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3:30
序論:在您撰寫草原文化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論文摘要:針對草原生態系統日益惡化的趨勢,提出了實現草原生態建設和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措施和建議。
草原畜牧業主要是以天然牧草和采取放牧方式經營的畜牧業,因此天然草原的優劣和豐欠程度決定著草原畜牧業的興衰。建國初期,我省牧區草原狀況相對良好。60年代末牧區開始發生草原退化現象,隨后愈演愈烈,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近年來甘肅省90%的天然草原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30%的嚴重退化,導致牧草產量、品質下降,載畜能力降低。如何解決日益尖銳的草畜矛盾,保護生態環境,直接關系到草地資源的永續利用,直接關系到牧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這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更重要的是一個生態問題和社會問題。
1草原退化原因
草原退化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但主要是人類對草原生態系統長期的嚴重干擾,導致草原植被遭到破壞,生態環境逐漸惡化,最終失去平衡。
1.1超載過牧超載過牧是不顧草原第一性生產的能力,盲目加大畜群規模和放牧頻率,使牲畜的采食量長期超過牧草再生量,實行掠奪式經營所造成的。在草原退化的情況下繼續增加牲畜數量,形成了牲畜增加草原退化牲畜繼續增加草原加劇退化的惡性循環。據調查天祝縣的牲畜數量由60年代的17.40萬頭(只)發展到目前的64萬頭(只),增長了2.70倍,畜均占有鮮草產量由7622.90kg下降到2081.04kg,超載23.85%,所以,沒有不良的草原,只有不合理的利用制度和方式。
1.2亂采濫挖草原牧區、半農半牧區由于缺少燃料,農牧民群眾燒茶做飯,主要依靠拾糞撿柴,在人口不斷增長的情況下,為生活用能的需要,大量鏟草皮、砍伐草原上的喬木、灌木、半灌木作薪柴,對原生植被造成嚴重破壞。
甘肅省大部分高寒陰濕草原生長有中藥材,如冬蟲夏草、羌活、秦艽、赤芍、柴胡、黃芪等,而且品質優良,市場需求量大,行情看漲。每年入春以后,都有大批農牧民涌入草原采挖,不僅使藥材資源日趨枯竭,而且使植被遭受到嚴重破壞,在荒漠草原,摟發菜、挖甘草、麻黃的現象年年都有發生,使本已脆弱的荒漠生態系統,雪上加霜。
1.3鼠蟲危害草原鼠蟲害的發生與猖獗是在一定氣候、土壤、植被條件下形成的,氣候干旱和草原退化為鼠蟲害的發生與蔓延創造了條件,而鼠蟲的發生危害,又加劇了草原的退化,處于一種惡替過程。草層高密度大鼠蟲害不易發生,而草原退化、草層變矮、變稀,有利于鼠蟲害的繁衍。近年來,草原鼠蟲害危害面積仍在逐年擴大。全國的面積已達6億畝,僅鮮草折合人民幣損失60多億元,經濟損失嚴重。雖然每年都采取化學、生物等防治措施進行防治,但因經費不足,防治面積小,每年的防治面積只占發生面積的10%左右,造成“年年防治,年年成災”的被動局面,防治成果難以鞏固。
1.4毒草危害長期以來,隨著草原“三化”面積的日趨擴大,許多草場優良牧草減少,有毒植物不斷生長蔓延,加劇了草原退化。
在甘肅天然草原上分布的主要有毒植物有棘豆、狼毒、醉馬草等,面積達到1500萬畝。這些有毒植物根系發達、耐寒、耐旱、返青早、生命力強、并有較強的抗逆性,它不僅與優良牧草爭地,而且和優良牧草爭奪土壤中的養分、水分。在草原上逐年增多,甚至在某些草原上形成明顯的優勢種群,使草場利用率下降。
2治理草原退化的措施
2.1落實草原有償承包責任制落實草原分戶有償承包使用,理順草原管理體制,合理利用草原,防治“草原無主、放牧無界、使用無償、建設無責”,使草原的管、建、用同責、權、利相結合,適應現階段家畜私營形式的首要措施。這項工作在很多地方還只停留在口頭上,沒有得到落實,因此,各級政府、領導、業務部門要依據《草原法》,全面徹底地落實草原有償承包責任制,健全投入機制,明確建設責任,真正做到“誰承包、誰建設、誰受益”,才能調動農牧民主動建設草原的積極性,也才能從根本上遏制草原退化,促進植被恢復。
2.2以草定畜,科學合理利用草地資源加強草原圍欄建設,以草定畜,以畜定草,嚴格控制牲畜數量,實行劃區輪牧,科學合理利用草原,用養并舉。在合理利用改良草場時,必須有正確的指導思想,首先要明確,草原是牧業生產資料之一,不單純是自然綜合體,更不能認為是荒地。在研究、改造它的時候,必須具有生產觀點,而在利用中應該強調,要利用它就必須付出一定的勞動進行保育,才能使它充分發揮自然生產能力。只有通過一系列的人為措施,才能維持并逐步提高草場生產力,使牲畜得以穩步發展。
2.3充分發揮夏季草場,發展季節畜牧業依據草原的季節分布特點,在調整畜群結構,提高適齡母畜比例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夏季草場的牧草優勢,適時轉場輪牧,發展季節性畜牧生產,擴大出欄率和商品率,這樣不僅能夠增加農牧民收入,還可以有效減輕冬春草場的放牧壓力,防治進一步退化。此外加強人工草地建設,生產足量優質飼料,增加牧草貯備,降低放牧家畜對天然草原、尤其是冬春草原的壓力,促使退化草原的自然恢復。
2.4加大鼠蟲害防治力度,鞏固防治成果草原鼠蟲害防治工作是草原保護工作的重要一環,《草原法》明確規定“縣級以上業務部門必須加強草原建設,搞好鼠蟲害防治工作”。因此,必須從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來認識鼠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首先要認真各項防治措施,理清工作思路,加大投資力度,加強隊伍建設。二是加強預測工作,建立健全預報體系,不斷改善預測預報工作的手段。三是健全目標責任制,把草原鼠蟲害的防治工作同農牧民草原承包有機的結合起來,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四是大力推廣以生物防治為主的無公害藥物防治技術,保護天敵,不斷探索新的防治措施,加大鼠蟲害綜合防治力度,變被動防治為主動防治,才能有效地減輕鼠蟲害對草原的危害。
2.5加強草原毒草的防除以牧區草原為重點,建立重大毒草災害報告制度。實施草原毒草調查、技術規程和防治標準,逐步減少毒草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開展毒草災害的風險評估、生態示范工程、防治機具購置、治理設施的建設、除草藥劑的研制及基層技術人員的培訓工作。
參考文獻
[1]呂曉英,呂勝利.甘南草地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J].草業科學,200219(7):1-4.
