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07:43
序論:在您撰寫體育教學管理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目前體育教學管理工作中仍然出現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觀念還不夠新穎,部分教師仍然拘于傳統的、落后的體育教學觀念,導致其教學過程中思想保守、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理論知識沒有掌握,同時體育實踐能力較差,身體素質得不到提高,降低了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效率。
1.2高校教育管理部門對體育重視程度不高
在高校總管理部門和體育教學管理部的教學計劃之間存在嚴重的脫節現象,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和交流。主要原因在于學校對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高,體育教育管理的位置擺得不夠端正,從而導致體育教學部門的教學計劃缺乏學校總教務處的指導和管理,體育教學的實際效果不夠理想。再有就是體育教學部門自身的原因,體育教師往往把體育教學管理作為重點,忽略了教學管理結果的分析和評價,教學評價系統中缺乏有效的管理指標,從而造成教學的過程和結果發現不了問題,教學方法得不到改進,教學效率得不到提高,進而影響整個高校的教學管理工作。
2.改善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現狀的措施
2.1轉變對體育教學管理工作的觀念
隨著新時期素質教育的推行,高校的體育教學管理工作者應當學會與時俱進,及時了解和學習新時期下新的教育方針對大學生的培養要求,同時要勤于思考,善于吸取國內外的先進體育教學管理思想和教學方法,并且敢于創新和實踐,形成適應自身實際課堂教學的管理模式,使之更加適應本校本專業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和綜合水平的提高。體育教學管理工作者的能力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某項體育運動項目或專業體育技術,應該更加包括體育教學管理的行政服務能力,將體育實踐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融為一體,引導其他體育教學工作者增強自身教學管理實力,努力鉆研業務,加強學生的體育實踐能力,提高教學管理水平。
2.2教學管理部門加強對體育教學的重視
在高校教學管理工作中,教務管理處和體育教學管理部門是一般與特殊、共性與個性的關系,學校教務處總管理部門應該結合學校整體的實際教學狀況和體育教學的實際效果,制定出能切實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思想水平的體育教學計劃,同時結合學生的專業知識,進行有效地組織和實施體育教學活動,提高教師和學生的活動積極性;同時體育教學管理部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做到不斷加強教學管理力度,結合自身體育課堂中學生的特殊性,積極探索適合自己課堂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整體綜合水平。另外,學校教務處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體育教學效果的評價,設立相關的教學評價指標,及時發現體育教學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多多采納教師和學生的意見,積極有效的尋找問題的解決措施,提高體育教學管理的效率,增強學生的體育水平和身體綜合素質。
2.3建立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相關的制度
對高校的體育教學工作實施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實現高校教育管理目標、培養全面發展型人才的重要保障。加強體育教學管理工作的質量監控,能夠促進體育教學工作規范化地進行,維持學校的教學管理秩序,保證教學質量。其中,制定體育教學管理制度應當由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成績優異、責任心強的高級職稱教師組成,對學校體育教學工作進行過程中影響教學效果的環節進行監督、評價和及時的指導、修正。同時設立學生課后評價制度,學生是教學課堂的第一接觸者和受益者,他們的意見能夠及時、有效地反應出體育教學的效果,教師應及時了解學生的課后動態,認真聆聽學生的想法,努力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效果。
3.結束語
胡勝等人在《戴明循環在體育教學管理中的運用》中,其對體育教學管理的概念進行了簡要界定,他認為體育教學管理是基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需求,來完成體育教學活動計劃的制定與實施,并要對教學計劃實施的這一過程進行全面控制,確保體育教學中學生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識、技能以及技術,確保體育教學活動可以充分發揮其教育功能?!扼w育管理學教程》一書也對體育教學管理的概念進行界定,其認為體育教學管理是一套適用于體育教學的管理理論與管理方法,而且該套理論與方法在本質上是較為成熟的,體育教學管理工作開展中要僅僅圍繞體育教學實踐,結合體育教學目標、教學特點以及體育教學內在發展規律,利用該套理論與方法對體育教學實踐中,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管理與監督,而這也讓我們進一步認識到了體育教學管理的重要地位。陳筠等人在《試論新時期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管理工作》中對體育教學管理工作內涵也進行了揭示,他認為體育教學管理工作在開展中,要緊握體育教學工作內在規律、特點以及自身屬性,按照體育教學工作既定目標來制定教學計劃,并對體育教學工作進行組織、控制以及監督的一個過程,因此,體育教學管理工作是當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工作中的重點。高職院校在該項工作開展中要將教學質量管理作為核心內容,確保體育教學工作質量可以適應當前人才培養體系要求。本研究通過對上述多種涵義的總結與歸納,認為體育教學管理應定義為:以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自身規律為基礎,以學生實際情況為主要出發點,通過運用高職院校內部的行政機關、學院以及教師等一切校內力量,通過對體育教學實踐的計劃、實施、協調以及管理,確保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
二、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管理現狀分析
