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06:32
序論:在您撰寫人口與社會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根據實現計劃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兩個轉變”的要求,近年來國家人口計生委提出,要積極開展以技術服務為重點的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各級計劃生育部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建立健全了縣、鄉、村三級計劃生育服務網絡,為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開展孕情管理、優生優育、生殖健康檢查、計劃生育手術、避孕藥具發放及跟蹤隨訪等發揮了重要作用,使群眾對計劃生育工作的滿意率逐年提高。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黨和國家對計劃生育的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育齡群眾對生殖健康、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的要求也提高了,對服務的內容和質量的要求也大大增加。計劃生育系統技術服務起步晚,無論是服務陣地還是技術力量、服務設備等都不能滿足群眾的需求。筆者從事計劃生育工作多年,經常下基層為育齡婦女進行生殖健康檢查、優生優育知識咨詢、發放避孕藥具及各種宣傳資料等,而真正愿意來接受服務的婦女并不多,約占應接受人數的60%~70%。群眾對我們所服務的內容了解不深;到站檢率很低;對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工作不太感興趣。這些情況表明,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工作現狀并不樂觀。
2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面臨的任務
(1)堅持以人為本,以提高群眾自我保健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為重點,豐富科普宣傳內容,把宣傳與咨詢服務結合起來,提高科普宣傳的針對性和有效性。(2)積極推行避孕節育措施的知情選擇,擴大計劃生育服務領域,把技術服務從單純的落實節育措施拓展到避孕節育全程服務、優生優育服務、生殖保健服務。(3)建立科學的管理和服務規范,把群眾滿意程度作為標準。(4)改進完善考核評估體系和考核評估辦法,建立宣傳教育科學管理和綜合服務相統一的經常性工作機制。我們的服務范圍很廣:從青春期到退出生育年齡的全過程。也就是說要做好優質服務,我們有很大的市場,如何去做,怎樣做好?從青春期青少年教育開始,青年人選擇對象不僅要求對方學歷長相,還應當首先選擇無近親結婚,無遺傳病家族史的人做配偶;婚后必須認識怎樣才能生個健康的寶寶?首先做五項病原檢測,如果正常,在準備懷孕之前3個月就開始口服福施?;蛉~酸;隨著年齡的增長女性逐步進入更年期,如何幫助育齡婦女順利渡過更年期,我們有好多這方面的光盤、書籍,可以經常組織育齡婦女學習。(5)提高人口素質,事關千家萬戶的幸福,事關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要科學制定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規劃及行動計劃,加強出生缺陷干預能力建設,全面實施出生缺陷干預工程,加強婚育咨詢和指導,積極開展婚前和孕前保健、孕產期保健、產前篩查和診斷、產后訪視、新生兒疾病篩查和康復工作。
3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存在的問題
3.1老百姓不了解,不滿意,不信任具體哪些是免費項目不了解(四術免費),對免費服務的質量持懷疑態度。他們認為,既然是免費的服務就不會有好的質量。也有人認為計劃生育查體的目的不外乎是要發現計劃外妊娠的婦女,而不是診治疾病,即便是健康檢查,也只是走個過場而已,不可能發現什么病,更不可能治療什么病;對免費發放的宣傳資料也持相似的態度,認為可能是些無關痛癢的資料,不會有什么實用價值。另外,擔心避孕藥具可能帶來的副作用,有沒有致癌作用、會不會發胖、對夫妻性生活質量有沒有影響等。都持有懷疑態度。的確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場所少,網點不夠,服務網絡不健全;人手不足,技術力量薄弱;過去我們的技術服務主要是放環、查環查孕、結扎和藥具管理,也就是說現有的計劃生育技術力量設備及服務不能滿足廣大群眾的要求。
3.2發放渠道不暢通,不便利,宣傳服務不到位主要是指避孕藥具,當然這些基層搞的比較好。但是有的部門避孕藥具的發放渠道仍不暢通,有些單位沒有做到送藥具上門,單位職工在非上班時間又沒辦法領到避孕藥具。不知道去哪里領取避孕藥具,特別是下崗職工說自己經常去保健品商店去購買避孕藥具,我們縣藥管站每年到市里提取足量的避孕藥具,如果我們服務人員不提供服務,宣傳不到位,育齡婦女不知道去哪里領?。赓M的藥具),這些藥具有效期三年,如果不及時發放就會過期失效,造成浪費。這一項就靠我們去宣傳服務。集中查體時,在農村育齡婦女因交通不便,或因農忙走不開,或把接受服務當作可有可無的事情,那么到站檢查率必然很低。
3.3擔心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不高、不愿意接受我們為她們提供的上門服務過去我們鄉鎮技術人員非醫學專業畢業的人員較多,學歷偏低。根據現狀我們不斷組織技術人員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還充分利用業余時間進行自學、函授等方式培訓了大批技術人員,使她們的理論知識水平得到提高,近幾年各鄉鎮服務站充實了醫學院畢業的大學生數人,有效地提高了服務質量。計劃生育工作本身對群眾的吸引力不大。(1)日常計劃生育工作中,管理性工作的比重大于服務性工作,在群眾的心目中計劃生育工作者與育齡群眾的關系仍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群眾的生育意愿與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差距仍然較大,對計劃生育宣傳、服務活動興趣不大;(2)每年2次的查體對她們,特別是企事業單位的育齡婦女意義不大,因為她們接受的衛生保健水平較高、項目較全。
3.4擔心現有服務設備的精良程度不高,服務不完善過去鄉鎮的服務設備比較簡陋,使用時間較長,更新換代不及時;我們縣站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能帶到基層服務的設備不可能是大型的和功能優良的,檢驗結果的可靠性和靈敏度不高,影響了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在群眾中的威望和吸引力。服務場所不固定,影響了服務質量。對非婚育齡人員服務范圍沒有重視。大多數人主觀認為,非婚人群不是我們服務范圍,沒有主動提供避孕藥具的義務,甚至被歧視;同時計劃生育政策也規定了對未婚女青年的服務。既然杜絕不了非婚青年這種,你就給他提供市場服務。在公共場所安裝自動取套機,這樣可以達到避孕和預防性病、艾滋病的效果,也是我們提供優質服務的一項內容。
4思考與對策
4.1加大宣傳力度,強化職業意識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工作是“三為主”方針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宣傳教育工作的成敗,直接影響著人們婚育觀念轉變快慢,直接關系著計劃生育工作的易與難。因此,宣傳教育工作對計劃生育優質服務非常重要,我們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文藝、互聯網等媒體進行宣傳,借助有較強影響力的宣傳工具經常開辦一些貼近群眾、貼近社會、貼近生活的計劃生育政策專欄、生殖健康專欄,走村入戶等。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讓群眾對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有個較全面的了解,變“要她服務為她要服務”。堅持以宣傳教育為主,是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一條基本方針。在我們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經濟尚不發達、舊傳統觀念影響較深的地方推行計劃生育,如果沒有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沒有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沒有群眾的廣泛參與和積極支持,要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把宣傳教育放在計劃生育工作的首位,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國家倡導,群眾自愿,是群眾依據黨的計劃生育方針政策,通過避孕節育合理的、有計劃的安排自己的生育。通過持之以恒的宣傳教育加以啟發和引導,用科學、文明、進步的生育文化和婚育觀念,取代傳統落后的生育文化和生育觀念。我國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2.7億多家庭的國家里推行計劃生育,必須有群眾的理解和支持作保障。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我國穩定低生育水平工作在全方位開放的環境中進行,宣傳教育工作必須走在時代的前面。只有宣傳教育走在前面,才能為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營造良好、和諧的社會氛圍。
關鍵詞:旅游人口社會文化預防措施
旅游人口在構建和諧旅游目的地中的社會文化作用
