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2:31
序論:在您撰寫生態治理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中國證券市場已走過十五年的歷程。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證券市場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截至2005年年底,我國境內上市公司達1381家,證券市場境內外累計籌資總額達18156。8億元①。但是,我國股市在大發展的同時,股票市場的功能發揮嚴重不足,市場長期處于低效率的狀態,十五年多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許多違法違規行為,和落后的股市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使中國股市陷人了低效率的狀態中。
現實表明,中國證券市場的許多層次和環節都出現了問題和偏離。本文借用生態學的概念,把中國證券市場比作一個生態系統——股市生態?,F在出現的問題,說明中國股市已經發生了嚴重的生態失衡,證券市場生態的治理fgovernanceofecol0gYforsecuritymarket)已到了非進行不可的關鍵時刻。下面對中國證券市場生態及其治理進行分析。
一、股市生態現狀
周小川(2004)等采用“金融生態”的概念,論文來比喻金融運行的外部環境,它主要包括經濟環境、法制環境、信用環境、市場環境和制度環境等。金融生態囊括了企業誠信、會計準則、法律制度、征信體系、地方政府按市場規律辦事等內容。盡管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國的金融生態已發生了很大變化。但一些制約金融健康發展的外部因素尚未得到根本改善,當前的金融生態還存在四方面的主要缺陷:金融市場體系的不完善、法律環境不完善、社會信用體系滯后、直接或間接的執法不力。
證券市場是整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股市生態也是“金融生態”的一個重要分系統。股市生態本身又包括許多分生態系統和“食物鏈”。這好比是一個大海,有浮游生物,有水草,有小魚、大魚等,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生態環境。在股市生態系統里,有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生態”,散戶
和機構投資者之間關系的“投資者生態”等。比如,股市中機構投資者與散戶之間的關系就是自然界中大魚和小魚之間的關系,“食物鏈”非常簡單。要使“大魚”能夠維持正常生存,就應該使“小魚”保持足夠多的數量,否則,“小魚”被吃光,“大魚”也無法生存。
美國股市生態和我國股市生態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們有豐富的“水草”——E市公司紅利,“大魚”不一定要靠吃“小魚”來維持生命,而且可以直接吃豐富的“水草”。而我國上市公司的分紅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即使分紅多數也是圈錢的陷阱,股票分紅對投資者沒有吸引力。也就是說,美國的股市生態的食物鏈比中國長而復雜,而我國股市生態是一個非常脆弱的系統。
我國股市生態系統的脆弱性、帶來問題的嚴重性凸顯在各個方面。
多年來,與證券市場深度下調如影隨形的是,層出不窮的“股市黑幕”和花樣翻新的“金融詭計”時時沖擊著投資者孱弱的信心,證券市場生態環境已被逼向“嚴重失衡”的境地。
上市公司高管頻繁出事是近年來資本市場上一道令人尷尬的風景。碩士論文而作為金融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又嚴重地影響著整個金融環境。不完善的金融生態孕育了高管們違規的土壤,于是一個惡性循環的金融生態出現在眾人的視野。
銀廣夏等案件又表明,在上市公司“造假流水線”的各個環節上,提供信息的金融中介——證券分析師、會計師、律師們都發生了道德風險行為。不光是公司治理出了問題,“公司治理的生態”(ecologyofcorporategovernance)也出了問題(李曙光.2002)。
股市低迷、道德滑坡、信用危機等現象的出現,與經濟快速發展也極其不協調,并已成為阻礙經濟發展的強大因素。市場交易中因信用缺失、經濟秩序問題造成的無效成本已占到我國GDP的10%~20%,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每年高達數千億元。
如同自然界的生態平衡遭到破壞會導致自然災害一樣,股市生態破壞以后,股災的頻率必然增加。現在,由于生物多樣性的被破壞,我國股市已經出現生態環境惡化的后果。我國股市在2000年以前的10年間,發生過一次“危機”時刻和兩次“緊張”時刻。但我國股市在2000年以后的幾年間,已發生過兩次“危機”時刻和兩次“緊張”時刻。比較而言,我國股市危機的發生頻率有了明顯提高,股市危機的發生激烈程度也有了明顯提高。
我國股市的運行安全主要受到兩個方面的嚴重威脅:一是粗放式、掠奪式股市發展模式造成股市生態環境的全面惡化,正嚴重威脅我國股市的運行安全;二是我國股市的流動力提供機制正遭致不斷破壞與削弱,同樣已嚴重威脅我國股市的運行安全。
二、股市生態失衡成因
中國股市生態出現嚴重失衡,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制度原因,有文化原因,也有社會背景等方面原因。
首先,中國股市的生存危機是一種復合危機,是由多種因素組合并且具有多重影響的深層制度危機。正可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國股市的基本制度缺陷在長時期中被忽視、被容忍、被放縱,使得市場中的消極因素日益累積、相互交織,積極因素不斷削弱、相互掣肘,以至于最終演化為危及股市根基的全面生存危機。中國股市已經成了沒有自身供求關系、沒有價格決定基礎、沒有內在選擇空間的混亂與無序的市場。
其次,我國信用制度十分薄弱。當前,中國人均受教育的程度、職業道德、社會公德、信譽和風氣方面都存在著諸多缺陷。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也是信用經濟。信用危機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市場經濟秩序的混亂,影響社會的穩定。
信用制度為股市制度之本,一個沒有任何信用的股市就正如吳敬鏈先生所說的連賭場都不如。但是,虛假報表、黑幕交易、價格陷阱、偽裝上市、合同欺詐、假冒偽劣、地方保護等惡劣行為不時動搖著信用的基石。中國證券管理層在一系列基本制度創新上,錯失機遇,在套牢了整個市場的同時也套牢了自己;上市公司的造假、銀行的連環擔保、政府官員的尋租、證券公司揮霍挪用保證金等等的全行業危機交織在一起,使市場的信用基礎已經喪失殆盡。這些負面因素對中國股市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負面影響,導致中國股市所賴以生存與發展的生態環境——社會環境、輿論環境與心態環境——都出現了自股市產生以來從未有過的嚴峻局面。信用的缺失,破壞了市場經濟的基礎,動搖了市場存在與發展的信心,挫傷了投資者的積極性,侵蝕著社會的公平正義。
