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3:41
序論:在您撰寫世界經濟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世界經濟中跨國并購為中國企業帶來了各種機遇,企業通過跨國并購從對方企業直接獲取所需的各種技術能力。以吉利收購沃爾沃為例,沃爾沃擁有卓越的技術、穩定的產品零部件和原料供應商以及優秀的研發人才。吉利的這一收購舉措無疑可以獲得這些有利條件。同時,吉利在中國品牌效應差,沃爾沃卻擁有較好的聲譽,在國際汽車品牌中也占據重要地位,安全性等也得到普遍認可,因此吉利通過此次并購可以獲得良好的品牌競爭力,使其迅速融入國際市場。2013年中資企業海外并購規模超過600億美元,與2012年的621億美元相當。2013年下半年起,中資企業參與了88宗海外并購,創半年度歷史最高。跨國并購已經成為企業未來發展的趨勢。在并購后,全球化管理水平不高、企業文化差異等一系列問題又浮出水面。并購后失敗的案例也屢見不鮮,如2009年上海集團收購韓國雙龍汽車,四川騰中重工收購通用悍馬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二、世界經濟中中資企業跨國并購失敗原因
1.企業融資渠道受限制
根據相關規定,國家對境外投資資源開發類和大額用匯項目實行核準管理。在開展對外談判前要向國家發改委報備,得到確認函后才能進行談判。超過1000萬美元以上的非資源開發項目由國家發改委核準,超過5000萬美元的項目國家發改委審核后報國務院核準。這一系列的審核制度都比較僵硬,企業通過審核用時較長,甚至錯失并購機會。例如騰中收購悍馬時的計劃資金超過一億美元,I~B1,-悍馬在節能環保方面也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因此導致最終并購失敗。
2.整合能力不足
美國商業周刊曾經指出,并購后的精明、謹慎的整合是交易成功最為重要的因素。在企業并購后由于整合不善導致最終失敗的案例占據一半以上。企業并購后的整合主要包含有形和無形資產的整合。由于跨國并購后業務涉及到跨境整合,信息不對稱會使大規模收購開展后業務難以進行很好的融合對接。無形資產在跨國并購中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人力資源整合不夠完善,會使企業喪失眾多優秀人才。文化差異越小,并購后的障礙越小,雙方企業更容易達成共識,對日后的整體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全球著名咨詢公司麥肯錫對2000--2004年間并購失敗的案例進行分析發現,并購失敗的案例約50%與人有關。如上汽收購韓國雙龍汽車一案中,韓國的民族文化使他們只對國產產品推崇,面對中國企業的突然降臨,雙龍工人擔心上汽將他們所擁有的技術轉移出去,有損韓國汽車產業發展,因此他們通過罷工來反對并購。
3.并購雙方實力不對等
世界經濟中中國企業在進行跨國并購時,為實現利益最大化的目標,大多是對已經瀕危的企業進行并購,形成“優幫劣,強管弱,富扶貧”的并購模式。而國外自90年代以來強強聯合的并購模式日益凸顯。如美國波音公司兼并具有75年歷史、總資產達122億美元的麥道公司對全美乃至全球的民用客機市場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日本三菱銀行與東京銀行的互補性兼并產生了極大優勢。中國企業進行強吞弱的兼并后難以在國際市場競爭立足,整體經濟效益有待提高。
4.缺乏優秀團隊和中介機構
在企業兼并過程中,優秀的操作管理團隊和中介機構具有重要作用。優秀的操作管理團隊具有專業性,能掌控并購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解決。我國的操作管理團隊沒有良好的協調能力,信息滯后,風險來rl~B-,t不能及時防范。良好的中介機構可以極大程度降低交易成本,保證企業有效完成并購。而我國中介機構往往資歷淺,缺乏信息與經驗,同時國外中介機構雖然具有資質但對國內的企業認識不足,最終同樣造成并購不能高效進行。
三、世界經濟中中資企業跨國并購的對策
1.對融資渠道進行拓寬改善
企業應對融資渠道進行拓寬改善,采取靈活的融資方式,提高資信狀況及外部形象來為自己融資。充分利用海外市場,結合企業的自身發展狀況,選擇合適的融資方式。例如在京東對于韓國現代進行并購的過程中,運用了資本杠桿的融資技巧,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時,政府也應該放寬政策的管制,為具有兼并優勢的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及優待。
2.積極提升整合能力
首先要讓彼此產生信任,在最初階段便開誠布公地說明并購的內容及并購后改變及狀況,使雙方不產生猜測心理。在進入整合階段后,對企業進行內外部環境的評估,制定一個完整的并購整合計劃。先進行人力資源的整合,組成最高效的工作團隊;再對業務進行整合,合并雙方的優勢業務;最后,針對文化整合,充分了解并購企業的文化背景,并對文化差異進行理解與協調,最大程度上構成新的和諧企業文化。
3.選擇合適的并購對象
在進行并購中,避免強吞弱決策。在目標對象的選擇時進行多方面的調查,明確能夠幫助自身提高優勢的目標企業。同時考慮此次兼并的最終目的是什么,目標企業的地理位置及環境是否適合,目標企業是否擁有可利用資源。此外,在政策和體制上都應該鼓勵優勢企業的并購。
4儲備優秀人才.培育優質中介機構
《國際通貨體制改革的新動向》,《國外社會科學情報》1986年。《日美歐對亞洲直接投資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發展戰略報》1988年1月29日。
《世界經濟集團化的原因及三大經濟圈的比較》,《財經論壇》1989年3期。
《論亞太經濟圈的若干問題》,論文集《亞太經濟合作與遼東半島對外開放》,東北工學院出版社1991年出版。
《論亞洲太平洋地區的經濟聯合》,《世界經濟》1995年6期。
《淺析世界服務貿易》,《世界經濟與政治》1996年8期。
《90年代前期世界直接投資的回顧與展望》,《世界經濟》1996年8期。《當前國際直接投資的新發展與特點》,《世界經濟與政治》1997年11期。
《世界經濟區域化、集團化的現狀與區域經濟圈自由貿易的發展》,《世界經濟》1997 年11 期。
《APEC框架下的東北亞經濟合作與中國的對策》,[日]《亞洲太平洋研究》1998年3月。
《Northeast Asian Ecnomic Cooperation within the APEC Framework and China`s Policies》,《APC journai of Asian-Pacific Studies》1998.5。
《APEC為東北亞經濟合作創造了有條件》,《世界經濟(英文版)》1998。
《國際間企業收買合并的新》,《外國問題研究》2000年3期。
《跨國購并的迅速發展及其意義》,《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1年5期。
《20世紀90年展中國家對內直接投資的回顧》,《外國問題研究》2001年3期。
《發達國家IT產業的衰退與世界經濟的連鎖危機》,《學習與研究》2001年6期。
《金融全球化與發展中國家》,郭連成主編《經濟全球化與不同類型國家的應對》(中國財政出經濟版社2001年6月出版)第九章。
《投資自由化與發展中國家》,郭連成主編《經濟全球化與不同類型國家的應對》(中國財政出經濟版社2001年6月出版)第十章。
《國際直接投資的迅速發展與跨國購并》,《世界經濟與政治》2002年1期。
《當前國際直接投資的特點及其展望與對策》,《領導決策》,2003.3。
《全球化新論》,《財經問題研究》2003.5。
《WTO農業談判與坎昆會議前景》,《國際貿易》2003.8。
《日本WTO農業談判的基本立場與分析》,《世界貿易組織動態與研究》2003.9。
《WTO農業談判的破裂及其原因和展望》,《世界經濟與政治》2003.11。
1、國際原油漲價,油氣開發壓力大
