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2:15
序論:在您撰寫企業經濟性質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本文我們以狹義的概念來理解和論述創業。創業指的是“從零開始創辦一家新企業”;創業企業指的是“新創建的企業即新創企業”。由于當代的創業大多發生在高科技領域,如信息、生物基因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先進環保技術等,因此,本文中的當代創業企業,特指“新創立的當代科技創新型企業”,其創業者是當代科技創新勞動者。
一、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異質性
創業企業的誕生始發于創業者的創業勞動,創業勞動實際上是科技創新勞動的拓展與延續,科技創新勞動是創業勞動的“源”與“核”。探尋當代創業企業的經濟性質,其出發點和關鍵就在于對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性質的理解。當代科技創新勞動,是一種有機融合科學與技術內在稟性的高智力勞動。從勞動形式上分析,這種高智力勞動是一種高度復雜勞動,不同于一般的復雜勞動和智力勞動,更完全不同于簡單勞動或體力勞動,呈現出自身所特有的異質性。(注:這里的“異質性”是從具體勞動的層面上所作出的分析,而不是抽象勞動的層面。根據馬克思的分析,凝結在商品中的人類的抽象勞動是無差異的。)
1.勞動內容的高度專業化與勞動形態的高度專用性
與工業經濟時代的機器發明、機械制造、工藝設計等行為中的創新勞動相比較,由于市場深化與細化程度的不斷提升,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專業化水平更高。在科技產品日新月異、市場競爭更趨激烈、消費需求更趨個性化的當代經濟生活中,科技創新活動要取得成功,必然要確定極其明確的目標,瞄準極其清晰的制高點和攻關領域,專注于特定的活動對象與活動空間。這集中體現為當代科技創新勞動內容的高度專業化。它要求接受更為專門化的教育與訓練,要求培育更有創造性的思維能力,要求掌握更為精、尖、新的知識與擁有更為豐富的實踐經驗、實驗能力。
與高度專業化相適應的是當代科技創新勞動形態的高度專用性。高度專業化的學習、研究、創造與實踐,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積淀后,往往形成為一種特定的思維能力與勞動品質而表現為勞動形態的高度專用性。這種高度專用性的勞動形態,一旦移作他用,往往成為“沉沒”資產,其內在的價值就大大受損。
2.勞動物化產品的高度創造性
(1)體現為產品市場需求的先導性與創造性。飛躍式的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物化產品具有優質的消費屬性(包括生活消費與生產消費)。一個成功的高科技產品(包括有形的商品與無形的服務)的開發與問世,往往開辟了一個全新的市場,適應了市場需求者的消費趨勢,強有力地引導著市場消費的方向,強勁地改善著人們的消費結構,提升了人類的生活質量。當代科技創新活動的蓬勃興起和所獲得的巨大成功,賦予了薩伊的“供給創造需求”理論以新的內涵。
(2)體現為產品效用的高度創造性。當代高科技產品是一種高知識密集型產品,從而富有高效用。也就是說,單位產品具有更大的有用性,能更好地滿足人們的某一種或幾種需要。①當代科技創新是對自然物質屬性和自然能力的深度開發和利用,區別于傳統工業機器生產在性質上僅僅是對自然物質的一般加工和表層屬性的自然能力的利用(劉詩白,2001)。因此,較之傳統工業生產,當代科技創新勞動能夠帶來勞動生產力的幾何級數式的提高,從而創造出巨大的生產能力。同時,高科技生產手段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其所耗費的非核心技術或產品的其他物質資源的成本極低,高科技產品在批量生產下邊際物質成本幾乎為零。②高知識密集型產品更具“人性化”特征。高科技消費品更適合消費者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符合消費者個體的物質和精神上的更為內在、真實的需求,能迎合消費者對單元產品的高質量多功能提供的要求。高知識含量的消費品由于更能滿足現代人的文明消費和審美情趣,從而富有高效用。
(3)體現為產品價值的高度創造性。當代科技創新勞動,作為一種比馬克思筆下的工程師一類的“高級工人”的所謂一般“復雜勞動”更高層次的“高度復雜勞動”,是一般復雜勞動的倍加。這種高度復雜勞動,比起一般復雜勞動,具有以下兩個更為突出的特點:①勞動力再生產的費用更高。當代科技創新活動,勞動的專業化特征表現得極為明顯,它需要更為扎實的科學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的積累,需要更為豐富的實踐與實驗經驗。因此,科技勞動力的形成,需要投入更高的學習教育費用;當代科技創新活動具有更高的勞動強度,是一種高強度的勞動力耗費,需要有較高的勞動力的補償費用。另外,由于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高度社會化(即是高度社會結合和社會協助的勞動),創新者的勞動能力實際形成費用中還必須包含間接參與科技創新的社會勞動能力的再生產費用(劉詩白,2001)。因此,對當代科技創新勞動者而言,其勞動力再生產的費用應該高于一般復雜勞動。②勞動力使用創造的價值增值更大。高品質的科技創新產品的成功問世,在一定時期內往往占據了一定的市場壟斷地位,由此獲得了可觀的“超額利潤”。綜合以上兩點,我們認為,與一般勞動產品相比,在高科技產品中,其所耗費的物質資源C部分可能下降,但是勞動力價值V部分與價值增值M部分卻以更大比例上升。這樣,在同一單位時間內,C+V+M在整體上是大大提高了。實際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當代科技創新勞動作為一種高度復雜勞動,同樣能夠換算為“自乘的”“多倍的”簡單勞動,因此較一般復雜勞動能形成更高的價值。
3.價值創造的高度風險性
一方面,某種創意、想法、靈感要轉化為現實的物化產品,需要“苦思冥想”、持續探索、高度關注,需要反復試錯、重復實驗,最終仍有可能失敗。這期間不僅要投入大量的、常人難以想像的精力,還往往需要投入一定的物質資源。失敗的結局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當事人要承擔著極大的人力資本與物質資本的投資風險。另一方面,即使研發取得了現實的物質載體,由于當代科技創新的快節奏和當代市場演變的高速度,同樣面臨著極大的風險。當代科技產品周期極短,產品更新速度極快,市場競爭又日趨激烈,這使得在高科技產業中,某一項技術往往只有NO.1是成功者,NO.2以下大都難以得到能夠賴以生存的市場份額,從而成為市場競爭的失敗者。硅谷中平均大約九成的風險投資是不成功的,就充分表明了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高度風險性。
4.效應產生的高度非線性
一般性的生產性勞動或簡單勞動,其效應的產生往往是直接而明顯的、即期而平穩的,勞動的付出與其所產生的效應之間往往呈現出一種顯著的恒比例關系即線性關系。當代科技創新勞動作為一種高度復雜勞動則與此不同,其效應的產生往往不是直接和即期的,更多的是具有潛在性、時間性、動態性以及跳躍性。科技勞動者價值的創造并不完全是一時的,而是長期的;并不完全是當期就能表現出來的,有的要經過一段時期才能體現出來;并不是均勻分布的,而是動態變化的;并不完全是連續的,而是階段性的。用數學語言來表達,就是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付出與其所產生的效應或價值創造之間不是一種恒定的比例關系即線性關系,而往往呈現出一種倍增或倍減的非恒定關系即非線性關系。
5.集聚社會資源的高度粘吸性
科技創新勞動,作為當代社會經濟發展的一種關鍵性資源,具有強大的集聚社會資源的功能。工業經濟時代的物質資本往往是配置社會經濟資源的發動機和粘合劑,處于資源組合的核心地位。當代科技創新勞動,作為一種具有邊際報酬遞增生產力形態的人力資本,已經獨立地走向社會經濟生活的舞臺中心??萍紕撔聞趧游锘a品的高度創造及其特征,強有力地吸引著其他的社會經濟資源與之結合,并相互耦合、相互滲透,呈現為當代科技創新勞動所特有的集聚社會資源的“高粘性”。正是由于這種特性,才出現了當代的“創業革命”即創業職能的職業化現象與趨勢。
在當代創業企業中,出資者不僅與經營管理者實現了分離,而且與創業者也實現了分離。事實上,當代計算機、因特網、通信信息、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的迅速發展過程,同時也是科技創新工作者在風險資本支撐下轉變為企業家的過程。像康柏電腦、美國在線、E-Bay、雅虎等這些享譽全球的明星企業,正是創業革命進程的產物與見證。原為斯坦福大學計算機教授的非吉米·克拉克先生就是這一進程中的一個極具象征意義的代表人物??死讼群蟪晒摿⒘?家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知名高科技企業,卻沒有在其中任何一家公司中擔任經營層職務。他不僅不介入企業成立后的營運管理,甚至對技術開發本身,也是只講創意而不問實施。這樣,克拉克成了一個純粹的創業者。他的職能是在于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他的優勢,即在于對技術發展方向作出敏銳的判斷及在此基礎上提出企業的創意。
二、當代科技創新勞動報酬計量的復雜性與艱巨性
與一般的生產性勞動最大的區別是,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異質性決定了該勞動報酬形式的多元化和多層次性。從構成上看,科技創新勞動報酬(Y)應該包括和體現為以下幾種收入形式:①工資性收入A。這是一種再生產勞動力費用,是當代科技創新勞動報酬的初級或低級形式。當代科技創新勞動者的收入更主要地是體現在其他的非工資性收入形式上。②風險收入B。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高度專用性以及價值創造的高風險性特征,使得科技勞動者承擔著極大的市場風險、生產風險與財務風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承擔者應該獲得相應的風險收入。③超額收入C。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物化產品的高度創造性帶來了巨大的超額利潤,超額利潤的源泉是科技創新勞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超額利潤的創造者應該獲得相應的超額收入。④非線性收入D。當代科技創新勞動效應的產生和價值創造的高度不確定性即非線性使得企業利潤的實現也呈現出潛在性、時間性、動態性、跳躍性特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利潤實現的非線性特征帶來了一種特殊的收入報酬形式即非線性收入。⑤創業收入E。當代科技創新勞動集聚社會資源的高粘吸性帶來了社會資源的重新整合,實現了資源配置狀態和經濟組織狀態的創新,從而產生了創業利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創業者應該獲得創業收入。
當代科技創新者的勞動報酬是由以上幾個部分共同組成的,即Y=A+B+C+D+E。(注:嚴格地講,B、C、D、E各種形式的收入之間存在著交叉或部分重疊的可能性。為了分析的方便,我們在本文中暫且不考慮這種情況,這并不影響問題的探討與結論。)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個部分,都難以全面地反映出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異質性。這里,我們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式中的B、C、D、E等非工資性收入形式都是由科技創新勞動的自身屬性帶來的,是特殊的勞動報酬形式,不能把它們完全歸類于非勞動屬性的收入,這是一種根植于科技創新勞動基礎上的市場化收入。
由多層次、多元化的收入形式構成的報酬結構特征充分體現了當代科技創新勞動報酬計量的特殊性、復雜性與艱巨性:①由于風險是不可計量的,與其相應的風險收入就是難以直接測算的。②超額利潤是個事后變量,而且是極不確定的。通過科技勞動力市場上的直接交易,以固定合約的工資形式給付,根本無法真實體現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高價值形成功能。超額收入是無法事先計量的。③創造價值的潛在性、時間性、動態性、跳躍性特點決定了一次性計量和當期計量的非科學性,人為計量或計劃計量也必然是失真的。非線性收入是難以進行一次性計量或當期計量的。④創業收入是集合了多種要素共同作用而產生的一種“組織租金”,這種“組織租金”只能以某種特殊的“剩余索取權”的形式表現出來??偠灾?,當代科技創新勞動是無法直接地、一次性地、事前地給予定價的。很顯然,無論是采用單一的固定合約的工資形式,還是采用傳統的年薪制、獎金制或業績提成制等一般性的剩余索取的形式,都是無法真實、全面反映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市場價值的??萍紕撔抡叩娘L險收入、超額收入、非線性收入、創業收入是高度不確定的,多層次、多元化、以不確定性收入為主的報酬結構充分體現了當代科技創新勞動報酬計量的復雜性與艱巨性。
三、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市場性綜合定價機制
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異質性決定了對這種勞動報酬的計量只能采取間接的、重復的、持續的、適合于不確定性狀態的定價機制。我們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這樣的定價機制實質上就是市場中的企業定價機制。由科技創新者自身創辦企業,擁有創業企業的所有權,就是對當代科技創新勞動報酬進行計量的一種較好的市場性綜合定價機制。
