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05:51
序論:在您撰寫電子信息研究生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 高校檔案信息 數字化 網絡化 現代化
一、檔案管理現代化的作用
(一)服務科研
檔案管理現代化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將高校的檔案館和圖書館實現數字化、網絡化,形成統一的信息共享平臺,構建信息服務中心,并通過這個共享平臺推動產學研的迅速發展,提高勞動效率。從而形成現代化的產學研產業鏈,一方面提高高校收入;另一方面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生產實習機會,再者也可為檔案管理信息平臺注入更多的投入,進入良性循環。
當前信息化社會,學科間相互滲透、相互交叉,檔案、圖書、情報、資料的出版、收藏也出現交叉滲透。一方面,同一內容的科研、生產、建設信息分藏于檔案、圖書、情報和資料中;另一方面,科研人員對所需信息在數量、內容、形式、系統性、檢索速度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圖書館、檔案館單一的信息服務模式愈來愈難以滿足研究人員對信息的全面需求??蒲腥藛T迫切需要信息部門提供全程性、全方位的知識信息保障,迫切需要信息部門開拓綜合性強的、能夠滿足他們多方面、系統化信息需求的綜合化知識信息服務體系??蒲泄ぷ饕蓜撔拢畔⒎展ぷ饕矐摷蓜撔?。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信息化社會需要圖書館、檔案館改變過去陳舊的服務方式,集成雙方的優勢,建立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的信息服務模式。
(二)圖書情報檔案信息共享
集成圖書情報檔案信息,首先要優化館藏,理順關系,合理配置館藏資源。為了解決檔案館與圖書館的館藏信息重復、交叉現象,根據具體情況及讀者利用習慣,對館藏中的交叉重復部分,只在一個單位收藏,比如圖書樣本問題,檔案館應該取消保存本校樣本書,改由圖書館樣本庫專設本校樣本專柜;圖書館應該取消收藏研究生論文,只由檔案館建立研究生論文閱覽室,因為一些論文有保密期限,在檔案館建立論文閱覽室便于及時把解密的論文公開。另外,信息服務中心要編制高校圖書檔案情報資料聯合目錄,在校園網上共建的“信息列車”,建立高校檔案館、圖書館、資料室文獻資源協作網,實現高校館系資料室文獻資源共享。
(三)網絡資源共享
信息服務中心在校園網上建立自己的信息服務器,提供網上信息服務。信息服務器是檔案館與圖書館服務器的二合一,是高等學校圖書、檔案、資料信息大聯網,它從信息的角度,集中了檔案館、圖書館的所有信息,并能避免檔案館與圖書館之間不必要的重復數據(如研究生論文數據庫等),同時避免圖書、情報、檔案外在形式上的區別,直接進行實質上的信息內容檢索,用戶只需鍵入關鍵詞,相關內容的圖書、檔案、情報資料信息就可同時檢出,滿足用戶全方位的信息檢索需求。
(四)人才資源共享
信息服務中,為了彌補網絡技術人才的不足,高校檔案館與圖書館可以集中雙方的業務骨干,形成新的工作合力,共同進行信息服務中的技術問題研究。例如,確定電子文件與其他信息資源一體化管理的模式和最佳途徑,研究出既能滿足電子文件功能要求,又能納入電子信息資源系統的電子文件管理系統;聯合進行對圖書、情報、檔案信息的導向性、安全性防護研究,共同研制、開發利用防火墻技術、數據加密技術、容錯技術、端口保護技術與主體身份驗證等網絡信息安全技術。
二、檔案管理現代化存在的問題
(一)數字化、輔助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事實上現有的高校檔案工作計算機管理模式,多數是建立在原有的手工管理模式基礎上,這種管理模式的特點是以檔案信息載體為核心,工作對象不是檔案信息,而是紙張、塑膠等載體材料。計算機的作用只是輔助人工管理檔案實體,而不是處理檔案數據。其結果是非但沒代替手工管理工作,而且大大增加額外手工勞動的投入。
首先,檔案計算機輔助管理模式僅局限于檔案工作內部的編目和檢索環節發生局部作用,而且是輔助檔案工作人員對檔案實體進行編目和檢索,不是針對具體的檔案信息。例如,這種形式編目需大量依靠手工勞動進行前期準備工作,常常需先手工做好著錄或填寫好手工目錄后,再往計算機中錄入。編目的實際目的是為了讓計算機排版和打印出“至臻完美”的案卷目錄,以供展示或手工查閱。
其次,檔案工作計算機輔助管理不同外界發生關系,它只為檔案部門內部服務,作用是輔助檔案工作人員人工管理檔案實體。這樣做檔案工作計算機輔助管理發展也失去了外在的動力。
(二)高校檔案館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國家目前尚沒有一個統一的組織機構來規劃協調檔案館網絡化建設和資源共享工作,缺乏統一的網絡化協調機構,造成標準化水平低、數據庫建設滯后的不利局面。大多數檔案館仍然是采取封閉式的辦館方式,無論是軟硬件的購置,還是數據庫的建設,都處于各自為政的低水平重復狀態,這不僅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費,也影響了高校檔案館的標準化、自動化和網絡化的進程。
三、管理現代化的初步構想
(一)客戶機/服務器(C/S)模式
