,提高畢業生與企業之間的契合度。智能電網、數字化電站是電力系統的發展趨勢,其要求電網信息化、自動化程度更高。因為這一目的,可編程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PLC)被廣泛應用到電力系統中,目前國內應用的PLC有西門子(SIEMENS)公司生產的S7系列、施耐德公司生產的Quantum等系列、三菱公司生產的FX3G系列等。隨著日系PLC退出中國市場,西門子PLC被普遍應用于電力系統自動化控制。例如三峽電廠、葛洲壩電廠、溪洛渡電廠等大型水電站使用PLC對發電機組、輔助設備系統等設備進行控制。因此在向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教授《電器與可編程控制器》這門課程時,應該選用以西門子PLC為基礎講述電廠及電網自動化控制的教材,教學內容更接近電力系統工作實踐,使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畢業生在走上工作崗位時具有更強的適應能力。
2培養學生更具有方向性
現代電力企業對高校畢業生有著嚴格的職業要求。扎實的專業能力、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以及必要的公文寫作能力是畢業生就職于電力企業所必須具有的素質。電力系統設備分為一次設備、二次設備兩大類。就發電廠而言,從事電氣一次設備的檢修、維護及管理工作需要畢業生熟練掌握《發電廠電氣主系統》、《電力系統繼電保護》、《電機學》等專業課程的內容,熟悉電機、開關電器、載流導體、電抗器、補償設備、避雷器、繼電保護系統相關知識,這些是為適應發電廠工作而儲備的理論知識。從事電氣二次系統工作的畢業生則必須重點掌握《自動控制理論》、《電力系統繼電保護》、《電子技術》、《電器與可編程控制器》的相應內容。因此擁有扎實、豐富的專業知識來服務電力企業,是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的培養目標。實踐動手能力在促使畢業生快速融入到企業生產工作中扮演著積極、重要的作用。發電廠電氣設備維修工作需要畢業生有較強的電氣二次配線、布線及PLC編程能力。發電廠中大量布置電氣二次控制盤柜,實際的檢修與維護工作需要高強度的控制回路布線與配線工作,電力系統高度自動化則需要畢業生具備基于PLC的自動化程序讀寫能力。公文寫作能力是現代化大型企業對職工的基本要求。我國各級電力系統的運營、管理、維護已經實現了規范化、制度化、標準化。實際的工作中需要職工撰寫大量的公文,例如對發電廠而言,每個月要寫電廠運營報告、機組檢修報告、技術改造方案等,特別是實行工作票制度后,每天都要寫設備缺陷處理報告及巡檢報告。這些工作要求職工具有一定的公文寫作能力。對于畢業生而言,必要的公文寫作能力在求職及就職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優越性。
3將工作經驗融入教學
將寶貴的工作經歷融于課堂教學,可極大地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作者講述《電路》第十一章時,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深入淺出地講述了變壓器的原理、空載和短路實驗,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堂內容。在講述《電器與可編程控制器》時,以發電廠開停機控制流程、輔助設備自動化控制流程為例,將專業課程學習與電廠實際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以培養更適合企業要求的應用型人才。
4將企業中應用的前沿技術
帶進課堂隨著數字化電站、智能電網的建設,大型發電機組實現并網發電,狀態檢測技術投入使用,開始對1000KV特高壓技術進行實驗研究。電力系統的發展日新月異,設備更新速度非???。電氣工程自動化專業的教學應當將當前電力系統的先進技術、發展趨勢帶進課堂,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增加學生對前沿技術的求知興趣。筆者從事過175MW、770MW水電機組的自動化控制系統改造及維修工作,巨型水電廠廠用電系統運行及維護工作,水電機組狀態檢測與故障診斷系統的組建與維護工作。其中770MW發電機組自動化控制技術、巨型水電組狀態檢測與故障診斷技術都是當前電力系統的前沿技術。將這些知識帶進課堂,有利于學生充分認識本專業的發展動向與趨勢,積極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
三結語
系統科學是對系統的存在方式和運動變化規律的正確反映和真理性認識。除外系統科學又是以系統思想為中心、綜合多門學科的內容而形成的一個新的綜合性科學門類。系統科學按其發展和現狀,可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
狹義的系統科學一般是指貝塔朗菲左其著作《一般系統論:基礎、發展和應用》中所提出的將"系統"的科學、數學系統論、系統技術、系統哲學三個方面歸納而成的學科體系。
