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20:07
序論:在您撰寫地質科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高職院校課堂教學的改革,需圍繞職業導向的專業建設來實施,企業行業職業崗位所需的相關知識、技能、職業素養等構筑了專業建設的方向、目標;在組成專業建設的課程體系下,具體課程課堂教學的改革,還需要根據課程本身的特點進行,一門課程及至一個專業要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必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形成自己的特色。
(一)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
地貌與第四紀地質學課程內容廣泛,是一門綜合性課程,實踐性、應用性極強,課程的教學需從高職院校的學生實際出發,本著“理論夠用突出實踐”的原則精選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突出實踐的環節,結合與企業行業職業崗位相關的工作內容及案例進行教學.
(二)教學方法的改革
學習過程中需要增加實習實踐課的比重。其次,從學生個人角度出發,應重點突出個性化教學。進行個性的培養是我國教育急待進行的改革。第三,各種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教學實踐證明,現場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教學、合作教學等是本課程最實用的教學形式。課堂教學之外,充分利郵箱、QQ等網絡聯系方式,以及班級相關活動等及時反饋信息,鞏固課堂教學效果,做到與學生充分交流,了解學生現狀,對授課內容及方法進行調整,在后續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不斷豐富完善課堂教學。
(三)注重實踐課及技術技能的訓練
應用類課程要貫徹“能力為中心”的教學指導思想,這就需要在實習實訓中注重做到知識的活學活用,針對不同區域、不同專業的要求,在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前提下,增強實用性。如在云南區域,在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工作中,根據專家多年的實際工作經驗,第四紀沉積物應注重沉積“相”的學習,即不同類型第四紀沉積物的識別,而沉積時代對其工程地質意義的影響往往不大。反之,有的沉積物如黃土,幾大類型黃土的工程性質相差明顯,往往與形成時代、地層序列密切相關,這就需要緊密聯系形成時代學習相關沉積物的性質。在技能培養方面,做到基本技能的反復訓練,如沉積物巖性、沉積類型的判別,地層產狀的測定、沉積環境的初步分析等,注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
(四)重視職業素養教育,培養終身學習的理念
高職院校的課堂教學同時承擔著高素質及高技能人才培養的任務,而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仍在課堂教學。在教學中要有效滲透思想教育內容,培養健康的職業理念,做到循序漸進、不斷積累,加強職業素養的養成。培養終身學習的理念也是現代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知識、理論的學習方面,高職院校多強調理論夠用,不追求知識內容的系統、完整,但在本課程的教學中,發現知識、理論的系統、完整畢竟是學生今后較高層次的發展目標,針對職業導向的高職教育而言,可以圍繞具體的職業需求構建課程體系,進行相應的課堂教學,但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發展,應該在個別教學、拓展課程等提高的環節,適當兼顧學科知識的框架、體系,因材施教,開放式教學,并培養學生面向未來的學習、發展理念。教學不僅是為了教會學生新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獨立獲取知識的方法,培養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從“學會”轉向“會學”。學生只有具備了終生學習能力,學到應用性的知識和技能,才會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更新知識,與時俱進,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高職院校學生往往活潑好動,具有創業的內在優勢與動力,創業教育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針對學生的未來發展,也應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創業、積極生存的能力。
二、第四紀地質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
高職院校的課堂教學改革,要求切實抓好社會需求導向。著眼于高職院校課堂教學改革的趨勢,本課程在實踐教學中力求做到:
(一)立足現實,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突出實踐
現實條件是進行課程教學的客觀基礎。限于多方面的因素,如職業院校的總投入不足而帶來的硬件、軟件條件的落差,但最突出的是地學進行工作的場所是廣闊的大自然,其中的諸多工程地質現場條件多難于室內或學校內部進行模擬,但職業導向的教學改革又對相應的實踐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學資源,周密科學安排相對集中統一的教學實習,并利用現代科技設備創造條件加深實踐性課程的相關內容,是進行地貌與第四紀地質學課程課堂教學的現實途徑。
(二)加強專業課程間的聯系與溝通
課堂教學主要圍繞專業建設進行,如何發揮專業相關課程的作用,并且做到協同進行,也是進行高職教學改革的關鍵?,F在適合高職專業教學的教材還相對較少,各專業課程選用的教材協調性差,往往具有理論內容過多、重復,職業技術技能表現不強,與實際施教條件差異較大等現實情況,并且各專業教師構成也較復雜,有工科、理科教師,有企業行業來源,也有校外兼職、退休返聘來源,建立相關教學制度,充分進行課程教學內容的討論、協商,并進行相應的教材建設,明確課堂教學的具體目標,方能增強實效,真正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第四紀地質在專業課程設置里處于承上啟下的重要位置,內容多而廣泛,與前期、后續課程聯系密切,在專業教學中易于產生專業導向性不強及過多涉及后續課程的相關專業知識等較片面的問題,這都需要著力聯系相關課程的教學,明確具體的教學內容、任務,增強教學的實效性。
(三)進行開放式教學改革
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充分聯系行業企業,共同進行課程建設。課程教學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須及時、充分了解行業企業的崗位要求及變化,適時調整課堂教學的相關內容,拓展服務領域,并在行業企業充分參與下,加強職業技術技能的實習實訓,并促進知識的領會與掌握。當前雖然存在企業積極性不高,校企合作難度大現實問題,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結構的轉型與提高,企業行業的提升及與職業教育的協同發展已成為必然。及時了解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特別是對于所需人才的具體要求及期望,進行有效溝通,在課堂教學中方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課堂教學及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前瞻性。高職院校要在校企合作中真正發揮主導作用,還需要在第二個方面著力實施:經常聯系高水平的職業院校,不斷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不斷進行課堂教學的創新;在專業上,聯系相關的科研院所,了解學習最新的科技動態及其向實際應用的轉化,從而在區域行業企業的發展中,真正起到引領作用。這些都需要課堂教學前瞻性地進行相關工作。
三、結語
根據國家和湖北關于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有關文件精神,我局以不增加機構、不增加編制、不增加經費為前提,以加強地質找礦、地質環境監測保護工作為主線,以把職能改明、把體制改順、把機制改優作為基本目標,進一步理順事業職能、優化結構布局、盤活編制資源,重塑省、市級地質調查隊伍格局,建立滿足湖北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地質工作公益服務體系,為促進全局突破、轉型、改革、發展,推動全省地質工作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
