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0 21:48:34
序論:在您撰寫電子信息專業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1傳統電子產業人才需求減少隨著信息化、自動化技術的發展,普通勞動力的短缺,人工成本的不斷上升,傳統的電子行業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原有的勞動密集型加工被機器加工代替。比如,早先電子企業中有電子元件插件工,現在改為貼片機進行插裝,企業就沒有這個工種的需求了。智能機器制造的成本下降,越來越多的企業愿意裝備智能機器來取代人工,機器代替人是未來現代工業發展的趨勢,《21世紀經濟報道》曾經報道了富士康醞釀30萬機器人計劃的新聞。能夠吸收消化大量職業院校電子類學生的崗位減少甚至消失,使得電子專業類學生的就業更加困難。
1.2傳統維修行業的萎縮電子集成化、小型化的不斷發展、成熟,生產加工水平的不斷提高,大規模生產下的電子產品價格一路下滑。如液晶彩電、手機等消費類的電子產品價格一路走低,一方面使電子產品的生產消費呈現繁榮和快速發展,另一方面電子消費類維修行業的快速萎縮,從事電子消費類產品的大量維修技術人員轉行。同時智能化集成化技術發展使得電子消費類產品電路復雜,維修困難,知識技能要求高,行業技術壟斷,社會吸納維修技術人員能力下降,都降低了維修行業吸收消化電子專業人才就業的能力。
1.3招生宣傳導向不利于電子專業調查顯示,初中畢業生受到父母、老師或者朋友、同學影響而選擇專業的占60%以上。而水利院校以水利專業為特色,國家又對水利類中職生提供助學金的政策,導致學生扎堆于所謂的熱門專業,沖擊了電子與其它專業的招生。
2電子專業發展機遇
2.1開拓新產業傳統的電子行業不斷萎縮,產業的升級轉型注定電子專業的發展要適應新興產業?,F在的汽車電子、LED照明、智能防盜、物聯網技術等都是未來發展的方向,這些行業吸收消化職業院校電子專業學生的能力較強。因此我們要認準方向,與時俱進,在專業方向、課程設置、人才培養方向上往這些方面靠攏。
2.2立足于傳統產業傳統產業沒有消亡,機器代替人工是一項高投入的行為,動輒上千萬,并非是每個企業能夠承受的,故機器代替人工目前仍然是大型企業才能做到的。中小型電子企業仍然需要大量的技術人員來滿足生產需求。比如電子玩具產業,需要較多具有電子專業能力的人才。近年來,電子專業的畢業生到中小企業就業,受企業管理層重視,崗位較好,有發展前景。打鐵還需自身硬,提高自身職業能力完全可以在傳統產業中占有一席之地。
2.3自主創業為支持學生創業,國家和各級政府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涉及融資、開業、稅收、創業培訓、創業指導等諸多方面。電子產業分工的精細化,產品加工成本的下降,使學生有機會在電子產業鏈中的一環立足,開創事業。一種電子產品從方案設計,項目推廣,元件采購,電路加工,產品組裝,產品營銷一整套完整的生產鏈中,每個環節都孕育著巨大的商機,可以吸納大量的學生自主創業。學生所學的電子技術知識完全可以勝任創業需要。在深圳,筆者調研過兩個人的微型電子公司,該公司的經營模式是接收產品方案,根據需方要求設計電路板,采購元件,外包完成產品貼裝,返回公司經過調試完成產品的初級加工,再銷售給下游企業。這種模式投入小,見效快,對專業技術要求不高,非常適合學生創業。
3電子專業發展之路
3.1服務于社會、服務于本地、服務于水利行業電子信息業是全國五大支柱產業,在珠三角、長三角、閩三角地區及杭州、寧波等沿海地區廣泛建設了電子產業群,吸引了大量的電子專業的技能人才。隨著產業的轉移,內地經濟區引進一大批的高端新型電子信息企業,使培養的人才更方便地服務于江西,服務于本地,能為本地經濟發展做出貢獻。電子信息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于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等水利領域。比如水土保持科研項目,水利樞紐建設中就大量應用了電子傳感器、智能自動控制等電子信息技術。隨著物聯網的推廣應用,未來在水利類專業開設電子信息課程將更有利于培養出更多的具備電子信息技術知識的水利人才。
3.2加強校企合作電子行業分工精細,每個企業對專業技術的需求都是不同的,對于學生來講,在學校學習的課程廣泛,在校學習時間短,針對性不強,會造成工作后專業技術不夠用,滿足不了企業對專業技術的需求。故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是專業發展的出路,有利于學生的自身發展。江西水利職業學院電子專業一直在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通過訂單培養或定向培養的形式為企業培養和輸送人才,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對口就業,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質量。
