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07:58
序論:在您撰寫經營管理者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要:中國有句老話:省錢等于掙錢。在經濟生活中許多人都知道:利潤=銷售額-成本,所以對企業來說成本降低和利潤增加的概念是可以互換的。在企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延緩成本的降低往往是一種自殺行為。作為企業經營者,應當努力掌握成本管理的技能,唯有這樣,才能走得更遠,成功的希望也更大。文章從采購、產品設計、銷售預測、商品價格以及勞務成本等幾個方面對成本管理進行了全面的介紹。]
現代競爭是成本的較量
高成長期與低成長期的經營相比,成本意識有很大的差異。高成長期市場不斷擴大,經營者最關心的是銷售的增長,成本意識較弱。但是,在市場有限,競爭對手擁擠的情況下,爭奪就會通過價格來進行。即便經銷獨特產品,一旦類似產品登場后,仍要靠價格決勝負。
對成本敏銳起來
企業競爭以成本決勝負,從這個意義上說,成本感覺是經營者最為重要的經營感覺。
那么,經營者對有關成本的數字,應當怎樣看呢?
第一,相對于銷售額花費了多少直接成本。經營者不應該單純地看直接成本,而應該看相對于銷售額的比率。把附加值比率作為指標最合適。附加值即企業活動所產生的新價值。一般來說,包括零售和批發業的商業是指銷售額總利潤(銷售額減去銷售成本),制造業等工業是指加工額(生產額或銷售額減去材料費、外協費),建設業是指完成加工額(完成工程額減去材料費、勞務費、外協費),這些數字相當于附加值,附加值與銷售額之比為附加值比率。這幾年的大致平均值,制造業為41~42,建設業為27~28,批發業為18左右,零售業為30。如果本公司的數字比這些平均值低,說明直接成本花費過多。在這種情況下,努力降低進價,降低對外協作成本等等,將成為經營的重要課題。
第二,直接成本以外的成本花費了多少。指標為銷售管理費。銷售管理費是指銷售員工資、包裝運輸、廣告宣傳、接待交際等銷售費加上有關人員工資、福利保健、辦公用品、差旅、通訊、房租等管理費。銷售管理費與銷售額之比即銷售管理費比率。平均值:制造業19,建設業約14,批發業16~17,零售業約28。超過了這個數值,則說明比其他公司銷售管理費高。
第三,人事費的大小。人事費,是指關系到人的經費,合計為工資、獎金、福利保健費等。人事費與銷售額之比,即人事費比率。平均值為制造業17~18,建設業12~13,批發業超過6,零售業超過13。人事費過大時,由于不能降低工資,只有削減人員或在現有人員的基礎上,努力提高銷售額。也就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必須關注每一個提高了多少成果。
以上三個數字是經營者應該看的最為重要的數字。另外,還有一個不可缺少的視點--單位小時成本和成果,即公司每小時花費多少成本,獲得多少成果。
比起表面上出現的數字,嚴格地關注單位小時成本和成果更為重要。
一個立志成功的經營者為培養這種技能,不妨首先計算一下單位小時的人事費是多少,可能的話以十分鐘或以一分鐘為單位來計算,算算單位小時產生了多少成果。經常檢查一下,到下班時是否還在全力沖刺;是否在拖拖拉拉地加班。
有的放矢的成本考慮
降低成本計劃包括短期和長期兩種方式。短期方式可稱為臨時的應急措施,一個月內可以完畢,分三步。
第一步:分析企業的組織機構。
組織機構分析的目的是確定公司各個部門怎樣合理配置和改編,把握三個重要規則:
(1)控制范圍:一個經理主管下屬人員不超過10人,但不少于7人;
(2)合適的匯報層次:最影響利潤的部門經理應該直接向公司負責人匯報;
(3)簡化管理層次:公司負責人與基層管理部門之間的管理層次數應保持最少程度。
第二步:分析經營管理比率。
首先你需要一組最近5年(最好是10年)公司營運的詳細數字。這些數字都是最基本的,如:銷售量,毛利,銷售開支,一般費用和行政管理費用,研究開發費用,債務成本和稅前利潤等。了解這些數字相對于銷售量的百分比,再對這些數字作宏觀分析,先找出毛利占銷售量百分比最高的年份,找出銷售成本,一般和行政管理費用,研究和開發費用和債務成本占銷售量最低的年份,如果有可能,你還應將你的數據與其他公司相比較,這樣做,會讓你大有啟發。接下來是微觀分析,確定哪種成本是在正常值以內,哪種成本占銷售量的百分比不必要增加了。在這一步中你應該細分,比如原材料、固定資產損耗、人員工資、一些其它的制造費用等,其它如監督管理費、銷售人員工資及傭金、倉庫管理人員工資、福利待遇、固定開支、差旅費和招待費等,分門別類。應該想方設法將這些費用降低。
第三步:工作抽樣。
工作抽樣是對工廠內或公司內不同工位的活動頻率和效率進行抽樣,能明顯地反映出工人和機器兩者的生產率及低效率的程度。
它是從一個工作抽樣觀察員進入車間或辦公室的一個特定部位觀察特定職能開始的。該觀察員記錄每個人在做什么,他們做事的速度,每臺機器或每個職能發生了什么。憑借這些任意觀察結果,企業主能探知操作者或機器在安裝、操作、維修保養等方面所花的時間以及操作者的工作節奏。
工作抽樣必須安排企業內部有經驗的雇員,或者是外部的、在這方面有能力的咨詢專家。事實上,組織機構分析以后的那個星期一,經營者必須和工作抽樣專家坐下來討論工作抽樣過程和時間表。對負責工作抽樣的專業人員來說起碼要花費一周時間取得所需的雇員和機器數據以及向有關雇員解釋抽樣過程。這樣大約留下三周時間進行工作抽樣實際操作。
進行工作抽樣能提供企業管理者三個方面的寶貴信息:
(1)雇員工作時間百分比;
(2)雇員工作速率;
(3)機器利用率。
通過工作抽樣你能對機器和人員的利用率做出評估,可以確定你的公司哪些工作點的人太多。以上三個步驟即組織機構分析、比率分析和工作抽樣,可以幫助你降低人員費用10~20。當然這只是臨時性的應急措施,下一步更加深入的程序需大半年才能完成。
管好你的采購部門
在企業里,采購部門常??刂浦?0~50的銷售金額,減少材料成本也許是整個降低成本計劃中最有效的一步。所有經營者應明三個關鍵性的采購原則:
(1)不要害怕采購部門。要學習各種成本降低方法,學習采購。最重要的是,不要使自己和采購部門及采購負責人隔離開來,要參與進去。
(2)把力量集中在“一號”部件上。要保證你的采購部門在代價較高的“一號”部件的選擇、交貨和周轉上花費最多的時間。在這方面,有效的采購、替代或重新設計會產生大的影響。
(3)不要超速完成采購。要允許企業的采購部門運用其創造力,想象力和專業經驗,以盡可能低的價格采購部件和材料。不要像你定一份咖啡那樣對待采購部門。不要根據蹩腳的預測或因為缺少正確的銷售和生產制造計劃而讓采購部門迅速辦理。
(4)不要吊死在一棵樹上。對采購部門來說,往往習慣于和一個特定的供應商維持關系,因為他們在一起做生意已有多年了。事實上,經營者完全可以挑起供應商之間的競爭,這樣可以刺激他們降低某些材料的價格。
(5)能作出準確的預測。企業必須能對原材料未來的走向及產品的趨勢作出預測,特別是那些較為短缺的原材料,許多往往需要進口,短缺常會發生。如果經營者不能準確地預測,采取相應的措施,也許最需要一種材料的時候,正是它價格最高的時候。
重視產品重新設計
利潤提高的一個重大機會在于對現有產品進行重新設計。一般來說,認真地重新設計可以使你的成本降低10~15。在勞務、材料和制造費方面都能得到大量的節省。
