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21:02
序論:在您撰寫大學生就業安全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 國內信息素養研究的知識圖譜分析 國內圖像檢索研究知識圖譜分析 基于CSSCI的國內公共安全研究知識圖譜分析 國內口譯研究動態的科學知識圖譜分析(2007―2016) 產業集聚研究的知識圖譜分析 應用技術大學研究的知識圖譜分析 國內在線學習主要模式演化的知識圖譜分析 國內社會營銷學科發展態勢的計量統計與知識圖譜分析 國內知識圖譜研究的可視化分析 體育場館的知識圖譜分析 可視化教學生態化發展的知識圖譜分析 基于CiteSpaceⅡ的電子商務研究的知識圖譜分析 國際生態旅游研究的知識圖譜分析 我國公共圖書館研究領域的知識圖譜分析 國外學術創業研究現狀的知識圖譜分析 CAJD電子文件研究高被引文獻的知識圖譜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古村落研究知識圖譜分析 基于CiteSpace我國家庭農場研究的知識圖譜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創客教育研究知識圖譜分析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研究的知識圖譜分析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3]馬瑞敏,邱均平.基于CSSCI的論文同被引實證計量研究——以圖書館學、情報學為例[J].圖書情報知識,2005(5):77-79.
[4]賈利軍.大學生就業能力結構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
[5]曾湘泉,牛玲.大學生就業能力與就業戰略[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9(04):29-31.
[6]劉琨,胡新穎等.大學生就業能力與社會需求差異化調查分析及對策研究——以河北省高校為例[J].科技信息,2011(13):123-124.
[7]杜毅,肖云.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多角度剖析及對策探討——對重慶市1618名在校大學生的調查與分析[J].浙年專修學院學報,2008(04):33-36.
[8]郭開宇,馬俊紅.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J].中國成人教育,2009(06):49-50.
[9]鄭曉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問題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S1):
161-163.
[10]黃敬寶.科研性學習——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的重要方法[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5):141-143.
[11]王莉.基于USEM的大學生就業能力開發模型的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1(14):31-34.
[12]郭萬牛,楊蓉等.大學生創業教育對策研究[J].江蘇高教,2009(01):119-121.
[13]張霞.高校創業教育實施的必要性及其實施方案[D].陜西師范大學,2006.
[14]賈少華.大學生創業能力的獲得——對浙江義烏創業者創業實踐調查的啟示和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08(07):74-76.
[15]田愛民.新的就業壓力下大學生就業心理分析與自我調控[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1):36-40.
[16]周艷萍.大學生求職擇業心理分析與對策[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5(16):81-82.
[17]劉保平.無邊界職業生涯與女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04):84-84.
[18]馮絢,孫岑,高薇.女大學生就業能力模型:結構及內涵[J].管理學刊,2010(02):96-98.
[19]陶柳清.提升貧困大學生就業能力研究[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1(09):126-129.
[20]許紅芝.貧困大學生職業素質與能力影響因素初探[J].價值工程,2010(23):169-170.
基金項目:北京市教委重點項目(省部級項目)“就業能力視角下的首都大學生就業結構性失衡問題研究”(項目編號:SZ201211417030)。
作者簡介:
論文摘要:大學生就業市場應該履行政府幫助、扶持畢業生就業的職責,但從目前的現狀來看,成效并不明顯。本文以重慶市大學生就業市場為例,分析目前大學生就業市場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建立大學生專業人才市場的構想。
社會資源和生產要素通過市場機制調節來配置是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概念,高校畢業生作為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主要來源和補充,是社會最重要的社會資源和生產要素,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也必然通過市場調節來配置。隨著網絡時代計算機和電子技術的廣泛應用,逐步形成了與我國高等教育體制相適應的大學生就業無形市場和有形市場。大學生就業無形市場即信息市場,是指通過計算機信息網絡、電話、電子郵件、報刊以及其他通信和傳播手段完成供求雙方的聯系、洽談和簽約過程。而大學生就業有形市場是指在特定時間和地點,由市場組織者為大中專畢業生、畢業研究生和用人單位舉辦的就業洽談和招聘活動。本文以重慶為例,就建立大學生就業有形市場作一思考與研究。
一、重慶市大學生就業市場概況分析
自1999年高校擴招開始,全國畢業生人數以每年超過50萬的數量遞增。2008年全國畢業生總數將超過550萬,就業壓力更加凸顯,而重慶市將歷史上首次達到11.5萬高校畢業生。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重慶市大學生就業市場承擔著運用市場機制開展大學生人才交流,配置大學生人才資源,實現大學生人才社會化服務的重任,其現狀如何呢?筆者調查了解,目前,重慶市大學生就業市場按主辦者分類主要包括人才市場招聘會、綜合性畢業生雙選會和小型專場招聘會。
人才市場招聘會的主辦者是各類人才市場。重慶市人才市場共計98個,其中國家級區域性人才市場1個,區域性人才市場22個,基礎性人才市場68個,網上人才市場(人才網站)7個。為數不多的人才市場招聘會更多的是面向社會各類求職者,僅在極少數時間舉辦應屆畢業生專場招聘。
二、重慶市大學生就業市場存在問題
