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1:32
序論:在您撰寫旅游資源開發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總體描述
旅順口區是大連市所屬的六區之一,位于大連市最南部,隔渤海海峽與山東半島相望。介于黃海和渤海之間,陸域面積506.77平方千米(包括龍王塘街道80平方千米)。屬受海洋影響的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境地形是六丘半水三分半田,共有山丘292座,最高峰為海拔465.6米的老鐵山。海岸線長169.7千米,有島嶼礁砣13個。森林覆蓋率為46.44%,是第三批國家級生態示范區。2006年接待國內外游客611萬人次,總收入6.2億元。
旅順口區自然旅游資源在大連市自然旅游資源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東北財經大學2006年完成的大連旅游資源普查結論是:旅順口區擁有自然旅游資源單體31個,優良級22個.優良級單體比重達70.97%,優于數量見長的人文旅游資源。
(二)類型與賦存狀況
1、數量與品質
旅順口區旅游資源的單體總數量為209個,其中,自然旅游資源占31個單體。
本表統計中包括龍王塘街道3個水域風光單體和2個生物景觀單體。
通過表1可以看出,水域風光類資源數量最多,其次是地文景觀、生物景觀、天象氣候。旅順口區的自然旅游資源數量雖然不多。數量上在全區中不占優勢,但在品質上優于全區和大連市。
2、空間分布
旅順口區自然旅游資源單體在5個鎮、7個街道(未含龍王塘街道)、1個開發區的分布情況見下頁表2。
本表統計中未包括龍王塘街道3個水域風光單體和2個生物景觀單體。
通過表2可知,旅順口區自然旅游資源在全部13鎮、街道和開發區中,除3個單體為共有外,只在7個鎮(街道、開發區)中有分布,分布不平衡。德勝、鐵山兩街道和雙島灣鎮都是5個單體,北海鎮是4個單體,主要集中在這4個鎮(街道)。
二、主要自然旅游資源景觀及開發潛力
在旅順口自然旅游資源中。其優良級(三級以上單體)景觀資源主要有:
水域風光類:月亮灣浴場(五級單體)、老鐵山溫泉(五級單體)、黃渤海分界線(四級單體,評價時放人地文景觀中,但從景觀效果角度放人此類中)、老虎尾海濱(四級單體),北海大潮口海濱浴場、黃金山海水浴場、西湖山莊浴場和龍引泉均為三級單體。
地質地貌類:蛇島和老鐵山為四級單體,鳥島和白玉山為三級單體。
生物景觀類:蛇島一老鐵山自然保護區(五級單體)、老鐵山鳥棧(四級單體)、斑海豹自然保護區和旅順口國家森林公園為三級單體。
天象氣候景觀類:旅順口避暑地為四級單體。
可以看出,旅順口區自然旅游資源主要特點和開發潛力:
一是數量不多,類型較全,品質較高。這便于綜合開發和旅游產品的多樣化開發。
二是可供開發的海濱浴場資源豐富,這與旅順口區三面環海有關,可以充分的開發。海濱浴場的旅游開發方向主要是休閑度假。
三是生物景觀資源分布較集中。蛇島上的黑眉腹蛇、老鐵山“鳥?!奔傍B島上的海鷗、渤海中的班海豹等景觀特色鮮明,具有開發的潛力?;旧隙挤植荚趨^內的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1個國家級森林公園。這一類景觀資源可以開發休閑度假旅游、觀光旅游、探險旅游和生態旅游等。
四是地質地貌景觀具有一定品級和開發潛力。這類景觀資源主要有蛇島、鳥島、老鐵山、老虎尾、白玉山等。是大連濱海國家地質公園四個園區(金石灘、大黑山、南部海濱、旅順口)之一。這類景觀主要可以開發為觀光旅游,但也可以同其他景觀資源組合開發其他類型的旅游產品。
五是溫泉和氣候景觀資源品級較高,可以進行休閑度假旅游和保健養生旅游開發。
旅順口區的自然旅游資源具有相當的開發潛力和發展空間.可開發的旅游產品為度假旅游、休閑旅游、觀光旅游、探險旅游、生態旅游等。還可以同人文旅游資源、鄉村旅游資源組合開發。
三、開發對策
(一)貫徹落實、制定執行好政策
旅游政策被列為旅游核心競爭力之一。在2007年世界經濟論壇公布的世界旅游業競爭力排名中中國列第71位(全部124個國家和地區),總體競爭力仍不是很強,而在旅游政策一項評價中中國列第97位。這一方面說明旅游政策是旅游競爭力的重要內容;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國通過旅游政策來提升競爭力的余地非常大。旅順口區如何培育自己旅游競爭力,這是值得政府、旅游企業、學術界進行深入探討的問題。無論是自然旅游資源的開發,還是人文旅游資源的開發,都需要有適應社會發展和旅游發展規律的相應政策與法律法規。要大力發展旅順口區的旅游業,就必須在政策上下功夫。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些年來,國家、省、市和旅順區政府先后制定了許多法律法規。這些法律法規一方面提出了許多扶持旅游業政策措施,保障旅游事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制定了許多規范旅游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規范也是為了保障?,F實中一提到政策或法律法規就與優惠掛鉤,而對規范重視的不夠。這些法律法規和政策是地方旅游發展的方向和保障,用好政策,關鍵在于貫徹落實和執行。相關的規范與標準是旅游業健康、持續發展的保障,尤其旅順口區擁有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國家森林公園、1個國家地質公園,在開發建設過程中更應該貫徹落實和執行好國家和地方政策和法律法規。在旅順口區旅游網站上還看不到這些政策和法律法規,給人宣傳不到位之嫌。對于自然旅游資源而言,尤其是《森林保護法》、《環境保護法》、《野生動物保護法》、《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件》等法律法規。
某項事業的發展有賴于良好政策的制定。好的政策會促進事業的健康良好的發展,落后的政策會對事業的發展起阻礙作用。對已有的政策要進行清理,凡是對旅游發展能繼續發揮其作用,不能繼續發揮作用要堅決取消??紤]到旅順口區即將迎來全面開放,應該及時從戰略層面制定旅游強區政策,進一步刺激旅游業的發展以增加旅游業在旅順口區旅游業中的貢獻率,旅順口區自然旅游資源開發使用政策,如地熱資源的使用問題等。
(二)做好旅游的策劃、規劃與開發工作
策劃、規劃、開發、營銷、管理等組成旅游發展鏈條的各個環節,在旅游發展中不但缺一不可,還要做的好,有特色,有創新,最后才能有發展。
1、旅游策劃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思維觀念的改變.旅游者的需求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一方面旅游業要引領旅游消費。另一方面,旅游業又要不斷調整自己適應不斷變化的旅游需求。在這種旅游需求動態變化的時代,要想能不斷適應旅游者不斷變化的旅游需求,仍停留在原來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觀念和開發模式上已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了。近年來.旅游策劃這門技術性強、理論要求高的學科正在發展和完善。策劃介入到旅游之中,為旅游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機。旅順口區深度開發自然旅游資源必須重視策劃工作,要舍得花錢請智引技,把旅順口區的旅游大計用智慧和技術描繪出來。做好形象策劃、項目策劃、產品策劃、營銷策劃等一系列策劃工作。比如項目策劃問題,旅順口區缺乏具有旅順口資源特點和高品質的旅游項目,這就需要大手筆、高水平的策劃。等著開發商拿的項目是一種開發,但這究竟還是被動的,也有一些開發商在不斷地找項目,我們把項目策劃好了與開發商的對接或許更容易。如蛇島開發策劃、老鐵山開發策劃、地質公園開發策劃、森林公園開發策劃、氣候資源開發策劃等。
2、旅游規劃
旅游規劃在旅游業發展中的意義越來越受到旅游地的重視。關鍵是如何規劃,又該如何根據規劃去進行開發,實踐中往往差距很大。旅順口區已委托北京達沃斯巔峰旅游規劃設計院規劃《旅順口區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并于2008年7月舉行了初稿匯報會。這是一個關于旅順口區旅游業發展全面的規劃,希望能盡快完成,以使旅順口旅游業發展有個總的遵循。就自然旅游資源而言,應做好具體的規劃。主要包括《旅順口國家森林公園開發規劃》、《旅順口區老鐵山一蛇島旅游區開發規劃》、《旅順口區海濱觀光游憩地開發規劃》(或《旅順口區海濱浴場開發規劃》、《旅順口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開發規劃》、《旅順口區國家地質公園開發規劃》,原則上應在《旅順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框架下來規劃。
3、旅游開發
對于自然旅游資源的開發要在旅游策劃和旅游規劃的前題下進行,沒有策劃就是盲目開發,沒有策劃的規劃也是缺乏內涵的空規劃。山林草獸、石洞海泉、日出日落、月色氣候……移步換景,處處是資源,步步是景觀。要有全新的資源觀、規劃觀和開發觀,不但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還要看到“全息的森林”。
