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20:59
序論:在您撰寫自由教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9世紀以來,大學開始有限度地介入社會,并逐步從社會的邊緣走到了中心?!懊恳粋€較大規模的現代社會,無論它的政治、經濟或宗教制度是什么類型的,都需要建立一個機構來傳遞深奧的知識,分析批判現存的知識,并探索新的學問領域。換言之,凡是需要人們進行理智分析、鑒別、闡述或關注的地方,那里就會有大學”。無論是社會經歷涓涓細流般的改革,還是暴風驟雨般的革命,大學都屹立于世,特別是在政治論哲學盛行之時。人們最初進入大學的目的是為了做好今后生活的準備,可當他們一旦踏入了大學的校門,就會驚訝地發現,原來大學和學院就是生活的本身,它們不再是一首插曲,而是成為了主旋律。因此,“大學現在不僅是美國教育的中心,而且是美國生活的中心。它成為僅次于政府的社會的主要服務者和變革的主要工具,……它是新思想的源泉、倡導者、推動者和交流中心”。正因如此,宗教和教會此時難以像以往那樣在大學中占據統治地位。特別是到了19世紀末,隨著工業革命的廣泛推進,“垂而不死”的資本主義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并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沖擊著教會的枷鎖。隨著大學從社會的邊緣走向社會的中心,對高深學問的追求已經從當初的為上帝增加榮耀,轉向了知識本身。大學開始試圖掙脫教會的牢籠,以新的方式認識社會、解釋社會,向世俗化方向發展。伴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人們源于宗教和神啟的探索發展到了對世界本身的關注。這一過程的變革方式,是通過嚴厲批判圣書、高舉進化論和新物理學,在暗中破壞主教們建立起來的神圣秩序而進行的。既然如此,大學是不是徹底與教會決裂了呢?毫無疑問,正如大學在獲取教會的特許狀時表現出的對宗教的忠誠一樣,大學實際上是采取了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
大學明白,“由于學者完全并且只能是上帝的仆人,因此,其自由是由一個超人的權威批準的。所以宗教信念是學術自由的必不可少的特點”。大學天然不是教會,但它卻始終以宗教的虔誠和對上帝和真理的執著追求來約束自己。在這個意義上,世俗權力和已有權威并未消退,只是被大學的自我約束機制所取代。這些約束機制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大學的學術自由。學術自由的本義,即是作為一種社會機構的大學在不受控制、威脅的情況下對社會的所有方面進行調查和評論。因此,學術自由有其內在的合理性。這種合理性從表面上看是掌握了高深知識的“專業特權階級”服務自我需求的表現,但實際上,學術自由最終還是為了公眾利益而存在。社會依靠高等教育機構作為獲得新知識的途徑,并作為了解世界和利用它的資源改進人類生活條件的手段。對個人而言,追求學術自由更是個人道德感的體現。這種道德感與對真理的體悟一起構成了學術自由的信念。學術自由植根于作為學者的專業團體對高深知識的認識和訓練之中。學術自由是自由的一種特殊情況,它與理智自由相反并僅適用于學術界。學術自由來源于高深學問的性質及其內在邏輯,而公民自由則源自于政治原則和契約精神。學術界并不自然遵循民主政治,而是堅守學術本身的規范。因此,公民的理智自由是每一個公民都享有的權力,而學術自由則成為了作為學術團體的一項特權。強大的教會與作為“特權階級”的學者團體在學術自由上達成的共識是一種“妥善保護”的體現。這種學術保護即是教會對日益壯大的學者社團的妥協,更是學者社團對真理和信念的堅守與執著。一旦擁有了學術自由,學者社團便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學者王國,與教會形成了對立?!叭绻恋K了一個學者追求真理到它所能到達的任何地方,如果他們用神學枷鎖束縛了學術思想,即使很松,那他們也是在那個范圍內侵犯了學者王國的自治權”。從此,學者王國開始形成自己的規范,并用學術自由捍衛自身的權利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即便是在教會所屬的大學中亦是如此。因此,北美天主教大學國際聯合會認為,天主教大學也不應該接受宗教裁判的控制、審查或監督。而對教會中的牧師來說,“如果牧師想成為學者,他們就必須擁有學者的傳統學術自由。因為,如果學術研究不是因為學術成就而受到尊重的話,它就不會對教會有任何貢獻”。可見,學術自由已經從最初的“妥善保護”轉變為教會和學者王國間達成的共識,從而奠定了隨后幾百年來西方大學的靈魂和根基。
二、“有而無在”:作為現代教會的大學