2004年11月,國家人事部為重慶大學生就業市場揭牌,該市場以本地生源和外地生源高校畢業生為服務主體,致力于解決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在就業中的各種問題,主要為畢業生提供實習就業推薦、就業指導、人事政策咨詢、人才素質測評、網絡求職、人戶申請、檔案托管及定期舉辦畢業生供需見面會等服務,是當時重慶市乃至西部地區第一家以高校畢業生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專業性人才市場。其后,重慶市大學生就業市場方興未艾,逐步經歷著一個從不規范到規范,從不成熟到成熟的發展過程。但是,隨著高校畢業生人數的不斷增加,畢業生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和缺陷。
第一,人才市場招聘會服務大學生就業職能發揮不夠充分。經過2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人才市場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逐步顯現。但是,從人才市場從事的人才交流活動來看,其服務大學生就業職能的發揮不夠充分。一是服務目的明確性不夠。人才市場招聘會單純追求企業贏利的經濟效益,忽略扶持就業的社會效益,在招聘活動中,不管單位性質、無論崗位質量,只要招人交納展位費都歡迎人場;不管學歷水平、無論專業水準,只要找工作買門票都歡迎人場的現象比比皆是,從而導致人才市場招聘會的招工單位良蕎不齊,魚龍混雜,這既影響了各類人才(包括大學畢業生)有針對性地求職擇業,也嚴重損害了人才市場的社會聲譽;二是服務功能系統性不夠。就重慶市現有人才市場看來,占地空間面積狹小,面試模式簡單陳舊,后續服務手段匾乏是較為普遍的問題,直接導致了人才市場在滿足企業和人才多元需求方面顯得力所不逮;三是服務大學生就業針對性不夠。重慶市人才市場有的由政府舉辦,有的由民間個體舉辦,政府舉辦的區縣級人才市場較少涉及大學生人才服務,也有一般僅針對本籍畢業生,范圍不夠廣泛;其他人才市場舉辦的大學生專場也很少,盡管這些人才交流會都不排斥畢業生,但由于其參會單位質量不高和缺乏針對性,大學畢業生通過這一形式成功就業的比例很低,因此,這種運作模式下的人才市場無法在嚴峻就業形勢下充分發揮服務大學畢業生求職擇業的資源配置功能。
第二,綜合性畢業生雙選會整合大學生就業資源不夠強效。綜合性畢業生雙選會具有規模大、壁壘少、選擇面廣等優勢,在重慶市大學生就業市場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在整合大學生就業資源上仍顯捉襟見肘。一是安全隱患制約雙選會的規模成效。重慶市畢業生綜合性雙選會的組織形式較為單一,都是由市教委統一協調,在集中的時間內(通常為15天左右)連續舉行,一般為市教委主辦一場(2006年文科、理科分場舉行,2007分專業大類舉行),各主要高校分別舉行一場,總量在20場左右。這種集中統一的雙選會形式由于參會學生人數眾多(個別雙選會參會學生超過萬人),組織單位運作時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為了規避意外事故發生,市教委在組織重慶市畢業生雙選會時,不僅進行文理分場,而且有意識地控制參會單位數量,從而限制了雙選會的規模,也影響了雙選會的成效。二是參會單位準入資格審核難度大。重慶市各綜合性雙選會參會單位數量一般在300家左右,個別高校雙選會參會單位數量甚至超過500家,參會單位中既有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集體企業,也有三資、民營等企業,行業覆蓋廣,既有大中型企業,也有小型企業,既有本地企業,也有外地企業。盡管組織者在企業資質審核程序上采取了相關措施,但受人手、經費等限制,不能排除個別運營不規范的企業或借招聘名義進行企業宣傳的單位參與招聘,從而導致參會單位質量良秀不齊,增大畢業生擇業就業難度。三是人才供需雙方雙向交流淺嘗輒止。由于參會畢業生人數眾多,雙選會現場空間地域狹窄,供需雙方無法進行深入溝通,用人單位的多數考察招聘形式難以實現,從而無法完成有效的雙向交流,雙向選擇停留在面上感覺,導致用非所需、錄非所愿的情況發生,人為增加毀約行為。
第三,小型專場招聘會引導大學生就業不夠高效。小型專場招聘會屬于定單招聘,根據所需,尋求所用,避免了供需雙方在雙向選擇中面臨多元選擇的盲目性和盲從性,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是解決大學生就業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仍然存在缺陷,最大的弊端就是成本與效果不對稱,由于就業市場發展明顯滯后,人才需求信息沒有規范的交流渠道,就業市場有效信息不暢,小型專場招聘會的參會單位單一,應聘學生專業較為單一,在解決就業高峰形勢下大規模的大學生就業問題上只能是燭火微茫;學校在組織專場招聘會時涉及場地安排、會務服務、人員接待等一系列事務,必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且組織的專場招聘越多,投入越大。顯然,小型專場招聘會在幫助畢業生就業中不夠高效。
三、對建立重慶市大學生專業就業市場的思考
第一,大學生專業人才市場的基本要素。所謂大學生專業人才市場是指有專門的場所和人員,專門為大學畢業生提供就業推薦、經常性舉辦招聘會、為畢業生提供檔案管理、培訓測評以及其他就業指導等一條龍服務的具有明顯公益性的大學生就業服務機構。很明顯,大學生專業人才市場的服務對象主體是大學畢業生和招聘大學畢業生的用人單位,非大學畢業的其他求職者及其對應的招聘單位不是大學生專業人才市場的服務對象;大學生專業人才市場的服務內容涵蓋大學生就業的一切事宜,從求職前的培測評等就業指導到畢業生就業信息的收集、和招聘會的舉辦以及畢業生人事等后續服務,甚至可以包括畢業生就業派遣;大學生專業人才市場的服務性質必須具有明顯的公益性,不以營利為目的是其區別于其他人才市場或勞動力市場的根本特征之一。為保障大學生專業人才市場公益特征,其管理主體必須是教育行政部門或高校聯合體。重慶人才市場也掛“重慶大學生人才市場”的牌子,但其服務對象眾多,缺乏大學生就業服務的針對性,而且公益性不明顯,因此不具有大學生專業人才市場的基本要素。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及對策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各國間的聯系也愈加密切,隨之相關的競爭也越來越強,所需要的創新型人才也越來越多?,F在我國的大學生數量不斷攀升,對其就業思想政治教育也提上了日程。開展就業思想教育不僅有利于大學生認清社會現狀更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掌握就業技巧,使其更快的適應就業。有利于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為我國我現代化建設提供人才保障。但是,現階段,我國關于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還存在一些相關的問題亟待解決。
一、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意義
對大學生加強就業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學生就業工作的成功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更有利于大學生健康成長并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成為當代國家發展需要的人才。
(一)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
