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3:17
序論:在您撰寫團隊精神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企業文化核心競爭力
21世紀不僅是知識經濟、網絡經濟時代,也是文化經濟時代,文化已逐漸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一支強勁動力。與此同時企業最高層次的競爭已經不再是人、財、物的競爭,而是文化的競爭,最先進的管理思想是用文化進行管理,因此,企業經營者越來越注重企業文化的建設和價值觀的塑造,企業文化正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力保障。
一、核心競爭力與企業文化
1.核心競爭力的概念
什么是核心競爭力?企業核心競爭力理論的開創者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爾(G.Hamel)在1990年的《企業核心競爭力》(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中,把核心競爭力定義為“能使公司為客戶帶來特別利益的一類獨有的技能和技術。”并指出,組織內的集體知識和集體學習,特別是關于如何協調不同的生產技術和整合多種多樣技術流的能力是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有三個標準:(1)核心競爭力必須為市場所認可,即能夠提供進入相關潛在市場的機會;(2)核心競爭力必須給客戶帶來特別利益。也就是說核心競爭力應當能夠提高企業的效率,幫助企業通過降低成本或創造價值來擴大客戶的利益;(3)核心競爭力必須是競爭對手難以模仿的,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企業基于核心競爭力的優勢得以持續。
2.企業文化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核心要素
一般而言,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在實現經營管理目標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具有行業特色的一系列相互依存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的總和。企業文化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活力之根和動力之源,其在本質上所反映的則是企業生產力成果的進步程度??v觀國內外所有在經營上取得巨大成功并擁有著名品牌的企業,不管是美國的GE和微軟,還是我國的海爾和聯想,無不將企業文化建設、企業理念的營造作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管理時代的到來,企業競爭的根本必然是企業文化的競爭,企業文化已經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核心要素。
二、企業文化與核心競爭力的關系
1.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根基是企業文化
美國著名企業文化專家沙因在《企業文化與生存指南》一書中指出:大量案例證明,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企業文化再造是推動企業前進的源動力,企業文化是核心競爭力。從更深層次上說,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文化中的企業理念和核心價值觀。企業的產品競爭力是企業競爭力的最直接體現,圍繞產品競爭力做文章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關鍵。而產品競爭力是由技術競爭力所決定的。而技術競爭力是由制度競爭力所決定的,制度高于技術。但是制度無非是物化了的理念的存在形式,沒有正確的理念就沒有科學的制度。因此,理念高于制度,理念才是第一競爭力??傊砟顩Q定制度,制度決定技術,技術決定產品。擁有正確的、不斷創新的理念,才具有最強的競爭力。國際上眾多知名大公司的實例證明,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內容和基礎。
2.企業文化具有不可模仿性,是形成核心競爭力的源泉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所形成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企業文化只能根植于本企業之中,一個人離開企業,可以帶走規章制度、辦法措施,但企業文化的核心部分即全體人員所信奉的價值觀卻不可以輕易地照搬過去。人們可以重新塑造或者變革企業文化,但絕不能照抄照搬其它企業的文化。因此企業文化具有不可模仿性。一個企業只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企業文化,才能形成企業持久的競爭力。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包括人、財、物的合理使用,都必須受企業文化的指導,因此企業持久的核心競爭力只能起因于先進的企業文化。
3.企業文化有利于培育團隊精神,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
