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0:58
序論:在您撰寫思想文化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黨的十六大以來,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盡管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但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特別是經濟基礎、體制環境、社會條件的深刻變化和互聯網等新興傳媒的出現,使得我國文化領域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給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帶來了新的嚴峻的挑戰。
一是我國文化發展同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還不完全適應,文化在推動全民族文明素質提高中的作用還亟待加強,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在促進文化繁榮發展中的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還認識不夠。二是熱點難點問題以及、突發性事件增多,對宣傳輿論引導的要求進一步提高。三是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凝聚力、戰斗力亟待加強,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多變的特點更加明顯,網絡管理的難度進一步加大。四是一些領域道德失范、誠信缺失,一些社會成員人生觀、價值觀扭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更為緊迫,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任務繁重。五是文化產業規模不大、結構不合理,束縛文化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尚未根本解決,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需要進一步增強。
加強和改進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對策建議
新時期,要在總結繼承十六大以來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積極探索,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強黨的領導,轉變工作思路。一是各級黨委必須把宣傳思想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堅持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不動搖,堅持用一元化的指導思想整合和引領多樣化的社會思潮,把意識形態工作作為關系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關系黨和人民事業興衰成敗的重大工作緊緊抓好。二是堅持黨委統一領導,各部門齊抓共管、各負其責的工作體制。各地區各部門黨委一定要從講政治的高度,認清形勢、負起責任,抓緊抓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確保意識形態領域不出問題。三是建立一支政治可靠、業務精良、熟悉宣傳思想文化規律和特點的工作隊伍,為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提供隊伍和人才保障。
2.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基層群眾。要牢固樹立群眾觀點,自覺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踐行“三貼近”原則,多辦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實事。把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做到最基層,做到廣大人民群眾之中去。只有這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才能做到根深葉茂、活力四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3.強化陣地意識,拓寬宣傳載體。要牢固樹立陣地意識,不斷拓展宣傳思想文化陣地,不斷嘗試和運用新的載體,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的媒體宣傳工作格局。一是鞏固發展已有的思想文化陣地。做大做強黨報、黨刊、電臺、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充分發揮輿論引導的主力軍作用。加強引導,充分發揮都市類報刊發行量大、受眾面廣的優勢,使之成為正確引導輿論的重要力量。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加強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形成完整、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二是搶占新興宣傳陣地。主動運用和管理好網絡、手機等新興媒體,辦好重點新聞網站,豐富宣傳內容,拓展服務功能,形成網上正面輿論強勢。尤其要支持重點新聞網站加快發展,打造一批在國內外有較強影響力的綜合性網站和特色網站。加強對社交網絡和即時通信工具等的引導和管理,規范網上信息傳播秩序,培育文明理性的網絡環境。密切關注互聯網信息傳播的新動向,盡快熟悉并運用信息傳播的新技術、新業務,使之成為互聯網信息傳播的重要渠道。
4.強化改革創新,增強發展動力。當前,我們正面臨著信息高速傳播、新媒體不斷涌現、社會矛盾沖突頻發、職工群眾利益訴求增多等新問題,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要面對新形勢,結合新特點,采取新方法,大膽創新,不斷增強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吸引力、實效性,推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體制機制創新,完善宣傳思想工作的目標管理考評機制,整合宣傳文化資源和力量,形成強大合力。深化國有文化單位改革,創新文化管理體制,加快推進經營性文化單位改革,鞏固拓展出版、發行、影視、演藝院團改革成果。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強化政策調節、市場監管,推動政企分開、政事分開,理順政府和文化企事業單位關系。
[論文摘要]受消費主義思潮以及某些陋俗文化觀念的影響,消費異化現象正在充斥人們的日常生活。消費異化造就了特殊的消費文化以及消費文化心態。消費異化為畸形、非理性消費行為提供了支持,不合理的消費文化又助長了消費異化的泛濫。解讀消費異化與消費文化之間的關系,對倡導推進健康向上的消費理念有積極意義。同時,開展對屬于陋俗的消費文化、理念、行為的批判,有助于人們對消費意義的認知。全方位認知消費異化的危害,建立符合國情、健康向上的消費文化是抵制消費異化的必要手段。
一
一般認為,消費異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方世界進人消費時代的伴生物。所謂“消費異化”是指消費超越了自身的內涵,使人的消費價值目標發生偏離,導致消費觀念和價值取向扭曲,消費的原始、本真意義發生了改變。這種消費“在本質上是一種‘異化消費’。本來意義上的消費是對使用價值的消費,其目的是對需要的滿足,這是正常消費。異化消費則是使消費與‘需要’、‘使用價值’相背離,過度地去追求不必要的消費,造成巨大的浪費,這是不合理的消費。“人們的消費就不再是滿足日常生活需要的一種手段,而成了一種對商品象征意義的符號消費,即成了一種異化消費。論及消費異化及其種種表現,可謂涉及諸多領域,俯拾即是。擇其要者,僅從以下兩個側面略作說明。