對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有利于提高大學生三觀的正確養成,幫助大學生養成良好的品質和道德,引導其走向正確的道路,幫助大學生就業和自主創業的開展;其次,現代大部分人的心理素質低,抑郁、自殺等情況時有發生。對大學生進行就業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培養大學生強大的心理素質,減少內心陰暗面的形成,增強其自信心和自尊心,正確并積極的面對就業中出新的困難并進行解決,養成堅韌不拔的耐力和性格;然后,幫助大學生提高的環境適應能力,使之快速的適應社會社會發展狀況,找到自己的社會定位,全面發揮自身優勢,使自己再激烈的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具有創新精神,適應外界的環境的急劇變化。最后,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虛假的東西越來愈多,并且存在于現實生活中。就業也是一樣,就目前來看,虛假的就業信息不斷增多,大學生社會生活經驗欠缺,容易受到蠱惑和蒙騙,加強大學生就業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防患意識,避免上當受騙,有利于保證大學生的安全就業。
(二)促進高校辦人民滿意的大學
高校通過在就業工作中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提高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這樣一是可以進一步豐富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方法、途徑及載體等,拓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育人范圍,提高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與能力。
(三)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以國家的就業優先戰略為指導,在大學生就業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可以推動建立學校與用人單位間的無縫對接,提高大學生的就業面和滿意度,保持國家的總體就業局勢穩定;二是可以為國家有效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提供新的思路和思想保障,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因大學生就業問題造成的社會問題和社會壓力,消除可能因此帶來的社會綜合治理隱患;三是可以在學校與社會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深化學生對自身和社會的認識,順利從學校邁向社會,快速轉變角色投入職業生涯發展,更好地服務于國家發展和現代化建設。
二、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問題
面對嚴重的全球金融危機形勢,大學生就業面臨空前的壓力,不僅增加了大學生就業的緊迫感,而且引發了比以往更多的心理問題和思想認識問題。這就要求各高校切實找準問題的癥結所在,加強大學生的就業指導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當前,部分大學生在就業中存在思想狀況低迷、工作選擇趨向功利性以及心態不穩定性等思想問題。這些問題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密切相關,也是新時期我國高校普遍面臨的新課題。
(一)大學生就業思想教育研究較少
經在中國知網跨庫檢索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和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目前有關研究大學生就業的文獻有11590條,研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獻有8272條,而研究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獻僅有38篇。而且,通過對這38篇文獻進行統計分析,我們發現對大學生就業思想教育的研究過于集中。這些研究,雖有助于促進大學生就業工作,但難以滿足當前形勢發展的需要。
(二)大學生就業思想教育針對性不強
首先,普遍采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傳統模式或常規思路開展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方法、途徑等方面與大學生就業的實際結合不緊或契合度不高,針對性不強;其次,開展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的時間過于集中,主要是在畢業前進行短時間的集中教育,甚至是在已經簽定完就業協議后進行,實施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機不夠合理。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不單是學生工作部門的事,還需要教務、宣傳、后勤、教學多部門聯動,我們應根據大學生就業需要的實際整合多方力量、各種教育教學資源,建立聯合工作機制。
三、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實施路徑
為適應大學生就業形勢發展的需要,我們應針對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優化傳統方法,創新工作思路,改革工作方式,確立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徑,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大學生就業的全過程、思想政治教育全面促進學生就業的良好局面。
(一)教育內容模塊化
在就業指導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包括:就業形勢教育、我認知教育、職業價值觀教育、誠信教育、擇業心理教育、社會責任感和團隊意識教育。我們應將上述內容進行模塊化建設,形成課程或講座專題,突出對大學生進行就業思想政治教育。
(二)教育對象分類化
教育對象的不同決定了我們開展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選定的層次、時間花費的多少與精力投入的多寡,我們要充分認識大學生就業的多變性、差異性,著眼于大學生的實際需求,區別對待。一是區分是熱門專業學生還是常規專業學生;二是區分是少數民族聚集地學生、少數民族學生還是漢族學生;三是區分是傳統專業學生還是新專業學生。
四、結束語