在現實的競爭中,任何企業都很難憑個人的力量來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因此團隊是企業贏得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團隊也在現代管理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成功的創造一種團隊文化的企業可以提高企業的凝聚力、創造力和向心力,能夠吸引、培養和挽留一些優秀的員工,進而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作用,從而為核心競爭力的形成提供了源泉——人力資源,團隊也可以對團隊內個體的行為產生約束和影響,逐漸形成自身的行為規范,使每個個體的期望值與團隊所要達成的目標保持高度一致,并通過增強企業內部的溝通和協調,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從而能夠加速核心競爭力形成的速度。4.企業文化決定著核心競爭力的更新。
企業在一段時間內形成的核心競爭力是與外部環境和企業內部的特點相一致的。然而環境在不斷發生變化,企業本身也需要不斷調整戰略,這就需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相應調整。但是,核心競爭力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惰性,這種惰性產生的原因首先來自企業文化。人們普遍認為,企業的硬件資源容易更新,而軟件資源包括企業文化則很難改變。當內外環境需要核心競爭力做出改變時,企業文化能否順利轉型決定著這種改變能否取得成功。積極向上、不斷追求創新的企業文化建設能夠激勵員工不斷創新,最終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三、用企業文化打造核心競爭力
前面我們分析了企業文化與核心競爭力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明確企業文化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作用。究竟建設什么樣的企業文化來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本文提出以下幾方面措施:
1.建立誠信文化,取得企業聲譽
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基礎和生命所在,是建立規范經濟秩序的重要條件。當前,我國市場經濟建設過程中一個突出問題便是信用缺失,企業之間相互拖欠、假冒偽劣商品、虛假合同和廣告、虛假信息披露、逃避債務等失信行為較為嚴重,嚴重影響了我國企業的競爭力,影響了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隨著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特別是中國已加入WTO,企業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與誠信經營緊密相聯。誠信經營是根基和根本保證,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器。一個企業只有有了誠信,企業才能夠最終贏得客戶,贏得市場,贏得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優勢。由此看來,誠信理念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誠信是企業最大的無形資產。
2.樹立品牌意識,強化企業個性
品牌是企業無形資產的最主要表現形式,是企業信用的標志,也是企業經營活動最為重要的經營手段。品牌對于企業極為重要,甚至可以說,企業有無品牌是競爭力強弱,以及企業優勢的重要標志,一個沒有品牌的企業,是很難說明自己是一個強勢企業的。品牌是企業文化的外在表現,品牌的文化含量在品牌價值中占有很重要的比例。市場競爭的焦點之一是品牌的競爭,而品牌的競爭將越來越多地依靠有個性的企業文化來取勝。由此看來,企業要想獲得競爭優勢,增強其核心競爭力,必須樹立品牌意識,堅持品牌文化創新,強化企業個性。
3.重視企業家因素,發揮企業家作用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企業家是企業文化的第一設計者、第一身體力行者、第一宣傳者。企業文化,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是企業家的文化。企業家不僅要在企業領導者更替過程中使企業文化保持穩定,更重要的是警于捕捉發展機遇,準確進行決策。企業家是構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本要素,也是培育獨特的積極向上的企業精神的關鍵所在。企業家精神是一個企業精神的核心,是影響企業經濟增長最重要的非經濟因素。作為企業文化的第一設計者,企業家的素質、決策力、領導力將越來越重要。企業家要注重自我修煉、自我珍重、自我提高。以人格魅力張揚企業個性,并進行恰當的形象塑造和傳播。要學會用縱向思維、逆向思維和橫向思維進行創造性的思考,特別是戰略性的思考,并根據國際市場的變化和企業新的“情景”修正企業戰略和經營策略,調整自己的領導方法和管理方式,引導和影響企業員工進入“有信心、有能力”狀態進行創新,迎接挑戰。
一個優秀的企業是不斷向前的,時代科技的發展行業環境的變化,都會成為企業發展的調整因素,為此企業需要不斷完善自身。在這樣的基礎下,企業團隊文化也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團隊需要吸收時代最前沿的思想,需要不斷總結磨合。因此,構建完善系統的團隊學習體系是建設團隊文化的重要措施。系統的學習制度能夠優化員工的學習理念,養成員工的學習習慣,并且讓員工在意識的推動下主動學習進步,在企業大環境的推動下,這種互相切磋、互補所長的學習實踐力能夠讓團隊挖掘出整體的責任意識和文化向心力。例如,海爾集團創造的海爾定律給出了很好的詮釋:企業如同爬坡的球,受到來自市場競爭和內部職工惰性而形成的壓力,如果沒有一個止動力就會下滑,這個止動力就是基礎管理。而學習培訓占據了基礎管理的重要位置,集團設立了內部人才學習基地海爾大學,對各級員工的年培訓時間也有詳細分層設定。自上而下的學習意識和科學嚴謹的學習標準讓整個集團充滿了朝氣。
