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21:47
序論:在您撰寫建筑學專業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為改變當前建筑學專業外語教學的現狀,除去弊端,提高教學質量與增強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我們結合建筑學的特點,針對性的從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手段以及評價方法等多方面對該課程教學進行改革實踐。
1.1研究型學習為導向的教學內容
研究型教學理念由美國布魯納的“發現學習模式”和瑞士皮亞杰的“認知發展學說”綜合發展而來,是“一種試圖克服傳統教學模式弊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新型教學模式”。其基本觀點主要是鼓勵學生在自主的學習中發現、分析并解決問題,通過自我或者合作“探究”獲取知識、訓練技能、培養能力、發展個性。在建筑學專業外語中采用研究型學習為導向的教學內容,有助于學生實現從高中的被動式學習向大學的自主學習轉變,也有助于樹立學生的創新意識,開闊學生的創新設計視野。在為學生篩選和組織學習內容時,教師以教材為中心,跳出教材和參考書的限制,從豐富的網絡資源中廣泛選取與書本上知識要點相關的專業信息,并且與時代同步及時更新,形成眾多單元主題的教學資源庫,包括建筑設計、歷史保護、建筑技術、建筑師等。學生除課堂中學習重要的知識點外,應從教學資源庫中選取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進行大量相關外文資料的研讀、翻譯和理解,最終撰寫英語學習報告,并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成果。如學生可選取生態建筑的主題,通過研讀國內外知名生態建筑書籍、生態建筑案例,形成生態建筑含義、發展歷程、代表人物、典型案例等完整的研究報告,并用全英文的表達方式向所有的同學進行展示和講演。通過設置研究型的教學內容,不僅能讓學生們自主選題,提高主動學習的興致;還能讓學生們在廣泛的外文資料閱讀中培養外文論文閱讀能力,并通過自主撰寫研究報告和展示成果,提高專業英語“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特別是一些專業詞匯的實際應用能力;并且通過不同主題的交流講解,開拓學生的專業視野,擴展學生的專業知識面,真可謂一舉多得。此外構架了“2+1”的課程體系,即大一大二年級作為大學英語以及建筑學專業技能的基礎訓練階段,大三年級開設專業英語技能訓練課。“2+1”新框架為建筑學專業英語教學工作提供堅實有力的保證。
1.2體驗式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
由于教學內容以研究型學習為主,就要求建筑學專業外語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而體驗式教學模式雖未形成系統完善的教學理論和實際教學模式,但其概念已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體驗式教學與傳統教學的根本區別在于,體驗式教學強調的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自主學習,其本質特征是復合學生認知上“螺旋上升、不斷深入”的學習規律,通過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在師生互動中體驗英語,形成英語語感。通常有如下幾種途徑:①在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中體驗。如鼓勵學生充分利用周邊的物質語言環境,泛讀教學資源庫中的相關外文資料,提高書面閱讀能力;同時盡可能的營造人文語言環境,鼓勵學生通過觀看一些國內外知名建筑的英語講解視頻或參加本專業的外語講座,擴大專業詞匯量和提高專業英語聽寫能力;以及在課程設計中嘗試與教師同學用英語溝通,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等。②在情景中體驗。建筑學專業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教師作為引導者可在日常教學課程中引入案例教學,教學內容應包括項目招標書、項目概況、基地分析、設計原則與目標、設計理念、設計分析、實施步驟、圖紙表達等,使學生初步掌握專業知識。之后鼓勵學生協作創設相關的英語情景,如交流介紹彼此喜歡的建筑及其相關背景知識,互相點評世界知名建筑,甚至模擬買房情景等,一方面讓學生們多種途徑的展示自主研究學習的成果;另一方面通過富有趣味的應用案例教學內容,鞏固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專業英語運用技能。