不僅是市場中不再具有競爭力的產品需要進行重新設計,受人喜歡的產品也需要進行重新設計。對一種受人喜歡的產品,往往只需要對其內部的工作部件進行重新設計以便降低成本,而購買者看到的和在廣告中出現的都沒有什么變化。對于其它產品外觀也需要改變,因為公眾欣賞新款和現代化。
一方面,知識更新加快,造成普通產品壽命周期的縮短;另一方面,由于出現外部形勢變化,如競爭對手的進步或產品原材料成本突然增漲,這些都使重新設計成為必要。為取得和保持主要產品的競爭優勢,在成本降低計劃中應包括為提高利潤而重新設計產品階段。
精確的銷售預測
銷售預測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個公司應該有一個比較準確的預測:其產品究競有多少能賣出去??茖W的銷售預測可防止產品生產得太多或太少。
特別是在經濟或商業周期發生重大變化時,從一個時期到下一個時期,原材料和零售需求起伏波動相當大。這種突然的急劇的變化會給最好的庫存管理系統帶來混亂。沒有透徹的、全面的銷售預測,一個公司很難肯定它應該生產的產品數量,因而,保持有效庫存管理將會十分困難。
錯誤的銷售預測是多數經營管理中的一個共同弱點。實際上可靠的銷售預測在一定范圍內是可以做到的,花錢也不多。
在銷售預測分析中,有四個基本要素:
(1)趨勢;
(2)周期;
(3)季節性變化;
(4)不規則變化。
趨勢是一系列經濟數據長期的長距的動向,與逐月發生的變化沒有什么關系,極其緩慢地顯露出它們的走向。
周期是指較短的持續時期,盡管一般不能規定其長短。它們通常以發展和緊縮的交替期為特征。
季節性變化發生在一年中某個時期內,在每年的同一時期并以大致相同的程度再發生。
不規則變化是具有經濟影響的不可預見或非再次發生的事件的結果。例如,在關鍵性工業中的罷工會引起不規則變化。
在銷售預測中可以共同使用或分開使用這四種要素。一個有名望的分析事務所在幫助其重要零售業客戶進行銷售預測時往往采用時間系列分析法。這是把周期的和長期的(或趨勢)因素及其他形式的因素,特別是由于季節性產生的因素區分開來的一種統計方法。
雖然這些分析不能直接應用于生產制造運行管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分析被用于所有最敏感的銷售預測,零售。它們對一年中每個月度的季節性影響作出分析,幫助零售商作出有關短期經營的正確決定。決定中包括確定價格、庫存量、采購以及使用多少銷售人員等。
時間系列分析還包括這樣一些指示量,如可支配的收入(即納稅后收入)、國民生產總值、顧客服務開支、商品消費價格指數、服務消費價格指數以及耐用品和非耐用品開支等。
這種方法的基本原理實際上適用于所有生產制造經營管理,為一個以上的客戶服務。企業銷售經理向經營者提供的銷售預測報告,應包含下列幾項內容:
(1)公司銷售量的歷史趨勢輪廓線,其中能清楚地識別出季節性變化;
(2)行業預測;
(3)國家經濟預測;
(4)可獲得的有關競爭者計劃的全部信息;
(5)表示相關經濟指標狀態的研究結果。
另外,銷售經理自己的研究結果也應加入其中,包括:
(1)預測期間內銷售受到最大重視(廣告,特殊推銷,折扣等)的產品;
(2)受到競爭者最激烈競爭的產品;
(3)競爭最少的產品;
(4)逐步淘汰的、降級的或替代的產品;
(5)構成銷售量大部分的A類產品。
過低的價格等于增加成本
在作出如此多的辛勤工作和努力之后,經營者應努力避免因定價錯誤而造成的損失。
特別是在高通貨膨脹期間,定價錯誤代價更為慘重。在通貨膨脹時期,沒有任何成本降低方法能替代定價。即使沒有通貨膨脹,一個錯誤的定價制度也會斷送企業通過成本降低帶來的效益。所以如果要保護成本降低和提高利潤,則定價和標準成本彼此必須完全分開。
應認真實施和控制定價方針和方法,參與定價的關鍵人員必須接受正確程序和不正確程序所導致的兩種結果的教育。定價應成為建立在其他規范基礎上的一個獨立的職能,不這樣做,會招致災難。
審視勞務成本
人們往往將勞務成本的降低放在盡量減少工作人員的數量上。實際上,作為一個勞、資配合得相當好的企業來說,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似乎比裁員更具遠見,也更具效果。而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則需要你動一番腦筋,因為有時工作效率低下的毛病似乎并不出在工人身上。
一、明碼標價現狀令人擔憂
伴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價格改革歷程,商品和服務實行明碼標價已經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但當前在明碼標價管理上仍存在許多問題,令人擔憂。表現在:(1)名目繁多。時下,大大小小,令人眼花繚亂的價格招牌遍布大街小巷,商場內外,什么“大降價”、“大甩賣”、“跳樓價”、“清倉價”、“優惠價”、“會員價”、“促銷價”、“廠價直銷”、“價格最低”等等,使消費者對價格的真實性產生懷疑。(2)內容不全。一些經營者標價時,只標品名和價格,不標產地、等級、規格等,也沒有相應責任人簽章,使消費者對價格信息缺乏全面了解,消費者的知情權不能完全實現。(3)自制價簽。有的經營者圖方便,隨意用些硬紙片充當標價簽,標價的字體大小不一,有的文字書寫歪歪扭扭,字體顏色“五顏六色”,有的只用打碼機在商品包裝上直接標價,給人一種極不嚴肅的感覺。(4)虛假標價。有的經營者虛構原價假降價、抬高價格假打折、含糊標價假讓利、承諾價格不兌現等等,以此欺騙消費者。(5)隨意變價。有的經營者干脆不標價,隨口要價,看人要價,使價格成了糊涂價,離譜價和游戲價,引起消費者的強烈不滿。這些價格失信問題擾亂了正常的市場價格秩序,侵害了消費者和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二、規范明碼標價,提升價格誠信的基本對策
規范明碼標價管理,是提升經營者價格誠信的重要切入點,是現代經營者誠實守信,增強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也是消費者對價格公平、公正的殷切期盼。
1、規范標價,內容完整,方便消費者選購。根據價格主管部門的統一規定,考慮商品或服務的不同性質與特點,可采用價簽、價目表等形式標價,標價的具體內容依行業和商品的不同有所區別。但不管采用何種形式標價,都要做到價簽價目齊全、標價內容真實明確、字跡清晰、貨簽對位、標示醒目,價格變動時及時調整,標價簽由指定的專人簽章。完整真實的標價,有利于消費者選購,降低交易成本,給企業帶來實際的經濟效益。
2、合理定價,明碼實價,取信消費者。價格公平合理,是取信消費者,提升價格誠信度的核心。這就要求在市場交易中,經營者的價格行為應當符合價值規律,遵循等價交換原則,根據經營成本、供求趨勢和競爭態勢,實事求是而非虛假地確定價格,實實在在地標明價格,以“一口價”向消費者承諾價格的含金量。只有公平合理,物有所值,質價相稱,價格才能成為消費者的放心價、明白價,才能取信消費者,消費者購物才有安全感,才能激發購買欲望,經營者才能獲得穩定的經濟利益。
[關鍵詞]消費欺詐;消費者欺詐;經營者
