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07:34
序論:在您撰寫貿易競爭力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品牌一詞的英文“brand”,原意為“燒灼、烙印”,最初人們用這種打烙印的方式,用于區別私有財產。到了中世紀,歐洲的手工藝人在自己的手工藝品上烙下印記,以便區別于其他產品和生產者,這就產生了最初的商標。美國現代著名市場營銷學權威菲利普·科特勒(PhilipKot-ler)指出,所謂品牌,就是指一種關于某種商品的名稱、術語、標記、象征或設計,又或者是以上這些的混合運用,以區分于其他競爭者或賣者。品牌是由品牌名稱和品牌標志組成的,包括文字形式以及圖形標志。
二、品牌競爭力的特征
1.競爭的比較性。品牌競爭力是在品牌競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比較能力,這種比較可以是產品質量、成本價格上的比較,也可以是占有或控制市場能力的比較,還可以是人力資本、管理和經營,以及再生產等環節上的能力比較。在比較中,同一行業品牌表現出競爭的優勢或劣勢。
2.目的利益性。品牌競爭最直接的目的是獲得更多的顧客,占有更大的市場份額,以實現再生產的高效循環。最根本的目的是利潤的獲取。
3.動態性。品牌競爭力的動態性表現為品牌競爭力隨著市場結構和競爭行為的變化而變化,即品牌競爭的優勢或劣勢不是絕對持久的,優勢品牌可能變為劣勢品牌甚至消亡,劣勢品牌可能變為優勢品牌。
4.過程性。品牌競爭力的培育和建立以及競爭能力的消長是有一個過程的。
5.整合性。品牌競爭力是企業資源配置的產物,也是企業運作系統和品牌管理系統整合的產物,缺少任何一種必要的資源或系統中某一環節整合不佳,都會影響
6.品牌意識不強,管理能力較弱
目前,中國企業的品牌管理能力還較弱,企業商標保護意識薄弱。品牌競爭力的培育和建立。
三、我國對外貿易現狀分析及問題
由于我國國民經濟繼續快速發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企業競爭力持續增強,所以對外貿易保持了強勁增長勢頭。2008年世界經濟貿易將保持增長趨勢,雖然存在一些不確定和不穩定因素,但是中國將繼續加強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土地政策和社會發展政策的協調配合,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宏觀調控的科學性和有效性,處理好投資和消費、內需和外需的關系,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居民收入將不斷增長,城鄉消費需求將繼續擴張,投資過快增長將得到一定控制,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基礎將更加牢固。但同時也有諸多問題的產生:
(一)對外貿易高速發展與品牌競爭力不足共存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得到了世界的矚目,但與世界第三貿易大國稱號不相和諧的是,我國的品牌競爭力相對落后。
(二)品牌價值較低,附加值差距較大
總體說來,中國品牌顯然較多,但品牌價值與世界品牌價值相比還存在相當的差距。部分消費品市場國產品牌競爭力極弱。在這類消費品市場中,國外的一個或數個品牌占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在很大程度上占據了這類消費品市場,而國產品牌的市場競爭力極弱。另外我國外貿品牌的突出弱點就是品牌的附加價值低。品牌附加價值指品牌中所包含的、中肯的、被消費者欣賞的東西和產品的基本功能以外的東西,也就是通過品牌給消費者提供的信任感、滿足感和榮譽感,它能通過其商品形式維持一種溢價。在國際上,商標被公認為最重要的知識產權,名牌商標更是如此??鐕竞驮S多知名企業視名牌商標為國寶,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保護名牌。多年的計劃經濟使我國眾多企業商標意識淡薄,缺乏品牌自我保護意識。不少企業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棄自己的品牌。
四、提高我國對外貿易品牌競爭力的建議與對策
(一)營造有利于品牌競爭力提高的社會經濟環境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作為社會經濟中的宏觀管理主體,它在促進企業品牌發展中的作用是間接地構建品牌競爭力的政策支持體系,并非在政策上保護中國品牌,而是要在宏觀上為企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條件,從而在微觀上促進企業品牌競爭力水平的提高。
(二)面向國際,制定品牌競爭戰略
缺乏戰略意識和戰略管理是中國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面向全球化和網絡信息化,制定品牌競爭戰略是中國企業提高品牌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三)端正品牌觀念,增強品牌整合管理能力
品牌必須保持與消費者的長期、穩定的交易關系,這種關系已經超越了以產品功能為基礎的利益關系,包含了以喜歡為內容的情感關系和以某種信念為核心的忠誠關系.品牌整合管理的目的就是打造消費者對品牌的某種信念和在此基礎上的對品牌的忠誠。
(四)重視核心技術,保障技術的持續創新
缺乏核心能力,是中國品牌參與全球競爭的最根本弱點。核心能力的缺乏根源于中國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強。在全球競爭和技術快速變化的市場,中國企業必須不斷實現技術創新,以培育自身的核心能力。
鑒于中國工業化起步比較晚的現實,中國企業技術創新在未來的5-10年還應是采取引進、模仿、自主創新與合作創新相結合的方式,但應逐漸走以自主創新為主、合作創新為輔的戰略,實現從“引進利用再引進”到“引進消化吸收輸出”的戰略轉折。
五、結語
綜上所述,世界經濟發展到今天,世界市場競爭的焦點已轉向了多樣化、系列化、優質化、國際化和名牌化的競爭。名牌競爭已成為市場營銷的焦點、核心問題,也是市場營銷的新亮點。因此,我們要占領國際市場,從政府到企業就必須高度重視外貿出口中品牌的建設,增強品牌的競爭力,為進一步擴大出口提供保障,從而更進一步的提升中國的綜合國力。
參考文獻
[1]袁輝,品牌營銷對外貿易新策略[J],商場現代化,2007年11月(下旬刊)總第522期
[2]丁建軍,我國對外貿易中的品牌營銷對策[J],中國經貿導刊,2005年第11期
[3]李世輝,中國企業品牌競爭中存在的問題及路徑選擇[J],消費導刊,2008年第1期
[4]年小山,品牌學[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5]宋永高,品牌戰略和管理[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年
品牌一詞的英文“brand”,原意為“燒灼、烙印”,最初人們用這種打烙印的方式,用于區別私有財產。到了中世紀,歐洲的手工藝人在自己的手工藝品上烙下印記,以便區別于其他產品和生產者,這就產生了最初的商標。美國現代著名市場營銷學權威菲利普·科特勒(PhilipKot-ler)指出,所謂品牌,就是指一種關于某種商品的名稱、術語、標記、象征或設計,又或者是以上這些的混合運用,以區分于其他競爭者或賣者。品牌是由品牌名稱和品牌標志組成的,包括文字形式以及圖形標志。
2品牌競爭力的特征