其一,符號化的扭曲與曲解。消費或消費行為“符號化”是指人們消費的目的并非為了滿足于各種消費品一般使用價值,而是為了追求具體需求以外的某些符號表征。“人們所消費的,不是商品的服務和使用價值,而是它們的符號象征意義?!遍]現代社會,商品(包括各種服務)越來越多地帶有符號意義與特征,符號已成為商品的另外一種價值。然而,符號畢竟不是商品的全部屬性,也不應淹沒商品最基本的屬性。一段時間以來,相當一部分國人過分看重消費品的符號意義,過分追求符號的外延意義,使符號意義發生扭曲,消費行為、觀念發生了異化。一些人的消費目的更多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符號欲望”。其中有腰纏萬貫,一擲千金的富豪大款,也有追逐“時尚”,還談不上富足的工薪族。前者消費過程中追求各種名目的名牌、高檔消費品,目的是為了昭示自己的富有—消費品是其身份、富有的象征、標識,并不考慮消費品的價值與使用價值是否相符。對于豪華、奢侈的追求徹底消解了消費品最基本的屬性。于是,抽什么品牌的香煙,開哪國生產的高檔名車,穿哪個名牌的時裝成為這些人的消費追求;于是,為了迎合這部分人的消費需求,應運而生地出現了名目繁多的“天價”消費品:“天價年夜飯”、“天價香煙”、“天價豪宅”……。雖然他們只是人群中的少數或極少數,但所造成的“負激勵”效應卻是巨大的,催生了另一部分不屬于富豪、大款階層的、對消費和商品符號化情有獨鐘消費者。這些人的收人顯然無法和富翁大款相提并論,但對符號化的追求并不示弱:消費的目的也是為了顯示身份、地位,照顧“門面”,滿足虛榮心。于是,收人并不豐厚的“白領”吃住高檔,穿用名牌—追求高消費,成為生活水平的虛假符號。超前消費導致了少數人“花明天的錢,今天盡情享樂”的消費觀念和價值取向。有學者指出,高消費“為消費異化提供了溫床”閉。無論在我們這樣的發展中國家,還是在發達國家,這種過度符號化的異化消費都是非理性消費,應當予以批判。
消費符號化從表面上看似乎是異化了消費品的基本功能,是消費行為的異化,但實際上是價值觀念的扭曲,產生的各種負面效應—所謂,卜經濟”效應,遠遠超出消費領域或經濟領域。其中,消費文化的導向作用在今天越來越顯示出強勁的勢頭。整個消費過程中,人往往受商品—符號的左右,人與商品的關系也發生了異化。針對符號及其消費意義的逐步增多,許多時候物品消費即是符號消費的現實,有學者指出:“符號消費的實質在于社會身份的建構”。人們購買消費品、商品的主要目的并非是為了滿足日常生活需要,而是為了追趕潮流、領略時尚、炫耀財富與富有等等與真正的商品屬性毫不相關的欲望—“符號欲”。此間,人是否“在場”取決于商品的符號“價值”。因此,“借助商品的符號價值,人們可以解釋為什么商品變成了欲望和著迷的對象,炫耀性消費為什么會發生,為什么有些商品會得到人們的偏愛,而這些問題是商品的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所無法解釋的。的確,根據生產決定消費的理論,無法解釋人們對符號消費的“執著”。也許我們只能從文化的視角進行剖析。因為“人的符號活動的實現就是‘文化’、‘文化世界’。據此,有理由認為,消費文化的“異化”是根源所在。
其二,浪費消費。某種意義上講,浪費消費也屬于消費符號化性質,與消費符號化有所不同的是,浪費消費不僅是消費符號化的另一種表現形式,且凸顯浪費特征,形式多種多樣,甚至滲透到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當中。所謂浪費消費顧名思義,消費本身即是浪費,絲毫不顧及節約理念的存在。一個比較典型的事例是國人送葬時的花圈開銷。一項統計資料顯示,國人每年為死者送葬燒掉的花圈價值竟然高達13.3億人民幣!無論出于何種需求目的,滿足什么類型的消費需求,每年白白燒掉十幾億元人民幣的紙張,對于一個人均資源非常不富裕的國度來說,都是一種巨大的浪費。中國本是一個有著勤儉持家,厲行節約節約濃厚傳統的國度,但由于消費主義以及某些不良風氣的影響,優良傳統正在被人淡漠,各種消費中的浪費達到了驚人的地步。時下的國人,無論身居窮鄉僻壤,還是大都市市民;無論是大款巨富,還是貧困人群,均對青年人的婚姻開銷表現出非常高的積極性和熱情。從嫁妝購置,到大擺婚宴,場面與鋪張一直呈上漲勢頭。各種花費,數量巨大,其中不乏有無謂的、屬于浪費性質的支出。當下青年人結婚上的花銷和“大方”的心態,窮人和富人并無本質差異,可謂“富人有一富人的奢侈,窮人有窮人的浪費”。人們在分析國人在婚喪上花銷的浪費原因時,大多強調陋俗文化在作祟。陋俗文化、不切實際的攀比之風的確助長了消費浪費風氣的蔓延。這些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從更深層次剖析,不難發現這些浪費消費也屬于消費的異化,背離了消費行為、消費模式最基本的準則:合理、正當、健康。
涉及國人消費行為中的浪費問題,除了前面列舉的兩個典型事例外,還可以列舉出許多。盡人皆知的事例可信手拈來:餐桌上的浪費、一次性用品的泛濫成災、名目繁雜的“豪華包裝”等等。國人每年在餐桌上的浪費不舍為天文數字,“豪華包裝”的資源浪費同樣驚人,媒體屢屢予以尖銳批評,依然有禁難止。無疑,這些浪費消費也屬于消費異化,堪稱日常生活消費中另一種特殊“符號消費”。消費異化的大行其道與消費主義思潮的涌人有直接關系。但剖析各種非理性消費,又不能簡單地將其歸咎于外來文化的影響。必須承認,我們自己原有的某些消費陋俗文化的存在,有意無意之中助長了消費主義思潮背景下的消費異化。顯然,由于消費異化種種負面效應,致使消費異化成為人們關注的社會問題。許多情況下,浪費消費、消費異化在現實生活中助長了陋俗文化的蔓延,反之,借助消費異化,陋俗文化也得到了大行其道的“有力支持”。兩者可謂“相得益彰”。過分追逐符號化、浪費鋪張是消費異化的主要內容,從不同角度凸顯著非理性消費的特征。針對五花八門的浪費,有人建議出臺《反浪費法》。誠然,依法治理浪費有可取之處,但對于消費異化、浪費消費的治理完全“依法辦事”可操作性并不強。因為消費畢竟是個人權利,在權利本位社會里,抵制消費異化主要還應來自道德、文化層面的支持。文化不可能徹底改變、扭轉消費異化,但健康的消費文化對于倡導理性消費、合理消費、適度消費、節約消費,自覺抵制消費異化必將起到積極作用。
二
關于消費異化、浪費消費等,學術界多有論述,但主要側重經濟學、社會學、文化學等學科領域。筆者認為,應側重文化批判的視角認識消費異化,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種異化現象是必要的。如何營造符合中國國情的消費文化和文化氛圍,一直是人們關注的課題,筆者認為應側重如下幾方面:
第一,文化的批判與批判的文化。所謂文化批判,主要指既對各種直接影響人們消費心理、價值觀的陋俗文化進行批判(并非對整個消費文化進行批判),還應對伴隨消費主義進人本土時挾帶的種種消極的價值觀和消費理念予以批判,如與異化消費密切相關的享樂主義、金錢至上等價值觀的批判等。這里所說的批判的文化主要指,建構新型消費文化過程中,刻意培養消費者對本土陋俗文化、外來消極文化認知的自覺,使廣大消費者能夠理性地消費,能夠對消費異化有本質的認識,進而強化對消費異化的抵抗力。當然,批判的目的不僅僅限于顛覆,更重要者在于建構。我們確實需要建構新型的消費文化,一方面通過新型的消費文化抵制陋俗文化的侵蝕;另一方面,則通過新型消費文化的建構,實現文化批判的目標。批判消費異化,營造健康向上的消費文化,首先應在理論上對消費意義予以認知。必須告知國人,什么樣的消費理念、行為模式才是合理的、理性的、健康的,才是我們倡導推行的。一般來說,消費的第一推動力是需求,即消費是由需求決定的。消費者消費各種消費品一方面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滿足某些精神需求。消費異化消解了消費品的自然屬性、物理屬性,突出、追求的是符號價值,說到底是一種文化的異化。因此,展開對消費異化的文化批判是必要的。
第二,關注消費倫理。根據讓·波德里亞的消費理論可知,消費具有倫理性,是一種倫理現象。因此,消費必須遵守相關倫理的約束。今天的消費倫理應側重兩方面內涵:一是弘揚傳統文化中勤儉節約的理念,并使之成為消費理念的重要內容;另一方面,勿忘可持續發展、代內公平和代際公平,積極提倡可持續消費。消費理應恪守相應的倫理準則種種帶有“透支”性質的各種消費,既是消費的異化,也有違于合理的、適度的消費原則。“適度消費的精髓是節約。崇尚節儉的消費是自古以來的美德,即使在物質生活富足的今天也還是一種美德,仍需大力提倡。我們主張節約,決不是讓人們去過‘苦行僧’式的生活,不是反對人們追求更幸福的生活,而是為了避免資源的過度浪費,避免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平衡破壞,使人、社會與自然能夠和諧發展,而這正是為了使人們更幸福的生活。
針對消費異化、符號化,除了應當大力倡導合理消費之外,還應經常告誡國人,能夠揮灑自如消費的只是少數人,絕大多數人應選擇適度消費,“適度消費就是在滿足人類生存發展需要的基礎上,在不降低消費水平的前提下,人們的消費不超出自然的承載能力與個人生理的承載能力,消費水平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水平和收人水平,排除多余消費和避免超前消費。時下某些人的消費行為與國家倡導的節約經濟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也與收人、國情形成了悖論:一方面,我們承認自己是發展中國家;另一方面,對各種高檔奢侈品的消費比之發達國家并不遜色;一方面存在著生產過剩與消費拉動之間的矛盾,另一方面,則是對商品符號和意義的狂熱追求;一方面,我們認同資源并不富足的現實,另一方面,消費資源消費的大手大腳讓發達國家“望塵莫及”;所謂消費的“個性化”,與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居民的平均收人并不相稱……。這些悖論說明了消費倫理的缺失(有人稱之為失范),有必要針對消費異化、浪費消費重塑新型的消費倫理觀念。
第三,倡導理性的消費價值觀與合理適度的消費理念。什么是理性消費價值觀?我們認為,核心內容應是適度消費,對各種消費有一種“量力而行”的自覺,能夠認知消費品的物的屬性和符號之間的關系,不為符號所左右,符號不會是消費價值的全部。消費只是人生存和發展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必須對消費有正確認知。物質消費能夠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也具備激發人們向往幸福生活的功能。然而,不健康的消費理念往往把正常的消費異化為對物質、消費品占有的無限沖動,并形成了賺更多的錢,購買更多的消費品,縱情享樂的循環圈。這些現象與商品、消費的泛化與馬克思所說的“商品拜物教”價值觀念絕無二致。任何形式的消費異化,一覽無遺地表現為消費者對物質財富的極度追求,必然導致物欲泛濫,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無止境的物欲追求必然隨之泛濫,各種腐朽、沒落思想均可在此找到滋生的土壤,對人們精神生活的負面消加作用是巨大的。
