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06:49
序論:在您撰寫科技調研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本文作者:孫修楠作者單位: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教學內容及活動框架設計
課程學習采用學生自學市場調研指導書、小組討論、分組調研、角色互換等方式。學生每5-6人分為一組,每組以完成一個調研項目為任務(例如分組對不同的銷售群體和購買群體進行調查)。第一:前期培訓:學生在進入市場前首先必須要接受“企業員工制度培訓”、“職業道德培訓”、“市場營銷規范培訓”、“市場調研及預測培訓”、“安全保障培訓”并通過結業考試;第二:預演未來情境:通過視頻或企業管理人員及市場中的負責人介紹在市場中與消費者、銷售商溝通時可能出現的種種情況進行案例討論并模擬解決方案,達成一致后方能進入指定的市場調研地點,學生必須遵守嚴格的考勤紀律以及調研地點的管理規定和制度。第三:實施調研(含對訪談、問卷的方法及注意事項的人員培訓)(形式多樣,周期長、可反復):按照規章制度進入調研地點進行分組調研,調研內容包括1、市場宏觀調研;2、外部環境調研;3、銷售商調研;4、消費群體調研;5、產品的廣告信息調查;6、競爭對手調查;7、樣本的構成調查。所有的調查必須在經過允許的前提下實施,由被調研地點的負責人員等教師共同體分組分點進行監督,對違規現象及遇到各種特殊問題及時進行流動拍攝,在綜合實訓調研結束后的總結過程中可以回放,供討論并做成課件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應用;第四:初級調研成果展示:將每組的初級調研結果匯總通過信息宣傳欄展出,由企業中高層領導及技術骨干引導學生通過有效的市場信息分析產品生產改良措施和手段;第五:產品改良:根據改良方案進行實驗小試,并抽取部分實驗產品做精致包裝;第六:二級調研:將精致包裝的實驗品再次投入市場促銷獲得二次市場反饋;第七:市場開拓及預測:應用以上所有調研分析成果三次回歸市場,進行市場拓展,獲得同類型產品的調研信息及研發方案,并逐漸形成對市場動向的初步預測能力。第八:市場調研報告的書寫及答辯:學生個體提交個人感受,小組提交本組調研報告。教師共同體通過學生的成果描述以及過程中監測到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改變給出該次活動的評價陳述。
教學內容的具體實施
以上教學內容采用調研與實驗結合的方式展開,為期四周,共20個工作日,每個工作日分為具體的工作任務程序和任務完成后的小組學習討論兩個部分。例如:第1個工作日:1、教師共同體布置課程調研任務、要求、紀律;前期培訓;現場參觀,熟悉工作環境和崗位工作內容以及各項職責和管理制度;2、未來情境預演:由指導書共同學習探討市場研究的基本原理和處理過程、可能出現的案例分析及情境模擬;3、寫工作日記;小組學習與討論主題:崗位職責與“我,如何成為一個職業人”;4、制定初步的調研方案及不同的調研手段。第2個工作日:1、市場普查:外部環境調研和市場宏觀調研可作為最初的調研工作同時啟動,為后續調研提供相應的材料信息;2、小組學習與討論主題:確定重點調研、典型調研、固定樣本連續調研以及各種非隨機抽樣調研內容。并針對不同的銷售群體和購買群體制定出具體的調查問卷、訪談提綱。第3個工作日:1、深入調研。實施市場調研的基本模式,小組分別對各級銷售商、各類消費者進行問卷及訪談等重點和典型調研,并體驗固定樣本連續調研以及各種非隨機抽樣調研方式;問卷及訪談人員的短時培訓。教師共同體分散監督流動拍攝。2、小組學習與討論主題:重點調研和典型調研的問卷及訪談分析。第4-5個工作日:同上。第6-7個工作日:同上。第8個工作日:1、初級調研成果展示:將每組的初級調研結果匯總通過信息宣傳欄展出;2、小組學習討論主題:分析產品生產的改良措施和手段(由企業中高層領導、技術骨干及理論實驗教師引導學生甄別利用有效的市場信息實現)。第9-10個工作日:1、生產現場參觀實踐。進入產品生產企業實地參觀生產過程,根據市場調查和生產實景提出一些產品改良的合理意見;2、小組學習討論主題:分析產品生產的改良措施和手段。第11-12個工作日:同上。第13-14個工作日:1、改良實驗小試。進入產品生產企業實地參觀生產過程,將提出的合理化建議進行實驗2、小組學習討論主題:分析產品生產的改良措施和手段。第15-16個工作日:1、將小部分實驗改良產品精致包裝投入市場,由學生自己推銷并做出產品的市場反饋報告;2、小組學習討論主題:改良品的市場影響力。第16-17個工作日:同上。第18-19個工作日:市場調研預測專家、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成功的創業人士開設講座:市場動向的把握、市場預測及創業經歷。第二十個工作日:答辯。四、考核方法設計整個課程的實施中伴隨過程評價,由教師共同體制定具體考核方案表格,由專人打分,需要遵循考核原則:以考核崗位技能職業素養為重點,兼顧理論聯系實際。對專業技術技能的掌握采用現場提問和現場操作的方法進行考核,部分考核要求以組為單位合作完成。專業技術技能、出勤情況、勞動紀律、敬業精神、工作表現由教師共同體負責評定,占實訓成績的60%;體驗報告及答辯成績占實訓成績的40%。市場調研雖然不作為專業核心課,但也應給予一定的重視,市場調研的課程化設計不但使學生了解了市場競爭狀況和特征,鞏固了課程涉及的多項具體操作技能,更強調培養學生對產品生產、企業管理、市場銷售和社會效應的整體性意識,并逐步形成正確的產品定位及市場預測能力,為學生的就業提供更多的途徑。
摘要:怎樣才能讓學生既能動得了,又能動得好?才能達到討論的最佳效果呢?一、討論小組的建立要合理;二、調動學生的“思維參與”;三、討論的時機要恰當;四、討論的方法要科學;五、討論的氛圍要和諧;六、要培養學生“三會”。
關鍵詞:討論,“思維參與”,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跳一跳,能摘到”,“三會”,兩極分化。
《標準》基本理念第一條中用比以前更為明確的語言提出:“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同時新課程標準中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師應……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的經驗?!睘榱藢崿F學生能生動活潑的學習,能充分的展示自己,能在思辨中去探求新知,課堂討論便成了教學中實現這一理念的主要方法之一。
新課程實驗已經3年有余,對課改實驗,廣大實驗區的教師投入了滿腔熱情,付出了艱辛勞動。新課程給實驗區教學帶來了新氣象,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可喜變化。但是,隨著新課程實驗的深入,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也隨之出現,比如當前,課堂討論主要存在討論小組的設置比較隨意,討論時機把握的不夠好,討論方法不科學以及討論氛圍沒形成等問題,從而導致課堂討論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實際上沒有任何效果。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既能動得了,又能動得好?才能達到討論的最佳效果呢?本人結合我教學實際來談談體會!以便同各位同人共享。
一、討論小組的建立要合理
以往的討論一般按原先的座位同桌討論,或者是前后排的學生討論,這樣可能導致有的小組學習力量強,有的小組學習力量弱的局面,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習慣、性格、興趣、需要等因素加以分組,分組時不僅要重視學生智力因素的發展,而且要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每組各個層面的學生都應兼顧,這樣才能取長補短,同時教師可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讓學生討論,使每個學生生動活潑的、主動的發展。
二、調動學生的“思維參與”
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都是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實踐證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正如有的專家所說,“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的課堂教學”。
為此,應當創設情景,巧妙地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心理上的認知沖突,使學生處于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同時,教師要放權給學生,給他們想、做、說的機會,讓他們討論、質疑、交流,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辯論。教師應當給學生時間和權利,讓學生充分進行思考,給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讓學生放開說,并且讓盡可能多的學生說。條件具備了,學生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只有積極、主動、興奮地參與學習過程,個體才能得到發展。
三、討論的時機要恰當