(一)深化局機關改革
把握省委、省政府對地質工作的宏觀要求,進一步梳理、明晰、界定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工作事業職能,并據此對原定名稱、內設機構、人員編制進行調整、充實,擬劃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1.變更局機構名稱
參考廣東、海南等省局的做法,擬將 “湖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 更名為“湖北省地質局”。2.調整內設機構。擬增設3個部門、撤銷1個部門,細分、強化地質工作業務部門,內設機構由12個調增為14個。
(1) 恢復設置總工辦,配備2名副總工程師(正處級),主要負責統籌全局科學技術工作,加強地質工作業務指導與協調,提高成果質量和實效。
(2)撤銷工程地質處,增設城鄉地質處,主要負責農業地質、城市地質調查以及富硒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工作;增設安全質量監督管理處,主要負責安全生產、質量監督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3)將科技處更名為 “科技外事處”,主要負責科技人才、外事管理、地質裝備建設等方面的工作。(4)保留現有其他部門,其主要職能根據分工酌情調整。3.增加人員編制。局機關人員編制擬由69名增加到84名,新增編制15名,重點充實地質工作業務部門的力量。
(二)深化局屬單位改革
堅持區域性與專業性相結合,落實《省直事業單位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對現有地勘單位重新定位、調整規范、合理分類,做實做強做優地勘單位。
1.優化結構布局
本著 “野外地質隊做寬,在漢單位做?!?的原則,啟動新一輪戰略性隊伍結構調整,在進一步加強地質找礦隊伍建設的同時,著力加強環境地質隊伍建設,重塑省、市級地質調查隊伍格局。
(1)完善全省地質勘查工作體系
——保留省地質調查院,主要承擔全省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勘查,以及相關綜合研究等任務,為省有關部門提供綜合性地質技術業務支撐?!A羰《鯑|南地質大隊等6個區域性綜合地質隊,主要承擔所在轄區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勘查任務,為當地政府和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提供綜合性地質技術服務;保留省地質實驗研究所等6個專業地質隊,主要承擔各自專業領域的基礎性、公益性地質工作任務,為省有關部門提供專業性地質技術服務。
(2)構建全省地質環境監測保護工作新體系
——保留省地質環境總站、省地質災害防治中心,主要承擔全省基礎性、公益性地質環境監測與保護、重大地質災害防治等任務,為省有關部門提供綜合性環境地質技術業務支撐?!?10 個區域性地質環境監測保護站(即武漢、襄陽、宜昌、黃石、鄂州、黃岡、咸寧、孝感、荊州、恩施站),主要承擔所在轄區基礎性、公益性地質環境監測與保護任務,為當地政府和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提供環境地質技術服務,接受當地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業務管理,基本實現全省主要地級市地質環境監測保護機構布局全覆蓋。原則上,當地已有地質隊的設在地質隊,沒有地質隊的將其職能賦予相關單位。
2.適當整合機構
擬將省地質調查院與省區域地質礦產調查所合并重組,將湖北國土資源學校并入湖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撤銷局招待所,局屬單位由28個減少為25個。
3.規范單位名稱
按其職能定位和專業屬性,統籌調整、規范地勘單位名稱。原則上,野外隊以“湖北省地質局第×地質大隊” 冠名,加掛所在地區地質環境監測保護站的牌子;專業性地質隊主要以 “湖北省地質局××地質隊” 冠名,恢復其作為專業地質隊的本名;其他單位依其主要職能定位酌情確定。
4.初定單位類別
依據社會功能、職責任務、服務對象和資源配置方式等情況,對照《省直事業單位分類工作實施方案》進行分類,省地質調查院、省富硒產業研究院(即原地質科學研究所)、省地質環境總站、省地質災害防治中心、局機關后勤服務中心、局培訓中心等6個單位劃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其他19個單位全部劃為公益二類事業單位。5.減少人員編制。根據湖北省統一政策,調整規范后事業編制按現有在編人數加上現有空編的15%進行計算,即核減現有空編的85%。
二、分類改革的進展情況
目前,我局提出的分類改革意見已在省編辦主任辦公會議上原則通過,正式請示文本已上報省編辦待批。經反復爭取、協調,省編辦同意我局更名,同意機關新增2個處室、新增15名編制,同意局機關劃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同意局屬單位由28個減少為25個,同意局屬單位更名、掛牌,同意省地質調查院等6個單位劃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其他19個單位劃為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局屬單位累計核減事業編制1787名。下一步,省編辦將重新核定我局及局屬單位“三定方案”,各單位事業編制有望在核減后的基數上適當增減變動、內部調劑。我局將繼續積極做工作。
三、分類改革的工作做法和體會事業單位分類改革
是促進地質事業發展的難得機遇,也是推動自身改革發展的迫切需要。在工作中,我們把分類改革作為頭等大事來抓,著重把握以下四個環節,主動改革,爭取最大的改革紅利,取得了明顯成效。
1.是加強領導
省直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啟動后,局黨組高度重視,立即成立了以局長、黨組書記為組長、局黨組成員為副組長、機關處室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分類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分類改革工作,并由分管副局長掛帥,組成工作專班,具體做好分類改革日常工作。尤其是局長、黨組書記把分類改革抓在手上,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點問題親自過問、重大事項親自督辦、關鍵環節親自協調,保證了分類改革有序推進到位。
2.是把握政策
在吃透中央和湖北有關文件精神的基礎上,由局領導帶隊,分赴8個兄弟省局考察學習,并發函其他兄弟省局,廣泛收集相關文件資料,認真對比分析,探詢政策空間。同時,由分類改革工作專班牽頭,發動局屬各單位梳理支撐事業職能的政策性文件,匯編成冊呈送省編辦,為最大限度地爭取事業職能提供了有力依據。
3.是頂層設計
在局領導的直接指導下,分類改革工作專班邊學習、邊調研、邊做頂層設計。在設計分類方案時,把握三個前提(遵循政策導向、強化事業職能、保持隊伍整體穩定),堅持三個原則(復雜問題簡單化、頂層設計上層突破、內部事務內部消化),立足三個目標(保機構、保編制、保經費),抓住三個重點(凸顯公益屬性、明確職能定位、完善隊伍布局),按照梳理公益職能―初步劃分類別―細化各自職能―確定各自編制―形成總體方案的基本工作流程,科學合理進行事業單位分類,先后提出了6個版本的分類改革初步方案,反復醞釀、反復修改,聽取各方意見,逐步細化完善,為進一步深化地勘隊伍改革創造條件。
4.是主動溝通
在工作中,注重加強與政府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凡是與改革有關的政府職能部門,領導小組都指定了專人負責對口聯系,隨時跟蹤了解政府改革方案制定的進展情況及內容,及時主動與相關部門進行溝通,為他們提供政策法規依據,努力爭取話語權。一方面,以開展黨的群眾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邀請省國土資源廳主要領導和有關處室主要負責人到我局現場辦公,在加強廳局合作,推進荊楚富礦、民生地質、新型礦業“三項重點工作”,構建全省地質環境監測保護工作體系等方面,得到了省國土資源廳的鼎力支持;邀請省編辦全體領導班子成員和有關處室主要負責人來我局調研,當面系統匯報分類改革的總體思路和框架方案,贏得了理解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分管副局長帶隊,始終與省編辦保持密切聯系,主動匯報、積極爭取,就涉及的細節問題逐個反復磋商,尋求雙方最大公約數,直至達成普遍共識,使分類改革的構想得以基本實現。
加強交流引導
