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31 18:31:33
序論:在您撰寫小學生家庭教育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注重親情陪伴,與學生共度美好時光
小學生的依賴心理比較強,缺乏安全感,因此,小學生對于家長以及班主任有較強的依賴,小學生希望自己的父母以及教師能夠多一些時間陪伴自己,并且能與自己一起學習、一起游戲。但是,現實是不少家長工作繁忙,學生都是爺爺奶奶在照看,父母陪學生的時間短是造成小學生家庭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這就會導致不少學生孤僻、內向,不愿意與別人交流的現象,對學生的成長十分不利。因此,家長要注重親情陪伴,與學生共度美好時光。
例如,在家庭生活中,教師每天都會用15分鐘到1小時的時間來陪學生閱讀,在閱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時,學生會天真的提出“為什么小女孩的家人不管她呢?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呢?”等類似的問題,此時,正是家長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最好時機,“賣火柴的小女孩沒有親人了,她并不像你這么幸福,你現在可以和親愛的家人一起喝茶一起讀書,而世界上還有很多小朋友正在遭受苦難,你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快快長大,快快懂事,不調皮,不讓家人擔心……”,學生會在交流中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家長對學生錯誤的思路和想法做出指導,讓學生能夠分清是非,并且對于家長的教導牢記于心,陪伴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親情的陪伴是現代小學生最需要也是缺失最嚴重的,作為家長,要想真正將家庭教育做到位,花費時間和精力陪伴學生是必不可少的。
二、創造和諧氛圍,為學生提供溫馨環境
對于小學生而言,家的溫馨是任何環境都無法替代的,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創造和諧的家庭氛圍,為學生提供溫馨的家庭環境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冷漠的社會關系往往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父母,進而影響著家庭生活,學生的父母回家后,和學生交流少,長時間抱著手機過個人生活或者長期沉浸于復雜的社交環境,習慣晚歸,往往也會引發家庭的不和諧,這就容易對學生的心靈造成影響。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創造和諧的氛圍,也要做出表率,讓學生當作標桿和榜樣去模仿。學生的母親做飯時,父親可以和學生協商,一起幫母親摘菜,摘菜的過程中,家長可以有更多的話題和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今天在學校學了什么?”“其他小朋友回家后也幫媽媽摘菜嗎?”不僅能夠了解學生的生活,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生活技能,飯后,父母還可以陪學生做游戲,游戲的輸家負責洗碗,不僅促使學生更加熱愛生活,同時,也可以讓家長與學生更加親密。
生活中,父母精心地為學生創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愛和溫暖,家長也在不知不覺中高效地完成了家庭教育。
三、重視挫折教育,鍛煉學生的適應能力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出現了溺愛學生的現象,由于父母工作忙,陪學生的時間短,不少父母認識到自己沒有承擔起家庭教育的責任,于是,為了彌補學生缺失的家庭教育和親情,往往對學生百依百順,甚至到了過分溺愛的程度。這些溫室里的花朵往往會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在校園里往往會出現“孤芳自賞”的情況,沒有良好的人際關系,遇到問題也沒有人幫忙解答,很難適應校園生活,而面對更加復雜的社會環境更是不言而喻。因此,父母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可以促使學生的適應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有意識地為學生設置困難,適當性地不滿足學生的需求。某次其中考試,教師已經許諾學生數學考試成績高于95分,送給學生一個兒童手表作為禮物,因為部分考試題目超出了學生的學習范圍,學生考取了92分,但已經是全班第一的成績,出于挫折教育的目的,盡管對學生的成績十分滿意,已經準備好的兒童手表還是被鎖在了抽屜里,并與學生進行了長達2小時的溝通,鼓勵學生面對挫折,要有勇氣邁過去,期末考試中,學生數學成績考取了全校唯一的滿分。
一、注重親情陪伴,與學生共度美好時光