廣義的系統科學包括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耗散結構論、協同學、突變論、運籌學、模糊數學、物元分析、泛系方法論、系統動力學、灰色系統論、系統工程學、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學、知識工程學、傳播學等一大批學科在內,是20世紀中葉以來發展最快的一大門綜合性科學。
一.系統科學的發展歷程
20世紀40年代,在大型軍事科研項目的社會背景: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的技術背景:整體思維的科學背景下。由于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的相互滲透與交融匯流,產生了具有高度抽象性和廣泛綜合性的系統論、控制論和信息論(老三論)。由于系統論、控制論和信息論的相互聯系與相互結合,形成了具有普遍意義的系統科學理論與系統科學方法。60年代,美國將《系統工程》雜志改為《系統科學》。中國在技術領域的雜志則有《系統科學與教學》、《系統工程的理論和實踐》、《系統工程學報》、《系統工程》等。也是這樣出現了一門新的綜合性科學門類。70年代以來,又相繼產生了耗散結構理論、協同學理論、突變論(新三論)和超循環理論,極大的深化和發展了系統科學理論。
二.系統科學包括的內容
系統科學所包括的內容有系統概念、一般系統論、系統理論分析論、系統方法論和系統方法的應用。關于系統科學的內容和結構最詳盡的框架,是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提出來的。他認為系統科學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處于同等地位。他把系統科學的體系結構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系統工程、自動化技術、通信技術等,這是直接改造自然界的工程技術層次;第二層有運籌學、系統理論、控制論、信息論等,是系統工程的直接理論,屬技術科學層次;第三層次是系統學,它是系統科學的基本理論;最高一層將是系統觀,這是系統的哲學和方法論的觀點,是系統科學通向哲學的橋梁和中介。
三.系統科學所研究的內容
系統科學是以系統為研究對象的基礎理論和應用開發的學科組成的學科群。它著重考察各類系統的關系和屬性,揭示其活動規律,探討有關系統的各種理論和方法。如對企業職工下崗再就業問題,應立即立項組織科學調研,進行系統的分析研究,使這項工作有較充分的科學依據,各個局部與整體間關系更加協調,各項目標更加合理,宏觀調控更為有效,還可實現預警作用,及早發現和解決存在的關鍵問題,提出系統化、科學化的工作方向。
四.系統科學研究的方法
系統方法就是從系統的基本觀點和基本原理出發,把研究對象置于系統的形式中,從要素、結構、系統整體、外部環境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中綜合的進行考察,以揭示對象系統的本質和規律,達到最佳的處理和解決具體系統問題的一種方法。系統方法的關鍵是考察要素與要素的關系。如:對于研究教育系統中,我們要知道影響我們現在教育水平的要素是什么,那我們就要從教育這個系統出發,聯系我們現在教育的制度,師資問題,教學設備問題,教學外部環境等問題實行綜合性研究和考察,揭示現代教學本質和規律。
五.系統方法的基本原則:
1、目的性原則:在運用系統方法研究和解決具體問題時,必須具有明確的目的性。
2、層級性原則:層級性是系統的普遍特性,運用系統方法研究具體系統就必須從系統的這一普遍特性出發。
3、結構性原則:結構性是任何系統所共有的重要屬性,因此,結構性原則是系統方法必須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
4、整體性原則:整體性是系統最基本的特性,也是系統方法最基本的出發點。系統的特性、功能和規律是通過系統整體的運動、變化和發展表現出來的。所以,只有從系統整體出發,才能真正的揭示出系統的特性、功能和規律。
5、相關性原則:由于要素、結構、系統整體和外部環境是緊密相關的,所以在運用系統方法考察系統的任何一個方面時,都必須與這一方面緊密相關的其他各個方面進行綜合的、全面的研究。系統方法的相關性原則也是唯物辯證法普遍聯系觀點的具體體現和實際應用。
6、模型化原則:在運用系統方法研究具體系統時,一般都需要抽象出系統的模型以代替對象系統,并通過對系統模型的研究來揭示對象系統的本質和規律。
7、最優化原則:系統整體的最優化,既是系統方法的根本出發點,也是系統方法的最終目的和歸宿,它貫穿與運用系統方法研究具體系統過程的始終。
六.系統科學目的
