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19:17
序論:在您撰寫大學藝術鑒賞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提高藝術普及率
上世紀英國主流傳媒雜志《旁觀者》的創辦人在雜志中發表雜志創辦目的,是為了讓普通人也能了解社會百態,并從生活中發現哲學樂趣,使高深的哲學思想從書本中來到茶樓酒肆,走入普通人生活。而新媒體在藝術傳播中也起到同樣作用,使普通人通過隨處可利用的科技終端欣賞了解藝術。很多媒體傳播平臺都會提供藝術專欄,如微博公眾賬號:電影學人、陶藝視覺、藝術派等。通過制作一些有趣的圖片與小視屏,勾起瀏覽者閱讀興趣,進而引導瀏覽者了解相關藝術歷史、演變由來、藝術特色等,讓大眾在日常瀏覽中接受藝術熏陶,從生活點滴中發現藝術①。
(二)提高民眾藝術鑒賞水平
大眾在使用新媒體過程中,會通過兩方面不斷提高藝術鑒賞能力。首先,者在時會利用一些應用軟件對內容進行美化,如常見圖片修復,改變圖片色調突出圖片主題,或是改變一些色彩配置,提高分辨率,這也可以看做是藝術創作過程②。人們長期接觸這些藝術作品,本身就會提高藝術鑒賞能力。第二,如上文提到的一些公眾賬號,這些賬號會藝術鑒賞類文章或是視頻,向大眾介紹不同藝術家對同一類藝術研究角度與獨到見解,瀏覽者在學習過程中也會提高藝術鑒賞能力。
(三)增加藝術欣賞角度
2006年,央視《百家講壇》推出了一些列文學藝術鑒賞類節目如“易中天品三國”、“劉心武解密紅樓夢”,在全國掀起了一陣文學藝術評述熱潮。很多新媒體用戶、開發商也通過學習將自己的見解與產品融合傳播在新媒體中。如一些新媒體用戶會錄制個人評述MV或是編寫劇本拍攝《紅樓夢》微電影,;而開發商依據小說內容將其制作成游戲,也受到了許多新媒體用戶的歡迎。雖然個人用戶與開發商對藝術闡述不夠專業,但也有其獨到之處,而且激起了大眾興趣,有助于藝術傳播與學習③。
二、藝術學視域下新媒體與傳播學關系探討之正影響
運用新媒體傳播藝術,自然也應保留藝術原本特質,借用人們對翻譯藝術定義:信、達、雅三個角度來探討新媒體對傳播學的正影響。
(一)信
信,就是要真實。傳播者在將高深藝術學理論翻譯成被大眾所喜愛的媒體作品時,主要在兩方面體現了真實,第一方面是忠于原藝術理論,這類新媒體傳播者主要以介紹為主,將藝術起源發展過程通過簡化語言以小段章節呈獻給瀏覽者,類似于翻譯中直譯;第二方面是忠于原藝術理論基礎上再忠于者思想。常規如一些藝術公開課、TED演講等這類媒體傳播者本身對于藝術具有較深研究,在不斷學習過程中會有一些新發現,通過一些藝術趣聞作為引入,闡明見解。使瀏覽者不僅豐富了藝術見聞,還掌握一些新興研究成果,不論是入門級別還是專家級別都可以通過這些新媒體傳播提高藝術素養,加深藝術學習④。
(二)達
達,就是通達流暢。新媒體作為一種新式傳播手段,拓寬了藝術傳播范圍。首先,現代人利用手機、電腦這些新媒體終端瀏覽網頁,刷新朋友圈時都會接觸藝術相關內容,這點如前所述提高了大眾藝術普及率。在舊媒體時代,人們了解藝術方式不過是電視、書本、博物館。這些傳播方式知識信息量高,但趣味性低,不便學習者記憶⑤。但新媒體傳播則側重便捷性與趣味性,很少會看到冗長的微博論文,相反都是短小精悍的文字評述與視頻講解,不僅不會耗費瀏覽者太多時間,還可以下載保存,使藝術傳播順暢、方便。
(三)雅
雅,是清雅,有趣,能為接收者帶來愉悅享受。這點不僅是所有藝術所追求的目標,也是新媒體在傳播學中廣泛應用原因之一⑥。從兩方面闡述其為接收者帶來愉悅感受。首先,內容方面,除了上述提到的藝術公開課、TED演講,一些知名學者也會通過微博、微信發表藝術見解文章,提高大眾藝術鑒賞能力,了解一些有趣藝術作品的深層內涵,而非單純覺得搞笑。第二,新媒體使用方便且免費,既新潮又貼近生活,使用過程中,本身就會為用戶帶來愉悅感受。
三、藝術學視域下新媒體與傳播學關系探討之負影響
(一)負影響方面
任何事物在應用過程中都會產生兩極分化,新媒體在傳播學應用中同樣也存在瑕疵,在信、雅兩個方面體現較為明顯。第一,信。一些自發藝術傳播者在傳播過程中,為了增加關注度或是過于發揮,反而曲解藝術內容將藝術傳播 變得功利化。第二,雅。一些新媒體藝術傳播不僅不雅,還體現了瀏覽者“審丑”心理。諾貝爾獲獎者赫伯特•西蒙曾對不斷進化的媒體傳播作出預測:“隨著信息的發展,有價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審丑”心理傳播者正因如此隨意歪曲藝術作品,提供大眾娛樂。隨意涂改名畫名品,篡改名著內容丑化作者原意,并以此為樂持續更新,以提高網絡知名度。
(二)對負影響現象反思
由于新媒體中藝術傳播門檻低,且藝術誹謗所造成的惡意影響規模小,并不能動用法律條文來解決。就必須從者自身修養和開發商內部審查來進行控制。首先,者應正確認識有趣與惡搞的差異。有趣富有內涵,能給人帶來愉悅感;惡搞則相對膚淺,如同跳梁小丑。而且優秀見解一樣會帶來關注度,并且體現出作者思考深度,藝術傳播者應不斷提高藝術涵養,通過學習提升藝術分析能力,發表獨到見解。而開發商也該對一些惡搞藝術行為進行審查,對一些嚴重惡搞者,進行封號處理;并鼓勵一些優秀藝術傳播者,提升其推廣度與公眾關注度,扭正藝術傳播風氣,提高藝術傳播品位。
四、結語
新媒體是一種新式傳播方式,擁有速度快、范圍廣、易上手等傳播優勢。在傳播學中也起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是其重要實踐工具。藝術視域下新媒體傳播,符合了藝術本身對信、達、雅的追求,使公眾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學習藝術,提升藝術鑒別能力,加深欣賞品位。然而在運用中,仍存在不足,需要傳播者提升自身修養來改變這一現象。
作者:孫喬 單位:遼寧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注釋:
①馬寧.傳播力與媒介使用者的關系變遷——新媒體語境下對傳播學經典問題的再思考[A].中國傳媒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第七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傳媒大學,2013:13
②高啟光.傳播學與藝術學視域里的新媒體與當代藝術[J].藝術百家,2014,03:122-126
③徐婷婷.芻議傳播學與藝術學視域里的新媒體與當代藝術[J].新聞傳播,2015,01:117
④寧迪.傳播學視域下的微電影廣告研究[D].廣西大學,2013
關鍵詞:大學教育;油畫藝術;健康發展;審美教育
我國當代大學油畫藝術教育經過多年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當前依然存在著一些弊端和不足。為了更加適應新時期的藝術發展要求,我國大學油畫藝術教育需要不斷尋求創新和優化,以促進油畫藝術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
一、當前大學油畫藝術教育存在的問題
油畫這一藝術種類源自西方,反映了西方獨有的藝術風格。高等藝術教育在中國油畫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當下,我國大學油畫藝術教育取得了顯著的進步,教育模式也趨于成熟,藝術教育進入發展的新時期,這對大學油畫藝術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教育目標和要求。如今,我國已有許多大學的美術學院開設了油畫藝術教育相關課程,培養了眾多優秀的美術專業人才。但大學油畫藝術教育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包括過于注重油畫創作的技能訓練而忽視了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過于注重規范式的系統教學而忽視了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等等。此外,一些高校采用單一的模式化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創造力和藝術思維能力的培養。面對當前大學油畫藝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各高校的美術教師需要不斷開拓教育思路,注重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以提升學生的全面素質和綜合素養為目標,實現藝術人才的創新培養。