(1)競爭的比較性。品牌競爭力是在品牌競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比較能力,這種比較可以是產品質量、成本價格上的比較,也可以是占有或控制市場能力的比較,還可以是人力資本、管理和經營,以及再生產等環節上的能力比較。在比較中,同一行業品牌表現出競爭的優勢或劣勢。
(2)目的利益性。品牌競爭最直接的目的是獲得更多的顧客,占有更大的市場份額,以實現再生產的高效循環。最根本的目的是利潤的獲取。
(3)動態性。品牌競爭力的動態性表現為品牌竟爭力隨著市場結構和競爭行為的變化而變化,即品牌競爭的優勢或劣勢不是絕對持久的,優勢品牌可能變為劣勢品牌甚至消亡,劣勢品牌可能變為優勢品牌。
(4)過程性。品牌競爭力的培育和建立以及競爭能力的消長是有一個過程的。
(5)整合性。品牌競爭力是企業資源配置的產物,也是企業運作系統和品牌管理系統整合的產物,缺少任何一種必要的資源或系統中某一環節整合不佳,都會影響
3品牌意識不強,管理能力較弱
目前,中國企業的品牌管理能力還較弱,企業商標保護意識薄弱。品牌競爭力的培育和建立。
4我國對外貿易現狀分析及問題
由于我國國民經濟繼續快速發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企業競爭力持續增強,所以對外貿易保持了強勁增長勢頭。2008年世界經濟貿易將保持增長趨勢,雖然存在一些不確定和不穩定因素,但是中國將繼續加強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土地政策和社會發展政策的協調配合,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宏觀調控的科學性和有效性,處理好投資和消費、內需和外需的關系,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居民收入將不斷增長,城鄉消費需求將繼續擴張,投資過快增長將得到一定控制,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基礎將更加牢固。但同時也有諸多問題的產生:
(1)對外貿易高速發展與品牌競爭力不足共存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得到了世界的矚目,但與世界第三貿易大國稱號不相和諧的是,我國的品牌競爭力相對落后。
(2)品牌價值較低,附加值差距較大總體說來,中國品牌顯然較多,但品牌價值與世界品牌價值相比還存在相當的差距。部分消費品市場國產品牌競爭力極弱。在這類消費品市場中,國外的一個或數個品牌占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在很大程度上占據了這類消費品市場,而國產品牌的市場競爭力極弱。另外我國外貿品牌的突出弱點就是品牌的附加價值低。品牌附加價值指品牌中所包含的、中肯的、被消費者欣賞的東西和產品的基本功能以外的東西,也就是通過品牌給消費者提供的信任感、滿足感和榮譽感,它能通過其商品形式維持一種溢價。在國際上,商標被公認為最重要的知識產權,名牌商標更是如此。跨國公司和許多知名企業視名牌商標為國寶,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保護名牌。多年的計劃經濟使我國眾多企業商標意識談薄,缺乏品牌自我保護意識。不少企業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棄自己的品牌。
5提高我國對外貿易品牌競爭力的建議與對策
(1)營造有利于品牌競爭力提高的社會經濟環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作為社會經濟中的宏觀管理主體,它在促進企業品牌發展中的作用是間接地構建品牌競爭力的政策支持體系,并非在政策上保護中國品牌,而是要在宏觀上為企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條件,從而在微觀上促進企業品牌競爭力水平的提高。
(2)面向國際,制定品牌競爭戰略。缺乏戰略意識和戰略管理是中國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面向全球化和網絡信息化,制定品牌競爭戰略是中國企業提高品牌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3)端正品牌觀念,增強品牌整合管理能力.品牌必須保持與消費者的長期、穩定的交易關系,這種關系已經超越了以產品功能為基礎的利益關系,包含了以喜歡為內容的情感關系和以某種信念為核心的忠誠關系.品牌整合管理的目的就是打造消費者對品牌的某種信念和在此基礎上的對品牌的忠誠。
(4)重視核心技術,保障技術的持續創新。缺乏核心能力,是中國品牌參與全球競爭的最根本弱點。核心能力的缺乏根源于中國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強。在全球競爭和技術快速變化的市場,中國企業必須不斷實現技術創新,以培育自身的核心能力。
鑒于中國工業化起步比較晚的現實,中國企業技術創新在未來的5-10年還應是采取引進、模仿、自主創新與合作創新相結合的方式,但應逐漸走以自主創新為主、合作創新為輔的戰略,實現從“引進—利用—再引進”到“引進—消化—吸收—輸出”的戰略轉折。
6結語
綜上所述,世界經濟發展到今天,世界市場競爭的焦點已轉向了多樣化、系列化、優質化、國際化和名牌化的競爭。名牌競爭已成為市場營銷的焦點、核心問題,也是市場營銷的新亮點。因此,我們要占領國際市場,從政府到企業就必須高度重視外貿出口中品牌的建設,增強品牌的競爭力,為進一步擴大出口提供保障,從而更進一步的提升中國的綜合國力。
參考文獻:
[1]袁輝:品牌營銷——對外貿易新策略[J],商場現代化,2007年11月(下旬刊)總第522期
[2]丁建軍:我國對外貿易中的品牌營銷對策[J],中國經貿導刊,2005年第11期
[3]李世輝:中國企業品牌競爭中存在的問題及路徑選擇[J],消費導刊,2008年第1期
[4]年小山:品牌學[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5]宋永高:品牌戰略和管理[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年
許多學者利用各種服務貿易優勢指數或指標,如RCA指數(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CA指數(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或TC指數(服務貿易競爭力指數)等,對中國服務貿易整體競爭力情況進行了測度,大多表明中國服務貿易的總體水平不高,整體國際競爭力較差。
經過測度,有學者指出,加入WTO后,盡管中國服務貿易的競爭力較弱,比較優勢指數已呈現小幅升勢,說明我國的服務貿易在激烈競爭中不斷發展,但競爭力較弱的情況在近期仍不會有明顯改善。研究也表明服務部門間發展是不平衡的,國際競爭力存在較大差異。如對運輸部門的貿易競爭力進行測度與國際比較,結果表明中國運輸貿易出口競爭力極弱。隨著遠洋集裝箱運輸方式的盛行,這項服務越來越向資本、技術密集型服務方式轉變,而中國在資本、技術兩方面基礎較為薄弱,以致于中國運輸服務貿易劣勢突現,逆差增大。中國服務貿易出口結構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如我國服務貿易各項目的凈出口指標顯示出我們的競爭優勢集中于資源和勞動密集型的服務行業,服務貿易仍主要集中于運輸和旅游項目。2008年上半年,運輸和旅游收入分別占服務貿易總收入的27%和28%,支出分別占服務貿易總支出的33%和23%。兩項收入總額占服務貿易收入的55%;支出總額占57%,收支合計占服務貿易總規模的56%;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的服務行業仍處于相對劣勢。在資本密集、技術密集和知識密集的服務貿易領域,國際競爭力較低。