3.3進一步推動教學改革筆者認為改革的方向和重點應該是確定專業培養方法,提升學生職業能力。首先,教師要注意追蹤產業革命帶來的新技術新成果,更加努力學習新知識新理論,以提高自身的職業能力。二是整理以往教學改革的成果,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改理論。三是形成一套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3.4引進高端綜合性人才引進在電子技術硬件和計算機軟件方面有一定造詣電子信息高端人才,可以滿足未來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需要。這些人才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鍛煉、成長為專業帶頭人,帶動電子專業團隊的發展。
4結束語
畢業設計選題是畢業設計的源頭和基礎,是決定整個畢業設計質量好壞的前提。因此,選題必須符合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培養目標和教學基本要求,內容涵蓋本專業的核心課程;選題應聯系科研、生產或社會實際,促進學、研、產的結合;選題應反映本專業領域的科技發展水平和前沿動態,符合科技進步、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選題分量、難度、深度要適當,在滿足教學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結合學生具體情況因材施教。改進畢業設計選題工作,可以設立畢業設計課題審查小組,進行選題審查,對課題內容、工作量、難易程度、知識覆蓋面、可行性進行客觀的評估。其次,以就業為導向來選題??佳蓄悓W生專業知識扎實,學習能力、思考能力較強,選用理論研究型課題類型為主;專業相關崗位任職類學生,以工程實踐類課題為主,鼓勵到工作崗位中完成畢業設計;專業不相關崗位任職類學生,其就業對專業知識要求不高,以相對難度稍低的設計類或仿真類課題為主。
2畢業設計指導工作
畢業設計指導工作是決定整個畢業設計質量好壞的關鍵。基于專業導師制畢業設計指導工作的實施,有利于密切師生關系、促進教風和學風建設,有助于解決指導環節存在問題。專業導師負責制,即從大三開始,每位學生都選擇一名專業指導教師,由專業導師指導專業課程學習、專業技能訓練,由專業導師布置和指導其畢業設計。實施專業導師負責制,專業導師來自于科研教學骨干教師與企業工程師,學生和導師雙向選擇,建立專業導師制度;其次,三年級學生即可進入畢業設計環節,在導師指導下,確定專業方向,學習專業知識。
3畢業設計質量管理
3.1建立畢業設計規范制度
建立畢業設計管理辦法與實施細則、畢業設計大綱、指導教師職責、評閱教師職責、成績考核標準、答辯工作規范、工作流程、論文格式規范等系列文件制度,從過程管理上形成選題、指導、中期檢查、評閱、答辯等環節的規范和標準。
3.2選題規范化管理
制定科學、合理、規范化的選題申報制度,畢業設計選題實行一人一題、題目不重復。嚴把指導教師質量關,選派有教學和科研經驗、具有講師職稱或博士學位的教師擔任指導教師。
3.3畢業設計過程監控
畢業設計質量監控機構有學校、院(系)及專業建設組(或教研室)三級,采取院(系)自查和學校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明確各級監控崗位職責。監控環節分為初期檢查階段,包括指導教師資格、選題、開題;中期檢查階段,包括教師指導、設計進度、學生工作情況等;末期檢查階段,包括設計質量、答辯資格審查和答辯情況,整個監控環節形成了畢業設計質量監控閉環。
3.4畢業設計量化考核
畢業設計工作的量化考核應以畢業設計規范制度為依據,對質量監控過程進行量化。畢業設計(論文)工作評估指標體系,分為一級指標(質量監控、題目選擇、論文或設計質量),二級指標(組織領導、質量監控、選題、成績評定、總體水平)及主觀觀測點,最終達到對畢業設計工作的量化考核。
3.5畢業設計網絡化管理
畢業設計網絡化管理系統實現了教師網上出題、開題下任務、中期檢查、論文審閱的全過程指導,提供師生互動平臺,為教學管理人員的組織立題、中期檢查、答辯分組、論文評審、歸檔全過程監督管理提供了工具,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畢業設計管理水平和畢業設計的質量。
4結論
目前電子信息專業學生生產實習面臨的問題主要為實習企業難尋。
生產實習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直接參與到電子信息及其相關企業的生產環節中。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許多國營企業被兼并或調整,無暇接收學生的實習;而合資企業、獨資企業由于害怕技術和管理方法泄漏以及實習會給企業帶來不便,也不愿意接待學生實習;再者由于學生缺乏實踐經驗,很難給企業直接創造利潤,因此,企業不愿意也沒有義務接收學生實習。而電子信息企業多屬于民營、外資或者合資企業,愿意接受學生實習的就更少;其次,組織學生到專業對口的大型企事業單位進行參觀是一般工科專業生產實習的傳統模式。但是對于電子信息專業,簡單的參觀模式效果并不理想。以往跟班作業或代崗勞動是生產實習的主要內容,但是對于電子信息專業,跟班作業或代崗勞動幾乎不可能。一是一般電子信息企業規模不大,即使能安排跟班作業,人數也十分有限;二是電子信息企業屬智力勞動密集型企業,跟班作業必須有指導教師,這些指導工作校內老師不能勝任,而企業為其自利益所慮,一般不會指派專業技術人員指導;三是軟件開發是一個特殊產業,按照軟件工程原理,研發小組中途增加新的成員不僅不能提高生產效率,可能還會增加軟件開發的復雜性,更何況是增加沒有實際工作經驗的學生;隨著高校擴招,高校實習學生人數急劇增長,加之目前企業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實習收費標準,使得實習所需的費用上漲,而學校對實習經費的投入遠遠滯后于企業收費增長的速度。實習經費不足嚴重影響了實習單位接納學生生產實習的積極性;另外高校連年擴招,導致學生人數不斷增加,要安排如此多的學生實習,在組織上和管理上都是十分困難的。