二、培養積極統一的團隊價值觀念
企業團隊文化是無數個體精神的凝聚,代表著統一和諧的集體意識。其中,團隊的價值觀起到了樹立大局意識、削減發展風險的作用。身處團隊之中,個人的意識偏差會影響全局,樹立企業共同的價值觀念就是為了整合企業和員工共同的利益,讓員工形成歸屬感,增強自控力,和企業統一步伐,完成最大的價值創造。團隊價值觀的培養要從管理提升做起,結合工作實際,導入團隊目標,讓個人與團隊一體化、同步化。另外,實施過程中人本化管理思想必須貫穿始終。例如,我國知名通信設備生產企業華為的成功就離不開培養團隊價值觀,華為的企業文化是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公司”為主導,鮮明的價值認可將政治、民族、企業文化融為一體,提倡員工學習奉獻的同時奉行決不讓奉獻者吃虧的原則。雙重的利益標準將物質與精神結合在了一起,而華為員工也在人性驅動的團隊價值觀引導下激發出了亮眼的活力,詮釋了生生不息的團隊文化。
三、提煉獨有傳承的團隊精神品質
所謂團隊精神,是個人在實現自身理想的過程中,認識到自身與組織成員的統一性和不可或缺性,自覺以組織利益和目標為重,并不斷完善和自我,自愿主動與組織成員積極協作,使奉獻精神和協作精神得到有機的統一。它是所有成員的理想、價值觀、道德標準、工作態度的整合及其在組織紀律、作風等方面的具體體現,其精神內涵就是“學會做人、學會做事”。
加強素質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團隊精神已成為當代教育者所形成的共識。也把“是否具有團隊精神”作為人員使用的重要指標。,社會普遍對大學生的業務能力表示滿意,但也普遍認為大學生缺乏與人合作的團隊精神。良好的團隊精神培養不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礎,也是為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了有效途徑,使學生的思想觀念、道德標準和行為方式受到潛移默化,而且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重要目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培養大學生團隊精神的重要作用,也主要體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和內容等方面。因此,如何在進行教學、課外活動中逐漸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使學生由較低的認知水平提高為較強的行為表現,從而適應社會的發展,關系到一個學校的教育是否真正“以學生為本”,為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展而努力。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工作任務是: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這些任務的實現,都離不開大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
二、怎樣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要實現培養大學生團隊精神這一目標,就必須從團隊精神的內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中尋找結合點,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通過教學活動,特別是課堂教學,充分發揮素質課對團隊精神的培養
大學的老師都擔任著教書育人的職責,教師的知識、人格、做事、對事物的態度對學生有很大的,因此教師應注意自己的言行,并在教學過程中自覺的加強對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教育,使學生在文化的過程中,自覺的學會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的必修課,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途徑,這也無不蘊含著對大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生認為政治理論課學生感到呆板,缺乏生動性聯系,與學生的實際相脫節,從而使學生失去認知的興趣。政治課教師應充分把理論教學與社會實際結合起來,聯系大學生的思想實際,改進教學方法,改善教學手段,通過各種形象生動的方法,用大學生能非常樂意的方式不斷培養他們的團隊意識,進而形成它們正確的價值觀、崇高的理想、積極的人生態度、正確的競爭協作觀念等。學生培養起了良好的團隊精神,會進而有效的促進政治教學的有效開展,形成互動局面,使其不再成為學生為之頭痛的枯燥理論課。轉貼于中國論文下。
2.通過開展各種思想講座、座談會、心理健康等,有針對性地培養大學生的團隊精神
除了正常的教學活動之外,高校應該有針對性的舉行各種培養學生團隊精神的思想政治講座、座談會、心理健康教育等,通過專家講解、事例展示、互動交流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良品格,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經受考驗、承受挫折的能力,促進它們相互關愛、相互理解、友好合作的人際關系。3.通過班會(團學會)這個素質教育的綜合課,加強班級建設,有效的凝聚學生的團隊精神
