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19:08
序論:在您撰寫醫學實驗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化學實驗是醫學生的基礎學科,是進行科研培養與實踐操作能力培養的主要方式,因此實驗內容的選擇不可小覷,內容選擇上既要培養醫學生的實驗基礎,又要兼顧學生的科學思維與創新能力培養。實驗內容的建設與發展,無論如何改革,基礎實驗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因為只有打好實驗操作基礎能力,練就扎實的基本功,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與鉆研的精神才能高屋建瓴,在基礎平臺上進行更高級別的長遠發展,為后續的科學研究提供有效保障。在保證基礎實驗內容的基礎上,使學生達到熟練掌握基本操作的目的,再安排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開放性實驗[9],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啟發學生的發散思維與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科研能力。一方面要選擇基礎實驗教學內容,打好醫學生的基礎實驗操作能力,將化學實驗與應用廣泛的行業標準相結合,兼顧其實用性。醫學院?;瘜W實驗主要針對大一新生,要先了解常用化學儀器,學習規范操作,如溶液的配置與定量、玻璃儀器的洗滌與使用等。另一方面在基本操作基礎上,將化學進行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鍛煉學生的綜合操作能力。結合當代熱點,增加部分創新性實驗,增加實驗的新穎性,培養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充分的發揮化學實驗的基礎學科作用。
二、師資力量配備與管理
實驗教師的教育能力和工作精神直接關系到實驗教學的教學質量,關系到高校創新人才的培養。第一,要堅持育人為本、實踐為主、終身學習的指導思想,強化教師隊伍的服務意識。醫學院校的大一新生,普遍化學基礎薄弱,作為對學生進行科學研究的基礎實驗,更要對學生嚴格要求,打好堅實的基礎,對實驗人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實驗人員一定要堅持指導思想不變,將實驗的準備工作安排好,指導教師要在課堂上對學生正確引導,嚴格要求,引導學生能夠獨立、自主、科學、嚴謹的完成相應的實驗任務。教學管理人員要根據實驗需求及時制定相應的政策,做到理論指導實踐,保證實驗的順利有序進行。第二,要鼓勵實驗人員加強自身學習,提高自身的水平與能力,結合當代實踐要求,培養創新意識與能力,為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不斷創新進取。建立有效的學習機制,鼓勵實驗人員提高自身的水平與知識,加強學習,學習先進的理論知識,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鼓勵實驗人員走出去,加強交流與學習,引進新的教育理念與方法,引進先進的儀器與技術,拓寬自己的見識與能力。在傳統教學基礎上進行創新性改革,不斷提高學生的興趣與能力,提高實驗的質量與水平。只有不斷地學習與進步,才能將改革與創新應用于實踐,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才能將學生培養成時代所需要的先進人才。第三,培養真正的優秀人才,體制與管理保障非常重要。只有正確的政策引領,實驗才能發揮出巨大的作用,為培養優秀的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要求實驗管理人員制定健全完善、與時俱進的實驗發展規劃與政策,保障實驗人員對學生的正確引導與培養,保障實驗人員整體素質的有效提高,這樣才能保障實驗實踐對醫學人才的培養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三、教學模式改革
如何根據現有的實驗內容,在指導教師的引導下真正的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達到實驗教學的真正目的一直是各高校歷來探討的重點,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改革,第一要有章可循。認真貫徹執行全面、精心安排的基礎性試驗,打好學生的實驗基礎操作能力,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性、綜合性實驗,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第二要有專業的高素質的教師團隊,在實驗教學的各個環節把好關,實驗技術人員要認真準備好相應的實驗藥品、儀器等教學輔助材料,保障實驗的順利進行,指導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水平與能力,提高教學質量與水平,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能力,對學生要嚴格要求,培養其科學嚴謹的態度,還要積極的啟發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啟發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與探究。