旅順口區自然旅游資源主要有這樣五個子系統構成:氣候予系統、海濱游憩子系統、森林生態子系統、地質地貌子系統和泉水地熱子系統。具體見下圖。
旅順口區還有一些自然資源的價值和潛力雖然現在還沒有表現出來,但也應引起足夠的重視,比如,老鐵山岬觀黃海日出和渤海日落、大潮口濕地等。
通過前述的分析可以得出結論:旅順口區自然旅游資源中的核心資源應是森林生態系統中的森林資源、蛇、鳥資源,以及海濱浴場和溫泉資源。所以,未來旅順口區在自然旅游資源開發應在這幾個資源上下功夫,而氣候資源則是控制和影響著這些資源的面貌。
旅順口自然旅游資源的開發必須做到:
(1)選準開發方向(定位)——休閑度假;
(2)要引智創意策劃——不能走簡單的山水觀光開發之路,創意要新、項目要新;
(3)科學規劃、加強保護;
(4)加強環境建設和市場管理——建設標準要高,管理要到位;
(5)樹立精品意識——推出重量級、高質量的產品;
(6)加強營銷——要了解競爭對手,進行市場定位和市場細分;
(7)進行資源整合——區內自然旅游資源的整合,自然與人文旅游資源的整合(深度開發自然資源,提升人文資源,系統開發),與區外加強合作。
(三)休閑度假旅游項目開發建議
縱觀旅順口區自然旅游資源的特點,可總結為:青山、碧海、茂林、溫泉、地貌。在此基礎上,大力構筑森林生態、海濱休閑度假、溫泉養生度假三大休閑度假旅游產品體系
1、充分開發海濱旅游資源,發展海濱休閑度假旅游
旅順與大海相伴相依,應該發展親海型休閑度假旅游,看海、玩海、吃海、鬧海。旅順口區擁有眾多海濱浴場,但還沒有形成足夠的吸引力,在大連市眾多海濱浴場中地位并不突出。旅順口區旅游要發揮好自然旅游資源的優勢,必須做好海濱浴場的文章。
海濱浴場的提升改造。按照《大連市夏季“3s”旅游示范單位評定暫行辦法》的標準進行提升改造。主要包括海濱浴場的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保證海濱浴場的沙灘沙質、海水質量,同時,提高海濱浴場的服務質量,按照服務標準規范服務。
區分大眾和高端海濱浴場。針對未來休閑度假旅游發展的趨勢,旅順口區海濱浴場區應堅持大眾化,免費開放。同時,要對海濱休閑度假旅游市場進行細分,選取一定的區域或單獨開辟建立高端海濱浴場。高端海濱浴場選址建議選擇在月亮灣海濱浴場。
海洋體育休閑。海濱浴場不僅作為洗浴之地,在海上還可以發展海釣、游泳、帆船、帆板、摩托艇、沖浪、滑水、劃船和水上飛機等運動;在沙灘可發展沙灘拔河、沙灘跳傘、沙灘排球等活動。
海洋美食休閑。旅順沿海盛產魚蝦,蟹類和海珍品,用這些海產品制作出具有地方風味的海鮮佳肴,如燒海參、烤大蝦、蒸鮑魚、爆干貝、炒香螺、涮文蛤、扒魚翅等。應根據不同消費層次游客開設高、中、低檔海味餐館,有條件的還可在高檔餐廳席間輔以適當表演,介紹旅順海鮮特色及傳統趣聞。也可以建立美食街,形成觀光、游覽、水產購物、海鮮美食一條龍。
海洋民俗休閑。旅順漁民在長期征服海洋、生息繁衍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漁家民俗風情,如起錨拉網吹號子、請海神等??梢耘e辦“漁家樂”民俗體驗游,讓游人隨船出海,開展垂釣和養殖等活動。還可以興辦海洋漁業展覽館,陳列各時期的漁船、漁具等實物模型,使游客全面了解漁業發展的歷史和現狀。
2、建立海濱旅游度假區
在旅順口選取適當的地域,建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大連市已擁有金石灘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金州區也正在開發金渤海岸旅游度假區,旅順口區應充分利用資源條件建立國家級的旅游度假區。這個旅游度假區選址可以考慮包括老鐵山溫泉、月亮灣海濱浴場、老鐵山海岬等。目標高端,兼顧大眾。在度假區內要選擇適宜休閑度假的旅游項目,深挖溫泉文化內涵,發展溫泉養生度假旅游;建立高爾夫球場和海上游艇俱樂部;建立旅游度假酒店(村)和休閑度假主題公園;開拓探險、科考等專項旅游。
3、深挖森林文化內涵,發展森林生態旅游
立足優越的資源條件和區位條件,將老鐵山國家森林公園、南山森林公園開發休閑度假、科普教育、宗教文化三大功能于一體的、在大連乃至東北地區有市場影響力的森林生態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議在森林生態旅游內涵上多做文章。少上開發建設項目,做到森林資源旅游價值的最大發揮和自然生態環境的最小影響。
4、大力發展鄉村旅游
旅順口區鄉村旅游資源豐富,有林場、果園、農業園區、漁村等,是吸引大連市民及外地來連游客開展鄉村旅游的好去處。旅順口區鄉村旅游開發應采取扶持、全面發展的原則,只要條件具備的鄉村都可以開展鄉村旅游。旅順口區的鄉村旅游中要加強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制定出鄉村旅游服務標準和服務規范,編制旅順口區鄉村旅游發展規劃,重點推出具有帶動示范作用的旅游示范村,重點發展觀光與休閑度假相結合的鄉村旅游產品,與當地歷史文化等景觀資源組合開發,加大宣傳與營銷力度。
1.旅游開發對非生物類旅游資源的影響
非生物類旅游資源包括水體、大氣與氣候、土壤與巖石等,既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載體,又是構成旅游資源與環境的最基本要素。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游客、車輛、物資等大量涌入旅游地,旅游區出現了水質惡化、大氣污染、土地板結、巖石(山體)坍塌等現象,這些對旅游資源構成了嚴重威脅。旅游對資源與環境的破壞,尤其表現在水體資源與環境方面。
2.旅游活動對生物資源和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地球上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不但可以單獨成為人類的旅游產業開發和利用對象,而且還與非生物類旅游資源組合,構成了歷史文化旅游資源的重要依托或自然生態旅游資源的總體系。
二、旅游開發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旅游地生態系統是旅游資源與環境的同一體。與其他生態系統構成因子一樣,一方面旅游資源與環境的演變同樣也必須遵循生態學的基本規律。根據美國生態學家哈定和小米勒提出的生態學三定律,可得出三個結論:
1.旅游地生態系統中的所有事物(包括旅游資源及其各個構成因子)是相互聯系和相互影響的,旅游活動對旅游資源與環境的影響也不是孤立的。
2.旅游活動不能對旅游地生態環境中的生物化學循環有任何干擾。
3.旅游活動影響旅游資源與環境后會產生無數效應,其中許多效應是不可逆的。這三個基本結論給我們提出了對旅游活動進行管理時的基本原則和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根據景觀生態學的理論,在旅游地這個生態系統中,由于旅游區劃而對旅游資源進行的分割構成了不同類型的景觀單元(即斑塊),這些景觀單元的空間格局隨著生態過程的作用而不斷改變。
三、建立旅游資源與環境保護的制度體系
通過立法建立旅游資源與環境保護制度,實現對旅游活動的規范管理,是當前旅游資源保護和旅游業發展面臨的緊迫任務。立法必須建立在深入研究旅游活動對旅游資源與環境影響的基礎上,必須以生態學理論為指導,遵循資源與環境演變的自然科學基本規律,這樣才能保證旅游資源與環境保護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達到制定這些制度的根本目的。
1.旅游規劃制度
旅游規劃是指運用適當的經濟、技術手段,對旅游區的旅游資源、人力資源、資金與物力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以確定區域旅游資源的經濟開發目標,實現旅游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協調。
2.旅游資源與環境影響的評價
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最早為美國所創設?!睹绹鴩噎h境政策法》規定,對環境質量具有重大作用影響的聯邦建議、立法方案和重大聯邦行動都必須提出環境影響報告,包括該建議或行動實施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和擬議中的行動選擇方案。實施這一制度是對傳統決策機制的變革,是協調“人與環境”關系的一種新途徑和新方法,并已成為國際環境管理一種慣例。
3.旅游容量控制制度
保護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將人類活動控制在生態系統的承載能力之內,是實現系統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最基本的要求和首要條件。旅游容量控制制度,是指從這一制度出發,根據旅游承載能力確定旅游區的游客容量,對進入旅游區(點)人數進行控制的一項管理制度。這個制度在保護旅游資源、實現可持續旅游目標方面十分重要。
4.旅游資源與環境保護制度