消費異化對人們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產生著深刻的影響,使人們的思想、精神也隨之發生異化?!叭藗冊谙硎芟M所帶來的滿足和快樂的同時,卻淪為了消費的奴隸,人們在消費中迷失了自我,進而導致精神家園的失落”。“費異化使人越來越與自身的本質相異,喪失著美好、素樸的‘精神家園’。事實證明,異化消費、過度消費、把消費視為生活終極目的的行為模式并不能夠給人增加幸福感,無法體驗精神生活的神圣與崇高,大多僅僅局限于物欲消費的滿足,人淪落為物、享樂的附屬物。主體性在物質消費、符號消費、追逐富足中悄然淪落,滿足各種欲望的多重選擇與精神家園逐步缺失并存,消費異化支配下的人勢必缺少精神超越,批判意識無從談起。故此,建構新型消費理念、消費價值觀不僅是對消費異化的批判,更有助于人們回歸自己的精神家園。消費社會的現實不可回避,批判消費異化,建構新的消費理念、價值觀念則是國人不能繞過的思想歷程。
第四,正確的輿論和媒體導向必不可少。消費主義以及消費異化的流行,一方面是西方消費主義思潮的涌人,另一方面,媒體的導向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昂蟋F代消費文化”與大眾傳媒結緣,不斷推出各種感性“情調”、時尚,使消費異化具備了社會化特征。商家通過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依托的大眾傳媒,無孔不人地進行“狂轟濫炸”式廣告宣傳,喋喋不休地(潛移默化地或公開地)引導人們、鼓勵人們進行消費,“各種傳媒鋪天蓋地地沖擊和刺激大眾的消費欲望,把大量虛假的物質需求強加于人?!眻D某些媒體不負責任的鼓噪與消費主義一起成為消費異化的得力“幫兇”,迎合享樂主義的價值觀念,助長了消費異化之風,消解了健康的消費文化。充斥各種媒體的享樂主義、物質主義、購物的享樂等內容傾向,直接加劇了消費異化的勢頭。因此,建構健康向上的消費文化,媒體、宣傳輿論的正面導向作用不可或缺。消費主義濫筋于美國,是社會經濟發達的產物。這種觀念、理念進人中國后,應當審慎考量之處為應看其是否符合中國國情。如同政治制度、經濟模式、文化價值觀念等不可以全盤移植西方國家的模式一樣,對待起源西方的消費主義我們也應謹慎對待,冷靜分析。對此,媒體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現實意義
將傳統文化與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對于提高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意義重大。首先,它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比如說從屈原、岳飛、文天祥、戚繼光、鄭成功、馮子材等歷史英雄人物身上所體現出來的愛國主義情操能夠深深地鼓舞學生,激發高職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培養他們熱愛祖國、忠于祖國、奉獻祖國的思想品質。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思想可以幫助學生樹立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意志品質。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的自強精神;“頭懸梁、錐刺骨”、“梅花香自苦寒來”、“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刻苦鉆研精神;“慎獨”、“見賢思齊,見不賢自省”的自律精神;等等都是大多數高職學生身上缺少的意志品質。再則,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傳統文化中強調的“術業有專攻”、“業精于勤荒于嬉”可引導高職學生專注于學業,熱愛自己的專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愛崗敬業精神。傳統文化中“和為貴”、“將相和”、“和氣生財”的主張對于培養高職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識大體顧大局意識、協調好人際關系、達到利益雙贏不無裨益。傳統文化遺產中的眾多文化遺址、發明創造、長城、故宮、兵馬俑等物質和精神文化遺產時刻提醒著子孫后代要繼往開來,刻苦鉆研,不斷創新,把中國文化發揚光大。
二、傳統文化教育在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滲透方法
在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方法是我們要討論的重點。首先,我們要將傳統文化教學融入到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去。在平時的教學中將歷史故事穿插在教學內容中,既可以提高思想政治課的趣味性,又可以用實例增強教學的效果,避免干巴巴的說教。比如在教育學生要刻苦學習、愛崗敬業時,我們給學生講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精神風貌,讓學生討論顏回所樂為何事,引導他們專心投入學習,體會忘我的境界。也可以講匡衡“鑿壁偷光”;車胤、孫康“囊螢映雪”;楊時“程門立雪”;孫敬“頭懸梁”;蘇秦“錐刺股”;孔子“韋編三絕”;祖逖“聞雞起舞”;等等故事。并以一些當代的勵志人物做典范,讓學生看到從古到今成大事者都能克服惰性,戰勝自我,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明白“功夫不負有心人”的道理。在講到人生態度、人生目標等問題上,我們可以給學生講諸子百家的學說,對比他們的思想和觀點,讓學生體會傳統思想文化的奧妙。結合當前青少年中的非主流思想,給學生講“竹林七賢”的故事、講王充和范縝的故事,使他們了解到歷史上的非主流思想和人物,讓他們比較古今非主流的相同與不同,鼓勵他們的想法向更深的層次邁進。其次,努力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也很重要。我們向學院相關部門積極申請舉辦傳統文化講座、聘請傳統文化方面的專家定期登上學院的職大講壇,為學生呈現一場場精美的文化大餐,讓學生真正領略到傳統文化的魅力;編排、表演優秀傳統文化節目,以話劇、戲劇、電影、講故事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傳統文化所蘊含的思想。比如說莊子“鼓盆而歌”的話劇、三十六孝故事等;組織閱讀傳統文化書籍等活動,讀后組織學生開討論會,談閱讀心得。向學生大力推薦國學網站,鼓勵學生業余閱讀,力求使得傳統優秀文化深入學生心中,讓高職學生從思想觀念上能得到觸動,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以期從思想到行動上能對學生產生較大的改觀,同時能營造出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再次,開展踐行優秀傳統文化實踐活動。在給學生灌輸“百善孝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傳統美德之后,以“我做孝子30天”的活動作為學生的課后作業,讓他們堅持在30天內,每天為父母或其他長輩做一件盡孝的事情,從而體驗古人的孝道思想和守孝三年的不易。再比如對于孔子“吾日三省吾身”的體驗,以作業的形式讓學生每天休息前做自我反省,將反省的結果記錄下來,作為下次課堂討論的內容。對于日常的行為規范,教育學生做到“禮”(現實中的禮儀規范)與“仁”(內心的自覺維護)的統一,同時讓學生討論實踐心得,互相學習,在生活中將好的做法持之以恒的堅持下去。在這些活動中,我們細致觀察學生的進步和每一項活動所產生的效果,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將好的做法予以推廣,收到了極好的成效。
作者:徐盛雷張宏單位:寶雞職業技術學院
對中西文化系統上的差異,近代以來,學術界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反復討論。筆者試圖從文字對思維、思維對文化的影響方面作一嘗試性探索。
現代腦科學研究證實,大腦左右兩半球的分工是不同的。右半球主要處理各種各樣的形象,左半球主要處理形形的語言符號。這表明左右兩半球的思維工具不同,右半球的主要思維工具是形象,我們可以稱這種思維為形象思維;左半球的主要思維工具是語言,我們可以稱這種思維為語言思維。語言是形象的象征性符號,形象是語言代表的意義。在大腦中,形象和語言、形象思維和語言思維之間并不是漠不關心的。相反,連接大腦兩半球的胼胝體以難以想象的速度傳遞左右腦的信息。
人們常說,中國人和西方人的思維方式不同。這是毫無疑問的。然而,它們到底是如何不同呢?這種不同是怎樣形成的呢?