2校企聯合生產實習新模式探索
目前有些企業成立了專業化的實訓基地,其按照生產實習的本質要求,嚴格從看、學、做三個環節組織教學,為高校解決生產實習問題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這些實習基地依托大企業,面向高等院校,既有濃厚的現代企業氛圍,又具有一定的教育培訓經驗,是連接企業和學校的紐帶。
這類實習基地依托大企業,能很好解決學生到生產一線參觀學習的問題;實習基地有專門的培訓老師,他們來自企業研發和生產的第一線,有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他們所采用的教學方式與高等院校有很大的區別,比如有的專業化實訓基地采用1:3:6的教學模式,即10%的時間針對實訓中反映出來的問題,對學生進行答疑式的理論培訓;30%的時間對實訓基地所依托的企業曾經開發的實際項目進行案例分析,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60%的時間組織學生參觀現代企業的管理模式和生產流程,并進行項目開發實踐或代崗勞動;這些的實習基地通過自建研發實驗室或模擬生產線對企業已完成的項目進行再現開發訓練,保證學生能在較短時間內完成項目開發,體驗項目開發和產品生產的全過程;到實習基地進行實習可以促進學生擇業、就業觀念的轉變,促進學生從專業知識向專業技能的轉化,從學生身份向員工身份的轉化,最終實現大學生就業“零適應期”的培養目標。在實習的過程中學生將逐步樹立企業意識、責任意識、團隊意識、資源意識、效率和效益意識、競爭意識;同時老師會注重學生職業精神和團隊精神的培養以及實際動手能力、崗位適應能力、資源運用能力、協同工作能力的培養;實習基地還會幫助學生了解兩個產業背景,即:電子信息產業的背景,以及電子信息行業服務對象的行業背景。
基于這種優勢和現狀,我們提出了校企合作共同建設實訓基地的設想,基地的硬件建設由企業投資,實訓內容由學校與企業根據理論教學與企業生產實際共同制定,實訓指導由學校專業教師和企業高級技術人員共同承擔,保證了學校到企業、學習到工作的平滑過渡,學校的學生實習時支付一定的費用。這種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依據學校的要求,量身訂做實習方案,針對性強。
3校企聯合生產實習新模式實踐
近五年來我們一直與成都某實訓基地合作,經過多年的合作與探討,學校與企業共同摸索出了一個適合電子信息專業學生生產實習的實習模式。通過幾屆實踐,取得了較好的實習效果。
其實習流程如下:(1)報到;(2)統一領取工作牌、實習指南、實訓資料、辦公設備等;(3)參觀熟悉工作環境;(4)集中實習;(5)分組實踐;(6)總結。
項目開發主要流程有(根據不同項目裁減,SQA貫穿始終):(1)立項:明確項目目標、范圍及內容;項目質量要求;項目備案及啟動。(2)計劃:劃分里程碑并確定里程碑目標;明確項目跟蹤與監控機制;明確項目的資源配置;確定角色、參與人員并分配職責;劃分及分解工作任務;確定項目進度。(3)需求:確定項目的目標和范圍;明確項目的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明確項目的其他要求。(4)分析設計:對需求進行理解、轉化,并抽象出系統中各個對象的屬性及行為;對抽象出的系統對象進行設計,形成設計方案。(5)實施:使用工程化的方法,采用適當的開發工具生成滿足需求、符合設計方案的目標系統。(6)系統測試(驗收測試):檢驗開發的系統是否符合需求。(7)質量保證:向實訓中心提供項目驗收報告;(8)結項:完善各類文檔;提交結項報告。
在實訓過程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推薦一名項目經理,然后項目經理按照軟件項目的開發流程合理地安排小組中的各成員的任務,項目成員通力合作完成整個項目的開發任務。這種小型項目的開發完全是按照軟件公司的軟件開發模式來進行的,并得到企業軟件工程師的現場指導。
4結束語
校企結合的電子信息專業生產實習的教學改革已經進行了五年,初步解決了以往生產實習中的問題和矛盾,該模式能讓學生將所學理論更好地與電子信息工程實踐結合起來,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增強了感性認識,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依托專業化實訓基地的校企業聯合的電子信息專業生產實習模式,能夠滿足本科電子信息專業生產實習教學要求,并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是教學改革的永恒主題。我們將在以后的實踐中不斷探索、建立和完善生產實習模式,保證生產實習教學質量。
眾所周知,國內電子信息技術發展滯、核心技術研發能不足等實際因素都影響到了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然而在發展和建設的過程中仍然還有很多不可忽視的問題。比如工程技術領域的水平不高、電子信息工程領域專業的優秀人才稀少以及國內發展環境不成熟等等。