再次,我國證券市場連年走低,固然與股權分置等深層次問題和結構性矛盾遲遲未能妥善解決息息相關,但市場違法違規盛行而投資者保護公信力孱弱顯然也是重要原因。大量事實表明,在公司治理失靈、法律失靈、監管失靈等現象仍在一定范圍內普遍存在的情況下,優質上市資源和資金資源的外流,更加重了這層隱隴。在此情況下,如果相關懲戒措施未能對弱勢群體予以特別保護,以使其能夠“與強共舞”,強勢主體也因未受到足夠的約束而拒絕與弱勢群體和平共處,則中小投資者這些“小物種”將因受不到保護而黯然離場,其“生態滅絕”也會使基金、券商等機構這些“大物種”因缺乏“游戲玩伴”而孤獨致死。
此外,我國股市的生態危機也有深刻的社會背景。一是中國社會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情方面的某些固有矛盾,在民主法治尚不健全的情況下,在社會轉型、利益調整中被放大、激化;二是中國正處在經濟社會轉型時期,根據后發國家的發展經驗,處于這一時期的國家普遍都會遇到因為轉型而帶來的各種經濟社會矛盾。2003年,我國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達到1090美元,2004年人均GDP達到1269美元,2005年達1703美元①。根據國際經驗,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處于1000—3000美元這一時期,也是社會矛盾尖銳化時期、社會問題多發期、社會最不穩定期;從收入差距來看,基尼系數上升到O.4,就超過了國際警戒線標準,雖然這只是一種可能,但確有不少國家基尼系數超過0.4
①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網站:http://www.stats.gov.cn/以后就進入了一個社會不穩定期,甚至發生大的社會動蕩。
許小年有關中國股市制度建設“金字塔”的觀點,與股市生態概念有異曲同工之妙。他認為,中國股市缺乏資本文化、法律、監管、公司治理機制——四層制度體系的支持,這個體系應當是一個“正金字塔”;中國的現狀恰是一個“倒金字塔”型制度結構,這樣的資本市場無法發揮應有功能,而且其發展不具備可持續性。位于“金字塔”最底層的是資本文化,包括股權文化和債權文化,具體表現為社會意識、社會道德和社會風氣等對資本市場的支持,這是資本市場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社會基礎;在全社會都接受的和諧的資本文化基礎上,需要一套完善、有效、獨立的法律體系;“金字塔”自下而上的第三個層次,是完善、有效、獨立的監管體系;監管體系之上,位于制度體系最上端的,是公司治理機制。
公司治理機制是保護投資者利益最直接的制度安排,它的有效性依賴于其他三項制度基礎的堅實程度。在現實經濟中,如果資本文化的意識薄弱,法律體系和監管體系也不完善,因此,也就很難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機制。
在許小年看來,這是一個倒置“金字塔”型的制度結構,而中國資本市場正是在這樣一個制度環境中運行。結果是上面的市場規模越大、公司越多,倒塌的可能性就越大。這樣的資本市場不僅無法發揮應有的功能,而且其發展不具備可持續性。
三、股市生態治理
由于中國股市的生態危機是一種復合危機,股市生態的治理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遠見、需要決心、需要措施、需要執行。
一個重要的前提,是必須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一個和諧的證券市場,改變過去政府及上市公司對投資者只講索取,不講回報的常態,建立起一種彼此共生共榮的環境,追求共同的利益,即以法制為依歸,構建各個利益主體都能得到均衡、和諧保護和發展的證券市場生態環境。
對證券市場的功能也要有正確認識。職稱論文《國務院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即國九條,2004年2月2日頒布)提出,證券市場要“促進資本形成、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完善公司治理機制”,所有這些功能都在實體經濟中。一句話,股市要為實體經濟服務,股市不能自我循環、自成體系。股市發展得怎么樣,光看指數、交易量、開戶數是不行的,最終要看多大程度上促進了實體經濟中長期資本的形成,要看在多大的程度上促進了實體經濟中的資源優化配置,要看在多大的程度上促進了實體經濟中的結構調整,要看在多大的程度上完善了公司治理機制。只有大家形成這樣一個共識,資本市場才可能健康地成長。
同時,要使股市的生態環境得到根本改觀,必須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第一,必須推進股權分置改革,鞏固股權分置改革的成果。雖然解決股權分置不是萬能的,但不解決股權分置是萬萬不能的;
第二,切實促進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改善公司盈利狀況。這是證券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根本所在;
第三,積極推進證券公司的綜合治理;
第四,科學發展機構投資者;
第五,完善證券市場的法制建設,加強政府監管力度。
其中,調整股市結構、改善公司盈利狀況、強化政府監管,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健全中
國股市的必由之路,只有三管齊下,才能夠使中國股市走上良性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波濤.誰來為低迷股市提供流動力[J].證券市場周刊,2004(12)
[2]鄧妍.中國股市制度結構本末倒置[J].財經時報2004(3)
[3]杜亮.許小年:我從來都沒主張過激進改革[J].中國企業家,2004(4)
[4]李曙光.公司治理的生態危機[J].財經,2002年(16)
[5]劉松.低效率股市投資理論及制度創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劉永剛.中國金融生態調查報告欲根治金融“原罪”[J].中國經濟周刊,2005(11)
1.1煤礦概況
該礦是由原先的3個煤礦及擴大區原地整合而成,3個煤礦均于2009年之前關閉。煤礦位于陜西省府谷縣新民鎮西,面積約9km2,開采33、44和52煤,單水平斜井開拓,長壁綜采一次采全高采煤法。地面工程包括工業場地(在原先一個煤礦的工業場地基礎上改擴建而成)、排矸場(新建)及炸藥庫(新建),場外道路包括工業場地進場道路及炸藥庫進場道路。目前井下、地面工程已基本完成,正在進行設備安裝。
1.2方案范圍
根據煤礦已批復的環境影響報告,煤礦生態調查范圍為煤礦邊界外擴200m,面積約12km2。評估區包括場地區、排矸場區、道路區、地面塌陷區及5年地面塌陷區,面積約5km2。
2生態環境調查
2.1礦區生態環境現狀調查