1.企業的生產機制提供了對科技創新勞動進行間接定價的基礎
多元化的科技創新勞動的報酬結構首先表明了市場無法對它進行直接定價,只能采取間接定價的迂回方式,即先是通過市場對“勞動的實體”的交易進行直接定價后再來間接反映科技創新勞動報酬。在科技勞動力市場上的直接交易僅僅反映科技勞動者的一般工資性收入部分,而其他形式的勞動報酬都只能通過“勞動的實體”的交易來體現和獲取。這里所謂的“勞動的實體”是指勞動的物化產品(包括有形的和無形的)或勞動者勞動持久性投入的組織載體。在現實經濟生活中,這個“勞動的實體”就是企業本身或企業所生產的產品。產品源于企業的生產機制,離開了企業最基本的生產,與現代生產力相適應的產品的提供是根本不可能的。同樣,離開了企業的生產機制(提供服務性商品的企業也具有生產),企業在市場上的交易就失去了根基。因此,企業內在的生產機制提供了對當代科技創新勞動進行間接定價的基礎。要實現對科技創新勞動的間接定價,只能采取企業組織的迂回計量方式。
2.企業的交易機制提供了對當代科技創新勞動報酬進行多次重復地間接計量的平臺
我們知道,現代企業理論尤其是其中的企業契約理論的一個基本出發點是,市場經濟中的企業是一系列契約的聯結體,是某個“中心簽約人”與一系列市場上的經濟主體相互交易的產物(阿爾欽、德姆塞茨,1972;詹森、麥克林,1976;巴澤爾,1989)。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企業的交易機制的內涵。企業的交易機制提供了一個對當代科技創新勞動進行多次重復地間接計量的平臺。從最基本的意義上分析,企業的交易機制體現為企業主與產品市場、資本市場、勞動力市場上的各經濟主體之間的相互交易。各種市場主體以各自特有的方式對科技創新勞動報酬進行著計量,科技創新勞動報酬就是在這樣的相互交易過程中實現的。下面我們對此分別作簡要分析。
(1)資本市場上投資者對科技創新勞動的計量。①風險資本市場上風險資本家的計量。一般來說,風險投資家是按照某創業者預期會創造出最高價值的標準,從每個研發項目中選定一個進行階段性融資以使項目得以完成。風險資本家與創業者之間存在著階段性博弈,他們之間是進行著一場錦標賽,只有那些能產生最高的預期價值的創業者才能得到在第三階段完成項目所必要的資本。這種“錦標賽式”的治理機制(青木昌彥,2000)最顯著的功能是風險資本家在一群創業者的試錯過程中能夠把確實具有創業才能且能帶來最高預期價值的創業者甄別出來。實際上,這種特殊的錦標賽式的治理機制也是風險資本家對科技創新勞動的定價機制??萍紕撔聞趧铀鶅群牡恼鎸崈r值就是在這樣的階段性錦標賽式的治理過程中一步步反映出來的。這種靈活的治理機制有效地反映了科技創新勞動的高風險性與非線性。②股票市場上社會投資者的計量。人們借助于股票或由其派生的股票期權等種種金融工具,通過股票市場上的價格信號,巧妙地實現了對科技創新勞動的多次重復地間接定價。在股票市場上,各種各樣復雜的內生力量相互運動、博弈和共同作用而自發生成的股價信號內在地包含了科技創新勞動的種種特性。投資者是通過股票市場上的買或賣來判斷和決定創業企業的無形資產價值,也是通過股票市場上提供的價格信號來預期某種高科技產品的內在價值,更是通過股票市場上的股票價格生成機制來對不可捉摸的充滿高風險性的科技創新勞動進行他們各自心目中的“理想”定價。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投資者在股票市場上對科技創新勞動“出價”并最終形成了科技創新勞動報酬。這樣,借助于投資者在資本市場上的投資行為,實現了科技勞動力市場上無法直接計量的定價機制的轉移,實現了企業內部進行計量的艱巨性到企業外部的資本市場的轉移。
(2)產品市場上消費者和供應商對科技創新勞動的計量。消費者日常的“貨幣選擇”行為表面上看是對科技消費產品的購買,實際上是在進行著對凝結在科技產品身上的科技創新勞動的市場化計量,這一點無需多言。我們要進一步指出的是,創業企業與眾多的供應商之間的產品交易過程,也體現了供應商對科技創新勞動的計量意義。供應商對購銷合約的履行狀況、供應商的資產專用性投資的熱情度大小,創業企業外部網絡化中各相關協作經濟體的經濟行為,實際上都或多或少反映了他們對科技創新勞動形成價值功能的判斷與預期,直接或間接體現了他們對科技創新勞動效應發揮的現狀或未來潛力的許可或質疑。這些都是供應商對科技創新勞動進行計量的表現。
(3)勞動力市場上非科技創新勞動者對科技創新勞動的計量??萍紕撔抡叩膭摌I收入、超額收入等非合約性收入的獲得,是建立在企業內其他非科技創新勞動者之間相互協作產生的“集體力”基礎上的。勞動者對各自雇傭合約的執行態度、勞動力的流動勢態,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這個“集體力”的形成。勞動力市場上供給方的“出價”行為以及從業者對他們所工作的企業的認同感,不僅體現了勞動者對自身能力的評價,也是勞動者對創業者的價值創造功能的評價。
以上的分析表明,作為一種異質性的科技創新勞動的報酬計量,本來應在科技勞動力市場上由供需雙方來解決或應在企業內部由創業者與其他要素所有者各方來解決但又難以合理解決的問題,卻在多元的市場交易中由千千萬萬的“局外人”解決了。在這多元的市場上,無數的經濟主體以各自的方式相互作用、綜合交織,共同計量著當代科技創新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在市場經濟中,具備這樣的通過多元化的市場交易重復多次地間接地進行的綜合定價機制,除了企業組織外別無他物。從這個意義上說,企業是個多元市場性的綜合定價機制。
3.企業的產權機制適應了以不確定性收入為主的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報酬結構特征
所謂企業的產權機制,這里是指由各種要素產權的讓渡而形成的企業所有權尤其是剩余索取權的安排機制,其核心功能在于對企業剩余的高效率配置。讓最為關鍵性的要素所有者擁有企業所有權,獲取剩余,是一個有效率的企業產權機制的應有之意。科技創新勞動是一種高度稀缺性資源,是當代企業發展的關鍵性要素??萍紕撔抡咄ㄟ^創辦企業,必然要擁有企業的所有權,因此其報酬收入主要是以索取剩余的方式體現出來的。這樣的獲取收入的方式,恰恰最大程度地適應了當代科技創新勞動價值創造的不確定性特征,符合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異質性。
[收稿日期]2002-08-22
【參考文獻】
[1]劉詩白:《論科學力》,載《經濟學家》2002年第3期。
[2]劉詩白:《論科技創新勞動》,載《經濟學家》2001年第3期。
[3]林強、江彥福、張?。骸秳摌I理論及其架構分析》,載《經濟研究》2001年第9期。
[4]埃瑞克·G·菲呂博頓、魯道夫·瑞切特著,孫經緯譯:《新制度經濟學》,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5]吳敬璉:《發展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制度重于技術》,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2年版。
[6]錢穎一、肖夢:《經濟學家論說硅谷模式》,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0年版。
[7]連建輝:《融資制度與企業家篩選機制》,載《改革》2002年第3期。
[8]Amit,R.,Glosten,L.,&Mueller,E.,(1993):ChallengetoTheoryDevelopmentinEntrepreneurshipResearch,[J].JournalofManagementStudies,Vol:30Iss:815-834.
[9]Willax,P.,(2000):LookBeyondMereOwnershipinDefiningEntrepreneurship,[J].NewHampshireBusinessReview,Vol:22Iss:3-4.
本文我們以狹義的概念來理解和論述創業。創業指的是“從零開始創辦一家新企業”;創業企業指的是“新創建的企業即新創企業”。由于當代的創業大多發生在高科技領域,如信息、生物基因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先進環保技術等,因此,本文中的當代創業企業,特指“新創立的當代科技創新型企業”,其創業者是當代科技創新勞動者。
一、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異質性
創業企業的誕生始發于創業者的創業勞動,創業勞動實際上是科技創新勞動的拓展與延續,科技創新勞動是創業勞動的“源”與“核”。探尋當代創業企業的經濟性質,其出發點和關鍵就在于對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性質的理解。當代科技創新勞動,是一種有機融合科學與技術內在稟性的高智力勞動。從勞動形式上分析,這種高智力勞動是一種高度復雜勞動,不同于一般的復雜勞動和智力勞動,更完全不同于簡單勞動或體力勞動,呈現出自身所特有的異質性。(注:這里的“異質性”是從具體勞動的層面上所作出的分析,而不是抽象勞動的層面。根據馬克思的分析,凝結在商品中的人類的抽象勞動是無差異的。)
1.勞動內容的高度專業化與勞動形態的高度專用性
與工業經濟時代的機器發明、機械制造、工藝設計等行為中的創新勞動相比較,由于市場深化與細化程度的不斷提升,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專業化水平更高。在科技產品日新月異、市場競爭更趨激烈、消費需求更趨個性化的當代經濟生活中,科技創新活動要取得成功,必然要確定極其明確的目標,瞄準極其清晰的制高點和攻關領域,專注于特定的活動對象與活動空間。這集中體現為當代科技創新勞動內容的高度專業化。它要求接受更為專門化的教育與訓練,要求培育更有創造性的思維能力,要求掌握更為精、尖、新的知識與擁有更為豐富的實踐經驗、實驗能力。
與高度專業化相適應的是當代科技創新勞動形態的高度專用性。高度專業化的學習、研究、創造與實踐,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積淀后,往往形成為一種特定的思維能力與勞動品質而表現為勞動形態的高度專用性。這種高度專用性的勞動形態,一旦移作他用,往往成為“沉沒”資產,其內在的價值就大大受損。
2.勞動物化產品的高度創造性
(1)體現為產品市場需求的先導性與創造性。飛躍式的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物化產品具有優質的消費屬性(包括生活消費與生產消費)。一個成功的高科技產品(包括有形的商品與無形的服務)的開發與問世,往往開辟了一個全新的市場,適應了市場需求者的消費趨勢,強有力地引導著市場消費的方向,強勁地改善著人們的消費結構,提升了人類的生活質量。當代科技創新活動的蓬勃興起和所獲得的巨大成功,賦予了薩伊的“供給創造需求”理論以新的內涵。
(2)體現為產品效用的高度創造性。當代高科技產品是一種高知識密集型產品,從而富有高效用。也就是說,單位產品具有更大的有用性,能更好地滿足人們的某一種或幾種需要。①當代科技創新是對自然物質屬性和自然能力的深度開發和利用,區別于傳統工業機器生產在性質上僅僅是對自然物質的一般加工和表層屬性的自然能力的利用(劉詩白,2001)。因此,較之傳統工業生產,當代科技創新勞動能夠帶來勞動生產力的幾何級數式的提高,從而創造出巨大的生產能力。同時,高科技生產手段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其所耗費的非核心技術或產品的其他物質資源的成本極低,高科技產品在批量生產下邊際物質成本幾乎為零。②高知識密集型產品更具“人性化”特征。高科技消費品更適合消費者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符合消費者個體的物質和精神上的更為內在、真實的需求,能迎合消費者對單元產品的高質量多功能提供的要求。高知識含量的消費品由于更能滿足現代人的文明消費和審美情趣,從而富有高效用。
(3)體現為產品價值的高度創造性。當代科技創新勞動,作為一種比馬克思筆下的工程師一類的“高級工人”的所謂一般“復雜勞動”更高層次的“高度復雜勞動”,是一般復雜勞動的倍加。這種高度復雜勞動,比起一般復雜勞動,具有以下兩個更為突出的特點:①勞動力再生產的費用更高。當代科技創新活動,勞動的專業化特征表現得極為明顯,它需要更為扎實的科學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的積累,需要更為豐富的實踐與實驗經驗。因此,科技勞動力的形成,需要投入更高的學習教育費用;當代科技創新活動具有更高的勞動強度,是一種高強度的勞動力耗費,需要有較高的勞動力的補償費用。另外,由于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高度社會化(即是高度社會結合和社會協助的勞動),創新者的勞動能力實際形成費用中還必須包含間接參與科技創新的社會勞動能力的再生產費用(劉詩白,2001)。因此,對當代科技創新勞動者而言,其勞動力再生產的費用應該高于一般復雜勞動。②勞動力使用創造的價值增值更大。高品質的科技創新產品的成功問世,在一定時期內往往占據了一定的市場壟斷地位,由此獲得了可觀的“超額利潤”。綜合以上兩點,我們認為,與一般勞動產品相比,在高科技產品中,其所耗費的物質資源C部分可能下降,但是勞動力價值V部分與價值增值M部分卻以更大比例上升。這樣,在同一單位時間內,C+V+M在整體上是大大提高了。實際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當代科技創新勞動作為一種高度復雜勞動,同樣能夠換算為“自乘的”“多倍的”簡單勞動,因此較一般復雜勞動能形成更高的價值。
3.價值創造的高度風險性
一方面,某種創意、想法、靈感要轉化為現實的物化產品,需要“苦思冥想”、持續探索、高度關注,需要反復試錯、重復實驗,最終仍有可能失敗。這期間不僅要投入大量的、常人難以想像的精力,還往往需要投入一定的物質資源。失敗的結局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當事人要承擔著極大的人力資本與物質資本的投資風險。另一方面,即使研發取得了現實的物質載體,由于當代科技創新的快節奏和當代市場演變的高速度,同樣面臨著極大的風險。當代科技產品周期極短,產品更新速度極快,市場競爭又日趨激烈,這使得在高科技產業中,某一項技術往往只有NO.1是成功者,NO.2以下大都難以得到能夠賴以生存的市場份額,從而成為市場競爭的失敗者。硅谷中平均大約九成的風險投資是不成功的,就充分表明了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高度風險性。