1.3多媒體教學為主的教學手段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為專業英語教學提供了圖、文、聲、像并茂的英語教學資料,極大地豐富了英語教學資源,優化了教學環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創設形象逼真的學習情境,促進課程向個性化、生動化、綜合化方向發展。例如,①圖像教學:圖像教學如專業視頻演示、課程設計作業的英語表達、案例講解、讀圖識圖等更為直觀生動,既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活躍思維,降低記憶難度;又有利于加強趣味性以提高學生獲取專業知識和綜合技能的熱情,培養學生自主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②網絡現場教學:依托家庭電腦和寬帶網絡等較為優越的硬件環境,建立專業完善的網絡教學平臺,實現異地、實時、互動教學和學習的教學方式,作為“實地現場教學”方式的強有力的補充。③網絡課外實踐:由于目前建筑學專業英語教學存在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和任務緊張等問題,教師可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功能進行課后輔導,鼓勵學生利用校內多媒體網絡提供的互動活動,檢查自己的學習成果,吸收和鞏固專業知識。此外,教師可以通過E-mail、校內BBS論壇、微信等便捷的網絡通信平臺,對學生進行同步或異步、一對一或一對多的課后指導,加強與學生的課后交流活動;學生也可隨時隨地的通過即時通話工具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便于及時答疑解惑。
1.4綜合評價方法
成績評價不僅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有效方式,也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手段。成績評價方法應摒棄傳統的通過考試評價學生學習成果的終結性評價方法,建立注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和控制的綜合評價方法,以引導學生重視平時專業英語學習的基本功。因此,在新的成績評價模式中將平時課堂學習評比、平時檢測、網絡學習情況等作為評價的重要依據,培養他們自主自覺地進行學習的習慣和能力。方法上可采用日常觀察、評價表、自我評價、相互評價等,并且制作Excel考核電子表發放給每一位學生,內含已定的計算加權方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平時和期末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成績預測。這樣幫助學生給自己制訂一個可量化的目標,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起到鞭策和預警的作用。
2教學改革效果分析
我國建筑學專業的教育模式一直突出類型設計實踐,采用由循序漸進、從簡到繁的實踐教學方法。雖然學生可以通過學習對建筑設計方法有大致掌握,但是從專業素質以及應用能力來看,課程設置上存在突出問題。設置課程的教學對象從橫向和縱向都應當進行覆蓋,如“建筑法規”面向建筑學專業本科生,“智能化建筑導論”面向建筑系碩士生,“現代建筑技術科學導引”面向建筑系博士生,“結構概念與體系”面向建筑學專業與結構工程專業本科生,“景觀生態學”面向藝術設計專業本科生等。
(一)重視設計,忽略技術
目前許多高校的建筑學專業課程設置中,仍然將設計課程與技術課程割裂開來,使得技術類課程相對建筑學專業成為獨立的學科。技術類課程缺少與設計教學的互動,在總體教學組織上缺少統籌規劃。設計課程專業學習僅僅對建筑的美學、空間利用、形式結構、色彩等方面進行考慮,卻忽略了建筑技術,導致課程枯燥。一般來說,注重學生創意能力的培養,根據不同的設計原理,教師會布置相關設計題目。而同步開設的建筑技術類課程主要包括建筑結構與構造、建筑物理與設備等方面,其知識點繁多且復雜,技術性強,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發揮能動性小。在設計課程的對比下,建筑技術類課程更顯得乏味。同時在課程安排上,教師也會側重繪圖技巧,導致學生精力大多用在繪制圖表上,而對常用的建筑技術知識不求甚解,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課程體系渙散
從教學計劃中的課程體系來看,主要矛盾體現在課程體系渙散、聯系性不強。建筑技術與建筑設計相對獨立,部分建筑技術課程過分強調自身課程體系的獨立性,造成技術被作為單獨學科講授,導致設計課程出現功能認識與形式模仿的狀況。學生無法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導致綜合技能掌握更加薄弱。建筑技術類課程教學內容實用性不明顯,采用循序漸進方式進行課程設計,所以低年級學生的設計題目及設計建筑技術問題比較簡單,學生在設計構思時對建筑的美學、空間利用、形式結構興趣濃厚,但對技術類的問題考慮甚少。另外由于接觸的建筑技術問題比較簡單,所以學生在設計中不會考慮建筑技術對設計的合理性影響,導致學生錯誤的認為建筑設計主要是解決好建筑功能問題、建筑形象問題,而不會考慮技術類問題。
