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1:43
序論:在您撰寫形式政治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科學研究方法的分析性質,決定了科學知識的不完備性.對實驗事實和經驗知識積累的偏見,使人們對知識的認識具有封閉、孤立和片面的傾向,似乎知識是確定、確實的已經存在于那里的東西,只等待人們去發現、只等待人們去認識.但“科學的手段是分析,目的是構造”[2],知識歸根結底是一種產物,一種構造,而不是一種揭示.分析是說一項科學研究在正式啟動之前,必須對題材進行限定,對錯綜復雜的事件進行部分的篩選,即出于研究的目的,必須從整體中抽出一部分作為獨立的研究對象,并試圖在構成的成分中尋求科學的解釋.正如赫姆霍爾茲所說,物理科學的任務,在我們看來,歸根結底在于把物理現象都歸結為不變的引力和斥力,而這些力的強度只與距離有關.……一旦把一切自然現象都化為簡單的力,而且證明自然現象只能這樣加以簡化,那么科學的任務就終結了.以前我們曾經證明過,這種歸結是自然理論必要的概念形式,因此,將它歸因于客觀真理是合理的.然而,盡管抽出的這一部分與整體事物之間有著緊密和決定性的聯系,但由于拿出的這部分畢竟與事物本身相脫離,從而由于缺乏完整性而變得失真.正是因為題材被改造成適合研究的主題,才使科學中既定的結論具有主觀建構性.這樣盡管抽象為分析所必需,但從自然界及經驗構成抽象時,由于把抽象以外的部分略而不談,因此,抽象所提供的科學的圖像必然是不完備的.正如馬赫所言:科學只能把人們通過感官了解的自然界構成模型,力學絕不像某些人所信賴的那樣當然是關于自然界的最后真理,它只是形成上述模型的一個特定角度,是對事物從各不同側面———化學的、機械的或生理的———逐一進行考察的結果.但一方面生物學表明生物都是以一個有機的整體而存在,人對自身這種存在的統一性有切實的認識;另一方面知識源于我們的感覺以及我們的感覺所引起的意識變化.意識是一個整體,即使將其分析為各組成部分,但這一整體總表現為一個結構或一幅圖像.而且許多證據表明,這一相似結構同樣出現在別人的意識里,表明有一個本原的結構存在于個人意識之外的領域,等待物理學理論去發現.這樣即便我們把基于經驗的觀察作為物理知識的唯一基礎,人們也還是因此主觀地選擇了那些他們認為是物理的知識,因而這樣發現的宇宙不可能完全是客觀的,即科學理論不具有完全的客觀性,科學理論具有不完備性。
2、科學知識的不確定性
2.1、科學作為一種文化過程,其結果具有不確定性
科學作為一種文化的過程,是人們認識自然的有效途徑,其結果具有不確定性.科學作為文化進程的重要方面,表現有與文化變遷相似的特性,即整體科學不拘泥于一個特定的“目標”或“功能”,因為文化及文化變遷的概念并不需要目標———方向或功能性,如詞匯的意義、發音和語法規則等的變化,一般不是某個人或某些人的刻意追求所至,并常常沒有可以觀察到的、對任何人或任何社會系統的用處或“功能”.科學的整體發展也是這樣,因此文化以及科學的發展就有與生物進化相類似的地方,這就是受隨機性因素的影響,使結果產生明顯的不確定性.不過在文化及科學的發展中,盡管有選擇的偶然性,但預見和計劃有助于產生比較大的連貫性,使得創新者傾向于提出他們認為很可能被接受的新觀念,從而使觀念不能“隨意地”產生。
2.2、科學知識不能被完全證實也不能被徹底否證
實證主義認為,經驗科學作為人們熟悉的一個理論體系,應該是一個能提供確實性信息的肯定性系統.實證主義者始終強調,知識必須借助于理性的證據證明或靠理智的力量證明,以便去掉那些未經證實的東西,保證即使是在思考之中也能使思想更加確定,因為“科學知識是由已證明的命題所組成的”[3].可見他們是把知識與已得到證明的知識視為同一.他們說,科學的誠實要求為:凡是不能被證明的,人們對它也就無法斷言,即一個陳述的意義在于它的證實的方法.這就是,使科學區別于偽科學的能發現可靠的、真實的、可證明知識的“科學的方法”———歸納法.因此,實證主義者主張客觀主義的知識觀和認識論,即確信世界客觀存在,知識是對世界絕對正確的表征,可由實驗加以驗證;知識可由教育者原封不動地灌輸給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通過記憶掌握穩定的“客觀”知識來認識世界.從而強調:教育工作者們必須清楚地思考和傳授知識;必須區別有意義的話和無意義的話;避免含糊、不明確.必須前后一致地進行推理,遵守形式邏輯的規則;所傳授的知識必須是客觀的,必須沒有個人的和文化的偏見;所傳授的知識必須是可靠的,當證據不足時,就必須不下判斷;歸納的或然性原則必須應用于證實假設、概況和理論.證偽主義者否認證實的可能性,指出:科學不能證明任何理論.他們認為雖然科學不能證明,卻能否證它.表明證偽主義者試圖通過證偽的方法以檢驗理論.比如證偽主義的典型代表波普爾,就主張采用演繹的邏輯.他抓住了歷史上得到最好證明的科學理論如牛頓力學,也終于“”的事實,提出了與實證主義不同的證偽主義思想.他說,完美不在于小心翼翼地避免錯誤,而是要無情地消除錯誤.一方面要大膽地假設,另一方面要小心地否定.合乎理智的誠實不在于靠證實來鞏固或確立其主張,而是要準確地確定一些條件,在這些條件之下人們愿意放棄其主張.他指出:在很一般的條件下,所有理論是同樣的不可證明.因此,所有理論都同樣是猜測的產物.科學不能證明任何理論.但雖然科學不能證明,卻能否證它:能以充分的邏輯必然性否定(作出否定行動)那個錯誤的理論.但證偽一個理論與證實它同樣困難,是說即便把證實連同證偽的方法考慮在內,經驗科學仍無法成為一個提供“確實”信息的“肯定性”系統.那種認為“所有經驗科學的陳述必須是能最后判定其真和偽的,或者說它們必須是‘可最后判定的’”的觀點,或強調“必須證實它們和證偽它們”的想法是難以實現的。
3、科學知識的可驗證性
3.1、科學知識可驗證性的本質內涵
科學是一種批判的態度,它不尋求證實卻尋求證偽的檢驗,或許只在嘗試過但又未獲成功的反駁,才算是證實或確證.這是說一個普遍理論總有可能與對可觀察事實的描述相沖突,從而被反駁或證偽.因而對于一個假設成立的命題,不是試圖證明它的正確性,并在證實后才接受它成為科學體系中的新內容,而是看它是否具有被證偽的可能性,或擁有一些潛在的證偽者,而不再要求是得到證實的命題.因而劃分科學和非科學的標準,是它的可檢驗性、可反駁性或可證偽性.正是對錯誤的這種客觀檢驗構成科學的知識體系,而研究也正開始于問題出現的地方,因為實際問題的產生是由于出了差錯,是由于某種未預料到的事件,但試圖解決問題的方案總是嘗試性的,或者說是一種理論的建構過程、一個假說或一種猜想.各種競爭的理論被比較和批判討論,以便發現它們的缺陷.科學正是借助于一些事實去不斷地修正一些理論而發展.于是,并不要求科學系統能在肯定的意義上被一勞永逸地挑選出來,而是要求它能在否定的意義上借助經驗檢驗的方法被挑選出來,是說經驗的科學的系統必須有可能被經驗反駁.可見實證研究實質上是一個融合證偽思想于一身的過程,即面對一個命題,總試圖尋找否定它的理由,只是在還沒有足夠的證據否定它時,才暫時接受它.但保留否定它的可能性.同時當某一命題面對有力的證據不能被接受時,就必須考慮放棄或修正該命題.這種包含證偽的實證研究方法,其本質在于試圖使人們發現,理論的局限、不完善甚至錯誤的地方與根源究竟在哪里,從而嘗試排除它們.因而這一實證思想與證實了才接受的實證主義完全不同,也與那種一次就證偽了、拋棄掉的證偽主義思想不相容。
3.2、獲得科學知識的根本方法是批判的檢驗