無可置疑,班會(團學會)是強化學生團體意識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學活動從具體實施到教育目的得以實現的重要載體。而長期以來,人們未能充分重視班會(團學會)在思政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而由學生自我、自我管理,但實際上,班會(團學會)開展的連續性、制度性以及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一個班的班風。一個具有良好班風的班集體往往具有共同的目地、共同的榮譽感和為達到共同目標而組織的相同活動,具有正確的輿論和優良的作風,有嚴格的制度和紀律,有團結友愛、相互幫助、平等互利的人際關系和團隊精神。而如果一個班經常不開或者很少開班會(團學會),這個班就會紀律渙散,班集體名存實亡,更無從談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了。所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應該重視班主任、輔導員和班級建設在思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強班級建設,增強班級凝聚力,使班級成員之間人際關系融洽,每個成員都能獲得歸屬感、榮譽感、受到他人尊重、獲取自信,最終凝聚成有力的團隊。
4.培育校園文化,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及大學生實踐,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
現在部分高校學生活動純粹為“活動”而活動,缺乏一種精神的引導,使得學生認知停留在活動的表面,不能對學生品質養成形成有力的。校園文化活動、拓展訓練、大學生社會實踐科技下鄉是學生在學校的“第二課堂”,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起到重要的作用。高校應精心的組織以增強學生團隊精神和相互協作能力為重要目的之一的活動,比如球類比賽、群體性文藝活動、辯論賽、暑期社會實踐等,這些活動的圓滿完成者往往是分工明確、組織協調較強、善于團隊協作的團隊,這能使學生能充分體驗到團隊精神的重要。
5.通過積極引導學生的社團活動,強化學生的團體意識
大學生社團活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有效載體,在強化學生的團隊意識、合作能力、提高綜合素質、促進學生成長成才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有力凝聚學生、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式。大學生社團活動包含學術類、科普類、發明創造類、文藝類、類、志愿服務類等,這些社團的組建、成長需要的是一些有相同愛好、有較強組織協調能力、樂于奉獻精神、良好團隊精神、較強的自律性的學生來發展起來的。比如一些發明創造類社團,僅僅一個人的創意可能不是完美的,即使有好的創意,僅靠個人也是無法完成的,它需要社團成員組織分工、相互協作才能完成,正是在這不斷探索的過程中才逐漸凝聚起較強的團隊精神。
總之,大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工程,它靠的是教育者的教育引導、學生個人的人文素養和社會輿論的影響。只有通過各方面的合力作用,才能培養出適合社會需要的高素質、綜合性人才,真正使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實處。
[摘要]培養大學生的團隊精神是高校思想工作的重要目標,正確認識大學生團隊精神的作用,并積極通過思想工作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對做好新時期思想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合理分組,優勢互補根據教學內容和特點
結合學生的個體能力,避免組間差別,根據學生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技術水平和學習能力等因素將學生按每3~5人為一團隊進行組合,制定或推選出團隊負責人,并由其負責組織成員參與制定本團隊的訓練計劃和學習目標,明確團隊成員角色分工,帶領和指導本團隊成員進行課堂和課后練習,并負責課后練習的成員出勤考核記錄。5個實驗班共分15組。
2鼓勵創新,積極引導結合技術動作的基本要求和特點
教師進行階段性的技術動作拓展指導,例如:芭蕾形體訓練中七位手的衍伸性動作、手臂波浪不同方位的變化動作、集體隊形變換的種類和方法等。在教學和學生自主練習時,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給予幫助、指導,啟發學生的智慧,鼓勵她們大膽嘗試,勤于學練;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課后通過觀看視頻資料豐富動作儲備,提高專項素養,充實課后學練內容,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并使她們在動作的創新上具有足夠的能力和信心,繼而保證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
3階段性匯報表演,取長補短,完善自我
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進度,以及學生的動作掌握情況,每隔2~3周進行一次小型匯報表演,教師要及時給予各團隊意見和建議,各團隊之間互相指出優勢和不足,并在各團隊負責人的帶領下,隨堂進行團隊總結,對各自下一步的學練計劃和成員分工及要求進行及時調整,以提高和深化團隊下一階段的學習效果和團隊目標。
4優化考核評價方法,團隊和成員命運相連