1.1起步晚,水平低作為發展中國家,和西方的發達國家比起來,我國在各方面都較為落后,尤其是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發展最為明顯,當然這與國內的基礎產業發展滯后有一定的關系[3]。經過最近幾年來對國外核心信息技術的不斷借鑒,以及和國外企業的合作不斷加強的努力,我國在電子信息工程的發展水平不斷向西方發達國家靠攏。但是在我國電子信息工程的現代化技術水平提升同時,卻也提高了對國外技術的依賴性,這就嚴重阻礙了我們自身的發展。沒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在電子信息技術領域我們只會借鑒國外的核心技術,這就削弱了國內研究人員自主研發的戰斗力,因此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就一直落后,無法超越西方國家或者與西方國家并駕齊驅。
1.2專業人才供不應求不管是在哪一個領域,人才在快速更新換代的當今世界都非常珍貴。專業人才具備淵博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對相關領域的發展起到催化劑的作用,能夠維持該領域的繁榮發展。尤其是在電子信息技術這樣對專業技術水平要求很高的領域,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的專業人才對技術的發展和革新至關重要,電子信息技術領域對相關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是只增不減。但是,由于電子信息工程的現代化技術在國內起步較晚,相關電子信息的專業在各個高校出現的年限不長,發展得也不是很成熟,因此培養出來的具備豐富專業電子信息技術的優秀專業人才不多,這就造成了專業人才在電子信息工程的現代化技術發展的領域上供不應求。因此,我國電子信息技術一直發展緩慢,一直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高端人才的稀缺。
1.3發展環境不成熟環境對于人的成長很重要,同樣的,環境對電子信息工程的現代化技術的發展也很重要。在國內,現有的在電子信息工程領域上相關的法律法規并不是很健全,對很多問題都無法解決,比如:如何裁定電子信息產業中侵權的行為、如何保護企業的正當權益等等。不成熟的法律法規無法讓電子信息工程產業在每一個問題上使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的利益。另外,雖然電子信息工程的現代化技術確實給經濟發展帶來很多便利,很多企業也受益匪淺,也承認電子信息技術是很強大的推動力,但是仍然有少部分人對電子信息技術在使用的安全性上存在疑慮。于是那一少部分人一直沿用舊的經營策略,不愿意順應社會的發展的改變對傳統的模式進行革新,原因就是對于新技術的不信任。雖然這一部分人所占的比例不多,但仍是阻礙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的因素之一。
2如何提高電子信息工程的發展速度
綜上所述,我們了解到阻礙電子信息工程發的因素主要是電子信息工程起步晚、相關專業人才稀缺以及發展環境不成熟。因此,為了加快電子信息工程的發展速度,我們就要在立法力度和資金投入上多下功夫。在立法力度方面,相關部門應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來保護電子信息產業的合法權益。一方面要加強相關部門監督電子信息工程的力度,提高起亞的康也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強保護知識產權的力度,全面打擊盜版等違法行為。在資金投入方面,電子信息技術是一個需要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的領域。如果資金不足,就會中斷研發,將整個研發工作陷入僵局,從而影響電子信息工程領域的發展。同時,應增加高校電子信息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的資金投入,才能培養出更多社會所需求的具備豐富電子系信息技術的專業人才。
3結語
[論文摘要]為在高等院校培養面向21世紀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人才,對教學進行改革勢在必行。根據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對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技術人才的要求,結合目前高校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教育的現狀,提出了高等院校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教學的改革設想與建議。
一、引言