石油天然氣作為重要的軍事和經濟戰略資源,關系國民經濟民生和社會發展。就油氣資源而言,由于資源本身的稀缺性和布局上的極不平衡性,形成極大的國際間利益差距和巨大的獲利空間,可以說目前世界上的“戰爭”,最主要的還是基于爭奪油氣能源的爭奪戰。在當今,世界各國為了加快能源的開發,政府紛紛出臺了各種政策來扶持各自國家的石油巨頭和民營油氣企業。如美國以天然氣為主營業務的獨立石油公司;俄羅斯的天然氣工業石油公司(GazpromNeft)和秋明-BP公司,俄羅斯石油公司,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蘇爾古特油氣公司等等,都在政府的許可下,分別加大了石油勘探的資金投入和海外擴張。近年來,基于國際油氣價格漲多降少的規律,所謂漲多降少就是說漲幅遠遠大于降幅,而最終還是漲勢,中國的油氣價格也隨之上漲,從而促成水電煤氣等公共產品的價格上漲,無形中這些依賴油氣的行業的大幅度上調價格,做了通貨膨脹的推手。如果一個國家的油氣資源在很大比例上要依靠進口,那么這個國家的油氣資源保障就存在相當大的風險。有資料表明我國的能源消費總量已經位于世界前列,2008年出臺的《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08-2015)》指出,如果不加強油氣勘察和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到2020年我國對石油的進口量將升至總需求量的60%。如何才能規避風險,我們不妨從兩個方面去思考,其一應加大本國油氣生產的力度才是我國加快經濟發展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可行之路。其二要采取走出去,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提高拓展勘探開發技術,以技術換能源。才能有效降低或化解油氣資源進口的風險。
2、金融危機恐懼感,紛紛追求經濟快速復蘇
2008年,一場國際間的經濟危機,令各個國家機器都高度緊張。為了化解這一場讓全世界經濟疲軟的金融危機,各國除了紛紛用各種貿易壁壘來保護本國的經濟利益外,油氣資源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不可避免的成了各國復蘇經濟的最重要的籌碼之一。因為當油氣短缺的時候,表現的就不僅僅是GDP的下降和環境狀況下降,而是因為油氣資源這一工業經濟的血液,缺乏了血液的工業,從何而談工業經濟、工業發展?在油氣勘探開發中,以項目式的油氣能源開發戰,使很長一段時間內延遲停滯的油氣項目,轉眼間紛紛開戰,如沙特阿美的Manifa項目、哈薩克斯坦的Karachaganak3期項目、阿塞拜疆的ShahDeniz項目,以及規模較小的澳大利亞Reindee汽田等。而我國的石油企業也借機走向海外,尋找新的油氣能源開發市場,如在中東我國石油企業分別以各種經營和貿易方式參與了中東油氣市場的工程承包和開采作業;其次計劃在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等區域建立穩固的市場立足點,其中位于哈薩克斯坦境內的被稱為“第二海灣”的里海地區已成為世界上油氣儲量最豐富的盆地之一,可開采儲量為130億桶;再次是在非洲的第一產油大國尼日利亞和貝寧等西非國家,拉美的委內瑞拉和秘魯等國家參與市場競爭,已初見成效,并且戰略意義已經呈現。
3、油氣開發技術與環境保護投資出現嚴重斷層,最終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4月20日,英國石油公司(BP)旗下名為“深水地平線”的鉆井平臺一聲巨響,大量的原油泄漏至墨西哥灣,時至今日原油仍在以每天8000桶的速度向外泄漏,泄漏規模超過原先估計的10多倍,而且這一紀錄還在不斷刷新,釀成了震驚世界的“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終于震撼了正在瘋狂開采油氣的相關政府和油氣企業的膨脹發熱的大腦。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原油污染事件,在此之前,隨著全球金融危機導致美國經濟衰退。奧巴馬在2010年3月31日宣布,部分解除對近海油氣鉆探的禁令,擴大近海油氣田的開發,以此來擺脫對外國石油的依賴,有助于推動美國經濟復蘇。當墨西哥灣漏油發生時,油烴就進入了海洋生態系統,而首先是對海洋生物的危害,石油烴粘附在海洋生物甚至鳥類的身體表面,妨礙其正常的呼吸以及運動;其次,石油一旦在經濟生物體內累積,作為經濟生物的食用價值就已喪失;再次,無機氮、磷等營養元素大量進入海洋生態系統,本身對海洋生物及海洋生態系統危害不大,但其高濃度的無機營養鹽卻給海水中藻類赤潮生物的大量增長提供了物質基礎,而導致赤潮。赤潮可使海洋生態系統生物成分產生異化,對原有海洋生態系統產生嚴重危害。而如今“墨西哥灣漏油事件”成了“美國人請客,英國人買單,害了朋友坑了世人”。而且重金屬元素,如汞、鎘、鉛、鉻(總鉻和六價鉻)、銅、鋅、鎳以及過渡元素砷、硒等,是地殼的天然成分,在海洋非生物成分中有一定比例,如果人類活動使過量的重金屬元素進入海洋,逐漸富集,同樣,也都將最終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4、可替代能源還岌岌甚危
石油可以制造出重要的基礎原料如乙烯、丙烯、苯、甲苯、二甲苯等,通過此類基礎原料又可產出如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合成洗滌劑、染料、醫藥、農藥、炸藥和化肥等等,它們都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不可缺少的產品。雖說新能源可以代替石油作為汽車燃料,雖然從能量的角度上可以用風能、太陽能、核能部分取代,但是石油化工產品在目前的科技條件下卻是難以取代。目前已有的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纖維素乙醇技術和微藻生物柴油技術的研發、太陽能和風能的開發、油頁巖、天然氣、海洋能和地熱資源等都得到了一定的應用,但是生產乙醇的原料糧食有限;甲醇在動力、安全、替代及資源方面具有優勢明顯,但有關毒性以及產業化和商業化推廣應用中還有很多細節問題有待以科學數據作依據才能應用于市場;在高油價情況下,煤炭液化技術優勢明顯,但是原材料煤也是不可再生資源。對于可以大力開發的替代能源來說,中國二甲醚的生產已達到單套裝置生產能力250萬噸/年的技術水平,超清潔燃料GTL柴油、油砂資源和重油(稠油)資源、油頁巖資源的開發也有了很大程度的開發,這些可替代資源的開發雖然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了油氣資源的緊張,但是對于經濟的發展來說,還只是起步階段,生產水平也處在初級階段,發揮的作用有限。 目前中國可再生能源的可獲得量為73億噸標準煤/年,而開發量卻僅為5000萬噸標準煤/年;煤層氣資源量為36.8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三,與中國陸上常規天然氣資源量相當,有著極大地開發空間。
二、油氣開發與環境的關系
1、油氣資源再生周期遠大于環境再生周期。油氣資源再生需要幾千年甚至上億年,而環境的可再生期恢復期短者幾十年,長者幾百年,可見前者見長,后者見短。我們應該著手現在,培育未來。科學探測表明:新生代石油儲量占世界總量的24.3%中生代占65.2%,而天然氣的儲量排序則是中生代第一,古生代第二,新生代次之??梢娪蜌獾男纬山涍^了多么漫長的地質年代。而我們開采油氣,卻只是近百年間的事情。我們把億萬年形成的地質地貌,在短短幾十年間就破壞了,雖然地表環境可以經過幾十年上百年恢復,但是地質條件一旦被破壞,卻是需要再經過億萬年的等待。
2、就目前油氣開發而言,油氣的生存環境決定了油氣的開發環境;而油氣的開發環境又分地下環境和地表環境,二者是心臟與血脈的互為生存關系。油氣的的開采是將地下深處的油氣運送到地表上來,所以地表環境的保護與否,直接關系到地下環境的好壞。我們以美國為鑒:十九世紀40年代,石油勘探工人駕駛著拖拉機在阿拉斯加美麗的苔原上左奔右跑,造成苔原破壞,有的地方甚至變成了不毛之地;地質學家把地表的隔熱植物翻起分析地質,且沒有做善后工作,露出了下面的永久凍土層,永久凍土被陽光曬化,地面形成溝渠,導致了嚴重的水土流失,由于失去了地表保護層,鉆取上來的油屑又滲透到巖層,使得錄井技術員無法對以后由周邊鉆取的含油巖屑做出分析判斷。油氣田的特殊地質環境和地理位置,決定了油氣開發的環境:油氣存在于地底深處,就必須鉆井取屑,一直到能通過含油屑或者紅光測氣分析到油氣為止。必然要通過有噪音的鉆井和對地表的破壞才能完成。
3、從現實來看,油氣開發與環境仍然是互為生存關系.油氣行業面對日益凸顯的能源與環境的挑戰,掀起了一股“綠色”浪潮。油氣開發建設不同于一般的工程建設項目,對開發區的生態環境必然會產生影響。在深海、北極、高原等自然環境惡劣地區和環境脆弱地區的作業直接導致油氣勘探開發與環境的沖突。對油氣開發前期可能造成的對植被的破壞、土壤的污染、水土流失、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對空氣的污染、產生的落地油、廢棄泥漿、廢巖屑等等,污染因素多環節多。油氣開發在現有的勘探開發技術條件下,在生產過程結束或放棄生產時,仍然避免不了對環境造成影響或破壞,只能通過勘探和開采之后的及時補救措施,來修復、維護環境,以及不斷的提高勘探和開發技術來保護環境。