批判才是科學進步的本質,科學及其理論都只是尚未被證偽的、暫時的假設.“科學理論要么被證偽要么永遠是假說或猜想”[5].因而,科學的本質特點是批判的檢驗.檢驗無論是由實際的觀察或是純科學實驗所引起,都不能無限地進行下去.不過“檢驗不能永遠進行下去這個事實和我對每個科學陳述必須是可檢驗的要求并不矛盾.因為我并不要求每一個科學陳述,在被接受以前必須在事實上已被檢驗.我只要求每一個這樣的陳述必須可能被檢驗;或者換句話說,我拒絕接受這樣的觀點:在科學中存在著我們必須順從地當作真的陳述來接受的陳述,只是因為由于邏輯上的理由似乎不可能檢驗它們”[5].總之,科學的知識體系正是在這種檢驗的過程中建構起來的,或者說是一個猜想或假說的過程.從而使科學知識實質上是動態的在已有知識基礎上的不斷生長,即將以前已經完成的東西合并到不斷生長的、并必然穿越時間而進步的結構中.而這些觀念系統不是一朝建立起來就能最終確定下來,而是能不斷重組的[4].所以認為科學只由惟一“正確”的世界觀或理論統轄的想法事實上是一個嚴重的錯誤.但無論是否認的證據不足接受該觀點,還是有充分證據表明一個命題不成立而放棄該觀點,都會有一定犯錯誤的風險,所以無論是接受一個觀點還是放棄一個觀點,都需要十分謹慎.事實上,科學家無論是在放棄一個舊觀點還是接受一個新觀點時,也確實如此,否則就不會出現,像一個起初看起來能證偽某個新觀點的實驗,卻最終轉化為不能否認該觀點而不得不接受該觀點的實驗證據的情況.如海王星、冥王星的發現,就不僅沒有證偽牛頓引力理論,反而成為支持這一理論的有力證據.即使在原命題被看來是證偽了的地方,也常常不過是發現舊理論在這些場合不再起作用,從而使人們在還未發現問題的地方發現新問題,并在尋求新的解決問題的策略與辦法中,建構起新的更加有效的理論。
3.3、真理存在于檢驗之中
科學理論不具有完全的客觀性,不是最終的真理,于是相信經驗科學,決不能僅用科學陳述的邏輯的或形式的結構當作經驗科學的特征,也應建立起將經驗科學的方法構成其特征的思想.畢竟“只有在檢驗真理中才能得到真理,所以真理是存在于檢驗之中,……人的精神生活就其認識活動來講是在于研究和探索.”這就是靠“積極喚起學生的主動性,因勢利導,啟發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讓學生在學習中產生新思想,獲得新知識.[6]”因此,在實際教學情境中,采用假設—檢驗的教與學的思路,以質疑思辨的教育批判方式以及實驗驗證的經驗方法,實施科學課程,借以啟發學生心理機能的健康成長,而不是一味灌輸預先規定的知識內容與方法.從而注重批判性思維,強調批判性教學方法,并鼓勵學習者討論、探究、質疑的學習方式。
(一)學生理解、認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的程度
提高大學生的認知水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邏輯起點。學生是否通過教師傳授,了解并接受了社會期望給予學生的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的首要標準。
(二)學生是否將教師所傳授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內化為自己的理想、意志和信念
學生在接受、理解、掌握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和道德規范的基礎上,是否從內心深處真正認同理論,并順利內化為個人的道德素質,形成自身的道德情感、意志、信念,產生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的第二個標準。
(三)學生是否在行為上實踐教師所傳授的思想政治觀點,并能夠運用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政治理論和社會道德規范應用于實踐,達到思想和行為的統一,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的最重要標準。認可某種道德規范并不意味著在主觀行為上會按照這種要求行事,只有學生在道德認知的作用下,自覺踐行道德規范,真正將道德認知落實到道德行為上,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才達到了最終的教育目的
二、制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堂實效性的因素分析
(一)從實踐主體之一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來看,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教學質量密切相關,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的關鍵點
我們在肯定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也要看到存在的問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教學水平差距較大,有的教師專業知識不牢固,只注重書本知識的講授,忽視學生的情感變化和接受能力;有的教師社會實踐經驗欠缺,教學內容與社會現實脫節,理論聯系不上實際;有的教師不注重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教學方法單調枯燥,無法調動學生的主體性,這些都制約和影響了教學的實效性[3]。
(二)從另一實踐主體的學生來看
大學生的生理、心理尚未完全成熟,還未形成完整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以及榮辱觀,意志力較差,缺乏自控能力,容易接受不同的觀念和意識。信息全球化時代,各種思潮相互交錯激蕩,價值觀念多樣化,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帶來不容忽視的沖擊,直接導致部分大學生價值觀的失衡,理想信念模糊,政治意識淡化,主體意識與自我化傾向,進取意識與功利化傾向,思想走上歧途。這必然會損害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成才,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帶來負面和消極的影響。
(三)從實踐客體來看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其它公共基礎課相比,在內容上側重于政治理論知識,較多強調理論,對大學生來說太抽象,在學習過程中感覺枯燥無味,缺乏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中國市場經濟建設的日新月異,致使思想政治理論相對滯后于現實,不能滿足解釋現實社會問題,指導當代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需求,不能有效引導大學生的思想發展。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堂實效性的路徑探析
(一)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做到關注學生的心理需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敢于面對學生的差異,重視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均等的學習與發展的機會,以學生的能力拓展為中心開展教學,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人翁地位,尊重、關懷的教學環境中引導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榮辱觀,形成新的合作型師生關系。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教與學的良性互動,思想政治理論教學才能滿足大學生的合理需要,更有吸引力和針對性。
(二)不斷充實更新教學內容
思想政治課程內容的確定應超越愛國主義和道德知識的局限,在切實保證教學內容科學性和準確性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其中所蘊藏的人文精神,加強文化的融合性與學術性,突出理想信念和民族精神,更多的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關注學生的內心體驗,使抽象的理論通俗易懂,增加授課的實效性。同時,內容設置上要注重與時俱進,同大學生生活中出現的實際問題相結合,適時將新的社會信息和時事材料補充到教學內容中,重點幫助學生掌握分析解決社會問題、人生問題的觀點和方法,增加經典案例和生活中的實例,讓大學生真切地體會到課程的內容既有高遠的理論,也有具體的指導意義,從而感受到課程的有用性,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隨著學生興趣的增加、主體性的發揮,教學實效性也隨之提高。