由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為消費者權利特別保護之法,我國幾乎所有經濟法學著作中談到消法時也只強調和解釋“消費者的權利”和“經營者的義務”。然而,隨著科技與商業的發展,雇“托”消費、店內盜竊、退貨、促銷欺騙等消費者欺詐和消費者知假買假或參與黑市交易等嚴重損害經營者權益的消費行為時有發生。誰來保護和怎么保護經營者的權益?著名民法專家江平教授明確指出,消費者法律體系仍有不協調和空白之處,維護經營者與消費者的利益平衡,加強經營者權益保護理應引起立法者的重視。中國
一、經營者權益保護的理論基礎:平等權的尊重
生產與消費的分離產生信息不對稱,使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支配關系代替了平等關系,但是,他們之間在市場交易和消費環節中的平等權都應得到尊重。
(一)民事主體平等權。在交易過程中,無論經營者還是消費者都可能因為某種利益驅動產生欺詐心理,從而出現針對交易相對方的消費欺詐或消費者欺詐。但是,消法對消費欺詐與消費者欺詐分別采用了不同的標準,而使之承擔了不同的責任,如對經營者的消費欺詐使用懲罰性賠償和嚴格責任,而消費者欺詐則適用過錯責任。事實上,經營者與消費者在交易中處于平等的民事主體地位,因此欺詐應該受到相同的處罰。
(二)公平交易權。誠實信用原則不僅作為一種習俗和倫理準則為交易雙方平等地遵守,而且作為一種“帝王條款”式的法律規則,保護交易者和競爭者的公平。因此,消費者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經營者也有權拒絕消費者的強制消費行為,二者均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
(三)信用權。信用“是指一個人具有受托人品格中所包括或要求的有關信任、信賴和謹慎善意、坦誠的品格”,“或企業或個人及時借款或獲得商品的能力,是特定出借人等債權人或其他權利人一方對于對方有關償債能力和可靠性所持肯定性意見的結果”??梢?,信用兼有道德性和經濟性特征,前者主要指個體在人格與美德上的信譽;后者主要指一種特殊的財產利益,即交易中的特殊經濟能力。但是人們在談論信用時往往會偏重于信用的某一方面。如顧客信用,側重信用的道德性,指的就是顧客在交易中的信譽;而消費信用,側重信用的經濟性,是指對消費者進行信用供給。事實上,信用既表現為一種人格利益,也表現為一種財產利益。作為一種獨立的權利,經營者和消費者因擁有信用權而受到法律的平等保護。
(四)自由選擇權。經營者享有自由選擇權,其擁有在法律范圍內自主選擇有利于其經營方式、經營條件、經營理念和特色、市場定位的選擇權;而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權,能夠自主選擇商品或服務。盡管二者“自由”的界限(義務)仍有著根本的差異:作為享受主體的消費者可以自由選擇服務主體,但不可將這一“選擇權”擴張為一種不平等權,如欺凌其所選擇的服務主體;而作為服務主體的經營者可以自由選擇服務內容或服務方式,但不可選擇服務的對象或對之加以分類,予以歧視性的區別對待。但是,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從社會地位上看,他們有著平等的自由選擇權。
(五)公平競爭權。消費者欺詐還體現在其他經營者做“托”上。如一些商場或私立醫院等經營者經常雇傭“消費者”(通常謂之“托”)進行虛假消費而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公平競爭權。這種虛假消費行為具有兩面性:一方面表現為經營者的“消費欺詐”,從而增加消費者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另一方面,表現為消費者的“消費者欺詐”,從而降低消費者與經營者的信任度,損害經營者的利益。而在一個文明的社會——國家對實施市場法律負有最終責任——不能對社會的底層人民撒手不管。因此,在競爭與壟斷、形式正義和實質正義的沖突中,必須保護公平競爭權,對欺詐進行規制,以達成社會弱者與強者之間的平衡。
因此,尊重平等權,將消費者與經營者的關系建立在一種平和而非對抗的基礎之上,本身有利于確立不同“人格體”參與社會生活時的基本規范與價值觀念,奠定相互交往中的基本模式和基調,也為經營者權益保護提供法理依據。
二、經營者權益保護的現實需要:消費者不當行為
(一)消費者不當行為的原因分析
1、立法滯后。隨著社會轉型期內“知假買假”、教育消費、醫療服務消費和雇“托”消費等各種新的消費現象的出現,消法有必要進行修正,對消費者、消費者行為、消費者欺詐的界定作出明確的、具體的規定。立法的滯后,特別是消費者義務、經營者權利和救濟條款的缺位,使得“盜版”消費規制和經營者維權無法得到應有的保護。
2、科技進步。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等科技高速發展,促進銷售與經營方式的革新,不僅使傳統的店鋪交易走向規?;?、標準化,而且出現了電子商務,實現有形經濟向無紙化交易發展。如上門直銷、電視購物、網上訂購等商業經營模式和交易形式上的變化,既方便了消費者,也增加了經營者的銷售或服務成本,極易引發交易安全,經常導致信息的截取、竊取、篡改、假冒、交易抵賴等等各種消費者欺詐行為發生。
3、消費心理。消費信息不對稱,使商家往往能夠掌握顧客受益的信息而顧客卻毫不知曉商家的信息。于是,一部分消費者出于不當得利的趨利性或對經營者不滿的報復心理而不得不采用欺詐來損害經營者利益。
(二)消費者不當行為的具體表現。立法滯后、科技進步、消費心理不僅產生消費者不當現象,而且也使經營者開始在交易中處于不利的地位。具體來說,消費不當行為表現為:
1、濫用實體權利。主要表現為濫用法律賦予消費者的求償權、監督批評權、知情權和產品“三包”規定等。如弄臟弄壞超市試穿、試用商品,故意制造產品缺陷或服務不滿事件,漫天要價,強制退貨,索賠無度,甚至惡意敲詐或請求賠償精神損失費等,這些行為不僅引起經營者的不安,而且對經營者有失公平。于是,消費者的權利擴張與濫用必然造成對經營者權利的擠壓,它不僅使經營者的利益受損,而且有違我國民法通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的“誠實信用”和“公平”原則,最終嚴重損害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和諧關系。
2、濫用訴訟權利。近年來通過網絡成名的“芙蓉姐姐”、“天仙妹妹”等現象如同商業領域一個新產品之所以能迅速獲得廣泛的知名度和關注度,是因為通過新聞媒體或互聯網,以某種事件為載體,將特定的人或物聚焦于社會公眾的關注下,這就是“炒作”。同樣,個別消費者也借助“極端性維權”等濫用訴訟權利的方式,甚至不惜損壞或詆毀經營者的商業信譽,以“炒作”自己,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這很顯然不符合訴訟法律的原則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立法精神。
3、實施消費者欺詐。一是實物消費欺詐。主要指店內盜竊、退貨欺騙、服務購買、促銷欺騙等等店鋪交易中各種有損經營者利益的欺詐行為。二是信息消費欺詐。如電子商務、電視購物等無紙化交易極易導致信息的截取、竊取、篡改、假冒、交易抵賴等等消費者欺詐發生。三是競爭消費欺詐。如在醫療、培訓和商業促銷等方面,具有競爭性的同業經營者,通過雇傭“托”,進行不正當競爭性的虛假消費。