現代大學已經成了知識的工廠和現代社會的思想庫。在獨立發展的軌跡和社會轉型的過程中,大學保持著自中世紀以來的傳統,同時也鞏固著自身在社會中的核心地位。柏林大學的創立,使人們認識到了大學的社會擔當,認識到了研究對教學的裨益,盡管最生動地把教學和科研結合在一起的是在新大陸上建立起來的現代大學??茖W研究使大學重新煥發了生機,并在與教學的結合中把大學引向深沉。正如杜威所言,對于智慧的信念仿佛變成了本質上是宗教的東西。對通過學者研究獲得的不斷揭示真理的信念,究其本質而言,要比其他任何一種對完美的宗教啟示的信念都更加具有宗教性。在這里,大學教師儼然成為了探求和傳授真理的“高級牧師”,而大學則變成了世俗的大教堂,變成了凈化人類靈魂的場所。人們不再依賴教會作為判斷事物的標準,取而代之的是對大學的價值和信念的推崇,并最終產生了對大學的依附心理?!皩τ谠S多人來說,大學已經成為社會中超自然的機構,因為它似乎發展著社會的概念。在這里,人們感到自己身后有強大的后盾———學者、學問、書籍、思想和過去”。誠然,這種依附心理最初來源于宗教對人們的啟示。正因如此,大學在認識論和政治論哲學的交替作用下,一方面逐漸走出象牙塔,融入時代和改革的洪流之中;另一方面,大學也在彷徨和失落中試圖找回教會和宗教曾經賦予它的大學精神。大學和學者王國是允許犯錯誤的?!罢鐝那皼]有人會向教皇和身負神授之權的國王提要求一樣,現在也沒有人要求學者事事正確”。對事物的認識總是一個過程。正如圣•奧古斯丁所說,如果能夠認識的都認識了,那么就沒有犯錯誤的權利了。而學者們所做的,僅僅是追求真理,而從來不是窮盡真理。正因如此,大學的發展過程總是伴隨著顛簸,但其對真理的執著卻未曾改變,“人們在真理方面可以自由犯錯誤的社會,在道德方面優越于必須把他們不能理解的東西接受為真理的社會”。伴隨著對真理的追求和大學的擴張,伴隨著科學的革命和學科的形成,知識也開啟了擴張之路,從前居廟堂之高的高深學問也開始以各種形式融入到社會當中。然而大學畢竟還繼承著中世紀以來形成的源自宗教的保守與堅持的一面,大學雖然逐步走向社會的中心地帶,但并不必然地一切都聽從于時代的召喚。正如弗萊克斯納所指出的:“大學不是風向標,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學必須時常給社會一些它需要的東西,而不是社會所想要的東西?!?/p>
今日的大學已不再是昨日純粹的學者社團,不再是以保存和傳播知識為己任的邊緣機構。相反,現代的大學是“昔日學術自治、宗教等級與今日的官僚體系的混合體,而這種官僚體系本身又是在學術自治和宗教等級的相互融合中形成的”。學術自治和宗教等級仿佛是大學的左膀右臂,為大學保駕護航。與此同時,大學教師作為個體的影響力也引起了人們的反思。無論是梅貽琦的“大學者,大師之謂也”,還是如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教授Rabi所言“教授們并不是哥倫比亞大學的雇員,教授們就是哥倫比亞大學”,都表明大學早已被賦予了人格化的特點。大學教授作為高深知識的占有者和傳播者,往往有著超凡的魅力,為社會所敬仰。他們也往往會突破自己的學科限制,對公共事務品頭評足,成為所謂的“公共知識分子”。學者關注社會問題并進行專業性的反思并無妨,只要是在其自身的研究領域之中,任何問題都可以成為研究的素材。不過,正如社會這個萬花筒一樣,學者們誰也不敢保證自己在每一個領域都能像在自己的專業之內那樣游刃有余。值得注意的是,社會對教授們的敬畏往往源自他們對公共事務的評論,并把他們對本專業的權威性移植到其對所有熱點問題的言論上。而教授們往往樂此不疲,并立志從社會的公知變成社會的良知,甚至成為某一派的代表。其實,“魅力非凡的教授必須謹慎小心,不使自己有力的個性發展成為自己變身‘宗教首領’的起點。相反,他們應該注意當教師和當首領之間的微妙而又重要的差別”。不少教授對非本專業領域問題的解讀,在某種程度上往往能夠引起社會的共鳴,而專業的學者往往不會隨便對實事和熱點進行公開解讀,這既是鑒于學術的嚴謹,更是對公眾的負責。而正是有些所謂的“公共知識分子”在某些時候引導了公眾輿論的走向,把大學和學術置于尷尬的境地。大學曾經彷徨過,也曾徘徊過,因為它曾在物質文明極度發達的社會進程中迷失了自我方向。
三,結語
論文關鍵詞:城市幼教資源隨想
經濟的發展讓任何領域都有了不少進步與改善,其中也包括學前教育領域。十幾年前的學前教育并不受重視,教育機構也較渙散,私立幼兒園占學前教育大半壁江山,然而當時的私立幼兒園多以盈利為目的,只管小孩吃喝拉撒睡,不受傷可以讓父母放心即可??茖W的教育教學方法不被重視。隨著國家對學前教育的不斷重視教育管理論文,近年來在許多刊物上都看到有關于幼兒教育的文章論文開題報告范例。多數文章都是致力于如何改善農村幼教資源不足和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方面,城市與農村相比較,城市的幼教資源相對豐富,但總體利用率卻較低,如何將這些優勢資源加以更合理利用成為了一個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
在城市,不管是在幼兒師資的軟實力還是游戲材料等硬實力總體都優于農村。但是由于工資待遇、福利條件、公共設施等方面的差異,使得城市的幼教師資分布極不均衡,多數優秀的幼兒教師都集中在少量的公辦園,而私立幼兒園的整體師資水平較低。
