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41:49
序論:在您撰寫樁基礎技術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樁基礎在重要的建筑和高層建筑物的建造中的應用比較廣泛,下面主要介紹常用的樁基礎進行分析,從而提高樁基礎的施工技術。一是人工挖孔樁基礎。人工挖孔樁基礎是依靠人工完成的,這種樁基礎技術具有施工難度小、成本低、承載力低、操作簡單等特點,因此被廣泛的應用到實際的建筑中。二是靜力壓樁技術。居民區和高層建筑中對施工環境有較高的要求,而靜壓力樁技術在施工中對環境的影響比較小,施工中沒有噪音、無沖擊力、操作簡單,因此被廣泛的應用到建筑工程的施工中。靜力壓樁基礎是對預制樁施工的技術之一,這種技術是利用靜力壓樁機的自重和樁架上的配重對預制樁施加力的作用,從而可以把預制樁壓入土里。靜力壓樁的過程中會破壞土層的結構,在施工中盡量的避免中途停止施工,這樣可以確保施工的質量。三是預制樁技術。預制樁適用于要求高的建筑中,原因在于預制樁具有強度高、節省材料的特點。預制樁的施工是利用沉樁設備把預制樁壓入振土中,在具體的施工中需要注意預制樁頂部的高度以及方向,一旦方向沒有確定,在沉樁的施工中就會出現方向的問題。需要對每個樁基礎的間距進行控制,防止錘擊的時候振幅過大而造成樁基礎周圍的土變形。四是灌注樁技術。對于灌注樁的施工可以采用沖擊法和沉管法。沖擊法適應于土質松軟的土地,施工的操作簡單,但是需要做好防坍塌的工作,而沉管法在施工會將土體擠壓變形。在灌漿施工中,需要不僅保證混凝土的施工質量,而且要準確的確定管樁埋入土層的深度,這樣才能夠延長樁基礎的使用壽命。
2建筑工程施工中樁基礎技術應用的要點
2.1樁基礎技術應用的分析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樁基礎的選擇對于確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樁基礎的選擇面依據建筑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確定樁基礎的類型需要遵循下列的原則:一是依據土層條件因地制宜。在建筑工程樁基礎的施工中,需要考慮土壤的成分、樁端持力層的深度以及地下水的水位等因素,這些因素影響著樁基礎的施工質量,因此具體的施工中依據各種樁基礎的結構和技術指標來選擇合適的樁基礎類型。二是基礎荷載量的有效控制。基礎荷載量是影響單樁的承載力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在建筑工程樁基礎的施工前需要對建筑上層和基礎荷載量進行詳細的計算,并且設計出合適的樁基礎。三是工程進度的控制。建筑工程的進度是影響建筑工程質量的重要因素,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需要采取措施準確的把握工程的施工進度。如果施工的工期比較短,采用施工速度快的靜壓力樁的方法進行施工。如果施工的工期比較長,可以利用應用范圍比較廣泛的人工挖孔樁進行施工。
2.2樁基礎技術施工的質量控制樁基礎工程是建筑工程重要的部分,樁基礎的質量關系到建筑工程整體的質量。樁基礎的施工工序復雜,對施工工藝的要求逐漸的提高。在樁基礎的施工中出現一些質量問題。例如樁基礎的傾斜角比較大、樁位偏差、單樁的承載力低于設計要求值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建筑施工中需要采取一些提高質量的措施:一是補樁法和糾偏法。補樁法可以利用承臺以及地下室的結構承載靜壓力樁的施工的反力,這樣的措施操作簡單,而且能夠確保施工的質量。糾偏法適用于樁體發生傾斜而沒有斷裂的情況下,可以利用局部開挖之后使用千斤頂進行糾偏復位。二是擴大承臺的方法。在建筑工程樁基礎的施工中如果出現樁基礎承臺平面尺寸不夠的情況,就需要擴大樁基礎承臺的面積。如果設計中單樁的承載力達不到設計的要求,需要考慮樁基礎和地荃共同的分擔荷載。
3結語
樁基礎在重要的建筑和高層建筑物的建造中的應用比較廣泛,下面主要介紹常用的樁基礎進行分析,從而提高樁基礎的施工技術。一是人工挖孔樁基礎。人工挖孔樁基礎是依靠人工完成的,這種樁基礎技術具有施工難度小、成本低、承載力低、操作簡單等特點,因此被廣泛的應用到實際的建筑中。二是靜力壓樁技術。居民區和高層建筑中對施工環境有較高的要求,而靜壓力樁技術在施工中對環境的影響比較小,施工中沒有噪音、無沖擊力、操作簡單,因此被廣泛的應用到建筑工程的施工中。靜力壓樁基礎是對預制樁施工的技術之一,這種技術是利用靜力壓樁機的自重和樁架上的配重對預制樁施加力的作用,從而可以把預制樁壓入土里。靜力壓樁的過程中會破壞土層的結構,在施工中盡量的避免中途停止施工,這樣可以確保施工的質量。三是預制樁技術。預制樁適用于要求高的建筑中,原因在于預制樁具有強度高、節省材料的特點。預制樁的施工是利用沉樁設備把預制樁壓入振土中,在具體的施工中需要注意預制樁頂部的高度以及方向,一旦方向沒有確定,在沉樁的施工中就會出現方向的問題。需要對每個樁基礎的間距進行控制,防止錘擊的時候振幅過大而造成樁基礎周圍的土變形。四是灌注樁技術。對于灌注樁的施工可以采用沖擊法和沉管法。沖擊法適應于土質松軟的土地,施工的操作簡單,但是需要做好防坍塌的工作,而沉管法在施工會將土體擠壓變形。在灌漿施工中,需要不僅保證混凝土的施工質量,而且要準確的確定管樁埋入土層的深度,這樣才能夠延長樁基礎的使用壽命。