4.效應產生的高度非線性
一般性的生產性勞動或簡單勞動,其效應的產生往往是直接而明顯的、即期而平穩的,勞動的付出與其所產生的效應之間往往呈現出一種顯著的恒比例關系即線性關系。當代科技創新勞動作為一種高度復雜勞動則與此不同,其效應的產生往往不是直接和即期的,更多的是具有潛在性、時間性、動態性以及跳躍性??萍紕趧诱邇r值的創造并不完全是一時的,而是長期的;并不完全是當期就能表現出來的,有的要經過一段時期才能體現出來;并不是均勻分布的,而是動態變化的;并不完全是連續的,而是階段性的。用數學語言來表達,就是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付出與其所產生的效應或價值創造之間不是一種恒定的比例關系即線性關系,而往往呈現出一種倍增或倍減的非恒定關系即非線性關系。
5.集聚社會資源的高度粘吸性
科技創新勞動,作為當代社會經濟發展的一種關鍵性資源,具有強大的集聚社會資源的功能。工業經濟時代的物質資本往往是配置社會經濟資源的發動機和粘合劑,處于資源組合的核心地位。當代科技創新勞動,作為一種具有邊際報酬遞增生產力形態的人力資本,已經獨立地走向社會經濟生活的舞臺中心。科技創新勞動物化產品的高度創造及其特征,強有力地吸引著其他的社會經濟資源與之結合,并相互耦合、相互滲透,呈現為當代科技創新勞動所特有的集聚社會資源的“高粘性”。正是由于這種特性,才出現了當代的“創業革命”即創業職能的職業化現象與趨勢。
在當代創業企業中,出資者不僅與經營管理者實現了分離,而且與創業者也實現了分離。事實上,當代計算機、因特網、通信信息、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的迅速發展過程,同時也是科技創新工作者在風險資本支撐下轉變為企業家的過程。像康柏電腦、美國在線、E-Bay、雅虎等這些享譽全球的明星企業,正是創業革命進程的產物與見證。原為斯坦福大學計算機教授的非吉米·克拉克先生就是這一進程中的一個極具象征意義的代表人物??死讼群蟪晒摿⒘?家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知名高科技企業,卻沒有在其中任何一家公司中擔任經營層職務。他不僅不介入企業成立后的營運管理,甚至對技術開發本身,也是只講創意而不問實施。這樣,克拉克成了一個純粹的創業者。他的職能是在于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他的優勢,即在于對技術發展方向作出敏銳的判斷及在此基礎上提出企業的創意。
二、當代科技創新勞動報酬計量的復雜性與艱巨性
與一般的生產性勞動最大的區別是,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異質性決定了該勞動報酬形式的多元化和多層次性。從構成上看,科技創新勞動報酬(Y)應該包括和體現為以下幾種收入形式:①工資性收入A.這是一種再生產勞動力費用,是當代科技創新勞動報酬的初級或低級形式。當代科技創新勞動者的收入更主要地是體現在其他的非工資性收入形式上。②風險收入B.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高度專用性以及價值創造的高風險性特征,使得科技勞動者承擔著極大的市場風險、生產風險與財務風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承擔者應該獲得相應的風險收入。③超額收入C.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物化產品的高度創造性帶來了巨大的超額利潤,超額利潤的源泉是科技創新勞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超額利潤的創造者應該獲得相應的超額收入。④非線性收入D.當代科技創新勞動效應的產生和價值創造的高度不確定性即非線性使得企業利潤的實現也呈現出潛在性、時間性、動態性、跳躍性特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利潤實現的非線性特征帶來了一種特殊的收入報酬形式即非線性收入。⑤創業收入E.當代科技創新勞動集聚社會資源的高粘吸性帶來了社會資源的重新整合,實現了資源配置狀態和經濟組織狀態的創新,從而產生了創業利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創業者應該獲得創業收入。
當代科技創新者的勞動報酬是由以上幾個部分共同組成的,即Y=A+B+C+D+E.(注:嚴格地講,B、C、D、E各種形式的收入之間存在著交叉或部分重疊的可能性。為了分析的方便,我們在本文中暫且不考慮這種情況,這并不影響問題的探討與結論。)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個部分,都難以全面地反映出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異質性。這里,我們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式中的B、C、D、E等非工資性收入形式都是由科技創新勞動的自身屬性帶來的,是特殊的勞動報酬形式,不能把它們完全歸類于非勞動屬性的收入,這是一種根植于科技創新勞動基礎上的市場化收入。
由多層次、多元化的收入形式構成的報酬結構特征充分體現了當代科技創新勞動報酬計量的特殊性、復雜性與艱巨性:①由于風險是不可計量的,與其相應的風險收入就是難以直接測算的。②超額利潤是個事后變量,而且是極不確定的。通過科技勞動力市場上的直接交易,以固定合約的工資形式給付,根本無法真實體現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高價值形成功能。超額收入是無法事先計量的。③創造價值的潛在性、時間性、動態性、跳躍性特點決定了一次性計量和當期計量的非科學性,人為計量或計劃計量也必然是失真的。非線性收入是難以進行一次性計量或當期計量的。④創業收入是集合了多種要素共同作用而產生的一種“組織租金”,這種“組織租金”只能以某種特殊的“剩余索取權”的形式表現出來??偠灾?,當代科技創新勞動是無法直接地、一次性地、事前地給予定價的。很顯然,無論是采用單一的固定合約的工資形式,還是采用傳統的年薪制、獎金制或業績提成制等一般性的剩余索取的形式,都是無法真實、全面反映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市場價值的。科技創新者的風險收入、超額收入、非線性收入、創業收入是高度不確定的,多層次、多元化、以不確定性收入為主的報酬結構充分體現了當代科技創新勞動報酬計量的復雜性與艱巨性。
三、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市場性綜合定價機制
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異質性決定了對這種勞動報酬的計量只能采取間接的、重復的、持續的、適合于不確定性狀態的定價機制。我們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這樣的定價機制實質上就是市場中的企業定價機制。由科技創新者自身創辦企業,擁有創業企業的所有權,就是對當代科技創新勞動報酬進行計量的一種較好的市場性綜合定價機制。
1.企業的生產機制提供了對科技創新勞動進行間接定價的基礎
多元化的科技創新勞動的報酬結構首先表明了市場無法對它進行直接定價,只能采取間接定價的迂回方式,即先是通過市場對“勞動的實體”的交易進行直接定價后再來間接反映科技創新勞動報酬。在科技勞動力市場上的直接交易僅僅反映科技勞動者的一般工資性收入部分,而其他形式的勞動報酬都只能通過“勞動的實體”的交易來體現和獲取。這里所謂的“勞動的實體”是指勞動的物化產品(包括有形的和無形的)或勞動者勞動持久性投入的組織載體。在現實經濟生活中,這個“勞動的實體”就是企業本身或企業所生產的產品。產品源于企業的生產機制,離開了企業最基本的生產,與現代生產力相適應的產品的提供是根本不可能的。同樣,離開了企業的生產機制(提供服務性商品的企業也具有生產),企業在市場上的交易就失去了根基。因此,企業內在的生產機制提供了對當代科技創新勞動進行間接定價的基礎。要實現對科技創新勞動的間接定價,只能采取企業組織的迂回計量方式。
2.企業的交易機制提供了對當代科技創新勞動報酬進行多次重復地間接計量的平臺
我們知道,現代企業理論尤其是其中的企業契約理論的一個基本出發點是,市場經濟中的企業是一系列契約的聯結體,是某個“中心簽約人”與一系列市場上的經濟主體相互交易的產物(阿爾欽、德姆塞茨,1972;詹森、麥克林,1976;巴澤爾,1989)。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企業的交易機制的內涵。企業的交易機制提供了一個對當代科技創新勞動進行多次重復地間接計量的平臺。從最基本的意義上分析,企業的交易機制體現為企業主與產品市場、資本市場、勞動力市場上的各經濟主體之間的相互交易。各種市場主體以各自特有的方式對科技創新勞動報酬進行著計量,科技創新勞動報酬就是在這樣的相互交易過程中實現的。下面我們對此分別作簡要分析。
(1)資本市場上投資者對科技創新勞動的計量。①風險資本市場上風險資本家的計量。一般來說,風險投資家是按照某創業者預期會創造出最高價值的標準,從每個研發項目中選定一個進行階段性融資以使項目得以完成。風險資本家與創業者之間存在著階段性博弈,他們之間是進行著一場錦標賽,只有那些能產生最高的預期價值的創業者才能得到在第三階段完成項目所必要的資本。這種“錦標賽式”的治理機制(青木昌彥,2000)最顯著的功能是風險資本家在一群創業者的試錯過程中能夠把確實具有創業才能且能帶來最高預期價值的創業者甄別出來。實際上,這種特殊的錦標賽式的治理機制也是風險資本家對科技創新勞動的定價機制??萍紕撔聞趧铀鶅群牡恼鎸崈r值就是在這樣的階段性錦標賽式的治理過程中一步步反映出來的。這種靈活的治理機制有效地反映了科技創新勞動的高風險性與非線性。②股票市場上社會投資者的計量。人們借助于股票或由其派生的股票期權等種種金融工具,通過股票市場上的價格信號,巧妙地實現了對科技創新勞動的多次重復地間接定價。在股票市場上,各種各樣復雜的內生力量相互運動、博弈和共同作用而自發生成的股價信號內在地包含了科技創新勞動的種種特性。投資者是通過股票市場上的買或賣來判斷和決定創業企業的無形資產價值,也是通過股票市場上提供的價格信號來預期某種高科技產品的內在價值,更是通過股票市場上的股票價格生成機制來對不可捉摸的充滿高風險性的科技創新勞動進行他們各自心目中的“理想”定價。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投資者在股票市場上對科技創新勞動“出價”并最終形成了科技創新勞動報酬。這樣,借助于投資者在資本市場上的投資行為,實現了科技勞動力市場上無法直接計量的定價機制的轉移,實現了企業內部進行計量的艱巨性到企業外部的資本市場的轉移。
(2)產品市場上消費者和供應商對科技創新勞動的計量。消費者日常的“貨幣選擇”行為表面上看是對科技消費產品的購買,實際上是在進行著對凝結在科技產品身上的科技創新勞動的市場化計量,這一點無需多言。我們要進一步指出的是,創業企業與眾多的供應商之間的產品交易過程,也體現了供應商對科技創新勞動的計量意義。供應商對購銷合約的履行狀況、供應商的資產專用性投資的熱情度大小,創業企業外部網絡化中各相關協作經濟體的經濟行為,實際上都或多或少反映了他們對科技創新勞動形成價值功能的判斷與預期,直接或間接體現了他們對科技創新勞動效應發揮的現狀或未來潛力的許可或質疑。這些都是供應商對科技創新勞動進行計量的表現。
(3)勞動力市場上非科技創新勞動者對科技創新勞動的計量。科技創新者的創業收入、超額收入等非合約性收入的獲得,是建立在企業內其他非科技創新勞動者之間相互協作產生的“集體力”基礎上的。勞動者對各自雇傭合約的執行態度、勞動力的流動勢態,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這個“集體力”的形成。勞動力市場上供給方的“出價”行為以及從業者對他們所工作的企業的認同感,不僅體現了勞動者對自身能力的評價,也是勞動者對創業者的價值創造功能的評價。
以上的分析表明,作為一種異質性的科技創新勞動的報酬計量,本來應在科技勞動力市場上由供需雙方來解決或應在企業內部由創業者與其他要素所有者各方來解決但又難以合理解決的問題,卻在多元的市場交易中由千千萬萬的“局外人”解決了。在這多元的市場上,無數的經濟主體以各自的方式相互作用、綜合交織,共同計量著當代科技創新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在市場經濟中,具備這樣的通過多元化的市場交易重復多次地間接地進行的綜合定價機制,除了企業組織外別無他物。從這個意義上說,企業是個多元市場性的綜合定價機制。
3.企業的產權機制適應了以不確定性收入為主的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報酬結構特征
所謂企業的產權機制,這里是指由各種要素產權的讓渡而形成的企業所有權尤其是剩余索取權的安排機制,其核心功能在于對企業剩余的高效率配置。讓最為關鍵性的要素所有者擁有企業所有權,獲取剩余,是一個有效率的企業產權機制的應有之意??萍紕撔聞趧邮且环N高度稀缺性資源,是當代企業發展的關鍵性要素??萍紕撔抡咄ㄟ^創辦企業,必然要擁有企業的所有權,因此其報酬收入主要是以索取剩余的方式體現出來的。這樣的獲取收入的方式,恰恰最大程度地適應了當代科技創新勞動價值創造的不確定性特征,符合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異質性。
[收稿日期]2002-08-22
【參考文獻】
[1]劉詩白:《論科學力》,載《經濟學家》2002年第3期。
[2]劉詩白:《論科技創新勞動》,載《經濟學家》2001年第3期。
[3]林強、江彥福、張?。骸秳摌I理論及其架構分析》,載《經濟研究》2001年第9期。