旅游資源與環境共同構成了旅游地的生態系統,保護資源與保護環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與普通地區相比,旅游區的環境要求更高。因此,要建立環境資源與環境保護制度,加強對旅游區旅游資源與環境消長情況的監測,并按照更加嚴格的環境質量標準,做好旅游區的環境治理工作,保證旅游地的優良環境,給游客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條件。
參考文獻:
[1]楊貴華.旅游資源學[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1999
[2]
一、旅游資源開發原則與景點布局
珠海作為全國唯一以整座城市命名的國家級的風景旅游區正在進行旅游資源的大開發,也就是旅游環境容量的大擴容。對此,我們應如何確定擴容的方向、內容、層次、深度,以達到既有內涵的提升,又有外延的擴展?在擴容的過程中又要注意哪些問題?本人認為,主要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特色性原則。特色即差異性。鮮明的特色是旅游資源的生命力所在。只有特色,才會有注意力。旅游經濟本身就是注意力經濟,要注意旅游景點之間的差別性,體現人無我有的特色。開發利用旅游資源的實質就是要尋找、發掘和利用旅游資源的特色。經過開發的旅游資源,不僅應使它的原有的特色得以保持,同時,還應使其原由特色更加鮮明和有所創新和發展,絕對要避免在開發后的旅游資源使原有的特色遭到破壞。
(二)共生性原則。就是這一旅游項目與另一旅游項目之間是共生的。旅游項目是外部性很強的項目,有正向和負向外部性之分。所謂正向的外部性,是指旅游項目之間是相容的、互補的、協調的,看了這一景點之后,有一種再去游覽另一景點的渴望。所謂負向的外部性是指旅游項目之間是相克的、類同的,而不是呈現合作形態。旅游資源的共生性,包括自然資源與自然資源之間、自然資源與文化資源之間、文化資源與文化資源之間的共生性現象,而且不同的旅游項目,其共生現象是不同的。如展覽館與賓館、商場、交通設施、自然景點、人造景點相互之間是共生的。所以,要注意各種旅游景點在某一小區域內的協調。
(三)網絡化原則。旅游業是一個擴大化了的網絡,是自然網絡。在珠海旅游業的發展問題上,我們經常強調要有大珠三角的觀念,要發揮珠三角各市的旅游資源優勢。實際上,如果某地有獨特性的旅游亮點,即使人為阻止也是不行的,游客還是會千里迢迢去游覽,會千方百計解決道路不暢、住宿飲食不便等問題。現在的關鍵問題是,我們的旅游景點有沒有形成亮點,有沒有形成網絡,各地的旅游景點在大區域范圍內有沒有產生互補效應。從珠海的旅游實際情況看,存在著以下三個網絡。
首先是小網絡,即中心城區旅游景點的大擴容。我們要考慮景點之間的共生性,要強調內涵的挖掘,包括實施市區西部和東部的旅游大開發,重點開發建設唐家灣古村鎮文化旅游景區(包括原唐家舊鎮、共樂園、淇澳白石街、金鼎會同村等,珠海國際賽車、珍珠樂園等旅游資源也有待于整合)、現代教育科技文化旅游景區(包括大學園區、南方軟件園、科技創新海岸等)和南灣旅游新區(包括南屏科技工業園工業游、北山楊氏大宗祠、灣仔花卉公園、海鮮干貨市場購物游等)、橫琴特色旅游區。
其次是中網絡。也就是“兩區一島”,即斗門區、金灣區和東區海島的旅游開發。斗門區的白藤湖旅游區已經配套成熟;御溫泉也已名揚海內外;黃楊山-金臺寺旅游區正在完善之中;生態農業游有待于進一步開發挖掘。金灣區雖然成立時間短,但旅游開發也呈現良好勢頭。亞馬遜熱帶風情園起步看好;平沙溫泉由于香港中旅注資改造氣勢恢弘;飛沙灘也漸漸游人如過江之鯽;長達30千米的珠港大道不但串聯起一個個新的工業園區,也將串聯起一個個新的旅游區……但目前整個大西區的旅游線路安排還是單向的,沒有形成環線。我們應將珠港大道、湖心路、黃楊大道構成的“U”字形結構變為“O”字形結構,使之相互之間形成一個小的閉環,將湖光山色、寺廟溫泉、港口海灘等山水景觀和文化景觀、城市景觀串聯起來,而后向外輻射。東區海島開發還需加大力度。從目前已開發的東奧島、桂山島、萬山島和外伶仃島看,基礎設施不足、水電供應、交通、污染等問題有待解決,旅游項目的開發尚待挖掘,動植物資源保護有待加強。特別是要乘港珠澳大橋的契機,加強與香港、澳門合作,形成珠江口海域特色旅游環線。
第三是大網絡,就是整個大珠三角旅游資源的連線成網。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別人的資源來彌補自身的不足,把本地資源與外地資源進行整合,取長補短。廣深珠和粵港澳的旅游資源是完全可以整合的。今年初推出的廣深珠萬人美食游就是一個好的開端。
以上觀之,要實現旅游景點的特色性、共生性和網絡化,自身的核心景點建設就顯得非常重要。但目前我們許多旅游景點存在著低水平重復建設的問題。這關鍵在于景點擴容的思路、設計理念和開發主體上存在著問題。從設計理念上講,自然資源的開發,不僅要求有獨特性,同時還要強調資源開發上的文化內涵。俗話講,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對景區也是這樣,景不在大,有文化內涵則榮,有民族和地方特色就會昌盛。小尺度的自然景點開發如果沒有文化,就會失去內涵,就不會令人流連忘返。有些旅游景點建設的低水平,主要是表現在這一方面。就文化景觀而言,主題公園是最容易重復的。為什么會是開發水平太低,而且互補性不強呢?關鍵是許多主題公園的文化原型沒有對路。歷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幻想文化(游樂園)之間都存在互補性,有些是延伸,有些是轉換,有些是對比,相互之間的關系如沒有處理好,景點規劃就難以落到實處。
二、旅游資源開發與保護模式
珠海旅游景點另一擴容方向,應該是由城市走向鄉村,這是符合人類回歸自然大趨勢的。在這一過程中,就要大力發展生態旅游,要處理好自然資源的開發和保護之間的關系。在這一關系的處理上,存在著四種模式;而發展生態旅游則應注意三大問題。
(一)旅游資源開發與保護的模式選擇
1、為保護而保護。這是消極的,已是被實踐所否認的。為保護而保護,這是文物部門的職責,而不是地方政府目的,特別不是旅游業的目的。
2、為開發而開發。這是盲目的,是小農意識。就像農民在水鄉養豬、河里養點魚一樣,養大了賣出去,取得個人利益,而對水體造成的污染則全都不管。還有的地方把非常好的景觀地帶搞成墓地,能賣出去收點錢就行,根本不考慮環境效益和可持續發展,實際上是毀了聚寶盆去討飯。
3、為保護而開發。如果這個景觀是唯一的、獨特的、不可再生的,必須是通過保護來開發的。白藤湖地帶,既有沼澤地,又不完全是濕地,帶有天然與人工池塘相結合在一起的特征。在珠海城區存在這樣的一塊地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在這里,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完全可以統一,這在整個中國城市中也是難以找出第二個來的。白藤湖水鄉這樣的景觀是唯一的、獨特的、不可再生的,如果被破壞了,是無法恢復的。對于這樣的旅游資源,不能由一家企業進行壟斷開發,必須是政府進行壟斷,在高起點的規劃指導下,以企業為主體分片分期進行開發。
旅游資源開發的主體可分成三類:一是完全以企業為主體進行開發。二是政府與企業進行壟斷性開發。像威尼斯一樣,將白藤湖水鄉內的道路、橋梁由企業為主體興建。小游船的經營權則由政府壟斷,拍賣給企業經營。三是完全由政府為主體開發。如城區中的古村落的改造、水體的保護等。重要的旅游資源應取后兩種開發模式。
4、為開發而保護。如石溪山的石刻、高欄島的摩崖石刻等,只有通過開發才能得到保護。可以選擇在政府嚴格規劃的前提下,以企業為主體進行開發。有些項目規劃好以后,可以將項目30年的經營權公開拍賣,國有資產就可以實現最大化,而且是一次性收入。上述石刻和東區海島等項目的開發經營權,如進行公開拍賣,就可賣到很高的價錢,而后由業主們自行招商,精心策劃開發。這就是政府對項目的所有權壟斷,經營權放開。
項目經營權進行公開拍賣時,要設立誰最具有開發能力,誰設計的開發方案最好這兩個標的。第一個標的由拍賣評定,第二個標的由專家組投票評定。把這兩個標的統一起來,最后確定開發單位。
如為開發而保護,就要停止“石頭經濟”、“泥沙經濟”、高山蔬菜、木材加工的發展,把郁郁蔥蔥的山頭搞成癩痢頭,那是對自然資源的極大破壞。這些低層次的開發、破壞性的開發,必須停止,要進行結構性調整。
(二)開發生態旅游應注意的問題
發展生態旅游是珠海的重頭戲。珠海森林覆蓋率達到70%以上,這是我們最大的資源,而且與廣州、深圳和香港、澳門是互補的。在發展生態旅游問題上,我們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生態旅游的對象是原生的、和諧的生態系統。在我國旅游景點的開發上,要補上這一課。在西方國家有一門大地景觀學的學科,強調將整個自然大地看成為一個宏觀層次的景觀,而不是微觀層次的一個院落。而我國通常是把自然景觀神化,帶有一些神秘的文化色彩。所以在景觀中,必須是人與自然、文化與生態和諧共處的狀態。
二是生態旅游的對象是應該受到良好保護的。生態資源與一般的資源是不同的,是不可再生的,不可逆的。無論是山林,還是水體都存在這個問題。所以,保護的對象是什么?誰來保護?保護的目的和動力是什么?這三者必須要搞清楚。否則,生態資源就不可能得到永續利用。