近幾年來,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是社會需求旺盛的熱門專業,其招生規模迅速擴大,在這種生源充足、社會需求旺盛的一派大好形勢下,我們清醒地認識到,電子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如果不能及時改革課程結構,更新教學內容,改善實驗手段,教學質量就無法保障。近幾年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必須解決以下帶有根本性、戰略性的問題:(1)辦學規模與教學質量的問題;(2)專業雷同與辦學特色的問題;(3)專業寬口徑與人才多樣化的問題;(4)與上述相關的教學組織運行的問題。只有解決好上述問題,才能使高校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在人才市場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二、在目前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教學、實驗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理論課內容陳舊、授課手段單一,實踐內容少,與迅猛發展的現代電子技術嚴重脫節。大多以理論課講授為主,學生動手實踐機會較少。課程內容陳舊,主要是《模擬電子技術》和《數字電子技術》等課程,講課內容以模擬單元電路和中、小規模數字集成電路為主,與目前IT產業大規模集成電路器件高速發展和應用的趨勢嚴重脫節。講課效果較差,學生普遍感覺“學習的知識實踐中用不上,實踐中需要的知識沒學過”。
2.各門課授課內容之間缺乏有機聯系,缺乏一個統一明確的目標。有的課理論太多與現代技術聯系不緊密,有的課內容與其它課有重復,從總體來看,培養目的比較分散。
3.一方面授課的內容與最新發展的技術嚴重脫節,一方面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的知識結構得不到優化和充實,易造成老師不敢多講,學生不愿多聽、動起手來什么都不會的惡性循環局面。
4.實踐環節內容手段比較單一,實踐環節只讓學生了解及掌握最基本的東西,在綜合能力培養方面、在實際問題解決方面、在創新性方面缺乏必要的內容。
在這種情況下,進行適應時代需要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建設,是培養現代電子專門人才迫在眉睫的需要。
三、教學改革的具體建議
(一)以提高技能水平為教學核心,采取多種實踐教學方法
實踐教學的教學方法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不能采取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我們把實踐課題分成不同的課程類型:項目中心類型、任務中心類型、問題中心類型、訓練中心類型、體驗中心類型、案例中心類型和復合類型等。例如單片機的實踐訓練就采取“任務中心”、“訓練中心”和“項目中心”相結合的復合型教學方法,以完成一個實際課題為中心,帶動訓練和項目,學習相關知識。電子產品工藝訓練則采取訓練中心的教學方法,從元器件的測量、元件的裝配、元件的焊接、電路的調試、電路的維修等工藝進行反復強化訓練,通過大量的實踐達到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和熟練程度。對實踐課程的考核方式也要相應改變,強調進行素質考核與技能考核,減少知識的記憶力考核。實踐類課程的筆試一律開卷考核,允許學生使用任何工具和儀器。有些實踐課程可以進行分段考核和實時考核。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為了更好地培養電子類應用型本科人才,師資隊伍建設是關鍵。沒有一支符合高等教育要求的師資隊伍,即使有好的教學計劃和一流的實驗實訓設備,也實現不了培養合格的學生的目標。打造一支教學效果好、科研能力強、實踐經驗足、師德高尚、結構合理的“雙師型”師資隊伍,是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任務。(三)注重計算機技術和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基礎知識的融合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已使得計算機技術成為各學科專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與計算機技術聯系最為緊密。電子信息工程是一門應用計算機等現代化技術進行電子信息控制和信息處理的學科,主要研究信息的獲取與處理,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應用和集成,對學生使用計算機的能力、利用軟件和硬件技術開發應用計算機技術的綜合能力要求很高,其本科教育中計算機基礎教育的基本任務就是培養學生操作使用計算機的能力和開發應用計算機的軟件設計能力。因此,學生應具備較強計算機應用方面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除了會使用已開發的軟件包外,還應對已有的軟件包進行二次開發或直接利用某種高級語言進行設計開發,也能從事控制電路、接口電路等方面的設計與調試工作。因此,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計算機基礎尤為重要,學生的計算機能力關系到能否達到培養目標、能否適應電子信息產業對人才的需求。