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07:32
序論:在您撰寫教師專業發展途徑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論文摘要:教師的發展是教育發展的前提或基礎,沒有教師的發展,素質教育就是一句空話,也談不上有教育的全面發展。改革開放30年來,江西高中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專業發展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也存在許多問題,如學歷合格率低,專業水準不高,職稱結構不合理,教育理念與手段滯后等。筆者認為,改變這種狀況需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構建教育科研機制,鼓勵教師進行教學研究;注重教師反思習慣與能力的培養,建立教師主體的發展體系;加大政府投入,改善學校軟硬件設施;構建良好的學校內部支持系統,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加快師范教育改革,培養適應素質教育的高素質高中教師。
改革開放以來。江西省普通高中教師隊伍建設得到了很大的加強和發展,至2008年底,專任教師有47512人,整體素質明顯提高。但從新課程對教師提出的要求看,江西省的普通高中教師隊伍還不盡如人意。首先,從教師隊伍的現狀看,學歷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根據我們最新統計,高中教師的學歷合格率為86.6%。在具備合格學歷的專任教師中,有相當部分是為“順應”國家對教師學歷達標的要求,通過上世紀90年代末到本世紀初實施的“三溝通”教育而突擊完成的,其中“學”非所用者不在少數。另據我們調查發現,有48.6%的教師把教師作為養家糊口的職業,僅有9.3%的教師將其作為專業或事業。
本調研.筆者在全省選取了l0個經濟發展狀況不同的縣市高中學校作為樣本.通過座談和問卷等形式對學校進行現場調查。座談和問卷的主要內容包括對教師繼續教育的必要性認識;教師業務發展的主要方式;教師使用教學資源及信息技術情況;教師的學生發展觀;教師的課程觀及對學生學習評價的理念和策略:教師對新型教學方法采用的認識與實施等,以期深入了解全省高中教師的專業發展情況。
一、調查情況與分析
調查采用座談、問卷與實地考察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在查閱有關教師專業發展文獻資料的基礎上,通過問卷收集數據,然后進行歸納和分析處理。在調查中.采取教師自評的方式填寫問卷.問卷內容共包括30個項目,調查對象為10個樣本市、縣、區的20所城鄉高中教師。問卷采用分層抽樣法,共發放問卷1021份,收回980份,其中有效問卷953份,占93.34%。
從教師的年齡結構和學歷結構來看,教師的年齡結構比較合理.主要以中青年教師為主,占教師總數的73.8%;在學歷結構方面,城鎮高中教師本科率達到91.4%,其中,碩士研究生學歷(包括在讀研究生和參加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獲得結業證書)重點高中為11.6%;農村高中教師學歷合格率82.5%,碩士研究生學歷幾乎為零,??茖W歷比例占l1%,其余為中師學歷。需要說明的是,這里計算的本、??茖W歷均包含在職函授或脫產進修等方式獲得的學歷資格,城鎮高中教師中第一學歷為本科的比例不足55%,農村不到15%。
從教師的職稱結構和學科結構來看,高級職稱教師比例較?。绕湓谵r村高中高級職稱教師比例更小,大多數教師現有職稱為中級和初級,職稱結構很不合理。在學科分布方面,英語、語文、數學三個學科教師數量比例最大,配備較齊全,而政治、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等學科教師數量相對較少,并呈均勻分布態勢,美術、音樂、體育、信息技術等學科教師數量很少。甚至短缺。綜合實踐活動課和研究性學習課程教師基本上屬于零設置狀態。另外個別農村高中學校還存在著所教學科與所學專業不相符的現象。教師中94.7%畢業于師范院?;蚱渌麑W校,均取得高中教師資格證,在教學基本技能和教育理論方面有比較扎實的基礎。
從教師對繼續教育的必要性認識來看,教師自身有不斷提升個人能力的要求,有自我提高計劃的教師占87.5%,在本科學歷教師中.39.7%的教師有進一步提高自己學歷至研究生層次的愿望,47.8%的教師愿意選擇短期培訓形式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而專科及專科以下學歷者則愿意選擇函授等形式提高學歷。所有被調查教師認為自己有接受繼續教育的必要,不過希望形式能更加靈活方便,并且不流于形式;69.3%的教師對教育教學改革持肯定態度.對高中新課程的實施效果也比較滿意。但同時表示壓力很大。
從教師業務發展的主要方式來看,教師對自身素養的提高不僅體現在學歷提高上,一部分教師還經常參加各種形式的培訓,比如寒暑假期的培訓,對教材、教法的討論,教學觀摩和經驗交流,教師問的合作和自我反思,就自己的教學體驗撰寫論文與其他老師共同分享等等,但以縣或學校為組織主體的區域和校本培訓過少.遠不及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培訓。在這方面南昌市做得較好.市里和區域間組織的培訓達到年平均8.2次.且已常態化;多數教師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但大都停留在經驗總結的水平上,理論性不強,有明確科研意識的教師不足50%。
從教師使用教學資源及信息技術情況來看.城鎮高中教師獲取教學資源的途徑呈多元化,但以網絡和圖書館為主。農村教師主要通過教學參考書獲取,較少使用網絡和圖書館。被調查教師在運用現代教學手段方面的能力普遍不高,熟練掌握的比例不足46%,農村教師比例更低,不到30%。城鎮高中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平均占37%。而農村只占課時的9%,且網絡教學條件基本不具備。
從教師的學生發展觀、課程觀及對學生學習評價的理念和策略方面來看,93.3%的教師認為應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創造性人才作為教育的目標和發展方向,把學會做人和學會生存及學會學習和可持續發展作為學生發展的重要內容和評價的主要方面,這是對以往學生發展觀和評價體系的突破和發展,為學生的發展注入了理性的養分。但遺憾的是,由于目前學校內外評價機制的滯后和不完善.這種理性的學生觀和對學生的評價策略還更多地停留在觀念層面。在實踐中仍不能很好體現。
從教師對新型教學方法采用的認識與實踐來看.近95%的教師在教學中一切為了高考,仍以傳統的講授法為主,加班加點,實施題海戰術,新型教學方法如合作、探究等方法幾乎不用。但可喜的是已有27.6%的教師開始有意識地在教學中通過各種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以師生互動、實際操作、情境教學或實習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對問題的思考,直至問題解決,達到鍛煉學生能力的目的。另外。農村高中學校教師由于專業意識不強,加上學習環境條件不足,學習或培訓機會少,存在部分教師知識水準較低,結構不完整,知識老化,且知識更新比較慢,參加脫產學習和外出課程進修的比例不足10%,教育碩士如鳳毛麟角,專業不相符的情況也導致教師專業發展的知識底蘊不足.這明顯不適應當前高中新課程改革需要.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發展和教學目標的實現。