對問題的討論應把握時機,過早學生的認知水平沒有達到最近發展區,學生找不到解決問題的切入點,白白地浪費時間而一無所獲。過遲學生對問題已基本弄懂,討論的意義不大。教師還應設計多層次的問題滿足各層面學生的多元需要,把握好學生思維的,及時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以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此外,討論時應把握“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則,在討論的效果上做文章。
四、討論的方法要科學
常見教師把題一呈現,便馬上讓學生討論,討論了兩三分鐘,教師便草草收場,只留于表面形式,沒有注重效果。教師不能由于時間關系,相互交流未充分展開就終結,應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廣大空間。在教學實驗中,我曾經把班上的學生分成三組,第一組對問題直接討論,第二組獨立思考,第三組先獨立思考然后討論,經過多次實驗結果發現:第三組學習效果最好,第一組效果最差。第一組的學生容易注意到別人的意見,思維活動受到了束縛,容易得出一些傾向性的結論;第三組表現在它的“預熱效應”上,學生有各自不同的思維活動,出現了多種解決問題的途徑,有利于學生積思廣益的學習。第三組的學生無論是在解決問題的途徑上、質量上都優于其它兩組。可見,討論的方法很值得推敲。
五、討論的氛圍要和諧
討論應營造一種氛圍,使每位學生不用擔心自己的意見被批評,而是堅信自己的觀點是受歡迎的,小組中的成員不是批評別人的意見,而是傾聽、補充、完善所提出的問題解決方案,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觀點即使錯了,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生才能真正明白問題的關鍵所在。只有這樣,學生討論起來,才心無疑慮,才能互相啟發,取長補短,不同層次的學生才能各有發展。
六、要培養學生“三會”
有的老師將小組合作理解為小組討論。我們經??梢钥吹竭@樣的教學場面:討論時,學生各說各的,有的學生不善于獨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別人的意見,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協。學生討論后,教師依次聽取匯報,匯報完畢,活動便宣告結束。
【關鍵詞】水輪機;可編程序調速器;人機界面;周期
為了保證水輪機中調速器工作性能、指標以及可靠性要求,最大限度的提升水輪機自動化技術水平,這就需要我們在工作中針對水輪機運行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急性處理,以可編程序控制器為標準進行研究,從而達到科學、迅速、有效處理水輪機運行故障的目標。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實踐,水輪機可編程調速器在應用中不僅具備了可編程序控制器本身的結構簡單、可靠性強的優點,而且極大的提高了水輪機工作經濟性和可靠性,為水輪機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水輪機調速器概述
水輪機調速器的品質、性能直接關系到水電站的運行安全、可靠與經濟性,同時更是決定著水電站社會經濟效益,是其科學、安全供電的基礎。水輪機調速器作為水電站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伴隨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各種相應的調速器控制策略和改進方法不斷涌現。尤其是在近年來,隨著現代控制理論的發展和計算機技術的普及,調速器調節性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其調節功能和控制功能得到大大完善和改進。整體來說,目前國內生產和使用調速器組要具備以下的特征。首先,目前國內水電站所選擇的水輪機調速器主要是以自適應變參數為主的;其次,核心控制元件均采用了可靠性強的微機控制芯片,只有少數企業和水電站采用了進口的可編程控制器、可編程計算機以及工業計算機作為核心控制元件;再次,水電站水輪機調速器在選擇中對于自我診斷和容錯功能的要求十分強烈;最后,水輪調速器在選擇中功能完善,除了轉速控制外還要根據用戶需要來設置一定的功率、水位和流量控制等新功能。
二、水輪機可編程調速器應用中存在的若干問題
水輪機可編程調速器是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應用到水電廠工作中的一種現代化調速設備,它在應用中是在原來水輪機調速器的基礎上引入可編程控制器,進而形成了一個結構簡單、可靠性強的新設備。但是其在正常運行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具體如下。
1、人機界面
數字調速器所擁有的人機界面普遍采用了計算機顯示器、鍵盤型式來顯示的,鍵盤和顯示器在通常情況下都是采用自制產品,這就使得產品的可靠性得不到有效的保證,同時顯示器上顯示的信息和內容十分稀少,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水輪機調速器的正常運行和功能的發揮,甚至是影響到水輪機調速器功能的發揮。但是其在簡單的功能上能滿足水電站日常工作要求,能夠作為水輪機轉速、流量、水位控制的主要策略。近年來,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和觸屏技術的產生,以觸屏為主的人機界面逐漸代替了原來的鍵盤形式的界面,這種界面的出現使得界面組合形式變得更加生動、合理,大大減少了因為鍵盤而占用的顯示端。另外,觸摸屏與可編程序控制器相同,其在應用的過程能制作出相應的控制策略和方式,從而滿足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它在應用中有著使用方便、控制范圍廣、應用限制小的優點。
2、采樣周期
可編程序控制器與傳統的工業微機操作器相比特點突出,它是在可編程序控制系統的基礎上,根據水電站實際工作和運行情況設置合理的用戶程序,由這種用戶程序在運行中進行工作,從而完成一個循環和處理。在工作的過程中,程序的每一次循環都是一個掃描周期,其掃描時間的長短是程序根據當前的運行狀態決定的。因此,每次執行程序的過程中都是由不同程序共同開展的。
PLC的基本工作方式是在每個掃描周期開始前,CPU將全部輸入端的狀態讀入輸入映像寄存器,并將該狀態保持到下一個掃描周期,故在每個掃描周期內,無論輸入狀態是否變化,在輸入映像寄存器中的內容都不會改變,直到下一周期才重新刷新。而每次執行結果也都寫入輸出映像寄存器,待掃描周期結束一并輸出。
3、通訊功能
現代數字調速器之中,其中的通信功能是其中的一個重點基礎功能。通常情況下,水電站監控系統本身主要是通過中控室之中的上位機系統、現地控制單元等部分所構成。所以,調速器通常情況下都是直接使用的TS232串口通信形式或者是RS485串口通信。如確有必要,可采用RS485。對于PLC來說,標準的RS232和RS485模塊皆有配置,并且已有標準的通訊協議(采用開關設置或軟件編寫),FX2N采用軟件設置,A 系列采用硬件開關設置,現地控制單元根據此協議對PLC直接讀/寫便可和調速器實現通訊功能。長控所PLC調速器推薦通訊接口為RS232,因此,對于PLC調速器來說,通訊功能不是問題。
4、故障處理
4.1機頻故障。機頻是調速系統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它也是最為關鍵的測量體系,如果說一個測量系統在運行的過程中產生故障,那么整個調速系統本身也必然無法投入到整個系統運行當中。同時,不管是空載還是開機運行狀態的水輪機,它在操作的過程中一旦產生故障,必然會給整個設備的運行造成威脅,甚至是影響到設備的效益。在計算中,它呈現出的呈現空載開度同時將調速器轉出空載裝置之外,并且進行故障信號處理。
4.2隨動系統故障。4.2.1在非并網工況的情況下,應當要直接將調速器輸出調整為零,防止調節器在這一期出現長時間的過速運行或者是低速運行現象,此外,還應當要發出相應的隨動系統故障警告信號,但切忌不能夠在這期間切換到手動操作模式,否者就會直接導致機組長時間的處在低速運轉以及過速運轉的情況發生。4.2.2并網發電工況時,隨動系統故障最好切手動,同時發故障報警信號,提醒盡快處理故障,以免突甩負荷過速。需要說明的是, 故障處理分析適合任何計算機作為調節器的數字調速器。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由于可編程調速器設備在水輪機的調速器之中占有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提升可編程調速器在運行過程中的可靠性,就必須要針對其中各個部分加以調整,采取更好的技術形式加以代替,完善各方面功能,這對于可編程調速器的可持續發展來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郭智俊,程遠楚,賀秀儒,朱亞軍.水電機組PLC轉速信號裝置[J].自動化與儀表,2006(03)
[2]姜楠,趙維.介紹一種水輪機調速器殘壓測頻信號預處理電路[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21)
關鍵詞:象牙雕刻工藝;象牙原材料;技藝傳承
1 中國牙雕工藝的發展歷程
(1)中國牙雕工藝的歷史進程。
中國象牙雕刻歷史,可追溯到7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就已經懂得使用陰刻、鏤雕,甚至圓雕等技法來創作,后又出現透雕和鑲嵌。