電子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結合十分緊密,在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程的教學中,計算機的內容雖有獨立性,但在很多情況下已很難將計算機技術單獨分離出來,其和計算機技術結合十分緊密,并逐步走向融合。因此,在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課程設置和課程內容銜接中,必須注意到這種融合性,在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理論及實驗教學中多結合計算機技術。例如,在《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等課程實驗中可讓學生自己編程處理,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很好的計算機教學效果。
(四)建立實驗教學質量的監控和評估機制,強化開放實驗教學的組織與管理,確保開放實驗教學質量。開放實驗教學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最終的教學效果。在開放實驗教學過程,既堅持“以學生為本,自主學習”,滿足學生課內外的要求,又及時給學生提供正確的引導。對于課程內規定完成的實驗,要采用提前集中授課的方式,讓學生完成預習后,在網上預約實驗時間。計算機管理系統及時為學生排位,根據學生的實驗記錄各種相關信息,供教師和學生查詢。針對開放實驗后可能會存在學生抄襲實驗數據、實驗報告等問題,要建立實驗教學質量的監控和評估機制。具體構思為:學生進入實驗進行課內實驗時必須通過預習檢查(可通過預習檢查課件進行);基礎實驗教學過程實現網絡化管理;值班教師對學生的實驗質量進行隨機抽查;加大實驗報告的比重;采用答辯和集中進行操作考試相結合的考核方法,確保開放實驗教學的質量。
(五)以素質教育為核心,堅持可持續發展觀,大膽進行全面教學改革
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新的發展觀,教育在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各種問題,從發展戰略、培養目標、專業設置到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教學管理,都可以從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和原則得到啟發;另一方面,在對大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必須把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知識、能力、行為,作為文化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原則與實施素質教育出發,高等教育和教學改革就可以在面臨和解決經濟體制轉變、高等教育大眾化到來的一系列問題時,少走彎路。在實踐教學改革中,可以給學生選擇學習的更大的自,使學生相對獨立地進行實踐,揚其所長;在改革傳統的考試方法時,以考評綜合實踐能力為主,用實驗操作、完成設計課題等方法考核學生,促使學生真正為提高能力而學。
參考文獻
[1]王皖貞,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教學改革探索[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03.63(3):8-11
電子信息專業的人才培養是為了計算機應用的輸出打基礎,計算機技術是一種較復雜的高科技應用技術,包含軟件應用和硬件應用;電子信息技術本身就是一種復雜的綜合體,由計算機和電子信息應用技術結合而成的。企業對于人才的要求就是:能夠靈活應用應用計算機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的種專業素質較高的人才,學校就要采用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而達到要求,順利輸出人才,為企業創造價值,達到雙贏的成果。想要真正成為合格的電子信息專業的實用人才,有幾個基本素質是必須要具備的,也就是電子信息專業實用人才基本的要求。理解學習計算機軟件和硬件,從而在原有基礎上能進行基本的開發研究;再次是信息技術的掌握學習,也包括硬件等相關技術的應用;最后是綜合體的應用,也就是對計算機軟件和硬件的掌握后,與電子信息技術的有機組合,生產出高端智能的高科技產品,應用于商業領域創造價值。
2實訓教學應用與電子信息技術人才培養原因
2.1行業發展需求
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帶動了高科技的發展,電子信息應用技術也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到眾多的領域之中,應運而生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也被大力發展應用。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是跨越多領域行業的,主要是本領域的研發工作,也被應用在制造業里,包括生產機器和相關設備,還有各種電子產品的相關制造。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掀起了制造產業的一種革命浪潮。電子產業是新時代的產物,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不僅是企業甚至是有些地區抓住機遇,建立科學技術基地,引進人才,打造創業環境,帶動城市發展建設。