[4]埃瑞克·G·菲呂博頓、魯道夫·瑞切特著,孫經緯譯:《新制度經濟學》,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5]吳敬璉:《發展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制度重于技術》,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2年版。
[6]錢穎一、肖夢:《經濟學家論說硅谷模式》,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0年版。
[7]連建輝:《融資制度與企業家篩選機制》,載《改革》2002年第3期。
本文我們以狹義的概念來理解和論述創業。創業指的是“從零開始創辦一家新企業”;創業企業指的是“新創建的企業即新創企業”。由于當代的創業大多發生在高科技領域,如信息、生物基因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先進環保技術等,因此,本文中的當代創業企業,特指“新創立的當代科技創新型企業”,其創業者是當代科技創新勞動者。
一、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異質性
創業企業的誕生始發于創業者的創業勞動,創業勞動實際上是科技創新勞動的拓展與延續,科技創新勞動是創業勞動的“源”與“核”。探尋當代創業企業的經濟性質,其出發點和關鍵就在于對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性質的理解。當代科技創新勞動,是一種有機融合科學與技術內在稟性的高智力勞動。從勞動形式上分析,這種高智力勞動是一種高度復雜勞動,不同于一般的復雜勞動和智力勞動,更完全不同于簡單勞動或體力勞動,呈現出自身所特有的異質性。(注:這里的“異質性”是從具體勞動的層面上所作出的分析,而不是抽象勞動的層面。根據馬克思的分析,凝結在商品中的人類的抽象勞動是無差異的。)
1.勞動內容的高度專業化與勞動形態的高度專用性
與工業經濟時代的機器發明、機械制造、工藝設計等行為中的創新勞動相比較,由于市場深化與細化程度的不斷提升,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專業化水平更高。在科技產品日新月異、市場競爭更趨激烈、消費需求更趨個性化的當代經濟生活中,科技創新活動要取得成功,必然要確定極其明確的目標,瞄準極其清晰的制高點和攻關領域,專注于特定的活動對象與活動空間。這集中體現為當代科技創新勞動內容的高度專業化。它要求接受更為專門化的教育與訓練,要求培育更有創造性的思維能力,要求掌握更為精、尖、新的知識與擁有更為豐富的實踐經驗、實驗能力。
與高度專業化相適應的是當代科技創新勞動形態的高度專用性。高度專業化的學習、研究、創造與實踐,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積淀后,往往形成為一種特定的思維能力與勞動品質而表現為勞動形態的高度專用性。這種高度專用性的勞動形態,一旦移作他用,往往成為“沉沒”資產,其內在的價值就大大受損。
2.勞動物化產品的高度創造性
(1)體現為產品市場需求的先導性與創造性。飛躍式的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物化產品具有優質的消費屬性(包括生活消費與生產消費)。一個成功的高科技產品(包括有形的商品與無形的服務)的開發與問世,往往開辟了一個全新的市場,適應了市場需求者的消費趨勢,強有力地引導著市場消費的方向,強勁地改善著人們的消費結構,提升了人類的生活質量。當代科技創新活動的蓬勃興起和所獲得的巨大成功,賦予了薩伊的“供給創造需求”理論以新的內涵。
(2)體現為產品效用的高度創造性。當代高科技產品是一種高知識密集型產品,從而富有高效用。也就是說,單位產品具有更大的有用性,能更好地滿足人們的某一種或幾種需要。①當代科技創新是對自然物質屬性和自然能力的深度開發和利用,區別于傳統工業機器生產在性質上僅僅是對自然物質的一般加工和表層屬性的自然能力的利用(劉詩白,2001)。因此,較之傳統工業生產,當代科技創新勞動能夠帶來勞動生產力的幾何級數式的提高,從而創造出巨大的生產能力。同時,高科技生產手段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其所耗費的非核心技術或產品的其他物質資源的成本極低,高科技產品在批量生產下邊際物質成本幾乎為零。②高知識密集型產品更具“人性化”特征。高科技消費品更適合消費者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符合消費者個體的物質和精神上的更為內在、真實的需求,能迎合消費者對單元產品的高質量多功能提供的要求。高知識含量的消費品由于更能滿足現代人的文明消費和審美情趣,從而富有高效用。
(3)體現為產品價值的高度創造性。當代科技創新勞動,作為一種比馬克思筆下的工程師一類的“高級工人”的所謂一般“復雜勞動”更高層次的“高度復雜勞動”,是一般復雜勞動的倍加。這種高度復雜勞動,比起一般復雜勞動,具有以下兩個更為突出的特點:①勞動力再生產的費用更高。當代科技創新活動,勞動的專業化特征表現得極為明顯,它需要更為扎實的科學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的積累,需要更為豐富的實踐與實驗經驗。因此,科技勞動力的形成,需要投入更高的學習教育費用;當代科技創新活動具有更高的勞動強度,是一種高強度的勞動力耗費,需要有較高的勞動力的補償費用。另外,由于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高度社會化(即是高度社會結合和社會協助的勞動),創新者的勞動能力實際形成費用中還必須包含間接參與科技創新的社會勞動能力的再生產費用(劉詩白,2001)。因此,對當代科技創新勞動者而言,其勞動力再生產的費用應該高于一般復雜勞動。②勞動力使用創造的價值增值更大。高品質的科技創新產品的成功問世,在一定時期內往往占據了一定的市場壟斷地位,由此獲得了可觀的“超額利潤”。綜合以上兩點,我們認為,與一般勞動產品相比,在高科技產品中,其所耗費的物質資源C部分可能下降,但是勞動力價值V部分與價值增值M部分卻以更大比例上升。這樣,在同一單位時間內,C+V+M在整體上是大大提高了。實際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當代科技創新勞動作為一種高度復雜勞動,同樣能夠換算為“自乘的”“多倍的”簡單勞動,因此較一般復雜勞動能形成更高的價值。
3.價值創造的高度風險性
一方面,某種創意、想法、靈感要轉化為現實的物化產品,需要“苦思冥想”、持續探索、高度關注,需要反復試錯、重復實驗,最終仍有可能失敗。這期間不僅要投入大量的、常人難以想像的精力,還往往需要投入一定的物質資源。失敗的結局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當事人要承擔著極大的人力資本與物質資本的投資風險。另一方面,即使研發取得了現實的物質載體,由于當代科技創新的快節奏和當代市場演變的高速度,同樣面臨著極大的風險。當代科技產品周期極短,產品更新速度極快,市場競爭又日趨激烈,這使得在高科技產業中,某一項技術往往只有NO.1是成功者,NO.2以下大都難以得到能夠賴以生存的市場份額,從而成為市場競爭的失敗者。硅谷中平均大約九成的風險投資是不成功的,就充分表明了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高度風險性。
4.效應產生的高度非線性
一般性的生產性勞動或簡單勞動,其效應的產生往往是直接而明顯的、即期而平穩的,勞動的付出與其所產生的效應之間往往呈現出一種顯著的恒比例關系即線性關系。當代科技創新勞動作為一種高度復雜勞動則與此不同,其效應的產生往往不是直接和即期的,更多的是具有潛在性、時間性、動態性以及跳躍性??萍紕趧诱邇r值的創造并不完全是一時的,而是長期的;并不完全是當期就能表現出來的,有的要經過一段時期才能體現出來;并不是均勻分布的,而是動態變化的;并不完全是連續的,而是階段性的。用數學語言來表達,就是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付出與其所產生的效應或價值創造之間不是一種恒定的比例關系即線性關系,而往往呈現出一種倍增或倍減的非恒定關系即非線性關系。
5.集聚社會資源的高度粘吸性
科技創新勞動,作為當代社會經濟發展的一種關鍵性資源,具有強大的集聚社會資源的功能。工業經濟時代的物質資本往往是配置社會經濟資源的發動機和粘合劑,處于資源組合的核心地位。當代科技創新勞動,作為一種具有邊際報酬遞增生產力形態的人力資本,已經獨立地走向社會經濟生活的舞臺中心。科技創新勞動物化產品的高度創造及其特征,強有力地吸引著其他的社會經濟資源與之結合,并相互耦合、相互滲透,呈現為當代科技創新勞動所特有的集聚社會資源的“高粘性”。正是由于這種特性,才出現了當代的“創業革命”即創業職能的職業化現象與趨勢。
在當代創業企業中,出資者不僅與經營管理者實現了分離,而且與創業者也實現了分離。事實上,當代計算機、因特網、通信信息、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的迅速發展過程,同時也是科技創新工作者在風險資本支撐下轉變為企業家的過程。像康柏電腦、美國在線、E-Bay、雅虎等這些享譽全球的明星企業,正是創業革命進程的產物與見證。原為斯坦福大學計算機教授的非吉米·克拉克先生就是這一進程中的一個極具象征意義的代表人物??死讼群蟪晒摿⒘?家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知名高科技企業,卻沒有在其中任何一家公司中擔任經營層職務。他不僅不介入企業成立后的營運管理,甚至對技術開發本身,也是只講創意而不問實施。這樣,克拉克成了一個純粹的創業者。他的職能是在于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他的優勢,即在于對技術發展方向作出敏銳的判斷及在此基礎上提出企業的創意。
二、當代科技創新勞動報酬計量的復雜性與艱巨性
與一般的生產性勞動最大的區別是,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異質性決定了該勞動報酬形式的多元化和多層次性。從構成上看,科技創新勞動報酬(Y)應該包括和體現為以下幾種收入形式:①工資性收入A。這是一種再生產勞動力費用,是當代科技創新勞動報酬的初級或低級形式。當代科技創新勞動者的收入更主要地是體現在其他的非工資性收入形式上。②風險收入B。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高度專用性以及價值創造的高風險性特征,使得科技勞動者承擔著極大的市場風險、生產風險與財務風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承擔者應該獲得相應的風險收入。③超額收入C。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物化產品的高度創造性帶來了巨大的超額利潤,超額利潤的源泉是科技創新勞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超額利潤的創造者應該獲得相應的超額收入。④非線性收入D。當代科技創新勞動效應的產生和價值創造的高度不確定性即非線性使得企業利潤的實現也呈現出潛在性、時間性、動態性、跳躍性特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利潤實現的非線性特征帶來了一種特殊的收入報酬形式即非線性收入。⑤創業收入E。當代科技創新勞動集聚社會資源的高粘吸性帶來了社會資源的重新整合,實現了資源配置狀態和經濟組織狀態的創新,從而產生了創業利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創業者應該獲得創業收入。
當代科技創新者的勞動報酬是由以上幾個部分共同組成的,即Y=A+B+C+D+E。(注:嚴格地講,B、C、D、E各種形式的收入之間存在著交叉或部分重疊的可能性。為了分析的方便,我們在本文中暫且不考慮這種情況,這并不影響問題的探討與結論。)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個部分,都難以全面地反映出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異質性。這里,我們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式中的B、C、D、E等非工資性收入形式都是由科技創新勞動的自身屬性帶來的,是特殊的勞動報酬形式,不能把它們完全歸類于非勞動屬性的收入,這是一種根植于科技創新勞動基礎上的市場化收入。
由多層次、多元化的收入形式構成的報酬結構特征充分體現了當代科技創新勞動報酬計量的特殊性、復雜性與艱巨性:①由于風險是不可計量的,與其相應的風險收入就是難以直接測算的。②超額利潤是個事后變量,而且是極不確定的。通過科技勞動力市場上的直接交易,以固定合約的工資形式給付,根本無法真實體現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高價值形成功能。超額收入是無法事先計量的。③創造價值的潛在性、時間性、動態性、跳躍性特點決定了一次性計量和當期計量的非科學性,人為計量或計劃計量也必然是失真的。非線性收入是難以進行一次性計量或當期計量的。④創業收入是集合了多種要素共同作用而產生的一種“組織租金”,這種“組織租金”只能以某種特殊的“剩余索取權”的形式表現出來??偠灾敶萍紕撔聞趧邮菬o法直接地、一次性地、事前地給予定價的。很顯然,無論是采用單一的固定合約的工資形式,還是采用傳統的年薪制、獎金制或業績提成制等一般性的剩余索取的形式,都是無法真實、全面反映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市場價值的。科技創新者的風險收入、超額收入、非線性收入、創業收入是高度不確定的,多層次、多元化、以不確定性收入為主的報酬結構充分體現了當代科技創新勞動報酬計量的復雜性與艱巨性。
三、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市場性綜合定價機制