商代牙料豐富,象牙雕刻盛行,作品風格華美細膩。匠人們采用鏤刻、彩繪、染色加之鑲嵌等技法,使作品色彩艷麗、對比強烈,其婀娜多姿與典雅莊重的青銅工藝相映生輝。西周牙雕沿襲商代,凝厚結實簡樸典重又區別于商代的華麗繁密。它的圓雕器物注重立體感,浮雕器物層次變化比較復雜。周代的牙雕主要作為飾品裝飾在戰車、家具、王室貴族的乘輿以及精美的文房用具上。
秦因牙材匱乏,由“就地取材”至“外出覓材”,賴達官貴人的顯貴斗富維系,與春秋戰國時代的自給自足形成反差。漢代海上貿易頻繁,象牙來源除東南亞、印度之外,還來自非洲。漢代牙雕以線刻、淺浮雕為主,但也有個別作品采用深浮雕、鏤雕手法,造型別致生動,刀法質樸。
唐繼隋后,與周邊國家的交流促進了牙雕藝術的繁榮和題材的開拓。到宋時皇家有手工作坊-文思院,文思院下專設象牙作坊,每年大量進口象牙,牙雕規??涨?。wWW.133229.Com因城市經濟和海外貿易的發展,宋元之后的象牙雕刻,雖是王榭堂前燕,百姓之家亦可見。
明清牙雕工藝枝葉繁茂,南北兩派工匠鍛造了中國牙雕史上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輝煌篇章。“天下熙熙,皆為象牙來,天下攘攘,皆為象牙往!”為其寫照。
(2)中國牙雕工藝的地域特征。
廣州為南派代表。廣州得通商口岸之便,象牙原料豐足。以鏤空技法獨步天下。鏤雕象牙球為其一絕。象牙球又稱“鬼工球”,整塊牙料鏤空成多層,每層厚薄均勻,轉動自如。1915年巴拿馬國際工藝博覽會上,日本和中國同時送展象牙球,評委將兩個象牙球放進水中煮,結果日本用膠粘合的象牙球遇水而裂,中國象牙球完好無損。另一絕藝是象牙編織。在特定溶液中軟化象牙后劈成薄片,再打磨編制。品種有象牙席、宮扇等。因耗工費時,難度極大,作品價值連城。
北京為北派典范。因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故,作品堂皇高雅,靜穆大氣,有皇室氣質、王者風范,以宮廷牙雕為主。題材則多為古裝仕女、人物、山水、花鳥,做工細膩,具繪畫筆意,裝飾精細瑣碎,著色填彩均有章法,在康熙、乾隆兩朝達到頂峰。制作上流于炫耀技巧,精細繁復。至道光、咸豐后,國勢衰微,漸見消亡。
牙雕工藝興于商,衰于秦,后又復興于唐宋而盛于明清。故從整個中國牙雕發展歷史看,它的繁榮衰落與國勢天賜密切相關。
2 中國牙雕工藝的發展現狀
象牙有“有機寶石”的美譽?;瑵櫖摮喝缬瘛⒓y理細密規則,易受刀,用以雕刻精巧的器物。可怕的是象牙的巨大價值為大象種群帶來了屠戮的命運。
上世紀80年代,歐美國家熱衷于象牙首飾,在日本,象牙被制成各種工藝品和日用品,如筷子、佛珠、茶具、日本樂器三味線、鋼琴鍵盤、首飾、印章等。中東的石油富豪們用象牙做建材裝飾豪宅。大量耗用象牙使國際市場上每天的象牙交易量竟超1噸,對非洲象的濫捕濫殺使得野生象群急劇減少,象牙價格飛漲。牙料在解放前3美元1公斤,從2004年至今,價格已經翻了4番,達到每公斤850美元。偷獵者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虐殺從一開始就成為他們天然的選擇,他們用斧子殘忍地砍掉大象的頭部,再抽取出象牙,巨大尸體被丟棄在原地的血腥凄涼的場面令人毛骨悚然。由于獵殺泛濫,非洲象與亞洲象早已被cites(《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為瀕危野生動物物種。
象牙雕刻藝術與物種保護的目標發生沖突,中國的牙雕業不可避免地遭人詬病而地位尷尬,前景渺茫。禁止象牙貿易,牙雕業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原料斷檔始終是懸掛在牙雕行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北京牙雕廠自1990年以來就只能用1990年前進口的庫存原材料生產,幾年之后僅存的不到20根的牙料用完后也許就要停產。因無牙可雕,廣州牙雕大師馮少俠的女兒馮惠盈今已不知所終,北京象牙廠員工從最盛時的800多人銳減到今天的40多人,北京和廣州兩大象牙廠慘淡經營,許久都未能招募新人。不復當年牙雕名列北京民間工藝的“四大名旦”——牙雕、玉雕、景泰藍、漆雕之首的輝煌往昔。
3 牙雕藝術的未來
首先是生產原料問題。目前,尚能從事牙雕工藝的唯有廣州大新象牙廠和北京象牙雕刻廠等八家企業,主要是靠庫存少量象牙維生。藝人們被迫利用河馬牙、猛犸牙、魚牙、駝骨材料等其他動物的齒骨來替代生產和貿易。早在19世紀,德國商人就在南美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發現了一種被稱為“象牙椰子” (corozo nut,棕櫚科:phytelephas macrocarpa)的植物,其胚乳曬干后色澤質地美如象牙,硬度同為1.5,被稱作“植物象牙”,據說能替代象牙材料。但最近國際已摒棄了死板的“禁牙令”,允許從自然死亡或者因病射殺的大象身上獲得的象牙貿易,象牙雕刻藝術又現一線生機。日本成為唯一被允許進行象牙貿易的國家,可以一次性從南非進口60噸象牙。由于動物保護主義者稱中國為世界上最大的象牙走私目的國,中國的象牙貿易請求卻未獲通過。
其次,象牙雕刻專業人才的培養未受足夠重視。比材料更珍貴的雕刻技藝同樣遭遇冷峻現實。一個入門者,通常要三至五年才能夠掌握象牙雕刻的技術,要想雕刻出真正的象牙藝術品,還需經過十年左右歷練,再想小有所成,就得殫盡竭慮嘔心瀝血付出一生。牙雕大師的藝術生命十分短暫,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需把一生中最美好的青年時光都花在學習上,步入中年才能有所進益,從事完成高品質的作品。及至晚年,手顫眼花已不堪勝任精雕細琢。一件精美作品的完成,快則幾月,慢則幾年!因此牙雕業成品率不到10%。新人不濟,導致從業人員的老化非常嚴重。僅有的幾位牙雕大師年齡均在50歲以上。目前,國內高校也無象牙雕刻專業,美院培養的學生在實踐上也無法適應生產要求。此外,象牙不但硬而且脆,雕起來與木骨等其他材料的手感有很大不同,雖和木雕和牙雕相似,但即便是紫檀、花梨木等質地硬度和象牙相類的硬木,也缺乏象牙的韌性。用象牙可以雕出昆蟲纖細的觸角,凌空顫動,其他材質則無法實現。牙雕的高超技藝還需要經年累月的實練,由于象牙原料緊缺,給新人提供練習用的邊角余料都極為有限。照此趨勢發展,等到現在從事牙雕的人退休,缺乏新鮮血液加注的牙雕業,或許就將謝幕成為歷史了。
此外,在這門高難度的行業中有著極為嚴格的行規,不輕易傳授外人,收徒亦有嚴格的限制,傳男不傳女。如要拯救這項瀕危絕技,政府必須加大扶持力度,藝術大師也應打破陳規與政府通力協作,盡可能利用現有科技手段收集整理匯編牙雕工藝技能的第一手資料,記錄保存牙雕工藝的制作流程,工藝技巧,以供后人學習傳承。
4 結語
從物種保護的角度來看,在市場需求旺盛,象牙工藝品價格直線上揚的今天,似乎無法去勸說偷獵者良心發現放下屠刀,而無疑應該摒棄依賴野象生命與鮮血滋養的象牙雕刻工藝,但從藝術的角度出發,這門技藝是當之無愧的國之瑰寶,它是世代能工巧匠心血與智慧的凝結,它的衰亡同樣令人痛惜。這確實是一個兩難的選擇。f•卡特在《表土與人類文明》中寫道:“文明之所以會在孕育這些文明的故鄉衰落,主要是由于人們糟?;蛘邭牧巳祟惏l展文明的環境”。人類要走出窘境的道路只有一條,這就是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遵循自然界平衡的法則,在保護和攫取之間尋找一個新的交匯。當新一代的象牙工藝品以耀人眼目的姿態出現在世人眼前的時刻,我們依然可以看到野象群悠然自得地徜徉藍天白云之下,我們才將擁有一個更加和諧的生存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校師生 本科 畢業設計(論文) 調查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47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5)11-0051-03
畢業設計(論文)是實現專業培養目標的一個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與其他教學環節相輔相成,構成一個完整的本科教學體系。教育部于2004年專門發出通知,要求各高校加強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加大改革力度,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然而,由于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加、高校擴招帶來的資源緊張和管理難度的不斷增大等原因,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出現了下滑的趨勢。[1]同時,論文購買、、偽造數據等問題的曝光,以及學士論文抄襲剽竊[2]等學術不端現象的發生,使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訓練和培養學生理論思維和實踐能力的作用受到社會質疑。江蘇省教育廳高度重視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教學工作,各高校也紛紛采取措施,加強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各環節的管理。作為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教學工作主體的高校師生,對畢業設計(論文)的認知和行為將直接影響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質量。為此,本文采用問卷調查與實地訪談相結合的方法,分析研究江蘇高校師生對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的認知、行為和需求,為加強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教學改革工作提供決策參考。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文章以江蘇省普通高校2014屆本科畢業生為問卷調查對象,自行設計問卷,采用判斷抽樣的方法,于2014年3月~5月先后在南京郵電大學、鹽城工學院、常州大學、江蘇大學、南京財經大學等多所高校,以及南京市大學生招聘會現場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調查對象基本情況、師生在畢業設計(論文)上的時間精力投入、溝通交流、認知態度,以及學校畢業設計(論文)教學條件保障等。共發放問卷1300份,回收有效問卷1183份,問卷有效回收率91%。調查對象中,男生占53.2%;理工類、經管類、文史法哲教育類、農林醫藥類學生分別占46.1%、34.1%、11.7%和5.9%,藝體等其他類別學生較少。運用SPSS建數據庫,對大學生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認知、行為與需求進行統計分析。
