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1:06
序論:在您撰寫體育競賽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構建區域高校體育競賽聯盟的可行性
現有管理組織機構為構建區域高校體育競賽聯盟提供組織保證從現代管理學的角度來看,管理者行使管理職權,是通過一定的組織機構來實現的,所以,管理機構是管理活動賴以進行的依托和組織保證。同時,管理機構設置是否科學、合理、精干,對于管理活動的順利進行也是十分重要的。[8]目前,主管我國高校體育競賽的主要有國家、省市教委,各單位體協以及院校等職能部門,雖然各級機構層次分明,任務明確,分工合理,但在具體負責指導與管理學校的體育競賽活動時,其組織成員兼職的多,專家少,工作自主性和獨立性欠缺,管理混亂、不到位。因此,采用聘任專職人員的辦法,加強基礎管理層次的機構建設,能夠保證競賽管理活動的順利進行。現有的體育法規為構建區域高校體育競賽聯盟提供制度保障2002年教育部印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2006年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聯合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切實提高學生健康素質的意見》以及《關于在新學年貫徹落實中央7號文件精神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通知》等法規、政策都要求開展體育鍛煉、運動訓練等體育課程,加強教育部門和體育部門的合作,努力滿足學生的體育活動需要。[9]另外,還有各省市教委、各體育協會等都建立了相應的體育競賽法規,這都為構建區域高校體育競賽聯盟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在細化法規方面不夠系統和科學,沒有定量的標準,甚至模糊不清,因此,要建立健全適合我國高校體育競賽的法規。雄厚的師資力量和完備體育設施為構建區域高校體育競賽聯盟提供了條件雄厚的教師資源高校體育人才資源密集,體育教師職稱結構和學歷結構較高。高校體育教師中教授、副教授所占比例較高。另外,高校體育教師學歷較高,其中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以上教師所占比例已超過半數?,F階段我國無職業裁判員,其中高校教師裁判員中教師比例較大,整體文化水平較高,裁判員執法年限長、國內比賽場數較多,但國際比賽的場數較少,缺少執法大型國際比賽的經驗,但執行國內比賽具有一定的水平。[10]先進和完備的體育設施近幾年隨著高校的擴招和大學城的快速建設,高校的體育設施得到較大的改善,使越來越多的學校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大學生體育學習和鍛煉的需要,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眾多高校體育場地和場館建設也是為該地區的舉行大型運動會而修建的。所以,這些場地和場館都具有較高的標準,能夠為體育競賽。
構建區域高校體育競賽聯盟的意義
促進對高校體育組織機構完善和體育法規健全的改革隨著大學體育運動的發展,高校間體育競賽活動的廣泛開展,必將促進對高校體育組織機構的權利與義務的法律規范的完善,形成高校體育組織機構分工明確,責任分明,充分調動高校體育工作者的積極性。同時,體育法規在競技體育的發展中具有規范、管理、調節等作用,對促進高校競技體育事業長期、健康、穩定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而高校競技體育的發展又需要以體育法規為依托,對健全體育法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促進了高校對體育場館和器材的建設和管理體育場館和器材是保證高校競賽的順利開展的必要條件,同時也是高校開展教學、訓練和群眾健身娛樂的重要場所。因此,高校競賽的廣泛開展必然要求學校必須滿足比賽的需要,想方設法拓寬融資渠道,加大對體育場館和器材的建設和管理。另外,促進高校加快引進管理人才,做好場館的運營和管理,更好的保證體育場館和器材在學校開展體育工作中的作用。促進區域高校間體育教師在教學、科研、訓練和裁判等方面的交流教學方面在借鑒、學習其他兄弟院校的先進教學理念和方法上,根據自己學院教學條件的具體情況,大膽的在體育教學上進行新的教學改革嘗試,促進和加強了體育教學的交流和改革。科研方面加強了在體育科研信息的交流,促進組織建立高校體育學術研究團體和教師間的合作,改變高校體育科研“單兵作戰”、“零打碎敲”的做法,在學科間、校際間開展綜合性體育科學研究工作,促進高校間體育科研的學術交流。訓練方面教練員在訓練方法等方面進行交流,促進訓練水平的提高。同時,臨近的高校間可舉行對抗賽和邀請賽,加強體育訓練和比賽的交流,以達到相互學習,互通有無,共同提高之目的。裁判方面區域高校競賽聯盟的建立必然為高校的體育教師在裁判方面的鍛煉提供很好的鍛煉場所,讓裁判員鞏固了知識,樹立了信心,鍛煉了實踐能力,同時,還促進教師在裁判知識、裁判臨場能力等方面有所交流。促進各高校運動隊和體育俱樂部的發展國家教委在1987年發出在全國51所高校試辦高水平運動隊的通知,通過多年的努力已初見成效。[11]目前,我國高校很多運動員和球隊已達到很高的水平,有的高校運動隊已經進入甲級球隊,如:北京理工大學男子足球隊、四川女子排球、武漢體育女子排球等。在深圳大學生運動會上中國運動員獲得獎牌總數和金牌總數第一的優異成績,中國共獲得145枚獎牌,其中金牌75枚,銀牌39枚,銅牌31枚。因此,區域高校競賽聯盟的建立不僅推動我國知名高校競技運動的發展,還將對普通高校體育在體育俱樂部方面的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不斷豐富大學校園文化生活。形成了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增強了大學生競爭和終身體育的意識體育競賽能夠影響大學生體育鍛煉的習慣,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的價值觀。提高學生體育鍛煉價值觀就是使學生認識到,體育學習與鍛煉不僅是現代社會對學生的要求,也是學生適應現代社會的重要手段。[12]在體育鍛煉和體育競賽的過程中也培養了大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終身體育既是培養人的健康體能、堅強毅力和拼搏精神的最有效手段,同時也具有培養人的合作精神和團體意識的特殊作用。故此,這種區域性體育競賽因其經常性、多樣性、靈活性能培養大學生體育鍛煉的習慣和健康意識,落實終身體育目標的具體要求,為我國的體育事業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促進高校校園媒體的發展(1)高校可通過學校官方網站進行體育競賽的宣傳,上傳圖片、音頻甚至視頻等,這樣對外宣傳有著巨大的優勢,[13]促進了高校官方網站的管理和傳播作用。(2)利用標語海報、宣傳欄等宣傳方式進行宣傳,也豐富了校園內學生團體的宣傳。但是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受到它的數量、位置等因素的制約。(3)現場觀看和電視轉播是高校體育競賽傳播的主戰場,不僅能滿足觀眾尋求視覺、聽覺等綜合感官刺激的享受,而且也滿足了他們普遍存在希望而真實全面地感受賽場文化信息的心理需求。
現代競技體育比賽雖然不以商業營利為目的,但它從開始就與商業活動聯系在一起。例如,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從一開始就利用發行郵票、舉辦博覽會等方式解決經費問題,薩馬蘭奇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以后,國際奧委會章程進行了一系列重大修改,最終使奧運會走出困境,成為各國競爭的“香餑餑”。在主辦奧運會的商業化運作中,轉讓電視轉播權是一種代表潮流而又逐漸起主導地位的運作方式。自1960年冬季奧運會以5萬美元出售了電視轉播權,以66萬美元出售了夏季奧運會電視轉播權以來,電視轉播權給體育比賽的組織者帶來了巨額利潤,2000年悉尼奧運會組委會電視轉播權收入達到7.98億美元,而且這一收入還在攀升。其他比賽也是如此。1997年11月11日,NBA與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和特納有限電視公司以26億美元的價格延長了4年期的電視轉播協議,2002年日韓世界杯足球賽電視轉播權轉讓價格為3.988億美元,國際奧委會前主席薩馬蘭奇甚至認為,將來體育運動會可簡單地歸納為兩類:一類適合電視的口味,另一類則不適合,前者發展,后者衰亡??傊?,當電視與體育競賽結合在一起的時候,現代體育才得以普及和迅速發展。
