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20:02
序論:在您撰寫模塊教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中職學生特別是師范類中職學生對于數學的認知相對薄弱,這一點直接阻礙了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能力,從而導致他們的數學基礎相對較差.師范類中職學生很難在課堂上或者課后提出與數學有關的問題,即使針對老師提出的相關問題也很難找得到解決的方法.師范類的學生普遍來說數學成績不是很理想,所以他們數學的空間想象以及創造力就相對較為薄弱,而且由于師范類大多數對數學不是很重視,導致了他們對數學定理、概念、定義及其法則的掌握程度相對較低.關于師范類中職生對數學的情感主要表現的現狀是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的不強、沒有學習數學的動力、缺乏學習數學的信念和信心、學習數學的態度不端正以及經常在數學考試中表現出焦慮的心理.
二、中職數學模塊化教學的目標
中職數學的雙重身份決定了中職數學教學的多元化目標,中職數學的模塊化教學主要希望能夠完成以下三個教學目標即必需且夠用的分層教學目標;學有所用,服務專業的教學目標;加強團隊合作能力的教學目標.
1.必需且夠用的分層教學目標與中職生數學基礎差以及中職數學課時緊的現狀相結合來看,對中職學生的數學教學目標不能設置得過高,要切實可行,做到“必需夠用”就好.“必需”是指學生在專業學習,社會生活以及未來的職業發展中所需的基本技能、知識及素養.“夠用”是指學習難度要適當、內容要精簡,不可過多、過難.除了上述的“必需夠用”還要實行分層教學,將學習的難度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是要求學生對基本的數學概念、法則、公式進行掌握,比如學生在學習三角函數這一內容時,可以只要求學生使用計算器來求三角函數值,這樣就可以避開誘導公式這一難點.第二層是對相同的知識點進行難度的分層,比如在集合的交集運算學習中,A層要求:給出用描述法表示的兩個集合,求出兩個集合的交集;B層要求:給出用列舉法表示的兩個集合,求出兩個集合的交集.這樣進行分層教學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要求,使他們都對交集運算法則有了一定的理解.
2.學以致用,服務專業學以致用,顧名思義就是為了實際應用而選擇學習.由于中職類學生是不需要面臨高考這一大難題的,所以他們幾乎沒有考試方面的壓力.中職學校的數學模塊化教學主要是要求學生能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的生活和專業學習中.而服務專業的含義是為專業的發展服務,不能將“服務專業”狹隘地理解為服務于專業課,它還包括學生適應社會所需的與數學有關的基本技能以及適應學生專業發展所需的基本數學素養還有為學生在職業生涯中提供必要地數學知識儲備.
3.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師范類中職生的數學基礎普遍不好,對于數學的學習水平也良莠不齊,往往呈現出兩極分化的現象,這對于學生素質的全方位發展是較為不利的.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提出:學習是學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文化背景的基礎上建構新的知識,但是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會讓他們對于知識理解側重點不同.小組合作能解決這類問題,然而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對于小組合作學習能否有效實行起著關鍵的作用.
三、對中職數學模塊教學的評價
1.從學生的學習角度出發進行模塊化教學這種新鮮的教學方式首先可以讓學生體驗到一種在玩中學習的樂趣,增加了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比如在小組合作的學習中每個同學都可以在小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能與其他同學盡情地交流,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其次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模塊化教學采用的是分層的教學方法,會充分考慮到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盡量做到讓每個同學都能體會到成功,從而增強其學習的信心.