論文摘要:針對草原生態系統日益惡化的趨勢,提出了實現草原生態建設和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措施和建議。
草原畜牧業主要是以天然牧草和采取放牧方式經營的畜牧業,因此天然草原的優劣和豐欠程度決定著草原畜牧業的興衰。建國初期,我省牧區草原狀況相對良好。60年代末牧區開始發生草原退化現象,隨后愈演愈烈,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近年來甘肅省90%的天然草原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30%的嚴重退化,導致牧草產量、品質下降,載畜能力降低。如何解決日益尖銳的草畜矛盾,保護生態環境,直接關系到草地資源的永續利用,直接關系到牧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這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更重要的是一個生態問題和社會問題。
1草原退化原因
草原退化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但主要是人類對草原生態系統長期的嚴重干擾,導致草原植被遭到破壞,生態環境逐漸惡化,最終失去平衡。
1.1超載過牧超載過牧是不顧草原第一性生產的能力,盲目加大畜群規模和放牧頻率,使牲畜的采食量長期超過牧草再生量,實行掠奪式經營所造成的。在草原退化的情況下繼續增加牲畜數量,形成了牲畜增加草原退化牲畜繼續增加草原加劇退化的惡性循環。據調查天??h的牲畜數量由60年代的17.40萬頭(只)發展到目前的64萬頭(只),增長了2.70倍,畜均占有鮮草產量由7622.90kg下降到2081.04kg,超載23.85%,所以,沒有不良的草原,只有不合理的利用制度和方式。
1.2亂采濫挖草原牧區、半農半牧區由于缺少燃料,農牧民群眾燒茶做飯,主要依靠拾糞撿柴,在人口不斷增長的情況下,為生活用能的需要,大量鏟草皮、砍伐草原上的喬木、灌木、半灌木作薪柴,對原生植被造成嚴重破壞。
甘肅省大部分高寒陰濕草原生長有中藥材,如冬蟲夏草、羌活、秦艽、赤芍、柴胡、黃芪等,而且品質優良,市場需求量大,行情看漲。每年入春以后,都有大批農牧民涌入草原采挖,不僅使藥材資源日趨枯竭,而且使植被遭受到嚴重破壞,在荒漠草原,摟發菜、挖甘草、麻黃的現象年年都有發生,使本已脆弱的荒漠生態系統,雪上加霜。
1.3鼠蟲危害草原鼠蟲害的發生與猖獗是在一定氣候、土壤、植被條件下形成的,氣候干旱和草原退化為鼠蟲害的發生與蔓延創造了條件,而鼠蟲的發生危害,又加劇了草原的退化,處于一種惡替過程。草層高密度大鼠蟲害不易發生,而草原退化、草層變矮、變稀,有利于鼠蟲害的繁衍。近年來,草原鼠蟲害危害面積仍在逐年擴大。全國的面積已達6億畝,僅鮮草折合人民幣損失60多億元,經濟損失嚴重。雖然每年都采取化學、生物等防治措施進行防治,但因經費不足,防治面積小,每年的防治面積只占發生面積的10%左右,造成“年年防治,年年成災”的被動局面,防治成果難以鞏固。
1.4毒草危害長期以來,隨著草原“三化”面積的日趨擴大,許多草場優良牧草減少,有毒植物不斷生長蔓延,加劇了草原退化。
在甘肅天然草原上分布的主要有毒植物有棘豆、狼毒、醉馬草等,面積達到1500萬畝。這些有毒植物根系發達、耐寒、耐旱、返青早、生命力強、并有較強的抗逆性,它不僅與優良牧草爭地,而且和優良牧草爭奪土壤中的養分、水分。在草原上逐年增多,甚至在某些草原上形成明顯的優勢種群,使草場利用率下降。
2治理草原退化的措施
2.1落實草原有償承包責任制落實草原分戶有償承包使用,理順草原管理體制,合理利用草原,防治“草原無主、放牧無界、使用無償、建設無責”,使草原的管、建、用同責、權、利相結合,適應現階段家畜私營形式的首要措施。這項工作在很多地方還只停留在口頭上,沒有得到落實,因此,各級政府、領導、業務部門要依據《草原法》,全面徹底地落實草原有償承包責任制,健全投入機制,明確建設責任,真正做到“誰承包、誰建設、誰受益”,才能調動農牧民主動建設草原的積極性,也才能從根本上遏制草原退化,促進植被恢復。2.2以草定畜,科學合理利用草地資源加強草原圍欄建設,以草定畜,以畜定草,嚴格控制牲畜數量,實行劃區輪牧,科學合理利用草原,用養并舉。在合理利用改良草場時,必須有正確的指導思想,首先要明確,草原是牧業生產資料之一,不單純是自然綜合體,更不能認為是荒地。在研究、改造它的時候,必須具有生產觀點,而在利用中應該強調,要利用它就必須付出一定的勞動進行保育,才能使它充分發揮自然生產能力。只有通過一系列的人為措施,才能維持并逐步提高草場生產力,使牲畜得以穩步發展。
2.3充分發揮夏季草場,發展季節畜牧業依據草原的季節分布特點,在調整畜群結構,提高適齡母畜比例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夏季草場的牧草優勢,適時轉場輪牧,發展季節性畜牧生產,擴大出欄率和商品率,這樣不僅能夠增加農牧民收入,還可以有效減輕冬春草場的放牧壓力,防治進一步退化。此外加強人工草地建設,生產足量優質飼料,增加牧草貯備,降低放牧家畜對天然草原、尤其是冬春草原的壓力,促使退化草原的自然恢復。
2.4加大鼠蟲害防治力度,鞏固防治成果草原鼠蟲害防治工作是草原保護工作的重要一環,《草原法》明確規定“縣級以上業務部門必須加強草原建設,搞好鼠蟲害防治工作”。因此,必須從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來認識鼠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首先要認真各項防治措施,理清工作思路,加大投資力度,加強隊伍建設。二是加強預測工作,建立健全預報體系,不斷改善預測預報工作的手段。三是健全目標責任制,把草原鼠蟲害的防治工作同農牧民草原承包有機的結合起來,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四是大力推廣以生物防治為主的無公害藥物防治技術,保護天敵,不斷探索新的防治措施,加大鼠蟲害綜合防治力度,變被動防治為主動防治,才能有效地減輕鼠蟲害對草原的危害。
2.5加強草原毒草的防除以牧區草原為重點,建立重大毒草災害報告制度。實施草原毒草調查、技術規程和防治標準,逐步減少毒草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開展毒草災害的風險評估、生態示范工程、防治機具購置、治理設施的建設、除草藥劑的研制及基層技術人員的培訓工作。
參考文獻
[1]呂曉英,呂勝利.甘南草地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J].草業科學,200219(7):1-4.