本文利用文獻資料發、實地考察法以及專家訪談法對我省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進行了研究,通過對大量相關文獻資料的整理與總結,認為當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管理存在以下問題:
(一)體育教學管理組織機構設置不合理。
現階段很多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管理中都存在組織機構設置單一,教學管理權限在實際操作中過于集中,所以體育教學管理工作在開展中嚴重缺乏靈活性,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體育教學管理工作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體育教學的功能性。體育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相比存在較大的差異性,這是因為體育教學作為一項靈活性極強的教學實踐活動,教師一般會根據天氣情況、學生具體情況來對教學活動進行安排,如果教學管理工作對體育教學設置明確的實施細則,則會對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產生極大影響。當前一些高職院校便安排一兩個人全權負責體育教學管理工作,這也是當前體育教學管理工作無法滿足高職教育發展要求的根本原因。
(二)體育教學管理制度執行力度薄弱。
本文在調查研究中發現雖然很多高職院校均制訂了管理制度,但是在深入研究中可以發現該類制度嚴重缺乏規范性,只有很少幾所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管理制度相對較為完善,基本可以達到本省教育廳下發的一些規章制度要求,并下發了一系列教學管理文件用于教學管理工作。大部分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導致體育教學工作的相關制度規章不健全,甚至很多教師在教學中都沒有遵循相關規定。所以在調查研究中發現體育教學制度的執行力度普遍較差,雖然很多院校根據教育廳要求制訂了管理制度,很少有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會遵循這些規章制度,這也是當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管理工作質量普遍偏低的主要因素。
(三)體育課程設置管理無法滿足學生需求。
高職教育事業會對學生未來的就業情況產生極大影響,所以在教學目標設置中以促進學生就業為主要目標,為我國社會各行業培養出更多的專業型應用技術人才,高職體育教學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同時也更強調體育教師要基于學生就業需求,在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學生未來從事工作的身體活動和適應能力,讓高職體育教學可以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現階段大部分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設置主要是以學生體質達標作為核心目標,但是在課程內容、教學模式設置上存在嚴重的趨同化,并沒有充分考慮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發展的需求,所以在內容設置上過于簡單、項目過于單一,在體育評價方法設計上也嚴重缺乏多樣化,沒有將高職教育的自身特點及規律融入其中。
(四)體育教學計劃管理規范性有待提高。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計劃管理不規范不僅體現在主體單一,而體育教學管理中也容易受到過多的行政干涉,體育教學計劃制定程序中的規范性也十分欠缺,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體育教學計劃管理工作的效用。體育教學計劃對體育教學時數、教學內容進行組織與安排,所以要求高職院校內部多個部門要積極參與其中,這對提高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計劃編制的科學性、合理性有著很大作用,而當前很大一部分高職院校沒有達到這一標準,只依靠固定的幾個人員來編制體育教學計劃及教學管理計劃,這一部分人的體育知識素養不僅無法滿足其要求,導致高職體育教學計劃及管理計劃沒有緊緊把握住教學核心目標。
三、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管理發展對策
(一)加強體育教學組織機構的建設。
體育教學管理工作開展中必須緊緊圍繞體育教學活動的自身規律,通過利用教育行政機關、學院以及教師等一切校內外力量,來確保體育教學各個環節進行計劃、實施、協調以及管理,確保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活動可以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管理。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管理工作開展中必須要體現出高職院校的特點,不僅要進一步加強滲透性管理信息在管理中的反饋效率,同時也要將最新的教學管理理念、管理理論與管理方法應用到實踐中,并在這個基礎上建立出配套的體育教學管理機制,這樣才能在體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配合下進一步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確保高職學生的整體素質及能力可以滿足其職業生涯發展需求。
(二)合理制定體育教學管理制度。
本文在調查研究中發現很大一部分高職院校在制度建設上過于薄弱,鑒于教學檔案管理工作對體育教學管理的重要意義,要求高職院校要予以該項管理工作足夠的重視,不僅要將各類體育教學管理信息及時的儲存和傳遞,并要進一步提高各類體育教學管理信息的流通及利用效率。本文認為加強體育教學檔案管理工作不僅可以促進相關制度的進一步健全,同時也有助于體育教師教學經驗的累積,例如,教師在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設置過程中可以參考以往的教案,通過該種渠道加深對教材內容的了解與認識,這樣可以使教學計劃編制的水平有很大提升,對提高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活動的整體質量有著重要作用。再者,通過計算機網絡、報紙、期刊等可以讓管理人員掌握更多的體育教學資料,將這些資料通過整合與提煉后應用到體育教學管理工作中,可以幫助教師進一步拓寬學生的視野及知識面。
(三)基于專業特點合理設置特色的體育課程。