同時,在南京郵電大學、鹽城工學院和江蘇大學對教師進行實地訪談,共訪談教師17人,其中,男教師11人,女教師6人;教授6人,副教授10人,講師1人;受訪教師的專業類別主要為理工類和經管類。
二、主要結果
(一)對畢業設計(論文)的認知態度
對大學生的問卷調查顯示,60.9%的調查對象認為本科最后一年最重要的事情是實習或找工作,其次是完成畢業設計(論文)和復習考研,這分別占18.5%和17.5%,還有約3.1%的調查對象選擇通過補考等其他事項。盡管對畢業設計(論文)重要性認識不足,但調查對象中,74.1%的調查對象認為有必要開展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工作,認為無所謂和沒必要的分別占15.2%和12.7%。在教師訪談中,教師普遍認為有必要開展畢業設計(論文)教學工作,畢業設計(論文)是對學生所學理論知識的應用。一位教師在訪談中說:“有必要開展畢業設計工作,多一個教學工作流程。”
同時,問卷調查對象對畢業設計(論文)從選題到定稿的預期完成時間差異較大,平均值為64.2天,標準差為50.6天,預期時間分布為:1個月以內占37.4%,1~2個月占25.3%,2~3個月占16.4%,3個月及以上占20.9%。而對畢業設計(論文)的預期收獲,鞏固專業知識居首位,占71.8%,其次是訓練科研能力,占51.0%,再次是提高寫作水平,占49.9%,認為能增加交流能力、師生了解、團隊合作和接觸社會現實的比例在30%~40%之間,只有3.8%的人認為沒有收獲(詳見圖1)。
圖1 大學生對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的預期收獲
(二)畢業設計(論文)前期準備
本科畢業設計(論文)作為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大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理論和技能,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是前期理論知識和專業實踐積累的綜合體現。在1183名調查對象中,16.3%的調查對象沒有課程設計 / 論文寫作經歷,61.4%的調查對象沒有參加過競賽實踐活動。在有前期課程設計 / 論文寫作或競賽實踐活動經歷的調查對象中,參與課程 / 競賽訓練次數不多(詳見表1)。在日常學習中,只有25.8%的調查對象經常關注搜集相關學術論文資料,60.7%的調查對象偶爾關注,13.6%的調查對象幾乎不關注或從沒留意。調查還發現,41.9%的調查對象參加過畢業設計(論文)寫作指導講座 / 課程,其中,認為很有幫助、有幫助和有點幫助的比例分別為6.9%、27.8%和55.9%,只有9.4%的調查對象感覺說不清或沒有幫助。
表1 調查對象參與課程 / 競賽訓練情況
(三)畢業設計(論文)寫作情況
調查時,93.7%的調查對象已確定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教師,確定方式以師生雙向選擇居多,占47.8%,其次是統一指定,再次分別是學生選教師和教師選學生,還有2.1%的學生不知道是如何確定的(詳見圖2)。指導教師的職稱以高級職稱居多,教授和副教授各占30.9%,講師占30.7%,助教占0.7%,另有6.8%的學生不知道指導教師的職稱。實地訪談結果表明,各高校、同一高校不同院系導師確定方式不同,有低年級就實行導師制的,有雙向選擇的,也有統一指定導師的。通常參加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項目或學科競賽項目的學生會繼續跟著指導教師做畢業設計(論文)。
圖2 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教師確定方式
調查對象的畢業設計(論文)選題主要來源于導師指定和自身興趣,兩者分別占37.8%和36.0%,來自導師科研項目的占15.0%,來自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項目的占6.4%,2.6%尚未確定,其余來自暑期社會實踐項目等其他選題。在畢業設計(論文)寫作中,學生與指導教師的溝通方式多樣化,以當面指導為主,占69.7%,電話指導和網絡信息比例相當,分別占31.4%和30.0%,尚有0.8%的調查對象未與指導教師聯系過。訪談中,教師也表示:“與學生的溝通方式主要有網上、信息、電話、QQ交流”。學校對畢業設計(論文)從程序、選題、字數、格式、參考文獻、外文翻譯等方面均有明確的要求。
(四)主要問題
學生撰寫畢業設計(論文)中存在的最主要問題是時間投入不足,這占調查總體的57.1%。其他突出問題有:不知如何寫論文,占44.5%;外語翻譯困難,占29.3%;自己重視不夠,占24.6%;經費設備有限,占22.5%;缺乏教師指導,占20.7%;不知如何選題,占17.7%;抄襲/同學,占3.3%;其他的如專業知識不足等,占0.3%。對突出存在的時間投入不足、不知如何寫論文兩類問題深入分析表明,不同專業類別學生之間差異顯著。理工類學生自認為時間投入不足的比例最大,文史法哲教育類學生次之;而農林醫藥類學生不知如何寫論文的比例最大,文史法哲教育類學生次之(詳見表2)。實地訪談結果表明,盡管多數高校明文規定每個教師最多帶6~8名學生畢業設計(論文),但有的院系由于師生比偏高,存在一個教師帶20多名學生的情況,加之教師課程教學、科研活動繁忙,導致無暇顧及學生畢業設計(論文)。訪談中,教師也多次提到“現在的學生不重視不努力,論文質量下去了,日常教學也是”、“畢業設計(論文)質量最主要取決于導師的責任心”。
表2 不同特征調查對象主要存在問題的列聯分析
注:*表明在0.05顯著水平下存在顯著差異
(五)需求分析
問卷調查顯示,學生最希望指導教師在研究方法、知識運用和創新思維三方面予以指導,選擇比例分別為39.9%、38.0%和30.2%,而選擇需要格式規范方面指導的比例僅為12.8%。實地訪談顯示,教師最大的需求是學校優化管理、認定實踐競賽指導教師工作量、打通實踐競賽與畢業設計(論文)。目前,多數高校采用或即將采用畢業設計(論文)管理信息系統,實現網上過程管理,但在網上提交材料的同時往往需要教師提交紙質材料,教師認為“系統、紙質材料都用,工作量大,沒有體現優勢”。有的高校,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項目或學科競賽沒有工作量,教師坦言“沒有工作量,教師積極性不高”。同時,打通實踐競賽與畢業設計(論文),有利于學生在前期積累的基礎上深入研究,撰寫高水平畢業設計(論文)。教師表示“有了前期投入,后期好做多了”。
三、結論與建議
切實加強畢業設計(論文)教學改革工作,是提高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環節。針對本次研究中高校師生對于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的認知、行為、存在問題與需求,結合相關研究文獻,提出對策建議如下。
第一,加強教育,深化學生對本科畢業設計(論文)重要性的認識。
盡管74.1%的調查對象認為有必要開展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教學工作,但對于畢業設計(論文)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只有不到兩成的學生將完成畢業設計(論文)列為大四學年最重要的事情,超過三分之一的學生認為只要一個月時間就可以完成畢業設計(論文),由此造成大學生對畢業設計(論文)的時間精力投入不足。而相關研究表明,整個過程沒有三四個月踏踏實實地工作,很難做出高水平的畢業設計(論文)。[3]因此,學校、教師要加強教育,使大學生思想上高度重視,處理好實習/找工作、考研和畢業設計(論文)三者間的關系,為高質量完成畢業設計(論文)提供必要的時間精力投入。
第二,夯實基礎,強化學生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理論與實踐能力。