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我認為,中西書寫文字的差異,是造成兩者思維方式不同的根本原因。固然,文字是語言的書寫符號,它不同于語言,不等于思維的工具。但是作為人們最經常使用的交流工具,文字對思維無疑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西方語言的書寫形式是字母文字,這種文字既不表形,也不表意,而僅僅表音;也就是說,它完全割斷了與形象的直接聯系,是一種純粹的記錄語言的符號。這種純粹記錄語言的字母文字頻繁地、廣泛地刺激人們的大腦,就逐漸地形成了西方人長于語言思維的特點,使之語言思維特別發達。而漢語書寫符號是方塊漢字,它不僅表音,而且還能表形、表意。這種音、形、意互相聯系的文字,為形象思維提供了方便的工具,使中國人長于形象思維。
文字影響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又影響文化的發展特點。中西文字和思維方式的不同,使中西文化表現出各自的獨特風貌。西方學者認為,語言和思維是相互依賴的。如黑格爾就聲稱:“思維形式首先表現和記載在人們的語言里。”杜威也指出:“吾謂思維無語言則不能自存。”而我們的語言學教科書則反復強調,語言和思維是外殼和內核的關系。與此相反,許多中國學者卻認為自己思想的最高境界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今本《老子》一章)、“可以言論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莊子·秋水》)、“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周易·系辭上》)、“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詩品·含蓄》)等等。
中國人和西方人在思維和語言關系上的差異,直接影響了他們對語言學的興趣。為了更好地發展、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西方人很早就很重視對語言的研究。從古希臘時期以來,語言學就“變成‘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之間的一枚獨立學科”,一直到近現代,西方的語言學一直是遙遙領先的。而中國人的思對語言的依賴性小,此相應,中國對語言研究就不那么重視。在中國古代語言學一直沒有得到獨立發展??鬃釉缇吞岢骸稗o達而已矣?!保ā墩撜Z衛靈公》)的音韻學就是文學和經學的附庸,人們只是為了寫好詩賦和第才去研究它。學者們甚至把文字、音韻、訓詁貶稱為“小學”。直到十九世紀末,馬建忠才照搬西方的語言理論,寫成中國第一部語法著作《馬氏文通》。此后,中國的語言學才逐漸獨立發展起來。
中西思維的這種不同特點,還深刻地影響了中西文化的不同氣質。中國哲學史上的三大流派儒道佛都強調內心的反省、體驗與覺悟。儒家先賢曾參早就說過:“吾日三省吾身”(同上書《論語·述而》),以反省為必不可少的修身手段。道家則更進了一步。王弼認為:“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保ā吨芤茁岳っ飨蟆罚┱Z言,甚至圖象都成了束縛思想的桎梏,思想修養達到了一定程度,圖象和語言都不存在了。這個傳統在佛教徒那里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慧能雖然不識文字,卻能以力主“頓悟”成為禪宗南宗的鼻祖。后來,禪宗干脆主張“不立文字”,徹底拋棄語言文字,而完全用純粹的直覺傳遞那些被認為不可表達的奧妙,“棒喝”就是其主要形式之一。因此,佛教之所以在中國發展起來,禪宗之所以在中國產生,中國形象思維的土壤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與此相應的是,在中國學術史上形成了一系列玄而又玄的概念,如陰陽、元氣、意境、神韻、風骨、虛實……舉不勝舉。
在語言思維影響下的西方文化和西方哲學,表現出了另一種風格。西方哲學家們總是以語言的嚴密性和思辯性見長。古希臘的哲學家們如此,近現代西方哲學家們也如此。因而,在某種意義上講,西方哲學是一種語言思辯的哲學。當然,西方學術史上的概念也是相當明確的。
專家認為,形象思維具有模糊性,這大概是中國人思維的特點;相對地講,語言思維具有精確性,這是西方人思維的特點。中西思維的這種不同特點,在各自的語言體系中都留下了自己的痕跡固然,這同中國人和西方人對語言研究的不同態度也有一定關系。也就是說,西方語言是比較精確的,漢語,尤其古代漢語則比較模糊(由于大量西方譯名的輸入,現代漢語正在向精確化發展)。同一個意思,中西哲人的表達風格各異。如老子說:“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隨也。”(簡本《老子》第二篇第九章)類似的意思在赫拉克利特那里卻變成了“統一物是由兩個對立面組成的,所以把它分成兩半時,這兩個對立面就顯露出來了。”孔子對智慧的定義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保ā墩撜Z·為政》)亞里士多德卻說:“智慧就是有關某些原理與原因的知識?!盵4]雖然把赫拉克利特和亞里士多德的語錄譯成了現代漢語其精確性仍未泯滅;而老子和孔子的語錄就必須通過一番領會才能得到其真諦。
從上述比較中,我們還可發現,表面上看,古希臘哲學家的語言具有鮮明的抽象性、概括性,而中國先哲的語言具有突出的具象性、比喻性。但這并不是說中國人的思維缺乏抽象。其實,在這種具象性、比喻性的背后,卻表達了與西方哲人所揭示的同樣抽象的道理。所以,有些人認為西方人的思維富于抽象,中國人的思維缺乏抽象,這是一個錯覺。有誰能說“得意忘象”不是一種抽象?有誰能說“心通”、“冥合”不是一種抽象?只是它們撲朔迷離、難于表達而已。甚至一向貶斥中國哲學的黑格爾也不得不承認,《周易》中“那些圖形的意義是極其抽象的范疇,是純粹的理智規定?!?/p>
由于長期以來人們把抽象思維(確切地說是語言思維)與邏輯思維混為一談,所以那些認為中國人的思維缺乏抽象的人,也往往斷言中國人的思維缺乏邏輯。這同樣是錯覺。所謂邏輯,就是客觀規律性。其實,反映客觀規律性的思維就是邏輯思維;形象思維也反映了客觀規律性,當然也是一種邏輯思維。
當然,我們不否認,語言思維和形象思維的抽象性、邏輯性具有不同的特點。語言思維的抽象性、邏輯性存在于語言之中,在語言表達中顯而易見,因而是外在的;形象思維的抽象性、邏輯性存在于形象之中,在語言表達中則不那么顯著,因而是潛在的。這正是造成以上各種錯覺的根源。
中西思維方式的這些不同特點,造成了中西學者在理論體系上的獨特風格。也就是說,中國學者的理論體系是潛在的、模糊的;西方學者的理論體系是外在的、清晰的。也就是說,中國的學術并非沒有自己的體系,那種認為中國缺乏理論體系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形象思維是通過直觀或直覺把握事物的,這就自然地決定了這種思維方式把握的是事物的整體,而非局部人們用直觀或直覺去感知一個事物的局部而舍掉其它部分是相當困難的。當我們想象桌子的形狀時我們的大腦中出現的總是整個桌子,既不只是桌子面,也不只是桌子腿;同樣,我們想象桌子面或桌子腿的形狀時,它們總是同整個桌子合為一體的,難分難舍。因而,這種思維方式具有整體性。相反,語言思維的工具是語言,這就給具體分析帶來了方便。人們在運用“桌子”、“桌子面”、“桌子腿”等語詞概念進行思考的時候,它們都是完全獨立、互不牽制的。因而,這種思維方式具有分析性。
形象思維的整體性和語言思維的分析性各給中西文化打下了自己的烙印。中國學者的著作,大多是非常綜合的,一部《論語》,囊括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哲學思想、教育思想、心理學思想、倫理學思想等內容。而西方的學術著作,一般是分門別類的,如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著作是《工具論》,心理學著作是《論靈魂》,美學、藝術理論方面的著作則以《修辭學》、《詩學》為代表,此外還有《政治學》、《雅典政制》等政治學方面的著作。在物質文化方面,以北京故宮、曲阜孔廟為代表的中國建筑,具有鮮明的完整性,而西方的建筑則頗具錯落有致、不拘一格的情趣。
語言思維的分析性與精確性是相輔相成的。為了更加精確,必然要求具體分析;只有具體分析,才能更加精確。它們表現在藝術創造上,是求真與再現。西方的藝術家們為了把人體畫得更逼真,往往在人體解剖學上下功夫,他們力圖再現藝術創造的對象。古希臘、羅馬藝術家們的雕塑品,使當代藝術大師們嘆為觀止;達·芬奇的畫蛋的求真態度,已成為婦孺知的美談。這種真的、再現的藝術是符合西方之審美觀的。亞里士多德就說過:“維妙維肖的圖象看上去卻能引起我們的。”西方藝術的特色,就在于這種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貌的真實感。