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異質性決定了對這種勞動報酬的計量只能采取間接的、重復的、持續的、適合于不確定性狀態的定價機制。我們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這樣的定價機制實質上就是市場中的企業定價機制。由科技創新者自身創辦企業,擁有創業企業的所有權,就是對當代科技創新勞動報酬進行計量的一種較好的市場性綜合定價機制。
1.企業的生產機制提供了對科技創新勞動進行間接定價的基礎
多元化的科技創新勞動的報酬結構首先表明了市場無法對它進行直接定價,只能采取間接定價的迂回方式,即先是通過市場對“勞動的實體”的交易進行直接定價后再來間接反映科技創新勞動報酬。在科技勞動力市場上的直接交易僅僅反映科技勞動者的一般工資性收入部分,而其他形式的勞動報酬都只能通過“勞動的實體”的交易來體現和獲取。這里所謂的“勞動的實體”是指勞動的物化產品(包括有形的和無形的)或勞動者勞動持久性投入的組織載體。在現實經濟生活中,這個“勞動的實體”就是企業本身或企業所生產的產品。產品源于企業的生產機制,離開了企業最基本的生產,與現代生產力相適應的產品的提供是根本不可能的。同樣,離開了企業的生產機制(提供服務性商品的企業也具有生產),企業在市場上的交易就失去了根基。因此,企業內在的生產機制提供了對當代科技創新勞動進行間接定價的基礎。要實現對科技創新勞動的間接定價,只能采取企業組織的迂回計量方式。
2.企業的交易機制提供了對當代科技創新勞動報酬進行多次重復地間接計量的平臺
我們知道,現代企業理論尤其是其中的企業契約理論的一個基本出發點是,市場經濟中的企業是一系列契約的聯結體,是某個“中心簽約人”與一系列市場上的經濟主體相互交易的產物(阿爾欽、德姆塞茨,1972;詹森、麥克林,1976;巴澤爾,1989)。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企業的交易機制的內涵。企業的交易機制提供了一個對當代科技創新勞動進行多次重復地間接計量的平臺。從最基本的意義上分析,企業的交易機制體現為企業主與產品市場、資本市場、勞動力市場上的各經濟主體之間的相互交易。各種市場主體以各自特有的方式對科技創新勞動報酬進行著計量,科技創新勞動報酬就是在這樣的相互交易過程中實現的。下面我們對此分別作簡要分析。
(1)資本市場上投資者對科技創新勞動的計量。①風險資本市場上風險資本家的計量。一般來說,風險投資家是按照某創業者預期會創造出最高價值的標準,從每個研發項目中選定一個進行階段性融資以使項目得以完成。風險資本家與創業者之間存在著階段性博弈,他們之間是進行著一場錦標賽,只有那些能產生最高的預期價值的創業者才能得到在第三階段完成項目所必要的資本。這種“錦標賽式”的治理機制(青木昌彥,2000)最顯著的功能是風險資本家在一群創業者的試錯過程中能夠把確實具有創業才能且能帶來最高預期價值的創業者甄別出來。實際上,這種特殊的錦標賽式的治理機制也是風險資本家對科技創新勞動的定價機制??萍紕撔聞趧铀鶅群牡恼鎸崈r值就是在這樣的階段性錦標賽式的治理過程中一步步反映出來的。這種靈活的治理機制有效地反映了科技創新勞動的高風險性與非線性。②股票市場上社會投資者的計量。人們借助于股票或由其派生的股票期權等種種金融工具,通過股票市場上的價格信號,巧妙地實現了對科技創新勞動的多次重復地間接定價。在股票市場上,各種各樣復雜的內生力量相互運動、博弈和共同作用而自發生成的股價信號內在地包含了科技創新勞動的種種特性。投資者是通過股票市場上的買或賣來判斷和決定創業企業的無形資產價值,也是通過股票市場上提供的價格信號來預期某種高科技產品的內在價值,更是通過股票市場上的股票價格生成機制來對不可捉摸的充滿高風險性的科技創新勞動進行他們各自心目中的“理想”定價。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投資者在股票市場上對科技創新勞動“出價”并最終形成了科技創新勞動報酬。這樣,借助于投資者在資本市場上的投資行為,實現了科技勞動力市場上無法直接計量的定價機制的轉移,實現了企業內部進行計量的艱巨性到企業外部的資本市場的轉移。
(2)產品市場上消費者和供應商對科技創新勞動的計量。消費者日常的“貨幣選擇”行為表面上看是對科技消費產品的購買,實際上是在進行著對凝結在科技產品身上的科技創新勞動的市場化計量,這一點無需多言。我們要進一步指出的是,創業企業與眾多的供應商之間的產品交易過程,也體現了供應商對科技創新勞動的計量意義。供應商對購銷合約的履行狀況、供應商的資產專用性投資的熱情度大小,創業企業外部網絡化中各相關協作經濟體的經濟行為,實際上都或多或少反映了他們對科技創新勞動形成價值功能的判斷與預期,直接或間接體現了他們對科技創新勞動效應發揮的現狀或未來潛力的許可或質疑。這些都是供應商對科技創新勞動進行計量的表現。
(3)勞動力市場上非科技創新勞動者對科技創新勞動的計量??萍紕撔抡叩膭摌I收入、超額收入等非合約性收入的獲得,是建立在企業內其他非科技創新勞動者之間相互協作產生的“集體力”基礎上的。勞動者對各自雇傭合約的執行態度、勞動力的流動勢態,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這個“集體力”的形成。勞動力市場上供給方的“出價”行為以及從業者對他們所工作的企業的認同感,不僅體現了勞動者對自身能力的評價,也是勞動者對創業者的價值創造功能的評價。
以上的分析表明,作為一種異質性的科技創新勞動的報酬計量,本來應在科技勞動力市場上由供需雙方來解決或應在企業內部由創業者與其他要素所有者各方來解決但又難以合理解決的問題,卻在多元的市場交易中由千千萬萬的“局外人”解決了。在這多元的市場上,無數的經濟主體以各自的方式相互作用、綜合交織,共同計量著當代科技創新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在市場經濟中,具備這樣的通過多元化的市場交易重復多次地間接地進行的綜合定價機制,除了企業組織外別無他物。從這個意義上說,企業是個多元市場性的綜合定價機制。
3.企業的產權機制適應了以不確定性收入為主的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報酬結構特征
所謂企業的產權機制,這里是指由各種要素產權的讓渡而形成的企業所有權尤其是剩余索取權的安排機制,其核心功能在于對企業剩余的高效率配置。讓最為關鍵性的要素所有者擁有企業所有權,獲取剩余,是一個有效率的企業產權機制的應有之意??萍紕撔聞趧邮且环N高度稀缺性資源,是當代企業發展的關鍵性要素。科技創新者通過創辦企業,必然要擁有企業的所有權,因此其報酬收入主要是以索取剩余的方式體現出來的。這樣的獲取收入的方式,恰恰最大程度地適應了當代科技創新勞動價值創造的不確定性特征,符合當代科技創新勞動的異質性。
【參考文獻】
[1]劉詩白:《論科學力》,載《經濟學家》2002年第3期。
[2]劉詩白:《論科技創新勞動》,載《經濟學家》2001年第3期。
[3]林強、江彥福、張?。骸秳摌I理論及其架構分析》,載《經濟研究》2001年第9期。
[4]埃瑞克·G·菲呂博頓、魯道夫·瑞切特著,孫經緯譯:《新制度經濟學》,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5]吳敬璉:《發展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制度重于技術》,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2年版。
[6]錢穎一、肖夢:《經濟學家論說硅谷模式》,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0年版。
[7]連建輝:《融資制度與企業家篩選機制》,載《改革》2002年第3期。
[8]Amit,R.,Glosten,L.,&Mueller,E.,(1993):ChallengetoTheoryDevelopmentinEntrepreneurshipResearch,[J].JournalofManagementStudies,Vol:30Iss:815-834.
會計是人們管理生產過程的一種社會活動,它的產生與發展,既與生產力有關,又與生產關系有關。會計工作的性質,要求會計人員必須具有科學管理的最新知識和方法,要求他們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傳統的會計基本職能只是核算,通過確認、記錄、計算、報告等環節,對特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記賬、算賬、報賬。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會計的管理職能需重新認識。企業轉型帶來了企業管理結構的調整,會計工作內容和方式也隨之變化,會計工作重心發生轉移。企業外部環境的日新月異要求企業會計人員科學地運用相關技術方法,對企業的內外部環境進行科學的預測與評估,參與企業經營決策,向企業的部門領導提供有關信息,以便管理者做出決策,提升會計管理職能在企業經濟發展中的服務效能。
2提升會計管理職能的對策
2.1強化會計預算管理,細化成本核算會計預算管理是確保工作正常運行的有效手段。只有切實加強會計預算管理,才能夠切實為企業提供有力的財務保障。為保障企業戰略能夠有效實施并取得預期的效果,企業會計人員要通過制定預算,對企業的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變傳統的事后核算為事前有預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的新型財務管理,全面安排,并協調企業各部門、各環節之間的業務關系,對企業未來時期的供、產、銷進行綜合平衡。①以資金預算和成本預算為核心,抓好收支兩條線管理。企業所有收支全部納入會計核算,杜絕賬外資金循環。通過資金收支預算,盤活資金,加快資金投入和資金周轉。②在成本核算方面,推行目標成本與標準成本相結合的綜合管理,注重數字化管理,設立相應的成本中心和費用中心,特別應當注重成本控制目標與相關績效目標的博弈。③加強預算管理,將資本預算與業務預算動態結合,各職能部門要根據企業的銷售逐級編制預算報表,預算管理部門制定科學合理的預算政策和規則,優化預算編制程序,注重預算的跟蹤,將差異分析及時形成管理建議,促進會計管理職能提升。
2.2完善會計信息質量,細化核算體系信息不對稱在企業微觀管理方面的負效應也不容忽視,信息化管理也不僅要求會計人員記賬、算賬、報賬,而且要能夠將獲得的信息及時有效地傳遞至相關業務部門,形成有效決策,改善管理環境,提高運營效率。①以財務會計為基礎,拓寬會計信息質量。企業必須重視會計的基礎工作,結合實際,建立完善的會計崗位責任制,明確崗位職責,加強與各部門的聯系和協作,構建制約機制,完善內部檢查制度,定期組織人員進行內部核查,全面提升企業會計基礎工作水平,強化會計人才的培養,保證會計信息真實、有效,強化整體風險控制能力,適應企業轉型發展要求。②實施綜合管理,突出事前成本與成本過程控制。綜合考慮機會成本與質量成本;控制好成本費用的開支,實行限額管理;運用戰略成本管理理念,優化成本控制的頂層設計,強化跟蹤和監控力度。③開展清產核資,規范資產明晰管理。建立健全核算標準和管理制度,規范會計業務操作流程,使各項業務操作流程有章可循,做到了各個崗位和操作環節的相互制約、相互監督,使各項業務自始至終處于內部控制制度的監督之下,做好項目資金的核算管理工作,有效節約建設成本。④清理債權債務,加強往來款項管理。對往來資金的運行狀況進行經常性分析、控制,做好往來款項的追蹤分析、賬齡分析和收現率分析,針對結算賬戶管理混亂、不規范的現象,開展結算賬戶的清理工作,減少壞賬損失。
2.3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提升會計人員素質企業管理層要轉變觀念,以正確的理念指導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內部控制不僅要從制度層面對企業運營的流程進行全面的規劃,而且要從組織層面和戰略層面進行優化設計,包括內部控制制度由哪些部門制定,修改與實施的程序,同時也要對內部控制本身進行監督和管理。要充分發揮管理會計的作用,還應當提升財務團隊的整體素質,包括加強業務培訓,重要的是培養一種制度意識和新的管理意識。
關鍵詞:文化;文化產業;經濟屬性;經濟價值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22-0035-04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日趨“文化化”,文化已經“經濟化”。文化與經濟相互滲透,帶來了文化產業化,推動了文化產業的發展。文化產業具有經濟屬性,主要表現在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具有商品性,以及文化產業發展具有經濟效應。文化產業的經濟屬性,決定了文化產業的經濟價值,這種價值具體表現為文化產業是現代經濟的增長點,能夠提升城市價值,增加經濟增長點,調整經濟結構,緩解就業壓力,輻射其他產業。
一、文化的經濟化與文化產業
從概念上看,“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文化,是指日常生活中的語言、文學和藝術等現象。在這里,文化與政治、經濟相互并列,但是一樣蘊含著經濟價值。廣義的文化可以從不同學科進行定義,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1)1871年,泰勒的描述性定義:文化或文明是一個復雜的整體,具體包括知識、信仰、風俗、藝術、法律、道德,以及通過學習獲得的其他能力和習慣。(2)1921年,帕克和伯吉斯的歷史性定義:文化是群體生活的社會遺傳結構的總和,能夠因群體人特定的歷史生活和種族特點獲得社會意義。(3)1905年,斯莫爾的心理性定義:文化是指某一特定時期的人們使用的技術、機械、智力和精神才能的總和,以及其他為達到個人或社會目的而采用的方法或手段[1]。
文化具有經濟功能,尤其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已經“經濟化”、經濟日趨“文化化”[2]。日本著名學者日下公人認為,在經歷經濟開發、社會開發和人才開發的時代后,開發文化經濟價值的時代已經到來[2]。文化與產業相互滲透,必然出現文化產業化。所謂文化產業化,就是在保持文化原有功能和特征的前提下,以資產為紐帶,以精神需求為方向,以相應物質為依托,把人類的知識、智力、信息、精神和藝術,加工成文化產品,并進行交換、消費和服務。