4、油氣開發與環境在經濟中的位置.在現實中是“前者重后者輕”。筆者認為二者均應放在同等的位置;都應從生存與發展的深層次來同等對待,而不是以某一個人或某一個團體的意志、利益來確定;簡單的講,對待環境民眾與總統同等。石油企業既要做到和諧生產,又要保護環境和限制地下流體的轉移。對已開發井,設置“油氣井資產報廢環境處置費”的專項開支,以確保廢棄油氣井及相關設施安全和實現地表可以被重復利用。結合目前國內相關環保方面的法律規定以及石油企業現有的技術力量,在對油氣井資產進行棄置處理時,首先要保護淡水層免受地層流體或地表水竄入的污染;其次要隔離開注采井段與未開采利用井段;再次要保護地表土壤和地面水不受地層流體污染;然后要隔離開處理污水的層段;最后達到將地面土地使用的沖突降低到最小程度的目的。對油氣勘探,應由投資方給施工方增加“勘探施工環境保護恢復費”的項目投入,首先在勘探施工中因地制宜,縮小對環境的損傷范圍;其次開發和使用對地表和水源無污染的環保泡沫劑,達到“清水+環保泡沫”的勘探鉆井作業,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再次在潛水面以上安全段激發,防止對地下水資源的污染;然后在有條件的環境中,推行打一口勘探井,種植一棵“勘探樹”,建造勘探綠色長廊;最后精心回填地表,以確??碧阶鳂I環境得到充分保護和培育。使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共識:環境一旦受到污染,遭到污染的環境將蔓延到更大的范圍,形成所謂的世界性問題?,F在最主要的環境問題有酸雨、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沙塵暴、水土流失等,這些污染都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其不利的影響。酸雨給農業帶來了極大的損失,并給世界的古代文明帶來了極大的損失。臭氧層破壞、溫室效應都給我們的生命和財產帶來了極大的威脅。環境污染還給世界的生物多樣性也帶來了極大的破壞,使得一些稀有動物已經滅絕或瀕臨滅絕。而我們要去補救修復這些被污染的環境,需要投入的是比那些“油氣井資產報廢環境處置費”和“勘探施工環境保護恢復費”等等費用花費上千倍甚至萬倍的代價,雖然其金錢的花費也許短時間內比不上所創造的利潤,但是對社會的發展來說意義深遠。
1.復蘇緩慢曲折但趨勢不變2013年,世界經濟并未如年初所預計的那樣(2013年4月份,IMF預測全球經濟將增長3.3),實現較為強勁的復蘇。根據IMF在2014年4月的《世界經濟展望》,2013年全球GDP同比增長3.0,增速較2012年放緩0.1個百分點,但放緩幅度較2012年0.9個百分點,和2011年1.2個百分點有所收窄,表明復蘇態勢并未發生改變。根據IMF最新預測,2014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3.6%,實現增速4年來的首次上揚。
2.發展中國家經濟占比過半,但內部風險顯現
2013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增速為4.5,盡管較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但仍高于發達經濟體,后者增速為1.2,較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在多年來的增速優勢下,按購買力平價法計算,2013年發展中國家GDP占全球的5O.4,首次超過發達國家。但另一方面,在美國等發達國家貨幣政策和重整制造業政策的引導下,新興經濟體風險加劇,資本外逃趨勢漸顯。2013年1月~11月,印度、巴西、印尼和土耳其月平均匯率對美元分別貶值12.3、12.8、23.8oA和26.8,其月平均股價波動幅度分別為13.7、20.6、17.2和22.8。
3.全球零售業增速放緩,電商發展勢頭強勁
在宏觀經濟環境發生變化的背景下,全球零售業的發展也呈現出新的特點:一是主要零售企業收入增速持續放緩。根據德勤的《2014年全球零售力量》數據顯示,全球前250家大型零售企業在2012財年總體收入實現4.3萬億美元,同比增長4.9,增速較上一財年放緩0.2個百分點。二是發展中國家零售企業增長較快,我國零售企業在全球的地位有所提升。全球250強大型零售企業中,非洲、中東和拉丁美洲的零售企業收入增速達到兩位數,美國、歐洲、然收入增速高于上一財年,但未超過5%。2012財年,我國大陸地區共有7家零售企業入圍全球250強零售企業,較上一財年增加2家。其中,上海友誼、京東、大商和重慶百貨為新入圍的企業,而京東和重慶百貨更是首次進入這一榜單。三是電子商務業務收入占比達到7.7。2012財年,250強零售企業線上零售額平均占其總零售額的7.7。其中,北美零售商線上收入占比最高,而歐洲零售商線上收入占比最低,亞太零售商線上收入增長最快。全球5O強電商中,有39家同時入圍全球250強零售企業。
二、主要國家(地區)經濟運行和零售業發展情況
1.美國經濟增速逐季回升,零售總額連續四年增長2013年,美國經濟逐漸平穩,復蘇態勢更加明顯。盡管全年GDP同比增長1.9,較上年放緩0.8個百分點,但這一放緩主要源于政府減支影響。進入2013年以來,美國GDP同比增速呈現逐季回升態勢,1~4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別為1.3、1.6、2.0和2.6。美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連續四年實現正增長。2013年,美國零售和餐飲業實現銷售總額5.3萬億美元,同比增長4.2,增速低于2012年1.0個百分點。其中,商品零售額實現4.7萬億美元,同比增長4.2,增速較2012年放緩0.8個百分點。從各品類銷售情況來看,汽車、建材等相關商品銷售增長情況好于2012年,其中汽車及其配件零售額同比增長8.6,增長幅度最高。和我國類似,美國服裝類商品銷售也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同比增速由2012年的5.5降至3.6%。
2.歐洲經濟艱難擺脫衰退,零售增長略有改善
歐洲結束了自2012年2季度以來的持續衰退局面。2013年第4季度,歐元區GDP同比增長0.5,并且2013年I~3季度GDP同比降幅也呈逐季縮減態勢,但從全年來看,2013年歐元區GDP同比仍下降0.5,降幅較上年收窄0.2個百分點,復蘇之路非常艱難。歐洲零售業逐漸回暖。根據歐洲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2013年歐元區零售量下降0.9,但降幅比上年收窄0.8個百分點,并且在2014年1月~4月,歐洲零售量同比和環比均取得四個月的連續正增長。從這個角度來看,歐洲經濟復蘇的態勢已經快速傳導到消費品市場,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3.日本經濟有所好轉,零售市場存在隱患
日本經濟在“安倍經濟學”的作用下,實現了穩步增長。2013年GDP增長1.6,較上年加快0.2個百分點,失業率為4.0,較上年降低0.3個百分點。特別是2013年1季度到2014年1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別為0.1、1.3、2.4%、2.5%和3,呈現出逐季提升的趨勢。日本零售業呈現逐步提升態勢。銷售同比增速從20136全國商情年8月到2014年3月實現8個月的連續正增長。從全球250強零售企業來看,日本入圍的零售商共39個,僅次于美國,收入占250強全部收入的8.7,位列美、德、法之后。但日本宏觀經濟存在隱患將加大其零售業未來發展的風險。首先,消費稅的征收,無疑使得近期零售業增長出現巨大波動。其次,持續貶值的日元將放緩日本大型零售企業海外擴張步伐。最后,安倍經濟刺激政策的不可持續性將對消費市場帶來致命打擊。圖表42012年~2014年日本零售銷售分月同比增速(%)
三、全球重點零售企業發展情況
1.沃爾瑪業績增長放緩,調整全球戰略布局一是營收增速放緩。2013年,沃爾瑪全年營業收入4763億美元,同比增長1.5,增速較2012年和2011年分別放緩3.5和4.5個百分點。2014年第一財季,沃爾瑪實現凈銷售額1142億美元,同比僅增長0.8,增速較上一財季下滑0.6個百分點,創近年來最低。二是調整戰略布局。對于占全部收入3O的海外市場,沃爾瑪從積極擴張轉向追求效益,這在新興市場尤為明顯,例如在我國,沃爾瑪在關閉一、二線城市高租金地段的門店同時,也在加速對三、四線城市的滲透。對于網購市場尚不成熟的國家,沃爾瑪則采取快速搶占山頭的擴張方式。三是引入比價APP。堅持低價競爭策略的沃爾瑪已經在購物APP中嵌入比價工具,消費者可以通過這一工具對在售的8萬多種商品與其他零售商進行比價,但與塔吉特和百思買不同的是,沃爾瑪的低價策略并不與線上零售商進行比價,另外沃爾瑪自有品牌商品、熟食、糕點和肉禽蛋等商品也不在比價范圍內。
2.家樂福全球戰略調整幅度較大,成本控制效果顯著
