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2:07
序論:在您撰寫環境規劃設計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1人居環境科學理論
人居環境,即人類聚居生活的地方,它是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場所。吳良鏞先生在《人居環境科學導論》提出人居環境建設的五大原則,即正視生態的困境,提高生態意識;人居環境建設與經濟發展良性互動;發展科學技術,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關懷廣大人民群眾,重視社會發展整體利益;科學的追求與藝術的創造相結合。他分別從生態觀、經濟觀、科技觀、社會觀、文化觀五個方面來指導現代城市、園林景觀的規劃設計。
1.2水景規劃設計研究
水景的規劃設計包含的內容很多,包括水景的形式、風格、色彩、空間營造、景觀設施等。用人居環境科學理論來指導居住區水景的規劃設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水景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元素,而是一個包羅諸多內容的系統,是與居住區整體環境密不可分的景觀系統。
2居住區水景規劃設計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2.1水景尺度較大,盲目追求奢華
近年來新建的居住區多為觀景型的水景,追求開放、開闊的水面,較少營造其它設施,或者受到歐美對稱式、幾何構圖的影響,設置大型的噴泉或水池。水景運行時尚可,但水景干涸時,水面空間得不到較好地利用,水景的噴頭、水下燈、各種管網,影響水景的美觀。由于水景營造時要設計大量的給排水管道、水泵、水篦子等管網輔助設施,盲目追求大面積的水景,會大大增加水景的后期維護成本。一般水景比例較大的居住區,往往物業費用較高,而水景面積較小的居住區,物業費用較低。
2.2水景可持續性差,缺少有效維護
在調研的居住區中,發現水景普遍在居民入住之后長期保持干涸狀態,特別是修建年限越早的小區,水景的干涸狀態和水景設施的老化現象越嚴重,如福州福晟錢隆金山,三盛巴厘島,金輝伯爵山的泳池都是常年呈現干涸狀態。有些早年建設的居住區水景中垃圾到處皆是,水體不再清澈,水下淤泥和蘚類泛濫,水體富營養化嚴重。此外,規則式水景的裝飾貼磚泛堿現象嚴重,如福晟錢隆金山,中庚帝國大苑,均采用暗色系的貼磚裝飾水池,泛堿時黑色將白色更加凸顯,影響水景的美觀。由于水景周邊設施不多,缺乏人氣,水邊的空地甚至淪為居民的晾曬場,原本水邊的景觀亭也變成了諸多雜物存放的收納點。
2.3水景缺少人性化設計,功能性較差
水景的使用主體是人,居住區的水景普遍存在人性化設計不足的問題。水景的主要功能有觀賞、娛樂、健身等功能。部分水景的形式呆板,無法讓人體會到水景的美感。水景的娛樂性、參與性不強,把人與水景分隔,使人無法親近。此外,水景的安全性不足,水景周邊未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和隔離設施。
2.4水景缺乏文化內涵和地域特征
部分新建小區過分追求形式特征,將水景元素生搬硬套,并且多傾向于打造美式的、歐式的、巴厘島等異域風情的小區。跌水、噴水景墻、跌水缽、疊水、假山流水等水景元素和表現手法在多個小區內重復出現,同質化現象凸顯,缺乏當地的文化特色。
3基于人居環境科學理論的居住區水景規劃設計方法
3.1強化水景的生態、環保理念———生態觀
3.1.1加強水體的自凈能力,引入濕地概念
現代居住區中的水景是生態系統景觀和居住區環境質量的關鍵要素。居住區中的水景要保持生態性,要遵循自然界中的物質循環和能量守恒定律。要使水景具有良好的生態,就要具有一定的自凈能力。居住區水景規劃設計時,也可以引入濕地概念,養殖魚類等水中生物,栽植水生植物或加入混合菌等,以提高水體的自凈能力。
3.1.2采用人工手段維護生態系統
由于居住區中的水景多是人工營造,因而在打造水體時,可以多采用自然式的水景,駁岸與池底可以用天然的素土和卵石結合,最好能夠與地下水溝通,甚至打造雨水花園,增加水景的下滲能力,以減少水體的更新、清潔費用[7]。如果是自然的水景,盡量設計生態的駁岸;如果是規整的水景,則可以用植物軟化和美化水景,打破鋼筋混凝土、漿砌、條石駁岸等人工駁岸的生硬感。
3.2把握水景的比例、尺度,考慮水景的經濟性———經濟觀
水景營造時要充分思考水景在整個居住區的最優比例,從居住區水環境的生命周期來考察、評估設計方案,考慮水景在營建、運營和維護階段的成本,優選低能耗的方案,以免日后給居民增加額外的經濟負擔。景觀在規劃設計階段,要從全局出發,盡可能結合當地的場地特點和自然規律,充分利用重力作用打造水景,使水景實現可持續性發展。水景規劃設計時,要靈活采用集中和分散的布局模式,規劃點狀、線狀、面狀的水景。水景多采用小型的點狀、面狀水景,如較節約用水的鏡面池、噴霧,少用大面積的線狀、面狀水景。
3.3做好后期的水景維護提策略———科技觀
3.3.1利用生態科技手段