第三要設立相應的考核與激勵機制,督促學生認真的完成實驗,嚴格進行規范操作,設立相應的鼓勵政策,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引導學生進行探索性研究,啟發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改革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使他們能夠掌握和運用所學的化學原理和實驗操作手段,觸類旁通地掌握進行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認真工作態度,可以辯證地認識事物,在將來能夠獨立創新,用理性的頭腦更好地進行科學研究。
四、實驗室管理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沒有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就沒有長遠的穩定發展。實驗室的管理主要包含了教學工作人員的管理、藥品試劑儀器等的物資管理及對上課學生的管理三個方面。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改革與創新不斷進行,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實驗室的硬件配備也要不斷地改革與發展才能與時展的大環境相適應,才能不斷地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因此實驗室的硬件條件直接關系到一個實驗室的水平,進而直接影響到人才的培養質量,是一個學校人才培養的硬件條件,而實驗室人員配備、管理水平是一個學校發展的軟實力,只有兼顧硬實力和軟實力,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才能保障實驗室的良性運行,不斷培養出合格的優秀人才。通過參照國外的先進實驗室管理經驗,國內先進大學的管理模式,對比分析尋找自身不足,吸收先進的管理模式與經驗,總結制定出適合本校特點的實驗室管理模式,研究符合本校特點與人才培養要求的實驗室管理規范,保障實驗的高效有序進行。
五、總結
拒收原因主要涉及溶血樣本、樣本凝塊、樣本不足、樣本與抗凝劑比例不當、樣本容器選擇錯誤、樣本破損、條碼錯誤和運輸不當。樣本識別應分生化、血液、微生物等專業進行監控,如血培養污染率監控。值得注意的是有文獻報道,個別實驗室進行數據采集時出現錯誤,如將樣本凝塊指標公式設定為出現凝塊樣本數/總樣本數。樣本分析質量指標的監控主要是通過評估EQA的達標率和細胞學檢查與組織活檢結果不一致率。結果報告質量指標主要分布在結果回報時間(TAT)監控、危急值報告、修正報告和醫護滿意度方面。對于TAT監控,3組數據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但均集中在高風險環節或高風險項目的監控,如清晨住院患者檢驗結果TAT、急診檢驗結果TAT、肌鈣蛋白TAT、外科病理檢查平均TAT等。肌鈣蛋白整個流程時間節點監控是對于高風險項目隨時間變化按照樣本流對樣本進行動態監控。
質量指標的實施
實驗室質量指標使用基本流程至少應包括:(1)質量指標的選擇;(2)測量質量指標執行的效果;(3)分析產生質量指標數值的根本原因;(4)確認實驗室改善方向;(5)采取行動進行改善(圖略)。通過對質量指標中出現異常指標的因素進行加權處理、多次模擬等方法,找出導致結果異常的關鍵原因,從而改善醫學實驗室的工作流程,減少檢驗風險,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的安全[5]。在使用醫學實驗室質量指標時,常用的管理工具有差距分析、石川圖、因果分析、帕累托分析及蒙特卡洛模擬等。差距分析(gapanalysis)是使實驗室的實際流程/操作與預期標準(法規、行業標準、內部程序等)進行比較的方法。使用差距分析首先應回答兩個問題:處在什么位置?需要達到什么位置?可通過周、月、季度、年度質量指標報告的方式實現。CLSIGP22-A3提供了質量指標報告模板[9]。表1中提供了部分質量指標的CAPQ-TRACKS評估閾值,該閾值為多家醫院實驗室室間調查結果的中位數。
1以解剖醫學知識為切入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教師在實驗教學中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調動起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其能夠愉快的主動學習。長期以來,醫學物理實驗的課程設計多為純物理實驗或驗證性試驗,實用性不強,教學未能體現醫學特色,與學生的后續醫學課程內容關聯性不大,難以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程的興趣。