從教師的專業發展能力來看,教師專業發展能力不強,主要表現在教學資源獲取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較弱.79.7%的教師仍然靠教學參考書獲取教學資源.獲取教學資源的渠道單一.跟不上時代的要求和課程改革的需要:現代教育教學手段掌握不夠,利用較少;教學方法更新能力不足;反思意識淡薄,反思能力較弱,從事教育教學科研的能力有待提高。
從教師的專業情感來看。當前有61.4%的高中教師存在專業情感欠缺。由于高中課程結構、內容、評價、管理等變革大、要求高,教師普遍反映不適應,教學工作繁重,身心疲倦,壓力很大.職業倦怠感很強。有l1.4%的教師由于對新課程無法適應,失去信心,產生畏懼心理,存在不良情緒,缺乏職業期望和職業成功感。無法把教育教學工作當作個人價值實現的需要。
從教師的專業發展意識來看,有28-3%的教師其專業發展意識不強。被調查教師的專業發展程度不同.既有45~59歲專家型或經驗型的老教師,30歲正處于教師職業發展鼎盛期的骨干教師,又有20多歲剛畢業的新手。由于長期以來教師專業發展模式是外在于教師主體的發展模式.即“外控式”的教師專業發展,教師自身在其專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視,教師自主發展的意識淡薄,自主發展的能力低下,教師專業發展的自主性空間被剝奪.以至于47.8%的教師沒有明確的專業發展意識.專業自主性不夠,專業信念缺失或不足,64.7%的教師是在被動接受或適應著教育教學的變革而不是主動去迎接,這直接影響了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和速度。
二、思考與建議
教師的發展是教育發展的前提或基礎,沒有教師的發展,素質教育就是一句空話,也談不上教育的全面發展。國運興衰系于教育。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才素質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和重視。高素質人才的培養離不開高素質的教師。面對這一迫切的現實需求,世界各國紛紛開始將教育改革的重點轉向教師隊伍建設。把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作為提高教師素質、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發展的重要途徑。
教師專業發展指的是教師專業持續發展的過程.是教師不斷接受新知識、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及改善自身專業地位的過程,是外部客觀環境的支持與教師自身內部的努力相互作用共同促進的結果。一般來說,教師專業發展表現為兩種形式:教師個體專業發展與教師群體專業發展。具體地說.教師專業發展包含以下幾個層次:首先,教師專業發展強調教師作為教育教學的專業人員要經歷一個由不成熟到相對成熟的發展歷程。師范生畢業即獲得任教資格,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在教學上足以勝任,更不能說明他是一個成熟的教育教學人員。教師專業發展有一定的周期,也遵循一定的規律。其次,教師專業發展強調教師作為發展中的專業人員,其發展的內涵是多層次多領域的,既包括了知識的積累、技能的嫻熟、能力的提高,也涵蓋了態度的轉變、情感的發展。教師的專業化過程是教師專業素養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也是教師質量提高的過程。再次,教師專業發展是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教師專業發展首先離不開教師教育制度及教研制度的配合。更為重要的一點,教師專業發展離不開教師自身的努力教師專業發展歸根結底是教師主體的專業發展,是教師作為主體的主動發展過程。因此教師在自身專業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可忽視。最后,教師專業發展既包含教師個體專業發展,又包含教師群體專業發展。教師個體專業發展是教師群體專業發展的基礎,教師群體專業發展是教師專業發展的終極目標。教師專業是一個內在的包含著無數個體的群體組織,只有首先實現教師個體專業發展,教師群體專業發展的目標才有可能最終實現。
1.加強教育科研機制建設,鼓勵教師開展教學研究
“研究是教師產生新思想、獲得支持的最佳途徑。”教師專業發展的本質在于教師主體的專業發展。教育科研過程.是教師重新學習的過程。是使教師知識不斷更新,知識結構不斷改善并趨于合理的過程。教育理論與實踐表明.高中教師具有從事教育研究的能力基礎和優勢.知識結構較為完善,同時在教育實踐中,積累了許多有關教學情境的知識,對發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有著最真切的體會.能夠在教與學的互動中,解決新問題,實踐新理論,總結新經驗。進行教育研究,教師不僅可以改進自己的教學,提高教學水平.還是克服職業倦怠、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發展的有效途徑。學校要建立教師教育科研機制,加強教研組建設,做好校本教師培訓計劃,采取靈活多樣的培訓形式,如選派教師外出短期進修、舉行各種專題講座、交流研討、師帶徒活動、合作學習、課題研討、網上論壇等,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形成科學的教育教學觀念,尤其是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同時在實施校本培訓中也可以根據發展的需要隨時調整培訓的形式與內容,以真正達到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推動學校發展進而促進學生終身發展的目的。另外要加強校本教研制度建設,消除研究的神秘化,使研究民主化,轉變教師的職業生活方式.真正使研究成為每一一位教師的職業特征,在教學反思、改進行動中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尤其要鼓勵和引導教師抓住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開展研討工作,在研究中發展自主學習、主動參與的欲望,在研究中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注重教師反思習慣與能力的培養.建立教師主體的發展體系