1.1花鏡花鏡的布置自然靈活,不拘束。在園林工程設計中,花鏡的使用率極高,如道路鑲邊使用紅花紫花酢漿草,色帶邊上用四季草花裝飾等,讓綠化不再單調,同時又起到點綴的作用[4]。
1.2組合盆栽組合盆栽是近年來流行的花卉應用形式,主要受年輕人的喜愛。將草花設計成組合盆栽,并搭配一些大小不等的容器,配合株高的變化,以群組的方式放置,再配以微形園林小品,如人物、建筑等,隨意打造一些理想的、有立體感的組合景觀。部分微小的容器組合適合放于辦公室里用作擺飾,裝扮空間。
2草花造景原則
草花造景時,講究統一和諧、自然美觀大方。利用不同草花的近似性和一致性,表達出協調的柔美之感。而利用草花的差異和變化,可以產生強烈的視覺刺激,烘托出歡快、熱烈的氛圍。如在花壇周圍配置銀葉菊、彩葉草等品種,不僅可增加花壇層次感,還突出了花壇的美感。
3草花造景的施工及養護
3.1草花種植在園林設計中,草花一般以1年4~6次更換為標準,種植時應當選擇適合本地的花卉進行種植。草花種植前應選擇剛出花苞的草花,密度以設計或實際景觀效果為主。草花多帶有營養缽,應先除去草花的營養缽或花盆,然后將泥土完整埋入花池內。蓋好碎土,讓草花盆土保持與種植床土表面持平,栽好后灌足定根水。草花移植到綠帶后,除高溫、多雨的夏季外,一般都有1~2個月的觀花期。對開花期較長、長時間不更換的花木,應追肥補充養分,并及時清理雜草和垃圾雜物,加強病蟲害防治。
3.2草花擺放室內布置可選擇耐陰的花卉;廣場擺放應選擇喜光、耐旱、管理粗放的花卉;矮小的花卉適合種植于道路中分綠化帶中,以免干擾駕駛員視線,影響交通;寬闊地帶可以選用顏色艷麗的草花,以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擺放草花前,應先在擺放位置進行模紋放樣,確定好線條區域后,逐一分類各草花的顏色后再進行擺放[6]。擺放的草花由于沒有入土栽植,在水分保養上不如栽植的草花,因此可通過人工或灑水車早晚淋水,澆水要充足、及時,特別是遇到夏季氣溫過高時,只適宜早晚澆水。遇有殘花或徒長枝葉要及時修剪。另外,為了保持良好的景觀效果,應隨時更換枯萎或死亡的植株。
4市場潛力及趨勢
我們從歷史縱斷面的“古今”維度著眼,綜合草原文化的“草原”這一符號特色、歐亞草原這一地域特點以及復合型的建構特征為理解起點,認為體現草原人類與自然生態適應關系的游牧文化、體現草原人類與人文生態歸屬關系的民族文化、體現草原人類與精神世界審美關系的生態文化,是支撐草原文化宏大結構的三個基本構成。
一、游牧文化體現草原人類與其生存的自然生態環境之間的適應關系,是草原文化的主導型文化
游牧文化就是草原人類在草原生態環境下的生存方式。據考證, 以內蒙古草原為主的我國北方草原, 形成于7千萬年以前。那時, 由于地殼的變動, 內蒙古高原逐漸隆起,內陸性氣候使高原內部變得寒冷、干燥。受季風和干旱氣候的周期性影響,北方植物的生長發育也出現了明顯的周期性。由于喜涼性的草本植物具有壽命長、發芽快、提前開花和花期縮短等特性, 因而能迅速適應變化了的環境而分布愈來愈廣, 在具有腐殖層的高原土壤上形成了成片的植被, 最終形成了草原。為了適應這一特定的地理環境和自然生態,滿足人的第一生存需要,生息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開始逐水草而居,以移畜就草的生產方式創造了與農耕文化迥然相異的游牧文化。中國北部的游牧文化作為草原文化的主導類型,獨具特色。
我們強調游牧文化在歷史上的主導地位,并非要抹殺從古至今其他生產方式、經濟類型在草原文化中的一席之地。因為,草原文化是以草原自然生態為基礎產生的,而在草原自然生態環境中,相繼產生采集、狩獵、農耕、游牧、工業等多種文化形態。這些文化形態在不同歷史時期從不同角度為草原文化注入新的文化元素和活力,使草原文化一開始就成為以多種生產方式為基礎的多種文化集合,即游牧文化、農耕文化及其他文化的統一。
游牧文化循著文化發生、發展、衰落的自然軌跡分別經歷了它的形成期、鼎盛期和衰頹期。隨著游牧生產逐漸優于采集、漁獵、畜牧和農耕等諸多經濟手段,在北方草原上占據主導地位開始,游牧文化進入了精力最旺盛、元氣最充沛的興盛期。有學者論證,從公元前15世紀到公元15世紀,游牧世界前后三次對鄰近的農耕世界發起大規模的沖擊,導致整個歐亞大陸民族大沖突、大融合以及文明的大交替和大整合。但是,自近代始,新興的工業革命在農耕世界迅速崛起,撼動了游牧文化長期占據的主導地位,進入了文化功能的衰頹期。以內蒙古為例,在藏地佛教文化、漢地農耕商貿文化的橫向拓展沖擊下,游牧社會既不能良性地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文化傳統,又無力自覺地引發社會文化的創新運動以推動社會躍入更高一級社會形態。面對日益變遷的人文環境和生態環境,世代以草原資源為生計依托的人和事物都需要在新的聯系結構中激發活力,競相生存,圖謀發展,以適應和克服生存語境的新變化。由此,多種經濟文化在古老的草原上齊頭并進,引領整個草原文化步入后游牧時代,既是命運使然,更是歷史的必然。
二、民族文化體現草原人類與其生存的人文生態環境之間的歸屬關系,是草原文化中最具活態的主體屬性文化
以內蒙古為核心的廣大草原區域,自遠古時起即是承載草原人類活動的巨大搖籃。草原人類在這片土地上世代繁衍生息,創造、建構了一個層層累積,縱向拓深的獨特的民族文化建構體系。這片土地不僅是歷史上匈奴、柔然、鮮卑、突厥、蒙古等各個民族繁衍生息、傳承文化的大舞臺,也是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等新生民族血脈相傳、生存生計之根。
北方草原地區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從夏商周時起,北方草原諸多游牧群體就活躍在農耕文化史的字里行間;秦漢時期,結束了北方數百個民族和部落長期互不統屬局面的匈奴帝國,成為歷史大劇中草原民族的文化強音;繼匈奴之后,鮮卑逐漸成為中國北方草原最強大的民族,拓跋鮮卑結束了我國北方南北朝之前一百余年的歷代紛爭, 與南朝并立, 客觀上為隋唐大一統中央封建王朝的建立創造了基礎和條件;隋唐一統之際,突厥與回紇相繼崛起于中國北方草原, 并先后建立了勢超匈奴、鮮卑的強大汗國;宋遼金時期, 契丹、黨項和女真連續勃興, 與宋鼎足而立長達一個多世紀, 直至蒙古族登上歷史舞臺。
蒙元帝國是繼鮮卑、契丹、女真的地方性政權之后的第一個由北方民族“面南而王”的全國性統一政權。它的建立與發展不僅改變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格局,更是通過草原文化與農耕文化的大整合為中華文化史創造了新的運動規律。17世紀,崛起于東北地域的滿族建立大清帝國,再次入主中原,統治全國,將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推向了頂峰。1911年,滿清王朝,草原民族入主中原的歷史,也奏起了悲愴的尾音。
從文化的發展態勢而論,蒙、滿兩個北方游牧民族問鼎中原,既是民族文化縱向累積、層層疊加,不斷壯大草原本土文化后的順勢爆發,也是草原文化橫向拓展,不懈對話中原農耕文化后的強勢結果。
