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0:32
序論:在您撰寫初中美術教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現在獨生子女眾多,他們一般受到兩代人的寵愛,過度的家庭寵愛容易導致他們的情感和意志力薄弱。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關注和鼓勵,調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幫助學生在心理上樹立成功感受,在細微進步的過程中積聚起朝前走的動力,當他們獲得了一點小小成就的肯定與鼓勵后,必然會想要得到更大的成就。這就是對學生創造熱情的激發,也是對學生潛能的誘導。教師要為學生構建一個完善的審美心理結構,使其在美術學習過程中,能夠用感情去體驗,能夠保持穩定、長久的審美興趣。
1.加強審美教育
在初中美術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審美教育的開展,這樣有助于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開展和落實。初中美術課程教學,需要教師克服上課的隨意性,保證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但是也需要避免將學生向畫家方向培養。在美術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針對初中美術教育的現狀,向學生傳授一些基礎的繪畫知識,并且關注學生審美素質與創造能力的提升。如,在課堂上多開展美術欣賞,美術欣賞課程教學的開展有助于拓寬學生的藝術感知視野;強化學生的編織、剪切、版畫等一些手工課的培養訓練,以達到訓練學生想象能力與審美能力的目的。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自身儀表,用整潔大方的穿著和板書熏陶學生,幫助學生養成積極、健康的心態。除此之外,教師還必須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幫助學生認識和創造美術作品,如能夠從線條的搭配、色彩的搭配等方面表現作品。教師不能給學生限定太多的規則,否則容易限制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造成學生作品中個性張力與內在活力的不足。因此,不論學生的作品所表現的是印象派特點,還是畫面表現過于平淡,在講評的時候教師都需要多鼓勵學生,挑優點講評,對學生創造性的一面加以肯定,以激發學生創造美和表現美的想法。筆者最近幾年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開展的改革工作,獲得了一定的效果。
2.美化育人環境
最近幾年,我國強化基礎教育建設,不斷進行教學環境與教學條件的優化。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努力讓學生養成愛學習、講衛生、愛護學校環境的習慣。另外,在美術教學中還可以通過生動具體的形象,向學生開展潛意識的思想教育與審美教育,這種教育形式的重點與核心在于以情動人,而不是要教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講述,教師甚至可以用靜默的方式讓學生自己感受,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如,在教學樓內張貼羅中立的油畫《父親》,作品中的父親是一位生活貧困的老農;張貼王福春的攝影作品《建設者之歌》,這幅作品表現的是一位吃苦耐勞的建設者形象;張貼彭耘的國畫山水作品,其作品表現的是對家鄉山河的贊美之情;等等。學生看到這些作品就會在心中產生一種振奮、努力的學習精神和熱愛家鄉的美好情感。學生在感受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過程中,也在接受審美教育,學生辨別美丑的能力會自然地得到提升。
3.引領學生發現美