注重教學創新,就必須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即單純根據教材講解實驗目的、原理、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再讓學生如法炮制地進行實驗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應結合解剖醫學知識,盡可能多利用現代化的科技手段,如多媒體、視頻短片、軟件模擬實驗、立體實物模型演示實驗等,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將醫學物理原理與實驗現象很好的聯系起來,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例如,在講解“心臟做功”這一知識點時,可以先通過投影展示兩張圖片,一張是心臟解剖圖,另一張是血液循環圖,并告訴學生血液循環需要由心臟做功來維持。具有醫學背景的學生一定會對心臟工作的原理產生興趣,想要深入理解機體內的血液循環,就必須仔細看清圖片內容,于是新課程教學內容就漸漸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再順水推舟,在黑板上畫出整個心血管系統的簡化物理模型,用箭頭標示出血液的流動方向,循序漸進引出心臟做功的物理公式。經過變換公式推導,可知心臟做功多少與主動脈血壓和血液流速有關。最后,再通過物理實驗儀器測量以上兩個變量,讓學生根據公式求出心臟所做的功,從而了解心功能的情況。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會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結合專業學科特點,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恩格斯曾說過:“沒有解剖學就沒有醫學”,說明解剖學在醫學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醫學物理實驗課程應結合醫學專業的特點,特別是加強物理實驗與解剖醫學知識的聯系,重視實驗的醫用性。作為醫學院校的教師,應該合理利用校本部及附屬醫院的醫學資源,隨時了解和掌握一些新的醫學動向和醫學研究問題,特別是解剖醫學知識背后蘊涵的物理學哲理和研究思維方法,進行整合、提煉,豐富到醫學物理實驗的課堂。比如,講到“幾何光學實驗”時,單純以玻璃透鏡為實驗道具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無趣。如果結合人眼的解剖醫學知識,向學生展示眼球剖面的解剖結構圖,再講解眼睛的光學結構、折射原理,并用物理知識將眼睛簡化為一個單球面折射系統,可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再如“液體粘度系數的測定實驗”,傳統的實驗是根據泊肅葉定律原理,采用比較法測定水或酒精的粘滯系數,實驗內容比較乏味,缺少與醫學的聯系。根據解剖醫學的知識結構特點來對實驗進行改進,因為血液的顏色是紅色,而且具有一定的黏性,可讓學生在水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甘油和紅色顏料,模擬制成不同粘滯性的血液樣本,進行比對實驗,再聯系人體血液的粘滯性應用在臨床疾病(如冠心病)的診斷、治療等,這樣既能夠增強實驗的趣味性和操作性,還有利于學生科研素質和實驗操作技能的提升。因此,醫學物理實驗的教學應從學生教育的實際需求出發,通過結合解剖醫學的知識,突出理論物理知識在醫學中的應用,加強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和實驗技能的培養,以滿足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的需要。
作者:江虹 董世武 賈蘭 單位:第三軍醫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1.抵觸情緒
近年來,高等院校化學實驗室發生了一系列安全事故,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使得化學這一門學科在人們的心中留下了負面印象,人們談化學色變,相當數量的學生認為化學是一門存在安全隱患的學科?;瘜W各分支學科的知識體系龐大、繁雜,題海浩瀚,高職學生不免會對化學產生畏懼、厭煩的心理。在藥學、檢驗和護理專業中,由于護理專業以女生居多,部分學生更是產生了抵觸情緒,只滿足于課程考核過關,不愿意去了解化學實驗的相關安全知識,鍛煉自己的實驗操作能力。
2.學生個體差異
高職學生大多數是異地就學,來自全國各地,各地的教育水平不同,實驗課程的開設情況不同,學生接受實驗教育和訓練的程度不同,造成入學后掌握化學實驗安全知識的情況存在明顯差異。這一點在新生群體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3.高職院校校課程體系缺乏對化學安全知識的系統培訓
在高職化學課程中,一般不單獨開設實驗課程,往往將其作為輔技能訓練穿插在理論課程之中。由于課時限制,在實驗課程編排中,教師更注重實驗內容的完成和主要操作技能的培訓,并不系統講授化學實驗安全知識,只在實驗的具體實施過程中針對每次實驗的具體項目和潛在危險有針對性地做提醒和示教。采用此方式向學生傳授化學實驗安全知識是零散、不全面、不連貫的,因此學生掌握的效果較差。當學生在進行化學實驗的過程中真正遇到問題的時候,往往驚慌失措,不能及時聯想、調用過去所學及時處理。
4.化學實驗安全知識占課程考核比例低