為了激勵團隊及成員的積極性,考核評價成績的合理和客觀性,在對學生進行個體評價時,加入學生課后練習考勤分和團體加分作為學生的最后成績。團隊成員個人出勤平均每周3次,加1分,平均每周3次以上,加2分。團體總分按照10分制進行評價,達到8.5~9.5分為優秀,團隊負責人加3分,其她成員每人加2分,達到7.5~8.5分為良好,團隊負責人加2分,其她成員每人加1分。低于7.5分者不予加分。此外,為了保證考核的真實和客觀性,由非本班任課的同專業教師進行評價考核。通過優化考核評價方法,大大促進了團隊內部成員的團結協作、互幫互助、各盡其能的團隊精神,成員與團隊息息相通、心心相連,成員的努力和進步、關乎著其他成員乃至團隊的利益,成員間的幫助和配合,聯系著團隊的命運,因此,成員必須以良好健康的團隊意識投入到積極的團隊互動中,在鍛煉和學習中尋求情感的滿足和個人能力的提高,從而也使得考試成為展示個人能力和團隊精神的舞臺。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1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課后練習出勤情況的比較分析
學生課后鍛煉由被動逐步轉化成為主動,最后形成一種習慣,并由此產生較強的集體意識和主人翁責任感,自覺的以團隊的利益來監督自己的行為,促使團隊精神成為團隊和成員前進的原動力。
2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專項成績的比較分析本實驗對于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個人專項成績的評價采用相同的技術評價標準,并聘請同專業另一位教師進行考核評價。由表2顯示的結果表明,實驗組學生成績達到優秀(90分以上)和良好(80~90分)的人數明顯多于對照組,而60分以下的人數為零,整體及格率高于對照組。
3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在團隊創新方面的比較分析
實驗組共15組。對照組在分組考核后,同樣對原有動作進行了一些調整,同時也融入了隊形變化,但從創新的次數和整體表現來看,并不令人滿意,變化也顯得牽強。從表4所顯示的結果也證明,對照組的各團隊整體評價低于實驗組,因此可以看出,在教學階段較早地開始對學生進行團隊精神的引導,運用團隊教學模式,有利于她們之間形成和諧融洽的交往關系以及健康向上的學習氛圍。
4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團隊精神的比較分析
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實驗以及最終的考核評價后,分別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進行了團隊精神自我認知的問卷調查。由表5的統計結果表明,實驗組學生對于團隊精神的認識和體會明顯高于對照組,強烈認同團隊精神的比例達到22%,這說明學生對于團隊的認知、自身與團隊的聯系、團隊精神對于自身社會化的完善有了更深入積極的理解和體會,也促進了學生參與團隊活動、在團隊中實現自我價值的意識和主動性。
三結論和和建議
一、團隊精神的基本含義及其表特
一個優秀的團隊能夠帶動整個企業在工作中的氛圍,促進企業向正面發展,在團隊中,員工和管理層都是相互作用的,管理層起到帶頭的作用,帶動每個員工的發展,而員工全面的配合管理層工作,使整個團隊協調發展,達到合理利用各種資源,共同進步。想比較集體,團隊更具有目標性和合作性。
而在一個團隊中,如何看待它是否是朝正面發展的,主要是體現在它的團隊精神上。所謂團隊精神就是顧大局、有團結意識、相互合作、有服務精神等集中的體現。在團隊中主要是以集體目標為主,有集體榮譽感,有統一的奮斗目標。團隊精神主要強調的是相互合作,凸顯內部各個成員的自身價值而有組織、有集體的奮斗。在團隊中以團員為基礎,尊重各個團員的興趣和成就,以合作為主,實現共同努力,完成共同目標。
在團隊精神中最主要是關鍵的是一個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只有在團隊都能夠做到以最終目標為個人奮斗目標,就能滿足組織的高效的運轉,發揮團隊精神是組織進步發展的動力與源泉。
依照團隊的概念,在企業組織中,團隊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我們各個企業可以理解為是由一個個小團隊組成的,這一個個小團隊就是我們的各個部門。團隊在企業的組織形態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
項目團隊。項目團隊主要是在一定的條件下成立的,是有目的、有時間限制的。它是由于某種任務各個成員聚集在一起為任務奮斗,是凸顯各個成員自身的技巧能力,顯示他們之間的配合能力,和組織能力。
固定團隊。這種團隊一般都是穩定的、固定的。主要是專業性的人才管理專業的節能,滿足流程的正常運行,團隊成員一般背景較接近,比如存在于我們企業的綜合管理部門:辦公室、人力部等都是固定工作團隊。
功能團隊。這就是一些突發時間而組織起來的團隊,具有應變能力強,解決事物快等特點。如:應急領導小組等等。
二、企業團隊精神培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團隊效績曲線圖)
團隊不是簡單的人的組合和羅列,而是由合適位置上合適的人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標組成的具有共同責任心和協作意識的有機整體。如果工作中大家都很努力忙碌,但是對于為什么干(整體目標)、怎么干(辦法)、由誰干(職責)、在什么地方干(崗位)、干到什么程度(標準)卻各有理解,沒有形成統一認識,成員之間信息閉塞、各自為戰,缺乏強有力的領導和統一策劃,其結果將無法達到理想的境界,最終形成一個假團隊或偽團隊。如上圖所示:
上圖的團隊績效曲線告訴我們,并不是所有的團隊都是高績效團隊。高績效團隊首先是一真實團隊,在此基礎之上才有高績效團隊的產生。企業在團隊精神的塑造上存在哪些問題呢?
(一)目標規劃重眼前、輕長遠。在企業長期的實踐過程中,從對團隊目標規劃的重視程度來看,往往過多地注重眼前、局部的利益,缺乏深入的調研、科學的分析和定性的、可量化的團隊目標子項。在目標實現過程中受人為因素特別是領導因素的干擾較大,制定方案缺乏程序和規則,過多地強調靈活性和變通,甚至以“計劃沒有變化快”等理由隨意變更組織目標,使團隊的目標缺乏剛性。
(二)價值取向重平均主義、輕區別對待。在團隊精神培養中,應對不同能力的團隊成員進行“區別對待”,有效地發揮成員的獨特個性,做到合理配置、優勢互補、以人為本,而不是簡單地同等對待。