(三)豐富完善教學方式方法
提高教學效果,教學方法的多化和教學手段的多樣化也是極為重要的。首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教學內容采用案例式、討論式、情境式、發現式、演講式、辯論式教學法以及自主學習法等教學法。教師在教學中應以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來滿足與刺激學生對學習的渴望與需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自我發展。其次要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多媒體教學手段被大量應用于教學。教師要學習掌握并盡可能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使教學過程圖文并茂、音像兼備,把抽象的理論知識形象化,增強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和吸引力。再次要引入實踐教學。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性是實現思想政治教學實效性的重要環節。教師在教學中應開展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自主實踐、探索,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辦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在認識社會,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實踐中感受知識的價值和思考的意義,獲得能力的發展和深層的情感體驗[4],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
四、結語
教學活動是學校的基本活動。在教學活動中,作為教育者的教師,是教育的主導。而作為受教育者的學生,則是教育的主體。只有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取得最優的教育效果。
教師與學生之間維系的樞紐是一個有目的、有系統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而師生之間的情感關系則是教育活動中極為重要的方面。它對教育的過程、教育的效果以及人才的成長過程等,產生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一個充滿友愛的師生集體中教育活動會變得生動有趣得多,學生潛能的開發也容易得多,他們全面素質健康發展的效果與質量也要理想得多。因此,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教師應以博大的胸懷去熱愛每一個學生。但從現實的情況看,雖然教師中的極大多數人在不辭辛苦地工作著,但其中的許多人只是粗略地學過教育學和心理學,還根本不知道情感教學心理學為何物?更不知道在教學中應如何運用自己的積極情感和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來引發學生的學習激情,把學校的培養目標轉化為學生的樂學喜學,因而導致了重知輕情、知情脫節現象的出現。
在教學過程中,不少人或者敷衍塞職,一教了事,采取教不教由我,學不學由你的態度;或者平輔直敘,照本宣科,不按照學生的求知需要來按排教學內容,不注重學生積極性的激發和課堂積極氣氛的調動;或者橫加訓斥,一味苛求,不按照學生的成功需求組織教學活動,不注重讓學生以成功的信念來參與學習;更有甚者,把自己置于學生的對立面,抓住學生的某些缺點,諷刺挖苦,恣意謾罵,有時甚至不惜采用體罰的手段。究其原因,從根本上說,在于我們的老師,對教學工作和所教學生缺乏深厚的感情,不懂得自己的教學對象是有感情的個體,不懂得教學是一種雙向的感情交流活動,不懂得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需要發揮師生雙方感情因素的作用,因而輕易地作出了各種違反教育法規、違反教育規律、違反學生主觀意愿的粗暴舉動。
鑒于此,必須加強情感教學理論的學習,積極推行各種情感教學的成功經驗和方法,大力克服重知輕情,知情脫節的弊端,充分發揮師生雙方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充分認識運用情感進行教學的重要意義。
二、實施情感教學法的幾點建議
如何在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運用情感教學法呢?根據這些年來本人的教學體會,認為一下幾點可以借鑒。
1.研究分析教材,挖掘情感因素
中學的思想政治教材蘊涵著豐富的情感因素,我們在利用教材時,必須對教材內容融會貫通,同時對教材內容進行擴充與提煉,整合教育的資源,善于捕捉與挖掘教材內容的情感信息,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情感產生共鳴。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將祖國美麗的風光進行淋漓盡致的描述,不僅讓學生了解了課文的主題內容,同時也深刻體驗到人與自然需要和諧關系,通過教師對教材內容拓展與各方面因素的整合,經過藝術性的加工與處理,使學生在接受認知信息的同時也獲得情感上的陶冶,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美感,增強對愛護自然環境的責任感的體驗。使課堂教學的認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相互交融,形成栩栩如生的教學情景,使優化了的課堂教學成為情知互促并茂的學習境界。
2.課堂講授語言含情,講活知識
實施情感教學,教師應當以飽滿的情緒,旺盛的精力講授每節課,同時注意語言的抑揚頓挫?;蚋甙簾崃?,或深沉凝重,或重炮似的排比,或雨絲般的描述,娓娓道來,使學生們的情緒隨我的語調而變化。如講“祖國的治亂興衰,關系個人的安危榮辱”時,我以悲憤的語調歷數帝國主義對中華民族的瘋狂掠奪,憤怒控訴日本帝國主義屠殺南京30萬同胞的暴行?!扒致哉哒归_殺人比賽,尸橫街巷,血流成河。血泊中的嬰兒哭聲伴著劊子手的狂笑……”隨著我聲音的顫抖和拳頭的揮動,同學們個個繃緊了小嘴,閃動著淚花。我點明了“落后會挨打,貧窮就受辱”的道理。我話鋒一轉,“沉睡的雄獅蘇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屹立在東方!”我興奮地講了祖國建設的偉大成就和我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同學們臉上綻出了欣喜的笑容。最后,我在黑板上寫了“國恥我辱、國興我榮”八個字,讓同學們高聲朗誦。
3.轉變教師的角色定位,淡化教育痕跡
記得一位外國教育家說過:“當孩子意識到學習是在教育他的時候,這樣的教育往往是失敗的?!庇忠晃恢袊逃艺f過:“不露痕跡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蹦敲?,什么樣的教育是不露痕跡的教育呢?我們思想政治課如何來體現無痕跡教育?要淡化教育痕跡,首先要從轉變教師的角色定位做起。
