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1:15
序論:在您撰寫農業技術管理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濕地農業”的提出
“濕地農業”的概念是在“濕地”概念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多水(包括地下水、地表水)是濕地的基本特征。國際上提出濕地的概念,主要是鑒于該類自然資源對調節自然環境和保護生物物種的絕對重要性,即所謂“大地之腎”的特點提出來的,其核心是要加強對濕地的保護[6~7]。但對我國江漢平原乃至長江流域來講,近600年來,已有大片的濕地被開墾成了以水稻田為主的人工濕地,該濕地的主要功能已轉變成農業經營的基礎條件、生產農產品的功能上來。在該地區農業經營中,除要保護好依然存在的部分自然濕地、發揮濕地的生物和生態功能外,農業的經營本身還或多或少受到本區濕地特征的影響,如何根據其特點進行農業經營、處理好濕地開發、利用與保護之間的關系,是濕地農業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很早以前,我國勞動人民針對南方多雨的特點,在有效排水和農業利用上就創造了一套成功的方法,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了著名的“桑基魚塘”系統,在長江下游地區則有所謂“圩田”利用方式。而在長江中游的兩湖平原,則是以湖垸形式的土地利用方式占優勢。而且這部分地區在我國農產品生產上的地位十分突出。相對于我國北方干旱地區的干旱農業而言,我國南方濕地季風氣候條件下湖泊濕地地區的濕地農業,還面臨著一系列特有的問題與挑戰。開展濕地農業研究意義十分重大[8~13]。
2江漢平原濕地農業的特點
在低濕地上之所以短期內發展了出色的農業,固然與人口壓力密切相關,但也與其具有獨特的優點息息相關。江漢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光熱水資源豐富,雨熱同季,宜于農作;交通發達,綜合經濟實力雄厚,湖北省綜合經濟實力百強縣大都位于江漢平原地區之內。但是在20世紀50~80年代期間,江漢湖泊數量和面積急劇減少,耕地面積驟增,生態環境日益脆弱化。農業災害,包括洪、澇、漬、干旱、病蟲、冷熱等日益嚴重,農業耕作和生活的設施水平與條件十分惡劣,農業的結構單一,勞動生產力與土地生產力徘徊不前,農業資源浪費嚴重,比較效益低下。形成了江漢平原濕地農業的基本背景[10,12]。江漢平原的濕地農業還具有一些具體特點。
2.1垸田特征
江漢平原濕地墾殖所產生的直接結果是大量垸田的產生。所謂垸田,就是人為地由湖邊向湖心通過建立堤壩、排干湖水,建立相應的水利設施,即所謂“圍湖造田”形成的農田。最后在地貌上就自然形成了一個個由人工開挖形成的水系相對獨立的垸落。從大的方面來看,垸田由于開墾歷史不同,所屬各異,因而垸落與垸落之間形成各種人為的隔離和阻礙,道路和水系混亂,不利于農田作業以及灌溉、排水與行洪。每逢5~10年一遇的大雨,往往形成大面積內漬[1,14]。
垸田的另一特征是土壤長期接納河流沖積物和湖漬物,因而表現為土體深厚、有機物豐富、土壤潛在肥力高但有效肥力低。由于其土地平整與水利設施大都不充分,因而排水不良。春季土壤升溫慢,形成所謂“冷漬田”。此外,還有一部分低湖田表現為土壤粘粒成分含量高、土壤結構不良。從土壤營養上來看,該地區土壤嚴重缺磷和缺鋅[4,15]。
2.2地貌和生態上的分異特征
江漢平原的農田多由湖泊開墾形成,在地貌和生態上呈現出有規律的變化。王克林等在對洞庭湖濕地進行探討時指出了洞庭湖區具有碟形盆地圈帶狀立體景觀結構的特點。并將該濕地歸納成3個圈次,即1)內環敞水帶;2)中環季節性淹沒帶;3)外環漬水性淹沒帶[2,8]。蔡述明等在江漢平原四湖地區監利新興垸進行的研究闡明了四湖地區“湖垸同體”,從湖邊到湖心可分為9種農業利用地貌類型的規律[4]。我們通過對典型碟形洼地——高場示范區的剖析,觀察到一個沒有徹底完成墾殖過程的低湖地在多個土壤特征上(地下水位、土壤剖面結構、土壤機械構成、土壤營養、土壤溫度和綜合土地質量)存在明顯的梯級遞變,因而其適宜的農業利用價值也是不同的。
2.3災害加劇與生態脆弱化特征
由于本地區獨特的地理氣候特點,近幾十年來自然災害的頻率和程度日益加劇。主要災害有洪災、澇漬、干旱和病蟲災害等[16~18]。葉柏年等在分析湖北省旱澇發生情況時,論述了進入上世紀80年代以來,災害日益加重,如1980、1982、1983、1991、1993、1995、1996、1998年均為特大洪澇年,每年因洪澇使農田成災面積均超過66.7萬hm的標準,平均兩年就遇一次,其中1991年農作物受災174.97萬hm,農業損失55億元。80年代與50年代相比,旱災面積增加1.28倍,澇漬面積增加1.67倍。
王學雷等對江漢平原的生態脆弱性進行過專題論述[19]。除上述以洪澇為主體形成的各種自然災害外,江漢平原還面臨嚴重的生態脆弱化問題。包括,1)耕地面積日減,人口驟增,土地的承載壓力越來越大;2)土壤有機質含量逐年下降,物理結構劣化,生產性能下降;3)生物多樣性下降,時有暴發性或毀滅性病蟲害發生;4)水體面積減小,湖水水質下降,漁農矛盾日漸突出;5)農業內部結構單一,農業經營比較效益低,農業經濟再生產難以完成;6)農業設施老化,基本建設嚴重落后,農民生活得不到應有保障,等等,應該說濕地地區的農業面臨著一系列嚴峻的挑戰。
3濕地農業技術體系探討
局部性、季節性水環境惡化是南方低濕地的一個帶普遍性的問題。位于該地區的以湖泊為主體的自然濕地既是當地農業的重要環境,又在該地區整體的水資源調度和控制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必須從整體上來認識南方低濕地區存在的各種問題,大力開展濕地農業技術研究(圖1)。
附圖
圖1“濕地農業”構成圖
3.1濕地農業關鍵技術的探討
“九五”期間,我們對農業濕地中的主體——澇漬地合理開發利用技術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關鍵技術包括:
