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21:04
序論:在您撰寫快速檢測技術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課堂教學 成績評定 綜合素質
根據我校培養方案,食品微生物檢測技術是生物工程專業質檢方向以及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選修課之一。計劃課時為37(約三分之一的實驗課時),總的教學目的是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食品微生物檢測的基本原理、國家標準方法及內容體系,各種食品、飲料等的采樣原則及前處理方法等;了解國內外微生物檢驗技術的現狀及發展情況,理解各種快速檢測新技術的原理、使用范圍和方法等。作為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以及生工專業質檢方向的專業選修課,食品微生物檢測技術的教學內容決定了它是一門操作性、實用性很強的課程,其教學的直接目的是教會學生掌握目前使用的國家標準方法、知識以及對這些知識和技能的綜合應用,教會學生在實際工作中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應對實戰的能力。
考核成績評定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內容之一,對教學的效果、課堂的效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以及學風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本課程以微生物檢驗基礎理論知識、快速檢測技術和檢驗實驗三部分構成課程結構框架,分別在三部分中設置不同的考核方式如下表1,以其在課程學時數較少的有限時間內為學生傳授完善的知識體系,確保理論知識和技能的有效掌握,并獲得較理想的教學效果,是筆者對教學進行不斷改革的追求。
一、以“考勤和提問”方式督促學生形成認真、嚴謹的學習態度
學生的學習出勤和課堂提問的表現能夠間接地反映他們的學習態度。如有的學生上課經常遲到或借故缺勤,甚至曠課;有的學生雖然每次出勤,但在上課時,不專心聽老師講課,而是看與本課程無關的書,或者做其他專業課的作業,可謂“出工不出力”。持這樣學習態度的學生,上課心不在焉,往往不能正確回答或回答不出老師的課堂提問,其學習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要從考勤和提問中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出勤包括遲到、缺課(病假和事假)、曠課三種行為,遲到1次扣0.5分,曠課1次扣1分,缺課需要病假或事假證明,病假不扣分,事假扣0.5分?!疤釂枴币噪S機提名方式進行,一個學期每個學生1~2次,答不出扣1分,答的不好酌情扣分,出勤和提問占課程總成績的10%。全勤、學習態度端正、認真聽講學生得10分。
二、以“隨堂作業”形式考察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
占總評權重的10%,即10分。在教學進行到某一章節或某一部分的結束時,適時對學生進行相關內容的定時隨堂測試,讓學生獨立完成。測試題目以知識測試為主,能力測試為輔,主要考查學生對于所學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知識測試題目事先擬好標準答案,而能力測試題目可是開放性的,可事先制定答題給分的檔次標準隨堂測試具有兩方面的功能,一是檢測學生的習效果,促進學生平時的學習;二是對于教學效果的反饋作用,教師可據測試的情況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及時調整教學的節奏、方法和深度。一般以3~4次為宜,各次得分相加換算成10分,再計入總評成績。
三、以“PPT準備與匯報”形式掌握學科前沿技術
占總評權重的20%,即20分。本課程的教材為自編教材,其中大部分內容介紹了微生物快速檢測的新技術,學生分兩人一組準備PPT匯報,學生介紹內容涵蓋了“微量多項實驗鑒定系統”、“快速自動化微生物檢測儀器和設備”、“現代分子生物學和免疫學技術的采用(包括DNA探針、PCR、DNA芯片、ELESA、免疫熒光技術、放射免疫和全自動免疫診斷系統)”、“生物傳感器”等。通過對不同新技術的精心準備和交流,學生基本上掌握了這些新技術在微生物檢測中的應用。以“PPT準備與匯報”開展教學,不盡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也大大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表達以及交流(匯報結束,臺下老師、同學提問)應變能力。
四、以“課程論文撰寫”形式培養科研思維
課程論文的撰寫需要學生融合貫通微生物檢測技術中理論知識和快速檢測技術的基礎上,通過指導學生如何查閱和有效利用資料,并將其轉化并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要求學生在學習教材內容以外,關注學科前沿技術,開創教學內容新領域教學過程中,在保證現有國標主要內容和知識體系的前提下,使學生了解食品微生物學檢驗學科領域(目前雖沒有放入GB中)的其他知識及技術和前沿知識及新技術,并了解獲得它們的途徑和方法。學生論文有以某種病原菌為例,介紹對此致病菌的各種檢測方法,也有以某種檢測方法為手段,介紹此方法在不同病原菌中的檢測及特點等各種方式展開的綜述,不但鍛煉了學生檢索文獻、利用文獻的能力,開闊了學生視眼,學習了科研論文的撰寫,培養了學生的科研思維能力。
五、注重實驗設計和操作過程,培養嚴謹的科學作風和良好的研究思維能力
綜合考慮微生物檢驗的教學特點及實驗條件,以培養學生科學研究的思維方法為目標,引導學生對實驗材料進行選擇(如有些同學選擇放置不同天數的牛奶,也有選擇不同貨架期的各種食品等),對實驗內容、步驟等各個環節進行設計,并自己計算所需要的耗材和玻璃器皿,樹立學生對自己的實驗全權負責的信念。在實驗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擴展學生的實驗設計形成研究論文,因條件不允許的實驗內容,鼓勵學生申請校開放實驗室項目、學生科研計劃項目及大學生創新設計大賽等。建立培養學生學習的長效機制,學生學完課程后仍然可以充分利用實驗室的平臺,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增強學生勇于攀登科學高峰的意識。
