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22:48
序論:在您撰寫施工企業管理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經濟效益原則。施工現場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進度和質量而不計成本和市場,從而形成單純的生產觀和進度觀。項目部應在精品奉獻、降低成本、拓展市場等方面下功夫,并同時在生產經營諸要素中,時時處處精打細算,力爭少投入多產出,堅決杜絕浪費和不合理開支。
2.科學合理原則。施工現場的各項工作都應當按照既科學又合理的原則辦事,以期做到現場管理的科學化,真正符合現代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還要做到操作方法和作業流程合理,現場資源利用有效,現場定置安全科學,員工的聰明才智能夠充分發揮出來。
3.標準化規范化原則。標準化、規范化是對施工現場的最基本管理要求。事實上,為了有效協調地進行施工生產活動,施工現場的諸要素都必須堅決服從一個統一的意志,克服主觀隨意性。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施工現場的生產和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從而建立起一個科學而規范的現場作業秩序。
二、現場管理的主要途徑
1.以人為中心,優化施工現場全員的素質?,F場管理的復雜性和艱巨性突顯了規章制度的局限性。龐雜的施工現場,眾多的工種和崗位,越來越短的工期,以及不斷壓縮的管理層,使得我們不可能做到時時監督,處處檢查。因此,優化施工現場的根本就在于堅持以人為中心的科學管理,千方百計調動、激發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責任感。充分發揮其加強現場管理的主體作用,重視現場員工的思想素質和技術素質的提高。
2.以班組為重點,優化企業現場管理組織。班組是企業現場管理的保證。班組的活動范圍在現場,工作對象也在現場,所以,我們加強現場管理的各項工作都要無一例外地通過班組來實施。班組是施工企業現場管理的承擔者。抓好班組建設就是抓住了現場管理的核心內容。因此,優化施工現場管理組織必須以班組為重點。
3.以技術經濟指標為突破口,優化施工現場管理效益。質量與成本是企業的生命,也是企業的效益。任何時候市場都會只鐘情于質優價廉的產品,而質優價廉的產品需要嚴格的現場管理來保證。否則,企業將因為產品質量與成本問題而難以再開拓新的市場,從而影響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和經濟效益。
三、現場管理的主要措施
1.加強施工現場的過程控制。
(1)施工人員的控制。施工項目管理人員由項目經理統一指揮,各自按照崗位標準進行工作,工程部隨時對項目管理人員的工作狀態進行考查,并如實記錄考查結果存入工程檔案之中。各崗位依據其性質,量化為若干小的考評項目。考評結果將是項目部對管理人員進行評定的依據,評定結果與獎罰掛鉤。所有施工班組均進行施工工藝、安全技術操作等考核,經考核不及格者一律不能聘用。
(2)施工材料的控制。裝飾材料品種繁雜,質量及檔次相差懸殊,裝飾工程所用材料又受到業主的客觀影響,因此,裝飾施工材料控制比較麻煩。在材料進場前必須先報驗,將業主同意的材料樣品一式兩份封樣保存,一份留項目,一份留業主,在材料進場后,依樣品及相關檢測報告進行報驗,報驗合格的材料方能使用。采購人員在采購時,也要嚴格執行材料的檢查驗收手續,保證采購材料一次合格。為了便于管理,公司將各種材料的檢查方法及檢驗標準編輯成冊,采購人員、質檢人員、施工人員全部用同一標準來衡量材料是否合格。在進場材料的管理上,采用限額領料制度,由施工人員簽發限額領料單,庫管員按單發貨,從而即能保證質量又能節約成本,對于易碎或貴重材料,在施工現場單獨存放,盡量減少人為的搬運次數。對于現場發現的不合格材料,如果不能及時退庫,則單獨放置并在明顯位置標注不合格品字樣,這樣能夠防止錯發錯拿現象?,F場所剩邊角余料如不能使用,則及時退回公司輔料庫,以便其它工程使用。
(3)施工機具的控制。庫管員要對施工機具妥善保管,分類存放,實行施工機具領用登記制度,以誰領用誰保管誰負責為原則,操作人員在領用工具時要向庫管員說明機具的使用目的,庫管員按照機具使用要求發放機具,保證機具正常的使用壽命。對于工人手使工具,由項目部按工種不同列出必備工具明細,入場前檢查各工種自備工具是否齊全,保養是否良好,如用于打玻璃膠的專用工具,貼防火板專用工具,安裝修邊角及不銹鋼扣條的專用工具等。
(4)施工工藝的控制。施工工藝是決定工程質量好壞的關鍵,有好的工藝,能使操作人員在施工過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了保證工藝的先進性及合理性,公司對于不太成熟的工藝安排專人在加工廠進行試驗,將成熟的工藝編制成作業指導書,并下發各施工主管,施工管理人員在現場指導生產時則依此為依據對工人進行書面交底,并由班組長簽字接收。工藝交底包括工具及材料準備、施工技術要點、質量要求及檢查方法、常見問題及預防措施。
(5)施工環境的控制。施工環境對裝飾工程的影響很大,尤其是油漆工程,在進行油漆施工時,現場不得有灰塵,天氣必須晴朗,為了保證工程質量,必須控制好施工環境,這就要求施工管理人員在進行工序安排時要合理,避免施工污染,同時保證各工序所需環境要求,如室溫要求、基體干燥要求、空氣清潔要求等。因此一般結構方面的工作先進行,飾面工作后進行;頭頂工作先進行,頭頂以下工作后進行;隱蔽工程先進行,包封工作后進行;水電管線工作先進行,燈具、開關、插座、潔具、五金配件安裝工作后進行;易受污染或貴重材料,保養不易的工作(玻璃制品、鏡面、壁紙、面料、地毯等)應最后再做。如果冬季施工時,室內溫度達不到要求,則要制定相應的保溫升溫措施,同時要做好防火措施。
2.加強施工現場的專項檢查,及時解決問題。
(1)開展自檢、互檢活動,培養操做人員的質量意識。各工序完成后由班組長組織本班組人員,對本工序進行自檢、互檢,在自檢中發現的問題由班組自行處理并填寫自檢記錄,班組自檢記錄應填寫完善,自檢出的問題已確實修正后方可由項目質檢員進行驗收。