(1)澇漬地農業小區綜合整治開發規劃與實施研究建立了兩個分別代表典型“湖積地”和“沖積地”的澇漬地改良綜合開發示范區,在示范區的綜合整治與開發規劃中提出了以“單元水系”為基本單位整治澇漬地的觀點,將農田基本建設作為整治澇漬地的先決手段。規劃中還引入了日本區域排水規劃的數理模型與土地分析的“數量化理論Ⅰ”,實踐證明上述兩種方法對江漢平原濕地地區微地域特點的分析具有較好的適用性。研究還將高場示范區的開發模式總結為“農田整備+梯級開發”,岑河示范區的開發模式為“農田整備+優化模式”[22~24]。
(2)
澇漬地排水改良技術
濕地農業中農田的排水是一項關鍵技術[25~27]。研究開發和引進了適合于濕地農業小區排水的數學模型以及農道、溝渠、土地平整的工程技術參數。深入探討了農田澇漬相隨的作用過程和主要作物棉花、大豆、油菜在關鍵生育期的排漬標準和澇漬排水綜合控制指標[28]。
(3)澇漬地土壤肥力特征及改良技術
選擇典型地域對近20年來大范圍的江漢平原濕地農田土壤肥力動態演替進行了分析和評價,采用土壤系統分類法,對澇漬地的土壤類型進行了重新劃分,找出了不同類型澇漬土壤的特征與利用方法。探討了澇漬地土壤的分布與肥力演變規律。
(4)適生生物種質資源的發現、引進與鑒定
對多種水生經濟植物蓮藕、芡實等的適宜特性進行了鑒定。發掘并開發了新魚種——月鱧,繼續擴大了對適宜于濕地的早熟西、甜瓜品種的篩選,選出適合于大面積推廣的新品種“黃寶石”、甜瓜“豐甜1號”。引進篩選出“兩優培九”和“豐兩優1號”等品種作為濕地高產優質水稻換代“組合”。
(5)主要作物抗澇漬的機理及抗漬高產栽培
重點對水稻、油菜等作物不同抗(耐)性品種間差別產生的機理進行了探討,并總結出一套本地區水稻的抗漬栽培技術體系。研究認為栽培上應重點抓好品種篩選和育苗技術兩個環節[29]。
(6)澇漬地作物病蟲草害的發生規律及綜合防治技術
重點對澇漬地上易發生的稻飛虱、稻螟和紋枯病、白葉枯病的發生特點進行跟蹤調查,以有效排水和節水灌溉為出發點,探討了病蟲草害綜合防除策略。
(7)澇漬地生態環境異化評價及生態恢復技術
濕地環境異化程度在日益加重,環境異化的根源在于人類對濕地資源的過度和不合理的利用。環境治理策略既要注重緩解環境壓力,也要注意照顧當前經濟發展,要做到二者的良性互動。
(8)澇漬地高效農業模式研究
濕地良好的土壤潛在肥力和充裕的光、溫、水等自然資源為本地區農業的主體產品開發和農田多熟制提供了十分難得的自然條件[5,30~32]。以“麥—瓜—稻”模式為基礎,面對新的農村形勢,新創了4種高效農業模式。這4種模式是系統針對本地區爽水型高產水田、旱田、農牧肥結合以及保護地栽培方式分別形成的,在生產中已得到迅速推廣。
3.2濕地農業綜合開發典型模式探討
濕地農業模式總體上可分成農田高效農業模式,農林間(混)作模式,水體養殖模式,種養加一體化模式和碟形地域梯級開發模式等5類。每一類有若干種形式的模式。主要模式可以歸結為如下幾種:
(1)適宜于中小水面的分層混養模式;
(2)適宜于連片池塘的魚、豬—禽復合混養模式;
(3)適宜于大中型水面的網箱養魚與流水圍欄精養模式;
(4)野生水生植物人工種植園模式;
(5)適宜于河灘湖灘季節性淹水帶的耐漬經濟植物模式;
(6)低湖田魚—稻—藕共生模式;
(7)湖區生態公園觀光農業模式;
(8)適宜于大面積低湖田的一季中稻模式;
(9)適宜于典型碟形洼地的梯級開發模式;
(10)適宜于高產爽水區的多種農田高效種植模式,包括:麥—瓜—豆—稻模式;油—瓜—稻模式;菜—甜瓜—雜交棉模式;大麥=玉米+綠豆—晚稻—畜禽模式。
優化模式的實施產生了良好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其中經濟效益尤為顯著[3,5,33~36]。
3.3濕地農業的若干技術難題
縱觀江漢平原過去幾十年來的研究,濕地農業的技術研究多集中在點、區或者局部技術環節上,成績很大但有所偏頗。今后應加強如下重大關鍵問題的研究。
(1)關于濕地農作區國土綜合整治,即生產、泄洪和湖區水面面積的合理比例及其規劃建設問題。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湖泊面積還在繼續減少,減少的部分主要用來作漁業養殖用。與低湖農田的利用方式相比,漁業養殖兼顧了蓄水、生產和調節生態環境等多方面功能,生態與經濟效益顯著,因而顯示出較大的優越性。但江漢平原全域內土地面積如何在生產、泄洪和湖區水面之間分配出一個合理的比例,并通過具體地規劃、布局(該布局還應該與相關的水利、農業設施相匹配),是今后濕地農業中必須要解決的一個首要問題。應該學習日本“土地改良區”的做法,大范圍統一規劃,整體分區建設;通過立法,集中來自于國家、地方和農業經營者的有效投資;規劃與建設必須遵循統一的技術規范,做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與開發、保護的有機結合。
(2)關于拳頭產業的選擇與培育。要在減輕澇漬為害的同時,充分發揮濕地地區多水與土地肥沃的優勢,培育特色產業,建立相應的優質、名牌商品基地。而這一方面恰好是江漢平原濕地農業過去的薄弱環節。具體來講,需水較多的水稻、油菜,水生動物(魚、鴨、鵝等)養殖,水生經濟植物產品是本地區農業發展的潛在優勢,但一直以來未形成相應的產業和產品優勢,今后應重點研究其從基地化生產到加工、包裝和銷售一體化的技術,形成濕地農業的特色。
(3)關于恢復優美環境與確保食物安全。江漢平原的地理特點決定了該地區各種用水可能在不同區域之間產生多次循環使用,而且人畜飲水、農業灌溉用水與生活排水之間極易相互混雜。以水作媒介,農藥、化肥及有機污染物容易得到迅速傳播與分布,從而導致對環境的大面積污染,進而導致對農產品的污染。在江漢平原這個傳統的農業集約區和國家農產品生產基地,如何保證農村廣大土地以及農產品免遭污染,改善農業從業者的生產與生活環境,將是今后濕地農業技術體系中的一個難點。
【參考文獻】
[1]陳世儉,蔡述明,羅志強.生態工程在湖垸濕地農業持續發展中的應用[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1997,6(3):253~258.