文化的產業化帶來文化產業的發展。早在1944年,法蘭克福學派霍克海默和阿多諾發表《文化產業:欺騙公眾的啟蒙精神》一文,首次提出文化產業的概念[3]。西方文化經濟的創始人之一大衛?索斯比認為,文化產業是通過具有創意的生產活動提供的文化產品與文化服務,具有知識產權,能夠傳遞某些社會意義;文化產業實質上是指文化產品的經濟功能,能夠增加產出、促進就業、創造利潤以及滿足消費者需求[4]。如今,文化產業已成為一種新的產業形態和經濟增長點,成為城市發展戰略的重要中軸。因此,有人將信息產業稱為“第四產業”,將文化產業稱為“第五產業”[5]。當然,在不同國家或地區,文化產業的稱謂可能不同,如美國的版權產業、歐盟的內容生產、英國的創意產業、日本的感性產業,我國臺灣的創意文化產業。但不論稱謂如何,文化產業的核心在于從事文化內容生產,經營符號性和信息性的產品,并實行以創意為手段的產業化運作。1999年,深圳在國內率先提出“文化立市”,2004年提出打造“設計之都”,2005年將文化產業確定為繼金融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物流業之后的第四支柱產業。目前,深圳已建成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集聚效應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45個,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以及占全市GDP的比例逐年上升。
文化產業是從事文化生產和提供文化服務的經營性行業。2004年3月29日,國家統計局頒發《文化及相關產業統計分類》,將文化產業及相關產業分為“核心層”“層”和“相關層”。(1)核心層。包括新聞、廣播、電影、電視、書報、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文藝表演、文化演出場館、群眾文化服務、文物及文化保護、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文化研究、文化社團、其他文化等。(2)層。包括互聯網、旅行社服務、旅游景點文化服務、室內娛樂、游樂園、休閑健身娛樂、網吧、文化中介、文化產品租賃和拍賣、廣告、會展服務等。(3)相關層。包括文具、照相器材、樂器、玩具、游藝器材、紙張、膠片膠卷、磁帶、光盤、印刷設備、廣播電視設備、電影設備、家用視聽設備、工藝品的生產和銷售等。
二、文化的商品性與文化產業的經濟屬性
文化承載著各種社會關系,塑造了社會的理想人格,提升了個體的幸福感和歸屬感。不過,文化的價值內涵常常表現為外在感知,并且被符號化和系統化。無論是音樂、舞蹈、服飾,還是節慶、晚會、習俗,都通過媒體表現出來,從而表現出五彩繽紛的色彩、鮮明獨特的個性,正是文化的絢麗特征和豐富內涵,產生了經濟價值[6]。從這個意義上講,“文化搭臺,經濟唱戲”,不僅體現為文化具有的表層服務功能,而且說明文化本身具有經濟屬性。
文化產業具有經濟屬性。在阿多諾對文化產業的界定中,特別強調:“文化工業的全部實踐,在于把裸的盈利動機投放到各種文化形式上?!盵7] 1980年召開的蒙特利爾專家會議認為,一般說來,文化產業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即在產業和商業流水線上,文化產品和服務被生產或再生產,并且被儲存或分銷。由此表明,經濟屬性是文化產業存在的基礎。
文化產業的經濟屬性首先表現在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商品性。文化產品或服務是商品,具有商品的本質特征,在市場機制下通過競爭進行生產和交換,實現價值最大化。圖1顯示,假定在完全競爭條件下,市場機制絕對有效,文化產業市場能夠自發實現均衡,達到資源配置最大化。這時候,供給曲線為S,需求曲線為D,均衡點為E,均衡價格為P,均衡產出為OA。在完全競爭市場上,文化生產企業的供給與人民群眾的需求處于平衡水平,即在均衡點上,既不存在文化產品或者服務的短缺,也不存在過剩。在這一框架內,文化產業只能依靠市場化運作來取得經濟效益,沒有其他途徑可循。這是因為,如果出現高于均衡價格的價格水平,文化產業的生產企業愿意提供的文化產品數量,將高于消費者即人民群眾的購買意愿,就會出現文化產品或者服務的過剩,對價格施加向下的壓力,直到達到均衡價格。同樣,太低的價格會產生文化產品或者服務的短缺,消費者愿意出高價購買,也會促使價格上升到均衡水平。在這一情形下,文化產品和服務實行產業化運作,在利益的驅動下,生產者制造出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繁榮文化市場,帶動經濟發展。
文化產業的經濟屬性包括其“規模經濟”“范圍經濟”的經濟效應。通過“區域聯合”“產業集聚”等方式,分散的小規模文化產業生產體系相對集中,各個分散經營的文化企業被納入統一有序的經營過程,形成強大的聯合生產力,推動建立大規模文化市場生產體系。文化企業專業化聯合體系,有利于形成專業化的文化產品和服務供應商,培育共同的勞動力市場,提高文化市場的經濟效率。文化產業園是文化產業集聚的載體。20世紀90年代,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開始起步,2007年后呈現爆發式增長。2008―2012年,我國共建成1 122座園區,年均增速為42.2%。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底,全國共有2 000多家文化產業園區,500多個文化創意產業項目。在這些文化產業園區,有336家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10家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六大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具體包括以北京為主的首都創意產業集群,以上海為主輻射南京、杭州、蘇州的長三角創意產業集群,以廣州、深圳為中心的珠三角創意產業集群,以西安、重慶、成都為首的川陜創意產業集群,以昆明、大理、麗水為主的滇海創意產業集群,以長沙為核心的中部創意產業集群。深圳市文化產業集聚效應明顯,部分區文化產業集聚體數量分布(如圖2所示)。
三、文化產業的經濟價值與現代經濟的增長引擎
文化產業是現代經濟的增長引擎。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文化產品日益成為居民消費的新熱點,在生產、技術、投資、消費等方面表現出獨具魅力的經濟價值。可以預言,隨著時展,文化產業終將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成為高新技術的前沿產業。具體說來,文化產業的經濟價值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首先,文化產業提升城市價值。在塑造城市價值方面,文化產業具有顯著的提升作用,文化企業發展,能夠產生品牌效應,發揮城市經濟價值;文化產品、文化服務能夠提升文化氛圍,發揮城市文化價值。城市文化產業的發展,為提升城市價值品牌,注入一股強勁的力量。一座城市擁有文化底蘊,就會擁有城市價值品牌,從而在新一輪經濟發展中占據制高點,為城市創造更多價值。例如,深圳大芬油畫村依靠油畫產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龍崗區乃至整個深圳的文化品位和城市價值。目前,大芬村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中國油畫第一村”。有關數據表明,大芬油畫村目前共有以油畫為主的各類經營門店近1 200多家,居住在大芬村內的畫家、畫工1萬多人,年產值近10億元,約占全球油畫市場份額的70%。
其次,文化產業增加經濟增長點。城市日益成為文化資源聚集地,經濟增長速度快,市場需求大。正由于此,文化產業以其獨特優勢,成為城市經濟增長的新亮點。文化產業體系大,產業鏈條長,產業關聯度高,不僅能直接貢獻經濟效益,而且具有強大的輻射效應。如今,文化產業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文化產業占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并且每年平均提高0.7~0.8個百分點。目前,世界主要經濟體文化產業發展速度全部高于經濟發展速度。2009―2012年,美國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比同期GDP年均增速高2.9個百分點;1986―2010年,新加坡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9%,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1.3個百分點;2008―2012年,英國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3.9%,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2.5個百分點;1995―2012年,中國香港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4%,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4個百分點[8]。
再次,文化產業調整經濟結構。文化產業不僅能增加第三產業發展的總量,而且有利于經濟結構優化。文化產業是一種知識經濟,屬于技術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產業。通過文化產業,信息、技術、創意、知識相互融合,“資本”與“知本”協同支撐。文化產業的發展,讓文化資源融入經濟運行,技術、知識、智力等生產要素得到優化配置,物質生產領域的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產品附加值大大提高,最終實現集約型經濟增長。目前,發達國家第三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已經達到70%以上。美國娛樂業成為僅次于航空航天業的第二大支柱產業,日本娛樂業的生產經營產值已經超過汽車工業產值,英國藝術業以170億美元的產業規模與汽車工業不相上下。然而,我國第三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僅為33.6%,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迫切需要優化經濟結構。根據霍夫曼系數等相關指標,廣州、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已經進入工業化中后期,需要考慮新的符合時展要求的經濟結構模型。
另外,文化產業緩解就業壓力。文化產業對就業具有較強吸納能力。發展文化產業,能夠開辟新的就業空間,緩解社會就業壓力。從文化產業的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總數的比率來看,該比率2013年全球為5.49%,約3/4的經濟體為4%~7%,其中美國、俄羅斯、墨西哥、澳大利亞、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家超過7%[8]。目前,在深圳,文化創意企業約4萬多家,從業人員約90萬人,年度產品和服務出口額約30億美元。
最后,文化產業輻射其他產業。文化產業發展有強大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尤其是風景名勝、文化遺址以及博物館等文化資源,對旅游、餐飲、時裝等產業拉動作用大。在很多國家或地區,文化旅游已經成為當地居民和政府的重要經濟來源。2012年墨西哥的文化旅游對GDP貢獻率約8%;2012年西班牙文化旅游入境人數達15.9萬人次,占入境游人數的50.7%;2011年新加坡文化產業對國民經濟產出的乘數效應為1.43,對國民經濟增加值的乘數效應0.58。也就是說,每增加一個單位的文化產業支出,就可以為新加坡全國經濟增加1.43個單位的產出、0.58個單位的增加值[8]。
四、結語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日趨“文化化”,文化日益“經濟化”。文化與經濟相互滲透,帶來了文化的產業化,推動了文化產業的迅猛發展。文化產業具有經濟屬性,主要表現在文化產品和服務具有商品性,以及文化產業發展能夠產生“規模經濟”“范圍經濟”等經濟效應。文化產業的經濟屬性決定了文化的經濟價值,這種價值具體表現為文化產業是現代經濟的增長點,能夠提升城市價值,增加經濟增長點,調整經濟結構,緩解就業壓力,輻射其他產業。發展文化產業,需要注意三點。(1)營造寬容環境,實現文化產品的“包容性增長”。在保持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基礎上,減少對內容生產的干預,使文化生產者能夠在更大空間實現思維、創意和形式的跨越,提供更多優秀產品。當然,寬容不等于縱容,要堅決抵制敵視社會主義、宣揚消極主義的精神鴉片,保持文化領域的純潔性和先進性。(2)減少對重復性作品的支持,提倡原創和協同創新。近年來,我國政府加大文化生產的財政支持力度,促進文化產品的快速增長。但在支持的同時,要鼓勵學術創新、表演創新、技術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加大對創新性和原創性的審查。對相同創意者要聯合交叉,發揮各自所長,實現協同創新。(3)克服物質至上的思想,多出精品力作。精品的創作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文化生產者要不為眼球左右,不為物質利益誘導,平心靜氣埋首創作,一心一意創造精品,堅決反對造假之作、抄襲之作和平庸之作[9]。
參考文獻:
[1] 郭蓮.國外學者關于文化的定義[J].大地,2002,(6).