(2)下道工序是用戶,認真開展交接檢活動。上一道工序完成后,在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前,由質檢員組織上、下工序施工班組長進行交接檢,由下道工序班組長檢查上道工序質量,對影響本道工序的質量問題提出意見,并填寫交接檢記錄,質檢員督促上道工序人員進行修正后,下道工序人員方可進行施工。通過此項活動增強了工人本身的質量意識,加強了工人的責任感,從而在操作人員中形成人人管質量,處處有把關,從根本上杜絕不合格品的存在。
(3)專職檢查、分清責任。在班組自檢基礎上,項目質檢員要對各班組長的各道工序進行檢查,從嚴要求,對不合格的要立即處理,在檢查時必須分清產生不合格的原因,是由于工人操作引起,還是由于施工材料或施工方法引起的不合格。查清原因后,對于反復發生的問題要制定整改措施及相應的預防措施,防止同類問題再次發生。對于工人操作引起的不合格,要視情況嚴重程度對工人采取處罰措施,并及時向操作人員講明處罰的理由,使工人理解“松是害,嚴是愛”的道理。
(4)定期總結提高現場項目部對施工中發現的問題定期集中分類,定期召開質量分析會,組織施工管理人員對各類問題分析總結,針對特別項目制定糾正/預防措施,并貫徹實施。使各施工管理人員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水平。
四、優化現場施工管理的主要目標
一是徹底消除施工生產中的浪費現象,科學合理的組織作業,真正實現生產經營的高效率和高效益;二是降低物耗及能耗,減少物料壓庫占用資金現象,不斷降低成本;三是優化現場協調作業,發揮其綜合管理效益,有效地控制現場的投入,盡可能地用最小的投入換取最大的產出;四是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確保創造精品工程。
只要認識到優化現場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使整個裝飾施工企業在21世紀邁向一個嶄新的臺階,才能在日漸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位!
(一)施工企業信息化的外部環境
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我國的信息化建設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專業領域有建設部的“中國工程建設和建筑業信息網”,各省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設立的地方管理網站,“中國建筑資訊網”等專業的建筑網站。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行政管理信息化,如北京市建委建筑業管理處的網上資質管理系統、招投標信息的系統等。根據建設部《2003—2008年全國建筑業信息化發展規劃綱要》的要求,至2008年,要建立建筑材料與設備信息庫、工程造價信息庫、施工法信息庫、建筑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信息庫等信息資源數據庫,建立建筑市場綜合監管和企業信用檔案等信息系統等。在公共資源領域,如工商、稅務等部門已在國家信息化“三金”工程的平臺下實現了年檢、報稅等網上辦公。以上建筑業信息化基礎建設和電子政務建設的不斷完善將為施工企業的信息化提供一個較為良好的外部環境。
(二)施工企業信息化的施行狀況
目前國內施工企業信息化的進程參差不齊。一些大型企業已設立了自己的網站或網頁,能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各項計算作業和輔助管理工作,如辦公自動化系統、招投標系統、設計計算系統、項目管理系統等,初步實現了企業的信息化管理。但多數施工企業的信息化程度還比較低,很大一部分工作還依靠手工,信息基礎平臺不健全,應用專業軟件的范圍較窄,主要集中在財務、預算軟件上,且以單機版為主,沒能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和自動傳遞。還有一些企業由于基層的管理還較為混亂,對工程施工中的各種成本浪費和不正當行為尚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使得專業軟件很難發揮作用,出現軟件用了沒效果,或是軟件有人買沒人用的局面。一些人尤其是企業的領導者對信息化沒有給與充分的重視,或者認為配置了電腦等軟硬件設施就是信息化的理解誤區都是這些企業中存在的較為普遍的現象。
二、施工企業的信息化建設
(一)信息化建設的基礎措施
信息化建設的第一層次是信息網絡平臺的建立,實行辦公自動化。調查顯示,傳統建設工程項目中2/3的問題與信息交流有關;建設項目中10%到33%的成本增加與信息交流問題有關;在大型工程項目中,因信息交流問題而導致的工程變更和錯誤約占工程總成本的3%到5%??梢娦畔⒔涣鲗ζ髽I的重要性。借助于信息網絡平臺,可以實現企業內信息的共享和及時的上傳下達,使信息流通方便快捷。同時,建立以企業本部為核心的網絡與通信系統,為項目部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務。通過企業及時通訊工具,如MSN、E-mail等的應用,方便企業內部員工之間的及時溝通。通過應用VisualMeeting多媒體工具使總經理坐在辦公室里就可以組織會議,視頻信息通過寬帶網絡傳達到各個項目部的終端,不但詳細地記錄了會議的過程,而且還可以回顧會議中的重要信息,解決了企業異地施工項目信息的及時傳遞和存儲問題,實現了高效率的網絡協同工作。另一方面,建立企業的網上對外窗口,可以及時完成企業和工商、稅務、社保、業主、監理、分包等之間的資料傳輸,既節約了成本,也提高了企業的對外運轉效率。同時,也要建立一個較為完整的集防入侵、防病毒、傳輸加密、認證和訪問控制于一體的,包括有較完備安全制度的,動態的信息系統安全體系。
(二)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