[2]王克林.洞庭湖區濕地生態功能退化與避洪、耐澇高效農業建設[J].熱帶地理,1999,19(2):130~136.
[3]孟憲民,崔保山,鄧偉,等.松嫩流域特大洪災的醒示:濕地功能的再認識[J].自然資源學報,1999,14(1):14~20.
[4]蔡述明,王學雷,黃進良,等.江漢平原四湖地區區域開發與持續農業發展[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6.
[5]黃jǐng@①,雷海章,黃智敏.論我國江漢平原濕地農業的可持續發展[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1,(3):34~36.
[6]呂憲國,黃錫疇.我國濕地研究進展[J].地理科學,1998,18(4):293~299.
[7]朱建國,姜文來,李應中.我國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根本出路[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00,(4):50~53.
[8]王克林,劉新平.洞庭湖濕地抗逆型農業開發模式研究[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1995,(3):18~22.
[9]李曉青,程偉民,謝炳庚.江南丘陵稻田濕地景觀生態系統功能與效益研究——以攸縣為例[J].應用生態學報,1995,6(supp.):112~118.
[10]金伯欣,鄧兆仁,李新民.江漢湖群綜合研究[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11]徐琪.濕地農田生態系統的特點及其調節[J].生態學雜志.1989,8(3):8~13.
[12]黃進良.洞庭湖濕地的面積變化與演替[J].地理研究,1999,18(3):297~304.
[13]丁疆華,溫琰茂,舒強,等.鄱陽湖濕地保護與可持續發展[J].環境與開發,1999,14(3):42~44.
[14]李勁峰,李蓉蓉,李仁東.四湖地區湖泊水域萎縮及其洪澇災害研究[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0,9(2):265~268.
[15]向萬勝,古漢虎.湖北江漢平原四湖地區濕地農田土壤的養分狀況及主要障礙因子[J].土壤通報,1997,28(3):119~120.
[16]葉柏年,陳正洪.湖北省旱澇若干問題及其防災減災對策[J].氣象科技,1998,(3):12~16.
[17]傅云新,鄧先瑞.江漢平原旱澇時空分布特征[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1997,6(4):379~383.
[18]金衛斌,雷慰慈.湖北四湖流域的洪澇災害與生態減災對策[J].環境科學與技術,2000,11(3):38~41.
[19]王學雷.江漢平原濕地生態脆弱性評估與生態恢復[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01,35(2):237~240.
[20]王洋,齊曉寧.吉林省中西部平原區低濕耕地整治及綜合開發模式[J].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2000,16:105~107.
[21]張明祥,嚴承高,王建春,等.中國濕地資源的退化及其原因分析[J].林業資源管理,2001,(3):23~26.
[22]高繡紡,李方敏,謝紅.日本的農村整備事業及啟示[J].科技進步與對策,1998(特刊),15:112~116.
[23]黃永平,田小海.數量化理論Ⅰ在農地分級中的應用[J].湖北農學院學報,1999,19(2):148~153.
[24]朱建強,潘傳柏,章賢東,等.中日專項技術合作項目岑河示范區排水規劃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1998(特刊),15:69~77.
[25]劉祖貴,郭國雙.漬害稻田合理排灌技術的研究[J].灌溉排水,1994,13(3):1~6.
[26]李振華,管光生.改造湖區低產田的研究[J].灌溉排水,1996,15(4):38~40.
[27]朱建強,歐光華,黃發新.四湖流域農田排水有關問題研究[J].灌溉排水,2002,21(3):39~43.
[28]朱建強,張文英,潘傳柏,等.幾種作物對澇漬脅迫的敏感性試驗研究[J].灌溉排水,2000,19(3):42~46.
[29]田小海,龔信文,工藤哲夫.水稻在澇漬條件下的產量形成試驗初報[J].湖北農學院學報,2000,20(4):289~291.
[30]黃智敏,田小海,鄢圣芝.四湖澇漬地區主要種植制度的氣候評價[J].湖北氣象,2000,(2):18~20.
[31]江蘇省種植制度研究課題組.江蘇沿江經濟發達區高產高效持續多熟種植制度研究[J].江蘇農業科學,1997,(1):1~4.
[32]李曉儲,劉貴陽,黃利斌,等.揚州市珙江低濕江灘地林農復合構建模式早期經濟效益研究[J].江蘇林業科技,2001,28(5):6~10.
[33]鄧德源,李開倫,向德楷.濕地資源開發模式[J].自然資源,1991,(5):18~20.
[34]王纓,周明全,夏昌銳,等.稻田高效間作模式生態經濟效益研究[J].中國農業科學,1995,28(1):61~68.
[35]王纓,雷慰慈.旱田間作模式生態經濟效益研究[J].生態學報,1998,18(4):426~432.
[36]黃jǐng@①,馮中朝,黃智敏.江漢平原“三高”棉田優化模式效益評價[J].農業現代化研究,1997,18(7):55~58.