系統論的任務,不只是認識系統的特點和規律,反映系統的層次、結構、演化,更主要的是調整系統結構、協調各要素關系,使系統達到優化的目的,系統論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論及特點,反映了現代科學整體化和綜合化的發展趨勢,為解決現代社會中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和軍事等各種復雜問題提供了方法論基礎。如為解決企業下崗職工的分流安置和再就業問題,我們用系統科學去研究可以得出這樣的合理的工作目標。一是短期工作目標,二是長期工作目標。短期工作目標可以是:用5年左右的時間,解決大部分(90%左右)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的分流安置和再就業問題,并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長期工作目標應該是:通過宏觀調控和經濟、法律等手段,建立下崗、分流、置、再就業制度和機制。通過進行企業職工下崗再就業的系統分析研究,并不是脫離當前的工作實際,既要考慮長遠的工作目標,也要結合當前的工作實際。可以分時間階段地逐步完善,既做好基礎性工作,又做到長遠目標與當前工作相結合,
使當前的工作得到改進,使得問題得到實際的解決。
七.目前系統科學的研究方向
對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耗散結構論、協同學、突變論、運籌學、模糊數學、物元分析、泛系方法論、系統動力學、灰色系統論、系統工程學、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學、知識工程學、傳播學等一大批學科在內的,將其作為研究對象置于系統的形式中,從要素、結構、系統整體、外部環境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中綜合的進行考察,以揭示對象系統的本質和規律。如:對于金屬材料,有兩個這樣的科學問題。(1)能否將已建立的電子結構、相結構和組織結構3個層次的理論整合成相互關聯的系統理論?(2)金屬材料系統中合金相的多樣性是否由基本結構單元序列的多種組合方式形成?為此“金屬材料系統科學”提出了“基本原子團序列”、“特征原子序列”和“特征晶體序列”是構建合金相的三個基本結構單元的新見解并建立了計算合金相狀態、能量和體積的新方法。實施了“金屬材料系統科學特征原子序列工程”同時開展了“金屬材料系統科學”理論的應用。
八.系統科學發展的成果
1.近年來,系統科學的思想和方法在體育系統得到進一步的推廣和應用,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為總結經驗,使系統科學的思想和方法更好地應用于體育工作,提高體育工作管理水平。正在籌備舉辦第三屆亞冬會的黑龍江省體委在會上進行書面交流。他們認為,系統科學的運用,為舉辦好第三屆亞冬會提供了重要的科學管理的保證。從近兩年來的籌備管理工作進展情況看,所帶來的效益是明顯的,達到了預期的目的。他們借鑒北京亞運會和申辦奧運會的經驗,運用系統科學的思想、方法和技術去組織管理籌備工作。做到了兩個突破,一是思想方式上的突破;二是方法、技術運用上的突破。
2.系統法學是將系統科學與法學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法學思想、法學流派和法學理論,其核心思想是法或法律就是系統,任何法的現象都是具有系統意義的現象,可以運用系統科學方法加以解釋和說明。系統科學將法的現象視為階級現象,就自然而然形成階級分析法學。系統法學也同樣對法形成了一個基本觀點或定義,既法或法律是系統。系統是個抽象的概念,同時也是容易理解的和接受的概念。因此,這種定義或這種思想,對法學研究的制約最小,為法學研究提供了極大的空間。
3物流信息系統是一門研究如何在企業中應用信息技術,幫助物流管理人員更有效地利用物流信息的學科。它是融管理科學、信息科學、系統科學、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目標是培養管理信息系統的系統分析員和程序員和強調用戶和管理者應該如何參與系統開發過程中的活動,使設計出來的信息系統更加適合管理者的需要。隨著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發展,信息化社會人們對信息和數據的利用與處理已進入自動化、網絡化和社會化的階段。物流信息系統是物流企業以采集、處理和提供物流信息服務為目標的系統,它的應用標志著物流企業管理現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
文獻:
【關鍵詞】系統系統科學
1系統科學的含義
1.1系統的定義
人們對系統所下的定義五花八門,具有代表性的如下:
有名的Webster辭典認為:所謂系統,①是有機體或組織起來的整體;②是形成某種結合整體的各種理性觀念和各種原理等的復合體;③是有規律性相互反應或相互依存的某種形態而構成的組合。或者:①是遵照共同的目標或寄予共同目的的;②是由許多不同部分構成的復雜單體。其強調的是系統的整體性和目的性。
拉波波特認為系統概念有兩種基本的定義方式:數學的、分析的定義、直覺的、整體論的定義。
貝塔朗菲將系統定義為相互作用的諸元素的復合體。強調了多元性和相關性是系統概念最基本的規定性。
我國大多數學者認為系統是由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事物和過程組織成的具有整體功能和綜合行為的統一體。