信息化建設的第二個層次是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管理信息系統是一個一體化系統或集成系統,它進行的信息管理是從總體出發,全面考慮,保證各種職能部門共享數據,減少數據的冗余度,保證數據的兼容性和一致性。信息依靠管理系統實現收集、分析、應用、共享,只有集中統一化,才能成為企業的可用資源。管理信息系統不只是計算機的應用,關鍵是要有各類管理軟件組成的子系統的支持。如以財務管理、經營計劃、人力資源、客戶關系管理等為核心的經營管理信息系統,以計劃進度控制,估算與費用控制,采購管理和材料控制,質量控制,費用、進度綜合監測,設計管理,采購管理,施工管理,合同管理,項目財務管理,項目電子文檔管理系統,項目管理信息協同平臺等為核心的綜合項目管理系統以及提高方案優化和工程設計水平,提高設計信息共享與復用性的工程設計集成化系統。從而實現整個企業層面和項目層面管理的規范化、標準化、系統化,提高施工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一、施工企業資金緊張的原因
1、工程墊資與工程拖欠款較大。近年來,隨著建筑市場施工隊伍的急劇膨脹,建筑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僧多粥少的形勢加劇,使得一些建設單位在工程發包時,提出某些不利于施工企業的要求。其中,墊資被作為一種普遍手段,成為簽訂工程承包合同和考查施工隊伍實力的重要條件,有的工程項目墊資資金甚至超過50%。作為施工企業,為了在建筑市場中搶占一席之地,以滿足“養家糊口”的需要,往往會承諾建設單位的墊資條件。企業一旦為某項工程墊資,則會身不由己,或者喪失先期墊資應獲取的收益及承擔墊資損失,或不得不繼續墊資施工,但這樣的墊資工程,完工后墊資款則可能轉變成拖欠款。一般來說,拖欠款是以墊資為前提的,如果沒有墊資,就不會有大面積的拖欠和長時間的存在墊資。因為擺不脫墊資的困惑,也就難以解除拖欠的壓力。
2、資金管理水平低、使用效益差。盡管每個企業都可能制訂了資金使用計劃和各項費用開支計劃,但多數企業不能做到按計劃控制,導致計劃的可操作性差,有的甚至將計劃束之高閣,形成計劃與實際的嚴重脫節,使企業的資金管理變得盲目,影響企業資金的正常周轉。其原因有兩方面:客觀上因受市場經濟等因素影響,有許多意想不到但又必須支出的項目,增加了各種費用的實際支出數。主觀上卻是一些單位領導和管理人員沒有切實有效地抓好計劃控制這一關鍵環節。主要表現在:1)盲目購置固定資產,超過了企業的資金承受能力。一些施工企業迫于形勢和生存發展的需要,為承攬一些“高、難、精”的工程項目,不顧企業實際購置精良先進的專項設備。2)管理費等非生產性開支加大。由于建筑市場競爭激烈,各個標段的細分,導致追蹤信息、差旅費、招待費等非生產性開支逐年上升,管理成本逐年加大。3)銀行賬戶多,資金分散。由于點多線長,上一個隊伍就必須開一個銀行賬戶,有的甚至一個單位多頭開戶,致使資金分流沉淀,造成浪費。4)對外投資缺乏控制。在對外投資中,沒有事先對投資項目的概況、投資方向作政策分析、發展前景預測、財務獲利評價、風險評價及可行性分析,盲目投資,造成資金浪費。5)備用金管理不善。備用金管理工作作為資金管理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往往被人們忽視,有的甚至不把它納入資金管理工作的范疇,致使備用金余額日益增長,有的個人借款甚至達幾十萬元,從而造成了企業資金緊張的局面。
二、如何加強施工企業資金的管理和控制
企業資金管理的目標是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保證資金的支付能力和償債能力,使企業的凈現金流最大化。
1、從管理機制上,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強化資金預算管理。
施工企業要建立和完善預算編制、審批、監督、考核的全面預算控制體系。預算范圍由單一的經營性資金收支計劃,擴大到生產經營、基建、投資等全面資金預算。預算主體包括企業內部各獨立核算單位。預算編制采取逐級編報、逐級審批、滾動管理的辦法,預算一經確定,即成為企業內部組織生產經營活動的法定依據,不得隨意更改。針對施工企業的特點,實施資金預算管理應遵循以下程序:第一,自下而上逐級編制資金預算計劃。第二,自上而下,通過一定的會議形式審批預算。公司職能部門對所屬單位的預算計劃,通過收集整理,確定公司下月財務預算,改“用后算”為“算后用”。第三,執行嚴密的預算調整程序。原則上,各級預算一經批準確定,不得更改;但因特殊事由,須調整的,應遵循嚴密的審批制度。第四,建立嚴格監督和考核制度。資金管理的實質就是對各個環節現金流的監督與控制,也就是對施工生產、任務承攬、設備購置和基
建投資等過程的現金流采用預算管理和定額考核,實行動態監控,量化開支標準。在編制資金預算時,本著輕重緩急的原則,將營運資金區分為生產經營資金和非生產經營資金。生產經營資金包括承攬任務、項目施工和正常管理費所需資金,是保證生產經營的必需資金,應按照企業內部各個所屬單位年度、月度計劃,統籌調配,保證這部分資金供應,不得擠占或挪用。非生產經營是跟生產經營相對聯系不太緊密的資金,這部分資金須本著節儉、必須、適度的原則,力求壓縮總額開支。
2、從監控制度上,進一步加強資金周轉各環節的可控性。
這是對推行全面預算管理的補充。企業要樹立“錢流到哪里,管理、監控就緊跟到哪里”的觀念,將現金流量管理貫穿于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高度重視企業的支付風險和資產流動性風險。嚴把現金流量的出入關口,對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各個環節產生的現金流量進行嚴格管理。施工企業監控的重點應包括:一是資金收入方面:應收款項是否應收未收或緩收;在建項目資金是否及時回籠;已完工項目是否及時撤場;處置資產的審批及款項收回等,當期的實際資金收入與預算收入差異及原因。二是資金支付方面:應付款項是否存在支付風險;大額資金的立項、審批、支付是否合規;當期的實際資金支出與預算是否存在差異及其原因分析。
3、從技術手段上,靈活運用資金結算工具,提高資金使用效果。