在不同幼教機構間由于競爭也導致園與園之間的閉鎖,在同園內也存在師資的不合理利用和不均衡。有較長教學經驗的幼兒教師多集中在保育和幼兒園行政教育方面,擁有較豐富的教學經驗的教師沒有很好的幫助新的幼兒教師的成長。這樣既不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也不利于保育與教育的完美結合。很多幼兒園的保育員已從事幼教事業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不論經驗還是資歷都遠遠優于新教師,因此形成了倚老賣老的心態,保育員沒有及時將該班幼兒實際情況告訴新教師教育管理論文,導致新教師在處理問題時不太會“對癥下藥”。
在幼兒園中放眼望去,你不可否認的是,幾乎都是女教師沒有男老師。男女教師比例嚴重失調,幼兒園體育活動缺乏論文開題報告范例。雖然女老師比男老師更細心,更耐心,但在城市里的孩子本身運動場地缺乏,社區運動資源不全,加之多數是獨生子女,父母把孩子們當做寶貝,放在嘴里怕融了,捧在手心怕化了,舍不得讓他們做任何的鍛煉如:爬山,游泳等,幼兒正規體育鍛煉就更少了教育管理論文,幼兒園中男孩也更加缺乏陽剛之氣。這樣我們就更需要幼兒園男老師這支隊伍,現在當務之急的是在社會上大力宣傳正確的觀念,讓有意從事幼教事業的男老師大膽光彩的走進來,齊心為幼教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在幼兒教育中,不僅教師資源分布不均,游戲材料也存在分布不均的現狀。
由于幼兒園的經濟實力不同,各園的硬件教學材料與游戲材料也存在差異。有些園所有大型玩具和共享材料區,寬廣的游戲場地,但有些園所卻由于地價等限制,無法擴大規模讓幼兒有更大的游戲場地。有的幼兒園有很久沒有用的或者舊的游戲材料。如在xx市機關幼兒園中,不僅有屬于公有的活動玩具,也有屬于各班的玩具,在班級間有些材料卻沒有合理利用。
既然城市幼教界存在著這么多急需改進的地方,我們應該如何去改進教育管理論文,如何去合理利用?
針對城市幼教師資力量豐富雄厚,各園有各園的特色,怎樣才能將這些資源更合理的利用,以促進該地區幼兒園教育事業的整體發展呢?方法一,可以先由各園推選本園中優秀教師一名,將各園推選的優秀教師集中成三人一組,三名教師共同設計一個優秀的教案活動,到其他的幼兒園公開講學,將各講學實例實況錄播,做成碟子,每個幼兒園一張碟子,甚至可以放到網上供大家學習,每年年末投票選出最優秀教案和教師。方法二,各園推薦一個優秀教案實況錄播教育管理論文,在各碟中評選優秀教案公開講學,這樣既可以促進教師與教師競爭,也有利于幼兒得到更公平和更優秀的教育論文開題報告范例。總得來說就是采取優勝劣汰的方法,將最好的方法和經驗公開給各地區借鑒。
在各園材料或教具的合理利用上,由教育部門用一輛車,在各園公講時,發動該園小朋友將自己不愛的或者不常玩的玩具收集,拿到其他幼兒園讓小朋友們自由挑選,讓幼兒學會與別人分享自己的玩具,在活動過程中,幼兒會得到意外的欣喜,他們會樂于參與,年末再發動各園捐贈一些幼兒自己的玩具,與之前活動剩下的玩具一起捐贈給其他貧困農村教育管理論文,這樣也更有利于資源的合理利用。
雖然學前教育是近幾年才逐漸被重視,但幼兒園卻早已存在數百年。有著上百年教學經驗的幼兒教育也存在著許多問題,需要我們發現,有許多寶貴經驗需要我們繼承。作為一名最貼近幼兒生活的教師,應當在實踐教學活動中善于發現和解決問題,在實踐中去證明理論,將實踐經驗提升為理論,在不斷的教學反思中提高自己,努力促進每一位幼兒良好的發展,以共同促進幼教事業整體的發展為己任。
論文關鍵詞:別讓愛溺了孩子
隨著社會高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如今身處在幼兒園里的孩子們接觸的事物多為高科技產物。相比以前的孩子而言,現在的幼兒思維更加敏捷,思考意識強,更富創造力,想象力。但由于其父母大多工作繁忙,孩子的教育問題基本都委托于老一輩,而爺爺奶奶們的過于寵愛,很難促進孩子這些能力的發展,導致現在的孩子出現自私霸道,嬌氣自負,缺乏耐心等嚴重問題。如:孩子早上一起床,爺爺奶奶就會馬上幫孩子穿好衣服鞋襪等;玩完玩具孩子拍拍屁股走后,他們又趕緊把玩具都放好;當孩子鬧鬧別扭,哭幾聲時,爺爺奶奶更是心疼的不行,什么都依他,什么都滿足……
這些孩子從小過的就是小皇帝的生活,以致進幼兒園后,發現自己生活的環境截然不同就會很不適應幼兒教育論文,產生許多問題。以下是我將在大學專業理論中學到的知識結合實際考察整理出的“關于學前兒童的綜合問題分析理論”,在此與同樣關注學前兒童教育問題的朋友們分享一下:
一、孩子用哭來表達自己的各種情感。一般剛進入幼兒園的孩子們,會出現兩種表現:一種比較沉默,甚至可以不和周圍的人說一句話,抱著自己的玩具就可以玩一天;而另一種是屬于讓老師比較頭疼的,一天到晚哭個不停,飯菜不合意了哭、小朋友拿他的玩具哭、甚至看著別的小朋友開開心心的玩也哭。其實,他們的每一個哭泣都蘊含了其深層的心理原因:1.沒有安全感會哭。當孩子們離開了爸爸媽媽的溫暖懷抱,沒有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不在受到眾人捧著的關注,心理難免會覺得沒有安全感,認為和家人長久以來建立的依戀關系被迫瓦解,因此就會以不說話或是無理由的哭來引起老師的關注。2.情緒不滿時會哭中國。有的孩子從小在家習慣了嬌身慣養的生活,遇到不喜歡吃的菜就會拒絕吃飯,直到家長重新做些自己合心意的。可到了幼兒園就不同了,看到自己不喜歡的菜哭也是無濟于事的,因為老師會用盡一切方法讓他知道不可以挑食,不可以浪費。此時他就會感到自己受到的對待產生了變化,因此通過哭來表達自己不滿的情緒。3.拿走了玩具會哭?,F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里的玩具都屬于他自己,所以不能容忍和他人共享玩具,看著幼兒園里的玩具被別的小朋友拿去玩時,就會產生哭鬧不止的過激行為。4.不能獨立處理問題會哭。當孩子們解決不了一些老師認為他們應該自己處理的問題時,就會小聲哭泣。因為以前在家,只要自己一哭泣,就會很快得到大人們的幫助,即使是解扣子,穿襪子等事。這會在他們腦海里折射出一種概念,每當有問題出現時,就以哭來得到別人的幫助,不會自己去想辦法解決。因此,從上述事例中不難看出,現在的孩子由于從小家庭環境的影響,獨立性意識明顯較弱,很有可能造成以后消極的去面對困難。