形象思維的整體性與模糊性表現在中國人的美學觀上是求似與超脫。中國的藝術家們不在求真上下功夫,而是追求一種“超真”的藝術效果;中國畫的特色就在這里,幾條線、幾點墨就能給人以美的享受。這就是國畫大師齊白石老人所說的“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無獨有偶,司空圖早在《詩品》里就說過:“離形求似”,可見這是一個傳統。無論是中國的畫,還是詩,總能給人一個無限想象的天地,使人們回味無窮?!拔赌υ懼?,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保ā盾嫦獫O陷從話》前集,卷十五)坡對王維的定評,一語道破了中國藝術的特色。其實,在中國藝術史上,何獨王維的詩是如此呢?“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這不正是一幅用飽醮憂愁的筆墨描繪出的圖畫嗎?又何獨王維的畫是如此呢?敦煌壁畫中的佛像,那種既大智大悟,又天真純凈;既莞爾而笑,又莊嚴靜思的神態,不正是一首絕妙的詩嗎?這都是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結出的碩果。
至于在科學技術領域,為什么中國在古代占優勢,西方在近代占優勢呢?這個問題迷惑過不少人,包括愛因斯坦這樣卓越的科學家也感到驚奇。我以為,這是由于中西不同的思維方式在不同歷史時期顯示出來的不同的優勢。分析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首先明確兩點:第一,確切地講,科學不等于技術,前者是指一種以理論為主的學術體系,后者主要是指在實踐經驗基礎上的發明創造;第二,科技也是由技術創造向科學理論發展的,古代的科技形態以技術創造為特征,近代以科學理論為主要特征。既然古代科技形態的顯著特征即技術創造以實踐經驗為基礎,顯然中國人的形象思維會大顯身手,而西方人的語言思維就相對遜色了。所以,中國能夠成為四大發明的故鄉四大發明基本上是技術創造。
中國古代的科技著作,主要也是技術方面的,《天工開物》是宋應星對明代手工業生產經驗的總結,《本草綱目》是李時珍對中草藥的功能與用途研究的記錄。另外,中國學者在理論體系和學術概念上的潛在性、模糊性、玄奧性表現在哲學、美學等方面是別具一格的,但與生性精確的近現代科學理論背道而馳。這或許是近現代以來中國科技發展一落千丈的一個深刻原因。而以語言思維為主要思維方式的西方科學家,卻正是在這方面得天獨厚,故能在近現代科學理論的許多領域中獨占鰲頭。牛頓的力學、達爾文的進化論等科學理論體系在近代科技史上顯示出了語言思維在這方面的優勢。
我時常有這樣一種想法:中國的科技形態基于人類的原始經驗,而西方的科技形態則是對人類原始經驗的轉折。原始思維研究證明,原始人具有超乎尋常的直覺能力和經驗積累。我認為,中國的方塊漢字和形象思維在一定程度上延續了這種原始經驗,從而形成了中國的科技形態;西方的字母文字和語言思維則在一定程度上割斷了與原始經驗的聯系,使之另外開辟出一塊天地,從而形成了西方的科技形態。西方科技在現代社會的優勢已為人們所共睹。其實,中國的傳統科技,尤其中醫學,具有巨大的潛在價值,有待人們去發現、去挖掘。
綜上所述,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人類思維之樹上的兩朵奇葩,互有優劣,各具獨特風貌,在歷史上爭奇斗艷,各領。因此,不能籠統地劃分誰好誰壞,貶低一方,抬高一方。那種貶低方塊漢字和形象思維、抬高字母文字和語言思維的論調,事實證明是站不住腳的。
二、哲學與宗教
哲學與宗教是文化的更深的層面,而二者之間的關系又反映了各個文明的不同風貌。在我看來,哲學和宗教的含義,是一個需要重新界定的前提性問題。這兩個概念都來自西方,所以,一般人觀念中的哲學與宗教,都是西方意義上的哲學與宗教,可謂之狹義的哲學與宗教。以這種狹義的哲學與宗教來考量中國的學術思想,嚴格地說,中國既沒有哲學,也沒有宗教。如果一定要以這個意義上的哲學與宗教來分析中國學術思想,我們當然可以找到類似于西方的哲學和宗教。依此,或許可以這樣說:西方思想的特質在于哲學與宗教相分離,印度思想的特質在于哲學與宗教相合一,而中國思想的特質在于以哲學代替宗教。各國的宗教都是為了解決人生的問題,但在中國,哲學就是為了解決人生的問題,不需要宗教來扮演這一角色。中國哲學通過兩條途徑來安頓人生,一是自然,二是人自身,它們又往往交織在一起。由于它們都為人生而設,所以都具有人文主義特點。就此而言,我們又可以說中國哲學的特質是人文主義。
不過,我們尤其應該注意到,中國的傳統思想有自己獨特的風貌。按照西方的標準來討論中國的學術思想,是不客觀的,也是不公正的。所以,我們應該打破西方中心論的束縛,在更超越的層面上去理解哲學和宗教,對這兩個概念從廣義上進行重新理解和詮釋。我想,如果把“哲學”看作關于世界根本觀點的學說、關于對存在問題的思考,如果把“宗教”看作關于人生的學說、關于信仰的體系,那么,那么就可以說中國思想具有哲學和宗教的兩重性;它既是哲學,也是宗教。中國思想立足于人自身,所以這種哲學是人文主義的哲學,這種宗教也是人文主義的宗教。
中國傳統思想的這種特質,是殷周之際經過一場以人為本位的深刻的宗教反思和批判運動形成的;這場思想風暴,標志著中國哲學的建立。也就是說,中國哲學是從探究人的本質即人性(德)開始的。透過這場宗教批判運動我們可以發現,中國哲學是從原始宗教中轉化出來的。
西方的情況完全不同。西方哲學盡管也萌芽于宗教,但它是從探究客觀世界開始的。所以它的最初形式是自然哲學,然后才轉向人,從而具有人文主義性質。不可否認,西方早期的這種人文主義和中國早期的人文主義有許多一致之處。例如,倫理學一度成為古希臘哲學的主要課題,研究形上學是為了解決道德問題。這和先秦哲學家的思路不謀而合。
中西哲學不但出發點不同,而且發展進路迥異。希臘哲學沒有經過殷周之際那樣的宗教反思和批判運動,這就為宗教留出了一定的空間。所以,在希臘哲學發展的后期,哲學終于和來自東方的宗教合流了,由此導入中世紀。然而,正是由于西方沒有經歷過殷周之際那種宗教反思和批判運動,所以西方的哲學和宗教始終稟性各異。其哲學是理性的、人文主義的,其宗教是非理性的、神本主義的。終于,經過文藝復興運動,哲學與宗教又一次分道揚鑣了。就這樣,西方重新確認了久違的人文主義傳統,并跨入近現代社會。可以說,西方的近現代文明是西方人的思想從中世紀的枷鎖中掙脫出來的結果,所以它表現出對中世紀激烈批判的意識。
但是,由于經歷了殷周之際的宗教反思和批判運動,所以從那時起,中國的思想就一直是人文主義的。正因如此,中國沒有中世紀,也不存在什么封建社會,就象不存在奴隸社會一樣。也正因如此,中國人沒有必要從中世紀的枷鎖中掙脫出來,重新認定人文主義傳統,因而也不可能象西方那樣經歷文藝復興運動。
多少年來,在西學的一片凱歌中,學者們千方百計地用馬克思的五種社會形態來對中國歷史進行分期,費盡心思地尋找中國歷史上的文藝復興運動,煞有其事地猛烈批判中國的封建主義、****主義,……所有這一切,皆跡近無的放矢。誠然,中國古代社會有它的弊病、有它的缺陷,甚至嚴重的弊病和缺陷。然而,這就是封建主義嗎?這就是****主義嗎?對此,需要重新考量。我想,中國古代至少沒有西方那種封建主義和****主義。如果說中國有西方意義上的****主義的話,那應該是斯大林主義傳入以后的事情,而是其頂峰。所以,中國的許多問題,我們應該好好反省自己,直面現實,不要總是把賬算到古人的頭上、總是把祖宗當作替罪羊、總是王顧左右而言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切實地提高自己,發展社會。
三、形上學
形上學不但是某種哲學的核心,也是某種文化系統的核心,所以它最能反映一種學術思想的特點。
形上學所探討的最普遍的存在是超越一切的,是與現實世界無對的。這就是說,它完全由人心所設。這樣,我們就無法回避心這個概念。
上文談到,心包含生命之心和認知之心兩個層面。我認為,相應地形上學也有兩種類型,即生命形上學和認知形上學,它們分別由生命心和認知心所構造。前者乃生命根本特質的投影。哲學家們把他們對心(或者說生命)根本特質的體悟和把握投射到最高形上概念上,然后用它來規定心、安頓心。后者乃客觀世界根本特質的投影??陀^世界的根本特質首先投射到認知心,然后又由認知心投射到最高形上概念上。
由于哲學家們對生命根本特質的體悟和對客觀世界根本特質的認識各有不同,故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生命形上學和認知形上學。黃梨洲說:“心無本體,工夫所至,即其本體?!盵6]這里,我要接著他的話說:存在(最普遍的存在)無本體,工夫所至,即其本體。既然最高形上概念為心的投影,所以,存在的本體,也就是心的本體;“工夫”的不同,決定了心之本體和存在之本體的不同?!肮し颉?,當然是心的工夫。
中西傳統的形上學屬于不同的類型。西方哲學一開始就是一種“愛智”的學問,由此形成的亞里士多德以后的西方傳統形上學的主流是用科學性的概念、判斷、推理的理論知識體系來把握的,這當然是一種認知形上學(前蘇格拉底哲學或有所不同)。
中國哲學一開始就立足于生命的價值,因而其傳統形上學的主流是生命形上學。儒道佛三派形上學的最高范疇分別為天、道、真如,這些范疇的實質分別為善、自然、空。就是說,三派對生命根本特質的體悟分別為善、自然和空。不過,宋明新儒學中的程朱一派的形上學則是一種認知形上學。它雖然聲稱其最高范疇“理”具有普遍性,但在實際論證中更側重社會人倫的一面,所以與西方的認知形上學有所不同。
既然生命心的功能是對其自身的體悟,所以它既是主體,又是客體,而歸根結蒂它是主體性的實際承載者。這正是中國哲學主客合一特點的根源。與此相反,對象化是認知心的鮮明特征。它總是把客觀世界作為對象去認識;即使對自身,它也是先將其對象化,然后再去認知。換言之,認知心與客觀世界本來二分。另一方面,認知心與作為主體性實際承載者的生命心與本二分。這就導致了西方傳統哲學主客二分的特點。