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不僅關系到廣大學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而且關系到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本文認為,要使大學生順利就業,真正成為為國家、為民族作貢獻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高度重視就業指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提高大學生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實效,對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胡解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視界中的就業問題[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6,(4).
[2]董平.金融危機下加強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的態勢分析及策略[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9).
論文摘要:地方農業院校在推進大學生就業過程中既有其它各類院校同樣存在的普遍問題,又有自身獨特的矛盾困難。本文從地方農業院校存在的各類問題出發,探討加強地方農業院校大學生就業指導的目標定位、基本原則及對策。
就業壓力、經濟壓力、心理壓力并稱當前高校學生三大壓力。隨著教育大眾化時代的到來,高等教育收費制度的實施,就業水平和質量成為衡量教育回報的一個重要方面而受到社會的極大關注。因此,就業問題不僅關系到學生、學校的利益,還關系到社會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破解就業難題,促進大學生充分就業,既是培養合格人才的檢測指標,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本文根據江西農大近兩年來畢業生擇業行為調查結果,提出加強地方農業院校畢業生就業指導的有關對策。
一、地方農業院校推進大學生就業凸顯的特殊問題
高校擴招后大學畢業生劇增,專業設置與社會經濟發展需求不相適應,經濟體制的轉軌的國家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引起的人才需求變化,高校與社會信息溝通渠道不暢等等,都給高校畢業生就業帶來了明顯的沖擊。地方農業院校畢業生就業過程中除了面臨這些普遍的困難和問題,還存在不少特殊的矛盾和難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農科專業畢業生就業容易與不被看好的現實矛盾
農業院校的農科專業與非農專業相比,辦學歷史相對較長,師資實力優勢明顯,就業平臺開闊有效。同時由于我國農業產業化水平的提升,大型農業公司不斷涌現,極大地刺激了對農業專業人才的需求,因此,農業院校農科專業畢業生就業普遍看好,常規就業率通常較高。但從事農業方面工作的畢業生大部分存在工作環境較差、工作條件艱苦、工作強度較大、工資待遇偏低等情況,因而既不被他人看好,也不易被自己所認同。容易就業與不被看好也就成為農科專業大學生就業過程中一對很現實的矛盾。
2.“農”字當頭給畢業生就業帶來的“農”帽尷尬
因為招生時,很多農業院校處于“冷門”的窘境,加上社會傳統思想觀念對農民的偏見及農業產業比較效益相對較低等因素,農業院校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常常遭受更多的冷遇。只要是“農”字當頭,即使是非農專業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也經常面臨各種尷尬:一是把非農專業與農科專業互相混淆,如有的用人單位簡單地認為農大的經濟學專業就是農業經濟學,農大的機制專業就是農機專業,不分青紅皂白就把畢業生拒之門外。二是對農業院校的非農專業畢業生產生疑慮,認為農大就是培養農科類專業人才的?!稗r”字當頭給畢業生就業帶來一定程度的信心缺損,對就業前景的評價態度不容樂觀。
3.人文素質優勢不足對畢業生就業產生的暈輪效應
因為歷史的原因,地方農業院校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特別強調專業的要求,而人文學科建設相對處于劣勢地位。與綜合性大學相比,農業院校尤其是地方農業院校學生在人文素養方面表現出一定的欠缺。人文素養方面的欠缺在就業過程中的具體表現,如語言表達、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交往禮節、應答技巧等,一方面或幾方面不成熟、不老練、有瑕疵、有破綻,而面試經?!耙辉嚦啥ň帧?,因此農業院校不少畢業生雖然專業技能不錯,為人誠懇上進,卻因為某一方面的不足導致了“一丑遮百俊”的識別“暈輪”,在激烈的競爭中敗北,失去了較高質量的就業崗位。
4.生源差異對地方農業院校畢業生就業帶來的“剪刀差”
與其他各類院校相比,地方農業院校學生大多數來自農村。他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跳出“農門”的愿望十分迫切,非常希望能夠在大中城市、發達地區就業。與來自城市的學生相比,來自農村的學生,在家庭背景、社會接觸、就業判別方面處于劣勢,更加限制了農村生源畢業生到城市就業的空間,形成了就業競爭的“剪刀差”,對地方農業院校畢業生心理造成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二、地方農業院校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的目標定位和基本原則
1.目標定位
針對地方農業院校畢業生就業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進行合理的目標定位十分重要。開展大學就業指導的目標定位有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教育目標定位,二是個人目標定位。教育目標定位,就是要把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作為培養合格人才的重要內容納人正常的教育教學環節。大學生自主擇業,大勢所趨。大學生就業的能力成為衡量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內容。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不僅應該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的必修內容,而且還必須要有數量規定,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業余輔導。個人目標定位,就是要引導學生在就業的過程中,要把近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兼顧起來,要把實現個人價值和實現社會價值統一起來,不能急功近利,不能顧此失彼。要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就業最基本的目標就是自立生存,同時又要認識到,今天的所有經歷都是對明天進行的有效投資,是未來事業發展的基礎,既要兼顧今天和明天的關系,又要兼顧個人和社會的關系。
2.基本原則