體育競賽進行產業化運營時,其突出特征是其信息經濟的特點。以奧運會為例,組委會的收入構成主要包括:電視轉播權收入;TOP贊助計劃收入;標志特許使用收入;組委會贊助收入等,其中電視轉播權的轉讓收入一直處于絕對主導地位,占70%以上。而組委會收入之外的其他經濟收入,也多與信息產業相關。這些收入的基礎則是體育競賽本身,其中起主導作用的是知識產權,尤其是著作權。
然而,對體育競賽進行知識產權保護,世界各國各有差異,在我國則更有爭議,而且在實踐中受到傳統體制、傳統觀念及現實法律本身的制約。中央電視臺大約到1997年才開始在轉播國內體育賽事時向舉辦者交納轉播費,而目前全國足球甲A聯賽的轉播權談判,足協與央視尚未達成協議。此外,體育競賽的某些項目,如花樣滑冰、花樣游泳等項目的表演能否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以及如何在轉播權的權原及權屬上進行明晰的界定,都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中國體育運動本身以及體育產業的發展。本文正是基于以上的背景,從電視轉播權這一典型的、頗受爭議的問題出發,探討體育競賽中知識產權的保護問題,并分析我國立法及現實法律實踐中的一些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1體育競賽電視轉播權權原及解決途徑
體育賽事由于其較強的自我封閉性和專業性,一般強調行業自律,并得到各國法律的認可。根據國際慣例,體育競賽的電視轉播權屬于賽事主辦者,包括新聞報道權、賽事畫面集錦和賽事轉播權。我國的體育競賽轉播一般由主辦者和當地電視手進行,由當地電視臺制作競賽的節目,轉讓給其他購買電視轉播權的電視臺。在轉讓過程中,全國性的比賽,例如全國足球甲A聯賽,是由中國足協牽頭簽約,然后將出售轉播權所得利潤分成給各個俱樂部和比賽地的有關單位。在外國,例如美國,由于其發達的電視網絡,一般是由幾大電視網來集中買斷節目,再出售給各個電視臺,實現制播分離,既節省了成本,又能提供較優質的服務。盡管這兩種方式由于體育運動及電視業發展水平而有不同,但都面臨相同的問題:體育競賽的節目制作者、競賽運動隊以及隊員、賽事主辦者,誰才是轉播權的真正享有者?轉播權的性質是什么?
首先,我們必須理清轉播權的性質,才能深入的探討其他問題。在許多著作中,基于我國以前的著作權法,將轉播權與播放權作為鄰接權的一部分加以論述,其實是不正確的?!侗Wo鄰接權羅馬公約》專門規定了廣播組織權,即廣播組織有權:(1)授權或禁止轉播他們的廣播節目;(2)授權或禁止錄制他們的節目;(3)授權或禁止復制未經其同意而制作的他們的廣播節目的錄音錄像;(4)授權或禁止向公民傳播其電視節目,如果此類傳播是在收門票的公共場所進行的。行使這種權利的條件由被要求保護的締約國的國內法確定?!杜c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協議)規定,廣播組織應享有權利禁止未經其許可而為的下列行為:將其廣播以無線方式重播,將其廣播固定,將已固定的內容復制,以及通過同樣方法將其電視廣播向公眾傳播。如果某些成員不授予廣播組織上述權利,則應依照伯爾尼公約1971年文本,使對有關廣播之內容享有版權之人,有可能制止上述行為。有人認為我國1990年頒布的著作權法第42條規定了廣播組織權,是不確切的。而真正明確地規定了廣播組織權的則是2001年新修訂的著作權法,該法第44條規定:廣播電臺、電視臺有權禁止未經其許可的下列行為:(一)將其播放的廣播電視節目轉播;(二)將其播放的廣播電視錄制在音像載體上以及復制音像載體。前款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于廣播、電視首次播放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這就明確將廣播組織的版權(著作權)與鄰接權區分開來。事實上,如果電視臺自己制作節目進行播放,它首先享有節目(作品)的版權,其次才是廣播組織權(鄰接權)。體育競賽的現場直播屬廣播組織權,而賽事畫面集錦及專題節目,如果是電視臺加工制作的,只要有獨創性,就形成作品,其享有的是著作權而非廣播組織權。因為鄰接權無論是從權原、保護期限及保護程度方面都比著作權要小。因此,廣播組織權是廣播電臺對非其制作的節目所享有的一種鄰接權。轉播權正屬于這種鄰接權,當然,它屬于授權轉播的權利人,而非轉播者。
其次,在將電視轉播權界定為鄰接權的前提下,需要探討的是其原始版權何在的問題,因為沒有版權就沒有鄰接權。在電視節目制播分離的情況下,如果體育競賽主辦者授權電視節目制作者將競賽場面制作成電視節目,若在剪輯等方面制作者進行了獨創性勞動,則作者無疑應屬節目制作者,而基于合同關系,可采用委托作品的形式使主辦者成為版權主體,以獲得法律保護?!吨鳈喾ā返?7條規定:受委托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于受托人。可見,除表明制作者身份權外,主辦者與節目的具體制作者可通過合同解決版權歸屬問題。
如果說通過合同的約定即可將賽事制作成的節目版權問題明確的話,那么僅僅其直播(發送信號而沒有獨創性)就可獲得版權,其真正的表演者,即參賽運動員能否享有著作權?這兩者之間的沖突如何協調?眾所周知,著作權(版權)是作者、其他主體及其合法繼受人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依法享有的各項專有權利,其關鍵之處是其權利基礎——作品。顯然,運動員的競賽不屬文學與科學作品。伯爾尼公約(1971)將作品的范圍概括為:文學、科學與藝術領域的一切作品,不論其表現方式或形成如何。在其例舉中并未提及體育競賽活動。我國著作權法第3條規定的作品包括:文學作品;口述作品;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美術、建筑作品;攝影作品;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類型作品;計算機軟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而最后一項中,至今尚未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體育競賽表演的性質及權屬問題?!禬IPO表演與錄音制品條約》(WPPT)第2條規定:表演者指演員、音樂家、舞蹈家和其他表演、演唱文學作品的人。筆者認為,體育競賽的運動員所能受版權保護的應是其表演,即他們享有表演者權(當然若是獨創的作品則享有表演權)。《保護鄰接權公約》限定表演者權指表演文學、藝術作品之人,但在該公約第9條中,又采用許可主義,間接地承認那些不表演文學藝術作品之人也是表演者,只不過要由各國國內法予以確定:任何締約國均可根據國內法律和規章,將本公約提供的保護擴大到不是表演文學或藝術作品的要求。據此,我國著作權法第3條將雜技藝術作品明確列舉為表演者可以表演的作品,已將伯爾尼公約的作品范圍擴大了。在此情況下,討論運動員(包括體育競賽節目的其他創作者)的著作權保護問題,是有現實意義的。