由于中國哲學脫胎于早期宗教,所以它難免帶有中國早期宗教的特征。就象在原始宗教中人的命運是由天所賦予的一樣,在中國哲學中,人性也是由天、道等最高形上實體賦予,從而內在于人自身的。這一點,也是與西方形上學大相徑庭的。
需要指出的是,西方近代以來尤其現代以來懷疑、否定傳統形上流的實質,在于對認知形上學的背離和對生命形上學的靠近。這樣,一些西方哲學家自覺地從中國哲學中吸收養分也就不足為怪了。
以上從三個由淺入深的層面分析了中西學術思想的特點。事實上,這三個層面是相互關聯的。
參考文獻
[1]黑格爾《邏輯學》,第7頁,商務印書館版。
[2]杜威《思維術》第174頁,中華書局1933年版。
[3]《語言與語言學詞典》第201頁,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年版。
[4]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第3頁,商務印書館版。
公路文化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公路事業不斷發展的產物,是公路人在公路養建收管等實際工作中所創造出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其有力地凝聚、激勵、約束公路管理者和職工的歸屬感、積極性和創造性。抓好公路文化建設,必須不斷探索,使其成為推動公路事業不斷發展的精神動力,全面提高公路行業的整體素質。公路事業的發展,如果離開了公路文化的發展,就會失去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隨著公路養護機制的改革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如何塑造公路文化,最大限度地激發公路行業的活力,成為今天的公路人所關注的焦點。
一、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確保公路文化健康發展。
公路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設公路文化的重要保證和必要措施,而建設公路文化又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基礎和必不可少的條件,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只有搞好公路文化建設,才能為公路行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
二、完成標準定位,提升單位軟實力。
在公路文化建設中,必須準確地完成單位與社會關系的定位和單位內部職工與單位關系的定位,使職工明確認識到個人價值是不可能離開單位單獨去實現的,只有融入到單位之中,在實現單位整體價值的同時實現個人價值。在解決好兩者關系定位的基礎上,強調政治、思想、道德情操的引導,從而使單位職工的凝聚力在公路文化的建設上得到提升和加強。
三、以人為本,提高職工素質。
單位根據自己的發展要求,實施文化型管理,培養學習型職工。從廣大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出發,給職工提供充分發揮自身水平、展現自我的舞臺,充分挖掘職工潛力,把職工個人成長與單位發展結合起來,制訂提升職工素質的規劃,提高職工對單位的歸屬感,促進職工思想政治文化和專業技術素質的全面提高。
四、建立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管理工作。
以機制建設為保障,通過思想教育引導和規范職工的行為,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職工教育,調動公路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努力構建具有行業特色的公路文化。
五、培養職工職業道德,增強敬業愛崗愛路意識。
通過進行行業責任教育、傳統教育和對公路行業先進模范的學習,繼承和發揚公路人無私奉獻的光榮傳統,營造良好的“學、比、趕、幫、超”氛圍,增強每個職工愛路、愛崗、敬業和顧全大局的責任意識,凝聚職工道德,使每個職工認識公路文化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六、加強學習培訓,提高隊伍素質。
以創建學習型單位為載體,采取會議、座談會、培訓、舉辦學習班、技能比武等各種方式開展文化、技術、專業知識、管理知識、職業道德、普法知識等教育工作。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培養一批有理想、有文化、有技術的適用型人才,提高職工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修養,增強干部隊伍的反腐倡廉意識和拒腐防變能力。
七、大力弘揚“鋪路石”精神,搞好公路文化建設。
對于選擇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討,基于研究視角的不同,對其理解不一。在本文中,教育與選擇應當包括相互聯系的兩個部分,一個是“教育”作為一種代表社會大眾發展利益的活動而存在,其符合社會性利益與發展方向的選擇,即為當前關注的“教育選擇”;另一個是選擇教育,即不同文化背景下,某一群體作為選擇的主體,對自身教育的能動地、有特色地選擇。從教育的形成發展史看,教育產生于人類社會活動和生活需要,本身無能動的選擇性。因此,教育的選擇過程是落實在真正參與教育活動的主體中,一切與教育活動直接和間接相關的個體和組織才是教育選擇主體。但這并不代表教育選擇是個體意志的體現。教育選擇不能忽視甚至放棄本有的價值追求,要關注個體存在價值,關注更多的差異性存在,讓每個人、每個群體都可以從自身文化環境出發,進行選擇教育,彰顯教育本性,回歸自己價值本位。
二、文化選擇
何謂“文化”,對此有著各式各樣的回答。在最一般的意義上,能夠達成共識的大概只能把文化作為人類所特有的生存方式。一方面,作為主體的人把自己的智慧和思想凝結于客體,使客體成為人的智慧和思想的加工對象,這是一種‘人化’的‘內化’形式;另一方面,由于人的智慧和思想創造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通過世代的遺傳和積累,淀積而影響主體的發展,這又是文化‘人化’的‘外化’形式。”本文認為,文化選擇作為一種實踐活動,是遵照文化發展的規律,以人的存在發展為根本旨趣,基于對各種文化的評判分析,對某種或某一部分文化的吸收或舍棄。首先,如上所述,選擇是立足于實踐的對象性活動。文化是本質力量實現的自我證明“,它是人類實踐的產物,是實踐能力、方式及成果之總稱?!毕鄳?,文化選擇就是一種實踐活動。其次,選擇是合規律性的實踐,文化選擇就是主體按照文化客體的內在規律,在多元文化中進行比對和篩選。郭建寧從文化選擇規律出發,認為文化選擇是按照優勝劣汰的文化發展規律進行的文化篩選和過濾,本質上是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舊文化與新文化的矛盾運動中必然產生的一種文化調節與適應機制。最后,文化的本質是人化,即人本質力量的對象化,“凡人化的東西,就是文化。”選擇,從深層意義上說,“本身就是人類重要的實踐活動,體現著人的自由自覺的創造本性”。因此,可以說,文化選擇就是最終目的是指向著人的發展。綜上所述,文化選擇就是主體按照文化內部的邏輯結構和基本規律,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終極目的,對某種文化作出的甄別和選取。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選擇
思想政治教育領域關于思想政治教育與文化之間關系的研究較早,也比較多,但大多數是從文化的視角看待文化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闡述思想政治教育對文化的影響不多。從目前的研究狀況看,想政治教育文化選擇的論文只有約七篇,且對于思想政治文化選擇基本停留在功能和價值研究上,層面對其探索分析,目前還是一塊待開墾的處女地。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選擇緣由思想政治教育與文化的關系,不僅在文化影響教育,“文化的發展制約和影響著教育”,而且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對文化也貢獻自己的力量?!敖逃龑ξ幕挠绊懣梢詺w納為兩點,即:使文化代代相傳的是教育,開辟文化道路的也是教育。”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離不開人類文化的代代相傳。社會的發展是一個日益多元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勢必會發生對原有價值觀、習慣等的排斥和舍棄現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種價值導向工作,它善于攫取文化中的精華,傳遞適應于社會生活的理想、態度、知識,借助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傳遞給大眾。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傳播。