二、每次老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總會有那么幾個孩子說“我不會”、“你幫我做”、“我不玩這個”,其實他們所要完成的事情是很容易的,只是他們想到以前在家里都不用做這些,此時的抵觸情緒就已經抹殺了信心?;蚴侵幌胍粋€人獨立完成幼兒教育論文,不愿意和別的小朋友一起思考,只希望老師關注他一個人。這也是我特別關注的一個問題,現在的孩子都是被家里5、6個人關注著長大的,會覺得自己就是應該被眾人捧著、關注著,做事自然會比較自私,不會考慮和別人共同合作。因此,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在幼兒教育問題上,都應有憂患意識、開放意識、超前意識,明確社會轉型時期對人的素質的新要求,開拓思路,努力探索幼兒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
或許看了以上論述,大家會想到家庭教育的觀念與方式對孩子的影響是多么的大啊,而且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也是有很大的責任和義務去幫助家長們共同教育孩子的。擁有良好的獨立意識、合作意識,不僅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而且還能增強他們在社會生活中的生存能力。這些能力,都應從小培養,具體來說,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在日常生活,教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獨立性
著名的意大利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十分重視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他認為“2~3歲的兒童自我意識開始了萌芽階段,隨著其身體的發育、活動范圍的擴大和活動能力的增強,了解和探究客觀世界的愿望也就越來越迫切,喜歡獨自去探知這個新奇的世界”。此時家長的教育觀念和行為表現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孩子年齡小,塑造性很強,家長作為孩子的一面鏡子,一定要給予正面,正確的引導方向;而幼兒教師在進行教育時也可以利用講故事、形象直觀等形式讓孩子們學會去區分是非黑白中國。
二、幫助幼兒在人際交往中培養合作意識
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該積極鼓勵孩子與外界交往,讓其在交往中學會與人溝通,分享、獲得為人處事的方法和良好的應變能力。與同伴玩耍游戲是幼兒最常見的一項交往活動,幼兒許多意識和能力都是在與同伴交往中形成的,也許在此過程中孩子們會因為意見不同而產生矛盾,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一種促進孩子成長的方式,讓他們學會忍讓,寬容,相互合作,以便更好的去適應社會。
三、成人應在平等中與孩子進行交流
幼兒具有好奇好問的天性,他們對看到的事物都會問上一個為什么,對待他們所提出的問題幼兒教育論文,我們都應支持他們開動自己的腦筋去尋找答案。成人在與幼兒的交往中,應注意自己說話的口氣和方式。作為一名學前教育的教師,更是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盡量與孩子平視,不要讓孩子們仰望你覺得高高在上,最好用商量的語氣發出做事的要求,而不是命令他們做什么。給他們一種小主人的感覺,讓他們在活動過程中感受到獨立做事的快樂,同時要對他們做出的努力給予充分的肯定。多組織一些團隊活動,讓孩子們共同完成一件事,感受其中的樂趣。為幼兒的自主、獨立發展創造自由、寬松、愉快的氛圍。
綜上所述,我們在愛孩子的同時,也一定要立足于未來,要為孩子今后的發展和一生的幸福著想,要留給孩子一塊自主發展的空間,使孩子逐步具有主動適應和主動發展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和未來生活。當然,允許孩子自主發展并不是說我們可以對孩子放任不管,而是把握好愛的度,這樣孩子才會獲得最適度的健康發展。只要我們能做到“愛字當頭”、“愛中有嚴”、“愛中有度”、“愛要配合”,那么他們就能在愛中成長,邁出堅實的步伐,頂起的將是一片蔚藍的天空!