旅游人口是指購買旅游產品并具有流動性質的消費人口,是旅游業發展的三大要素之一(另兩個要素為吸引物和媒介)。旅游人口是旅游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特點與發展趨勢對旅游業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旅游人口就是指購買中國旅游產品的消費人口,或者說是以中國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按照其來源地可分為國際旅游人口和國內旅游人口。研究旅游人口是為了揭示旅游人口內在運行機制,為旅游企業發展和旅游行業的發展提供市場決策依據。一般而言,旅游人口對目的地社會文化的重要作用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有利于發展旅游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以往旅游人口的流動總是比較單一,認為其僅僅是一種人員流動,其實,旅游人口流還涵蓋旅游物流、旅游資金流和旅游信息流,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旅游物流是指由于旅游活動的開展,在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間產生的物質流動。旅客出游,要隨身攜帶物品;返回時,一般會買回大量紀念品和土特產品,這些都是旅游物流。我國近幾年國際旅游創匯中,大約有20%來源于旅游產品銷售,在旅游產品發達地區,該值則可增加一倍。因此,加強旅游物流的開發研究十分必要。旅游資金流是指伴隨著旅游活動產生的資金流動,它除了包括旅游者的消費支出外,還包括旅游活動中的招商引資、吸引外資進入。旅游信息流是指與旅游活動有關的并伴隨旅游活動而產生的信息傳遞及交流。現在人類已進入信息時代,新信息技術的應用必將使旅游業發生更深刻的變化。從區域經濟發展的角度而言,伴隨著旅游活動產生的信息流具有更深遠的意義,它是旅游目的地與客源地之間開展合作的向導。
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質并培養愛國主義情感。旅游目的地的居民無論是聽到外國游客對其國家和民族的稱贊,還是在國內旅游中目睹祖國的壯麗河山、歷史古跡和國家建設新貌,都會啟迪、激發和增加民族自豪感,增強對祖國的熱愛。我國歷史悠久,古今文明享譽中外,社會主義建設蒸蒸日上,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對這些國情的發展變化,人們除了可以通過新聞媒體和出版物得到了解之外,如果能通過旅游目睹和親身體驗,就更能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和才干,陶冶情操,增強愛國主義精神。
有利于促進民族文化的保護和發展。民族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寶貴資源,隨著旅游活動的開展,為適應游客的需要,一些幾乎被人們遺忘的傳統風俗和文化活動得到了恢復利用、延續和發展;傳統的民間藝術得到重視和開發;瀕臨毀滅的歷史文物得到修復和維護;一些不復存在的古跡得到復制。
促進旅游目的地社會文化的現代化。首先,旅游人口能促進目的地社會文化在物質層面上的現代化。為了適應旅游業發展的需要,吸引游客前來游覽觀光,接待地會不斷改進自己的物質條件,新的文化設施會有所增加,文化環境不斷優化。其次,旅游能促進目的地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旅游發展過程中,不斷對目的地科學技術提出新的要求,要求與旅游有關的交通運輸工具、通訊工具以及旅游服務設施和設備等更加快速、便利、舒適和安全。再次,在旅游活動的影響下,目的地的社會行為方式、價值觀念會發生演變,這種演變在總體上會更趨向開放,更趨向國際化和現代化。
有利于推動科學技術的交流與發展。旅游人口對目的地科學技術的推動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在游客中不乏各行業的專家、學者,他們在出訪目的地時,往往要求參觀目的地有關單位和設施,并同相關單位的人員進行交流,這樣一來旅游目的地也可從中增加對有關科技領域的了解,還能獲得重要信息、技術和管理經驗;為適應游客需求,目的地的旅游發展也常常對科學技術提出新的要求,要求相關領域的先進技術應用于旅游設施和設備的改造和建設之中。例如飯店電腦預訂和管理系統自動化、磁懸浮列車等。
旅游人口可能引發的社會文化問題及其原因
(一)旅游人口將可能引發社會文化問題
不良游客的“示范效應”。在旅游過程中,游客會不自覺地將其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生活習俗與生活方式帶到旅游接待地,對當地居民,特別是旅游從業人員會產生長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游客某些不良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會對當地人產生“示范效應”,會影響旅游目的地社會治安,危及當地社會穩定。
干擾居民生活,誘發主客矛盾。大量游客的到來,若處理不好,有可能誘發旅游接待地居民同游客之間的矛盾。主要表現在:在旅游目的地接待客量有限的情況下,大量游客的涌入,會造成交通堵塞、景區擁擠、公用設施緊張,干擾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引起居民對游客的不滿和抱怨;在目的地物資供應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各種物資優先供應外來游客,使當地居民的供應數量減少或質量降低,給當地居民帶來不便,招致居民的不滿;某些游客的傲慢自大和對當地居民的不尊重會激發當地居民的怨恨和憤怒,從而引發主客之間的關系緊張。
接待地固有文化被不正當地商品化、庸俗化。隨著旅游的發展,為迎合游客的需要,傳統文化常常被商品化,隨時被搬上“舞臺”,向游客演示,并對其在程序、形式和內容上進行壓縮刪改,使其失去了民族傳統的價值和意義。一些代表地方特色的東西被任意改頭換面或大肆仿造,似乎其存在的基礎不再是當地的社會生活,而是旅游者的需求;受旅游活動的影響,接待地的宗教文化也極易失去其本來的神圣性和象征意義。所有這一切,不是使旅游者全面有效地接觸和發現接待地活生生的文化,而是接受了一種經過“包裝”的“偽文化”,而且接待地固有的文化也會因此而逐漸失去特色。
接待地歷史文化遺產遭受不同程度的人為破壞。游客對接待地歷史文化遺產的損害,一類是由于游客們不檢點的行為造成的,另一類則是旅游發展的必然結果?,F實中有很多這樣的現象:一些旅游者每到一處,常常為了滿足某些幼稚的私欲而有意無意地毀壞他們不辭辛苦,甚至千里迢迢地特地去觀賞的“寶物”,例如我國甘肅境內的陽關古堡屢遭踐踏。我國萬里長城、北京故宮等著名人文旅游景點也有類似問題存在。除了來自旅游者直接或間接的破壞之外,接待地的歷史文化遺產還有可能因開發和保護不當,造成“建設性破壞”。因規劃不當、管理不力或者片面追求短期經濟效益,一些古都、古城的歷史風貌被削弱,一些古建筑被毀壞或被改造得面目全非。
(二)產生上述社會文化問題的原因
旅游人口規劃發展不當。旅游業屬于第三產業,是第三產業中具有綜合服務功能的產業,它涉及面廣,對相關產業的滲透力極強。旅游業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廣泛吸納就業,強勁拉動內需,促進旅游目的地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因此,在發展旅游業的過程中,各旅游景區景點往往只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忽視了旅游發展的容量限制,大量旅游人口無限制地涌入,景區超負荷運轉,造成資源環境破壞,旅游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受到挑戰。目前,接待地社會文化問題的產生大多與旅游人口發展不當有關,因此加強旅游人口規劃刻不容緩。
旅游人口素質低下。旅游人口的素質影響著環境,就目前而言,我國旅游人口素質低下,環境意識淡薄。高質量的旅游產品吸引高質量的游客,提升旅游人口素質,高素質的旅游人口產生高質量的旅游。當前,我國旅游產品由于基礎差,發展較快,出現了不少問題,如交通還較落后,游客觀光不便;旅游設備檔次較低,賓館分布不合理,高、中、低檔配置不夠合理;旅游品種單一,旅游商品開發不夠,旅游購物比重太少;旅游管理落后,景點開發保護不夠;旅游服務人員素質不高,專業結構不協調,服務態度和質量比較差等等,所有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旅游人口素質的提高。
構建和諧旅游目的地的總體思路
(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總的指導思想
科學發展觀作為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其內涵是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性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樹立落實科學發展觀,對于我們更好地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具有重大意義。要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必須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堅持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堅持在開發利用自然中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總的指導思想,抵制和清除旅游人口的消極弊病,促進旅游人口的健康發展,實現旅游業可持續發展。
(二)積極采取措施促進旅游人口健康發展