課程設置是任何教育體系中的核心內容,而體育課程設置的合理性,也會對體育教學質量管理工作產生極大影響,所以高職院校要將其作為體育教育改革中的核心內容,緊緊圍繞每一個專業學生未來職業身體素質要求來對特色體育課程進行規劃,這樣不僅可以促進高職院校各類課程體系、教學資源的進一步整合,還能使學生在提高體育素養、體育技能以及體育技術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職業體能與職業綜合素質等。高職特色體育課程設置是未來高職體育發展中的一個必然趨勢,要求高職院校要予以新形勢下的體育教學進行重新定位,并對教學目標、內容、方法以及評價機制進行重構,使其可以滿足當前高職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實際需求。
(四)加強體育教學計劃的管理力度。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計劃管理力度會對教學實踐的整體質量產生極大影響,所以高職院校要通過調動體育計劃主體的積極性來確保體育教學計劃的順利實施,這也需要高職院校要為體育教學管理工工作營造一個良好的信息環境,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確保體育教學管理工作的正常效用。再者,由于當前高職院校普遍存在體育教育管理者權責不明確的現象,所以建議高職院校要對體育教育管理群體結構進行優化。最后,高職院校要進一步平衡體育學術能力與行政權力之間的關系,禁止體育教學管理中受到過多行政因素的干擾,確定學術組織在高職體育教學管理工作中的主體地位。
四、結語
(一)高校體育教學管理者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在進行體育管理的工作時,有一些管理者對于高校體育教學并不是十分的清楚,了解的也不全面,缺乏一定的客觀性和科學性,甚至有的人對于學校體育教學的基本情況都缺乏了解,這些問題都嚴重影響了高校的體育教學,使其教學水平一直處于一整個比較低層次的狀態。體育教學的目標是高效率和高層次,顯然,因為部分管理者綜合素質的缺乏,影響了教學目標。一些管理者自身水平的缺失,以及體育教學的觀念不足和教育理念的陳舊都會對高校體育教學的管理質量造成影響。
(二)高校體育教學的傳統管理方法已經與時代的發展不適應
經濟管理和意向管理是高校體育教學傳統管理的兩種基本方式。經驗管理,顧名思義,是根據長期的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經驗和在長期的實踐中所總結出來的一套管理方式。它的本質就是從體育教學管理的長期實踐中出發,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到最后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提煉出一種理想的管理方法的一種方式。經驗管理的最大優勢就在于它強大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在管理的過程中一直都有教學實踐的陪伴。意向管理指的是根據高校體育教學所所確立的一個發展方向和目標所制定的一系列的管理手段的方式。意向管理的優勢在于,其有很好的規劃性和目標性,有助于任務和目標的達成。這兩種管理方式對高校體育教學管理工作來說,都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對高校體育教學的不斷創新,經驗管理和意象管理已經不能夠很好的適應現在的高校體育教學管理工作。經驗管理雖然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但是缺乏科學合理的管理依據。意象管理雖然具有規劃性和目的性,但同時缺乏較強的可操作性。
(三)體育教學管理評價缺乏科學性
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讓更多的學校都意識到了高校體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紛紛開始重視起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但是在實際的體育教學管理過程中,很多學校都只注重教學過程的管理,忽略了對于教學結果的分析與評價。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只注重成績,而忽略了綜合素質。
二、針對高校體育教學管理工作的相關意見和建議
(一)加強對高校體育教學管理者綜合素質的培養
高校體育教學的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它影響著高校體育教學的整體質量的高低。因此,一定要讓高校體育教學的管理工作實現高質量、高效率、科學化的管理。而要實現的前提就是,必須要有一支綜合實力雄厚、高水平、高素質的高校體育教學師資隊伍。想要提高高校體育教學的管理工作,就要從管理者的素質入手。第一,高校的體育教師要隨時補充自身的知識素養,不間斷的去了解最新鮮的體育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鞏固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綜合實力。第二,體育教師在擁有厚實的體育知識的基礎上,還應該要有一定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這樣才會營造一種健康正常的體育教學氛圍,不會將學生引入歧途。第三,高校的體育教學管理工作者還要提高自身的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有能夠正常開展高校各項體育活動的能力。高??梢远ㄆ陂_展相關的培訓活動,培訓體育教學管理者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業務能力,讓他們能夠不斷的學習完成自我能力的提升。
(二)借助科學技術,不斷豐富和創新教學管理方式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高校體育教學中利用高科技的現象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普遍,讓高校體育教學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和靈活多變,同時也提高了高校體育教學的效率。借助科學技術,不斷豐富和創新教學管理方式,能夠很好的提高教學管理的水平。比如說借助科學技術,建設體育教學管理系統,輸入學生的具體信息,制定簡單明了的目錄,方便學生和教師進行查閱和管理。借助高科技,能夠將高校的體育教學管理工作更加的簡單明了化,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不過,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要結合學校和管理者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高科技的結合,不一定非要用十分頂尖的科技技術,能顧適合學校發展的才是最好的。
(三)完善高校的體育教學評價系統
中學生的作文教學中,有一條“合體”的要求,就是指作文既要合文體,又要合語體??墒?,對貫徹這一要求,作文教學的實際情況卻是重文體而輕語體,甚至有的老師對語體還有些陌生。因此,有作文指導中,對文體總有非常明確的規定,但是對語體則大都忽略,極少提及。這樣,在學生作文中,我們就常會發現一些雖合文體,但不合語體的文章。