一方面,教師在作為主導者的同時還應成為啟發者。生動形象地講故事,用情感打動學生是一種啟發;用實物演示,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體化,這也是一種啟發;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做,在做的過程中悟出道理,還是一種啟發;即興小品演示,根據自己的認識程度,通過自己的語言、行動來表達真情實感,這仍是一種啟發。另一方面,教師在課堂中可成為主持者。在我們的電視欄目中,諸如《談話》、《溝通》、《實話實說》、《有話大家說》等之類的節目收視率相對很高,因為這種形式更能表達百姓的一種心聲、渴望、需求。由此我想,我們的思想政治課是不是也可以引進這樣的創意,來開放我們的課堂,轉換我們的腦筋,把課堂變成展示學生思想情感和行為的舞臺。在確定某個主題后給學生一定的時間來準備,課堂中老師的角色只是一個主持者——課堂教學的主持者,組織引導學生在課堂這個大舞臺上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抒發自己的情感,并讓他們在主動參與、充分展示的過程中,在心靈上有那么一點點觸動,在情緒上有那么一點點感染,在情感上有那么一點點體驗。
4.積極探索有效的情感教學評價策略與途徑
根據這些年來的教學體會,我認為,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評價時,可以實施顯形與隱形的評價策略與方法,所謂顯形的方法,就是通過教師對教材的精心設計,創設師生情感互動的環境,有準備地對不同學生實施不同的問題教學,特別是對學習困難學生適當降低對知識點的評價要求,并對他們的表現更應偏愛于熱情的贊賞與鼓勵,有意識培養求知欲望,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形成和諧合作的教學環境,在整個的過程中能使學生有直觀的感受與體驗,就是顯形的評價方法。而隱形的評價方法,則是教師在實施教學過程中隨時關愛學生的表現,對學生的評價表現在細微的面部表情、富有情感的動作,充滿激勵的眼神,這樣引起師生情感交融的行為就是隱形的方法。
通過對情感評價策略與方法的有效實施,既能促進學生學會科學知識,感悟人類科學知識,又能增進師生情感的互動與交流。
一、主體間性與主體間性教育理論
主體間性也叫主體際性或交互主體性,是當代哲學用以構建交往理論的核心概念,其本質深刻地體現了生活世界性。胡塞爾認為,每個生命的個體都是一個獨立的自我,這些自我因擁有一個共同的生活世界而成為共同體。海德格爾把個體當做“此在”,“此在”中滲透了世界和他人,“此在”本質上就是“共在”。哈貝馬斯認為,一個具有主體意識的自我,并不是純粹個人的事情,這種存在的主體性從開始就已經是一個主體間性。馬克思認為,完整的實踐活動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二是人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所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前者是主體與客體關系,后者是主體與主體關系。因此,無論是,還是現代西方哲學都深刻地認識到,單獨個體的“我”是不存在的,生命具有共在性。主體性是在主體與客體關系中的主體屬性,它適合于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物的關系,但不適合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因為,它的根本缺陷就在于它是單主體,具有排他性,忽視多主體的共在關系與交往關系。而主體間性主要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主體的關系,體現了人與人相互交流、溝通、影響、作用的內在屬性。它超出了主體與客體關系的模式,進入了主體與主體關系模式,實際上是主體性在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表現。所以,只有確立主體間性,才能消解主體在客體面前的霸權,消除主體對客體的支配和統治,才能使每個人成為平等的自由人,進入日常交往的世界。
教育活動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一個特殊領域,在本質上是一種建立在人類生產實踐基礎上的教育主體之間的特殊交往實踐活動,是一種以共同客體(物化的與非物化的)為中介的教育主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溝通和相互理解的過程。主體性教育理論是基于一種認知理性與先驗理性,倡導的是一種主客對象化的思維方式;主體間性教育理論是基于一種價值理性與交往理性,倡導的則是一種主體間關系化的思維方式。它有兩層含義:一是主體間性把教育看做是主體間的交流,從而明確了教育是人本真的生存方式;二是主體間性拋棄了主體性的主客關系,把教育過程改造為交往實踐過程,實現了對教育過程的完整認識。在主體間性教育中,主體與主體無時無刻不在交往著,主體與主體的活動相互延伸、擴展,二者之間形成不可分割的融合區域,教育活動就存在于這個融合區域內。
二、實現主體間性教育的措施
真正的教育是人對人的主體間的物質與精神、靈與肉的交流活動,而不是在主客體的關系中,將主體的意志強加于他人身上,也不是人與人心靈無任何交流的隔絕狀態。教育的關系是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交往關系,這種關系結成的主體間性體現著民主、平等、自由、理解、和諧。這才是真正的民主社會中人的生存方式,才是教育中個體生命的一種詩意棲居?;谥黧w問性理論下的政治課教學,既是一個建立在對象化活動基礎上的教育者“價值引導”與被教育者“主動建構”的辯證統一過程,又是一個建立在意義活動基礎之上的以教育主體與被教育主體之間的理解和對話為核心的精神往過程。要實現政治課教學的主體間性轉向,筆者認為,必須先要做好三個轉向。
一是從“成才”教育轉向“成人”教育。教育的要旨在于立人。今天,我們的教育受到三種拉力的影響:一是國家要培養合格公民,希望學生將來是國家的有用之才;二是家長把教育看成敲門磚,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龍成鳳,個個都是拔尖人才;三是市場把教育作為逐利的工具。教育既不是經濟本位,也不是政治本位,而應是人本位。真正體現了人本位觀念的教育,才有資格稱為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可以進一步解釋為從人出發的教育,以人本身的發展為目的的教育。同時,它又是依據人的特性(表現為個性)展開的教育,以最適于人成長的知識并采用最適合人習得的方式實施的教育。當政治課教學向學生灌輸的所有知識都被抽離其人性的本質內涵時,這些知識便成了一堆空洞、抽象的行為戒律,它所能達至的也只是人的行為表現,而無法穿透人的心靈。什么比知識更重要?人性比知識更重要。教育應當是提高“含入量”的事業。政治課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幫助人們發現、追求與建構生命意義,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讓政治課教學從“成才”教育轉向“成人”教育,讓教育回歸到個體生命本身,讓學生真正懂得人的本質是求真、向善和審美。
二是從“教材”教學轉向“文本”教學。在傳統的政治課教學中,教材被視為政治課教學的核心與全部,以致出現教材統治課程的現象。況且,教材的編寫模式與編寫理念所基于的是一種無視學生知、情、意等諸多要素的“填鴨式”與“灌輸式”的獨自語言。基于教材的政治課教學,可能會在一定限度上減少教學的隨意性,確保教學的質量與效率,但過度拘泥于教材會忽視教學的生成性、情境性、開放性、建構性與不確定性,以致本應生動活潑、復雜多樣的政治課教學,變得沒有生氣,缺乏活力。如果說教材是靜態的、封閉的、既定的,那么,文本則是流動的、生成的、無限敞開的。在政治課教學中,師生與教材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主客占有關系,而是一種“我”與“你”的理解、對話關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不顧學生的意愿照本宣科,學生也不能對教材強行認知與改造,師生雙方應盡可能拋棄自己原有的立場,理性地站在文本作者的立場上,與之對話。通過與教材文本的對話,尋求與文本作者之間的一種非共時性溝通,實現讀者與作者內心世界的融合,從而擴大自己的視野,形成一種新的思想境界。因此,一個好的教學過程,應該是教師、學生一起尋求與文本作者的共同感受,以達成三者的共識、共享。從“教材”教學轉向“文本”教學,教師不再是教材的衛士和知識的權威,而是文本的再組織者與再創造者,學生也不再是教材的膜拜者和知識的奴隸,而是文本的理解者與發現者。