學界將文化一般分為三類: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核心是精神文化即為思想觀念。精神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念問題。價值觀念既是價值評價、價值選擇的概括,又是價值評價、價值選擇的依據,有著鮮明的階級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力。文化,從廣義上是指人類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精神財富的總和和以及所獲得的物質精神生產能力。從動態角度來認識,這種“力”,是人類能力的凝聚與體現,反過來,又通過人的文化生活而實現對人的“以文而化”,即塑造人的文化性或社會性?!八^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文化品類所具有及發揮的作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人的本質與整體,在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雙向互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主觀能動之力:它是教育者借助人性通悟而啟發受教育者對生活意義追問與反思所形成的精神生產之力;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文化場力對人們的影響而激發出來的意志創造之力?!?/p>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選擇內涵
教育對文化的選擇,一般說來包含三個基本命題,即“為什么選擇”、“選擇什么”、“怎樣選擇”。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從文化選擇的主體與實踐關系角度來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選擇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體,依據教育目的,按照教育原則,對教育中所涉及的文化現象及其成果,進行整理、篩選并創新的過程。其中包含三個層面內涵: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主體依據一定思想,遵循一定思維方式,解答傳統與現代文化、本土與外來文化之間關系問題。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選擇以什么思想和內容為核心、沿著怎樣的道路和方向前進。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對文化的選擇標準、類型、方式和機制。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選擇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選擇不僅要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去進行文化選擇,同時又利用被選定的文化對思想政治建設和社會進步做出選擇。正是由于這種雙向選擇的關系,使思想政治教育對文化的選擇更為重要,并呈現如下特征。一是政治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思想政治教育從本質上講,是指社會或社會集團利用一定的思想觀念、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符合一定社會或階級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它“必須反映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和意志,為統治階級的政治服務?!币簿褪钦f,思想政治教育首要的任務就是傳播政治文化,鞏固的指導地位,確保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安全。顯而易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選擇的首要特征便是講政治,堅持政治性。與此同時,也必須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尤其是以人的思想、精神世界為工作對象的社會實踐活動。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須以人的現實存在為出發點,全面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承認人的差異性、個別性,促進人的全面和諧發展,彰顯“思想政治教育”的屬人特性,即人文性特征。二是規律性與目的性的統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從有文化價值的文化中選擇“合乎一定社會需求的文化?!币欢ǖ奈幕倘挥衅渥陨淼膬r值,但一旦涉及真善美與假丑惡、有用與無用的辨別,就同文化所依據的社會條件有關,同反映一定階級利益的經濟關系和政治關系有關。一定社會的教育體制中所吸取的文化不僅反映統治階級根本利益的文化,還總是與社會發展現狀和歷史傳統有關。那種幫助民眾很好地認識到自己面臨問題,更好地解決問題,能夠增強自力更生能力的文化,總能得到認同。因此,文化選擇一定要符合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傳統的特點和需要,這樣才能實現教育目的。三是揚棄性和創造性的統一。哲學認為,否定所實現的發展,而是在揚棄舊事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正因為采取了揚棄的態度,即既克服又保留的態度,才會有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才會有事物的不斷發展,揚棄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反思、批判和借鑒的過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選擇實際上就是對社會發展中價值觀、生活觀、社會思潮等文化思想進行有目的反思、批判和宣講,目的是發揮思想政治教育主流意識形態宣講的主渠道作用。具體說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選擇首先要堅持批判和繼承的有機結合,積極研究探討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中制約性的不利因素,對其進行理性判斷和舍棄。對于其中具有積極性和可持續性的理論內容和文化結構要繼承發揚。其次,對于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要堅持取其精華,為我所用。積極探尋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利用其優秀的方面推動主流文化的發展。另一方面,任何積極有價值的的文化選擇都是一種創造,而創造的文化選擇又總是以揚棄已有文化成果為前提。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選擇須秉著創新發展的基本態度,在對傳統繼承發揚的基礎上,適應時代的要求,突出體系創造性的價值功能。
(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選擇原則