家樂福排名有所下滑。2013年家樂福銷售額為749億歐元,同比下降1。在最新公布的全球250強零售企業中,家樂福的排名由第二位下降至第四位,而在BrandZ全球最具價值百強品牌中,家樂福已經連續兩年位于榜單之外。營業利潤提升顯著。盡管2013年家樂福銷售額出現下滑,但受益于提高商品價格及控制成本措施等因素影響,其營業利潤達到22.4億歐元,同比增長5.4,如果排除匯率波動因素,營業利潤增幅將達到9.8。其凈利潤則達到9.49歐元,更是較2012年水平高出五倍以上。
3.特易購本土銷售陷入低谷,調整價格應對網購競爭
特易購英國本土市場出現萎縮。根據特易購6月份公布的業績顯示,2014年2月24日到5月24日這三個月間,除去汽油因素,特易購在英國本土的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7,陷入4O年來本土銷售額最低谷,其在英國食品雜貨市場所占的份額也從一年前的30.5降至29%,為近十年來最低值。特易購降低網購配送價格。為應對阿爾迪超市(Aldi)和利德爾超市(Lid1)等網購折扣連鎖店的競爭,特易購將“一小時送達服務費用”由原來的3英鎊降至1英鎊。同時,“線上下單,線下提取”服務(Click&Collect)將向消費者免費開放,在這之前消費者需要支付至少2英鎊。
四、海外零售業發展對我國的啟示
1.為消費者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務
盡管電商對傳統實體零售企業帶來一定的影響,但無論是從全球250強零售企業收入構成,還是各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結構來看,來自線上消費的占比一般沒有超過1O。這說明,近年來傳統零售企業增長放緩,很大原因還是在自身,即沒有針對消費者購物習慣和消費心理的變化進行及時調整。例如,相對價格而言,8o后、9O后的消費者更加追求便利,而傳統大型超市、百貨都與居民社區相隔較遠,并且停車、結賬都比較費時,從而迫使這部分消費者選擇價格同樣、甚至更便宜的網上購物。針對小型店鋪逐漸流行的趨勢,沃爾瑪、家樂福和特易購都在積極開發小型零售店業態。2012年法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僅增長0.2,但便利店業態卻以6.8的銷售增長率急速發展。沃爾瑪則宣稱,2013財年將在美國開設115家小型商店,社區店和便利店將占到沃爾瑪商店數量的4O。和超市、大賣場等業態相比,便利店和社區店的經營成本相對較低,而且毛利率更高,在大型零售業態遭遇瓶頸的時候,我國零售企業也可以從小型零售業態人手,另辟蹊徑。
2.根據區域不同,提供分層商品組合
國外很多零售商根據不同地區消費者特點,布局自己的商品品類和品牌,甚至在同一城市,也會根據不同區域消費者收入情況和購買偏好提供分層次的商品組合。例如法國巴黎一家零售商,根據左岸和右岸居民的職業不同和消費特點差異,在左岸開設的店中提供中高檔品牌的酒類、果醬,以及其他食品,在右岸開設的店中則出售經濟實惠的商品。我國零售企業也可以借鑒這一做法,改變千店一面的惰性管理思維,更積極主動地對消費者進行細分,從而為消費者精準提供其所需要的商品。
3.合理嘗試多元化、特色化業態
近年來,百貨店為應對其他零售業態的競爭,加快向多元化、特色化發展。從國外零售企業來看,梅西百貨增加了商業視角十多種餐飲品牌,以聚集人氣。風靡日本的“1O元店”業態也逐漸在大陸擴散。從國內零售企業來看,購物中心、購物街仍在快速發展,同時還出現了僑福芳草地和Kll這類打藝術牌吸引消費者的購物中心。另外,跨界經營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例如蘇寧加速整合線上零售業務,順豐開設網絡服務社區店業態等。我國零售企業可以借鑒國內外成功的零售業態模式,合理進行多元化、特色化的發展。
4.關注國內市場一樣可以做大做強
英文題目:AnExplanationofBiologyandEconomicstoAltruisticBehavior
提要:“利他主義”可以分為“親緣利他”、“互惠利他”與“純粹利他”三種形式,對前兩種利他行為,生物學和經濟學已經給出了較為圓滿的解釋。但本文認為,要對“利他主義”作出全面說明僅僅滿足于這點是不夠的。本文提出了利他基因的“隱性遺傳”和行為偏好的“廣義效用”假說,并在此基礎上對“純粹利他”行為作出了生物學和經濟學的解釋。
關鍵詞:親緣利他互惠利他純粹利他隱性遺傳廣義效用
一、利他主義的表現形式
利他主義有三種典型的表現形式:
第一,“親緣利他”,即有血緣關系的生物個體為自己的親屬提供幫助或作出犧牲,例如父母與子女、兄弟與姐妹之間的相互幫助。一般情況下,這種以血緣和親情為紐帶的利他行為不含有功利的目的,因此有人把它稱為“硬核的利他”(hard-corealtruism)。但生物學的研究業已證明,“親緣利他”對生物個體來說并非沒有回報。根據“親緣選擇”理論,生物的進化取決于“基因遺傳頻率的最大化”,能夠提供“親緣利他”的物種在生存競爭中具有明顯的進化優勢。(Hamilton,1963)因此,“親緣利他”不僅在人類社會,而且在整個生物世界都是一種非常穩定、非常普遍的行為模式。例如,當幼鳥遭受攻擊時,許多鳥類父母都會挺身而出,用偽裝受傷的方法把猛禽引向自己,使子女得以逃脫。在這一行為過程中,父親或母親雖然可能因此喪生,但由于父母與子女之間有1/2的基因完全相同,從“基因遺傳頻率最大化”的角度看,原則上只要能使2只以上的幼雛得以逃生,父親或母親作出的犧牲就是值得的。如果考慮到年幼子女喪生的幾率遠遠超過經驗豐富的父母,這類行為對生物繁衍所具有的“效率”就更一目了然了。所以,無論在人類社會或生物世界,“親緣利他”在父母與子女關系上表現得尤為動人和充分。而隨著親緣關系的疏遠,“親緣利他”的強度也會逐步衰減。生物學家甚至設計出所謂的“親緣指數”,并根據它來計算“親緣利他”行為的得失和強弱。(Hamilton,1964)在這方面,生物學與經濟學所包含的內在邏輯相當一致:所有生命體的行為看上去總好象設法使某一“目標函數”最大化。有人曾經對《美國經濟評論》和《美國博物學家》刊載的文章進行過比較,結果發現這兩門學科有著驚人的相似性。典型的論文都是運用優化的方法來預測某種現象,然后再作出統計檢驗。(Tullock,1983)
第二,“互惠利他”,即沒有血緣關系的生物個體為了回報而相互提供幫助。生物個體之所以不惜降低自己的生存競爭力幫助另一個與已毫無血緣關系的個體,因為它們期待日后得到回報,以獲取更大的收益。從這個意義上說,“互惠利他”類似某種期權式的投資,所以有人把它稱為“軟核的利他”(soft-corealtruism)。例如,一種生活在非洲的蝙蝠,以吸食其他動物的血液為生,如果連續兩晝夜吃不到血就會餓死;一只剛剛飽餐一頓的蝙蝠往往會把自己吸食的血液吐出一些來反哺那些頻臨死亡的同伴,盡管它們之間沒有任何親屬關系。生物學家發現,這種行為遵循著一個嚴格的游戲規則,即蝙蝠們不會繼續向那些知恩不報的個體饋贈血液。(Wilkinson,1984)顯然,這是一種非常典型的“互惠利他”。根據“邊際效用遞減律”,當施惠者與受惠者互相換位時,同樣數量的血液將產生更大的邊際效用,從而使這類行為具有明顯的經濟學含義。不過,由于施惠與回報存在著時間差,從而使這種期權式的投資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互惠利他”必然存在于一種較為長期的重復博弈關系中,而且還要求形成某種識別機制,以便抑制道德風險和個體的機會主義傾向。雖然精密的“互惠利他”模型直到20世紀晚期才由博弈論專家阿克塞羅德建立起來,(Xelrod,1984)但它的基本思想卻在200多年前亞當·斯密論述那只著名的“看不見的手”時,就被一針見血地指出過了。
第三,“純粹利他”,即利他主義者不追求任何針對其個體的客觀回報。例如,湯姆遜瞪羚(Thomson’sgazelles)的利他主義行為:當獅子或獵豹接近時,往往會有一只瞪羚在原地不停地跳躍向同伴們發出警告。生物學家觀察到,這是一種非常特殊的行為方式,它只發生在最早發現危險的湯姆遜瞪羚身上。按照一般的行為原則,最早發現危險應該最早逃跑才是最佳生存策略。但湯姆遜瞪羚的“英雄主義”卻放棄了第一時間逃生的機會,并以此代價向同伴報警,使自己暴露在捕食者面前。這一行為看上去頗似我們前面提到的母鳥保護幼鳥的行為,但它們的內涵卻有明顯的差別。因為湯姆遜瞪羚所保護的并非是它的子女或親屬,對個體來說這是一項沒有任何收益的投資。這一行為與吸血蝙蝠的“互惠利他”有著更明顯的區別,對個體來說這一行為的投資風險與預期回報存在著極大的不對稱,而且也不可能通過識別機制來剔除那些具有機會主義傾向的“搭便車”者。因此,有些生物學家,比如《自私的基因》一書作者里查德·道金斯甚至對湯姆遜瞪羚的行為作出了如此自私的解釋:高高跳躍的瞪羚是在向突襲者昭示——你瞧,我的體力有多棒!別來打我的主意,否則你會一無所獲的!還是去追殺我的那些孱弱的同伴們吧!(道金斯,1998a)我認為這個解釋非常勉強并令人懷疑。且不說把這種只有人類“超級智慧”才想得出來的“炫耀式欺騙”強加給湯姆遜瞪羚是否公平,就是從進化論角度看,其破綻也是顯而易見的:如果這種行為真有效,當遭受猛獸襲擊時為什么不會有更多的湯姆遜瞪羚跟著一起“跳舞”呢?