從系統的種種定義中;我們可以歸納出幾個要點:①系統總是由兩個以上相互聯系和彼此影響的部分構成的集合體;②系統總是具有一定的界限,既把系統與環境區分開來,又促使系統與環境不斷在進行能量、信息與物質的交換;⑧系統雖然是由相對獨立的各個部分組成的,但卻是具有一定功能和特性的有機整體。
1.2系統科學的基本概念與范疇
在系統科學中,系統與要素,結構與功能,系統與環境,輸入與輸出等幾對
概念是十分重要的,有學者稱之為系統科學基本范疇。
1.系統與要素。元素是系統的組成部分,在系統的元素中,有的不宜再作分
解的、且必不可少的部分,被稱為要素。系統與要素的關系是對立統一的,是相互聯系、彼此制約的,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由于各個系統的大小和復雜程度不同,系統的元素也不一樣。明確了系統與要素的概念,可以確定系統的邊界和邊界內的成員。
2.結構與功能。系統的整體屬性還取決于要素間的各種各樣的關系即系統的
結構。而熵是描述復雜系統結構的一個物理量。社會系統作為一種特殊的內部由許多子系統組成的有組織的多層次的復雜系統,系統有多少個層次就至少需要多少組變量來描述.物理學對系統結構研究的銳利的武器之一就是熵的原理的提出,用熵來討論系統結構時,可以在原來概念的基礎上提出系統的層次及其狀態變量.揭示系統的演化。
3.系統與環境。系統作為一定的有組織的整體,總是相對獨立于一定的環境之中,每一系統都是時空上有限的存在。我們把系統之外并且影響系統存在與演化的各種集合體稱為系統的環境。環境是系統能夠存在的客觀依據,系統只有不斷地與環境進行能量、物質和信息的交換,才能維持自己的生存。人們認為,系統與環境具有交互響應。系統對外部環境做出的這種交互響應有兩種表現:一是特定響應,即系統對首先未能預料的事件的響應;另一是計劃響應,即對能預料的事件發生后的響應。
4.輸入與輸出。輸入與輸出是系統與外界存在的基本關系。通過輸入與輸出的分析可以很明確地劃分系統的邊界.外界環境給系統的輸入通過系統的處理和變換,必然會產生出一個輸出,再返回外界環境中。系統與環境之間的輸入和輸出的交互影響關系也是區分開放系統與封閉系統的一個基本標準。
2系統科學體系
學術界對系統論、系統科學、系統哲學和系統工程等存在著不同的認識,一般人的看法是:以一定的系統為研究對象,通過對特定系統的研究而形成的理論就是系統論,其中通過對系統的科學研究而形成的理論就是系統科學;通過對系統的哲學思考而形成的理論就是系統哲學;系統論的理論和技術在實際中的運用就是系統工程等。
我國最初接觸的系統理論是一般系統論即系統論、信息論和控制論,曾有人稱之為舊三論,因為隨后文出:現了耗散結構理論、突變理論、協同學和超循環理論等,現在人們講系統論或:系統科學一般是指這些理論的總和。
1.一般系統論。一般系統論的代表人物是奧地利生物學家貝塔朗菲,主要研究系統的普遍原理,以系統為中心概念,以整體性、有序性、層次性、動態性、開放性、目的性等為基本原則。貝塔朗菲認為一般系統論在未來科學中的作用,將類似于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在古代科學中的作用。
2.耗散結構理論。比利時物理學家、化學家普利高津在1967年提出了耗散結構理論,即一個遠離平衡態的開放系統,在外在條件變化達到某一特定的閾值時,量變可以引起質變。系統在與外在環境發生交換過程中,能自動產生一種自組織現象,系統的各個部分能夠形成相互協同作用,通過能量的耗散和內部的非線性動力學機制形成和維持宏觀時空有序結構。普氏在熱力學基礎上提出總熵變公式,給開放系統理論初步提供了一種精確的數量描述。錢學森先生高度評價耗散結構理論“使一般系統論的有序結構穩定性有了嚴密的理論基礎”。
3.突變理論。法國數學家R.托姆為描述現實世界特別是形態發生問題中的突變現象而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該理論。突變理論是一門有著系統研究背景的數學學科,在穩定性與不穩定性、連續性與間斷性、漸變與突變等辯證關系的論述上對豐富系統科學做出了較大貢獻。突變理論撇開不連續現象的具體特性,給突變形式以完備的分類;將結構穩定性與運動穩定性區別開來,運用了黑箱方法,在尚不知系統輸入如何影響其輸出的運行機制時,即系統運行是一個黑箱,可以根據輸入和輸出的具體情況來模擬黑箱內部結構。突變理論對我們研究社會現象能夠提供極富啟發意義的模型。
4.協同學。德國物理學家哈肯于1970年提出建立協同學問題,并在1975年建立起協同學的基本理論框架,現發展為自組織理論中一個富有特色的學派。協同學以開放系統為研究對象,既關注無序向有序的演化過程,也關注有序到混亂的演化規律,將有序與無序結合起來。協同學是一門綜合與協作的科學,與耗散結構理論相比,協同學擺脫了熱力學概念的束縛,采用了比較普適的概念和方法;與突變理論相比,它不限于有勢系統,能夠處理更廣泛的有序演化問題o
3系統科學的獨特性
3.1在原理層面上的獨特性
系統科學有自己獨特、有效的概念體系,這些概念為我們探索世界圖景提供了思考的路徑?,F在普遍意義上起指導作用的系統科學原理有整體性原理、有序性原理、反饋原理、自組織原理等。還有前面提到的穩定和靜止、熵等概念體系,這些概念具有廣泛的適應性,世界的大部分可以被概念化地描繪成等級體系。系統科學對傳統科學的革命性變革的意義之一在于,它打破了以往各門學科之間的界艱,溝通了各門學科間的聯系,使之成為具有綜合性、整體性和最優化的廣闊視野的大科學。