二、大學油畫藝術教育的優化發展方向
1.應用多元化的教學理念,促進大學油畫藝術教育的創新發展藝術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呈現出時代化的特征,在這個過程中,藝術觀念層面的創新往往起著促進藝術發展的先鋒作用。我國大學油畫藝術教育的固有觀念偏重于油畫創作技法傳授,教學模式較為單一,且具有模式化的特點,過于注重油畫寫實風格和色彩表現等,這種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大學油畫藝術教育的創新發展。因此,在大學油畫藝術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創新教育觀念,應用多元化的教學理念,設置更為合理的油畫課程,設計更為全面的課程內容,包括油畫藝術造型表現、油畫藝術鑒賞以及油畫藝術綜合探索等多個層面的內容,融合多樣化的文化元素,不斷豐富油畫藝術的內涵。事實上,在西方油畫教育理念中,多樣化的異質藝術元素都可以作為油畫創作的靈感來源,如法國的莫奈等畫家都曾應用日本的和服等異質文化元素作為油畫創作的素材。采用多元化教學理念正是基于藝術無國界、無界限的開放觀念,這可以為大學油畫藝術教育事業提供更多的生命力,豐富我國油畫藝術的視覺表現和人文內涵。2.重視審美意識教育,提升大學油畫藝術教育的實效性藝術作品是自由表達意識感知和內在情感的重要途徑,藝術鑒賞等美術活動有助于加強人們的審美意識、鑒賞能力以及對美好事物和情感的感知能力。審美意識是建立在個體美術知識儲備、基本認知能力、情感傾向以及興趣偏向等基礎上的對于藝術作品的審美心理過程。加強審美意識的教育和培養,實質上是為了提升人們對于優秀藝術作品的感知能力和領悟能力,幫助人們獲取更深層次的藝術熏陶,這也正是藝術的魅力所在。油畫作品便是通過極具視覺吸引力的圖案、色彩等造型元素傳達積極、美好的藝術情感,抒發不同的藝術思想。如,凡•高的油畫作品《向日葵》便是以基于實物的變形手法創作了更具視覺沖擊力的藝術造型,讓向日葵這一實物概念更加具有色彩感染力、藝術靈氣和張揚的美麗,讓人們獲得獨特的審美享受。在大學油畫藝術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想強化對學生的審美意識教育,首先要改善大學藝術教育的環境,為學生創造能全面感受藝術之美的良好氛圍,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其次需要增加相應的審美實踐課程,應用經典油畫作品鑒賞或學生自主練習創作等多樣化的途徑,將藝術理論與現實生活有機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構建更為豐富的人文精神世界,促進油畫技法與人文內涵的統一。
結語
油畫藝術教育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探索適合我國大學油畫藝術教育的教學模式是十分必要的。為了更好地適應時代和社會的發展,大學油畫藝術教育需要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從而更好地提升藝術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欒捷.重視油畫的審美意識以提升美術教育效果.陜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2]湯敏敏.試論傳統寫實油畫方法論對高校美術基礎教育的價值.湖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3]符藝.油畫教育民族化創新的基石:多元文化共生與融合.民族教育研究,2014(2).
[4]程俊禮.實踐性教學在油畫教育中的實施方案探究.美術教育研究,2012(23).
一、文學鑒賞能力概述
文學鑒賞能力是指鑒賞者對文學作品的感知、理解和判斷能力。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他們的文學鑒賞能力至少應包括以下因素:敏銳的審美感受能力,豐富的審美想象能力,深刻的審美理解能力和客觀的審美判斷能力。無論是從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從人文素質培養的需要,還是從文學教育自身的需要來看,都應該及時進行文學鑒賞教學,以初步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
二、培養學生文學鑒賞能力的重要性
提高大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是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進行文學鑒賞活動,首先要閱讀。加拿大作家阿爾維托?曼古埃爾在《閱讀史》中指出;閱讀,幾乎就如呼吸一般,是我們的基本功能。那么我們可以說,培養閱讀的能力就如同培養呼吸的能力一樣重要。文學是“人學”,這早已是人們的共識。作為“人學”的文學,具有滋潤靈魂的涵養功能和提高人生質量、升華生命境界的發展功能。它對個體一生精神的生長發育,無疑具有水、空氣和陽光一般的特殊營養。這也是強調培養文學鑒賞能力的原因之所在。人文素質教育中培養學生文學鑒賞能力,可以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社會,開拓視野,陶冶情操,增長知識,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討論文學鑒賞能力問題,在文學教育被強調的今天,就更具有其重要性。
第一,培養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有利于提高審美能力和思想素質。文學作品在描寫社會生活的同時,體現著作者的思想感情、審美理想、是非評價和愛憎態度。文學鑒賞就是要通過作品的文學語言把握藝術形象,具體認識形象所反映的社會生活的面貌和本質,體會其中所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從而獲得思想上的啟發、情感上的體驗,使整個心靈感到滿足充實,歡欣愉悅。
因此,要引導學生去賞析教材中寓意深刻的名言警句,震撼心靈的故事情節,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富于詩意的景物畫面。通過賞析,使學生感受到心靈美、自然美、理趣美、語言美、結構美,在潛移默化中,獲得美的熏陶和教育。使學生逐漸學會感受美、發現美、鑒賞美、創造美。不容置疑,文學的審美教育作用就是由鑒賞來實現的,是和審美相結合的。因此,語文課中,教師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更好地發揮文學作品的教育作用,有著重要的意義。
第二,培養學生文的學鑒賞能力,有利于提高讀寫能力。對作品中生動傳神的語言、精巧細致的結構、形神兼備虛實結合的意境、個性分明血肉豐滿的人物、感人至深跌宕起伏的情節的鑒賞過程,本身就是讀寫能力培養和提高的過程。學生掌握了一定的鑒賞知識,具有一定的鑒賞能力,就自然而然地領略到作品的人物形象美、語言技巧美以及和諧的意境美,進而再研究結構是怎樣安排的,語言是怎樣運用的,人物場景是怎樣設置的。掌握了鑒賞文章的套路,加強了對文章的整體領悟,學生在閱讀中,就容易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理解寫作特點,理清結構,正確分析詞義。鑒賞是理解感悟的閱讀,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無疑會起到巨大的作用。學生在寫作時,會自覺不自覺地借鑒模仿賞析過的一些好文章的結構、語言、表現方法等,這樣就會大大提高其寫作水平。