二、建筑學專業建筑技術類課程教學改革
(一)加強技術類課程的設計比重,強調實踐性教學模式
傳統的建筑技術類課程,大多都是以教師課堂講解為主,學生對技術類課堂教學的反應多為枯燥、難以理解,并且技術類課程中涉及的公式繁多、知識復雜、量大,同時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缺乏,課堂氣氛沉悶,使得教學與實際差距甚大,教學質量難以提高。工程實踐中的技術設計是建筑專業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但大學課程中卻沒有一門系統的、綜合的技術設計課程,學生只能憑自己摸索獲得不完整的知識。應改革建筑技術類課程的教學方式,壓縮、精簡理論部分教學內容,加強技術類課程的設計比重,如建筑構造課程由兩個學期的構造1課程、建筑構造2課程,可調整為理論課程與建筑構造設計課程,前者以講解為主,后者以設計為主。提高建筑技術課程的教學效果,可以將教材內容以專題課形式進行講解實踐。將課堂教學部分分為課堂理論部分與實踐性教學兩部分,在課堂上根據教學內容將兩部分進行穿插講解,實現重要理論技術與實踐在課堂上同時進行,并非傳統教育模式下的課堂講解后再進行實踐。這種教學方式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學以致用能力,提高教學質量。針對建筑技術類教學中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可從幾方面入手:(1)現場教學,現場教學具有靈活性,技術課堂講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利用課堂實踐,帶領學生到學校周邊工地進行現場教學,增強學生的感官認識。另外教師也可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對校園周圍建筑進行實踐調研,并對調研結果在課堂進行分析,創造良好的教學氣氛,同時增強建筑技術類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主動探索。(2)要求學生運用建筑技術知識,繪制技術設計分析圖,查找自己的設計方案是否存在不合理性。這一教學方法的實施,首先要教師先了解學生有做過哪些類型設計,選取學生做過的設計作品,然后根據技術教學進程,讓學生從建筑技術角度分析自己的方案是否設計合理,在課堂上進行討論。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對建筑技術課程興趣增強,大大的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主動性。(3)運用典型案例教學。典型案例教學可以讓學生直接了解到在方案設計中所忽略了的建筑技術問題。因為學生在學校學習階段所接觸的設計題目,涉及的建筑技術問題一般比較簡單,教師可以找一些建筑技術比較復雜的實際工程案例,在課堂上進行剖析,讓學生能夠充分的認識到建筑技術設計的重要性,并能在今后的方案設計中充分考慮建筑技術問題。
(二)將建筑技術與建筑設計課程進行優化整合
面向建筑學專業本科教學的建筑結構課程體系總體構思為:以定量分析為輔助手段,定性綜合認識為根本目的,從建立簡單桿件力學性能的基本概念入手,結合材料性質,認識結構體系的力學特性以及構筑結構傳力途徑的基本規則,最終建立對結構固有力學邏輯所賦予的結構空間特性的認識,了解結構與建筑空間創作結合的途徑。傳統建筑力學教學所強調的量化分析與計算技能在此僅僅是掌握結構力學性能的手段和依據而非目的,是進入結構性能及其空間特性這一廟堂的臺階。課程體系框架如圖2。上述體系中的課程相互銜接、循序漸進、各有側重、相互銜接、要求各異,分三個層次予以實現。第一層次———建筑力學。它是整個教學體系的基礎和出發點。該部分課程本著結構的基本性能是傳遞荷載的思想,遵循結構整體—構件—構件截面—結構整體的教學思路,在不同尺度上認識結構的傳力方式與特性。以概念為主、計算為輔,結構為主、材料為輔,力學性能為主、使用功能和形態特性為輔,以桿件為主要對象,將傳統教學體系中相互隔離的三大力學知識(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和結構力學)完全融合、有機統一。該部分教學體現了量化,概念是為了使結構的力學特性明晰,計算是為了對結構性能的把握具體的目標。定量計算技能的難易程度以注冊建筑師的結構計算要求為基準。此外,還注重密切結合典型建筑材料的性能,闡述各類桿的形態與功能特性及其相互轉化關系。第二層次———結構選型。正如線的移動和轉動可以構成任意形式的面、面的組合可以形成空間形體一樣,結構選型以直桿的力學特性為基礎,提供了結構體系演變的認知線索,即通過直桿的組合、密排、重疊和彎折等定性認識框架、網架、板、墻以及拱、殼體、索、膜及其他空間結構的力學性能,把握結構演化的規律與線索,認識構筑結構傳力路徑的基本要求與方法,了解典型結構體系如墻板結構體系、框架結構體系、框剪結構體系、筒體等的力學特性,了解基于極限狀態的結構設計思想與結構生命全周期的設計理念,強調從經典的建筑案例中認識典型結構形式,初步認識結構固有形態與建筑空間要求的關系。第三層次———建筑中的結構藝術。在前兩個層次的基礎上,該課程更深入地挖掘和揭示結構由其固有力學特性與邏輯所決定的形態美。藝術的本質是創造,結構設計的本質也是創造。通過對現代建筑作品中建筑空間形態與其結構形態相互關系的深入探討,了解從空間形態和傳力方式出發構筑合理而優美的結構的途徑,認識框架、平板和“方盒子”并非結構存在的主要形式(更不是唯一形式),體會結構在滿足其科學性、合理性和力學效率的基礎上具有巨大的創造空間,具有再現建筑空間形態乃至創造新的空間形態的可能。