1.整體性原理。整體性是系統思想的靈魂,系統的整體功能不僅有各部分的功能,而且有由各部分相互聯系形成結構而產生的新功能。對客觀世界整體性的認識可追溯到古代的思想家們如亞里士多德、老子等的樸素的整體性思想。近代實驗科學的興起產生了近代科學整體觀。無論是自然界的演化還是人類的精神活動均構成一幅幅相互聯系彼此作用無窮無盡交織的圖景。系統科學的整體性原理與其他哲學整體論相比,有更為明確的內涵,如著名的“整體大于部分之和”。提出有組織的整體性是系統存在和演化的最基本的特性;突破了單質點科學哲學以“孤立性、絕對對稱性、單調性與線性疊加可還原性”作為整體的基本特征的藩籬,揭示了系統作為有組織整體的“非線性非平衡特征;開放性征;組織性征和層次性征”。運用漲落這一概念來揭示系統整體性演化的過程,賦予系統整體性新的內涵。
2.有序性原理。系統結構由低向高逐漸高移化,稱為有序。對于社會系統而言,只有開放、有漲落、遠離平衡態才可能形成有序結構。貝塔朗菲認為開放性是系統發生有序演化的必要條件。系統內部非線性的相關作用是系統有序之源,系統不斷地與外界發生各種聯系,敞開輸入和輸出的通道,擴大信息和能量交換的流量,降低熵值。只有保持開放性,系統才能成為活的組織,這是有序原理的真諦。
3.反饋性原理。在系統的邊界內存在著反饋回路,它是系統其本結構單元,決定了系統的動態行為。任何系統只有通過反饋回路,才能進行有效的控制。按輸出對輸入的影響。反饋可以分為兩類:輸出返回到輸入端后。能加強輸入的為正反饋---它使系統與目標狀態間的距離增加;使輸入減弱的為負反饋---它使系統與目標整體趨于吻合,能夠維持系統的穩定。在不同的時期.正反饋和負反饋都有存在的必要。
4.自組織原理。組織與自組織是協同學的中心課題,組織被認為:是在特定的外部干預下獲得其空間的、時間的或功能的結構;自組織則是系統內部在沒有外部的干預下獲得的結構。我國學者湛墾華認為,系統科學中基本的東西是非平衡自組織理論,離開了對自組織理論的把握就不能算是掌握了基本的系統哲學。系統的自組織性是系統科學中具有較強解釋能力的原理。通過系統自組織的五種基本形態---自組織、自同構、自復制、自催化和自反饋可揭示系統的演化過程。
3.2在技術層面上的獨特性
毫無疑問,系統科學能夠給實踐帶來很多有用的技術,其中系統工程可以說是系統科學在實踐中應用的總稱,盡管人們對系統工程有種種解釋,但并不妨礙系統工程的技術性質與應用價值。因為系統工程給人們最直觀的印象和解釋是傳統工程與系統觀點以及數學方法和計算技術的綜合體。系統工程作為系統科學中的應用領域是一個多階段的過程。一般認為系統工程包含以下幾個環節:
問題的提出---系統分析---系統綜合---系統優化---系統決策---系統設計---計劃實施---運行階段---更新階段。其中系統分析階段的原則基本上形成共識:①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②部分與整體相結合;③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相結合;④系統要素與外部環境相結合。
從20世紀30年代提出系統分析一詞以來,每一個年代對系統分析的概念解釋都有發展。系統分析是指系統觀念在解決復雜問題中的應用,從系統的觀點出發,對所研究的事物進行有目的的、有步驟的探索分析過程。系統分析能夠使人們對問題的認識更加清晰,特別有助于提高決策的科學化程度。系統分析的優越性在以下幾個方面已形成共識:①決策者能更充分地考慮面臨助各種不同選擇;②稀缺而昂貴的人力物力資源能夠得到更有效的利用;③能夠更好更省地達到目的;④能夠在有關資源合理分配、政策貫徹、目標設定、解決涉及牡會政治文化因素的問題等方面,加強決策能力。用系統的觀點考察事物,包含著兩個層面:一是內向描述,確定對象系統的組成要素及結構方式,并劃分出不同的層次;二是外向描述,把研究對象作為更大系統的組成部分,考察對象與環境中其他系統的關系,準確地確定它在環境大系統中的位置。
【參考文獻】
[1]錢學森:《論系統工程》,300頁,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
關鍵詞:教育理論;統計學教育;教學方法
現代教學理念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本”,確立“學生主體觀”,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以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而建構主義理念正是倡導學生主動建構,自主學習。因此,以建構主義理論為依托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僅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從學生“學”的特點出發,探討統計學教師課堂“教”的特色方法。
一、建構主義理論學生“學”的特點
建構主義對學生學習活動的本質進行了科學的分析,認為學生學習有如下特點:
1、學生學習不是從零開始的,而是基于原有知識經驗背景的建構。即學生在學習統計課程之前,頭腦里并非一片空白。學生通過日常生活的各種渠道和自身的實踐,對客觀世界中各種自然現象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建構了大量的樸素概念或前學科概念。這些前概念形形,共同構成了影響學生學習統計學概念的系統。學生的前概念是極為重要的,它是影響統計學學習的一個決定性的因素。前概念指導或決定著學生的感知過程,還會對學生解決問題的行為和學習過程產生影響。
2、學生學習知識是一個主體建構的過程,要突出學習者的主體作用。學習不僅僅是知識由外到內的轉移和傳遞,而是學習者主動地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的過程,即通過新經驗與原有知識經驗的反復的、雙向的相互作用,充實、豐富和改造學習者原有的知識經驗。在這種建構過程中,學生一方面對當前信息的理解要以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另一方面,對原有知識經驗的運用又不只是簡單地提取和套用,個體同時需要依據新經驗對原有經驗本身也做出某種調整和改造,即同化和順應兩方面的統一。學生不是被動信息的吸收者,而是主動地建構信息,這種建構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因此,教師不能直接將知識傳遞給學生,而是要組織、引導,使學生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中去。
3、學生學習既是個體建構過程,也是社會建構過程。雖然知識是在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構起來的,但社會性的相互作用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因為人的高級心理機能的發展是社會性相互作用內化的結果(正如統計的特點具有社會性)。此外,每個學習者都有自己的經驗世界,不同的學習者對某種問題可以有不同的假設和推論,學習者可以通過相互溝通和交流,相互爭辯和討論,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務,共同解決問題,從而形成更豐富、更靈活的理解。同時,學生可以與教師、統計專家等展開充分溝通。這種社會性相互作用可以為知識建構創設一個廣泛的學習共同體,從而為知識建構提供豐富的資源和積極的支持。因此,課堂上師生交互和生生交互活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學習共同體”的形成以及對課堂社會環境和情境的營建是學生獲得學習成效的重要途徑。
二、建構主義理論教師“教”的特點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可以概括為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發現者和中介者。
1、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起主導作用和導向作用。教師應當發揮“導向”的作用和教學組織者的作用,努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他們發現問題,進而去“解決問題”。
2、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發現者。教師要高度重視對學生錯誤的診斷與糾正,并用科學的原理和原則,給予正確的引導與指引。
3、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中介者。教師是學生與教育方針及知識的橋梁。教師既要把最新的知識和分析方法提供給學生,也要注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從辯證法的角度看,教學是一個不斷發展的動態過程,教與學是對立統一的矛盾運動,隨著教學活動的變化,矛盾的主要方面,或在教師,或在學生。分開來看,“教”的主體是教師,客體是學生,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學生發揮能動作用;“學”的主體是學生,客體是教師,學生進行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教師則對這些活動施加影響。合起來看,在教學活動這一不斷發展、循環往復的全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主體客體地位是相互依存、相互規定,又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的。因此,“基于教師在課堂中組織者、發現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師可以實行“提出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模式組織課堂教學。