美是無處不在的,在初中美術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進行充分了解,以學生的視角為基本出發點,調動與啟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并且在美術課堂上讓學生盡量多地接受一些美術工具和材料,幫助學生提升美術運用技能,在潛意識中提升學生認識美、發現美和欣賞美的能力。初中美術教師就是學生認識人類藝術美與自然美和社會美的引導者,其能夠讓學生了解美的表現方式與運行規律,從視覺、觸覺等多個感官方面觸動學生,培養學生的審美心理,并最終讓學生能夠用自己的力量創造美。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審美素質的培養,主要是通過美術欣賞課程教學。初一美術的學習內容是歐洲的近代風景畫、靜物畫等,這個單元所選擇的題材都是生活化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讓學生對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普通事物進行觀察,將生活中的藝術和人的感情聯系起來。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在上課之前可以讓學生依照自身的喜好收集一些與學習內容相關的資料,如,讓學生搜集要學習的作品創作者的生平軼事資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先向學生展示一些經典作品,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光看待、品評作品。
4.深層次引導幫助學生形成審美心理特質
在上美術欣賞課的時候,學生都會對藝術課程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在開始接觸藝術的時候,學生的審美思想還不成熟,因此多是用自己的眼光去品評、看待,最初他們認為好的繪畫作品就是畫得像的作品,對一些外形畫得不那么像的作品完全不理睬,是這些學生覺得畫得不像不美的作品卻是教師要介紹的世界名作。受到這種反差思維的影響,學生會慢慢認識到藝術作品不是外觀畫得像就是好的。學生有了這種思維方式后,就會突破表面的框架限制,探索作品表現的內在核心理念。教師在引導學生欣賞各種不同的美術作品時,需要選擇一些內在核心理念不同的作品,讓學生能夠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藝術作品,從而拓展學生欣賞藝術作品的眼界,而不能夠只是將學生束縛在一個純粹的欣賞區間內。如,教師將徐悲鴻的作品展示給學生欣賞時,學生會覺得很有氣勢,不自覺地就會對這些作品表示贊許。但是當教師將劉海粟的作品展示給學生的時候,學生會覺得看不懂,表現出非常迷惑。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這兩位畫家藝術創作風格的差異,以及各自使用的用色習慣和材料的差異。通過對這兩位藝術家的作品的展示,可以讓學生了解藝術家對美的追求不在于外在的像與不像,此外,教師要讓學生明白藝術作品對自然美的一種追求,引導學生在感受畫家創作的美好形象的同時,體會作品當中所存在的各種純真動人的思想情感,讓學生在進行藝術作品欣賞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生活與藝術的情趣,并且從中感受到教育的思路。
三、結語
(一)啟蒙性。
初中美術教育是美育的初始階段,對學生美感的培養起著誘發和啟蒙的作用。美術教育歸根結底還是藝術的教育,藝術的教育沒有邊際,學生不可能通過幾年的美術課的學習,就達到至高點。初中美術教育對整個美的教育來說,只是一個起點。初中美術教師應準確定位自己,通過幾年的美術教育,拓寬學生的想象空間,提高學生辨別美與丑的能力,提升學生創造美的能力。
(二)創造性。
美術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培養學生欣賞美的能力,還要培養其創造美的能力,初中美術教育雖然是美育的初始階段,但也應時刻牢記這一使命。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不斷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當前初中美術教育存在的困境分析
(一)對新課標認識不足,忽視美術的重要性。
新課標在課程的內容、教學理念等方面比原有課程有了更大的改進,而由于各方面條件的限制,美術教師很難意識到這一點,或已經意識到這一改變,卻囿于各種因素,無法真正實施。他們或在課堂上放任學生自流,沒有起到很好的引導和組織作用,或只草草講述幾句,連簡單的示范也忽略不做,或因循守舊,仍以自我為中心,不管學生是否理解。除此之外,初中教育階段學生疲于應付升學考試,往往把美術作為副科對待,師生缺乏對美術重要性的認識,一周一節的美術課還經常被其它所謂主課擠掉,導致美術教育在初中教育階段名存實亡的現狀。
(二)教學投入匱乏,教學資源開發利用不夠。
基于上述師生對美術的定位,美術課除了簡單的一本書、一支粉筆、幾個石膏像以外,再無其它教學設備可以利用。另一方面,美術教師對教學努力鉆研不夠,也是導致教學資源的匱乏原因之一。如,對農村學校而言,其具有濃厚鄉土文化氣息的剪紙、泥塑、編織等工藝,都可以作為美術教學的資源,都可納入美術教學課堂加以利用,而我們在農村學校美術課堂上很少看到這些令人振奮又閃光的點。
(三)教學內容安排單調,教師素質有待提高。