一方面,有41.9%的調查對象參加過畢業設計(論文)指導講座 / 課程,且九成以上的參與者認為指導講座 / 課程對畢業論文(設計)有幫助;另一方面,六成以上的學生沒有參與過競賽 / 實踐活動,近兩成的學生沒有課程設計/論文寫作經驗,導致學生前期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準備不充分,缺乏撰寫高水平畢業設計(論文)的能力。借鑒基于研究方法論課程、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三個環節構建的本科畢業論文訓練體系[4],建議高校將課程論文常態化、學年論文制度化。同時,打通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項目、暑期社會實踐,以及各類學科競賽實踐活動與畢業設計(論文)的關聯,使畢業設計(論文)建立在一個更高的起點上。
第三,優化管理,發揮教師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引領與監督作用。
充分發揮指導教師的指導作用,是學生順利完成畢業論文(設計)的基本條件和質量保證。[5]高校要優化畢業設計(論文)教學環境,一方面加強師資力量,另一方面精簡管理程序,減輕教師負擔,保證教師有充足的時間精力投入到畢業設計(論文)指導工作中。同時,應認定教師指導學生實踐競賽活動的工作量和業績,充分發揮教師的教學積極性。與此相應,教師應進一步加強高校人才培養的責任意識,鼓勵學生深入實地調研,開展原創性、應用型研究工作,在畢業設計(論文)各個階段積極主動發揮作用,根據不同專業類學生需求和各階段工作特點,及時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
[ 參 考 文 獻 ]
[1] 楊水根.應用型高校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改革探討[J].當代教育論壇,2008(6):78-79.
[2] 何方永.高校學士論文抄襲的原因與反思[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11):68-70.
[3] 薛彩霞.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存在問題及質量控制措施[J].高教論壇,2011(11):56-58.
【摘 要】新聞教育需兼顧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指導下,地方院校應用型新聞人才培養轉向已成趨勢。地方新聞院校面臨業務型師資匱乏的困難,“傳媒人士進課堂”成為彌補師資的重要舉措。圍繞這一議題開展的調研表明,這一校媒合作頗受學生歡迎,已經初見成效,但各新聞院校還應在師資遴選、合作模式和合作系統化建設方面進行細化和完善。
關鍵詞 校媒合作 地方新聞院校 應用型新聞人才 “傳媒人士進課堂”
“崇高的新聞理想與高尚的職業道德、廣博的知識、嫻熟的職業技能是新聞教育的三塊基石?!雹佟耙匀藶楸尽钡慕逃砟钫J為,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教什么和怎樣教都要適應學生的發展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造力。當今,人才市場競爭激烈,媒介技術更新快,全媒體背景下“一專多能”的全能型新聞人才成為熱門需要。新聞院校人才培養分層、轉向已成趨勢。
杜威認為,教育是經驗的改造和改組,他提出了“從做中學”的著名命題,美國的“以實務訓練為本位,以社會科學為依歸,以人文主義為目的”②的教育模式一度成為兼顧兩種價值取向的新聞教育的成功樣板?!霸诿绹髮W從事新聞采寫和編輯教學的教授中,具有豐富實踐經驗者是最受學生歡迎、最成功的老師。新聞從業經驗,成為聘任新聞教育工作者的先決條件?!雹鄱嗄陙?,大力吸引業務型師資進課堂,也是我國新聞院校充實師資的重要舉措。
一、調研的緣起
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鼓勵積極擴大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規模。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副司長陳鋒認為“按照社會需求,研究型大學應是少數,經濟社會發展更需要大批的應用技術型人才?!雹芙逃扛辈块L魯昕于2014年3月22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發出的“教育部將把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職業教育類型轉變”⑤這一信息,給地方院校新聞人才培養轉型提供了最新依據。
地方新聞院校開始大力引進業務型師資。這一方面力度最大的措施莫過于“傳媒人士進課堂”。這里的進課堂是指讓傳媒業界的人士擔任高校新聞學專業學生的專職教師,從事常規性教學活動。
應用型新聞人才培養改革應尊重學生意愿。為此,本課題組對在校新聞類專業學生進行了關于外來師資意向的問卷調查,對專職教師和高校管理人員進行了訪談。
二、調查統計情況
此次調查對象為豫東南某新聞與傳媒學院學生。該學院有過“傳媒人士進課堂”的嘗試,應屬有參考價值的調查對象。該學院共有新聞學、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后文簡稱為新聞、播音、編導)三個專業,四個年級的本科學生,其中新聞學專業學生數為338人(大一99人,大二91人,大三70人,大四78人),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542人(大一110人,大二129人,大三146人,大四157人),廣播電視編導專業627人(大一139人,大二138人,大三184人,大四216人),全體學生人數為1557人。由于總體取樣規模太大,故抽取樣本進行統計分析;根據學號進行隨機抽樣,每個專業和年級隨機抽取15%的樣本,然后發放問卷。調查共調查問卷234份,其中無效問卷11份,回收有效問卷223份。
調查問卷分為兩個部分,一是調查學生對已有的“傳媒人士進課堂”的措施的認同情況。
針對是否從“傳媒人士進課堂”的校媒合作中受益的問題,223份問卷中,選“是”、“否”、“說不清”的人數為149人、36人和38人,分別占被調查人數的66.8%、16.1%、17.0%,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肯定了“傳媒人士進課堂”的教學效果。針對有無必要在今后繼續采取這一措施的問題, 223人中,186人認為很有必要,占83.4%,31人認為有必要,占13.9%,6人認為沒必要,占被調查人數的2.7%。由此可見,學生對“傳媒人士進課堂”的繼續實行予以肯定。
二是就“傳媒人士進課堂”的具體操作性調查學生意向。
首先,學生們更歡迎業務型的師資。不同專業期待人數比例從40.5%以上到80.3%,遠遠多于對理論型和兼有型師資的需求。其次,不同專業關注教師業務技能人數的比例均在65%以上,遠高于對理論水平和人格魅力等其他要素的關注。再次,學生更傾向于來自正規媒體或是與媒體相關專業如傳媒公司師資,期待人數比例均在45.6%以上。在教學內容上,學生們主要期望傳媒人士主講專業業務課,各專業期待人數比例均在65.8%以上。在教學形式上,55%以上的學生期望教師長期、定期授課,并“按正常課表進行”,85.6%的學生渴望走出傳統課堂,去戶外、實驗室和傳媒人士單位學習和鍛煉,尤其是播音和編導等技能性需求更強的專業。
三、訪談結果
調研者采用小組座談和個別訪談的形式,運用“頭腦風暴法”讓學生對“傳媒人士進課堂”進行評價,從中看出了這一措施有不少尚待改進的地方。
1、學生反饋
一是傳媒人士的教學能力有所欠缺。一些學子表示,許多外聘教師確實業務技能很強,但表達能力、教學方法、對學生心理和課堂氣氛把握等方面不如專職教師,這些新聞業務技能外的因素比較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
二是分段上課安排不盡合理。同一門課程,在校專職教師和傳媒人士共同擔任,課時安排對半或幾幾開。有學生反映兩位授課風格不同的老師在授課時會出現內容重復或遺漏,理論和實踐脫節的情況,甚至會由于授課思路不一致導致課程體系混亂。
三是實踐鍛煉的機會不夠。
四是主講課程開放性和前瞻性不夠。傳媒人士所授內容多為面向傳統媒體的采、寫、編、評、攝等,而關于新媒體運作、技術等的課程太少,無法契合新媒體時代的新聞人才培養需要。
五是授課內容拘泥業務本身。學生們普遍對手把手地直接學習和鍛煉采、寫、編、評、攝等技能感到滿意,而不少學生尤其是即將就業的學生,也想獲知新聞行業現狀、國家新聞政策,新聞工作中面臨的困惑等現實內容。
2、在校專職教師和新聞院校管理人員反饋
其一,他們認為,教育應該是科學、嚴肅的事情,教師必須掌握教育規律,具備相關的教育理念、方法等。專職教師在上崗前都學習過教育學方面的知識,經過教師資格的認定,走上講臺前還要經過崗前培訓、實習和見習等諸多環節的考核和評估。而傳媒人士進課堂之時,則放寬了其教學資質和教學能力的標準。
其二,專職教師表示,外來教師往往來去匆匆,與之交流探討機會較少,合作授課之前磨合不夠,確有割裂課程體系之實。
其三,不少專職教師坦言,外來師資的課時薪酬遠高于專職教師,同工不同酬、利益分割不均的做法一定程度上挫傷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而管理人員在訪談中的態度則比較樂觀。整體上,院方對自身采取的“傳媒人士進課堂”這一措施表示滿意,認為其確實適合地方新聞院校應用型新聞人才的需要。但院方也表示,學生和教師們提出的問題都客觀存在,這一措施還在“試水”階段,屬于彌補業務型師資的應急措施,下一步將建立相關制度,紓解各類矛盾,做好保障措施,將這一形式固定下來,形成校媒合作的長效機制。
四、調研結論
1、不拘一格遴選師資