三是從“理想化”教育轉向“生活化”教育。陶行知指出:“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眰鹘y的政治課教學在教育方法上過于推崇理想化教育。如為了宣揚“愛崗敬業”,就會列舉一些某某人常年帶病工作,最后病死在崗位上;或某人的父(母)親身患重病,某人為了堅守崗位,一直未回家探望,事后在墳頭哭跪不起的事例?,F實生活中確有這樣的感人故事,但過多地列舉這種“高、大、全”的人物,難免會使學生感到麻木。理想化教育是理想主義在政治課教學中的泛濫,表面上看,旨在宣傳個人對社會的無私奉獻,實則偏離了大眾生活,使政治課教學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回歸生活世界是政治課教學的意義和基礎。生活世界不是單向度且由抽象符號所構筑起來的封閉世界,而是一個自然與文化交融并立的、開放的、主體間共有的、生動鮮活的動態世界,是聽者和說者相會的超驗場所,是我們內在理解的、深層共有的精神家園。政治課教學向生活世界回歸,能夠克服其對生活的疏離、對人的疏離,以及對人生意義的疏離,能夠促成價值的回歸與重建,能夠使政治課教學真正成為學生喜聞樂見的價值訴求與精神需求。對此,教師要幫助學生做自己生活的主人,要引導學生去感受、理解、省察自己的生活,自主選擇自己的生命存在方式,以飽滿的熱情和自信走向屬于自己的理想生活。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取得成功,在學科建設、教育理念的更新、課程設置與教材的改進、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等方面,我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取得了較大進步。
一、當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現狀及問題
(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有待改進。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是連接教育者與教育對象的信息橋梁。目前,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還存在一些問題:第一,缺乏系統性。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這四方面構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體系,其中政治教育是核心。我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堅持以意識形態教育為主體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第二,缺乏針對性。有些教師沒能根據學生的思想情況,沒有充分研究他們所關心的熱點問題、感到困惑的疑點問題,更沒有系統地通過運用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學生所關心的熱點問題和現實問題,結果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教學方法難以適應時展的要求。
在現有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個是硬性灌輸。硬性灌輸的表現是教育者單向地向受教育者傳授知識和價值理念,忽視受教育者的理解程度和實際感受,受教育者被動地接受教育內容。二是忽視實踐教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不是單純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教育,而是要理論聯系實際,能夠使學生將基本理論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由于安全和經費的考慮,一些學校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積極性不高,實踐教學活動流于形式。
(三)教師隊伍建設的水平有待提高。
教師隊伍建設水平與思政課的主渠道地位不相適應主要表現在三方面:一是專職教師數量不足。由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專職教師數量不足,大班上課的現象比較普遍,制約了教師教學質量的提高。二是教師綜合素質亟待提高。這里的綜合素質包括:思想理論修養、教學科研能力、人格魅力等方面。三是部分教師缺乏教學熱情。高職院校中部分老師由于教學時間較長,導致了一種教學上的疲態,同時,因科研壓力較小,缺乏一定的動力,致使他們在給學生上課時沒有充沛的熱情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一種教與學的惡性循環。
二、增強和改進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對策
(一)豐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
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比較研究,這不僅是社會發展變化的需要,也是學科本身發展的要求。世界各國高校對大學生都有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一般不用“思想政治教育”這個名稱,而是使用公民道德教育、生活教育和通識教育課程等說法。發達國家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豐富多樣,對我國具有借鑒意義,如美國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包括:公民教育、歷史教育、經濟交易、法制教育、宗教教育、性教育、生活教育等;而英國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則包含公民教育、倫理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此外,發達國家也很注意在各學科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這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具有重大的借鑒意義。