另外,要求學生嚴格遵守各項注意事項,儀器、設備、藥品、試劑的使用,甚至包括衣帽、操作姿勢、言行、手法、材料處理、善后清潔等都嚴格按要求進行。通過嚴格的要求培養學生細膩、嚴謹的科學作風。
【關鍵詞】橋梁工程,檢測技術,探討
中圖分類號:K928.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橋梁工程關系到我國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關系到國家的經濟命脈,關系到廣大民眾的切身利益,加強對橋梁工程施工質量的控制,就必須加強對橋梁工程的試驗檢測,從根本上保證實驗檢測的客觀公正性,促進整個橋梁工程質量的提高,保證工程安全,這對我國和諧社會的實現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在橋梁工程的檢測中,工地試驗室是檢測的主體,很多試驗檢測工作多是由工地試驗室承擔,各種關于工程施工質量的相關數據也都從工程工地試驗檢測得出,因此,工地試驗室功能的正常發揮,對整個橋梁工程試驗檢測的效果有著巨大的影響,在橋梁工程具體的實際操作過程中,橋梁工程檢測的質量會受到多重因素的限制和影響,比如工程資金,工程的施工進度等,更有甚者,很多工地試驗檢測僅僅是做做樣子,沒有真正貫徹落實到整個工程施工過程中來,工地試驗室形同虛設。這對我國橋梁工程的檢測質量有著極其惡劣的影響,因此,加強對橋梁工程檢測質量的探討,有著一定的社會現實意義。
二.橋梁質量檢測技術
橋梁質量檢測技術包括:超聲波檢測、X 射線檢測、紅外熱像儀檢測、光纖傳感器檢測、探地雷達檢測等。
1. 超聲波檢測
根據超聲波在橋梁的密致處和缺陷處傳播的速度和傳播時間是不同的,在密致處的傳播時間要比在缺陷區傳播時間短,這樣根據聲時和聲速就可以檢測出橋梁的質量;根據超聲波在缺陷處會產生散射,那么超聲波通過缺陷處之后所接受的超聲波能量要比通過密致處??;根據超聲波通過缺陷處之后頻率會變低;根據超聲波通過缺陷處會發生反射及折射,相位會發生變化,根據以上原理就可以通過超聲波檢測橋梁的質量。
2. X 射線檢測
根據X 射線穿過混凝土中的缺陷處和鋼筋之后,其強度與穿過正常橋梁是不同的,那么我們就可以從所拍下的底片上的黑度來判斷。
3. 紅外熱像儀檢測
這種檢測技術是利用紅外攝像機拍攝橋面,會生成橋面的溫度圖,根據這幅
溫度圖,我們就可以知道混凝土是不是有裂層。判斷依據就是,如果橋梁有裂層,
那么由于裂層中空氣的絕熱作用,使得太陽光的熱量不能傳到下邊,而使裂層的
上面的溫度升高的更快一些,,根據這個原理,我們使用紅外熱像儀,轉變成熱
圖像,通過特征分析,就可以知道橋梁表面的溫度變化,從而知道橋梁的哪個部
位有缺陷,達到檢測的目的。
4.光纖傳感器檢測
最近人們發現光纖傳感器可被用于橋梁的構建檢測,原理是根據光纖的特
性。第一個特性是:如果光纖的某個部位彎曲,那么這個部位的光矢量就會發生
變化。我們可以在傳感器拉緊狀態下測出一個出射光的密度,在放松狀態下測出
另一個出射光的密度,根據這兩個出射光密度值就可以知道入射光的變化。第二
個特性:此特性可應用于多層傳感器,多層傳感器內部安有多個反射鏡,利用傳
到傳感器的光,經過反射鏡被反射到光源處的時間的原理。利用這兩個特性,可
以制成多種傳感器,比如:光能傳感器、裂縫寬度傳感器等。因為光纖傳感器有
其獨特的性能,這種檢測技術的應用前景比較樂觀。
5.探地雷達檢測
我們都知道探地雷達就是從發射天線發出信號,并將此信號轉變成高頻電磁脈沖波送入地下,高頻電磁脈沖波在傳入地下后,會遇到不同的電性介質,在不同電性介質的交界面,部分高頻電磁波的能量會被反射回到地面,然后被接收天線接收。此檢測技術是利用反射波所特有的特性在地面淺層探測。此技術特點是:能精確測定出缺陷處的大小、形狀及深度等,需要的人力少,操作簡單,速度快,檢測范圍大,受環境影響小。在橋梁工程中,探地雷達的具體應用是:可以檢測出橋面混凝土的空洞、橋梁的含水量、鋼筋的銹蝕程度、橋梁面層厚度、橋梁的裂縫及溫度等。
三.提高橋梁工程檢測工作的有效措施
1.加強對橋梁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
(一)要嚴格做好施工測量工作
精確的工程施工測量是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相關的技術人員在施工過程中,要對導線點,中間樁和高程點實施科學有效的測量方式,并多次測量,使得測量結果能夠達到閉合的標準,同時,要客觀公正的做好記錄,減小工程測量的誤差,保證工程測量的精確性。
(二)加強對施工材料設備的質量檢測
首先,要嚴格質量標準,加強對各種原材料和工程構件的質量檢測。嚴格原材料和各種工程構件,配件的入場機制,對各種質量不達標,不合格的原材料,構件,配件,不準進入施工環節。比如,在水泥和鋼筋的入場時候,要對合格證做出細致鑒定,并要在專業的實驗室進行質量檢測,質量合格才可以投入工程施工。
其次,要做好試驗檢測工作。在實施工程分項施工的環節要加強對各個施工分項的試驗檢測,如果有分項難以符合工程質量標準,要組織專業的技術人員,集體分項其存在質量問題的原因,在此基礎上,科學合理的調整施工工藝。并采取有效施工措施,對已經出現的質量問題作出及時處理。要堅持從試驗后的數據采取有效措施,杜絕僅僅憑借經驗做出決策。
2.加強對橋梁工程交工驗收時候的檢驗
在橋梁工程施工竣工之后,要嚴格遵守各種施工標準和質量檢驗規范,在充分考慮到工程施工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實施逐段,定點的實施質量檢測,并將各種檢測數據做出公正客觀的記錄,并向相關的上級部門進行匯報,對各種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和安全隱患要如實報告。
3.強化檢測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度
梁工程工地實驗檢測人員是整個施工過程中,檢測試驗工作的主體,對橋梁工程檢測試驗水平有著很大的影響,在橋梁工程是試驗檢測中,檢測人員的的監管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很多工程施工質量問題出現的原因,試驗檢測人員管理不力,使得各種安全隱患出現,質量難以得到保證。因此,要全面貫徹落實試驗檢測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度,要嚴格規定各個部門的權責,權責范圍等,要嚴格執行相關質量檢測機構計量方法和認證考核方法,加強試驗檢測管理,實施技術檢測試驗的全面覆蓋。同時,要加強橋梁工程試驗檢測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不僅僅要對工程檢測試驗人員進行專業的技術培訓,嚴格考核,實施淘汰制度,也要嚴格準入機制,同時,要培養橋梁工程檢測試驗人員的職業道德,培養認真細致,認真負責,客觀嚴謹的工作態度。如此,提高工程檢測試驗的水平,保證試驗檢測的質量,提高試驗結果的準確性。