在傳統的課程考核和評價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更加注重理論課程的考核,對實驗課程的考核在課程總評中所占比例較低,約為10%~20%,其中對于化學實驗的安全知識考核更是少之又少。缺乏過程性考核和評價是造成高職學生化學安全知識匱乏的原因。
二、對策
1.深化化學實驗課程改革,加強實驗考核過程性評價
為了讓高職醫學類專業學生增強化學安全意識、豐富安全知識,高職院校教師可根據化學相關課程的教學目標,進行實驗課程改革,力求夠用、實用,將化學實驗安全知識的學習納入課程體系,將化學實驗安全知識的考核評價納入實驗考核范疇。對于高職新生采用系統培訓的方法教授化學實驗安全知識,對于老生在鞏固知識的基礎上定期強化安全意識。在實驗考核的過程中,從實驗態度、實驗習慣、遵守實驗室規章制度、實驗操作規范程度、儀器使用熟練程度、安全設備的擺放地點和使用方法的掌握、實驗結束后的清潔工作、完成實驗報告、課后反思總結等方面全面評價學生,提高考核結果在總評中所占比例。
2.激發興趣,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
化學是一門有趣的學科,更是和生活實際緊密相連的科學。教師應聯合學校其他部門的力量,采取多樣化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例如:減少課程講堂講授、筆試這種傳統的且容易使學生產生反感的教學考查模式,多邀請國內專家進院校開設化學實驗安全知識講座;與院團委、學工處等部門聯合舉辦化學實驗安全知識和技能競賽,給予優勝學生適當的表揚和獎勵;利用學校的微博、網站、微信等公眾平臺和推送相關化學安全知識;定期和院校保衛部門開展化學實驗事故安全演習。
3.建設一支高水平教師隊伍
1.1醫學院校教學設施和教學方式落后
醫學院校中很多教師對生物化學實驗課的重視程度不夠,學校在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投入甚微,主要表現在建設資金少、實驗室空間不夠、儀器設備不足以支配學生使用,儀器設備更新緩慢以及設備管理不規范。近年來很多院校都在擴招學生,實驗人數過多、儀器設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無法保證高質量的實驗教學,難以很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在生物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在學校有限的資源條件下傳統的教學模式改革舉步維艱,現在很多高等醫學院校仍以傳統的灌輸式授課為主,引導探究和啟發式教學甚少。這種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主要表現在課堂氣氛不活躍,教師講學生聽,師生之間缺少交流互動,使得學生無法帶著實驗中的疑問和興趣去完成實驗,進而削弱了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由于教學內容量大,各院校從事生物化學教學的教師很少有時間進行教學經驗交流,也就無法借鑒各院校之間先進的教學方法,不能引進先進的教學模式,好的方法也難以推廣。
1.2現有的課時量不足以支撐實驗教學內容的順利完成
當今,對于部分高等醫學院校開設的生物化學教學大綱而言,實驗教學內容多而不精,探索性和綜合性實驗為輔,驗證性實驗為主的實驗教學內容是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大綱的主流方式。這種實驗教學內容的選擇和編排不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把握,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在課時量不變的情況下,教學內容的增多使得教師對生物化學理論知識和實驗課之間很難制訂完善的教學計劃,既要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又要求學生完成課時規定的實驗教學內容。面對這種情況,為了完成教學內容,教師經常刪除那些比較耗時但又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的探索性和綜合性實驗,在一些驗證性實驗的操作中,教師也會要求學生免去一些不必要的操作環節?;蛟黾永碚撝R學習的課時量而削減實驗教學的課時量和內容。這樣一來,不但沒有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反而使學生喪失對生化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和信心,最終不利于實驗教學質量的提高和達到真正的教學目的。
1.3醫學生不重視儀器或設備的規范化操作
對于學生來說,一味追求結果的準確性而不重視實驗過程中的操作方法和步驟的規范化屬于普遍現象。教師缺乏針對性的指導,導致學生操作方法和儀器使用不規范、藥品或試劑稱量不準確等。例如,有的學生在吸取30μL的液體時選擇量程100μL移液器而不選擇量程為50μL移液器,結果會造成實驗誤差,這種情況下教師不加以指導和糾正,久而久之便成為不良習慣。其他一些精密儀器如PCR儀、精密天平、氣相色譜儀等的操作方法不規范,不僅降低了實驗數據的可靠性,而且還大大縮短了儀器的使用壽命。
1.4探索性和綜合性實驗較少