反思是一個能動的、審慎的認知加工過程,是對個體觀念行為的再加工過程。反思性教學理論認為,反思性教學不僅可以使教師通過審視、反觀自身教育實踐,發現、分析并解決問題,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育實踐合理性,從而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反思性教學的過程還可以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因為反思的過程實際上是使教師在整個教育教學活動中充分地體現雙重角色:既是引導者又是評論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要成為研究者和反思型的實踐者.教師不僅要做教育教學的主體,而且要做教育教學研究的客體,把自己作為研究的對象,研究自身的教育觀念及實踐.反思自身的教學行為及教學效果。通過反思、研究,教師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同時形成對教育現象及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創造性見解,使自身真正成為教學和教研的主人,提高教學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動性、盲目性。而且,教學與反思相結合,還可以幫助教師在勞動中獲得理性的升華和情感的愉悅,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維品位,從而改革教師的生活方式,使教師體會到自己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誠然,教師專業發展離不開外部環境的支持,但同時不能忽視,教師專業發展歸根結底是教師主體性的專業發展。即“內發式”的教師專業發展。離開了教師內在的自身專業發展的積極性這一動力源泉,教師專業持續發展的目標就難以實現。學校要建立教師反思與自主發展的推動機制.打造一個“一切為了教師,為了教師的一切”的服務型教育管理系統,改變現有的封閉性和強制性管理模式,給教師專業發展以自,充分激發起教師專業發展的自覺性.使教師的成長由被動性轉向自覺性,由個別性轉向群體性。因為“人只有把自身的發展當作自己認識的對象和自覺實踐的對象。人才能在完全意義上成為自己發展的主體,獨立的自我意識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可以把個體對自身發展的影響提高到自覺的水平。”
3.政府要加大投入.改善學校軟硬件設施
由于高中屬非義務教育,政府投入少,很多學校在負債運轉.尤其農村高中.設備的添置與更新無法滿足新課程教育教學的需要。因此.政府要加大對高中學校教學設施建設的投人.加快圖書資料、網絡設備建設和高中教師隊伍建設,尤其對農村高中教師隊伍建設,要提供傾斜性的培訓政策.加大區域間的行動性區域培訓和校本培訓,縮短專業支持的距離,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針對數字信息資源匱乏這一問題,學校也可根據實際情況與其周邊的圖書館或信息服務中心達成協議.進行合作,即由這些圖書館或其他信息服務機構向學校提供各種網絡、數字和圖書資源。這不僅可以解決學校資金緊張的困難,也可使信息資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既可節約社會資源.又可為師生發展提供獲取豐富教學資源的平臺。另外,可由地方政府牽頭,縣域內高中學校結對子,成立教師專業發展協作體.建立教師流動機制,形成資源共享,發揮各縣優質教師資源的帶動作用,促進農村高中教師專業發展。
4.構建良好的學校內部支持系統.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的專業發展要基于自身和學校的具體情況,植根于教師職業的應然需要,學校要注重喚醒教師在專業發展中的自主意識,確立教師在學校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通過探究、反思教育教學實踐。最終促成教師專業發展,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要使這一目標真正化為行動,除了靠內驅力以外,還要靠外在機制的保障。一要建立人性化的彈性學校管理制度。教師專業發展勢必要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來規范約束,但由于教師專業發展的個性化和自主性等特點,要求學校相關規章制度避免“剛”性.體現一定的彈性和靈活性,具有人性化的特點。同時學校要加強對教師的心理輔導或疏導工作。避免因高考壓力和實施新課程給教師在專業發展方面帶來不良心理或消極情緒。二要改進教師評價制度。傳統的評價是評價者對教師的獎懲性的、終結性的、靜態的評價,是外在于教師主體的評價,教師在評價活動中處于被動的地位,不利于發揮教師的積極主動性,也不利于教師的專業發展。
為了更好地發揮評價在教師專業發展中的作用,應對傳統的評價制度進行相應的改革,改變傳統的獎懲性評價,實施發展性評價。同時在評價主體上,凸顯教師的主體地位,由教師自己來評價自身的專業發展情況。自我反思、自我評價是發展性教師評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師通過自評、互評,找到問題.明確方向,獲得發展的動力。另外,教師評價方案的形成必須結合教師教育教學、教育研究的實際和教師本人的情況,形成個性化的教師評價方案,有針對性地提出每位教師的改進建議、專業發展目標以及進修需求,充分挖掘教師的潛能.更好地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主動創新。
一、.產生職業倦怠,自主發展專業的積極性不高。
新課改對中學歷史教師的角色定位、專業發展等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使得教師在短時間內感到過度的負荷和角色沖突的不適應,而這種沖突和不適應又使教師產生了過高的職業壓力,從而進一步加深了教師的職業倦怠情緒。職業倦怠的教師常常會滿足于現狀。同時,他們會用消極、悲觀和漠不關心的態度和行為對待職業和自身發展。這種不思進取常常會造成教學能力低下,久而久之,他們就會有一種低個人成就感,無意也無力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質量,即使是“偶有為之”,積極性也不高。
二、.知識結構狀態與歷史課程改革要求存在明顯的差距。
長期以來,歷史教師的知識結構存在著明顯的缺陷,其中相對固定的“史實”和“結論”過多,與其它學科知識的有機聯系欠缺。更為重要的是,這種知識結構具有一種靜態的特質,過于固定化,具有這種知識結構的教師,其歷史專業知識的獲得和更新大都依賴于比較消極的外部給予。一些歷史教師,長期以來就是圍繞著一本教科書教學,教科書以外的內容知之甚少,更不必說對相關學科知識的了解。而在新的歷史課程實施過程中,歷史教師如果簡單依靠原有的知識結構進行教學,就會出現各種困難和矛盾。
三、.應試教育的評價標準使得教師無心實施新課改理念。
新課程理念要求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要求中學歷史教師迅速走進新課程,改進原來習以為常的教學方法、教學行為和教學手段。這些理念無論是對教師還是對學生都是有益處的。但是,在實踐中不少教師發現:這些理念僅僅是口號而已。因為在課改后,仍有許多學校評價學生的標準還是學生的考試成績。同時,學生的成績也是評價教師是否優秀的一個重要標準。所以,應試教育不改變,評價教師和學生的標準不改變,又怎么實施呢?