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要遵循個性化、多樣化、全程化、科學化的原則。要發揮班主任、輔導員、專業老師、政工干部、專職指導老師的作用,盡可能結合個體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及時消除疑慮,培養樂觀的就業心態。特別是農科專業的學生,要鼓勵他們樹立艱苦奮斗謀求長遠發展的志向。在不違背法律規定和社會公德的前提下,盡可能尊重學生的多樣化就業選擇。要把就業指導貫穿于整個大學期間,進行系統全面的教育指導,不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不能臨時抱佛腳。要遵循大學生心理生理規律,尊重教育教學規律,開展科學指導。只是為了滿足就業需要而開展就業指導的做法是不科學的。
三、加強地方農業院校大學生就業指導的對策探析
畢業生就業過程中產生各種問題和困惑,歸根到底是因為畢業生自身素質不能適應就業形勢變化所致,地方農業院校學生也不例外。要解決大學生就業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關鍵是提高大學綜合素質,增強大學適應就業形勢變化的能力。加強地方農業院校大學生就業指導,要以提高大學生素質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系統全面,點面結合,以點帶面,講求實效。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1.建設就業指導隊伍。要按照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原則,建設一支專職指導老師為骨干、政工干部為主體、專業老師班主任輔導員參與的就業指導隊伍。要加強就業指導隊伍的培訓,積極開展就業調查,經常組織研討交流,提高就業指導的針對性和時效性。要積極發揮專業老師在就業指導中的重要作用。
2.開展就業知識教育。要把就業指導課納人必修課的范圍,要結合不同年級學生就業心理特點,開展就業觀念、就業心理、就業技巧等方面的教育。同時,要結合大學生社會實踐和第二課堂活動,在大學中開展豐富的就業實踐鍛煉活動,鼓勵大學生開展自主創業活動。通過理論教育和實踐活動,使大學生對就業有全面清晰的認識,消除畢業生面對就業產生的“頭一回坐轎”的羞怯驚恐心理,避免因為自身失誤造成用人單位對自己的誤解,逐步消減因為人文素養優勢不足帶來的不利影響,淡化“一丑遮百俊”的暈輪效應,從而使畢業生在激烈的就業競爭面前,充滿信心,從容應對。
【論文關鍵詞】高校大學生 就業輔導員
【論文摘要】大學生是高校就業工作的主體,輔導員作為大學生就業的一線工作者,能夠把握學生不同個體的特點,能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開展個性化的就業指導,幫助學生進行客觀分析及就業心理調試,制定符合個體情況的職業規劃,從而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特別是經濟危機對中國的影響日益深入,就業競爭日益激烈,大學生就業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國家也大力出臺相關就業政策,鼓勵和推動大學生就業,特別是鼓勵大學生由從業者向創業者轉變。大學生是高校就業工作的主體,輔導員作為大學生就業的一線工作者,能夠把握學生不同個體的特點,能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開展個性化的就業指導,幫助學生進行客觀分析及就業心理調試,制定符合個體情況的職業規劃,從而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因此,做好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顯得十分重要。
一、注重分階段,針對性的就業指導。
大學生從踏出校門到成功找到工作崗位的過程是一個系統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環節,輔導員都需要分階段對大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
1.幫助大學生認清自己,進入準確定位階段。
俗話說得好“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凡事早作準備,總是有好處的,就業也不例外。輔導員引導好剛剛跨入大四年級的學生,建議他們從現在開始就好好思考:一年之后,他們想做什么工作?適合干什么工作?能夠做什么樣的工作?同時宣傳好相關的就業政策,對大學生的就業,國家出臺了很多的就業政策,有很多的就業渠道:①上崗就業;②考研(或出國深造);③考公務員;④報考部隊士官;⑤“西部計劃”;⑥“三支一扶”即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工作;⑦大學生村官;⑧自主創業等等。幫助他們了解相關的就業政策,讓即將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建立起就業信心,同時讓他們明白老師都在為他們的順利就業正積極努力的工作著,國家、學校、老師是他們強大的后盾,關鍵是他們要認真對待自己,對自己負責,準確定位好自己以后的發展,結合實際,腳踏實地。
2.引導大學生關注就業信息,進入就業準備階段。
在前一階段,應屆畢業生定位好自己以后,輔導員接下來應引導應屆畢業大學生如何就好業?如何增強就業意識?建議應屆畢業大學生根據個人以后的就業發展意向,關注相關就業信息。例如,有同學畢業后打算去深圳找工作,他就應關注該地區的就業信息以及崗位人才需求條件;另外,還應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招聘會,同時帶著幾個目的去參加招聘會:①親身感受當前的就業形勢,提高競爭意識;②鍛煉自己的溝通能力,特別是與現場招聘會的人力資源人員交談能力,提升自信心;③熟悉崗位對專業技能的要求,比如,計算機軟件專業的學生就應該了解哪一種編程語言崗位需求較多,是C語言、C++、還是JAVA等等,熟悉崗位需求以后確定好自己的專業目標,提高自己畢業設計的質量。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將大學生自己的專業項目成果或者畢業設計作品作為自己應聘的硬實力。
3.告知大學生了解畢業流程,進入順利就業階段。
應屆畢業生,在大四這一年并不輕松。經過前期的就業準備,這一階段學生開始大量離開學校找工作,容易忽略學業問題。輔導員要提前告知應屆畢業生了解畢業的流程,什么階段必須完成什么學業任務等相關的學業問題,為他們以后順利畢業做好準備。要強調的是務必保證輔導員與學生信息的暢通。有很多情況下,是輔導員聯系不到外出找工作的學生,造成工作無法推進。現在的信息渠道非常多,如手機、電話、班級群和電子郵件等,保證信息暢通的關鍵是調動學生自己的主動性,讓他們主動和輔導員聯系,不定時和輔導員或者畢業論文指導老師溝通一下,這樣學生身在校外也能了解學業信息,以后能夠順利畢業與就業,對學生自身利益是有好處的。信息的暢通能夠讓輔導員放心學生在校外的就業安全,同時及時地將就業信息給合適的學生,推薦相應同學,促進學生就業。
二、注重大學生就業心理調試
面對就業,大學生的心理是復雜多變的。引起大學生就業壓力的因素有很多:不知道自己究竟該干什么;簡歷投出無回音;同學間比較(例如:我的工作要比別人的好,為什么他的比我的好?);父母親的期望值高;害怕回家鄉工作;害怕人際關系太復雜不敢邁入社會;擔心本科生學歷低缺乏競爭力等等。很容易導致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產生無所適從,焦慮等不良情緒,其結果是出現盲目的考研熱,考公務員熱,零工資就業,父母替子女應聘,啃老族,校漂族,聽霸、面霸、拒無霸等就業畸形現象。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工作一線老師,是大學生就業遇挫后最容易進行傾訴的對象,做好大學生就業心理調試工作,對促進高校大學生就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認清大學生求職擇業常見消極心理