三、培養鑒賞能力的理論基礎
傳統鑒賞理論受客觀決定主觀的影響,認為鑒賞只是被動地解讀作家寫入作品中的意圖。鑒賞的客體,即文學作品在鑒賞中具有決定意義,讀者在鑒賞時只是跟著作家的敘述路線走,完全是被動的。鑒賞水平也只是對作品中隱含的作家的創作意圖的闡釋和感悟。
接受理論的誕生則打破了這種作品決定論的局面,從此欣賞不再只是完全被動地跟著作家的路線走,也不再只是對作品中暗含的作家意圖的破解,而是欣賞主體與欣賞客體的一個雙向建構過程。接受理論是以德國的堯斯、伊塞爾、瑙漫為代表的、誕生并盛行于20世紀60-70年代的一種文學美學思潮。接受理論的理論基礎直接來源于德國哲學家伽達默爾的闡釋學:“所有文學的藝術作品只有在閱讀中才能完成?!鄙踔琳J為“不涉及接受者,文學的概念根本就不存在?!边@一思想被堯斯繼承并發展,堯斯認為作家創作出的文學作品并不存在于作家賦予它的語言形式中,而是存在于讀者的感覺中,正是讀者的閱讀才使其得以現實化。伊塞爾對此則有所糾正,“審美效應理論的一個主要缺陷是把文本犧牲于理解的主觀隨意性之中。”也就是在強調讀者對文本的重要作用的同時,也顧及到文本對讀者的制約作用。
接受美學是以現象學和解釋學為理論基礎,以讀者的文學接受為旨歸,研究讀者在作品的接受過程中的一系列因素和規律的理論體系。它把讀者與作品的關系作為研究的主體,探討讀者對作品的理解、反應與接受以及閱讀過程對創作過程的積極干預,并研究對作品產生不同理解的社會的、歷史的和個人的原兇。在三十余年的時間中,它產生了相當深廣的世界性影響。
該理論提出了文學鑒賞作品內容的未定性、未定點和空白。文學語言不像科學語肓那樣,是確定的,它是描寫性的,本身就有許多言外之意,再者作家在描寫生活時也不可能將生活的全部都寫進文本之中。因此在文本的各個部分之間就留下了許多空白或未定點,它需要讀者在閱讀時將其填補起來。該理論提出了鑒賞就是使文學作品內容具體化、現實化。它是讀者以自己的生活經驗、文化知識和想象力填補文本空白以使其完整的閱讀過程。文本是不完整的,各部分之間留有許多未定點,讀者在閱讀時需要對其進行補充,這樣才能在自己的思維中形成一個完整的文學作品。
該理論提出了鑒賞的文本召喚功能。這是作品的一種固有的功能,即召喚讀者參與文學作品再創作的一種功能,因為作品是不完整的,它必須經過讀者的積極參與才能最后形成,也就是說文學文本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無限空間,以期待著讀者的積極參與。作品的意義并非是固定的,一部文學作品,并不是一個自身獨立的、向每一個時代的每一個讀者均提供同樣觀點的客體。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樂譜,在其演奏中不斷獲得讀者的反響,使文本從詞的物質形態中解放出來,成為一種當代的存在并飽含了現實化的各種可能。
該理論提出了鑒賞者的期待視野。具體地講就是讀者固有的審美心理結構,它決定著讀者渴望、愿意和能讀什么樣的文學作品,讀者對作品現實化的程度就是受其期待視野所決定的。與讀者
的期待視野一致的作品讀者就很容易接受,反之則有兩種可能:或者消極的放棄閱讀,或者積極地調整自己的審美心理結構,以適應與自己固有的期待視野不一致的文本的召喚。這種消極與積極的不同表現,本身即是讀者期待視野的一種固有的功能,也是讀者欣賞水平高低的一個標志。據此可以將鑒賞分為:主動鑒賞和被動鑒賞。主動鑒賞,指讀者不但能鑒賞與自己的期待視野一致的文學文本,而且能夠通過調整(順應)自己的心理結構,從而鑒賞與自己的期待視野不一致的文學文本。被動鑒賞,指讀者只能鑒賞與自己的期待視野相一致的文學文本,而不能鑒賞那些與其期待視野不一致的文學文本,它不能根據文本的召喚結構的需要以調整其審美心理結構,不能對文本的召喚作出應答,而只能按既有的審美心理結構選擇鑒賞文本。
上述理論對閱讀教學具有極強的啟示作用。學生就是讀者,我們要承認學生的主體地位。努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教給學生有效的閱讀方法,以發展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為目標。
四、鑒賞能力培養的基本方法
首先,培養學生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文學鑒賞課的著眼點是培養興趣,把學生引進文學藝術的殿堂,為青年學生的心靈世界洞開文學藝術的天窗。目前學生對文學的興趣相對淡薄,一方面可能是長時間的應試教育使很多教師忽略了對學生的閱讀指導;另一方面,信息社會使學生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獲取大量鮮活的有時代氣息的信息,傳統意義上的文學的作用和影響正在發生改變。因此,加強文學作品閱讀的興趣,是培養和提高文學鑒賞能力的首要前提。教師可從貼近學生的生活、情感、審美情趣的角度出發,選擇適當的、具有一定趣味性的經典文本引導閱讀,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其次,要教給學生有效的閱讀方法,由淺入深,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傳授方法就是授人以漁,教會學生學習。讓學生多讀名篇名著,養成深入體會的習慣。文學教育是得法于課內,受益于課外。一節課所鑒賞的作品畢竟是有限的,但只要傳授給學生正確可行的方法,學生在課外的鑒賞范圍卻是無限的。這是一種辯證的關系。
當前高校有不少人文課程拘泥于專業知識的抽象傳授,缺乏形象生動的教學素材,尤其缺乏本土特色民族文化藝術素材,教材的內容和方法抽象、空洞、僵化、死板,很難激發民族地區大學生的創造靈感,因此,建設本土化的特色人文課程教材勢在必行。與此同時,受全球化及市場經濟的影響,許多少數民族民間藝術正在淡化、失傳,民間藝術人才發生嚴重斷層,因此及時挖掘和搶救民間藝術資源并建設成本土化的特色課程教材加以傳承發展之,已經成為一項十分緊迫的研究任務。
1.研究現狀
到目前為止,國內外尚未存在當代廣西少數民族民間藝術鑒賞課程及其教材,更未存在有關這方面建設的研究,然而,在挖掘、保護并發展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已成為全球熱點和國家策略的大好形勢下,以少數民族文化資源為基礎的教學改革蔚然成風———如廣西藝術學院《美術教學論》課程負責教師長期深入研究并利用廣西民族美術方面的文化資源,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美術教學課程及其教材;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傳統體育》課程負責教師也長期深入研究并利用廣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資源,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體育教學課程及其教材。杭州師范學院美術學院董春雷在《文藝研究》(2005年第5期)上發表題為《民間美術與學校教育》的論文認為:民間美術根植于民間,是實用與審美、物質與精神的完美統一。它既蘊藏著民族精神,同時又歷經了時間的洗禮,顯示出強大的生命活力。然而,隨著歷史的變遷、社會的變革,特別是在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人們的生活方式正在發生著根本性的變化,民間美術的原生態面臨嚴峻的挑戰。河南大學藝術學院設計系胡俊濤在《教育與職業》(2009年第2期)發表的論文《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民間美術課程教學研究》也持相同的觀點———民間美術根植于民間,是實用與審美、物質與精神的完美統一。但該文更進一步地指出,民間美術的藝術形態的內涵與本質越來越受到世人的關愛與重視,許多教育研究者也在不斷地探索研究這個領域。為了能更廣泛、更深遠地弘揚優秀民族文化,該文就民間美術的藝術特點,著重分析了課程設置意義、教學方法等問題,力求探索出一套較為合理的、適合藝術專業學生的民間美術課程的思路。