1.細分專業模塊、多層次教學
首先,對原來專業的劃分轉變為根據社會崗位細分的專業模塊。比如機車車輛檢修專業,可以根據鐵路不同層面的需求,將它分為貨車檢修模塊、客車檢修模塊、空調檢修模塊等。其次,根據分好的模塊制定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和教學計劃,組織教師編寫校本教材,根據各模塊的特點實施具體教學。多層次教學是指安排課程的關聯與銜接,使學生多方向多領域的掌握專業技能。模塊化指所有的課程按照模塊的方式組織,便于各專業方向的調整和組合。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模塊化教學就是把該課程分成若干訓練項目,針對上述不同崗位需求有重點的教學。
2.真正實現因材施教,按需施教
因材施教是根據學生的個體差別來培養人才,盡量按照學生興趣愛好、學習基礎、學習能力來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方向及學習模塊,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按需施教則是按照崗位需要來培養學生。
3.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會受到影響
凡事都有利弊,對于高鐵學院的學生,首要目的是培養他們鐵路崗位的動手能力,模塊化教學正是加強這一點,但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相對來說會較為弱勢。針對此種情況,主要采取模塊化知識交叉方式來彌補。
二、課程模塊設計
1.認識機器
主要學習的內容為機器的組成及機構的功用。該模塊課程的學習標準是為了了解該課程的研究對象、內容、任務、特點、學習方法,讓學生對該課程有一個宏觀的認識。了解設計機構應滿足哪些基本要求和基本步驟;對機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和設計準則、常用材料及選用原則,機械設計中的標準化有一個初步認識;掌握機構、構件、零件、部件的概念。
2.傳動件
傳動件包括帶傳動、鏈傳動、齒輪傳動、蝸桿傳動、螺旋傳動和齒輪系。該模塊學習的標準為:了解各傳動的工作原理、類型、特點和應用;識別帶和帶輪齒輪的結構;能進工作能力分析;列舉安裝及維護方法;聯系實際設計普通V帶和齒輪傳動。說出漸開線齒輪的齒廓形成過程及變位齒輪的概念,掌握齒輪嚙合原理、主要參數及幾何尺寸計算,區別直、斜、錐齒輪傳動及蝸桿傳動的受力及轉動方向。熟練掌握定軸齒輪系、行星齒輪系傳動比的計算,識別實際機械中的齒輪系。當然,由于車輛專業自身特點和專業群的需求,教師將根據各崗位群的不同有針對性的講解。
3.軸、軸承、傳動的箱體
軸與軸承使用最為廣泛,每個專業都普遍使用,故也是學習重點。在本模塊中,學習軸的結構(含分類、結構設計、材料)、軸的基本設計方法、滾動軸承尺寸選擇的基本方法。該模塊學習的標準為:識別軸的功用與類型,能根據工程實際對軸進行設計計算。區別軸承的功用、類型和結構以及選擇材料,說出滾動軸承的組成、特點,解釋滾動軸承的代號。通過現場觀察能說出鐵道車輛中軸承的使用。
4.連接件
連接件包括螺紋連接、軸轂連接、聯軸器、離合器、制動器。復雜的連接包括運動副及機構運動、簡圖四桿機構、凸輪機構。該模塊的課程學習的標準為了解螺紋和螺紋聯接的主要參數、類型、特點及應用;說明提高螺栓聯接強度的措施;理解螺紋聯接的預緊和防松;了解螺旋傳動的特點、類型;掌握螺旋傳動相對運動判斷及運動量的計算。識別鍵、銷聯接的特點和類型,能根據工程實際對平鍵聯接進行設計計算。區別聯軸器和離合器的主要類型、結構,說出聯軸器和離合器的選用方法。認識制動器的主要類型、結構。認識彈性連接的主要類型、結構。通過現場教學能對鐵道車輛的制動裝置和彈性連接有一簡單認識。辨認機構的組成,說出運動副的概念及分類,能繪制平面機構運動簡圖,理解自由度的計算方法。說出平面連桿機構的應用,理解平面四桿機構的基本性質,區別急回特性、死點位置、壓力角和傳動角的特性。
5.課程大作業――綜合訓練
通過減速器基礎設計這個綜合的訓練項目來提高學生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培養學生獨立或協同完成所布置任務的傳動系統的動力參數分配、傳動比分配,完成傳動零件的設計計算。獨立完成減速器裝配圖及從動軸、從動齒輪的圖紙設計,建議采用二維軟件完成設計;獨立完成設計說明書的撰寫等等。值的注意的是由于我院專業畢業學生都從事鐵路一線工作的特點,對于該模塊教學并不是要求突出學生的設計能力,而是培養學生綜合解決事物、培養學生共同協作的能力;通過作圖,更加掌握典型零件的結構和領悟鐵路工人刻苦嚴謹、半軍事化的工作作風。
三、實驗教學不可忽略
實驗內容主要有:常用機構、機構運動簡圖繪制、機械零件現場教學、齒輪減速器拆裝等。機械設計基礎實驗多以驗證性的實驗為主,學生不僅需按照實驗指導書所列步驟進行,而且還要主動參與實驗,需要每個學生動手對零件觀察和裝拆,并且對零件進行描述。通過這樣的實驗,不僅加深了學生的印象,還為以后該課程和其他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更是有利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四、形成標準的課程評價體系