水景規劃設計時,就要做好日后維護提升的策略。營造居住區水景時,可以采用生態方法減輕水體日后的維護成本,也可以積極地運用節水、雨水、污水及中回水技術等,合理利用雨水資源,控制用水量,設計可循環的水景以實現水資源的合理循環利用。此外,還可以將水景與背景音樂或是燈光結合形成間歇式的水景,以控制用水量,避免水資源的浪費。而水景設計時,也可以按功能分組設計,平時開一些簡單的功能以達到觀景目的,節假日則開啟其它功能,增加水景的魅力。
3.3.2預防和處理泛堿現象
硬質化的水景,在運營一段時間之后,常常會出現泛堿現象。為了防止泛堿現象,景觀水池施工時要嚴格控制材料本身不泛堿,在水池石板安裝前在石材背面和側面背涂專用處理劑,并盡量減少粘結層的含堿量,如選擇水泥砂漿時,沙必須要求用淡水黃沙,嚴禁使用海沙]。此外,還可以在磚砌墻體花池自身做防水,降低勾縫中水泥的含量,且施工過程中避免多次用水噴淋板材,防止石材施工污染。即使后期泛堿之后,也可以補救,可使用市面上的石材泛堿清洗劑清洗石材表面,之后在石材表面干燥的前提下,再作一道防護處理的工作。
3.4加強水景的人性化設計———社會觀
3.4.1交往的需要
居住區的水景往往能成為小區居民聚集交流的地方,如福州的金輝萊茵城,每天在水景周圍的廣場都聚集了許多帶孩子曬太陽,玩耍的居民,十分熱鬧。吳良鏞院士在《人居環境科學導論》中提到,聚居的地形位置取決于它的需要和它的規模。因而,規劃設計水景時,就應該根據水景周圍是否要聚集人、聚集人的規模來營造廣場平臺和休憩設施等供人們使用。
3.4.2參與的需要
居住區內的部分水景要滿足居民參與、休閑娛樂、健身的需要。設計時要根據不同的使用者規劃設計符合對象特征的水景。由于居住區中的使用者以老年人和孩子為主,青年人為輔,因而水景規劃設計時要根據他們的年齡、行為特征等規劃一些旱噴、涉水小溪和兒童泳池等,充分發揮水景的參與功能。
3.4.3親水的需要
居住區中的水景主要分為自然式水景和規則式水景。自然式的水景周圍??梢圆贾糜H水平臺、親水臺階、小橋,自然山石等來拉近人與水景的距離;規則式的水景邊沿則常被處理成休憩的平臺,讓人與水景充分親近。有些小橋的圍欄也會被做寬處理成座椅,營造親水的效果。4.4.4安全的需要水景在滿足人們審美情趣的同時,還要考慮觀景、戲水、健身時的安全隱患。因而,居住區內的水景一般不宜設計得太深,多設計成0.7米以下,人工湖和泳池景觀略深,多在0.7-2m之間,而兒童淺水池水深一般為0.3~0.5m。水景的周圍應設計圍欄或是設置警示標語,特別是在泳池等深水區,更要格外注意。尤其是目前有些居住區泳池干涸,周圍沒有護欄,極不安全。此外,能夠涉水的水景水底要做防滑處理,泳池周邊要鋪設防滑地磚,水中的汀步要設定安全的間距,防止在水中行走時發生意外。
3.5加強水景的人文、藝術內涵———文化觀
3.5.1優化水景的組合和形式美感
水景的形式多種多樣,從形式上可分為靜水、流水、落水、噴水等水景。靜水包括各種形狀的靜態水池;流水包括小溪、河流;落水包括瀑布、疊水、跌水等;噴水則包括各種裝飾性噴泉,與雕塑結合的噴泉,水雕塑,自控噴泉等。因而,進行水景規劃設計時,可以充分結合各種水景形式進行優化組合,宜采用點、線、面結合的方式形成優美的平面、立面構圖,增加水景的美感。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還可以與時俱進,運用高科技手段、新材料等打造充滿人文藝術氣息的水景。此外,人居環境科學理論要求規劃設計水景時要進行整體思考,景觀之間要互相聯系,將個性與整體統一起來。為了增加水景的空間層次,還可以靈活運用橋、島嶼、假山水景、木棧道、亭、廊等來劃分水面空間,并結合植物、雕塑、燈具等景觀小品塑造變化豐富的休閑空間。
3.5.2遵循地域文化特征
居住區水景規劃設計時,需要符合當地的地域、文化、民族特色,歷史背景等。在南方潮濕多雨地區,可以利用生態、科技手段收集雨水,再進行處理運用到居住區水景中;在北方干旱少雨地區,則可以多設計一些小型的點狀水景、面狀水景或是旱噴,少開挖一些大的湖面,水面。將旱噴水景的閥門關閉后,由于水景的管線和噴頭都隱藏在廣場鋪磚下,既不影響水景的美感,又不妨礙廣場的使用。
4小結
校園環境規劃的目標
(一)生態系統完善
1、加強生態優勢
從整體上把握校園現狀的生態優勢,進行適當改造和引導后,形成一個功能合理、景觀優美的新的生態構架,原有地形地貌盡可能保持,減少土方量;原有水系要有序引導疏通;原有植物,尤其是大樹,盡可能保留并養護好,避免施工時的傷害。綠化的比例須達到規范要求,方能強化原有校園生態所具有之優勢。
除了盡量保持原有的地形和山水態勢外,隨著對生態研究的擴展,天空這一元素亦被引入,“缺乏天空的生態系統是不完善的?!比藗円暺骄€前上方45度的視野內若無法看到天空,是不符合自然的生態設計。因此設計師需精心考慮教學樓及宿舍樓前方的景觀生態環境。國內外著名大學的主要教學樓與宿舍區都重視室內采光與樓間距的控制,盡可能保證在主要教學樓的正南方有大面積的寬廣地帶,保證充足的日照及開闊的天空視野。
2、創造人工與自然和諧的綠色校園
校園建設中所創造的人工景觀必須與保留、改造的自然景觀相呼應、協調,形成完整的大景觀構架,即天人合一。
校園景觀設計的出發點不應是繁復的人工堆砌,清新的空氣比人工景觀造型本身更有實用價值,大量供氧植物的配置令空氣清新,使學生不易因缺氧而貪睡和疲憊,保持清醒的頭腦。