生物化學綜合性實驗主要以生物大分子的分離提純與測定為主,涉及各種實驗技術的綜合。重點突出學生對基本實驗技能的培養,熟悉掌握生物化學實驗中常見儀器的使用方法是驗證性實驗的教學目標。而探索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的教學目標重點突出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綜合研究素質的培養。如今很多高等醫學院校對生物化學實驗課程的經費投入不夠,學校對生物化學教學實驗課的支持力度有限,教師對實驗內容的革新較慢,導致現有的生物化學實驗課程大部分仍然以簡單的驗證性實驗為主,例如蛋白質的雙縮脲反應實驗、考馬斯亮藍法測定蛋白含量、DNA的提取等,探索性和綜合性實驗偏少。這樣既不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系統及全面的掌握,也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開設驗證性實驗為探索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實驗基礎,但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的教學目標上卻很難實現。
1.5成績考核不合理
讓學生掌握與實驗有關的理論知識、實驗技能,以及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促進學生重視實驗,認真操作和規范實驗,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考核實驗成績的最終目的。生物化學實驗課成績的考核要比其他科目純粹的理論課程考核更為細化和復雜,在傳統的實驗課考核模式中分2部分來考核,實驗成績占30%,理論成績占70%,這種不合理的考核方式導致的結果是學生不重視實驗課,而把大部分精力和時間都用在課堂上學習理論知識,實驗課只要出勤率好,按時完成實驗報告,做實驗對學生來說只是走走過程。而且醫學生認為,其課程有臨床試驗這一環節,根本沒有必要浪費大量的時間在生物化學實驗上,生物化學實驗可以通過臨床試驗得以補充??舍t學生忘了臨床試驗和生化實驗室是完全不同的2個概念,從最小生物化學實驗都做不好,怎么能去勝任更復雜更具有挑戰性的臨床實驗??傊@種考核方式曲解了生物化學實驗教學的目的和意義,無法從根本上培養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
2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推行的改革措施
2.1加大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力度的支持,改革教學模式
如今各高校對學生的擴招是不爭的事實,教學設施和儀器等硬件條件的更新遠遠跟不上人數擴招的速度。因此加大對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力度的支持,完善教學設備顯得尤為重要,學校應在實驗室建設中提高實驗設備的購置力度,加大資金投入,購買先進的實驗設備,普及層析技術、PCR技術、核酸和蛋白電泳技術、蛋白質的分離與純化技術、氣相和液相色譜技術等實驗工作。保證實驗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和創新性,及時反映生命科學領域先進的實驗技術和最新科技成果,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內容改革的最終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學校在加大實驗教學力度的支持下引進具有高素質的專業型人才。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模式,真正落實開展病例式、討論式和啟發式等先進教學模式。任課教師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及時跟蹤生命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動態,學習和了解最新的科學技術,將其引入到日常實驗教學中來傳授給學生從而豐富教學內容。此外,與同類院校廣大師生就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經驗進行交流,學習彼此間先進的教學理念,引進或推廣先進的實驗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整個教學的綜合實力。
2.2精選實驗內容,合理安排課時量
俗話說“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在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內容中,以探索性和綜合性實驗為主,驗證性實驗為輔的原則對其內容進行精心挑選,編寫具有專業特色的實驗教材,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精簡實驗內容,秉承求精不求多的教學原則,保證在有限的課時之內,在保證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前提下完成實驗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鞏固理論知識是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內容改革的首要任務。