三是發展生態旅游要強調當地群眾的參與性和收益性。只有當地群眾的參與,才能把破壞資源的力量轉變為保護資源的力量、建設性的力量。群眾參與存在著直接性,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利益主體,確定了利益主體,資源的開發保護就比較容易進行。同時還存在著協調性,當地群眾參與所開發的生態旅游,是原汁原味的,這一人文與當地的生態是協調的,是互補的。只有當地群眾參與,讓他們獲得了利益,才能讓他們體會到資源的價值,自覺地進行保護。過去許多景區亂砍亂伐,禁而不止,最后政府出一點資金,把農民組織起來成立護山隊,允許他們在景區劃定的地點開設小店做些土特產和旅游品的生意,結果破壞的力量轉變為保護的力量,因為他們從中得到了收益。印尼在巴厘島的奴薩杜阿旅游度假區的開發中十分注重這一點,獲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生態旅游主要存在著四個功能:即旅游功能、保護功能、促進經濟增長功能或是扶貧功能、環境保護意識教育功能。所以在生態旅游的開發上綜合效益很高,我們必須堅持“嚴格保護,統一管理,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方針。
三、旅游資源開發與城鎮建設一體化
旅游業是綜合性很強的產業,而城市是最有深度的旅游資源,具有很好的留客性,是注意力經濟與集聚性經濟的結合體。既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又能把人們留下來的載體,非城市莫屬。風景區內的溶洞即使再漂亮,也不可能把游客留住在洞里,但城市可以達到這一效果。對此,我們的認識遠遠不夠。
(一)旅游城鎮的類型。作為一個城市,應有獨特性的自然風貌,有活躍的經濟活力,有集中的旅游設施,而且每個城市都有不同的景觀、悠久的歷史文化、優越繁榮的購物環境,同時又有便利的交通和居住條件、發達的科技信息。江南水鄉名鎮周莊,過去遭到了人為破壞,現在認識到了這是旅游資源,把它恢復起來,結果成了寶貝,每年的旅游門票收入幾百萬元。門票收入的5倍就是旅游總收入。像蘭溪的諸葛村,原來是比較破落的村莊,經修復以后,每年的旅游門票收入也達到300萬元,成為村級經濟最主要的收入來源。這都是在城鎮建設中注意到旅游業的發展所起的效果。按城市旅游資源的特性來劃分,珠海的城鎮可以分為三類;
1、資源驅動型。自然與文化資源有獨特性,如金灣區、香洲區的唐家灣鎮、東區海島等可劃為這一類。
2、經濟驅動型。主要為購物流通,如斗門城區、前山城區、灣仔鎮等是典型的經濟驅動型。
3、都市綜合型。既有眾多的自然景觀,又有廣泛的經濟文化的景點。如香洲主城區。
這些城鎮的建設應分門別類,都要摸清本地的資源。如橫琴的蠔、灣仔的花、白藤湖的粉藕、斗門的荔枝、重殼蟹等獨具特色的資源,要找出其歷史痕跡,挖掘其文化內涵,編寫成動人的故事篇章,推陳出新,這樣就可以成為一個個很好的旅游資源。
(二)開發利用城鎮旅游資源的方略
1、確立一體化發展的戰略思想。如果沒有一體化的戰略思想,城鎮建設就會出現千鎮一面。只有注意挖掘自己的優勢,才能體現出各自城鎮建設的特色。根據統計資料,珠海市前年接待境外游客的數量已超過杭州。我們為什么會超過杭州呢?就是因為我們在城市建設中,確立了城市建設與旅游發展一體化的戰略,成為這兩者完美結合的典范。我們把旅游歸結為“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是有局限性的,實際上可以分為三個系統:第一是直接系統。如旅游項目、旅游主體、旅游資源、媒體和旅游服務等,這些是直接為旅游服務的。第二是介入系統。如交通運輸、機場、碼頭、鐵路等,解決外部的可達性。包括通訊、金融保險、商業等都是旅游業的組成部分。第三是支持系統。如城市景觀、房地產、文化設施、醫療保健、安全保衛等。旅游業的發展,離開了這三個系統,就不可能形成一體化的戰略。
2、確立硬件建設一體化的意識。目前,我們這方面的意識比較薄弱,在硬件建設上往往是各自為政,各管各的。典型的如江海防洪堤建設,沒有一點旅游景觀的意識。市區河道的整治,也搞成了一條排水溝,僅僅做成一項水利工程,而留下了許多景觀和生態上的遺憾。實施硬件建設的一體化,首先要突出特色意識。要通過城市的硬件建設,形成注意力,產生與眾不同的景觀,這些景觀之間的組合,就是獨特的城市景觀。這方面天津有成功的經驗,如將已變成臭水溝的護城河改造成交通便利、環境優美、休閑觀光皆相宜的旅游景觀——環城公園。第二是環境意識。大連提出了“出門就是花園”、“處處是景觀”,城市向園林化方向發展,居住小區向旅游景區演進,就像新加坡那樣,這就形成了很強的凝聚力和注意力。第三是文化意識。倡導多種形式辦劇院、博物館,修繕歷史街區、村落、文物古跡,一定要注意城市建設的藝術性,要精益求精,推行文化精致主義。第四是可識別性。一個城市,要在宏觀的尺度上給人以一種獨特的感覺。為什么許多游客愿到云南的麗江去游覽參觀?上海市原市長徐匡迪到了麗江以后,就提出上海不再搞老城復建了。為什么?因為麗江利用民居的結構完全展示了古城獨特的風貌,形成了異于其他城市的肌理,給人以另類城市的感覺。所以麗江古城對中外游客的聚集力、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就非常強。而其他許多城市,老百姓的民居、城市住宅都是千城一面,是雷同的,中斷了自身的歷史文脈的延續,也就喪失了自己的風格,從而也喪失了自己的地位。
3、確立突出地方資源特色的思路。在我國城市中,缺水的城市占大多數,水景資源更是稀缺,而珠海富有海江湖河、溪流和濕地,水景資源極為豐富。如果我們把這些水景觀資源充分發掘出來,利用起來,那珠海就是獨一無二的。珠海難以與國內其他城市比硬件設施建設的規模。在文化建設中珠海要形成浪漫、休閑、優雅、精致的情調,要區別于其他城市。所以,城市建設要圍繞自己的特色進行創造,包括民居都要體現嶺南水鄉的風格,亞熱帶風情,形成新式粵派建筑特色,既有中國嶺南建筑古樸莊重、典雅精致的韻味,又廣泛吸取國外先進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藝,突出現代建筑清新明快、色彩鮮明、氣勢恢弘的風采。
(三)旅游資源開發與城鎮建設一體化的內容。主要體現在以下十個方面:
——塑造市民內在的文化素質,展示珠海獨有的精神風貌。每一個城市,都有其歷史文化的積淀,這也是一種有深度有內涵的旅游資源。對珠海而言,主要是“特區精神”的外在化,要提高市民的綜合素質。澳大利亞的堪培拉為什么能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去旅游?就是因為當地的文素質特別好,使得人們非常愿意到那里去。
——嚴格城市管理特別是城市交通管理。城市交通一定要有便利性,可達性,保證安全暢通。
——保障城市的安全有序。西北旅游資源中遇到的問題,就在于當地的治安環境。
——熱情好客,培育地區信用。如游客到了珠海,購買的旅游品應沒有贗品。就像在香港購買黃金飾品,都同時附有成分比例的標簽,哪一家商品只要欺瞞顧客一次,香港旅游協會就會取消其經營黃金飾品的資格,管理非常嚴厲,所以在香港購買黃金裝飾品,完全是貨真價實的。而如果是珠海也能做到這一點,成為一個童叟無欺、誠信卓著的城市,就會成為一個很大的賣點。
——成功舉辦各種旅游節。江西推出“四時連八節”很值得學習。珠海也要造就季季有節,月月都有的旅游氣氛。各個區鎮的旅游活動都要注意質量,相互之間都要有內容和時間上的關聯性和互補性。
——要大力開拓會展業。珠海完全有能力、有資源、有潛力去發展會展業。我們要從辦好珠海國際航展、國際賽車做起,從辦好“世界經濟發展宣言大會”做起。
——提升城市的文化活動。既要有陽春白雪,又要有下里巴人,高雅與通俗相結合。高雅的文化活動,有一臺戲可以做,那就是繼續辦好“珠海國際電影文化節”。還有常年都有二十多個劇組在珠海拍戲,珠海整個城市就是一個很好的影視基地。麗江把納西古樂搗鼓得如此的熱,成為麗江旅游的必游項目,而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一國兩制的交匯點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而又噴發生機活力的美麗的熱帶海濱旅游城市,沒有一臺自己的拿手好戲,這是怎么也說不過去的!通俗文化,就是南方雜技、廣場文化、民間歌舞等,也是一臺好戲。深圳華僑城的這臺戲就非常好,有震撼感,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法國巴黎的紅磨房,也是到巴黎的許多游客必看的。
——要有整潔的市容市貌。像新加坡、澳門等旅游城市,城市建筑一般是三年粉刷一次,使城市面貌始終保持清新整潔。城市綠化、街道鋪裝、燈飾、廣告牌也要與城市整體格調相諧調。比如商業步行街就可與澳門接軌,有鵝卵石鋪裝成彩色圖案,給游客造成強烈的視覺效果,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挖掘和改進傳統名菜。近十年來,清淡可口的粵菜已為珠海廣大的移民們所接受。而移民們又帶來了各自的家鄉菜和洋菜式,可謂南北交匯,東西融通,精彩紛呈。但要真正形成本地區民俗食風,成為游客們趨之若騖的美食天堂還需要全市各界共同進一步努力。近年來,組織的幾界珠海美食風情節,評選出的珠海名菜、珠海名小吃,無疑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要優化景點的管理。對同類的有可比性的景點,就要搞最佳、最差景點的評比,由游客和市民投票,建立一個機制,促進其加強和改善管理。