廣義上講,生物技術是利用有機體、死細胞、活細胞以及細胞內含物,采用特殊的過程生產出特殊的產品應作到農業、醫藥以及環境修復治理中,尤其是70年代基因工程的出現,它能改變、取代物種的基因。
生物技術在農作物中已有廣泛的應用。最初通過遺傳工程獲得而進入市場的作物是:玉米、大豆和棉花。它們經轉基因后具有抗除草劑和棉鈴蟲的能力。這種玉米、大豆和棉花從Bt細菌獲得基因,經遺傳改良后具有防蟲害的能力。利用Bt細菌獲得經遺傳改良的作物的潛力是相當大的。例如:美國有200萬hm2的Bt棉花,澳大利亞有40萬hm2,兩者各相當于2.5億美元價值。如果將Bt玉米引種在美國1000萬hm2的土地上,只要增產5%,就意味著能增加3.5億美元收入。這項技術進一步促進了Bt制劑控制蟲害在商業上的應用。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經轉入特定基因的玉米品種,這些品種能同時抗除草劑和一些蟲害。
生物技術在畜牧業上應用所獲得的益處與在農作物上相似。一方面,生物技術有助于提高畜禽的生命力以及消滅競爭者。促進畜禽生長的物質有生長激素以及促進其生長的調節劑,這些物質可由基因工程而獲得。如利用鼠類基因(該基因能促進角蛋白的形成)能獲得了經遺傳改良的綿羊,這種綿羊比普通棉羊產毛量能提高6%左右。另一方面,生物技術在提高農作物產量、質量的同時,有助于提高畜牧業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例如,通過控制飼料作物體內碳水化合物含量可提高畜牧業生產力;利用基因調控技術可以提高包括豆科作物在內一些作物的蛋白質含量,減少飼料作物中難消化的木質素含量等。達比等人已生產出一種轉基因三葉草,可應用于澳大利亞綿羊牧場。該基因來自向日葵,經轉基因的三葉草能制造富含氨基酸的蛋白質,該蛋白質經食物鏈進入綿羊體內,進而能提高產毛量。
生物技術給人類帶來的益處也包括在生態和環境兩個方面。利用生物技術提高現有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產力可以減低農業向原始的、自然、半自然生態系統擴張的要求,因此,它有助于有人類保存、保護地球上僅有的自然生態系統及其資源,有助于人們未來再利用其中的基因資源開發新的產品。
生物技術已用于生產抗蟲害、抗除草劑作物。正如前面所述,一些轉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等具有抗蟲害、抗除草劑的能力。1995年人們可以在市場上購買到轉基因馬鈴薯,這種馬鈴薯能產生水晶蛋白,而水晶蛋白對科倫那多馬鈴薯甲蟲有毒害作用。這些轉基因作物能減少殺蟲劑的用量,降低殺蟲劑及其殘留物對食物鏈、水體造成污染,從而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
在許多農業生產區,土壤氮素可利用量是制約農業生產力提高的一個重要因子。而一高科技農業生產區使用人造氮肥是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的。制造氮肥要利用大量能源,據統計,英聯邦農場平均投入的能源大約有50%來自肥料。由施用肥料而產生的溫度氣體(二氧氣化碳、氮氧化合物等)不可避免地促進地球氣候變暖。除此之外,農業土壤的氮素流失是水體富營養化的主要原因。
生物技術的利用能為這些問題的解決提供潛在的、真正有價值的幫助。
同樣,人們可以利用真菌來提高土壤養分的有效性。溫萊指出:特定的真菌類能促進土壤養分的釋放,從而促進作物生長;真菌也能通過分解有機物質(例如纖維素等)釋放出糖類,促進固氮菌的生長。進一步提高土壤養分有效性的可能,包括獲得轉基因細菌和真菌,以進一步增強它們制造養分和釋放土壤養分的能力。轉基因作物的最終目標是使作物本身能夠自行固氮,避免、減少使用人造肥料,從而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這在目前尚不可能,但在將來卻有望實現這個目標。
二、生物技術帶來的不利
從經濟角度上講,生物技術帶來的不利并不明顯,然而,它會引起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因為,生物技術公司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發達國家可以通過輸出生物技術產品而獲得利潤。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家由于技術、及其產品還遠沒有被廣泛接受。
生物技術可能引起生產方式和人類健康的退變。這種情獎品可能會隨著需要特定處理的轉基因作物的出現而產生,特別是抗除草劑的轉基因作物出現。農民必須從同一公司購買種子和除草劑,否則除草劑起不了作用。同樣的問題也可能在需人造肥料的轉基因作物上出現,這些轉基因作物會取代傳統的依靠有機肥的作物,后者在發展中國家是很普遍的,并且也有利于環境保護。生物技術在食品上的應用對發展中國家的農民也會造成許多困難。生物技術也會對人類的健康制造麻煩。近年來在英國已有這方面的報道。特別是當能引發人體過敏反應的基因轉入農作物時,例如,堅果能引發人體過敏反應,若它的基因被導入其他作物,則有可能其他作物也會引起人體過敏。為了預防起見,轉基因作物產品必須經免疫測定篩選后才能利用。
生物技術也可能引發環境問題。人們利用生物技術生產出抗旱、耐鹽、抗病蟲害作物同時,也導致生物多樣性遭受嚴重破壞,甚至導致一些物種滅絕。這一結果是由于生物技術促進農作物向它原本不適應的地域擴張而造成的。生物技術同樣加速土壤侵蝕和沙漠化。農業,尤其是耕作農業的擴張會增加除草劑、殺蟲劑、人造肥料的使用,農業中不斷投入的能源促進全球變暖。與此同時,氮素生物化學循環的改變也加劇了水體的富營養化,直接影響人類和動植物的生存。
1.1健全農業科學技術管理體制,制定長期遠大科學技術發展戰略針對農業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以戰略高度的視角制定預期性部署,對各自為政的科技管理體制打破,強化和健全農業科學技術管理的法律保障,全力保護知識產權,對于獲得重大科研成果并轉為實際應用的單位和個人要重獎。組建科研成果轉為實際應用的保障機制,健全技術市場和金融市場。把農科研投放在公共財政保障上。要重視農業科研領域,把農業科研作為農業持續增長的需求。制定遠大的農業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目標,不但是農業經濟保持長期平穩發展的重大措施,現代農業科學技術要取得進步也必須這樣做。國家農業科學技術的主要管理部門和地方政府應該從長遠著想,使農業科學技術工作更加合理化、規范化,從而促成三個層次配置的最優化,給予我國農業由現行農業轉向新興農業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
1.2努力貫徹科教興農戰略,快速將農業科學技術轉為實際應用進行科學研究的目的就是希望使科學研究轉為實際應用,科學研究成果轉為實際應用涉及到各個階段的發展過程。從廣義上講,科研成果轉為實際應用主要包括科技提供、轉化、需求及科技條件系統等組成的大系統,包含創立、完善有關機制收入分配機制、考核機制、獎勵機制、調控機制等運行過程。從狹義上講,科研成果轉變主要由實驗室研究、實驗性試驗、生產性實驗、工業化生產等步驟組成,應管控大學、科研機構、研究開發及成果實際應用接續體系。做好大學、科研機構和工廠及地方的科技聯系,發動全體農業科教研究部門與民營企業參加多元化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工作。農業科學工作要遵照市場經濟規律操作,生產企業部門的需求是科學研究的推動力量,科學研究成果只有轉變為實際應用才能使社會增值。生產部門以自身優勢研發、引進新品種、新工藝、新機械轉為創新型主體與推廣技術的載體,科研部門、主導企業和農民結成緊密利益相關體。這種利益相關體是教學和科技成果孵化器,推廣優良品種的產業部門,發揮有力科技輻射。