本區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屬于中溫帶干旱、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年蒸發量相當于降水量的4倍。區內地表水系屬黃河水系,均為季節性河流。調查區地勢西高東低,相對高差約252m。地貌類型為河谷階地和黃土梁峁溝壑,以黃土梁峁溝壑為主。土地利用現狀類型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城鎮村及工礦用地和其他土地共6個類型,其中草地面積最大,約占調查區面積的60%。植被類型為典型的草原植被,代表群系為鐵桿蒿群系。植被覆蓋度以低和極低覆蓋度植被為主。土壤類型以栗鈣土為主,存在極強烈水力侵蝕。根據現場調查,調查區發現由采煤引起的大型地面塌陷1處,由原先的3個煤礦于2003至2009年開采33煤上分層形成,由于均采用房柱式炮采,現場調查部分區域已產生塌陷坑及裂縫,而局部還未塌穩,所以該塌陷現狀穩定性較差,威脅耕地0.9030km2、林地0.2361km2、草地2.1020km2及裸地0.0075km2。
2.2生態環境破壞與影響調查
2.2.1場地區
工業場地占地11.45hm2,為采礦用地,目前正在建設,經過現場調查,除生活福利區有少部分已完成了綠化外,大部分區域還存在未綠化區域。整合前2個煤礦的工業場地還未進行閉坑治理,對生態環境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2.2.2道路區
煤礦新建道路為工業場地進場道路及炸藥庫進場道路(后統稱“道路區”),總占地1.10hm2。經現場調查,兩條道路均已綠化完畢,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小。整合前煤礦的進場道路均是在鄉村道路上擴建的,目前已作為村民生產生活使用。
2.2.3排矸場區
占地0.27hm2,經現場調查,目前還未堆積矸石,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小。整合前煤礦產生的矸石均被周圍磚廠拉走綜合利用。
3生態環境影響預測
3.1開采區影響預測
經過預測,煤礦5年期將會對部分鄉村道路造成損壞,從而影響車輛及行人的正常通行。此外5年開采產生的地面塌陷還將影響0.4km2的原有地面塌陷,造成土地資源的破壞。根據土地利用現狀圖、地面塌陷不同區域的變形程度,對煤礦5年區內受影響的土地類型、面積及影響程度進行預測。
3.2場地區及道路區影響預測
場地區及道路區均為采礦用地,預測5年期無新增占地,兩者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小。整合前2個煤礦的工業場地對周圍生態環境也將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3.3排矸場區影響預測
預測5年期每年約有1.35×104t矸石堆放,將對周圍生態環境產生一定影響。
4治理措施及工作量
4.1地面塌陷區
治理范圍包括了原地面塌陷區及5年地面塌陷區。
4.1.1裂縫充填
采取周邊以及裂縫上坡方向就地取土的方式人工充填,經計算,裂縫填充面積11.31hm2。
4.1.2耕地恢復治理工程
主要為土地平整。即對起伏不平不便耕種的塌陷地,通過就地平整法進行挖補平整,保證標高基本一致,有利于耕種和植物的生長。經計算,需要平整土地30.30hm2。
4.1.3林地恢復治理工程
由于此區域的特殊性,林地及園地復墾主要采取的是對受損的樹木,及時扶正樹體,保證正常生長。經計算,需平整土地0.12hm2,撫育林木約149株。
4.1.4草地及裸地恢復治理工程
對填充后的土地進行人工平整;土地整理后,選擇優良草種播種,進行草地改良;嚴禁放牧,尤其在復墾恢復階段。需要平整土地1.12hm2,需要紫花苜蓿草籽33.35kg。
4.1.5鄉村道路治理
由于5年區內道路都為土路,僅進行裂縫充填。
4.2場地區
4.2.1新建工業場地
計劃在生產區及生活福利區種植側柏、油松兩種喬木以及紫穗槐灌木和草籽,植樹面積2.83hm2,需要苗木(含紫穗槐)3208株,種草面積3.83hm2,需要草籽114.91kg。
4.2.2整合前原有工業場地的治理
整合前兩個煤礦的工業場地占地面積分別為3.21及2.79hm2。共需場地平整6.00hm2,草籽選用紫花苜蓿,共需草籽180.0kg。
4.3排矸場區
對5年新增矸石進行治理,需0.15hm2頂面進行壓實并平整,覆土0.3m后種草綠化,共計綠化0.15hm2,需覆土750m3,種草面積0.15hm2,草籽選用紫花苜蓿,共需草籽4.5kg。
5結論
城鎮生態環境多元主體治理模式是政策工具選擇的前提。城鎮生態環境是城鎮人口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空間,根據生態環境的整體結構、功能特點和基本屬性等,可將城鎮生態環境分為三大類:一是水域生態環境,主要包括河流、護坡、水庫等;二是地域生態環境,主要包括政府機關、商貿、住宅、工業企業、開發區、綠化、公路、鐵路、機場、古跡旅游等建設用地;三是空域生態環境,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霧霾和空氣粉塵等。城鎮生態環境大部分都屬于公共產品的范疇。對城鎮生態環境治理存在多種模式,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種:
1.1政府壟斷的單一模式
政府在城鎮生態環境治理中既是資金的提供者,也是城鎮生態環境主要的執行者和維護者。政府的治理方式主要有管制、強制執法和嚴格征稅等,而這容易造成社會矛盾和沖突的發生。這種單一模式存在著內在的缺陷。首先是資金的短缺。城鎮生態環境治理需要充足的資金,這關系到治理的效率和效果。在政府壟斷的情況下,城鎮生態環境治理的資金只能依靠政府來提供。近些年來,政府通過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了對城鎮生態環境治理的投入,但這只是杯水車薪,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資金短缺的狀況。由于政府在城鎮生態環境治理方面的失靈,不僅會導致政府尋租,還會導致城鎮生態環境陷入“治理—破壞—再治理—再破壞”的惡性循環,使過度治理和治理不足并存。在政府壟斷城鎮生態環境治理的情況下,由于缺乏競爭機制,容易使政府陷入官僚制困境,從而不可避免地產生城鎮生態環境治理的低效率,甚至是無效率。此外,政府壟斷還會導致城鎮生態環境治理的邊際效用遞減,影響治理效果。
1.2政府與企業結合的二維模式
在城鎮生態環境治理方面與企業進行合作治理,既可以克服政府失靈,又可以彌補市場自身的缺陷,這是實現城鎮生態環境有效治理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城鎮生態環境的治理過程中,政府以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為根本目的,而企業則是以追求營利為最終目標,出售產品和服務獲取最大利潤。在政府與企業的二維治理模式中,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為了公共治理發揮最大效用,會允許或授權企業參與到生態環境的治理中來,因為企業既擁有政府無法比擬的雄厚的技術基礎和專業設備,又能夠實現城鎮生態環境的源頭治理,而政府只需要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監管。在這二維治理模式中,政府最主要的任務是提供相應的政策工具為企業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提高企業的積極參與性,從而實現政府和企業的合作雙贏。