由此可知,消費者行使權利必須有個邊界,以維持消費者與經營者之間的利益平衡。過度地保護經營者,使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嚴重侵害,會造成消費萎縮;過度地偏向消費者,使經營者無利可圖,必然損害到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導致經濟衰退,最終也將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三、經營者權利的確立與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完善
(一)我國消費者權利保護法的立法缺陷。相對經營者來說,消費者的“弱勢地位”使消費者受到消法的特別保護,這也使我國消法存在以下方面的缺陷:
1、消費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與義務不對等。法律的價值應當體現公平與正義。德國歷史學家德里希·邁內克曾指出:“一個被授予權力的人,總是面臨著濫用權力的誘惑,面臨著逾越正義和道德界限的誘惑?!倍谙M關系中,經營者與消費者的自利性及權力的本質特性都極易導致二者的行為超越界限。而權利(力)與義務是相關聯的,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但是,我國現行消法卻沒有體現權利與義務的一致性,犧牲了經營者權益,賦予消費者權利,消費者權利和經營者義務被放大。如消費者權利的種類及范圍不斷擴充,消費者權利逐步發展成為一個內容豐富、獨具特色的權利束。經營者的義務也不斷延伸,如具有建議和咨詢義務、發貨義務、保證義務、安全義務和信息披露義務,等等。整部法正如它的標題一樣就是一部消費者權利保護法,消費者的義務和經營者權利的條款缺位,具體表現為:
一是消費者義務沒有具體化。作為一種民事行為的主體,消費者在消費活動中應擔負兩方面的義務:(1)消費者負有對于消費行為相對方,即生產經營者的相關義務。(2)消費者從事民事活動時負有對于整個社會的義務。前者屬于合同義務的范疇,主要包括給付價款、受領標的物和拒收時的保管義務等,后者屬于消費者的社會義務,如誠實信用等道德規范。但是,我國消法并沒有具體規定消費者義務,只是部分地方性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有消費者義務的規定,如《河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1995年7月5日起施行)第7條規定“消費者在行使權利的同時,應當相應履行下列義務:(1)尊重經營者的勞動和合法權益;(2)挑選商品時應當愛護商品;(3)遵守營業服務秩序;(4)投訴、舉報應當實事求是?!哆|寧省消費者權益保護規定》(2004年8月1日起施行)也規定消費者承擔下列義務:(1)講究文明禮貌,尊重售貨、服務人員的勞動;(2)遵守營業場所的秩序;(3)選購商品時愛護商品;(4)投訴必須符合事實,并提供購物憑證及有關證據。這樣,消費者義務不是通過消法而只能通過合同法上的消費者合同或民法上的誠實信用原則等來確定。
二是經營者權利沒有特定化。在民事領域,作為經營者權利之“經營權”只是作為財產權或經營自較之人身權更受關注。而經濟法的國家適預性特征使得經營者的權利不局限于民事領域,如在商業領域,我國《全民所有制工業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分別規定了自主經營權、自主定價權、公平競爭權和公平交易權等多項經營者權利。但是,經濟法“以公為主、公私兼顧”的理念使得經營者的權利須從公共領域著手方能周全。而作為經濟法律體系中的消法不僅沒有對經營者公平交易權特別化,也沒有設專章或專門的法條規定經營者權利??梢?,經營者的權利既未成體系,其權利也沒像其義務那樣受到理論研究和立法實踐的重視。
2、消費者行為和欺詐界定不合理。整個消法沒有對“消費行為”和“欺詐”作出科學明確的界定,不僅引起了學術紛爭,也使經營者權利受到消費者的欺詐時無法進行救濟。
一是消費行為界定。消法第2條所規定的消費行為以“為生活需要”作為消費動機明顯過窄。它無法解釋現存的“知假買假”、金融服務、醫療服務、法律服務、會計師服務,甚至教育培訓、商品房投資等各種消費行為。就國外消費者立法來看,消費者行為并沒有嚴格“生活需要”,而是指“當消費者為了滿足其需求和欲望而進行產品與服務的選擇、采購、使用與處置,因而所發生的內心里、情緒上以及實體上的活動”。事實上,消費動機有多種,既包括生活需要,也包括生產需要,還包括投資需要等等,一個人無論在不同還是相同的環境下均可能會因需要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消費行動。因為,若不能正確界定消費行為,不僅降低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效率,而且也會傷害經營者的利益。
二是欺詐的界定。法國、德國民法典圍繞意思表示規定欺詐,而英國《錯誤陳述法》和美國《統一商法典》將欺詐與錯誤性陳述相聯系。盡管各國對欺詐的界定沒有統一的標準,但是均規定因欺詐而訂立契約“可撤銷”。我國《民法通則》《合同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都有關于欺詐的規定,但均沒有給欺詐一個明確的定義。因此,學者們對我國消法上的“欺詐”有不同的理解。一種是主觀標準,認為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民法通則》第58條和《合同法》第52條上的“欺詐”概念應采取同樣的文義、同樣的構成要件。具體應當參考學說解釋和最高法院的解釋,以“故意為構成要件”,“過失”即使“重大過失”也不構成“欺詐行為”。另一種是客觀標準,認為基于消費者與經營者在交易過程中的實質不平等性,法律對消費者實施傾斜保護,即無需考慮經營者的主觀狀態,也無需考慮消費者是否基于欺詐陷入錯誤判斷并且為錯誤的意思表示,只要經營者實施了欺詐行為,就可以認定《消費權益保護》中規定的“欺詐”已經成立。我們認為,在法律解釋上,要求對三部法律上的欺詐概念作統一解釋。
3、經營者的救濟手段缺失。消費者權益受到經營者侵害,可通過消費者協會、懲罰性賠償或向行政部門申訴等方式獲得權利救濟,而經營者的權利受到消費者的侵害則沒有任何的規范。作為一個普通的經營者來說,特別是小商人、商合伙等經營者,面對“王海”等專業消費者,若完全以私法上意思自治為基礎或因民事訴訟而索賠,不僅經營者在扣留、搜查和消費者侵權的風險很高,而且影響生產者的聲譽和信譽,浪費經營者的經營機會,甚至會放松和縱容對經營者利益的侵害。在這方面,美國部分州的立法可以借鑒,如在美國每個州都有商業保護法,如果商家為其扣留、搜查和個人提供合適的理由,該法為商家提供“條件性特權”或民事責任豁免權。除了刑事,有50個州已經實施了商業民事補償法,允許商家向那些在店里偷竊被抓獲的人收取服務。該法的實施不僅可以遏制消費者欺詐行為,而且很好地保護了經營者的權利。