事實上,許多高校藝術類或人文類的教師都已經開始投入這一教學實踐中,就如何運用民間藝術資源(尤其是尚保持完整的邊遠地區少數民族民間藝術資源)來整合藝術類課程或人文類課程,掀起一股強勁的課程教學與教材改革創新之風。最為典型的成功范例是原任廣西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的王杰先生從1997年起,牽頭申報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優秀教學改革項目“文藝學與少數民族文學的跨學科交融”,接著又組織文藝學、民俗學、民族學、少數民族文學等學科碩士點,聯合向自治區教育廳申請“審美人類學系列研究”,獲得立項后,他們便深入地對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以及廣西少數民族地區(尤其是邊遠地區)的民間文化藝術資源進行審美人類學田野調查,基于廣西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藝術資源來搞科研與教學,以審美人類學理論與實踐為一條紅線,把中文系相關的人文學科的研究貫穿成為相互關聯的學術整體。在他的帶動下,廣西師范大學中文系審美人類學課題組積極探討審美人類學學科建設的方案以及審美人類學的研究對象、方法、意義及其學理依據等等,自覺形成一門具有影響力的特色人文課程———審美人類學,該課程教學成果榮獲2005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很快,由王杰先生主編的《審美人類學概論》作為“十一五”國家級教材開始了立項建設。
2.研究內容及其方法
基于廣西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藝術資源來開展高校民間藝術鑒賞課程教材建設研究,是一項具有時代性迫切要求的教學改革任務。然而,面對廣西11個少數民族許多不同族群或支系,分門別類地去挖掘、收集、整理其中的民間藝術資源,并形成一部當代廣西少數民族民間藝術鑒賞課程教材,實際上是一個十分龐大而繁難的教學改革“工程”。因此,在立項建設研究方面,必須選擇這樣的思路:從壯族開始,逐個對這11個少數民族民間藝術資源進行研究,并逐個形成相關的當代廣西少數民族民間藝術鑒賞課程教材。以壯族為例,具體研究內容為:整合并利用當代廣西壯族民間藝術資源———側重于壯族神話、山歌、舞蹈、戲曲(壯?。菲?、服飾、工藝美術等以及相關的研究成果,運用網絡及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開展當代廣西壯族民間藝術鑒賞課程教材建設的研究。在具體的建設研究過程中,我們將采取以下的研究方法:
2.1以田野調查和文獻資料研究為基礎,展開多種學科理論及其方法的運用。課題組成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科研究理論及其方法,對適合自己研究的課題內容進行研究,但要求在嚴謹的調查研究———深入壯族村寨開展田野調查以及進行相應的文獻資料的收集、整理與研究———的基礎上,圍繞“民間藝術鑒賞”中的“鑒賞”來展開教材建設研究,這一“鑒賞”要求從起源、發展、演變等方面以及從政治、經濟或文化等方面,充分揭示該少數民族民間藝術(尤其是審美方面)的本質內涵及其特征意義。
2.2結合現代教育技術———影視、錄像、攝影、多媒體等,制作相應的課件,開展當代廣西壯族民間藝術鑒賞課程課堂教學實踐,在實踐中形成有效的教案或講義,在此基礎上,完成相應的教材內容的編撰工作。眾所周知,如果一門課程的教材在實踐中被證明是無效的,則說明這部教材并非從扎實的教學實踐中來,而是憑主觀想象得來,而適合教學實踐并能夠推動教學實踐的發展并產生良好的教學效益的教材,才是真正有效的教材,才能成為教學改革的豐碩成果。當前,我們必須學會以學生為主體,以人為本,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制作相應的受學生喜愛的課件,在多媒體教室或通過網絡技術開展當代廣西壯族民間藝術鑒賞課程課堂教學實踐,這是與時俱進的表現,也是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表現??傊?,以壯族為例,我們對當代廣西少數民族民間藝術鑒賞課程教材的建設研究,將會有一個好的開端,為以后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
3.研究意義
在高科技和全球化迅猛發展的當代社會,人們越來越感覺到人類危機四伏———能源危機、生態危機、人的精神危機等等,造成人本身的許多焦慮和不安。人們開始追尋自己的精神家園,懷念過去,在無所適從的時候,這只能更增加精神的焦慮和不安。為了解決危機,人類學家們引導人們關注處于“文明的邊緣”的少數民族———那些還沒有被現代文明同化的原生態的少數民族族群,深入到其中開展人類學田野調查,以尋求解決人類危機的“原生態文化方案”。在這樣的情形下,當代廣西少數民族民間藝術鑒賞課程教材建設研究課題組通過田野調查,展開對當代廣西共計11個少數民族———壯、瑤、苗、侗、彝、水、回、京、仡佬、仫佬、毛南———民間文化藝術的比較研究,收集整理其中已經瀕臨消亡的民間藝術,經過提煉加工,形成民間藝術鑒賞課程教學內容,事實上,這是一種解決人類危機的“原生態文化方案”。因此,該課程所講授的“民間藝術”,專指“當代廣西少數民族民間藝術”,是指二十世紀中葉以來,存活于廣西少數民族地區的原生態的民間藝術。所謂“原生態”,是以自然生態之義喻指這些藝術均由該少數民族某一族群集體創造并世代傳承下來的尚保存完好的活態藝術,是非官方的、非現代的、非個人的元文化。其藝術表達可以變化發展,但其所蘊涵的該民族精神和基本話語結構沒有改變,比如作為壯族族群之一的那坡縣黑衣壯的山歌藝術中的“過山腔”,依然用黑衣壯話演唱,尚保留著古代完整的藝術表達方式和押韻風格,傳達著古代黑衣壯特有的精神風貌。#p#分頁標題#e#
毫無疑問,這些少數民族民間藝術一旦進入我們的研究視野,就明顯表現出兩大相互矛盾的特性———當代性和原生態性。所謂“當代性”是指這些少數民族民間藝術具有當代的特征,反映當今時代的個性和追求。所謂“原生態性”,是指這些少數民族民間藝術保持有自古以來的精神內涵和話語結構,由民間集體傳承著,具有原始原創性和集體傳承性,任何個人或官方都無法改變。之所以具有突出的“當代性”,是因為處于“文明的邊緣”的少數民族民間藝術,在市場經濟、高科技和全球化的浪潮沖擊下,或多或少地受到當代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和都市文化的“侵入”或“滲入”而產生了“當代性因素”,與此同時產生了“對抗性”因素———“原生態性”。“原生態性”“對抗性”的接納或反利用這些外來的“當代性因素”,在碰撞與交流中發生聚合性的“雜語共生”的文化景觀———“原生態性”和“當代性”矛盾統一而和諧地構成了當代廣西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事象。在這里,“當代性因素”獲得了另一種表達,而“原生態性因素”也逐漸發生了當代性轉型,當代性危機或原生態性危機因此而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化解。正因為這樣,學習和研究當代廣西少數民族民間藝術以及開展當代廣西少數民族民間藝術鑒賞課程教材建設研究,便具有了以下意義:
3.1保存少數民族本土化的特色藝術的需要。在全球化浪潮沖擊下,保存少數民族本土化的特色藝術,有助于及時挖掘和搶救民間藝術資源,促進特色社會主義中華民族文化的建設。與此同時,在人類全面危機和異化爆勢下,提供給人類消除危機和異化的精神武器,抵制現代文明和工具理性的侵害。
關鍵詞:高校理工科 學生 語文 素質、