1.拓展、豐富幼兒的活動空間幼兒園內孩子的活動環境一般包括教室和室外活動環境兩個部分。一般幼兒教育理念只重視室外活動環境的建設,而忽略了室內環境這一重要因素。教室作為孩子園內學習與活動的主要場所,教師應加強室內環境建設,以溫馨和舒適為宜,制作家庭溫馨墻、寶寶風采展示墻、童話故事書角等。而室外活動環境的建設,則以游戲和自然為主題,既要有多個活動設備供孩子們游樂玩耍,也要提供自然的綠化環境,讓孩子在大自然環境的陶冶中獲得身心愉悅。很多幼兒園由于場地限制,不能提供孩子完整、豐富的室外活動場所,因此結合社會活動環境,挖掘室外活動資源也是幼兒園發展的重要主題。比如組織春游活動,讓孩子走進大自然,接受自然的教育;還有公園、游樂場所等場地的利用,既可以用來組織親子活動,也可以用來開發節日慶典活動,使孩子們在豐富的環境中獲得足夠新鮮的刺激,促進心智的健全發展與思維的開闊。
2.優化教育資源活動幼兒園的教育實施按年齡劃分教育階段、分班的教育制度,目前幼兒教育大致分為小班、中班、大班三個教育段,每個教育段又具體分為不同的班級。由于上課、室外活動全部是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的,因此各個班級的小朋友之間相互并沒有交集。隨著全球化、國際化進程的加快,兒童也將面臨更加豐富開放、競爭激烈、人際關系更趨多元化的社會,如何在幼兒階段培養孩子的開闊性思維、開放的視野、寬廣的心胸與一定的人際交往能力,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主題。因此幼兒園教育應避免分班教學對孩子發展的限制,通過實行混班制的活動為小朋友打開交際圈,讓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都能在一起交往與活動。
比如在晨間活動、室外活動、藝術特長教學等方面,都可以把不同班級的小朋友集中在一起,實行混班制的活動或教學。加強城鄉幼兒園之間的合作、交流。城市與農村之間在生活方式、生活環境、優化教育資源與理念間存在差別,這種差別一方面不利于農村教育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是城市教育的另一潛在資源。通過加強城市與農村之間教育的合作與交流,使城鄉之間的孩子互相交往、互相進入彼此的生活與學習環境,這對孩子是另一豐富、新鮮的信息刺激,使孩子認識到社會的豐富多彩,認識到自己成長的環境外還另有天地。比如開展“城鄉娃娃手拉手”的交流活動,邀請農村的孩子來城市幼兒園做客,讓小朋友模擬社會待客的方式培養孩子社會性能力的發展;而農村的孩子則通過帶來自己家鄉的照片、禮物,講述自己在農村生活的見聞等,豐富城市孩子的視野,還可以通過農村孩子邀請城市孩子去做客的方式,增加城市孩子的見聞,豐富孩子的視野。城鄉幼兒園的合作、交流不僅能促進孩子視野的開闊與社會性的發展,對幼兒園的優化教育資源與管理理念的更新也大有好處,通過借鑒不同幼兒園的管理與教育理念,促進自己園內教育理念的更新與發展。
二、結語
今年秋季,小學一年級學生使用了人教社新編的教材。教材在識字的編排上形式多樣,都是在兒童喜聞樂見的情境中認識漢字。在連、涂、畫、拼、擺等游戲中,激發興趣,鞏固知識,啟迪心智。
一年級學生識字,存在的問題是:學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決這個難題,通過實踐,我發現鞏固識字的最佳辦法便是讓學生進入“游戲樂園”,在輕松、有趣的玩耍氛圍中記住漢字。
我把每天早晨語文課前5分鐘樂稱為“文化早餐”時間。早餐內容分別為識字“游戲點心”、拼音“水果拼盤”、故事“多味醬”……學生興趣十足。
其中,識字“游戲點心”的宗旨就是通過各種游戲活動,使學生在自主實踐中興趣盎然地將所學漢字加以鞏固,加以運用。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開火車(分小組進行):其他孩子學發火車開動的“嗚——咔嚓、咔嚓”的聲音,教師出示生字,讓一組學生按順序讀字音、組詞或分析字形。誰說錯了,火車停下,選其他組的修理員修理(重讀字音),修理好了繼續開(讀錯的學生在車上表演讀兒歌)。
手拉手、交朋友:教師準備一些聲母或韻母相同的生字,學生戴生字頭飾,讀出后,選擇字音中相同部分的字手拉手,交朋友。還可以教師準備字型結構相同的或能組成詞語的兩個生字,讓學生讀后手拉手交朋友。
摘蘋果:出示一幅畫著大樹的畫,樹上掛著寫有生字的蘋果,學生制作果籃(用卡片拼出生字的正確讀音,正確拼讀)摘下對應的蘋果(生字)??尚〗M競賽,看哪組摘的蘋果多。
釣魚:出示一幅畫著池塘的畫,池塘里有許多魚(拼音)。學生說出對應的生字,組成詞,上臺釣魚。也可分男女、小組競賽。
穿衣戴帽:寫出一個不完整的字,讓學生把筆畫補充完整。例如:“田、里、水”。補完之后,學生也記住了“田、里”一豎的不同。(穿戴整齊后)再分別組詞,說一句話。還可以用于由兩個熟字組成的生字。請學生練習合字,如:“日”和“木”合成“果”。
猜謎語、說兒歌:根據字的特點,引導學生猜謎幫助記憶。如能做出動作的字,可以做動作、說兒歌加以記憶。