4.采用先進科技,提高檢測的效率
首先,采用先進的檢測方式來減少工作的強度,提高檢測工作的效率,在橋梁工程中,如果采用灌砂法檢測壓實度,不僅僅耗費更多的時間,延長了試驗檢測的周期,同時,也面臨著龐大而繁多,復雜的工序,高強度的工作嚴重限制著檢測效率的提高,如果采用核子法檢測,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其次,采用先進的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對各種繁多復雜的試驗檢測數據進行采集處理,不僅僅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作的失誤,保證了試驗檢測結果的真實客觀性,也降低了工作強度,同時,也很大程度的防止了數據作假的行為,有利于試驗檢測工作的規范性和真實性。
四.結束語
橋梁工程的檢測工作將直接關系到整個交通網絡工程的施工質量。加強對橋梁工程的檢測工作管理,提高檢測人員的綜合和素質,建立健全檢測管理體制,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對提高試驗檢測的質量,保證橋梁工程的施工質量,有著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蔡清 試析橋梁工程檢測技術 [期刊論文] 《科技與生活》 -2010年13期
[2]覃正軍 橋梁工程檢測技術淺析 [期刊論文] 《中國科技博覽》 -2011年30期
[3]王志萍 橋梁工程檢測技術 [期刊論文] 《廣西質量監督導報》 -2008年12期
[4]滕云志 淺議橋梁工程檢測技術 [期刊論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1年22期
[5]吳小松 芻議橋梁工程常見病害與檢測技術 [期刊論文] 《中國科技博覽》 -2011年15期
[6]謝開仲 曾倬信 王曉燕 橋梁工程檢測技術研究 [期刊論文] 《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ISTIC PKU -2003年z1期
關鍵詞: 《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 教學改革 教學探索
《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理論性和系統性的課程,該課程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課程旨在讓學生掌握食品感官檢驗、食品化學分析、儀器分析、食品微生物快速檢測的方法和原理。
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教學目的是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有關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理論知識,很多實驗是在為基礎化學和基礎生物學補課。以演示性、驗證性實驗為主,對學生動手能力、解決實際問題及在實踐操作中創新能力的培養缺乏足夠的重視,注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綜合性、設計性、研究性實驗較少。課程設置大都以理論課為主干,把實驗課當成是理論課的附屬。單純理論和公式講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難學、厭學情緒,一些學生為了拿學分而學習,不能從學習中享受到樂趣,學習態度不端正。
(二)需要提高學生實驗基本操作技能和分析數據的能力。由于學生沒有參與到實驗前期準備工作中,僅僅參與食品理化成分等的測定步驟,因此實驗基本操作技能訓練不完整,例如樣品處理、數據處理等。樣品的采集、制備、預處理及樣品的保存等重要內容成了學生的“弱項”。即便大部分學生都能夠順利地完成實驗操作,得到相應的實驗數據,但由于對數據處理方法不熟悉,誤差概念不明確,導致分析結果不可靠,很多學生做完實驗就算完成任務,從來不想為什么會得到實驗結果,與所學的理論內容有什么關系。
(三)實驗室的很多設備不能滿足實驗的需要。各專業之間、各學科之間儀器設備資源的共享問題還沒有解決。例如ATP熒光光度計、甲醇速測儀等快速檢測設備只能通過圖片、說明書和網絡知識了解,學生無法拿到這些儀器活學活用。
二、教學改革措施
(一)課堂教學改革措施。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專業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精簡,以基礎知識為主體,深入介紹,使學生對課程有一個完整的認識過程。教學中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既注意層次分明,又注意知識的連貫性及實用性,使學生較好地把握教材內容,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為強化教學效果,采取以下改革措施:1.在課堂教學中,采用講授、提問、答疑等多種教學方法。2.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利用先進設備及多媒體,針對課程的特點,按授課知識點制作《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課件,或直接播放Flas、實驗錄像片,使理論知識形象生動,便于學生理解。3.授課時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課程特點,開展課堂討論。主講教師根據所講內容列出討論題,所列的討論題目大部分是食品工廠或現實生活中涉及食品安全檢測的問題,對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及帶有研究、探討性的問題,讓學生查閱有關資料充分準備后再討論,然后教師對討論進行歸納總結。加強學生對食品試驗設計和數據處理的學習。教研室采取定期組織教師聽課,觀摩教學,在授課結束后,主講教師寫出總結材料,并對試卷進行卷面分析和考試總結,找出不足之處,提出整改措施。4.增加實驗課成績在總成績中的比例,期末試卷出一些實驗操作題,使學生牢固掌握實驗中的重點、難點,認識到實驗課的重要性。