從具體行業上看,只有旅游和其他商業服務的貿易競爭力指數一直保持在正數狀態,具有一定的競爭力。2007年,中國在運輸、通訊服務、保險服務、金融服務、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咨詢服務上的競爭力指數均為負數,說明這些行業競爭力低下。旅游、建筑、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廣告宣傳、電影音像、其他商業服務競爭力指數雖為正值,但都比較小,表明其國際競爭力不強。
從國際市場占有率指標也能看出競爭力較弱的現象。一個國家(地區)服務貿易整體國際競爭力強弱直接表現為其服務貿易出口。一國服務貿易出口在世界市場上的占有份額,即國際市場占有率。2008年中國服務貿易出口額達到1464.5億美元,排名雖上升到世界第五位,但國際市場占有率僅為3.9%。三、阻礙中國服務貿易競爭力提升的因素
(一)服務業要素中高等生產要素相對匱乏
世界服務業的競爭受自然資源、普通勞動力等初級要素的影響越來越小,而對知識、專業人、專業研究與教育機構、基于技術的通訊手段與交通設施等高級要素的依賴性越來越大?,F代化的電訊網絡、高科技人才、高校研究機構和領先學科等高等要素對計算機、通信、金融等國際服務的提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缺乏高級資源和才能要素是我國服務業競爭優勢獲取的一大障礙。
(二)相關產業缺乏有效支持
由于傳統體制的束縛,我國條塊分割仍局部存在,相關產業間合作不夠緊密,行業內惡性競爭嚴重(如旅游業),企業密集和信息環境質量低劣,缺乏協同作戰的意識,尤其缺少能與國外企業相抗衡的跨國經營的服務企業集團?!爱a業集群”有利于主導產業獲得競爭優勢,傳統服務業的集聚主要是商業集群(如商業街、購物中心等),現代服務業集聚的形成高度依賴于城市經濟發展所締造的經濟基礎、社會結構、產業網絡、人才集聚等基礎條件。任何一項服務業都不是單向發展的,一國服務業就是一個一體化的關聯產業群,如運輸業的發展將會推動旅游業的發展,旅游業又會促進酒店餐飲業的進步,電信業的發展更是金融、保險、咨詢業發展的基礎。
(三)政府的輔助作用較弱
我國政府對教育、研究、開發的投入和指導與發達國家仍相距甚遠,這對國家競爭優勢的構建很不利。政府在發展基礎設施、開放資本渠道、培養信息整合能力等方面應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四)企業組織、戰略與競爭結構欠合理
我國服務企業大部分管理意識封閉而落后,尚無實施跨國經營的企業機制和戰略,部分服務業由于國家壟斷而長期處于競爭不充分狀態下,如電信業、國有商業銀行服務。對競爭優勢影響最大的是國內競爭的激烈程度、競爭對手的素質和較高的新企業出現率,激烈的競爭使產業保持生機并構成持續改進和創新的壓力,也會促使企業尋找國際市場,以支持其擴大的規模和研發投資。缺乏足夠的國內競爭使本國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
(五)服務行業利用外資不足
高科技服務業引進外資的欠缺,制約了這些服務行業的發展和競爭力的提高,不利于服務行業內部的結構調整,不利于“以引進促出口”戰略的實施。
此外,中國第三產業發展滯后,長期“重制造、輕服務”的政策導向客觀上造成服務貿易發展相對緩慢,服務貿易結構不合理,法律法規不健全,管理落后等,都是造成中國服務貿易競爭力較弱的原因。
二、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服務貿易發展迅速。2008年,中國服務貿易(按國際收支口徑統計,不含政府服務)進出口總額為3044.5億美元,比2007年增長21.3%。其中肯服務貿易出口額達1464.5億美元,世界排名由2007年的第七位上升至第五位,同比增長20.4%;服務貿易進口額達1580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五位,同比增長22.2%。
盡管增長速度很快,我國服務貿易狀況并不盡如人意,遠遠落后于經濟發達國家,服務貿易存在較大逆差。
首先表現在運輸收入和支出均快速增長方面,逆差有所擴大。受貨物貿易快速增長和國際運費上漲等因素影響,運輸收支增長迅速,收支總規模在服務貿易收支總額中所占比重最大,達到30%。2008年上半年,運輸收入192億美元,同比增長42%;運輸支出250億美元,同比增長36%;逆差59億美元,同比上升21%,是最大的服務貿易逆差項目。
其次,保險服務支出增速高于收入增速,逆差進一步擴大。受貨物進口較快增長的影響,對外支付保險費用快速增長,增速明顯高于收入增速,逆差規模擴大。2008年上半年,保險收入5億美元,同比增長13%;支出63億美元,同比增長31%;逆差58億美元,同比上升34%,是僅次于運輸的第二大逆差項目。
第三,旅游收入增速減緩,順差規??s小。2008年上半年,受雪災、地震等自然災害影響,入境旅游人次和收入增速呈明顯下降趨勢。旅游支出仍保持較快增長。其中,入境旅客人次為6491萬人,同比僅增長2%,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4個百分點;入境旅游收入202億美元,同比增長13%,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9個百分點;旅游支出176億美元,同比增長21%;順差26億美元,同比下降21%。
第四,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逆差進一步擴大。中國對外支付的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繼續增加,2008年上半年支出46億美元,同比增長15%;收入2億美元,同比增長79%;逆差44億美元,同比上升14%。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逆差呈逐年擴大趨勢。
我國服務貿易只有在建筑和計算信息方面存在順差,2008年上半年建筑服務收入47億美元,同比增長152%;支出20億美元,同比增長60%;順差27億美元,同比上升338%。計算機和信息服務順差擴大,收入占比上升,計算機和信息服務收入28億美元,同比增長42%;支出13億美元,同比增長33%;順差15億美元,同比上升51%。計算機和信息服務收入占服務貿易收入比重不斷提高,由2000年的1.8%提高至2008年上半年的3.8%,反映出中國計算機和信息行業競爭力不斷提高。
四、提高服務貿易競爭力的對策
(一)加大對服務業的政府與商業投資。吸引外資促進本國服務業的發展
首先,我們應利用各種渠道加大對服務業發展所必需的商業設施、基礎設施以及配套設施的投資,研究證明,吸引外資特別是吸引掌握先進技術的跨國公司的投資,能切實改善我國投資質量,促進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服務業的國際化過程必須依靠跨國投資來推進。服務業的跨國公司的技術優勢主要是現代的服務手段和管理方法,能切實幫助發展中國家逐漸達到優質高效的服務水準,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將伴隨外國直接投資而引入的服務作為轉換技術和管理標準的有效手段。大型跨國公司在我國的投資,普遍具有投資規模大、技術先進和管理水平高的特點,這對于提高我國產業的技術水平、引進先進的管理技術、促進觀念轉變、增強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等,都有明顯的積極作用。