1.1資源的重復開發且不重視應用
在高校網絡教育資源的建設上,多數院校都非常重視資源的研發,獲得獎項的資源十分多,但是對資源的利用卻鮮有人重視,同時過度的重復研發成為導致資源共享不利的源頭。
1.2太過“自我”
很多高校注重自我資源的研發,甚至在自己并不擅長的領域同樣投入大量的研發資金,一所兩所院校有這樣的想法還可以,但是每一所院校都持這種想法的話就造成了資源的重復開發。每一所學校都想在有專業特色的基礎上成為兼容并包的綜合性學校,這樣就使得資源大量地被浪費,如果每所院校都能在資源共享上多下工夫就可以避免大量資金的投入,同時取得更好的效果。
1.3重視專家評價
在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上很少有學校重視學生對資源的評價,這就造成教學資源雖然滿身“榮譽”,卻很難得到學生的認同。綜上可知,影響我國網絡教育優質教學資源共享的根本原因就是“面子工程”。沒有人關心網絡教育的實際應用,只要資金投入了,建起來了就算完成任務。
1.4網絡教育平臺
網絡教學平臺有效地打破了傳統教學在時間與空間上受到的限制,同時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了個性化教學模式。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主要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則是慢慢吸收理解,學生無法一次性地全部接受,產生厭倦的情趣。隨著新時期的到來,教師逐步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思想,由知識灌輸者轉變成知識引導者,同時還要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方式,豐富課堂形式,而多媒體網絡技術的出現為教師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對學生進行教學,使學生在課堂上可以開展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2國外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狀況
國外的網絡教育不僅起步早,教育理念也比我們先進許多,通過對國外網絡教育的調研,可以發現別人的優點,同時認識我們的不足。
2.1美國的網絡教育
美國的網絡教學資源十分豐富,是世界第一梯隊國家之一。之所以能做到如此豐富是因為除美國政府之外,很多高校和民間組織都在建設網絡教學資源的過程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在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上,美國人會避免資源的重復建設,同時在建成之后保證資源的高度共享。這就保證不會出現大面積重復的網絡教學資源。在美國通過政府建設的大型信息中心有以下幾個:美國教育資源信息中心,由教育部、教育科學院和國家圖書館建設,其中建設計劃周密、功能強大、文獻豐富,同時配有簡單的搜索引擎和專家咨詢服務等;聯邦優質教學資源,通過全美的學生和教師共同提供學習資料。另外還包括麻省理工和俄亥俄州圖書館建立的教學系統,在這里很少有資源重復建設的地方,充分享受資源共享帶來的快捷和資金的節省。
2.2加拿大的網絡教育
加拿大也是通過政府發起項目,建立面向所有加拿大人開發的網絡教學資源。
2.3澳大利亞的網絡教育
由于澳大利亞地廣人稀的特點,必須大力發展遠程網絡化教育,所以早在1995年,澳大利亞就已經開始網絡教學的開發,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綜上可以看出,國外在網絡教學上的重視以及避免資源重復建設造成浪費方面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借鑒。
3國外網絡教學資源共享建設的經驗總結
3.1主體多元化
在國外的網絡教育資源建設上多以政府為主體,但是不排除其他機構和群體建設的教學資源。這說明在建設的態度上外國一般采取的是兼容并包的態度。具體主體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就是政府機構為主體,包括ERIC、FREE等等;第二是各類名校或者高校聯合建立,包括MIT、NTU等;第三以專業的學術協會為建立者,包括EdNA和FLAG等等。
3.2政府提供主要經費
在對國外的網絡教學資源進行調研過程中可以發現,以上這些網絡教學機構的建立經費都是由各國政府出資。事實上,網絡教學資源關系到的是一個國家或者民族的未來,由政府出資名正言順、合情合理。
3.3公司提供技術支持
在國外的網絡教學資源建設過程中,許多世界知名的IT企業或通過軟件或通過硬件進行支持,因為這些企業能夠看到教育對于國家及民族的重要性。同時由于企業的技術力量相對雄厚,并且管理方面也足夠靈活,這可以不限制學術的交流和借鑒,并且提供穩定的服務。