學生入校后先進行3周的軍訓,然后就接觸到“地質學基礎”這門課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如下情況:對課程學習的目的和作用不明白;課程的內容多,學生缺乏合理有效的學習方法,許多知識掌握不了;由于以上因素影響,學生會有些迷茫,學習積極性不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會導致學生產生負面情緒,影響課程教學和學習效果,甚至造成退學。筆者認為,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加強交流引導。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大一新生對大學生活充滿期待和好奇,對未來充滿憧憬和迷茫。不少學生被動地選擇了現在的專業,缺乏對專業的了解和興趣,甚至還帶有一絲失落和專業情緒。這時他們需要的是真誠的交流和正確的引導,需要被“領進門”。在交流過程中,他們可以逐漸認識到地理科學專業的內涵和作用,了解自己將來可以做什么,然后確立個人的奮斗目標,并規劃和安排自己的大學生活。師生見面交流會是較為有效且可行的引導方式。課程學習之初召開以專業為單位的師生見面交流會,首先向學生總體介紹本專業的培養計劃、課程安排、往屆學生的學習和就業等情況,然后詳細介紹專業課程及授課教師,最后學生與教師交流互動。通過見面會,可以讓學生認識地理科學專業,確立奮斗目標,明白課程設置的目的和意義,了解各課程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從而更好地學習。另外,“地質學基礎”課程講授時通過舉例說明,讓學生理解學習該課程的重要性,了解地質學與地貌學、水文學、中國地理、土壤學、生物地理學、地球化學等后繼學習內容之間的緊密聯系也是有效方法。
精選授課內容
國家對大學本科教育要求之一是“厚基礎”。在進行“地質學基礎”課程教學時,應根據地理科學專業特點和學習目的,從地質學課程豐富的內容中精選出主要內容,并著重加強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教學,把握主次,突出重點,讓學生學習起來有明確的方向和目的。由于地質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地球的物質組成、結構構造、發展歷史和演化規律,因此筆者認為在地理科學專業“地質學基礎”課程教學中,應以礦物、巖石、構造運動、地史為主要授課內容,拓展開來即礦物、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板塊構造、地質構造、地震、地質年代、地殼歷史研究方法、地殼演化簡史(表1)。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結合了青海省省情以及青海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的實際情況實踐了這一授課內容,表現為授課條理清晰,學生容易掌握這門課程的框架和主要內容,效果較好。目前青海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地質學基礎”課程課堂教學選用了宋春青等編寫的《地質學基礎》作為教材[3]。該書特點是內容較為翔實,閱讀材料較多,但學生學習時也抱怨閱讀量大,抓不住重點,定價太高。考慮到授課內容順序安排、編者的個人偏好、地質學的發展、學生的個體差異等因素,筆者向學生介紹了教材的作用及其局限性,并推薦了夏邦棟主編的《普通地質學》,以及陶曉風和超主編的《普通地質學》作為參考教材,推薦了英國地質學家萊伊爾的《地質學原理》中譯本以及許靖華編著的圖書等作為補充,推薦了國內著名的地學期刊編輯部的網站,如《中國科學-地球科學》、《巖石學報》、《地質論評》、《第四紀研究》等作為學習的延伸。
改革教學方法
教學進度表是安排課程教學內容和進度的一種表格,它的填寫對于教學有一定意義。筆者主張將教學進度表電子化,即制成Excel表格形式,教師填寫好后,通過網絡發送給相關人員審核、打印并集中簽字蓋章。這樣填寫方便,更改容易,省時省力。雖然已經確定了授課的主要內容,也安排了教學進度,但在課程講授過程中還會出現重點不突出,過于注重細枝末節的問題。作為年輕教師,精力充沛,責任感強,有實踐“傳道、授業、解惑”的強烈沖動,試圖將自己所學對學生傾囊相授,知識面擴展得太大。另外由于經驗缺乏,往往把握不好該講多少講多深,出現本該多花時間講的沒有講透講明白,而應該少講的卻講多了。這可能造成學生對重難點的把握和知識點理解的困難,并導致自己面對的是一雙雙迷茫的眼睛。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提高教學效果,筆者向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請教,旁聽了多位教師的課程講授,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揣摩、體會、總結和積累,獲得一套較為有效的方法,教學效果大為改觀。筆者講課中按照預先的方案開展,根據學生的反應情況適時調整,根據具體情況適當發揮。在講授過程中,尤其要注意信息傳達的技巧性和有效性[4]。多媒體是一項圖、文、聲、像結合的信息傳遞技術,是提高教學效率,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5]。多媒體對于地質學課程教學的優勢在于[6]:圖片、動畫和錄像等使枯燥的地質現象更加生動、形象,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加深學生對復雜地質現象的理解,提高教學效果;減少教師在課堂上板書和畫圖的時間,提高課堂時間利用率;改善了教室的空氣狀況,減少了粉塵對人體的危害。鑒于此,青海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地質學基礎”課程的教學也采用了多媒體手段,將之前靠板書無法展示的大量圖片、影像內容生動呈現在學生眼前。
目前許多課程的教學采用了多媒體手段,但部分教師或過于迷信多媒體,或產生了惰性,或缺乏對多媒體教學的理解和技巧。筆者認為:多媒體在形象展示圖片動畫的同時,主要起到提綱或展示主要授課內容的作用,幻燈片上不適宜出現大篇幅的文字;授課不是讀幻燈片的過程,而是教師將幻燈片上展示的主要內容通過通俗形象的語言傳授給學生的過程,使其被學生接受、理解和掌握;多媒體教學不是授課的唯一手段,授課時除了用幻燈片展示圖片和其他內容外,可靈活利用黑板邊講邊畫來講授一些基本原理,還可利用實物,如典型的標本教學;課堂授課與作學術報告面對的對象不同,講授方式也應有區別[4],不宜快速翻動幻燈片,要對許多重要內容強調和重復,慢下速度來讓學生記筆記;可以讓學生拷貝多媒體課件,便于學生學習。在教學中發現,部分學生對教材依賴性強,一旦教師授課內容安排與教材不符,就覺得不正常,很不適應。這時要和學生溝通,改變他們對教材的看法,讓學生不迷信書本,教材只是一本參考書,并告訴學生將怎樣安排課程內容的學習。在教學中,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也是基本目標之一,即所謂的“授之以漁”,畢竟大學四年不是其學習階段的全部和終結,而僅僅是學習的開始。筆者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首先認真做到預習、聽講和筆記、復習、作業這四個步驟,然后根據個人情況閱讀相關書籍和文章,觀看相關影視資料來開闊視野;要求學生學習過程中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打牢基礎;鼓勵學生盡量用理解而不是死記硬背的方法;通過一些綜合性較強的地質實例,讓學生領會各部分知識間的聯系,讓學生朝著能力培養和學以致用方向努力。鑒于青海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將來有學生從事中小學教育,筆者通過簡單的例子說明很多問題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中小學教師應引導孩子們思想火花的迸發,以此讓學生領會更為合適的教育理念。#p#分頁標題#e#
重視實踐教學