1.3提升農業科技人才水平,健全農業人才市場教育、科學、人才是加快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關鍵。將科技成果轉為實際應用主要依靠科技、管理方面的人才,使其通力配合,才能形成“政、企、校、研、資”全方位互動。所以需要組建和完善以知識產權作為參股的機制,強化知識資本在高新技術中的作用,使知識資本準入門檻降低。另外,具備條件的地區組建地區人才儲備庫,使之成為長效機制固定下來。大學和科研機構要為地方培養一些有知識、有技能、會管理、善經營的新一代農民,采取遠程教育和專業講座等方式,將各個最新農技項目散播于農業地區,為農村基層單位造就科技推廣工作者。為防止人才流失,主管部門要給予科技工作者創造必要的條件。只有這樣,我國的激勵人才流動要素、市場選擇的新型機制才能建立,從而促進我國農業的發展。
1.4改革農業推廣機制,健全農業推廣體系強化改革和健全農機推廣體系關系到農業現代化體制改革成功與否的問題。在很多地區,農技站已經形同虛設。農業發達國家的經驗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不容忽略基層推廣站對農業發展所發揮的作用。要徹底解決三農問題就要組建現代化推廣體系。我國現行的農技推廣體系既不能迎合市場經濟體制,也無法面對加入世貿組織后國際農產品交易對我國現有農業經濟產生的沖擊,所以必須在保證農機推廣體系平穩的條件下,加深體制改革。組建符合新時期的農業科學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強化農業科學技術推廣體系,不把追逐經濟效益作為目標,要考慮如何獲得最大社會利益。各個地區要以現實情況為出發點,深入地發掘地區農業的發展潛力,提升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場準入資質,不能讓不合格的農產品進入市場坑害消費者。提高農產品在世界貿易中的競爭力,指導農民抗擊各種風險。
2結束語
受到不完善機制體制等因素的約束,造成我國農業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的總體發展很不協調,一是農業科學技術管理的主體模糊,由于我國歷來農業科學技術管理主體是各級政府上下調控與親自領導為主,沒有從法律層面上尊重農業科學技術管理部門的主導地位。另外,某些農業技術投資主體與利潤效益位置模糊,產權關系不明晰造成勞動者和企業主積極性不高,很難取得理想的收益。農業科學技術的進步不是以某個人的想法為轉移,同時也不能由政府以行政命令行事。農業科學技術的領導者要時刻牢記和遵循科學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在不違反制度的條件下,也需要給予地方科學技術管理機構一些自主決定的權力和靈活性,結合本地區科學技術實際情況發展該地區的農業經濟。二是地區農業科學技術管理所需要的資金欠缺。中央每年會在財政預算里劃撥一些資源用于農業科學技術的改革和健全。與此同時也督促地方政府拿出一些財政資金用以幫助本讀取農業經濟的發展。可是我國執行的是中央和地方兩個級別的預算,而且地方自主保留的可支配財政資金本就不多,各級地方政府資金大量的支出投入并沒有取得顯著的效果,對GDP增加貢獻值不高,使得某些具有發展高新技術農業經濟的地方由于缺少政府財政的有力支持而痛失最佳發展機遇。三是政府對于大力宣傳農業高新技術的工作沒有加大力度,農民群眾缺乏使用高新技術成果的熱情。在我國農村農民群眾是組成農業關系的關鍵。農業科學技術成果想要轉變為實際應用,必須有廣大農民群眾的有力支持和衷心的擁護。我國現階段農業科學技術管理主要還是依靠政府進行主導和壟斷。政府對于農業科學技術缺乏宣傳的有力程度,再加上市場化的農業科學技術貿易體制還沒有完全形成,農業科學技術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困難。另外,我國廣大農民文化素質不高,生產經營范圍規模小,經濟收入低,對于使用高新技術缺乏高漲熱情。四是我國農業總體機械化程度低、缺乏資金,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業機械的更新換代,限制了農業科學技術的研發和轉為實際應用,也使得農業新型技術規模效應及農業經濟生產向更高層次發展受到嚴重制約。
2構建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管理新型體系
2.1健全農業科學技術管理體制,制定長期遠大科學技術發展戰略
針對農業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以戰略高度的視角制定預期性部署,對各自為政的科技管理體制打破,強化和健全農業科學技術管理的法律保障,全力保護知識產權,對于獲得重大科研成果并轉為實際應用的單位和個人要重獎。組建科研成果轉為實際應用的保障機制,健全技術市場和金融市場。把農科研投放在公共財政保障上。要重視農業科研領域,把農業科研作為農業持續增長的需求。制定遠大的農業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目標,不但是農業經濟保持長期平穩發展的重大措施,現代農業科學技術要取得進步也必須這樣做。國家農業科學技術的主要管理部門和地方政府應該從長遠著想,使農業科學技術工作更加合理化、規范化,從而促成三個層次配置的最優化,給予我國農業由現行農業轉向新興農業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
2.2努力貫徹科教興農戰略,快速將農業科學技術轉為實際應用
進行科學研究的目的就是希望使科學研究轉為實際應用,科學研究成果轉為實際應用涉及到各個階段的發展過程。從廣義上講,科研成果轉為實際應用主要包括科技提供、轉化、需求及科技條件系統等組成的大系統,包含創立、完善有關機制收入分配機制、考核機制、獎勵機制、調控機制等運行過程。從狹義上講,科研成果轉變主要由實驗室研究、實驗性試驗、生產性實驗、工業化生產等步驟組成,應管控大學、科研機構、研究開發及成果實際應用接續體系。做好大學、科研機構和工廠及地方的科技聯系,發動全體農業科教研究部門與民營企業參加多元化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工作。農業科學工作要遵照市場經濟規律操作,生產企業部門的需求是科學研究的推動力量,科學研究成果只有轉變為實際應用才能使社會增值。生產部門以自身優勢研發、引進新品種、新工藝、新機械轉為創新型主體與推廣技術的載體,科研部門、主導企業和農民結成緊密利益相關體。這種利益相關體是教學和科技成果孵化器,推廣優良品種的產業部門,發揮有力科技輻射。
2.3提升農業科技人才水平,健全農業人才市場
教育、科學、人才是加快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關鍵。將科技成果轉為實際應用主要依靠科技、管理方面的人才,使其通力配合,才能形成“政、企、校、研、資”全方位互動。所以需要組建和完善以知識產權作為參股的機制,強化知識資本在高新技術中的作用,使知識資本準入門檻降低。另外,具備條件的地區組建地區人才儲備庫,使之成為長效機制固定下來。大學和科研機構要為地方培養一些有知識、有技能、會管理、善經營的新一代農民,采取遠程教育和專業講座等方式,將各個最新農技項目散播于農業地區,為農村基層單位造就科技推廣工作者。為防止人才流失,主管部門要給予科技工作者創造必要的條件。只有這樣,我國的激勵人才流動要素、市場選擇的新型機制才能建立,從而促進我國農業的發展。
2.4改革農業推廣機制,健全農業推廣體系
強化改革和健全農機推廣體系關系到農業現代化體制改革成功與否的問題。在很多地區,農技站已經形同虛設。農業發達國家的經驗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不容忽略基層推廣站對農業發展所發揮的作用。要徹底解決三農問題就要組建現代化推廣體系。我國現行的農技推廣體系既不能迎合市場經濟體制,也無法面對加入世貿組織后國際農產品交易對我國現有農業經濟產生的沖擊,所以必須在保證農機推廣體系平穩的條件下,加深體制改革。組建符合新時期的農業科學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強化農業科學技術推廣體系,不把追逐經濟效益作為目標,要考慮如何獲得最大社會利益。各個地區要以現實情況為出發點,深入地發掘地區農業的發展潛力,提升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場準入資質,不能讓不合格的農產品進入市場坑害消費者。提高農產品在世界貿易中的競爭力,指導農民抗擊各種風險。