素質教育是適應時代需要為革除應試教育中的弊端而產生的新的教學觀念,它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的,強調人的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強調挖掘人的潛能,使受教育者成為具有社會適應性,獨立自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品質的高素質人才。傳統的應試教育以升學和考試為目的,單純圍繞考試開展教學活動,是一種片面的知識教育,使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等處于薄弱地位,而且在智育方面,也只是偏重于分數,忽視智力開發和能力培養。我們提倡素質教育,就是以提高人才素質為重要內容和目的的教育。人才的素質也可分為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其中思想道德素質是根本,是先導;文化素質是基礎,業務素質是體現,身心素質是載體,四者缺一不可?,F在高校理工科學生普遍缺乏人文知識,文化素質較低,非專業知識淺薄,這種傾向必然會影響全球化時代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最終導致學生素質的不全面,造成部分學生辯別是非能力差,思想水平低,心理脆弱,耐挫能力不強,人格殘缺,道德行為失范,人文價值迷失,缺乏社會責任感和民族使命感,社會適應能力低,缺乏創新精神及創造能力等等。因此,理工科院校應在全球化人才培養的理念下,把人文素質教育擺在重要位置,把人文素質教育貫穿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從而加強人文關懷,強化人文修養,重建人文精神,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豐富的情感、高尚的情操、充實的精神生活和高雅的審美情趣,完善自己的文化品格。
一、為什么要加強對理工科學生的語文教育
第一,為完善我們教育體制的缺陷
首先這要從理工科學生本身的素質缺陷說起,由于受我國教育體制的影響,在高中時期就有了文理科的區分,雖然近些年有了一些改變,但文理分家的觀念根深蒂固。這種觀念造成了理工科學生嚴重的人文素質缺陷。許多理工科學生在中學的時期就開始偏科,除了應付高考這個表面的現實原因外,更深層的就是認為文理分家理所應當。還有“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看新實舊的觀念的影響,使理工科學生雖有缺陷反以為榮。使好多在校的理工科學生認為專業學好就可以了。
第二,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在高度市場化和商業化的今天,中國高等教育面對著功利化的巨大挑戰,教學很容易落入“專業主義”和“職業主義”的陷井,特別是在目前就業壓力愈來愈重的情況下,高校大多急功近利,有意無意地忽視了人文教育、專業設置、課程教學等都是圍繞市場轉動,大量開設所謂的實用課程,砍殺人文課程,人文教育為本的格局尚未形成,理工科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的缺乏可能造成人才素質結構的嚴重缺陷。全球化時代需要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相融合的人才。這就要求學習自然科學的大學生學一些人文知識,學習人文學科的大學生學一些自然科學知識,使科學知識與人文知識教育具有多樣性,科學知識與人文知識融合,使學生具有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第三,語文教學是促進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
加強人文素質教育是提高理工科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而語文是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獲取其他知識的重要工具。通過語文教學,加強對理工科學生口頭表達,應用寫作和文學鑒賞能力的培養,可以提高理工科學生的人文素質,從而進一步提高綜合素質。
1 可以促進理工科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口頭表達能力,應用寫作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思維的敏捷和系統性??谡Z表達的目的是在一定的語境下用最精練的語言迅速、準確地把自己要想發出的信息傳達給對方,需要在短時間內既要考慮場合,又要考慮對方心理接受力和要考慮針對不同的對象,運用最恰當的口語達到最佳的效果,應用寫作一般也需要針對具體問題快速作出反應,快速成文。這些就需要快速的思維能力。怎樣說好、寫好,是一個相當復雜的思維過程,反復訓練就能促進學生的系統思維能力。
閱讀鑒賞文學作品可以培養理工科大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一般來說,理工科學生主要是學習和研究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用的是邏輯思維,文學家的思維方式和從事其它學科研究的人有同有異,形象思維居主要地位。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曾說,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在思維上方式是統一的,搞文學的人,首先要進行非常細微的考察,然后才能天馬行空,浮想聯翩;而搞科學的人則要多閱讀和鑒賞文學作品,先大膽假設,而后進行嚴密論證。所以說文學創作中的想像、靈感,幻想等活動對科技工作同樣有幫助。
2 可以培養理工科學生的自學能力
為適應學習化社會的需要,構建終身教育,個人的學習能力越來越受到重視,教育也更關注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而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基礎的語文能力,學生具有一定的語言文學知識,掌握這個工具,才能理解學的內容。而且,現代社會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傳遞途徑多樣化,所有的信息媒體都是以語言文字的形式傳播和儲存的,沒語言文字能力,是不可能在浩口的知識海洋中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又是自學中必需的。自學也必須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判斷能力,而在語文教學中就可以培養這幾種能力。
3 可以通過語文能力,尤其是文學鑒賞能力的提高來彌補和培養理工科學生的人文精神
優秀的文學作品能體現高尚的理想、人格和積極上進的精神,深刻反映歷史與現實社會生活中人們密切關注的問題,表現真摯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審美價值。大學生通過閱讀思考,討論辨析,就會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文學是人學,是人心文學,是表現社會中各種人的思想和感情,是一種學問。對我們認識世界,了解社會,研究問題,開展工作都有很大的幫助。優秀文學作品的精彩描寫帶給欣賞者的愉悅和享受,既能陶冶情操,又能修心養情。還能使學生得到審美愉悅,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審美素質是人的重要素質,是對人自身素質深層次的開發。審美素質教育就在于使學生認識人類積累起來的文化,欣賞和評價優秀文學藝術作品,養成良好的審美觀點,審美情趣和高尚的情操,發展感受美、評價美、創造美和體現美的能力。培養審美素質的主要途徑是加強文學、藝術教育。這種教育不是培養學生的文學藝術專長而在于通過文學、藝術基礎知識的普及和藝術審美知識與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文 學藝術修養,培養美的感受能力,想像能力和評價能力,激發他們對美的熱愛和追求,進而發展成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所以,培養理工科學生文學鑒賞能力,有助于提高他們對文學作品的感悟能力,進而更有利于塑造好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激發他們創造出更多優秀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使他們無論在順境還是逆境,都能以理智的、正確的、豁達的、樂觀的態度去面對,走好自己的人生。