2建筑工程施工中樁基礎技術應用的要點
2.1樁基礎技術應用的分析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樁基礎的選擇對于確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樁基礎的選擇面依據建筑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確定樁基礎的類型需要遵循下列的原則:一是依據土層條件因地制宜。在建筑工程樁基礎的施工中,需要考慮土壤的成分、樁端持力層的深度以及地下水的水位等因素,這些因素影響著樁基礎的施工質量,因此具體的施工中依據各種樁基礎的結構和技術指標來選擇合適的樁基礎類型。二是基礎荷載量的有效控制?;A荷載量是影響單樁的承載力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在建筑工程樁基礎的施工前需要對建筑上層和基礎荷載量進行詳細的計算,并且設計出合適的樁基礎。三是工程進度的控制。建筑工程的進度是影響建筑工程質量的重要因素,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需要采取措施準確的把握工程的施工進度。如果施工的工期比較短,采用施工速度快的靜壓力樁的方法進行施工。如果施工的工期比較長,可以利用應用范圍比較廣泛的人工挖孔樁進行施工。
2.2樁基礎技術施工的質量控制樁基礎工程是建筑工程重要的部分,樁基礎的質量關系到建筑工程整體的質量。樁基礎的施工工序復雜,對施工工藝的要求逐漸的提高。在樁基礎的施工中出現一些質量問題。例如樁基礎的傾斜角比較大、樁位偏差、單樁的承載力低于設計要求值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建筑施工中需要采取一些提高質量的措施:一是補樁法和糾偏法。補樁法可以利用承臺以及地下室的結構承載靜壓力樁的施工的反力,這樣的措施操作簡單,而且能夠確保施工的質量。糾偏法適用于樁體發生傾斜而沒有斷裂的情況下,可以利用局部開挖之后使用千斤頂進行糾偏復位。二是擴大承臺的方法。在建筑工程樁基礎的施工中如果出現樁基礎承臺平面尺寸不夠的情況,就需要擴大樁基礎承臺的面積。如果設計中單樁的承載力達不到設計的要求,需要考慮樁基礎和地荃共同的分擔荷載。
3結語
首先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如果出現地基上部土體性質較為軟弱、同時下部土體深處土體性質較為堅硬時,這種土體情況是較為適宜使用樁基礎施工技術的情況類型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建筑地基土體的整體深度中土體上部的軟弱土體類型較厚而樁基礎的最深深度無法有效的觸碰到土體下部的堅硬土體時則需要充分考慮到樁基礎施工過程中的沉降問題,需要將樁基礎施工技術使其能夠通過樁基礎有效的將何在傳到下方的軟弱土體層中,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一定要密切注意這一點,保證樁基礎施工技術確實得到了有效的發揮。其次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不允許地基出現較大的沉降現象或者是存在不均勻沉降現象的高層建筑項目的施工過程中,這種情況下也是樁基礎施工技術能夠有效發揮其相關性質性能的最佳施工現場之一,樁基礎施工技術能夠在這種情況下有效的提升建筑結構的承載力以及水平應力,防止高層建筑結構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傾斜現象,在這一過程中也應該密切注意做好樁基礎施工過程中樁基礎沉降現象的控制工作,確保樁基礎施工技術確實較好的發揮其相關功能。
二、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樁基礎技術的實踐應用
1.灌注樁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實踐應用灌注樁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實踐應用可以分為沉管灌注樁、鉆孔灌注樁以及挖孔樁基礎施工技術三種,其中沉管灌注樁施工技術指的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利用沖擊力將樁基礎直接打入地基土體中,具有施工設備操作簡單、施工工藝快捷方便以及施工成本投入較低等優點,但是相應的缺點是在沉管灌注樁的施工過程中對樁基礎施加的打擊力很容易就導致樁基礎本身材料的損害,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控制好樁錘的力度是施工單位在沉管灌注樁施工過程中應該必須做好的工作內容;鉆孔灌注樁則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使用機械鉆孔的方式完成對樁基礎成孔工作,繼而在樁孔中完成對灌注樁的混凝土澆筑和保養工作,使灌注樁、混凝土以及土體形成三者結合的新型土體材料,有效的完成對建筑工程土體性質改造的目的。