(二)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課程教學中,應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價值功能,通過多種手段和不同媒介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隱性教育和隱蔽滲透[1]。要改變單一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除了課堂講授法外,還可以選擇討論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社會實踐教學法等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為我們所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通過開展社會實踐教學,可以超越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教學的限制,使大學生有機會體會和觀察社會生活各方面的巨大變化,有助于他們確立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從而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大學生政治認同的引導力。
(三)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師素質。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該是立場堅定,綜合高素質較高的教師。對于高職院校教師的個人素質提升主要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一是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二是高尚的師德有為人師范的品行和個人魅力。三是深厚的理論素養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基礎。四是將理論教育與客觀實際相結合,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實施教學。這些要素涵蓋了成為一名優秀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努力方向和目標。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師隊伍應該是一支由教學領軍人物、中青年帶頭人、骨千教師構成的隊伍,既包括廣大骨干教師,也包括專業領軍人物和學術帶頭人[2]。
三、結語
總之,增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只有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重要地位的認識,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綜合運用多種適應時展的要求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整體素質和教學能力,科學設置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方式,借鑒國外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經驗,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得到進一步提升,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參考文獻:
[1]陳正良,金正一.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思考——基于寧波大學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調研[N].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6).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萬事開頭難,一個好的開端往往會使整堂課達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課堂上以小品、歌曲、新聞等形式引出教學主題,通常是不錯的選擇。
2.小組合作,以我為先。
例如,在學習《文化生活》時,我制定了“小組合作、以我為先”的課堂新形式,并制定了小組工作細則和優秀小組的評比標準。這種學習方式讓大家倍感興奮,學生在學習態度上變得主動、積極?;A較好的學生在小組中發揮了排頭兵的作用,帶動其他組員完成任務,在責任心的驅使下,他們更上進、更努力;基礎較差的學生在其他同學的帶動下,為了小組的榮譽,也不甘落后,爭取良好的表現,維護小組利益。
3.賞識激勵,增強自信。
創設一種“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環境,適時鼓勵和評價學生的積極參與,消除后進生對學習的“恐懼”,體驗學習的快樂與成功的同時也增強了信心與責任感。
4.多彩教學,多元互動。在課堂上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將學生喜聞樂見的影視作品、小品、歌曲、故事、詩歌、散文等資源引入課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依據課本內容組織學生自編小品,放手讓學生開展社會調查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學習樂趣。教學形式的豐富多彩,師生之間的親密合作,使課堂變成了大舞臺。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牢牢把握學生興趣這一突破口,使學生在快樂中求知,求知中升華,真正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二、理解尊重學生是轉變教師角色的基本前提
教師應該尊重學生,與學生平等相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學中發揚民主作風,才能促進師生互信互助,課堂氣氛和諧。在平時教學中扮好為學生服務的角色,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共同參與,相互溝通,敞開心扉,以動態生成的方式推進教學活動的過程,讓課堂煥發活力,讓學生找到自信。
1.了解學情,把握現狀。
只有真正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態度、習慣、方法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制定符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和策略。在這種意識指導下,我采取“發現問題及時調整”的工作策略,主動適應學生、強化細節指導,先看態度、再論成績。學生在課堂中,放下包袱,自如發揮,師生關系越來越和諧。
2.促膝傾聽,心靈溝通。
同樣在實施新的教學方式時,師生之間開誠布公,交流想法,學生向教師提出這樣那樣的見解。秉持著對學生的理解和尊重,將一些工作細節加以調整,并安排好學習任務和目標,各盡其責。正是在這種對學生的理解和信任下,學生的學習更加努力,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得十分出色,各項任務安排得井井有條,完成得相當圓滿而且屢出新意,課堂上也越來越活躍。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尊重和理解,也包括我們的學生在內。高中學生正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當有一份貼心的包容和理解傳遞給他們的時候,自尊與自信就很大程度上被激發出來并能調動他們的潛能。我們對學生的那份理解和尊重,很可能成為他們人生道路上的墊腳石,何樂而不為?
3.換位思考,貼近學生。