3.4資源共享
在資源共享上分為免費和付費服務兩種,在學術上的資源共享一般都是免費的,只有用于商業利益的共享才需要付費,一方面保證了知識產權,另一方面也為人們提供了最大化的便利。并且無論免費還是付費資源,都由政府機構保證資源的權威性,不會出現信息錯誤以及質量低劣的服務。
3.5學生評價系統
每年都會有專家和學生共同對反饋的意見進行處理,這就保證以上的教學資源不是僅僅為了應付專家的考核,更多的是面向學生尋找應用上的不足。通過這樣一個系統,可以保證網絡教學資源的良性的可持續的發展。
4國內網絡教學資源共享的反思
4.1政策指導
針對國內網絡教育缺乏資源共享這一情況,教育部通過制定《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教育部關于實施全國教師教育網絡聯盟計劃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性文件把建立優質網絡教育資源共享作為網絡教育重點發展對象。
4.2陳舊的觀念
很多國內學校都被“要有自己的辦學特點”這樣的傳統觀念所束縛,所以在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上也力圖保證自己的辦學特色,但是這樣的觀念與網絡資源共享是格格不入的,考慮到網絡教學的其他要求,就必須要有切實的改變。首先就是改變傳統的觀念,認識到網絡教學的意義。
4.3成立區域聯合機構
國內67所高校組成的教學協作組打響了網絡教育資源共享的第一槍,之后在農林和師范院校同樣成立了協作組,眾多的網絡教育隊伍開始整合資源,建立統一的網絡教育平臺。
4.4制定技術規范
現代遠程教育技術標準化委員會成立之后,已經開始著手根據世界先進技術并結合我國國情制定相關的遠程教育技術標準。有了此規范之后,網絡教育技術設計結束了無規可循的局面,同時不同院校重復設計這一情況也會有明顯的改善。
4.5建立試點
任何項目的上馬都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成功的,針對我國以往網絡教育存在的弊病,在試點階段一定要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并解決掉,絕不可以出現“按下葫蘆浮起瓢”的情況,要在試點階段就呈現出最好的一面。
4.6正確認識評價的意義
要知道網絡教學不是為了應付專家們的檢查和評價,評價是要由學生提出,并且針對學生的意見進行改變。這需要我們認識到網絡教學系統是為誰服務的,是向誰負責的。網絡教學系統是為學生服務,向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負責的。
5形成良好的共享機制的諸多因素
要形成良好的共享機制,并不是很簡單的事,人類出于自私的天性,都希望事物朝著有利于自己的方向發展,但是如果人人都這么想就很難把一個利國利民的好事辦好,所以針對這一個問題,必須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變化。
5.1改變陳舊的理念
基于網絡教育的特點做出相應的改變是網絡教育發展的基礎。網絡教育具有什么特點呢?前面我們已經提到過網絡教育是集協作性、交互性和開放性為一體的教育平臺,是符合終身教育這一理念的教育平臺。針對這些特點就要在各院校間建立開放協作的觀念。首先是要在教學資源建設上實現共享,這樣在不同院校之間的協作之中同樣可以提高水平相對不足的院校的能力,同時在學習過程中加強學生與資源的互動,在學生能力提高的同時可以提升教學資源的質量,讓學生作為教學資源的受益者的同時也成為教學資源的創造者,這樣才能為網絡教育實現可持續發展。其次,不要搞重復建設,重復建設是財力和人力的最大浪費,在資源使用上以資源共享為除教學質量外的第一目標,同時注意知識產權的保護,不能讓作者寒了心,才能保證資源的開發上能夠有后續力量。
5.2以政策為導向
這里所說的以政策為導向不是被動地接受國家的政策,而是需要為國家政策的方向提供自己的建議,發揮個體的力量和優勢,看國家看不到的地方,從而為網絡教育的提升盡自己的責任。
5.3有組織有發展
從建立小范圍的學習組織出發,逐步建立一個全國統一的網絡教育組織,這樣才能最大程度整合所有教育資源,做到完全的無冗余的網絡教育系統,整合所有優勢資源,讓網絡教育成為現代乃至未來教育的主流,成為教育這塊蛋糕的重要部分,而不是奶油上的點綴性質的水果。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網絡教育的全部優勢。
5.4充分考慮共享的有償性
由于要實現完全開放的共享機制,這里就不得不考慮到共享的有償性。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完全放棄利益的貢獻自己的資源,畢竟人活著是要吃飯的,所以有些人以此為生存手段也在所難免,這樣就需要重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為有償共享資源提供空間。
6總結