二、課改后中學歷史教師專業發展的方向和途徑
中學歷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對提高歷史學科的教學水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培養專業化教師就成為當今我國教育發展的一個趨勢。歷史教師要適應新課改的需要,必須建立健全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機制。這個過程艱巨而復雜,需要從以下幾個方向和途徑努力。
一、.通過自主學習激勵歷史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要實現專業發展,如果沒有淵博的知識和相應的能力,就如無米之炊,無源之水。教師只有不斷加強自主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內涵,才能促進自己的專業發展。在新課改后,歷史教師必須努力掌握三方面的知識,即扎實的歷史專業知識、寬廣的其他學科知識、豐富的教育科學知識。因為教師具備豐富、廣博的知識,不僅能在新課程教學中擴展學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歷史教師在研究歷史教材和歷史讀物的同時,還要閱讀歷史理論著作,關注最新的史學研究動態,積極與其他歷史教師或歷史研究人員進行交流,廣博地汲取其他學科的知識,從其他優秀教師的交流中體會與汲取。歷史新課標要求教師勤于學習,廣泛涉獵,使自己不僅有豐富的學科知識,更有廣闊的文化視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一旦把這些學習內化為自己的自覺行為,教師就會從中感受到樂趣,并得到成功的喜悅。
二、.通過教學反思促進歷史教師專業發展。
教學反思是實施新課程教學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技能要求,也是提升歷史教師素質的重要途徑。在歷史學科中要真正地實施反思性教學,必須養成自覺反思的意識,知曉在教學中反思的內容,并懂得在教學中反思的策略與方法。如:(1)教師采用教學日記的形式,把當日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產生的亮點、疑點、難點、盲點、弱點等中的某一點或幾點,及時準確地記錄下來,深入反思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改善的對策及預期可能生成的結果。(2)在同行會診中反思。當教師在長期的歷史教學實踐中,取得一定的成績,積累一定的教育教學的經驗之后,往往會出現教學水平的停滯不前,其中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教師犯經驗主義錯誤、不思進取、教育觀念老化,等等。通過同行會診,教師能找到教學水平下滑的現象的主要癥結所在。(3)在學生反饋中反思。通過學生反饋的有效信息,從中獲取改進教育教學方法的信號;通過反思學生,明確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的目標任務是否完成,學生是否能夠獲得他們期望的意義。反思性教學拓展了歷史教師的發展空間,讓歷史教師成為研究型學者,從而促進其專業化發展。
三、.通過校本研究帶動歷史教師專業發展。
校本教研作為一門科學,涵蓋的內容極其豐富,其根本目的在于激發教師的教研積極性,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因此要讓歷史教師了解校本教研的價值所在,幫助他們提高校本教研的意識,樹立在校本教研中主動發展的自信心,激發他們主動參與校本教研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校本教研的工作氛圍。歷史教師在教研組中通過集體備課、相互聽課、集體討論等活動方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同伴有效互助,實現經驗共享,使每一位教師都在過程中學習,在過程中進步。
校本教研的發展在于建立一個長效機制??梢园鸭訌娦1窘萄凶鳛樘岣邭v史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內容,形成與新課程相適應的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實施多項管理,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而教師是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首要校本資源,充分利用和發揮這一重要教育資源,強化校本教研能夠帶動歷史教師的專業發展。
四、.通過教育部門、學校支持推動中學歷史教師的專業發展。
在事物的發展中,內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外因也是不容忽視的。中學歷史教師要實現專業的發展,除了具有強烈的自主發展意識外,各教育部門、學校也必須給予實質性的支持。在中學,存在著一個很普遍的問題,即只重視語數外,對于史地等學科關注得很少。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就是教育部門相關政策的偏差。一個人的全面發展除了學好語數外,還必須有其他知識的熏陶,其中歷史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就是培養學生各方面素養的一個有力途徑。所以作為教育部門,應該努力為中學的歷史教學提供各種保障。
學校是教師工作和學生學習的場所。在以往的教研中,我們都關注學校對學生發展的影響,而忽視了學校對老師發展的影響。要實現中學歷史教師的專業發展,學校就要積極支持,努力提供各種可能的條件。首先,學校要營造良好的歷史學習氛圍。只有大家都意識到歷史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歷史教學才能走上一個新的起點。其次,學校要努力為歷史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實質性的發展條件和機會。如加強歷史教研組建設;組織專題講座;舉辦理想課題研究和優質課比賽;構建促進教師學生發展性評價體系,建立適應新課改要求的教師培訓模式等。所以機制保障也是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有效途徑之一。
關鍵詞:語文教師 專業發展 途徑
隨著近幾年來小學教學改革的發展和推進,作為教學改革實踐者的小學教師的專業發展也日益受到關注。但是通過近年來對小學語文教師教育的一些研究表明,目前小學教師教育或發展存在著諸如教育方法單一、發展理論不科學和發展途徑較為局限等問題?;谖覈W教育的基本國情,目前我們的小學語文師資隊伍龐大,但是總體素質和教學力量卻相對薄弱,師資培訓力量不足,現有的教師發展途徑很難從根本上解決教師發展的問題,基于這種情況,實現教師的自主發展必然成為小學語文教師發展的必經之路。
教師自主發展指教師通過自主學習,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實現教學與科研水平動態、循環、可持續發展的過程。隨著小學教學改革的逐步推進,對小學教師的專業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教師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勢在必行,而教師尋求自主發展,顯得尤為重要。下面筆者結合自身發展的實踐,就小學語文教師如何自主實現專業發展提幾點看法:
一、要不斷培養教師自身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小學教學改革一直把培養創新型、應用型的教學人才作為改革的一個重要目的,提高小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專家認為教師的創新思維能力的高低對于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而目前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欠佳,筆者認為,這與教師的教學理念、思維能力尤其是創造性思維能力較低有著直接關系。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是小學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而作為改革實踐者的教師更應該在專業發展中提升自身的思維創新能力。因為對學生進行創新型教育的前提是教師本身具有廣博的專業知識和跨學科知識,教師通識是教師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基礎。教師需要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甚至是一些跨學科知識,盡量能夠做到學科結構多樣化,并能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更多更有效地融合其他學科的知識,促進學生全方面的發展。
二、要實現教師自主
教師自主一般認為就是教師擺脫束縛的自由,它是教師自自主職業發展的一種能力。教師的自我發展提倡自我發展終身化,要求教師對教學不斷反思,不斷更新知識,積極尋求同事的幫助,以教師和學習者的雙重身份不斷發展自己,且教師本身應該成為學生終身學習的榜樣。教師自主發展在外國受到高度重視,這對我國教師的專業發展也在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教師的自主學習是實現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途徑,而教師學習的核心部分是教師作為學習者、教學實踐的受訓者或教學專家對自己教學經驗進行批判性反思。從具體的教學經驗中發現問題,通過批判性反思,上升到理論高度,然后回歸到教學實踐對理論進行驗證,這是一個循環的過程。
我們提倡教師可以通過個體學習和合作學習實現來實現教師自主發展,教師可根據所教授的課程成立教學和學習共同體。學習共同體成員可以進行集體備課,相互聽課、評課,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小組討論,集體反思教學,定期舉辦教學研討等,這樣不僅有助于構建具有團隊合作精神的教師文化,實現資源共享,還可以幫助教師提高教學反思能力和終身學習意識,從而實現教師的共同發展。
三、要不斷提高教學研究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除了傳授給學生相關的學科知識外,還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教學研究促進教學并實現教師的專業發展。教師需要不斷地創造知識,而不是單純地傳遞別人已經創造出來的知識,同時,對于教師來說,每一個教室都應該是一個不斷創新知識的工作場,每一個教師都應該是教育科學研究團隊的成員,教師本身不僅是外部研究者的研究對象,更應該是研究者。要提高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必須解決好以下兩個難題。
第一,教學研究形式。研究形式多樣化,包括開展小組合作研究,建立科研課題組,或根據各自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專長成立教學科研團隊等,在學科帶頭人的領導下定期開展科研交流活動。
第二,教學研究內容。教師有別于其他行業的從業者,也不同于研究機構的科研人員。鑒于教學本身的特點,教師的研究更應側重教學實踐研究而非純理論研究。教學研究應該有別于其他理論研究,教師的研究對象與內容應該是教學活動及教學活動的主體,即學生與學習,教師與教學,以及教師發展等,研究目的不應該局限于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更應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
由于教師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比如,有些教師具有天賦,可能不從事任何科研活動,卻是受學生歡迎的好老師;而另一方面,某些老師可能具備很強的科研能力但教學效果卻不盡人意。因此,應根據具體情況來評價教師,不能一刀切。小學教師實現專業發展的理想狀態就是能把教學科研能力和教學實踐能力有效地結合起來,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并在教學實踐中驗證理論,最終實現教師的專業發展。
教師的專業發展是動態、連續、持久并貫穿整個教學生涯的過程,也應是終身學習、不斷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提出質疑并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的自主發展是實現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本文通過對教師自主發展進行探討,希望大家加強對小學教師發展進行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從而從整體上提高小學教師的專業素質,推動各方面的教學改革,最終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關鍵詞: 語文教師 專業素質 專業發展 途徑
隨著母語教育全球化時期的到來,語文教師越來越成普遍關注的焦點。語文教師自身的提升將推動語文教育改革的發展和語文教育質量的提高。為滿足不同學生成長中的不斷變化的教育需求,更好地辦好語文教育,提高語文教師的專業素質和促進語文教師的專業發展將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關注點。本文從教育反思、及時“充電”與“實戰演練”三方面的內因,以及建立學習共同體和實施發展性教師評價兩方面的外因來研究語文教師專業素質和專業發展的途徑。
一、發動內因
所謂語文教師的專業素質主要是指較系統的文化知識和語文學科本體性知識、技能技巧方面的素質,以及語文教育理論與語文教學實踐方面的素質。語文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一個不斷提高的過程,即語文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增長專業能力的持續過程。
1.教育反思
首先,不斷地反思自身是否有正確的教育理念。語文教師不僅要教學生“立言”[1],而且要教其如何學會做人――做一個獨立思考、質疑和評論的現代公民。語文教師要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指向對學生終極關懷的培養,而不再是指向急功近利的、目光狹隘的應試教育。
