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3:31
序論:在您撰寫生活經濟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查字典為您提供“經濟學理論生活經濟學原理看生活中的問題”解決您在寫國際經濟論文中的難題
經濟學理論生活經濟學原理看生活中的問題
以上就是我們為您準備的“經濟學理論生活經濟學原理看生活中的問題”,更多內容請點擊查字典論文頻道。
作者:陳苡 單位: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
對非財經類專業學生開設經濟學課程顯得尤為重要,而要想讓這些非財經類專業學生更好地了解經濟學知識,必須讓其更好地融入生活。與經濟生活融合,是經濟學最核心的教學方法之一由于經濟學知識比較枯燥,理論內容較多,對于一個經濟學的初學者來說,要想簡單地通過看書、看圖來理解這些枯燥的理論是非常困難的,因此,迫切地需要任課教師能通過各種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而這些方法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將經濟學的教學與生活進行融合,讓學生從自己身邊接觸的生活常識入手,從中體會經濟學的理論知識。
通過以上幾點我們可以知道,經濟的發展需要更多的懂得經濟學知識的人才,經濟學課程的教學范圍日益在擴大,但是目前經濟學課程的教學存在其缺陷,要想讓學生能更好地學習經濟學知識,就必須對其教學進行改革,而改革的核心就是將經濟學的教學與生活進行融合。1.改革現有經濟學的教學內容市場上有關經濟學的教材很多,其中不乏著名經濟學家的著作,但是這些教材對于一個初學者來說,顯得過于枯燥、理論化。因為對于非財經類專業學生來說,其學習經濟學都是通過公共選修課來完成的,這就意味著其時間不可能多于專業課,在這有限的時間內要想真正讀懂經濟學的理論,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在經濟學的教學中,首先要對其教學內容進行改革,盡量做到以“應知、夠用”為原則,使理論更加通俗化,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接受。按照現在高職教育中提出的項目化課程改革方法,經濟學教學內容的改革可以通過項目化來完成。比如,筆者所在學校開設的《經濟與生活》課程,本身就是強調經濟與生活的融合,課時只有36學時,不可能——去介紹經濟學的理論知識,因此,我們將課程進行項目化教學,設置了幾個基礎的項目讓學生學習,比如為了讓學生了解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我們設置了項目:如果去飯堂買飯時,你會站在哪一個隊伍上?為了讓學生了解供求理論,我們設置了項目:請你對“十一”期間商品價格的變化進行分析。為了讓學生了解經濟增長與經濟波動,我們設置了項目:國際金融危機的到來是世界末日嗎?等等。通過對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讓學生能從淺顯易懂的生活中掌握經濟學的理論知識。2.改革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方法大部分學校在進行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時,主要都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這些方法缺乏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忽視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這樣,既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利于學生創造精神的培養。同時導致學生只是死記硬背,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知識點,掌握一些結論性的原理,而對于原理的形成思路卻不甚了解,只會“紙上談兵”。因此,必須改革現有的課程教學方法。在經濟學課程的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案例教學法,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但是我們不能只選取書本上已有的一些案例。筆者在教學中發現,通過選取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接觸到的生活案例進行教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解釋“邊際效用遞減原理”時,可以結合我國的春晚現象。我國的春晚舉辦了三十年了,每年的節目都差不多,陷入了“年年辦,年年罵”的怪圈,這是為什么呢?而今年2012年的龍年春晚一改往年的風格,立體感更強,而且首次實行“零廣告”,這讓人們感覺到了不同,而這些不同又說明了什么問題呢?這是我們每個人在過年的時候都會討論的一個問題,真實而又現實。