小學生的依賴心理比較強,缺乏安全感,因此,小學生對于家長以及班主任有較強的依賴,小學生希望自己的父母以及教師能夠多一些時間陪伴自己,并且能與自己一起學習、一起游戲。但是,現實是不少家長工作繁忙,學生都是爺爺奶奶在照看,父母陪學生的時間短是造成小學生家庭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這就會導致不少學生孤僻、內向,不愿意與別人交流的現象,對學生的成長十分不利。因此,家長要注重親情陪伴,與學生共度美好時光。例如,在家庭生活中,教師每天都會用15分鐘到1小時的時間來陪學生閱讀,在閱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時,學生會天真的提出“為什么小女孩的家人不管她呢?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呢?”等類似的問題,此時,正是家長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最好時機,“賣火柴的小女孩沒有親人了,她并不像你這么幸福,你現在可以和親愛的家人一起喝茶一起讀書,而世界上還有很多小朋友正在遭受苦難,你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快快長大,快快懂事,不調皮,不讓家人擔心……”,學生會在交流中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家長對學生錯誤的思路和想法做出指導,讓學生能夠分清是非,并且對于家長的教導牢記于心,陪伴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親情的陪伴是現代小學生最需要也是缺失最嚴重的,作為家長,要想真正將家庭教育做到位,花費時間和精力陪伴學生是必不可少的。
二、創造和諧氛圍,為學生提供溫馨環境
對于小學生而言,家的溫馨是任何環境都無法替代的,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創造和諧的家庭氛圍,為學生提供溫馨的家庭環境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冷漠的社會關系往往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父母,進而影響著家庭生活,學生的父母回家后,和學生交流少,長時間抱著手機過個人生活或者長期沉浸于復雜的社交環境,習慣晚歸,往往也會引發家庭的不和諧,這就容易對學生的心靈造成影響。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創造和諧的氛圍,也要做出表率,讓學生當作標桿和榜樣去模仿。學生的母親做飯時,父親可以和學生協商,一起幫母親摘菜,摘菜的過程中,家長可以有更多的話題和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今天在學校學了什么?”“其他小朋友回家后也幫媽媽摘菜嗎?”不僅能夠了解學生的生活,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生活技能,飯后,父母還可以陪學生做游戲,游戲的輸家負責洗碗,不僅促使學生更加熱愛生活,同時,也可以讓家長與學生更加親密。生活中,父母精心地為學生創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愛和溫暖,家長也在不知不覺中高效地完成了家庭教育。
三、重視挫折教育,鍛煉學生的適應能力
關鍵詞:小學生;家庭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3)-02-0091-01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長自覺地有意識地按社會培養人才的要求,通過自身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實施一定教育影響的社會活動。長期以來,家庭教育只是被人們視為經驗活動。隨著素質教育的大力推行,家庭教育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乃至終身的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少年兒童成長的搖籃,又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是學校教育的補充。下面就家庭教育談幾點筆者的體會。
一、重視和睦家庭的建立,注重良好習慣的培養
家長的言傳身教尤為重要,作為家長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對家庭負責、對人生負責的學習榜樣形象,精心地營造一個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家庭人文環境。讓孩子沐浴在和諧、文明、健康、寬松的家庭氣氛中。培養孩子活潑、開朗、勇敢、進取的性格,構造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讓孩子樹立平等、契約、寬容、創新、共生的現代意識,讓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