二、高校理工科學生的語文能力現狀
在很多高校有為數不少的理工科學生語文能力都存在問題。主要表現為:(一)口語表達能力差,許多學生不能把自己所要表達的思想明白地告訴對方;開座談會時一言不發,怕講不好;發言時沒有完整的思路,面對老師和領導的發問面紅耳亦,語不成句等等。(二)書面表達能力差。經常出現錯別字,寫字不規范。不會用標點符號,詞不達意。這些問題在他們的作業上、論文中甚至便條上常常出現,并且不是個別現象。畢業生寫不好畢業論文,做不好畢業設計,連求職文書都需要別人幫忙。很多理工科學生的應用文寫作知識貧乏,對常用的實用文體知識知之甚少,寫出來的東西漏洞百出,不能把握不同文體的不同特點。把“請示”寫成“報告”,把“通告”寫成“公告”,甚至把“啟事”寫成“啟示”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再加上字跡潦草,語言不通,真的給人以“大學文憑小學水平”之感覺。(三)文學鑒賞能力差。在很多理工科學生中,男生喜歡看武俠、偵探、恐怖小說,他們被武俠和偵探小說所吸引,對俠客們行俠仗義,鏟惡除奸,對他們的情與義、悲與歡,通過想像到了如幻如夢的境界。而女生們喜歡看言情、幻想等側重情節的小說,她們常常被書中的故事感動的不能自己。他(她)們從這些武俠、言情等側重情節的小說中獲得了某些滿足。獲得了一種特殊的心理,也能領略到趣味和審美的享受。但是,這種滿足是淺層次的,渲泄的,不是把握人生與社會后的滿足,而是一種虛擬。人不能總是生活在虛擬和浮躁中。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言“沒有真切的人生經驗,沒有高尚的思想、情感、意志作為骨子。說它是一派胡言,也不算過分?!睂W生們離優秀文學作品越來越遠,看小說只是一種消遣。如此種種現象說明:大學生整體文學藝術鑒賞水平低了,文化的底蘊越來越薄了。改變理工科學生語文能力現狀。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了。
三、如何加強理工科院校的語文教學和素質教育
語文是什么?語文就是語言,文字和文學。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很強的基礎課。學習語文就是為了掌握漢語言文學的基本知識,使自己能聽(音)得懂別人的話(書)。能清晰明快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能進一步鑒賞優秀文學作品,有較強的語言(口頭語言、書面語言)表達能力。
關鍵詞:大學語文;考試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5)12-0010-02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大學語文在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方面面臨極大的挑戰,也給大學語文教師帶來了新的課題。本文將從大學語文考試改革方面作些探討。
大學語文課為黑龍江大學本科生公共必修課,本課程的授課對象主要是中文專業外其他本科專業學生。授課學生人數多,每年6000人左右。教師每年承擔繁重的教學以及期末考試閱卷的任務。信息化時代到來以后,給考試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傳統紙介質考試的弊端也被凸顯出來。傳統紙介質考試的弊端是首先會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且閱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人情分。基于此,我們在大學語文考試方面進行了如下改革,目的是達到教考分離。
一、變革考試內容
(一)加大考試知識面
大學語文課開設的目的是從文學情趣的培養、審美素質的培養、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幾方面對學生進行人文情懷的培養。要求學生具有較明晰的文體、語體知識,掌握基礎性的古今文學常識和古代漢語、現代漢語知識,具備基本的閱讀能力、鑒賞能力、寫作能力、表達能力,為學好各類專業課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堅實基礎?;诖耍紫任覀冊诳荚噧热萆霞哟罅烁母锏牧Χ?。在幾年的教學實踐中,先后進行了課外讀書工程、專家講壇、研發多媒體課件等大膽改革嘗試,并收到很好效果,在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促進文理兼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
在考試內容方面,大學語文在全國率先改革,改變了一直以來講什么就考什么的傳統考試模式。為此,教研室首先進行了教改,要求學生除課堂學習的內容之外,還要學習以下內容:首先要課外必讀四大類書籍:《古文觀止》、唐詩、宋詞、《紅樓夢》,此外還要求學生課下學習從先秦開始一直到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整個中國文學史,還要求學生自主學習教材的泛讀課文。這樣考試的內容既有課堂講授的內容,又涵蓋以上學生課外學習的內容。這樣使得學生對整個中國文學史有一個基本了解,擴大了文化視野,提高了人文素養。
(二)實施分層次考試
2013年結合新版教學計劃修訂,繼續細化分層次教學,開設專題課以及通識選修課。分層次設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全校開設大學語文的院系及課程分為四個課型。
1.大學語文A
大學語文A主要面向全校文科類學生。大學語文A開設30課時,課程內容以古今優秀文學篇章賞析為主,主要內容有詩歌、散文、小說的鑒賞,同時開設中國古代文學經典專題及寫作專題。
2.大學語文B
大學語文B主要面向全校理工類學生。大學語文B側重提高學生文學修養和語言感受及表達能力,在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和漢語應用能力。大學語文B開設30課時,除經典文選的賞析,同時開設演講及科技寫作專題(畢業論文的撰寫)。
3.大學語文C
大學語文C主要面向全校外語類專業學生。大學語文C以開設古今優秀文學篇章賞析為主,教學主要側重文學藝術的審美素質培養。大學語文C開設兩個學期60課時,第一學期大學語文C開設30課時,課程內容同大學語文A。第二學期大學語文C開設30課時,課程內容主要有古今優秀篇章的鑒賞,同時開設外國文學專題及現代漢語知識專題。
4.大學語文D
大學語文D主要面向全校藝術類專業學生。大學語文D以開設古今優秀文學篇章賞析為主,教學主要側重文學藝術的審美素質培養。大學語文D開設兩個學期60課時,第一學期大學語文D的課程內容同大學語文A。第二學期大學語文D開設30課時,課程內容主要有古今優秀篇章的鑒賞,同時開設影視文學專題、文學藝術審美鑒賞專題。
大學語文課把授課對象分為文科、理工科、外語、藝術四個課型,并分別配以不同類型的專題課,而且在通識課平臺開設通識選修課:“《紅樓夢》鑒賞”、 “20世紀海外華人小說研究”、 “經典名著導讀”、 “本科生應用寫作能力培養”等。
針對四個課型,考試形式也各有不同。文科理科是作文筆試和上機考試,外語類專業第一學期是作文筆試和上機考試,第二學期則是紙介質考試,而藝術類專業第一學期和第二學期都是紙介質考試。通識課平臺開設的通識選修課則是隨堂開卷考試。
二、創新考試形式
(一)客觀題機考與主觀題考試并行