一些典型的運動競賽表演項目,如花樣游泳、花樣滑冰、藝術體操等,都與雜技表演沒有什么差別。它們具有以下特征:技能要求很高、難度大;具有深刻的思想性、高超的藝術性,是體育群體的智力成果的集中展示;具有極強觀賞性;它同舞蹈一樣可以有形再現。更何況,我國著作權法并未將可固定性作為作品受保護的條件。因而,這些表演就其本身而言,受著作權法保護應該沒有什么問題,而且,編排出來的融音樂、藝術動作于一體的藝術體操,實際上就是可獨立使用的作品。但是,像舉重、擊劍、足球等程式性的競賽,并沒有特定的獨特表演特征,而且風險性大,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可以不作為著作權法所保護的表演。國際上之所以不將體育競賽中運動員的表演列入知識產權法中表演者權的對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體育運動的自成一體性、專業性、競技性,使運動員的表演可以通過工資、獎金等形式得到補償,而通過電視轉播權等形式可將投資一并收回;第2,體育競賽就其宗旨而言是非商業性的,報酬權僅是其考慮的一項因素;第3,傳統的體育道德觀念并未認可體育競賽的表演可以獲得商業利益;第4,體育運動重視普及,這在現實中必然涉及重公益而犧牲一些私益的情況。例如,雖然歐洲聯合廣播公司出價甚低,但國際奧委會還是基于普及體育的宗旨拒絕分拆轉讓電視轉播權而獲取高額轉播費,以便使廣大觀眾能夠支出少量費用即可觀賞奧運會實況。最后,傳統知識產權法的范疇也在發生變革,在體育競賽與知識產權法之間除了經營性標記外,尚未有很強的結合。在這種背景下,基于體育運動的特殊性和知識產權法體系的相對封閉性,可以設想用單行法的形式將一些競賽表演者的權利明確規定出來,以切實保護運動員及其他創作協助者的利益。這一構想還基于以下兩點理由:第1,是否保護競賽者的無形財產權是由各國一定的經濟、社會條件決定的,體育項目的普及性和受歡迎程度與之緊密相連。第2,日益發展的“陽光產業”——體育產業也需要以物質利益(更獨立的物質利益而非勞務性的債權利益)來調動競賽者的積極性。例如巴西法律就規定了對運動員比賽的產權保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由此,在現實體制下,可以勾勒出我國體育競賽電視轉播權的一般權利框架。這種權利框架,以職業性體育競賽(如全國足球甲A聯賽)與一般性體育競賽(如奧運會)的劃分為基礎。首先談職業性體育競賽。運動員(包括其他協助者)享有表演者權,在將其表演讓渡給俱樂部(或其他組織)的同時還對其可獨立使用的表演節目享有著作權。運動員與俱樂部(或其他組織)之間除了合同約定的雇用關系外,其獨立的財產權受到保護。體育比賽的主辦者享有競賽電視轉播權,然后通過合同關系與各參賽主體約定轉播權轉讓費用的分成,并通過合同關系與電視節目制作者約定委托作品的版權事宜,而電視臺則在轉播時支付轉播費。電視機構在轉播時以獨占許可使用或其他方式使用,也由合同予以約定。由此,就在合同的體系內劃清了各方權利義務關系,并不會妨礙體育競賽的轉播和各方的收益。同時,基于體育運動的自律性,還可對運動員及其他相關者約定其權利義務,以免妨礙運動的普及。這樣,就在自治性與法律性之間將體育競賽轉播權問題通過法律途徑解決了。就一般性體育競賽而言,雖然參賽隊或參賽個人不采用職業俱樂部的形式,但可比照職業聯賽來規范各方權利義務。
2體育競賽電視轉播權轉讓的法律問題與對策
體育競賽電視轉播權以內容劃分,主要有三類:新聞報道權、賽事畫面集錦使用權和賽事轉播權。從播出范圍來看,可分為全國性轉播權和地方性轉播權。從轉播方式來分,可分為無線頻道轉播權、有線頻道轉播權、衛視頻道轉播權以及互聯網電視轉播權。一般而言,在新聞節目中使用賽事信號不得超過3min,且播出間隔不得少于6h,在節目中使用賽事信號權超過3min就需購買賽事畫面集錦權,要轉播整場比賽則需購買賽事轉播權。只有購買了相應范圍和內容的轉播權的電視機構,才能獲得賽事采訪權和公用信號使用權。轉讓可以單獨轉讓,也可一攬子轉讓,可采用獨占許可轉播,也可采用一般許可轉播,這需要通過合同明晰,并報有關部門批準。這些并沒有什么爭議,而關鍵性的問題在于:如何進行轉讓?如何協調公共利益與私人利益之間的矛盾?
現實操作中,主辦單位享有轉播權的財產權利,在具體轉讓中多采取集中轉讓方式進行。以全國足球甲A聯賽為例,它由中國足協統一與各電視臺進行轉播權轉讓的談判,收益與各俱樂部分成。集中轉讓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主要有2:第1,節省成本,提高談判地位與討價還價的能力,而且可以協調各俱樂部之間的關系;第2,盡量縮小各俱樂部之間的“貧富分化”,減少由于財產的差距而影響競賽水平的因素。但是,足協本身的地位尚未廓清,實際是一種行業自律組織又是管理機構,這種雙重身份使其難以在進行電視轉播權的收益分配上真正代表俱樂部的利益?,F實情況也證明了這一點。目前,各足球俱樂部的投資者每年大約要在球隊上投入2000~3000萬元,而收入遠未能補償投資。因此,甲A球隊冠名權頻頻易主。另一方面,中國足協帳面上漸漸積聚起幾千萬元的贏利,而在對出售電視轉播權的收入分配上,并沒有與各俱樂部進行平等的協商。因此,盡管體育產業是陽光產業,但在缺乏產業的成熟運營機制、政企不分的前提下,電視轉播權難以按其市場價值來轉讓,同時,甲A聯賽質量難以大幅度提高。這種漠視真正的投資者與表演者利益的做法,勢必造成惡性循環。因此,各俱樂部也在學習外國經驗的基礎上試圖組建NBA那樣的聯合公司,以實現商業運營與體育競技的良性循環,在電視轉播、廣告、相關產業的帶動方面形成產業鏈,以便進行企業化的轉播權運營機制。這種做法值得提倡,而且在時下人們對足協兩塊牌了一班人馬進行質疑的大環境下,實現以參賽者為主體的產權運營機制,將是中國未來體育競賽運營的當然選擇。這種情況下,若足協集中簽約,則是一種信托關系,即各俱樂部通過信托合同委托足協集中與各電視機構簽約,足協根據與俱樂部之間的協議來分配收益,并不得違背信托合同。同時,基于體育運動的自治性和獨特性,各俱樂部必須委托足協集中簽約,而不能私自簽約。這樣,就將足協的行政管理職能與行業自律職能區分開來,足協就可在職權明晰的基礎上正確地履行職責。同理,其他各類活動也可比照這種法律關系進行操作,而這種做法,又有2001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托法》作為依據,顯然是一條合理合法的選擇。
體育競賽首先是一項公益事業,但也包含著私人利益、局部利益。因此,要協調好各方利益,才能推動體育事業的順利發展。我國目前體育電視轉播權價格普遍較低,而且央視在與各競賽主辦者的談判中壓價現象嚴重。這除了競賽本身的水平外,還與整個體育及媒體運作與管理機制有很大關系。一兩家電視臺形成了強勢媒體,占據壟斷地位,勢必在談判中占據主動地位,從而變相壓價。例如,中央電視臺轉播甲A聯賽的各種廣告收入及贊助收入上億元,而受讓轉播權支出費用僅幾百萬元,還在2002年甲A聯賽轉播權上不肯讓步,要求壓價,而國家廣播電影電視局《關于加強體育比賽電視報道和轉播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中賦予央視在國際體育比賽、奧運會、城運會及全國性體育比賽電視轉播權購買與談判上獨斷地位,更增強了央視在轉播權問題上的主動地位,不利于其他電視機構的競爭和體育賽事轉播與體育運動的推廣。在廣播電視機構不準民間資本及外資進入的今天,這勢必成為制約體育產業良性發展的一大制度。因此,在電視業引入商業競爭、制播分離的形勢下,引入地方電視臺與央視的競爭機制,才能有利于良性競爭環境的實現。在確保央視在新聞及時事宣傳中“喉舌”作用的同時,必須將文娛節目引入公平競爭,才能正確協調各個電視機構的關系,更好地普及體育運動。另一方面,在體育競賽產業運營中,必須進行全方位的開發,將轉播權、門票收入、贊助、廣告收入等各方面結合起來,特別是將廣告與贊助及轉播權結合起來,打造規模效應,引入外資和民間投資,才能將競賽的運營做活、做好,也使體育在帶動相關產業和豐富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方面真正起主導性作用。
3結論
目前,全球體育產業產生的價值每年已超過4500億美元,體育產業成為了“陽光產業”,體育競賽在保持其非商業目的和在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同時,在商業的推動下得到了更迅速的普及和發展,而電視則在其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中國在加入WTO進一步擴大對外交流和爭取到2008年奧運會舉辦權的背景下,推進體育競賽的法制化已迫在眉睫。本文僅從知識產權角度論述了體育競賽電視轉播權的一些基本問題,限于篇幅,對行政管理體制、國際交往中的國際私法問題則很少涉及??偨Y全文,筆者的結論是:
(1)體育競賽電視轉播權是一種廣播組織權,屬于著作權(廣義)中的鄰接權,它屬于賽事主辦者,但并不排斥某些項目運動員及相關人員對其表演所享有的表演者權,即一種著作鄰接權;
(2)體育競賽(特別是俱樂部形式的競賽)在專業體育組織與參賽主體之間分配電視轉播權時是一種信托關系,參賽主體才是委托人,它們之間的權利義務由信托合同約定,但受體育競技紀律的規制;
(3)發展電視業的競爭與體育產業的多極化參與是普及體育運動的根本大計,行政機關與自治團體分開,創造自由寬松的競技環境和商業環境是現代體育與傳媒優勢互補、協調合作的現實出路。
【參考文獻】
[1]趙淑萍,王銀樁.美國電視縱橫.華文出版社,1999:18.