同世界上其他旅游城市一樣,不斷地舉辦國際活動,創新旅游活動的內容和形式,開發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景點,必將為珠海的旅游業的持續發展不斷注入新的活力。
四、旅游開發與體制創新
旅游業實際上是一種人力資本密集型的經濟,是創意經濟。誰的創意好,誰就能發展。珠海旅游業之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徘徊不前,發展較緩慢,就是因為把目標、過程、主體混淆在一起。對旅游業的發展,我們確定了許多目標,但實施過程不清楚,發展主體不落實。如旅游產品的開發,上幾界政府就已提出,但沒有人去研究產品的開發過程,由誰來開發產品也沒有搞清楚,結果是空喊了十多年,痛失了許多機遇。傳統思維與經濟轉型的不協調,就出現了這些問題。
從另一方面來講,同樣的旅游資源,由誰來開發,以什么樣的機制來開發,其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同樣一塊玉石原料,由高手來雕刻,就可能成為價值連城的精品;如由泥水匠來雕刻,就會糟蹋了這一塊玉。斗門溫泉的幾次開發實在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御溫泉”的火爆成功就是因為客商的靈活機制所致。所以,機制不一樣,效果完全不同。同樣的服務設施,同樣的員工隊伍,誰來經營,用什么機制來經營,效果也完全不一樣?!懊废品弧敝煌度霂装偃f元資金進行開發,而且搞得很成功。而如果由國有單位去搞的話,起碼要一千幾百萬元。如某景點為國有單位,門票價格是由物價局定的,幾十元一張門票,不管旅游旺季與淡季,不分早上與晚上,也不論市民與外地游客,誰都不能改變。這是什么機制?能適應市場嗎?如果采取承包或出讓的辦法,經營者早就會根據市場形勢實行浮動價格,自我調節了。
同樣的景點,誰來建設,效果也是不一樣的。我們經常強調,要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但為什么總是不可避免呢?因為造成重復建設的,往往都是財政、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投資的,投資以后,能否收回投資,投資是否對路,沒有人來負責;沒有經過科學認真的可行性論證,也沒有進行動態管理,根據變化了的情勢及時進行調整。
要轉換旅游資源開發的舊機制,必須實行開發權的拍賣、產權和經營權的轉讓、承包租賃制和名店委托經營等多種形式,大膽推開,公開操作。如名店的委托經營,我們的一些飯店賓館,一旦委托境外的著名管理集團經營管理,接待水平馬上就會提高,而且世界范圍內的連鎖經營,也帶來了客源的增加。珠海這幾年國有資本從流通領域退出就很有效,旅游飯店賓館也不例外。
從一個時期以來的實際情況看,旅游管理體制比工業體制還保守。因此,在體制轉換的過程中,首先要防止封閉操作。那種肥水不流外人田,搞封閉改革,不僅會因為低水平和資金不足而對不可再生的旅游資源造成浪費甚至破壞,同時在時間上也會喪失發展機遇。其次,要防止沒有約束條件的破壞性開發旅游資源。旅游資源開發權的拍賣,一方面要公開論價,另一方面要對其提出的開發方案進行專家論證,要把這兩個方面結合起來,公開競爭擇優確定開發單位。同時,要防止守株待兔的意識。要擴大對外招商,范圍越大,引進的開發者水平越高,帶來的資金越雄厚,開發項目的檔次和質量也會越高。要防止自建自用的傾向,把旅游項目搞成部門的小金庫,搞點創收。要牢固樹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觀念。
參考文獻:
[1]劉偉、朱玉槐·旅游學[M]·廣東旅游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2]鄒統釬·旅游開發與規劃[M]·廣東旅游出版社,1999年3月第一版。
[3]陶漢軍·旅游經濟專業知識與實務[M]·中國人事出版社,1999年5月第二版。
[4]仇保興·簡論旅游資源開發[J]·風景名勝,2000年第三期。
旅游業是低消耗、低污染、多關聯、可持續、投入少產出高的優秀產業。有關資料顯示,旅游業的投入產出比為1:4.6;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相關產業可增加收入10~20元;每增加1個旅游從業人員,可增加相關就業人數5人以上。旅游產業的發展能帶動區域經濟的群體增長,旅游事業構筑了一個向外界展示地區風情風貌、資源配置情況、經濟建設狀況的平臺,通過游客的流動展現地區的整體形象,提高知名度,進而推動經濟的發展。基于以上原因,各級政府都非常重視旅游事業的發展,通過各種途徑和措施來促進旅游事業的繁榮。以浙江省金華市為例,在2003年9~10月份,就舉辦了形式多樣的節會活動,其中規模較大、效果較好的有:永康中國五金博覽會、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東陽橫店農民旅游節、金華黃大仙文化旅游節。通過各種節會的舉辦,營造旅游品牌,開拓客源市場,提升旅游事業。同時向外界充分展示了金華市范圍內的產業結構狀況及其優勢,形成強勢產業群體,吸引資金和人才,推動經濟的發展。不僅如此,金華市委市政府為了促進本地旅游事業的發展,會同有關部門多次組織團隊前往香港、上海、南京、杭州、溫州等地舉辦各種展示會,展開各種宣傳,做大做強金華的旅游產業。
旅游事業的發展,關鍵在于旅游資源的開發。旅游資源是旅游者參觀游覽的目的,也是旅游業存在和發展的必備條件。通過充分挖掘和開發旅游資源,使其具有獨特的吸引力,才能招徠眾多的游客,促使旅游事業可持續發展。旅游資源的開發并非憑空臆想而為,需要通過搜集相關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才能開發出具有高檔次、高品味的旅游產品。承擔著"保存文化遺產,傳遞科學知識"職能的圖書館,有著豐富的信息資源和深厚的文化積淀,在支持旅游資源開發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在旅游資源開發中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
1圖書館支持旅游資源的開發
旅游資源可分為3類:一是以山水風貌為主體的自然資源,二是以歷史遺跡和人文景觀為主的人文資源,三是包含民俗風情、民間曲藝在內的文化資源。旅游資源的開發就是針對這3類資源的開發。無論是人文資源還是文化資源,都需要充分的考證、挖掘,才能得到開發利用。即使是怡情怡性的以名山大川為主的自然風貌,也只有注入文化內涵后,才能顯示其魅力。圖書館長期收藏積累的文獻信息資源中蘊含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信息,能很好地支援旅游資源的開發。
1.1圖書館支持旅游景點的建設。
旅游資源開發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旅游景點的建設,只有建好旅游景點,才能凝聚人氣,開拓市場,獲得經濟效益。旅游景點的建設主要包括:一是對古寺名剎、文物遺址的重建和修復,如杭州西湖景區重建雷峰塔、修復凈茲寺。二是依照景區的有關歷史事件和人物傳說增建相關景點,如金華雙龍洞景區黃大仙故宮的建設。三是主題公園的開發,如紹興柯巖風景區"魯鎮"的建設。旅游景點的建設都必須通過規劃、設計和實施三步實行。在進行旅游資源建設的過程中,必須利用相關的信息進行查全、考證,才能建設成蘊含文化內涵的景點,重現景點的歷史和文化風貌,才能構成人無我有的吸引力。圖書館應運用信息資源和人才的優勢,積極參與旅游景點的建設,為景點的規劃、設計提供相關的圖片、資料等有關信息,幫助相關部門快、好、省地建設旅游景點。金華市鑒于黃大仙(原名黃初平,東晉時浙江金華人,傳說于金華赤松山修煉成仙)在港澳及東南亞一帶的影響力,決定在黃大仙修煉得道之所--赤松山修建黃大仙故宮,以吸引港澳及外資的投入。金華市圖書館聞訊而動,搜集、整理有關黃大仙的資料以及浙中一帶道觀建筑風格的圖片,提供給相關部門,使黃大仙故宮在短時間內就建成,并對外開放。并通過今年的黃大仙文化旅游節的舉辦,取得了旅游事業發展和經濟建設雙重豐收的效果。
1.2注入文化內涵,深化文化旅游。
旅游者是因為了解異質文化的需要才產生旅游動機,實施旅游活動的?,F時,城市人喜歡到農村旅游,農民以到過大城市為榮,吸引雙方互動的原因就是農村簡樸的生活、淳厚的民風和城市的繁華所體現的文化本質。文化是旅游活動的本質屬性,旅游景區都包含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古寺名剎記錄著各自不同的宗教文化;文物遺跡跳動著歷史的脈搏;名山大川則訴說著各種傳說、朗誦著古詩名賦。缺少文化內涵的旅游景區,只能短暫地吸引游客的目光,無法震撼游客的心靈,缺少生命力和競爭力,最終會在旅游市場的競爭中被淘汰。發掘旅游景區的文化內涵,是旅游資源開發的重中之重。圖書館豐富的文獻,記錄著歷史長河中點滴事跡,積淀著各種文化。圖書館應結合各地的文化背景,有針對性地提供相關信息,為旅游景區注入文化內涵,增添景區的文化魅力。東陽橫店影視城里建有各種古致而宏偉的建筑,如秦王宮(仿秦阿房宮而建)、清明上河圖,初聽其名,令人神往。可走進秦王宮一覽,里面只見亭臺樓閣,水池和回廊環繞其中,而樓閣廊柱間卻是空白一片。如果在建設秦王宮時,有圖書館的參與,通過查找相關歷史圖譜及相關資料,各幢建筑分別給予宮名,在各處門口或廊柱間配上對聯,使游客置身其中,或賞聯玩味,或觸景聯想,在游玩的過程中定能增添許多樂趣,也將吸引更多的客源。