如:一學生在記敘文《變遷》中這樣寫:……阿婆笑著對我說:“自以來,我們家的生活日益美滿。我雖年高體弱,不再從事田間勞動了,然而干些家務還精神抖擻的。”
這幾句話中的“日益美滿”、“年高體弱”、“從事田間勞動”、“雖……然而”、“精神抖擻”等詞語,用得不妥,不合乎老阿婆的身份口吻,這里將談話的口語體,誤用正規的書面語體。
再看學生以《道路》為題寫的議論文其中一段: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這是我國幾十年來的革命和建設得出的真理?,F在,我國生產力水平顯著提高,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了無限生機。
從文體看,我們沒有理由說它不是議論文,但從語言材料看,滿篇政治術語,像報刊上的大社論,不合作文語體。
從以上兩個例子看,證明我們在進行作文教學中,對“合體”的理解還存在問題。為克服這一弊端,我們必須重視作文的語體教學。
“語體”,簡言之,就是語言運用的風格。作文語體是文章中體現出來的話語風格,它的形式取決于語境。平時我們在工作、學生、生活中用筆“說話”時,總會考慮對象是誰,目的是什么,從而選用與之相適應的詞語、句式、語氣,修辭手法等等。而不會不管什么情境,都用一個腔調說話,這種在具體的語言活動中,由于場合、條件、交際對象、目的的不同,選用不同的語言材料,采取不同的語言組織方式,就形成了不同的作文語體。從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的原則出發,我們把社會上常用的書面表述語言,根據自身特色,暫且將它劃分為三種作文語體,口語體,正語體和雅語休。
這三種語體的特點是:口語體多用日常語言(包括方言,俗語、工語),句子可能不合語法規范,但靈活自由,親切易懂,正語體使用普通話規范語言,還有專門用語、術語,表達規范,嚴謹,給人以嚴肅感。雅語體多用古今中外形象性。情感性詞語、富于文采和感染力,遣詞造句常常突破語言規范。
下面舉例說明:如果我們以《路在腳下》為題,表達對挫折的看法:口語體:地上的路多著呢,哪一條不是坑坑洼洼的?人一輩子也難老是順當啊,摔倒了爬起來就是了。
正語體:社會生活充滿了矛盾,因而我們在工作、學習中遇到困難也是必然的。只有堅定信心,克服困難,才能有所進步。
雅語體:“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盡管人生道路上布滿荊棘,我們也要披荊嶄棘追求真理。
表達同一個意思,但各具不同的語體特點,這些語體又適合于不同的文體,中學階段主要訓練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四種實用文體和散文這種審美文體,在進行作文語體教學中,必須搞清文體與語體的關系。一般來說,文體如語體并不完全是一一對應關系,但以一種語體為主。
如:記敘文--口語體為主,略帶雅語體。
說明文--正語體。
議論文--正語體為主,略帶雅語體。
應用文--正語體。
散文--雅語體為主,略帶口語體。
體驗式學習強調并鼓勵將具體的教學行為和抽象思考連接起來,進而能讓學習活動取得最大的效果,是一個“體驗-反思-延伸思考-具體應用”循環往復的過程(見圖1),體驗式學習的最大優勢就在于讓參與者或者學生對學到的東西有一種“所有感”,它除了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投入程度之外,最重要的是能夠大幅提升知識的轉移,最終促使學生將學習和表現視為自己的責任,從而真正讓學生從原來的“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2]。1)體驗。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都會產生學習經驗,但這些經驗都必須要經過妥善的“處理”才能形成某些學習目的,而學習的目標一旦建立,就可以選擇許多類型的活動和經驗以促成設定目標的實現。當學生參與某一項特定的活動并有了具體的親身體驗后,就形成了經驗的“資料產生”階段。但若是圖1體驗式學習的循環過程“資料”停在該階段,留下來的也只能是一些瑣碎的、零散的活動經驗罷了。2)反思。僅僅是有“體驗”經歷,不見得就會有“學習”的發生,還必須要借助反思的過程將新的經驗和舊的經驗整合起來,只有借助了反思,經驗才能轉化為體驗式學習。需要強調的是,除了讓學生參與活動得到經驗,還需要給他們以充分的時間來回顧和反思自己在整個活動中的所見、所感及所悟。而這一階段的反思過程,可以是個人的自我反思,也可以是借助教師的引導或者課堂的討論,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將經驗變為實際知識成果。3)延伸思考。體驗式學習的重點之一就是尋找規律、特征或者模式,這些規律、特征或者模式能將原本分離的事件聯系起來,通過研究人們的情感、想法、行為或者觀察是否帶有某種規律,進而實現將經驗進行延伸。如果說參與體驗式學習的學生要將在虛擬的活動中總結出來的條理化的經驗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那么,學生就必須要有能力將該經驗進行推廣,由此及彼,學會關聯。而此時,學生就必須要根據虛擬活動中的經驗,以及通過反思而得出的結論推廣到個人的日常生活中去。在這一階段,帶領學生進行體驗式學習的教師,通常都會詢問參與的學生類似的話“所以呢?”也就是說,“延伸思考”需要的是“可能會是什么?”或者“可能會發生什么?”之類學生經過思維折射后的想法??梢哉f,“延伸思考”這一階段扮演了“舊經驗”即“體驗階段”和“新經驗”或“新行為”之間的最重要的轉換角色,而不是專注于“體驗階段”的“舊經驗”發生了什么。4)應用。這個階段的學生要面臨教師“接下來呢?”或者“今后若是遇到類似的情況的時候,你該如何去做”的詢問,此時,教師要鼓勵學生擬定計劃,將前一階段得到的延伸思考付諸行動。將注意力從體驗轉移到日常生活中的真實狀況或情境,正是體驗式學習吸引人和有意義之處。根據體驗式學習的循環過程,“應用”之后將再次指向“體驗”。這表示本次的“應用”學習成果將會成為下一次“體驗”的背景知識。當體驗式學習循環過程的4個階段完成后,又回到起點,等著下一次新體驗的啟動,進入再一次的循環。
2具體應用
1)體驗內容的設計。體驗式學習與傳統教學最大的區別在于,它并不直接在第一時間向接受體驗式學習的人員講解某種特定的理論知識,而是通過最初設計的體驗活動,讓學生在親身經歷過體驗后,了解和掌握體驗活動本身所蘊含的理論知識或技能,進而促成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和操作技能得到穩步提高。能夠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之后深諳其中寓意的體驗式活動成千上萬,如何在保證教學效果不變的同時又能保持與課堂教學計劃一致的目標下完成體驗式學習過程呢?這就需要授課教師在設計體驗式學習內容時保持與課堂教學計劃一致。2)學生參與體驗,積累“學習資料”。如體驗式學習循環過程表明,每個人對于“經驗”的積累,都需要經歷一段各自親身體驗的過程,只有親身體驗后,才能對學習的目標產生深刻感受。因此,授課教師應根據課程的教學主題目標,選擇和設計一項與本次課程教學目標一致的項目,在課程的導入階段,將設計或選擇的項目引入課堂。