[2]溫源.奧運大商機——2008奧運會全接觸.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44~46.
[3]吳漢東.知識產權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104.
[4]張杰.運動競賽表演中的著作權保護.體育學刊,2001(4):14.
現代競技體育比賽雖然不以商業營利為目的,但它從開始就與商業活動聯系在一起。例如,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從一開始就利用發行郵票、舉辦博覽會等方式解決經費問題,薩馬蘭奇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以后,國際奧委會章程進行了一系列重大修改,最終使奧運會走出困境,成為各國競爭的“香餑餑”。在主辦奧運會的商業化運作中,轉讓電視轉播權是一種代表潮流而又逐漸起主導地位的運作方式。自1960年冬季奧運會以5萬美元出售了電視轉播權,以66萬美元出售了夏季奧運會電視轉播權以來,電視轉播權給體育比賽的組織者帶來了巨額利潤,2000年悉尼奧運會組委會電視轉播權收入達到7.98億美元,而且這一收入還在攀升。其他比賽也是如此。1997年11月11日,NBA與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和特納有限電視公司以26億美元的價格延長了4年期的電視轉播協議,2002年日韓世界杯足球賽電視轉播權轉讓價格為3.988億美元,國際奧委會前主席薩馬蘭奇甚至認為,將來體育運動會可簡單地歸納為兩類:一類適合電視的口味,另一類則不適合,前者發展,后者衰亡??傊?,當電視與體育競賽結合在一起的時候,現代體育才得以普及和迅速發展。
體育競賽進行產業化運營時,其突出特征是其信息經濟的特點。以奧運會為例,組委會的收入構成主要包括:電視轉播權收入;TOP贊助計劃收入;標志特許使用收入;組委會贊助收入等,其中電視轉播權的轉讓收入一直處于絕對主導地位,占70%以上。而組委會收入之外的其他經濟收入,也多與信息產業相關。這些收入的基礎則是體育競賽本身,其中起主導作用的是知識產權,尤其是著作權。
然而,對體育競賽進行知識產權保護,世界各國各有差異,在我國則更有爭議,而且在實踐中受到傳統體制、傳統觀念及現實法律本身的制約。中央電視臺大約到1997年才開始在轉播國內體育賽事時向舉辦者交納轉播費,而目前全國足球甲A聯賽的轉播權談判,足協與央視尚未達成協議。此外,體育競賽的某些項目,如花樣滑冰、花樣游泳等項目的表演能否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以及如何在轉播權的權原及權屬上進行明晰的界定,都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中國體育運動本身以及體育產業的發展。本文正是基于以上的背景,從電視轉播權這一典型的、頗受爭議的問題出發,探討體育競賽中知識產權的保護問題,并分析我國立法及現實法律實踐中的一些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1體育競賽電視轉播權權原及解決途徑
體育賽事由于其較強的自我封閉性和專業性,一般強調行業自律,并得到各國法律的認可。根據國際慣例,體育競賽的電視轉播權屬于賽事主辦者,包括新聞報道權、賽事畫面集錦和賽事轉播權。我國的體育競賽轉播一般由主辦者和當地電視手進行,由當地電視臺制作競賽的節目,轉讓給其他購買電視轉播權的電視臺。在轉讓過程中,全國性的比賽,例如全國足球甲A聯賽,是由中國足協牽頭簽約,然后將出售轉播權所得利潤分成給各個俱樂部和比賽地的有關單位。在外國,例如美國,由于其發達的電視網絡,一般是由幾大電視網來集中買斷節目,再出售給各個電視臺,實現制播分離,既節省了成本,又能提供較優質的服務。盡管這兩種方式由于體育運動及電視業發展水平而有不同,但都面臨相同的問題:體育競賽的節目制作者、競賽運動隊以及隊員、賽事主辦者,誰才是轉播權的真正享有者?轉播權的性質是什么?