1.3挖掘民間曲藝,充實旅游內容。旅游景區吸引游客的不僅僅是景區的景色和相關的文化內涵,各地的民俗風情、民間曲藝更具吸引力。筆者在北京游覽民族公園時,就被其中的民族節慶活動和歌舞的表演所吸引而流連忘返。圖書館收藏的地方文獻中,詳細地記載著各地民俗風情和民間曲藝。圖書館應積極配合相關職能部門,充分挖掘這份財富,通過編排,在旅游景區內進行表演,定能增強景區的競爭力。浙江永康的"十八蝴蝶"和"九獅圖"就是挖掘出來的民間曲藝節目,它們相繼在法國桑特民間藝術節和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走紅。如能通過縮編,在永康方巖剛開發出來的南巖廣場上進行表演,不但充實了方巖景區的旅游內容,而且能提高景區的影響力,取得市場競爭優勢。
2旅游資源的開發,促進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2.1促進了圖書館特色館藏的建設。在現代信息環境下,各類網絡信息服務系統風涌而起,沖擊著圖書館在信息服務市場中的主導地位,造成了信息服務體系的重組。圖書館只有具備自己特色的館藏資源,提供特色服務,才能顯示其存在的價值和必要性,在信息服務的競爭中處于有利的位置。地方文獻是圖書館最顯自身特色的館藏資源。某一地區的地方文獻是當地的社會、文化、經濟發展的縮影,它包括記載著與某一地區有關的人、事、物的所有文獻資料。旅游資源的開發也是針對地區的人、事、物進行綜合的基礎上進行的。這正是地方文獻與旅游資源開發的契合點。由于各地的關聯性和人物的流動性,地方文獻中有很多重要的資源流傳于本地區之外。圖書館在支持旅游資源的開發過程中,僅僅借助于現有的文獻信息資源是不夠的,必須通過各種途徑搜集與旅游資源開發相關的完整的文獻信息,比如通過網絡查尋、走訪外地的名人或者名人后代、館際互借,等等;挖掘流傳于民間的傳聞、傳說及其相關的曲藝節目等。通過搜集、整理,不斷完善本館的地方文獻資源體系,促進圖書館的特色文獻建設。杭州西湖景區的主要景點環湖而設,在南線有西湖十景中的"南屏晚鐘"、"柳浪聞鶯",更有與北線的岳墳齊名的于謙墓。"賴有岳于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說明了當時環湖景區的風光。不知何時起,南線景點逐漸冷落,游客漸稀。對面的岳墳卻是熱鬧勝過往昔。為了重振南線旅游風光,杭州市有關部門決定從重塑于謙形象而起。"于謙史跡萬里尋蹤"就是在此背景下由杭州市委宣傳部和市政協牽頭,由相關部門實施的旅游資源開發的行動,于2003年9月9日啟動。圖書館應跟蹤而行,為有關單位提供于謙生活的足跡,以便更好地實現"尋蹤行"的目的,并在"尋蹤行"的過程中求得相關文獻信息,充實館藏資源。
2.2促使地方文獻科學地開發利用。圖書館收藏文獻信息資源的最終目的是被用戶所利用?,F代信息環境下,圖書館為用戶提供文獻單元的服務已滿足不了用戶的需求,只有通過對文獻信息中包含的知識的開發、提煉,提供知識服務,才能滿足用戶的需要。圖書館在參與旅游資源的開發中,應主動介入旅游資源開發的全過程,通過分析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的現時情況,充分發揮圖書館工作人員的信息能力,分析綜合地方文獻,抽取文獻中與當前旅游資源開發相關的信息內容,通過整合、組織,及時地提供給相關部門,為相關部門在旅游資源的開發中節約時間和金錢,加快旅游資源開發的速度。通過開發利用地方文獻,進一步認識到地方文獻的價值所在。圖書館應結合當地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狀況,主動地、科學地開發利用地方文獻,為地方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服務,為地方的兩個文明建設服務。如:通過分析名人錄以及相關媒體的人物報導,將有關地方名人的情況提供給相關部門,為引進資金、技術和人才做好前期準備工作;挖掘地方文獻中的傳統文化,與有關部門或者社區配合,為社區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提供文化原料。
2.3體現了圖書館的價值。圖書館長期以來深處閨中,只是被看作是收集文獻資料和借還圖書的場所,其價值不能被人所認識,這種境況嚴重地制約了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圖書館支持旅游資源開發,展示了圖書館工作多元性及其價值;通過開發地方文獻為旅游資源服務,支持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展現了圖書館文獻信息的作用。所以,圖書館應全力參與地方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同時加強宣傳,促使人們重新審視圖書館,了解圖書館的價值和功用,營造優良的環境和氛圍,促進圖書館事業的繁榮和發展。
圖書館經歷漫長的歷程,在今天依然保持著昌盛的局面,正是不停地緊跟歷史潮流,不斷地深化著內涵的結果。圖書館支持旅游資源的開發又是一種與時俱進、提高服務層次的具體表現。圖書館在參與旅游資源開發的過程中不但加快了旅游資源開發的速度,提高了旅游景點的品位,其自身也深有得益:通過支持旅游資源開發的實踐,豐富充實了館藏特色資源,完善了圖書館的服務體系,提升了圖書館的社會地位,加強了圖書館在信息服務市場競爭中的生命力和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劉華.論圖書館對《道藏》的開發與利用.中國圖書館學報,2002(2)
2劉莉.對西北地區地方文獻開發的思考.甘肅高師學報,2002(3)
山西是國內公認的旅游資源大省,這是山西旅游業發展的基礎,也使我們對山西旅游業的發展充滿信心。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客觀地看待山西這個旅游資源大省的資源劣勢,保持清醒的頭腦,并且做出相應的對策。唯有如此,才能使山西的旅游資源得到科學有效的開發,才能促使山西的旅游業健康、持續、快速地發展。
1山西旅游資源的劣勢
山西旅游資源最大的劣勢在于旅游資源中自然資源的相對薄弱。山西地處內陸,遠離海岸,缺乏沿海省市溫暖濕潤的良好氣候條件,夏季炎熱,冬季漫長寒冷,一年之中適宜旅游的時間不多,這是地理環境給山西旅游資源造成的先天不足。目前,山西旅游資源的主體部分是人文資源,我省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居全國第一位,古代寺觀、古代石窟、明清民居、古戰場、古代名人遺跡是山西最主要的參觀景點。山西最近幾年推出的三大旅游品牌:晉北佛教古建筑文化游、晉中晉商大院文化游、晉南黃河根祖文化游都以人文資源為核心。與此相比較,山西的自然旅游資源數量少、名氣小,遠遠不及人文旅游資源的情況。較著名的自然景區只有蘆芽山、太行大峽谷、蟒河等幾處,而且它們在省外的知名度遠遠低于平遙古城、云岡石窟,五臺山寺廟群等景區。經過幾年的集中宣傳,山西旅游業已經打響了“文化牌”,使外界對山西旅游區的文化內涵有了初步了解。但與此同時,也使人們對山西旅游區產生了一些誤解,以為到山西旅游就像是古人“游學”一樣,山西就是一個看文物的地方,沒有什么自然風光可看。山西人文旅游資源數量很大,但其中許多文物對普通游客吸引力不大,這也是山西旅游資源的一大劣勢?!拔迩曛袊瓷轿鳌笔巧轿魅艘詾闃s的一句話,而實際上對大量的游客而言,五千年的歷史有些太遙遠了,反而沒有多大的吸引力。山西數量眾多的古建筑、古壁畫、雕塑等都有較高的藝術價值,但對它們的欣賞也需要一定的藝術修養和專業知識。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可面對這些靜態的文物,外行連點熱鬧也看不上。山西舊石器文化遺址數量居全國第一,新石器、夏代以后的著名遺址也很多,但它們多數埋于地下,在地表幾乎什么都看不出來,普通旅游者對它們興趣都不大。山西的戲曲文物十分豐富,但其中的碑碣、壁畫、墓葬中的磚雕等一般都形體較小,不太引人注意,而現存的古戲臺多為獨立存在,作為旅游景點吸引力也不強。山西的長城總長度很長,跨越的年代也久,但大部分長城都損毀嚴重,缺乏景觀價值,作為旅游資源來開發很難有什么效果。山西的各類旅游資源的區域分布分散,不利于集中參觀。山西較為知名的景點主要有晉祠、五臺山、壺口瀑布、云岡石窟、平遙古城、皇城相府等。它們散布于全省各地,很多景區都距離省內中心城市較遠,相互之間也距離遙遠,難以組織旅游線路貫穿起來。壺口瀑布、五臺山等景區交通狀況還不太好,眾多中小景區的分布更為分散,并且交通、服務設施都不夠完善??扇胄圆?“旅多游少”成了在山西省旅游的過程中常見的現象。游客經過長時間的旅途勞累后并不能見到太多的參觀內容,這就會使游客覺得付出多而收獲少,降低景區的吸引力。山西旅游資源的總量很大,但種類少,相似性強,雷同現象較為突出。山西的景點中大量的是寺觀、祠廟、民居之類,盡管其本論文由整理提供中有許多國寶級文物,但游客們參觀多了之后也會感到乏味。晉中的晉商大院依靠群體優勢建立了較高的知名度,但就個體來說卻發展不平衡,游客不可能在一次旅游中參觀多個大院,一些知名度較高、交通便利的大院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而另有一些大院已陷入經營困境之中。大量雷同景點的開發、宣傳分散了財力與智力,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旅游精品的產生。超級秘書網