理解和尊重學生并不是對師道尊嚴的否定,而是一種合情合理的換位思考。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教學方案制定得更客觀、更可行、更有效,真正貼近學生實際,學有所得。反之,教師對學生的理解和尊重,更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這也正是對師道尊嚴的維護和體現。新時期的教師角色不應凌駕于學生之上而是在民主與平等中實現蛻變,成為學生真正的引路人。
三、掌握先進的教學手段是轉變教師角色的必備素質
1.繼承傳統,利用科技。
傳統的教學方式———黑板與粉筆的經典組合,依然要繼承,但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更應適應信息化的要求,掌握先進的教學工具。多媒體教學可以說是一種高效率、高質量的教學手段。它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聽覺與視覺共同活躍起來,以達到撥天見日的效果。教師要想自如地完成每一個課件,除熟練地操縱電腦外,還要掌握制作和剪輯視頻、Flash制作等技術。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把多媒體教學的效果發揮到極致,更好地為課堂服務。
2.方法得當,注重創新。
我們在借助先進教學手段充實課堂的時候,要注意適時適度的原則,并能根據學生實際在內容和形式上大膽嘗試。例如,在學習《新時代的勞動者》和《儲蓄存款與商業銀行》的時候讓學生進行社會調查、親身實踐并動手制作視頻、課件為大家展示講解。這些嶄新的教學方式不但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個人素質,同時也要求教師必須不斷地豐富提高自身能力與專業水平,鍥而不舍地學習鉆研,勇于創新進取。新課標指導下的教師必須要由原來的專業型轉變為一專多能型的教育者。具備多種能力既能滿足個人的教學需求,也能契合學生對課堂形式豐富多彩的渴望,提高學生探究知識的好奇心與熱忱。
四、學習與實踐是轉變教師角色的基本途徑
1.掌握理論,加強專業。
要想高效地完成教師角色的轉換,對教學理論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高效課堂、現代教學藝術等理論的學習,教師的再教育培訓等等,無不積極參加。與此同時,教師不但要學習新課程理念,同時也要深刻了解傳統教學模式的相關理論。對傳統教學模式,我們不應全盤否定。傳統教學模式中,要求教師要對知識系統深入地把握,學生能在單位時間內掌握較多的知識信息。這些依然是我們需要注意的環節,不能輕易拋棄。新課程標準下,我們要摒棄的是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局限性,讓教師除注重知識外,還要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關注學生素質與技能的提高,著重情感與價值觀的培養。因此在理論學習中,教師要善于思變、勤于思考,躬身求教。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學方式。專業知識更要與時偕行,滿足國家和學生的需要。
2.虛心求教,不輟實踐。
取百家之長,才能長己之慧。在工作中向同事虛心求教、提高正能量,走出校園學習名校,增長自己的經驗閱歷。“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理論的指導下,更需要腳踏實地的教學實踐。盡心盡力上好每一堂課,摸索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走下講臺,走進學生中間,用真情感染學生,用真意激發學生,用真誠幫助學生,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平等、自由、信任、務實的課堂氣氛,感覺到教師也是課堂的一份子,是自己共同學習探索的伙伴。理論聯系實踐是教師成長道路上不變的真理。武裝好我們的頭腦,奮力投入到平凡而偉大的教育工作中去,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五、結語
關鍵詞:可仲裁性;知識產權;有效性;公共政策。
知識產權是區別于傳統所有權的另類權利,是產生于精神領域的非物質化的財產權,即是基于智力成果、經營標記或知識信息所產生的權利[1](P4-5)。涉及知識產權的爭議大體可以劃分為知識產權合同爭議、知識產權侵權爭議以及知識產權有效性爭議。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都將知識產權合同糾紛和侵權糾紛納入可仲裁性的范圍。由于知識產權有效性爭議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故針對這一類型爭議的可仲裁性問題具有較大分歧。
同時,在知識產權爭議的解決過程中,特別是在通過仲裁程序解決知識產權侵權糾紛時,認定該項知識產權的有效性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果仲裁庭無權對知識產權的有效性進行認定,那么仲裁程序就需要讓位于訴訟程序,使得仲裁程序高效解決糾紛的優勢消失殆盡,也不利于相關當事人權利的保護。因此,對于知識產權有效性爭議可仲裁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知識產權有效性爭議的可仲裁性與公共政策。
可仲裁性,也稱仲裁范圍,是指法律可以通過仲裁解決的爭議范圍[2](P149)。對于某一爭議事項而言,如果其可以通過仲裁的方式解決,則該爭議事項具有可仲裁性,否則即為該事項不具有可仲裁性。
目前,國際社會尚未對可以仲裁的爭議事項范圍達成一致,根據《紐約公約》第1條第3款之規定,締約國“可以聲明本國只對根據本國法律屬于商事的法律關系,不論是不是合同關系,所引起的爭執適用本公約”。可見,這一規定并沒有界定可仲裁性的范圍,而是將這一問題留待各國的國內法解決。
就知識產權有效性爭議而言,限制其可仲裁性的因素主要是公共政策。目前,公共政策一般出現在國際私法領域之內,其主要作用體現在排除外國法的適用、拒絕承認外國判決等方面。針對知識產權的有效性爭議,以公共政策為由排除其可仲裁性的理由在于:知識產權是由國家有關行政部門授予個人的一種社會壟斷權,而這種權利的有效與否,直接關系著社會公眾能否充分、自由地利用該智力成果或經營性標記,因而涉及一國的公共政策。據此,如果將知識產權的有效性爭議提交仲裁解決,便會置社會公共利益于仲裁員可能的“獨斷專橫”之下,這是不能接受的[3]。
二、知識產權有效性爭議可仲裁性的實證分析。
隨著技術進步的日新月異,知識產權糾紛不斷增多,各國對于公共政策的態度也逐漸發生變化,可仲裁性范圍逐步擴大。以美國為例,其在司法與立法實踐中分別確認了商標、版權以及專利有效性爭議的可仲裁性。
在Saucy Susan Products, Inc. v. Allied OldEnglish, Inc., and Harold Ross案(該案件在·55·westlaw數據庫中的引證號為200 F.Supp. 724)中,原告Saucy Susan Products Inc.針對被告Al-lied Old English Inc.和Harold Ross的商標侵權行為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向法院起訴,而被告請求暫停訴訟程序,并且認為本案應當通過仲裁程序解決。
法官綜合考慮相關因素之后,做出判決:原告認為被侵權的商標之一“Saucy Susan”不屬于當初轉讓協議的一部分,但是,事實上原告在受讓這一商標之后長達兩年多的時間內并沒有對該商標進行注冊。原轉讓協議中規定的商標為“Saucy Sue”,且與其相關的爭議可以通過仲裁解決,那么與“Saucy Susan”有關的爭議應當都是與“Saucy Sue”足夠相關的,其產生的糾紛也應當可以通過仲裁解決。至此,該案確立了美國商標有效性爭議的可仲裁性。