二、實踐與收獲
針對上述三個層次的內容和要求特點,教學實踐中采取了不同的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建筑力學與結構選型為必修課,為此筆者編寫了教材《建筑力學與結構選型》(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2年出版)。教材編寫及其教學實踐不再停留于結構的內力圖繪制和強度、剛度的計算校核上,而力求達到力學分析服務于對結構特性的認知,挖掘結構的組合和演變規律,以結構源于工程,服務于工程為宗旨。建筑力學課程著重于結構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與桿件結構的基本力學特性,以定性認識為目的,定量計算為手段。強調結構源于工程而服務于工程,遵循感性—理性—高層次的感性認知規律,每一種結構形式的引入都從實際工程入手,并盡量以工程意義明確、形象易懂的方式介紹力學基本概念,避免生硬的數學力學概念和繁瑣的演算。自始至終貫穿力的傳遞這一認知線索,使力這一抽象概念形象化、動態化,使不同結構的傳力特性直觀明確。如圖3所示,從荷載在結構整體(典型如梁柱結構體系)的傳遞路徑入手,建立對力的傳遞的感性認識,再由定量分析揭示桿件截面內力與應力分布特性(如梁的內力和截面應力分布),逐步深入地認識結構的傳力本質,最終通過力流的概念把握不同結構的力學特性。在這一認知過程中,定量分析可將模糊的感性認識導向理性,是不可或缺的臺階和拐杖。但若缺乏對量化分析結果的總結、對比和反饋,又將使分析陷入盲目并流于數字游戲。圖4比較了桁架、索和拱的傳力機制,形象地展示了桁架、拱和索的各自特點,使學生克服了對結構與力學的恐懼心理,使力變得可以觸摸,力的傳遞變得有跡可循,使后續課程中結構的演化有規律可依。
此外,還將材料特性、結構幾何特性、支撐方式與結點聯結方式等也融入結構傳力機制中,綜合全面認識結構的傳力特性。在建筑力學課程把握桿件結構力學性能與形態功能特性的基礎上,結構選型課程從結構體系的幾何特點、構成方式、力學特性及其空間特性等多方面定性認識結構的綜合性能,將建筑力學部分通過量化分析得到的簡單構件的力學概念在典型規則的結構體系中得到定性應用與拓展,使學生了解構筑結構體系的合理傳力路徑的規則與方法。該部分采用課堂講授與討論相結合的方式,遵循從結構體系的整體傳力基本要求、規則結構的水平和豎向分體系的幾何特點、構成方式、傳力特性乃至基本構件的力學性能在分體系中的應用這一由整體而局部的認知途徑,使學生對結構體系的力學及空間形態特性的認識有跡可循,并得以了解典型結構體系的組成規則、特點和傳力特性。本階段教學強調結構的演變性,即以直桿的力學特性為出發點,定性闡述各類基本結構(墻、板、拱、索以及曲面和空間網架結構等)與直桿的關聯,從而建立定性把握復雜結構力學特性的認知途徑。如圖5所示,從柱的密排認識墻體的性質、梁的重疊認識板的性質、墻體—柱—筒體的相互轉化認識高層建筑結構的豎向和水平傳力機制,并初步認識曲面和空間網格結構等的演變規律和特性。從高層建筑結構、大跨空間結構以及現代科學技術與新材料的應用等角度分別選取現當代經典建筑案例,探討結構體系的構筑與應用、結構空間形態與建筑空間形態之間的關系。結構選型綜合學生課堂討論參與情況、PPT講述與綜合作業情況進行考核,綜合作業包括課程開始時淺述結構形式的演變與建筑材料應用的結合、課程結束后任選具體建筑案例分析其結構形式、材料運用與建筑功能的結合,課程進行中分組針對建筑案例進行PPT演講。學生所表現出的活躍思路、生動多樣的PPT講述手法、對結構的濃厚興趣以及被激發出的結構直覺令人驚喜(圖6)。
建筑中的結構藝術作為該教學體系的最后環節,為任選課,共32學時,采用針對主題的分組課后準備、課堂研討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建筑結構曾經發生了什么、正在發生什么、將來會怎樣,建筑結構所固有的空間形態美之所在。考核成績以課堂參與、講述情況以及書面討論作業等進行綜合評價。該課程教學包括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針對結構的傳力特性和構件的空間形態,討論主題包括優美的結構、桿件的變形、組合與運動、結構體系的均衡與延性、平衡或反平衡等,學生分組選取案例展開分析與討論,在結構的合理性、整體均衡性以及平衡穩定性的認識基礎之上,總結表現結構固有邏輯所決定的形態美的方法,并認識某些當代建筑結構在形式上雖然反常規、反穩定與反平衡,而在構筑傳力路徑時仍嚴格遵循結構固有邏輯的特性。