作為家長,要時時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家長應該犧牲點兒喝酒、娛樂的時間,多陪讀陪練,以表率的作用感染和潛移默化,進而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此外,還要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二、了解孩子的年齡、心理特點,并且根據不同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小學生的好奇心強,思維具有較大的具體性、形象性,因此,家長對子女教育不要成人化,要形式多樣,內容要具體形象,生動有趣。比如,可以通過講故事:科學家的故事、數學家的故事、發明家的故事、寓言童話等,通過電視等形式激勵孩子熱愛學習。
家長要特別關心孩子的在校生活,經常和他們親切交談學校中的事,耐心傾聽他們敘述學校里的見聞,及時肯定孩子學習上的進步,使其獲得成功的滿足。這對于培養學習興趣,樹立學習信心,提高學習積極性是極為重要的。對學習后進的學生,更不能忽略他們的微小進步,發現閃光點,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從而增強孩子的學習信心。
三、有意識地進行挫折教育
苦難是人生的一筆財富,吃過苦、受過挫折的孩子獨立生活能力強,適應環境和社會的能力強,能坦然面對今后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皽厥医逃迸囵B的孩子難以承受挫折和困難,易走極端。現在的生活水準提高了,我們可以用開放的環境訓練交往能力,教會孩子待人處事的方法,要讓孩子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定式,明白每個人的興趣、愛好、行為習慣都不一樣,不能事事要求別人符合自己的胃口,做到寬容待人,尊重他人。有意識地進行挫折教育,讓孩子在困境中樹立信心,學會通過努力來克服困難,戰勝挫折,在歷煉中成長。
四、多與孩子溝通,學會跟孩子交朋友
現在很多孩子年齡越大越不喜歡和父母吐露心聲。其實孩子幼小的心靈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難以走近,父母要掌握一定的溝通方法。很多父母把自己的“教訓”、“命令”、“責罵”等都歸于溝通??墒沁@種溝通相會使孩子封鎖心靈,越走越遠,這似乎是一個無法調節的對立體:從孩子的角度看,他們的煩惱是世界上沒人理解自己;從父母的角度看,他們的煩惱是孩子不對自己說心里話,有一顆為孩子付出的心,面對孩子的困惑卻無能為力。其中與孩子經常溝通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父母要培養與孩子共同的興趣,如下棋、聽音樂、看球賽、游泳等。只有取得孩子的信任后,孩子才能傾吐自己內心的想法。當孩子的想法不受重視時,就喜歡把秘密藏在心里,久而久之,他們就會產生對抗情緒,導致溝通困難。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我們家長要學做“智慧型”的父母。
五、加強與學校的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由于種種客觀原因,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家長應及時與學校聯系,了解孩子各方面的表現,以便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并且還應信賴老師,教師向家長反映學生的情況,絕大多數是出于對學生的愛護,出于培養下一代的責任心。因此家長應配合教師共同教育好孩子。只有當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們的教育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關鍵詞:小學生;家庭教育;生活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6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2)07-0030-01
家庭教育對人一生的發展具有巨大的影響,讓孩子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為他們一生發展奠定基礎,已成全社會的共識。但是,家庭教育主要包括哪些內容,怎樣實施家庭教育,卻有著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從而也產生了不同的教育效果。
1.家庭教育的誤區
多數家長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關心,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視,但是,不少家長忽視了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使家庭教育走入了誤區,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
1.1 填鴨型家庭教育。許多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認為對孩子的教育項目越全越好,于是不顧孩子的喜好和感受,自覺或不自覺地給孩子施加壓力,強迫孩子學習外語、打字、繪畫、舞蹈、樂器等等,還美其名曰“全面發展”,造成許多孩子喪失了學習興趣。
1.2 放任自流型家庭教育。部分家長依據自己小時候父母很少管教的經歷,采取順其自然的家教方式,還有些家長認為自己沒有什么文化,教育不了孩子,干脆放手不管。孩子就是孩子,自覺性和辨別是非的能力比較欠缺,個性培養、學習態度及良好習慣的養成都需要家長的指導和幫助,放任自流的家教方式有可能導致孩子迷失正確的發展方向。