大學語文教研室于2006年春季學期開始試行上機考試,文學基礎知識部分客觀題上機考試和紙介質主觀題考試并行。2007年起,為使教考分離的教改思想貫徹實施更為徹底,利用先進的現代化手段使考試內容設計更為科學、手段更為先進,剔除考試評卷中的人為因素,消滅人情分,使考試結果更趨公平合理。我們進行了上機考試的初步嘗試,經過三年多的反復試驗、整理,初步建立了機考單選題庫,在測試本科生文學基礎常識方面作了有益的嘗試。為確保此項工作成功,黑龍江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自主研發了在國內具有領先意義的帶有指紋識別功能的考試系統。我們在大學語文課上配合計算機考試中心采集了學生的指紋,上機考試時,考生在考場內進行指紋認定后,系統隨機為學生分配考場和機位。計算機根據試題庫中各部分試題的分值比例自動抽題組卷??忌谟嬎銠C規定時間內完成答卷,提交后,計算機完成成績評定工作。
這種考試模式受到了學生的普遍歡迎:他們認為相對于傳統的考試模式,機考題庫覆蓋面雖然更大,考試時間更為緊張,但考試內容設計科學,考試手段先進,考試結果剔除人為因素,更為公平合理。
(二)除作文外,主客觀題全部機考
與南開大學等大學語文教學改革先進院校相比,我們還有一定差距。我們又在考試模式方面進行更深層次的改革,實現全員上機考核的目標。相繼進行如下改革。
1.研究、建設《黑龍江大學本科生語文素養測試機考題庫》(電子文檔)
通過研究、建設《黑龍江大學本科生語文素養測試機考試題庫》(電子文檔),以期末上機考試形式考核學生文學常識、文學鑒賞能力,測驗學生課內外讀書的深度和廣度。
2.研究建設《黑龍江大學本科生寫作能力測試題
庫》(電子文檔)
通過研究、建設《黑龍江大學本科生寫作能力測試題庫》(電子文檔),以期中或期末隨堂作文形式考核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寫作能力。
3.繼續題庫建設
研究探討機考題庫的題型、題量,考核范圍,能力層次等問題。并擬利用寒暑假時間,前往國內大學語文教改先進院校實地考察其機考題庫設置、考核具體操作等技術性問題。相繼完成《黑龍江大學本科生語文素養測試機考題庫》(電子文檔)一期內容,即:設計并制作出可供2500―3000人循環上機考試使用的一期題庫(含兩次考試使用的子題庫)。
2012年全年,為機考題庫二期工程實施階段。本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在總結一期題庫的使用效果基礎上,對其進行二次調整。同時,開發并完成機考題庫的二、三期工程。2012年下學期,二期題庫投入使用。
2013―2014年。修改二、三期題庫,完成四期題庫建設。完成四期題庫首輪運行。
(三)實現無紙化考試,教考分離
大學語文教研室教師多年的大學語文豐富教學經驗和近十年成功的教改實踐為考試改革奠定了堅實的專業基礎,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近些年來大學語文文學常識部分教學內容的機考改革實踐經驗和已經完成的初期題庫建設工作為題庫的進一步建設和拓展奠定的扎實基礎。全部成員均參與完成黑龍江大學2009版及2013版人才培養方案修改,課題組已經獲得和完成省級、校級新世紀教改項目多項,發表教改類論文多篇。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有關領導的鼎力支持大學語文上機考試,這些年來,負責機考的專業技術人員在組織全校大學語文部分考試內容機考方面進行了成功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已取得的成績的基礎上,教研室全體教師正在完善題庫建設,建設作文考試題庫。作文實現上機考試,將會給教師閱卷帶來便利,也能檢驗學生的計算機水平。這樣大學語文將達到全部無紙化考試,真正實現教考分離。
三、大學語文考試改革的意義
我們嘗試探索的考試內容改革以及考試方式的改革,至少在國內大學語文教學領域處于前沿位置,意義重大。
(一)考試內容科學合理
大學語文考試主觀試題和客觀試題相結合,既考核學生掌握知識的準確性,又考查學生文學鑒賞和文字表達的能力,為全面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提供可信的參考和依據。一部分教學內容交由計算機考核,計算機隨機出題,每位學生進入機房后遇到的題都是不一樣的,互相抄襲作弊的可能幾乎為零。計算機隨機出題、評分,使考試內容更科學嚴謹,評分過程更少主觀意識干擾。
(二)受益面大,影響力廣
目前,黑龍江大學每年在校必修大學語文課程的本科生約為7000人,除去免修的文學院、新聞學院,加上藝術學院、外語類學生的第二學期大學語文課,每年必修大學語文的本科生約有6000人。上機考試可以減輕學生兩次考試的壓力,而且受益面大。
(三)節省人力與物力
在科學技術極其發達的今天,高等教育的教學設施與教學手段日益更新。充分發揮計算機在高??荚嚟h節的作用,是一項潛力極大的研究工程。
據我們目前掌握的相關資料,就大學語文課程而言,國內除南開大學建立了大學語文閱讀考試機考題庫、個別院校在嘗試大學語文課程考試全部實行機考或部分實行機考外,多數院校仍采用傳統的紙介質考試方式。
將目前的大學語文同一學期兩次期末考試(機考、紙考)合并為一次機考,可以節省大批監考花費的人力物力,減輕教學管理部門及其他相關部門的壓力。
(四)實現教考分離,考試更公平合理
傳統的紙介質考試方式帶來的一些人為弊端很難避免,全部實現計算機閱卷,剔除人為因素,沒有了人情分、印象分,使考試更公平合理。
(五)分層次考試科學合理
由于歷史原因,我國藝術通識教育長期不受重視,正如豐子愷先生于1940年寫的《三十年來藝術教育之回顧》中,對中國現代藝術教育表示的失望:“只有藝術科,三十余年來少有改進。最初生吞活剝地闖進學堂的課程里,到現在還是機械唐突地夾在學校的各科中。游離人生,疏遠教育;既不重要,又少效用。今日學校的課程表里添加圖畫一小時與音樂二小時,猶之中藥的藥方里添加陳皮兩張,甘草三分,可得可失,無關緊要?!?/p>
盡管中國大學現在已越來越重視通識教育,但是藝術通識教育在廣度和力度上比起發達國家相差甚遠。在應試教育下長大的孩子,在中小學教育階段升學的壓力下,藝術教育已嚴重“先天不足”,大學階段又“后天失調”,由此導致了大學生藝術修養和創造能力的嚴重缺乏。
關于通識藝術教育的現狀
本文以南京財經大學在校學生為對象,展開抽樣問卷調查,得出以下結果:
(一)缺乏較明確的藝術教育理念和系統課程
以南京財經大學為例,通識藝術教育中開設了美學概論、藝術導論、美術鑒賞、中外音樂鑒賞、影視鑒賞、戲劇鑒賞、舞蹈鑒賞、書法、設計藝術鑒賞等課程。在調查中,學生對目前藝術類通識選修課程設置的滿意度僅為20%,60%的同學認為一般,20%不滿意。調查問卷問及“你最后一次上美術課是在什么時候?”,39%的同學回答道:“在上初中或更早時?!?0%的同學甚至都不記得具體時間。在問及對課程的建議時,一些同學在問卷中寫道:“希望學校能切實豐富通識課內容,使學生能學到真東西,而不是流于形式?!薄皯撫槍Σ煌枰_設更多的學科?!薄跋M荛_設獨立的選修課,所有同學都有機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門藝術課程學習。”“我校對藝術通識教育的重視程度很低,有必要改進?!薄霸鲩_此類課,選擇有水平的老師,改變上課模式?!薄跋M荛_設舞蹈方面的課程……”從調查看出,課程多停留在鑒賞層次,涉及的門類不全面,缺乏較明確的目標和課程系統。究其原因,主要為目前普通高?,F有的通識教育模式下,藝術教育發展的空間非常有限。通識教育的概念,是“讓一個國家的所有專業的大學生能有一個共同的知識體系、文化背景?!?/p>
它能塑造年輕人強烈的文化歸屬感,意義巨大。以美國為例,通識教育的核心是西方的人文經典,“它讓美國重新認識到自己在西方文明中的地位,意識到它與自己的歷史文明的關系?!笔敲绹髮W生命力的源泉。如哥倫比亞大學,新生入學后必須先修四門通識教育的“核心課程”:文學人文、藝術人文、音樂人文和現代文明。藝術人文(ArtHumanities)教學生如何欣賞、思考,并批判性地研討視覺藝術,將建筑、雕塑、繪畫、工藝以及其他形式的作品,放在其形成的歷史背景中加以理解,有嚴格的教學要求和目的。麻省理工學院自20世紀40年代起,就將正規的藝術課程納入學科體系,其音樂學科是專業的,學生是非專業的,輔修藝術的。
除了復旦等少數重點高校將藝術教育作為全體本科生的核心通識課程之一,多數高校藝術通選課都是在原有專業課不動的基礎上附加,學生忙于選課和完成學分。這種通識教育的理念和模式直接導致了藝術教育理念的薄弱。在課程名稱、課時分配上,都如同蜻蜓點水,沒有較明確中心靈魂和系統的培養目標,藝術鑒賞類課程恰似學生課外的“小甜點”,學生在課堂上大部分時間把自己當作一個局外人,很難進入到內心對審美的興趣和思考的過程,體現不了“通識”教育的實際意義和真正目的。