“基于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在教學過程中,“學”與“導”的活動、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應該是互動的、融合的,在和諧中不斷向前發展。因此,按照“學與導和諧發展”的教學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按照“提出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模式組織課堂教學時,可以采取“誘導試學——引導探學——開導活學”方法組織課堂教學。
(1)設置情境,提出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教師引導學生學習首先要從現實的、有興趣的、富有挑戰性的真實問題情境開始。讓學生一開始進入學習探索就真切地感受到統計就在自己身邊,體驗到學習統計的價值,從而激發起學習統計的興趣,萌發積極主動探索統計理論和方法的求知欲望。教師要通過對課堂的組織,讓學生對學習統計產生學習興趣,“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興趣盎然地進入了對統計學知識的探索,學生才能學有所長。
(2)探索問題,增強學生主角意識,激勵學生積極參與
“基于教師在課堂中組織者、發現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課堂教學方式應從根本上改變原有的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指揮、學生操作的教學現象。學生要在自己生活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對各種信息進行加工轉換,對新經驗和舊經驗進行綜合概括,解釋有關現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導,設計有思考價值、有意義的問題。學生可以進行小組合作研究探索,教師允許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分析,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通過各自想法的交流、碰撞,發現學生有價值的建設性建議及方法措施,及時制止學生運用統計方法計算分析問題時可能出現的偏差,使問題得到正確的解決。
(3)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在以往統計學教學中,我們關注比較多的是學生能否記住計算公式、方法、意義、應用條件,能否利用這些知識完成所設問題的正確計算。而“基于教師在課堂中組織者、發現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師在課堂中,就應該更加關注學生能否將科學知識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起來,關注學生在靈活應用統計學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時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并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對學習統計產生興趣,變抽象的科學法則、科學方法為得心應手的工具,從而使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體驗參與學習統計的快樂,享受成功解決實際問題的愉悅。
三、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統計學教法探討
1、設計課堂教學新模式
統計學課程旨在培養學生能夠運用統計學基本理論和定量分析方法,對經濟現象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評價。統計學課程內容基本分為三個模塊兩個層次。第一模塊:研究統計學的一般問題,屬于基礎理論。第二模塊:推斷統計的理論與方法,相關與回歸分析,屬于一般的統計方法及其在社會經濟領域的運用。第三模塊:時間序列分析與預測,統計指數與因素分析,統計綜合評價,屬于社會經濟統計方法的特有問題,側重于各種統計分析方法運用。兩個層次即理論部分和計算分析部分,兩部分知識比為30:70。反映了知識、能力、素質培養的要求。在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教師和學生的地位、作用和傳統教學相比已發生很大變化。因而首先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育思想與教育觀念,以現代教育思想和學習理論為指導,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技術優勢,探索最優的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教學中應進一步發揮好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去,做到:(1)合理處理好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展示學習內容的實用意義。(2)教學思路清晰,過程流暢、自然。(3)采用啟發式、精講多練式、答疑式、案例式等教學方法,構建情景逼近式的教學模式,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設計課內課外相融共生的大課堂