加強旅游人口規劃。必須對旅游接待量進行適度控制:在制定旅游規劃時,對旅游產業的發展進行合理布局;在實施旅游規劃時,則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情況的變化,對旅游產業的發展進行有效控制;力避旅游產業超負荷發展而產生的諸多社會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較好地減少或消除旅游活動可能帶來的某些負面影響。
向旅游人口提供健康的旅游產品。旅游接待地應向旅游人口提供滿足人類正常需求的旅游產品,其活動內容應該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一切違主義精神文明的、有礙積極健康的東西,必須加以抵制。這不僅符合游客的需要和利益,而且也符合旅游目的地社會發展的需要和當地居民的利益。這是旅游接待地發展的正確方向,也是從根本上減少和消除旅游活動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的重要途徑之一。
提高當地居民社會心理容量。旅游接待地的政府部門可通過輿論傳媒引導當地居民,不斷提高他們在心理上對當地旅游業發展的承受力,使其充分意識到發展旅游業給自己帶來的實際利益,以便為發展旅游業盡心盡力。這也是解決主客矛盾的途徑之一。
健全法制以加強監督。旅游接待地的政府部門應不斷建立和健全旅游發展的法律和法規,將游客、旅游企業和旅游從業人員的行為置于法律、法規的監督之下,對其違法行為依法懲處,以保證旅游活動的健康發展,從法律、法規上消除和杜絕旅游人口可能引起的負面影響。
重視對旅游人口和當地居民的宣傳教育。旅游接待地的政府部門應利用國家的各種規章制度和政策法規,對旅游產業的社會弊病予以強化控制和治理。建立和強化專門負責控制和治理的執行、監督和管理機構,嚴厲懲罰那些違法犯罪的社會群體或個體,把旅游產業可能帶來的社會弊病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圍內。與此同時,還要重視宣傳教育,既要對外來旅游人口進行宣傳,讓其了解旅游接待地的有關注意事項和政策法規,以便預防由于無知而發生違法違規行為;更要對旅游從業者和當地居民進行教育,提高思想認識,增強思想免疫力。
參考文獻:
1..中國旅游人口研究[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1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面臨的任務
(1)堅持以人為本,以提高群眾自我保健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為重點,豐富科普宣傳內容,把宣傳與咨詢服務結合起來,提高科普宣傳的針對性和有效性。(2)積極推行避孕節育措施的知情選擇,擴大計劃生育服務領域,把技術服務從單純的落實節育措施拓展到避孕節育全程服務、優生優育服務、生殖保健服務。(3)建立科學的管理和服務規范,把群眾滿意程度作為標準。(4)改進完善考核評估體系和考核評估辦法,建立宣傳教育科學管理和綜合服務相統一的經常性工作機制。我們的服務范圍很廣:從青春期到退出生育年齡的全過程。也就是說要做好優質服務,我們有很大的市場,如何去做,怎樣做好?從青春期青少年教育開始,青年人選擇對象不僅要求對方學歷長相,還應當首先選擇無近親結婚,無遺傳病家族史的人做配偶;婚后必須認識怎樣才能生個健康的寶寶?首先做五項病原檢測,如果正常,在準備懷孕之前3個月就開始口服福施福或葉酸;隨著年齡的增長女性逐步進入更年期,如何幫助育齡婦女順利渡過更年期,我們有好多這方面的光盤、書籍,可以經常組織育齡婦女學習。(5)提高人口素質,事關千家萬戶的幸福,事關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要科學制定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規劃及行動計劃,加強出生缺陷干預能力建設,全面實施出生缺陷干預工程,加強婚育咨詢和指導,積極開展婚前和孕前保健、孕產期保健、產前篩查和診斷、產后訪視、新生兒疾病篩查和康復工作。
2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的現狀
根據實現計劃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兩個轉變”的要求,近年來國家人口計生委提出,要積極開展以技術服務為重點的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各級計劃生育部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建立健全了縣、鄉、村三級計劃生育服務網絡,為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開展孕情管理、優生優育、生殖健康檢查、計劃生育手術、避孕藥具發放及跟蹤隨訪等發揮了重要作用,使群眾對計劃生育工作的滿意率逐年提高。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黨和國家對計劃生育的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育齡群眾對生殖健康、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的要求也提高了,對服務的內容和質量的要求也大大增加。計劃生育系統技術服務起步晚,無論是服務陣地還是技術力量、服務設備等都不能滿足群眾的需求。筆者從事計劃生育工作多年,經常下基層為育齡婦女進行生殖健康檢查、優生優育知識咨詢、發放避孕藥具及各種宣傳資料等,而真正愿意來接受服務的婦女并不多,約占應接受人數的60%~70%。群眾對我們所服務的內容了解不深;到站檢率很低;對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工作不太感興趣。這些情況表明,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工作現狀并不樂觀。
3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存在的問題
3.1老百姓不了解,不滿意,不信任具體哪些是免費項目不了解(四術免費),對免費服務的質量持懷疑態度。他們認為,既然是免費的服務就不會有好的質量。也有人認為計劃生育查體的目的不外乎是要發現計劃外妊娠的婦女,而不是診治疾病,即便是健康檢查,也只是走個過場而已,不可能發現什么病,更不可能治療什么??;對免費發放的宣傳資料也持相似的態度,認為可能是些無關痛癢的資料,不會有什么實用價值。另外,擔心避孕藥具可能帶來的副作用,有沒有致癌作用、會不會發胖、對夫妻性生活質量有沒有影響等。都持有懷疑態度。的確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場所少,網點不夠,服務網絡不健全;人手不足,技術力量薄弱;過去我們的技術服務主要是放環、查環查孕、結扎和藥具管理,也就是說現有的計劃生育技術力量設備及服務不能滿足廣大群眾的要求。
3.2發放渠道不暢通,不便利,宣傳服務不到位主要是指避孕藥具,當然這些基層搞的比較好。但是有的部門避孕藥具的發放渠道仍不暢通,有些單位沒有做到送藥具上門,單位職工在非上班時間又沒辦法領到避孕藥具。不知道去哪里領取避孕藥具,特別是下崗職工說自己經常去保健品商店去購買避孕藥具,我們縣藥管站每年到市里提取足量的避孕藥具,如果我們服務人員不提供服務,宣傳不到位,育齡婦女不知道去哪里領?。赓M的藥具),這些藥具有效期三年,如果不及時發放就會過期失效,造成浪費。這一項就靠我們去宣傳服務。集中查體時,在農村育齡婦女因交通不便,或因農忙走不開,或把接受服務當作可有可無的事情,那么到站檢查率必然很低。3.3擔心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不高、不愿意接受我們為她們提供的上門服務過去我們鄉鎮技術人員非醫學專業畢業的人員較多,學歷偏低。根據現狀我們不斷組織技術人員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還充分利用業余時間進行自學、函授等方式培訓了大批技術人員,使她們的理論知識水平得到提高,近幾年各鄉鎮服務站充實了醫學院畢業的大學生數人,有效地提高了服務質量。計劃生育工作本身對群眾的吸引力不大。(1)日常計劃生育工作中,管理性工作的比重大于服務性工作,在群眾的心目中計劃生育工作者與育齡群眾的關系仍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群眾的生育意愿與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差距仍然較大,對計劃生育宣傳、服務活動興趣不大;(2)每年2次的查體對她們,特別是企事業單位的育齡婦女意義不大,因為她們接受的衛生保健水平較高、項目較全。
3.4擔心現有服務設備的精良程度不高,服務不完善過去鄉鎮的服務設備比較簡陋,使用時間較長,更新換代不及時;我們縣站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能帶到基層服務的設備不可能是大型的和功能優良的,檢驗結果的可靠性和靈敏度不高,影響了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在群眾中的威望和吸引力。服務場所不固定,影響了服務質量。對非婚育齡人員服務范圍沒有重視。大多數人主觀認為,非婚人群不是我們服務范圍,沒有主動提供避孕藥具的義務,甚至被歧視;同時計劃生育政策也規定了對未婚女青年的服務。既然杜絕不了非婚青年這種,你就給他提供市場服務。在公共場所安裝自動取套機,這樣可以達到避孕和預防性病、艾滋病的效果,也是我們提供優質服務的一項內容。
4思考與對策