例如在實驗教學中刪除一些驗證性實驗,開設一些具有探索性和綜合性的實驗如《大豆中A基因的提取,鑒定與生物學功能分析》,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此外,合理安排實驗教學課時量是教師順利實現教學目標的前提,合理的課時量應包括學生在進入實驗室之前的準備工作(如預習實驗內容,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以及基本操作流程),讓學生再動手之前做到心中有數,以及實驗報告的撰寫、問題討論等時間。因此,精選實驗內容,合理安排課時量,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作為引導者和參與者,讓學生參與到實驗操作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2.3生物化學實驗與臨床相結合,培養學生職業和社會責任感
醫生的選拔主要來自于全國各醫學院校,而培養優秀、職業和社會責任感強的醫生是醫學教育的主要目標。通過生物化學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踐教學的訓練培養實踐操作技能,醫學生面對各種化驗結果能做出合理的解釋,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是一名醫生必備的基本素質。生物化學實驗中涉及很多臨床現象,醫學生根據檢驗結果將其與生化理論知識聯系起來,將理論真正用到實踐中來,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如“糖尿病患者血糖含量測定”,首先從采血到后續的后續化驗結果分析,提出治療方法等。這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病例分析,需要醫學生有很好的實驗技能,可是在實驗課上作者發現很多同學連基本的采血操作都不規范,不能正確使用采血工具,對出現的問題找不到有效的解決辦法等。這種現象反映了醫學生平時的基本實驗操作技能不過關,沒有認識到實驗結果對臨床疾病診斷會造成什么影響,職業感不強。因此,開展探索性實驗,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針對性地指導、規范實驗操作,培養學生職業和社會責任感。
2.4通過增加探索性實驗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設計性實驗是在一些特定的要求和條件下自行設計實驗,靈活運用知識和技能進行的創新性思維和實踐活動。為了培養高素質專業型人才,以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為載體選擇性地為醫學生提供實驗平臺,豐富的實驗教學資源以保證其能順利完成實驗內容。在醫學生的生物化學專業基礎課學習中,以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為出發點從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等方面培養醫學生職業精神和提高醫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資料收集,尋找感興趣的與醫學相關的項目為實驗立題,指導教師通過對實驗方案設計、技術離線、實驗項目可行性分析進行討論,給出建議并修改后確立實施方案。學生在實驗項目結束后會寫1份感想,并對這個項目提出一些后續的研究設想。這種以醫學生為主體的自我訓練模式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探索性和綜合性實驗對學生來說既是挑戰又是嘗試,給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空間,在訓練過程中培養學生創造力和發散性思維。
2.5優化實驗教學考核機制,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系統評價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建立一套成熟、公平、公正合理的實驗教學考核機制是高等院校首要解決的問題。將課程總成績與實驗課掛鉤(實驗前的預習情況、試劑準備、課堂表現等),可以改變學生重理論輕實驗的學習態度。作為教師,除了在課堂上傳授給學生書本上的知識外,自身學習能力的提高和綜合素質的提高顯得尤為重要,教師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和課堂上出現的問題,必須通過全面的查閱相關資料給學生一個明確、合理的答案。這樣一來可以加強師生互動,積極調動授課方式,建立合理的考核機制,提高教學質量指日可待。
3結語
在教學內容上,有些教學內容比較陳舊,比如對流免疫電泳、溶血反應等實驗,而且教學內容都以驗證性實驗為主,綜合性實驗較少。教學方法上,老師講解實驗原理、方法,然后學生按部就班進行實驗操作,完成實驗報告,這些傳統的教學方法只注重老師的主導作用而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缺乏對實驗內容積極主動的理解和消化,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在實驗考核上形式過于單一,實驗成績主要依據實驗報告,這種重視實驗結果,輕視實驗過程的考核形式制約了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