就業本身就是大學生認識和適應社會的一個過程,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往往由于各種壓力因素,通常會產生焦慮心理、依賴心理、自卑心理等消極心理。如:有的同學面對用人單位的筆試、口試、面試、心理測試感到心驚膽戰;有的同學對自己向往的單位因應聘人多、錄用條件嚴格,失去了被錄用的信心;還有的大學生不是積極主動、千方百計地“推銷自己”,而是一味地等著家里親戚、朋友給自己找路子,或者自以為自己有某些優越的條件,坐等學校幫忙落實單位;有的大學生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了解,缺乏信心,容易產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極情緒。
高校輔導員及時掌握每位大學生的就業情況,對于出現消極心理的學生進行心理調試,有針對性的進行引導:如,對于比較自卑的學生,鼓勵其正確評價自己,多找自己的長處,利用自己的優勢以長補短,尋求成功的經驗,增強自信;對于容易產生焦慮和依賴情緒的學生,引導他們積極面對就業,樹立競爭觀念,克服求職心切、急于求成的思想,客觀的分析自己,合理的設計求職目標,增強求職勇氣,減輕焦慮情緒。同時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正確認識失敗,克服恐懼心理,重新找回自信。幫助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進行自我調試。
2.避免大學生就業心理誤區
美國心理學家弗洛姆認為:擇業是“一種使人焦慮痛苦、剝奪人的安全感的自由,一種促使人想要逃避的自由,因為你必須選擇,無人能代替你選擇,且須由你對選擇的后果負責”。
大學生由于閱歷淺,心理不成熟,在就業過程中容易進入心理誤區。如,期望第一份工作就能夠達到理想狀態的“一步到位”心理;“先找個單位混口飯吃”的“落腳”心理;好高騖遠、眼高手低的盲目自信;“掙錢第一”的心理;盲目攀比的“趕時髦”心理等等。
產生這些就業心理誤區的大學生不在少數,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學生在就業前未做好職業規劃。輔導員老師在就業指導過程中,幫助大學生注重個人愛好,做好職業規劃來克服就業心理誤區。如引導大學生應更多地注意自身的一些能力,正確地認識自己的優缺點,根據自己的優缺點來進行職業規劃,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需要根據客觀環境及個人的轉變而調整職業目標。同時根據個人的職業興趣,選擇學習的對象,從而有利于個人的人生發展。另外,輔導員幫助大學生客觀面對就業形勢,認清求職過程中要求適當,保持平常心和謙虛的態度,更容易贏得用人單位的青睞,以指導大學生正確就業,就好業。
3.促進大學生人格完善
在求職時,大學生出現一些不健康的心態是正常的,輔導員引導其不要過度擔心,幫助大學生學會主動調適,必要時還可以尋求有關心理專家的幫助。
通過大學生對自己在就業時出現的種種不良心態的分析,可以發現其平時不易察覺的一些人格缺陷。在發現自己問題的基礎上,積極改變自己、發展自己,使自己的人格更加成熟,使自己將來的人生道路更順利。
三、注重就業指導工作的研究
高校輔導員在完成事務性工作的同時注重自身能力素質的提升,做好就業指導工作的研究:一是做好用人單位的調研工作,輔導員掌握學生的特點及地域需求等情況,主動與用人單位取得聯系,獲得用人單位的需求信息等,建立用人單位需求信息檔案;二是做好畢業生跟蹤調查,學生就業后,做好跟蹤調查,建立完善的畢業生就業指導檔案。輔導員通過工作經驗的積累,確定就業研究方向,努力成為就業工作的研究者。從而為高校人才培養、專業設置、學科建設、德育工作甚至招生工作等方面提供建設性意見,保證高校就業工作持續穩定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郭 嘉.試論高職校輔導員與大學生就業指導[J].教育與職業,2008(30)
2 劉鳳利.淺談輔導員如何做好學生就業指導工作[J].人力資源,2009(12)
【論文摘要】大學生是高校就業工作的主體,輔導員作為大學生就業的一線工作者,能夠把握學生不同個體的特點,能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開展個性化的就業指導,幫助學生進行客觀分析及就業心理調試,制定符合個體情況的職業規劃,從而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特別是經濟危機對中國的影響日益深入,就業競爭日益激烈,大學生就業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國家也大力出臺相關就業政策,鼓勵和推動大學生就業,特別是鼓勵大學生由從業者向創業者轉變。大學生是高校就業工作的主體,輔導員作為大學生就業的一線工作者,能夠把握學生不同個體的特點,能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開展個性化的就業指導,幫助學生進行客觀分析及就業心理調試,制定符合個體情況的職業規劃,從而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因此,做好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顯得十分重要。
一、注重分階段,針對性的就業指導。
大學生從踏出校門到成功找到工作崗位的過程是一個系統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環節,輔導員都需要分階段對大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
1.幫助大學生認清自己,進入準確定位階段。
俗話說得好“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凡事早作準備,總是有好處的,就業也不例外。輔導員引導好剛剛跨入大四年級的學生,建議他們從現在開始就好好思考:一年之后,他們想做什么工作?適合干什么工作?能夠做什么樣的工作?同時宣傳好相關的就業政策,對大學生的就業,國家出臺了很多的就業政策,有很多的就業渠道:①上崗就業;②考研(或出國深造);③考公務員;④報考部隊士官;⑤“西部計劃”;⑥“三支一扶”即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工作;⑦大學生村官;⑧自主創業等等。幫助他們了解相關的就業政策,讓即將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建立起就業信心,同時讓他們明白老師都在為他們的順利就業正積極努力的工作著,國家、學校、老師是他們強大的后盾,關鍵是他們要認真對待自己,對自己負責,準確定位好自己以后的發展,結合實際,腳踏實地。
2.引導大學生關注就業信息,進入就業準備階段。