首先,我們必須理清轉播權的性質,才能深入的探討其他問題。在許多著作中,基于我國以前的著作權法,將轉播權與播放權作為鄰接權的一部分加以論述,其實是不正確的。《保護鄰接權羅馬公約》專門規定了廣播組織權,即廣播組織有權:(1)授權或禁止轉播他們的廣播節目;(2)授權或禁止錄制他們的節目;(3)授權或禁止復制未經其同意而制作的他們的廣播節目的錄音錄像;(4)授權或禁止向公民傳播其電視節目,如果此類傳播是在收門票的公共場所進行的。行使這種權利的條件由被要求保護的締約國的國內法確定?!杜c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協議)規定,廣播組織應享有權利禁止未經其許可而為的下列行為:將其廣播以無線方式重播,將其廣播固定,將已固定的內容復制,以及通過同樣方法將其電視廣播向公眾傳播。如果某些成員不授予廣播組織上述權利,則應依照伯爾尼公約1971年文本,使對有關廣播之內容享有版權之人,有可能制止上述行為。有人認為我國1990年頒布的著作權法第42條規定了廣播組織權,是不確切的。而真正明確地規定了廣播組織權的則是2001年新修訂的著作權法,該法第44條規定:廣播電臺、電視臺有權禁止未經其許可的下列行為:(一)將其播放的廣播電視節目轉播;(二)將其播放的廣播電視錄制在音像載體上以及復制音像載體。前款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于廣播、電視首次播放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這就明確將廣播組織的版權(著作權)與鄰接權區分開來。事實上,如果電視臺自己制作節目進行播放,它首先享有節目(作品)的版權,其次才是廣播組織權(鄰接權)。體育競賽的現場直播屬廣播組織權,而賽事畫面集錦及專題節目,如果是電視臺加工制作的,只要有獨創性,就形成作品,其享有的是著作權而非廣播組織權。因為鄰接權無論是從權原、保護期限及保護程度方面都比著作權要小。因此,廣播組織權是廣播電臺對非其制作的節目所享有的一種鄰接權。轉播權正屬于這種鄰接權,當然,它屬于授權轉播的權利人,而非轉播者。
其次,在將電視轉播權界定為鄰接權的前提下,需要探討的是其原始版權何在的問題,因為沒有版權就沒有鄰接權。在電視節目制播分離的情況下,如果體育競賽主辦者授權電視節目制作者將競賽場面制作成電視節目,若在剪輯等方面制作者進行了獨創性勞動,則作者無疑應屬節目制作者,而基于合同關系,可采用委托作品的形式使主辦者成為版權主體,以獲得法律保護?!吨鳈喾ā返?7條規定:受委托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于受托人??梢?,除表明制作者身份權外,主辦者與節目的具體制作者可通過合同解決版權歸屬問題。
如果說通過合同的約定即可將賽事制作成的節目版權問題明確的話,那么僅僅其直播(發送信號而沒有獨創性)就可獲得版權,其真正的表演者,即參賽運動員能否享有著作權?這兩者之間的沖突如何協調?眾所周知,著作權(版權)是作者、其他主體及其合法繼受人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依法享有的各項專有權利,其關鍵之處是其權利基礎——作品。顯然,運動員的競賽不屬文學與科學作品。伯爾尼公約(1971)將作品的范圍概括為:文學、科學與藝術領域的一切作品,不論其表現方式或形成如何。在其例舉中并未提及體育競賽活動。我國著作權法第3條規定的作品包括:文學作品;口述作品;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美術、建筑作品;攝影作品;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類型作品;計算機軟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而最后一項中,至今尚未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體育競賽表演的性質及權屬問題。《WIPO表演與錄音制品條約》(WPPT)第2條規定:表演者指演員、音樂家、舞蹈家和其他表演、演唱文學作品的人。筆者認為,體育競賽的運動員所能受版權保護的應是其表演,即他們享有表演者權(當然若是獨創的作品則享有表演權)?!侗Wo鄰接權公約》限定表演者權指表演文學、藝術作品之人,但在該公約第9條中,又采用許可主義,間接地承認那些不表演文學藝術作品之人也是表演者,只不過要由各國國內法予以確定:任何締約國均可根據國內法律和規章,將本公約提供的保護擴大到不是表演文學或藝術作品的要求。據此,我國著作權法第3條將雜技藝術作品明確列舉為表演者可以表演的作品,已將伯爾尼公約的作品范圍擴大了。在此情況下,討論運動員(包括體育競賽節目的其他創作者)的著作權保護問題,是有現實意義的。
一些典型的運動競賽表演項目,如花樣游泳、花樣滑冰、藝術體操等,都與雜技表演沒有什么差別。它們具有以下特征:技能要求很高、難度大;具有深刻的思想性、高超的藝術性,是體育群體的智力成果的集中展示;具有極強觀賞性;它同舞蹈一樣可以有形再現。更何況,我國著作權法并未將可固定性作為作品受保護的條件。因而,這些表演就其本身而言,受著作權法保護應該沒有什么問題,而且,編排出來的融音樂、藝術動作于一體的藝術體操,實際上就是可獨立使用的作品。但是,像舉重、擊劍、足球等程式性的競賽,并沒有特定的獨特表演特征,而且風險性大,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可以不作為著作權法所保護的表演。國際上之所以不將體育競賽中運動員的表演列入知識產權法中表演者權的對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體育運動的自成一體性、專業性、競技性,使運動員的表演可以通過工資、獎金等形式得到補償,而通過電視轉播權等形式可將投資一并收回;第2,體育競賽就其宗旨而言是非商業性的,報酬權僅是其考慮的一項因素;第3,傳統的體育道德觀念并未認可體育競賽的表演可以獲得商業利益;第4,體育運動重視普及,這在現實中必然涉及重公益而犧牲一些私益的情況。例如,雖然歐洲聯合廣播公司出價甚低,但國際奧委會還是基于普及體育的宗旨拒絕分拆轉讓電視轉播權而獲取高額轉播費,以便使廣大觀眾能夠支出少量費用即可觀賞奧運會實況。最后,傳統知識產權法的范疇也在發生變革,在體育競賽與知識產權法之間除了經營性標記外,尚未有很強的結合。在這種背景下,基于體育運動的特殊性和知識產權法體系的相對封閉性,可以設想用單行法的形式將一些競賽表演者的權利明確規定出來,以切實保護運動員及其他創作協助者的利益。這一構想還基于以下兩點理由:第1,是否保護競賽者的無形財產權是由各國一定的經濟、社會條件決定的,體育項目的普及性和受歡迎程度與之緊密相連。第2,日益發展的“陽光產業”——體育產業也需要以物質利益(更獨立的物質利益而非勞務性的債權利益)來調動競賽者的積極性。例如巴西法律就規定了對運動員比賽的產權保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由此,在現實體制下,可以勾勒出我國體育競賽電視轉播權的一般權利框架。這種權利框架,以職業性體育競賽(如全國足球甲A聯賽)與一般性體育競賽(如奧運會)的劃分為基礎。首先談職業性體育競賽。運動員(包括其他協助者)享有表演者權,在將其表演讓渡給俱樂部(或其他組織)的同時還對其可獨立使用的表演節目享有著作權。運動員與俱樂部(或其他組織)之間除了合同約定的雇用關系外,其獨立的財產權受到保護。體育比賽的主辦者享有競賽電視轉播權,然后通過合同關系與各參賽主體約定轉播權轉讓費用的分成,并通過合同關系與電視節目制作者約定委托作品的版權事宜,而電視臺則在轉播時支付轉播費。電視機構在轉播時以獨占許可使用或其他方式使用,也由合同予以約定。由此,就在合同的體系內劃清了各方權利義務關系,并不會妨礙體育競賽的轉播和各方的收益。同時,基于體育運動的自律性,還可對運動員及其他相關者約定其權利義務,以免妨礙運動的普及。這樣,就在自治性與法律性之間將體育競賽轉播權問題通過法律途徑解決了。就一般性體育競賽而言,雖然參賽隊或參賽個人不采用職業俱樂部的形式,但可比照職業聯賽來規范各方權利義務。
2體育競賽電視轉播權轉讓的法律問題與對策
體育競賽電視轉播權以內容劃分,主要有三類:新聞報道權、賽事畫面集錦使用權和賽事轉播權。從播出范圍來看,可分為全國性轉播權和地方性轉播權。從轉播方式來分,可分為無線頻道轉播權、有線頻道轉播權、衛視頻道轉播權以及互聯網電視轉播權。一般而言,在新聞節目中使用賽事信號不得超過3min,且播出間隔不得少于6h,在節目中使用賽事信號權超過3min就需購買賽事畫面集錦權,要轉播整場比賽則需購買賽事轉播權。只有購買了相應范圍和內容的轉播權的電視機構,才能獲得賽事采訪權和公用信號使用權。轉讓可以單獨轉讓,也可一攬子轉讓,可采用獨占許可轉播,也可采用一般許可轉播,這需要通過合同明晰,并報有關部門批準。這些并沒有什么爭議,而關鍵性的問題在于:如何進行轉讓?如何協調公共利益與私人利益之間的矛盾?