地質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是來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的科學[7]。地質學課程的許多內容必須進行實踐才能很好地理解,而且也只有在實踐中才能掌握地質學的各種技能。因此,地質學課程不僅要講授地質學的基本理論,使學生掌握地質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而且也應加強實踐教學,讓學生掌握地質學的基本技能,比如礦物、巖石、化石、構造等的鑒定和識別,地質圖的閱讀和編繪,偏光顯微鏡的使用,地質羅盤和放大鏡的使用,地質剖面實測等。近年來,青海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積極協調增加了實驗場地,利用國家支持地方高校建設資金購置了部分實驗標本、器具和儀器,目前“地質學基礎”課程實踐教學安排了室內實驗和野外實習。室內實驗內容包括礦物、巖石、化石以及構造的鑒定和識別(表1)。野外實習安排在四川峨眉山-都江堰地區,通過野外路線考察,實測地質剖面,讓學生充分認識實習地區的巖石、地層、化石、構造和地質發展史,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并掌握基本方法和技能。地質圖的閱讀和偏光顯微鏡使用是地質學專業的學生必須要完成的課程訓練和必須具備的能力,而對于地理科學專業的學生來說,一則沒有安排專門的課程教學,在地質學課程中也沒有相關知識內容,二則教學時間有限,三則可能缺乏開設這些實驗的相關條件,導致許多高校地理科學專業學生沒能進行地質圖的閱讀和偏光顯微鏡使用訓練。在本科階段對學生進行相關訓練,讓他們掌握閱讀地質圖和使用偏光顯微鏡的技能非常有意義。為此,青海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購置了地質圖、偏光顯微鏡和礦物巖石薄片,也在新的培養方案中增加了地質學課程實踐教學的課時,擬將地質圖的閱讀和偏光顯微鏡使用納入到室內實驗中。革新實踐教學方法,提高實踐教學的水平和效果也是青海師范大學地理科學特色專業建設突破點之一。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實施:督促學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明確實驗(實習)目的,熟悉實驗(實習)內容,了解實驗(實習)過程;分組實驗實習,既可以減輕部分實驗器材缺乏的矛盾,也可以更好地指導學生,提高教學效果;突出每次實踐課的重點,強化基本功訓練;在實踐教學、作業批改等過程中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其查漏補缺或糾正錯誤;對于對地質學較為感興趣的學生,可以提供更多的機會進入實驗室學習,也可以視情況引導其參與相關科學研究工作。另外,在課堂和實踐教學中可以借鑒王家生等[8]的建議,挖掘校園內部和校園周圍存在的豐富多彩的地質素材和現象。
地質科學如“普通地質學”、“地球科學概論”、“煤礦地質學”等專業課程要介紹地球的宇宙環境,所謂宇宙即時間和空間的組合,空間無邊無際,時間則無始無終。對廣袤的空間的感知就太陽系而言,包括大家熟悉的8大行星、66顆衛星,之外還有15萬顆已經獲得永久編號的小行星、1800多顆彗星,而太陽系只不過是銀河系中一顆普通的恒星,銀河系有1400億顆這樣的恒星,再擴展到河外星系、星系團乃至總星系,宇宙廣闊無垠。對于無限的時間,太陽圍繞銀河系核心公轉一周大概需要2.8~3億年,地球的年齡46億年,推斷宇宙的年齡是150億年。我們研究地球了解宇宙的神秘與寬廣,結合現實我們當下生活的空間及渡過的時間,區區百年的人類壽命不及時間長河的一瞬間,哪能和億萬年的自然地史相提并論;當今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引入地球村概念,相對擴大了我們的空間活動范圍,而絕大多數的人一生中涉足的空間還是有限,哪能和博大的地球、浩瀚的宇宙相提并論。
在此如果能以地球、宇宙的角度看待人生,我們自己何止是渺小、微不足道?專業課程學習過程中,用大自然的寬廣鑄就寬廣心靈,寬廣心靈使人豪邁、有氣魄,眾所周知大無畏的精神是戰勝一切生活困難的法寶。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總要扮演一定的社會角色,進入社會后總是被很多名譽、利益和角色束縛,事實上除了我們自己解救自己,沒有人可以幫助我們。胸懷寬廣、高瞻遠矚,從地球、宇宙的角度來看待人生,當我們釋放了自己的狹隘、憤懣,放下計較、得失的糾纏,就會發現我們看世界的眼光不再挑剔,面對世界的態度不再矯情,生命就隨著自自然然的狀態開發、凋謝,然后等待下一個春天。地質學專業課程揭示了地球上發生的許多驚天動地的、天翻地覆地質事件,如大陸漂移、海陸變遷、造山運動、生物滅絕等等。作為地球圈層中的生物圈人類,在250萬年左右出現,幾萬年前發展成為晚期智人,在地球發展歷程中也只是短暫的瞬間。所以對于樹立正確世界觀、擁有博懷的人文品質,可以在地學專業教學中給予學生一些啟迪。
二、堅定信念,磨練意志
地球發展演化經歷了漫長的46億年,組成地球的物質在不斷地變化和運動之中,地球的內部構造和地表形態也在不斷地改造和演變。俗話講的滴水穿石,比喻做事專一,堅持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在地學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而且更加深刻、更加觸目驚心。比如風化作用可以使堅硬的巖石變成松軟的土壤,一般來講碳酸鹽巖形成1厘米厚的土需要2萬年之久;雄居世界之巔的喜馬拉雅山,是印度版塊向亞洲版塊沖撞擠壓后隆起的巨大褶皺和高地,這里曾經是一片古地中海,如今的珠穆朗瑪峰到達8000米的高度面目全非,這樣的滄海桑田則經歷了2000萬年;作為當今主要的能源資源煤礦,如貴州煤礦資源豐富,主要含煤時代為二疊紀,二疊紀距今2.95億年,整個二疊紀經歷的時間是4500萬年;難怪我們必須十分珍惜這些千百萬年沉淀下來的寶貴財富,對于人類來講礦產資源確實不可再生。自然界形成某種礦產,需要千百萬年的時間沉淀。我們任何一個人要成就任何一件事情,也都需要堅守,需要鍥而不舍的精神。朝三暮四、淺嘗輒止,沒有恒心和毅力,不去鍥而不舍地鉆研只會一事無成。作為一個年輕人要有意識地磨練自己的意志,養成堅毅的品格,才能掌控自身成就大事。堅忍不拔本身就是一種進取,一種求索,一種心向既定目標的執著,大自然如此,對于生物個體的人來講也是如此。在地質科學教學中要闡述這一觀點,實例太多而且很貼切。
三、只爭朝夕,百折不撓,充滿信心
我們常把人生比成一條河,從上游到下游奔騰不息,直至達到終點。河流發生、發展到完成其歷史使命的過程,與人生的青年、壯年和老年,確實有許多的相似之處。河流地質作用分為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和沉積作用。其中侵蝕作用包括機械侵蝕和化學侵蝕兩種。河流的機械侵蝕一方面向下沖刷切割河床,稱為下蝕作用;另一方面,河水以自身動力以及挾帶的砂石對河床兩側的谷坡進行破壞的作用稱為側向侵蝕。人在青少年時期精力充沛,體力旺盛,銳意進取。猶如河流的上游以下蝕作用為主,在上游河水湍急,流速大產生較強的下蝕作用,這樣使河谷的加深速度快于拓寬速度,從而形成在橫剖面上呈“V”字形的河谷。如我國長江上游谷坡陡,谷底窄,著名的金沙江虎跳峽的江面最窄處僅40~60米,最陡的谷坡達70度,峽谷深達3000米。到了河流中游河谷漸漸寬闊,不是一味的奔騰,開始發生沉積作用。就像人到中年,是為社會的中流砥柱,承載的東西多了,沉穩有內涵,彰顯著成熟的美,更多地利用自身的經驗教訓和在實踐中積累的智慧為社會服務。在下游河流的下蝕能力較弱,而是以側蝕作用為主,塑造成谷底寬平,橫剖面為蝶形的河谷,沉積作用最強。河面寬廣流水緩慢靜靜地達到終點和海洋匯合,經歷多少曲折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人生也如此到了老年,風風雨雨一輩子,見多識廣,更加豁達平和。保持身體健康、身心健康,發揮余熱,老有所為身體力行地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便是對社會對家庭作貢獻。事物從發生、發展到消亡的過程,都有其自身的規律,每個階段都具有一定歷史使命。所以青年學生必須學會珍惜人生的黃金時代,充分利用自己朝氣蓬勃精力旺盛的年輕時代,在人生具有強大“下蝕作用”的階段,努力打好基礎,為事業上有所建樹做好準備,更快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奮斗目標??v觀人生和河流一樣,要經歷多少的坎坷,河流行進中碰到坎坷(陡坎)則形成瀑布。就拿貴州黃果樹瀑布來說,其高度77.8米,黃果樹瀑布群由18個風韻各異的大小瀑布組成,在20千米的地段有大小18個陡坎,這是一段不平坦的河流;河流在一定條件下會改道,如截彎取直以后形成牛軛湖;河流存在襲奪河,把別的河流的河水奪過來;在當今社會工礦企業大量排污,河水在某一地段會遭遇嚴重污染等待。河流流經之處有險惡、有美麗、有奇特,一路歷盡艱辛,也風光無限,然而不管怎樣,沒有過不去的坎,河水終究要奔騰不息地向前流去最后匯入大海。大學生踏入社會肯定會經歷各種磨礪,碰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曲折坎坷在所難免。但是,只要我們滿懷激情、努力進取、百折不撓,跌倒了再爬起,必定能戰勝一切,擁有光明前途。
四、見微知著,發展自身能力
學生在大學里不僅學習知識,而且要從教師的教誨中學習研究事物的態度,培養影響其一生的科學思維方式。可見學生學習研究事物的態度和培養科學思維方式,是大學最重要的標志。在知識積累過程中,掌握正確思維方法少走彎路。無論在自然界或是人文社會里都是如此。就見微知著這方面來說地質科學中有許多實例。貴陽市黔靈山公園地質構造復雜,地質現象豐富,是地質教學實習的良好基地。李四光曾經在此處作地質考察時發現存在第四紀冰川期遺跡,即宏福寺院旁的一冰窯,約籃球場大的一塊地域。在學生進行認識實習時,該處作為一個地質點。貴陽地處亞熱帶,其氣候為濕潤溫和型,冰川遺跡的確定,說明當時貴陽地區乃至全球的氣候狀況是低溫寒冷冰天雪地。亞熱帶都有冰川了,可想而知整個地球所處的情形,那是全球冰河時代的一個地質事件。