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是當前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常用的灌注樁施工技術類型,施工單位在鉆孔灌注樁施工應用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做好對樁孔彼此之間間距的控制工作,保證相鄰的樁孔施工不會形成相互干擾,保證樁孔成孔過程中的深度、垂直度以及相關參數,進而保證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的性能得到有效發揮;挖孔樁技術則是指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直接使用人工勞動力完成對樁孔的挖掘工作,進而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完成灌注樁的澆灌以及保養工作,人工挖孔樁技術雖然節約了設備使用過程中的經濟投入,但是樁孔的精度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同時還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時間,事實上對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是有一定的影響的,因此已經漸漸被建筑行業所淘汰。
2.預制樁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實踐應用預制樁指的是在建筑工程樁孔技術施工之前就根據建筑工程對樁基礎的實際需求完成對樁體的提前制定工作,在完成樁基礎的預制工作以后直接使用打樁設備將樁基礎打入地層之中已完成樁基礎施工技術的應用工作。預制樁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應用包括混凝土預制樁以及鋼預制樁兩種類型,其中混凝土預制樁具備堅固耐久、施工快捷的優點因此是當前預制樁施工技術的主流應用類型。預制樁的打入過程中會使用靜力沉樁、振動沉樁以及射水沉樁等等技術,施工單位應該合理的做好對打入樁技術的控制工作。
三、結語
地面河涌橋,橋寬42米,兩向8車道,為城市主干道。橋兩側存在大量管線、管道。如采用地面托換方式,要交通疏解,管線改遷,河道斷流,且存在跨河道的虹吸管,施工難度非常大。為降低施工成本,減少施工工期,采用礦山法隧道襯砌結構托換群樁基礎施工技術進行施工。即先采用礦山法進行樁基托換處理,再采用盾構法進行剩余隧道施工。
二、施工技術原理
在地下采用礦山法開挖方式開挖出樁基托換空間,將侵入隧道或地下空間設施的既有樁基與新建地下襯砌結構相連接,然后待襯砌結構強度達到100%強度后,再將既有樁基沿襯砌結構面切斷。利用新建的地下結構承受既有樁基傳輸向下的力,受力結構采用托換拱的形式。
三、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
(一)施工工藝流程
隧道襯砌結構托換群樁基礎施工工法施工流程主要有施工準備、礦山法施工及樁基保護--既有樁基鉆孔、植筋--綁扎托換拱結構鋼筋---混凝土澆筑--截樁施工。
(二)操作要點
1.施工準備
a.做好地質、管線調查,確定施工方法及方案;
b.組建施工班組、進行崗位培訓、做好技術交底;
c.做好材料采購、設備選型與配置等準備工作;
d.托換樁基位置及附近布設監測點,監控樁基托換過程中的沉降情況。
2.礦山法施工
隧道襯砌結構托換群樁基礎施工工法采用礦山法開挖露出樁基,礦山法開挖施工與常規的礦山法施工相同。需要注意以下幾點要求:
a.根據現場地質情況
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建議采用上下臺階或上中下3臺階法;地質圍巖自穩能力相當差時,建議采用CD或CRD施工方法。
b、遭遇軟臥地層
可采取超前小導管注漿方式進行超前加固。超前小導管長度2.5~3.0m,漿液采用水泥+水玻璃雙液漿,漿液水灰比0.8~1.0,水玻璃波美度38。
c、根據地質情況采取不同的開挖方式
地質較硬時,可采取松動爆破的方式進行土方開挖;地質較軟時,采用人工+機械開挖方式進行土方開挖。樁基周圍采用人工開挖方式進行開挖,以減少對樁基的擾動。
d、土方開挖過程中
如果發生樁基沉降現象,必須對樁基周圍進行注漿加固,待沉降得到控制后,再進行開挖施工。加固方式采用鋼花管注漿加固方式進行。
3.樁基鉆孔及植筋
a、鉆孔
樁基全部露出后,在襯砌結構鋼筋對應位置的樁基上鉆孔,鉆孔工具采用手持水鉆或風鉆。由于地下樁基直徑一般較大,且隧道襯砌結構一般呈拱型,故鉆孔采用兩側往中間對鉆的方式進行施工,使鋼筋以弧形的方式順利穿孔通過。鉆孔數量、孔徑及角度應滿足設計要求。為方便鋼筋順利穿過,鉆孔孔徑控制在結構鋼筋主筋直徑的1.5倍左右。一般分2種:外層鉆孔供1根主筋穿過,鉆孔孔徑控制Φ50mm;內層鉆孔供2根主筋穿過,鉆孔直徑控制Φ70mm。每處鉆孔完成后,使用高壓空氣將鉆孔內吹干凈、吹干燥,然后利用砂漿泵對鉆孔填充M15微膨脹水泥砂漿,砂漿稠度控制在60~80mm,砂采用中砂。鉆孔充填密實后,將結構鋼筋穿過鉆孔,并進行密封處理。
4.托換梁鋼筋綁扎
既有樁基的鉆孔及植筋施工完成后,進行新建襯砌結構的鋼筋綁扎施工。綁扎施工過程中,將樁基上的植筋錨入托換拱的鋼筋中,形成整體。樁基中心兩側各750mm范圍內結構鋼筋應適當加強,增加箍筋設置。鋼筋錨入的位置,不得有鋼筋焊接接頭存在.