農村初中階段的美術教學內容,教師具有絕對的主動權,他們想上什么就上什么,隨意安排教學內容。甚至部分教師想當然地認為美術教育就是繪畫,他們注重學生繪畫技能的訓練,而缺乏理論和欣賞水平的培養,久而久之,將美術教育與繪畫等同起來,越來越遠離美術教育的目的。此外,大多農村初中學校,都沒有很好地給美術教師提供一個進修、交流的機會,導致部分教師固步自封,原地踏步,很難接近美術教育的前沿陣地,很難圓滿地完成美術學科交予他們的任務。
三、加強初中美術教學水平的策略
(一)高度重視美術教育。
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切實提高對美術教育重要性的認識,盡力克服一切困難,為初中學校配足配齊美術教師,實在存在困難的,可以通過進修、培訓等方法培養一批合格的美術老師,承擔美術教學。另外,嚴禁其它科目占用美術課的現象,確保一周一節的美術課上得保質保量。同時,出臺必要的政策,督促學校及科任教師上好美術課,以避免美術教育隨遇而安的現象再次上演。
(二)加大美術教學設備投入。
各學校應切實負起美術教育的責任,加大美術教學設施設備的投入,盡量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設備,適時邀請美術大家走進課堂,讓學生親身體驗美術的魅力,爭取讓美術課成為學生美育培養的基地。
(三)深入挖掘鄉村素材。
學校和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親自動手,挖掘身邊的素材,為我所用,通過民間剪紙、刺繡、編織等技術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到藝術無處不在,并逐漸學會自己去感悟美、認識美,進而自己去創造美。
(四)強化學生審美教育。
(一)初中美術情感教育滲透力不足
筆者就某一中學某一次美術課作為實例進行研究,探討教師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對學生美術鑒賞能力提升的影響,將20名學生分成兩組進行不同方式的美術教學,受到情感教化的學生對藝術畫作的分析和鑒賞更為深入;接受技能教學的另一組學生可熟悉地掌握繪畫技巧。然后給兩組學生布置獨立創作的作業時,接受感情教化的學生創作的作品的藝術價值與創新性遠遠強于只接受技能培訓的學生。
(二)中學美術情感教學模式受傳統觀念的制約
美術教學在初中教學中地位不高,美術師資力量薄弱,美術教師接受的講學與培訓機會少,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陳舊,使得原本活躍靈動的美術課堂變得枯燥乏味。部分教師對教授的美術畫作認識不足,對畫作的藝術價值評價不準確。對美術的價值沒有從“人的情感”中探求真知,被利益化的市場價值導向誤導。美術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渠道,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傳統教學手段沒有真正引導學生發現藝術的美,美術課堂中的藝術氛圍沒有真正營造出來,更挫傷缺乏美術興趣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解決初中美術教學情感教學問題策略
隨著初中美術情感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在發現其發展過程中已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以下改進建議,為促進初中美術情感教學提供發展策略。
(一)開發多樣性美術課程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發揚傳統美術教學的優良之處,如對我國傳統藝術畫作的畫風分析、虛實相生的傳統畫技的特點及山水人物特殊畫風的傳承,在此基礎上注入對中國傳統美術的情感。對一幅巨大的山水畫作,作業時懷抱何種情懷進行創作,分析畫中的人物表情、動作和行為特點,引導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畫作的偉大力量。同一幅畫作還可從不同鑒賞角度進行分析,激發學生思考畫作的不同特點,除作者的愛國情感之外,還要有對祖國美好河山的贊美之情,感嘆大自然的偉大奇妙。山河自然組合的意境、山環水繞的美妙都具有一種神奇力量,通過畫筆展現在眾人面前又是另一番滋味。教師可根據此類方法開發學生的情感世界,引領學生發現心靈的美,升華學生的情感世界,促進學生感性與理性思維綜合平穩發展。
(二)發掘美術情感教育“人文性”