(二)優化服務產業結構,發揮原有比較優勢。創造新的競爭國際經濟合作2009年第8期優勢
我國服務貿易在旅游、運輸、國外工程承包及勞務輸出等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行業存在著比較優勢。發展我國服務貿易,首先應充分發揮我國的比較優勢。國內政策可以適當向旅游、運輸等優勢行業傾斜,從而進一步增強國際競爭力。此外,應大力發展知識、技術密集型等新興產業,挖掘其潛在的比較優勢,建立完善的科技創新體系,運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提升服務業整體水平。重點發展保險服務、金融服務、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專利權和特許權服務及咨詢服務等知識型服務業,以及海運服務業、旅游業和國際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服務業等具有高附加值的服務業。
(三)促進服務業要素高級化、加快我國服務貿易專業人才的教育和培養
高素質人才的數量和質量對中國服務業的發展和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增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服務業要素高級化進程的關鍵是人力資本積累。為此,要加大對教育與研發方面的投入,建立多渠道多層次人才培養教育機構與體系,培訓更多、更高層次的熟悉國際服務貿易的復合型人才。通過優惠政策增加國內服務業對海外人才的吸引力,積極引進人才。
(四)加強服務貿易的立法工作,完善我國服務貿易規制體系
在大力發展服務貿易的同時,完善服務貿易規制體系。制定適度的服務貿易保護政策,充分利用《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給予發展中國家的特殊優惠待遇、寬限期以及保護措施,加強對GATS有關條款原則的研究,建立健全既符合本國經濟發展目標又不違背國際基本法路準則的法律法規,并設立或指定專門渠道對外信息及提供咨詢。
技術性貿易壁壘指一國或一個區域組織以維護國家或區域基本安全、保障人類健康和安全、保護動植物健康和安全、保護環境、防止欺詐行為而采取的一些強制性或自愿性的技術性措施。技術性貿易壁壘對出口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對市場準入上的影響,即達不到設定的技術標準,就不能順利的出口;另一個是對產品競爭力的影響。企業技術、環保及為改善工人勞動條件的投入都直接增加了產品成本,企業要獲取相關認證的費用也相應增加了企業的成本,從而喪失了產品價格優勢,削弱了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2知識產權貿易壁壘
貿易中關于知識產權的糾紛很多時候是包括在技術性貿易壁壘之中的,但是在這里我們單獨把它拿出來討論是因為與其他的技術性貿易壁壘相比較,它有其特殊性,而且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會對中國的外貿產生非常大的影響。知識產權壁壘是在保護知識產權的名義下,對含有知識產權的商品,如專利產品,貼有合法商標的商品,以及享有著作權的書籍、唱片、計算機軟件等實行進口限制;或者憑借擁有的知識產權優勢,實行“不公平貿易”。中國屢遭國外知識產權的調查,嚴重的影響了中國產品的出口。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國同發達國家技術差距的不斷縮小而造成的出口對其國內產業的威脅的不斷擴大,另一方面是我們同發達國家真實技術差距的存在。
產品附加值通俗的講就是指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從原材料到成品的過程中所凝結的技術、創新、人力勞動、品牌和附加服務等價值的增值。它與產品的價值增值鏈的長度,技術含量,創新程度,附加服務的質量和產品品牌價值等有很大的相關關系。日本經濟學家關志雄先生的“附加值”理論告訴我們:在一個產品的業務鏈上,組裝的附加值最低,研發的附加值最高;中間值的生產雖有技術含量,也會慢慢遞減,而到了銷售和售后服務,附加值會隨之高漲起來,因為它有品牌和健全的售后服務體系。由此可見,在組裝的上游,是技術、信息與知識;在組裝的下游是包裝、銷售及服務。而在產品的中游組裝階段,是廉價勞動力在創造財富.中國的出口產品基本上集中在初加工的產品、棉紡織品和機電產品上,這些產品的技術含童低,加之中國的國際名牌少,尤其是機電產品甚至包括高新技術產品都是處于產品的中游組裝階段,這是中國利用廉價勞動力的比較優勢參與國際分工的結果,但是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中國出口產品的附加值低,出現所謂的“豐產不豐收”現象。這主要是由我國技術能力低所導致的。
3貿易條件惡化
貿易條件是指一國的出口商品價格對其進口商品價格的比率.當這個概念用于兩種以上商品時,它的定義則是出口商品價格相對于進口商品價格的一種指數量值,也可以解釋為出口每單位商品所能購買進口商品的數量。貿易條件惡化是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最早.由阿根廷著名經濟學家勞爾•普雷維什在1949年5月提出,他在一份題為《拉丁美洲的經濟發展及其主要問題》的報告正式提出了“貿易條件惡化論”,認為發展中國家初級產品的貿易條件存在長期惡化的趨勢。他指出,在資本主義國際分工體系下形成的“中心—”體系從一開始就是不平等的,滋生了一些不利于國家初級產品貿易條件的因素。這些因素包括技術進步利益的不平等分配,貿易周期運動的不平等影響,發展中國家不利的產品需求條件和世界經濟中心的低進口數。
4貿易競爭優勢將受到更大挑戰
目前中國最大的比較競爭優勢就是處于各層次的廉價的勞動力,也就是說中國不僅有廉價的簡單勞動力,還有相對發達國家廉價的熟練勞動力、技術人員和高級技術人員。從本質上來講,中國現在正是在利用這一競爭優勢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的。但是,這一優勢能夠持續多久呢?也就是說廉價勞動力優勢是否能夠成為中國經貿發展的持續競爭優勢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雖然在今后的一段時間內廉價勞動力還能夠作為我國參與國際競爭的比較優勢,這是因為中國有著廣大的農村人口,可以不斷的向城市輸出廉價勞動力,但是城市的資源是有限的,其人口的容納程度也是有限的,目前已經出現了大城市綜合癥,而且中國的城鎮化進程并不十分迅速,因此有可能農村人口的輸出在一段時間之后會放緩直至停滯,在那個時候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將會不斷的上升,而隨著新的開放國家,比如印度加入國際分工,中國的廉價勞動力競爭優勢將會逐漸削弱。
5結束語
總之,中國現今和以后還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因此,沒有技術創新就很難繼續縮小同前方國家的技術差距,而后方國家則會更快的縮小同我們的差距,表現在貿易上,就是競爭優勢的削弱和貿易競爭優勢受到更大的挑戰。我們只有技術創新,掌握有用自主專利權的技術,才能在對外貿易上取得有利地位。
參考文獻:
[1]李平:《論國際貿易與技術創新的關系》,載《世界經濟研究》,2002年第5期.