3結束語
我國的農業經濟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驕人成績,要想使我國的農業經濟持續快速的發展,那么在新的發展時期,就要注重各種新型技術的運用,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的使用,使得農業經濟管理逐步進入了信息化管理時代,對農業經濟的管理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1、有助于構建社會主義農村小康社會
計算機技術及相應的網絡技術自誕生以來,就廣泛地應用于社會的各個領域,并為社會的發展及進步做貢獻了圖里。而在我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也應注重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該技術為加大了農村與城市之間的經濟及各方面交流,并實現了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小康社會做貢獻了巨大力量。
2、有助于促進農村經濟的產業化經營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漸完成,使得市場呈現出前所未有的開放化,家業經濟要想在這樣激烈的競爭環境下生存及發展,就要加強農村之間的產業結合。
3、有助于培養專業的農業技術人才
發展農業的根本之一便是發展農業技術,強大的農業生產技術可以有效地提高農產品產出率及產品質量。將計算機技術應用于農業技術的研制當中,可有效地提高農業技術人才的科研水平及農業經濟管理水平,培養出的新型農業技術人才,反哺于農業發展,使得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得到更好的發展。
4、有助于轉變傳統的農業經營形式
計算機技術應用于農業經濟管理,可以轉變原有的單一形式的農業經濟管理模式,提高農業經濟的市場競爭力。農業經營模式可參考如今的電子商務、網絡購物等模式,來實現地區農產品的宣傳,提高農產品知名度,從而提高銷量,使農民增收。
5、有助于幫助農民實現經濟效益的創收,提升農民的生活質水平
不管是何種形式的農業經濟管理方式,其最終目的均是提高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的生活質量。而原有的農產品銷售模式及策略過于被動,農民沒有自主的掌握市場。
二、農業經濟管理中計算機技術應用的途徑
在我國目前的農業經濟管理工作中,并未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這使得農業經濟中的諸多管理工作僅僅是停留在表面,難以真正地實現其具體價值,要想改變這種現狀,就要加強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強化計算機相關技術在日常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從而提高農業經濟管理質量和效率。
1.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實現多角度的農業信息服務
在社會信息化程度不斷加深的當下,各行各業都爭先利高信息含量的計算機網絡技術,來拓寬視野,農業經濟管理工作同樣也應該加強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運用,從而實現對新知識及新技術的不斷認識,優化并革新原有管理技術。
2.依靠計算機技術,完善農業信息數據庫的建設
我國的農業生產規模及農產品產量長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但是相應的農業信息化管理卻并未有前兩者那樣優異的成績,但是隨著我國多年來對農業經濟管理的加強,以及將計算機等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應用于農業經濟管理,使得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水平有所提升,在未來的農業經濟管理中,應加大力度建立農業信息數據庫,并在縣、鄉等基層單位為建設基礎,積極利用國家調配的各項農業管理專項資金,并且引入高素質信息化人才,從而有效的加快農業信息數據庫的建設步伐。
3.運用相關計算機技術,創新技術實驗
我國的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在體制管理方面普遍存在著管理職能劃分不合理、工作機制運行不靈活、人員隊伍結構不理想等問題,地方政府、部門應當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予以調整和優化,使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管理體制朝著更加合理、有效的方法發展。
關鍵詞:
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管理體制
隨著我國農業生產的不斷發展和農業技術推廣的日益擴大,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與農業生產規模的迅速發展不相協調的是當前鄉鎮農技推廣機構管理體制和管理模式的落后、老化,管理體制、工作機制、人員結構等方面的問題,嚴重制約了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1]。因此,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和地方政府部門應加強農技推廣體制管理和機構管理,提高人員素質和工作效率,為我國的農業生產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1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職能
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必須制定和實施農技推廣計劃,引進農業新技術、新品種和新成果,并予以試驗、示范和推廣。在農作物的生長方面,鄉鎮農技推廣機構要開展農作物病蟲草鼠等農業生物災害的監測、預報、指導防治和處置工作,并監測農作物苗情、耕地質量、農業生態環境和農業投入品使用情況,要進行植物檢驗檢疫。同時,還應當管理、保護農業資源,引導、扶持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和機構,協助農機產品質量、作業質量、維修質量和服務質量的監管工作,開展農機安全生產監管,協助處理農機安全事故[2]。在農產品質量監管工作方面,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應當廣泛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監督和產地環境監管工作,全面推廣農業標準化技術,將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落到實處,建立農產品生產檔案,使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得以順利進行。
2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管理體制主要問題
2.1管理體制不合理
目前,我國大部分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仍舊屬于鄉鎮政府及其部門的管轄之下,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沒有自主決定權和話語權,所有日常農業技術推廣和管理工作由鄉鎮政府進行安排和組織[3]。然而許多鄉鎮政府由于缺乏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重視和認識,在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進程中疏于對相關人員和事務的管理,甚至有些鄉鎮政府對農業技術推廣機構采取不聞不問的態度,導致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缺乏工作熱情,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無法正常、順利地開展。