第二階段的主題相對宏觀、綜合,側重于結構與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關系,藝術、文化、經濟與科學技術等對結構發展的影響,并針對目前頗受熱議和關注的仿生、綠色、可持續等觀點和建筑案例探究建筑結構仿生的意義和目的,引導學生挖掘結構整體與局部、規則與不規則的關系。該課程同時探索了一種全新的探討式開放式的過程教學方法,教師不再以講臺的占有者和宣講者的姿態出現,而是扮演了引導者、參與者、旁觀者和聽眾的角色,學生對于各種主題的積極參與、活躍開放的思維達成了教學的互相激發,教與學的雙方真正實現了自我發現與互相發現。以上構建的新的建筑結構教學體系以結構固有的特性及其本質為出發點、以量化分析為手段、以對結構體系的力學性能、結構演化的規律性與創造的可能性的認識為目的,避免了流于對現代建筑結構形式感的膚淺的討好。已歷5屆的教學實踐表明,新的建筑結構課程體系保障了內容的連貫性和整體性,彌補了傳統建筑力學中三大力學劃分造成的內容和教學安排的隔離、間斷與冗長。所編教材,力求使力學理論與結構認知密切銜接。學生克服了對結構力學知識及分析技巧的畏懼和抵觸,認識到力之于結構的形象特性———力流,把握了基本構件和典型桿件體系的力學性能。對結構傳力特性的認識不再停留于結構的表面形式,而深入其力學本質。通過上述課程的學習,學生認識到建筑形式的自由源于內在結構骨架和材料的突破,而后者以技術和理論的發展為支撐,對結構形態及其功能的認識促進了學生在后續專業課程中建筑造型設計上的創新(圖8)。正如學生的體會:“每一種結構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品質,它同時會深深影響著建筑的外部形態和內部空間,甚至會給予你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這或許也是結構最吸引人的地方。”(建筑學本科生———于思)。“建筑師提升自己的結構素養,尋求和結構師的更緊密合作,看來是未來更震撼人心的建構美學作品的必然前提?!?/p>
三、體會與冀望
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綠色建筑被定義為“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綠色建筑的概念特別關注建筑的“環境”屬性,它強調利用一切可行措施來解決生態與環境問題,不局限于生態學的原理與方法,是一種更易為普通大眾所理解與接受的概念。高校建筑學專業是培養具備建筑設計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搖籃,在推動綠色建筑人才的培養這一需求中承擔著重要的角色與任務。綠色建筑的興起是綠色設計觀念在建筑學領域的體現,與傳統建筑設計相比,綠色建筑具有兩個特征:一是在保證建筑物的性能、質量、壽命、成本要求的同時,優先考慮建筑物的環境屬性,從根本上防止污染,節約資源和能源;二是設計時所考慮的時間跨度大,涉及建筑物的整個生命周期,即從建筑的前期策劃、設計概念形成、建造施工、建筑物使用直至建筑物報廢后對廢棄物的處置的全壽命周期環節。
2高校建筑學專業教學改革的應對策略分析
綠色建筑設計設計的相關學科包括:綠色建筑文化與歷史、綠色建筑基礎理論、綠色建筑技術基本知識、綠色建筑分析、綠色建筑設計、綠色建筑評價、綠色建筑運營與管理等。它貫穿于建筑物的全壽命周期,只有通過對建筑學專業課程結構的調整與修訂,才能將綠色建筑的知識體系融入到建筑學專業長達五年的教學過程之中。本文旨在從建筑設計實踐課的課程結構調整方面著手去探索高校建筑學專業基于綠色建筑思潮下的教學調整和應對策略。建筑設計基礎、建筑設計、畢業設計是高校建筑學專業最重要的核心主干實踐類課程。作為生產實踐類課程,它要求學生通過一系列課程設計的實踐,了解不同類型建筑自身的特點和使用要求,初步掌握各類建筑設計的一般方法和步驟,學會處理各種流線的關系,學習建筑體型處理技巧和方案設計的表現方法。指導教師在進行設計指導的時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強調,幫助學生在設計過程之中融入綠色建筑的理念、充分考慮綠色設計的要求并逐步掌握綠色設計的技術與手段。
2.1建筑的選址與布局
建筑應選址在遠離自然災害與環境污染的地方,并應考慮使城市在現有的區域以內沿著已有的運輸線路集中發展,以此增加公共交通的利用率。通過多功能建筑的開發和保持開發密度來減少土地使用中的分隔狀態。為了達到節地的目的,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地下空間、舊建筑改造、城鎮廢棄地的利用等手段。在城鎮中修建綠地以改善城市的微氣候,提高城市空氣質量;在開闊地帶栽種密集的防護林以保護城市邊緣不受不利氣候條件的侵蝕。因此,在制定設計任務書的時候,指導教師就應充分考慮綠色設計的要求,根據不同課程設計題目的訓練目標,合理地選擇基地的地理位置,綜合考慮基地周圍的環境條件,包括所有場地、場所、場景的特征。規劃布局是建筑節能設計的一個重要方面,老師應指導學生從分析氣候條件出發,將規劃設計與節能技術、能源利用有效地結合起來,使采暖地區建筑在冬季最大限度地利用日照等自然能采暖,減少熱損失;使炎熱地區建筑夏季最大限度減少得熱和利用自然條件防熱。在平面布局的過程中有些學生片面追求構圖與形式,指導教師應提醒他們綜合考慮建筑布局、建筑朝向與間距、建筑采光與通風等因素。