4.1加大宣傳力度,強化職業意識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工作是“三為主”方針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宣傳教育工作的成敗,直接影響著人們婚育觀念轉變快慢,直接關系著計劃生育工作的易與難。因此,宣傳教育工作對計劃生育優質服務非常重要,我們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文藝、互聯網等媒體進行宣傳,借助有較強影響力的宣傳工具經常開辦一些貼近群眾、貼近社會、貼近生活的計劃生育政策專欄、生殖健康專欄,走村入戶等。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讓群眾對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有個較全面的了解,變“要她服務為她要服務”。堅持以宣傳教育為主,是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一條基本方針。在我們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經濟尚不發達、舊傳統觀念影響較深的地方推行計劃生育,如果沒有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沒有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沒有群眾的廣泛參與和積極支持,要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把宣傳教育放在計劃生育工作的首位,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國家倡導,群眾自愿,是群眾依據黨的計劃生育方針政策,通過避孕節育合理的、有計劃的安排自己的生育。通過持之以恒的宣傳教育加以啟發和引導,用科學、文明、進步的生育文化和婚育觀念,取代傳統落后的生育文化和生育觀念。我國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2.7億多家庭的國家里推行計劃生育,必須有群眾的理解和支持作保障。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我國穩定低生育水平工作在全方位開放的環境中進行,宣傳教育工作必須走在時代的前面。只有宣傳教育走在前面,才能為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營造良好、和諧的社會氛圍。
[中圖分類號]R-05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3(c)-149-02
依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人口問題的主要特點:一是人口數量多。全國總人口數達12.95億人,占世界總人口的1/5以上。二是人口素質有待提高。人口普查粗文盲率(15歲及以上文盲占總人口的比重)仍有6.72%,而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4 571萬人[1],所以,對于我國來說,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是迫在眉睫的問題。人口控制社會化應當成為今后人口控制的主要方式。要想使人口控制社會化很好的實施,需要生育控制的協助。
1人口控制社會化是當前人口控制的必然選擇
人口控制社會化是指在社會化過程中,個人把社會生育規范內化為自己的生育觀,并自覺承擔社會生育義務和責任的人口控制方式,是一種自律為主的柔性控制方式[2] 。
1.1從人口可持續發展理論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出發,我們應當選擇人口控制社會化
人口可持續發展理論就是要求人口增長速度和素質能夠朝良性的、穩定的、積極的方向發展,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要求按照自己的意愿辦事,也就是說如何使個人認識到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統一,怎樣才能使人們把人口控制的需求變成自覺自愿的選擇呢? 那就是通過社會化過程,使社會生育倫理規范和生育責任內化為人們的內心信念和生育意愿。
1.2 生育模式多樣化的現實與生育文化主流導向需求之間的矛盾,需要我們選擇人口控制社會化
在自我中心主義、享樂主義思想的影響下,丁克家庭、同性戀家庭、無子女家庭也相繼出現。社會開放使生育狀況變得難以琢磨。另一方面,輔助生殖技術的發展使婚育關系變得復雜而微妙[3]。這些變化都使生育模式呈現多樣化和難以控制的局面。社會變化與生育模式多樣化之間的中介因素,是人們對生育的自主選擇。人們對生育的自主選擇是否應當絕對自由呢? 當然不能。從社會發展的需求看,社會應當對人們的生育施加影響,應當適度限制生育選擇的自由。因此,社會主流文化只能根據社會發展的需求引導人們的生育意愿,引導人們的“自主”選擇。引導的最佳方式不是“堵”和“禁”,而是通過教育潛移默化,即社會化。
2人口控制社會化的主要途徑
社會化是個人由自然人成長發展成為社會人的過程,是個人同他人交往,接受社會影響,學習掌握社會角色和行為規范,形成適應社會環境的人格、社會心理、行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過程。把社會規范內化為自己的信念、習慣和人格,是人們社會化過程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社會化涉及社會和個人兩個方面。從社會的角度看,社會化是社會對個人進行教化的過程。從個人的角度看,社會化是個人與其他社會成員互動,成為合格社會成員的過程[4]。社會要想使人口得到適當的控制,實施教化的主要途徑有哪些呢?
2.1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
家庭是個體社會化的起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對孩子成長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父母對于人口控制的態度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觀念。比如:一對有著“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養兒防老”和“女子終究是人家的人,嫁出去的女子潑出去的水”等思想的父母,不難想象出他的孩子思想也會受到影響。學校教育除教授他們所需要的技能外,還教授對待事物的態度和如何應用自己知識辯證地看待事物。對于人口控制來說,加強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至關重要。
2.2規范媒體的宣傳
大眾傳媒通過篩選信息、輿論導向等方式,對當今青少年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因此,要推行人口控制社會化,就必須規范大眾傳媒,使他們的宣傳為主流文化服務,對人類社會負責。
通過對社會大眾進行人口控制的社會化實施以后個體把社會規范內化為自己的生育觀,即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而在現實生活中,就需要生育控制協助完成。
3生育控制的倫理問題
生育控制是對人的生育權利的限制,包括對正常人生育權利的限制和對異常特定人的生育權利的限制,前者往往是一個國家為控制人口數量而制定的一種普遍的政策和法令,如計劃生育政策,后者往往是著眼于提高人口質量,對一些嚴重影響后代生命質量的特定的育齡夫婦實行生育限制。生育控制方法主要包括避孕、人工流產、絕育等。其中涉及的許多倫理問題歷來是生命倫理學關注的焦點。
3.1避孕是生育控制在人口控制過程中的主要手段之一
盡管避孕在今天已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成為許多國家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的有效手段,但在倫理學中,避孕還存在或需要解決以下的認識問題:
3.1.1 越來越先進的避孕技術推廣使用后是否會引起性關系的混亂這種可能性在一定范圍內是存在的,避孕使同生育過程可以完全分離開來,人們可以享受純粹的性快樂,而不必顧慮意外受孕及其帶來的后果,這就減輕了對后擔心的心理壓力, 從而改變了人們的性觀念,使婚前性關系和非婚前性關系會有所增加。那么,我們怎樣解決這種倫理問題呢?問題的關鍵在于加強教育,以道德和法律來約束和控制人們的。
3.1.2會使人們放棄生育的義務避孕在一定意義上的確是把婚姻與生育分離開來了,這種分離會不會使人們放棄生育的義務, 最終導致社會的利益與人種的延續受影響。
3.2人工流產
它是避孕失敗的一種補救措施。人工流產倫理爭論的矛盾焦點主要集中在胎兒是不是人,有沒有出生權利的問題上。其他問題的解決,例如婦女對于其自身的權利和社會對更自由的人工流產法的利益,首先依賴于胎兒是不是人,是否是一個能夠要求擁有權利的實體[5]。
人工流產在我國另一個倫理問題就是性別選擇,造成我國男女比例失衡以及所引起的一系列社會問題。
3.3絕育
在當今我國人口控制主要應用于:一是避孕,或出于夫婦個人的考慮,或由于社會控制人口數量的需要,絕育可達到不再生育的目的;二是優生,如果夫婦一方或雙方有嚴重遺傳病,絕育可保證遺傳病不再傳遞到下一代,也可改善人類基因庫質量。絕育倫理爭論的矛盾焦點主要集中在嚴重遺傳性疾病患者尤其是智力嚴重低下者的非自愿性絕育上。在倫理上,我們可以從有利、尊重、公正和互助等原則組成的倫理框架來分析和評價對嚴重遺傳性疾病和智力嚴重低下者的絕育[6]。
21世紀,人類最大的威脅不是戰爭和疾病,而是“人炸”,加之在現實生活中,先天性、遺傳性疾病也威脅著不少家庭和人群,如何解決呢?需要進行人口控制的社會化和生育控制相互作用,相互促進來實現。
[參考文獻]
[1]張維慶.新時期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讀本[M].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2004.5.
[2]馬芒.人口控制社會化的決策選擇[J].南方人口,2004,1:16.
[3]肖君華.現代生育倫理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優秀博碩士論文,2004,4:2.
[4]馮澤永,史玉.生育倫理與人口控制社會化[J].醫學與哲學,2006,27(7):38.
[5]H.T.Engelhardt.人工流產的本體論[A].邱仁宗.醫學的思維和方法[C].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5.211.