2.2工作機制不靈活
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缺乏切實、有效的管理機制和人員激勵機制,沒有將工作業績、推廣效果與績效考核、職稱評定等進行掛鉤,導致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缺乏努力工作和繼續學習深造的動力,認為無論工作態度和工作成果如何,個人收入、獎勵等都不會有任何變化,許多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兢兢業業工作多年,卻無法進行職稱評定,大大打擊了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同時,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沒有根據工作人員的工作崗位、工作職責等制定合理的工作管理機制,沒有將推廣人員按照工作內容不同進行合理劃分,導致農技推廣工作缺乏系統性、層次性和有效性。
2.3人員結構不理想
由于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待遇管理、編制管理、職稱管理等方面的落后和不合理,大部分農技推廣機構無法吸引真正具有較高專業素養和推廣才能的人才,致使鄉鎮農業技術推廣人才隊伍結構不理想。許多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技術人員都主要由年齡較大、農業技術知識不全面的當地剩余農業人口構成,由于缺乏待遇提升、職稱評定等方面的刺激,技術人員沒有針對現代化的農業技術開展及時的、系統的學習和研究,導致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知識結構老化、落后,無法滿足當前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嚴重影響了鄉鎮農業技術的推廣和農業生產方式的進步[4]。
3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管理體制問題解決措施
3.1結構管理方面
針對當前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體制上存在的管理職能劃分不清的問題,應當將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獨立出鄉鎮政府部門,為了更好地適應當前鄉鎮農業技術推廣事業進一步發展的需要,可建立現代化的農業技術推廣企業,吸引社會資金投入,開展鄉鎮農業技術推廣體制改革,實行公司式管理和運作,徹底解決目前普遍存在的鄉鎮農技推廣機構性質、智能、人員管理模糊不清的問題。對于那些與鄉鎮政府有千絲萬縷的緊密聯系、無法完全從中脫落的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可將行政、服務部門保留在鄉鎮政府中,把其具有經營功能的部門和人員與其他政府資源、社會資源進行結合,成立新的農業技術推廣企業,由地方工商部門實施監督、管理,嚴格按照經營范圍參與市場競爭。原有的農技推廣行政部門仍由鄉鎮政府管理,屬基層事業單位,與新建農技公司屬兩個完全不同的法人組織,兩者之間不存在任何組織、經濟上的交叉關系,農技推廣部門人員與政府其他部門人員同屬政府管理、享受相同待遇。
3.2人員管理方面
為了充分適應和滿足當前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科技生產的需求,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和企業應當在技術人員和經營人員的選用上采取崗位競聘制,提高農業技術推廣隊伍的整體素質水平。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管理層應組織農業技術方面的專家、學者,根據目前農業技術發展狀況,制定人才評定、評測計劃、方案和內容,在農技推廣機構內部和鄉鎮所有農業人員范圍內選取具有良好農技專業知識和較強農技推廣經營服務能力、經驗的優秀人才,擴充農業技術推廣隊伍[5]。在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管理上,行政人員和其他服務類職能部門人員應當由獨立出來的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或鄉鎮政府統一管理,屬事業單位編制,而技術人員、經營人員可實行獨立的鄉鎮農技推廣機構或農技推廣企業人事式管理,使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管理更加條理清晰、層次分明。
3.3待遇管理方面
對于屬事業單位編制的鄉鎮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其工資、獎金、財政補助等各類經濟收入按照國家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相關標準由地方政府負擔,并納入鄉鎮政府財政預算,其他人事編制的農業技術推廣技術人員、經營服務類人員的待遇由獨立出來的農技推廣機構或新成立的農技推廣企業承擔。在工資分配上,應當進一步加強績效考核管理的合理化和透明度,將工資、獎金等參考標準納入單位、企業總體工資制度和標準內容范圍中,并向全體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公開,避免各種由于收入管理過程不透明而產生的問題和糾紛。同時,應當充分考慮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基層性和廣泛性,將相關人員待遇收入、職稱評定與工作業績、推廣成果掛鉤,在實行保底基本工作制度的基礎上,根據員工的工作態度、工作成績等將員工彼此之間的收入差距拉開,督促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進行繼續學習和深造、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4結語
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是鄉鎮農業技術發展和農業生產擴大的重要途徑和手段,為了加快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的速度和效率、加強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管理,相關政府和部門應當高度重視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體制管理和改革工作,解決當前農技推廣機構體制建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積極推行體制改革和人員結構優化,為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和我國農業生產發展做出貢獻。
作者:丁奎 繆方云 單位:云南省魯甸縣龍頭山鎮農業技術推廣站
參考文獻
[1]劉建華,陳公賢,陳宏輝.新形勢下鄉鎮農技推廣機構管理體制分析[J].基層農技推廣,2014(6):20-22.
[2]李安寧,王德成.我國農機化技術推廣體系發展問題探討[J].中國農機化學報,2014(5):1-4,16.
[3]曾慶鴻.論貴州省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J].基層農技推廣,2014(10):1-3.