[2]宋健學、趙新剛、劉虎興:《關于我國技術提升和貿易發展的思考》,載《中國軟科學》,2002年第1期.
[3]胡藝:《中國企業提升技術能力的國際渠道》,載《世界經濟研究》,2003年第2期.
[4]高正平:《政府在風險投資中作用的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2003年.
一、中國高等服務要素稟賦狀況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2002年11月12日的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中國2002-2003年的微觀經濟競爭力在80個國家中排名為38,比2001年上升了5位。據專家分析這主要是因為中國的制度環境有所改善。然而影響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子指標國家技術水平的排名,中國從第53位下降到第63位,主要因為中國在人均專利數量、人均的信息技術投資、公司購買技術專利等方面與發達國家有較大的差距,并落后于發展中的印度和巴西。這是一個不好的信號。從發展前景看,一國服務貿易能否構建國家競爭優勢,關鍵取決于它是否擁有充裕的高等要素及其優越的要素生成機制。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電訊網絡、高科技人才、高校研究機構和領先學科等高等要素的供給水平大幅度提高,但競爭力還較弱,如1998年中國每千人擁有電話主線70條(注:世界銀行.2000年世界發展數據手冊[I].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66.),僅相當于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567條)的12%,全世界平均水平(146條)的48%;另外中國每百萬人從事研究與開發的科學家與工程師只有高收入國家的14%,發表于科技刊物的論文只有全世界的1.4%,高技術出口只有全世界的2.8%(詳見表1)。
表1中國部分高等要素供給狀況的國際比較
附圖
資料來源:根據《2000年世界發展指標》(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為世界銀行出版)數據整理。
另外,從表2可見,中國教育投入及接受教育機會的狀況雖改革開放后有很大進步,但與高收入國家以及世界平均水平都相差很遠。1997年用于教育的公共支出占GNP的百分比比高收入國家、世界平均水平分別低3.1、2.5個百分點;高等教育占相應年齡組的百分比比高收入國家、世界平均水平分別低53、13個百分點;用于每個大學生的支出占人均GNP的比重比高收入國家高出28.7個百分點,但由于中國人均GNP較低,所以其實際支出水平也是不高的;研究與開發經費僅占GNP的0.66%,更是低得驚人??梢?,中國是一個高等要素比較貧乏的國家。
表2中國教育水平的國際比較
附圖
資源來源:同表1。
二、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結構與競爭力實證性國際比較分析
2000年中國在全球服務貿易中的排名由20世紀90年代初的20多名上升到第14名(世界銀行,2001),取得了很大進步。盡管如此,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仍然很弱,國家競爭優勢不強。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進出口結構尚待優化與升級
國際服務貿易中形成的出口結構是國際競爭力的直接表現。世界工業化國家和地區是服務出口的主要國家,他們都在致力于改善國際服務貿易結構,主要表現為提高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的比重。根據表3計算:1998年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國家的商業出口占全世界商業出口的平均比重分別為4%、16%、80%,可見,高收入國家在國際服務貿易中幾乎一統天下。1998年中國商業出口占全世界商業出口的比重僅為1.8%,甚至低于1980年低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另外,從表中還可看到,收入不同的國家整體呈現出運輸百分比不斷下降,旅游特別是其他類百分比迅速增長的結構調整趨勢。而在這一整體趨勢下,收入不同國家的出口結構又是大相徑庭的,低、中收入國家其他類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的比重偏低,而高收入國家的這一比重較高。中國作為低收入國家,國際服務貿易出口中旅游超過了一半的比重,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的比重偏低,這種過分依賴自然稟賦的出口結構是相當脆弱和低級的,必須努力進行優化、升級,不斷提高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的比重。
表3中國國際服務貿易出口結構的國際比較
附圖
資源來源:同表1。
以上分析的是出口結構,下面我們再考察進口結構。根據表4計算:1998年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國家的商業進口占全世界商業進口的平均比重分別為6.6%、22.8%、70.6%,1998年這一指標分別為6.4%、16.8%、76.8%。結合表3數據,說明低、中收入國家的服務貿易總體處于逆差地位,而高收入國家的服務貿易長期處于順差地位。1998年中國商業進口占全世界商業進口的比重為2.2%,比出口高出0.4個百分點。從表中還可看出,低、中收入國家的運輸進口百分比遠遠超過高收入國家,而旅游與其他類服務進口百分比相對較低。中國服務貿易進口結構從目前看還比較均衡,但隨著中國加入WTO,服務貿易將逐步自由化,國際物流、金融、保險、計算機等服務的進口將大規模增加,原有結構將被打破,如不及時予以調整,整個服務貿易國際收支將會失衡。
表4中國國際服務貿易進口結構的國際比較
附圖
資源來源:同表1。
2.國際市場占有率有待提高