2.2電子信息專業培養方案要求
通過對勞動力市場的調研和行業崗位職責分析,針對學生這一主要工作群體,為了匹配崗位需求,進行了專業的分析和研究后,制定了合理可行的培養方案。電子信息行業是新興行業不同于傳統行業,所以不能夠僅僅學習理論知識,還要更多的進行實際操作實際演練,培養學生對實際工作職能的實際操作。所以國家教育部根據這種實際需求,設定了教育培養目標,既符合企業的素質要求,也達到了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2.3教學內容的更新
在早期階段電子行業新興起階段,雖然根據行業需求出版了一些書籍內容,但是由于電子信息技術持續的更新換代,一些內容過于陳舊以及不足,有必要去革新增加。同時,當初的發展可能更偏于理論性知識,實踐操作不足,更加缺少實驗設計相關的內容,學生缺乏了實際的動手操作的經驗,而且一些實際內容過于陳舊,落后于現在技術的需要,不再符合人才培養的要求。針對電子信息技術要求,要制定更加專業的教學內容,開創更加新穎的教學模式,根據培養目標,采用相輔相成的教學模式,教材只是起了一種引導作用,實驗才是主要的操作模式,畢竟電子信息技術是應用型為主,培養實用型人才使企業才能為企業更好的創造價值。而且學校要不斷的跟蹤市場變化,靈活地選用不同的教材進行相關教學,同時一定要加強學生動手實際操作的能力。
3實訓教學的開展
創新教學模式是現在教學培養任務要走的必經之路,教學模式的創新能改善原來傳統的諸多不足之處,增加創新性實際操作的課程,在實際操作中可以有所突破,經過不斷的創新,可以與現在發展的電子技術相結合,實現電子教學的現代化,與現實需要相結合,同時也提升了學生自主創新的能力,培養了發散性思維,加強了學生駕馭電子專業技術的能力,主要是幫助學生建立了這種創新的意識,愿意主動積極的去探索發現問題,培養了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意識。同時可以組織一些相應適合的比賽項目,讓合適的同學去參加,通過這種平臺既給師生提供了可以展示的機會,也可以通過這種切磋,發現自己問題不足之處,從而去改正。通過這種對項目的實踐操作,必定會制定一些項目方案,老師可以根據方案為學生進行指導,并可以根據方案需求提供一些新型的設計產品,供同學需要同時也完成了一定的教學任務,讓同學有機會接觸認識新興的產品,并且可以實際運用它。
4結束語
基于CDIO理念的電子信息專業教學改革首先應優化專業課程體系。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重視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注重人文知識的普及,也需兼顧文理交叉和滲透,專業課程與基礎課程的交叉和滲透。采用“理論必修課程+基本電子技能實踐課程+專業項目實踐能力培養課程”的電子信息專業一體化綜合課程體系模式對課程體系進行優化。首先,建立“學科專業基礎+通識基礎”的必修課程結構體系。以培養學生道德素質、身體與心理素質、團隊精神,廣博的知識結構體系,扎實的專業知識,多元的科學思維方法。這些課程包括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大學英語、體育、計算機基礎、大學語文等通識課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大學物理、數學物理方法、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子技術綜合實驗、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單片機原理及應用、信號與系統、EDA技術及應用等學科專業課程。第二,設置基本電子技能實踐課程,建立以基本專業技能培養為中心的基礎實驗教學,專業實踐教學課程模塊和以綜合技能和創新能力培養訓練為中心的實踐教學模塊。結合理論課程,使學生逐步掌握常用元器件,電子設計基本工具應用,電子電路的運行規律,電子組裝,專題設計,電子系統設計的基本方法。通過這些基本電子技能實踐課程的設置建設,循序漸進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提高學生專業基本技能素質。第三、設置專業工程項目實踐能力培養課程。對企業和業界需求進行充分調研,特邀業界著名企業合作,共建實驗、實訓基地;校企聯合設計教學大綱與課程計劃,開發工程實踐項目;并基于真實工程環境,讓學生循序漸進參與工程實踐項目研發的全過程,積累工程實踐經驗,實現與企業“零距離”的結合,以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同時全面開放實驗室,為學生提供常用實驗儀器,鼓勵學生開展科技活動、參與教師科研項目。進行各種電子設備功能開發設計、鼓勵學生參與電子設計大賽、挑戰杯競賽等。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實踐動手能力和主動探索精神,增強工程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2強化教師綜合能力,創新教育教學方法