施工企業應立足工程項目高度分散的現實,探索實施資金集中管理的做法,積極規避財務風險。一是建立、完善內部結算中心制度,實施資金的集中管理,及時調劑余缺。建立結算中心制度,嚴格控制多頭開戶和資金賬外循環,實現了內部資金的集中管理、統一調度和有效監控,對分支機構做到了“你的錢,我看著你花”。結算中心一個口徑對銀行,下屬單位除保留日常必備的費用賬戶外,統一在結算中心開設結算賬戶,可以發揮結算中心匯集內部資金的“蓄水池”作用。二是與銀行協作,探索、實施“網上銀行”結算方式。目前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招商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已推出了“網上銀行”業務?!熬W上銀行”可以將本系統的資金高度集中。將企業各分支機構在各地的資金匯兌業務虛擬在一個總賬戶下運行,減少了跨省同行資金調度,減少了提前匯到異地銀行的沉淀資金?!熬W上銀行”能及時提供企業的資金動態和存量,有利于資金決策,加強了對資金的統一調度和調劑能力,降低了財務風險。
1.對全面預算管理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認識
在施工企業中的管理人員對全面預算管理不夠了解和認識,通常將編制預算當作是財務工作中的一部分,主要認為預算是由財務部門負責管理的。多數人認為財務部門同時領導預算、編制預算、管預算,但實際上預算不是專屬于財務人員的責任,全面預算和財務預算還是有差別的。從我國施工企業全面預算的實施效果來看,大多數全面預算管理沒有實質性的內容,施工企業的領導會直接將全面預算管理制定給財務部門來執行,上級部門對預算的數據進行批復之后并下達給下級部門,通常只是在財務部門和領導中公布,具體的考核人員無法充分了解預算的情況。
2.全面預算管理編制質量較低
施工企業的全面預算編制需要根據企業當前經營的能力和市場環境來分析,施工企業大多數可以合理的認識到企業內部的現狀,但是對市場環境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差異,從而導致全面預算編制不夠科學合理。市場經濟環境是不斷變化的,在編制全面預算時的情況和未來具有較大的出入。只有準確的預測未來市場經濟的形勢,才能夠編制出高質量的全面預算。但有的施工企業通常會忽視市場環境的復雜性和多變性,無法準確的搜集相關信息預測未來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就開始編制全面預算管理,無法確保全面預算的質量。全面預算管理的質量較低,與市場經濟的發展不一致,導致企業無法準確的把握預算管理計劃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另外,在進行全面預算管理的時候,缺乏戰略指導過分重視短期效益,缺乏長期規劃,導致預算管理質量較低。同時,在預算管理的時候,只注重成本控制,資源配置缺乏長遠考慮。
3.預算分析控制機制不合理
在施工企業中要想有效的確保企業預算所確定的目標,就需要在預算批準之后的實施過程中,建立有效的預算分控機制。但就目前形勢來看,大多數的施工企業在預算分控機制設置方面不夠合理,對實際的業務沒有進行正確的指導和控制。首先,預算管理機構通常在預算編制的環節中發揮一定的作用,但是對預算執行過程中的差異和分析控制不夠重視,其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其次,在預算執行過程中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對預算管理工作不夠重視,監督管理工作沒有落實到位。再次,預算反饋機制不夠完善,有的施工企業通過財務部門計量之后,就會定期反饋給各個責任預算單位,對新形勢下的問題沒有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對已經發生的損失無法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
二、施工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優化措施
1.系統的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培訓工作
要想提高全面預算管理的質量和水平,就需要對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進行培養和提升,管理人員的水平直接影響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并對全面預算管理的順利編制和高效實施具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施工企業在全面預算管理的時候,需要加強對全員的綜合素質培養,有效的提高相關管理人員的知識、水平和技能,為全面預算的編制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持。在施工企業當中,需要為管理人員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定期對管理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讓管理人員從被動接受知識逐漸轉變為主動學習知識,以便有效的增強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認識。
2.完善預算分析控制機制
全面預算管理的分析控制系統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充分發揮出全體員工的作用,進行全面控制,對預算管理中涉及到的所有領域和環節進行有效的控制,例如對企業中的物流、資金流以及信息流等進行有效的控制,以便有效的降低庫存,提高資金的周轉效率,從而促進企業經營效率的提高。其次,充分分析預算,對各種差異進行細化和分解,從數據方面分析差異的實質,并根據企業整體業務進行分析,在施工企業的業務方面,尋找出差異的本質所在。另外,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反饋機制,對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的各種結果采用不同的反饋機制進行報告。針對日常的結果需要采取標準的反饋機制進行報告。針對比較特殊但是問題不是很嚴重的可以使用簡式反饋機制進行報告,針對比較嚴重的問題可以用過閃電式反饋進行報告,以便有效的確保預算的重大影響和及時上報的作用。