高等職業教學最大的特點是職業性,最終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在整個課程的環節中學到相應技能,所以僅用最后的試卷來評判學生的成績是不合理的。因此,要采用多樣化的評價體系來反映學生各方面的學習情況并做出合理的評判。機械設計課程本身的實踐性比較強,考察的是學生的分析和動手能力,所以在評價學習效果的時候,可以采用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并以定量方式呈現評價結果。如由平時表現、實驗、作業、理論考試等進行綜合評價。
五、結束語
1課程教學的目標
根據《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和《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教高〔2000〕2號)等文件精神,高職高專院校正積極進行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踐行工學結合的教育思想。高職高專工科課程大多數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緊密的課程,采用使用模塊化案例教學法,改進教學手段和方法,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4]。1)促進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模塊化案例教學法,以生動形象的案例代替枯燥無味的理論,具有真實性。其教學內容是實例,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案例中的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提高學生實際設計和應用開發能力。2)使學生牢固掌握課程知識。以“單片機原理與應用”為例,讓學生掌握單片機各個功能模塊的工作原理,學會繪制硬件原理圖,掌握仿真單片機及其程序以及外部接口電路,掌握單片機仿真軟件KeilC51,Wave6000,ProteusISIS的使用,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以適應社會的需求。3)進一步深化理論教學改革,使理論與實踐更有效地結合。模塊化案例教學法以案例為媒介,先把課程分成若干模塊,在每個模塊中加入若干生動案例,再通過仿真軟件Proteus把運行結果直觀地展示給學生。以理論為分析基礎,模塊化學習,項目化考核。通過案例的探討和剖析,學習和應用理論知識。4)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通過該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讓學生通過設計模塊和案例,輕松掌握知識,具有一技之長。結合高職高專院校開展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改革,在工科課程教學上尤其是“學”和“做”環節,深入推進該方案,是非常有意義的。
2教學方案的實施
模塊化案例教學法在高職高專工科類課程中的實施,需要結合學校的重點專業群和綜合實訓室建設,利用先進的實訓室條件,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重點環節包括如何進行課程體系的模塊化,如何精心設計和選取案例,案例和模塊相關知識點的吻合度,案例的實現等,具體細節如下:1)課程模塊的劃分。模塊化的單片機案例教學,首先,把單片機系統分成若干個具有獨立功能又可以互相銜接的簡單模塊,然后,將案例教學法融合其中,將復雜難懂的指令、語法、編程及其電路分解,使編程簡單化、電路透明化。通過對各個模塊案例的學習,使學生牢固掌握相關電路原理設計及編程方法,達到學以致用,舉一反三的目的。2)模塊案例的設計。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和興趣著手,每個模塊中的案例難度適中,把相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聯系到一起,用最短的時間和最有效的方法,使學生掌握抽象的理論知識,提高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3)案例的實施和優化。教師根據模塊知識點選取案例進行課程教學,同時,依據具體情況綜合使用多種教學方法。在各個模塊的案例安排及選擇上,教師要引導學生由發現模式的研究性學習向探究模式的研究性學習過渡,采用自主探究模式的研究性學習。在每一模塊的學習中,確定要解決的問題,并給出能實現某一目標的參考程序代碼,讓學生進行模仿和實際操作,同時不斷對模塊的案例進行擴充和優化。本教學方案的實施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分為教師和學生2條主線,分層次、分階段研究。教師主線是從模塊劃分、案例設計與實施到模塊案例庫的建立;學生主線是從產生興趣、明確學習目的、自主學習到參與評價教學。本教學方案的實施過程如圖1所示。以“單片機原理與應用”為例[5],首先,把該課程分成單片機入門、單片機硬件結構模塊、軟件模塊、內部資源模塊(含定時/計數器、串行通信、中斷系統)、外部擴展模塊(含存儲器擴展、I/O,A/D,D/A,人機接口)、綜合應用模塊,如圖2所示。每個模塊根據內容設計若干個知識點的案例,并設計1個綜合案例,或幾個模塊設計1個綜合案例。這樣就把一本書的重點、難點分解開了,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便于學生掌握。同時,又可以融合形成一些綜合案例,提高學生的對知識綜合運用的理解。如在教授異步通信的類型時,針對學生不易掌握全雙工方式通信,設計一個案例[6],如圖3所示,1,2號機把P1口的開關狀態通過TXD,RXD進行互傳,把狀態信息送到P2口,并經過2片7447驅動BCD碼數碼管顯示,1號機顯示信息反映的是2號機的開關狀態,2號機顯示的是1號機的開關狀態,還可以通過示波器VT觀察波形。有了例子,學生對全雙工含義的理解更容易了,再通過自己動手設計、連線,加深對知識點的印象,學習興趣更高了。