二、新型實驗教學體系構建
1.實驗內容和教學方式的改革。
圍繞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制定了新型研究生免疫學實驗教學體系。實驗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輔導”的教學理念,根據目前科研中常用的免疫學技術調整實驗內容,引入流式細胞檢測技術、淋巴細胞的分離和增殖實驗,免疫熒光和免疫酶技術等的實驗內容,由教師提出實驗內容及目標,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教學討論等自主性學習研究,自行制訂實驗方案,準備實驗儀器和試劑,在教師指導下獨立完成實驗操作,最后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撰寫實驗記錄和實驗報告的一種教學方法。學生通過查閱相關實驗技術資料,將理論知識和實驗內容相聯系,豐富了學習的過程,教學討論以6~8人組為單位進行,各組推選一名組長,組長負責組織其他成員,對實驗中涉及到的每個問題和注意事項由學生提出并進行分析、解釋和討論,而教師在討論的過程中給予必要的指導。實驗操作階段,要求學生熟記實驗操作流程,嚴格按實驗室規范進行實驗操作。通過這種教學方法達到提高學生科研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為核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生獨立完成實驗的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研究和創新能力。實驗教學目標從知識傳授向獨立實驗能力培養進行轉變,使學生能夠主動地、獨立地完成實驗的整個過程,為以后獨立從事科研設計和科學實驗打下良好的基礎。
2.實驗教學考核改革。
圍繞免疫學實驗考核形式單一的問題,在實驗教學考核中引入形成性考核評價體系。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學習單元結束時進行,目的是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幫助他們改正錯誤、彌補不足,從而取得最優的教學效果。教師通過備課,首先確定免疫學實驗課考核體系指標,實驗課評價體系包含平時考勤、提問和討論、開題報告和實驗方案、實驗論文等組成部分,占總評成績的最高比例為30%,通過實驗主要注重考核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在課程開課初將考核方案告知學生,明確各個項目評分標準,在考核過程中及時、如實記錄以作評價依據。教師在考核結束后及時對考核結果進行科學分析,通過分析找出問題,并將分析結果及時向學生反饋,這不僅可幫助教師了解教學效果,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更重要的還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學習情況,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三、開展新型實驗教學的體會
1.通過實驗教學啟發和培養學生的思維,注重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
在教師提出實驗內容及目標后,對學生進行分組,要求各組學生在廣泛查閱資料,深入理解實驗的原理和方法的基礎上,獨立思考完成實驗方案的設計,匯報后老師和同學對實驗方案的可行性和存在問題進行討論。通過討論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血型鑒定實驗中,通過提問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標準抗A血清和標準抗B血清能夠用于血型鑒定,這些血清是什么性質的血清,如何得到標準血清,從而引出單克隆抗體的相關知識并討論。在實驗教學中通過實驗相關知識的衍生,啟發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除此之外,對實驗整個過程,教師都全程進行指導,一些操作較難的、較關鍵的技術老師手把手帶教示范,并隨時注意精密儀器的維護。針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糾正并啟發學生實驗中需要注意的事項,不斷總結經驗,對實驗現象如實地進行記錄并及時地對結果進行分析和討論,如CCK-8法檢測淋巴細胞增殖實驗,免疫熒光技術檢測B淋巴細胞嗎mIgM,流式細胞術對細胞凋亡的測定實驗中,我們采用分組的方式及時對各組的實驗結果討論后發言的方式,闡述各組對實驗結果的分析判斷,既活躍課堂氣氛,又改變學生只重視實驗操作,不動腦筋思考問題的不良習慣,提高了同學分析問題和思考問題的能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每次免疫學實驗課結束前,教師再對本次實驗內容作一個簡明扼要的小結,綜合分析和評價實驗中出現的各種實驗現象和實驗結果,并幫助同學一起進行分析,對于好的實驗結果予以肯定,對于錯誤的結果尋找導致實驗結果失敗的原因并提出意見和方法。以此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對學生在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和提出的想法,盡可能通過簡單通俗的語言來啟發學生,既可以解決學生的疑問,又增加了實驗課的趣味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醫學免疫學實驗教學,使研究生熟悉了常用免疫學的檢測方法,掌握了基本的免疫學實驗技能,為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實驗方法的在科研中的應用。