國際市場占有率是衡量國家競爭優勢的重要指標,它等于一國一種產品或服務的出口額與該產品或服務世界出口總額之比。根據世界銀行及《中國統計年鑒》的相關數據計算,1990年中國服務貿易國際市場占有率約為0.73%,1998年上升到1.8%,這樣的國際市場占有率是與中國整體的貿易地位不相稱的。即使我們自以為不錯的國際旅游業國際市場占有率也并不高,盡管自1980年以來該產業發展十分迅速,國際旅游收入由1980年的617百萬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12,602百萬美元,增加了19倍多;國際旅游收入占整個外貿出口的百分比也提高了2.5個百分點。然而直到1998年中國國際旅游業的國際市場占有率也才2.8%,而其他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的國際份額更是微乎其微。
三、優化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結構、提高國際競爭力的思路與建議
1.加速健全高等要素的生成機制,努力提高高等要素供給能力
我們應把競爭策略建筑在高等要素的優勢上,從而為中國國際服務貿易構建國家競爭優勢打下基礎。中國目前缺乏一種科學、合理的高等要素的生成機制,高科技人才、高校研究機構和領先學科等要素的培育與發展,存在盲目擴張、急于求成的誤區,對高等要素質量的檢測與監督機制也不健全。作為一種全球趨勢,國際服務貿易對擴大社會就業、增加收入成效顯著。從短期來看,加入WTO與國內社會經濟利益存在一些沖突,譬如社會就業問題。因此,加速健全高等要素的生成機制,努力提高高等要素供給能力,促進國際服務貿易的長足進展,對于中國社會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至關重要。中國經濟規模和綜合國力日益提高,政府完全有能力也必須全力以赴地增加教育、科研投入,尤其是對高新技術項目的投入。同時還應建立和完善相互配套的科研評估與檢測機制,提高開發、研究質量,保證優秀成果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2.充分發揮政府的孵化、激勵作用,審慎建立國際服務貿易產業救濟和保護機制
政府對構建國家競爭優勢的作用除了體現在對科技進步的孵化上,還體現在對企業創造力的激勵上。國際服務貿易最發達的美國,其政府為了鼓勵服務出口,長期以來給予服務企業很多優惠,同時非常重視技術研究、開發與教育。服務貿易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中國政府要加大對國際服務貿易企業尤其是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企業的政策傾斜與扶持力度,完善財政、信貸等優惠措施,輔之以積極的產業政策,努力提高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的整體國際競爭力。
另外,中國作為WTO成員已經承諾盡快實現相關服務貿易自由化,但目前中國在現代物流、金融、保險、計算機數據服務等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貿易方面勢單力薄,很難與外商抗衡,這對國內相關服務企業將造成直接沖擊。這種沖擊到底有多大,目前是較難預測的,不過,我們應該盡量多考慮困難,加快建立起國際服務貿易產業救濟和保護機制,做到有備無患。當務之急,中國政府要加快制定相關法律,同時要深入研究并合理運用WTO的“保障措施協議”以及發展中國家的特殊待遇條款,多方尋求法律、法規的支持,有理、有利、有節地保護中國弱勢服務行業。
3.穩步進行消費需求結構升級,提高服務消費比重
在信息社會,消費需求的導向效應更加強烈。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居民對一般商品消費的比重往往較低,而對高檔商品及商業服務的消費比重較高。隨著人均國民收入的大幅提高,盡管中國居民消費的恩格爾系數已降至50%以下,但中國居民對商業服務的消費需求還不是十分強勁,服務消費的比重偏低。任何國家產業競爭優勢的構建往往都以合理、高級的國內社會消費需求結構為基礎,如果一個國家的居民消費是以商品消費為主,服務消費比重過低,或服務消費的層次過低,那么該國的服務貿易根本就不可能形成國家競爭優勢。當今世界服務貿易強國的服務產業一般是首先在其國內形成競爭優勢,然后才逐步走向世界的。因此,入世后中國企業和政府應依托巨大的市場需求,努力引導居民優化消費需求結構,提高服務消費的比重,為中國服務貿易國家競爭優勢的構建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參考文獻】
[1]Porter,MichaelE.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M].NewYork:FreePress,1991.
[2]克里斯丁.格朗魯斯.服務企業的國際化戰略[J].南開管理評論,2001,(6).
[3]世界銀行.2000年世界發展指標[R].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
論文關鍵詞:區域貿易,國際貿易,比較優勢,規模經濟,
分工和專業化,國家競爭力 縱觀世界各國工業化的歷史,國內區域貿易與國際貿易對本國工業化都起到重大的促進作用,但對大國而言,似乎國內區域貿易的作用比小國更加明顯。根據Chenery.H等人的研究,在大國工業化過程中,國內貿易的擴張對輕工業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約80%,對重工業的貢獻率約65%,而小國分別為60%和40%。簡言之,在大國經濟中,國內貿易無論對輕工業還是對重工業的最終貢獻率都大于小國。另據庫茲涅茨的研究,對大國而言,如果國內區域貿易發達,在國際貿易依存度很小的情況下也可實現經濟的增長,原因是大國的國內市場和資源條件允許其發展專業化和規模經濟。指出這些不是說我國不需要國際貿易,也不是說我國不需要繼續擴大對外貿易,而是提醒我們在發展國際貿易的同時,不要忽視了國內區域貿易對經濟發展和提升國家競爭力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是在國內各區域存在大量貿易壁壘和國內區域貿易占GDP總額較小的情況下,各地就積極發展對外貿易,而且各個區域對國際貿易的熱衷程度遠遠大于對國內貿易,并在不同程度上形成對外貿易偏好。這種貿易格局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使得我國作為大國經濟所擁有的全國范圍內的比較優勢、規模經濟、分工和專業化經濟等優勢難以發揮。在經濟全球化和我國逐年兌現加入WTO承諾的背景下,探討如何協調國內區域貿易和國際貿易的關系已成當務之急。