(二)實踐教學改革措施。本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課程,實踐教學環節極其重要。在實踐教學方面,本課程以自主性和創新性為原則,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與動手能力。
1.加強實驗教學環節。實驗課開設的總體思路既注重基本技能及知識的掌握,又重視獨立工作和思考能力的培養。實驗課中,加強基本操作訓練,增加現代實驗技術內容,并同專業課相結合,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實驗中堅持學生獨立操作,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2.加強生產實踐環節,注重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讓學生進入葡萄酒廠、番茄醬廠、飲料公司、農產品檢測中心、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各類企事業單位進行生產實習,親自參與食品生產和安全檢驗的全過程,使其認識到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知識對食品品質及食品企業經濟效益和聲譽的重要性,通過原料收購、生產加工、衛生檢測等具體環節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把握,并使學生認識到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對企業的重要性。堅持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實踐環節促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為學生今后順利完成畢業論文及盡快適應以后的科研與生產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3.在進行課堂教學和基礎性實踐教學的同時,輔以課外科研訓練。實行“基本技能訓練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在生產實習中加強對‘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知識的理解與應用”的實踐教學模式。把科研與教學緊密結合起來,指導學生參加完成“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和“大學生挑戰杯”論文。通過這些實踐性環節的實施,學生能夠較好地掌握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強化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三)加強實驗室建設。不斷增添新儀器,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對教師和實驗人員進行培訓,鼓勵教師利用豐富的科研經驗充實教學內容?!妒称钒踩焖贆z測技術》注重食品成分含量的測定和食品中有害物質及摻假物質檢測。我院購置了氣相色譜、液相色譜、氣質聯用、原子吸收、食品物性測試儀等先進設備,建立了中心實驗室,實現與其他學院儀器設備共享,促進大學與企業公共實驗平臺建設,使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基礎理論與實驗操作緊密結合。
本課程的教學改革要求學生對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有較全面、系統的了解和掌握,為學生畢業后走向食品研究、檢驗、生產及外貿等部門起到橋梁作用。通過對課程的不斷改革和完善,學生對這門課學習興趣更濃厚,學習態度有所改進,學習成績大幅度提高。
參考文獻:
[1]葉瑞洪.《食品理化檢驗與分析》課程教學改革嘗試[J].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學報,2007,2:46-48.
[2]黃丹,劉達玉.對《食品理化檢驗》實驗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高教論壇,2006,5:108-109.
[3]胡偉光.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教學改革初探[J].遼寧高職學報,2005,7(3):50-52.
[4]丁建英,張根華,權英.《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30):17347-17348.
[5]袁高峰,方旭波,陳小娥.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課程教學實踐與探索[J].中國輕工教育,2011,1:56-57.
【關鍵詞】 環境保護;檢測技術;生態發展;可持續
我國的環境檢測技術的研究相對于國外來說起步比較晚,僅僅有三十年的時間,但是在這三十年中,環境檢測的方法經歷了從無到有,并且達到了三百多項,這一巨大成果的取得標志著我國環境檢測技術的建立與完善。我國環境檢測技術體系把重點放在環境質量檢測和質量控制工作上,始終將生態的可持續發展作為首要工作。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保護生態環境是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境檢測技術在生態環境中的應用可以促進環境的保護,對生態的可持續發展起著積極的引導作用。
一、 近年來,環境檢測技術的發展現狀
由于我國的環境檢測技術起步比較晚、發展的時間比較短,因此,在環境檢測技術體系的構建中還存在著大量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比如,在環境檢測技術體系的構建中,忽略了對檢測軟件的建設以及現代信息自動化檢測技術的運用,忽視了環境檢測的社會服務職能的發揮和環境檢測的預警能力的應用等等,這些問題的忽略導致環境檢測技術體系的職能難以正常發揮,從而影響了我國生態環境問題的保護,滯后了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為了改善和保護我國的生態環境,促進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我們必須要加快環境檢測技術的建設,不斷完善環境檢測體系。