又如貴州磷礦資源豐富,我們在磷礦山中敲一塊礦石,如發現有海綠石礦物,則可以以小見大還原當時一個較大區域的環境,說明該地區為50~150米水深的海洋環境,海水鹽度35‰,海水溫暖而清潔。一個小小的海綠石礦物映射了一個較大范圍的古環境世界。這也是地學中見微知著的一個典型實例。再有泥裂是淺水地帶未固結的泥質等細粒沉積物暴露出水面脫水收縮而形成的,是淺水環境的標志。泥裂斷面的V形特征,可以作為鑒別地層頂底的依據等等。這些教學內容都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活學活用的好教材。地質學科有許多實例向學生灌輸見微知著這一人文思想,“見微知著”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見到事情的苗頭,就能知道它的實質和發展趨勢。成語出自《韓非子•說林上》:“圣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故見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宋朝蘇洵《辨奸論》:“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這是以人文的角度對見微知著的釋義。在社會政治經濟中,實事求是,見微知著,乃是智慧。對個人來說具備這種思維方法和能力,無疑大有裨益。自然科學和人類社會往往遵循同一規律,兩者能夠相互借鑒。
五、保護生態環境,共謀人類社會發展
為適應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地質學學科產生了新的分支學科,如環境地質、農業地質等。地質找礦、測繪、采礦等專業都要開設環境保護的有關課程。地球的固體圈層、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等我們稱之為自然界的各個組成部分應該是一個和諧平衡的整體,但是人類的進步與文明導致了自然地球各圈層的污染破壞。在礦產資源、環境地質、礦山環境相關課程的教學中一定要結合實際,從專業和人文兩方面把人類與環境這個關乎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理念深深地根植在同學們的思想中。發展是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永恒主題。地球資源的過度消耗,生態環境的日趨惡化,導致人類與自然的關系不和諧。就采礦活動而言,其對環境的影響包括:廢石和尾礦對礦山環境的影響、礦山企業的“三廢”、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噪聲污染等方面。地下采礦會產生地面變形、誘發地震、尾礦堆放污染以及破壞地下水循環等環境問題;露天采礦會產生占用土地、污染空氣、水土流失、邊坡失穩和破壞植被等環境問題。礦山開采造成的環境災害無數,中國因采礦引起的累積塌陷面積達1150km2,發生采礦塌陷的城市近40個;山西省因采礦而造成18個縣缺水,20多萬人飲水困難,2萬多公頃水澆地變成旱地等等。
通過專業學習更加深刻認識環境保護的迫切性、重要性。專業學習一定要結合實際,黨的“十八”大為什么明確提出建立美麗中國,今年兩會總理又鄭重宣布向污染挑戰,正是因為我國經濟發展保持高速增長過程中,產生了一系列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問題,如眾所周知的霧霾天氣頻發,主要水系水質下降,地質災害等等給社會經濟帶來嚴重損失。環境保護刻不容緩,環境保護是我國的立國、治國之策,是我國的基本國策。經濟增長以資源浪費、生態退化和環境污染為代價不是科學的發展模式。20世紀90年代以來,環境問題從局部地區的環境污染向全球性環境問題發展,且呈現出綜合化、社會化、政治化的特點。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大氣以及酸雨的污染、臭氧層破壞、生物多樣性銳減、土地荒漠化、國際水域以及海洋污染、有毒化學品污染以及有害廢物越境遷移等全球性環境問題的激化,對全球實施環境管理成為迫在眉睫的國際大事。環境問題已經不是某個地區、某個國家的事情。國際社會普遍認識到,除自然因素外,環境問題產生的實質是發展不足和發展不當,是工業化的結果,亦是全球化的結果。在此也需要向學生說明在環境問題上構建和諧地球,共建人類文明的重要性。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保護環境,愛護環境應該從全民的角度開展教育,更應該加強對青年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地質環境方面,課程教學的目的不僅從專業角度學習有關基礎知識、基本理論,更需要從人文角度使學生牢固樹立環境保護的意識,建立和諧平衡與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深刻認識到環境問題與人類文明息息相關、唇齒相依的密切關系,增強學生個人對社會的責任感、使命感。弘揚地球文化,人人都做地球環境的衛士,為美麗中國、美麗地球添磚加瓦貢獻自己一份微薄力量。
六、結語
關鍵詞:生態式;地域因與文化;課程觀
1 地域音樂文化教學“生態性”概述
1.1 課堂教學的“生態性”表征
生態學,自20世紀成為一門初具理論體系的獨立學科,發展至今已碩果累累,其獨特的思想和觀點在相近的學科領域影響深刻。隨著學科融合趨勢的不斷加強,生態學的思想在諸多社會學科和人文學科研究領域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當前的教育科學領域運用生態學的觀點和思想來研究教學實踐,也不失為一種創新之舉。課堂教學是一個有機的系統,由教師、學生、教材、教學中介、教學環境等要素組成的生態系統。系統內各要素相互作用與影響,在生態場和心理場內不斷地進行信息傳遞、能量交換、物質循環,從而實現教育教學的全方位的目的。高校音樂專業的教學課堂也不例外,教師把教學內容以各種方式,展示、傳遞給學生,學生亦以各種方式主動或者被動地吸收音樂文化知識、技能、人文精神等,此過程是信息從教師傳遞給學生、學生吸收能量的過程。另一方面,在此過程中,教師又通過學生的學習實踐,調整自己的課堂行為或教學節奏,從而讓課堂教學更加有效。這又屬于教師從學生因素中吸取能量、獲取信息的過程,這個過程也是教師教學業務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課堂教學環境也是學生吸收能量的生態場,經過教師精心布置的課堂環境,往往是為學生的學習成長做準備的,是一種隱形課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以一種間接、隱性的方式從課堂環境里獲取信息,受其感染、吸收能量、取得進步。課堂環境也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創造的,學生從課堂環境中吸取能量,獲得進步,課堂環境也因為學生的進步不斷地被優化,這是學生與課堂環境之間進行信息交換、能量交換的過程??梢姡虒W課堂就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1.2 地域音樂文化的“生態性”表征
我國的地域音樂文化都來源于人民的集體創造,來源于生活實踐、來源于地域風俗人情,這不同于西方的音樂作品,以專業的音樂家藝術創作為主。這就決定了我國的地域音樂文化的特點――生活形態的藝術。地域音樂文化會滲透到地方勞動人民生活的各個領域之中,各種節日慶典、莊嚴的宗教祭祀活動、上山狩獵、下地播種、驅魔祈神都要音樂藝術來渲染氣氛。地域音樂文化源于生活,鄉土生活是其產生的背景。人、音樂、生活融為一體,分不清是人在音樂中生活,還是在生活中享受音樂,音樂即生活。音樂從地域鄉土人們的生活中吸取信息、獲取能量,不斷地被創作、改編、流傳,鄉土生活因為音樂藝術的存在更加豐富多彩,人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不斷獲取能量勞動、娛樂、成長再投入到音樂藝術的創作中去。由此,地域音樂文化形成了一個“人、生活、音樂”的生態系統。
2 地域音樂文化“生態式”教學優勢
2.1 保持地域音樂文化的完整性
社會學家研究表明:地域性、鄉土性人文文化一旦從它們所賴以存在的自然和人文環境中孤立出來,它們就不能夠再得到發展,它們就會失去原有的生氣,可見在傳承地域性音樂文化的過程中,不能把它從其所依賴的環境中剝離出來。同樣,也有專家指出,解讀地域性人文文化必須將其放入地方人民的文化框架內,若將其從地方文化背景中分離是片面的、不科學的,不能領略其中的精髓。地域音樂文化必須放在其地方人民文化的生態系統中解讀。通過記錄在紙質資料、圖書館、電子產品上的方式來解讀地域音樂文化,間接導致充滿生氣的地域音樂文化喪失了其“活性”和完整性。
地域音樂文化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用“生態性”的視野來對待地域音樂文化在地方高校的音樂專業的教育教學,是將民族民間音樂文化資源融入教育教學實踐領域的最佳途徑。學生學習地方音樂文化的時候,要以全面的角度來審視人、音樂、文化的關系。若地域音樂文化教育脫離了所依賴的人文背景來教學,將直接導致音樂文化完整性的切割,也必然阻礙學生完整性的成長。
2.2 促進學生生命的“完整性”成長
地域音樂文化生態式教學,就是要以一種“生態性”的視野來看待地域音樂文化的教育教學。地域音樂文化的生態系統中的因素有“人、音樂、生活、社會”,學生在這樣的視野中學習音樂,與傳統的注重知識與技能的音樂課堂有天壤之別?!吧鷳B式”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生態式教學下,學生感覺不是在枯燥地學習,而是在接觸、在感受地方人民的生活方式和風土人情。學生在“音樂、生活”中感受、感知生命的價值。