5.托換梁混凝土澆筑a模板安裝
由于樁基與隧道相對位置不固定,樁基段襯砌結構無法采用臺車進行模板支護,襯砌結構模板采用55型1.2X0.3m定型組合鋼模板,施工縫擋頭模采用收口網封堵;模板主次梁楞分別采用預制工18工字鋼楞及100X100mm方木;模板支架采用?48×3.0mm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滿堂式布置;腳手架縱、橫、豎向鋼管之間采用直角扣件連接,與剪刀撐斜杠采用旋轉扣件連接;腳手架立桿底部下墊10mm厚200X200mm鋼板,立桿頂部及橫向水平桿兩端設置U型可調托撐。b混凝土澆筑襯砌結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強度及抗滲等級根據設計要求確定。混凝土采用直接泵送入模方式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澆筑過程中同時進行振搗作業。襯砌模板安裝過程中預留混凝土澆筑窗口,澆筑窗口布置形式為:于隧道兩側拱底、拱墻、拱頂分別預留3處窗口,于隧道拱頂設置混凝土澆筑管;澆筑窗口及澆筑管共設置3環,分別沿隧道縱向1/6、3/6和5/6澆筑長度處設置?;炷翝仓翱诩皾仓茉O置。
6.洞內截樁
托換的隧道襯砌結構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100%后,對侵入隧道凈空內的樁基進行截除施工。樁基截除可采用繩鋸或鑿除等方式進行。截樁施工遵循“先截斷,再外運,后破碎”的原則。為方便運輸,每段樁基的截除長度控制在1.5m左右,通過龍門吊垂直運輸至地面后采用油壓炮機進行破碎。a截樁作業平臺托換梁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靠近樁基附近的2~3排腳手架暫時不拆除,進行加設剪刀撐、連接件、腳手板等必要的加固,以用作截樁施工的作業平臺使用。b截樁施工為防止樁基截除過程中樁基倒塌,進而破壞作業平臺,造成操作人員傷亡,樁基按照從下往上的順序逐段進行截除施工。采用繩鋸或人工手持風鎬由下往上截除樁基。c斷口處理樁基截斷后,襯砌結構內的樁體斷口必須及時沿二襯內輪廓打鑿平整,然后使用砂漿找平、密封,避免斷口部位處的襯砌鋼筋以及樁基主筋長時間暴露而銹蝕。
7.測量與監測
確保工程建設安全的關鍵是全過程監測樁基的沉降情況,及時測量樁基的沉降情況,并與分析計算值比較,及時反饋指導設計和施工。(三)檢測及結果隧道襯砌結構托換樁基基礎施工過程處于安全、穩定、快速、優質的可控狀態。托換過程中,對地面及樁基沉降進行了監測,實測最大沉降-15mm,小于設計的30mm沉降要求。
四、結束語
具體說來,樁基礎施工就是建筑工程的基石,是由基樁和裝頂組合在一起所構成的。根據樁端支撐狀況的差異可將其分為高承臺樁基和地承臺樁基兩種,而前者因施工工藝的不同,又由灌注樁和預制樁構成。使用率較高的施工方法一般有靜壓法、水沖法、敲擊法等。若遇到了暴雨或地震等惡劣天氣,則樁基礎強有力的豎向承載力能夠發揮非常積極的作用,它可以將建筑的豎向荷載分散至附近地表和地下,增加建筑的穩定性,將坍塌或傾斜等問題發生的可能降到最低。建筑工程中使用樁基礎的一大原因是它能顯著增加整體結構的穩定性。進行樁基礎的施工時,一定不能忽視地基變形、承載力變化的影響,這就要在事先嚴格進行勘測工作。樁基礎施工和其他工程的施工有著一定的差異,它的工作量很大且費用較多,并且對施工現場的地質狀況等有著嚴格的要求,所以在施工期間,必須事先開展勘測工作,保證樁基礎工程具備較高的承載力和防震性能。
2樁基礎技術的實際應用
樁基礎在重要的建筑和高層建筑物的建造中的應用比較廣泛,下面主要介紹常用的樁基礎進行分析,從而提高樁基礎的施工技術。首先是人孔挖孔樁基礎施工。該施工方式純粹是由人力來進行的,它的主要特征是操作簡單、花費少、承載力弱、工作量大等,所以在小型建筑的施工中應用廣泛。其次是靜力壓樁施工法。在人口密集處或者是高層建筑中進行施工時要盡量減小對環境的影響,而靜壓力樁施工技術正好能解決這一問題,施工時低噪音、低沖擊力,所以在這類建筑的施工中有著普遍的應用。靜壓力樁基礎屬于預制樁施工技術的一種,其工作原理是借助靜力壓樁機及樁架上的重力對預制樁產生壓力,進而將預制樁壓進土中。使用這種方式進行工作時可能會毀壞土層的結構,所以要盡量連續完成,以提高工程整體質量。再次是預制樁的施工。這種方法一般在高層建筑中使用,它的強度很高并且原料利用率高。開展工作時是借助沉樁機械將預制樁壓進土層內部,施工期間要特別重視預制樁底部的高度和方向,萬一方向不夠準確,則會影響沉樁工作的順利進行。施工中要把握好各樁之間的間隔,避免因錘擊力太大而使樁基礎附近的土壤結構發生形變。最后是灌注樁的施工。使用這種方式進行施工時多采用沖擊法和沉管法。前者在土質較松軟的地方適用,且操作工藝簡捷,不過要做好防坍塌的處理,可后者會將周圍的土體擠壓致變形。施工期間,不但要保證混凝土澆筑的高質量,還要科學的把握管樁的入土深度,才能有利于樁基礎的長期使用。