2應對措施
面對山西旅游資源存在的這些劣勢,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應對措施:2.1加強對自然旅游資源的開發與宣傳由于山西擁有豐富的人文資源,在過去的開發與宣傳工作中,我們過多地關注了人文資源,對自然資源較為忽視。實際上,并不是所有的人文資源都適合于大眾旅游,有些人文資源的勉強開發不僅難于收到很好的經濟效益,還可能導致對文物的破壞。另一方面,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生態旅游正在興起,成為目前最受歡迎的旅游項目,對自然資源的開發需要進一步加強。山西自然旅游資源的薄弱只是相對人文資源而言的,實際上,山西并不缺乏靈山秀水,只是缺乏很好的開發罷了,蘆芽山、龐泉溝、蟒河、歷山等自然保護區風景秀麗,各具特色;太行大峽谷、太行水鄉等景區都有已初具規模;省內各地可開發的自然景觀仍然很多。除開發之外,還要加強對自然景觀的宣傳工作,“黑煤”、“黃土”是人們對山西傳統的看法,我們要力圖改變這一負面形象,在省內外塑造“綠色山西”的新形象。2.2加強旅游資源開發的科學性與針對性在對各類旅游資源的開發中,我們必須合理規劃,有效利用資源。山西眾多的景區都采用了壘起圍墻收門票的簡單方式,對景區進行低層次的淺表性開發,靠資源吃飯,是典型的低水平運作;一些景區是盲目樂觀、盲目開發,未進行科學的市場預測就開始一廂情愿地大量投資,很可能得不償失;一些急于求成的開發者則不惜對文物、自然環境的破壞,進行破壞性開發。以上幾種情況都是對資源與資金的極大浪費。面對豐富的資源,我們應該本著保護第一的原則,遵循經濟規律,對那些景觀效果好,知名度較高、開發難度小的資源進行科學的市場預測,確立自己的客源目標,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開發與宣傳。對一些暫時不適宜開發的旅游資源,我們要作為潛在資源加以保護。一哄而上,遍地開花的開發,必然會使當地的旅游失去重點并導致景點間過分激烈的競爭,不利于旅游業的整體發展。2.3加強交通建設和旅游線路的組織山西的鐵路交通較為發達,高速公路建設居全國前列,航空相對滯后,而制約旅游業發展的關鍵是中心城市與旅游景點之間的公路交通。因此,建設高等級旅游專線公路是改善山西旅游交通的主要任務。在公路建設的同時,公交系統要及時開通通往景區的公共交通線路,以方便游客的出行。在旅游線路的組織上,我們要打破行政區劃的界限,改變目前以市(地)、縣各自為戰,獨立組織旅游線路的狀況,整合旅游資源,更為科學地組織省內旅游線路。同時,要把山西各景區融入整個華北、乃至北中國的大視野之中,把它們當作北方文化、北國風光的一個部分,積極與外省的景區、旅行社合作,使處于山西省邊界附近的云岡石窟、壺口瀑布、太行大峽谷、蟒河等景區能與周邊的內蒙古、陜西、河北、河南等省區的景區組成新的旅游線路,吸納更多的客源。2.4加強多品種的旅游產品開發山西旅游資源的劣勢之所以會較大地影響山西旅游業的發展,這與山西旅游產品的單一性密切相關。長期以來,觀光旅游幾本論文由整理提供乎是山西唯一的旅游產品,生態旅游還處于初步發展的階段。開拓思路、開發新的旅游產品是應對山西旅游資源劣勢的重要對策之一。除大力發展生態旅游外,隨著人們旅游意識的增強,旅游將日趨日?;?、郊野化,短線旅游將成為發展的主流。在這種背景下,發展省內游、假日消閑游大有市場,消閑旅游能夠為知名度不太高而自然風貌保持較好的景區提供較穩定的本地客源。面對山西漫長的冬季,條件適宜的景區可以開發冬季觀光旅游及滑雪、滑冰等體育旅游產品。倚托長城、古關隘等景觀可以開發古戰場旅游;倚托黃崖洞、大寨、西溝等景區可以開發紅色歷史旅游;倚托汾酒廠、老陳醋廠、煤礦等可以開發工業旅游。此外,探險旅游、考古旅游、會展旅游等產品都可以積極開發。
參考文獻:
[1]馬惠娣.走向人文關懷的休閑經濟[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
[2]劉作舟.區域發展戰略與產業結構[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
[3]唐留雄.現代旅游產業經濟學[M].廣州:廣東旅游出版社,2001.
[4]魏小安.旅游目的地發展實證研究[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2.
[5]鄒統阡.旅游景區開發與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6]馮寶志.三晉文化[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7]王進.三晉之旅隨筆[M].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2000.
【關鍵詞】旅游資源環境經濟價值生態系統服務價值風險損失損益分析
隨著旅游業的迅速發展,它對于生態環境社會等方面的消極影響逐漸暴露出來。如何對開發利用進行合理的規劃,在開發中保護生態環境,使區域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持續發展是目前首要研究的問題。自然生態環境具有價值,生態服務功能是人類生存與現代文明的基礎,科學技術能影響生態服務功能,但不能完全替代。
旅游行為具有兩重性,一方面旅游行為能夠促進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加劇了環境耗損和地方特色的消失。當前,對于旅游業這兩方面的作用,人們往往注意前者而忽視后者,認為其是無煙產業,投資少、見效快、產出高,而旅游消費又是一種精神消費過程,旅游資源不存在枯竭問題。實際上,過度開展旅游活動、不合理開發和游客的大量涌入,也會排出廢物、污染環境、消耗資源。主要包括:自然環境的污染與破壞、自然資源破壞、旅游資源破壞、生態破壞、社會污染。
一、自然生態區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
1、自然生態區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價值
人們的思維慣性認為,自然生態區如果沒有進行旅游資源開發,它的存在就是沒有價值的,甚至某些專業旅游人士也存在這樣的看法。原因在于:雖然它的存在有其自身價值,但這種價值并沒有通過貨幣形式體現出來,或只體現其中的一部分價值可以通過貨幣形式得以體現,而一旦進行旅游資源開發,門票收入、住宿收入、出售紀念品的收入等等大量的資金收益,讓人們看到資源開發后形成旅游區帶來的利益,進一步認識到開發的價值。正是由于這種觀念的存在,使人們在進行旅游資源開發的時候,一味只重視開發后的經濟收益,忽略資源的固有價值。導致對資源的野蠻開發,使生態環境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因此在旅游開發的時候要把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考慮在內。
2、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
通過一系列方法可以對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進行評估。如印度加爾各達農業大學德斯教授就曾經對一棵樹的生態價值進行了計算:一棵50年樹齡的樹,以累計計算,產生氧氣的價值約為200美元;吸收有毒氣體、防止大氣污染價值約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價值約31200美元;涵養水源價值37500美元;為鳥類及其它動物提供繁衍場所價值31250美元;產生蛋白質價值2500美元。除去花、果實和木材價值,總計價值約196000美元。
根據生態經濟學、環境經濟學和資源經濟學的研究成果,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價值評估方法可分為兩類:(1)替代市場技術法。它以“影子價格”和消費者剩余來表達生態服務功能的經濟價值,評價方法很多,包括費用支出法、市場價值法、機會成本法、旅行費用法和享樂價格法等等。(2)模擬市場技術法。又稱假設市場技術法,它以支付意愿和凈支付意愿來表達生態服務。功能的經濟價值,其評價方法為條件價值法。目前,常用的方法為條件價值法、費用支出法和市場價值法。
二、旅游資源開發的風險損失評估
1、旅游資源開發風險評估步驟與方法
(1)充分了解旅游資源開發地區自然和環境的基本狀況,包括地質構造、氣候、土壤、河湖分布、植被分布、社區分布等等。社會經濟狀況調查主要目的是為了了解社會經濟發展與環境的相互作用。旅游開發項目的社會經濟調查圍繞項目開發與區域經濟發展、人民生活、人群健康以及社會文化的相互作用展開。主要包括: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開發區的產業發展情況、毗鄰的工礦企業等。具體包括區域總人口、城鄉比例、人口密度、人均耕地與水資源、收入水平與主要來源、居住特點與村鎮分布、占地拆遷問題及安置辦法、區域社會文化特點,有無特別風俗、教育普及程度、人口文化素質、人文景觀與歷史文化保護目標。