其次,不斷反思自身是否具有深厚的理論修養。當前語文教育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語文教師的理論修養問題。語文教師理論修養的缺乏直接制約著語文教育的發展。[2]因此,語文教師要不斷地反思自己是否建立起系統的語文課程觀,即反思自己是否學會了現代教育學、現代心理學和現代語言學等方面的知識,并將它們融會貫通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
再次,不斷反思自身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判斷一個語文教師的專業素質和專業發展是否得到提升主要是看其語文學科本體知識和能力方面,以及語文教育教學知識和能力方面是否得到有機的共同發展。語文教師在高師院校中文系學過的知識與掌握的能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被遺忘,或落后過時,有的甚至成為其專業素質提高和專業發展的障礙。因此語文教師應反思自己在語文專業知識和能力的哪些方面需要提升、彌補甚至改正。反之,如果一味地滿足自身的專業現狀,并停滯不前,那是絕對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具有專業素質的語文教師的。只有在不斷反思學習中,及時汲取語文學科深層的養料,語文教師才能形成更為有利于自己教學的專業知識和能力。
最后,反思自身是否在學習專業知識和能力之余,做到加強“外聯”。譬如,以班級或興趣小組為單位展開對當地的地方文化與民俗的涉獵研究,語文教師跟當下的作家、詩人及書法家進行對話,而不要僅僅局限于教材教法的研究。
2.及時“充電”
隨著語文課改的推進和發展,唯有語文教師做到及時“充電”,完善自身的學科專業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更新教育教學管理觀念,才能擁有強大的知識背景和語文學科專業知識結構。除此之外,還要及時補充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包括哲學、美學、經濟學、自然科學和社會學等多方位的知識,才能獲得廣博的知識,擁有深邃的知識儲備。
3.“實戰演練”
實踐出真知,因此語文教師還要經過嚴格的“實戰演練”。教師本著“以學論教,教為了促進學”的理念,從學生真正的需要出發,在原生態的課堂中,將教學反思后所獲得的經驗、及時充電后掌握的知識和能力一起深入地運用到語文教學中,與學生展開友好平等的對話,既不迷信權威,又不盲目依賴已有的經驗,而是敞開心扉,以好奇和渴望的眼光發現真實課堂教學中的點點智慧之花,與學生共同成長進步,這樣才能最終成為學生學習的真正指導者和促進者。通過這樣的反復實踐,教師重新認識課堂教學的本質之后,才能真正促進自身的專業素質提升和專業發展。
發動內因既是一個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又是教師專業素質提升和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正是在“反思―更新―鞏固―再反思―再更新―再鞏固”這樣一個無限往復、不斷上升的過程中,語文教師的教育理念、理論修養、專業知識和能力等方面才更趨于成熟,語文教師才得以從一個層次提升到另一個層次。
二、借助外因
1.建立語文教師學習共同體
基于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學習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途徑。[3]因此,建立語文教師學習共同體是語文教師專業素質提升和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目前,大多數語文教師還停留在“單打獨斗”的狀態,并不利于語文教師群體的專業素質提升和專業發展。因此,我們有必要建立語文教師學習共同體。其目的就在于擴大語文教師的活動范圍,開拓認識視野,營造一種促進其專業素質提升和專業發展的良好的外部氛圍。語文教師學習共同體由語文學習者及助學者共同構成的語文學習團體,他們之間經常進行溝通和交流,共同完成語文學習任務。通過不斷的相互學習、交流和啟發帶動,語文教師會做到取長補短、知識共享,不僅在學習知識方面受益匪淺,而且在激發創新靈感方面成績卓著。語文教師在這種互惠性和互動性的學習共同體中,不僅能夠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而且將促進自身專業發展。
2.實施發展性教師評價
要真正促進語文教師的專業素質提升和專業發展,我們就必須確保其專業素質和專業發展的有效性。語文教師在提升其自身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方面處于一種瓶頸狀態時,一種新型的教師評價制度――發展性教師評價可以給予其必要的促進。它擯棄了傳統評價的弊端,作為一種評價理念,其核心就是促進教師的專業素質提升和專業發展。實施發展性教師評價將可以從教師專業結構的幾個組成部分(包括激發專業熱情、堅定專業信念、完善專業知識和能力、明確專業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塑造專業服務精神等方面)來促進語文教師的專業素質提升和專業發展,可見發展性教師評價對促進語文教師成長具有重大意義。
三、結語
教育的蓬勃發展需要高水平的教師。由于語文教師擔負著造就自由、自立、自主的現代公民的光榮使命和神圣職責,因此關注語文教師的專業素質提升和專業發展已成為刻不容緩的現實問題。發動內因和借助外因二者將不失為提升語文教師專業素質提升和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在此基礎上,我們仍需繼續探索具有針對性的、有實踐意義的可行途徑。
關鍵詞:教學實踐校本教研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教師不斷反思、研究、實踐的過程。在實踐過程中,校本教研與教師專業發展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以教師專業發展為最終目的校本教研,對克服教師教育研究脫離實際的弊端具有重要意義。由此可見,選擇教師專業發展為切入點進行研究,是抓住了校本教研的重要問題,能夠使研究更加深入有意義。筆者通過細致搜尋,在各類網站上搜尋到多篇與兩個關鍵詞相關的文章。各學者從宏觀微觀上多層次、多分角度論述相關內容,對校本教研和教師專業發展做了深層次的詮釋,對本研究剖有啟示意義。下面筆者將就部分研究分類別作以文獻論述。
白昊(2005)在《教師專業發展視野中的校本教研》一文中,從教師專業發展這一深刻視角入手,試圖在深化校本教研的理論認識基礎上,對校本教研如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專項問題上作一番闡述。該文章以“反思性實踐”研究成果做為理論基點,從這一新維度進行探索,從而推動理論發展,并對實踐產生了一定影響。但文章偏于理論研究,因此對時間的指導比較宏觀,無法具體實施。并在創新上深度不夠,有牽強之嫌。并由于文章研究內容所限,其他如保障機制、阻力因素等許多相關內容未涉及,不夠全面。[1]