現實操作中,主辦單位享有轉播權的財產權利,在具體轉讓中多采取集中轉讓方式進行。以全國足球甲A聯賽為例,它由中國足協統一與各電視臺進行轉播權轉讓的談判,收益與各俱樂部分成。集中轉讓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主要有2:第1,節省成本,提高談判地位與討價還價的能力,而且可以協調各俱樂部之間的關系;第2,盡量縮小各俱樂部之間的“貧富分化”,減少由于財產的差距而影響競賽水平的因素。但是,足協本身的地位尚未廓清,實際是一種行業自律組織又是管理機構,這種雙重身份使其難以在進行電視轉播權的收益分配上真正代表俱樂部的利益。現實情況也證明了這一點。目前,各足球俱樂部的投資者每年大約要在球隊上投入2000~3000萬元,而收入遠未能補償投資。因此,甲A球隊冠名權頻頻易主。另一方面,中國足協帳面上漸漸積聚起幾千萬元的贏利,而在對出售電視轉播權的收入分配上,并沒有與各俱樂部進行平等的協商。因此,盡管體育產業是陽光產業,但在缺乏產業的成熟運營機制、政企不分的前提下,電視轉播權難以按其市場價值來轉讓,同時,甲A聯賽質量難以大幅度提高。這種漠視真正的投資者與表演者利益的做法,勢必造成惡性循環。因此,各俱樂部也在學習外國經驗的基礎上試圖組建NBA那樣的聯合公司,以實現商業運營與體育競技的良性循環,在電視轉播、廣告、相關產業的帶動方面形成產業鏈,以便進行企業化的轉播權運營機制。這種做法值得提倡,而且在時下人們對足協兩塊牌了一班人馬進行質疑的大環境下,實現以參賽者為主體的產權運營機制,將是中國未來體育競賽運營的當然選擇。這種情況下,若足協集中簽約,則是一種信托關系,即各俱樂部通過信托合同委托足協集中與各電視機構簽約,足協根據與俱樂部之間的協議來分配收益,并不得違背信托合同。同時,基于體育運動的自治性和獨特性,各俱樂部必須委托足協集中簽約,而不能私自簽約。這樣,就將足協的行政管理職能與行業自律職能區分開來,足協就可在職權明晰的基礎上正確地履行職責。同理,其他各類活動也可比照這種法律關系進行操作,而這種做法,又有2001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托法》作為依據,顯然是一條合理合法的選擇。
體育競賽首先是一項公益事業,但也包含著私人利益、局部利益。因此,要協調好各方利益,才能推動體育事業的順利發展。我國目前體育電視轉播權價格普遍較低,而且央視在與各競賽主辦者的談判中壓價現象嚴重。這除了競賽本身的水平外,還與整個體育及媒體運作與管理機制有很大關系。一兩家電視臺形成了強勢媒體,占據壟斷地位,勢必在談判中占據主動地位,從而變相壓價。例如,中央電視臺轉播甲A聯賽的各種廣告收入及贊助收入上億元,而受讓轉播權支出費用僅幾百萬元,還在2002年甲A聯賽轉播權上不肯讓步,要求壓價,而國家廣播電影電視局《關于加強體育比賽電視報道和轉播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中賦予央視在國際體育比賽、奧運會、城運會及全國性體育比賽電視轉播權購買與談判上獨斷地位,更增強了央視在轉播權問題上的主動地位,不利于其他電視機構的競爭和體育賽事轉播與體育運動的推廣。在廣播電視機構不準民間資本及外資進入的今天,這勢必成為制約體育產業良性發展的一大制度。因此,在電視業引入商業競爭、制播分離的形勢下,引入地方電視臺與央視的競爭機制,才能有利于良性競爭環境的實現。在確保央視在新聞及時事宣傳中“喉舌”作用的同時,必須將文娛節目引入公平競爭,才能正確協調各個電視機構的關系,更好地普及體育運動。另一方面,在體育競賽產業運營中,必須進行全方位的開發,將轉播權、門票收入、贊助、廣告收入等各方面結合起來,特別是將廣告與贊助及轉播權結合起來,打造規模效應,引入外資和民間投資,才能將競賽的運營做活、做好,也使體育在帶動相關產業和豐富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方面真正起主導性作用。
3結論
目前,全球體育產業產生的價值每年已超過4500億美元,體育產業成為了“陽光產業”,體育競賽在保持其非商業目的和在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同時,在商業的推動下得到了更迅速的普及和發展,而電視則在其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中國在加入WTO進一步擴大對外交流和爭取到2008年奧運會舉辦權的背景下,推進體育競賽的法制化已迫在眉睫。本文僅從知識產權角度論述了體育競賽電視轉播權的一些基本問題,限于篇幅,對行政管理體制、國際交往中的國際私法問題則很少涉及??偨Y全文,筆者的結論是:
(1)體育競賽電視轉播權是一種廣播組織權,屬于著作權(廣義)中的鄰接權,它屬于賽事主辦者,但并不排斥某些項目運動員及相關人員對其表演所享有的表演者權,即一種著作鄰接權;
(2)體育競賽(特別是俱樂部形式的競賽)在專業體育組織與參賽主體之間分配電視轉播權時是一種信托關系,參賽主體才是委托人,它們之間的權利義務由信托合同約定,但受體育競技紀律的規制;
(3)發展電視業的競爭與體育產業的多極化參與是普及體育運動的根本大計,行政機關與自治團體分開,創造自由寬松的競技環境和商業環境是現代體育與傳媒優勢互補、協調合作的現實出路。
【參考文獻】
[1]趙淑萍,王銀樁.美國電視縱橫.華文出版社,1999:18.
[2]溫源.奧運大商機——2008奧運會全接觸.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44~46.
[3]吳漢東.知識產權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104.
[4]張杰.運動競賽表演中的著作權保護.體育學刊,2001(4):14.
在經濟全球化大潮沖擊下,體育為企業家和商家提供了向世界展示自己形象的條件。如何利用體育擴大企業品牌的影響成為企業家和商家研究的重要課題。而體育贊助則是提升企業品牌知名度的一個重要途徑。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立足于我國體育贊助的現狀,對當前我國企業贊助體育賽事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探討,并進一步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建議,力求有助于我國企業贊助的快速發展。
一、企業贊助體育賽事存在問題
我國體育贊助工作在20世紀80年代初才開始出現,歷史較短,經驗尚淺,因而在體育贊助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為:
1.贊助行為單一,缺乏整體營銷計劃
目前我國不少企業在體育贊助上急于求成,重視外在運作,忽視與體育運動或體育賽事的內涵型發展,贊助活動大多數是一次性、短時性的合作行為。很多企業期望通過一兩次對體育賽事或體育明星等的贊助為其提高品牌知名度。花巨資投入贊助費建立起來的知名度,是需要通過連續性的營銷或贊助活動進行維持的。而要使贊助項目真正發揮效用,更需要企業投入資金開展一系列推廣、宣傳和促銷活動。國內許多企業在決定贊助時,缺乏整體戰略考慮,往往是冠名了事,花費資金幾十萬甚至幾百萬,但效益增加不多,浪費了贊助資源。所以,企業在進行體育贊助決策前應該有一個完整的戰略規劃。
2.企業贊助缺乏長遠眼光
在我國有不少商家熱心于體育運動,對體育贊助也投入了不小熱情,然而他們大多只是過分關注一場體育比賽所帶來的實際廣告回報,急功近利.以我國足球為例,當足球賽場變成萬眾矚目的焦點時,國內不少廠家和廣告商將大筆大筆資金投向足球,但他們大多只是熱衷于商業比賽,為了一場比賽的勝利不惜一擲千金,結果除了比賽前后一陣熱鬧外,收效并不大.各俱樂部贊助企業也只注重球隊眼前成績而忽視球隊梯隊建設,導致運動成績的不斷下降.自從我國足球1994年開始職業化以來,最初各個俱樂部的贊助企業到現在幾乎一個不存,許多俱樂部是一個賽季一個贊助商,有的甚至一個賽季要換幾個贊助商。
3.企業贊助缺乏全球戰略
國外企業在策劃體育贊助時,往往是全球通盤考慮,如耐賽、選拔人才,再贊助他們到美國集訓,接受NBA球星指導,最后才是通過這些未來球星擴大公司在全世界的影響,穩定地位,改善形象,以獲得更大發展空間和利潤;而國內企業基本上只瞄準國內市場,很少能跨出國門,這與體育交流頻繁、國際性突出的特點完全不符,目前雖然有個別企業,如明基電腦、李寧開始進入國際市場,但在經濟全球化日益加劇的今天,還是遠遠不夠的。
4.企業在體育贊助中的定位比較盲目