3教學方案的創新點
高職高專類工科課程大多數是應用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穿插運用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模式,即能力本位教育,它以掌握某一種職業的從業技能為教學目標,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模塊化案例教學以能力作為教學的基礎,強調社會的擇業需求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形式靈活多樣,探究式學習,強調學生的自我學習和評價,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1)融合模塊化教學和案例教學,擴充了高職高專工科課程的教學體系,進一步深化了高職高專應用型課程的教學改革,符合相關文件所提的提高高職高專課堂教學質量的要求和“教學做”一體化的要求,創新了教師教育教學方法。2)把模塊化教學和案例教學法有機融合,豐富了教學手段,提高了生動性,進而提高了教學效率。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直觀的案例仿真,使教師在課堂上有東西可授,學生有知識可學,同時,可以讓學生直接看到形象的運行結果,從而激發其學習興趣。3)該方法重點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技能和技巧、自我管理和自我發展以及與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每位學生均可參與實驗操作和仿真案例,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提高了協調能力、知識遷移能力、設計和創新能力。
4實踐意義
隨著高職高專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工科類課程的教學改革,已經從單純的“教和學”轉變為“教學做”,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勢在必行,需注意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的雙重把握。若采用理論課與實驗課教學分開進行的傳統教學模式,就會使該課程枯燥乏味,學生只是被動機械地去記憶基本原理。模塊化案例教學,在項目的實踐中完成課程知識的學習,利于學生對硬件結構和基本原理融會貫通。不斷研究和探索,可進一步完善學校人才培養方案,使教學模式更加科學合理,為培養高質量的技能型人才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1)對教學的意義。不僅對工科課程教學模式有重要的實際應用價值,而且對其他課程的教學模式改革起著重要的借鑒和指導作用。2)對教師的意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必須熟練掌握教學內容,及時更新知識,善于反思,及時總結,用以指導自己的實踐。案例教學在單片機教學中的運用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和教學水平。3)對學生的意義。案例教學重視學生的參與性與主動性,結合能力本位教育和分模塊教學,可以促進學生群體思考和主動學習,能把枯燥的學習變成生動的學習,提高教學效率。4)對培養目標的意義。強化學生職業技能培養,提高就業競爭能力,實現高職高專的人才培養目標。目前,技術日新月異,高校采用傳統封閉型的課程教學培養的學生已難以滿足社會對專業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采用模塊化案例教學是培養單片機技術人才的一條有效途徑。
5結束語
(一)設置原則
模塊化課程結構便于不斷更新課程內容,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要求。[2]據此,學校要打破學科型課程體系,建立以職業能力為中心的課程體系,筆者認為,中職電子商務課程結構模塊化的設置原則應該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三個一體化”的原則。
1.一個中心
堅持以人才的技能培養為目標,以企業需求的人才為導向。讓學生畢業之后實現“零距離”就業,召之即來,來之能干!
2.兩個基本點