3.完善預算考核機制
要想提高預算的權威性,就需要具備高質量的考核機制,從而有效的促進預算管理工作的執行,加強員工對預算的認識和重視。施工企業需要確保預算管理執行部門和考核部門職責相分離,將考核標準和意見交給績效考核部門的人員進行制定,以便有效的確保考核質量的權威性和標準性。同時,還需要對考核體系進行嚴格的設置,其考核標準設置需要科學合理。通過預算,將公司戰略與對員工的考核和獎懲掛鉤,促進所有人為公司戰略服務。
三、總結
1.管理現狀。隨著社會以及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力企業的裝機容量也開始不斷地增大,這帶動了我國電力企業的發展。但是由于電力企業的管理模式仍然沿用以往陳舊的思想和制度,而技術是在不斷更新的,社會各行業也都在不斷發展,因此電力企業的管理模式已經不適用于現在的社會情況,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改革,就會導致電力企業跟不上時代的潮流,無法與社會接軌,國有電力企業也將會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甚至被社會所淘汰。
2.阻礙原因。阻礙電力施工企業發展的原因有很多,但是總結下來基本上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2.1員工團隊不穩定:首先,電力施工企業因為工作環境相對來說比較艱苦,并且工作還容易遇到危險,所以施工企業大多數情況下都無法吸引人才。再者,由于國有施工企業的員工人數基本上都是固定的,雖然企業保證員工人數有利于企業的良性發展,可以為企業降低正本從而維持企業的穩定運行,但是,這就使得企業一些具有經驗和技術的老員工也無法留在企業,從而限制了企業的人才發展。
2.2企業效益不高:員工在看重一個企業發展的同時,同樣也會考慮企業的福利待遇,但是電力施工企業普遍福利待遇都不算高。除此之外,電力企業通常都會有一些需要收款的項目,這些項目都導致電力施工企業的效益無法提高,員工的工資沒有提高也沒有有效的保障。因為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問題,還導致施工企業沒有充足的資金去更新施工設備和技術,沒有先進的施工設備和技術,就導致電力施工企業無法發展,不能創造經濟收益,造成了一個死循環的局面。另一方面,設備的陳舊還可能會造成安全隱患,使員工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2.3安全措施不完善:同樣的,因為設備的老化嚴重,會導致員工的安全無法得到有效保障,落后的設備和技術還會降低工程的進行效率,拖長工期,而工期的拖長會造成員工進行長期的加班,不僅損害了員工的健康,還會導致員工因為身體極度疲勞而導致的危險情況發生。另一方面,因為電力施工企業還會與其他企業進行合作,如果參與員工的技術能力不能保障,也會為安全問題埋下隱患。
2.4缺乏員工培訓:因為電力施工工程的難度比較大,而且有不少施工環境都比較偏遠并且艱苦,為了員工能夠適應這樣的工作的環境,應該定期為員工組織培訓,除了培訓員工的技術知識,為企業注入全新的技術之外,還要培養員工的責任,讓他們明白自己身上的責任,以及電力施工這份工作對于全社會人民的貢獻。
二、如何對電力施工企業的管理模式進行改革
1.企業內部。要想對電力施工企業的管理模式進行改革,首先就要對整個企業的內部進行改革。企業要根據市場的環境以及最先進的管理模式,結合公司的發展情況,對一些先進企業的管理模式進行借鑒。但是在借鑒的過程中并不能照樣全搬,應該將管理模式的優點總結出來,在保留企業原本的部門和制度的基礎上,運用到自身的管理模式中。企業的管理層在對企業職工進行招聘時,要重點關注應聘職工的技術素養和知識水平,做到從選拔人才的最初時刻就篩選出對企業有利的人才。在擁有了優秀員工的同時,在企業進行工作的時候也不能松懈對員工的培養,企業應該對員工定期組織培訓,除了培養員工的技術知識以及實踐能力之外,還要培養員工積極向上的意識和責任感。在企業內部應該建立監督機制和獎懲機制,為員工創造良好的競爭環境,讓員工積極對待工作,激勵員工在自己的崗位上創造自身價值。
2.企業體制。企業內部環境進行改革之后,還要改革企業的體制。首先企業要吸取先進的體制特點,根據企業發展方向和企業內容建立一體化的企業體制,將企業各部門緊密地聯系起來,保證企業內部各部門能夠在一體化的體制下,提高工作效率,從而促進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企業要提高員工福利以及工資待遇,只有使員工的付出與回報形成正比,才能夠為企業留住人才,同時刺激員工為企業的發展做出貢獻,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企業不應該僅在工作表現上為員工設立獎勵機制,應該鼓勵員工作為企業的發展獻計獻策,同時鼓勵員工在企業中互相監督,避免不利于企業的現象發生,同時也使員工能夠時刻記住自己的責任,督促員工自身保持良好的責任感。
3.制定計劃。在企業內部應該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這個計劃應該是階段性的,可以分為短期和長期計劃,計劃可以是對項目的預想,也可以是對收益的預想。比如企業可以制定在短期內需要接多少個項目,將這些項目都加入到計劃中,也可以計劃企業在短期內應該有多少的收益,這樣制定計劃可以激發員工的積極性,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以及企業的工作效率。這是企業整體的計劃,除此之外,還可以對每個部門制定階段性計劃,如果部門在這段期間內有很好的表現或者超額完成了計劃,公司應該對其進行獎勵。對于長期的計劃,企業可以制定為需要企業向怎樣先進的方向發展,或者走上一個更高的層次,有了對未來的展望和期待,才能使員工和企業都看到發展的希望,從而為這些目標共同努力,不僅提高了員工以及企業各部門之間的凝聚力,還能為企業的長期發展做一個長遠的規劃。