二、 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注重長遠發展的經濟增長模式,它是一種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求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隨著社會工業文明的不斷發展,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嚴峻,在許多方面已經開始漸漸影響社會的發展,面對這種問題,我國提出了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生態的可持續發展,能最大程度的協調環境的保護與經濟的發展,從而實現環境與經濟的雙贏。實現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可以促進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能夠正確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由此可以看出,生態可持續發展,不僅能夠改善當前的生態環境問題,促進環境保護政策的實施,而且對社會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 環境檢測技術在生態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環境檢測技術可以對水源污染、水土流失、物種多樣性等生態環境問題進行檢測和監控,通過對數據的及時采集和分析,對當前的生態環境問題有所正確的了解,從而能夠根據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制定相應的措施和政策,以達到環境保護的目的,促進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1、 環境檢測技術的構建
環境檢測技術的構建首先要注重環境檢測觀念的改變,政府及相關部門在加大環境檢測技術的硬件投入時,還要注重培養環境檢測人員的技術能力,為環境監督執法提供基礎保證,建立對現代企業環境保護工作、污染治理的技術支持機構,加大對現代企業污染排放的監督,從而減少污染源的排放。同時構建環境檢測技術的預警體系,促進環境檢測技術體系的完善。環境預警能力對我國的環境保護、污染災害的治理有著重要的作用,環境預警對避免重大災害事故的發生起著重要的作用。另外,要形成以現代信息自動化檢測技術為中心的環境檢測技術體系。信息自動化檢測,不僅能夠提高環境檢測的工作效率,而且能夠實現環境實時在線的監測,促進監測工作質量的提高。最后,要以環境檢測技術體系構成要件強化為基礎,實現環境檢測技術體系的完善與建立。加快環境檢測技術體系相關法律的完善,以法律規范實現對環境監測工作的規范與指導。
2、 環境檢測技術在不同生態問題中的應用
環境檢測技術的應用可以對不同的生態問題進行監控,從而提出及時有效的解決辦法。比如,污染問題。大氣污染、噪聲污染、水源污染等問題都屬于環境污染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壞,同時危害了資源的利用,阻礙了社會的發展。環境檢測技術可以通過在不同的污染點進行檢測,及時發現污染源頭,控制污染排放。同時環境檢測技術的應用,有效的對企業和個人的污染排放進行制約,減少了污染排放,環境污染問題自然的到改善,這就實現了環境、資源與人口之間的協調,有利于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再比如,在水土流失問題中的應用。對水土流失問題的分析需要長時間的數據采集,環境檢測技術的應用可以很好的滿足這一要求。環境檢測技術可以對水土流失問題進行數據采集,通過不同年份、不同季節的水土流失情況,環境檢測人員可以從中發現規律,制定改善水土流失的方法。同時,環境檢測技術可以將水土流失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從而發現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總而言之,環境檢測技術體系的構建對我國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是實現環境保護工作促進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的重要環節。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是實現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只有實現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才能滿足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實現人口、資源、環境關系的良性循環。因此,積極建設環境檢測技術,構建環境檢測體系,可以促進環境保護的開展,從而實現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余財金 論環境監測技術體系的構建【期刊論文】華章-2012
[2]張亞斌 郝俊江 農村生態環境污染快速檢測技術研究及應用【期刊論文】小城鎮建設-2011
【關鍵詞】數據庫入侵;檢測技術
1數據庫入侵檢測技術
計算機數據庫能夠安全有效的使用。入侵技術的檢測具有如下功能:(1)能有效的對用戶的行為進行監控與分析;(2)對計算機系統運行的變化弱點進行審計分析;(3)在檢測到入侵并識別之后進行預警;(4)對計算機系統的異常信息進行分析,并對關鍵的信息進行評估分析;(5)對檢測到操作系統的異常情況進行跟蹤處理。一般的計算機入侵系統主要包括如圖1所示。
1.1數據庫入侵檢測技術