由于體育贊助活動需要與其他組織協調共同進行,因此贊助活動有一定的時機性,比如體育比賽并不是根據企業所希望的時機開展的。因此,一時或一地進行的體育活動并不一定就適合企業進行贊助。企業需要根據自己企業產品需要傳遞的信息,再結合體育活動的性質、影響力以及贊助形式等進行贊助行為決策。我國企業在這方面往往表現出心血來潮、憑感覺拍板的弊病,缺乏合理的、全面的贊助活動分析,結果是經?;嗽┩麇X收不到效益。
二、企業贊助體育賽事的對策分析
1.企業設計整體營銷計劃
體育贊助的最大優點是讓人們在非商業狀態下接受產品宣傳,有效避免了人們對廣告的逆反心理。但缺點是能夠直接展現在公眾面前的企業、品牌和商品信息太少,難以使人們對它產生全面、完整的認識和印象。要彌補贊助這一缺陷,贊助商應該采取綜合溝通的方法,即以贊助為契機,結合廣告、促銷和公關等其他溝通手段同時出擊,優勢互補,形成一種相得益彰的合力,產生規模效益和轟動效應。借鑒國外公司的成功經驗,贊助企業應做好整合營銷計劃,對品牌傳播系中能與目標顧客有著某種聯系的訴求點進行有所側重的組合宣傳,積極地創造品牌的知名度和相關聯想,這樣才能取得更大的效果。超級秘書網
2.企業贊助要具有戰略長期性和廣泛性
制定完整的贊助策略,要有長遠目光,不能苛求贊助要有立竿見影的回報。體育贊助各種功能只有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方能實現,很難一蹴而就,因此體育贊助貴在堅持。無論是贊助目標還是贊助對象都要保持相對穩定,使之形成傳統和氣候,切忌朝三暮四、一暴十寒。認清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立足國內,發展國際市場。
3.選擇適宜的贊助對象
在對體育賽事進行贊助時,要注重企業(產品)形象和運動項目形象之間的吻合、產品和運動項目類型之間的吻合,以及雙方目標市場之間的吻合。體育贊助的重大效應之一是形象轉移,即通過贊助某一運動項目使人們產生某些聯想,從而把該項目的某些美好特征轉移到企業和產品的形象上,使之增輝,達到美化企業或產品形象的目的。
三、結論
企業如何實施贊助,提升企業形象,擴大產品銷售量,提高市場競爭力,如何把握機會將是體育主管部門和企業共同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我國企業應充分認識到體育贊助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實施策略。盡可能吸取國外企業的經驗教訓,成功把握這一發展機遇,通過體育贊助,樹立企業形象,提高知名度,必將為企業獲得更大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關鍵詞:開題報告數學
一、選題依據(背景與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
在某種程度上,數學的整個對象就是在原來似乎混沌占統治地位的地方創造秩序,從無序和混沌之中抽取出結構和不變量。所以,把無序的數字轉化為有序的模型,這才是數學家乃至所有數學愛好者所追求的。
平方數,也叫完全平方數或正方形數,是可以寫成整數的二次方的數。它是一種很“完美”的數,有關于它有許多很有序的規律,至今為止,已經有很多的數學愛好者樂此不疲地去研究它,而且也得出了不少有趣而且有用的結論。至今為止,平方數的一些基本的性質。例如,性質1:完全平方數的末位數只能是0,1,4,5,6,9。性質2:奇數的平方的個位數字為奇數,十位數字為偶數。等等。
還有很多著名的數學家長久以來樂此不疲地研究平方數,也把它的有關知識作為一種工具用于證明、計算其他定理、命題。例如,意大利著名的數學家Lagrange,他在整數論上也有有關平方數的Lagrange定理:任何一個正整數都可寫成四個平方數之和。并且在證明中他運用了歐拉恒等式:若則
此類例子還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舉了。
本論文是對一道有關平方數的競賽題的解法與推廣,我的目標是從無序的題目中找出有序的、有規律的結果,從而體會數學的規律美。過程主要是猜想——計算機輔助驗證——數學方法證明。
猜想在一般的觀念里,似乎是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實際上,猜想要靠長期積累下來的對數學的直覺和經驗形成一種敏銳的洞察力和技巧。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數學題不一定單純地做出答案就行了,很多情況下還可以更深入地研究,挖掘出它的背景,進行再推廣、再發散。很多看似簡單的數學題其背后的內容卻是十分豐富的,需要有心人去探討研究,這樣才能真正深刻的理解。有些計算量相當大的數學題應用筆算和一般的計算器已經不能滿足需求,這時我們要借助計算機,利用程序設計來解?,F在我就要解一道有關于平方數的競賽題,由于計算量相當的大,筆算和一般的計算器已經不能滿足需求,所以我通過在VisualBasic6.0環境下對算法進行分析和驗證,驗證結論的正確性。
那些最初表現為令人懷疑的東西,只有經過某種思維過程后,再通過起批準和保證作用的證明,才能最終表現為無可置疑的真理。證明通過揭示事物的核心而增強理解,是數學的力量。
二、研究目標與主要內容(含論文提綱)
研究目標:本論文主要研究型如平方數的結構,我們知道,,,,等關于的結果是無序的,而對于,先關于n代入幾個數,例如,,,,……,由此猜想:,并且這個結果可以用數學歸納法證明,所以是有序的。再進一步可得,關于的輸出結果也是有序的。在競賽數學中經常出現有關平方數的一些問題,因此系統研究型如平方數,當取什么值時,其結果是有序的,既有理論價值又有應用價值。
論文提綱:首先,尋找可能的取值。當n取比較小的值時,可以采用筆算的方法來計算結果、找尋規律,但當n取比較大的值時,發現計算量相當大,用筆算和一般的計算器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需求,這時就會想到借助計算機輔助計算,利用程序設計來解。我采用的是VisualBasic(簡稱VB)這種常見的程序設計語言。一種語言就是一種思想。經過計算發現當取任意正整數,而時,都可以產生有序的結果。
找規律:當時,;
當時,;
當時,;
當時,;
當時,;
當時,;
當時,;
當時,;
當時,……
由此可猜想得出:的一個有序的結果。同樣道理,、也可得出有序的結果,也可發現、、、、的結果沒有一定的規律可尋。猜想在一般的觀念里,似乎是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實際上,猜想要靠長期積累下來的對數學的直覺和經驗形成一種敏銳的洞察力和技巧。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然后,利用計算機輔助計算驗證預期結果對某些初值的正確性。
最后,利用數學方法給出嚴謹的論證,而我所采用的論證方法是簡單易懂的數學歸納法。
三、擬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術路線、實驗方案等
利用文獻研究法與理論研究法,通過圖書館、書店、網絡等途徑對平方數相關各方面的資料進行查閱、研究、歸納、總結。理論與實踐研究法相結合。先是通過對一些簡單的n值進行觀察,再用筆算和計算器進行初步計算,根據已得的結果,推廣到極大的n值,進行理論上的猜想,然后運用計算機輔助(VisualBasic)這種常見的程序設計語言計算驗證,最后證明猜想的結果。
四、研究的整體方案與工作進度安排(內容、步驟、時間)
進度安排:
序號時間內容
112.1-2.14明確選題并完成文獻綜述和外文資料翻譯
22.14-2.28完成開題報告并舉行開題報告會
33.1-3.20完成計算、實驗和繪圖,并完成論文的引言部分
43.20-3.30完成論文的初稿
53.30-4.20指導教師閱讀審看并修改,完成終稿
64.20-4.30論文答辯,學生材料上交教務科
75.1-5.15教務科材料匯總整理上
五、研究的預期目標及主要特點
預期目標:在某種程度上,數學的整個對象就是在原來似乎混沌占統治地位的地方創造秩序,從無序和混沌之中抽取出結構和不變量。所以,把無序的數字轉化為有序的模型,這才是數學家乃至所有數學愛好者所追求的。本論文就是研究一種平方數,從一種無序的結果轉化為有序的、有規律的結果。
主要特點:進行大膽的猜想,運用計算機輔助計算幫助驗證結果,得出的結論很有規律性。
六、指導教師意見:
指導教師簽名:
(一)以英語競賽為導向,明確高職公共英語的教學目標