1.3 過度溺愛型家庭教育。德國教育家盧梭說:“你知道怎樣使得你的孩子備受折磨嗎?這個方法就是百依百順”。父母對孩子過度溺愛,一切圍著“小太陽”轉,對孩子有求必應,過度保護,使孩子處于家庭“核心”地位,必然影響獨立意識的形成,往往會造成孩子任性、自私、逆反心理。
1.4 保姆型家庭教育。父母過于保護孩子,處處干涉、限制孩子的活動,不僅禁錮了孩子智力的發展,而且束縛了孩子個性的形成。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膽小、怕事、神經過敏,在當今充滿競爭的社會里很難立足。
1.5 智力中心型家庭教育。片面注重智力的開發培養,忽視了孩子的個性培養。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對幼兒智力開發愈來愈早,難度也愈來愈高,無視孩子心理發展特點和個體差異,盲目進行智力教育攀比,忽視孩子個性的培養。這種以犧牲孩子個性培養為代價的教育往往得不償失。
2.家庭教育的重點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既有相同部分,又各有側重,而且有些方面是學校教育難以奏效的,這就要求家庭教育要突出重點,把握關鍵環節。2.1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孩子總要長大,總要踏入社會,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對于孩子的身心成長、個性形成和品質培養等等產生積極影響,甚至還能使其受益終身。第一,要培養孩子健康的起居習慣。規律性的起居、充足的睡眠,不僅有利于孩子的身體成長,還有利于孩子智力的發展;第二,要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挑食、營養均衡是孩子身體健康發育的基礎;再次,要培養孩子獨立人格,引導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方式會導致孩子生活能力差、依賴性強、心理承受國差,挫敗感較強;第三,還要培養孩子的勞動觀念。這是家庭教育最容易忽視的問題,許多初、高中生還不會做家務勞動,說明家長在小學階段就忽視了勞動觀念的培養。要讓孩子在勞動中學會自信、自強,培養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使他們能勤奮好學,自食其力。
2.2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小就要培養,家庭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第一,要培養孩子良好的時間觀念。有些孩子學習習慣不好,邊學習邊玩,半個小時能做完的作業卻用了一個小時,效果不好,長大后做什么事都會拖拖拉拉。所以家長要讓孩子從小就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第二,培養孩子濃厚的學習興趣。有些孩子存在不熱愛學習,缺少求知欲,逃學、厭學的現象,這跟家長有很大關系。對待孩子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要耐心細致的回答,回答不了的可以帶她們去查閱有關資料,增強他們的求知欲,而不可用搪塞的辦法應付甚至直接訓斥。第三,培養孩子課外學習的習慣。家長要有的放矢地介紹一些課外讀物,指導孩子閱讀,養成課外學習的習慣,拓展孩子的知識面。第四,鼓勵孩子獨立完成作業和自我評價。完成作業,是學生最基本、最經常的學習實踐活動,是學生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的主要手段。要求孩子做到規范書寫、坐姿端正、獨立思考、認真審題、自我檢查,切不可嫌麻煩、圖省事而越俎代庖或放任不管。
3.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
棍棒不能出孝子,強迫學習同樣不能出才子,反而會導致孩子的逆反心理,家庭教育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
3.1 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孩子身心發展具有一定的順序性和階段性,是一個復雜的矛盾斗爭的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在不同的階段會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在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習慣時,必須依據孩子的年齡特征,遵循由易到難逐步提高的順序,做到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決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長。
3.2 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孩子的年齡、個性發育程度不同,其生理和心理特征就有所不同,身心發展水平也存在差異。家長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不能不顧孩子的身心發展水平,只憑主觀臆斷,以主觀主義教育方法對待孩子,往往達不到教育效果,甚至事與愿違。