計算機入侵檢測技術是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為了保證計算機數據庫的安全而產生的。可以在計算機運行的過程中,對一些有可能危害計算機運行安全的網站或者病毒進行阻攔,防止出現病毒入侵計算機數據庫的情況,保證計算機數據庫的安全。利用入侵檢測技術,但計算機出現病毒即將入侵的情況時,檢測系統就會自動響起報警系統,這些計算機管理人員就會通過報警聲得知計算機出現安全問題,可以立即采取促使,阻止并且的入侵行為,保護計算機數據庫的安全。入侵檢測技術還可以對計算機內部自帶的一些系統出現的入侵行為進行防范,入侵檢測技術對一些可以收集一些沒有授權的信息,可以提前這些信息進行入侵的防范工作,當在計算機運行時出現入侵行為以后能夠及時的做出反應。將入侵檢測系統應用在計算機數據庫的安全管理之中,可以起到對計算機安全的監控作用,通過對計算機運行的實時監控和監測,保證能夠第一時間發展其中的問題。利用計算機監測系統,還可以減輕計算機檢測人員的工作量,能夠使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制定解決入侵病毒,提高計算機數據安全管理的效率。
1.2入侵檢測常用的兩種方法
1.2.1誤用檢測方法誤用檢測是入侵檢測技術中最常用的的一種檢測方法,利用誤用檢測的方法,可以總結過去入侵的經驗教訓,分析過去對計算機數據庫出現入侵的具體情況的解決措施,總結出入侵的主要規律。通過對這些入侵規律的不斷了解,并且對計算機的運行情況進行監測,就可以發展計算機是否存在病毒入侵的情況。如果發現計算機數據庫存在著病毒入侵的情況,通過誤用檢測的方法,可以快速的分析出入侵的原因和情況,以至于能夠快速準的制定解決方案。但是誤用檢測對系統內部的入侵情況不能及時的做出反應,因為誤用方法不可能獨立的應用,職能依靠于一種具體的系統來進行,這就會影響系統的移植性,造成不能對一些從未出現過的病毒進行檢測,降低了檢測的準確性。1.2.2異常檢測方法異常檢測方法是在計算機運行的基礎上,通過對計算機運行是否存在入侵情況的假設來進行的。在利用異常檢測的方法進行系統的監測時,通過將一些正常使用的模式和非正常使用的模式進行對比分析,從對比出的不同結果來發現系統中存在的入侵行為。這種異常檢測的方法和誤用檢測方法不同,不用依賴系統進行操作,降低了對系統入侵行為的局限性,可以檢測出新型入侵行為。但是異常檢測方法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異常檢測方法雖然能夠檢測出入侵行為,但是不能對入侵行為進行具體的描述,就會導致系統在檢測的過程中容易發生失誤問題。
2數據挖掘技術在數據庫入侵檢測中的應用
為了防止數據庫數據的額損失,防止出現數據庫入侵問題,計算機數據管理專家不斷的根據先進的互聯網數據庫的特點進行研究和分析。將入侵檢測技術應用到計算機數據庫的數據安全管理中,可以有效的對計算機運行時出現的一些病毒或者是一些非正常的訪問進行阻擋,防止出現惡意軟件入侵數據庫的情況,保護了數據庫數據的安全。2.1數據挖掘技術概述在對數據庫的入侵情況進行檢測時,可以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可以對數據庫之中的一些不完整的數據和正常完整的數據進行區分,并且可以將不完整的數據信息進行徹底的清除。
2.2數據庫入侵檢測中常用的數據挖掘方法
2.2.1關聯規則的挖掘使用關聯規則的挖掘首先要在數據庫中找出記錄集合,通過對記錄集合分析和檢測,發現其中數據之間存在的相似之處,借助頻繁項集生成的規則,對數據進行挖掘。2.2.2序列模式的挖掘使用序列模式的挖掘也是為了發展數據庫之中的數據存在的相似點。利用序列模式的挖掘的優勢,主要就是體現在可以對數據庫記錄之間時間窗口的挖掘,可以在對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審計時找出其中存在的規律。
3結語
近幾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已經進去到了互聯網時代。網絡技術被廣泛到生產生活中。為企業的發展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網絡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也為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安全隱患。網絡操作存在著病毒入侵的風險,隨時可能對數據庫中的企業的信息安全造成威脅,病毒入侵可能導致企業的商業機密泄露,影響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為了提高對計算機數據庫的安全管理,本論文對數據庫入侵檢測技術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對入侵檢測技術的推廣起到借鑒作用,保障網絡信息的基本安全。
參考文獻
[1]張嵐.計算機數據庫入侵檢測技術分析[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4(06):120.
【關鍵詞】射線檢測,復合材料,無損檢測
中圖分類號:TU761.1+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前言
隨著近代高新技術的發展,對材料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單質材料很難滿足性能的綜合要求和高指標要求。因此復合材料憑借其優良的性能得到了廣泛的開發和利用,成為了很多行業的優選關鍵材料。為了保證工程的質量必須要保證使用的復合材料的質量,這給復合材料的無損檢驗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無損檢驗技術也就成為了復合材料能否更多的被廣泛應用的關鍵,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復合材料的無損檢測技術有很多種,其中,射線檢測是比較重要的一種,射線檢測在工業產品的結構測量、缺陷監測和損傷評價等方面都得到了比較廣泛的應用,在現代復合材料的無損檢測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射線檢測法在復合材料無損檢測中的應用
X射線照相檢測法
這種檢測方法已經廣泛的應用于工業檢測領域,與現在的檢測技術來說,是應用比較早的檢測技術,是最傳統的無損檢測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在于,通過射線來穿過不同的材料,因為材料的性質不同,射線在經過材料時的衰減量也是不一樣的,從而射線的透射強度也是變化的,在膠片上就會呈現出明暗變化不同的影像,通過觀察這些影像得到檢測結果。針對X射線照相檢測法可以檢測到的材料的缺陷問題,傾向性的觀點是可以發現夾雜物、氣孔,而不能發現垂直于射線方向分布的脫粘和裂紋。X射線照相檢測法的優點是成本低,易操作;其局限性為效率低,缺陷(裂紋)的方位是決定性的,要求與射線平行。