(2)分析旅游資源開發活動可能影響的地區范圍。旅游資源開發活動可能影響的地區范圍包括開發活動的直接影響范圍和間接影響范圍。按照程序,可分為調查范圍、分析范圍和影響范圍。按照受影響因子的性質,可分為植被、動物、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等不同因子相應的調查與評價范圍。一般確定此范圍所考慮的因素是:地表水系特征、道路交通狀況、地形地貌特征、生態特征、旅游開發項目特征等??梢园崖糜钨Y源開發活動及其影響范圍分為三級,如表1所示。
(3)風險識別。逐項分析旅游資源開發活動可能產生的對自然環境社會因子各方面的影響,綜合分析風險種類及風險發生概率。歷史記錄法——歷史上許多類型的生態環境破壞事件不斷重演,如一定頻率的暴雨、洪水都有出現期。通過查閱區域的地方志可了解當地歷史上的生態環境破壞事件及災害事件,再根據區域旅游開發活動的現狀,分析歷史環境破壞在當前條件下發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損失。成因分析法——對于自然環境破壞不僅可分析發生原因,還可以找出其發生的規律,揭示其發生的可能性及時空分布。預測法——根據區域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區域旅游開發的性質和強度,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生態環境破壞事件。
(4)風險估算。不同的風險種類具有不同的風險估算方法,應用這些方法,分析各種風險可能產生的損失,最后進行加和,得到總的風險損失,估算方法如表2所示。
(5)風險評價。對風險損失嚴重程度進行評價,計算規避風險可能付出的代價,進行全面動態綜合比較,以確定具體的旅游資源開發活動是否應在這些可能產生風險的地方有所規避,或進行先期預防,并制定風險規避防范對策與建議。其中主要包括:主要對象——旅游開發建設項目。主要目的——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解決優美和持續性問題,為旅游資源開發區域長遠發展利益服務。評價因子——生物及其生境,污染的生態效應,根據旅游開發活動影響性質、強度和環境特點來篩選。評價方法——重生態分析和保護措施,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結合,綜合分析評價。工作解度——闡明生態環境影響的性質、程度和后果。評估生態風險損失,采取有效措施使生態環境功能達到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措施——合理利用資源、尋求保護、恢復途徑和補償、建設方案及替代方案。評價標準——法定標準、背景與本底、類比及其它、具有研究性質。
三、旅游資源開發的損益分析
通常,在對旅游資源開發收益情況進行分析時,一般考慮開發的費效比問題,即開發后產生的經濟收益與開發所需的資金及日常維護費用之間的差值,而忽略生態環境的價值,低估環境破壞的社會成本。產生這種現象,原因在于在市場中環境的社會價值通常得不到正確的反映,造成市場失效。這主要由于以下因素導致:第一,由于很難制定資源的所有權與使用權,正如空氣一樣。第二,有些從環境中獲取的資源可以市場化,而其它的則不能,比如森林、木材可以市場化,由分水嶺保護而產生的環境服務則不能市場化。因此,一些非市場的收益經常被忽視。第三,公共可取性資源導致它們可以被所有人開發。如開發者并沒有認識到森林資源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從而導致大量開采。
在將生態環境價值和損失納入到分析系統中之后,旅游資源開發的最終收益及區域最終長遠價值計算不再只是單一的經濟因素,而是包括了3個方面:自然生態區未開發前的自然環境價值A;自然生態區旅游資源開發的潛在風險損失B;自然生態區旅游資源開發的費效比(旅游資源開發后產生的收益——開發所需的資金及日常維護費用)C。
在將生態環境經濟價值及生態環境損失納入到旅游資源開發的損益評價之中去后,自然生態區旅游資源開發的最終收益將變為:C-B,而不是簡單經濟增長計算中的C,自然生態區旅游資源開發后的最終長遠價值將為:A+C-B。通過這種方法,在對自然生態區進行資源開發之前,對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和生態環境損失進行貨幣化計算,是將環境問題外在化處理的一種方法。這種計算,把旅游區未開發前的自然生態系統的環境價值與開發的潛在風險損失,納入到開發的收益和旅游區的長遠價值計算中去,使開發的損益分析前后綜合成為一個完整的系統。這樣,旅游工作者們在制定旅游規劃時,以及在進行資源開發時,就不會單純考慮到開發的費效比C的最大化問題。而是把原生態環境經濟價值A與開發的風險損失B一并考慮進行計算。因此,通過這樣的方法和步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開發的盲目性及單純追求經濟效益的旅游開發行為對區域整體環境造成的長遠破壞,從而在經濟、社會、環境三個關鍵領域尋求一種平衡,促進旅游業可待續發展(見圖1)。
【參考文獻】
[1]曾賢剛:環境影響經濟評價[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2]馬彥:我國西部旅游資源的可持續性開發[J],武漢工業學院學報,2001.
[3]T.阿姆達爾:挪威風險評估的新準則[J],水利水電快報,2001.
(一)相關的少數民族旅游資源開發保護法律不完善
對于少數民眾旅游資源的保護來說,政策和法律是制度上的保障,起的是基礎性的保護作用。政府在制定相關的政策及法律法規時,各個地區幾乎不存在差別,但是在執行的過程中,就會存在執行力度上差異,進而導致旅游資源保護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另外,在相關的法律法規及政策方面,還存在著不完善的問題,無法真正的發展法律保證的作用,導致旅游資源在開發的過程中,不注重保護,破壞了少數民族文化的整體價值。
(二)橫向有效的合作機制作用不明顯
在對少數民族文化旅游進行保護時,我國采取的合作機制為非橫向有效的,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對于特殊的少數民族文化旅游資源,政府采取的措施加強與文化部門之前的溝通,為旅游資源的保護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第二是加強政府之間的合作;第三是加強政府與社會團體的合作。通過這三方面的非橫向有效的合作機制,良好的保護了旅游資,但是在橫向有效的合作機制方面,還未能充分的發揮作用,未起到真正的保護旅游資源的目的。
(三)整體保護概念模糊
在整體保護概念中,要求旅游資源與少數民族文化之間實現和諧發展,在保證少數民族文化完整的基礎上,進行開發。在開發少數民族文化旅游資源時,整體概念模糊,只重視開發,不重視保護,造成了文化價值的破壞。
二、加強少數民資文化旅游資源開發保護的有效策略
(一)堅守民族差異性,挖掘民族文化內涵
民族差異性是啥少數民族文化旅游存在的主要原因。不同的少數民族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如果沒有這種差異性,那么少數民族文化旅游也將不會存在。在傳統的旅游規劃中,更多的考慮市場需求、經濟條件等,忽略了文化的考慮,這使得旅游業的輝煌只是一瞬間。因此,在開發少數民族文化旅游資源時,首要考慮民族文化,將民族文化的深刻內涵挖掘出來,并進行多角度、多形式的展示,將不同民族的文化差異性保存下來,實現開發與保護并行。
(二)提高少數民族居民保護的自覺性
在過去,我國經濟的發展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今天,人們在享受較高的物質生活水平的同時,也受到了環境的懲罰,因此,如果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不注重生態文化及環境的保護,那么人類所面臨的將會是環境更多的懲罰。在開發少數民資旅游資源的過程中,要加強少數民族文化保護的宣傳教育,讓少數民族居民認識到保護的重要性,從而有效的提高其自覺性,主動地保護本地的少數民族文化。
(三)變靜態保護為動態保護
在過去,對少數民資文化旅游資源采取的保護措施為靜態保護,也就是在實施保護的過程中,通過一些靜態的方式來保護少數民族文化,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靜態保護方式已經不滿社會的需求,繼續建立更為完善的保護機制,將少數民族文化價值保存完整。另外,在保護的過程中,要實行動態保護,對于某些少數民族文化來說,可以賦予其新的時代精神及內涵,因此,政府可以在相關專家的指導下,對其進行科學開發及保護。
(四)開發與保護并舉,實現可持續發展
之所以要開發少數民族文化旅游資源,是為了實現當地旅游業的發展,以便于促進經濟的增長。但是在開發旅游資源的過程中,要避免盲目的開發以及片面的追求經濟效益,不過,也不能過分的強調保護,限制旅游業的發展。因此,要同時發展開發與保護,實現少數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三、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