1.3政府、企業和社會聯合治理的多元模式
在多元的聯合治理模式中,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共同參與到城鎮生態環境的治理中來,三者之間形成了相互補充、相互支持、相互監督的關系。政府在城鎮生態環境治理的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可以出臺相關政策和完善法律法規,吸引企業參與到生態環境治理中來。而社會組織作為政府的“減壓閥”和“穩定器”,與政府相比,社會組織更具專業性和靈活性,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對城鎮生態環境更為敏感和關注,能創造出比政府更低的公共治理成本和帶來更高的效率。與企業相比,社會組織更具有志愿性和公益性。鑒于目前我國社會組織發展規模較小,力量薄弱,政府可以通過購買等形式給予社會組織鼓勵和扶持,發揮其在城鎮生態環境治理中應有的作用。此外,社會組織是由具有不同利益動機的群體組成的,不能作為統一的整體從社會的全局考慮問題,這就需要政府給予引導和規范管理,使其從社會整體利益出發。在這三種模式中,多元治理模式可以對城鎮生態環境進行全覆蓋,實現城鎮生態環境的全方位治理。政府政策工具的選擇是多元治理模式有效運轉的重要前提,因此,政府要從多元治理模式出發設計政策工具。
2城鎮生態環境治理政策工具選擇的種類
對城鎮生態環境治理的政策工具應該進行分類,以方便政府確定選擇的范圍。國內外學者對政策工具分類有著不同的分類方式。在這里,我們將借鑒華中科技大學徐頑強教授提出的公共政策工具的類型所作的分類,將政策工具劃分為七大類,并按照政府介入程度由高到低進行排序,即管制、直接供給、市場性政策工具、財政性政策工具、社區治理、志愿者組織、個人與家庭。下面,按照不同的政策工具在城鎮生態環境治理中的重要程度,對主要的政策工具分別進行描述:
2.1政治性工具
政治性工具就是政府在政治權威和公權力的前提下,運用法律、法規等約束和規范公民、社會組織等相關主體的行為,促進社會管理目標的實現。政治性工具主要包括管制和直接供給。管制首先是確定一個政策目標,然后對政策目標群體某些特定的進行強行要求和禁止。其中管制的內容有經濟管制和社會管制,經濟管制主要是對自然資源產品價格、市場供求、資源稀缺程度、生態環境損害成本、修復效益,以及對一些高污染企業的進入和退出行為進行管制。企業參與城鎮生態環境治理,對政府來說,經濟管制是不可或缺的政策工具;而社會管制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例如對一些污染企業進行取締。直接提供就是在公共預算的前提下,由政府直接提品和服務,在政策工具中屬于消費性支出政策。城鎮建設用地和綠化用地等更多地要靠政府直接提供。政府直接提供的社會性需求領域較為廣泛且處于政府內部運作,必須掌握重要的信息和資源,允許內部化交易,是一種成本較低的政策工具。但由于政府是參與生態環境活動的唯一主體,可能導致治理成本過高,而且,還存在著在治理過程中由于政府部門職能交叉使工作人員執行困難。更為重要的是,在現行財政體系和轉移支付不足的情況下,根本不能對城鎮生態環境進行高效治理。
2.2經濟性工具
經濟性工具就是在市場規律正常運轉的前提下,利用工商管理技巧和經濟刺激措施來指導和規范社會目標群體行為,實現社會政策目標的手段。政府運用經濟性工具,既給予企業充分的自,又能不同程度介入其決策的形成過程。經濟性工具主要有市場性政策工具和財政性政策工具這兩種,其中市場化政策工具的內容包括市場自由化、市場促進化和市場活潑化。市場自由化主要是允許更多的參與者(企業、社會組織)進入到城鎮生態環境治理中來,解除市場管制。市場促進化主要是創造市場化的產品,政府可以發放污染許可證,允許企業排放一定量的污染物,但要其付費。市場活潑化主要是通過契約外包,與營利或者非營利性組織簽訂契約,來提供垃圾清理、街道清潔、道路綠化等公共服務??傊袌鰴C制的政策工具的最終目的是實現社會資源的最優配置,提高社會治理效率,促進城鎮健康發展。在財政性政策工具方面,政府可以通過征費、課稅等方式,對企業污染造成的負外部性成本行為(如空氣污染)征收稅費,約束企業行為,從而達到政府治理目的。
2.3社會性工具
社會性工具建立在自愿基礎上,很少或幾乎沒有政府的介入,以實現社會資源優化配置、分配社會福利為目標。其主要包括社區治理、志愿者組織、個人與家庭。城鎮社區內的垃圾處理、綠化等,可以由社區居民自行規劃,政府可在此基礎上給予相應的補貼。志愿者組織又被稱為“社會中介組織”或“民間組織”,可以彌補政府和市場在城鎮生態環境治理方面的失靈。城鎮大部分生態環境的治理,志愿者組織都可以參加,如街道清潔、植樹種花、生態文明宣傳、垃圾回收、環保巡邏糾察等。志愿者組織參與城鎮生態環境治理有利于減低政府公共治理成本,但這必須以志愿者組織的發育狀況為前提??傊S著公民社會的崛起和第三部門的發育,社會性工具的使用將會得到不斷的加強。
3城鎮生態環境治理政策工具選擇的的依據
在消費特點上對城鎮生態環境進行分類是政策工具選擇的依據。從消費特點上對城鎮生態環境進行分類,可以分為純公共產品的生態環境、俱樂部產品性質或公共資源性質的生態環境。
3.1純公共產品性質生態環境的政策工具選擇
純公共產品性質的生態環境在消費過程中,具有消費的非競爭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較為典型的是空氣、環境保護、免費公園、公共座椅、公共廁所等。俱樂部產品性質或公共資源性質的生態環境,大部分的生態環境都屬于這一類,如公共草坪、礦產資源、公共牧場、公共池塘、公共河流、公共漁場等等。對于這類性質的公共產品,政府應該選擇政治性政策工具來進行治理。
3.2俱樂部產品或公共資源性質生態環境的政策工具選擇
課題組通過專家咨詢、實證調研和文獻查閱三種方式對指標體系進行遴選,但是,面對初步獲取的這些為數眾多的指標,必須進一步進行優選才能確定區域產業重點領域生態環境治理水平評價的指標體系,其一般方法是先進行問卷調查,然后對問卷調查進行效度信度檢驗,最后再運用因子分析方法。按照以上的思路,本文針對區域產業重點領域生態環境治理特點,最后遴選了環境治理技術與裝備能力、環境治理產品生產能力以及環境治理服務能力3個指標項,并據此設計調查問卷,對回收的235份有效問卷進行了信度檢驗、KMO統計量和巴特利球形檢驗,結果表明本研究的問卷調查具有很好的信度且指標變量均適合做因子分析。依據問卷調查數據進行因子分析,優化了區域產業重點領域生態環境治理水平評價指標,從而構建了較為完整的區域產業重點領域生態環境治理水平評價指標體系。
2指標賦權的方法———基于信息熵修正AHP的組合賦權法