喬軍(2007)在《推進校本教研建設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一文中探討了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的相關問題。文章以校本教研建設為切入點,來探求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途徑和方法。該研究采用文獻資料法、經驗總結法、案例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等方法。圍繞“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的核心要素,來開展校本教研的研究,并以推進新課程實施為目標,把立足點放在解決課改實驗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上,著眼點放在新課程理念與教育教學實踐的結合上。[2]
雷自自(2010)在《基于校本教研的教師專業發展研究》一文以教師專業發展的校本取向為著眼點,用以追尋作為校本基礎的校本教研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文章以甘肅省蘭州市實施校本教研的9所學校為研究對象,設計了中小學校本教研情況調查問卷,尋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策略建議。但本研究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的限制,使得研究的深度不夠,對于如何使校本教研更加有力的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還不能夠形成系統有效的策略。[3]
張慶玲(2007)對高中二、三年級的物理課堂教學為例進行了問卷調查,在進行問卷調查、統計分析,以及對校本教研理論分析和實踐總結的基礎上,引入了新的創新點,以學生反饋機制來保障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從而使教師在活動中的專業成長具有持續性。但文章研究只是初步引入此機制,還有很多尚待解決的問題如:學生反饋機制運行過程中的途徑與方式的探索、學生反饋機制的監控和評估功能如何實現等等。[4]
龔躍華(2006)在《校本教研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一文中對此有另一種解讀:該文章從教師專業發展這一理論視角入手,試圖在深化基本理論認識的基礎上,就校本教研是如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問題作一番闡述。作者分別從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深入分析了校本教研事如何讓對對教師專業發展促進的,最后就如何讓建立良好的校本教研支持系統,如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出了較為可行的建議。但研究更多的是一種理論上的探究,還缺乏明晰的實證研究的支持,又限于篇幅與研究條件,有些地方的論證深度不夠不足以支撐全文。[5]
馬忠麗(2008)《校本教研與教師專業成長互動關系的研究》一文中以蘭州市某所學校作為研究對象,并以 llyx 作為案例,在 llyx 校本教研和教師專業發展的經驗了解的基礎上,對如何才能有效開展校本教研來更好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如何通過教師專業成長促進校本教研的質量以提升以及二者實現互動的基點和路徑作了深入的研究。通過訪談了解到llyx在校本教研和教師專業成長的互動中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及取得成就與存在問題,并對此進行分析,找出借鑒價值并探索一條在校本教研中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可行路徑,為我國當前新課改的順利推進提供了的參考依據。但是限于單個學校的研究,其影響意義有待考究。[6]
由此可見,校本教
與教師專業發展的相關研究雖然起步不久,但憑籍高速發展的教育時機以及校本理論的滋養,其強盛的生機與活力慢慢展現出來。但通過文獻梳理我們也可以看出諸多文章中多偏于理論探究,而實踐的操作性構想及建議不多,且可操作性實施困難重重;大部分研究中創新力不足,諸多方面論證深度不夠,有牽強之嫌;大部分實證研究由于調查時間及地域有限而無法進行深入調查,不夠完備系統。
參考文獻:
[1]白昊.教師專業發展視野中的校本教研[d]貴州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2]喬軍.推進校本教研建設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d]天津師范大學教育碩士學位論文.2007
[3]雷自自.基于校本教研的教師專業發展研究[d]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4]張慶玲.完善校本教研——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5]龔躍華.校本教研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d]湖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6]馬忠麗.校本教研與教師專業成長互動關系的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作者簡介:
>> 對農村英語教師專業成長的幾點建議 提升農村教師專業素養的幾點策略 農村學校新教師專業技能提升的困境與出路 教育信息化對促進農村學校教師專業發展的思考 對農村學校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思考 對新疆地區學前雙語教師培訓的幾點思考 推進南疆地區農村學校數學雙語教學的必要性研究 農村學前班美術教育的幾點建議 關于促進邢臺市農村學前教育規范化的幾點建議 當前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突破的幾點建議 對提升農村學生語文素養的幾點認識 教師的專業情意 農村學校教師專業成長路徑探析 校本研修――農村學校教師專業發展的新途徑 關于我國農村學校的教師專業發展現狀 談談農村學校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 淺談農村學校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管理策略 教學反思對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 對農村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的幾點認識 對教師專業成長的幾點認識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局.新疆統計年鑒[Z].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2(9).
[4]劉楨.解讀古蘭經[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
[5]祖拜熱?艾尼瓦爾.維吾爾族家庭教育及其傳統文化傳承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6]李全勝.新疆區域經濟發展與大學生就業研究[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1.