4.成本問題。想要提高企業的經濟收益,需要從多方面進行改進,企業能夠比較容易做到的就是降低企業的投入成本。企業在這方面可以將往年的企業財務狀況進行總結,分析投入較多的部分,考慮能否通過一些辦法縮短這方面的開支,還可以建立一個對財政情況進行專門管理的部門,對企業的資金流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避免由于財務環節存在漏洞造成的資金短缺情況。在降低成本的時候,有一些是不能減少的,比如職工的福利待遇以及施工所要用到的設備的投入,因為這些投入會直接影響企業的收益和項目成果,所以不能在這些方面進行降低。
5.加強管理。對電力施工企業內部體制和部門的設定進行改革之后,需要做的就是對每個部門進行責任的細分,這樣可以避免在出現問題時無法找到負責人,從而導致企業的工作效率下降,也無法對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進行即時的更改和分析,導致企業在遇到困難時無法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另一方面,除了對企業內部進行管理的加強之外,還應該對企業外部加強管理,這就體現在對電力企業施工現場的管理。對施工現場的管理能夠保證工程的施工質量,還能及時對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排查,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
三、結語
關鍵詞:建筑業人才吸引策略
一、建筑企業在吸引人才方面存在的難點
由于建筑企業自身的特點和各種原因,建筑企業在吸引人才方面存在不少困難,而這些困難大多是由于建筑企業自身的特點所決定的。
1、行業特點。目前建筑行業的激烈競爭和行業利潤率普遍較低,這使得大部分的建筑企業難以提供高薪、高福利來吸引人才。而且,一般來講建筑企業的穩定性比其他行業企業差,不管內部還是外部環境的變化,對建筑企業的影響比對其他行業企業的影響大的多,所以對于人才而言,在建筑企業發展的風險要高于在其它企業。
2、行業分布廣,地域性廣,人員流動頻繁。建筑企業項目遍及全國各地,且項目資金和人員占用巨大。所以建筑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更具多樣性和復雜性。有的項目位于中小城市、城鎮,甚至偏僻的地方,施工環境艱苦,很難吸引人才。
3、缺乏良好的企業文化。大多數建筑企業不注重企業文化的建設,員工缺乏共同的價值觀念,對企業的認同感不強,往往造成個人的價值觀念與企業的理念的錯位,這也是建筑企業難以吸引與留住人才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吸引人才機制的建立
雖然建筑企業在吸引人才方面的困擾較多,而且有些是企業不能避免的,但與其它行業企業相比:建筑企業具有市場廣泛、對環境反應靈敏、發展潛力大等優點;人才在企業的發展的機會較多,容易發揮個人的特長,體現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說在吸引人才方面也具有自己的優勢。所以,建筑企業應揚長避短,建立一個有效的吸引人才的機制,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建立正確的觀念
1.建立全面的人才觀是建筑企業吸引人才的基本前提,建筑企業主要應建立如下人才觀:
人才是多樣性的:企業經營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不同的各種各樣的人才。除技術人才外,還有管理人才、公關人才等等。應該說,一切具有可為企業發展所用的特殊技能或才干的人都是企業的人才。
人才是多層次性的:企業經營中,各種人才居于企業組織的不同層次。他們可以是高層的管理者,也可以是生產經營第一線的員工;可以是高級的技術開發的專家,也可以是技能嫻熟的工人。
2.轉變片面的“人才的需求”觀,從人才“需要事業”到人才“要事業,也要生活”。
很多建筑企業認為人才追求的是成功的事業,他們不在乎物質需求。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這或許是正確的:因為一切均在計劃安排中,追求是沒有用處的。然而,市場經濟體制下,個人的價值觀,以及社會對個人價值的判斷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每個個體的生活質量高低已成為社會衡量其個人價值的重要方面。
在這種情況下,“要事業,也要生活”成為人才的普遍需要。由于社會觀念的偏見和企業財力有限,在建筑企業吸引人才的難度本來就很大的情況下,企業如何采用有效的方式,吸引適用的人才具有特別的意義。正確的認識人才的需要,有助于建筑企業制定正確的引進人才的戰略和政策。
(二)創造吸引人才的各種條件
建筑企業要善于發揮自己的優勢,抓住新一輪企業改革的時機,有效地利用企業有限的資源,以各種方式努力創造吸引人才的條件。
1.運用薪資、福利
考慮到自身的實力和實際條件,建筑企業應制定一套有自己特色的靈活的薪酬制度,一般可以采取“底薪+獎金”的模式:“底薪”可以與企業原有的薪酬制度統一,基本上差距不大,而“獎金”可以根據工作性質和人才層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計量標準和評價方式。采取這種模式主要從以下兩方面來考慮:
首先,這種模式可以滿足人才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使他們可以安心專注于本職工作,也可以提供了充分調動人才積極性所必需的物質激勵。這樣既有利于增加建筑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也符合建筑企業的能力和條件。
其次,建筑企業的特點決定了企業內部人與人之間密切的配合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所以在吸引人才的同時,企業也應重視協調新老員工的關系。而這種模式由于采取了和原有工資制度基本一致的“底薪”,可以保護原有職工的工作積極性,而且由于制度和觀念的變化,大部分人也都可以接受“人才為企業做出突出貢獻就應獲得高額報酬”的觀點。這樣企業在引進新人才后不會引起組織內部的不穩定,甚至引起原有人才的流失。針對不同工作性質和處于企業組織不同層次、不同崗位的人才,企業應采取不同的評價標準和方式來評價人才的績效和確定“獎金”的數額,以保證公平和效率的原則。