3建筑工程施工中樁基礎技術應用的要點
樁基是建筑的根本,在建筑工程中必須重視樁基的建造,以保證整個建筑工程的順利完成,并確保建造結構的穩定性與牢固性。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樁基施工技術的運用十分廣泛,并對整個建筑的質量產生最直接的影響,樁基檢測技術的運用,則為保證施工質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監測作用。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見樁基礎技術應用如下:
3.1樁基礎技術應用分析
進行建筑工程的施工時,必須要認真選擇樁基礎,這樣才能保證整體工程的質量。在確定樁基礎時要結合實際的建筑環境,選擇最適宜的樁基礎,一般需要符合下列三個關鍵點:首先是要符合土體的實際狀況。進行樁基礎的施工時,必須綜合考慮土壤種類、樁端持力層深度、地下水狀況等眾多因素,這對于樁基礎的質量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在施工期間必須要結合樁基礎的結構等確定最適宜的樁基礎類別;其次是基礎荷載量的有效控制?;A荷載量是影響單樁的承載力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在建筑工程樁基礎的施工前需要對建筑上層和基礎等進行精確的有關荷載量的計算,還要設計最符合實際狀況的樁基礎;最后是要把握好工程進度。實際施工進度對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制定科學的方案來控制好施工進度。若工程的建設周期不長,就可以使用施工速度較快的靜壓力樁施工方式來完成工作,但是在工期相對較長時,就可以使用普遍使用的人工挖孔樁技術來完成工作。
3.2樁基礎技術施工的質量控制
現代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采取樁基礎,既節省了施工工期,又保證了工程質量,并取得了相應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樁的種類和樁基形式、施工工藝和設備以及樁基理論和設計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演進。樁基已成為在土質不良地區修建各種建筑物特別是高層建筑、重型廠房和具有特殊要求的構筑物所廣泛采用的基礎形式?,F今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樁基礎技術是一項重要的施工內容,其施工質量也和建筑整體工程的質量有著密切的聯系。樁基礎的施工具有較高的難度,所以我們必須不斷提高樁基礎施工的工藝。但在實際施工期間依然不可避免的會出現許多質量方面的問題,如斜角過大、樁位位移、單樁承載力差等。對于這些問題,在施工期間必須制定高效的解決措施:(1)補樁法、糾偏法。前者是借助承臺和地下室結構來承擔靜壓力裝所造成的反力,它的優勢是施工簡便,還能更好地保障工程質量。若樁體出現了一定的傾斜卻未斷裂就要使用糾偏法來進行施工,一般要在完成局部開挖后用千斤頂完成糾偏及復位;(2)增大承臺面積。進行建筑工程的樁基礎施工時,可能會遇到平臺面積過小的狀況,這時就需要采取措施來增大基礎承臺的面積。若工作中單樁的承載力無法滿足相關需求,還要將荷載分散到樁基礎和地基上。
4結語
1.1基礎樁施工
1.1.1工藝流程基礎樁成樁采用“水下灌注”工藝。工藝流程:放樁位線、埋設護筒鋼筋籠制作、驗收鉆機就位、技術人員復測制備泥漿旋挖成孔驗孔、清孔下放鋼筋籠下放導管(或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灌注后的工作。
1.1.2施工后工作本工程工程樁處于地下,采用地溫養護。樁身灌注后,要對孔口進行覆蓋,由于樁頂虛孔內存在后注漿管,施工過程中要加強對后注漿管的保護。
1.2抗浮錨桿施工
1.2.1施工方法抗浮錨桿施工工序如下:
1.2.2施工注意事項1)錨桿體應無損傷。2)錨桿體的選擇試驗(基本試驗、驗收試驗),質量的要求等,應嚴格按有關規范、規程進行,禁止盲目操作,以免發生危險。3)錨孔內的水泥漿應有足夠的養護時間,在養護期內不得移動錨桿。
1.3土方施工與基礎樁及抗浮錨桿施工的協調配合基礎樁、抗浮錨桿施工需要土方配合的有如下方面:(1)土方開挖至基礎樁、抗浮樁(錨桿)施工保護層工作面后暫停施工,待基礎樁、抗浮樁(錨桿)施工完畢后,進行相關土方開挖的后續施工。(2)樁基礎、抗浮錨桿施工過程中產生的鉆孔出土、樁間土及時外運,以免影響基礎樁和抗浮錨桿的施工。