教師作為人才培養的實施者,應當具有較強的專業綜合能力。因此,基于CDIO的電子信息專業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人才培養模式構思角度,教師應當具有扎實、寬廣專業知識,了解本專業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發展方向,以完成人才培養總體方案的設計。作為工程項目實施過程的監控者,需要教師及時指導學生發展,評價學生能力培養完成的質量,這都要求教師具有更加全面的知識、豐富的工程實踐實施經驗以及更高的責任心。另一方面,為更好地實施CDIO工程教育理念,應組建穩定的指導教師團隊,根據不同年級、不同時期的學生有針對性地制訂目標任務、指導計劃、措施方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甚至理解工程技術的經濟價值[5];建立教學質量網絡信息管理平臺,強化過程管理;推進知識的傳授者變成了知識的構建者,實現全程、全員、全面的育人。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成為電子信息專業教學改革的另一項重要內容。創新教育教學方法首先在講授應用理論與工程技術類課程時,可引入項目、案例以及現場教學等方法,通過理論知識與企業實際項目相關聯的學習化被動為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將學生課堂參與、課堂反饋、教師傳授知識系統性和知識更新性等作為評價標準;定期邀請相關企業的專業人士圍繞某一工程技術應用領域舉辦針對性強的知識講座或專題研討會,承擔工程實踐性較強課程的教學任務,以強化企業聯合辦學的積極性和參與度。第二,推進本科生導師制,以項目的形式將課題布置給學生,由學生在課堂上闡述項目的研究方案、技術路線、可行性以及研究預期成果,教師對學生成果進行講評,將課堂教學由傳統的教師主導型轉變成學生主導型。通過項目的設計、構思、實施過程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工程推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觀察、數據分析、發現知識的能力和綜合思維能力。
3推進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和科技創新項目實施
實施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和科技創新項目是推動創新教育體系建設和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和科技創新項目也是基于當前大學教育現實的、可操作性強的、探索構建創新教育體系的一種重要方式。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不但是一個全新的高校教學形式,也是一個綜合性的教學活動,更是一個牽涉到方方面面的系統工程。推進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和科技創新項目實施首先應當促進形成一支富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指導教師隊伍。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循序漸進地安排他們的學習和創新實踐。使學生在經歷創新項目的實踐中,按照項目的進度安排,在不同階段實現與項目相關的各種技能都得到明顯的提高。只有這樣,才能使參與項目的學生從中感受到創新的樂趣,獲得挑戰自我的成就感,從而增強不畏常規、敢于超越、繼續創新的意識,增強完成項目任務的毅力。第二、注重大學生創新實驗平臺的建設,平臺是創新實驗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創新環境才能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申請創新實驗計劃項目。通過這些平臺的建設以及項目資金支持為學生廣泛開展科研創新訓練等活動提供良好的硬件條件。第三、在課程教學中,滲透科研思維和方法。老師課堂上可以適當地介紹相關課題的研究內容、進展、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問題等,引出一下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或角度,逐漸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為他們參與申請大學生創新項目計劃做些前期的鋪墊和鼓勵;老師在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同,也可將相關領域課題研究最前沿的專業知識和理論及時傳遞到課堂上讓學生有目的地吸收,令學生知識、思維和意識緊跟社會前進的步伐。
4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