在前一階段,應屆畢業生定位好自己以后,輔導員接下來應引導應屆畢業大學生如何就好業?如何增強就業意識?建議應屆畢業大學生根據個人以后的就業發展意向,關注相關就業信息。例如,有同學畢業后打算去深圳找工作,他就應關注該地區的就業信息以及崗位人才需求條件;另外,還應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招聘會,同時帶著幾個目的去參加招聘會:①親身感受當前的就業形勢,提高競爭意識;②鍛煉自己的溝通能力,特別是與現場招聘會的人力資源人員交談能力,提升自信心;③熟悉崗位對專業技能的要求,比如,計算機軟件專業的學生就應該了解哪一種編程語言崗位需求較多,是c語言、c++、還是java等等,熟悉崗位需求以后確定好自己的專業目標,提高自己畢業設計的質量。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將大學生自己的專業項目成果或者畢業設計作品作為自己應聘的硬實力。
3.告知大學生了解畢業流程,進入順利就業階段。
應屆畢業生,在大四這一年并不輕松。經過前期的就業準備,這一階段學生開始大量離開學校找工作,容易忽略學業問題。輔導員要提前告知應屆畢業生了解畢業的流程,什么階段必須完成什么學業任務等相關的學業問題,為他們以后順利畢業做好準備。要強調的是務必保證輔導員與學生信息的暢通。有很多情況下,是輔導員聯系不到外出找工作的學生,造成工作無法推進?,F在的信息渠道非常多,如手機、電話、班級群和電子郵件等,保證信息暢通的關鍵是調動學生自己的主動性,讓他們主動和輔導員聯系,不定時和輔導員或者畢業論文指導老師溝通一下,這樣學生身在校外也能了解學業信息,以后能夠順利畢業與就業,對學生自身利益是有好處的。信息的暢通能夠讓輔導員放心學生在校外的就業安全,同時及時地將就業信息給合適的學生,推薦相應同學,促進學生就業。
二、注重大學生就業心理調試
面對就業,大學生的心理是復雜多變的。引起大學生就業壓力的因素有很多:不知道自己究竟該干什么;簡歷投出無回音;同學間比較(例如:我的工作要比別人的好,為什么他的比我的好?);父母親的期望值高;害怕回家鄉工作;害怕人際關系太復雜不敢邁入社會;擔心本科生學歷低缺乏競爭力等等。很容易導致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產生無所適從,焦慮等不良情緒,其結果是出現盲目的考研熱,考公務員熱,零工資就業,父母替子女應聘,啃老族,校漂族,聽霸、面霸、拒無霸等就業畸形現象。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工作一線老師,是大學生就業遇挫后最容易進行傾訴的對象,做好大學生就業心理調試工作,對促進高校大學生就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認清大學生求職擇業常見消極心理
就業本身就是大學生認識和適應社會的一個過程,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往往由于各種壓力因素,通常會產生焦慮心理、依賴心理、自卑心理等消極心理。如:有的同學面對用人單位的筆試、口試、面試、心理測試感到心驚膽戰;有的同學對自己向往的單位因應聘人多、錄用條件嚴格,失去了被錄用的信心;還有的大學生不是積極主動、千方百計地“推銷自己”,而是一味地等著家里親戚、朋友給自己找路子,或者自以為自己有某些優越的條件,坐等學校幫忙落實單位;有的大學生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了解,缺乏信心,容易產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極情緒。
高校輔導員及時掌握每位大學生的就業情況,對于出現消極心理的學生進行心理調試,有針對性的進行引導:如,對于比較自卑的學生,鼓勵其正確評價自己,多找自己的長處,利用自己的優勢以長補短,尋求成功的經驗,增強自信;對于容易產生焦慮和依賴情緒的學生,引導他們積極面對就業,樹立競爭觀念,克服求職心切、急于求成的思想,客觀的分析自己,合理的設計求職目標,增強求職勇氣,減輕焦慮情緒。同時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正確認識失敗,克服恐懼心理,重新找回自信。幫助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進行自我調試。
2.避免大學生就業心理誤區
美國心理學家弗洛姆認為:擇業是“一種使人焦慮痛苦、剝奪人的安全感的自由,一種促使人想要逃避的自由,因為你必須選擇,無人能代替你選擇,且須由你對選擇的后果負責”。
大學生由于閱歷淺,心理不成熟,在就業過程中容易進入心理誤區。如,期望第一份工作就能夠達到理想狀態的“一步到位”心理;“先找個單位混口飯吃”的“落腳”心理;好高騖遠、眼高手低的盲目自信;“掙錢第一”的心理;盲目攀比的“趕時髦”心理等等。
產生這些就業心理誤區的大學生不在少數,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學生在就業前未做好職業規劃。輔導員老師在就業指導過程中,幫助大學生注重個人愛好,做好職業規劃來克服就業心理誤區。如引導大學生應更多地注意自身的一些能力,正確地認識自己的優缺點,根據自己的優缺點來進行職業規劃,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需要根據客觀環境及個人的轉變而調整職業目標。同時根據個人的職業興趣,選擇學習的對象,從而有利于個人的人生發展。另外,輔導員幫助大學生客觀面對就業形勢,認清求職過程中要求適當,保持平常心和謙虛的態度,更容易贏得用人單位的青睞,以指導大學生正確就業,就好業。
3.促進大學生人格完善
在求職時,大學生出現一些不健康的心態是正常的,輔導員引導其不要過度擔心,幫助大學生學會主動調適,必要時還可以尋求有關心理專家的幫助。
通過大學生對自己在就業時出現的種種不良心態的分析,可以發現其平時不易察覺的一些人格缺陷。在發現自己問題的基礎上,積極改變自己、發展自己,使自己的人格更加成熟,使自己將來的人生道路更順利。
三、注重就業指導工作的研究
高校輔導員在完成事務性工作的同時注重自身能力素質的提升,做好就業指導工作的研究:一是做好用人單位的調研工作,輔導員掌握學生的特點及地域需求等情況,主動與用人單位取得聯系,獲得用人單位的需求信息等,建立用人單位需求信息檔案;二是做好畢業生跟蹤調查,學生就業后,做好跟蹤調查,建立完善的畢業生就業指導檔案。輔導員通過工作經驗的積累,確定就業研究方向,努力成為就業工作的研究者。從而為高校人才培養、專業設置、學科建設、德育工作甚至招生工作等方面提供建設性意見,保證高校就業工作持續穩定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郭 嘉.試論高職校輔導員與大學生就業指導[j].教育與職業,2008(30)
2 劉鳳利.淺談輔導員如何做好學生就業指導工作[j].人力資源,2009(12)
關鍵詞:就業心理危機;大學生;理論模型;干預研究
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進入大眾化教育階段,大學生的數量隨之激增,大學畢業生就業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大學生的就業壓力開始增加,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出現。不少大學畢業生就業周期延長,初次就業的薪酬減少。另一方面,大學生正處于青年早期的人生階段,大學生本身具有特定的認知能力、心理特征和行為特征,缺乏社會閱歷和人生經驗。面對嚴峻的就業壓力,部分學生因承受壓力能力的不足,出現了失眠、厭食、情緒不穩定等心理信號,產生焦慮、抑郁、恐慌的心理現象,這導致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出現心理問題、心理障礙,甚至是心理疾病。因此,學生工作者如何及時地發現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出現的心理疾患,從而開展相應的干預工作,是一個需要深入思考的現實問題。