在《體育管理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學習的人數通常在100人左右,為了更大程度上發揮體驗式學習的效果,發揮在體驗過程中“團隊”的熔煉和發展效用,此時可在課堂上進行如下的分段教學:第1階段,要求學生隨意或按要求組建5個20人左右的小組,每個小組選出臨時的負責人,配發相應的道具,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相關的“團隊文化”建設,如“團隊”的名稱、口號、隊徽及隊旗。因為體驗式學了具有鍛煉和提高個人的技能功效之外,更強調“團隊”的熔煉和發展。第2階段,完成“團隊文化”建設之后,就進入限時的實際體驗活動環節。在這一階段,授課教師要向學生明確本次體驗活動過程中需要完成的目標任務,以及在完成目標任務過程中需要遵守的規則及要求。如在《體育管理學》課程的教學計劃中,涉及“溝通”與“執行”2個教學內容。授課教師分別設計和實施“盲人方陣”和“珠行萬里”2個體驗活動,2個活動的體驗時間分別被限制為在40min內完成。在“盲人方陣”的體驗過程中,參與的學生被要求佩戴眼罩,形成“盲人”狀態,在任務完成之前,任何人不允許摘下眼罩并在規定的時間內集體完成搭建最大化的正方形。在目標一致而具體操作受限的情況下,如何完成規定的任務?沒有溝通是完不成任務的。在“珠行萬里”的體驗過程中,參與的學生被要求在僅使用一根手指且不得借助其他任何外力的前提下,集體將一根塑料PVC管升起和下降到一定高度。沒有高效的執行力,同樣大家只能是“望管興嘆”了。通過40min的實際體驗過程,學生自然而然地積累了學習“溝通”或“執行”這一學習目標的“資料”,繼而在下一步的討論過程中,學生會把個人積累的零散的如何保證“溝通”或者“協調”等“學習資料”加以分析和討論。最終,學生的體驗過程與體驗感受會與教學目標形成一致。3)體驗結束后進行分組或集體討論,讓學生學會在體驗后的“反思”。體驗結束后的分組或集體討論環節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在進行實際體驗活動之前,教師已經根據本次課堂的教學主題設計出此次的體驗活動,整個體驗過程將是此次課堂教學主題的生動再現。其次,參與的學生在正確理解和掌握課堂教學主題之前,對于體驗的內容完全不了解,而在體驗結束后的討論環節,學生的感受和領會則會更準確和更深刻,也更容易讓學生記住原本是枯燥單調的理論知識。以上述“盲人方陣”體驗活動為例,40min后,無論體驗活動的學生是否完成任務,活動立即停止。授課教師在表揚全體同學積極參與之后,可以針對完成了任務的“團隊”提出要求“將團隊順利完成任務的主要原因,在經過集體討論之后進行匯報?!贬槍ξ赐瓿扇蝿盏摹皥F隊”提出要求“討論團隊失敗的原因并進行最后總結。”接下來,學生之間的討論將是積極的、踴躍的,也是具有針對性的。面對與其有直接關聯的任務,他們的感受和體會是最直接、最真實的,也是最能接近“溝通”這一教學主題要求的。因為他們的討論大都會集中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各自“信息與要求”的上下傳遞形式是否有效、傳遞的類型是否可行以及傳遞過程中存在的障礙等方面,這正是教學主題所要涉及的教學內容———“溝通”的定義、方式、途徑及障礙。從而使學生通過體驗之后的“反思”,進入課程的正式理論教學環節,從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學生“要我學”到“我要學”的過程轉變。4)由此及彼,理論聯系實際,要求學生與個人的實際生活相結合,使學生學會“延伸思考”以及實際“應用”。在學生討論結束后,每個小組最終的討論結果或許是形形、深淺不一的。若想將眾多的認識與理解歸納為大部分學生認可和接受的結論,教師此時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根據課堂教學主題而設計的體驗活動本身,即是對社會活動的一個濃縮,是對周圍現象的一個反映,教師根據對課堂教學主題的把握,根據對活動和現象所反映出來的理論知識點加以闡述和講解,學生結合親身體驗和感受,自然會容易理解和接受,更容易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將理論應用于實踐。這是傳統教學中枯燥的說教和講解所無法比擬的。
3注意事項
體驗式學習是在學習過程中通過體驗限定了條件和情形的各種活動,并需要借助道具的使用,學生真正的從過去安靜的“座位式學習”變為活躍的“體驗式學習”。因此,在進行實際的體驗式學習過程中,需要注意一下幾個問題:1)體驗式學習的場所盡可能空曠。體驗式學習要求學生是在“做中學”,學生就必須從座位上“走出來”進行實際體驗,因此將體驗式學習引入體育管理類課程教學時,教學場所不應放在教室內,因為過多的桌椅占用了學生活動空間,會影響體驗效果及教學效果。2)體驗式學習內容的設計應遵循“本土化”和“生活化”。在國內,體驗式學習又被稱為是拓展訓練,它來源于國外的OutwardBound,是一個“舶來品”,因其具有非常好的學習和教育效果而受到國內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但在使用體驗式學習的內容和模式上,必須“有的放矢”地進行選擇,設計和使用符合中國國情的、符合中國大學生特點的項目,以免學生“難以接受”而拒絕參與體驗[3]。3)教師需在學生的體驗過程中注意記錄和歸納。如前面所述,因為學生在體驗之前對所要學習的教學內容及要參與的體驗活動內容并不知情,因此在體驗活動過程中表現的最為自然和真實,教師可根據此狀況將學生在體驗過程中與教學主題相悖的種種語言及行為表現一一記錄和歸納,從而便于在討論階段拋出問題,尋求學生的解答,最終讓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掌握教學中的知識要點。所謂“理論來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便是如此。4)教師的引導應注重“”。每個人對于身邊事物的理解和看法不可能完全相同,當教師的最終觀點與個別學生的觀點發生沖突的時候,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尊重———尊重學生的觀點或看法,課后可以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其觀點存在的內在原因,進而做出最終判斷。正如哲學家萊布尼茨所說的“世界上沒有2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任何教師不可能要求在信息社會條件下的當代大學生,全盤接受我們的觀點和立場,需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4體驗式學習引入體育管理類課程教學的重要意義
二是對過去語文教學改革工作科學總結不夠,特別是對歷次新編語文課本試驗和修改不夠。
三是教學方法基本上是老一套,改革和創新不夠。
四是語文水平測試的問題較多,特別是命題工作科學性不夠。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逐漸現代化,語文教學作為中學的一門基礎學科,越來越顯得不能很好適應即將成為新世紀人才的學生在語文素質,特別是語文能力方面的實際需要。因此近一兩年內,各地語文教師、語文教研工作者以及關心語文教學的學者、專家都紛紛對當前語文教學提出批評,強烈要求從素質教育的要求出發進行改革,乃至匯合成一個響亮的呼聲:“語文教學非改不可!”