2施工質量管理措施
2.1質量保證體系我公司根據項目部職能安排,制定相關責任人員的職責,嚴格把關,并根據各工序的質量控制措施考核項目部成員,嚴格保證工程質量。
2.2施工質量保證措施(1)施工前,根據質量保證體系,實行質量責任制,并向所有的施工人員貫徹施工方案。(2)在施工過程中,完善工序控制,嚴格做好施工記錄、隱蔽工程檢查記錄,把好質量關。(3)施工中嚴格遵守施工圖紙與國家有關規范;監督各工序、各工種的技術管理落實情況。(4)對原材料作到及時進場,及時檢驗,及時報驗,不合格的材料、設備及時退場,不準使用。(5)施工技術資料,嚴格按照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頒發的《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規程》(DB11/T695-2009)的相關規定進行整理、保存、報驗、歸檔。
3工程緊急預案
當工程施工過程中出現以下情況:鉆孔時出現塌孔;灌注混凝土時發生堵管;灌注混凝土時導管發生漏水;首次灌注量未能埋住導管,則需要及時停止原計劃,按預案執行。
3.1預控方案
3.1.1組織措施項目人員在施工中多與設計單位、監理單位配合,虛心接受指導,作到勤跑、勤問、勤溝通、勤改正、勤總結,加強過程控制,作好質量預控。(1)施工前應多掌握工程前期所有有益信息。(2)施工前組織骨干技術、管理、財務人員編制、掌握相關施工組織設計、資金計劃,作到計劃在前、實施在后、過程監督、事后總結。(3)安排施工人員24小時值班,出現意外及時匯報,以便及時處理,及時解決。(4)施工后期處于雨季時,在施工過程中應加強雨水圍擋、外排工作。
3.1.2技術措施(1)混凝土配合比中水灰比控制在0.5~O.6,砂率應在40%以上,粗骨料最大粒徑應小于40mm,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22cm,要有良好的流動性、和易性,用料上優先采用中粗砂,級配較好的卵石。(2)基礎樁成孔施工過程中,遇到中雨以上的暴雨天氣,成孔工作可以暫停,但必須保證孔內泥漿的稠度,防止雨水混入稀釋護壁泥漿,造成塌孔;(3)基礎樁灌注混凝土過程中,遇到中雨以上的天氣,必須采取遮雨措施,保證混凝土水灰比不受影響,保證水下灌注混凝土過程的連續,防止灌注過程中斷造成斷樁。(4)灌注混凝土過程中發生堵管,采用敲擊導管管箍,將混凝土震落,或提升導管(保證導管最小埋如混凝土中深度不小于2.0m)。如無效,則采用“二次插管法”處理。
3.2質量事故處理措施質量事故一般有:灌注樁斷樁;出現灌注樁后壓漿施工失??;業主、監理單位認為需要的其他緊急情況等。
3.2.1斷樁因意外原因造成斷樁,及時與設計單位溝通,并制定補救措施上報給監理、設計單位,補救措施一般如下:移位后在原位樁旁邊補樁;加強相臨樁,分擔上部荷載;事故樁樁體鉆孔,高壓注漿補強。
3.2.2后壓漿處理(1)如樁中一根壓漿管堵塞無法打開,其注漿量由另一根壓漿管壓入;(2)如一根樁壓漿量不足,可由鄰近樁或同一承臺樁壓入;(3)如一根樁的壓漿管全部阻塞,可在樁側鉆孔,補埋壓漿管進行補強。
3.2.3應急過程中人員組織措施(1)人員安排。出現緊急事故,由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2小時內匯報給項目經理及職能部門領導,全部到現場,安排指揮搶救工作;(2)技術措施。根據不同的事故分類,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將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3)信息措施。加強監測力度,施工觀測工作必須設專人連續進行,觀測儀器應統一,不得隨意換人、換儀器。(4)管理措施。由項目總工程師對各種緊急方案、處理措施把關;由項目經理調配工程急需的各種資源。
4結論
論文內容摘要:現代設計的大環境中,傳統的裝飾藝術文化有被忽視的趨勢。傳統的裝飾基礎教學課時大幅度壓縮,減少了引導性的訓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設計的創作源泉。傳統裝飾基礎課是創作的根源,是從具象到半抽象再到設計的過渡,是對同一物象進行多種變化可能的探索,是從對物象進行重新構想,或簡潔或繁復,它的設計創新的系統方法,也能夠和現代設計中思維的形式訓練結合,它的擴散性思維和多元化造型手法對創意產業也起著一定的影響。