一是堅持“因地制宜”,可以理解為因校制宜,如前電子商務專業的專業面很寬泛,這既是不利之處也有好處。從大的方面講,電子商務究竟是學電子還是學商務,本質上權重應該偏后者。但由于時代的局限性,電子商務并沒有完全取代傳統商務,只是在一個商務活動的某個方面。權重也可以偏于前者,畢竟電子作為技術層面上的知識在企業中還是很有市場的。中等職業學校發展的水平良莠不齊,師資力量、辦學特色等都不一樣。如筆者所在的學校,計算機專業是拳頭專業,師資力量雄厚,軟硬件設施齊全,可以考慮偏于“電子”,叫做“大電子+小商務”;有的學校會計、國際貿易專業是強項,就可以考慮偏于“商務”,叫做“小電子+大商務”。實際上很多大學也是這么做的,就專業重心方面:西安交通大學是具有理工特色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以文科見長,而北京郵電大學工科與信息科技突出。因此,三所大學所選擇的電子商務培養重心不同,模式不一,依次為以“重點實驗室+校企合作平臺”、“實驗室+實踐基地+虛擬平臺”、“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依托的立體化實踐教學模式。[3]二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根據學生的愛好與興趣選擇職業的重心。
3.三個一體化
首先,“教學一體化”,鑒于電子商務專業教師師資力量緊缺的現狀,學??梢园才欧菍I任課教師帶領學生到企業中學習,從實踐中學;也可以定期聘請企業中電子商務專業人士走進學校課堂;其次是“內外一體化”,就是校園內的“第一課堂”與校外的“第二課堂”在教學計劃、課時安排上實現一體化綜合布局、實現認知與技能的無縫連接;第三是“網上網下一體化”,網下學習知識網上進行操作,將知識轉化為技能,是學習方法的創新。
(二)基本框架
1.靜態模塊
根據傳統教學方法所設計的模塊,包括三個基本模塊,即“通用知識模塊”、“專業知識模塊”、“應用技能模塊”。頂層的三個模塊是基本模塊,每個模塊還能派生出一個二級甚至三級的子模塊。這個模型簡單便于操作,在三個基本模塊所占教學重要性的權重分布上,可以根據學校的特色進行安排。不足的是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有限,不利于個性化教學目標的實施,這種模塊化設計一般適用教學硬軟件設施相對較差的中職學校。
2.動態模塊
打破傳統教育模式,沒有基礎課與專業課之分,完全按照商務活動的流程劃分為四個模塊。各模塊之間的關系是平行的,學生在學習期間選擇哪個模塊,哪個模塊的知識與技能就是這個學生的主攻方向,即必修課程,而其余三個模塊則是選修課程。這種設計的思路是模塊沒有權重的分布問題,打破了“偏商”還是“偏電”的界限,把模塊重要性的選擇權完全交給學生。充分體現了個性化因材施教的教學特點。重要的是這種基于電子商務流程的模塊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不同區域的經濟特色,每隔一段時間修正一次,體現動態化。參與模塊內容設計的人要有通曉電子商務業務的專業人士參與,以保障模塊始終不會偏離社會發展趨勢。這種模式適合于教學條件比較好的中職學校。
二、中職電子商務課程結構模塊化實施保障
課程結構的模塊化成功與否關鍵在于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除了和“教學手段一體化、組織教學項目化、培養能力綜合化、技能考核過程化”的其它四化協同配合以外,學生在選中自己的模塊之后,可供選擇的學習渠道可以有以下幾個部分:
(一)仿真實訓
校內仿真實訓室在這里學生可以辦理網上銀行、體驗B2B、B2C、C2C的電子商務交易模式,研究模擬綜合解決方案。
(二)真實的網絡平臺實訓
網上沖浪,商務生活服務網、搜索引擎、網上開店、自制網站,參與淘寶(C2C)、阿里巴巴中文網站(B2C)的交易活動等。
(三)企業實踐實訓
基于自身學習的內容,主要學習掌握基于企業平臺的綜合問題解決方案或基于阿里巴巴誠信通平臺的綜合解決方案。
(四)社會實踐
鼓勵學生網上創業,積極參加各類電子商務大賽,拓展知識面,增長見識。
四、小結
根據“重點高等工科院校系列課程改革指南”,機械制造專業的教學改革,必須緊跟機械制造行業的發展,突出工程技術教育的特點,同時要面向市場需求,力求培養出具有良好綜合素質、體現行業特色、具有創新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型專業人才。而傳統的機械制造專業課程體系的課程設置單一,知識面和專業面窄,課程難以形成完整的體系,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落后等。為了改變這種狀況,適應當今社會對機械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培養出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創造能力強、素質高的機械工程人才,調整教學內容及改革課程體系勢在必行?!罢n程教學”是最基本的教學建設。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是通過嚴格學習一系列課程實現的。課程是決定教學質量的最基本的因素,課程的選擇和課程的質量直接影響培養目標的實現?!肮こ虒嵺`”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基石,只有通過大量的實踐課程,強化實踐訓練,課程教學才能有的放矢?!