關鍵詞:社會認同;外來人口;社會融入
中圖分類號:C92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4)01-0141-04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速推進,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從農村進入城市尋找新的工作與生活空間。外來人口在為城市發展以及經濟社會建設作出貢獻的同時,與外來人口相關的社會保障、居住、子女就學等一系列社會問題也給社區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梢哉f,解決好外來人口的社會保障、居住、子女就學等一系列相關問題事關基層社會的和諧穩定和長治久安。除此之外,外來人口由于自身的文化習俗、觀念傳統等因素與本地居民存在著差異,容易與本地居民產生隔閡,繼而導致了外來人口社區融入問題的產生。有效解決外來人口的社會融入問題,將有助于形成和諧有序的生活秩序,維護社會的穩定,促進整個城市社區的發展。
一、理論基礎及相關概念
(一)社會認同理論
社會認同理論是由塔菲爾和特納等人提出的,通過對群體行為的研究而不斷發展。社會認同理論強調的認同作用是個體對群體的認同,并且以此來研究群體間的行為[1]。
塔菲爾認為社會認同是“個人認識到自身隸屬于某個群體,并且意識到群體的情感與價值”[2]。它是“群體成員共同擁有的信仰、價值取向和行為的體現,是一種集體觀念,它是團體凝聚力增強的價值基礎”[3]。勞倫斯和貝利認為社會認同“是一些諸如家庭、社交、社會地位、階層屬性、團體成員資格等的社會關系”[4]。王春光則將社會認同視為“對自我特性的一致性認可、對周圍社會的信任和歸屬、對有關權威和權力的遵從等等”[5];趙志裕等人認為,社會認同是“個人意識到自己隸屬于某個群體并區分自身與他人,同時吸收群體成員所共同的特征,使自己的特性與群體成員具有的共同特性相一致”[6]的過程。特納和塔菲爾將個體認同與社會認同加以區分,他們認為個體認同是對個人的認同作用,用以描述個人所具有的特點;而社會認同是社會的認同作用,是對群體成員共同特征的描述[7]。
總體來看社會認同理論強調了個體在社會認同中的能動作用。社會認同理論的核心假設就是,所有行為無論是人際的還是群際的,都是由自我激勵這一基本需要所激發的。因此,社會認同理論強調個體對群體的認同是群體行為的基礎,尤其關注個體主動將群體心理化之后,得到積極的情感和價值意義并以此區隔他人的動力過程[8]。
(二)外來人口的含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中第六條規定“公民應當在經常居住的地方登記為常住人口,一個公民只能在一個地方登記為常住人口”。公民在“常住地”登記常住戶口,在當地稱為“常住人口”,到本市縣外的其它地方需申報暫住登記,被稱為“暫住人口”,即為“暫住戶口人員”。而一般外來人口的定義是現住地與戶口登記地不一致的人,指那些現居住在本市半年以上,但其戶口登記在外省市的人口。
(三)資料與研究方法
本次抽樣調查選取杭州市L社區作典型調查,采用問卷調查與訪談相結合的方式,調查對象為在杭州市L社區居住5個月以上,年齡在18-50周歲的外來人口。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485份,剔除5份無效問卷,有效問卷480份。共訪談外來人口50名,訪談本地居民30名。
二、個案分析:杭州市L小區外來人口社會融入現狀
(一)外來人員對杭州的印象總體很好,但是留杭意愿不強烈
從本次調查的結果中,有66%的受訪者對杭州的感覺非常好,很喜歡這個城市,有17%的人認為杭州較好,而感覺一般的占17%。所以從整體來看,外來人員對杭州的印象還是很好的。但問及是否有留杭的意愿,有84%的受訪者表示還不確定,而只有8%人明確選擇了愿意,有8%的人明確選擇了不愿意。受訪者表示“看過杭州,都覺得自己老家實在是有點差了。但是,畢竟那里有家人。雖然家鄉交通不便,不如杭州繁華,但是,家鄉的空氣很好,自己種種菜,養養花什么的,過得也挺舒服。而且在杭州就只能住這么小的地方,在家里地方就大很多了?!绷艉家庠覆粡娏遥瑐让娣从沉送鈦砣藛T融入本地居民的意愿不夠強烈,這種猶豫及不確定性的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心理層面、文化層面等各方面的融入。
(二)外來人員與本地居民互相心理接受程度高、但缺少深入交流
外來人員與本地居民交流情況的調查顯示,有42%的外來人員選擇了與杭州人交流較多,有25%的人與杭州人經常交流,而有33%的人與杭州人偶爾交流。但問及平時交流最多的人群,幾乎所有的人都選擇了自己學習或者工作相處的人??梢钥闯?,外來人員與杭州人的交流多是出于學習、工作的原因。
“鄰居是本地人,但是平時候也不怎么說話的,最多看到了打個招呼,問候下就好了。平時大家都要工作的,沒有時間聊天,而且也沒有什么事情好聊的。大家都是開了門進了屋,門一關就好了?!痹L談中,受訪者表示雖然和本地人流較多,但也坦言鄰里間交流較少,最多是見面打個招呼,欠缺深入的交流。
(三)外來人員家鄉情結濃厚,文化融合程度弱
本次調查中可以看出,外來人員家鄉情結濃郁,不論是從心理上對杭州缺少“家”的感覺,逢年過節仍會有回家尋根之舉,還是從文化的維度上看,對于本地方言及本地習俗的了解程度一般,而自身對于家鄉的習俗的保持程度較好,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都表現出來,深層次的心理融合還是淺層次的文化融合都存在著阻礙。問及逢年過節,特別是春節是否會回家鄉時,有83.33%的人選擇每次都回,而有16.67%的人選擇大多數都會回去。對本地習俗的了解情況,有50%人基本了解,有41.67%的人了解甚微,完全不了解的只有8.33%的人。
“城市里么過年的氣氛還不怎么濃的,我們老家那里過年要多熱鬧就多熱鬧,天天都有唱戲的表演啊,舞龍的,敲腰鼓,每天都很熱鬧。不像這里,氣氛也不怎么有。”受訪者對于杭州“家”的感覺不濃厚,而家鄉過節的氣氛更能吸引著他們。同時,他們認為家鄉的親朋好友更能帶給他們溫暖與關懷。
三、外來人口社區融入難的原因解析
(一)戶籍制度壁壘,阻礙社區融合
在外來人口的社會融入問題上,制度上的限制和約束有著根本性的影響。目前,我國制度限制是以戶籍制度為主的外來人口管理制度,以及一系列與戶籍相聯系的教育制度、就業制度、醫療制度、社會保障、社會福利制度等,這些制度限制了一部分外來人口享受與本地居民同等待遇。使那些外來人員處于“體制外”而難以進入“體制內”,牽制著他們的社會流動[9]。
我國的戶籍制度影響深遠,不僅僅是對相聯系的制度、社會流動產生影響,更多的是對心理層面的影響。人們已經習慣性地將人分為城市居民與農村居民。雖然改革開放以來,這種戶籍制度對于人口的流動的影響程度不斷減小,同時,人們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群體偏見。但是,戶籍制度的影響仍然存在。因而,外來人口會在不自覺之中將自己與本地居民區分開來,將本地居民視為另一群體。雖然身處外鄉,依舊懷著濃厚的家鄉情結,保持著家鄉的習俗,過年過節有著深切對家的期盼,而對流入地缺少“家”的情結。在調查中對于留杭意愿以不確定為主更證實了這點。
(二)社會網絡孤島化,阻礙心理融合
覃國慈提出,居住地的邊緣化對“本地人”、“外地人”這兩個群體之間隔閡的產生有直接影響。盡管外來人員與本地居民生活在同一空間,但是因為缺乏互動,從而形成“一座城市、兩個生活圈子”的現象,進而導致心態上的邊緣化與身份上的邊緣化。李強提出,人際交往缺乏和社會網絡的“孤島化”是外來人口社會融入難的重要表現。外來人口與本地居民幾乎沒有任何的互動。這種交往狀況將會促使外來人員可以尋求幫助的社會關系局限于原有的血緣和地緣關系[10]。