顯然,要對利他行為作出全面說明,僅僅滿足于“親緣利他”和“互惠利他”是不夠的。我們必須從生物學和經濟學的角度對“純粹利他”作出解釋,而這正是本文試圖達到的目的。
二、純粹利他行為的生物學基礎
事實上,許多生物學家,比如勞倫茲(K·Lorenz)、威爾遜(E·Wilson)、愛得華茲(W·Edewards)等,早就在一定意義上給出了“純粹利他”行為的生物學解釋,他們的理論在生物學中被稱為“群體選擇理論”。該理論認為,遺傳進化是在生物種群層次上實現的,當生物個體的利他行為有利于種群利益時,這種行為特征就可能隨種群利益的最大化而得以保存和進化。(Wilson,1975)但“群體選擇理”論存在著一個很大的缺陷,它無法解釋導致個體生存適應性降低的“純粹利他”行為怎樣才能通過生物個體的基因保存下來。因此,在主流生物學理論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恰恰是與之對立的“個體選擇理論”?!皞€體選擇理論”認為,“純粹利他”行為與生物個體的生存適應性成反比(只要想一想那只以生命為代價向同伴報警的湯姆遜瞪羚就可以了),而利己行為卻與生物個體的生存適應性成正比;一個利己的個體有更多的機會生存下來并繁殖自己的后代,而這些后代都有繼承其自私特征的傾向;只要前者的生存適應性低于后者,不管這種差別在初始狀態多么微小,經過千百萬年的自然選擇,生存適應性較低的生物性狀也會被無情淘汰掉。以至于里查德·道金斯斬釘截鐵地說,“如果你認真地研究了自然選擇的方式,你就會得出結論,凡是經過自然選擇進化而產生的任何東西,都應該是自私的”,“對整個物種來說,‘普遍的愛’和‘共同的利益’等在進化論上簡直是毫無意義的概念”。(道金斯,1998b)
但“個體選擇理論”并沒有解決由湯姆遜瞪羚所引起的深層矛盾,我們不仿把它稱為“湯姆遜瞪羚悖論”:一方面,現代生物學認為,只有交互繁殖的種群才能保持相對恒定的基因庫,所謂進化是生物種群的進化而不是生物個體的進化;(陳閱增,1997a)因此,“純粹利他”行為作為一種符合種群利益最大化的生物性狀,在生物長期演進過程中保存下來是符合進化論自身邏輯的;另一方面,迄今為止所有生物學的實證研究似乎都證明了,生物進化必須通過生物個體的基因介質才能實現;有利于個體生存適應性的生物性狀,才會在遺傳進化中得以保存并不斷強化;而與個體生存適應性無益甚至有害的生物性狀,其有效信息最終都會在遺傳進化中丟失和湮沒;因此,“純粹利他”行為是不能從生物學意義上得到解釋的。(道金斯,1998c)“湯姆遜瞪羚悖論”給解釋“純粹利他”行為提出了兩個極具挑戰性的問題:1、有利于種群利益最大化的生物性狀怎樣才能通過生物個體的基因介質保存下來?2、有利于種群利益最大化的生物性狀通過什么途徑才能得到必要補償和激勵?在我看來,這兩個問題不但可以回答,而且答案已經包含在現存的生物學知識框架之中。
“個體選擇理論”顯然建立在這樣一個前提上,即生物的遺傳性狀與遺傳介質之間是一種直接的、一一對應的關系。但我們不能不設問:除此之外,是否還存在一種間接的、非對稱的遺傳關系?事實上,現代生物學已經觀察到許多非對稱的遺傳現象:兩種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生物性狀,通過同一基因介質實現遺傳;隨著其中一種被自然選擇,另一種也同時保留下來。最著名的例子是引發鐮狀紅細胞貧血病的隱性基因:鐮狀紅細胞貧血病對人類來說是一種非適應性的生物性狀,但生物學家發現,帶有這一基因雜合子的人卻具有較強的抗瘧疾能力,因此在非洲某些惡性瘧疾流行地區,這一隱性基因的出現頻率就很高。(陳閱增,1997b)以此推論,“純粹利他”行為雖然對生物個體是非適應性的,但它對生物種群卻具有很高的生存價值;因此,在生物長期演進的過程中,它可以與某些利己行為一起借助于同一個基因介質以“隱性遺傳”的方式保留下來,這恰恰體現了生物性狀對生存環境高度的適應性。為此,我們可以建立一個簡單的遺傳模型來說明這一假說:假設AA與Aa為利己型基因,aa為利他型基因;在Aa中A為顯性的等位基因,a為隱性的等位基因;如果利他行為的生存適應力低于利己行為,那么根據自然選擇原理,aa型的利他基因最終將被淘汰出局;但由于在Aa型利己基因中含有隱性的a,它并沒有隨aa的消失而消失;因此當Aa型基因與Aa型基因通過減數分裂進行繁殖時,根據“哈迪-溫伯格定律”,仍然有可能復制出AA(占25%)、Aa(占50%)和aa(占25%)三種類型的基因,從而實現利他行為的隱性遺傳。
“純粹利他”行為在“非零和博弈”條件下對生物個體生存適應性的損益是另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一般推斷,兩個具有“純粹利他”傾向的生物個體更容易營造一種協作氛圍;與兩個只有利己傾向的生物個體相比,它們可能具有更高的生存適應性。如果這一猜測是正確的,則我們可以構建一個博弈方陣來解決“純粹利他”行為的補償和激勵問題(葉航,2001a):
--------------------------------------
||利己主義者|利他主義者
--------------------------------------
|利己主義者|-5,-5|12,-2
--------------------------------------
|利他主義者|-2,12|5,5
如果我們以X代表利己主義者,以Y代表利他主義者;根據以上假定則利己主義者的期望適應性為-5X+12Y,利他主義者的期望適應性為-2X+5Y;當利己主義者與利他主義者的比率為7:3時,每個個體的適應性都是一樣的(-5X+12Y=-2X+5YX:Y=7:3);如果利己主義者與利他主義者的比率大于7:3,則利己主義者的適應性會減少而利他主義者的適應性則會增加;反之,則利己主義者的適應性會增加而利他主義者的適應性則會減少。因此,在生物種群及其個體行為模式中“利己行為”與“利他行為”將以某種大致固定的比例同時存在。它說明,“純粹利他”行為是能夠通過補償激勵機制得到進化的。事實上,這一結論的依據正是現代生物學中的ESS理論。ESS理論是英國著名生物生態學家梅納德·史密斯1982年創立的,它在現代生物學中被稱為“自達爾文生物進化理論建立以來最重要的發展之一”。(道金斯,1998d)ESS是生物進化穩定策略(evolutionarilystablestrategy)的縮寫,如果生物種群在進化過程中能夠形成某種穩定的策略(行為)均衡,這種策略(行為)就是ESS。顯然,“利己”和“利他”都是在生命世界長期演進過程中所產生的、穩定的生物行為。必須指出,用基因的隱性遺傳和ESS理論解釋“純粹利他”行為不是向“群體選擇理論”的回歸。這一分析仍然是以“個體選擇理論”為基點的,但是它又與傳統的“個體選擇理論”不同,它把解釋的重點放在有利于群體利益(當然,歸根結底它也有利于群體中每一個個體)的生物性狀怎樣才能通過個體的基因介質實現遺傳進化,從而在現有的生物學知識框架下對“純粹利他”行為作出符合實證要求的解釋。
三、純粹利他行為的經濟學分析
現代生物學的進化和遺傳理論認為,物種演進的目標是“基因遺傳頻率的最大化”。這一結論所包含的邏輯與經濟學的理性假設完全一致。但我們并不能就此推論,所有生物都會按照“基因遺傳頻率最大化”的要求來“理性”地計算和規劃自己的行為。事實上,進化的“理性”最初是通過“情感”、“偏好”等感性形式“殖入”生物的遺傳基因并成為生物個體的“自覺”行為,我們不妨把它稱為理性的“本能”。(Wright,1994;葉航,2002)對生物個體來說,“本能”所表達的正是生物進化內在的邏輯要求:所謂“理性”的行為,只不過是經過自然嚴格篩選后留存下來的、能夠被我們觀察到的、相對穩定的生物行為罷了。(貝克爾,1995)