首先,校方應摒棄追求可遇而不可求的“三高”(高層次、高學歷、高資歷)師資的虛榮心,著眼于能“近水樓臺先得月”的一般地市級媒體。讓這些在高校周邊地區傳媒工作,多年立足地方,對地方的媒介發展狀況、社情民意非常了解的傳媒人士走進地方高校新聞學課堂,更能為培養服務地方的應用型新聞人才做出實在的貢獻。其次,不能局限于從正統媒體遴選師資。所謂正統媒體是指報紙、廣播臺、電視臺等正規媒體。當下,傳媒文化公司、廣告公司、公關公司日益興盛、新媒體如日中天,許多業務精、技能強的人士都隱于其中。如果能挖掘到這些師資,更能把握新媒體時代和全媒體時代的脈搏,學習最前沿的知識,助力應用型人才培養。再次,不能單方面強調技能型師資。新聞行業既有產業性,又有文化性和公共性。這要求我國的新聞人才不僅要以市場為導向,也要以社會為導向。要根據我國新聞行業“社會效益優先,經濟效益其次”的宗旨來培養人才。因此,在引進業務型師資時,要綜合考察傳媒人士的技能、職業理念、職業作風等多個因素,為即將進入新聞行業的學子樹立榜樣。
2、課程安排合理化
首先是授課時間安排應該更加合理。大部分傳媒人士有自己的主流新聞業務,來高校授課必須要根據其實際情況安排授課日程,要便于其做好充分的授課準備,要避免和高校的課程安排相沖突。需要傳媒人士和校方事先溝通,也應征求專職教師和學生的意見,使課程時間安排更科學,更好地協調各方利益。
其次是授課內容應更加體系化。專職教師和傳媒人士在合作授課前應進行深入溝通和探討,確定統一的教材和教學大綱,授課內容要分工明確,所授業務與相關理論要結合得更緊密,避免理論和實踐“兩張皮”的情況。
再次是授課方式應更加靈活。教師既可以在教室里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也可以制作授課錄像進行播放,還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網絡授課,甚至讓學生去傳媒人士所在的單位進行現場觀摩和學習,開辟“第二課堂”,實現“引進來”和“走出去”的結合。
最后,授課內容還可以適度拓展。在讓學生直接學習和鍛煉采、寫、編、評、攝等技能的同時適當拓展,講講新聞行業現狀、國家新聞政策執行現狀,傳媒人士在業務中面臨的困惑等等,避免學校教育和行業現狀脫鉤,幫他們認清行業形勢,培養新聞專業主義精神,并促進理性就業。
3、校媒合作系統化
校媒合作的基本目標在于打造高效新聞學實踐教學體系?!皞髅饺耸窟M課堂”只是校媒合作的一種典型方式,是立足于整個應用型新聞人才培養體系之下的,因此要做好相關的保障,包括制度保障、后勤保障、技術保障等?!皞髅饺耸窟M課堂”還應和其他校媒合作項目如實習實訓、提供就業等結合起來,打造應用型新聞人才培養的綜合體系,這是院方管理部門必須通盤考慮的問題。
參考文獻
①羅自文,《重塑我國新聞教育的三塊基石》[J].《現代傳播》,2007(l):156
②賀明華,《論美國新聞教育模式的形成及價值》[J].《國際新聞界》,2011(8):25
③魏少華,《關于構建高校新聞學實踐教學體系的思考》[J].《新聞界》,2005(6):144
④⑤鄧暉,《高等教育醞釀大變 600所地方本科院校將轉向應用型是“強扭的瓜”,還是“花開逢時”?》[R].《光明日報》,2014-5-15日
關鍵詞:高校 思想政治理論課 教師教W 困難問題 調查報告
中圖分類號:F275;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7)05-182-03
引言
雖然多年來黨和政府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一直高度重視,但從理論研究的角度來說,深度還不夠。大量的研究文章,一方面重復黨和政府有關的文件精神和詞句,以此確立文章的理論高度和依據;另一方面又反復研究常規教學方法的得失,缺乏科學性和創造性?!八枷胝卫碚撜n”研究深度越是不夠,就越依賴黨和政府關于高校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文件作為理論依據,而黨和政府關于高校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文件和政策反過來也只能依據這樣的研究成果,這近乎行成了一個封閉循環,空洞的理論說教導致思想政治課越來越不受學生歡迎,教學效果也大打折扣。
本課題采取了調查問卷的形式,認為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存在諸多困難,影響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教學困難的因素有國家、社會背景、教師以及學生各個方面,因此改進高校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對策建議主要從教師因素談起,與國家、社會背景以及學生方面相互配合,以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
本次調查對象為福建省部分高校2014、2015、2016級在校學生,為了保證本次調研的有效性、真實性和合理性,此次調查問卷我們均采取網絡問卷,采取抽樣調查即選取2014、2015、2016級部分學生進行問卷作答。我們項目組老師聯合其他學校合作老師要求學生務必用手機點擊鏈接,并以此次回答問卷作為平??己说募臃猪椖?,所以大部分學生都很積極配合。本次有效問卷1500份,有效性達100%。
一、在高校開展思想政治課很有必要,因為它可以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讓學生具備較高的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以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
(一)在高校開設思想政治課很有必要
調查顯示大學生認為開設思想政治課很有必要。在回答“思想政治課開設是否有必要”時,回答“非常有必要的”占44.28%,回答“有必要”的占35.01%,二者相加的比例達到了89.29;回答“如果思想政治課是選修課,你是否會選”,回答“絕大多數同學會選”的比例為14.84%,認為“大部分同學會選”的比例為41.85%,二者相加的比例達到了56.69%。調查數據表明大學生絕大多數還是認同思想政治課開設對大學生的成長和成才有著積極的意義,因為它可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合格的大學生,除具備扎實的專業功底和較高的能力素質外,思想政治素質也是大學生必備的素質。因為大學生成才之前先要學會成長,而健全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于學生專業知識和能力素質的發揮起導向作用,而這恰恰是高校思想政治課開設的必要意義之所在。
(二)大學生認為高校思想政治課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論素質,讓大學生以后可以更好地適應社會
回答“你為什么來上思想政治課”,回答“可以提高理論素質的”人數比例為55.72%,占了絕大多數?;卮稹澳J為思想政治課對您未來有什么影響”時,選擇“能使自己更好地適應社會”比例為47.69%,“使自己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比例為37.96%。調查數據顯示大學生還是會普遍認為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可以使自己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能讓自己更好地把握社會發展方向,從而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大學生是建設未來中國的主體力量,擁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才能更好地理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也才能讓大學生在校期間就學會將個人理想和國家的發展聯系在一起,把握國家和社會發展的大方向,以便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
(三)大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整體上評價為滿意居多
在課堂上表現認真的同學占大多數,但也認為思想政治課堂氣氛稍顯壓抑,學生積極性不強,部分同學會逃課曠課?;卮稹澳銓λ枷胝握n的教學效果總體印象是什么”,回答“非常滿意”比例為19.46%,回答“你在思想政治課課堂的表現如何時”,回答“認真聽講做筆記”比例為42.43%,“只聽不做筆記”比例為52.38%,二者相加比例為94.81%。在回答“您覺得思想政治課的課堂氣氛怎樣時”,回答“學生在課堂沒有什么積極性,氣氛壓抑“比例為43.55%,回答”請假曠課逃課”學生比例為2.68%,回答“學生自做自己的事情的”比例為4.62%。三者相加比例為50.85%,超過了一半。調查數據說明大學生整體還是滿意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上課認真的學生也還是占大多數,但同時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不能算很高,曠課逃課的現象不容忽視,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和教學形式有待優化和提高。好的課堂教學通常座無虛席,而成長中的大學生求知欲和學習熱情都很高,學生都認同思想政治課開設有其必要性,也承認思想政治課的開設對學生有積極的意義,但課堂效果未達到預期效果,說明思想政治課在調動學生積極性上存在不足,也警示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方式要緊跟時代和學生思想與時俱進。