音樂教育教學本質上是一種人文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感受、體悟、熏陶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然而長期以來,受教育“科學主義”的影響,我國各級各類學校的音樂課程教學普遍顯示出重“技術”,輕文化;重“知識”,輕感受的特點,這實質上是人文教育的病態表現。音樂教學必須重視人文文化的熏染,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音樂教育實踐中,倘若學生的感受、體驗缺位,實質上就偏離了音樂作為一門人文教育學科的宗旨。地域音樂文化教育,以“生態式”教學理念,把地方音樂藝術形式完整地帶入學生的視野,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體驗、感受平臺――“人、生活、音樂”?!吧鷳B式”地域音樂文化教學,利于促進學生生命的完整性成長。
2.3 提高“教”的效率
地域音樂文化“生態式”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融洽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提高了教師“教”的效率。在“生態式”教學理念下,教師可利用的教學資源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地方人民的生活方式、風土人情、、價值態度都進入了教師課堂教學的范疇。教師的課前準備從微觀的音樂“知識與技能”轉向了全方位的地方文化,可利用的教學資源得到了質的飛躍。
加之學生學的方式由傳統的學習音樂知識與技能的方式轉變為感受音樂文化、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參與度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不僅有利于課堂管理,而且間接刺激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可見,地域音樂在地方高校音樂專業中“生態式”教學這一創新極大地促進了教師“教”的積極性。
3 地域音樂文化“生態式”教學思考
建構主義知識觀、認識論和教學觀
建構主義是目前最為先進的教育方法之一。建構主義理論教學源于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JPiaget)的建構論。皮亞杰提出了建構主義的知識觀,他認為主體對客體的活動應與主體的知識結構結合起來,智慧與知識的發展在本質上是主體轉變客體的結構性動作。皮亞杰還認為主體的認知結構是動作的一般協調結構及其內化的產物,是隨著主體活動的發展而不斷建構發展的。建構主義的教育教學觀念中,認為人類對世界的認知不是終極真理,只是對客觀世界的一種解釋,這種解釋會隨著人類社會不斷發展及其認知手段的不斷提高而被超越和取代,而對于個體來說這個過程是建構不斷更新的過程。建構主義認為學生是知識的主動構建者,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以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通過在實踐和學習中與外界相互作用來建構對知識新的理解。而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往往是向學生傳遞知識的中介,學生處于被傳授、灌輸知識狀態,在學習過程中屬于被動者,這與建構主義理論相悖。建構主義的教學觀認為,學生的認知是主動學習的過程,他們以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在實踐和再學習過程中主動改造和重建原有經驗,構建新的知識建構,而新的知識建構則在新一輪的認知過程中變更為新的學習基礎,知識建構呈動態的階梯狀上升。以建構主義為教育指導思想,應當打破傳統教學中以“教”為主、教師主宰課堂的狀況,使學生從被動的“信息接受者”變為主動的“知識建構者”。
建構主義指導下“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教改原則
把建構主義作為教學指導思想,應當遵循自主、真實、基礎、全局、靈活等原則。自主學習是構建主義教育觀提倡的方式,即鼓勵學生對整個問題或任務擁有自主支配權。傳統的教學方式通常設置固定的學習目標,而這個學習目標通常很難被學生接受,學生們只關心是否能夠順利通過課程考試,而不關心是否真正掌握知識精要,沒有將其融入自己的知識系統進行重新建構,這樣很難達到教學目標。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制訂的教學目標與學生學習環境中的目標不符合。鼓勵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加其對問題和任務的自,教師可以同學生通過討論獲取、優選具體問題和任務,讓學生感覺到其在課程學習中的主動性,感覺確定的問題是他們本人的問題,從而對學習任務產生足夠的興趣。真實性是建構主義教育觀中對教育環境的要求,即為教學提供貼切現實生活、生產實際等真實情境和學習任務。真實的活動是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的重要特征。真實的活動可以使學生不依賴于問題表面特征,將所學的知識更有效的運用到實際中去。課堂教學中使用貼近生產實際、真實的、復雜的任務,有助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的積極性,使他們意識到學習知識的意義所在。在“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教學過程中,應當把貼近油田勘探、開發的實際復雜實例放入課堂討論中,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有的放矢,明白學習、認知過程的現實意義。
建構主義十分注重基礎知識結構對學習的影響,具備必需的得基礎知識后,才能夠針對具體問題實現新知識建構。教學的本質并非純粹的知識傳授,而在于教師和學生互動,共同構建、發展學生的認知結構。然而針對不同的認知對象,應有區別地分析他們已經具備什么樣的基礎,還有哪些基礎知識不具備。同一課程,對于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而言,因為其基礎知識的差異而必須區別對待。“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課程是地質工程本科四年級專業限選課程,學生已經學習了“構造地質學”、“盆地分析”、“沉積巖石學”等相關課程并具備此類基礎,對學生的認知結構研究之后,適當地補充欠缺的基礎知識,如有機地球化學、生油理論等,使其具備完善的基礎知識,達到能夠獨立思考、討論現實問題,并進行認知體系的自我建構,從而改善教學質量。學習任務的制訂應當具有全局觀念。“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課程的教學和學習中,應當首先將該課程的整體框架介紹給學生,保證學生明確具體學習任務和整體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每個具體教學任務完成之后,應當和學生討論總結,明確該學習活動在復雜任務中的地位和作用,促進學生理解各學科間的基本結構和聯系。沒有哪種教學方法可以放之四海,針對不同內容、不同的教學對象,要懂得靈活施教。在具體的教學環節中,應當尋找教學內容的性質和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學方式因人而異,學生中心取向和教師中心取向可以交叉、混合使用,以求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課程中的認知對象包括概念知識體系、復雜問題實踐和行業規范內容等,三者性質差異較大,需采取完全不同的學習方法和教學模式。
建構主義指導下的教學改革設計