一、強化組織領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保障
1.加強宣傳,統一認識。運用會議、廣播、電視等多種形式向社會各界宣傳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重大意義,使教育資源優化配置工程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啟動氛圍。
2.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鄉鎮教育資源優化配置工作領導組,由黨委書記、鎮長負總責,分管教育的副書記具體抓,并將項目任務分解到部門與個人,從組織上保證啟動工作有條不紊,扎實有效。
3.科學制訂規劃。由于行政區域調整,原有的實施方案已不相適應。我們在教育局的支持幫助下,對教育現狀進行認真細致的調查研究,對照省有關標準,結合實際制訂了《匯龍鎮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施方案》。
二、合理調整布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基礎
以提高基礎教育總體水平為目標,增加教育投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穩步做好學校布局調整,做大做強名校,努力改善教育環境,積極推進教育現代化進程。
1.合理調整學校布局,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實施,高質量完成。學校布局調整是鄉鎮教育資源重組和重新配置的一項重要工作,同時也是減少投入、增加效益的一項重要措施。鄉鎮合并之初,我鎮規模學校、袖珍學校并存,共30多所。農村和城郊學校普遍存在規模不足、布局不合理情況,局面比較尷尬,一方面教育投資不足,另一方面又因教育規模,布局不合理而浪費了有限的教育資源。為此,聯陵在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堅持每所學校服務1萬人口的原則,按照“整體構思,分步實施,重點武裝,形成規?!钡恼{整思路,撤并規模偏小效益偏低的學校。5年來,通過港商捐款、政府投資,自籌經費等途徑,共投資1565萬元進行了村小撤并,危房改造,中心校規模擴大、部分農村學校改、擴建。
2.堅持政府撥款主渠道,切實改善辦學條件,實現教育設施現代化。在“一保吃飯,二要發展”的前提下,我們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千方百計增加教育投入,切實改善育人環境,確保教育機制的正常運行。近三年全鎮現代化技術裝備投入近300萬元。目前,“四中心”均按標準配齊各專用教室,現代化教學設備齊全,并逐步向村小延伸。鄉鎮撤并以來,鎮財政從未拖欠過教師工資,教師的醫藥費也能如期按規定報支。三、創新學校管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關鍵
鄉鎮學校布局結構重新調整以后,我鎮各校教育規模適度,布局合理。但由于行政區域劃分的特殊性,匯龍鎮依然存在市區學校、鄉鎮中心校、村小三種不同層面的學校,如何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縮小發展差距,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是我們著手解決的關鍵問題。
1.學校之間均衡發展——加大城鄉掛鉤力度。實施市區學校與農村學校聯合掛鉤制度,充分發揮市區學校及中心小學在學校管理及課程改革中的輻射、管理和指導作用,加強校際之間橫向聯動活動,即聯合研究課題、聯合開發校本課程、聯合組織專題教研活動、聯合組織校本培訓等,幫助村小尋找課改的支撐平臺和發展抓手。2所學校升格為江蘇省實驗小學,1所學校升格為江蘇省示范初中,4所學校獲市以上模范學校稱號。
2.領導之間均衡發展一一校級領導掛職鍛煉。好學校必須有好校長,學校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校長的發展。為盡快提高村小的管理水平與領導能力。每學年,片上結對學校(市區學校與村?。┒紩ヅ梢幻<夘I導到對方學校掛職鍛煉,列席各種會議,承擔一定課務,履行校級領導的工作職責,全面參與學校的領導決策工作,全方位地感受對方領導班子工作態度、工作思路,工作方式以及工作作風。取長補短,從理念上、方法上獲得管理精髓。
3.學科之間均衡發展——薄弱學科優秀教師“巡回走教”。為有效解決校際之間學科教學的不平衡性,我們一方面繼續保持聯校在集體備課、聽課、評課的良性發展勢頭,另一方面嘗試薄弱學科優秀教師巡回走教,從切實的教學實踐中批準教學中的癥結所在,并及時調整教學思路、改進教學方法、彌補教學漏洞。近年來,聯校共派出16位老師到村小巡回走教,涉及英語、科學,綜合實踐、音樂、美術等多個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