教育承擔著選擇文化、傳遞文化、塑造人格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作為教育的形式之一,同樣具有文化選擇作用和功能,表現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選擇按照一定的社會,政治的需求及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性質進行。具體說來,即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選擇須立足于基本原則。一是科學的尺度。文化有優秀文化與劣質文化、精華與糟粕之分。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帶目的性地文化價值引導工作,理應承擔著從一般文化中選擇“有文化價值的文化”,擷取文化的精華,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取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運用科學的原則,接納科學的文化,抵制反科學的內容,去偽存真,除惡揚善,避丑向美,取有用之文化。二是社會發展的尺度。社會發展的需要總是對文化做出強有力的選擇,而被選定的文化反過來又對社會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思想政治教育作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只有以社會發展需要為基點去選擇文化,順應時代脈搏,才能真正地實現其價值。三是教育的尺度。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選擇要從適合于特定社會需求的有價值的文化中挑選“適合教育過程的文化”。只有被受教育者體驗了文化創造過程并納入其人格的文化,即真正被他們內化了文化,才稱得上有教育價值的文化;而只有經過教育者依照一定社會需求,對有價值的文化進行特殊選擇、提煉和整理了的文化,才可能使受教育者內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選擇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發展規律,有利于受教育者內化吸收。四是民族的尺度。優秀的民族文化是本國傳統文化中經過歷史的篩選而積淀起來的精華,具有鮮明的民族特性,對于促進民族精神,形成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義。中華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可以抗擊外來壓迫的民族精神,鑄成了偉大的民族品格。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善用民族的尺度,將本民族的優秀傳統作為重要內容,把傳統文化的優秀精華深深植根于受教育者心中,促進他們的民族文化認同,提升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以抵御當代西方文化的負面消極影響。
(五)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選擇的路徑
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在企業經營與發展中,根據職工的思想狀態與工作狀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對職工進行先進的思想教育,促進職工不斷地用積極飽滿的狀態投入到工作中來,不斷地提高企業的俄經濟效益。社會主義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企業文化,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管理有效結合的重要途徑就是企業文化,企業文化促進企業的凝聚力與向心力不斷的增強,能夠更好地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能夠不斷地促進企業員工形成群體意識,培養員工的職業道德,增強企業的向心力,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更好地平臺。企業文化倡導企業要有一種催人向上的精神,這些精神主要包括科學精神、創新精神、創新精神、奉獻精神等等,這些精神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注入了生機與活力。在傳統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形式比較單一,內容比較枯燥,方法模式陳舊,這些舊體制與新形勢下的企業管理模式完全不相適應,企業文化建設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的平臺正好解決這一問題。企業文化假設使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內涵不斷地得以豐富與深刻,使的思想政治共做與新形勢下的經濟發展相適應,促進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不斷地提高。企業文化建設促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不斷地拓寬。在現代的企業管理中,人們再單單的追求經濟利益,還有精神方面的需求。企業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塑造員工的集體行為。企業文化要促進員工向心力不斷增強,培養全體員工不懼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企業文化需要規定企業中統一的道德標準與行為方式,調動企業員工的工作熱情,最帶限度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促進勞動效率與經濟效益不斷地增強,這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這樣就會避免思想政治工作與經濟工作相分離的現象,促進企業良性的發展下去。在現代管理體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以人為本,促進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融合相互促進,要大力培育企業精神,形成全體員工共同遵守的道德觀及信仰與理念。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能夠改變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樹立以人為本的企業管理理念,營造一種公平公正,有利于工作全面開展的氛圍,促進員工在企業文化的熏陶中不斷地促進自身的思想水平的提高,因此,企業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一個重要的載體,企業文化建設不僅僅是為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豐富內涵,還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廣闊的工作思路。
二、企業文化建設促進思想政治共開展的途徑不斷地創新
企業文化不是那種硬性規定的規章制度,它需要員工自覺地遵守,是一種自覺地行為。企業文化建設能夠為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問題提供一些解決的措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發展提出一些新的對策。首先,企業文化能夠促進精神與物質的緊密結合、相互融合,企業文化中包括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按兩個方面,能夠促進思想理念與經營方式的緊密結合,在企業文化對思想政治工作發揮作用的時候,就更好的解決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問題。其次,企業文化能夠促進管理理論與管理方法的結合,將管理制度中強制型的制度逐漸的變成員工能夠自覺遵守的制度,補充了思想政治工作在企業管理中的空乏。另外,企業文化能夠促進企業的管理理念與價值觀念的統一,促進員工的凝聚力與向心力不斷地增強,使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佳偶方面的不足之處得到彌補。因此,企業文化建設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全新的途徑。
三、企業文化建設促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
企業文化建設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提供可能。首先,企業文化在觀念上促進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企業文化的發展本身就是在理念上的一種創新,這就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提供了指導。其次,企業文化在方法上促進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借助企業文化的載體,不斷地豐富內容。企業文化作為一種更好的載體,能夠促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時代性與針對性,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多的方法與途徑,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替提升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促進企業的及核心競爭力不斷的提高,經濟效益不但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