2、X射線實時成像檢測法
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和對復合材料質量的更高要求,早期的檢測方法已經不再適用于材料的無損檢測,它的可靠性和效率都已經不再適用新的要求,X射線實時成像檢測法就是比傳統檢測方法更進一步的無損檢測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X射線的特性,即穿透物體的時候,會因為物體的吸收及散射的原因產生衰減,從而在熒光屏上通過特殊的圖像增強器會形成與物體內部想對應的圖像,然后在通過攝像設備把圖像轉化成視頻信號,然后輸出,通過計算機的數字圖像處理技術,對輸出的視頻信號進行分析,從而得到結果。這種檢測法的優點就在于對材料的缺陷可以進行在線檢測,檢測結果自動生成,檢測效率較高。其缺點在于,
通過這種檢測方法得到的圖像樣品是層疊的影像,不利于觀看和分析,缺陷的影像也是累積的,而不是三維的空間影像信息。現在已經發展的主要成像系統有:數字實時成像系統、熒光屏成像系統、圖像增強器成像系統等。
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檢測法
此種檢測方法是起源于前面提到的第一種方法,與第一種方法的不同之處在于,它的區別在于采用的是圓錐狀射線,檢測原理在于通過準直設備將圓錐狀射線變成面狀或線狀掃描束,從而對射線穿過的物體的某一個斷面掃射,得到一個斷面的圖像,通過分析每一層斷面的圖像就可以得到詳細的檢測結果,達到檢測目的。
4、X射線斷層形貌成像檢測法
X射線斷層形貌成像檢測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樣品散射的空間探測來描述材料的內部特征,從而通過分析,得到檢測結果。這種檢測法是X射線散射和圖像成像的優點進行了結合的檢測法,可以對材料機械性能的關系、晶體的界面面貌組織,尺寸進行研究,并且可以對微觀的細小的損失進行分析。它具體的可以分為大、小角度X射線散射方法,大角度的X射線散射是無能量轉變的彈性散射,對結構比較小的分子和原子結構能夠快速反應。而小角度的X射線散射則是傳統的一種對膠體、生物和聚合物進行研究的工具,也可檢測纖維轉向。
5、X射線康普頓散射成像檢測法
康普頓散射成像檢測技術采用散射線成像,射線源與檢測器位于物體的同一側,其技術上的顯著特點是單側幾何布置。具有層析功能,一次可以得到多個截面的圖像,也可得到三維圖像。在理論上圖像的對比度可達到100%。其局限性為,由于康普頓散射成像檢測技術采用散射線成像,因此它主要適于低原子序數物質且位于近表面區厚度較小范圍內的缺陷檢測,通常它適宜檢驗的物體表層厚度區是:鋼約為3ram,鋁約為25ram,塑料和復合材料約為50ram。在應用時必須考慮基體材料和缺陷對射線的散射差別、檢驗要求的分辨力和成像時間。
6、中子射線照相檢測法
中子照相檢測法的基本原理是,通過準直器將中子源發射出的中子束射到被檢驗的物體上,因為不同的物體對中子的衰減系數是不同的,所以檢測器記錄到的已經投射形成的中子束分布圖像就是不均勻的,通過分析這些圖像,就可以對物體內部的雜質和缺陷有清晰的了解,與以前的R或X射線不同的是,中子射線照相檢測法還可以對放射性的物質進行檢測,并且可以對金屬中的一些低原子序數物質進行檢驗,對同一元素的不相同的同位素也可以進行區分,這種檢測法的缺點在于,中子源的價格昂貴,所以檢測耗費就比較貴,中子的安全防護也是必須要特別注意的問題。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目前已有多種射線檢測技術應用到復合材料無損檢測中,獲得了較好的結果,對復合材料制備過程的質量控制及其產品的質量評價等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復合材料的使用可靠性,同時也為復合材料結構設計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隨著復合材料設計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新制備方法的應用,將會有越來越多性能優良的復合材料被開發利用。
參考文獻:
[1]徐麗 張幸紅 韓杰才 航空航天復合材料無損檢測研究現狀(被引用 8 次)[期刊論文] 《材料導報》 2005年8期
[2]蘇新彥 韓焱 微波在無損檢測技術中應用 [會議論文]- 2005年全國射線檢測技術及加速器檢測設備和應用技術交流會
[3]吳斌斌 鄔冠華 鋁基復合材料無損檢測研究進展 [期刊論文] 《無損探傷》 -2012年1期
2008年11月17日至18日,第四屆國際山羊絨檢測技術研討會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召開。此次研討會是由內蒙古鄂爾多斯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主辦,內蒙古鄂爾多斯羊絨集團、國家羊絨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內蒙古東科紡織品檢測服務有限公司承辦。研討會吸引了來自美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韓國、南非等7個國家的著名檢測機構、行業組織、企業的專家學者等各方100多名代表。部分代表宣讀了關于山羊絨檢測與鑒別的研究論文,與會代表就羊絨檢測技術進行了交流。
作為世界上名貴稀有的特種動物纖維,山羊絨歷來被人們稱譽為“纖維鉆石”、“軟黃金”。中國是絨山羊的故鄉,羊絨產量占全球75%以上,其中優質山羊絨占全球90%以上,出口量占全球的80%以上,且中國山羊絨纖維細、白度好,品質最為上乘。經過30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羊絨制品技術含量不斷提升,產品出口規模也逐年擴大。然而,由于山羊絨纖維鑒別的特殊性,目前國際上尚沒有形成對山羊絨制品含量檢測的通用標準,從而導致在對外貿易中常出現山羊絨纖維誤判問題,由此帶來的貿易摩擦逐年顯現,也不利于山羊絨行業的發展。為改變這種現狀,鄂爾多斯集團發起組織了國際山羊絨檢測技術研討會,請世界山羊絨制品主要生產國和消費國的企業及檢測機構專家一起來商討規范山羊絨制品品質問題的對策。
主題:檢測技術需要共識
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理事長彭燕麗在講話中認為:“此次研討會就中國山羊絨品質問題、山羊絨及其制品在國內外容易產生爭議的測試技術問題,以及所涉及的相關國際標準、各國標準的采用問題等進行了比較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討,達成了一定的共識,為中國羊絨檢測技術標準早日走向世界,提高中國羊絨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創造了條件?!?/p>