1、區域貿易與國際貿易的相互替代關系 一般認為,國際貿易與區域貿易有共同的貿易基礎。迄今為止的貿易理論研究表明,比較優勢仍是貿易主要基礎。在比較優勢的多方面來源中,最常見的仍是要素稟賦的差異。下面就以要素稟賦為例,探討區域貿易與對外貿易的相互替代關系。 假設A國有E和W兩個地區,生產X(勞動密集型)和Y(資本密集型)兩種產品,使用K(資本)和L(勞動)兩種要素,沒有生產要素跨國流動,K也不跨區流動,并且區域和國際貿易的基礎都是相對要素稟賦的差異,使用地區國家相對豐裕的要素生產的產品都擁有競爭優勢。再假設在開始時,E、W兩地區相對要素稟賦與世界要素稟賦相同,既無區域貿易,也無對外貿易,A國的生產量等于消費量。勞動力從W流向E,而資本不流動,導致了區域和國際相對要素稟賦差異。下面分幾種情況來討論區域貿易和國際貿易的替代關系。
1.1區域不完全分工時的區域貿易與國際貿易 顯然,勞動力的流入使E成為勞動力相對豐裕的地區,生產更多的X,而W地區生產更多的Y。根據羅伯津斯基定理,E地增加的X的產量將等于W地減少的X的產量,E地減少的Y的產量將等于W地增加的Y的產量。也就是說,作為一個整體,A國的生產量仍然等于消費量。由于兩個地區的生產與需求偏離;貿易不可避免,E將輸出X輸入Y,W則相反;至于這種輸出和輸入是采取區域貿易,還是對貿易的形式,或者兩種貿易都發生,則稂難確定。
因為根據假設,這時對外貿易和區域貿易的價格相同,交易成本也相同,兩者沒有差異。更為一般的情況是兩種貿易并存,并且這時可以確定的是:第一,對外貿易是一種嚴格的交叉貿易,E、W兩地的對外貿易形式相反而貿易量相等,使得A國作為一個整體,同時進口和出口X與Y,并且X和Y的進口和出口量均相等;第二,由于總貿易量一定,區域貿易量增加將減少對外貿易量,對外貿易量增加將減少區域貿易量,兩種貿易之間有明顯的替代關系。
1.2區域完全分工時的區域貿易與國際貿易 仍然假設勞動力由W流向E,并且數量足夠大,致使W完全分工于Y后仍在繼續流動。在這種情況下,W地區不僅將減少X的產量,還將減少Y的產量,而E地區只增加X的產量;A國為了保持原來消費中X與Y的相對量,必須成為Y的凈進口國和X的凈出口國。這和E地區以前的區域貿易和國際貿易形式是相同的。兩地區的區域貿易量和對外貿易量可以有多種組合來實現上述結果:第一,E和W同時有區域貿易和對外貿易,E輸出X輸入Y,W相反,且E的對外貿易量超出W的,以保證A國是X的凈出口國和Y的凈進口國 ;第二,E和W的貿易一部分是對外貿易,但E的對外貿易量超過w的對外貿易量,維持A國作為一個整體的貿易形式
;第三,W的貿易全部是區域貿易,E的貿易則包括區域貿易和對外貿易,E的貿易形式就是A國作為一個整體的貿易形式。,第一種情況最為一般,并且此時區域貿易與對外貿易的替代關系表現得更突出,一種貿易的增加將減少另一種貿易。當勞動力繼續由W移向E,致使E也完全分工于X時,其結果與上面兩種情況相同,區域貿易與對外貿易的替代關系仍然存在。
只不過由于勞動力要素分布更為不均,A國作為一個整體;Y的產量更低,消費水平也更低。 以上分析了資本不跨區流動且勞動力區域分布不均的情況下,區域貿易與對外貿易的替代關系。在勞動力均勻分布而資本不均勻分布的情況下,這種替代關系同樣存在,只不過區域貿易和對外貿易的形式將相應地有所改變;這里不重復。
由于在維持貿易平衡的前提了,區域貿易量對于兩個地區而言是相同的,擁有較大貿易量的地區也就是擁有較大對外貿易量的地區,并且該地區的貿易形式決定了A國的對外貿易形式。也就是說,把A國劃分為兩個地區后,它以地區的形式參與國際分工和貿易,A國總的對外分工和貿易形式是其地區對外分工和貿易形式的加總;只要各地區的對外貿易形式不同,就存在區域貿易和對外貿易互相替代的可能。
1.3影響貿易量在區域貿易和對外貿易之間分配的因素 在各地區的貿易量和貿易形式一定的條件下,許多因素可以影響貿易量在區域貿易和對外貿易之間的分配。沒有政策干擾的自然狀態下,這種分配主要取決于這兩種貿易的貿易條件和交易成本。在交易成本相同的情況下,對于出口方而言,如果區域貿易的貿易條件優于對外貿易的貿易條件,它將努力把對外貿易轉化為區域貿易,直至兩者的貿易條件相同或對外貿易量降為零;如果對外貿易的貿易條件更優,則相反。而在兩種貿易的貿易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如果對外貿易的交易成本更高,它會把對外貿易轉化為區域貿易,如果區域貿易交易成本更高,則相反。由于在自然狀態下對外貿易交易成本要高于區域貿易,因此區域貿易在許多發達大國工業化進程中曾得到了先于對外貿易的大發展。
2、區域貿易與國際貿易的相互促進關系
2.1國際貿易促進國內區域貿易的發展 布羅代爾在對中世紀晚期近代初期歐洲民族國家全國性市場形成的歷史詳細考察之后得出結論:對外貿易的繁榮通常是統一的民族市場最終誕生的前奏……從地區市場發展到全國市場,把幾個范圍不廣,幾乎獨立且往往頗具個性的經濟區連為一體,不是自發完成的,統一的國內市場既是在政治意志的強制下,也是在資本主義商業擴張尤其是在遠程對外貿易的強制下才得以完成的。
2.2區域貿易量擴大促成的企業規模經濟能改變產品的國際競爭優勢 隨著國內區域貿易量的增加,國內企業的生產規模增大,企業規模經濟降低單位產出的平均成本,為提高價格競爭力提供基礎。價格競爭力提高后,在其它條件特別是非價格競爭力不變的情況下,不僅會增加別國產品進入本國市場的困難,而且一國原來即使在國內市場上難以和別國產品相競爭的產品,也有可能成為出口產品,從而獲得新的國際競爭優勢,改變競爭優勢的國際分布。
如圖1所示,AC為某種產品的平均成本曲線,假設國內、國外企業都采取成本定價原則,A國在獲得規模經濟前的t點,國內產品價格是P1,而W國該產品價格是P0,P1>P0,A國在W國進入其市場的交易成本低于(P1-P0)時,仍將進口該產品;而當A國通過區域貿易,在t1點獲得了規模經濟后,其價格降至P2,P2
關鍵詞:紡織環境競爭力配額國際貿易
根據WTO《紡織品與服裝協定》的規定,從2005年1月1日開始,在全球范圍內取消配額限制,紡織服裝產品可以自由進入任何國家或地區。這個被業界稱為“后配額時代”的來臨,讓許多人士興奮不已,認為這一重大“利好”將極大促進我國紡織出口貿易的發展。然而,情況真有那么樂觀嗎?