二、大學生認為教學效果就是能夠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得到樂趣,但思想政治課課堂上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有待提高,而其根源在于社會環境以及教師的教學素質和教學水平的高低。
(一)好的教學效果就是學生能夠掌握基本教學課程的知識,能夠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
但思想政治課課堂上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有待進一步提高。在“你認為什么是教學效果時”選項時,選擇“學生能夠基本掌握教學課程的知識”的占23.84%,“能夠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學習”占31.39%。調查數據說明學生認為開設一門課就是能夠通過上課讓學生掌握教學課程的知識,并能夠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才是教學效果好的標準。
(二)好的思想政治課課應該是充分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而不是因為是必修課程,要拿學分,被學校課堂紀律約束而不得不上
在“你上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選項時,“必修課必須上”占到了31.14%,“單純應付考試拿學分占”4.14%,“受學校課堂紀律約束”占1.46%,三者相加比例達到了36.74%。調查數據說明很多學生上課并非出于對思想政治課的喜歡,而是學校的紀律和學分影響。這從另一個方面說明思想政治課還遠未達到讓大多數同學發自內心的喜歡。如果不能學到想學的東西,如果不能調動學生自身的積極性,思想政治課也就很難成為讓學生真正喜愛、終身受益的課程。
(三)大學生上思想政治課的積極性之所以不夠高,其根源在于社會環境的影響和教師教學素質能力的提高,它們對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和教學有效性有著重要的影響
在“你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什么”,“選擇社會環境問題”占25.55%,“選擇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比例分別為15.09%、14.11%、16.79%。三者相加的比例達到了45.99%。上述調查數據說明,社會環境是思想政治課教學時效性不高的一個制約因素。社會大環境對思想政治課的忽視,而在高校環境中,是否為教師認真教學提供了足夠的激勵機制,是否為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參與教學提供了足夠完善的條件,都有可能影響到教師和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從而影響到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教W方法都屬于教師教學能力和素質范疇,它們的比例占到了45.88%,說明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影響力,對于學生是否愛上思想政治課,是否是一堂高質量的課,是至關重要的因素。因此,要想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時效性,獲得好的教學效果,必須要抓好教師這一環節。
三、高素質的思想政治課老師是學生是否愛上思想政治課的關鍵因素
好的教學效果必然是本門課的教學內容非常吸引學生,因為它是關系到一門課是否受歡迎、評價是否高的主要參考標準。教師靈活有趣的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關系到學生是否有上課聽課的積極性;除教師素質外,改革考試、評定成績的方式,加強社會實踐環節也能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
(一)高素質高水平的思想政治課老師是學生是否愛上思想政治課的關鍵因素
在“你喜歡什么樣的思想政治課老師”這一選項,這是多選題。從高到低依次是:理論素養深厚、具有扎實的專業功底占77.62%、對時事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占76.89%、了解同學的問題并給予解答占50.61%、語言風趣幽默占74.45%,激發同學的課堂參與感66.86%。調查數據顯示學生遇到理論功底深厚、專業功底扎實的老師,還是會喜歡上思想政治課。如果老師對時事能有獨到的見解、語言風趣幽默、能了解同學的問題并給予解答,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會大大提高。這種老師也比較受學生歡迎,由此說明思想政治課上好的關鍵在老師,而這就需要老師認真研究,緊跟時代,加強自己的理論素養和專業功底,通過多種方式形成風趣幽默的語言風格,關心和了解學生,成為受學生歡迎的老師。
(二)好的教學效果必然是本門課的教學內容非常吸引學生,因為它是關系到一門課是否受歡迎、評價是否高的主要參考標準
在“您所希望的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是怎么樣的”選項中,對教學內容要求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為:教學內容取材于大眾所關注的社會熱點,或者貼近大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教學內容具有典型性和真實性;教學內容能夠時時更新,做到與時俱進;教學內容問題的設計要有層次性,不要太抽象。它們的比例分別為83.45%、58.88%、53.53%、42.82%。在“您對當前上的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有何感受時”的選項中,對當前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的感受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為: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很感興趣;理論知識過多,不貼近實際生活,枯燥無味;教學內容未能與時俱進;內容深奧,難以理解。它們的比例分別為:55.72%、40.63%、26.76%、19.22%。調查數據說明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更容易吸引學生來上課并認真聽課。他們喜歡那些大眾所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能夠貼近大學生生活和學習實際,引起學生共鳴和思考的教學內容,這樣的內容他們不僅有興趣,而且有共鳴,能夠學到東西,也能讓他們懂得如何才能更好的生活和學習。教學內容不能一成不變,思想政治課是緊跟黨和時代的,所以要時時更新,與時俱進,不要太深奧,不要太抽象,這樣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和疲憊,因為“政治的空談往往能淹沒一切。”{1}
(三)教師靈活有趣的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關系到學生是否有上課聽課的積極性
教育必須重視學生的個體體驗,著眼于喚醒學生成長的內在動機,喚起學生的內心共鳴,唯此才能內化為學生自己主動的行為。{2}在“按優先順序選擇您喜歡哪些教學方式”一題中,選項“純理論性教學”的只占16.3%,“開展課外學習及社會實踐活動”比例為61.07%,“課堂材料分析和案例教學”占到了51.58%,“主題討論式教學”比例為51.58%,“交流座談”為37.23%。調查數據說明除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外,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也是能否提高學生上課積極性的重要影響手段。在這些手段中,開展課外及社會實踐活動占的比例最高,說明相對于深奧枯燥的課堂教學,學生更渴望走出社會,在社會實踐中理解運用理論。相比較傳統的思想政治課老師一言堂,學生更喜歡老師開展案例分析和討論,不管是主題式討論還是交流座談,學生都希望能有機會參與進來。能夠談出自己的想法、能夠得到老師的指點和啟發,能夠在和同學、老師的交流探討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四)好的社會宣傳和教育能夠影響大學生對思想政治課單純政策性宣傳的工具印象,而更多地關注思想政治課能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的社會價值和人文價值