在校園四周應盡可能以高大植物加以圍合,以植物墻遮擋校園外喧嘩的社會環境,以利于內外空間的劃分,適當在校園入口處點綴爬藤月季、薔薇等開花的攀爬植物和花灌木,以色彩強化校園重點部位。坐在校園內部小游園座椅上晨讀是學生的最愛,如果所看到的是廣闊天空自然為最佳選擇。復習疲憊時凝望天空少頃是眼科專家一致推薦的舒目良方,廣闊的天空對疏解疲勞的確有神奇的妙用。小游園如坐落于高地或視野廣闊之處為最佳,設計者在規劃時需詳細考察地形。若地形受限,小游園前方有遮擋建筑,僅能“以遮回遮”,整齊的綠籬可收束散亂的心續,但綠籬至少距離座椅三米以上,以免產生壓抑。學生在自修疲憊時以凝望綠籬調節身心。綠籬若過于密實,仍會產生壓抑感,在修剪上齊中有透,虛實呼應最為上乘。
(二)功能組織合理
校園的功能分區一般分為:校前區、教學區、行政區、文體區、學生生活區、教職工生活區、生態林區、湖泊水體區、科研生產區、后勤區等。
其構成形式可分為全集中型、主集中型、分散型等。校園的外部環境空間包括校前區、入口大門、功能各異的廣場、庭園、人行道與車行道、山地、水面、綠地、運動場、展示場、試驗場、露天劇場、屋頂平臺、屋頂花園等等,其中廣場、庭園、露天劇場、展示場等是流線中的“亮點”,吸引學生停留、駐足,并由點帶線,引導整個流線。通過道路、廣場、綠地等環境元素組織、協調、溝通、運作,對各種功能進行梳理,供學生學習、交流、生活、運動、游戲、種植、飼養、勞動。線、點、面的結合講求豐富、變化,避免橫平豎直式布局,而由各種美觀多變的曲線、直線相結合,正向、斜向相搭配,產生豐富的景觀視覺效果,符合青年學生的心理需求。
景觀的設計完全可以通過對周圍環境的調整對同學之內心世界產生引導。在教學樓旁的景觀設計必定是全校園最有序的設計,整齊修剪的林蔭道,帶有豎向拉伸感的植物,厚重的植物色彩,易使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受到場所精神的約束,快速進入嚴謹認真的學習氛圍中。
(三)景觀特色明顯
校園應充分利用本校地形、水面的優勢,并巧妙運用校園外的景觀造景、借景,做到崇尚自然,獨特,同時,應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和一定的藝術水平,具有較高思想內涵,優先人文、張揚傳統文脈,并融入現代精神。
如北京大學的未名湖畔,山水地形富于變化,至今仍不失其名園風采,是學生散步讀書、鍛煉身體、修身養性的場所。清華大學的清華園和近春園,其中的“水木清華”和“荷塘月色”等景點,由于利用地形優勢,植物配置得當,加上朱自清先生所寫的“荷塘月色”名篇,成為吸引萬千學子、具有無窮魅力之校園景觀。
每個校園都有自己的人文歷史,新建校園有自己新的奮斗目標,在景觀設計上應充分彰顯這些個性特色,突出校園精神??赏ㄟ^景觀造景如雕塑、碑刻、小品、標志物等來表現校園人文。校園小品宜簡煉含蓄,留給學生多一些思索,多一些想象空間。
校園環境規劃原則
(一)生態性原則
生態是環境景觀設計永遠的主題,尊重、注重保護和利用現有的校園自然景觀資源,創造一個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相互補充,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理想校園生態環境是最根本的原則。經濟合理地利用土地和其它自然資源,實現向自然適度索取與最優回報間的平衡,共生、共榮、共存、共樂、共雅。
美國的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中國的清華、北大,幾乎所有的名校都有著令無數莘莘學子驕傲的校園環境,以校園中固有的山坡、河流、湖泊、凹地、綠地、樹林等自然景觀作為校園景觀環境格局的構架,是建成優美校園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盡量利用原有地形和植被,少動土方,也是減少投入,獲取高效益的有力手段,從而營造出一個山青水綠、天藍云卷、草木迭翠的生態校園。校園景點宜以植物造景為主,且以喬、灌、草復層綠化為佳。
(二)延續性原則
1、與校園總體規劃相吻合景觀環境規劃應在校園總體規劃指導下進行設計,應是校園總體規劃的延伸和拓展,必須強化校園總規的原則和特色。
2、與校園建筑應有機結合,融成一體,追求建筑“長”在自然環境中的意境。
(1)內外空間交流,綠地可局部伸入室內,延伸至室內空間。
(2)制造一些通透性好的半開敞的“灰空間”,如門廳、門廊、廊架、亭閣、平臺等。
(3)在硬質景觀(廣場、硬地、鋪裝等)中采用與建筑物相同或類似的建筑材料,作為建筑的延伸處理。
3、原有山林坡地、水面應盡量讓其自然融入校園環境中,使綠色楔入校園環境,自然景觀延伸到人工景觀中。
4、與校園的歷史文脈相延續,相拓展。
(三)人本化原則
校園的特點是學生相對單純一一年齡、文化背景大致相同;使用規律比較簡單一一教室、食堂、宿舍三點一線為主;組成的元素較為完整——象個小城市,五臟俱全。
校園的建筑、景觀環境都必須以使用者為中心,以他們的行為作為模數和參照,形成完善、安全、舒適的、供師生學習、交流、聚散、步行休閑、文化娛樂、夜間照明及生活的系統。
1、空間分割合理
中心區輪廊明顯,方位標志突出,道路直達便捷,色彩對比強烈,視線走廊通透、聚焦。
戶外學習空間幽雅、安靜,用植物圍合成半封閉空間,有可停可歇的坐凳、亭廊、花架等設施,夜晚照明好。
2、尺度舒適、安全、方便管理