客戶機/服務器結構模式是通過網絡把分散的計算機系統連接起來,系統把這些計算機根據其功能劃分為客戶機與服務器。C/S結構系統處理方式同以往的“文件共享型”網絡處理方式相比,其主要的不同點在于將一種應用分解成為若干部分,如用戶界面、商業邏輯和數據庫,并將這些部分交給多臺機器(包括工作站、一個或多個服務器)分別執行,共同實現整體應用。用戶在工作站(前臺)看到的通常是用戶界面,當前臺需要調用某些數據時,工作站向被稱為后臺的數據庫服務器(Server)發出請求,服務器即對此做出響應,并把處理的結果返回給前臺,這樣工作站就成了數據庫服務器的客戶(Client)。
(二)瀏覽器/服務器(B/S)模式
在學校綜合集成管理信息中,檔案工作將以計算機管理檔案信息為主要形式,通過計算機檢索查詢和提供檔案信息將成為主要的服務方式。因此,為利用者提供的信息組織結構應是網狀的,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志沿著信息之間的關系鏈進行瀏覽,而不是按照規定途徑進行檢索和查詢檔案信息,手工勞動則成為輔助形式。讓利用者通過Web瀏覽器訪問,是目前先進、有效和最為大家樂于使用的訪問方式,因此高校檔案館應建立自己的Web服務器,向校內外檔案利用者提供檔案信息服務。
(三)檔案數據庫系統
現在高校檔案部門使用的數據庫管理系統多用DBase、FoxBase、FoxPro等編寫,這些程序嚴格講僅是一般操作系統的延伸,作為數據庫管理軟件在單機狀態下應用還是可以勝任的,但是要建立覆蓋全校各類信息的集成的MIS系統,它們無論在功能上、安全性和數據完整性等方面都不能很好地滿足需要。應該選擇適用于多種操作系統、多種硬件平臺的具有多用戶、多任務和能在網絡環境下運行、具有客戶機/服務器結構的數據庫管理系統,如Oracle、Sybase、Informix、IBM的DB2、微軟的SQL Server等。
參考文獻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對高層次人才需求的增加,研究生教育的規模正以較快的速度增加,同時研究生教育的發展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如何培養復合型、創新型以及實踐型高級人才,可以說是社會對研究生的培養方式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1]
自2009年開始,我國研究生教育開始進入結構調整與質量提升階段。結構調整的重點是大力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推動碩士研究生教育從以培養學術型人才為主向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的模式轉變,以滿足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2]企業研究生工作站正是在這種適應需求、提高質量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江蘇省企業研究生工作站建設起于2008年。江蘇省政府辦公廳轉發了省教育廳制訂的《江蘇省企業研究生工作站管理辦法(試行)》。省教育廳先后召開了江蘇省企業研究生工作站對接工作動員部署會議、制定印發了《江蘇省企業研究生工作站進站研究生管理辦法(試行)》,先后設站1606個,設站范圍覆蓋了全省所有13個省轄市,涉及29所高校和電子信息、現代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諸多領域。[3]
江蘇科技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輪機工程專業是江蘇省重點建設學科,擁有“輪機工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以及“輪機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具有輪機設備和系統設計制造與性能優化和船舶機艙安全兩大特色方向。學院一直注重輪機工程碩士專業的建設,緊緊圍繞輪機工程企業的生產和研發需求,先后與鎮江中船設備有限公司、江蘇安泰動力機械有限公司、南京國際船舶設備配件有限公司、中船動力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多家相關企業建立了輪機工程企業研究生工作站。通過與上述企業建立企業研究生工作站,進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提高了輪機工程專業研究生教育質量,使輪機工程專業研究生更好地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1 企業研究生工作站的設立
對于省內企業,學院按照省教育廳制定的《江蘇省企業研究生工作站管理辦法(試行)》和《江蘇省企業研究生工作站進站研究生管理辦法(試行)》進行申報與管理,如,鎮江中船設備有限公司、南京國際船舶設備配件有限公司、江蘇兆勝空調有限公司等。對于省外企業,學院根據企業的特點,在保障各方權益的原則下,參照《江蘇省企業研究生工作站管理辦法(試行)》進行靈活協商,成立相應的校級研究生工作站。如,與上海中船動力研究院有限公司簽訂的研究生工作站,就是在校領導、校研究生部及能動學院的大力支持下成立的校級研究生工作站。
2 企業研究生工作站的運行及管理