“情感”與“偏好”是觸發生物行為的按紐。當“情感”與“偏好”得不到滿足時,建立在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學和神經動力學基礎上的生物內部平衡系統便會受到破壞,由此造成一系列生理或心理上的壓力。這種壓力超過一個閾值,生物個體就會產生行為的動機,進而通過一定的行為來實現自己的需要,以便消除和緩解身心的緊張狀態。因此,生物行為的遺傳首先表現為一個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學和神經動力學系統及其觸發機制的重構與再現,本能或者由本能沖動所引導的生物“理性”行為可以看作是該系統由不平衡向平衡的運動過程。“理性人”是現代主流經濟學最基本的預設。按照該預設,一個人的行為總是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所謂“效用”只不過是“偏好”的一個函數。(瓦里安,1997)經濟學不研究“偏好”是如何產生的,那是生物學、進化論、也許還有心理學的任務。經濟學的任務是在給定的“偏好”狀態、“偏好”結構與“偏好”序列下研究行為主體如何“最大化”自身的“效用”。如果生物學業已證明,“純粹利他”行為與“利己”行為一樣具有進化優勢,生物個體能夠通過基因介質把觸發這種行為的“偏好”保存起來并遺傳下去;那么,只要給定這一“偏好”,我們就可以對“純粹利他”行為做出標準的經濟學分析。
在微觀經濟學中,消費集(consumptionset)X也可稱為選擇集(choiceset)X,通常假定集合X是k維實數空間Rk中的一個非負子集。如果行為主體對集合X中的選擇束具有偏好關系,而這些偏好關系又能滿足完備性、自返性、傳遞性和連續性的假定(事實上,這些假定已經包含在“理性人”的預設中),則偏好關系就可以用一個連續的效用函數來表示:即存在一個函數u:XR,使得x1﹥x2,當且僅當u(x1)>u(x2)。如此,我們就可以把行為主體內含的偏好關系轉化為一個函數關系:
U=u(x1,x2,…,xn)(1)
我把上述函數稱為“廣義效用”函數,因為其選擇集X中的偏好項xi可以用來表示包括經濟偏好、道德偏好(我們可以把“純粹利他偏好”包括在“道德偏好”中,因為“純粹利他”是道德行為最顯著的特征)、情感偏好、審美偏好、甚至宗教偏好和信仰偏好在內的所有偏好,只要這一偏好是相對穩定的、可觀察的。(葉航,2001b)如果行為主體的資源總量為I,實現廣義效用所需的單位成本或影子價格分別記作p1,p2,…,pn,則其資源約束可以表示為:
p1x1+p2x2+…+pnxn=I(2)
可以證明,只要目標函數是連續的,約束集是閉的并且是有界的,則以式(2)為約束條件的廣義效用最優(最大化)解就是:
MU1/p1=MU2/p2=…=MUn/pn=λ(3)
式中MUi=du/dxi,即xi的邊際效用;pi為i種偏好(x)的單位成本或影子價格;λ為約束資源的邊際效用;i=1,2,…,n。
根據式(3),我們可以得出如下幾點有意義的推論:
第一,在廣義效用最大化過程中,行為主體將依據一定的偏好狀態、偏好結構和偏好序列使自己的行為呈現出形態各異的“價值”取向。
舉例來說,如果x1代表具有利己傾向的經濟偏好,x2代表具有利他傾向的道德偏好,則當MU1/p1>λ時,行為主體的行為才會偏重經濟選擇,表現出利己傾向;而當MU2/p2>λ時,行為主體的行為將偏重道德選擇,表現出利他傾向。特別地,當MU2/p2>λ且MU2/p2>MU1/p1時,行為主體將為了利他目的放棄或部分放棄自身的物質利益或經濟利益。(葉航,2000)因此,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行為主體不一定就是一個“自私自利”或“錢迷心竅”的人。人們的行為將取決于他們的偏好。事實上,在古典或新古典經濟學中,經濟學家就已經關注過“優越感”、“榮譽感”、“自豪感”、“成就感”、“責任感”、“道德感”等等純精神領域的偏好對人類行為的影響。而現代主流經濟學對“閑暇”和“炫耀”的研究,則更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
第二、就某一特定行為來說,行為主體的行為傾向取決于某一偏好的“成本—效用”比,即MUi/pi。
舉例來說,如果x2代表具有“純粹利他”傾向的道德偏好,當pi和λ給給定時,MU2越大,人們的行為越偏重道德選擇。事實上,倫理學所謂的“良心”,從廣義效用的角度看,就是道德行為在一個人心目中的效用水平。它表現為一個人未采取某種道德行為時所感受到的內心矛盾與痛苦,以及采取某種道德行為后所體驗到的內心解脫與愉悅。如果MU2和λ給定,則p2越小,人們的行為越偏重道德選擇,我們可以把p2稱作“道德成本”。值得指出,“道德成本”是一個長期被人們忽視、甚至被倫理學和道德哲學所忽視的范疇,其意義在于它提醒我們,任何一個行為主體在進行道德決策時都有權力考慮自己的“道德成本”,而社會則應該努力營造一種降低“道德成本”的機制,以促進個人道德偏好的形成和社會道德水平的提高。
第三、當其他條件不變時,λ的值越小,行為主體的非經濟偏好越強。
由于λ為約束資源的邊際效用,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λ越小,體現廣義偏好的行為傾向就越強。但其中的例外是,由于經濟行為具有資源再創造的特殊功能,其效用水平與λ成正比。因此,λ越小經濟行為的效用水平就越低,從而一個人的非經濟偏好就相對越強。事實上,當物質資源相當匱乏時,一個人很難產生出非經濟偏好;反之,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物質資源越豐裕,一個人的非經濟偏好,比如道德偏好、情感偏好、審美偏好等等,就越豐富、越強烈。顯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學說支持這一結論。(馬斯洛,1987)
第四、上述分析沒有改變傳統經濟學的根本結論,傳統經濟學的全部分析范例將作為一個特例包容在廣義效用的分析框架中。
如果以x1代表經濟偏好,xi代表除經濟偏好以外的其他所有偏好,則當行為主體的偏好結構符合條件:MU1/p1>MUi/pi=λ(i=2,3,…,n)時,傳統經濟學的狹義效用范式將成為廣義效用范式的一個特例。
參考文獻
[1]貝克爾,G.《人類行為的經濟學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PP349-50.
[2]陳閱增主編,《普通生物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a)pp.470;1997(b)pp.466.
[3]道金斯,R.《自私的基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a)pp.216;1998(b)pp.3-5;1998(c)pp.3-4.
[4]Hamilton,W."TheEvolutionofAltruisticBe-havior"AmericanNaturalist,Vol.97(1963).354-56.
[5]Hamilton,W."TheGeneticlEvolutionofSocialBehaviour"JournalofTheoreticalBiologe,Vol.7(1964)No.1,pp.1-52.
[6]馬斯洛,《動機與人格》,華夏出版社,1987年版。
[7]Tullock,G."Territorialboundaries:anEconomicView"AmericanNaturalist,(1983)121(3).
[8]瓦里安,H.《微觀經濟學(高級教程)》,經濟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99-103頁。
[9]Wilkinson,G."ReciprocalFoodSharingintheVampireBat"Nature,Vo1.308(1984),No.59,pp.181-84.
[10]Wilson,E.Sociobiologe,theNewSynthesis,Harvard,BelknapPress,1975.
[11]Wright,R."TheMoralAnimal"NewYorkPantheon,1994,pp.190.
[12]Xelrod,R.TheEvolutionofCooperation,NewYork:BasicBooks,Inc.1984.