根據煤炭院校特征以及學生的專業知識背景,合理編排教學內容,以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教學要精簡結合。河南理工大學地質專業的“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非主干課程,其課時量為32課時,遠遠低于石油類院校,因此必須在遵循教學內容體系結構穩定的條件下將該課程的內容進行刪減和融合。“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基本內容包括了油氣藏基本特征、油氣藏形成理論、油氣分布規律、油氣田地質勘探4部分內容,其中前3部分內容為原理的討論,第4部分內容實踐性較強。由于課時量有限,將第4部分內容刪減掉,而在具體原理介紹中加入勘探實例分析。另外,根據學生的專業基礎背景,合理設置課程內容的授課方式,這樣有助于學生知識結構的重新組構。比如,在油氣藏形成理論的講授中,應當對比“煤地質學”中煤演化生烴過程進行講授,和學生討論分析煤演化和油氣演化的異同;而在油氣田分布規律的教學活動中,應當加強與“構造地質學”、“沉積巖石學”、“盆地分析”相關內容的類比;在油氣藏基本特征中,有關油田水特征的內容與“水文地質學”內容進行對比授課。強調學科知識系統化。“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是一門知識銜接比較緊密的一門學科,各章節間聯系緊密,在授課過程中應當重視知識系統化。例如,油氣生成理論授課中,首先介紹傳統生成理論的模式以及不同階段的特征,其間可以對比學生在“煤地質學”等專業課程中掌握的煤演化過程,對比兩者存在的差異和相似處,掌握沉積有機質向煤、石油、天然氣轉化的異同點;再分析不同油氣生成理論在勘探歷程中的應用和地位,找出傳統油氣生成理論如何指導油氣田勘探,而未成熟-低成熟油、煤成油和天然氣生成等理論與傳統油氣生成理論的區別,在油氣田勘探過程中起到什么樣的推動作用;最后介紹現在油氣生成理論的完整模式,使學生能從發展的角度去認識“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理論內容,從而有利于幫助學生建構系統、完善的知識體系。實驗、實踐并舉,培養綜合分析能力。#p#分頁標題#e#
教師應該給學生提供復雜的真實問題,讓學生利用已掌握的認知結構解決實際問題。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將我國部分油田在勘探開發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納入課堂討論內容中,給出問題發生前的所有地質參數供學生分析,討論方案確定后將解決問題后新獲取的地質參數作為驗證數據進行二次討論,討論過程中同學們積極回顧已經學過的相關知識內容,發現問題所在,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這樣,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增加學生對該學科的興趣,完成認知結構的更新發展。另外,積極利用我校已經具備的開放實驗室制度。我校與石油相關的實驗室有河南省生物遺跡與成礦過程重點實驗室、中心地質實驗室等,擁有大量常規地質儀器和大型地質儀器,學校鼓勵學生在學有余力的情況下免費申請不同儀器的開放實驗。由于“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實驗課時較少,應當引導學生在開放實驗課題中選擇石油、天然氣相關實驗進行練習。例如:在烴源巖質量分析過程時,鼓勵參與烴源巖TOC測定、鏡質體反射率Ro測定、干酪根類型識別等實驗;在油源對比課程教學時,鼓勵參與源巖抽提物和原油氣相色譜、質譜分析實驗;在儲層特征識別時,要充分利用大型偏光顯微鏡、掃描電鏡、能譜儀等進行觀察;在油氣運移授課時,鼓勵利用不同精度顯微鏡觀察不同類型巖石中裂縫組構,鼓勵利用熱臺-熒光顯微鏡觀察油氣包裹體各項參數;在油氣藏類型授課中,鼓勵學生參與大型地震解釋軟件的使用,進而識別大型油氣藏的類型。
在實驗、實踐環節啟發學生解決問題的多解性,激勵學生對問題解決存在多種觀點,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構建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制訂合理的學習目標和任務,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及其順序;針對不同內容,確定具體的教學方式、方法。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訂合理的學習任務和目標,學習內容的難度設為中等,主要以基本概念、基礎評價方法為主,涉及油田水特征、油氣的物理化學性質、油氣成藏靜態要素組成及評價方法、油氣演化模式和過程、油氣運聚原理、圈閉形成及油氣藏類型、油氣富集控制因素、主要的油氣田勘探方法概況等,其間穿插一些實例分析。教學內容的順序也大致如上述,由簡入繁、循序漸進。課程開始前,應當讓學生了解整體的學習任務和目標,而在各章節開始時應明確該章節所處整個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對于“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內容的學習,應當提倡區別對待知識差異。對于油氣演化過程、油氣運聚原理、圈閉的形成和有效性等基本理論框架,可以啟發學生找出差異,進行知識結構的自我完善。而在具體的實驗、實踐環節,鼓勵他們主動去尋找問題癥結所在,鼓勵他們在解決問題中的相互協作精神。明確教學目標,調查學生已具備的基礎,找準適當的學習切入點。教學過程應當以學生為中心,聯系他們原有的認識結構,找出與該教學單元相關的切入點。比如,在講解油氣生成理論時,應當用到構造沉降、煤巖熱演化模式等相關知識;而在講解油氣藏特征時,會用到構造地質學中斷裂系統、穹隆、褶皺以及沉積巖石學中的多種沉積相類型等相關知識。這些相關內容都可以作為新內容的引子和切入點,進而引起學生的求知興趣。如果對于新知識的學習,學生們欠缺必要的基礎知識結構時,應當先補充基礎知識,然后進行新知識的學習,杜絕學生因基礎不足而喪失學習積極性的情況發生。設置真實教學情境,引出研究問題。人們通常對于具體的、可聞可見的事物比較感興趣,容易快速進入正題,而對于抽象的事物則相反。“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是地質工程專業接觸到的唯一含“油味”課程,所見所聞較少,面對初次涉及的抽象課程,學生們往往興趣不大。
這種情況下,應當想方設法吸引他們的目光,除了講授基本理論和原理之外,應結合國內外能源局勢及油氣勘探開發現狀,結合我國油氣勘探開發規劃及其對人才的需求,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讓他們認清能源形勢;在不同授課部分,結合油氣田勘探生產中的具體問題,開設討論、習題課堂,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學生自覺回顧先前的知識內容,討論課一般占總課程的1/3。這些方法啟發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所在,提高學生們學習油氣地質的興趣和熱情。為學生提供真實的教學意境。通過學習,消除矛盾,實現新、舊知識系統的改進和更替。學習的過程包括對新信息的吸收和對舊知識系統的改進重組兩個方面。學生們對地下水、構造地質、沉積學、盆地結構等基礎知識方面均有零碎的舊知識系統,而在“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的學習和反復揣摩中這些舊知識得到不斷的應用,通過對油氣藏生、儲、蓋理論的學習,可以將這些知識碎片完全吸收、消化并對其系統化,進而完成認知系統的意義建構。組織實踐教學,培養基本技能和能力。“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是一門具有很強應用性和實踐性的課程,多種實踐活動是幫助消化知識、構建認知系統的有效手段,這項活動不能被課堂授課所代替。例如,儲層類型的識別、蓋層封蓋能力的鑒定、生油巖演化程度的判斷、生儲蓋組合的判斷等等,都必須在實踐教學環節中進行,進而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促進認知系統的更新和重構。然而,這項工作在煤炭類院校常常被忽略,建議加大實驗、實踐課時;而同學們也可通過選修相關的開放實驗課題來完成部分實踐課程。完善建構主義教學測評體系。教學測評應分教師和學生分別進行。
對于教師的測評主要在于以下幾個方面:①是否從權威授課者轉變為學生認知的合作者或輔導者;②是否鼓勵學生解決問題的多解性;③有沒有給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使他們可以通過實驗、實踐活動進行獨立探索或者協作完成學習內容;④是否給學生提供了真實、復雜的實踐問題供學生分析、研究;⑤是否從學生已有知識結構出發,進行引導。另外,對于學生的測評方法也應當有所改變,不應以學生記住知識的多寡來衡量,而應當以學習中主動參與程度、協作中的貢獻大小、意義建構水平等因素進行綜合評價。對學生的測評內容應當包括:①學生是否積極地進行認知結構的重建和理解;②學生是否積極地參與教師、同學的協作,解決真實問題;③學生是否主動承擔了更多的管理學習任務。通過同學和教師反饋的信息,學生們能夠真實地認識自我、完善自我,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協作、認知結構自我構建中來,進而達到增強學生們自我教育能力和水平的目的。將建構主義思想運用到“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教學中去,遵守自主學習、真實性、基礎性、全局性和靈活性等原則,因地制宜地將授課、討論、實驗與實踐相結合,預期在教學上取得以下成果:教師的基礎知識授課,可使同學們了解“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的基本理論、概念和評價方法。復雜問題的課堂討論,增加大量的自主學習機會,將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其積極回顧已有的基礎知識,自學相關未知領域知識,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同時課堂討論使學生們能夠自主分析油氣田勘探開發中遇到的真實、復雜的實際問題,而不僅僅是“紙上談兵”。開放實驗和實驗課的訓練,將大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學會如何利用實驗去解決實際問題。整體性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明白整個學習內容為一有機結合體,各部分內容皆有銜接和相互作用,同時和自己已有的知識結構存在大量聯系,在不斷碰撞、思考、實踐、更新認知中完成新知識系統的自我建構。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將體會到建構主義教學方式的科學性,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學會如何自我學習。#p#分頁標題#e#