從民族文化的構成而論,縱觀北方草原各民族的發展歷史,不難發現,隨著一個民族的衰落, 該民族的歷史也就在該地區中斷了;但一個民族的衰落,并不等于這個民族的人種都已絕滅,大批的人口仍舊留在草原, 依附于另一個新興的民族。而他們創造的各具風格的民族文化也以人為載體,世代積淀、延傳,為草原文化的歷史華章增添了豐富的內容。所以說, 草原文化并非單屬于某一個民族、某個歷史時期,而是由各個歷史時期不同的游牧民族的縱向累積、層層積淀、共同組成,是一個由以民族為載體,以接力運動的前行軌跡,前赴后繼地創造、傳承和發展的復合文化、活態文化。
三、生態文化體現草原人類與其追求的精神世界之間的審美關系,是草原文化面向未來的主流發展文化
草原民族以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精神之間的“和諧平衡”為精神主線,建構了一個以語言文字、文學藝術和哲學宗教、政治法律以及科學技術、民俗民風為外顯形態,以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審美追求、道德規范為內隱形態的生態文化體系。
“崇尚自然”的文化理念貫穿草原生態文化于始終。草原社會的經濟結構是由人、畜和環境構成的綜合體,其中傳統的獵、牧生產對于自然環境具有較強的依賴性。然而,草原復雜的生態環境、草原牧場有限的載畜量和生活資料與人和畜日益增長的需求之間,形成天然矛盾,要求草原人們通過保持人、畜、草原三方之間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以確保自身的有效生存和持續發展。草原人們正視自己作為自然之子的身份,以對自然世界和生態規律的深入認知為一切生產生活的前提條件和必然要求,約束和規約自身的文化創造活動。他們把自我融入天地萬物, 與之形成和諧共生的大生命圈;把倫理、德性轉移到整個生命世界, 構成了萬物與人都各具倫理、德性的獨特的生態倫理觀。這種 “崇尚自然”的生態理念以及人與萬物血脈相通的“親生命性”,也契合了現代文明的價值追求和發展方向。
“恪守信義”的道德理念貫穿草原文化于始終。逐水草游牧的生存條件決定了草原民族生產生活的松散性。而這種松散的社會結構難以借助法律法規的強制和輿論監督來約束個體,對公共秩序的維護和社會公德的操守更多訴求于社會成員的自覺意識。因此,草原民族更加注重倫理道德的構建和維護。其中,“信義”是草原民族倫理道德體系的核心理念,它既是草原社會的治國執政之本,也是草原社會成員的立身之本。上至統治階層下至黎民百姓,都以“誠信”為道德底線,以“信義”為普遍恪守的行為準則。
“信義”是維系草原社會穩定和睦的基礎,也是保障社會成員身心和諧平衡的基石。“誠信”理念不僅為草原人類營造出和諧的社會環境,更為草原文化營造了和諧生態的人文環境。草原生態文化中,“恪守信義”的道德理念雖顯淳樸但不失本真,對現代文明仍不失啟迪意義。
“踐行自由 ”、“崇尚英雄”的審美理念貫穿于草原生態文化的始終。生存空間上的自由為草原民族內在精神世界的自由奠定了客觀的物質基礎,而以家庭或小規模群體為單位進行移畜就草的生產生活方式為草原民族內在精神世界的自由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政治制度對個人的強制力度不大、法律很少傷及個人,而早期的宗教――薩滿教也不觸及或約束人的內心。與其他農耕民族因被壓抑而產生的對自由的向往精神不同,草原民族的自由精神是從草原社會、草原文化的內部自發形成的“遺傳密碼”,是先天的品性。對草原民族而言,自由不是純粹的精神原則, 而是人們現實生活中踐行的對象。
(一)草原文化資源的概念
相對于文化產業開發意義而言,文化資源可以被定義為:一個國家或地區內以原生態存在的、等待開發與利用的、有市場增值潛能的所有文化成果與文化形態。文化資源不是產品,不是商品,也不是產業,僅僅是可供開發,或可能具有開發潛力的物質或非物質性文化存在。也就是說,文化成果和文化形態如果只是靜態地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只是歷史的遺留物,那就只能稱之為文化遺產。而只有當這些文化存在與我們的現實生活和社會活動及社會發展目標聯系在一起時,才能稱之為文化資源。草原文化資源就是生活在內蒙古大草原上的草原民族自有史以來所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總和,是內蒙古民族文化產業可開發利用的對象,是內蒙古未來文化發展的基礎。草原民族的文化積累和文化創造不是今天才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而是自古就有,但將其視為資源,卻是當今經濟發展的結果。
(二)草原文化資源的性質
地域性。堅實的草原民族文化根基形成了草原地域文化的獨特個性和世界差異性,體現了不可替代的地域特色優勢。因此,草原文化資源才能成為內蒙古民族文化認同的標志。面對文化全球化大潮,草原民族既要展示自己獨特的文化個性,又要倡導高于本族群人文觀的文化導向;既要保持草原文化的獨特魅力,又要發揮草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既要讓草原文化走向世界,也要為世界文化的多元發展作出貢獻。
歷史性。草原文化資源也是個時間概念,體現草原文化的原始性和歷史遷延。那些與草原歷史發展相生相伴的文化資源是草原歷史的見證,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蘊豐富,啟迪、熏陶著人們的精神世界,引發著人們對民族歷史的追懷和對草原未來的期待。文化地產理念是將歷史文化資源與現代文化產業結合起來,在對歷史文化風貌進行全面保護的基礎上同新城市功能完美結合、功能完善、空間互動,從而形成良性發展態勢。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化地產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基礎。
功利性。草原文化資源是針對民族文化產業而產生的概念,因此具有相對性或目的性,也可稱之為功利性。這種功利性要求開發者與時俱進,探求文化受眾的文化審美意識、文化訴求點和文化市場的賣點,積極營造現代市場經濟文化氛圍,借助草原文化的深厚內涵重塑現代風尚,重鑄現代城市的文化精神,讓草原文化與時尚理念有機結合,水融,提煉出符合現代人審美的文化創意,提升現代草原都市的文化品位。
所以,草原文化資源的開發需要從地域性、歷史性、功利性三個維度來把握。
二、草原文化資源產業化開發的環節
按照市場規律,文化資源的產業化開發需要以下幾個環節,一是智能轉化的兩個環節:文化資源的認知環節、創意環節;二是經濟轉化的六個環節:投資環節、制作環節、流通環節、服務環節、產品安全保護環節和延伸環節。
(一)智能轉化環節
一是文化資源的認知環節。即在地域范圍內通過全面普查摸清到底有什么文化遺存和文化形態可以作為文化資源來開發。調查內容包括:文化資源的名稱、詳細文化內涵、文化價值、存量、分布區域、時代、規模、保存狀態、環境現狀以及擁有者、使用者等等狀況。文化產業是內容產業,文化資源的文化內涵和價值是決定文化產品形式、品位、級別和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保證文化產品的文化含量。這個環節就是為文化產業提業內容,是基礎環節,也是最重要的環節,為文化產業解決拿什么來做文章的問題。