除社會環境的因素和教師素質決定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外,改革考試、評定成績的方式,加強社會實踐環節能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在“您認為除教師素質外、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亟待解決的問題是什么”的選項中,“加強社會實踐環節占到了50.45%,”改革考試、評定成績的方式占到了47.2%。在“您最喜歡的社會實踐方式”選項中,答案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為“微電影”、“志愿者服務”、“參觀考察”、“社會調查”,它們的比例分別為56.45%、53.77%、51.58&、49.88%。調查數據說明,傳統的一張試卷定學生成績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他們認為更科學更合理的考核方式,比如理論考試加學生實踐成績,能更好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也能更好地體現思想政治課理論聯系實踐的特點。深奧的理論只有應用于學生的實際生活和體驗,才能讓他們有更好的體驗和理解。隨著社會生活的現代課和科技化,網絡在人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采取微電影、志愿者服務、參觀考察、社會調查等多種實踐手段,既能鍛煉學生的動手和組織能力,又能在志愿者服務當中感受幫助人的喜悅。在社會考察中了解社會、了解生活,比單純上課聽老師講述社會現狀和社會問題,會讓學生更有同感,也讓他們更接近社會的本質,以后更好的融入和適應社會。
四、綜合調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教學存在的困難問題及對策建議
(一)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教學存在的困難問題
總結上述調查分析,我們認為大學生上思想政治課的積極性不高,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教師方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的整體能力與整體素質在相當大程度上與教學要求不相適應,不能適應學生學習的需要以及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要求。具體表現:一是師資隊伍的人員增加的緩慢,知識結構以及學歷機構的不均衡。二是高校教學科研一體化是對思想政治課老師的要求,因為本身承擔的教學任務量繁重,常年用一成不變的內容與方法授課,只為完成表面的工作量而忽視教學質量。三是部分教師不愿意花時間認真鉆研黨的文件和理論,認真學習各門學科的知識讓自己變的博學,也不愿意花時間去了解學生的現狀與學生的需求。久而久之,學生對提到思想政治課幾個字就覺得反感,學生的漠視反過來打擊教師上課的積極性,繼而造成教學效果惡化的惡性循環。
2.學生方面。社會大環境的變化和就業壓力使得學生更多關注在校期間專業課學得有多好,獲得的獎有多少,取得的證書有多少,過分關注學生智力能力的培養而忽視學生對德與做人的認識,“思政課就是在垃圾的時間上垃圾的課”的流行就是鮮明寫照。與成為一個有德的人相比,學生更關心是否成為一個成功的人,成功的人的標準就是實用意義上的能不能成為有錢人。對于思想政治課給予學生“三觀”的培養,思想政治課學生自身能力和素質的提升意義和價值學生認識不到,充其量作為公共必修課的思想政治課只是讓他們完成所修的學分就可以了。
3.高校管理層面。高校管理層面對思想政治課的相關配套措施也不盡如人意,對教師的激勵機制未能落到實處,也是不能忽視的因素。比如思想政治課的授課時間的安排、授課班級的分配、多媒體設施的質量以及開展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的經費,諸多限制導致教學手段只能單一化操作,再加上以課題文章作為評價教師工作業績的標準,必然導致教師以重課題為傾向從而輕視思想政治課的教學。
4.社會環境方面。造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面臨困境的因素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改革開放在取得巨大成績的同時帶來了很多新問題,引起了大學生價值取向的多元化,再加上西方各種社會思潮的影響,大學生多以實用主義為判斷,結果就是不少大學生在學習上,只對主科、專業課程感興趣,對非專業課不感興趣,尤其是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不感興趣,甚至根本不想學習。
另一方面,W校不良環境和家庭不良環境也給大學生價值觀帶來了負面影響。中國傳統的道德文化和價值觀念的教育的欠缺;社會上的少數領導干部以及個別教師的不道德行為;社會上在暴利驅使下的餐飲、網吧、歌舞廳等學校周邊環境惡劣,都讓學生的思想深受其害。
(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效果的對策建議
1.高校方面:高校思想政治課一般都是在大學一二年級開設的,對于剛剛有獨立意識,對社會有批判思考的學生來說,他們并非天然地討厭思想政治課單調的灌輸,而是這方面缺少環境方面的有效引導。在這方面高校領導必須要明確思想政治課的任務,對于思想政治課的建設應該引起高度重視,而不是上面強調要重視思想政治課的時候才重視一下,其他時間都把思想政治課教學拋之腦后。對于教師上課的硬件設施,教師隊伍的師資建設和激勵機制以及教師開展各種教學方法的探索,實踐教學所需要的配套措施等環節都有一系列的制度加以落實。
2.教師方面:教師要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己的學術魅力、人格魅力以及教學魅力,因為這是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師首先要理解透徹經典理論,能夠用接近社會現實與學生實際需要的語言,深入淺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對“三觀”的培養以及對德和做人重要性的認識。其次,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學效果。這就給思想政治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博覽群書,要關注社會動態,要深刻理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這樣才能使思想政治課上的生動、有趣并具有方向性。
3.教育環境方面:第一,優化宏觀教育環境,也就是國家和社會環境。經濟環境公平、公正,更有利于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觀念和社會規范,要構建良好有序的經濟環境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物質基礎;文化環境的優化,要倡導先進思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受教育者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第二,優化微觀教育環境,也就是校園環境。高校大學生最直接的教育環境就是校園環境,創設良好的校園環境,使大學生長期生活在擁有良好學風、教風、校風的校園環境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的思想行為,使其更容易接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結語
結合調查數據及分析結論可見,高校開設思想政治課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它可以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讓學生具備較高的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以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好的教學效果就是能夠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得到樂趣,但思想政治課課堂上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有待提高,其根源在于社會環境以及教師的教學素質和教學水平的高低。高素質的思想政治課教師是學生是否愛上思想政治課的關鍵因素,教師必須博覽群書,與時俱進,才能把思想政治課上成大學生終身受益、終身喜愛的課程;好的教學效果就是本門課的教學內容非常吸引學生,因為它是關系到一門課是否受歡迎、評價是否高的主要參考標準。教師靈活有趣的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關系到學生是否有上課聽課的積極性;除教師素質外,改革考試、評定成績的方式,加強社會實踐環節能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
[本文為2015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專項):“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面臨的困難問題及對策研究”(JAS151506)的課題成果。]
注釋:
{1}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N]人民日報,1978-12-13
{2}林雪原.加強“兩課”實踐教學研究[J]思想政治研究,2005(1)
(作者單位:泉州師范學院 福建泉州 3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