罢n程教學+實踐平臺”的課程體系的實質:圍繞著“厚基礎、寬知識、重個性、強能力、高素質”的人才培養目標,學生在制造模塊機械加工過程的整體知識,通過“課堂教學”拓寬知識,通過“實踐平臺”包括實驗、實習、設計及工廠調研來更好地體會并加深理解,提高動手能力,使學生了解產品從設計、分析、制造、裝配的全過程并從中得到鍛煉,有效提高了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分析和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適應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培養在機械工程領域從事實際工作所需的具有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工程應用型人才及技術型人才。
1《.機械制造工程學》、《數控技術》課程群的構建
機械制造模塊課程包括《機械制造工程學》、《機械制造工程學課程設計》、《生產實習》、《數控技術》、《專業方向課程設計》、《專業方向實踐課》、《先進制造技術》等專業技術基礎課及實踐環節?!罢n程群”突破了過去單個教學過程的限制,內容上要擴展《機械制造工程學》的基礎知識,根據需要重新規劃、融合、調整,難點部分增加現場教學,增設必修和綜合性創新實驗,注重幾門課程的有效銜接和消化吸收,彌補與后續課程的斷層。
2.解決的關鍵問題
①《機械制造工程學》、《數控技術》課程群的建設。以《機械制造工程學》及《數控技術》課堂講解為主線,扎實制造基礎知識,《機械制造工程學課程設計》、《生產實習》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課本知識,具體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協調各門課程知識體系,增補相關知識。金屬切削過程知識比較抽象,難于理解,增加可視切屑形成過程與切削力測量實驗。在原來只講機床概論中傳動分析的基礎上增加機床結構與設計基礎知識,拓寬機床部分的知識面,彌補與后續課程的銜接缺陷。第二,充分利用實驗室資源,增加對各類機床傳動及結構分析的現場教學,及柔性夾具創新性實驗。第三,開展保定向陽精密機械廠與機械系共建實驗室活動。(廠家生產的組合夾具、柔性夾具、精密平口鉗等產品遠銷北美、西歐等地區。)把現代的夾具設計思想及產品引入到課堂中來。第四,培養“工藝型”應用人才。以課本中工藝學及夾具的基礎知識為重點,整合本課程內容和課程設計所需知識,在生產實習之前布置課程設計的任務,提出課程設計所需知識及實習時到哪個廠家應該了解哪些東西,使學生在實習時有所看,回到課堂有所設計。
②制造模塊實踐平臺的運用,培養應用型本三人才。第一,以“《數控技術》課程群”為基礎,以《專業方向課程設計》、《專業方向實踐課》為平臺,培養“數控型”人才。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及解決工程實際問題能力,培養在機械工程領域從事實際工作所需的具有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工程應用型人才及技術型人才?!秾I方向課程設計》以機床主傳動結構設計為導向,培養具有一定功能的完整結構部件設計嚴謹的思維方式?!秾I方向實踐課》主要以現代設計、造型、制造等軟件的學習、應用為主線,鍛煉學生運用在課堂所學加工制造及數控編程知識親手加工、實體操作的能力。第二,鼓勵部分學生在學習《生產實習》和《專業方向實踐課》的時間或課余時間參與國家勞動部組織的各種取證工作,以獲得證書換取兩門課程的優秀成績,提高各種加工實踐操作能力。
二、機械制造模塊課程體系
本三的機械制造模塊以《機械制造工程學》課程群、《數控技術》課程為課程主線;以《生產實習》、《專業方向課程設計》、《專業方向實踐課》為實踐平臺,構建“課程教學+實踐平臺”的課程體系,培育學生在制造模塊機械加工過程的整體知識,通過課堂教學拓寬知識,通過實踐平臺包括實驗、實習、設計及工廠調研來更好地體會并其加深理解,提高動手能力,使學生了解產品從設計、分析、制造、裝配的全過程并從中得到鍛煉,這便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使其適應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培養在機械工程領域從事實際工作所需的具有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工程應用型人才及技術型人才。
1.課程體系的目標。完成各課程群的內容規劃調整和有機融合,出版符合課程群體系的教材及開發教學輔助資源,注重幾門課程的有效銜接和消化吸收,彌補與后續課程的斷層。通過課堂教學拓寬知識,通過實踐平臺包括實驗、實習、設計及工廠調研來更好地體會、加深理解,提高動手能力,使學生了解產品從設計、分析、制造、裝配的全過程并從中得到鍛煉,有效提高了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分析和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