從近年英語競賽的內容中可以看出,就業崗位對高職生的英語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的公共英語教學必須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在人才需求上的變化,轉變傳統的英語教學目標。對此,高職院??梢猿浞职l揮英語競賽的導向作用,進一步細化通用性公共英語的教學目標,更加注重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英語交際能力,為社會培養更多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讓高職院校的學生在畢業后可以更快地進入職業角色。
(二)將英語競賽引入課堂,豐富公共英語的教學資源
在高職英語教學的傳統模式中,公共英語教學主要依賴英語教材,教學內容的單一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職生的英語學習熱情。由于各種英語競賽對參賽學生的反應能力、思辨能力、語用能力、表現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需要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和輔導。具體而言,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可以針對不同英語競賽的能力測試內容和要求,適當調整和優化公共英語課程的課堂教學內容,制定融實用英語教學內容與各種英語競賽內容于一體的教學目標、教學大綱及教學計劃,豐富公共英語教學的內容與方法;同時,高職英語教師在公共英語的課堂教學中,可以向學生介紹各種英語競賽的辦賽宗旨、競賽規則、競賽內容及獎勵政策等,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方式,幫助學生提升聽、說、讀、寫、譯等各種語言技能。
(三)加強英語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參賽能力
各類英語競賽活動都對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就要求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變傳統的“單向灌輸式”教學模式,提高英語實踐教學的比重,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英語知識應用能力和交際能力,這對學生參賽能力的提高也非常有幫助。對此,高職院校要結合英語競賽的內容、規則和要求,在編寫校本教材時增加實踐教學的比重,為學生創設更多的實訓教學環境。此外,高職英語教師可以借鑒英語競賽的形式開展教學,實現以賽代練、以賽促教,讓學生在“競賽式”的課堂氛圍中學習英語,不僅增加了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英語競賽水平與參賽能力,也為將來選拔優秀的參賽選手提供更多的參考依據。
(四)制定分級教學策略,實現因材施教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職院校的連續擴招和獨立學院的發展,高職教育越來越傾向于大眾教育和技能性教育,公共英語的課程地位不斷下降,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也不容樂觀?;谟⒄Z競賽對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促進作用,高職院??梢越Y合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個性化特征制定分級教學策略。分級教學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以提高教學效果為目的,根據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與接受英語知識的潛能,將學生劃分為不同層次,先確定不同的培養目標,再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教學方案等。高職院校既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分出精品班和普通班,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優勢和參賽需求分為口語班、翻譯班、寫作班,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有助于學生參賽能力的提升。
二、結語
1 路徑假設
研究引用二元熱情模型理論,依據賽事觀賞者的不同內部需求劃分為調和型和偏執型兩種觀賽熱情,基于其不同的特質,在參與竟彩時會選擇不同的參與方式,且偏執型觀賽熱情比調和型觀賽熱情更能堅持到底,在一定程度上對于賽事結果更為重視,對觀賽程度的影響程度會更大,此推論在前人研究中已被提出?;诖?,本研究形成以下假設:
H1:偏執型觀賽熱情在觀賽程度上大于調和型觀賽熱情。
同時本研究依據竟猜型體育彩票的現行狀況將竟猜型彩票分為公立竟彩和地下竟彩兩種類型,由于調和型竟彩熱情本質上對于竟彩的娛樂性要求更高,因此可推斷調和型竟彩熱情者在較大程度上會選擇公立竟彩;相反對于偏執型竟彩熱情對結果重視的本質特征來說,可推測其與以盈利為口的的地下竟彩關聯性更強。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假設:
H2:調和型竟彩熱情對公立竟彩有正向影響;
H3:偏執型竟彩熱情對地下竟彩有正向影響。
本研究認為當消費者對賽事觀賞或竟彩產生熱情時,該事件會成為消費者生活的一部分,根據賽事觀賞口的不同,將觀賽人群分為以賽事觀賞為主和投人為主兩種類型,其中不同的主導性觀賽熱情的可能會對不同的投人產生一定影響,同時不同熱情也會對觀賽程度產生影響。換言之,觀賽程度與投人行為可能存在顯著的相關性。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設:
H4:觀賽行為者的調和型觀賽熱情對調和型竟彩熱情有正向影響,偏執型觀賽熱情對偏執型竟彩熱情有正向影響;
H}:投人行為者的偏執型觀賽熱情在觀賽程度上大于調和型觀賽熱情。
2 體育賽事觀賞與體育競彩路徑結構圖呈現
本研究根據以上假設采用極大似然法對四個模型的擬合指標,運用Amos軟件進行SEM分析,集體模型擬合標準與本研究模型擬合度對比見表2。
本研究依據假設創建體育賽事觀賞與體育竟彩的結構方程模型<SEM),采用SE M路徑檢驗分析其各潛在變量之間的關系,模型一檢驗熱情對賽事觀賞程度的影響,模型二檢驗不同類型熱情對不同竟彩參與形式的影響,模型三檢驗竟彩熱情與觀賞熱情之間的關系,模型四檢驗投人主導下不同竟彩類型對賽事觀賞程度的影響。
模型一將熱情分為偏執型和調和型兩類,檢驗兩者對觀賽程度的影響程度,結果表明偏執型觀賽熱情對賽事觀賞的影響力明顯比調和型觀賽熱情大,證明假設一成立。
模型二主要檢驗調和型竟彩熱情和偏執型竟彩熱情與公立及地下兩種形式的關系,結果表明,調和型竟彩熱情對兩種形式都產生正向影響,對公立竟彩的影響力要遠大于地下竟彩,說明調和型竟彩熱情為主導的者主要選擇公立竟彩形式;偏執型竟彩熱情對兩種形式同樣產生正向影響,但其主要指向地下竟彩形式,說明偏執型竟彩熱情為主導的者偏向購買地下竟彩。
模型三檢驗的主要路徑為不同觀賽熱情不同竟彩熱情不同竟彩形式的路徑分析,其中形成的較為明顯的三條路徑顯示,調和型觀賽熱情能夠正向影響調和型竟彩熱情從而影響公立竟彩;偏執型觀賽熱情對偏執型竟彩熱情有正向影響,從而影響地下竟彩;再者,偏執型觀賽熱情在影響偏執型竟彩熱情的基礎上會對公立竟彩產生正向影響。該模型的路徑印證了本研究假設4的假設內容,調和型觀賞熱情對調和型竟彩熱情有正向影響,偏執型觀賞熱情對偏執型竟彩熱情有正向影響。同時可以得知,偏執型觀賽熱情及偏執型竟彩熱情對公立竟彩也有較大影響,對于公立竟彩的發展有很大促進作用。
模型四檢驗的主要路徑在于針對假設5提出的竟彩熱情對觀賽程度的影響,進一步分析調和型竟彩熱情與偏執型竟彩熱情對觀賽程度影響力的差異。檢驗結果表明:偏執型竟彩熱情與調和型竟彩熱情對觀賽程度均有正向影響,相比之下,偏執型竟彩熱情對觀賽程度的影響力較大。因此,假設5成立。
3 體育賽事觀賞與體育競彩的路徑效果分析
通過上述模型擬合度對比及路徑圖的展現與分析,得出其假設路徑及結果(見表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