中國工程院院士、紡織材料學專家姚穆指出:“自第三屆研討會以來,全球山羊絨生產、使用、檢測和研究單位的專家們沿著大家的共識繼續前進,集成各學科的創新技術,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取得了又一層次的進步,提升了山羊絨的檢測技術。”
鄂爾多斯羊絨集團執行總裁張志在致辭中談道:“20多年來,科學先進的檢測技術為中國山羊絨產業的科技進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為保護山羊絨這種珍貴的稀有資源作出了重要貢獻?,F在全球面臨‘環境友好’的新形勢,人們將更加珍惜這種天然的高貴資源,用更新的科學手段去探求它的奧秘,從而使山羊絨產業獲得新的繁榮?!?/p>
困擾:多樣化的異纖
多樣化的異纖是隱藏在羊絨衫里的“秘密”。近年來歐美等發達國家對羊絨制品需求的增長、世界有限的羊絨資源以及羊絨制品供應鏈的復雜性導致了羊絨制品的品質不斷下降,主要表現在羊絨制品的摻雜使假現象,使用不真實的羊絨含量標識來欺詐消費者。由于摻雜纖維的種類較多,而且新類型纖維的不斷出現使得檢測工作變得尤為復雜。牦牛絨、表面改性的綿羊毛、非絨山羊纖維、分梳綿羊毛等混入山羊絨制品中,以及產自不同國家的羊絨本身的多樣性也給檢測帶來了困難。基于以上種種原因,各實驗室對同一樣品的檢測結果不同的現象在不斷增加,這種檢測結果的差異在國際上會導致貿易摩擦,同時也可能破壞纖維檢測體系的可信度。
據中國毛紡織協會統計,國內和國際市場上山羊絨總量已遠遠超過了中國和蒙古生產山羊絨總和。也就是說,最終售出到終端用戶手中的羊絨制品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純絨或者含絨量中有一部分是用了價格較低的動物纖維。這一事實還可以通過德國羊毛研究所DWI檢測過的羊絨制品錯誤標注的羊絨制品的數量加以證實。
26年來,德國羊毛研究所DWI檢驗的羊絨制品錯誤標示率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大概40%~60%)。然而,各個檢測實驗室在對羊絨服裝進行含量分析時,由于檢測水平的較大差異使得這一問題變得更為神秘和復雜。甚至知名的實驗室也存在對同一個樣品卻出具不相同的檢測結果的問題。
關注:德國羊毛研究所DWI和美國CCMI
研討會上,作為國際知名檢測機構的德國羊毛研究所DWI和自稱為“羊絨警察”的美國CCMI始終是眾位代表關注的焦點。
德國DWI:推進顯微鏡技術的標準化,建立纖維屬類的“外形指紋”。到目前為止,商業上對山羊絨進行分析得到認可的只有顯微鏡技術,包括光學顯微鏡和掃描電鏡技術,實現這些技術的標準化需要操作人員具有極其豐富的實踐經驗。原因是這種技術多依靠檢測人員主觀判斷,結果的差異性受人為因素影響比較大,因此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積累多年的實踐經驗對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相當重要。另外,為每一屬類的纖維建立“外形指紋”將會有效地辨別出其真實身份,這也是分析角蛋白纖維至關重要的一項工作目標,對纖維進行識別及鑒別將一定能夠實現。
美國CCMI:加強全球信息共享,持續新方法的研究。美國羊絨和駝絨制造商協會CCMI,是處理和協調國內及國外奢華纖維的權威機構。主席Karl Spilhaus先生建議,為解決以上問題,全球羊絨檢測實驗室之間的信息共享不論是對保護實驗室自身的利益還是對整個山羊絨行業的利益都至關重要。另外,為解決世界范圍內羊絨行業所面臨的各種問題,CCMI于2008年成立了一個標準委員會,主要目的是將實驗室間檢測結果不一致程度降到最低。為此,標委會正在努力創建標準樣品庫,屆時將與鄂爾多斯羊絨集團合作,共同創建這一標準樣品庫,樣品庫將收集各類羊絨樣品,包括純羊絨纖維、變異羊絨纖維和疑似羊絨的異纖。
其他與會代表也對山羊絨鑒別方法作了演講或提出建議。來自美國AATCC纖維分析測試方法-RA24的主席Adam Varley先生介紹了使用鱗片厚度測量法進行纖維鑒別。國內的科研機構及企業專家代表也紛紛獻計獻策,并提出了一些山羊絨檢測技術研究新進展,如近紅外技術、計算機圖像技術等。其他新技術的應用在此次會議上也有探討,如DNA分析技術、蛋白質分析等,但這些技術目前處在研究階段,在實際應用中還很不成熟,代表們希望今后在新技術上繼續研究和深入,以期早日應用到羊絨的檢測工作中來。
鏈接:
舉辦國際山羊絨檢測技術研討會的起因和四屆研討會的內容 楊桂芬
1999至2000年,中國爆發了第三次羊絨大戰,國外客商及客商指定的檢測機構(包括香港和進口國家的檢測機構)風聞中國羊絨市場的混亂狀況,對中國的羊絨及其制品產生了極大的不信任感。2001年,羊絨大戰造成的惡果開始顯現,鄂爾多斯羊絨集團生產的100%羊絨纖維制品,由這些檢測機構給出的檢測報告有時測出只有80%多的羊絨含量。同時,企業的進出口公司頻繁地收到來自客商關于羊絨含量達不到要求的反饋。鄂爾多斯羊絨集團尚且如此,其他出口生產企業情況就更差了。鑒于這種情況,鄂爾多斯羊絨集團總裁王林祥提出舉辦國際山羊絨檢測技術研討會的想法。
2001年(適逢鄂爾多斯羊絨集團20周年大慶之際)召開了第一屆山羊絨檢測技術研討會,此次會議參會代表多數是邀請來的客商,也有中外檢測機構的專家和技術人員,論文由鄂爾多斯羊絨集團和德國羊毛研究所提出,主題是如何在顯微鏡下鑒別山羊絨與綿羊毛。通過這一次研討會,無論是客商還是檢測機構對羊絨檢測都有了新的認識,上述含量問題得到了緩解。
2003年召開了第二屆羊絨檢測技術研討會。主要對中國山羊絨的品質問題、山羊絨及其制品在國內外易產生爭議的測試技術及所涉及的相關標準的采用問題進行了研究和探討,通過研究,在山羊絨纖維直徑的劃分和羊絨制品起毛起球檢測方法上取得了一定的共識。
2005年召開了第三屆羊絨檢測技術研討會,得到了國內外檢測機構、科研院所和知名企業的大力支持,吸引了大批研究人員撰寫論文,共收到學術論文23篇,其中國外13篇,國內10篇,內容涉及山羊絨行業從原料到成品各個環節的檢測技術,包括一些比較前沿的技術,如山羊絨和羊毛纖維直徑外形頻譜分析及鱗片間距的確定。用紅外光譜與熱分析法對山羊絨及其他動物纖維的分析等。使世界各國的羊絨研究人員進一步開闊了眼界。
2008年11月16日召開的第四屆羊絨檢測技術研討會,共收到國外論文13篇,國內論文6篇。來自國內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