中學美術教學是多數學生學習美術的啟蒙階段,中學生在身心成長變化中情感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中學美術教育注重培養多數學生的審美情趣,而不是培養專業藝術家極其高端的美術技能和技法。提高中學生的美術情操需從學生心理情感變化特點著手,在課堂上適當培養學生的獨立創作精神、空間感知能力和思維靈動能力。靈感來源于現實中的各類客觀事物,更高于現實,需要學生自主發動思維,在學生進行創造性思考的過程中,需要對其情感認知能力進行升華。
三、結語
城郊結合部面積較大,生源復雜,學校教學條件落后。對于城郊的初中生而言,他們雖然和市區的學生一樣已形成了基本的價值觀和審美觀,但他們的形象觀仍來自于好奇和興趣,局限在物體的表面和局部上,難以全面認識和領悟藝術形象的生動和美妙。因此,學生美術素質低,大部分城郊的學生繪畫能力較弱。針對位于城郊的學校所處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具有地域廣、多元化、多層面、較復雜等特點,導致學校教學環境差和相對復雜。城鄉結合部的人群在其經濟生活城市化的同時,但其生活方式、思維習慣及禮儀素養還相對滯后,處于城市與鄉村、市民與農民城鄉接軌轉化造新的過渡型時期,初中生的教育凸現出較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科學編排教學內容、合理運用教學手段、重視教學評價,才能提高初中學生美術修養和素質。
二、初中美術教學深化素質教育的建議
(一)科學編排教學內容,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美術修養與審美能力。初中美術教學的一個基本內容,是要培養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和鑒別能力。要有效引導、訓練學生對美術形態的感性認識,強化對學生美術造型感覺的培養訓練,也就是感知能力。對美術作品等典型藝術美的有效欣賞,完全取決于他所掌握的科學文化知識水平的情況。在欣賞美術作品的過程中,需要欣賞者有較強的直觀感知、判斷、想象美術作品的能力。
1、結合學生特點,突出郊區特色。源遠流長的人類發展史給我們留下了無數藝術瑰寶。中學期間很難全面了解,只有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突出重點,選擇代表性作品,以點帶面,才能完成教學預期任務。在教學中,我有針對性地加入具有當地特色的美術作品,使學生有親切感、認同感。比如,我校地處城郊結合部,聞名遐邇的白云山就在學校附近。廣州白云山為南粵名山,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稱。位于白云山飛鵝嶺游覽區內廣州雕塑公園,是一個體現廣州大都市富有時代氣息的市級公園,也是國內最大的雕塑公園。整個公園按照雕塑與園林、觀賞與教育、藝術與歷史相結合的原則進行規劃建設。分為羊城史雕塑區、中華史雕區、雕塑大觀園景區和森林景區等4個功能區,首期的羊城史雕塑區于1996年12月起建成開放。主要景點有:華夏柱、雕塑廣場、古城輝煌、雕塑館、南洲風采。這給我們的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素材,我在教學中適當增加一些雕塑藝術方面的欣賞內容,這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少講授多啟發,突出學生主體。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參與意識,我改變了傳統的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多用討論式和問答式。由于給了學生極大的自由,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很高。例如,在中國畫花鳥美術作品的欣賞課教學中。課前,給學生布置任務,搜集有關著名代表畫家的生平、作品介紹等。如,廣州當地畫家關山月的作品。先組織學生到***參觀,上課時再把把有關的作品及學生搜集到的作品掛在課堂,讓學生自由發言討論作品有什么特點?創作背景?用唯物的觀點,站在現實的角度進行分析,再根據學生的討論情況,結合中國山水花鳥畫的歷史、特點、發展變化進行總結。最后,通過提問、析疑,把中國花鳥畫各個朝代的作品進行對比講解,學生感受就很深刻,能初步掌握有關作品的基本特征和內涵。
3、活躍學習氛圍,進行藝術欣賞。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創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呢?以初中美術教材第*冊《********》和《*****》畫的教學為例,前者我讓學生結合所學的語文課文去理解,后者我先講解了其創作背景。這里,我分別用了不同方法,使學生深刻了解到:《*********》表現了作者的感受,對**********的主題;而《*****》雖也是以******為題材的創作,但卻從不同角度表達了