小學因還沒有跟升學直接掛鉤,因此壓力相對來說比較小,在各校提倡素質教育的浪潮中,對小學教育的改革顯得更加奪目。要提高小學教育質量,僅僅憑學校的力量還不夠,更需要與家庭教育的力量相結合。
一、小學生的特點概述
進入小學階段,學生們的心理狀態日趨成熟,活動由以前的游戲為主變為學習知識為主,這是小學生的一個共同點。學生在小學期間最具有可塑性,同時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這是小學生普遍具備的第二大特點。在這個時期對小學生進行及時的良好的教育,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階段,孩子渴望得到教師和家長的認可,但心理承受能力又比較弱,容易消極。這是小學生們所具備的第三大特點。
二、現代學生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在當今社會,金錢的衡量標準更加強大,給小學生德育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同時,網絡文化迅速蔓延,處于成長階段的小學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在無拘無束的網絡世界,學生可以全憑自己的好惡選擇信息,很容易受到異端文化思想的侵蝕。
小學生受父母觀念的影響很大,唯分數論統治著絕大部分家長的價值觀念,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十分不利。一些家長自身素質不高,仍保留著原有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如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不遵守秩序等與現代文明不匹配的素質缺陷。很多小學生受周圍環境的影響,養成不良的生活習慣。
三、小學生家庭教育中問題的改進方法
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長要積極配合學校,使得學生接受到來自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全面教育,讓孩子快樂地成長,度過一個有著美好記憶的童年。
1.學習方面
在學習上,小學生都希望能夠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愿意主動學習,但很大一部分學生還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無法集中注意力,造成學習成績不太理想。這個時候,家長更應該去理解學生,對學生進行開導。幫助孩子克服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是每位家長必定經歷的教育孩子的過程。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需要注意如下幾方面:
一方面,家長要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剛上小學,學生容易將以前養成的習慣帶到小學的學習中來,喜歡一邊學習,一邊玩耍,如在學習的時候玩玩鉛筆盒、擺弄一下小玩具,導致花了很長的時間,卻得不到好的學習效果。這時家長需要注意去掉一些干預孩子注意力的東西,比如一些可愛的圖畫、新買的文具盒或故事書等,讓學生知道該學的時候學習,學完之后再去玩。另一方面,家長要努力引導小學生克服在學習過程中的粗心大意的毛病。小學生在課程學習中,往往由于粗心大意將一些難度不大的試題做錯,很多家長為此對孩子進行批評指責。然而許多家長不知道,粗心其實是這個階段小學生所犯的“通病”,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在對一件事產生注意的同時要去關注另外一件事情是很有困難的。家長應該知道這其實是正?,F象,只要對孩子有耐心,不斷糾正,那么孩子面臨的困難必定將會得到克服。
2.學生個性方面
我們應該更加努力地朝著培養一個活潑、有責任心、有獨特個性的孩子這一目標去努力。這個目標也是小學家庭教育最核心的任務。家長在孩子成長階段應該如何對孩子的個性進行培養呢?筆者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方面,要善于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培養孩子的特長。家長如果善于發現孩子的才能,幫助孩子將自己的才能繼續深造和發揮,那么孩子很容易進步。在此需要家長對孩子有敏銳的洞察力,對孩子平時的表現進行細致入微地觀察,通過分析發現孩子的興趣點所在,盡量去滿足孩子的興趣和愛好,這對孩子志趣的培養及獨特個性的形成、孩子志趣的形成至關重要。另一方面,在平時的社交中完善孩子的個性。父母應該鼓勵孩子進行社會交往,跟社會進行適當的接觸有利于培養孩子的情感,也是孩子成長的需要。因此父母應該在保護孩子的同時大膽地放開孩子。
綜上所述,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長應該高度重視,用心去教育孩子,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秀雙.淺談小學生家庭教育誤區及對策[J].西江月,2013(18).
[2]徐 巖.試析小學生家庭教育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18).