當前語文教學究竟存在哪些問題呢?我認為主要有如下四方面“不夠”。
一是語文學科理論研究不夠,不同主張之間互相交換意見不夠。
從制訂語文教學大綱到編寫語文教材和進行語文教學,都需要以正確的學科理論為指導。就語文學科的性質來說,1963年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草案)》明確提出“語文是學好各門知識和從事各種工作的基本工具”,這是建國以來第一次在語文教學大綱里確認語文具有工具性的學科理論。經過30多年教學實踐迄今工具性仍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指導思想。但工具性應怎樣體現在語文教學任務中、怎樣體現在語文教材和實際教學中,以及怎樣體現在語文水平測試中,都還是處在不斷探索的過程。先后頒發的語文教學大綱對教學任務有不同提法,多次改編和修訂的語文教材內容有不同安排,每位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有不同掌握,乃至大大小小語文能力測試也各有側重點,這說明怎樣從工具性出發帶動整個語文教學的理論認識還不夠明確。1996年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編訂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供試驗用)》對語文的性質重新作了說明:“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載體?!眱蓚€“最重要的”講的都是工具性,語文作為學習和工作的基本工具包含在“交際工具”里;而交際工具的內涵擴展為“文化載體”,這表明也是傳播文化的工具。但語文學科又應怎樣體現文化載體的作用,怎樣培養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仍然不夠明確。此外,也有人認為語文是一門人文學科,應當突出它的人文性,以人文性取代工具性。但究竟是工具性還是人文性更能體現語文學科的本質更可作為帶動整個語文教學的基本理論。這還需要作進一步研究。語文學科在理論認識上存在著不少問題,對于這些問題語文教學界各家主張不盡相同,但長時間以來很少開展泛討論研究。因此,應當提倡互相交換意見,包括對現行各套語文教材和各種教學方法的比較和評議,以逐漸求得共識。
二是對過去語文教學改革工作科學總結不夠,特別是對歷次新編語文課本試驗和修改不夠。
建國以來,語文教學在不斷的探索和改革中,已經積累了50年的經驗。深感遺憾的是,這些經驗卻缺少應有的科學總結。前20年,主要有兩次大的改革。一次是1956年強調語文學科的文學性,實行文學與漢語分科教學,制訂了文學教學大綱和漢語教學大綱,在中學階段創立了文學教學體系和漢語教學體系,分編為文學課本和漢語課本。但試行不到兩年,只編出大部分課本,分科教學就被取消。另一次是1963年突出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偏重讀寫能力的培養,制訂了新的語文教學大綱,建立了新的語文教學體系,編寫了新的語文課本。但試用也不到兩年,課本只編出小部分,編輯方針又被改變。兩次改革都未取得完整的經驗,也未作出一定的科學總結。中國“十年”期間,整個教育工作遭受破壞,語文教學也處于混亂狀態。后20年,從“撥亂反正”開始,語文教學在恢復一些優良傳統的基礎上,解放思想,做了進一步的改革試驗,直至提出“統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實現多樣化”的方針。在這段時間內,新制訂的語文教學大綱又經過多次修訂,全國通用語文教材也隨著幾經改編,各地涌現的語文實驗教材也邊試用邊修改。但仍然很少見到一些有比較科學的總結性經驗公開發表或者展開討論??偲饋碚f,建國以來語文教學改革工作中一個很大的缺陷就是缺少科學總結。不對過去的改革工作進行正反兩方面的總結,就難以對改革中的一些基本問題提高認識,也就不能為進一步的研究工作和改革工作提供重要的歷史經驗。
再就歷次新編語文課本的試驗和修改情況來說,還存在著不夠規范的問題。例如試驗新編課本,往往不明確試驗要求,不訂立切實可行的試驗計劃,不安排對比試驗,不研究試驗中發現的問題,不做試驗記錄和各類統計,不隨時征求對試驗課本的修改意見,以及不認真做好階段評估和試驗總結。這樣就把課本試驗工作等同于一般教學工作,缺少試驗的科學態度和研究精神。修改課本也往往局限于編者主觀上所能接受的或者工作難度不大的,做一些修修補補,不解決試驗中所反映的重要問題,不要求更多的改革和創新。像這樣的試驗和修改無疑都是容易走過場的,不可能為教材改革孕育出真正的科學研究成果。就以50年代新編的文學課本來說,試用時都一片叫好聲,說是選材精當,內容豐富,系統性強,編排新穎,教師有教頭,學生有學頭,似乎這次改革已經成功。但全國正式使用以后,各地反映的問題就多起來,甚至提得越來越嚴重,很快變成一片反對聲。這就說明這套新編課本未能從實際出發認真試驗,也未能及時從試驗中發現問題認真修改。
令人欣慰的是,這次人教社編寫的,1997年起在兩省一市試驗的高中語文新教材,注意了這方面的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
三是教學方法基本上是老一套,改革和創新不夠。
20多年來,隨著整個語文教學的改革,語文課教學方法也作了一些改進。不少語文教師重視啟發式教學,不但教得實,而且教得活;有些教師不但研究教法,還研究學法;還有些教師注意運用電化教學手段,近來也有把電腦搬進課堂的。他們在不斷探索和改進中,積累了不少有益的經驗。但從大面積學校來看,一般語文課的教學方法基本上還是老一套。例如,主要由教師講,滿堂灌;普遍采用“三大塊”教法,機械地劃分段落大意,簡單地歸納中心思想,抽象地概括寫作特點;“三多一少”的現象仍然存在,脫離課文的語言文字架空分析思想意義多了,脫離課文的語言文字架空分析具體內容多了,脫離課文的語言文字架空分析表現方法多了,而相反的是,扎扎實實的語言教學少了。又如,作文前缺少必要的啟發和指導,批改作文忽視語言通順不通順,未能教給學生怎樣把不通的改通,怎樣從寫通到寫好。如此等等,問題很多。至于有些教師不會說普通話,不會朗誦,不會寫通順文章,乃至不會使用電腦,那就更增加了教法改革的困難??傊?,一般語文教師多習慣于老一套教法,缺少改革和創新。為數不少的語文課,可以說教得呆板,教得空泛,教了不管用;學得枯燥,學得厭煩,學了不會用。這就無疑會嚴重地影響語文教學的實際效果。