教學樓教室邊南北向的植物應以低矮為主,形成寬敞明亮的采光環境。所有室外家具和設施必須符合大、中、小學生尺度和行為模式。
主、次干道分明,休閑步道1.5-2.0M左右即可。水邊宜建生態性駁岸,可設緩坡草地深入水中,水深處的平臺、橋梁一定要設防護欄桿(高1.10M)。如人造水池,水深宜少于0.6M為宜,水中步石為安全起見,在中、小學不宜設置。噴泉水景不宜多設,過于喧嘩,且難以養護管理,運行成本也高。
3、可識別性強
由于使用者定期更換(每年都有新生入學),來訪者眾多,建立識別特征(易于辨認、找路)、結構特征(方向、主次等)、景觀特征(主樓、雕塑、主廣場等)、標識系統(指示路牌、建筑物標牌、公廁等公共設施標牌)也是必需的。
(四)人文性原則
校園景觀環境應能體現各種人文精神,能最大限度地強化激勵學生、教師職工的內在精神特質,潛移默化,感染人的情緒,提高人的道德品質、藝術修養,完善人格,保持學校蓬勃向上、清新、凈美的氣質。一般可運用以下方法將校園精神滲透到物化的環境之中。
1、環境風格的建立
充分利用校區內獨特的自然景觀和建筑環境,創建風格濃郁的環境特色,是建立富有精神內涵的校園環境的重要方法。
2、歷史環境的保護與紀念環境的創造
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歷史,將這些歷史反映到校園環境中,利用反映校史的建筑、雕塑、碑刻、紀念林地等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悟校園精神。在學校擴建和改建中,尤要注意保留具有歷史意義的空間場所和建筑實體,并讓新的空間和實體與原有空間和實體相呼應,可設置一些紀念性環境,如杰出人物、教育家的雕像、紀念園、紀念林、壁畫、紀念亭、展示廊、小品等來突出文化內涵和傳統精神,激勵學生。
3、現代精神的融入
在設計中加入能反映現代學校教學宗旨、鼓勵學生向科學高峰勇敢攀登的現代精神,體現學校前進的朝氣是必不可少的,可用一些抽象的、現代感較強、質樸或現代的材料制作雕塑或標志物。
(五)景觀性原則
景觀是一種物質和精神的展示,運用視廊、節點、邊界、路徑、地標、景區、開放、半開放、閉合的空間、主要視點等相關設計元素,運用借景、組景、透景、隔景等設計手法,將天、水、氣、山、地、綠引入校園,形成布局緊湊,張馳有致,富于節奏感、韻律感,簡潔大方而又豐富多變、引人入勝的校園空間效果。
(一)建筑物廣告
建筑是戶外廣告的有效載體和基本媒介,但兩者之間存在著不和諧問題。以西安市為例,有些臨街建筑完全被廣告牌所遮擋,不是立于建筑頂部就是覆蓋建筑立面,在同一視角內廣告牌規格多樣,就破壞了建筑原本的外觀與造型,形式美感被損傷,給人零亂無序的感覺,造成了視覺污染。與此同時,建筑物的采光、通風等使用功能喪失,一些殘缺不全的廣告存在安全隱患??梢钥闯?,戶外廣告依附于建筑,然而卻并沒有與建筑的設計統一進行,很多戶外廣告都是在建筑完成后加上去的,往往不去考慮建筑自身的特點,同時也忽視與周邊環境的關系,導致廣告與環境相脫離,彼此之間缺乏整體性與關聯性。
(二)公共設施廣告
公共設施可以實現城市的功能性,也是戶外廣告的重要載體,在西安市的經濟文化發展中,公共設施戶外廣告發揮著重要價值。但有一些公共設施商業性廣告較多,致使過分突出了公共設施上的廣告,削弱了設施本身具有的功能,忽視了人的因素和人的需要;還有一些公共設施建設本身存在問題,沒有被很好地利用,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和科學的規劃設計。另外,有些廣告設置與設施載體結合不當,導致不和諧現象發生,既無法突出廣告所表現的訴求點,又破壞了公共設施本身的功能。
(三)店面招牌廣告
店面招牌廣告是西安市戶外廣告中數量最多的一種形式,從目前整體情況看,西安市街道上隨處可見的店面廣告牌存在的問題最多,比如質量低、內容差、形式雜、亂、缺乏地方特色等現象突出,尤其是在一些非主干道路的商店集中密布區域,店面廣告牌雜亂無章,堆砌現象嚴重,材料與設置規格上都不統一,與周邊環境極不協調,嚴重影響了所在區域的形象。
(四)夜間照明廣告
夜間照明廣告給城市夜晚帶來了光明和色彩,也保證了在24小時內順利傳達廣告信息的功能,但是目前在實際中夜間照明廣告大都忽略與城市環境的和諧。西安市有些商業街上的櫥窗廣告和投光燈廣告只顧突出自己,亮度過高,缺乏適當的標準,沒有達到較好的視看效果,且照明均勻度差,在夜間感覺極不協調;有些十字路口周邊的店面廣告運用霓虹燈或電子技術,在色彩上與交通燈混淆,造成了交通安全隱患;還有一些顯示屏廣告采用多媒體技術,集聲、光、像為一體,若處理不當,不僅會造成光污染,而且更會造成噪音污染??偟膩碚f,在城市的不同區域或地段,應符合所處環境,取得視覺上的舒適感和真實感。
(五)獨立廣告
目前,西安市大部分過街天橋多集中在交通擁堵地段,過街天橋兩側被大量的廣告牌所遮擋,而且有些廣告牌高出人的普通身高,站在橋上幾乎很難看到橋外的情況,嚴重阻擋了人們的視線,走在上面很不安全。另外,獨立類廣告本身就是一種較分散,較凌亂的廣告形式,缺乏控制,很多忽視與周圍空間環境的協調。據了解,從2010年開始,西安市新建過街天橋一律不再審批廣告牌,對于已經審批且懸掛在天橋上的廣告牌,從2010年開始陸續被拆除。
(六)車身廣告