(三)建設實踐重形式、輕內容。在企業企業中,傳統的企業習慣依然影響著企業人的思想觀念和工作方式。如將團隊文化建設等同于職工文體活動建設,將團隊核心價值觀的塑造等同于職工思想政治建設,以為提幾個口號、做幾個方案、搞幾次培訓、來幾次聚會就可以完成團隊建設,塑造一個高效績團隊。
三、企業團隊精神培養的路徑選擇
企業文化建設即在企業的經營管理、改革發展中,把企業文化建設融入其中,把理念與成果轉變成具體的實踐行動,最終化為企業的良好形象。企業在日常管理中,需要注重培養員工的團隊精神,激發員工工作的主動性,自愿地將自己的聰明才智貢獻給團隊。形成一種真正的企業凝聚力,從而形成企業的價值觀及文化。打造一個高效績團隊。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應該著重從以下方面培養團隊精神:
(一)構建適合企業企業特色的團隊組織文化和激勵機制。有效團隊應時刻有人在扮演不同的角色,發揮不同的作用。只有根據企業自身的“行情”,打破傳統組織模式和管理機制,才打造企業的高效績團隊。一是要積極引入先進的人力資源開發管理理念,使企業的組織文化建設從傳統管理向現代人力資源管理過渡,實現從靜態向動態、成本向資源、被動向主動、局部向全局轉變,努力發掘員工所具備的現實的和潛在的能力,把人的問題與團隊問題綜合考慮起來,進行人力資源規劃,形成建立在公開、公平、公正基礎之上的組織機制。二是要通過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增強團隊成員的主動性,尊重人的個性,使團隊成員主動而自發地把個人的潛能發揮出來,為企業企業團隊的形成創造良好的組織環境和制度保障。
(二)提升職工參與目標體系的制定和管理的話語權。對目標的認同和共識,是形成堅強團隊、鼓舞團隊成員團結奮進的條件。在傳統的企業團隊建設中,領導干部由于擁有絕對的話語權,不僅是團隊目標制定的指導者,也是具體實踐者,他們認為廣大職工是團隊目標制定和管理的受動者,因而往往只按照自身的意愿來建構團隊目標。然而廣大職工同時也是團隊目標實踐的主體力量,他們的客觀需要、價值取向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團隊目標發展變化的方向。企業廣大干部職工參與目標的制定與管理,不僅可以確保目標最終得以實現,而且能夠培養職工的主人翁心態,如果說共同的情感是產生團隊精神的軟件,那么,共同的目標和利益則是產生團隊精神的硬件。職工在參與目標制定和管理的過程中,能夠將自我的利益與團隊的利益聯系在一起,使主人翁的責任意識得以樹立,進而使自己為共同的目標而奮斗的動機得到激發和維持。
(三)鍛造和諧的領導藝術,形成良好的溝通渠道。領導是一個團隊的核心所在,領導者在團隊建設中不僅是平衡外界環境、協調與其他團隊關系的外交家,還是將團隊理念與目標深入到每個隊員心中的宣傳員,更是促進團隊不同意見交流和整合的調解人。領導藝術主要包含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要提升凝聚力。一個領導者的凝聚力,主要體現在思想修養、只是經歷、膽略才干、公正待人、與員工同甘苦等方面。威望的領導者,會提高自己團隊的向心力,把員工團結在自己的周圍。二是要增加感情投資。有人際親和力的領導,離不開感情的投資,這主要體現在:真誠的肯定,實事求是的贊揚,熱情的關懷等。三是要進行適當的授權。團隊領導適當授權,對團隊的向心力有很大影響。適當授權,要以團隊利益為重,信任下屬,因事設人,善于與下屬合作,從而促進團隊向心力的形成。四是要形成良好的溝通渠道。團隊成員之間合作的基礎就是溝通,增強團隊凝聚力也是離不開溝通的,溝通有很多方式。管理者要和員工之間進行溝通,把自己的任務、指示等向員工做出解釋,這樣員工在充分了解該任務后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務目標。管理者還要注重員工的建議和想法,使管理者和員工之間互相了解和信任。員工之間,通過溝通,交流下經驗,從而促進團隊成員的合作。最終提高工作績效。
關鍵詞:會計師事務所;環境審計;必要性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環境問題已成為全球性戰略問題,環境審計作為綜合性的經濟監督手段備受人們關注。
1我國會計師事務所開展環境審計的現狀
實踐中,會計師事務所開展環境審計工作的功效不大,推動力空缺,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環境審計依據不足
環境審計依據既是環境保護和環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又是審計組織開展環境審計的前提。雖然新審計準則中已有《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631號——一財務報表審計中對環境事項的考慮》,但其僅僅是在注冊會計師進行會計報表審計時對環境事項考慮所進行的規范,而且其完善程度和適用性還有待驗證。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制定出一套被認可的環境審計準則。因此,會計師事務所會出于規避風險的考慮而較少開展環境審計業務。
環境審計的開展要求被審計單位如實記錄和反映其環境管理的情況,提供完整的環境會計信息。然而,我國至今未建立環境會計,造成環境信息的確認、計量、披露缺乏統一的標準,環境信息披露產生隨意性。因此,盡快建立環境會計規章制度,制定統一的環境會計報告準則,規范環境會計核算對象及報告形式,并使環境會計核算盡快付諸實施,才能為環境審計奠定良好基礎。
1.2缺乏專業環境審計團隊
環境審計對審計師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審計人員除了要有所需要的審計專業知識外,還要求具備社會學、工程學、環境學、環境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等方面的知識。目前,會計師事務所中現有的審計人員絕大部分是財會、審計專業或經濟類專業畢業的人員,未全面涉及環境審計,而環境審計的專業性、技術性很強,不同于一般的財務收支審計和經濟效益審計。隨著環境審計業務的進一步拓展,環境審計中需要大量的專業環境審計人員。因此,缺乏專業環境審計人員也是當前阻礙會計師事務所開展環境審計的因素之一。