(1)對于從事技術工作的人才:可以根據他參與的項目為企業所帶來的效益,以項目提成的方式給與獎勵;
(2)對于從事管理工作的人才:可以采取“目標管理”的方式。制定一定的管理目標,并根據目標完成程度以及效果來確定獎金數額。對于目標的制定和考核標準可以由企業來制訂,也可以由企業與人才雙方協商制訂。
(3)對于從事市場方面工作的人才,可以采取以業績為依據來確定報酬,同時可以輔以“目標管理”方式來鼓勵人才在開拓市場,創造潛在市場以及推廣企業知名度等不能直接計量的工作。
另外,企業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建設,按照法律的規定,根據自身條件,努力建立較為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并盡可能地為人才解除后顧之憂,例如幫助解決配偶就業、調動、子女教育等問題,以增強人才對企業的歸屬感。
2.運用職位
人是有各種各樣的需求的;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不但有物質的需求,也有精神上的需求。因此,創造恰當的非物質的條件,也是吸引人才的一種重要的手段。而使人才在工作中得到滿足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據人才自身的素質與經驗,結合企業內部的實際情況,依照企業的目標策略,給人才設置挑戰性的工作或職位,使其能夠在工作中得到發展的空間,不但滿足了人才自我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同時,也使得人才在工作中得到了鍛煉,反過來也有利于企業的發展。要解決這個問題,關鍵是要在企業內部形成一種良好的人才競爭機制,可以依據“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則,采取公開競爭上崗的做法;
3.運用股權
在吸引人才方面企業還可以順應企業改革的潮流,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契機,在“產權明晰”上下功夫,制定多樣的、具有吸引力的股權政策。通過將個體的利益和企業的利益統一起來辦法,從而在公司內構建“利益共同體”,增強人才的責任心,激發積極性和創造性。
(1)股權:即企業向人才提供的一種在一定期限內按獲得一定數量股份的權利。其實施要點是工作績效的評價,以及與工作績效相對應的股權的大小。要保證其具有吸引力,同時必須保護企業利益。
(2)干股:即企業送給人才的一種特殊股權,可以享受分紅但不擁有產權。它實際上是一種用股權將資金、技術、管理等進行有機結合的經營機制。
(3)崗位股權:即一種只與崗位對應的股權。通常的做法是建立職工持股會,但這里作為吸引人才的一種條件,更注重其吸引力和激勵力。
(4)貢獻股:即根據員工對企業的貢獻而給予的一種股份。適用于進行產權改革的企業。
4.運用企業文化
我國建筑企業長期以來缺乏對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的認識。其實成功的企業文化對于企業員工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有時比物質的激勵更為有效。企業文化是一定社會、經濟、文化背景下的企業,在一定時間內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穩定、獨立的價值觀以及以此為核心而形成了行為規范、道德準則、群體意識,風俗習慣。一個企業的文化,尤其是強文化,會強烈影響一個企業對員工的根本看法,并影響該企業的領導風格、領導方式、組織的結構及其關系、企業控制職能的應用方式。而這些都是企業能否有效吸引住人才的主要影響因素。一個良好的企業文化不但可以激發全體員工的熱情,統一企業成員的意念和欲望,齊心協力的為實現企業戰略目標而努力,而且是留住和吸引住人才的一個有效的手段。對建筑企業而言,其影響效果尤為明顯。
5.其它可以創造的條件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企業不僅是一個工作勞動的場所,同時也是重要的社會交際場所,所以建筑企業除做好以上幾方面的工作外,還應重視營造一個積極的、協調的環境和氛圍,滿足人們這方面的需要,提高對人才的吸引力。
(1)做好日常管理,創造一個環境整潔、氛圍友善、運作有序、管理規范的企業形象。
(2)由于社會的壓力,人們在擇業上越來越慎重,他們不僅看重企業的當前狀況更注重企業的未來前景及自己身在其中的發展(這種發展本身具有對未來社會的適應性)機會。因此企業不僅要作好當前管理,還必須有一個長遠的發展規劃與方略。通俗地講企業要有一個“企業的夢”,同時企業還應有一個系統的人才培養與選拔的體系,它給進入企業的每一個人一個“個人的夢”,也就是個人職業生涯規劃。除了采用、落實前述各種吸引人才的措施外,還必須有其他相應的方法,以保證人才始終處于被激勵的狀態,從而長久地為企業作貢獻。對此,企業主要是要建立起一套開放的人才流動的機制。
(三)采用各種形式,不拘一格降人才
1.從企業內部選拔
從企業內部培養和選拔人才,是成本最低,很多情況下也是效率最高、效果最好的方式。其具體做法很多,但主要是要有一套系統的內部培養和選拔體系。建筑企業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它的選拔對象相對較少,所能投入的資金和實踐也相對少,所以培養和選拔工作要有重點、有針對性。
2.外部選聘
外部選聘是企業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因其來源廣泛,企業較易獲得所需人才。外部選聘的方式和來源也很多,主要有:
(1)通過人才市場選聘:建筑企業要樹立信心,積極參與人才市場上的競爭,利用企業所創造的、如前所述的各種條件,努力招聘適用人才。
(2)與高校聯系合作,從中發現和挖掘人才。
(3)從別的企業特別是同行的企業挖掘人才。
建筑企業,應特別注重企業與人才的直接溝通,以加深人才和企業雙方的相互了解。
是對新的經驗沒有進行吸收,導致管理經驗出現了落后的問題。
1.1水利施工企業管理人員整體素質不高,水平參差不齊