據統計,在我國,平均每天有70%左右的人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車身廣告在傳播方式上是最為積極、主動地出現在受眾視野之中,成為一種滲透力極強的戶外廣告媒體形式。但它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一些商家對其一味商業化要求,在整個車體內外布滿了大量圖案醒目、色彩鮮艷的商業廣告,給本來戶外廣告就超負荷的城市環境又增添了一分擔憂,并且行駛在道路中也會一些駕駛者和行人的注意力。
二、戶外廣告設計與規劃管理
(一)戶外廣告的設計
隨著戶外廣告的迅猛發展,一些相關人員的知識結構已不適應戶外廣告發展的需要,從而導致戶外廣告與城市環境的不協調。目前,廣告設計人員存在著對城市規劃、建筑、環境藝術的不甚了解,忽視了與城市整體環境的相結合,只是一味實現廣告“利潤”的目的。相反,城市規劃、城市建筑等人員認為建筑才是代表城市的唯一,廣告只是附加物而已。其實,優秀的戶外廣告不僅是信息傳播的媒介,更是藝術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能給人以美的熏陶和藝術的享受。同時,也要與城市整體環境融為一體,達到美化城市環境的作用。而現在的城市規劃、城市建筑中戶外廣告已有合適的體現,有了應有的空間位置,已經把戶外廣告納入到城市建筑的整體,但還有其相當大的不足之處,需進一步去理處理。
(二)戶外廣告的規劃管理
近年來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較快,廣告媒體和區域不斷增加和擴大,管理工作量大、涉及面廣,缺少統一管轄單位,導致投放沒有統一標準。目前戶外廣告是多頭管理,它可以是一種廣告媒體,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管理對象;它也可以是一種構筑物,涉及規劃、市容、市政、交通、公路、園林等眾多行政管理部門;同時它又是一種媒介,還涉及宣傳、精神文明等部門。市、區、街道等各級政府部門及管理部門都擁有管轄權,各自為政。經營單位、產權單位、管理單位過于分散,缺少溝通,造成戶外廣告市場秩序紊亂。據了解,在2004年西安市公布了修正后的《西安市戶外廣告設置管理條例》之后,同年又出臺了首部戶外廣告設置的規劃標準。應該嚴格遵循戶外廣告設置的管理條例及規劃標準,這對西安市今后戶外廣告的發展有著指導意義。
三、結語
1.空間設計
一般而言,生態城市規劃中環境藝術設計的基礎毫無疑問就是空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作為現代化城市發展生態規劃中重要的一環,大體上有三個方面的作用:一是建造城市內容,二是作為城市空間內容,三是進行城市自身空間的構造建設??臻g設計要遵循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通過完善自身內部空間的構建,設計出適合人類居住的生態環境。另外,設計師在對城市環境進行藝術設計時,應全方位地考慮人與自然的位置關系。城市建筑物不能違背自然規律,更不能破壞地區環境。我們要建設的理應是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型空間,同時是促進人們身心健康發展的良好生活空間。城市建設者在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建筑過程以及結束后對地區環境產生的影響,要不斷完善設計方案,使負面影響降到最低甚至消除,創造最接近自然的生態環境。當前我國生態城市環境規劃設計主要分為三大類:一是親綠化空間設計,二是親地空間設計,三是親水空間設計。親綠化空間設計就是通過設計合理的綠化場地為人們提供集休閑、娛樂、健身為一體的場所。親地空間設計是指能夠提供更多的機會滿足高層樓棟居民需求,創造出更多的休閑場地。親水空間設計就是要創造出舒適怡人,且具有各式各樣功能特色的近水空間,為人們提供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此外,不僅要拓展地面資源,也要適度拓展地下空間,這樣不僅能夠節約土地使用面積、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能夠有效減少能源與運營費用的損耗。
2.綠化設計
城市生態環境規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綠化設計,它也是建造清新亮麗、怡人宜居的城市的基礎。許多美麗的城市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園林綠地,這里不僅是人們休閑娛樂的場所,也是人們在繁忙生活中接觸大自然的機會。一個城市的空氣質量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綠化程度。城市建設在進行環境藝術設計時要加大綠化建設的力度,適當擴大城市的植被覆蓋面積,不僅能夠起到調節氧氣與二氧化碳濃度的作用,還能夠保證本土植物不會被外來植物入侵而打亂生態平衡。同時在進行綠化過程中要加強物種多樣性配置,要考慮種植植物的高低、密集程度以及景觀美化性質。這種注重人與自然和諧一體化的環境綠化配置,既能夠愉悅心情,又能夠使景觀與生態、植物與人類生活環境融合,最終創造出多元、美觀、和諧的生態環境。