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也可采取新聞時事介紹法,這是一個可行又實用的教學方法。方法是讓學生進行分組,每一組在課后通過報紙或網絡了解當前的社會經濟時事,每一次課上課前,用五分鐘時間介紹所了解的本周發生的具有較大影響的經濟新聞,同時結合經濟學原理解釋這一現象,介紹完后,教師對問題進行歸納總結。這一方法對非財經類學生非常有用,因為他們本身平時就少接觸經濟類課程,通過這個方法,可以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和學習興趣。還有一個可和日常生活緊密融合的教學方法是市場調查法,這一方法在財經類的很多課程中有采用,但在經濟學的教學中很少使用,這是一個了解學生學習效果的好方法。比如針對目前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整,究竟效果如何呢?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調查,從供求關系角度分析這一問題。又比如針對春運問題,讓學生到汽車或火車站去調查了解,究竟春運期間各地的運力和車票價格有什么變化?等等,諸如此類的教學方法,都是要和生活密切融合才能有效使用的。改革現有的課程考核方法傳統的經濟學課程考核方式都是通過閉卷的方式,這種方法主要是考核學生對理論的記憶而不是理解。但是,非財經類學生學習經濟學最重要的目的是掌握方法,能對經濟生活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因此,考核方式應更注重過程考核??疾閷W生平時的課堂表現、課外調研、階段測試、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等反映學生學習過程的各方面??梢赃M行一些口試,比如分組進行演講、辯論等;考核也不一定是試卷形式的,也可以是寫小論文等。這些方式都能很好地反映出學生的學習能力??傊?,經濟學不是單純的一門研究理論的學科,它所研究的問題可以用人類一般思維加以理解。只要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學生的形象思維,充分借助經濟生活案例,讓學生帶著興趣主動地去學習,這樣的教學就會事半而功倍,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1.1資金投入不足,生態工程質量總體偏低由于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是一項見效時間慢的工作,工作量比較大,要覆蓋的面積也很廣,對資金的需求自然是非常大的。但是國家的資金投入總量有限,不足以彌補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大缺口,特別是對于新疆、青海這樣的邊遠地區,投入工作更難切實做好,這就導致了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進程緩慢。再者,一些地區為了響應國家“退耕還林”的號召,會在沒有切實做好對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做好調查的基礎上盲目地進行林木的種植,林木的質量的不到保證,還會增加建設的成本。
1.2職能主體與實際不符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是一項帶有公益色彩的建設,政府在林業生態工程的投資建設中起主導作用,處于投資的主體地位。但是,從我國近年來的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實際情況看來,我國林業生態工程的投資建設主體主要是集體,政府投資所占的比重很小,這就導致了職能主體與實際不相符合。
2增加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經濟活力的具體措施
2.1提高經濟活力是根本,加大資金投入是手段提高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經濟活力能從根本上解決投入力度不足的問題。新的經濟活力能為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提供資金支持,國家加大對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可以彌補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大缺口,使其能順利正常的運行。加大資金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也緩解了工程建設者和工程設計者之間的矛盾,既能達到生態效益,又能產生經濟效益。