一、調查的對象與方法
根據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內容,結合相關文獻,以及對農村小學生家庭教育的初步情況,設計和編制問卷。問卷內容主要涉及:農村小學生家庭教育的背景、農村小學生家庭中對孩子的教育情況、家庭氛圍三個部分。于2012年4月對臨澤縣農村小學生家長進行問卷調查,發出問卷120份,收回問卷113份,有效問卷100份,統計數據由人工統計。其間與家長面對面訪談8次,接受個別訪談的家長共計30人。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 農村小學生家庭背景情況
(二)農村小學生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情況
1.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
據調查,大部分家長都很重視家庭教育,其中有82%的家長常將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攀比,對孩子的學習成績進行攀比的占73%,有4%的家長認為任其自然發展;也有13%的家長認為教育只是學校的事情與自己無關。
2.家庭教育內容方面
據調查,被調查的家長在家庭教育的內容方面側重點不同。
(1)家庭智育方面,家長對子女的學習成績的要求在80分以上的分別高達85%,其中分別有45%的農村小學生父母要求子女的學習成績在90分以上。
(2)家庭勞動教育方面,有20%的家長經常讓孩子做家務活或是其他的勞動;有34%的家長偶爾讓孩子做家務活或是其他的勞動;有46%的家長不會讓孩子做家務活或是其他的勞動。
(3)家庭美育方面,教孩子孝敬長輩,關心長輩的占12%;時常教孩子關心他人,助人為樂的占24%;有64%的家長不注重這方面的教育。
以上可以看出,對農村小學生的家庭美育和家庭勞動教育的重視程度遠沒達到家庭智育這樣的高。
3.家庭教育態度與家庭教育方式方面
調查顯示,家長對孩子提出的要求,合理就滿足,不合理就不滿足占50%,與孩子先分析要求的合理性、再決定是否滿足的占49%,無條件滿足的只占1%;有25%的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堅持以身作則;當孩子犯了錯時,只有25%的家長與孩子分析原因,找自身不足。
(三)農村小學生家庭氛圍的情況
調查顯示,有56%的家長認為父母和孩子之間缺少共同語言,缺乏溝通;有78%的家長認為孩子自私,什么事都以自我為中心;認為家庭人際關系情況是相處愉快,互相關心的僅占30%。農村小學合校后大多數都有寄宿部,85%的農村小學生都寄宿,在家的時間僅僅為周五晚上至周日下午和寒暑假。
三、農村小學生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通過對農村小學生家庭教育的調查結果分析,發現農村小學生家庭教育存在以下問題:
(一)家庭教育期望過高
據調查結果得知,農村小學生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很高,常將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攀比。一般情況下,家長的教育期望的強弱,與子女學業和品德發展水平呈正比例關系。但是,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偏高,這樣在教育孩子上可能會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忽略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培訓出來的孩子可能會出現高分低能,或缺乏創造性。
(二)家庭教育內容偏重家庭智育,忽視家庭美育、家庭勞動教育
由調查結果顯示,農村小學生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成績要求很高,家庭教育的內容側重家庭智育。家庭教育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家庭德育、家庭智育、家庭體育、家庭美育和家庭勞動教育。這幾方面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但是,對農村小學生的家庭美育、家庭勞動教育和其他方面的重視程度遠沒達到家庭智育這樣高,在農村小學生家庭教育中,這幾個方面不是全面發展的。
(三)家庭教育態度與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偏差
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所持的態度與教育方式很不科學,存在偏差。家庭教育是在家庭里、在父母子女之間進行的一種教育工作。家庭教育中的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存在著特殊的血緣關系,家庭不是專門的機構,家長也不是專門的教育工作者,家長在教養方式和行為上存在的一些偏差,會背離正確的教育原則,達不到預期的教育效果,甚至違背家庭教育的初衷而徹底失敗。
(四)親子溝通時間少,家庭氛圍不和諧
由調查結果可知,農村小學生家庭中親子關系不融洽,親子溝通時間少,家庭氛圍不和諧。親子溝通是維持健康的親子關系,營造良好的家庭內部氛圍的必要保障。但是,農村小學生家庭中親子溝通出現了重重障礙,嚴重影響家庭氛圍。
四、應對當前農村小學生家庭教育問題的建議
針對農村小學生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和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解決這些問題。
(一)積極舉辦家長學校,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成才觀