2.主要特色。第一,機械制造模塊以《機械制造工程學》、《數控技術》課程群為主線;以《生產實習》、《專業方向課程設計》、《專業方向實踐課》作為實踐平臺,構建“課程教學+實踐平臺”的課程結構體系。第二,以建構主義教育理論為指導,大力改革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采用課堂講授、討論、自學、動手創新實驗等多種教學形式并與多環節考評方法相結合,恰當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第三,嘗試一種新的課堂講解、生產實習和課程設計互補的課程群模式。通過課上講解有目的地將生產實習和課程設計兩部分銜接起來,學生通過實習了解行業的前沿知識,真實了解實際加工過程。打破生產實習、課程設計時間上固定順序的限制,做到理解課本知識需要到實習地實習,按課程設計所需到實習地實習的新的課堂講解、生產實習和課程設計互補的課程群模式。這樣學生在生產實習時有的放矢,改變了原來走馬觀花、漫無目的的現象。
三、結論
1、1模塊教學概念
體育中的模塊教學就是,將技能教學劃分為多個獨立的小模塊,每個模塊又分為若干個單元。教學中以技能教學為主,將相關理論知識融于技能學習之中。技能模塊的組合構成了學生的能力,完成所有模塊的學習后,學生經由“理論—實踐—內化—實踐”的過程,能力水平就會形成、提高,這種教學模式,不能簡單地被理解為一種教學方法[1]。
1、2模塊教學在體育教學中的優勢
1、2、1有利于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是推進體育課程改革的前提,體育工作者在課程改革實踐中充分提高思想認識,才能推進體育課程改革,使學校體育課程真正發揮健身心、育全人的功能。
1、2、2有利于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
自模塊教學在籃球教學中開展以來,大力開展因材施教,重視學生的興趣,實施“小集團化”教學,促進了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學生能在技能學習中想方設法改進技術動作。培養了學生樂于探究、自我反思的優良品質。
1、2、3有利于發揮教師專長,提高教學效果
模塊教學能根據教師的專長進行教學,做到揚長避短,較好地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教師在體育課改的模塊教學中,從經歷到理解,不斷自我學習與研究,并相互學習、交流、探討,教育教學觀念得到更新、創造性教學能力得到增強,教學效果也隨之提高。
1、2、4有利于提高了學生的專項知識水平和觀賞水平
通過籃球模塊教學,學生對籃球的基本理論、技戰術會有較為全面的掌握和理解,故可以極大地提高其籃球專項知識水平。從籃球的基本技術到籃球比賽知識及裁判法的學習到傳授,為其今后從事鍛煉及組織籃球比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由于專項知識水平的提高,在其今后欣賞各級籃球比賽時,其觀賞、評價水平,也將得到全面的提高,正所謂“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2、高中籃球模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模塊教學目標與內容相分離,教學內容與實踐相脫離
籃球模塊教學過程中,大部分體育工作者將模塊教學理解為一種單一的教學方法,在制定模塊目標時還是照搬五大領域目標,沒有與實際的教學內容整合,基本技術的傳授占用了大部分的教學時間,理論學習與實戰訓練時間偏少,致使學生對籃球運動起源、技戰術方法及戰術配合意識等缺乏必要的解析,學生機械化地掌握了籃球的運球、投籃、傳球等技巧,這勢必造成教學與實戰的脫節,不利于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
2、2籃球模塊教學的手段單一,教學方法與組織形式相對滯后
傳統的體育教學手段、方法及組織形式仍被沿用。在過去的教學中這些方法及手段發揮了重要作用,值得繼承與發展,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學生對籃球教學多元化的需求,特別是模塊教學的引入,體育教學的有些方面已不再適用于現代籃球教學。
2、3高中籃球模塊教學人數眾多,場地器材缺乏,不易組織
高中籃球模塊教學繼續沿用大班化教學模式,上課人數多,場地器材缺乏,不易組織學生練習,也不利于對學生進行逐一指導,這樣既調動不了學生練習的積極性,也無法進行比賽。再加上高中學生思維活躍,注意力不夠集中,有些教師拖課,影響了正常的體育教學效果。
2、4籃球模塊教學缺乏科學有效的考核評價體系
當今,體育教學后對學生的考核評價方式,基本是總結性評價。這種評價體系突出了對學生的技能、體能的評定,但對一些隱性指標的考核評價不夠,例如學生的進步幅度、學習表現、學習態度、合作溝通能力等評價內容體現不足。這種評價體系中易打擊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利于高中籃球課模塊教學的發展。對學生進行評價應依據《綱要》,重視學生的過程性評價和學生的自我評價,把一些隱性課程目標納入到評價體系中,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不斷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和對籃球運動的認知能力,培養學生的自評能力與自我鍛煉習慣的形成[3]。