在Saturday Evening Post Company and theCurtis Publishing Company, v. Rumbleseat Press,Inc.案(該案件在westlaw數據庫中的引證號為816F.2d 1191)中,原告Saturday Evening Post Compa-ny授權許可被告生產一種瓷娃娃,其造型由藝術家Norman Rockwell設計,并在Saturday EveningPost發表。之后,原告取消對被告的授權許可協議,但是被告Rumbleseat Press仍然生產這種瓷娃娃。針對被告的這一行為,原告向地區法院起訴,并在地區法院的訴訟中勝訴,被告不服該判決并提起上訴,被告的上訴涉及兩個重要問題,即:版權的有效性爭議是否具有可仲裁性,以及版權許可協議中禁止該協議對版權的有效性進行質疑的條款是否具有強制性。第七巡回法院在綜合考慮案件相關情況并援引之前判例的基礎之上,認為聯邦法律沒有禁止版權有效性爭議的可仲裁性,至少在該有效性爭議成為合同仲裁爭議的一部分時具有可仲裁性,同時,除非有明顯證據表明違反反托拉斯法,否則版權許可協議中的“非許可條款”是有效的。至此,美國以判例的形式確認了版權有效性爭議的可仲裁性。
在專利效力有效性爭議的可仲裁性方面,1984年修訂的《專利法》明確規定:“允許當事人約定將任何有關專利效力或侵犯專利權的未來爭議或現有爭議以及任何涉及專利權事實受到阻礙的未來爭議或現有爭議提交仲裁,這樣的約定是有效的、不可撤銷的和可以強制執行的,除非存在法律或衡平法上可以撤銷的理由。”(本法條對應的編號為35U.S.C.§294&§135(d))綜上所述,美國已分別在商標、版權、專利權的有效性爭議方面確認了其具有可仲裁性,這種突破性的做法代表了仲裁范圍逐漸擴大的趨勢,也對中國今后逐步將知識產權有效性爭議納入仲裁范圍具有借鑒意義。
三、知識產權有效性爭議的適仲裁性。
知識產權有效性爭議是否適合通過仲裁解決,即為知識產權有效性爭議的適仲裁性。鑒于知識產權和知識產權有效性爭議本身的特點,以及仲裁作為一種糾紛解決方式的優點,通過仲裁解決知識產權有效性爭議的優勢大致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仲裁解決糾紛的快捷性。當今的世界,知識爆炸,科技飛速發展,各種產品和科技的更新周期日益加快。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大大提高解決知識產權糾紛的效率,這恰好與仲裁解決糾紛的快捷性相契合。因此,采用仲裁方式解決知識產權糾紛能夠最大限度地縮短裁決周期,使當事人及時獲得救濟[4](P77)。特別是當通過仲裁程序解決知識產權侵權糾紛時,當事人以該項知識產權無效為由抗辯,如果仲裁庭有權對該有效性爭議作出先決裁決,這將更加充分地發揮其快捷解決糾紛的優勢。
第二,裁決執行的可能性。知識產權的地域性決定了某項知識產權是基于一國(或地區)的法律產生,只能在該國(或地區)的領域內生效,超出這一領域便不被承認,不能加以行使[5](P37)。對于包含涉外因素的知識產權糾紛而言,如果法院的裁判結果不能得到承認與執行,糾紛不僅不能及時高效地解決,知識產權人的合法權益也無法得到應有的保護。與之相比,依據1958年《紐約公約》的規定,仲裁裁決可以獲得公約100多個締約國的承認與執行,這大大地提高了裁決執行的可能性。
第三,仲裁庭組成的專業性。仲裁庭的組成比較靈活,當事人可以直接指定相關領域的法律專家或者其他專家作為仲裁員,參與糾紛解決的過程。
因此,通過仲裁方式解決專業性和技術性要求較高的知識產權爭議更為適當。
除此之外,仲裁還具有非公開性、獨立性等特點,這在不同層面上符合了知識產權爭議特別是知識產權有效性爭議解決的要求,說明知識產權的有效性爭議具有適裁性。
四、構建中國知識產權有效性爭議仲裁解決制度需要注意的問題。
目前,中國法律尚未明確規定知識產權有效性爭議是否可以通過仲裁解決??疾熘鳈?、專利權和商標權的獲權方式可以發現,著作權是自動獲權,即自作品創作完成之日起自動獲得著作權,而專利權和商標權的取得首先需要經過有關國家行政機關的審查,因此行政機關保留了專利權和商標權是否成立的決定權。
中國《專利法》第45條規定,“自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公告授予專利權之日起,任何單位或者個人認為該專利權的授予不符合本法有關規定的,可以請求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該專利權無效?!钡?6條第2款規定,“對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專利權無效或者維持專利權的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钡?2條規定,“對駁回申請、不予公告的商標,商標局應當書面通知商標注冊申請人。商標注冊申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復審,由商標評審委員會做出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人。
當事人對商標評審委員會的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笨梢姡刹]有賦予法院不經行政程序就可以直接宣告專利或者商標無效的權力,更沒有賦予仲裁庭直接宣告專利權或者商標權無效的權力。同時,上述規定以保護公平為出發點,卻降低了效率,這使得糾紛雙方通常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財力。當專利復審委員會或商標評審委員會對某項知識產權的有效性作出認定之后,如果當事人不服,再向法院提起訴訟,這也不利于維護行政裁決的權威性。
鑒于上述弊端以及知識產權有效性爭議的適仲裁性,筆者認為可以在一定范圍內將知識產權有效性爭議納入可仲裁范圍。在構建仲裁解決知識產權有效性爭議制度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平衡非公力爭議解決模式與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公權力之間的關系。同時,仲裁機關在對知識產權的有效性爭議進行仲裁時需要特別注意以下問題:
第一,仲裁庭在某一案件中對知識產權的有效性所作出的認定僅具有個案效力,只在該案件中對當事人有效。這樣就避免了日后有關行政機關或者司法機關對該項知識產權的效力作出最終的認定,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仲裁庭入侵公權力。
第二,限定仲裁庭在何種情況下有權決定知識產權的有效性。根據現有法律規定,行政機關和特定的人民法院對知識產權的效力有最終的決定權。
因此,為了避免具有民間性的仲裁庭入侵公權力,當事人不能將僅認定某項知識產權效力的爭議提交仲裁解決。筆者認為,仲裁庭有權決定知識產權有效性的情況僅限于當事人在仲裁協議中明確規定因知識產權合同糾紛而引發的知識產權效力爭議或者發生知識產權侵權行為之后,當事人達成了仲裁協議的情況下發生的知識產權有效性爭議。
第三,由于仲裁具有終局性,因此,在個案中仲裁庭不宜直接裁決某項知識產權無效。如果仲裁庭認為某項知識產權無效,仲裁庭可以權利不得濫用為理由限制當事人行使該權利。這既避免了對公權力的侵犯,又保證了相關當事人還可以通過行政或者司法途徑對該項知識產權的有效性進行確認。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深入,仲裁范圍呈現出不斷擴大的趨勢,知識產權爭議也逐步被賦予了可仲裁性。由于知識產權有效性爭議與公共政策和國家公權力緊密相關,中國目前尚不允許其通過仲裁解決。為了促進中國仲裁制度的發展,迅捷地解決知識產權糾紛,中國有必要在一定限度內承認知識產權有效性爭議的可仲裁性,在立法與糾紛解決的實踐中進行有益探索。
參考文獻:
[ 1 ] 吳漢東。知識產權法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 2 ] 江偉。仲裁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 3 ] 崔國斌。美國專利有效性仲裁制度評析[J].知識產權,1998,(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