【關鍵詞】高職學院;體育教師;專業發展;影響因素
高職體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體育教師是高校體育改革和發展的主要力量。高職體育教育的研究是基于高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的現狀問題,主要從年齡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教師的來源結構和外聘教師等方面進行分析和研究。體育教師專業發展既有教師主觀的影響因素,又有客觀的外部條件的制約。分析影響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因素可以為體育教師專業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我國高職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狀況如何,在國內這方面的實證研究還是比較缺乏的。鑒于此,本研究通過對重慶市27所高職學院在職體育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發放問卷270 份,回收有效問卷235 份,旨在了解高職學院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與影響因素,分析高職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優勢與不足,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1.高職學院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途徑
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主要包括外在途徑和內在途徑兩個方面。外在的途徑包括教師專業發展機構、教師在職學校、教育模式培訓機制。這種途徑不是直接提高教師專業發展,而是從宏觀上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方向加以調控,起到引導和推動作用。內在的教師專業發展途徑是指教師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過程,如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自主教學研究、終身教學意識等,它源自于教師自身的需要、以及自身對實踐的追求。
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途徑及方式目前在學術界沒有明確提出。在對重慶市高職學院校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調查中,可以看出影響專業發展途徑的現狀:教學觀摩、自學、各種教研活動、培訓進修、教學競賽、以教學促進科研、教學反思、攻讀更高學位等都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其中,教學觀摩和自學是促進高校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途徑,原因可能是第一,通過觀摩式的交流和學習,教師更容易在具體的教學、評價中得到直觀的經驗和認識,更能從教學觀摩過程中找尋出問題的來源和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也能在此過程中借鑒同行與同事的上課風格來更新本人的教學內容。第二,自學是所有教師都可以通過自身來進行學習和發展的過程,體育教師已經形成了終身教育學習的思想和氛圍。相對于其他方式的途徑來講,自學不受任何條件的限制,比較靈活多樣。體育教師的工作任務除了教學,其職稱的評定與體育科研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以教學促科研也是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但是,在體育教師此類人群中缺少專家型教師的領導,缺少提升教師發展的氛圍。
2.高職學院體育教師專業的影響因素分析
教師專業發展是一項長期的工程,主要受到個人、學校、社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由調查結果顯示,影響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專業發展活動的影響因素主要為學校條件限制;教師的職業理想受到沖擊,個人發展動力不足;學校的激勵機制不健全,抑制了教師內心蘊含的積極進取意識;科研素質和科研工作環境等。學校領導的思維和態度對提升教師專業水平也有很大的影響。
(1)學校的激勵機制不健全,抑制了教師內心的進取意識。選擇“學校條件限制”壓力的教師達到73.4%,學校條件是影響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關鍵性問題,統計的結果來顯示,39.9%的體育教師認為學校有促進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的措施,有32.7%的體育教師認為學校措施不落實或沒有,還有31.0%的體育教師認識模糊。其中衡量辦學的主要因素是可支配的經費多少和教學活動所需的硬件設施。
(2)教師的職業理想是其成長的動力要素和驅動力。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體育教師的職業理想受到沖擊,造成理想缺失。社會現實使相當一部分教師職業理想和教育教學行為出現了分化,體育教師個人發展動力不足。
(3)體育教師職業發展生涯中的“高原現象”使教師出現發展中的停滯。在影響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觀原因調查中發現,有的體育教師認為自己“工作經驗豐富”,有的認為“各方面素質己很強了”,所以忽視了自身的專業發展。這部分教師主要集中在具有一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和教齡十年以上的教師中,他們分別占到被調查總人數的91%和81.3%。
(4)長期以來,體育教師大多忙于教學與訓練,很少鉆研理論知識,重技術,輕理論。調查中顯示體育教師科研發展能力與教師專業發展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主觀上,體育教師自身專業態度存在一定問題,這種習慣與在學校學習體育專業時“重教育,輕研究”等觀念無不有一定的聯系。大部分體育教師不能堅持撰寫論文,即使有寫也難于發表。同時,在有寫論文的體育教師中絕大部分并不是主動撰寫論文,而是因為學校的各種評比與論文掛鉤。事實上,體育教師科研水平還受諸多因素的制約,高職院校起步晚缺乏體育科研方面的機構與指導,缺乏學科帶頭人,或科研氛圍不濃。其次教師其家務事繁雜,教學任務繁重,比賽繁忙也影響到科研的發展。
(5)在影響體育教師專業發展個人因素方面,經濟條件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對于工資收入不高的青年教師來說出去培訓一次對他們經濟造成一定的壓力,尤其是承擔養家育子重擔的教師更是這樣。
3.結語
(1)體育教師應該注重自我成長,堅持終身學習理念。加強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的學習,擴大自身的知識范圍。鼓勵體育教師積極參加各種培訓班和學術研討活動。促進體育教師知識的更新,提高競技運動科研能力。了解國內外的發展趨勢與動態,從而在教學中積極采取對策,提高和促進體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2)教師專業發展概念的出發點是教師,是在與環境相互作用中生存和發展的,因此,我們不能脫離教師所處的具體社會和學校環境來研究其發展。要推動體育教師發展,學校需要建立有活力的激勵機制,加強學術氛圍,培養學科帶頭人,形成一個科學術的體育團隊,提高體育教師對工作的興趣和專業發展的內在動力,鼓勵體育教師進行科研和學術出版活動,可以學習西方國家的先進經驗,如建立教師基金或尋求協會、政府多方面的支持,同時學院應該積極轉變職能,從管理轉向服務,改善教師的生活條件和待遇,提高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自信心。
(3)體育教師肩負著科學、有效地增強學生體質的艱巨任務,提高全民對學生健康的關注,社會必須意識到樹立強身健體的良好社會風尚是體育教師不容忽視的責任,使體育教師專業得到全社會的認可和尊重。
參考文獻:
[1]由文華,張黎;陜西高校體育學習評價現狀的調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