2.2加大執法力度黨和國家要切實做好生態環境保護的工作,加大執法和監管力度,對非法開采森林資源的行為要嚴加懲治,從立法工作方面減少亂砍濫伐等現象的發生。
2.3提高造林的質量要切實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根據本地的土壤特性和地理特征,合理選擇適應本地土壤的樹木,避免盲目造林,要嚴格按照設計規劃實施,還要提高造林水平,切實提高造林質量。同時要協調樹木種類的比率,提供多樣化的樹木類型,綜合各種樹木的優點,提高森林的穩定性,提高森林的防護能力和抵御病蟲害的能力。
2.4增加經濟林的種植比例在林業生態工程建設中提高經濟林的種植比重,既能將林業生態工程建設落到實處,又能提高經濟效益。特別是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對經濟林的市場需求很大,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經濟林、用材林供不應求的趨勢,推動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發展。
3小結
本報訊(通訊員靳曉方 梁學亞)日前舉行的第十一屆國際脊柱重建外科協會年會暨脊柱動力重建技術全球研討會上,北京積水潭醫院田偉院長的論文《頸椎融合術后關節成型術——融合9年的節段重獲活動》榮獲最佳海報獎。
田偉的論文介紹了一例融合術后超過9年的患者,采用間盤置換手術恢復手術節段的活動,此次手術使患者已經融合9年不能活動的頸椎再次獲得“生命”。
國際脊柱重建外科協會年會是脊柱外科最高級別的會議之一,本次大會設有最佳基礎獎、最佳臨床獎、最佳海報獎及整體最佳獎四項獎勵。田偉院長論文中病例在國內外尚屬首例,引起參會代表的關注。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
我國同國外發達國家一樣,針對危險廢物的管理建立了較完善的制度,但缺乏專門針對生活垃圾焚燒飛灰的管理、利用及處理處置的具體標準規范。從而導致目前我國在生活垃圾焚燒飛灰管理、利用和處理處置方面存在著各種問題。
1.1未按照危險廢物管理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焚燒技術目前還處于摸索和經驗積累階段,政府對飛灰的利用、處理處置監管措施不夠,且產生飛灰的行業缺乏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符合國情的利用、處理處置工藝和設備。在技術不成熟、政府監管力度薄弱的部分地區,產生飛灰的單位對飛灰產生、處理處置去向檔案記錄不全,未能將其按照危險廢物進行嚴格管理,特別是一些地區的飛灰產生單位,將其產生的飛灰交給無危險廢物經營資質單位進行利用、處理處置,甚至隨意丟棄或采用堆存或運往垃圾填埋場填埋的方式處置,這些情況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嚴重降低了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的效果。
1.2利用處置能力不足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的有關專家指出,目前我國生活垃圾焚燒產生的飛灰處理量與產生量不符,約有50%的飛灰沒有得到妥善處理?!蛾P于印發“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的通知》(〔2012〕23號)要求大力發展生活垃圾焚燒技術,各地方省市普遍增加了對生活垃圾焚燒廠的規劃和投入,但規劃中對飛灰的利用和處理處置能力建設預計不足,導致目前對飛灰的利用處置能力有限。如武漢市,已經建成并運營5個垃圾焚燒廠,但飛灰的安全填埋場卻未能同期建成;同時,武漢市尚無具有飛灰利用、處理處置運營資質的企業,導致產生的飛灰只能暫存在廠內;加上飛灰的產量大,會極大程度消耗生活垃圾和危險廢物填埋場的庫容,處置壓力凸現,如上海的飛灰填埋場僅用了三年時間就即將填滿。
1.3利用處置技術有限在生活垃圾焚燒飛灰的資源化利用方面,目前我國還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和規范對飛灰進行資源化處理,而且對灰資源化后的產品也沒有建立一個統一的標準,如對產品中的有毒重金屬的含量及浸出標準要求等,目前僅有危險廢物浸出毒性標準;在處置技術方面,目前除了安全填埋之外還有許多飛灰處置技術,如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固化成型技術等,但是,幾乎所有的標準規范都僅規定了飛灰須按危險廢物進行安全填埋,并無推薦其他處置技術。目前國內飛灰資源化工藝主要是制磚和做水泥輔料,其工藝簡單,對飛灰中的重金屬和二英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由于技術、經濟等方面的原因,導致飛灰的利用、處理處置能力與飛灰的產生量具有較大的差距。因此,現有的資源化、處理處置技術尚存有一定的局限性。