3.水體設計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物生存與發展的前提條件。城市的發展往往與當地水資源的分布與利用有密切關聯,一個城市的溫度、濕度以及景觀綠化質量、衛生質量都依賴于水環境。根據水流動的特性,通過將水作為載體進行一些環境藝術設計,既能夠滿足人們對環境美的需求,又能夠讓人體驗到水帶來的怡人享受。
二、結語
環境藝術設計指導思想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生態價值觀。城市生態環境問題以人與自然和諧關系遭到破壞為主要表現形式,以人類中心主義為根本價值取向。(2)生態倫理觀。積極構建生態倫理觀,在堅持人類平等觀的同時積極樹立人與自然平等觀,以尊重生態環境為根本宗旨,從人類可持續發展方面出發,旨在實現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3)生態美學觀。應用生態學與美學原理,培養人們的生態審美觀,進而完善生態價值觀。就環境藝術設計基本原則而言,必須要注意五個方面的內容:(1)人本性原則。人屬于環境的主題,環境藝術設計必須要以滿足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為基礎,進而創造更高層次的精神生活品質,增強生活環境質量;(2)整體性原則。將人類生活空間內的技術圈與生物圈納入人類生態系統中,從環境整體利益出發,協調環境設計各要素,促使人類生態系統能源、時空結構、物流均處于最佳狀態;(3)地方性原則。環境藝術設計必須要從地方特征著手,了解各個地方的水文、地質、日照、氣候等地理環境,掌握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等因素,彰顯地方特色;(4)生態原則。設計中要把握生態原則,堅持再利用、循環、可再生等原則,提升資源利用率;(5)藝術性與科學性的協調。環境質量依靠于藝術性與科學性的契合,在設計時,不可將二者割裂或對立。
二、環境藝術設計要素。
環境藝術設計要素主要包括四個方面:(1)空間。環境藝術設計主要以空間為基礎。從本質上來講,積極利用空間,可制造城市內空。構建親綠空間,賦予綠化文化品位;構建親地空間,室外場地可促使高樓居民與地面親密接觸;構建親水空間,營造休閑近水空間,形成不同功能區,可提高居民活動的多樣化。而地下空間的合理利用,可節約土地,降低能源消耗;(2)綠化。在生態城市中,綠化屬于關鍵點綴,對二氧化碳與氧氣具有平衡作用,可改善局部小氣候,促使居民游憩空間獲取更多生物能。(3)水體。水對城市溫濕度、小氣候具有調節作用,可涵養地下水源,改善城市景觀質量,形成強烈視覺沖擊力。(4)聲。在實際設計過程中,充分利用歷史聲、自然聲、生活聲、人工聲、交通聲等,可營造一個優美的聲環境。
三、環境藝術設計材料、技術與能源。
以往環境藝術設計追求機械美學,強調功能與形式的協調統一,以形式美為設計原則?,F階段,一些設計作品以彰顯高科技成果為指導原則,綜合各種設計手段,從多種角度詮釋環境自身生命周期變化。而中間技術作為一種介于傳統技術與先進技術間的技術,在設計中得到了不斷應用,其主張應用小型技術,采用風力、地熱等非再生性資源,借助封閉式再循環技術,從而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從材料角度出發,在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多采用生態環境材料,其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與環境協調性,能改善環境。具體而言,材料從制造至再生利用都與環境相協調。從能耗角度出發,環境藝術設計必須要盡可能應用自然能源,在建筑構件節能上,可擇取建筑朝向最優化方案,促使采光與遮陽平衡,依靠自然通風與傳熱等措施,增強建筑舒適度。
四、案例分析。
以東方之珠居住區(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例。在實際規劃過程中,以“城”為理念來展開,按照當地實際狀況,沿街布置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形商業外城,與以居住為根本目的的內城進行了明確劃分。建筑立面重視細部構造處理,小高層、多層、低層住宅立面造型極富生動性,基于整體協調前提下彰顯了個體間的變化特征。另外,居住區主要應用智能化系統進行管理,實現了物業、公共設備等管理的自動化,同時提高了小區安防的自動化水平。
五、結束語。
1.空間設計