(二)確立經營者權利與完善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法律對策。日本學者星野英一認為,現代民法對權利的抽象把握,已轉變為坦率地承認人在各個方面的不平等、根據社會經濟地位把握具體的人、對弱者保護的年代。從消費欺詐角度看,消費者是弱者,但是從消費者欺詐的角度看,經營者是弱者。實際上從平等權上分析,無所謂強者與弱者,權利的保護與義務的履行是相對應的。我們認為;消法應當突出權利本位,但不可忽視消費者義務,在加強消費者權利保護的同時,也應該彰顯經營者權利。具體來說,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完善我國現行的消費者權利保護法。
1、立法理念上應該承認消費者與經營者在法律地位、市場交易和消費環節中的平等權。作為交易中的平等主體,應該平等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權利,將消費者欺詐和消費欺詐納入經濟法的調整范圍。即使是對消費中的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不平等問題,合同法自身沒有作任何的涉及,這也不是合同法的功能,只能借助經濟法的力量,對信息優勢者直接限權和對信息劣勢者的信息服務來完成。
2、嚴格界定消費者行為和欺詐。在消費者行為界定上不采主觀標準,而采客觀標準,即將消費者行為定位為進行產品與服務的選擇、采購、使用與處置的行為,而對欺詐的界定則應以“故意”為構成要件,并將民法、合同法和消法中的“欺詐”作統一解釋。
物權是指法律賦予某人擁有某物的排他性權利,只是物的法律意義上的歸屬標志,側重所有者擁有物的狀態描述;產權是指物進入實際的經濟活動后所引發人與人間的利益關系的界定,側重經濟活動中人的行為,這一界定可能是明確指出的(如法律中規定),也可能是隱含的(如道德、風俗中體現)。依據契約的精神,產權是以物權為基礎,但不是支配物的權利,而是支配有價值利益的權利,產權的行使應以自由運作為基礎,會受到社會制度約束、個人理性約束和其他利益主體反應的約束。
作為企業契約締結人的人力資本和非人力資本的所有者都以自己的物權為基礎,都是獨立平等的產權主體,都有義務共同負擔契約不完備所帶來的風險;同時都有權利分享企業所有權,獲得企業的剩余索取權和剩余控制權。
從應然權利角度出發,各產權主體分享企業的所有權是企業內生的特征,所以作為人力資本所有者的經營者持有企業股份具有一定的法理基礎。對人力資本的重視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是的內在制度的要求,2006年3月1日起開始執行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外)實施股權激勵試行辦法》以法律形式將經營者持股的應然權利加以了肯定,并使之法律化,制度化。
傳統觀點認為,經營者為股東勞動,經營者的目標應服從股東的目標,股東在向經營者支付薪酬后,股東擁有完全剩余索取權,俗稱“資本雇傭勞動”。
恰如孟子所說“無恒產者無恒心”,在當前“強所有者,弱所有者”情況下,讓沒有剩余索取權的經營者行使剩余控制權,他就會濫用這種權利以謀取私利,進行“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企業治理結構的效率體現在剩余索取權與剩余控制權的對稱性(MilgromandRoberts,1992)。
由于經營者的行為難以觀察,經營者行為的績效也難以準確量化,致使所有者對經營者的監督成本加大;同時經營者的人力資本總是具有天然的獨一無二的所有權,總是自發地尋求實現自我的市場,總是以知識、能力、技巧或努力等無形的形式存在于某一特定的個人中,具有“不可擠榨”性(周其仁1995),人力資本的產權權利一旦受損,其資產可以立刻貶值或蕩然無存,所以不能忽視對經營者的激勵。
Grossman,Hart(1986)的新產權理論表明,契約與產權是不同層面上的兩個問題。凡是可以判定的行為,可以明晰定義的行為與績效,應當以契約的方式來解決;凡是事前難以定義清楚的行為,就應用產權加以解決。
為了使股東利益與經營者利益更加一致,可由經營者分享企業的一部分所有權,將外部問題“內部化”。產權是信用的基礎,孟德斯鳩“產權是道德之神”,只有保護了產權,才有樹立信譽的信心,減少“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
經營者對企業的產權不僅要明晰,而且要進行合理配置,經營者持股的實然權利配置過程是不同產權主體間的一個長期的動態博弈過程,配置的結果取決于企業內部各博弈主體的談判力和該博弈所處的外部制度環境。
在現代企業契約中,作為經營者與股東及企業的所有權進行著長期的博弈,這種博弈可用Rubinstein(1982)的輪流叫價模型加以描述:假設參與人1是股東,參與人2時經營者,股東和經營者各只有一人,要分享企業的。參與人1先叫價,提出有利自己的分配比例,分給自己x1,參與人2選擇接受或拒絕。如參與人2選擇接受,則博弈結束;如參與人2選擇拒絕,則參與人2還價,提出有利自己的分配比例,分給自己x2,。如參與人1選擇接受,則博弈到此結束;如參與人1選擇拒絕,則參與人1再出價。如此往復到無窮次,所以這是一個無限期的完美信息博弈。
假設參與人1和2的貼現因子分別是δ1和δ2,博弈在t期結束,t是參與人i的出價階段,參與人1的支付貼現值“Л=δ1t-1x1”,參與人2的支付貼現值“Л=δ2t-1(1-x1)”,那么該博弈中唯一的子博弈納什均衡結果是:
x1*=(1-δ2)/(1-δ1δ2)
x2*=δ2(1-δ1)/(1-δ1δ2)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
第一,經營者薪酬由過去簡單的“合同性收入”的支薪制發展為現在復雜的“含有產權激勵”的分享制,是一個歷史的過程。在過去,由于社會物質財富積累的不足,非人力資本相對稀缺,擁有非人力資本的股東向市場顯示著自己的實力,依據信號顯示原理(張維迎1995),更具有談判力,在企業的契約談判占據主動地位;同時人力資本由于缺乏有效的信號顯示機制而受市場逆向選擇的困擾,完全處于被動地位。所以,股東對此一切盡收眼底,利用反向歸納,充分利用先動優勢,在博弈的第一階段就結束博弈,獲得全部所有權;經營者只獲得固定的“合同性收入”。
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經營管理的日益專業化,經營者專業的管理才能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相對稀缺性越來越突出,人力資本投資愈來愈具有專用性,在企業契約中越來越具有談判力;相反,金融市場的發展使非人力資本的供給變得相對充裕,良好的流通性反而使其越來越具有更多的通用性。初始合約并非是穩態的,隨著股東與經營者間的談判力對比變化,理性的股東開始尊重和承認經營者產權權益,經營者將獲得企業的一部分的所有權。依據信號顯示理論,要加強我國資本市場的建設和經理人市場的建設,以便加強市場的定價作用。
第二,博弈的均衡結果是參與人貼現因子δ1、δ2的函數。從縱向看,同一企業的所有權配置是一個動態過程;從橫向看,同一時期不同企業所有權配置可能存在差異。所以,一方面,經營者薪酬制度實質上也是一個動態過程,所以在實施股權激勵的過程中,要與時俱進,不可僵化,在當前知識經濟時代,應本著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重視人力資本所有者的要求,逐步實施股權激勵,創建經營者與股東的和諧、共進氛圍;另一方面,在實施股權激勵的過程中,要堅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可“一刀切”、“一哄而上”,要綜合考慮企業所處的行業、規模、企業所處生命周期階段,及股東、經營者的風險態度等主要因素,科學決定各企業的經營者的持股規模。