從調查的結果中我們發現,人們在生活中交流最多的人主要是與自己學習、工作息息相關的人。同時,缺乏與鄰里等關系人群的了解與溝通,缺乏溝通互動的機會。雖然,在調查中,外來人員對本地居民的整體印象較好,并且相互之間交流的頻率也較多,但都是基于學習工作的需要,人們之間的交流處于淺層次的互動。外來人員對于本地居民仍缺乏深入的了解與溝通。外來人員的關系網絡較窄。而這種溝通的現狀,導致人與人之間缺少心理上的溝通與交流,這將會阻礙外來人員的真正融入到本地居民之中。同時,社會網絡的狹窄,對外來人員獲得信息的數量、及時性、可靠性等產生不利的影響。而這些信息沒有得到很好的傳播,也使外來人員感覺自己被拒之門外,更加明確自己是“外地人”,導致外來人員融入困難。
(三)內群體的偏好,群體距離較遠
塔菲爾提出了內群體和外群體概念。內群體就是個人所屬的群體,外群體就是不是個人所屬的群體,但內群體與外群體有可能存在一定的聯系[11]。個人憑借自身隸屬于某群體而將自己與他人區分開來,并將該群體內的典型成員的特征加諸于自己身上,以使自己的特性等同于群體內的典型成員特性的過程。
人們會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分類,并自覺成為自我所認定的那類群體成員。而對于自身群體的定義有著重要意義。由于戶籍制度等因素的影響下,外來人員將自己視為與本地居民相區別的群體。同時,當地對本地居民的一些保護政策,更加深了外來人員對于內群體的認同。出于對于內群體的偏好,提高自身內群體的地位與穩定,而與外群體保持距離,以保持群體的凝聚力與向心力。外來人員更傾向與內群體成員的交流與理解。促使內群體與外群體之間的隔閡難以消除。
(四)家鄉情結嚴重,缺乏文化融合
在調查中發現,外來人員大部分都保持著家鄉的習俗,逢年過節仍舊心系家鄉。對于杭州的歸屬感較差,家鄉情結嚴重。同時對本地的風俗習慣及本地方言了解一般。由此我們認為,外來人員與本地居民之間文化融合程度弱,缺乏文化之間的融合。群體間缺乏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因而,加強文化活動的開展,促進文化之間的交流,從而促進群體間的融合。
四、促進外來人口融合的應對策略
(一)打破制度壁壘,促進身份認同
社會認同是“個人意識到自己隸屬于某個群體并區分自身與他人,同時吸收群體成員所共同的特征,使自己的特性與群體成員具有的共同特性相一致”。[12]而長期以來形成的戶籍制度、就業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等二元社會體制對外來人口的社會融合構成了制度性的“整體排斥”[13]。應建立利益分配和協調機制,以法律法規建設為制度保障,規范外來人口的權利和義務,通過合理設置門檻,使外來人口通過合理合法的途徑享受到與城市居民相等的待遇,進而推進外來人口市民化進程,這不僅有利于保護外來人口的各項權益,也有利于增強外來人口的城市認同。因此,必須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步伐,逐步均衡在戶籍制度上相關的各種利益;切實保障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平等的權利,完善教育制度;消除勞動用工制度中的歧視,提高勞動力資源的有效配置;加強外來人口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如解決外來人口社會保障、醫療保險的區域轉移與接續等問題[14]。
(二)拓寬社會網絡,促進心理融合
有關研究表明,高水平的融合度及融洽的群體間關系不僅僅增強外來人口與本地居民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更有利于提高外來人口對流入地的歸屬感與安全感,進而提高對城市的認同。社區融合是社會融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使得外來人口對城市的認同不局限于個人相關的經濟利益,更能提升外來人口對城市的社會價值和情感價值的認同,從而提高外來人口投身于城市社會建設的積極性[15]。社區可以為外來人口提供就業指導、崗位培訓、法律援助等。除此之外,社區可以積極開展“健康知識講座”、“廚藝大比拼”等各種形式、內容的交流活動,為本地居民與外來人員提供交流的機會,讓人們不僅僅只限于見面打招呼,通過各種活動的組織與開展,擴大外來人員的社會網絡,在交流互動過程中增進互動,增強信任。外來人員在交流中結識朋友,有利于信息的共享與交流,同時,互幫互助,增進友誼。
(三)運用非政府組織力量與志愿者隊伍,促進群體間的融合
社區應該積極運用非政府組織的力量,使外群體與內群體建立起某種聯系來促進外來人員與本地居民的融合。非政府組織以組織成員共同目為組織目標,有利于打破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打破原有群體間的界限,促進人際交流,共同奮斗的積極作用。社區可以通過積極壯大歌舞社團、話劇社團等,促進雙方在有共同興趣之上,積極尋找共同話題,增進交流與融合,建立信任關系。從而,原本屬于外群體的人員在非政府組織中成為了內群體成員。
同時,社區應鼓勵本地居民與外來人員共同參與志愿者隊伍中來,積極參加志愿者活動,大力發展公益事業,通過一系列的志愿者活動,不僅僅提升自身的素質,體現社會責任感,同時增強互幫互助,加強聯系,改善群體的印象,打破群體間的界限,從而促進外來人員與本地居民的融合,打造和諧社會。
(四)開展文化交流活動,促進文化融合
社區可以多舉辦文化交流活動,促進外來人口的文化融合,如舉辦“端午包粽子”、“賞花燈,鬧元宵”等活動,這些交流活動不僅僅讓外來人員有機會了解本地的習俗,同時,也讓外來人員感受到杭州濃濃的“家”的感覺。通過文化活動的開展,促進外來人口與本地居之之間文化間的交流與融合,同時,創造更多的機會,促進外來人員與本地居民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從而增進友誼,減少外來人員邊緣化的趨勢,促成外來人員與本地居民擁有者共同的積極的情感,價值觀趨于一致,有著更多文化的認同,促進群體間的融合。
參考文獻:
〔1〕樂國安,汪新建.社會心理學理論與體系[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70-98.
〔2〕Tajfel H.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 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M].London: Academic Press, 1978:chapters1-3.
〔3〕Tajfel H.&J.C.Turner 1986,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In.
〔4〕張乃和.認同理論與世界區域化研究[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4(3):116-123.
〔5〕王春光.新生代農村外來人口的社會認同與城鄉融合的關系[J].社會學研究,2001(3):74-75.
〔6〕〔7〕〔12〕〔13〕趙志裕.社會認同的基本心理歷程[J].社會學研究,2005:202-246.
〔8〕黃匡時.社會融合的心理建構理論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08(6):14-19.
〔9〕梁鴻,葉華.對外來常住人口社會融合條件與機制的思考[J].人口與發展,2009(15):43-47.
〔10〕〔16〕崔巖.流動人口心理層面的社會融入和身份認同問題研究.社會學研究,2012(5):147-166.
〔11〕王歆.認同理論的起源、發展與評述[J].社科論壇,2009(2):78.
〔14〕王春光.農民工在流動中面臨的社會體制問題[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04(4):25-27.