課題組成員卜華白在其博士論文中運用了這種指標賦權的方法,該方法屬于組合賦權法,是一種將主觀賦權(AHB)和客觀賦權(Entropy)結合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先利用AHP法對指標進行賦權,然后,再利用Entropy方法對AHP的主觀賦權進行調整,這樣就更能保證賦權值的科學性。賦權值的科學性也就使得本研究結果更具有說服力。2.1最優目標約束之下的AHP主觀賦權運用AHP法初定指標權重有很多的具體方法,本文采用最優目標約束之下的AHP權向量解法算出各指標的權重。由于問題的復雜性和人類比較判斷能力的有限性,因此,判斷矩陣一般不能完全滿足一致性要求,如是,不管是近似解法,還是特征根法,其權重的計算結果都難以與“客觀存在”的“真權”相吻合,在本質上是一個統計估計問題,因此,判斷矩陣中的元素aij的相對權重不總是等于wi/wj,依據這一情況,有文獻利用最小平方法,得出了三種相對權重計算的“最優解法”即:LLSM法、LSM法則和LOM法求解權數wi,從這三種最優解法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定義不同的目標函數,最優權值也就不同。因此,在具體的區域產業重點領域生態環境治理水平評價過程中,應依據對評價精度的實際要求,給“合理”的目標函數,只有這樣,才可求得最為合適的“最優權重”。2.2運用信息熵賦權法修正AHP主觀賦權,最終確定指標權重熵(Entropy)的概念來源于物理中的熱學,是統計物理中用來量度分子運動無序程度的變量,ClaudeEShanon在1948年將其引入信息論中,作為系統不確定性(無序程度)的度量,一個系統有序程度越高則信息熵越?。ǚ粗嗳唬?,熵權法也是一種信息量權數方法,是客觀賦權法中較為常用的方法[9]。信息熵賦權法修正AHP主觀賦權主要分為三步:第一步對評價矩陣進行歸一化處理,計算指標j的熵值ej;第二步計算指標j的差異性因數gj,確定指標權重;第三步修正權重,通過以上步驟修正之后,得到的新權重更有效。本文以衡陽市鉛鋅產業重點領域生態環境治理為例,具體研究區域產業重點領域生態環境治理水平評價方法及治理對策。
3實證評價———以衡陽市鉛鋅產業重點領域生態環境治理為例
設U代表產業重點領域生態環境治理水平評價的綜合因素集,V代產業重點領域生態環境治理水平評價表評價集,A代表產業重點領域生態環境治理水平評價的第一層次因素權重集,An(n=1,2,3,…)代表產業重點領域生態環境治理水平評價的第二層次因素權重集,R代表全體產業重點領域生態環境治理水平評價的單因素評判模糊矩陣,Rn(n=1,2,3,…)代表產業重點領域生態環境治理水平評價的單因素評判模糊矩陣,B代表產業重點領域生態環境治理水平評價的第一層次模糊綜合評價集。
4提升衡陽市鉛鋅產業重點領域生態環境治理水平的對策
作者:劉廣兵 劉偉京 李小路 徐明 單位: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
工業生產的水資源消耗和污水排放對生態環境造成較大壓力,工業經濟仍未擺脫“高污染、高消耗”的發展模式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金屬制品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和紡織業等傳統的高污染、高消耗行業產值分別排在第4,5,6,7位,4個行業工業產值占一級保護區工業總產值的25.0%。一級保護區內產值最高的前100個企業中,37%屬于高污染、高消耗行業。一級保護區內有紡織企業637家,占企業總數的6.5%,但紡織行業COD排放量居各行業之首,占排放總量的37.21%。無錫市區、宜興市和吳江市主要工業污染源均為紡織業,紡織業COD排放量分別占各地工業排放總量的29.5%,54.7%和83.1%。一級保護區工業經濟還沒有從根本上擺脫高污染、高消耗的發展模式。(3)外來人口多,人口密度大一級保護區人口為207.7萬人,陸域范圍平均人口密度約為1600人/km2,是江蘇省平均人口密度(748人/km2,2008年)的2.14倍。一級保護區內有6個工業園區,產業定位包含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行業,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區域人口的聚集,外來人口占一級保護區人口總數的33.6%。其中吳江市外來人口比重最大,達到45.1%,其次是無錫市區,外來人口占39.0%,2地區外來人口所占比重均在一級保護區平均水平以上,一級保護區人口及外來人口分布見圖1。外來人口的大量聚集雖然推動了經濟快速發展,但給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壓力。污染物排放強度大根據統計,太湖一級保護區COD排放量為17816t/a、氨氮排放量為1781t/a、總磷排放量為346t/a、總氮排放量為3424t/a。一級保護區面積占整個太湖流域的3.7%,COD、氨氮、總氮、總磷排放量分別占流域總量的3.1%,2.8%,3.5%,6.0%。一級保護區工業用水66.58萬t/km2(江蘇省為3.44萬t/km2),工業廢水排放量3.13萬t/km2(江蘇省為2.53萬t/km2),生活污水排放量6.62萬t/km2(江蘇省為2.71萬t/km2)??梢姡患壉Wo區污染物排放水平接近太湖流域整體水平,總磷排放強度甚至超過了整個流域;用水及排水強度已超過全省平均水平,污染物的高強度排放和水資源的高消耗對太湖生態環境產生直接影響。
嚴格控制建設用地規模嚴格控制居民點工礦用地規模,一級保護區內凡新建工業企業(項目)必須進入通過環境影響評價的開發區,改、擴建項目必須符合國家和省地方政策法規且在經過有權部門的嚴格審批后方可施行。一級保護區內的開發區數量及規模維持現狀水平,近5年不再批準新建和擴區的開發區。新建居民點必須在城鎮總體規劃區內,近5年一級保護區內城鎮規劃區維持現狀水平,不再批準新建和擴區的城鎮總體規劃[5]。調整工業結構(1)清理整頓重污染企業一級保護區范圍內嚴禁新建、改(擴)建包括紡織染整、化工、電鍍、造紙、鋼鐵和食品(啤酒、味精)等重污染行業的項目。對區域內164家六大重污染行業企業實施提標改造,按照清潔生產二級標準重新核發排污許可證,達不到排污許可證要求的一律依法關閉。區域內尚沒有接管的重污染企業必須接管。按照《關于切實做好企業搬遷過程中環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環辦(2004)47號)要求,對產生危險廢物的搬遷單位必須按照要求制定土壤功能修復實施方案。(2)提高產業集約化水平,鼓勵發展第三產業發揮高新技術產業集聚能力,積極發展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術產業,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采取關停、轉移、轉型和轉化等方式,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依法推進的工作機制,堅決限制和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危險、低效益的企業、生產工藝和產品,提高整個區域產業資源的集約化程度[6-7]。大力發展“低消耗、低排放、高科技、高產出”產業,加快形成節約、環保、高效的產業體系。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加快產業結構向“三、二、一”的轉變,加快形成區域內服務內容豐富、服務對象配套、服務功能協調的現代服務業體系。制定行業規劃和完善市場機制,促進以生活服務為主體的傳統第三產業改造、提升、轉型,大力發展以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生態旅游、科技服務、信息服務、咨詢服務、國際服務外包等為重點的生產業,逐步形成一級保護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的發展新格局,創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新模式。優化城鄉布局,調整人口結構(1)限制勞動密集型產業,控制外來人口增長限制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對處于低端的高消耗、高污染勞動密集型企業進行科技改造,提高技術含量,淘汰舊產品,培訓提高工人技能,盡可能地減少用工人員。(2)限制一級保護區內城鎮規模優化太湖一級保護區城鄉布局,發展緊湊型都市圈,科學合理地限制城鎮用地規模,不得擴大城市規劃區范圍,城市規劃區以外不得新建住宅小區,嚴格控制建設用地面積。