四是語文水平測試的問題較多,特別是命題工作科學性不夠。
從平時的課堂教學到中考、會考,語文水平測試問題比較突出。就讀寫聽說四項來說,聽和說未列入測試范圍,一向是被忽視的;讀的測試最成問題的是,增加了似是而非的選擇題,似乎是在與學生為難;寫的測試盡管變換作文方式,終因缺少合理的評分標準,分數高低往往可以隨意而定。總的情況是試題的量越來越大,所命的題越來越別出心裁,學生考得頭昏腦脹,交卷后甚至估計不出自己的成績是好是壞。
命題是個大問題,測試能否準確地反映學生的語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要看所命的題是否合理。現在各地中考和會考,都是臨時請幾位教師集中在一起命題,幾個人一商量,匆忙中題目就出來了,只要試卷上不出差錯,分數拉得開,命題工作就算順利完成。至于考后的試卷分析,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議論一陣也就過去了。這說明命題工作缺少科學研究,也不廣泛征求意見,最明顯的是尚未建立起科學題庫作為一定的依據,因此迄今仍存在著嚴重的主觀隨意性問題。
針對上述四方面“不夠”,以下談談我對當前語文教學改革的一些構想和主張。
第一,必須進一步明確語文學科性質和語文教學任務。
語文是一門以語言文字為主要教學內容的綜合性學科。它具有工具性、思想性、文學性和知識性,但基本性質是工具性,其他性_質都是因為有了工具性才形成的。語文學科性質決定語文教學任務。語文學科的基本性質是工具性,決定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是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文字工具的能力,也就是進行讀寫聽說的語言教學。語文學科的其他性質,決定語文教學還有思想教育、文學教育和知識傳授(包括語文知識、科學知識、理論知識和歷史社會生活知識等文化知識)的任務??偲饋碚f,進行讀寫聽說的語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思想教育是它的重要任務,文學教學是它的特有任務,知識傳授是它的必要任務。思想教育、文學教育和知識傳授都是以讀寫聽說的語言教學為基礎和核心來進行的。因此可以歸結為:語言教學是整個語文教學的基礎和核心。明確語文學科的基本性質和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并根確基本性質與其他性質的關系,明確性質與任務的關系,明確基本任務與其他任務的關系,這兩個“基本”和三種“關系”就構成整個語文教學比較切合實際的理論認識框架。
兩個“基本”和三種“關系”的理論認識對當前語文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其一,總結了建國以來在處理語文學科性質和語文教學任務問題上的歷史經驗。歷史上的語文教學長時間強調思想性,有時強調文學性,有時只提工具性,有時還并提知識性,但處在不同階段的不同歷史條件下,這些強調各有所偏,或多或少地影響當時的語文教材和實際教學?,F在總結出兩個“基本”和三種“關系”,只要堅持以工具性為基本性質,以語言教學為整個語文教學的基礎和核心,正確處理三種“關系”,就有可能避免各種偏向,把語文教學研究和改革工作引上方向明確的軌道。其二,全面地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語文教學在完成基本任務的基礎上同時完成其他任務,也就是在培養讀寫聽說能力的同時,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優良的道德品質,培養對生活的愛美心態和一定的文學鑒賞能力,培養科學文化知識和創新能力。這些也正是中學階段語文學科需要進行的素質教育,全面地體現了素質教育在語文教學中所能發揮的作用。因此,兩種“基本”和三種“關系”是語文學科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可靠保證。其三,對編寫語文教材和進行教學起重要的導向作用。語文教材必須以讀寫聽說的語言教學為主要內容,并從語言教學出發兼顧其他方面教學的需要;課堂教學也必須以語言教學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講解課文應當從語言文字出發,領會課文的思想內容(文學形象、科學文化知識),再回到語言文字。這樣就能構筑成合理的教材機制和正確的教學路子,導向真正的素質教育。
第二,迫切需要研討語文教學面向現代化的兩個思想認識問題。
語文教學必須面向現代化,適應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在完成基本任務和其他任務的過程中,既要繼承和發揚語文教學的優良傳統,又要注意體現一定的世界氣息和時代精神,也就是身教時代所當教,學時代所當學,能為時代所用。這里提出兩個迫切需要研討的問題:(一)語文教學如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帶動整個社會發展的需要。對待這個問題應當進行調查研究,并采取一些必要措施。例如在語文課本里,選編一定數量反映20年來社會變革的并可作為語言教學范例的名篇,讓學生從中認識時代并學習能反映時代新貌的語言。又如寫作訓練中,引導學生以《廣告法》為依據學習寫廣告語言,以《合同法》為依據學習寫合同語言??偲饋碚f,就是語文教材內容必須與當前的改革開放和實際應用適當地結合起來。(二)語文教學如何適應當前整個社會生活信息化的需要?,F在已處在信息化時代,學習和工作,開發和創業,都需要依靠一定的信息。語文教學也需要培養學生的信息觀念。課本里寫的是書面信息,教師講授是傳遞信息。學生學習是接受信息。無論寫的、講的或者學的,都要求有一定的新意或者有助于提高素質的,才能成為有益的信息。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就是有關語文信息積累、掌握和系統化的過程。在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方面,現在有些語文教材已經編入電腦閱讀、電腦作文,教學中也有試行網上聽課的。因此,我們還必須把語文教學信息化問題列為當前迫切需要研討的重要課題。