2建議
2.1嚴格日常監管(1)加強源頭減量。建議使用清潔能源和原料,減少包裝材料過度使用,組織凈菜和潔凈農副產品進城,開展資源綜合利用,推進垃圾科學分類,從而在產品生產、流通和消費過程中減少生活垃圾數量;推行厭氧發酵或堆肥等方式利用、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從源頭上減少垃圾焚燒處置中飛灰的產生。(2)如實申報、防范風險。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單位要將飛灰的產生、貯存、利用、處置等情況納入生產記錄,建立管理臺賬,如實記錄相關信息并及時依法向環保部門申報。飛灰產生單位如不能自行利用或處理處置的,應委托具有危險貨物運輸資質的單位運輸飛灰;在飛灰的轉移過程中,執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制度;加強飛灰貯存期間的環境風險管理,其貯存設施應當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貯存時間期限不得超過一年,建議當年產生的飛灰應在當年進行利用或處理處置。飛灰產生單位應當以控制環境風險為目標,按照相關規定制定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和應急預案并報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環保部門備案。(3)規范利用處置行為。鼓勵建立飛灰的應急處置區域合作和協調機制,提高風險應對能力。對于欲從事飛灰利用、處理處置的單位,應當依據《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申領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從而保證飛灰得到有效地利用、處理處置,避免造成二次環境污染,便于今后各級環保部門對其管理,從根本上解決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焚燒飛灰的不規范利用和處理處置行為。
2.2增加利用處置能力(1)統籌設施建設。為控制飛灰利用、處理處置過程的風險,通過實際場地的跟蹤監測及風險評估模型開發,對飛灰的產生情況進行科學評估。建議“十二五”期間大力發展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建設時,各地方省市要統籌規劃生活垃圾焚燒飛灰的利用、處置設施的建設。(2)建立示范工程。統籌國家和地方的科技資源,促進科研單位、企業、政府之間的聯合,采用熔融、水泥窯協同處置以及等離子等工藝技術,加強飛灰的利用、處理處置技術研發,依托重點工程項目和其相關研究項目,以企業為主體,對較成熟的技術通過建立示范工程進行推廣,為生活垃圾焚燒飛灰利用和處理處置提供參考依據。鼓勵地方政府以企業為主體,設立危險廢物綜合利用的相關研究項目,進行關鍵技術的開發和建立示范工程,對較成熟的技術和示范工程進行應用推廣。
生物表面活性劑的熱穩定性、化學穩定性良好。例如,地衣芽孢桿菌產生的脂肽在75℃時可以耐熱140h。有些活性劑耐強酸、強堿,例如,0.0-D-海藻糖-6-棒桿霉菌酸脂,在0.1mol/L鹽酸中浸泡70h,僅有10%的糖脂被降解??傊?,生物表面活性劑自身具有生理、藥理、免疫功能,原料來源廣泛,生產工藝簡單,常溫下能夠發生反應。最為重要的是,生物表面活性劑用量少,沒有毒性,可以完全降解,對周圍環境不會造成污染和破壞。正是由于具有上述多方面的性能和特征,因而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在環境工程的應用愈加廣泛。
2生物表面活性劑在環境工程中的應用
2.1有機物降解
為消除土壤中的有機污染物,在土壤處理過程中加入生物表面活性劑,能夠讓污染物分散、增溶、乳化,提高土壤生物的可利用性,促進土壤中的生物盡快降解。尤其是在受到石油污染的土壤處理過程中,適當加入生物表面活性劑有著十分顯著的效果。有研究表明,采用銅綠假單胞菌合成的生物表面活性劑海藻糖脂,在原油污染處理過程中,能提高原油污染降解速度。另外,在土壤微生物體系中加入生物表面活性劑,能縮短油類降解時間,提高降解效果。
2.2油污預處理