通過對太湖一級保護區進行調研,得到了以下的結論。(1)一級保護區土地開發強度為17.2%,已超過蘇中蘇北地區,并直逼蘇州市開發平均水平,高強度的土地開發必將帶來高強度的污染物排放。今后一段時間內必須限制城鎮發展規模,并嚴格控制居民點工礦用地規模。(2)一級保護區產業積聚度高,企業密度是江蘇省企業密度的4.2倍,且未擺脫高污染、高消耗的發展模式。必須加快工業結構調整,清理整頓重污染企業,提高產業集約化水平,鼓勵發展第三產業。(3)一級保護區人口密度大,是江蘇省平均人口密度的2.14倍;外來人口多,占總人口的比例達33.6%,加劇了一級保護區的環境壓力。必須限制勞動密集型產業,并控制外來人口增長。
關鍵詞:和諧相處;辯證統一;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B0-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12-0037-02
一、人與自然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的關系
1.人與自然是統一體
人與自然的關系存在著“人類中心主義”和“非人類中心主義”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但就生態倫理問題的本質來看,人與自然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的關系。首先,人是自然的產物。人作為自然的存在物,是自然長期進化過程中的產物。在人與其他自然物分離后,人類社會也伴隨著自然長期進化發展。在這個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先后出現了自然處于主導地位的階段和人類開始處于主導地位的階段。在隨后人與自然協同發展的過程中相互之間的關系已經轉變為有機一體的關系,也就是成了統一體,這也是人與自然關系發展的方向。
2.人與自然的關系具有相互性
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一種在社會實踐中互相生成的變革存在關系,具有相互性,彼此相互依存,同時又相互制約。一方面,人作為自然的產物,不能離開自然而獨立存在。另一方面,作為與人類具有相互性的自然,不再是抽象的存在物,而是作為人類的朋友、改造的對象、人活動的產物而存在著。隨著社會活動的不斷增加,自然界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變得廣泛和深刻。
二、生態倫理問題的本質是和諧社會中的人與自然
生態倫理問題的本質同時也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自然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保護生態環境、建立長久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是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也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核心。人與自然關系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到人的生活質量,環境的破壞、自然資源的無節制消耗、浪費,只能是破壞人與自然的平衡關系,導致人與自然關系惡化。因此,良好的人與自然關系,保證人與自然的相處和諧,是當前生態倫理問題的本質。從人類主觀的角度出發,應該完整地認識自然、正確地使用自然、效率地開發利用自然、真誠地保護自然。只有完整地全面地認識自然,把握自然的本質、規律,才能用于指導實踐,才能合理使用和充分利用自然,對自然的改造和利用難免會造成一些破壞,所以還需要保護,使破壞不超過自然可以承受和恢復的程度。完整認識自然是基礎,正確使用自然是過程,效率開發利用自然是結果,真誠保護自然是保障,這四部分內容對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具有內在聯系的統一體。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三、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相處的基本原則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要確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全新生態倫理觀,這一新的生態倫理觀需要有原則性的要求來規范人與自然之間的行為,并且指導和評價人的行為的合理性,因此,樹立正確的人與自然之間相處的原則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前提和基礎性問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原則包括:和諧發展原則、正義公平原則、可持續發展原則、
1.和諧發展原則
和諧發展原則,是人與自然關系定位的原則,不單純強調以人為中心或者以自然為中心,強調二者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和諧共處的關系。人類在生態環境中出現之時,就與自然環境不可分割,人類從生態自然環境中獲得生產、生活所需要的資源、能源,不斷適應天氣、季節、自然現象的變化,而自然也同樣在人類的發展過程中,悄然地改變著自己一些固有的規律,在一段時間內,人類盲目地認為人類是自然的主人,是生態環境的享有者,自然只是單向地為人類服務,在這種人類為中心的思想中,人類忽略了與自然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因此索取的越來越多,在不斷提高生活質量和生產效率的時候,自然環境的破壞也日益嚴重,而人類的生活質量和生產效率也因為自然環境的破壞而遭受重大影響。在這時,我們應該清晰地認識到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和諧發展的關系,是相互依賴的關系,主觀單向的思想,只能破壞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深受其害的只能是人類自身,因此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時,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原則是最為重要的原則。
2.平等公平原則