【關鍵詞】流動人口子女;義務教育;公立學校
一、提出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城市化、工業化的日益發展,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持續不斷地涌入城市,這既是工業化和城市化同步發展的必要條件,又是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結果。伴隨著他們的是生活方式的轉變和生活環境的改變,由此引發的問題有很多很多,而他們子女的教育問題就是其中之一。
流動兒童隨父母進入城市,教育問題自然而然地成為了一個社會問題,可以說流動兒童的教育問題是勞動力流動的副產品之一。中國的義務教育體制沒有針對時代的變化,仍然是計劃經濟時代的“地方負責,分級管理”傳統模式。其結果導致了流動兒童的戶籍所在地和居住地兩方在這一問題上的無能為力。大量的適齡兒童面臨失學的窘境。公立學校高額的借讀費讓農民工望而卻步;“打工子弟學?!钡暮侠硇?、合法性的爭論仍在繼續。農民工子女教育的出路在哪里?誰來保障這些“流動花朵”的教育需求?同在藍天下,共同進步成長。流動兒童何時才能獲得與城市兒童同等的教育機會?“如果我們承認農民進城是社會發展之必然,城市發展之必需,就應該承認民工子弟讀書之合情合理;如果承認國家實行的義務教育是面向所有中小學生,就應該承認民工子弟不論走到哪里,都有權利沐浴在義務教育的陽光之下?!盵1]
二、現狀描述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農村人口向城市尤其是沿海大城市大規模的遷徙。到20世紀末21世紀初,中國流動人口的總數已經達到1.2億。到2005年底,中國農村有1.4億農民離開農村進入了城市,其中有1億人在城市打工。[2]農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動,是伴隨著工業化而發生的。工業化和城市化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調整,為農民的外出務工提供了可能。隨著社會轉型進程的加快,流動人口的特點日益明顯。
流動人口的規模逐漸擴大。由于農村的耕地面積不斷的減少,農村中的剩余勞動力越來越多,農村中僅有的那么一點收入已經不能滿足農民的需求了,他們基本的經濟保障無法得到滿足。同時,城市和農村的經濟差距越來越大,城鄉二元結構體制直接導致了城鄉經濟的差距。由于兩方面的作用,正好形成了推力和拉力,促使了大量的農民不斷的涌進城市,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同時流動人口日漸趨向于遷移長期化、家庭化。隨著兒童跟隨父母在城市居住的人數不斷增長,他們的教育成為了一個必須要考慮的社會問題。流動兒童少年的教育問題十分嚴峻??傮w上講,失學情況嚴重,就學問題突出。
(一)流動兒童少年失學輟學情況嚴重
當前,處于學齡階段的農民工子女中有相當一部分處于失學或輟學狀態。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農民工自身忙于生計,而忽視了對子女的教育管理。有些農民工本身的文化素質不高,認為讀書無用,對子女的教育不抱希望。此外,造成失學輟學的原因還有經濟方面的因素。部分學校高昂的學費使農民工子女望而卻步。由于流動人口的流動性而造成的居無定所,常常導致那些孩子無法在一個地方完整地完成學業。流入地的地方部門對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不夠重視,無法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就學條件,直接導致了流動兒童少年失學問題日益嚴重。流動兒童少年失學問題是一個社會問題。農民工為城市、為社會創造出巨大的財富,但他們的子女卻無權享受到在城市里國家提供的義務教育資源。數以百萬計流動兒童的教育問題無法得到解決,不僅是每個家庭的損失,同時意味著每年都會增加百萬以上的文盲,這對整個國家國民素質的提高非常不利。[3]
(二)流動兒童少年就學問題突出
流動兒童少年在流入地就學的途徑主要有兩種:在公立的中小學借讀;在流動人口自發興辦的“打工子弟學?!本妥x。雖然流入地政府部門對流動兒童的教育問題已經開始關注,但明顯地保障力度不夠,具體表現就是在上述兩種就學途徑上還存在著諸多問題:
1.在公立中小學借讀。流入地公立學校的教育資源豐富,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質量應相對較好。所以農民工都希望可以將自己的子女送進公辦學校來接受高質量的教育。但有諸多限制:在入學這一環節上,各地的公立學校都不同程度地設立相關規定,來提高接收流動人口子女的門檻。而且因為教育資源本身的有限性,公立學校不可能做到全部接收,往往還要求流動人口子女交納高昂的借讀費、贊助費等。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流動人口的子女容易受到歧視。這種狀況可以理解為社會排異現象,城市里的學校、老師、學生、家長在較短的時間內無法接受與他們有顯著差別的兒童。和城市居民的子女相比較,流動人口的子女在基礎、語言等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因而普遍感到自卑,存在著或輕或重的心理問題。他們很容易感受到與身邊城里孩子之間的差別,內心世界感受到強烈的不平等,因而會產生對抗情緒,所以在城市公立學校就學的流動人口子女往往心理教育更為重要。
2.在流動人口自發興辦的“打工子弟學?!本妥x。流動人口自辦的打工子弟學校的費用較低,但辦學規模參差不齊,總體上說教學質量不高,而且幾乎所有的打工子弟學校都沒有得到政府的承認,也就是所謂的“非法辦學”。由于學校的地位沒有得到政府的認可,因而學生即使完成學業,也無法取得畢業證書。打工子弟學校大都位于城鄉結合部;條件簡陋,大多租借廢棄廠房作為校舍,缺乏必要的設施和安全保障;師資匱乏,且隊伍不穩定,流動性大。但就是這樣條件的學校,仍深受絕大多數農民工及其子女的歡迎。他們知道“與其失學,不如條件惡劣地求學?!贝蚬ぷ拥軐W校對學生入學沒有限制,收費相對于公立學校非常低,學生來去自由,符合流動人口的特點,因而,打工子弟學校解決了農民工心頭的一件大事??梢哉f,打工子弟學校是以體制外的形式解決體制內的問題。
三、原因透析
大量的流動兒童少年喪失了受教育的權利,或是失去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這給國家、社會帶來的危害是巨大的。影響流動人口進城子女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們認識上的問題,又有長期以來形成的體制矛盾。
(一)我國的義務教育實行的是“在國務院領導下,地方負責,分級管理,以縣為主”的體制,義務教育主要由戶口所在地的地方政府承擔
各流入地往往習慣于把外來人口當作體制外人口來認識和考慮,外來人口的學齡子女也就當然地被當作本地義務教育體制外的求學對象。進城農民工及其子女無法享受這些基本的生活待遇。流動人口子女既無法享受與城市同齡兒童同等的教育機會,同時也被排斥于鄉村教育體系之外,成為被“邊緣化”的一個龐大群體。
(二)由于長期以來形成的地區偏見和觀念上的障礙等原因,許多城市公立學校在招收流動人口子女時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
經費問題也成為公立學校招收流動人口子女所需要考慮的問題之一。打工子弟學校是體制外的產物,但其在流動人口子女的教育問題上所起的作用卻是相當大的。由于沒有得到政府部門的批準,這些只能是半地下地進行辦學。資金來源匱乏,校舍設備簡陋,師資力量較弱,教學質量不高,這些都限制了打工子弟學校的發展。打工子弟學校急需解決正規化的問題,才能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
(三)家庭是兒童基礎教育的重要影響因素,直接決定了兒童的教育水平
流動人口家庭在子女的教育問題上應負有很大責任。許多農民工的教育意識落后,注重眼前利益,認為讀書無用。迫于經濟壓力,微薄的收入僅僅能滿足維持基本的生活開銷,對于那些高額的借讀費等卻只能望而止步,從而這些流動人口子女喪失了最基本的受教育的權利。
(四)大多數流動人口子女都是從經濟文化較落后的地區遷移到發達地區,由于年紀尚小,他們很難迅速融入到新的環境中去
在城市里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城鄉之間的巨大差異,以及學校中老師同學的另眼相看,使得農民工子女感受到了強烈的不平等,很容易形成自卑、厭學的情緒。同時,他們還肩負著家長對他們的期望。往往家長只重視對子女物質要求的滿足,而忽視了精神、心理等方面的交流。有時父母強烈的望子成龍的心態極易造成子女的愧疚感和負罪感,對子女的成長不利。
四、政策建議
流動人口子女的教育問題現在已經是一個社會問題,而不僅僅是單純的教育問題。這涉及到受教育權的公平性,對整個社會的公平產生影響。流動人口子女的教育問題,需要全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力量協調解決。200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要解決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階段上學困難問題,讓每個孩子都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機會?!钡瑫r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在解決流動人口子女就學問題上,困難是多方面的,難以在短時期內徹底解決。
(一)從體制上進行革新
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戶籍管理制度以及與此相關的城鄉不合理體制必須加以改革。這是改革的必然趨勢,只有這樣才能符合城市化、工業化的快速發展。由于戶籍制度的限制,流動人口的身份、就業、生活等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流動人口子女的教育也是受此影響的結果。只有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才能為流動人口子女的就學掃清制度障礙。
(二)在政策上給予傾斜
各地政府要轉變觀念,提高對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的認識。要認識到進城流動人口為城市的發展和繁榮作出了巨大貢獻,政府有責任承擔他們的子女的義務教育。流動人口應該享有憲法賦予的國家文明和城市文明的正常權利。從整個社會城市化和現代化發展的角度,政府應該鼓勵和支持流動人口子女進城上學,并為他們創造一切可能的條件。在政策制定上,應多考慮到這部分人的利益。
(三)公立學校為主,鼓勵支持社會力量辦學
在解決流動人口子女的教育問題上,流入地的公立學校必須切實做好接收工作,積極利用教育資源。禁止在入學手續和贊助方面對流動人口子女設置障礙。主管部門要在經費上予以支持??梢钥紤]“經費跟著學生走”的原則[4],避免濫用“自由裁量權”。由于經濟力量有限,國家對于基礎教育的投入始終存在不足,公立學校不可能在短期內完全接納流動人口子女,這時出現的打工子弟學校正符合了這一要求,但由于其硬件設施等不符合要求而處在相當困難的境地。政府部門應積極引導,適當地降低辦學條件的門檻,給予打工子弟學校更多的優惠政策,積極鼓勵其發展,爭取使他們能達到公立學校的標準。同時,其他社會力量應該積極發揮作用,幫助那些經濟困難的流動人口子女完成學業。
(四)重視流動人口子女的心理教育
流動人口子女從農村走向城市,這需要一個較長的適應過程。在學校的學習生活中,往往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這時需要老師、家長等積極地給予他們心理輔導,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要跟那些城市里的孩子們和睦相處,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
綜上所述,解決流動人口子女的教育問題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成要素之一,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同時這也是城市健康文明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們只有充分認識到解決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的必要性,積極采取措施加以解決之,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社會的穩定、和諧發展。社會各方應攜起手來解決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不僅僅是對農民工及其子女,而且對于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都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王穎.中國民工潮——關于打工族生存狀況的調查報告[M].出版社,2005.