一般而言,生態城市規劃中環境藝術設計的基礎毫無疑問就是空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作為現代化城市發展生態規劃中重要的一環,大體上有三個方面的作用:一是建造城市內容,二是作為城市空間內容,三是進行城市自身空間的構造建設。空間設計要遵循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通過完善自身內部空間的構建,設計出適合人類居住的生態環境。另外,設計師在對城市環境進行藝術設計時,應全方位地考慮人與自然的位置關系。城市建筑物不能違背自然規律,更不能破壞地區環境。我們要建設的理應是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型空間,同時是促進人們身心健康發展的良好生活空間。城市建設者在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建筑過程以及結束后對地區環境產生的影響,要不斷完善設計方案,使負面影響降到最低甚至消除,創造最接近自然的生態環境。當前我國生態城市環境規劃設計主要分為三大類:一是親綠化空間設計,二是親地空間設計,三是親水空間設計。親綠化空間設計就是通過設計合理的綠化場地為人們提供集休閑、娛樂、健身為一體的場所。親地空間設計是指能夠提供更多的機會滿足高層樓棟居民需求,創造出更多的休閑場地。親水空間設計就是要創造出舒適怡人,且具有各式各樣功能特色的近水空間,為人們提供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此外,不僅要拓展地面資源,也要適度拓展地下空間,這樣不僅能夠節約土地使用面積、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能夠有效減少能源與運營費用的損耗。
2.綠化設計
城市生態環境規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綠化設計,它也是建造清新亮麗、怡人宜居的城市的基礎。許多美麗的城市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園林綠地,這里不僅是人們休閑娛樂的場所,也是人們在繁忙生活中接觸大自然的機會。一個城市的空氣質量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綠化程度。城市建設在進行環境藝術設計時要加大綠化建設的力度,適當擴大城市的植被覆蓋面積,不僅能夠起到調節氧氣與二氧化碳濃度的作用,還能夠保證本土植物不會被外來植物入侵而打亂生態平衡。同時在進行綠化過程中要加強物種多樣性配置,要考慮種植植物的高低、密集程度以及景觀美化性質。這種注重人與自然和諧一體化的環境綠化配置,既能夠愉悅心情,又能夠使景觀與生態、植物與人類生活環境融合,最終創造出多元、美觀、和諧的生態環境。
3.水體設計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物生存與發展的前提條件。城市的發展往往與當地水資源的分布與利用有密切關聯,一個城市的溫度、濕度以及景觀綠化質量、衛生質量都依賴于水環境。根據水流動的特性,通過將水作為載體進行一些環境藝術設計,既能夠滿足人們對環境美的需求,又能夠讓人體驗到水帶來的怡人享受。
二、結語
【關鍵詞】城市住宅小區規劃設計生態環境
中圖分類號:S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城市人們對生活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 不僅講究飲食的營養搭配,而且講究住宅的舒適安逸,更要求生活環境的質量優美,以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特別是在住宅方面,傳統擁擠的住宅模式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提倡綠色住宅的呼聲日益高漲,一處處綠色生態住宅小區應運而建。許多城建規劃及有關部門在城市建設的同時,不僅要進行道路、園林等區域的綠化,更為重要的是為城市居民營造舒適、優美的居住環境,成了城市設計建設中尤為重要的關鍵部分。在住宅區的生態建設中, 強調突出地方特色, 具有鮮明的個性,從而發揮最佳的生態社會效益。
一、規劃理念
1、強調以現代風格塑造小區形象
在用地異常緊張的條件下,城市規劃應借鑒景觀園林的處理手法,順應現代住宅“城市化”和“社區化”的發展趨勢,立足于義烏城市的文化氛圍,結合周邊獨特的環境,將住宅的功能性與人文性集于一身,突出“花園式”特征,寓意中國傳統家居的祥和、美滿。
2、 充分運用“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小區以“天人合一”的生態理念作為綠化環境的建設宗旨,引申東方審美文化精髓,營造整體、和諧、可親、充滿詩情話意的人居環境。
二、生態型住宅小區的特點與功能分析
1、生態型住宅小區的特點
生態型住宅小區除了要注意達到舒適、健康外,還應體現生態效益,并呈現出一種新的人類生活方式與環境的協調關系,其特點表現在:
1)提高綠化率。但是這種環境綠化決非簡單的栽種花草,而是結合生態學、建筑與美學、生物工程學、地理學、城市和小區環境規劃、水資源等學科,妥善處理好生態平衡并充分利用綠地建設。
2)節約土地資源。重視采用綠色建筑材料,這樣可節約土地。將有限的土地面積歸還人類,并合理利用其為當代和后世子孫造福。
3)節約水資源。這是生態住宅小區開發和建設中不可忽視的內容。水是生命之源,我國是缺水的國家,對于雨水和中水資源的收集和利用,遠不如西方和一些發達國家。我們不要等到水資源專家所預測的,到 2025 年水危機空前爆發時方才研究水資源的節約問題,到那時為時晚矣。