2.2平面設計與形體組合
建筑平面形式對建筑能耗的影響很大。通過墻壁、屋頂和地板最大限度的共享,減少建筑結構的熱量損失。在保證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建筑平面組合應充分體現當地氣候特點,炎熱地區建筑平面宜舒展開敞以利于加大通風量;采暖地區平面應集中布置,以減少外墻面積有利于節約采暖能耗。許多學生在平面設計的過程中,為了追求形式的豐富感,可能會處理很多凹凸進退轉折分割的體形,造成建筑外墻表面積增加,建筑傳熱耗熱量增大。這一過程中,老師應正確引導學生處理好造型與節能之間的關系,既要兼顧造型的美觀與創意,又要考慮建筑的節能需求。設計中建筑的進深不要太大,必要時增設天井,并利用天井來促進以煙囪效應為基礎的自然通風。栽種植物來改善建筑四周的微氣候。指導教師應幫助學生去理解,天井、空中花園、綠化帶等元素的出現,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形式上的需求,而更是承載了一定的技術功能。
2.3立面設計與材料的選用
在立面與造型設計的過程中,學生常因缺乏對窗地比、建筑遮陽、外門窗節能等概念的理解,為了追求建筑的純凈感、輕盈感、通透感,過度地選擇玻璃幕墻作為外墻材料。指導教師應給他們補充這些相關方面的材料與構造知識,有助于他們利用開窗形式、幕墻形式、遮陽構件等技術手段,找到進行立面和造型設計的有效方法。設計過程中,還應考慮到外墻保溫層、外墻材料構造方式等因素可能會對立面造型帶來的影響。
2.4材料與能源
雖然建筑學專業學生的課程設計最后圖紙深度通常只要求達到方案深度,但老師亦可在設計過程之中,指導學生綜合考慮材料與能源的選擇。因為材料與能源選擇一定程度要也會影響到建筑的形式與造型。設計過程中應最大限度使用可再生能源,特別是清潔的太陽能和風能。不論結構材料或表皮裝飾材料,應選用具有滿意的使用性能和優良的環境協調性的材料,或選用能夠改善環境的生態環境材料,即在原料采取、產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環以及廢料處理環節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和有利于人類健康的綠色材料。因地理位置因素,我校建筑學專業指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嘗試就地取材采用地方材料,如重慶地區常見的礫石、條石、鵝卵石等進行立面設計的創作與探索。
3結語
場地實測的數據表明外部空間兒河形態對場地微氣候指標有顯著影響,經場地平面、剖面類型分析探討場地外部空間形態特征與場地微氣候特征的關聯性.經多重線性回歸分析得出場地空間形態的圍合度變量.剖面n寬比(H/W)、平面通透率(L/C)、天育可見度(,SVF),升起與下沉高差(H ),的變化與場地微氣候要素空氣溫度(TMP)、風速(WNS)、太陽輻射強度(,SRD)關系的回歸方程組.結合環境調控的建筑外部空間類型學方法,歸納出適宜上海地區辦公建筑場地設計中外部空間形態操作的設計工具.
對實測數據的相關性分析和回歸分析顯示場地微氣候與場地圍合度因素顯著相關,包括建筑、地形和綠化的圍合.實測數據分析表明場地空氣溫度(TMP)與天育可見度(SVF)止相關,夏季為線性關系,冬季為曲線關系;場地風速(W N,S )與平面通透率(L/C)負相關,夏季成倒數關系,冬季為曲線關系;場地太陽輻射強度(SRD)與天育可見度(SVF)止相關,夏季為線性關系,冬季為曲線關系.天育可見度(SVF)與平面通透率(L/C)h一以作為影響太陽輻射和熱壓通風作用的指標.
對場地太陽輻射、熱環境和風場的分析發現,由半圍合、半覆蓋的空間形式組合的多樣化的空間最有利于微氣候的調節.其中,“街谷型”空間的開口朝向結合夏、冬季主導風向設計有利于形成夏季通風涼爽,冬季擋風溫和的空間單元.半圍合“L型”空間與半覆蓋“廠型”空間組合,開口朝向結合夏、冬季主導風向設計,可以形成最舒適的空間單元.完全圍合“口型”空間和完全覆蓋“門型”空間,不利于組織夏季通風,室外熱舒適度欠佳.“開敞型”和“顯露型”空間不利于組織遮陽和冬季擋風,也不利于室外熱舒適環境的形成.
建筑學專業美術教育的目標就是把更好的服務提供給學生,為其從事建筑設計打下堅實的美術基礎,技能傳授和理性歸納是其注重的對象,而知識傳授和感性描述往往被忽視;而在美術專業美術教育中,更加注重對象精神性內涵的挖掘,注重對個人情感的釋放。而建筑學專業美術教育在當前培養建筑學專業人才方面,應改變傳統的狹義誤區,注重把學生的知識面向更加廣博的方面拓展,強調學生基本功的扎實程度,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備對國際競爭的參與能力。為此,改革建筑學專業美術基礎教學極具必要性,而且也是當務之急。
二、美術基礎教學的現狀及改革措施
(一)素描教學