平等公平原則在人類的角度看,應該從兩個維度進行思考,其一是當前橫向的平等公平原則,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人類共同與自然相處,共同參與和分享自然固有的資源和能源,人與人之間以及國家之間是平等、公平地享有資源與環境,不因為人的職位、個體差異而在享受自然的饋贈時有所區別。其二是縱向的平等公平原則,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人類與自然的相處要從歷史和發展的角度去看,這就要求當前的人與后來的人平等地享受自然資源,要建立一種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而不是當代資源當代利用,不考慮后代的生存生活問題。目前,人類過度享用自然資源、不可再生自然資源的行為,只能由人類的后代來承擔責任,從這個角度上看,這是不平等和公平地處理人與自然之間的態度。此外,在自然界本身,也有其自己內在的平等與公平,自然環境中除了人類外還有其他生物物種,每個物種都有自己的生態規律,這種規律包括當前物種之間的規律和物種自身的遺傳規律,人與自然的相處,不但是人與自然界的平等公平相處,也包括人與其他物種之間的和諧共處,這種和諧共處的基礎是對其他物種和自然規律的尊重。因此,平等公平原則是人與自然關系中的核心原則,這一原則,要求人走出自身傳統的以人類為中心的傳統思想,真正與自然、自然界的物種平等公平地發展。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平等公平的相處并不是以犧牲人類自身生活、生產、發展為代價,而是更為合理地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達到人與自然的平等公平。
3.可持續發展原則
可持續發展原則注重的人類自身的行為方式,通過人類自身對自己的思想方式、行為方式,去調整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從而達到一個適于人類自身發展的健康、綠色的自然環境和生態體系??沙掷m發展原則應該同時具備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注重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同時也強調人際之間的和諧相處。從微觀的角度上看,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就是要求人類能夠充分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規律辦事,不去刻意破壞自然環境,過度使用自然資源和能源,保證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發展共處一體的整體性,實現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也就是實現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我們應該看到自然環境是一個完整的體系,這個體系中不單有自然界,同時也包括諸多的自然物種,在變化過程中,既有相對穩定的一面,同時也在變化中不斷呈現出多樣性,這種多樣性保證了自然界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要處理好當代人與后代人之間的關系,發動智慧,充分思考如何解決資源的稀缺性、不可再開發性與后代人科學、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只有解決好這一難題,才能真正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原則是人與自然相處中人類必須尊重的規律性原則,破壞了這一原則,人與自然之間是無法和諧相處的,其結果是人類自己一步步走向危機,直到滅亡。
四、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相處的內容
在確定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本原則后,我們有必要進一步的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具體內容加以分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內容從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態度上看,就是人類如何去維護自然,在充分享受自然給予的資源和能源的同時,如何有效保護自然;從人與自然之間的平等關系上看,就是如何把人類自身的生活、生產和發展之間的關系與自然發展之間的關系處理好;從人自身的角度上看,就是如何規劃好和管理好人類自身的行為,使人類自身的行為既尊重自然自身的規律,又能通過自然的發展促進人類的發展。
1.維護自然發展和平衡
自然界的發展有著自身的規律,人類對自然界的態度應該是維護自然發展和平衡。自然界發展的規律是在生物物種的自然競爭法則中形成的,同時也是在自然界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因此自然界的這種規律應被稱之為自然權力。人類應該從尊重自然權力的角度處理好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在這個角度上看,人與自然之間相處關系的內容第一點就是尊重自然界中的人和其他物種,使生態系統平衡發展。這其中,在人類對自然界的態度上應該充分認識到人與其他物種一樣是自然界的組成部分,而非凌駕于自然界之上,人類的生活、生產和發展都離不開自然界這一整體環境。因此,人類尊重自然權力、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是維護自然發展和平衡所應有的態度。
2.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選擇
在歷史的發展長河和自然界發展過程中,人類的存在、發展只是一個階段,但是就是這一個階段處理好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也是十分必要的,人類自身的發展始終是在自然界中完成的,依托于自然界產生人類,同時人類的發展又依賴于自然界,自然環境是人類生活、生產和發展的前提和條件,人類與其他物種一樣,是歷史進化的產物,如何利用好自然資源和能源,如何處理好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是人與自然相處的核心問題。目前,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還存在諸多的現實問題,從傳統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的轉型,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迫切需求,大力發展生產力、提高生產效率是人類所追求的,但是在追求高質高效的發展方式時也應該考慮環境的承受能力,處理好眼前發展利益和生態平衡的長遠利益,實現人、社會、自然之間的和諧共處和相互促進。