課堂教學不僅要教會想要傳授給學生的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在書本之外查閱圖書、報刊、雜志、網絡等資料,以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吸取精華,為我所用,要教給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此外,還要通過課內設計的實訓教學內容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實訓教學內容主要包括統計調查方案的編制、調查問卷的設計、統計表統計圖的制作、綜合指標分析、統計案例分析等內容。統計實訓的課內教學采用精講、示范、多練、答疑的方式;課外教學采用學生自行分散復習和有組織分組制表、制圖、社會調查、整理計算分析等方式。
3、實行點、線、面、體相結合的大統計
“點”是指讓學生根據某一知識點完成作業、實習。“線”是指讓學生針對某一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懊妗笔侵缸寣W生把若干知識點聯系起來進行綜合的分析和實訓。“體”是指讓學生能就學科體系及相關學科的內容進行深入、全面、綜合的分析與應用。在講授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的同時,注重學生基本技能培養、綜合能力培養、設計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從高度整體把握統計的思路和統計分析、評價思想。
4、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建構主義理論強調學習者在建構性學習中的積極作用,是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善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教學中應根據統計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靈活運用適當的教學手段,設置懸念,使學生產生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欲。統計學教學過程中涉及到特有的概念及科學家,教學中可以適當拓展,開闊學生的視野,影響學生的心智,塑造學生的靈魂,在潛移默化中激發學生學習統計的興趣;教師的教學語言要準確生動形象,善于設疑,啟發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充滿求知思索的激情;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強化學習的動機,激發學生學習統計持久的濃厚的興趣,激勵學生不斷提高對自己能力的欲求,不斷增強自己的學習信心,不斷地在自我實現中超越自我。
5、設置情境,在交互中實現教學目標
學校是社會的一個細胞,是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課堂也不單純是“老師教、學生學”的木訥課堂。課堂中的社會性環境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師生之間的交互,二是學生之間的交互。建構主義認為,每個學習者都有自己的經驗世界,不同的學習者可以對某種問題形成不同的假設和推論。師生在課堂上可以通過合作解決問題、小組討論、意見交流、辯論等形式,促進學習者之間的溝通和互動。統計教學要從過去主要關注“人機交互”到關注“人際交互”;從只關注學生與教師、教學信息的交互到關注學生之間的交互以及學生與校外專家、實踐工作者的交互;從關注個別化學習到同時關注學習共同體的建立。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社會性資源,調動學生的學習情趣,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在交互中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
6、構建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