2會計師事務所開展環境審計的必要性
1992年加拿大特許會計師協會(CICA)了一份題為《環境審計和會計職業界的作用》的研究報告,指出注冊會計師在未來環境審計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我國社會審計而言,積極開展環境審計也是很有必要。
2.1有效滿足環境審計信息的需求
信息不對稱使社會公眾對企業提供的關于受托環境責任履行情況的信息持有謹慎的懷疑態度。這些信息又是評價企業環境責任所必需的,需要對這些信息的可信程度進行鑒證。因此,社會迫切需要關于環境審計信息的中介服務,會計師事務所的作用突顯,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1)為社會公眾提供環境鑒證信息的需要。
社會公眾為了正確區分環境責任履行情況不同的企業,以便在資本市場和商品市場上進行差別對待,促進社會受托環境責任的履行,需要注冊會計師對企業的有關信息進行鑒證。從注冊會計師審計的本質特征和職業道德來看t由于這一中介組織的“第三者”身份,在業務處理時能夠比較獨立、客觀、公正地從事環境審計服務活動,使確認的環境信息有較高的誠信度,比較容易被信息使用者接受。
(2)為企業提供環境審計信息服務的需要。
企業忠實地履行了受托環境責任需要注冊會計師對責任履行情況進行審計,以提高企業所公布信息的可信程度,樹立良好的社會公眾形象。企業為了從資本市場上籌集所需的資金,會盡力披露一些投資者關心的有利的環境信息。為了提高信息的可信度,就需要聘請社會審計機構進行審計,這是獨立環境審計產生的內部動因。
2.2拓展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業務的需要
目前,注冊會計師行業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在競爭中,會計師事務所面臨的任務不是在有限的市場份額中如何分得一塊大“蛋糕”,而是如何共同把“蛋糕”做大。注冊會計師及會計師事務所應積極拓展審計業務,增加盈利渠道,從而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環境審計是審計的一個新興領域,環境保護和環境管理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會繼續存在,環境審計也會成為審計學中一個長久存在的分支。2.3確保受托環境責任的有效履行
環境責任的存在,在相關的主體中形成了委托人與受托人的關系。委托人和受托人的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受托人有可能利用自己的信息優勢,從事有利于自己的事情;而委托人也可能出于某種目的而隱瞞真實信息,結果使受托環境責任得不到全面有效履行。由第三方專家獨立地檢查和評價受托環境責任的履行情況和結果,既可以減少信息不對稱,促使受托人盡職盡責履行受托責任,又可以大大提高受托人出具環境審計報告的可信度,增強信息的有用性。由此可見,會計師事務所憑借其獨立第三方身份,為確保受托環境責任的全面有效履行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3促進會計師事務所開展環境審計的措施
社會推動力空缺成為社會審計在環境審計領域發展的障礙,通過一些有效措施減少阻礙因素,能夠更好地促進社會審計在環境審計中的作用發揮。具體來說,規范會計師事務所參與和開展環境審計的措施和建議主要有:
3.1規范環境審計執業評價標準
當務之急是盡快制定、健全環境審計執業規范和評價標準,對環境審計的內容、范圍、方法、報告等做出規定,使會計師事務所和審計師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2加快建立環境會計
環境審計要求被審計單位如實記錄和反映其環境管理活動的情況,提供完整的環境會計信息。然而,當前環境會計理論與實務的發展水平與環境審計的要求嚴重背離。因此,我國需加快建立環境會計,同時加快環境會計在企業中的實施。一方面,要盡快制定統一的環境會計準則,給會計人員提供依據;另一方面,也應采取其他鼓勵措施,鼓勵企業對經濟活動中的環境成本、環境負債和環境效益進行確認、計量和披露,促使環境會計的實施。
3.3提高環境審計人員綜合素質
環境審計的技術性、專業性和綜合性很強,其難度和廣度對審計人員的素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會計師事務所可以聘請環境事項專業知識顧問。也可以鼓勵其成員取得注冊環境審計師(CPEA)資格。此外,會計師事務所應重視對現有從業人員進行環境學及相關知識培訓,重視吸納環境學、工程學等相關專業的人才,建立起一支結構優化、高素質的環境審計隊伍。
3.4積極借鑒國外環境審計經驗
(一)團隊精神的實質
團隊精神是團隊成員共同認可的一種集體意識,顯現的是團隊成員的工作心理狀態和士氣,是團隊成員共同的價值理念和理想信念的體現,是凝聚團隊工作、推動團隊發展的一種精神力量。其實質就在于團隊的團結來自團隊內部的凝聚力,而非由外部情境決定,團隊成員之間沒有分裂為相互對立的小團體的傾向,沒有離心離德,團隊本身具有解決內部矛盾、處理內部沖突和適應外部環境變化的能力;團隊成員之間彼此理解,對團隊有強烈的認同感,成員對團隊有較強的歸屬感;團隊成員都明確的掌握和理解團隊目標,對團隊的目標及管理者包新人起支持態度,團隊成員承認團隊的存在價值,并且有維護團隊繼續存在于發展的愿望。