一、什么是就業心理危機干預
1、心理危機干預
要解釋就業心理危機干預的定義,首先要從心理危機和心理危機干預的概念說起。心理危機是指當當事人面臨周圍環境的突然改變或重大生活事件時,表現出的思維或行為的紊亂及困擾,并導致當事人心理表現為失衡狀態,心理危機的出現是因為當事人意識到刺激事件超出自己的應對能力,心理平衡被打破,而非刺激事件本身 [1]。而心理危機干預是從心理上解決當事人迫在眉睫的危機,使癥狀得到緩解和持久的消失,使心理功能恢復到危機前水平,并獲得新的應對技能,以預防將來心理危機的發生 [2]。
2、就業心理危機干預
就業心理危機特指對于畢業生而言,由于無法找到滿意的工作,也無法自己排解就業壓力,在生活事件和精神壓力的雙重壓力下,出現了以往生活經驗和現有生活條件均無法克服的困難,使畢業生于痛苦、焦慮、不安的狀態??梢?,就業心理危機的發生,是畢業生面對就業生活事件時表現出的心理失衡狀態。所謂就業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心理危機干預是指就業壓力導致畢業生出現心理危機狀態時,心理干預者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幫助、引導畢業生擺脫危機狀態,恢復心理平衡的過程。
就業心理危機干預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避免當事人自傷或者傷及他人;二是盡快恢復心理平衡狀態。在畢業生處于就業心理危機期間,有效的就業心理危機干預就是心理干預者幫助畢業生獲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安全感,緩解和減少畢業生由就業心理危機引發的強烈的恐懼、焦慮或壓抑的不良情緒狀態,使當事人學會應對危機的有效策略與健康行為,從而對自己近期的生活有所調整,增進心理健康水平。
二、心理危機干預的理論模型
國外心理危機干預的理論模式主要包括四種,即平衡模式、認知模式、心理社會轉變模式以及社會資源工程模式 [3]。
平衡模式認為,心理危機中的個體通常處于一種心理失衡或情緒失衡的狀態,以往的應付機制和問題解決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當前情景的需要,心理干預的目的在于幫助當事人重新獲得心理危機前的平衡狀態。
認知模式認為心理危機源于對生活困難和創傷事件的錯誤性認識,通過改變當事人不良的認知和思維,特別是改變非理性的認知和自我否定的概念,當事人就能夠獲得對生活危機事件的掌控。
心理社會轉變模式認為人是遺傳、環境和學習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產物,心理危機是在心理因素、社會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因此,心理干預者應當引導當事人從心理、社會和環境三個方面來探討心理危機干預的方法。
社會資源工程模式是在給某些社會團體面臨心理危機時提供支持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主要內容包括給予當事人以教育、支持和訓練。目的在于當心理干預人員有限時,通過提供最初的危機干預和減輕情感上的痛苦,使團體內部的心理資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國外心理危機干預的具體實踐具有如下幾個特征 [4]:一是階段劃分理念,將心理干預過程劃分為幾個階段,針對不同階段的具體特點,采取不同的干預方法;二是整合性傾向,即把不同的心理干預模型加以整合,以便使心理干預的效果達到最佳水平;三是特異性發展,針對不同群體、不同壓力情境進行進一步的劃分,從而發揮心理干預的特異性效果。
三、大學生就業心理危機干預
大學生就業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研究,是根據危機管理理論和心理危機的干預理論,找出大學生就業心理危機發生的各種影響因素和應對心理危機的各種資源,形成預防就業心理危機預警的工作機制,規范就業心理危機干預的步驟和方法,使大學生就業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具有科學性和操作性。大學生就業心理危機干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預的過程主要包括3個步驟,即教育階段、技巧建立階段和應用階段。
在就業心理危機干預的的教育階段,咨詢師首先需要與當事人建立良好的治療關系。然后需要站在當事人的角度,解釋、說明就業心理危機的應激反應,教導當事人分辨出情緒、行為、思維等方面的不同反應,協助當事人對就業心理危機的本質有較好的了解。本階段側重于為當事人提供信息和支持,幫助當事人接受所面臨的就業壓力與自身反應,鼓勵當事人面對就業危機,表達、宣泄與消極事件相伴隨的情感。教育階段的目的是讓當事人接受、理解就業應激現象是自然現象,了解正常的應激反應。
在就業心理危機干預的技巧建立階段,重點在于提供給當事人各種應用在就業壓力情境中的專門的行為與認知應對技術,包括放松訓練、從眾、認知預演和自我指導等。這個階段也包含直接行動,諸如:收集焦慮、恐懼的資料、明確地確認何種情境會帶來壓力、做一些不同的事情來減低壓力,以及學習有關的放松方法等。技能訓練包括認知應對技能,讓當事人了解適應與適應不良的行為。讓他們學會不同的自我暗示方式,并不斷地反復練習。咨詢師要幫助當事人認識其所具有的應對資源,并同時學習新的應對方式。通過治療改善當事人否 認回避現實的錯誤行為方式,提高適應能力。治療時既要盡量消除應激事件的影響,也要注意改造當事人不良的個性特征。
比如說,可以使用暴露療法減輕當事人的恐懼和焦慮的狀態。通過反復的重復暴露于與就業壓力有關的產生不良反應的過程,使個體的焦慮可以成為一種習慣,而焦慮出現之前的觸發因素則可能喪失作用。還可以采用認知治療的技術,教會高校畢業生識別就業危機相關的或癥狀相關的非理性信念,這種信念可能影響他們對境遇的反應和導致強烈的負性情緒。高校畢業生學習以邏輯的、循證的方式去挑戰他們的思想或信念。咨詢師幫助高校畢業生評估可供選擇的解釋,因此判定信念是否有益和是否準確反映現實,如果不是,就需改變和修正那些不合理信念。
在就業心理危機干預的應用階段,重點放在將認識和行為改變從治療中轉移到實際的生活中,并予以維持。教導高校畢業生應對技能顯然是一種復雜的程序,依不同的處理方法而不同。對當事人而言,單單暗示他們新的觀念和應對策略尚不足以導致改變,他們必須練習新的自我暗示,并把新技能應用到真實的生活情境中。
四、結語
就業心理危機干預過程中需要完成兩個方面的任務:一是給予處于就業心理危機中的當事人以幫助和支持;其次是要對其進行引導和教育,鼓動他們利用自身的潛能來解決問題。廣義的就業心理危機干預融教育、培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訓、預防、干預為一體,它不僅要關注己經出現就業心理危機的學生個體,也要從群體的角度抓好就業心理調適能力的培養以及心理問題預防機制的建設。在本課題的研究過程中,更多是從狹義上的、心理危機干預的角度出發,來尋求大學生就業心理危機問題的應對方法。
[參考文獻]
[1]蔣志勇.建立大學生心理危機預警及干預機制的探討[J].中國成人教育,2006(3).
[2]梁軍.危機干預與創傷治療方案[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