(二)忽視藝術實踐和體驗
調查顯示,90%非藝術專業的同學希望能在業余時間參各種藝術實踐。比如:“希望有更多的機會去操作樂器、參與舞蹈”、“開設與電腦制作有關的設計課程”等等。學生在藝術實踐中表現的成敗、好壞并不是最關鍵的,關鍵是讓他們參與到其中,每個人只有在忘我的情境中,才能放松心靈,從而尋找到藝術給人帶來的空靈和詩意。否則,他們所掌握的永遠都只是一些浮光掠影的表面知識,而無法進入到內心的體驗,無法體會藝術的樂趣。因此,加強課程的可操作性,給學生適合的實踐和體驗是急需解決的另一個問題。
對通識藝術教育課程建設的思考
(一)真正從制度和管理上進行總體規劃
豐子愷先生說,“藝術教育是很重大很廣泛的一種人的教育”,作為一所現代化的大學,不是開設幾門鑒賞課程,請幾位老師,一本教材、一間多媒體教室,每周二課時站在講臺上,就可以完成全校20000名學生的藝術教育任務了。學校的藝術教育改革,應真正從制度和管理上進行總體規劃。自1912年先生在中國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把美育列入國家教育方針,到朱光潛先生強調美育的根本任務是使人性自由,是“養性怡情”,到豐子愷強調“事事皆可為藝術而人人皆得為藝術家”。在人心浮躁的今天,我們更應當認識到,藝術教育在大學教育中的核心使命是無可替代的。
即便是哈佛大學這樣藝術氛圍已非常濃厚的世界名校,仍在不斷探索藝術教育在大學中的作用。例如,2008年12月,哈佛大學藝術特別工作委員會受哈佛歷史上第一位女校長安德魯•福斯特委托,出臺了歷時一年寫就的長達63頁的《特別工作委員會藝術專題報告》,進一步強調藝術在大學中的崇高地位。她要求工作委員會就如下問題提出建議:“在管理層面或制度方面,怎樣才能更好地支持哈佛的藝術發展?”“需要哪些具體的組織去推進我們的目標?”《報告》首頁中寫到:“如果我們希望校園內充滿了創新與想象力,如果我們要在所有學科領域教育并培養創造性的心靈,如果我們要為21世紀作出貢獻,那么,就必須使藝術成為這所大學認知生活的組成部分:因為,與科學、人文一道,藝術——既是體驗性的又是實驗性的——是無可替代的知識手段?!?/p>
在課程學分上,美國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在其全部本科課程中占的比例,通常最少不低于五分之一,而我國通選課目前只占本科全部學分的不到十分之一。例如,清華大學要求學生必須選修13個學分的人文科學與文化藝術類課程,而麻省理工學院要求在二年級時必須修滿8門社科、人文、藝術課程,拿到32個學分才能畢業。我們不可能照搬國外的模式,但應把藝術教育列入通識教育的核心,通過課程體系的調整,使藝術課程既顯重要性,也更具操作性。(二)藝術教育和人文教育交互構成,形成系統性的課程體系和目標當我們重新思考藝術通識課程到底該如何開設,如何教?目的、標準、效果是什么?我們就必須回到通識教育的根本目標上。
通識教育是基于對人與社會本質的認識而提出的一種大學教育思想和培養策略。甘陽先生寫到:“通識教育的根本是追問在任何時代、任何變遷下,最基本、最不會變的東西是什么。這些最基本的東西可以訓練出最基本的思考能力,包括對倫理問題、人生問題的看法等等?!笔裁词侨伺c社會最基本的東西呢?應當是我們對“生命本質”的探索,它們包含在千百年來的文學、藝術、哲學和宗教里。正如宗白華先生在《論文藝的空靈與充實》中寫道的:“哲學求真,道德或宗教求善,介乎兩者之間表達我們情緒中的深境和實現人格的諧和的是‘美’?!拔乃噺乃筻彙诮獭@得深厚熱情的灌溉,文學藝術和宗教攜手了數千年,世界最偉大的建筑雕塑和音樂多是宗教的?!薄拔乃噺乃挠亦彙軐W’獲得深雋的人生智慧、宇宙觀念,使它能執行‘人生批評’和‘人生啟示’的任務?!?/p>
“我們對藝術的欣賞是植根于文明、植根于傳統、植根于社會多方面的?!彼囆g通識教育應首先在“形而上”的層面將藝術發展的思想、歷史過程呈現給學生,將藝術與文化、歷史和社會的發展關聯成一個完整的人文知識體系。它首先不是某種單純藝術技能技巧的訓練,而是文化與思想的傳承,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英國著名藝術史家貢布里希在《藝術發展史》中說:“整個藝術發展史并不是技術熟練程度的發展史,而是觀念和要求的變革史。”在課程設置上,如果將中國文明和外國文明作為通識教育的核心課程,那么可將藝術發展史合理地貫穿其中。比如,講到西方文化,就會談到希臘歷史,談到希臘的文化,就必然涉及到古希臘的藝術。而講到中國古代文人畫,又必然離不開詩歌,離不開佛家思想、道家思想等等。在整個課程體系中,哲學、宗教、歷史、文學、藝術等課程既是相對獨立的,又是完整而又關聯的。課程需要有精心的整體的規劃,由不同專業的教師合力承擔不同的教學版塊,應有嚴格的教學目標。如此,在有限的課時內較全面地把藝術和哲學、歷史、宗教的相互影響結合起來,強調藝術的文化理念,強調人類文明的發展,力求給學生建立一個較完整的中西方的人文思想體系。
這樣,首先可以避免選修課式的泛泛了解,而能真正幫助學生比較深入地進入藝術人文領域。其次,在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元性”的發展態勢下,對中西方人文思想脈絡的認識將有助于中國年輕一代對本土傳統文明認識的回歸,從而構建中國社會的“文化自覺和自信”——這是社會創造力的源泉。
(三)構建多層次的藝術課程實踐
在藝術人文核心課程之外,學校還要給學生提供多層次,多方面的藝術實踐課程。藝術實踐和體驗是藝術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美國藝術教育家瑪麗•埃里克森曾寫道:“與其說藝術只是一件東西,還不如說藝術是一種活動?!?/p>
從圖畫到音樂,都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語言,它是鮮活的,有思想的,是從內心生長出來,有生命力的。它培養了的審美直覺和想象洞察力,藝術實踐課堂是釋放心靈、享受個人創造力的地方。如何兼顧不同層次的需求,營造多方面的藝術環境,是課程設計的重點。為了避免形式主義和學生混學分的通病,當充分考慮學生的藝術素養的差異,在教學設計上細化:
1.可將課程分為初級、中級、高級,小班化教學,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教師秉承精講多練,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比如清華大學在藝術實踐課程體系中,實行綜合性分級教學的課程體系,將因材施教的理念與方法貫穿大學本科在4年課程設計中。藝教中心設計了基礎藝術實踐課,綜合性分級教學藝術實踐課,高級藝術實踐課3個層次,分布在不同的藝術門類教學中。
2.為學生提供更加靈活的課程選擇。例如,濟南大學在國內首創的短課時通選課。短課時通選課一般控制在16課時以內,最短的8課時,教學時間短、內容精練,可在1學期內多次開設。
3.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結合,每種藝術社團配備專業教師定期指導,并承認老師一定的工作量。學生則在藝術團通過藝術表演課程拿到學分。例如,北京師范大學新生在完成大一的美育基礎理論學習之后,二、三年級學生每學期必須參加4次以上課外藝術俱樂部活動才能獲得大學美育的2個學分,也才能通過畢業資格審查。
4.課程門類多樣化,除了聲樂、樂器、舞蹈、書法等傳統的課程,還應增加視覺藝術類課程的實踐,如網頁制作、平面設計、影視制作等。通常,影視、設計等課程以鑒賞為主,忽略了同學們在現代生活中審美需要的構建。在網絡時代,和大眾關系最直接的是設計,人人都受惠于設計,并有可能參與設計。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設計軟件的大眾化,設計將不僅僅為專業人員所掌握,很多著名的設計師并不是學設計出身。
此外,藝術學院的師生要加強與其他院系的互動,在校園中舉辦更多公開的藝術表演、展覽等,使人們在校園中能看到、接觸到藝術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