[2]蔡建文.中國農民工生存紀實[M].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
[3]李玉雪.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透視[J].社會檔案,2006,(8).
[4]孫曉鳳.農民工子女教育的政策問題及對策[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06,(4).
[5]史柏年.城市邊緣人——進城農民工家庭及其子女問題研究[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6]杜越,等.城市流動人口子女的基礎教育——政策與革新[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
[7]范國平,等.農民工城居子女讀書難問題成因探析[J].黑河學刊,2006,(1).
1我國農村人口安全問題的提出
隨著全球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的日益嚴峻,除了國家經濟安全、軍事安全等為主要內容的人類傳統的安全觀以外,國家的土地安全、糧食安全、環境安全等非傳統安全日益得到廣泛關注。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總數的70%,因此,農村人口安全問題必須得到更廣泛的重視。
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農村人口問題除繼續控制人口數量外,人口結構、人口素質、人口遷移流動等問題也日益突出。2003年,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張維慶主任在“人口、社會與SARS”學術研討會上,明確指出了“人口安全”的概念:“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家安全不因人口問題而受損害,能夠避免或化解人口方面可能出現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危機”。農村人口安全是在人口安全這個概念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現實國情,關系到我國發展農村經濟和農業的非傳統安全。現階段我國農村地區面臨一系列的人口安全問題。即農村生育率問題、農村人口就業問題日益突出、就業結構不合理、人口出生性別比偏高問題等。
2社會主義新農村對我國農村人口安全的積極意義
2.1建設新農村,有利于加快人口城市化進程和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
我國是農業人口的大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對穩定目前的總和生育率,維護我國農村人口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我國的城市化不僅僅是農村人口進城的問題,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驅動力。農村人口控制和發展的目標,是最終實現人口的可持續發展。建設新農村不僅有利于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還同時統籌發展城鄉社會經濟。隨著城鄉合作的加強,越來越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涌入城市,為城市的現代化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有利于城市地區擴大社會再生產。通過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有利于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定向流動,為農村人口安全提供了合理的人口結構,特別是勞動力的結構,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2.2建設新農村,既有效控制農村人口數量,又能提高農村人口素質
控制人口數量是確保我國農村人口安全的前提條件。建設新農村不僅有利于降低農村地區的生育率,有效控制農村地區的人口增長,還可以促進農村人口改變傳統生育觀念,我國的農村人口基數較大,改革開放以來,政府部門通過各種政策對農村人口數量的控制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國農村地區經濟比較落后,無論是身體素質還是科學文化素質,農村人口與城鎮人口相比相差很多。建設新農村在提高農民收入的基礎上,加強農村人口的素質教育,有效控制農村人口增長,使農村人口安全得到保障,這對擴大農村地區社會再生產和社會經濟發展也有促進作用。
2.3建設新農村,有利于我國農村養老保障制度的推廣和完善
隨著農村人白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其養老觀念和養老模式也開始發生變化,從傳統的家庭養老方式向社會養老轉變。我國農村人口達8.69億,其中60歲以上農村人口大約有6083萬人,其絕對數是城鎮老年人口的兩倍。由此可見,建立健全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體系,關系到廣大農村人口的切身利益,關系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的大問題。農村地區的養老問題是確保我國農村人口安全的關鍵所在,也是體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優越性的重要表現。所以除了繼續發揮農村家庭養老和土地保障這兩種關系方式功能外,還要運用社會養老制度為農民提供一種新的養老方式,并通過制度創新,來探索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新途徑。
3我國農村人口安全對建設新農村的影響
農村人口安全是農村地區經濟、社會以及制度變遷等變化的基礎。黨和國家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科學發展觀,通過培育新農民來建設新農村。為了確保我國農村人口安全,使農村人口也能隨著社會的發展而全面發展,這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農村人口安全是建設新農村的前提條件?!叭r”問題的核心是增加農民收入,要增加農民收入就必須從農民的自身作為開端。不管是發展農業,繁榮農村經濟,還是建設新農村,都要以確保農村人口安全為基礎。建設新農村的目的是提高農村人口的生活質量,縮小城鄉差距,農村人口自身問題的解決,是提高生活質量的前提。建設新農村是黨和國家為了解決農村問題制定的總方針和總路線,是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解決“三農”問題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同時也需要農村人口安全作為前提條件。
我國農村人口安全為建設新農村提供動力。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大量農村人口流入城市,為城市建沒做出了巨大貢獻,一直都是城市建設勞動力的主要來源。因此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不僅是未來城市發展的主要原動力之一,更是現階段建設新農村的主力軍。建設新農村,不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更需要代表先進生產力的智力資源,如何提高農村人口的智力資源也成為建設新農村的重要內容。確保我國農村人口安全,提高農村人口素質不僅能為建設新農村提供充足的勞動力,還能為新農村的今后發展及城鄉統籌發展提供先進的智力資源,也為堅持可持續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國農村人口安全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保障。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必須著眼于新的實踐,以新的理念和舉措解決農村經濟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1999年我國已經進入老齡社會,2030年前后達到老齡化高峰。我國老年人口中,農業人口、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口占了很大比例,許多老年人既缺乏經濟積累,又缺少知識儲備。目前我國城鎮人口中65歲以上老人比例達到6.42%,而在農村這一比例已達7.5%。農村人口老齡化速度比城市更快,將成為阻礙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農村人口安全將為我國農村地區解決人口方面的諸多問題,為經濟發展提供可靠的保證。
4對策與建議
(1)把建設新農村與解決“三農”問題聯系起來
建設新農村是城市經濟和農村經濟互相依賴、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的過程。1980年代以來,農業問題主要表現為農業基礎薄弱、農業勞動生產率低下。農村問題主要表現是大多數農村地區特別是內陸農村自然條件差,城鄉社會經濟差別較大。農民問題主要表現在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農民生活水平很低,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不能實現非農化產業轉移和地域轉換。農村人口安全是在提高農村人口素質、加快人口非農化過程、增加農民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基礎上,使城市發展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實現未來農村地區的小康社會。
(2)在建設新農村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統籌城鄉發展
建設新農村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前提??s小城鄉差距,避免出現兩極分化是我們黨和國家始終奮斗的目標之一。統籌城鄉發展要求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和領域,增加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就業制度;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保證城市與鄉村地區的交流,加強彼此之間的合作,協調城市與農村地區的發展,這樣才可能在提高我國農村生活水平的基礎上,鞏固和確保我國農村地區的人口安全,實現農村地區人口與社會經濟共同發展。
(3)重視農村地區的基礎教育,提高農村人口素質
農村人口素質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智力資源。農村人口素質問題主要是指文化素質,即基礎教育水平。建設新農村不僅要提高農村人口的生活質量和增加農民收入,更要加強農村人口的民主法制觀念和精神文明建設。完善農村地區的教育體系,提高農村人口受基礎教育的年限,是提高我國農村人口素質的有效途徑。首先要轉變觀念,加強農村人口的文化和技能培訓;其次是對農村人口的文化技能進行培訓;此外,還應該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加強在法律常識、生活美學、道德概論等方面的教育;并且同時采取優惠措施,積極鼓勵和吸引投資,為農村地區引進各種人才,提高農村人口的綜合素質。
(4)樹立可持續的發展觀,加強以人為本的農村軟環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