二是創意環節。即賦予文化資源以現代思維和暢想,通過增強互相依賴、整合的方法賦予其生存能力,為靜態的文化資源注入活態的當代因素,讓文化資源與當代人的精神生活形成相互接納、相互促進的互動關系,增加其市場需求。這個過程,就好比是為藝術素材進行藝術創作的過程,看似起始環節,解決的卻是終端問題。它依靠借鑒國際文化生產的先進經驗,進行富有創意的開掘,提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有時代特點、有影響力、市場占有率高的文化創意,以提高文化產品在國際國內市場上的品位,進而提升整體文化發展水平,增強文化輸出能力。通過具體的創意方式將文化資源的文化內涵物質化。這個環節最難,也最關鍵,為文化產業解決做什么樣的文章的問題。
(二)經濟轉化環節
一是投資環節。為文化資源注入資本,包括人力、物力、財力以及技術力量和信息的投入。投資的規模、速度、結構和數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文化產品的資本含量,決定著文化經濟發展的規模、速度、結構和數量以及總體水平。投資環節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動力源泉,保證文化生產力的最終形成。
二是制作環節。這是一個實踐的環節,通過技術手段賦予其產品屬性,將文化資源轉化為既具備物質的依托方式,又具備文化符號象征意義的文化產品。這一環節決定文化產品的技術含量,特殊技術的使用是實現并保證文化產品物質轉化的關鍵,為文化產業解決如何做文章的問題。
三是流通環節。是文化的商品化過程。通過廣告宣傳擴大文化產品影響力、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通過銷售策劃使文化產品進入交換過程;通過流通進入消費領域,成為一種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的商品;通過文化消費轉換成經濟資本的收益,實現文化產業的利益追求。這是文化資源產業化開發的根本目標。
四是服務環節。是針對文化產品的特殊屬性而言的,有些文化產品屬服務形態。這類產品與生產過程不能分離,需要服務環節才能最終完成,消費者對此類文化產品的消費過程就是文化服務產品的服務過程。文化服務包括文化娛樂服務、文化咨詢服務、文化展演服務、文化講解服務等。
五是產品安全保護環節。文化產品因其創意內容和特殊技術制造而形成知識產權,主要指用印刷技術、數字技術等信息手段,將文化內涵物化為圖書、期刊、音像制品、影視出版物、商標、外觀造型設計等數字化文化產品所形成的專利;利用其他更廣泛的工業技術手段將分解了的文化元素物化在其他產品上的文化符號所形成的專利。相關保護權益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專營權等。產品安全保護的根本目的是保證資本投入及利潤贏取的安全性。
六是延伸環節。是文化產業擴大再生產的環節,促進產業鏈的形成。文化產業根據文化資源特點創造出相關文化符號,利用特殊技術和藝術手段將其中的經濟文化因子進行再加工和再創造,制造出文化衍生產品;或在其他產業滲透,促進文化附加值的提升,形成其他物質生產領域的衍生形式。延伸環節能保證文化資源被充分利用,保證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民族文化產業化開發過程存在的問題
(一)民族文化產業主體缺失,職責不清
文化產業的各個環節需要負責智能轉化的創意主體、負責資金投入的投資主體和負責制作銷售服務的制作主體。目前,這三個主體的內在聯系不很緊密:掌握文化資源認知并具有創意能力的創意主體是學術力量,包括學院、研究院、藝術團體等,但因為沒有形成行業規范,學術力量也只是各有所知;投資主體主要還是政府,在長期形成的觀念和體制的影響下,導致文化產業并不是嚴格按照市場規律來運行;制作主體是企業,它們擁有技術力量和設備。然而,三大毫不相干的主體力量難以實現文化資源、資金和技術的協調配置,造成民族文化產業主體缺失,職責不清。
市場經濟規律下民族文化產業開發的市場主體應該是文化產業集團,即文化企業。構成文化企業獨特價值鏈的基本要素是:文化資源的判斷和選擇,文化市場的系統知識,文化資源的開發技術,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分銷體系,以及整個產業開發過程的管理和控制等,這些基本要素決定著文化企業的競爭優勢。所以,文化企業的職責應該是選擇、評論、有效開發和管理文化資源,籌集資本、募集人才、尋找相關技術,為文化市場提供有競爭力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并且要自擔風險、自負盈虧。
明確文化產業開發的主體和職責,會涉及兩個問題:一是體制。即文化體制改革,涉及文化生產、文化流通、文化組織、文化結構、文化分配、文化權利等方面,既包括對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區分,又包括對原有文化利益格局的調整。二是人才。民族文化產業需要既掌握文化資源的內涵和價值并具有開發智慧和創意才能,又掌握市場經濟規律的專業人才。我區從2005年起在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開始開設了文化藝術管理專業和內蒙古文化資源課程,強化培養相關專業人才。
(二)民族文化產業重技術利用,輕資源開發
當文化產業日益受到重視時,許多地方投入大量資金建立了文化產業園區,但建成后大多閑置,沒有正常運營。原因在于重技術開發,而缺乏資源利用。另外,一些文化產業雖然也想把握先機拓展自己的發展空間,但大多只重視技術手段的開發,而少注目于文化資源的開發。以動漫產業為例,注重的只是動漫的虛擬性、幻動性、場景設計、分鏡頭設計、原動畫設計等技術開發,而忽視了內容這個根本。
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是智能轉化的兩個環節沒有被納入到文化產業的發展過程中來,創意主體沒有進入市場運作環節,市場對文化資源的配置未發揮出來。
從根本上講,文化消費買的是文化含量的單。文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能為消費者帶來蘊含獨有技能和技術的文化符號,是持續開發新產品和拓展市場的特殊性。文化產業的競爭力主要取決于文化企業對文化資源的認識和轉化賦形能力,而文化企業發掘文化資源市場價值、捕捉商機的前提是:正確理解、評估、整理特定文化資源,并升華、轉化或再賦形文化資源。
(三)文化資源價值標準化評估研究范式須重構
文化資源價值評估工作是文化資源產業開發一項必不可少的基礎性工作。但文化資源價值評估的量化標準雖肯定了文化資源及其價值的客觀性,卻忽視了從文化存在到文化資源的智能轉化過程中主觀創意的重要作用。應該認識到與自然資源的資源品相測定不同,文化資源價值的評估必須既注重文化資源價值的客觀性,又重視文化資源智能轉化過程中的主觀性。
客觀性方面包括文化資源普遍意義上的社會文化價值、科學價值、社會倫理和宗教價值、藝術價值以及市場經濟價值。這些可以標準量化。