4)充分而有效利用自然資源。將生態設計引入住宅小區設計中,因為每一生態系統都有其各自的結構和相應的物質循環方式及其途徑,常規狀態下,其循環和能量流動具備一定的穩定性。如利用陽光和熱能,室內設計采用系統化的節能燈等,即可降低工程成本,又開發出生態效益。
5)對垃圾實行分類處理。此項工作雖不屬于住宅建設的內容,但它是綠色環保、住宅物業管理工作。
2、 生態型住宅小區的功能作用
綠色生態住宅小區可保持城市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和調節地區氣候并減少污染物總量的功效,主要體現在:
1)保持城市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系指諸多生物與環境結合形成的生態復合體總和及其相應的生態過程。內容包括生物物種、遺傳及其生態系統多樣性。此外,生態住宅小區可以保證城市自然生態過程的整體性、連續性,減少城市生物物種分布和流動的阻力,改造目前的環境,同時為生物提供最佳生存和繁殖環境。
2)調節地區氣候,減少污染物總量。綠色生態住宅小區有效利用墻面、窗臺、陽臺等空間,種植花草、樹木等綠色植物??蛇_到吸碳制氧,凈化水體、調整溫濕度,改善區域氣候的功能;亦可減少城市噪音,可吸塵,可營造出舒適的生活居住環境。換言之,在相對投資環境下,住宅區綠化程度高,不僅有利于降低空氣污染,提供氧氣,保持水土,改善住宅氣候,而且有利于住宅區的美感。
三、住宅生態環境設計
1、光環境
有良好的采光和日照.應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住宅日照間距標準,并積極研究保證良好日照的住宅設計方案和新住宅體系。大進深住宅中無直接采光的廳(黑廳),其使用面積不得大于10平方米,最好是創新設計大進深無/黑廳0住宅方案.國外已研制成/太陽光照裝置,以解決大進深住宅日照或因遮擋而沒有直接日照的問題,可以參考。
2、聲環境
(1)房間與房間之間隔音要良好; (2)消除周圍的噪聲污染.例如有的小區在臨噪聲污染源側建立隔音墻,或在規劃上把多層、高層、排屋、公建進行有機排列組合,形成高、中間低的態勢,從而對外部的噪聲過濾阻斷; (3)解決家用設備的噪聲污染.如抽水馬桶的節水、減少噪音問題。
3、水環境
(1)清潔的供水水源.如采用住宅管道分質供水技術,即用獨立管網向住戶輸送經過凈化處理、達到有關標準的飲用水; (2)開展水的綜合利用和重復利用.如設置中水系統和雨水收集、復用系統等。
4、空氣環境
為保證室內良好的空氣質量:(1)要有良好的通風條件.目前采用的磚砌風道的通風、排煙效果很差,應采用逆止閥式或變壓式豎直通風、排煙道; (2)要治理住宅周圍的大氣污染源;(3)防止裝修污染.創意設計、裝飾材料和裝修施工(包括家具和陳設),是裝飾的三要素,應特別注意選用符合生態要求,不造成污染的綠色裝飾裝修材料。
4、熱環境
(1)夏天遮陽消暑隔熱.朝西的房間統一設置遮陽裝置或種樹遮擋;(2)冬天采暖保溫。在采暖方面,每個房間的暖氣應該能夠單獨調控;在保溫方面,要采用先進的墻體保溫、門窗保溫和屋頂保溫技術。
四、社區生態環境
室外環境不僅是居住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會影響到室內環境.其主要內容是:
(1)好的環境質量和必要的環保設施.好的環境質量包括具有清潔的空氣、水體、土壤,并遠離排放污染氣體和污水的污染源.環保設施如:污水和固體廢棄物處理設施;臨近噪聲源的應有噪聲隔斷設施;使用原排放有害物質工廠廠址、或堆放有害物質的倉場作小區基地的,應對土壤進行處理,如無法處理則不得用作基地;日照期長、陽光資源充足的地區,還應有太陽能利用的設施.
(2)綠化、景觀設施.小區景觀的規劃設計,應首先著眼于滿足生態平衡的要求,為營造良好的小區生態系統服務.品評小區景觀優劣應把握的尺度,按其重要性可依次排序為:生態尺度,舒適尺度、美觀尺度.生態尺度是品評小區景觀水平的根本尺度,而舒適、美觀,則是與小區的檔次相匹配的,不同檔次的小區,可以有不同的舒適尺度和美觀尺度.但是,各個檔次的小區,都無例外地要求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在滿足生態要求的基礎上求舒適、求美觀。
(3)休閑、娛樂設施.特別是老人和兒童的休娛設施.從某種意義上說,小區是為老人和孩子們建造的,因為他們在小區活動的時間最長.充分規劃設計好適合他們需要的室內、外活動場地,顯得尤為重要。
(4)社區文化設施.營造小區的文化氛圍,滿足居民精神需求。
結束語
住行為的展開是通過人的活動在不同的場所實現的,場所的人格化和場所精神的營造是居住區生態環境設計的要旨,應充分表達對人的尊重和關懷,對自然的尊重,通過對居住行為的深刻理解,組織空間形態,創造一個高質量、高技術、高情感的生態型園林式居住小區環境,從根本上提高人們的居住水平和生活質量。特別是義烏這樣一個以市場為依托的城市,在注重物質需求的同時,在精神上更應有更高的要求,在賺錢的同時,有一個好的環境放松心情。
參考文獻
[1] 焦寒冬. 淺論居住小區規劃的環境設計[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