(二)團隊精神在現代企業管理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一個企業的成功不是短期利益的展現,它體現在企業的百年發展,也體現在企業的文化上。企業文化是一種凝聚人心,提升企業競爭力的無形力量和資產,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源動力,企業文化建設與團隊精神建設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團隊精神在現代企業管理文化中的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一是具有目標導向功能。企業團隊精神的培養,使企業員工齊心協力,形成合力,朝著一個目標努力。對于個體,團隊要達到的目標即是自己所努力的方向,對于整體,整體的目標分解成各個小的目標,在個體上得到落實。二是凝聚功能。團隊精神通過對群體意識的培養,通過員工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的一種共同認知的文化心理,從而溝通人們的思想,引導人們產生共同的使命感、歸屬感和認同感,逐漸強化團隊精神,產生一種強大的凝聚力,在企業發展中有家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三是激勵功能。具備團隊精神的企業員工自覺地把自己當做企業的一份子,把企業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對工作上心,對自己要求嚴格。在自身的不斷進步中,形成良性競爭,自我激勵,在激勵競爭中得到的不僅是物資,更是精神的愉悅。四是控制功能。團隊精神通過團隊內部所形成的一種觀念的力量、氛圍的影響,去約束規范職工的個體行為。團隊精神的影響不是一種硬約束,它像社會道德一樣作為一種軟約束,控制著企業員工的意識和行為,自覺的為企業建設出謀劃策,貢獻力量。
二、現代企業文化建設要突出團隊精神
(一)突出團隊精神,企業文化要強調協作原則
協作原則是團隊精神最主要的內容,共同完成目標任務的保證,就在于團隊成員才能上的互補,在于發揮每個人的特長,并注重流程,使之產生協同效應。企業制度安排要注意強調協作原則,企業文化要宣傳協作原則,企業制度和政策的制定要有利于發揮協作原則,以實現最有效的協作。團隊中的每個人的思維中就應有協作原則為工作的基本思路。強調協作原則首先要在價值理念、企業文化上認同協作原則,真正理解協作原則的含義,企業是有眾多員工進行分工協作的群體組織,因而分工協作的狀況也直接決定著企業的整體實力和綜合效益。
企業的協調發展就要求管理者起表率作用,帶動并激發員工的參與熱情。企業的的決策者、管理者是團隊的龍頭,是團隊的核心。企業文化所宣傳的團隊精神需要每個企業職工的參與,員工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家,當成自己的事,這樣才可以把個人的命運與企業未來的發展捆綁在一起,員工才會真心真意地關心企業,才會與企業結成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因此,必須建立“以人為本”的團隊理念,在思想上、文化上要關心員工生活,關心員工的思想狀態。用文化、精神激勵員工,建立體現團隊精神的宣傳標語、學習體現團隊精神的文章,舉辦各種體現團隊精神的活動,以此來增強企業員工的團隊精神,增強企業員工企業認同感。
(二)突出團隊精神,要營造互信互任的企業文化氛圍
團隊互信文化是指團隊成員產生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溝通、相互理解,共同追求的一種企業誠信文化。企業員工與員工之間、部門與部門間、員工與領導之間相互信任,彼此間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少一份猜測,少一份挑剔,這樣企業的大好局面才能長久保持下去;大家才能一心一意搞建設、聚精會神抓發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和調動全體員工的智慧和力量。反過來說,沒有民主互信,企業就極有可能成為一盤散沙,那么事情都不會辦好。因此有必要加強互信建設的團隊精神,突出團隊精神,營造互信互任的文化氛圍。
一是要加強民主互信教育,努力形成和諧的企業文化氛圍。搞好與輿論引導和互信文化教育至關重要。建設互信文化的實質目的,是為了讓大家在一種寬松和諧的環境中快樂地工作、快樂地生活,而絕不是為擺花架子,搞形式主義。要培養集體主義思想,發揮整個集體的優勢,維護集體的利益,企業就是大家庭。要把企業視為所有成員的共同體。強調員工對企業忠誠,強調員工之間合作,領導關愛員工,增強員工歸屬感,穩定員工隊伍。企業內員工有能力大小、貢獻大小、職位高低之分,但每個的價值都是客觀存在的。二是要企業領導身體力行,充分尊重信賴員工。搞好企業民主互信文化建設,各級領導干部的模范表率作用是關鍵。企業領導者要放下架子,置身于群眾之中,與群從打成一片,真情對待員工;尊重員工,相信員工,適應別人;言行和諧一致,各級領導者以身作則、身先士卒本身就是無言號令。三是要員工要積極配合,主動支持理解領導工作。信任是相互的,企業員工多支持、多理解和信任領導,確實把對領導的信任變成干好工作的動力,要敢于和善于向上級提各種合理化建議。
(三)突出團隊精神,要明確團隊目標
一個企業要突出團隊精神,就要確立明確的團隊目標,培育共同的企業價值觀。團隊目標是企業所有職工的一種能力方向,是方向標,既是對員工利益吸引,也是企業員工行為方向的一種界定。企業員工在對目標認知與共識的基礎上,才能鼓舞人們團結奮進的斗志。目標要明確,不能空洞,要導向明確、科學,要被每一位員工所接認可、接受。要確保企業形成合力,凝聚力,就要加強企業團隊精神建設。共同經營目標的確立要遵循明確、科學、合理的原則,既滿足員工的要求,使大家形成團隊精神,從而勁往一處使,產生向目標奮進的力量源泉。明確具體可行的企業發展目標,是員工最好的航船方向,目標方向越明確越具體,由此激發團隊效力也就越大。
企業文化的最終目的,就是在企業內部培養共同的價值觀。培養企業員工有共同的價值觀,一旦員工有了共同的價值取向,就很容易達到自動自發地朝著這個目標而努力的目的。如果企業的員工價值觀不同,各自為政,沒有共同的目標,配合起來自然都是本位主義,就會阻礙企業的發展。當一個企業的全體員工具有相同的價值觀的時候,這個企業就會自然自發地形成一種團結的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