主觀性方面指主觀創意賦予文化資源的創造力和生命力,即創意價值。這是無法用固定的標準來量化的。文化資源價值的最終實現依靠高明的文化創意,還必須與受眾的心理共鳴相契合,牽涉到文化消費者的文化偏好、文化欲求、文化信仰和價值觀、審美觀等等。所以,因創意主體的不同,因創作主體的關注度、立足點、視角及應用等的不同,文化資源會呈現千差萬別的價值體系。創意價值才是文化資源開發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價值體現,需要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和利用人的個人意志和創造力。
四、可資利用的草原文化資源種屬
草原文化資源內容豐富,時空跨度大,研究任務艱巨,對它的整體梳理,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應該持續補充。基本原則是由眾所周知到不為所知、由淺入深、由表及里。
(一)意識形態文化資源
草原民族的意識形態文化元素,主要包括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崇尚自然、踐行開放、恪守信義)及其表現,具體指草原民族的自然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審美觀,還有草原民族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等。
(二)歷史文化資源
即草原民族的文化發展脈絡。北方草原從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先后孕育了原始農耕和游牧兩個子文化系列,形成了相對獨立的發展脈絡;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過眾多民族,他們的文化脈絡以及其中的人物和事件均可作為文化資源進行開發。
(三)物質文化資源
包括:文物: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畫,具有考古性質的成分或結構、銘文、窟洞以及聯合體;建筑群: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在建筑式樣、分布均勻或與環境景色結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單立或連接的建筑群;遺址:從歷史、審美、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人類工程或自然與人工聯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四)非物質文化資源
指被各群體、團體以及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包括:口頭傳說和表述、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傳統的手工藝技能等。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包括:民間文學11項;民間音樂22項;民間舞蹈12項;傳統戲劇5項;曲藝5項;雜技與競技16項;民間美術7項;傳統手工技藝12項;傳統醫藥4項;民俗46項。第二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共115人。
1.1促進整個校園體育文化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啦啦操運動的迅速發展帶動了校園體育的升溫,在學校的多個場合、如體育場、運動館等,隨處能夠看到啦啦操的鍛煉群體,使校園體育活動更加生機勃勃,有效促進了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
1.2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校園教育的最終目標是為社會培養專業技能強、綜合素質高的綜合性人才。體育作為校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啦啦操作為體育教學的一項內容,不僅能夠培養學生健康的體魄、頑強的意志力、健康的心理等,還可以娛樂學生生活,激勵學生凝聚力,實現教育的最終目標。同時,啦啦操雖然屬于體育運動,但也是一種文化和教育活動,學生通過啦啦操活動的鍛煉,不僅能夠提升自身素質和文明意識,還能提升思想道德境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1.3促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
1)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啦啦操屬于集體運動項目,學生通過長期參加啦啦操比賽及表演不僅能夠有效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也能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提升整個團隊的協作和凝聚力。學生一旦具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就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訓練和學習中來,在這種積極主動的氛圍之中,學生能夠自覺的互幫互助、團結協作、和睦相處,一旦整個演出獲得成功或者比賽取得好成績,學生就會產生強烈的自我成就感,讓學生深刻感受到只有團結協作、齊心協力,才能獲得好成績。
2)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精神,提高抗挫折能力。啦啦操是一項集體體育運動項目,在訓練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如學生柔韌性差、動作不協調、不到位等,學生要有效克服這些困難,必須要具有頑強的毅力和恒心去完成。學生只有不怕苦、不怕累長期堅持下去,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在長期鍛煉過程中,使學生的吃苦耐勞、拼搏進取的寶貴品質得到了提高,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啦啦操也屬于體育競技項目,具有很強的競爭性特征,在啦啦操訓練或競技過程中,出現失誤在所難免,學生要完美完成高難度動作存在較大困難,在實際訓練過程中要借此磨練學生意志,培養學生的抗挫折能力。
1.4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