**********的生活。美術欣賞不應局限于課堂,大自然、生活中的美是最動人的。我們不光要欣賞藝術作品,還要啟發學生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無論風景、靜物、人物,樹木、花草、甚至果蔬……只要是美的、動人的。另外,我還帶學生去位于越秀山鎮海樓東側的廣州美術館參觀,假期讓讓學生到陶瓷之鄉佛山瓷藝作坊體驗陶瓷制作過程,這些都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合理運用教學手段,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美術技能與手腦能動。有了好的美術素養,還需必要的美術語言來表達。學美術素描是基礎,因此我還特別重視初中生素描與水彩畫等基本功的教學訓練。素描要求學生多練苦練,注意對物體的形體和明暗層次變化的表現。水彩畫在中學美術課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能提高學生造型、色彩及審美能力且實用性強。裝修、裝璜、家具、服裝、園林、建筑的效果圖設計以及工業產品制造設計的效果圖等均采用了水彩畫技術。此外,水彩畫工具簡單、價格便宜,使用及攜帶方便,加之水彩畫效果透明、明快、潤澤,因而令人喜愛。在教學中我還注意一是身體力行,率先垂范。要求學生畫的自已先畫并講解其畫法特點及技法的應用,使學生了解各種畫的樣式、特點及調色,畫面構思布局事宜。帶領學生寫生時,可以先示范一部分景物,邊畫邊講,容易出現哪些問題,該如何解決,讓學生明確寫生的步驟,掌握各種景物的表現技法。同時強調觀察的重要性,講解整體和局部的先后順序,改變雷同和公式化的弊病,要讓學生勤思索、細觀察。堅持嚴要求,多鼓勵、多觀察,多督促的教學方法。
美術欣賞是一種以美術作品為主要對象的特殊思維活動[2]。它是一種審美認識活動,也是一種審美創造活動[3]。要明確美術欣賞在學生審美能力發展中的作用,美術欣賞可以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領域;美術欣賞可以陶冶思想情操、提高精神境界;美術欣賞是提高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最重要的途徑。
2初中美術教學滲透環境教育
2.1培養美術教師自身的環境意識
城鎮和鄉村的生活環境和教學環境是截然不同的,學生所形成的思維也是不相同的。然而教師也會因為自身環境的不同而改變。美術教師雖然擁有專業知識,但往往缺乏環境知識及環境教育的系統培訓,因此自身環境意識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而教師作為環境教育的總體設計者和執行者,如果自身不具備環境意識,很難想象能夠培養出具有一定環境意識的學生來。所以,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有提高教師的思想認識,轉變教學觀念,增強責任感和環境意識,將城鎮和鄉村的學生的思維相結合,或者是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相互交流,才能使環境教育取得最大實效。
2.2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中學美術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對全體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提高學生感受美、欣賞美、鑒別美的能力,而不是把所有學生培養成為藝術家。作為美術教師,我們要承認學生的地區差異以及學生中存在的個體差異,允許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允許學生興趣的不同發展方向,給學生以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來消化和掌握知識,營造一個愉快、寬松又充滿藝術情趣的學習環境,以培養學生參與美術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教師如何引導學生進行美術欣賞
美術作品欣賞教學,對教師來說是賞析,對學生來說是欣賞[4]。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去觀察、分析,并提供必要的知識,不論是城鎮還是鄉村,我們都要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對于美術作品的欣賞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那么教師如何引導學生進行美術欣賞呢?