3、積極探索可行性的籃球模塊教學策略
3、1深入學習新課標精神,轉變體育教學觀念
籃球模塊教學應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不斷引導學生把握籃球課程的基本理念,使教師懂得籃球模塊教學不僅是向學生傳授籃球基本知識和運動技能,更重要的是向學生傳授陽光體育的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終身體育意識,使其產生運動參與的欲望,并在籃球運動中獲得快樂和成功的體驗。3、2因材施教,注意把握籃球模塊教學中的“質”、“度”籃球模塊教學中的“質”是指模塊教材的難度系數。教學實踐表明,籃球知識的難度系數應稍高于學生的接受能力,教學才有吸引力。若教材難度系數太小,激發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注意力容易渙散,可能誘發傷害事故;難度系數過高,脫離學生的實際能力,學生會喪失信心,無法體驗到籃球帶來的快樂。因此,籃球教師要保證籃球模塊教材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層次性?!岸取笔侵妇毩曋袑W生的心理、生理負荷。在籃球模塊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合理安排學生的練習次數、時間、組合、強度等,使之保持在一定的度上,使學生在心理、生理上有質的飛躍。
3、3立足實際,選擇合適的籃球模塊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學進度
體育工作者依據本校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籃球模塊教材,以學生為中心,制定科學合理的模塊教學體系,使教學內容注重學生運動興趣,滿足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激發學生學習和鍛煉的積極性,為學生終生體育意識的養成奠定基礎。在教學進度的安排上,應以學生個體為中心,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為解決器材設備少、學生多的矛盾,采取分組循環,個體學習和操作的方法來解決。
1.角色分配將學生分兩大組:
①手工操作組:分派會計主管1名、總賬主管1名、成本核算1名、會計1名和出納兩名,即銀行和現金各1名。按照會計準則每人分工不同。
②會計電算化操作組:分派會計主管1名、記賬1名、復核1名、出納1名、制單1名,進行分工,設置權限,明確其職責。工作要求:按照企業需求建立現金日進賬、銀行存款日記賬、總分類賬,各個明細賬,將上期結余核對清楚,將準備工作安排就緒。
2.會計循環教師按照企業實際材料,讓學生親身感受工作流程,按照會計循環獨立操作。要求準確運用會計科目、借貸方向、金額等。為確保實習效果,要求整個模擬實習真實、具體,并盡可能地發放大量原始憑證。要求學生獨立完成編寫、填制、審核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編制匯總記賬憑證,登記各種總賬和明細賬,編制會計報表及其附注,依次完成整個會計流程。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達到除熟練運用理論知識外,還能鍛煉實踐技能的目的。
3.會計電算化結合專業特征選擇會計電算化軟件,按照會計流程處理相應的會計實際工作,并打印出憑證及報表。
4.總結會計流程從月初到月底,在總賬試算平衡以后,會計便可據此編制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然后將編好的會計報表,經過裝訂后交給任課教師,進行驗收。此時,會計流程基本完成。這時,我們可以組織學生討論,總結經驗。任課教師指導評價各組的“工作業績”,找出存在的主要問題,指出不足。對存在的通病,任課教師統一指導,重點強調,力爭改正錯誤,以利下一步共同提高。
二、分析會計流程實踐出現的問題
一是學生對會計科目運用不夠準確,容易混淆,方向經常記錯,造成賬面不平衡,沒法結賬,給月末會計結賬增加了較大的工作量。二是會計格式填寫不夠熟練,不注重細節。會計模擬實習為學生提供了自制的和企業的原始憑證,有些原始憑證一式多聯,各聯都有各聯的用途,而有些則是單聯。對此,在實習操作的過程中,學生看到只要與某一項經濟業務有聯系,也不核對每聯原始憑證的用途,就全部附在記賬憑證的后面。這樣,有的原始憑證只有一聯單,學生不熟悉其余各聯的格式,影響了原始憑證的審查力度。三是會計環節混淆,權限不分。四是由于涉及稅金比較單一,到社會中這方面有些匱乏。
三、改進會計實習模擬教學的辦法
1.指導學生多學多練教師利用理論課多講實際例子,讓學生多熟悉會計科目以及相互之間的轉變,準確把握借貸方向。將每張憑證的用途講解清楚,在模擬實習時盡量貼近實際。
2.增加實踐學習資料教師多聯系企業及稅務部門,了解會計稅務更新知識,增加實際例子,讓學生深入了解稅務登記方法,到企業可以順利適應崗位要求。
3.改進模擬教學方式教師將原有的模擬實習方式再擴大,多設置一些與財務關系密切的部門崗位,比如:倉庫保管、銷售人員、車間管理統計等。只要憑證涉及的業務,就都要有相應崗位,讓學生每次實習都要輪換崗位,讓學生在每個崗位上都體驗工作任務及職責,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