在石油加工行業,油污是較為普遍的環境污染問題。并且一旦發生石油污染事件,污染物中往往含有烴類物質,具有一定毒性,造成較為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正式處理這些油污之前,為提高處理效果,通常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油污預處理,也就是將含油的污泥進行脫油處理。日常工作中,經常用微生物代謝后產生的活性劑進行油污處理。這類活性劑的增溶性能良好,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能降低烴類物質的強吸附性能,使得烴類物質從油污中分離,降低油泥中的油類物質含油量,達到有效處理油污的目的。
2.3生物修復
在自然界中,微生物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它可以促進有機物降解,確保生物環境修復順利進行。實際工作中為達到生物修復的目的,可以直接采用發酵液的方式進行修復。通過這種措施的有效應用,不僅可以降低產品純化成本,還能降低分離提取表面活性劑的成本,處理效果佳,成本低,對整個生物修復工作產生重要影響,也有著較為廣闊的應用前景,今后在實際工作中必將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
2.4去除重金屬
被油污染的土壤中的重金屬,如果不對其進行有效處理,往往會加重環境污染問題,影響作物生長。有研究表明,用表面活性生物化學物質、鼠李糖脂、槐糖脂的洗滌液沖洗土壤,可去除土壤中100%的鋅,還可以除去土壤中的有機態銅。有研究利用皂角苷去除粘土、沙土、有機質土壤、垃圾焚燒灰中的重金屬,并且效果良好,在實際工作中也逐漸受到重視。另外還可以利用生物表面活性劑去除廢水中的金屬離子,例如,用吸附-浮選法除去工業廢水的Cr6+和Zn2+,用活性劑的茶皂素浮選去除廢水中的鎘離子。不僅操作工藝簡單,而且能取得良好的金屬離子去除效果。
2.5減少農藥污染
在農業領域應用生物表面活性劑,能夠讓殺蟲劑得以均勻分散,并用作有機磷殺蟲劑的配方,有利于降低污染,取得良好效果。銅綠假單孢菌產的表面活性劑能溶解有毒的有機化學物質,使其溶解性得以增大。并在污染物處理過程中,能使六氯聯苯回收率提高31%,滿足實際處理工作需要。研究還表明,枯草芽孢桿菌產的表面活性劑加到α-和β-endosulfan溶液中,能夠將生物降解速率提高30%~40%。并促進其他結構降解,取得更好的處理效果,減少農藥使用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
3結論
[關鍵詞]人性化;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
一、目前小區園林景觀的現狀
園林景觀發展的歷史在中國已經有幾千年,適應現代園林景觀研究卻只有40多年。所以,很多人對園林景觀的認識很膚淺,認為園林只是種花種草,挖湖堆山,置石理水。改革開放以后,很多人有了出國的機會,看到歐洲幾何對稱的園林,開闊的大草坪很壯觀,于是歐陸風、草坪風等風格的住宅小區不斷涌現。隨著房地產的蓬勃興起,中國園林風、歐陸風在居住小區中盛行,但這些園林景觀往往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功能,也沒有考慮到小區人性空間和功能性空間。
二、了解居住者的需求
當然,設計一個具有人性化空間的居住區首先必須了解居住者的行為需求,生活習慣。居住環境是為人而創造的,是為滿足人的需求而設計的。美國心理學會主席A·馬斯洛在《動機與個性》一書中提出了需求等級論,他認為人的需求由低級到高級、由物質到精神,有著不同的層次:生理的需要一安全的需要一歸屬與愛的需要一自尊的需要一自我實現的需要。
生理和安全的需要是指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衣、食、住、行以及人身安全、勞動安全等需要;愛與歸屬及自尊的需要是指人的心理需要,包話對社會交往、地位、傳統、文化的需要;自我實現則是人高層次的發展需要,包括對生命的意義、自我的滿足、個性風格的追求等等。當然,不同人需求的層次是不同的,并且這種需求隨著時間、地點和場所的不同也有不同的表現。在居住環境建設中,必須從滿足居民的各種需求出發,使環境具備一些基本的特征。
(一)安全性
安全是人們生存的首要條件,沒有安全性也就談不到其他各方面的特征。居住環境的安全性表現在日常安全系統、防災系統、防盜系統等方面。
(二)健康性
居住環境健康性指標包括空氣、日照、噪聲和環境民事行政等與人的身體健康密切相關的內容。居住環境空氣要保持清新、自然,防止各種有害氣體和物質的深度超標。同時,健康性還要求通向健康身心的設施、空間配套齊全,滿足居民鍛煉身體的需求。
(三)舒適性
居住環境的舒適性指使用上和視覺上的感受。使用上的舒適,包括各種設施是否以人體工程學的原理創造使用的合理,是否從環境心理學的角度創造滿足人們活動的空間;視覺上的舒適,要滿足不同地區居民的傳統生活習慣和對環境景觀特點的認同。
(四)通達性
通達性保障著居住環境各種功能使用的效率和效果,通達的可選擇性體現了社會公平與實現多樣需求的目標。通達空間的層次決定了通路的性質和等級。私密性強的空間,通路的等級低,交通性弱,通達性也小。
(五)識別性