[13]葉航,“經濟學視野中的人類道德”,《學術月刊》,2001(a)年第2期。
[14]葉航,“愛的理性與藝術”,《經濟學消息報》2002,No.490,第4版。
1996年世界經濟平穩發展、運行良好,總體形勢好于1995年。預計1997年將保持較強增長勢頭。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1996年年世界經濟增長率為3.8%,高于1995年增長3.5%的水平。1997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可達4.l%。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和預測,1995、1996和1997年,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率分別為2.l%,2.3%和2.5%。美國經濟實力回升和競爭力不斷提高,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從1993年到1996年,美國經濟持續4年增長,年均增長率達2.6%;失業率從1993年1月的7.1%降至1996年9月的5.2%,4年來增加了1070萬個就業崗位;聯邦財政赤字從l992年度的2904億美元降至1996年度的1090億美元,4年來減少63%;勞動生產率(非農業部門)從1993年的0.2%提后到1996年上半年的0.9%;出口大幅度增加,1993年增長3.7%,1995年增長14.6%,1996年頭7個月增長7.8%;通貨膨脹率繼續控制在3%以下的低水平。預計1996年美國經濟增長串可達2.6%,高于1995年2%的增長水平。
美國將發揮重要作用
美國從80年代初開始的經濟政策大調整已見成效,并繼續發揮積極作用,主要表現在:擺脫了“滯脹”困境,走上了低通貨膨脹條件下的經濟持續增長;從后工業社會邁向信息社會;在全球競爭力提高,美國已連續三年成為世界競爭力最強的國家。美國經濟中仍面臨平衡預算、社會福利機制和外貿逆差等問題。但是,美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勢頭不會很快逆轉,美國經濟實力和地位正在回升和提高。不少人預測,美國將對國際經濟和國際市場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歐共體的經濟增長將放緩
歐盟15國經濟平均增長率將從l995年的2.5%降至1996年的1.6%。歐盟經濟增長速度突然放慢的主要原因,是歐盟國家采取緊縮財政政策造成的。歐盟國家已達成一致,決定歐圳統一貨幣自1999年1月1日如期實施。歐盟國家為了按時“達標”。爭取第一批進入歐洲經濟和貨幣聯盟、實行歐洲單一貨幣,相繼采取財政緊縮政策。歐盟多數成員國存在高財政赤字、高社會福利和高失業率、產業結構、產品競爭力不及美國和日本。采取緊縮財政政策對歐盟經濟造成沖擊。但是,歐盟各國經濟趨同的努力將促進歐盟經濟增長,從長遠看利大于弊。歐盟委員會認為,歐盟多數成員國已作出了“驚人的努力”,尤其是減少財政赤字。歐盟經濟一體化出現了今人鼓舞的進展。歐盟委員會預測,1997年和1998年歐盟國家經濟平均增長率可分別達到2.3%和2.8%。明顯高于1996年的增長水平。
日本經濟尚在調整
從1991年到l995年,日本經濟年均增長率為0.6%,在發達國家中是最低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1996年日本經濟增長率為3.5%,但一些經濟學家認為,達不到這樣高的增長水平。政府采取的景氣對策,力度較強,但收效不大。主要原因是日本經濟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如泡沫經濟破滅的沖擊、日元大幅度升值的影響、國內地震等突發問題造成的損失,最根本原因是日本式體制已陷入疲憊狀態,日本經濟正處在大調整時期。預計1997年日本經濟增長率也不會很高。國際社會關注的不是日本經濟近期增長速度,而是日本向何處去。日本從1968年明治維新到1997年前后僅用40年左右時間就完成了西歐經歷的200年完成資本原始積累和產業革命的兩個過程。二戰后,日本是在一片廢墟上重建經濟的,日本經濟從1956年起飛,到90年代初,用不到40年時間又重新崛起,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上第二經濟大國。種種跡象表明,經過調整后,日本經濟將進入第三個增長期,特別是日本從經濟大國走向政治大國和軍事大國后將奉行什么樣的對外政策,這是國際社會都在研究的一個重大問題。
發展中國家增長率仍然高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和預測,1995、1996和1997年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率分別為5.9%、6.3%和6.2%。明顯高于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水平。發展中國家的對外貿易迅速發展,總體實力地位上升。拉美經濟曾經歷80年代“失去的10年”,進入90年代后又受到短期資本(“飛燕式”資本)大進大出的影響。聯合國拉美經濟委員會預測。l996年拉美經濟增長率可達3%左右,大大高于1995年0.6%的增長水平。拉美經濟在經歷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機的沖擊后,已恢復正常發展。拉美自然資源豐富、市場潛力巨大。未來10年可能是拉美“有希望的10年”。發達國家都在擴大同拉美國家的合作、開拓拉美市場。日本認為“掌握21世紀地球發展關鍵的是南美各國”,并正在強化對抗美的經濟外文。拉美經濟不穩定因素之一仍是外債問題。1996年拉美外債總額將高達6220億美元,比1995年增加6%,這是需要拉美國家和國際社會認真解決的一個問題。
曾是多災多難的非洲大陸,經濟形勢已開始好轉,1996年和1997年非洲經濟增長率都將達到5%,忘于I995年3%的增長水平。這個經濟落后、但資源豐富的大陸重新引起西方國家的重視。美國官方宣:“現在是美國同歐亞爭奪地球上這個尚未開發的最后一個市場的時候了?!?996年初,克林頓政府提出了“對非洲國家貿易及開發的綜合政策”,通過“商業外交”改變其在非洲市場占有率不足10%的落后局面。非洲經濟能否持續發展,關鍵是非洲大陸能否保持穩定和加強合作,48個最不發達國家的經濟起色不大。這些國家的人口已超過5.7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300多美元,它們的對外貿易在世界貿易總額中所占比重己從20年前的0.8%降至目前的0.4%。國際社會有責任支持它們應付挑戰和發展經濟。
亞洲經濟增長速度在放慢
在發展中國家,亞洲經濟增長速度在放慢,引人關注。1994、1995年亞洲經濟增長率仍分別達到9.l%和8.6%。但是,1996年和1997年亞洲經濟增長率將分別降至8%和7.5%。亞洲經濟速度放慢主要是由于東亞經濟增長減速。自70年代以來。東亞一直是世界上經濟最活躍、增長最快的地區。東亞產值已占世界總產值的25%,東亞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和投資市場之一。東亞發展中國家和地區,1995年經濟增長率仍高達8.5%,但是,1996年經濟增長率將增至8%。1997年有可能進一步放慢。東亞經濟增長放慢的外部原因是國際市場上半導體、計算機和其他電子產品需求變動,受此影響新加坡經濟增長率將從1995年的8.8%降至1996年的5.9%。隨著電子產品需求回升,1997年新加坡經濟增長率可達7.3%。但是,東亞經濟增長減速的主要原因是經濟政策調整所致。東亞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一方面是經濟規模正在迅速擴大,另一方面也積累不少問題,如基礎設施滯后、通貨膨脹壓力增大。中國、韓國和東南亞國家相繼調整政策,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把增長速度同質量、效益統一起來,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重視保護環境,實現低通貨膨脹條件下的經濟持續增長。東亞經濟增長速度放慢正是東亞經濟走向成熟的標志。但是,東亞經濟增長率仍將大大高于其他地區。
俄羅斯經濟仍難走出谷底
學者們從不同角度對世界經濟周期的概念進行界定。從定性的角度,Canova和Dellas(1993)給出了世界經濟周期定義的簡單描述,即世界經濟周期是在國別總量經濟的跨國周期中存在的共同特征。而對這種共同特征,宋玉華(2004)加以進一步的明確,她認為世界經濟周期就是在世界經濟運行的過程中,由于某些特定因素的影響,導致世界主要國家的實際經濟活動呈現同步的擴張、衰退、蕭條和復蘇,表現出高度相似的周期性運行形態,這種運行形態會重復發生,最終形成持續時間不同的世界經濟周期運動。從定量的角度,Gerlach(1988)用波譜分析研究經濟周期的跨國行為,發現大量國家的產出運動在經濟周期頻帶上是相互聯系的,世界經濟周期是多國工業生產指數的變動在一定的周期頻帶上的高度相關性存在;Gregory等(1997)則用時間序列相關性來界定世界經濟周期,即全世界(國家)的經濟時間序列(數據)表現出一個序列相關的共同特征。
二、世界經濟周期是否存在
(一)世界經濟周期存在的研究