環境競爭力將成為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
多年來,國際紡織服裝貿易受限于配額制度,增長幅度緩慢,盡管具有比較優勢,但我國紡織服裝出口的市場空間也長期被嚴重擠壓?!昂笈漕~時代”的來臨,短期內可能對紡織服裝出口有利,但中長期未必效果明顯,因為影響紡織貿易增長的因素并不只限于配額制度。WTO經濟研究部不久前就了關于紡織服裝業取消配額后的研究報告,預測表明:在配額取消后,即使在美歐兩個巨大市場,中國紡織品的份額平均只能增加13.5%;同時,由于國內貿易秩序欠佳及惡性競爭,市場份額的擴大并未帶來效益的增加,如紡織出口大省江蘇2003年對美出口激增125%而平均價格卻下降了41%。另一方面,出于對中國紡織服裝業巨大產能、具有明顯價格優勢的恐懼,一些世貿組織成員曾試圖延長配額期限,盡管該圖謀基本無法實現,但這些成員今后肯定會想方設法利用各種技術壁壘或區域自由貿易對我國紡織服裝產品出口進行阻撓。出于環境保護和市場保護的需要,配額取消后,西方發達國家將對進入本國、本地市場的紡織品實施嚴格的環保認證及有害物質檢驗認證制度。
可見,“后配額時代”的來臨,對我國紡織品出口貿易提出了新的挑戰。從長遠來看,只有更加注重人體健康和周圍環境質量、對環境保護較為有利的“綠色紡織品”,才能贏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單純具備價格競爭力而沒有綠色通行證并不能鑄就紡織貿易的輝煌,唯有提升紡織環境競爭力才能有效獲取通往國際市場的“通行證”。
環境競爭力對“后配額時代”紡織貿易的沖擊
隨著環境競爭力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重視,環境因素對外貿進出口的影響也日益加強,進入“后配額時代”的紡織貿易將帶有明顯的“綠色”印記,擁有價格和質量優勢而缺乏環境競爭力的我國紡織貿易將面臨極大挑戰。
紡織環境競爭力缺失的現狀堪憂,現實的“利空”沖淡了“后配額”時期的“利好”。縱觀影響紡織環境競爭力的諸要素我們不難發現,我國紡織環境競爭力現狀令人堪憂:紡織產品本身離生態標準相距甚遠,產品從原料采購、生產、銷售、消費使用直至廢棄回收處理的整個過程即產品的生命周期還很難完全達到綠色環保要求。
紡織行業創新機制缺乏,加上對環境競爭力認識薄弱,導致紡織貿易原有的價格競爭力被不斷削弱、甚至優勢不再。近年來,理論界關于“入世”及2005年取消紡織品配額后對我國紡織服裝業的影響、相關產業政策調整等的研究較多,但涉及紡織貿易與環境競爭力關系等問題的探討卻少之甚少。面對席卷而來的綠色浪潮,紡織業界缺乏足夠的敏銳性,對于生態紡織的概念、紡織生態標準等尚處于被擠壓和被動接受的狀態,紡織行業環境創新機制創立明顯滯后。環境競爭力的缺乏,最終在國際市場上弱化了價格競爭力,使紡織貿易原有的競爭優勢被不斷削弱、甚至優勢不再。
西方揮舞環境競爭力利刃構筑“綠色壁壘”,不僅使我國紡織品貿易面臨“自囿壁壘”和“它設壁壘”,原有的價格優勢也會成為西方實施“反傾銷”的借口。一直以來,我國紡織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很明顯的價格優勢,然而面對愈來愈多的“綠色貿易壁壘”,我國紡織品貿易正在慢慢地喪失原有的比較優勢,而且由于環境競爭力的缺失,一定程度上使原有的價格競爭力與非價格競爭力成為歐美發達國家限制我國紡織品進出口的借口及包袱。
紡織經濟外部性效應突出,環境成本高企,使經濟效益與環境競爭力形成“減耗循環”。由于行業技術水平的限制,我國紡織企業提升環境競爭力還缺乏最基本的技術保障?!禣EKO紡織品標準100》對紡織成品布或服裝中苯乙烯的含量要求不超過5PPB,而我國企業受技術條件限制甚至還難于檢測和控制PPB級的物質。同時,由于設備陳舊、環保及工藝技術落后、措施不得力,紡織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的外部效應愈發突出,這樣,不僅紡織行業環境競爭力水平得不到提高,還將導致外部社會成本的上升,形成環境競爭力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互相減耗的惡性循環。
綠色開發能力不足,綠色營銷渠道不暢,環境競爭力的培育與提升不能貫穿于產品生命周期的全過程。當前我國研發和生產具有高附加值的環保紡織品的能力不足,政府和企業還沒有建立起綠色紡織品生產、銷售、消費者偏好等市場信息網絡,綠色營銷活動嚴重滯后。
紡織企業“綠色管理”不得要領,環境認證意識淡薄,加上我國現有環保法規及標準欠完善、不匹配,制約了紡織環境競爭力水平的提高。
促進“無配額”紡織貿易的對策建議
后配額時代,我國紡織企業既要繼續增強價格競爭力,更要注重提升環境競爭力。
充分認識到提高紡織環境競爭力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建立和完善我國紡織環境標志制度。首先應參照OEKO-TEXSTANDARD100等歐美標準,加緊制定出與紡織行業配套的環保法規和標準;應主動與那些實施了環境標志而又對產品環境問題特別重視的國家或地區建立聯系,吸收并借鑒其先進經驗,對不能適應國際市場要求的紡織標準體系進行改進與完善,力求與國際標準靠攏并接軌,實現雙邊或多邊環境標志的相互認可,力促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走向世界。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通過“有保有壓”的戰術安排為紡織企業提升環境競爭力提供政策支持。政府應鼓勵和引導紡織企業實現由傳統型向環保型的轉制,給予環保紡織類企業一定的出口傾斜政策;通過發放一定額度的環保補貼,降低環保紡織品的單位成本;可在紡織行業建立風險投資基金和綠色激勵基金,提供減稅減負、低息貸款等財政貨幣優惠政策;政府可以在資金、技術、人力資源、市場開發等方面,支持環保型紡織企業的污染整治、生產線的改造以及環保紡織品的開發、研制等工作。
加強并完善紡織行業協會和環境組織的監管、服務職能,可在協會中建立紡織行業環保信息中心,關注《多邊環境協定》(MEAS)的最新進展,及時研究環保標準的國際動態,建立相應的預警機制,為紡織企業提供咨詢指導服務,創造良好的信息環境。
嘗試建立“環境成本內在化”制度安排,將紡織行業單純為環保的“末端控制”轉變成為提升行業整體環境競爭力的“過程管理”。有效降解“外部性效應”是提升紡織環境競爭力的制度保障,有必要界定環境資產的所有權,對環境資產進行合理定價,堅持“排污者付費原則”,以成本壓力推動紡織環境競爭力的提升。
紡織企業自身應該樹立環保觀念,積極研發綠色紡織品和生態服裝,實施以出口為導向的“綠色紡織”發展戰略。紡織企業應在生產技術、生產管理、經營理念等方面向“綠色”靠攏,在產品開發設計、生產、包裝、運輸、銷售及回收處理等各環節注意環境問題,將環境因素視作提高產品競爭力的制高點;推廣實施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標準及相關認證工作,將“先污染后處理”的模式轉變為“零污染生產”模式;實施“綠色營銷”,結合價格競爭力,將紡織行業比較優勢轉變成綜合優勢,為企業贏得長遠發展的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