與其它體育項目相比,啦啦操活動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娛樂性和創造性,其豐富的內容和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使多年傳統的運動模式發生了本質改變。由于啦啦操自身的特點,學生在鍛煉過程中可以自由選用不同的風格充實鍛煉形式,既能激發學生的鍛煉積極性和熱情,還能改變學生的精神面貌。同時,通過各種類型的啦啦操比賽和表演,能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
1.5提高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和審美意識
1)提高學生體育文化素養。體育文化素養屬于綜合性的體育素質,具體包括體育知識、技能、意識、興趣和習慣等。隨著學生自主意識的增強,學生對于啦啦操運動也具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通過啦啦操鍛煉,學生能夠充分展現自己的運動素質,從而提升對體育運動的參與熱情,培養終身體育意識。學生還可以通過開展啦啦操俱樂部等形式開展運動,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激發學生的熱情和主動性,使學生的興趣、能力和品質得到一定的鍛煉和提升,對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形成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從本質來說,啦啦操屬于藝術體育的范疇,既具有體育鍛煉的功能,也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學生在啦啦操鍛煉的過程中,不僅能充分展示自我,還能從中感受到表現美和創造美,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藝術修養。同時,比賽或表演啦啦操的過程中展現出的高超技術、流暢的編排及強烈的節奏感,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啦啦操的藝術性,培養了學生的藝術審美,從而形成正確的審美標準。
1.6促進學生健康的人際交往,提高團隊協作意識
啦啦操運動屬于集體項目,要確保比賽或表演達到良好的效果,必須集體努力共同協調完成,在訓練過程中大家必須團結、配合,通過啦啦操的鍛煉能夠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每個學生都有優缺點,學生在相處過程中能夠用寬容的心態去和同學相處,提高團隊協作意識。除此之外,通過啦啦操集體活動的訓練,能夠使學生養成互相尊重、平等交往、團結友愛等行為習慣,這些都提升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1.7促進學生準確定位自身在校園文化建設的角色
啦啦操運動屬于集體項目,通過訓練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訓練過程中的每個動作、造型等,都需要學生能夠更好的發現自我,理解他人,所有學生都為了共同目標而奮斗,通過團隊協作一起享受快樂和心酸,使學生能夠從全新的視角重新認識自己,促進學生樹立個人服從集體、寬以待人的集體主義觀念。學生在參與啦啦操比賽活動時,能按照一定的規則參與、協調配合,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悅、忍受失敗的心酸,對于完善學生人格、培養學生毅力、恒心、團隊精神和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還能幫助學生準確定位自身在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的角色,促進校園文化健康、穩定的可持續發展。
2小結
(一)社區融入是非物質文化創意旅游開發的基礎
創意旅游發展有賴于多維度支持,創意產業融入、創意管理、社區融入和活動設計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四個方面。對草原非物質文化進行創意旅游開發同樣離不開這四方面的支持。在這四方面要素中,產業融入、運營與管理和旅游活動開展都離不開社區的融入。如果將草原社區排除在外,實施純粹企業化經營,以人工制造的產品或場景為主,那將是生硬的、缺乏文化根基的設計。在大眾旅游發展浪潮中,文化旅游呈現出了明顯的麥當勞化趨勢,表現為文化旅游體驗的表象化、表演化和標準化。這引起了越來越多旅游者的反感,受到了本地居民的批評。所以社區融入是草原非物質文化創意旅游開發的前提和基礎。
(二)社區融入可以展現真實的草原文化內涵
文化是特定地區的特定群體區別于非我群體的獨特特征,包括有形文化實體、活化的行為方式和無形的精神。最核心的文化要素是居民獨特的信仰、價值觀念等精神文化,它指導著人們的行為,進而產生相應的物質文化。其他人群可以模仿本地物質文化的創造,可以學習人們的行為,但精神層面的核心文化是無法模仿的。只有通過本地居民的活動才可以真實表現本地非物質文化,只有社區融入到創意旅游活動中,才能帶給游客真實的文化體驗。
(三)社區融入是草原文化創意旅游可持續發展的保障
非物質文化是以非物質形態存在、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傳的文化。從文化傳承上看,只有本地居民參與到文化資源開發利用中,才能起到繼承和發揚本民族文化的效果;從經濟利益上看,只有為當地居民帶來利益,才會得到本地的支持,得到政府的支持;從環境保護上看,社區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本地環境,只有參與到草原旅游開發中,才會自覺保護環境;從知識產權角度看,只有本地社區參與和融入,創意旅游產品才是不可復制的。
二、草原非物質文化創意旅游開發的社區融入路徑
草原非物質文化根植并傳承于草原民間,對其實施創意旅游開發需高度依賴本地社區的全面參與和滲透。因為真正能滿足游客對旅游地文化追求并有持續吸引力的,是根植于旅游地的原汁原味的文化。目前在內蒙古草原旅游發展中,社區參與率并不高,企業帶動參與比較欠缺,個體經營舉步維艱,社區參與層次總體較低。只有當地社區融入其中,草原非物質文化才能得到持續傳承,創意旅游發展才會具有持續性。
(一)社區文化融入創意旅游具有強烈的文化依賴性
在創意旅游發展中,最具有吸引力的是融入社區生活、根植于當地的鮮活文化。社區文化為創意旅游的發展提供了創意產生的背景和創意基因,它是草原社區傳統習慣、文化觀念、社區精神等內容的綜合體現,它與草原社區民眾生活融為一體,地方性和不可復制性明顯。社區文化融入路徑包括:讓游客體驗草原社區的日常生活和民俗活動,例如參加那達慕大會和祭祀活動,參加“蒙兒三藝”比賽,以此融入到社區文化氛圍中;為游客創造學習社區生產技術的機會,例如學習養馬、馴馬、放牧等,深入體驗社區文化;為游客創造學習和設計民族生活用品的機會,例如制作摔跤服飾、馬靴、制作馬奶酒等民族用品。
(二)社區居民融入草原社區居民是草原非物質文化的展現者和傳承者