第三,這個博弈是股東與經營者間的“獨立博弈”。其一,博弈本身要求博弈雙方都是理性的,但我國當前國有企業所有者“虛位”現象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所以要結合國有企業的戰略性改組,實現所有者“實位化”,進一步加強其在產權博弈中的“理性”;其二,“獨立博弈”的要求真正實現博弈主體間的“獨立”,在“強管理者,弱所有者”時代,容易出現對“獨立博弈”的偏離,使經營者持股不但沒有緩解問題,反而成為問題的一部分,所以要建立健全經營者市場;其三,任何博弈都處在一定的制度環境下,所以要加強產權制度建設和改革,確保股東和經營者都以獨立平等的身份參與產權博弈,較好實現公平與效率,因為任何人為干涉只會增加交易成本。
目前,完善我國現代企業經營者薪酬制度主要是改善企業的外部市場環境,具體而言:
一是實行國有企業戰略調整,完善上市公司控制權市場競爭機制,實現所有者的“實位化”。要在打破國有股“一股獨大”、實現國有法人股的“全流通”的前提下,引進戰略投資者,推行委托投票制度、累積投票制度保障廣大中小股東在股東大會上的平等權利,實現股權結構的多“極”化相對集中,促進所有者的“實位化”,從而遏制“內部人控制”現象。這樣,優化的出資結構是改善國有企業公司治理的前提,也為公司所有者遴選德才兼備的經營者提供了動力,促進經營者勤勉盡責,遏制“逆向選擇”,降低成本。
高成長期與低成長期的經營相比,成本意識有很大的差異。高成長期市場不斷擴大,經營者最關心的是銷售的增長,成本意識較弱。但是,在市場有限,競爭對手擁擠的情況下,爭奪就會通過價格來進行。即便經銷獨特產品,一旦類似產品登場后,仍要靠價格決勝負。
對成本敏銳起來
企業競爭以成本決勝負,從這個意義上說,成本感覺是經營者最為重要的經營感覺。
那么,經營者對有關成本的數字,應當怎樣看呢?
第一,相對于銷售額花費了多少直接成本。經營者不應該單純地看直接成本,而應該看相對于銷售額的比率。把附加值比率作為指標最合適。附加值即企業活動所產生的新價值。一般來說,包括零售和批發業的商業是指銷售額總利潤(銷售額減去銷售成本),制造業等工業是指加工額(生產額或銷售額減去材料費、外協費),建設業是指完成加工額(完成工程額減去材料費、勞務費、外協費),這些數字相當于附加值,附加值與銷售額之比為附加值比率。這幾年的大致平均值,制造業為41~42,建設業為27~28,批發業為18左右,零售業為30。如果本公司的數字比這些平均值低,說明直接成本花費過多。在這種情況下,努力降低進價,降低對外協作成本等等,將成為經營的重要課題。
第二,直接成本以外的成本花費了多少。指標為銷售管理費。銷售管理費是指銷售員工資、包裝運輸、廣告宣傳、接待交際等銷售費加上有關人員工資、福利保健、辦公用品、差旅、通訊、房租等管理費。銷售管理費與銷售額之比即銷售管理費比率。平均值:制造業19,建設業約14,批發業16~17,零售業約28。超過了這個數值,則說明比其他公司銷售管理費高。
第三,人事費的大小。人事費,是指關系到人的經費,合計為工資、獎金、福利保健費等。人事費與銷售額之比,即人事費比率。平均值為制造業17~18,建設業12~13,批發業超過6,零售業超過13。人事費過大時,由于不能降低工資,只有削減人員或在現有人員的基礎上,努力提高銷售額。也就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必須關注每一個提高了多少成果。
以上三個數字是經營者應該看的最為重要的數字。另外,還有一個不可缺少的視點--單位小時成本和成果,即公司每小時花費多少成本,獲得多少成果。
比起表面上出現的數字,嚴格地關注單位小時成本和成果更為重要。
一個立志成功的經營者為培養這種技能,不妨首先計算一下單位小時的人事費是多少,可能的話以十分鐘或以一分鐘為單位來計算,算算單位小時產生了多少成果。經常檢查一下,到下班時是否還在全力沖刺;是否在拖拖拉拉地加班。
有的放矢的成本考慮
降低成本計劃包括短期和長期兩種方式。短期方式可稱為臨時的應急措施,一個月內可以完畢,分三步。
第一步:分析企業的組織機構。
組織機構分析的目的是確定公司各個部門怎樣合理配置和改編,把握三個重要規則:
(1)控制范圍:一個經理主管下屬人員不超過10人,但不少于7人;
(2)合適的匯報層次:最影響利潤的部門經理應該直接向公司負責人匯報;
(3)簡化管理層次:公司負責人與基層管理部門之間的管理層次數應保持最少程度。
第二步:分析經營管理比率。
首先你需要一組最近5年(最好是10年)公司營運的詳細數字。這些數字都是最基本的,如:銷售量,毛利,銷售開支,一般費用和行政管理費用,研究開發費用,債務成本和稅前利潤等。了解這些數字相對于銷售量的百分比,再對這些數字作宏觀分析,先找出毛利占銷售量百分比最高的年份,找出銷售成本,一般和行
政管理費用,研究和開發費用和債務成本占銷售量最低的年份,如果有可能,你還應將你的數據與其他公司相比較,這樣做,會讓你大有啟發。接下來是微觀分析,確定哪種成本是在正常值以內,哪種成本占銷售量的百分比不必要增加了。在這一步中你應該細分,比如原材料、固定資產損耗、人員工資、一些其它的制造費用等,其它如監督管理費、銷售人員工資及傭金、倉庫管理人員工資、福利待遇、固定開支、差旅費和招待費等,分門別類。應該想方設法將這些費用降低。
第三步:工作抽樣。
工作抽樣是對工廠內或公司內不同工位的活動頻率和效率進行抽樣,能明顯地反映出工人和機器兩者的生產率及低效率的程度。
它是從一個工作抽樣觀察員進入車間或辦公室的一個特定部位觀察特定職能開始的。該觀察員記錄每個人在做什么,他們做事的速度,每臺機器或每個職能發生了什么。憑借這些任意觀察結果,企業主能探知操作者或機器在安裝、操作、維修保養等方面所花的時間以及操作者的工作節奏。
工作抽樣必須安排企業內部有經驗的雇員,或者是外部的、在這方面有能力的咨詢專家。事實上,組織機構分析以后的那個星期一,經營者必須和工作抽樣專家坐下來討論工作抽樣過程和時間表。對負責工作抽樣的專業人員來說起碼要花費一周時間取得所需的雇員和機器數據以及向有關雇員解釋抽樣過程。這樣大約留下三周時間進行工作抽樣實際操作。
進行工作抽樣能提供企業管理者三個方面的寶貴信息:
(1)雇員工作時間百分比;
(2)雇員工作速率;
(3)機器利用率。
通過工作抽樣你能對機器和人員的利用率做出評估,可以確定你的公司哪些工作點的人太多。以上三個步驟即組織機構分析、比率分析和工作抽樣,可以幫助你降低人員費用10~20。當然這只是臨時性的應急措施,下一步更加深入的程序需大半年才能完成。
管好你的采購部門
在企業里,采購部門常??刂浦?0~50的銷售金額,減少材料成本也許是整個降低成本計劃中最有效的一步。所有經營者應明三個關鍵性的采購原則:
(1)不要害怕采購部門。要學習各種成本降低方法,學習采購。最重要的是,不要使自己和采購部門及采購負責人隔離開來,要參與進去。
(2)把力量集中在“一號”部件上。要保證你的采購部門在代價較高的“一號”部件的選擇、交貨和周轉上花費最多的時間。在這方面,有效的采購、替代或重新設計會產生大的影響。