在制造業迅速發展的當今時代,國內的設計教育呈飛速發展趨勢,社會經濟需要設計教育的大步跟上,創造本土品牌需要設計教育合理結合傳統設計教育與現代觀感的設計教育。我們在贊嘆速度帶來的各種豐富便利時,也應該感受到面臨的某些問題與困難,中國的設計教育至今還是處在發展探索階段,尚未真正定型與成熟。在現在各種文化互相交融、影響的全球環境中,作為發展中的中國,怎樣在吸收國外先進設計藝術教育的同時,發揚本土設計藝術,在日漸成熟的現代設計領域里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這是培養未來優秀設計師所應思考的問題。中國歷史悠久,人文內涵豐富,東方文化所特有的思維方式有其自己獨特的民族審美情趣,拋棄原有的藝術文化,那顯然是不明智的,我們應在學習西方設計知識的同時,融會貫通,發展國內設計藝術,在現代感中體現中國的文化韻味和民族根基。近些年來,傳統的裝飾藝術文化有被忽視的趨勢,從以往的“工藝美術”教育到現在的包豪斯教育體系,傳統的裝飾基礎教學課時大幅度壓縮,學院和學生為了盡快進行專業實踐,專業設計課有提早進入低年級階段班級的現象,這個調整有合理的一面,但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從傳統裝飾基礎課程來說,相應地裁剪這些課程的教學時間,一方面會使設計思維的形成少了引導性的訓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設計的創作源泉。WWW.133229.COM另一方面,學生接觸到工業設計所帶來的抽象思維設計,也可以通過傳統裝飾藝術課程,得到更好的多元化創作,結合本土文化進行適合現代視覺觀念的優秀設計。
一、傳統裝飾基礎課是創作的根源,是具象到半抽象到設計的過渡
傳統裝飾基礎是對具體的物象中體悟,是對原有物象進行再創造,是連接具象與抽象設計的紐帶,它既具有現實自然形態豐富的一面,又具有創作中形成的或繁瑣或簡潔的風格,把作者的觀念暗寓其中,有其豐富的藝術魅力。在裝飾基礎的訓練中,通過對植物、動物、人物、風景等抽象的變形,相應地拓寬設計思路,掌握具象事物的最重要特征,掌握具象與抽象之間的思維鏈接,運用現代的設計形式,進行圖像化的形式設計,使設計更加貼近生活,具有人性化的一面。裝飾基礎課需要運用提煉、概括等手段,把生活中的形象進行藝術加工,從而創造藝術形象。如果缺少了從自然形態到創作這一環,相應地就減弱了對事物的深入觀察。畢加索對“?!钡囊幌盗行蜗筇剿?,也是在對具象事物的觀察和形式構造的探索中創作,“?!钡南盗行蜗笳故玖藦木呦?、半抽象到抽象的多種變體??档略谒闹鳌杜袛嗔ε小分械囊欢卧捯仓档梦覀冋J真思考:“自然只有在貌似藝術的時候才顯得美,藝術也只有使人知其為藝術而又貌似自然才顯得美?!笨梢姡瑢ψ匀恍蜗蟮奶剿饕恢币詠硎切问矫栏械男枰?。
有的人認為傳統無法跟上現代設計的思維,其實現代藝術設計的理念在傳統裝飾藝術中也一樣存在,清代的笪重光說:“空本難圖,實景清而空景現。神無可繪,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畫處多屬贅疣。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這其實就是構成藝術美。“一以當十”、“似與不似之間”,這些傳統裝飾基礎中常用的手法一樣用于現在的構成設計中。裝飾基礎課程的訓練內容來源于生活,對設計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快節奏生活的到來,西方簡潔主義的藝術沖擊,工業化產品的繁榮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著設計,設計是為市場和社會服務,和經濟、生活緊密相連,脫離生活只講究形式的設計難免讓人感覺華麗的虛構,一個脫離了本土文化的設計無特色可言,一個沒有自己特色的設計也無優勢可言,裝飾基礎課程的削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傳統裝飾藝術的熏陶,在設計教育中,我們現在不是尋求統一的模式,統一的模式只會使設計的路子走得越來越窄,豪無創新的可能,只有發展自己的特色,掌握基礎設計步驟,結合現代設計的理念,在加強交流中取長補短,在熟悉本國的傳統藝術設計中比較外來先進文化,才能拓寬思路,一方面繼續提升本國的傳統設計,一方面在激烈競爭中為本國帶來豐厚的經濟收入。香港著名平面設計師靳埭強創作了大量文化招貼。他在《2007全國設計倫理教育論壇》上的發言中認為,美的原則有三條:立意——意念先行,以形取神;創新——承先啟后,破舊立新;活用——適身合用,靈活生動。只有勇于吸收,才能發展,只有敢于繼承、善于交融才能最終真正成為自己文化的主人。
二、裝飾基礎的多元造型手法對創意產業的影響