就建筑美術課程來看,最為基礎的課程就是素描課,對學生觀察和寫生以及空間想象等能力的培養是其目的所在。就總課時來看,建筑學素描課要遠遠少于美術專業,學生美術基礎幾乎就是沒有,而且具有薄弱的造型能力。在教學大綱中一般都是在大一設置建筑學專業素描課程,從建筑素描總體教學課時來看并不多,而且在安排教學上還存在分散狀況,學生對素描技法和表現形式的掌握很難在短期內實現。因此在素描教學上,要求目的性與針對性較強就顯得極為必要,這樣有利于學生對素描的表現技法進一步的明確,掌握物體形體的結構規律,加深學生對形體的認識與理解。在實踐中體會到:①在安排教學時,應結合學生的現有基礎,遵循由淺入深和由易到難的循序漸進規律;②選擇教學內容應開始于簡單的訓練靜物形體結構寫生,逐漸過渡到大量訓練建筑空間風景寫生;③結合臨摹和寫生應是教學方法采用的方式,從而能夠與學生的基礎和專業需要相適應,為教學效果獲得良好奠定基礎。結合自身的經驗認為建筑學素描基礎教學應以學科特點為出發點,把設計類的素描作為重點,設計類素描與結構素描相仿,對物體的結構形態進行研究是結構素描的主要內容,這有利于對學生設計思維進行拓展,推動其想象能力的活躍,有利于推動學生形象思維和創作意識的培養。結構素描有利于推動學生一般造型能力的培養,加強學生對形式美規律的認識訓練,推動學生對物體形態和構造相關的比例尺度進行研究,強化物體的視覺效果,該設計素描較為理想。結構素描在建筑和城市規劃以及室內外裝飾等設計方面應用廣泛。
(二)色彩教學
水彩畫通過水對透明顏料進行調配,進而運用其繪成的繪畫,繪畫的藝術效果具有透明和流暢,以及輕快和滋潤特征。在沒有開展系統訓練色彩前,學生練習的水彩渲染也極為簡單。從教學實踐得知,大多數同學在訓練過程中對繪畫技巧過度強調,致使對水彩的色彩變化等因素很難掌握。對水彩畫技法過度追求往往使學生忽視基本色彩理論知識,致使在建筑表現與專業設計課上不利于掌握搭配顏色技巧,出現不協調的色彩冷暖關系等。而學生比較容易掌握水粉畫作畫工具,顏料具有較強的覆蓋性,修改起來很容易等特點,表現力也較強,初學者掌握起來更容易些,所以一般情況下水粉畫色彩訓練常常被安排在第一學期色彩訓練中。通過水粉畫的練習對學生的色彩進行培養,學生首先在對解色彩意義進行充分的理解后,逐步開始學習水彩畫。
(三)加強速寫訓練,快速提高學生造型能力
速寫實質是學生學習繪畫的最簡化形式,是對物體造型綜合表現的繪畫方法,對于一個設計師而言,在對建筑進行觀察和記錄以及藝術構思表現方面,它屬于主要方式,是對感性知識進行有效獲得的藝術手段,也是原始資料積累的最佳途徑。在素描教學的全過程中,應把結合素描與速寫的學習始終貫穿于學生學習美術課程中。講授理論,對線條進行學習應是速寫教學的開端,由于課時不多,而速寫的學習和練習需要的時間卻很多,因此速寫教學在大一、大二的安排上,要求學生必須在訓練方面花費大量課余時間,教師在課堂中主要運用對學生作業進行查看的形式,把學生的優缺點找出來,盡力做到每次的練習都有新的進展,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四)創新能力培養
傳統觀念認為,針對建筑學專業與城市規劃專業進行的基礎美術訓練,也就是我們說的建筑美術課程,只要能讓學生掌握下一階段的專業課教學提供基礎的繪畫能力和欣賞能力,即具備基本的美術素養,就可以了。這恰恰是一種認識的誤區,一直以來,我們沒能注重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和更具前瞻性國際視野、宏觀的設計思維理念。此為建筑美術教學現存的突出問題。我們的建筑美術課程正是一門培養和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意識,鍛煉學生深刻的感知能力,提高其修養并且與建筑的專業課程(也包括城市規劃的專業課程)緊密銜接的基礎課程。在著重培養學生造型基礎、色彩觀察能力和技術性表達的同時,還應該對學生的個性化品質培養給予足夠的重視。通常認為建筑美術,可以不考慮設計創意和設計觀念的培養,認為那是以后建筑專業和規劃專業教學方法中去面對和解決的事情,不在美術基礎教學的討論范圍中。但實際上我們從歷屆學生的培養過程中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必須在基礎階段就通過教學方法來解決學生的創意習慣養成和觀念意識植入的問題。這一點特別重要。
三、結語
一、設計素描與色彩基礎課程訓練
在五年制建筑專業美術課程中,我們把美術教學的重點放在了素描、色彩與速寫的基礎訓練上,這里體現了對基礎課素描、色彩與速寫課程的重視程度。
在建筑專業素描教學與繪畫實踐中,要結合建筑學專業學生特點發揮其優勢,建筑專業招生是文理兼招,學生入學文化課考試分數高,他們理性邏輯思維能力較強,具有一定的理解與分析問題的能力,富有研究與探索精神,但相對來說學生缺少形象思維能力。因此,教師根據建筑學專業學生的特點,以嚴謹較科學的設計素描為主全因素素描為輔。設計素描是以設計概念為先導的素描造型形式。它是以建筑設計為教學目的進行各種素描寫生和素描創作的實踐活動。即以形的本質為結構,排除物象的明暗色調關系,集中對物象形體結構進行研究,將對物象的觀察、分析與綜合貫穿干作畫的始終,利用線的粗細、曲直、強弱、疏密的表現,運用穿插、重疊等手段來體現物體的形體結構。學生在作畫時可以大膽地發揮分析和想象的空間,不受某些條條框框的束縛,使學生在大量的設計素描訓練中發現其造型變化規律,并學到各種獨特的表現技法,有助于學生對建筑設計的理性與空間認識和藝術表現手法。與此同時,為培養學生多種藝術表現形式與手法,還要學習以面為主用明暗調子來表現的全因素素描。WWW.133229.cOm