居民是居住環境的主體,居民要求所處的環境具有識別性,讓居民分辨出自己的住宅以及自身在空間環境中所處的位置、方向,進而掌握環境的構成模式和組織規律,以便按不同時間和場合需要,以最佳的方式到達自己想去的位置,參加自己想參加的活動。強化識別性,需要賦予外部空間以視覺上鮮明的個性。
(六)領域性
居住環境不同于一般公共環境,它的領域性要求強烈,層次多樣。美國學者斯卡·紐曼提出的這個空間概念認為,人的各種活動都要求相適應的領域范圍。他把居住環境歸結為由公共性空間、半公共性空間、半私密性空間和私密性空間四個層次組成的空間環境占有與控制的要求,認為領域在空間上是固定的,不隨人的移動而移動。
(七)多樣性
多樣性的要求是基于不同人群的年齡、職業、喜好、修養、文化等要素而產生的,而且是處于不斷發展、變化的動態過程中??臻g的創造、設施的設計并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中國造園藝術謂之“造園無格、借景有因”,說的就是無需固定的格局、法式,要因地制宜地將景觀組織起來,各種景色皆可為我所用。
(八)和諧性
多樣的外部環境各要素之間做到和諧統一,避免不同形式、風格、色彩的要素產生沖突和對立。同時,環境構成要素作為實體來構成空間,空間才是主角,各要素需要以環境和諧的整體利益限制自身不適宜的夸張表現,使各自的先后、主次、從屬分明,共同構筑協調、統一的環境景觀。
(九)連續性
在居住環境景觀空間中,應注意居民在居住區內不同時間、空間、方位的視角和活動方式,進行全方位的景觀設計,努力創造步移景異、延綿不斷的效果,尤其要注重節奏、形式、色彩與空間的協調。
(十)文化性
居住環境的文化性體現在地方性和時代性當中。應當充分考慮傳統生活方式的特點,尋找與現代居住空間環境的契合點,以不同的方式,從空間形態、尺度、界面的色彩、細部表達對傳統與現代的理解,延續文化脈絡。
(十一)生態性
回歸自然、親近自然是人的本性,引入自然界的山、水、綠化,模擬自然風光,也是居住環境的基本要求。具有生態性的居住環境能夠喚起居民美好的情感寄托,人與大自然共生共棲,才能體驗到永恒的真理,“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是美的最高境界。
三、重歸人性的場所。找回故事的地方
當滿足了環境的一些基本特征后,我們開始考慮何為人性化的居住區。當設計是為了生活、為了人內在的體驗,當設計師成為一個內在者而融入當地人的生活,當設計的對象具有功用和意義時,我們方可重歸人性的場所,找回那故事的地方。所以,進行景觀設計時,作為設計者應做到:
1.認識人性。人作為一個自然人和社會人,他們到底需要什么?人需要交流,害怕孤獨;需要運動,需要坐下休息;人離不開水,人也愛玩火;愛采摘和捕獲;需要庇護和蔭涼,需要嘹望,看別人而不被別人看到;人需要領地,需要適當尺度的空間;人需要安全,同時人需要挑戰;愛走平坦的道路,有時卻愛涉水、踏汀步、穿障礙、過橋梁。同時,人要交流、要戀愛、要被人關注、同時喜歡關注別人因此,需要設計的場所能讓人性充分發揮。
2.閱讀大地。大自然的風、水、雨、雪,植物的繁衍和動物的運動過程,災害的蔓延過程等等,都刻寫在大地上。因此大地會告訴我們什么地方可以有樹木,什么地方可以有水瀆;大地也告訴我們什么格局和形式是安全與健康的,因而是吉祥的,什么格局是危險和恐怖的,因而是兇煞的。同時,大地景觀是一部人文的書:大地上的足跡和道路,門和橋,墻和籬笆,建筑和城市以及大地上的文理和名字,都講述著關于人與人、人與自然的愛和恨,人類的過去、現在甚至未來。因此,閱讀大地是在認識自然,而更重要的是認識人自己。
3.體驗生活。體驗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當地人的價值觀。如果你不到都江堰的江邊林下坐上一天,就不明白為什么成都被認為是中國最悠閑的城市;如果你不搭一回北京街上的出租車,就不理解北京作為“政治中心”的含義;如果你不到溫州街頭走走。你就不知道“全民皆商”的意味。只有懂得當地人的生活,才會有符合當地人生活的公共空間的設計。
4.聆聽故事。故事源于當地人的生活和場所的歷史,因此要聽未來場所使用者講述關于足下土地的故事,同時要掘地三尺,閱讀關于這塊場地的自然及人文歷史,不管實物的或是文字的。由此感悟地方精神:一種源于當地的自然過程及人文過程的內在的力量,是設計形式背后的動力和原因,也是設計所表達和體現的場所的本質屬性。這樣的設計是屬于當地人的,屬于當地人的生活,當然也是屬于當地自然與歷史過程。:
5.尋回童年的記憶。童年是絕大多數人一生中最美好、最快樂的時光,而且大多數人經歷過相同的童趣。在設計里融入一些童年記憶的痕跡,讓居住者憶起童年時光,這也是體現居住區園林景觀人性化設計的表現。
總而言之,營造人性化居住區景觀,要符合自然法則,遵循生態學原則,挖掘和賦予特定居住區特定景觀的獨特理念和精神,追求自然、社會、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力求做到“天人合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