水利工程施工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進行了改制,在不斷發展過程中水利項目在逐漸增加,而且市場規模也在擴大,給企業的管理人員帶來了很多的挑戰。水利施工企業管理人員在構成方面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這些人員在管理方面出現了綜合素質低,在管理方面過于依賴職能部門的問題。水利施工企業在綜合管理方面缺乏管理人員,很多的人員管理水平較低,導致項目管理中的施工成本、進度、質量以及安全等問題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一些人員在管理方面具備一定的經驗,但是對新的經驗沒有進行吸收,導致管理經驗出現了落后的問題。
1.2項目施工管理目標不明確
在項目施工管理方面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通常表現為施工成本管理不明確、施工成本控制不到位,在施工過程中對質量進行管理存在著重視形式,對本質不重視的問題。施工過程中進行安全管理通常都是憑借經驗來進行,導致安全管理沒有形成系統。施工進度工期控制要和現場施工進度同步,施工組織要做到有科學的計劃,具有很強的控制能力,這樣才能在施工過程中對工期進行控制。
1.3施工現場管理不規范
一些施工企業在施工現場進行管理時出現了沒有科學的組織和安排的情況,導致施工過程中出現了比較大的自主性和隨意性,在管理方面比較松散。環境安全沒有形成導致施工現場沒有進行有序的規劃,在施工現場還存在著施工材料隨意搭建的情況,對施工安全帶來了很大的隱患。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2.1對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進行重視,這樣能夠逐漸形成已項目法人、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三方相互制約,合同管理是管理模式的基礎,這樣能夠達到降低工程造價、保證工程進度、提高工程質量、對工程安全進行保證的目的。合同管理對建設投資、工期以及質量有著嚴格的要求,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施工方案得到順利實施。
2.2施工企業要和工程項目的法人共同做好工程的開工準備,在方案設計方面要進行技術和圖紙的交底工作,對施工方案進行提出,同時,對施工進度、質量、安全、資金、設備等方面都要進行準備。在施工前,要對安全措施進行檢查,對工程量進行確定,對設計方案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
3強化水利施工企業科學管理方式
3.1建立企業施工質量保證體系
加強工程質量監督是政府職能。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不能因工程推行監理制而放任自流,從而弱化了政府監督職能。由工程建設的實踐經驗得出,政府職能強化是保證水利工程建設質量的關鍵。主要體現在:一是加大對監理單位在施工現場的監督力度:二是加大對水利工程設計、勘察單位在施工現場的監督力度:三是加大對工程施工質量的監督力度。水利施工企業必須徹底改變其傳統管理方式,建立健全工程質量責任制。首先,從企業實際出發構筑企業“質量、安全、健康“為一體的施工結構體系,水利企業發展必須要有科學管理體系去支撐。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形成高素質、高水平的水利施工企業。才能形成領先對手的優勢。在水利競爭的市場中拔得頭籌。建立健全質量責任體系。水利企業在不斷完善經濟責任制和完成經濟指標考核時,應完善工程質量體系建設。在工程施工中保持清醒頭腦,任何時候不能放松對工程的質量要求,始終放在施工管理的首位。提高監理單位在水利工程建設中的地位。第一要加大監理單位在水利施工現場旁站、巡查力度,特別是對隱蔽工程、關鍵部位、進場原材料、構配件等進行檢查:第二要建立有國家檢測資質的第三方實驗室,對工程進場材料進行檢查,配合各級政府部門組織的“飛檢”。第三要按照基本建設程序組織驗收,并提出工程質量評估報告。水利施工單位要在業主、監理、設代的監督中完成項目施工任務。
3.2加強企業工程成本控制
對水利工程投標項目進行評估時,要以科學合理作為原則,針對不同的地區,不同的要求,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采取必要的應對措施,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水利工程得到更好的發展。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比較重要的環節都是由同一個施工單位來進行施工,這樣在進行成本控制以及質量控制的時候更加方便。在施工環節中,要對施工企業的管理水平、施工水平以及設備水平進行保證,同時,施工成本的確定要保證科學合理。在企業管理方面,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對工程項目的成本進行預算,然后對工程的項目材料、設備、人工費用進行確定,確保項目的利潤指標能夠實現,對工程質量、安全、進度等指標也要進行明確。在施工的各個環節,都要根據項目施工方案確定管理的需要,按照可控性原則對成本、利潤進行劃分,對工程成本的執行情況進行定期的分析。對施工進度和質量要求進行嚴格要求,能夠更好的保證施工成本得到降低,這樣也就能夠更好的實現企業的利潤。在施工過程中對出現的問題要進行及時的糾正,對內部控制制度也要進行不斷的完善,這樣能夠更好的促進水利工程向著更加規范的方向發展。水利工程的建設對經濟社會以及人們的生活都有非常直接的影響,因此,施工企業一定要和上級財務部門對施工項目的成本管理進行指導和監督,對工程項目的責任成本預算執行情況進行重視,并且對出現的施工成本背離預算指標的問題要采取措施及時進行糾正。政府監督部門在水利工程建設方面也要進行必要的干預,施工企業要服從領導,保證工程項目可以順利完成。
3.3層層把關,逐級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