(3)不要超速完成采購。要允許企業的采購部門運用其創造力,想象力和專業經驗,以盡可能低的價格采購部件和材料。不要像你定一份咖啡那樣對待采購部門。不要根據蹩腳的預測或因為缺少正確的銷售和生產制造計劃而讓采購部門迅速辦理。
(4)不要吊死在一棵樹上。對采購部門來說,往往習慣于和一個特定的供應商維持關系,因為他們在一起做生意已有多年了。事實上,經營者完全可以挑起供應商之間的競爭,這樣可以刺激他們降低某些材料的價格。
(5)能作出準確的預測。企業必須能對原材料未來的走向及產品的趨勢作出預測,特別是那些較為短缺的原材料,許多往往需要進口,短缺常會發生。如果經營者不能準確地預測,采取相應的措施,也許最需要一種材料的時候,正是它價格最高的時候。
重視產品重新設計
利潤提高的一個重大機會在于對現有產品進行重新設計。一般來說,認真地重新設計可以使你的成本降低10~15。在勞務、材料和制造費方面都能得到大量的節省。
不僅是市場中不再具有競爭力的產品需要進行重新設計,受人喜歡的產品也需要進行重新設計。對一種受人喜歡的產品,往往只需要對其內部的工作部件進行重新設計以便降低成本,而購買者看到的和在廣告中出現的都沒有什么變化。對于其它產品外觀也需要改變,因為公眾欣賞新款和現代化。
一方面,知識更新加快,造成普通產品壽命周期的縮短;另一方面,由于出現外部形勢變化,如競爭對手的進步或產品原材料成本突然增漲,這些都使重新設計成為必要。為取得和保持主要產品的競爭優勢,在成本降低計劃中應包括為提高利潤而重新設計產品階段。
精確的銷售預測
銷售預測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個公司應該有一個比較準確的預測:其產品究競有多少能賣出去??茖W的銷售預測可防止產品生產得太多或太少。
特別是在經濟或商業周期發生重大變化時,從一個時期到下一個時期,原材料和零售需求起伏波動相當大。這種突然的急劇的變化會給最好的庫存管理系統帶來混亂。沒有透徹的、全面的銷售預測,一個公司很難肯定它應該生產的產品數量,因而,保持有效庫存管理將會十分困難。
錯誤的銷售預測是多數經營管理中的一個共同弱點。實際上可靠的銷售預測在一定范圍內是可以做到的,花錢也不多。
在銷售預測分析中,有四個基本要素:
(1)趨勢;
(2)周期;
(3)季節性變化;
(4)不規則變化。
趨勢是一系列經濟數據長期的長距的動向,與逐月發生的變化沒有什么關系,極其緩慢地顯露出它們的走向。
周期是指較短的持續時期,盡管一般不能規定其長短。它們通常以發展和緊縮的交替期為特征。
季節性變化發生在一年中某個時期內,在每年的同一時期并以大致相同的程度再發生。
不規則變化是具有經濟影響的不可預見或非再次發生的事件的結果。例如,在關鍵性工業中的罷工會引起不規則變化。
在銷售預測中可以共同使用或分開使用這四種要素。一個有名望的分析事務所在幫助其重要零售業客戶進行銷售預測時往往采用時間系列分析法。這是把周期的和長期的(或趨勢)因素及其他形式的因素,特別是由于季節性產生的因素區分開來的一種統計方法。
雖然這些分析不能直接應用于生產制造運行管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分析被用于所有最敏感的銷售預測,零售。它們對一年中每個月度的季節性影響作出分析,幫助零售商作出有關短期經營的正確決定。決定中包括確定價格、庫存量、采購以及使用多少銷售人員等。
時間系列分析還包括這樣一些指示量,如可支配的收入(即納稅后收入)、國民生產總值、顧客服務開支、商品消費價格指數、服務消費價格指數以及耐用品和非耐用品開支等。
這種方法的基本原理實際上適用于所有生產制造經營管理,為一個以上的客戶服務。企業銷售經理向經營者提供的銷售預測報告,應包含下列幾項內容:
(1)公司銷售量的歷史趨勢輪廓線,其中能清楚地識別出季節性變化;
(2)行業預測;
(3)國家經濟預測;
(4)可獲得的有關競爭者計劃的全部信息;
(5)表示相關經濟指標狀態的研究結果。
另外,銷售經理自己的研究結果也應加入其中,包括:
(1)預測期間內銷售受到最大重視(廣告,特殊推銷,折扣等)的產品;
(2)受到競爭者最激烈競爭的產品;
(3)競爭最少的產品;
(4)逐步淘汰的、降級的或替代的產品;
(5)構成銷售量大部分的A類產品。
過低的價格等于增加成本
在作出如此多的辛勤工作和努力之后,經營者應努力避免因定價錯誤而造成的損失。
特別是在高通貨膨脹期間,定價錯誤代價更為慘重。在通貨膨脹時期,沒有任何成本降低方法能替代定價。即使沒有通貨膨脹,一個錯誤的定價制度也會斷送企業通過成本降低帶來的效益。所以如果要保護成本降低和提高利潤,則定價和標準成本彼此必須完全分開。
應認真實施和控制定價方針和方法,參與定價的關鍵人員必須接受正確程序和不正確程序所導致的兩種結果的教育。定價應成為建立在其他規范基礎上的一個獨立的職能,不這樣做,會招致災難。
審視勞務成本
一是民主納言。企業經營者真正屬于“通才”的很少,即使是“通才”,思維有時也會陷入主觀片面。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企業經營者在決策時要遵循民主的原則,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真正維護工人主人翁的地位,使職工積極參與企業的購銷渠道、投資方向、產品開發、商品銷售、價格制定、庫存結構、財務管理等方面的決策。要廣開言路,博采眾長,對不同的見解篩選后,再好中選優,從而找出最切合實際、能獲得最佳效益的途徑。市場經濟實行的是廠長經理負責制,但不能因此實行個人專斷,只有集思廣益,才能更有益于快速正確決策。
二是創新意識。要適應市場經濟的不斷變化,教條主義不行,經驗主義也不行,必須具備創新精神。經營者要擺脫傳統的思維定勢,強化創新意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經營者要有獨具卓識、高人一籌、超常規思維的能力,要有強烈的求異心理,思人之所未思,做人之所未做,尋求他人尚未或不敢思索的領域,做到“知一而創十”??傊笃髽I經營者隨時處于開拓性的思維格局之中,要以戰略家的眼光,以異想天開的思維,以敢天下先的膽略,花大力研究市場新形勢,掌握市場新技術,開發市場新產品,把握市場主動權。
2管理素質
第一,有用人之德之道。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企業經營者之間用人之道的一種較量。卓越的企業是由卓越的人才構成,一切競爭的實質都是人才的競爭。企業經營者必須徹底解決思想,牢固樹立遠見卓識的人才意識,提高識人用人藝術,以生產力為標準去選拔人才?!扒к娨椎?,一將難求”。要在市場競爭中發現和選用能力挽狂瀾的“領頭雁”。用人不避嫌,要有“棄仇而納”的用人氣魄、膽識和胸懷?,F代管理學認為:“只有無用的管理,沒有無用的人才”。所以,企業經營者應把如何用人、管人放在企業管理的重要位置上,明確“謀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道理,順應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大膽起用一批具有市場意識、懂市場規律、敢于到市場大潮中拼搏的開拓性人才。第二,有公共關系之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形象起著關鍵作用。