欽州學院地理科學專業地質學基礎的課程現狀
欽州學院于2006年2月開設地理科學本科專業,其中目前地理科學普通本科專業包括四個方向:師范方向、地理信息系統方向、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方向、海洋遙感與信息處理方向,均開設《地質學基礎》課程。經過幾十年的蓬勃發展,地理科學專業已經成為欽州學院的重點發展和優勢學科專業之一?!兜刭|學基礎》一直是作為自然地理學課程的一部分內容來進行講授的,且不同方向課時均有限但又有所不同:地理科學師范方向的學生要在一學期上完自然地理學(一),其中包括了地質學基礎、水文學、植物地理學三門課程,一共80學時,每門課程的課時由任課教師靈活掌握;而其他三個方向只上自然地理學這一門課程,一共54學時,地質學基礎的課時也由任課教師靈活掌握,但學時有限,對于地理科學的專業理論來說是十分欠缺的,基礎也不夠牢固。而其他的同類型的師范類院校,大部分都對地理科學專業的學生進行地質學基礎、地貌學、氣象氣候學等自然地理學的分支學科進行單獨授課,有固定的課時,從而保證地理科學專業的基礎扎實性和學科知識的通識性,并且不是僅僅針對地理師范教育方向。目前,地質學基礎的講授只有一名專任教師,教學方式是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講授式,學生也會有參與課堂的機會,主要是回答問題的方式較多。教學手段主要是通過多媒體幻燈片、音頻視頻等綜合手段來講課,教學效果受到教師自身講課水平影響較大。
以往對于該課程成績的記分和考核方式主要是:平時成績(作業、考勤10%)+期中成績(試卷30%)+期末成績(試卷60%),成績往往是以期末論成敗,以背書答題論分數高低,這樣的記分方式本身也容易造就一些“高分低能”的學生,即平時不努力,在期末突擊背書往往獲得高分,而實踐能力不強。地質學基礎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該課程內容的實習涉及到兩個環節:一個是校內實驗室的實踐環節,另一個是野外實踐環節;二者共同構建了地質學基礎課程的完整性實踐教學過程。對于那些剛學習了理論知識而又充滿新鮮感、好奇心的學生來講,校內實驗室的實習無疑是把課堂教學文字圖片知識、影像知識與現實的標本相結合,更加直觀形象,從而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而更準確地理解理論知識。而就欽州學院的校內實驗室情況來講,教學資源十分缺乏,表現為:實驗用的巖石、礦物、化石標本數量有限,往往是5-8人共用一盒標本,且實驗盒裝標本較小(不超過4cm)且不夠典型,有些礦物雖然是這個礦物名,但標本卻是多種礦物存放在一起,即便多次進行提醒,仍然有學生混淆誤以為是一種礦物;實驗課的小刀、放大鏡、無釉小瓷板、稀鹽酸等常用教學工具缺乏,使得一些基本的礦物巖石的物理性質難以得到確認。上述室內實驗課必備的教學資源的缺乏嚴重制約了室內教學的開展,學生室內實踐學習收獲也十分有限,而最重要的是會挫傷學生學習地質學的興趣和積極性。由于地理科學專業以前只有地理師范方向才會有相應的地質學基礎實習,并且是和其他的地貌學、水文學課程合并在一起稱為自然地理學野外實習。實習的地點和實習出發時間不固定,實習的目的和任務不夠明確,使得學生不像專業實習而是走馬觀花的體驗式旅游見習,其結果是實習過程中實習點的學習印象都有,但收獲較小,野外教學環節相對薄弱。
地質學基礎課堂教學的改革
地質學基礎一般是在大一第二學期開課,在此之前地理科學專業的學生已經學過了地球科學概論,具備了一定的學習基礎。該課程的教學包括了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大部分。因此,針對地質學基礎當前面臨的教學現狀和問題,應從課堂教學的改革和實踐教學的改革兩方面進行。就課堂教學的改革而言,可以通過教學內容的改革和教學方式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來進行:地質學基礎這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可以針對地理科學的四個方向做出如下改革嘗試:將地質學基礎的課程內容分為:通識性課程內容的課堂教學和專業方向性內容的課堂教學,其中通識性內容主要是包括地質學的四大版塊[5]———地球(自身的形狀與大小、物理性質)、地球的物質組成(礦物與巖石)、地球的行為(構造運動與構造變動)、地球的發展歷史(主要是地殼演化簡史),是該課程的核心內容也是基礎知識點。而專業方向性內容的課堂教學主要是在學生掌握了上述通識性內容后進行的針對學生本專業方向與地質學基礎課程的應用性的學習。通過對教材教學內容的拆分,有助于分清教學的重難點與內容的層次性,將引導性和核心性教學內容作為專業的重點知識和基礎性知識,將專業性教學內容作為教學難點,按照專業方向進行針對性分解,爭取讓學生學到與專業方向有關的“有用的知識”。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高教所儲祖望教授通過對比分析中美兩國地學類本科生的培養方法[12],認為美國大學教學與研究融為一體,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動參與,建立以本科生研究探索為基礎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從單純的知識接受者變成探索者,本科生可直接參與以前只有研究生才能參加的科研活動。
如MIT制定“擴大大學生研究機會計劃(UROP,Undergradu-ateResearchOpportunitiesProgram)。此外,還開設了大量研討式課程,激發學習積極性,養成科學探索精神。由于受傳統的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學條件等的限制,我國大學本科生教育還是以教師單純的講授為主,學生很少有機會參與課堂討論且很少參加科研及其他實踐活動,導致我國大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嚴重不足。從教學方式上可以嘗試借鑒美國大學的這種教學模式,具體模式有二:一個是可以以學生的探索研究為主,教師作為導師以指導總結為輔,即將每個班按照課程內容分成若干個組,在每次課前分配給學生一個課要講授的內容任務,以組為單位對其他小組進行講授,教師進行點評,在學生講課的過程中要特別鼓勵小組間的互動,允許各種質疑與討論,通過研討的方式強化知識學習;另一個方式是以傳統的教師引導講授為主,但學生課前要做好預習工作,每次課要對教師的講課內容提出問題并通過學習能夠答疑解惑。一般情況第一種方式適合于基礎較好、學習動機較強的學生,由于對學生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實施有難度,所以可以作為一種嘗試性選擇性的教學手段。而究竟選擇哪種方式要結合學生的基礎(可以做一個摸底測驗)和實際接受情況進行動態調整,兩種方式可以交叉進行以體驗教學效果的好壞。就目前實踐情況看,以講授為主,一學期會穿插大約兩次小組討論模式。課程的考核是對教學效果最好的檢驗方式,合理的考核方式可以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如何改變大學課程臨時抱佛腳突擊背書的學習方式,可以嘗試在課程成績的記分方式上進行改變,變“期末突擊”的方式為“功夫在平時”,具體的改革方案為:平時成績(作業、考勤30%)+期中成績(書面考試10%)+校內實習成績(實習報告、實習測驗結果20%)+期末成績(40%,可以筆試或ppt展示)。這種新的記分模式需要說明兩點:一是平時成績中的作業,應該設置每堂課以個人為單位進行簡短的地質新聞或地學前沿信息的播報;一是期末成績的考核方式可以不只是試卷而是教師命題或學生自主命題進行的一個地質學知識擴展的報告,以幻燈片的形式,個人闡述。#p#分頁標題#e#
地質學基礎實踐教學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