民族文化作為創意資源被用來進行創意旅游開發時,需高度依賴本地人的創造力。社區居民融入路徑:1.承擔餐飲、住宿、對游客講解或引導等必要的接待工作;2.積極傳承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將技藝傳授給游客,例如掌握并傳授蒙古族的“男兒三藝”、制作民族食品的技能等;3.對外來旅游者傳播和發揚本地文化,例如傳播草原民族對自然的崇拜信仰、敖包祭祀習俗等傳統非物質文化;4.草原非物質文化展示離不開草原居民的參與,其身上所承載的文化符號是最有說服力的,是外來演員無法替代的。
(三)社區生活融入社區生活將社區文化和社區居民融為一體
社區居民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來詮釋真實的社區文化。隨著時代的演進,草原牧民的游牧生活方式已不復存在,定居后的牧區生活受外來文化的影響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即文化涵化現象。在草原文化涵化過程中,優秀的草原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了傳承和發揚。而傳統草原文化經文化涵化后呈現出的真實文化只有通過社區生活才能得到印證。草原社區生活融入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將一些社區生活元素設計成創意景觀或創意表演進行展示;二是將草原牧區家庭或社區作為創意旅游空間,引導游客參與到社區生產生活場景中,體驗真實草原生活,例如參與到養馬、羊、駱駝等過程中;三是通過當地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傳授民族文化技藝,例如傳授奶酪、馬奶酒的制作工藝,使游客獲得身心發展,并且可有效避免游客產生“文化失真”的感受。
三、草原非物質文化創意旅游開發的社區融入機理草原非物質文化資源
對草原旅游業發展的作用是重大且持久的。非物質文化以口頭或動作方式相傳,最大的特點是不脫離草原民族特殊的生活生產方式,是民族個性、民族審美習慣的靈活顯現。受草原文化保護與傳承、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草原生態環境保護等多方面因素驅動,草原居民、家庭、社區乃至整個草原地區都會融入到非物質文化創意旅游開發中,其具體形式和融入水平則隨著創意旅游發展階段的不同而有所差異。草原社區居民是草原非物質文化的主體和持有者,是草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者,是社區融入草原旅游的首要因素。社區居民除通過接待服務和參與管理來實現旅游參與、獲得收入外,還可以多方位展示地方文化、創造好客氛圍、豐富游客體驗。他們在融入創意旅游過程中,首先體現在對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的保護和培育上;其次還承擔著展示本地文化的職能,通過創意景觀、民俗表演等形式為游客創造文化元素的視覺體驗;在創意旅游開發高級階段,社區居民還是旅游者的創意引導者和配合者。對草原社區家庭而言,其日常生活是真實的草原文化寫照。草原民族文化離不開真實的社區生活來展示其內涵。社區是多個家庭的組合體,是文化體驗產品的載體,是旅游體驗的重要空間。利用有形遺產和無形文化來吸引游客,已成為社區旅游發展的重要動力。通過家庭日常生活、社區生活乃至多個村落的生產生活,可以為游客創造一種文化氛圍。將游客的活動融入到社區生活中,就形成了創意旅游社區或創意旅游村等創意空間。真正創意旅游活動的開展需要多個社區聯合形成創意旅游綜合體,形成大草原、大旅游氛圍。創意旅游綜合體是指在創意產業與旅游業融合背景下,由文化創意產業吸引物和旅游六要素相結合形成的旅游產業模式,在此之中,每個人都能以不同方式將不同旅游要素組合,產生新的創意體驗。在特定草原地域內,沒有嚴格的產業界限和地區邊界,但在營銷和組織管理等方面統一協調,共同為草原文化保護與傳承、草原經濟與社會發展服務,最終打破社區被隔離的企業化經營模式。
四、草原非物質文化創意旅游開發的社區融入水平演進
對內蒙古草原社區而言,創意旅游尚未展開。草原非物質文化創意旅游開發必然需要經過一個從初級到高級的逐步發展歷程,即開發水平的逐步升級。剛開始應注重創意展示產品的開發,在此基礎上考慮創建創意空間,最后開展真正的創意旅游活動。草原社區在創意旅游產品開發的不同階段也應有不同的融入水平。在創意旅游開發初級階段,旅游產品以創意展示為主,主要開發一些草原實體創意景觀,將非物質文化元素有形化展示,社區融入也應處于初級水平。主要體現在社區居民參與景觀的設計或一些本地文化節慶與表演活動,草原社區文化中的精華部分得到展示,而社區生活則是被完全隔離的。目前草原地區的文化節慶和民族舞臺表演等文化旅游形式是這一階段的基礎。在創意旅游開發中級階段,旅游產品以創意展示為基礎,主要著力打造創意空間,塑造創意氛圍,將一些非物質文化元素滲透到特定空間,大部分社區元素融入其中。主要體現在社區居民不但參與創意景觀設計、本地文化節慶和表演活動,而且參與到與旅游者互動的活動中。草原社區文化精華得到了展示,而社區生活則可能被隔離或融入其中。這一階段,特定主題下的草原文化創意旅游村將是未來的理想選擇。在創意旅游開發高級階段,創意旅游活動是無明顯地域邊界的,旅游活動的隨意性和靈活性較大。在草原地區打造多個村落聯合的創意旅游綜合體是未來的一種選擇。在這個階段,社區即景區,一切以游客為中心,根據游客的創意需求,每個居民都是旅游接待者,社區生活和旅游接待融為一體,社區完全融入到旅游活動中。不過現在看來,這種方式還不切實際,其實現還有待時日。
五、非物質文化創意旅游開發對草原社區的要求
(一)保護和培養非物質文化傳承人
非物質文化是通過言傳身教得以傳承的,對非物質文化傳承的過程來說,人顯得尤為重要。目前,重點保護有影響的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已成為了社會共識。對于草原社區,草原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應得到足夠的重視,同時應培養更多的新一代文化傳承人。最終使草原非物質創意旅游開發起到對草原傳統文化保護的作用,得到草原社區的擁護和支持。
(二)培育草原旅游管理人才
草原居民是草原社區的主人,是草原旅游發展的受益者,也是受害者。對社區居民的培育和人才挖掘是草原非物質文化創意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當前內蒙古草原旅游的企業化經營模式受到了廣大居民不同程度的抵觸和排斥,使草原旅游深化開發受到了重重阻礙,而牧民自發形成的牧戶聯營模式則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但民間個體、聯營等社區化、本地化管理模式面臨最大的困難就是缺乏專業的旅游管理者。一方面原因是當前的草原旅游業無力吸引專業人才前來就業創業,另一方面草原社區居民也不愿讓自己子女回到草原工作。草原旅游管理人才培育可分步走:首先挖掘和培養本地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員參與到旅游開發中;在創意旅游取得一定收益和影響時,通過政策優惠措施吸引大學生到草原地區就業。
六、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