[2] [日]日下公人.新文化產業論[M].范作申,譯.北京:東方出版社,1989:56.
[3] 霍克海默,阿多諾.啟蒙的辯證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89.
[4] 大衛?索斯比.經濟與文化[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87:165.
[5] 趙子忠.內容產業論[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2.
[6] 施惟達.民族文化的價值及其經濟化[J].思想戰線,2004,(3).
[7] 阿多諾.文化研究:第1輯[M].高丙中,譯.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0:96.
關鍵詞:虛擬企業;組織;管理
在知識經濟時代,經濟全球化勢不可擋,在新的世界市場環境中,每個企業或公司都應當把對外尋求必要的能力,并對其兼收并蓄當作一項戰略方針。在新經濟類型中,企業表現在制造、貯存和運輸實物資產上的能力日趨弱化。創造共享和運用知識、技術的能力日漸增強,這就要求企業的經營方式、組織結構、管理模式等走向高級化。競爭日益激烈,信息、技術、產品和服務層出不窮,任何公司指望在內部保持所有必要的專門知識、技術、人力、物力、財力資源都是不可能的。而虛擬企業組織管理模式正以高彈性運作和敏捷性、虛擬化經營來適應市場的多變,使企業間的各種優勢集成.催生出1+1>2的綜合效應,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競爭能力。虛擬企業以其對市場的極大應變能力正在被作為一種有效的企業組織策略而得到廣泛應用。
一、虛擬企業產生的基礎條件分析
一是科技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網絡化的步伐大大加速,資本、智力、技術在全球流動與擴散,使企業逐漸處于“無界”經濟的環境之中;二是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傳統而封閉的大而全的企業顯得笨拙僵滯,缺乏競爭活力,在快速多變的市場中,企業惟有以高彈性運作來適應市場,在最短時間內以最有效的方式生產出最能滿足市場需要的產品和服務,才有可能獲得生存和發展;三是企業通過互聯網以及電信等獲取信息技術的提升,多數企業均利用Intemet和局域網獲取信息優勢,使得企業成員之間的信息傳遞和業務往來主要通過信息網絡完成成為可能;四是市場異變性增強,顧客購物欲望的個性化和多樣化,在一定程度上使企業的規?;蜆藴驶a方式受到了遏制,企業產品不得不依靠項目創意以滿足個性化的要求;五是工人雇用的彈性化,員工一般是彈性雇用,采用兼職等形式,使人們在工作時間的選擇上更富于多樣性。同時由于筆記本電腦與互聯網的發展。使許多人可以在不同時點、場所,甚至在旅途中辦公。使“遠程工作”成為可能。而且每個員工的工作都是目標導向型的。甚至單個雇員都可以是一個模塊,一個獨立單元,一個公司,以便充分發揮雇員的能動性。另外,企業還不斷對員工進行培訓,再教育等,促使人力資本增值。
以上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結果,便產生了一種超越空間約束,依靠信息技術聯系、靈活管理和統一指揮結合的新的組織形式——虛擬企業,它以核心優勢為龍頭,通過借用外力形成動態的優勢互補聯盟,強強聯合對資源整合產生聚變,催生出敏捷反應的強大綜合競爭優勢。
二、虛擬企業的內涵及其組織特點
1.虛擬企業的內涵
1991年美國提出了敏捷制造的概念。(1)敏捷制造強調企業要具有敏捷性——對不可預測變化的適應性即被動響應能力和創新性即主動開拓能力。(2)敏捷制造強調企業組織、生產設施及生產過程等要具有可重構,可重用,規??勺兡芰Α?3)敏捷制造強調通過不同地區不同企業的聯合即全球化聯合,發揮不同企業的優勢資源,實現快速響應市場贏得競爭。(4)敏捷制造系統把“工廠集成”概念發展成為“虛擬工廠”,即是一種由若干企業構成的臨時性的組織機構,它圍繞新產品或新經營機遇的產品過程在全球范圍內借助于信息和網絡技術來動態建立,從而進行機遇產品的經營、開發和生產。隨著機遇的消失,敏捷虛擬企業也將解體。由此可見,虛擬企業是一種新的組織形式,它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企業,而是各成員企業的全部或部分資源動態組合而成的一種組織,它追求的目標是突破企業有形的界限,弱化具體的組織結構形式,達到全方位借用外力的效果。
2.虛擬企業組織的特點
(1)組織具有高度的柔性、敏捷性。它要求企業不可以再停留在一個靜態的位置上來進行生產及其它業務運作,企業必須不斷地在競爭環境下定位自己,不斷調整自己的組織機構、管理方式、產品與服務、人員、技術以及市場策略等,以適應動態的市場變化。
(2)組織結構是可以重構的扁平狀的動態網絡化組織形式。虛擬企業雖具有研發、設計、生產、營銷、財務等功能,但在企業內部卻沒有完整的執行這些功能的組織機構。為了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企業結構不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目標和環境的變化進行分化、組合、重整。當企業策略目標改變、產品方向更換時.隨即解散現有的虛擬組織。
(3)組織的范圍具有可縮擴性,組織具有動態的規??烧{的能力。這主要靠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來實現,利用國際互聯網、局域網等電子手段建立協作網絡;集成全球范圍內的企業資源,使各自獨立的企業單元迅速高效的進行資源重組,組織結構優化,以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保持高度的競爭力。
(4)組織是學習型組織。組織面臨嚴重的環境變化。原有的經驗知識極大貶值,當經營衰落時,往往會實施各項企業再造或改革措施。在此過程中,通過組織對原有的認識、做法等進行深度思考,再判斷,然后加以改變,使其適合現有的環境。同時這也呼喚組織成員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因為在21世紀。主要生產要素是“知識”.知識的特點在于它自身的迅速變化,原有的知識不停地老化,新的知識不斷涌現,為適應這一經濟時代,惟有不斷地學習。
三、虛擬企業的組織形式
虛擬企業有兩種不同的形式:
1.以機遇為中心的組織形式
從組織體系的整體角度來講,虛擬企業是通過信息交互的方式將具體的成員企業聯系起來.進而構成虛擬經營的統一實體。當市場出現新的機遇時。具有開發某種新產品所需要的不同知識和技術的某些成員組織或企業組成一個臨時的企業,共同應付市場的挑戰。聯合參與國際競爭。這一聯盟是參與者圍繞特定產品建立起來的擁有共同利益的組織。按照產品研究、開發、制造、市場投放的任務分工.按照優中選優的外部資源利用原則.從設計到投放市場由分布在不同的區域的企業協同完成,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實行并行管理,通過信息網絡共享信息資源,在高科技全球制造企業中。這種虛擬組織形式更顯其優勢。這種組織是隨著市場和產品的變化進行調整。當項目完成以后,該組織聯盟便解散。
2.以盟主為中心的組織形式
從組成虛擬群體的每一個具體的企業來講,虛擬企業是盟主借用企業外部力量,對企業外部的資源優勢進行整合、優化,創造出超常的競爭優勢的方式。采用這種策略模式,企業可以獲得諸如設計、生產、銷售、服務等具體的功能,但卻不一定擁有與上述功能相對應的實體組織,而是通過外部資源力量來實現上述功能。
前者的“虛擬”是針對所有的參與者組成的整體而言,它指的是參與者之間是平等競爭一合作的關系。無任何等級差異,這種層次上的扁平型及細胞似的動態網絡狀的組織形態與傳統的企業形態對比是一種虛擬的組織。后者的“虛擬”則是針對每一個參與者個體而言,以我為主,將過程資源配置虛擬化,形成借他山之石以攻玉的聯系關系。虛擬企業組織形成的過程其范圍已不再限于具體企業組織內部,而是擴展到企業組織與企業組織之間.建立以非股權聯合為手段,以技術合作為紐帶,以全球資源為背景,以全球市場為依托,以利益共享為目標,以信息、通信、網絡設施為基礎的動態組織聯盟。這種開放、動態的企業組織網絡,不僅跨越企業組織邊界,而且跨越國界、洲界,既沒有地理重心,也沒有民族軸心,以信息通信技術打破時空間隔,實現在世界范圍內的聯合與協作。
四、虛擬企業組織建立的幾個重要步驟
1.組織核心競爭力的界定
虛擬企業通過分享成本、技能和核心競爭力使他們可以在世界范圍內解決單個成員企業無法解決的問題,從而進入全球性市場。波特的研究可以幫助很好地理解核心競爭力的概念。其一,是運用價值鏈分析。一個公司如何在成本和差異性方面創造和保持競爭優勢?其二,是作為創造競爭優勢的先決條件,一個公司如何進行行業和競爭對手分析?核心競爭力是競爭對手很難模仿的提品和服務的卓越能力。每一個組織必須集中于核心優勢,而不是期望在每件事上形成超越。然而,集中于核心優勢還不足保證生存的必要條件,多項弱勢可能削減企業核心優勢的作用。虛擬企業就是一種解決組織中存在弱勢的最有效途徑,可以借助成員企業的核心優勢彌補自身的弱勢和不足,從而提高整體競爭力。許多大型企業正在進行這項改變,努力將他們的組織轉化為虛擬形式以適應新世紀的企業環境。如IBM.PacificBel1.AppleComputer等。
2.將公司的經營與其它企業整合在一起
在確定核心競爭優勢后.下一步就是將自身公司的核心能力與其它公司的核心能力整合在一起.通過建立和保持成本優勢,成功的產品差異化戰略,作為技術領先者或利用橫向及縱向企業間的內部關聯創造競爭優勢。許多公司通過建立虛擬關系.從外部企業那里外購其非核心資源。美國一些大型軟件公司,如Microsoft.HP.3COM等都形成了一些人員貯備,供有大型開發項目卻缺乏足夠人員的其它軟件公司和企業應急使用。
3.建立強有力的信息支持系統
建立一個虛擬組織,需要計算機和通訊系統將不同的組織和個體跨越時空地連接在一起,完成單一企業無法完成或需要較長時間和較高成本才能完成的任務。日本富士公司通過成功運用電視會議系統。發展了與會成員的積極人際關系。盡管電訊系統還不可能完全取代面對面的交流,但它們在實踐中確實可以很容易地獲取虛擬組織成員的工作承諾,在減少緊張和對抗的同時將工作順利安排下去。
4.發展組織文化
組織文化是虛擬組織成員的內部凝聚力。它包括觀念認可、報酬系統和價值系統。虛擬組織成員很少或根本不見面,它們依靠通訊技術,借助計算機媒介進行相互影響和交流。這時使虛擬組織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信任,以信任取代監督,通過市場協調機制強化自我盡責的敬業精神,這也是虛擬組織得以有效運作的最重要組織文化。為了加強信任,提高虛擬小組的效率,要特別建立一整套經營戰略來建立虛擬組織的文化。包括活躍的行為。熱情的工作交流,積極的態度,輪換小組領導。明確任務目標,細分角色,經常性的信息反饋等。
五、虛擬企業組織的運營過程
針對虛擬企業組織結構的特點。就應采取靈活多變的組建方式。一般認為,虛擬企業的運營是由一個或幾個掌握核心資源(如關鍵技術、市場或品牌等)的成員企業發起的,另一方面,其他的加盟成員愿意提供所具有的優勢資源,同時承擔共同的風險和分享共同的利益,從而創建和分享共同的敏捷競爭力。
對于發起企業而言,組建虛擬企業的任務應由他來承擔,虛擬企業建立的過程??梢越柚诂F代西方戰略聯盟的組建方式,于是虛擬企業組織的經營分為五個階段:
1.市場機遇識別
虛擬企業是機遇牽引的,發現和抓住市場機遇是它的起始點。通過市場調查和預測、顧客信息反饋分析、創新研究與開發等諸多手段和方法,找尋和發現具有市場潛力的產品或服務。同時結合市場需求狀況分析及社會環境分析,依據成員企業產品發展戰略和技術創新開發戰略,進行機遇識別,確定虛擬企業的經營對象。
2.虛擬企業組成結構分析
根據機遇產品的特征,確定所需求的資源,同時研究這些資源的分布狀況及與這些資源所有者的網絡信息溝通條件等基礎。因為虛擬企業的優勢是通過企業網絡進行信息共享和企業生產經營過程的協調的,每個企業通過提供自己的核心能力來完成對顧客的產品供應或服務,如果企業自身專門從事產品的設計和創牌,而由不同的合作伙伴生產和銷售產品,通過這種聯合,充分發揮各自的長處,可以取得更多的市場機會,可見聯合能力對虛擬企業的成功起著關鍵作用。
3.伙伴選擇及聯盟建立
圍繞企業目標,研究與之相關的潛在的可選伙伴,對它們進行全面的評價,因為特別是核心能力的評價,它是企業響應市場競爭所依賴的能力,是選擇合作伙伴的依據。確定出合適的聯盟對象,根據資源互補、利益共享、風險同當的原則,通過協商簽約完成聯盟建立,定義分配形式,明確合作者之間的關系,因為聯盟建立的主要目標是通過有時限的合作和核心資源的組合使所有參與者獲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利潤,所以,利益的分配至關重要。而企業的利益和風險是共存的.考慮利益共享的同時也應進行風險的分擔。合理的利益和風險分配方案是虛擬企業得以建立及正常運轉的重要基礎。