3.人類自身行為的合理性抉擇
人類自身的行為直接導致生態環境的惡化,首先,人的行為反映出人自身的思想觀念和對事物的判斷;其次,人自身的思想觀念和對事物的判斷又直接影響到人的行為活動。人之所以高于其他生物物種,在于人的獨立思維,但是人類的這種思維又不是完全合理的,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表現在行為目的的短期性和盲目性,缺乏統籌考慮,只考慮行為的可行性,而不考慮行為的合理性,因此,在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先后順序選擇上,應該注重人類自身行為的合理性,把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處理好,處理好這一關系的實質是處理好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因此人類行為的合理性與否,直接影響到人與自然之間的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義天.生態倫理學的使命與宿命[J].天津社會科學,2009(3).
[2]田文富.環境倫理與和諧生態[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10:5(23-30).
[3]林紅梅.生態倫理學概論[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10:48-65.
[4]王暉龍.生態倫理常識讀本[M].廣州:廣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9:26-37.
一、生態倫理對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具有理論指導作用
生態倫理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指導作用,表現在我們能夠運用它的道德規范對我們的生產生活行為進行價值判斷、價值評價和價值選擇。生態倫理的價值目標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具體表現就是追求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的有機協調和統一。生態倫理的指導作用對于我們當今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非常重要。生態倫理正確價值目標的建立能將我們的生態價值觀高度統一起來,讓我們認識到傳統生產生活方式對生態系統的嚴重危害,從而放棄這種傳統方式,選擇生態文明時代的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產、生活方式,朝著生態文明建設這個明確的、共同的價值目標前進。生態倫理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理論指導作用就是要突出人們選擇生產、生活方式的思想和行為的善惡、榮辱、對錯的價值追求,以特有的感召力和驅動力引導人們趨善避惡、趨榮避辱、趨對避錯。我們中華民族通往生態文明的道路是非常獨特的,在這個演變過程中,滲透著許多古樸而神秘但又非常深刻的生態倫理學知識。儒家關于“天人合一,天人合其德”思想、道家的關于“萬物平等自化”、“體驗真實生命”、“法天貴真、道法自然”和“節制物欲”的思想在現代世界中也仍然具有一種獨特的精神號召力量,對于我們恢復生態平衡、可持續發展戰略、科學發展觀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具有理論指導意義,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精神支柱。
二、生態倫理對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具有調節和規范作用
生態倫理從道德層面調節經濟利益矛盾、規范人類生產生活行為的效力就是它的調節和規范作用。生態倫理的調節和規范作用是生態倫理發揮理論指導作用的必然結果,因為生態倫理的理論指導作用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把人們的生產和生活行為納入有利于生態平衡發展軌道上來。生態倫理能夠對社會活動中的所有主體發揮調節作用。個人、企業、政府在開發利用自然、發展生產的過程中與自然之間存在著環境利益矛盾。根據生態倫理的觀點,任何個人或者社會組織都不應該把自己開發利用自然的活動變成一個破壞自然生態平衡的過程,應該自覺尊重、愛護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生態倫理就是以這個原則協調好社會主體之間的環境利益關系的。生態倫理對社會主體與自然之間關系調節方式屬于“軟調控”,它對人與自然之間矛盾關系的協調是靠社會輿論、教化引導、鼓勵敦促等方式來喚醒我們意識深處的生態倫理責任和義務意識,引導我們自覺進行生態文明建設實踐。同時也應看到生態倫理“軟調控”的局限性。首先,生態倫理調節對對抗性環境利益矛盾的調節無法奏效;其次,生態倫理調節作用的發揮要以社會成員生態倫理知識水平的普遍提高為基礎。雖然生態倫理的調節具有局限性,但是它具有廣泛性、經常性、靈活性、持久性、深刻性等優勢,因而在協調環境利益矛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三、生態倫理對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具有教育和激勵作用
對公眾進行生態倫理知識的教育與培訓是使公眾從認識到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中介,是使生態文明從理念到行動的關鍵步驟。生態倫理的教育和激勵作用突出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加強生態倫理教育有助于提高人們的生態道德意識,加強人們對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關系的認識,這是建設生態文明的基礎;第二,加強生態倫理教育是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它能夠幫助我們豐富生態知識、提高生態保護意識從而實現我們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的轉變;第三,加強生態倫理教育,提高公眾的生態保護意識,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題中應有之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需求也是生產力發展的目標之一;第四,加強生態倫理教育,能夠讓我們從道德精神層面擁護和執行有關生態保護的各項法規、政策、方針、制度。
四、生態倫理對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的環境立法及其實施起基礎和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