第三,建立一個具有一定科學性和比較切合實際的語文教學體系。
按照兩個“基本”和三種“關系”的理論認識進行語文教學改革,需要進一步研究如何組成能體現這些“基本”和“關系”的系統教學內容。初步設想,從初一到高三,應以語言教學為主要線索.作出有序的安排。初一著重學習系統的基礎語言(字、詞、句、段、篇),初二著重學習各種表達方式文章的語言(記敘、說明、議論、抒情),初三著重學習比較淺近的文學語言(詩歌、散文、小說、戲?。?。初中三個年級,從學文字、學文章到學文學,也就是從語言的打好基礎、語言的廣泛應用到語言的初步提高。與這些語言內容相配合,學習一些實用的語法、邏輯和修辭知識。此外,還要學習一些文言詞語。高一著重訓練語感、思維和語言表達,高二著重學習我國文學史上的名篇和古代漢語知識,高三著重學習外國文學作品以及中外名文(非文學作品)的語言。高中三個年級,逐步提高語言的領悟能力、鑒賞能力和表達能力。這個教學線索在各個年級里還要把不同內容和程度的思想教育、文學教育和知識傳授都帶動起來,并組織系統的應用訓練和初高中畢業班學生語文讀寫聽說的社會實踐活動。這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經過反復研究、討論、實驗、論證、修改,才能體現一定的科學性,切合語文教學實際。
第四,語文課教學方法力求有利于培養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
當前語文課教法改革的重點應是,以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以及在語言方面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這里以舉例性質提出幾點意見供參考。
l.不要機械地搬用教學參考資料講課,而應從班級學生學習語言的實際情況出發,研究應當讓學生著重學些什么,怎樣才容易學,怎樣才學得有興趣,怎樣才學了有用,以及怎樣在語言訓練中培養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
2.增強信息觀念,不作脫離語言文字的架空分析,不重復介紹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不向學生提出不費思索就能回答的問題,不把語文課教成毫無信息價值或者“炒冷飯”的“泡沫課”。
3.教學生朗讀,不要一律采用“吃大鍋飯式”的齊讀方式,而應當多作指名朗讀,讓其他學生仔細聽,并提出意見。這樣能使讀與聽說相結合,也便于教師指導。
4.鼓勵學生對課文和教師講解的內容質疑或者提出不同意見,允許學生對教師的講解作不同的理解和解答。應該把這些看作學生能獨立思考和發表個人見解的可喜現象,也是課堂教學能取得成功的重要標志。
5.每節課都應有一些讀寫或聽說的練習,沒有練習的教學是不完整的教學。在練習中讓學生多動手,多獲得發揮創新能力的機會。
6.學生作文中有獨到見解、靈巧構思或者生動語言的,應大加表揚并評上高分。作文能力有顯著進步的,乃至某一次有進步的,也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并適當加分。教師的表揚和鼓勵,往往成為學生熱愛寫作和不斷進步的動力。
第五,研究語文測試理論,改進命題工作,制訂作文評分標準,并建立科學的題庫。
傳統的語文教學,在課堂上,教師是主體,傳授語文知識是教學的主要目的,“五大塊教學法”在教壇上跋扈,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他們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種教學模式必須改革,教師要真正做到“會教”。下面僅述兩個要點:
一、啟發、誘導,讓學生自己歸納、解決問題。
一個高明的語文教師應該設法總結出學習各類語文知識的方法來,然后啟發、誘導學生掌握、運用它。這樣,學生就可以用這把鑰匙開萬把鎖,就會插上翅膀,獨立飛行。
同樣是教學生學習“名詞”的概念。不會教的教師直接把結論告訴學生:表示事物名稱的詞叫名詞。這是最低層次的教學法。如果教師能用設疑問答的方式問學生:這段話告訴了我們什么?學生說:什么叫名詞。這種解決問題的辦法,稍好于第一種,屬于中等層次的教學法。而如果教師能限定原則性的大范圍,由學生自己讀自己獲得信息,自己歸納,解決問題,此為高層次的教學。因為,這樣的教師“會教”。他一則調動了學生去積極思維;二則培養了學生主動獲得知識的能力;三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方法可以體現在各個方面。比如,教學生復述故事的方法。其一,可以按課文原來的順序復述,用自己的話復述,簡潔地復述。其二,還可以進行創造性的復述:改變人稱,改變順序,改變文體,借助想象,加上評論等。這樣引導訓練,學生沒有不會復述的。
二、講精華,教要點,講解精要的部分。
葉圣陶先生指出:“教材只是些例子?!苯陶呔蜎]必要面面俱到地講授。因此,如何處理、取舍教材是“會教”的第一突破。要取舍得當,教師必須依據教學任務和學生的實際水平講精華,教要點,講解精要的部分。
有些課文的精華、要點集中在課文的某一部分。講授這樣的課文,應集中主要精力把精華、要點所在的這部分詳講,其余部分則略講。這樣既突出了教學重點,又節約了教學時間,從而實現了精講。例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重點應放在前一部分——百草園部分。而對課文的后一部分——三味書屋部分,只做簡單處理即可。
安排課堂教學的詳略和取舍,必須做到準確無誤。重點選對了,實現了精講;重點選錯了,舍本逐末,反而影響了教學任務的完成。一般說來,確定精講部分的依據有三:①教學大綱規定的年級教學要求;②課文自身的精華之處和要點所在;③知識短文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