4.管理、追蹤、記錄
虛擬企業的參與者之間競爭—一合作的效果.根據具體情況和簽約制定的規則.調整組織結構。在組織發生變動或市場有較大變更時,將有關信息反饋,進行開拓企業的改組甚至解體。
5.清算及解體
當虛擬企業完成了特定的市場機遇或產品過程之后.需要按照約定的利益分配格局清算各自所應承擔的費用和應獲得的權益,包括管理費用、開發費用、制造費用等的分攤;業務往來過程中資金的清算;制造過程中產生的新的技術知識的歸屬及后期使用等問題的處理。
六、虛擬企業組織模式對我國的借鑒意義
虛擬企業是當市場出現新機遇時,具有開發某種新產品的專有知識和技術的不同企業組成的一個臨時性的企業動態聯盟,成員企業共同應付市場挑戰,聯合參與國際競爭,它強詞企業在現有資源的前提下。各自發揮特長.以最快的速度、最優的組合贏得機遇。虛擬企業能夠通過先進的電子信息網絡迅速組配其技術、雇員和管理.隨著對變幻莫測的市場需求做出靈活的、可重構的、集成的快速響應??傊?,虛擬企業具有產品開發力強、組織形式靈活、投資少、風險分散,實現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等突出的優勢,它能夠解決我國企業發展中所面臨的許多問題。很值得我國企業界借鑒與學習。
近年來,我國企業正面臨著如何深化體制改革和優化企業組織管理的難題,雖然進行了一系列努力探索,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在我國實施虛擬企業組織結構還存在一定問題,具體說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組織間很難達成策略聯盟。由于行業和區域雙向分割、條塊分割狀態使得企業間的互動作用有一定程度的弱化。
2.資本籌集不暢。虛擬企業是一種“松散”的項目組。尤其是高技術很難獲得資本注入。這是由于市場上缺乏完備的融資渠道,不能迅速地籌集資金和實現資金結算。
3.企業的信息工具的利用程度有限。有效利用國際網絡的企業不多,缺乏對市場信息的快速響應能力。
4.科研基礎薄弱。新產品開發能力差,產品開發和制造周期過長,難以滿足多元化、個性化的產品的需求。
5.人員流動不暢。人們的職位大多傾向于穩定性。
6.投資體制有待完善。目前正在加大央行的安全性監控。對創業投資的主角基本上都是政府包辦,大批風險投資機構沒有建立,投資模式正從計劃經濟的項目投資向市場體系中的法人投資方向轉變,所以企業間的項目管理常常帶有一定的行政色彩。
從以上可看出,目前在我國實施企業虛擬化的條件還有欠缺,但是,虛擬企業依靠信息加強合作,能在不增加投入的情況下充分組合和利用現有資源,提高競爭力,這個理念對我國企業的經營管理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1.企業要重視利用外部優勢。一個企業不可能擁有經營所需的全部資源,這是我們目前許多企業應該樹立的一個基本觀念。當前,企業一方面應利用自身的有限資源形成自己的核心優勢;另一方面應利用信息網絡尋找外部優勢,借助虛擬企業形式,使其為我所用,形成合作競爭優勢。
2.樹立合作競爭觀念。市場競爭表面上是企業與企業之問的競爭,實際上,隨著競爭的全球化,市場競爭實質上是企業價值鏈上各相關企業組成的系統之間的競爭,即價值鏈與價值鏈之問的競爭。因此,企業的競爭優勢取決于企業價值鏈上各成員企業協同經營的意識,及其共同營造的具有競爭優勢的價值鏈。
3.重視企業信息化建設。要實現企業之間優勢資源的共享和協同運作,沒有強有力的信息支持是不可能的,因此,企業信息化已越來越成為企業經營不可缺少的重要前提。
4.建立、增強核心競爭優勢。首先,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選擇與培養是一個長期過程。應當根據顧客認可的基本利益選擇核心能力。區分開比較優勢與核心能力,有時還需要跳出原有產品的局限;其次,要展開核心競爭力,就是要把這些能力用好用活,把它們轉化為可觀的、直接或間接的經濟利益;再次。企業經營方式越靈活就越要對核心競爭力給予充分的保護。如自有專利、研發能力、銷售能力、銷售渠道等,否則就會受制于人;最后,增強吸收、創新整合、延伸能力,保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因為虛擬企業是一種以核心能力為基礎的“強一強”合作。在未來的競爭環境中,企業的優勢不是來自于“全”而是來自于“精”,企業要想立足市場。就必須具備自己的核心優勢能力。只有具備一定的核心能力,才能有機會組織或參與虛擬企業,在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
5.精簡組織機構,快速反應市場需求。我國目前的企業和企業集團大多結構龐大。管理層次繁多。使得企業的決策速度、質量、效率極低。難以面對變幻莫測的市場競爭。虛擬企業的那種弱化組織結構,突出企業對核心資源的把握和控制的發展思路,為我國企業精簡機構,突出主業的發展方向指明了道路。
關鍵詞:新制度經濟學;企業性質
在新古典經濟學那里,企業不過是投入和產出的生產函數,企業唯一的功能是根據邊際替代原則對生產要素進行最優組合,從而實現最大的產量或最低的生產成本。企業組織背后的制度因素被忽視了,因而長期以來企業理論被稱為"黑箱"。企業的契約性質第一次由科斯揭示出來,被稱為開創了現代企業理論的先河。企業不再被認為是一個生產函數,而是一系列契約的有機組合。新制度經濟學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企業性質中不同的流派。
一、交易費用理論
新制度經濟學的企業性質理論是由科斯[1]首先提出來的,在其1937年發表的《企業的性質》一文中,科斯提出了交易成本概念,并將之用于經濟分析,將生產的制度結構納入經濟理論。他認為作為價格機制替代物的企業,實質上是企業家與其他生產要素所有者之間的長期契約。在企業內部契約中,生產要素所有者為獲得一定報酬而同意在一定限度內服從具有一定強制性權威的企業家的指揮。
張五常[2]進一步發展了科斯的企業理論,認為企業的出現是用資本市場代替產品市場,或一種契約方式代替另一種契約方式。市場交易的是產品或商品,企業交易的是生產要素。如果交易成本為零,那么兩個市場是不可分割的,因為顧客向生產要素所有者支付的款項等于向產品銷售者支付的款項。而交易費用的存在是市場分離的前提。
楊小凱和黃有光[3]在《專業化與經濟組織--古典微觀經濟學的分析框架》一書中,通過消費者--生產者兩分法、專業化經濟和交易成本這三個方面的因素,建立了一個關于企業一般均衡契約模型。認為作為促進勞動分工形式的企業,盡管與自給經濟相比也許會使交易費用上升,但當勞動分工經濟收益的增加超過交易費用的增加時,企業就會出現。由于不同的結構會導致不同的交易效率,因此,企業的所有權結構安排是至關重要的。一種非對稱的剩余索取權結構在改進交易效率的同時,還能避免直接定價和貿易中交易效率最低的活動,從而促進勞動分工。由于對管理者活動所付出的努力及其產出水平的測量要花費極高的成本,所以,管理者的剩余索取權安排是一種有效率的產權結構。
阿爾欽和德姆塞茨[4]在1972年發表的《生產、信息成本和經濟組織》一文中也對企業的契約性質進行了研究,認為企業中的每個雇員與雇主之間只是一種簡單的報酬合約關系,企業契約與市場契約的差別在于一個隊對投入的使用,以及在所有其他投入的契約安排中有些團體處于一個集權的位置,他是一個隊生產進程中的集權的契約人--但它并不具有更為優越的強制性指令或懲戒權力。
二、不完全契約理論
不完全契約理論流行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21世紀初,代表人物就是威廉姆斯和哈特。威廉姆森[5]認為,現實的生產要素交易中,許多資產具有專用性。這使得事前的競爭被事后的壟斷取代,導致將專用性資產的準租金攫為已有的機會主義行為。用縱向一體化替代現貨市場則可減少機會主義行為,因為在縱向一體化的企業中,機會主義要受到權威的監督和長期雇傭關系的弱化。顯然,威廉姆森也認為企業的本質在于節約交易費用,只不過他進一步將資產專用性及相關的機會主義作為決定交易費用的主要因素,從而對企業產生或存在原因的解釋更加透徹。
格羅斯曼和哈特[6]在堅持契約論的基礎上,通過引"不完全契約"概念將企業性質理論推進了一步。他們將契約分為完全契約與不完全契約,并且認為要素市場的交易契約是一個不完全契約。而正是由于契約的不完全性導致不能在訂約前把要素買賣雙方的一切權利義務全部規定清楚,沒有詳細規定的剩余權力就必須賦予投資決策相對重要的一方在履約過程中行使。因此,在他們看來,企業本質上是權利義務條款沒有事前完全界定,要素一方有權在履約過程中追加規定的一種特別契約。
三、委托理論
在《生產、信息成本和經濟組織》一文中,阿爾奇安和德姆塞茨[7]提到,由于一些生產活動具有團隊性質,即多人在一起合作生產的效率要高于他們分別生產的總和的效率,因此適宜采取企業的形式。但卻帶來了另一個問題:一個人的生產貢獻較難與另一個人分開,從而就較難按照生產貢獻來準確支付報酬,這就不可避免的會鼓勵偷懶,因此需要有人來監督。因此他們讓團隊監督者擁有團隊的部分剩余索取權,以激勵的方式約束他們的行為。他們的觀點為企業委托--理論的研究開辟了道路。
詹森和馬克林[6]在《企業理論:經營者行為、費用與產權結構一文中提到:"委托人可以采取適當激勵人的方法和承受約束人越軌行為的監督費用的方法,限制人與他本人利益的分歧"。
哈特[9]在《公司治理:理論與啟示》中提到:"在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公司治理無關緊要。在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公司中所有個人可以被指揮去追求利潤或企業的凈市場價值最大化,或者去追求最小成本。個人因為對公司活動的結果毫不關心而只管執行命令。每個人的努力和其他各種成本可以直接得到補償,因此不需要激勵機制調動人們積極性,也不需要治理結構解決爭端,因為沒有爭端可言。"
張維迎[10]在其《企業的企業家--契約理論》一書中,對于企業中誰應該是委托人這個問題,發展了一個企業的企業家--契約一般均衡理論。該理論在主流經濟學的框架內解釋了決定市場經濟中企業內部委托權安排的因素,資本雇傭勞動的原因等一系列問題。
綜上所述,科斯等制度經濟學家看到了企業的交易性質,把企業視為一組契約的關系,企業內的各經濟主體通過契約結合在一起,契約規定了各方的權利和責任,從而將新古典經濟學忽略了的生產的制度結構引入到企業理論中,強調了契約、產權等制度對企業效率的作用,使人們重新關注企業內部經濟主體的利益關系,正是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新制度經濟學的企業性質理論可以說是一場革命。但是,無論是以科斯為代表的交易費用理論,格羅斯曼和哈特的不完全契約理論,還是代表了新古典理論完全信息假設的委托--理論,實際上只是市場均衡論框架下的修正,認為企業的存在只是因為市場的失敗,企業沒有主動權。然而企業作為一個生產組織,是許多因素的綜合體,包括隱藏于這些有形和無形要素之后的能力、企業家的創新、企業的文化等等。因此, 如何在已有理論研究的基礎上, 構建起關于企業性質問題的綜合分析模式,將是今后企業性質理論研究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科斯.企業的性質[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2]張五常.企業的契約性質[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6.
[3]楊小凱,黃有光.專業化與經濟組織[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4]阿爾欽,德姆塞茨.生產、信息成本和經濟組織[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3.
[5]威廉姆森.反托拉斯經濟學--兼并、協約和策略為[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1999.
[6]哈特.企業、合同和財務結構[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8.
[7]阿爾欽,德姆塞茨.生產、信息成本和經濟組織[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3.
[8]詹森和馬克林.企業理論:經營者行為、費用與產權結構[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