研究生都要面臨課題設計和實驗,如何把所學到的免疫學實驗技術應用到自己的課題設計和實驗中,與自己的課題結合起來是學生關心的問題。因此,我們在進行實驗課教學的同時,注意聯系當前的科研工作,對免疫學技術在科研工作中的應用進行相關的介紹,使學生了解更多的相關知識和應用。例如,流式細胞術檢測CD4+T細胞和CD8+T細胞實驗教學中,通過流式細胞術可以分析檢測:DNA倍體含量、細胞凋亡、免疫活性細胞的分型與純化,淋巴細胞亞群與疾病的關系、血液細胞的分類、分型,造血細胞分化的研究,藥物在細胞中分布等。這些介紹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對實驗方法的重視,還有一些學生馬上在課堂上結合自己的學科的課題和該方法進行聯系,提出相關問題,老師講解和答疑豐富了教學內容,活躍了課堂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實驗教學效果。
四、結語
1.資料來源 20__年1月~6月正式出版發行的三類(基礎醫學類、藥學類、綜合類)醫學核心期刊[1],共51種期刊1617篇研究論文。2.分析內容 分別統計51種核心期刊中刊載動物實驗論文期刊所占比例;統計刊載動物實驗期刊中論著、實驗研究、研究論文欄目中動物實驗論文數及所占比例;所統計論文中使用各種實驗動物的分布情況;統計論文書寫中反映的獲得資助情況,根據論文中腳注,按國家級資助、省部級資助、軍隊資助、高等院校資助、未注資助分類統計;分析論文中寫明使用動物級別及動物來源論文數及比例。
二、結果
1.三類核心期刊中動物實驗期刊數及其中動物實驗論文數 由表1可見該三類期刊中動物實驗研究論文較多?;A醫學類占期刊總數85,醫藥類、綜合類分別占85、72,平均80。該類期刊中動物實驗論文數占論文總數:基礎醫學為50、醫藥28、綜合類35,平均39。
2.論文中各種實驗動物分布 從表2可知我國實驗動物研究使用了大鼠、小鼠、兔、豚鼠等10余種,其中大鼠使用分布最高,小鼠次之,兔、豚鼠、犬使用也較常見。
3.論文書寫中獲得資助情況 各類研究占比例最高的是未注明資助的項目,為53.1,其次為國家級資助項目、省部級資助項目、軍隊、高等院校資助項目(見表3)。
4.論文中寫明動物級別次數及比例、動物來源數及比例 1617篇論文中629次使用動物,多數能寫明動物種類、體重、性別、數量,有366次寫明了動物來源(約58),僅有38次(約6)寫明了動物級別[2],其中普通動物(一級動物)7次,清潔級(二級動物)17次,無特殊病原體動物(三級動物)16次,無菌級(四級)0次。
三、討論
21世紀是一個充滿創新的信息時代,作為信息傳播媒介的科技期刊更是一種多功能的復合型信息傳播工具,是直接地、系統地傳播科技知識和創新成果的載體。實驗動物是醫學研究的基礎和支撐條件,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生命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十幾年來我國醫學實驗動物事業在法規的制定、科學管理、專業建設、科研水平、動物質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和提高,但仍存在著差距?;A醫學、藥學、綜合醫學是醫學中使用實驗動物較多的學科,通過20__年發行的在各專業享有較高聲譽的核心期刊中相關信息的分析,注意到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正確認識實驗動物科技工作的重要性 從我們的分析中可見,基礎醫學、藥學、綜合性醫學期刊中涉及實驗動物的期刊數、論文數和比例都很高,平均為80、39??梢娮鳛橹匾幕A學科之一的實驗動物學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下個世紀,人與自然、人與健康的諸多問題在某種程度上,要靠生命科學研究來解決。在世紀之交的當今世界,要在生命科學研究領域中做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科技成果,就要充分認識實驗動物工作對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加強實驗動物工作,使實驗動物科學水平更好地適應生命科學發展的需要。
2.因地制宜發展實驗動物工作 從論文分析中可見,目前我國動物試驗用量最大的是大鼠、小鼠、兔、豚鼠等動物,一些動物用量很小。因此我國既要有較具規模的大型實驗動物中心,而一般的實驗動物中心要根據實際需要,不搞小而全、低水平重復,要確保飼養設施、飼養動物都達到醫學實驗動物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