家長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科學、系統的教育好孩子,應該積極參加家教方面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探索,了解少年兒童心理發育特點和教育規律,樹立正確的成才觀,老師可以利用業余時間對農村小學生家庭進行家訪,了解小學生家庭教育的基本情況,向農村小學生家長宣傳最新的家庭教育資訊,并適時地幫助他們解決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困惑。老師與家長要保持經常性聯系,及時對家長進行科學家教主題培訓活動,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成才觀,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二)樹立全面發展的家庭教育觀,加強家庭美育、家庭勞動教育
家庭教育目的是進行家庭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家庭教育期望則是家庭教育目的的反映。只有家長擁有正確的家庭教育目的觀,在家庭教育內容、方法等方面才有可能合理。前面提到,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家庭教育內容偏重家庭智育,忽視家庭美育、家庭勞動教育。以目前臨澤縣農村小學生家庭教育的實際情況來看,樹立全面發展的家庭教育目的觀還是可行的。
(三)運用科學的家庭教育態度與教育方式
上文提到,農村小學生家長在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時家庭教育態度與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偏差。我們知道家長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專制型、放任型的教養方式是行不通的,這樣只會導致親子間發生沖突。因此,農村小學生家庭教育要獲得成功,就必須采用科學的、民主的家庭教養方式、方法。[5]
一、注重親情陪伴,與學生共度美好時光
小學生的依賴心理比較強,缺乏安全感,因此,小學生對于家長以及班主任有較強的依賴,小學生希望自己的父母以及教師能夠多一些時間陪伴自己,并且能與自己一起學習、一起游戲。但是,現實是不少家長工作繁忙,學生都是爺爺奶奶在照看,父母陪學生的時間短是造成小學生家庭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這就會導致不少學生孤僻、內向,不愿意與別人交流的現象,對學生的成長十分不利。因此,家長要注重親情陪伴,與學生共度美好時光。例如,在家庭生活中,教師每天都會用15分鐘到1小時的時間來陪學生閱讀,在閱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時,學生會天真的提出“為什么小女孩的家人不管她呢?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呢?”等類似的問題,此時,正是家長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最好時機,“賣火柴的小女孩沒有親人了,她并不像你這么幸福,你現在可以和親愛的家人一起喝茶一起讀書,而世界上還有很多小朋友正在遭受苦難,你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快快長大,快快懂事,不調皮,不讓家人擔心……”,學生會在交流中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家長對學生錯誤的思路和想法做出指導,讓學生能夠分清是非,并且對于家長的教導牢記于心,陪伴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親情的陪伴是現代小學生最需要也是缺失最嚴重的,作為家長,要想真正將家庭教育做到位,花費時間和精力陪伴學生是必不可少的。
二、創造和諧氛圍,為學生提供溫馨環境
對于小學生而言,家的溫馨是任何環境都無法替代的,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創造和諧的家庭氛圍,為學生提供溫馨的家庭環境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冷漠的社會關系往往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父母,進而影響著家庭生活,學生的父母回家后,和學生交流少,長時間抱著手機過個人生活或者長期沉浸于復雜的社交環境,習慣晚歸,往往也會引發家庭的不和諧,這就容易對學生的心靈造成影響。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創造和諧的氛圍,也要做出表率,讓學生當作標桿和榜樣去模仿。學生的母親做飯時,父親可以和學生協商,一起幫母親摘菜,摘菜的過程中,家長可以有更多的話題和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今天在學校學了什么?”“其他小朋友回家后也幫媽媽摘菜嗎?”不僅能夠了解學生的生活,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生活技能,飯后,父母還可以陪學生做游戲,游戲的輸家負責洗碗,不僅促使學生更加熱愛生活,同時,也可以讓家長與學生更加親密。生活中,父母精心地為學生創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愛和溫暖,家長也在不知不覺中高效地完成了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