關鍵詞:番茄;高產;田間管理
科學合理的田間管理技術,對于控制番茄植株生長發育不良、病害發生,產量和品質下降等有著顯著效果。
1搭架綁蔓
番茄定植成活后,應及時搭架,可選用長1.6~1.8m、食指粗的竹竿或樹條,在離植株8~10cm的溝側插牢,并聯結成高“人”字架。植株生長到一定高度時,分次用布條或塑料繩綁蔓,以確保番茄植株向上正常生長。
2整枝打芽
整枝打芽是人工調整植株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重要技術措施。秋季番茄一般采取雙干整枝方式,即除留主干外,再留第1花序下部最壯的1個側芽,形成結果側枝,其他葉芽全部摘除??梢曋仓晟L狀況,適時打頂。側芽約3.3cm長時應及時摘除,過早或過遲均不利于植株生長發育,雨天不宜摘芽,以防感染病害。
3施肥灌水
番茄是喜肥作物,按生產75t/hm2果實所需的氮、磷、鉀計算,基肥應施入以廄肥為主的有機肥45t/hm2以上、三元復合肥375~750kg/hm2、過磷酸鈣750kg/hm2、硫酸鉀150~300kg/hm2。施肥方法可采用行間深施或穴施。有機肥施入量大時,可在廂面中間開深、寬各13~17cm的溝,撒入化肥后,再填入有機肥,蓋土耙平;有機肥少而精的情況下,宜采用穴施,即按1廂2行、穴距0.4m的規格,用鐵鋤挖成13~17cm深的施肥穴,先撒入化肥,再施入有機肥,定植時將有機肥與土壤適當拌和后,秧苗定植于穴旁。番茄追肥以豬糞尿、復合肥、尿素等速效肥為好。追肥應視天氣、苗情合理進行,干旱天氣應稀肥勤施,雨后或灌水前可適當增施。還要掌握前輕后重的原則,即坐果前輕施促苗肥,尤其要控制氮肥,膨果期和采收期應定期追肥。第1臺果實核桃大時需澆水追肥,經常保持土壤濕潤,要及時進行插架綁蔓、培土等工作。葉面噴施微量元素肥是補充植株營養的經濟有效措施,可結合噴灑殺菌劑,定期噴施綠旺一號或三號、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遇連續干旱天氣時,應及時灌水防旱,灌水宜采取小水流溝浸灌的方式,切不可大水漫過廂面,晴熱天應在夜間灌水,以免根部受害。灌水后要注意放風降濕,減少病害發生。
4控溫管理
在西紅柿花期,適宜的氣溫是白天25~30℃,夜間20~15℃,低于15℃或高于35℃,均易造成落花落果或生理畸形果。因此,如果溫度過高,白天就應遮陽或加大通風。溫度過低,晚上應加膜覆蓋。適宜的晝夜溫差是12~20℃。
5?;ū9?/p>
開花坐果前以控水蹲苗為主,大棚日夜大通風,下雨天需關棚。秋季番茄開花期,多處于高溫干旱氣候條件下,不利于授粉受精,影響坐果。大多數品種均要求在開花的當日,噴涂0.020%~0.025%的復合防落素進行?;ū9瑖娡繒r不要濺滴到葉面上。
6防治裂果
番茄裂果是一種常見的生理性現象。出現裂果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失調,與品種也有較大關系。預防番茄裂果的措施:一是選擇抗裂、枝葉繁茂、果皮較厚且較韌的品種。二是采用地膜覆蓋或廂面稻草覆蓋栽培,維持較為穩定的土壤濕度,防止忽干忽濕。三是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結構,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四是適度整枝摘心,保證植株枝葉繁茂,加強植株內多余水分的蒸騰,防止強光直射果實。五是大雨前及時采收番茄。六是在果實膨大期,用0.30%~0.40%的波爾多液噴灑植株,對防止番茄裂果有較好的效果。
7病蟲害防治
7.1早疫病
發病后葉面具同心輪紋狀病斑,暗褐色,水漬狀。莖和葉柄、果實等發病后也有同心輪紋病斑,潮濕時病斑上有黑色霉狀物。發病前后可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稀釋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400倍稀釋液噴防,每7d噴1次,連噴3~4次。
7.2葉霉病
果實發病時蒂部周圍有凹陷較硬的黑色病斑,葉片有不規則黃色病斑,潮濕時產生褐色霉層,使葉片枯黃、卷曲,然后脫落。設施栽培發病較重。發病前后可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稀釋液,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稀釋液噴防,每7d噴1次,連噴3~4次。
7.3灰霉病
開花期可在蘸花藥液中加入0.1%的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效果很好。也可對果實噴霧,但應注意輪換用藥,防止病菌產生抗藥性。還可用50%多克粉塵劑,噴粉15kg/hm2。
7.4病毒病
發病初期可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稀釋液,或高錳酸鉀1000倍稀釋液噴防,每7d噴1次,連噴2~3次。
7.5晚疫病
受害葉柄和主莖呈黑褐色腐爛,幼苗萎蔫倒伏,病斑從葉尖葉緣開始,潮濕時有白色霉狀物,干燥時干枯,病斑由暗色轉暗褐色,水漬狀或云紋狀,稍凹陷,病果堅硬。發病時可用40%疫霉靈可濕性粉劑300~400倍稀釋液噴防,每7d噴1次。也可用粉塵法防治,即用豐收10型噴粉器噴5%百菌清復合粉劑,每次噴15kg/hm2,傍晚噴施。
7.6臍腐病
危害番茄果實。發病時可根外噴施1%過磷酸鈣、0.1%氯化鈣或0.1%硝酸鈣等,每10d噴1次,連噴2~3次。
7.7斑枯病
葉片發病時呈水漬狀,病斑近圓形,中央灰白色,邊緣暗褐色,稍凹陷,如魚目狀,后散生黑色小點,易穿孔。葉柄、莖和果實都可散生小黑點。發病初期可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稀釋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稀釋液噴防,每7d噴1次,連噴3~4次。
7.8青枯病
一般從坐果期開始發病,中午萎蔫,傍晚恢復正常,2~3d后枯死,橫切病莖可流出白色菌液??捎?5%DT可濕性粉劑600倍稀釋液噴防,也可用200mg/L的農用鏈霉素灌根,每株0.5kg,7d灌1次,連灌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