3.1向學生累積知識
美術欣賞課的教學,需要基于問題的項目學習與合作學習,創設適當的模擬情境,并以此來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不再僅僅是零散信息的積累,而是促進同學們開展社會性的互動學習。例如欣賞中國工藝美術,可以引人央視著名的《鑒寶》欄目場景來進行,創設鑒寶情境,讓學生圍繞“對講臺上的幾件藏寶人作品作出你的專業價值判斷”這一特定任務來進行相關學習。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用到其他一門或多門學科知識(比如歷史和社會),這就體現了一定程度的學科綜合。使學生直接地、有目的地、有意義地參與到學習中,它為學生提供了學習自己所需知識的機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而不是讓他們僅僅學習課程上講授的特定內容。
3.2大膽發言,善于表演
鼓勵學生能用簡短的話語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是欣賞活動的一個重要內容。這種描述是初步的,一開始可以要求學生用簡單的詞匯來描述,比如:愉快、幽默、崇高、莊重、恐怖與神秘……。慢慢的不在只是口頭語言表達,還需要書面語言——用短文或短句進行表達。這就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欣賞和評述活動中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自發的欣賞進入自覺的欣賞[5]。避免學生一看到欣賞畫就呆呆得等著老師來教,也避免了欣賞課成為教師的“表演課”。
3.3通過意境,引發探究作品美
美術作品是通過造型的形式表現藝術家的思想感情和審美意識,使觀賞者在鑒賞時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通過作品直觀表現的情調,帶領學生用探究的方法去領略作品的內涵美。在美術鑒賞教學中,意境鑒賞是較為復雜的心理活動、感知活動,也是培養審美素養的重要實踐活動[6]。
3.4體會作品的組織
《美術課程標準》提出要學習多角度欣賞美術作品。學生對美術作品的形式語言進行分析,包括構圖、色彩、線條、材料、明暗、肌理等。通過分析美術作品的形式語言,學生就能夠弄清楚作者是怎樣表達思想、感情的。他們會懂得美術家使用的每一筆色彩、每一根線條都不是隨意的,而是和作品的主題緊密聯系的。
3.5深刻體會作品的風格
讓同學們學會體會作品的風格,感受自己的風格,感受藝術家的氣質、個性,以及在作品中所傾注的感情和情緒。將作品的形式和藝術家的內在聯系。例如:我國的花鳥畫,是一門教學生的好課,它一般都強調作者的主觀情感,寄托著畫家的思想和追求,表現著畫家的人格。所以,我國的花鳥畫家較喜歡四君子題材,以此來言志。
1.在美術教育的實施過程中美術資源相對欠缺
課程資源的概念是新一輪課程改革推進過程中經常提及的內容,傳統意義上的課程資源指的是單純的課堂資源,而新的課程資源概念,則拓展了課程資源的內涵,把課程資源的概念拓展到與教學目標相關聯的各種教學資源,初中美術教育的課程資源是指對學生的美術學習有幫助的所有學習資源,其中也包括一些對于學生的美術學習有幫助的課外美術實踐活動。現階段的美術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美術課堂教育資源的相對不足造成的,無論是課堂的美術教育課程資源還是課外的美術實踐資源,其資源量都顯得相對不足。
2.教師的美術實踐能力有待提高
從目前來看,在相當一些學校中,缺乏專業化的美術教學人才,即便是相關專業畢業的教師,其相關的業務素質也未必令人滿意,其主要原因是許多教師的年齡呈現年輕化的趨勢,一些教師剛剛走出校門不久,所掌握的美術知識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缺乏相關的美術教育實踐經驗,因此,往往教學的效果也很難達到預期的目標。而在中學,相對來說,美術教師的數量是比較少的,彼此之間在美術方面的業務交流也相對較少,這給年輕教師的美術教學業務的提升帶來了客觀的困難,這種狀況的延續,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了年輕教師的美術教學實踐能力的提升,因此,促進教師的美術教學實踐能力的提高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初中美術教育發展策略分析
1.要培養學生正確的美術學習態度
長期以來,由于受到升學考試的影響,在初中教學中,往往要把美術學科視為學校教學的邊緣學科,因為其不是升學考試的必考科目,學校對于美術的教育也自然缺乏應有的重視,受這樣觀念的影響,初中生對于美術學習的態度也不夠端正,認為美術學習是可有可無的,在思想觀念上對美術學習缺乏應有的重視,這種學習態度嚴重影響了初中美術教育的開展,因此,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美術學習的態度,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
2.要進一步增加對初中美術教育的投入力度