創意產業是一個經濟名詞,早在1986年,著名經濟學家羅默(p.romer)就曾撰文指出,新創意會衍生出無窮的新產品、新市場和財富創造的新機會,所以新創意才是推動一國經濟成長的原動力。裝飾基礎課作為創作的基礎訓練,所涉及的內容包括對各種材質的表現,對各種傳統裝飾藝術的多元化造型手法進行研究,在圖形設計、色彩感覺、構圖設想、材質應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探索的可能,這有利于發散性思維的培養,而創意需要有這種發散性思維,這能啟發在思考中釋放自己的個性才能,從各個方面進行探索,在探索中找到更切實的表現方式,更好地在現代設計中把握創新。
從圖形設計上來說,裝飾基礎研究的是從現實物象中提煉、概括,是對物象經過細致的觀察了解,在觀察中尋找切入點,從這些不同的切入點可以得出不同的思維結果,再通過多元化的造型手法,作多方位的圖形設計變形,這就要求對觀察對象無論從內部還是外部,都進行剖析深入,再進行延展,激發聯想,而創意行為就是在這種過程中產生。創意行為需要突破普通的習慣性思維,必須有深入的觀察,作多方位的思維,才能有合理的異于常人的創意。創意并非是無物可據,無形自來,創意行為的思維訓練中,觀察是創造性技法之一,沒有形象性就沒有審美,也就沒有藝術可言,創意的行為起始于設計的初步,裝飾基礎設計的這種仔細觀察多方位思考的發散性思維有助于創意的迸發。
從色彩感覺來說,裝飾基礎包括研究各種色彩對人類情感的作用,而各種場所、日用品、大到城市建筑色彩的整體規劃,都同色彩研究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人類對色彩的喜惡,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作為創意行為,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色彩感覺,那就忽略了人類的感情。裝飾基礎研究的是人類在生活中積累的各種圖形財富,各個時期都有不同的代表性色彩,這對掌握不同人群的色彩感情有著很好的探索。
構圖設想是一切造型藝術的重要一環,裝飾基礎設計所涉及的圖形中,無論對單獨的圖形還是繪于各種材質上組合的圖形等,都對構圖作了細致的考慮。在現階段的裝飾基礎課程中,并非是要抱著原有的傳統內容不放,而是力求在符合現代設計思維的創作中設想,所思考的內容可以帶有一定的目的性,把傳統的精華融合于現代設計中,這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創意產業。創意產業是一種新的發展模式,它強調用全新的思維邏輯方式融入現有產業實現價值創新,分析具象造型藝術構圖設想的三個必要環節——觀察、研究自然;抽象、概括自然;引申、表現自然。這三個環節都是在發展的模式下進行,根據現有的內容通過構圖設想進行新的思維來實現創新。
藝術的實用性是傳統裝飾藝術固有的內容,各種圖形在材質應用上達到新的視覺感受。裝飾基礎設計來源于現實中的物象,通過一定的裝飾手法對現有的物象進行設計變形,再通過各種材質表現,使圖形在材質上達到觀賞效果。在設計過程中,帶有一定的目的性,并對圖形作適合于某種材質的考慮。裝飾基礎設計在材質應用的練習上對裝飾藝術的發展有著一定的作用,也唯有在實用的基礎上才能有所突破。在當今創意時代,具有特色化、個性化、藝術化的產品,有著廣闊的市場,材質上的應用教學,無疑使裝飾基礎設計能夠嘗試更好地與現代產業接軌。通過裝飾基礎的模擬教學,把設計與技術、文化、產品和市場融為一體,這樣既有利于傳統藝術產業的延伸,又可以為現有的產業拓展發展空間,使創意產業成為可能。
設計歸根結底是為經濟服務,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企業之間的競爭迫使設計教育切實了解市場所需,只有跟市場結合,具有特色的個性化產品,才有可能闖出自己的市場,才有可能在國際貿易中找到我們的定位,傳統的裝飾藝術才會有更廣闊的發展,使裝飾藝術真正成為一種創意產業。
系統的設計思維方法的訓練,關注美感設計,包括對生活形態的理解、設計管理、戰略和產品計劃方面的研究。裝飾基礎設計是從生活形態中,通過觀察事物內部外部結構,進行多種思維變化創作,它是界于抽象與具象之間的思維訓練方式,是對同一物體進行多種變化可能的探索,是對物象進行重新構想,或簡潔或繁復,它的設計創新的系統方法,也能夠和現代設計中思維的形式訓練結合。
當然傳統裝飾基礎課從現代設計觀中來看,思路上也有陳舊的一面,以往有重技法輕創新、重平面效果輕材質塑造等的現象,我們只有在現代設計教育的大環境中完善裝飾基礎,才能讓傳統裝飾藝術更上一個臺面。
參考文獻:
[1]李硯祖:“建構新的設計教育體系,發展中國的藝術設計教育”,《2001’清華國際工業設計論壇暨全國工業設計教學討論會論文集》,北京,2001。
[2]蔡軍:“設計·策略·教育——中國工業設計的思考”,《美術觀察》,1998.8。
[3]過偉敏:《走向系統設計》,江西美術出版社,南昌,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