在色彩課程訓練時,講授色彩的基本知識與變化規律,加強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建筑專業的學生應重視學習與借鑒各種繪畫流派的色彩表現技巧與用筆技法。教師要柱重培養學生對優秀色彩作品的學習與解讀,可將不同時代、不同時期作品進行比較分析,使學生真正領悟到繪畫大師高超的色彩運用能力與表現技法和創作熱情??蓮脑缙诘奶嵯恪惒?、荷爾拜因,到晚期的安格爾、德拉柯涪瓦、米勒,還有近寫作實派懷斯、弗洛依德等畫家,從構圖、色彩的冷暖、色彩的筆觸逐一進行比較分析,引導學生去探求色彩發展演變的脈絡,并使學生對凡·高的鮮明色彩、塞尚的結構意識、畢加索的立體主義、高更的原始色彩風格有較深刻的認識,學生會將這所有的好奇與感受轉化為新的藝術嘗試與探索?!盵1]
二、加強速寫訓練,快速提高學生造型能力
在五年制建筑學專業的速寫課程中,采用集中授課強化訓練的方法,它的執導思想體現了美術基礎課程從技能灌輸轉向開發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在集中速寫訓練的授課中使學生強化學習,增強快速、準確地制作建筑設計方案的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對于建筑專業學生的速寫練習,畫面效果要體現高度的整體與概括精神,要自始至終以塑造形體為目的。例如畫復雜多變的樹冠,不應著眼于局部的、瑣碎的形體,需要用整體的眼光來觀察與表現,在整體上要把樹冠看成一個完整的球體,而這一球體是由不同形狀的局部塊面來構成的;又如在建筑中進行室內設計時房屋空間結構較復雜,把它可高度概括為一個大的形體空間,在其內部陳設的家具是由不同大小形狀的體塊構成的。我們視不同形體的家具為點、線、面最基本的構成要素。而這一整體的認識觀念是有賴于美術基礎課的長期訓練,培養學生在繪畫中正確的觀察與表現方法,有助于對建筑形體結構與空間的正確認識。
要使學生認識世界藝術大師的成功與他們堅持畫速寫是分不開的。世界著名畫家的速寫作品是一些風格化的線描,更加簡練注重神韻,或凝重質樸、或空靈秀麗、或夸張變形具有裝飾趣味。安格爾畢生注重并堅持速寫訓練,他的速寫線條優美典雅,手法極度精煉,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法國的羅丹、馬約爾、布萊爾堪稱現代雕塑三巨匠。羅丹留下了五千多幅速寫和素描作品,其線條洗練飛動、造型生動精彩,有音樂般的節奏,有詩一般的韻律;馬約爾則用粗實的筆觸找到山野、大地、海洋、空氣般的造型力度;布萊爾則有浪漫主義氣質,其速寫具有強烈的動感。具有東方繪畫風格的日本浮士繪與西方的凡·高和馬蒂斯都有著強烈的裝飾繪畫風格,裝飾畫在用線上具有簡潔質樸的特點,它們用線來界定畫面的形象與結構,具有高度概括的抽象藝術表現力。著名大師的作品使學生收益很大。
三、在廣告設計課程中,贛悟現代設計理念
學生對美術基礎課程的選修課熱情高,此課既開闊學生的視野又豐富了建筑專業學生的藝術表現語言。廣告設計是一種信息傳播活動,在學習中,能體會與建筑設計課程的相似之處與內在的關系;而在pop平面廣告設計作業中,共五張作業:(1)pop字體練習;(2)pop服裝、食品廣告設計;(3)pop書畫展、博覽會廣告設計;(4)pop立體廣告設計;(5)pop房地產廣告設計。在作業過程中,學生領悟到pop廣告設計關鍵是簡潔鮮明、造型優美、富有動人的感染力,在造型、構圖、色彩安排、pop字體、藝術美術字體等多方面,得到充分的認識與實踐,同時產生了一批優秀廣告設計作品。老師還經常組織學生觀看全國廣告設計作品獲獎展覽等活動,使學生增強了廣告設計課程的濃厚興趣,同時對建筑設計課程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四、開設中外美術史,提高學生審美情趣
中外美術史課程使建筑專業學生得到了更廣泛的美學和繪畫知識,學生了解中外美術史對于建筑系的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美術史課程在建筑專業學生的大一開始學習,此時學生正在進行素描與色彩和速寫的訓練,而中外美術史與基礎課同步教學,起到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與藝術修養。在基礎課素描與色彩創作時學生所表現的能力和個性追求清晰在目。美術史教學是科學嚴謹的但也有些枯燥和乏味。關鍵在于授課老師的引導,其課上生動活潑精彩有內容,學生就能喜歡而產生興趣。例如在西方美術史的浩瀚海洋中,建筑有巨石建筑、羅馬式建筑、哥特式建筑、巴洛克與洛克克的建筑風格,這些都會對學生有重要的指導意義。[2]
通過美術基礎課教學的實踐,筆者認為美術基礎教學對建筑專業有著特殊意義,也是我們必須加以深入研究的。在建筑專業美術基礎教學中還要積累經驗,認真探索,形成更科學合理的建筑專業美術基礎教學課程體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