由于一些學校對于美術教育缺乏應有的重視,其投入的資源也就相對的不足,這種狀況直接影響了初中美術教育的有效實施,因此,學校要進一步增加對初中美術教育的投入力度,無論對教師相關的業務培訓還是對基礎的設備、資源的投入,以確保初中美術教育的更好開展,促進初中學生美術素質有效提升。
3.要突出初中美術教育的重要性
美術學科與信息技術是將其課程相互滲透,互相補充。將信息技術的優勢應用于美術教學中,有利于美術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以達到優化美術課堂教學,圓滿完成教學任務的目的。
(一)初中美術學科的特點
美術是一門藝術造型學科,也是視覺感官藝術。美術教學都是以具體的感官形象為原型,形象的視覺效果直接影響美術課堂教學的教學效果。美術課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觀察力,能夠陶冶學生情感,啟發學生的發散思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由于美術教育對學生審美情趣和創造力的作用,近年來,美術教育越來越受重視,在初級中學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
(二)信息技術教學的優勢
信息技術具有開放性、全面性等特點,特別是網絡的發展。網絡就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庫。首先,網絡的資料是動態的,網絡上的資料始終處于更新狀態。它總是最前沿、最流行的學習素材。其次,網絡資料是豐富多彩的,可以為教學活動提供選擇空間。再次,網絡資料是形象生動的,極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信息技術應用于美術學科教學中,將課堂教學引向互聯網,提高美術教學效率。
(三)學生的感官需求
美術是具有審美藝術的視覺形象。美術作品需要學生用眼睛去觀察,用心靈去感受。美術教學必須將具有審美價值的作品作為教具,為學生提供感官刺激,讓學生產生審美體驗。通過信息技術可以將那些價值昂貴的藝術品展示出來,或演示作品的制作步驟和作品效果,這樣所產生的藝術效果遠高于教師的講解。網絡課堂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藝術信息,將枯燥抽象的美術審美教育變得生動有趣,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內容,激發了學習興趣,優化了學習過程。
二、信息技術與美術教學整合的方法
信息技術與美術學科的整合可以實現教學統計和教學實施等各個教學活動的信息技術化。
(一)利用信息技術優化美術教學設計
1.美術學科是直觀性、形象性強的學科。在美術教學設計時,教師要利用網絡搜集教學所需要素材,為教學設計提供資料。這是信息技術與美術學科整合的基礎。通過網絡查找素材,上網搜集素材,以獲取大量的教學數據,使教學設計更加生動有趣,豐富多彩。課前資料準備充分,為美術教學實施提供良好的平臺。
2.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活動中,教師個體行為、所有教學設計思路與教學內容的分析理解因個體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加強教師間的合作備課,交流教學心得可以開闊教師的設計思路,開發教師的思維;可以修正傳統意義上的認識誤區,有利于美術教學開展;可以為教師間的交流研討提供技術支持,使教學活動具有互動性與開放性。
(二)利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的實施過程
1.信息技術有助于教師創設真實生動的問題情境,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優化教學內容,加強美術學科的藝術感染力。利用信息技術靈活多樣、豐富多彩的藝術表現形式創設課堂情境可調動學生的好奇心理,引導學生參與美術教學活動,為美術教學活動實施提供條件。例如,對美術流派通過動畫片和視頻等形式展示。
2.信息技術可以將復雜的美術知識生動化、形象化,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如教師可以利用演示文稿、Flash、Autowave等工具制作多媒體課件,通過課件的演示,引導學生自行學習美術知識,讓學生在合作、交互的學習過程中感受學習的樂趣,為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提供幫助。
3.美術教學鼓勵學生通過多種形式表達自己的思想,通過信息技術可以為學生創作表達自己思想的舞臺和空間。比如,計算機美術作品創作,通過計算機進行繪畫創作,它打破了傳統意義的美術作品創作的局限。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創作美術作品的優點,創作出生動形象的藝術形象,從而體現出藝術品的創意。通過計算機美術作品的創作過程,可以提升學生的設計理念與設計思維,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使學生的審美意識得到深度與廣度的發展。
(三)運用信息技術優化美術教學的評價反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