很多實例證明國家之間的確存在經濟周期的共振現象和經濟波動的傳播行為。如,Dellas(1986)發現在英、美、德、日四國間,幾乎存在長久的同一的經濟周期。Backus,Kehoe,Kydland(1992)擴展了RBC(真實經濟周期模型)模型,建立了包含跨國經濟協動現象的I—RBC模型,在這個擴展的開放經濟理論里,國家之間的消費是高度相關的,由此說明國家之間的協同性是存在的。Sarkissian(2001)也認為國家之間的消費波動與世界經濟波動高度相關,特別是在蕭條時期更是如此。而Canova,Dellas(1993)發現顯著增強的國際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和全世界面臨著的共同的外部或內部經濟擾動是生成跨國的經濟周期行為的共同因素。Baxter,Kouparitsas(2004)的研究發現,如果兩國之間有較高的雙邊貿易相關度,那么這兩國之間的經濟周期相關度就會提高;同時,經濟發展程度相近的國家之間的周期相關度一般會比較高。Ravn(1997)的研究表明,除OECD國家政府支出顯示了較弱的正相關性外,其他經濟變量(包括產出、消費、總投資、出口和進口)都顯示了很強的正相關性,并表現出良好的跨國協同運動性。Kouparitsas(2001)研究發現,七國集團的經濟周期存在著極高的相關性,尤其是布雷頓森林體系結束以后更是如此,他認為世界經濟周期(特別是發達國家之間的世界經濟周期)的確是存在的。
(二)世界經濟周期不存在的研究
Hickman,Filatov(1983)的研究發現,經濟波動的國際傳導通常表現得相當微弱,這種微弱的傳導很易于被國內的經濟環境和經濟發展趨勢所控制而失去擴散能力。唐海燕(1999)也認為,在經濟全球化初期或以前時期,各國經濟周期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時間錯位,同一時期各國所處的經濟發展周期中的不同階段所產生的抵消效應在一定程度上熨平了世界經濟周期性特征。Kollmann(1996)通過與完全資產市場的對比,發現在不完全資產市場(即國際金融市場只能買賣債券合約)的兩個國家實際經濟周期模型里,國家之間消費的相關關系比完全資產市場情況要明顯弱得多。Selover(1997)在研究美國和日本的經濟互動關系時,進一步發現美國和日本的經濟因為相互驅動而導致同步波動的假說并不成立,兩國經濟趨向同步波動是因為低水平的或者弱的沖擊所致。
(三)區域性經濟周期增強而世界性經濟周期減弱的研究
更多的學者研究了區域性經濟周期的存在。所選擇的區域范圍主要集中北美自由貿易區和東盟兩個區域。Clark,Wincoop(2001)比較了美國各州的經濟周期和歐盟內部的國別經濟周期的協同性,指出無論在過去20年還是40年中,美國各州之間經濟周期的協動性都要強于歐盟國家經濟周期的協動性,即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存在消除了由于區域邊界而衍生出的大量交易成本和經濟波動的非協動性。此外,Chiquiar,Ramous,Francia(2004)認為美國和墨西哥兩國之間貿易與投資關系的加強,導致了美墨兩國之間經濟周期的協動性增強。在東盟區域經濟周期方面,DavidD.Selover(1999)研究了東盟國家之間的經濟周期傳導的相互依賴性。他們主要考察了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及東盟國家,與它們的主要貿易伙伴——美國、澳大利亞、日本和歐盟之間的經濟周期的國際傳導,用主成分分析法、自回歸分析法和光譜分析法研究了貿易量的相關性,并找到了東盟區域經濟周期存在的證據。Choe(2001)研究了十個東亞國家的經濟周期與雙邊貿易的影響,并得出經濟波動隨著區域內貿易依存度的加深而具有顯著的同步性。
還有一些學者認為,世界性經濟周期在減弱。Heathcote,Perri(2002)利用一個簡單的模型以幫助理解沖擊的國際相關性、國際資產貿易程度及宏觀總量的國際關系等之間潛在的相互作用。他們的研究指出,1972至1986年間,美國與歐洲總量、加拿大和日本之間的GDP、就業和投資相關性分別是0.76、0.66和0.63,但在1986年至2000年間,這些相關系數降低了,分別為0.26、0.03和-0.07,他們認為,金融全球化導致國際借貸的自由化,從而導致資產風險的分散化,并伴隨著經濟的區域。在后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美國與其伙伴國之間的產出、就業和投資的相關性就大幅度降低了。JamesH.Stock,Markw.Watson(2003)研究發現,即使在七國集團內部,經濟周期的協同性也降低了,并發生了明顯的分化,即出現了歐洲區域國家和英語語系國家各自內部的協同性增加。
三、世界經濟周期的產生與傳導
綜合學者們的研究,世界經濟周期產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特定國家沖擊、技術沖擊、石油沖擊、需求和供給沖擊等。Dellas(1986)研究發現,世界范圍的共同沖擊(如石油沖擊、共同的技術進步等)是產生世界經濟周期的驅動力量??堤睾婉R克(CantorMark,1988)建立了一個兩國家模型,每一個國家有相同的工業,但這些工業受不同的國家特色(主要以技術為主)的沖擊。他們的研究證明經濟周期風險來源于國家特色的技術沖擊,而國際證券市場正是經濟周期的媒介。Stefanc.Norrbin,DonE,Schlagenhauf(1996)指出,特定國家沖擊和特定技術沖擊是世界經濟周期的重要來源,而特定國家沖擊是產出波動的最重要的因素。Bruno(1997)建立兩國家、兩產品模型,并假定國內外投資品具有不完全替代性以及資本的使用效率各不相同,結果表明,國內外投資品的替代彈性是國際經濟周期協動性產生的重要變量,特定國家的技術沖擊是造成兩國經濟波動的根源。MichaelBergman(1996)利用產出和通貨膨脹兩變量的VAR模型檢測了德國、日本、瑞典、英國和美國等五國的宏觀經濟波動的原因,結果證明需求和供給沖擊是經濟周期波動的重要因素。同時,他們還發現,德國、英國和美國三國的經濟周期的頻率具有極大的相似性,而他們產出和通貨膨脹的誤差方差的50%以上來源于供給沖擊,日本和瑞典產出的90%以上的誤差方差來源于供給沖擊。
世界經濟周期的傳導渠道主要包括貿易傳導和金融傳導。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貿易渠道的傳導,近期的研究則更多關注金融渠道的傳導,而這是與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進程相適應的。Dellas(1986)的經驗研究發現,經濟擾動的跨國傳導中,貿易條件發揮著重要作用。但也有學者持相反觀點,認為貿易和資本的流動并不能解釋世界經濟周期的產生。國內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是宋玉華(2007)等,其研究表明貿易發展與經濟周期的協動性具有正相關關系。早期的研究中,金融交易主要是指國際貨幣借貸和國際資本投資,基于這種認識,學者們主要研究了利率在世界經濟周期傳導中的作用。Choudri和Cohen(1980)、Cantor和Mark(1988)、Baxter和Crucini(1995)等的早期研究確認了這些傳導渠道的存在性和合理性。Daniel(1981)、Flood和Marion(1982)等的研究發現實際利率和相對價格是擾動跨國傳導的因子。Blankenau等(2001)則從另一角度確認了世界利率在傳導外部沖擊方面的作用,能夠導致凈出口、凈外國資產及產出等的跨國波動聯系。Cantor和Mark(1987)、Stockman(1990)等認為資本邊際產出是生產率沖擊多國傳導的重要因子。Jansen,Stokam(2003)從國際直接投資角度對世界經濟周期的協動性進行了分析。他們指出,在1995年以前,并沒有明顯的證據表明投資關系與國際經濟周期的協動性有關,那時密切的貿易關系一直是兩國經濟周期的協動性的重要原因。WilliamBlankenau,M,AyhanKose,Kei—MuYi(2001)認為作為世界經濟波動向小型開放國家傳導的眾多的渠道之一的世界真實利率是世界經濟周期向小型開放經濟傳導的重要機制,并指出世界真實利率對世界經濟周期有著重大的影響,特別是對凈出口、凈外國資產和產出等。
四、中國與世界經濟周期的協同性
關于中國與世界經濟周期的協同性,僅有較少的學者進行了研究。胡鞍鋼(1994)分區段將中國和美國、中國和世界GDP年增長率波動特性進行了比較分析,發現1960—1979年中國與美國、中國與世界的相關系數非常小,而1980~1989年,相關系數相應增大。秦宛順、靳云匯和卜永祥(2002)以1987-2000年間的季度GDP數據為分析對象,得出中美經濟周期波動的關系為弱相關,中日經濟周期的關系為負相關。余芳東等(2001)分析指出中國經濟增長的波動隨世界經濟的趨強而走強,隨世界經濟的趨弱而走弱,經濟周期的“拐點”與世界經濟動態的一致性越來越明顯。
五、簡單評論
現有研究成果為我們理解世界經濟周期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和實證基礎。當前,經濟全球化表現出新的特征,國家之間的聯系日益復雜,世界經濟周期的研究意義更加突出,其研究內容也需要在以下幾方面進一步深化。首先,區域經濟周期與世界經濟周期的相互關系。當前世界經濟呈現明顯的區域化特征,區域經濟協動性增強,區域經濟周期產生原因及其與世界經濟周期之間的相互作用如何,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其次,世界經濟周期的產生原因、傳導渠道。全球生產網絡的發展使經濟全球化呈現出新的特征,加之虛擬經濟的迅速發展,使得國家之間的聯系已不僅是傳統的貿易和金融。尤其是在本次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各國經濟波動及政策運用呈現明顯的協同性。在此背景下,世界經濟周期產生原因和傳導渠道的理論研究需要有新的突破。再次,中國與世界經濟的相關性。從現有成果來看,該領域的研究非常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