企業經營者為企業形象的化身而展露在職工和社會關系之中。與上級、同事、下屬以及客戶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至關重要。企業與社會是一個整體,經營者突出的應該是“我們”,而不“我”。所以,經營者不僅需要在企業內部充分發揮個人魅力并知人善任,而且更應善于“公關”和社交,與外界人士融洽相處,注重公共關系。公關中,企業經營者應具有企業家的頭腦,外交家的風度,軍事家的膽略,宣傳家的技巧,演說家的口才,以奠定企業堅實的公共關系基礎,在社會上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第三,有穩定人心之術。穩定人心的管理是當今一門新課題。從實踐來看,企業經營者必須具備兩點:一是清廉自律,管人先管己?!肮鳎睉瞧髽I經營者的座右銘。應保持清廉的自身形象,贏得職工愛戴,增強管理的說服力。二是肝膽相照。經營者應把職工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要與工人、下級同呼吸、共命運,共同樹立“企業興旺我光榮,企業衰敗我恥辱”的思想,使企業的整體效應得到更好的發揮。
3經營素質
論文關鍵詞:半坐臥位,經口氣管插管,重癥患者
1 資料
2007年3月~2010年12月我院綜合ICU對139例重癥患者(需心肺復蘇患者除外)采用半坐臥位進行經口氣管插管,男93例,女46例,年齡14~81歲。其中重癥肺炎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27例,急性心力衰竭19例,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11例,多發性肋骨骨折并血氣胸9例,急性重型顱腦損傷28例,腦出血19例,大面積腦梗塞12例,農藥中毒并呼吸肌麻痹6例。停留氣管插管時間1~28 天,平均13天。
2 方法
2.1準備物品:可搖高床頭的病床、供氧裝置、簡易呼吸器及面罩、喉鏡、合適型號氣管導管、導絲、牙墊、石蠟油、開口器、固定布帶、10ml注射器、吸痰機、無菌手套、Magill鉗、短效鎮靜藥:咪達唑侖。
2.2患者的準備:患者取半臥位,可根據患者的呼吸情況、病床的高度及插管者的操作舒適度選擇20~50度臥位角度,一般調整臥位角度后,使患者頭部位于醫生的胸部正中高度[1]護理論文,頭后仰,可使患者頭略高床緣,處于頭部過伸位,隨后按常規經口氣管插管方法插管。
2.3 如氣管插管前患者血氧飽和度低,一般使用簡易呼吸器面罩加壓給氧2~3分鐘,使血氧飽和達90%以上再行插管。
3 結果
139例重癥患者中,136例采用半坐臥位經口氣管插管成功,插管成功率97.8%,3例氣管插管出現困難(1例曾有頸椎內固定手術史,1例有鼻咽癌放射治療病史,另外1例合并扁桃體腫大),經嘗試3次插管失敗后改用纖支鏡引導下經口插管成功。插管過程中觀察139例患者心率、血壓、呼吸、血氧飽和度無較大波動,且插管過程中無明顯不良并發癥發生。
4 討論
4.1傳統氣管插管多選擇平臥位,通過將病人置于“鼻吸氣”使其口、咽、喉的軸幾乎成一直線,這種以寰枕關節為軸,頸部屈曲、頭部輕度過伸。但一項磁共振研究對這一概念提出了質疑,這三個“軸”在中立位、單純過伸位和“鼻吸氣”三個中任何一個都不可能成一直線[2]論文范文。另外,一項對有選擇的外科病人的隨機研究證明:“鼻吸氣作為一種實施經口氣管插管的方法,其效能并不優于單純頭部過伸位”[3]。在平臥位氣管插管時,操作者在插管時一般需要下蹲彎腰來觀察聲門位置。而采用半坐臥位插管時,術者只需稍彎腰或不彎腰,低頭就可以窺見聲門,可以增加操作者的舒適度,節省體力,縮短氣管插管時間。
4.2對昏迷、頻繁嘔吐、顱底骨折致口鼻流血較多,但咳嗽反射尚好的患者,如此時采取平臥位氣管插管,插管刺激患者咳嗽時可引起口咽腔內嘔吐物或血液直接噴射向操作者。而采用半坐臥位氣管插管時,可由于患者與操作者夾角變大而減少被污染的機會,對操作者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而且將病人置于部分傾斜或反Trendelenburg可減少反流和誤吸的危險[4]。
4.3 大多數肺心功能較差的重癥患者,進行氣管插管時呼吸已極差,呈端坐呼吸或急性肺水腫狀態護理論文,或者大量液氣胸患者需強迫坐位,此時的可能是患者最舒適,如果強迫改為平臥位進行氣管插管,患者可能很不適應,會出現煩躁不安而加重缺氧,使病情進一步加重,甚至有呼吸、心跳驟停等并發癥發生的可能。此時如為患者采用半坐臥位氣管插管可以減少上述情況的發生。另外,有研究證實過度肥胖的病人,運用頭部抬高25度的可以提高預充氧的效果[5],從而減少氣管插管過程中并發癥的發生。
4.4 Bulger等[6]人的一項大樣本回顧性研究顯示,快誘導插管的成功率為97.8%,本研究半坐臥位經口氣管插管成功率與之對比并無差別。因此,對重癥患者采用半坐臥位進行經口氣管插管,成功率高,并發癥少,可增加患者及操作者的舒適度,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可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杜斌.麻省總醫院危重病醫學手冊[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58.
[2]Adnet F,Borron SW,DumasJL etal:Study of the “sniffingposition” by 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 Anesthesiology 94(1):83-86,2001.
[3]Adnet F,BrillardC,Borron SW,et al:Randomized study comparing the “sniffing position” with simple head extension forlaryngoscopic view in elective surgery patients.Anesthesiology95(4):836-841,2001.
[4]朱繼紅,余劍波.危重癥醫學的操作、技術和微創監測[M].第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8-12.
[5]Dixon BJ,DixonJB,Carden JR,et al:Preoxygenation is more effective in the 25 degrees head-upposition than in the supine position in severely obese patients: a randomizedcontrolled study.Anesthesiology 102(6):1110-1105;discussion 5A,2005.
[6]Bulger EM, Copass MK, Maier RV,etal. “An analysis of advancedprehospital airway management”. J Emerg Med.23(2):183-189,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