企業工作站的運行工作由校企雙方共同管理。校企雙方協商成立工作站管理組,全面負責工作站的運行,協調校企雙方的合作。管理組成員包括企業和高校負責人、部門主管、高校研究生導師、企業導師等,主要負責制訂本企業工作站管理辦法、企業與高校合作計劃及實施方案,落實課題研究經費,保障進站導師和研究生必需的科研、生活條件。以中船動力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為例,管理組負責人分別由公司研發中心主任和能動學院院長擔任,成員包括科室主任、資深工程師和研究生導師等。
進站研究生培養方式。進站研究生實行雙導師制,學校聘請工作站所在企業理論水平較高、實踐經驗豐富、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擔任企業導師,并由學校頒發研究生企業導師聘書。校內導師主要負責研究生培養計劃的制訂、學位論文選題、學術指導、論文審定等。企業導師主要負責研究生進站后的工作安排、現場指導、論文初審等;校企雙方導師還應及時研討并解決在站研究生科研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
進站研究生的選拔與派出機制。進站研究生的選拔與派出工作主要由校研究生部負責組織,在第2學期末或者在第3學期初進行。校內導師根據簽訂的課題研究內容,確定派出的候選人員名單,并填寫《江蘇科技大學企業研究生工作站進站研究生報名表》,報送研究生部,經相關企業導師和負責人考核面試后,擇優錄用。待校內課程階段完成后,由研究生部集體派往相應的工作站。例如:中船動力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校內導師一般在第2學期結束前擬定候選名單,填寫進站報名表,候選研究生在暑期即被安排進入工作站進行為期1個月的實習。實習期滿后,根據實習表現,有企業導師和校內導師共同確定進站名單。
研究生進站期間的管理。進站研究生在工作站工作期間,服從企業導師的工作安排,服從工作站的管理,遵紀守法,遵守工作站的各種規章制度;同時定期向校內導師匯報工作和論文進展情況,校內導師對研究生論文工作的進度和質量負有主要監控責任。校內導師與企業導師要定期溝通,保證進站研究生按期保質地完成學位論文。由于各種原因無法繼續在工作站學習者,可以由研究生申請提前離站,報研究生部和工作站批準;也可以由學校和工作站共同研究決定,要求其提前離站。進站研究生一般由企業提供宿舍或協商處理,津貼由校內導師從科研項目經費中每月支出。進站研究生必須遵守企業和學校的保密管理規定。仍以中船動力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為例,研究生進站后需簽訂保密協議,遵守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服從企業導師的工作安排。進站期間,需每周向校內導師匯報工作及學習進展,每月提交工作總結和心得。同時,校內導師結合工作總結和企業導師給出的研究生月考評表,在發放月基本津貼的同時,加發績效津貼,給予學生正向激勵。
安全管理。進站研究生在工作站工作、生活期間以安全為第一要點,安全責任根據校企雙方簽訂的安全協議執行,由工作站管理組管理。學校在研究生進站前應進行前期安全教育,工作站根據入職員工要求對研究生進行進站安全教育、培訓并發放勞防用品,并定期進行安全教育和檢查。研究生進站期間的返校、出差和請假應征得企業導師同意,并報備至校內導師。
知識產權管理。研究生進站工作期間所形成的科學研究論文,經校企雙方認可,可在國內外期刊雜志和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署名單位為學校和企業雙方。進站研究生產生的科研成果:(1)校方研究生承擔企方科研課題,研究成果歸企方所有;(2)校方研究生承擔參加雙方聯合承擔的研究課題,研究成果歸雙方所有。由進站研究生本人完成的工作所形成的成果,主要歸項目立項方所有,非立項方擁有成果使用和繼續研發的權利。
研究生學位檔案主要是指高校或科研機構在培養研究生的過程中產生的有價值的材料和歷史記錄。它包含的內容很多,大致有:研究生學籍卡片(或叫作研究生學籍總表)、研究生科研計劃書、研究生中期進度及考核表、研究生課程學習記錄、研究生社會實踐和科研實踐書、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發表高水平科研成果目錄、達到授予相應學位的外語水平等級證書、學位論文、學位申請書、答辯情況表、評閱意見表(含匿名評審意見)、答辯決議等。研究生學籍卡片記錄了研究生的個人綜合信息和學緣結構,是研究生整體信息的“晴雨表”。它記錄了在學習期間的各類必修課及選修課的成績和學分完成情況,是研究生學習過程的直觀反映。研究生科研計劃書是研究生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的基本目標和研究方向,是學位論文的標桿和前奏,一般有導師和研究生的共同參與,是研究生在校期間學習和科研的重要指導思想。研究生中期進度及考核表是對研究生完成必修環節的客觀考核,包含對思想政治狀況和科研進度的綜合考察。研究生課程學習記錄是對研究生學習成績的記載。研究生社會實踐和科研實踐是對研究生實踐能力的考察。研究生論文開題報告、學位論文、評閱意見和答辯決議都是研究生學位水平的直接反映,也是研究生能否獲得相應學位的綜合反映。
從館藏研究生學位檔案的內容看,學位檔案內容存在“多樣性”和“學術性”的特點。所謂多樣性是指研究生學位檔案所包含的內容涉及教和學兩方面的記載,涉及研究生指導教師、研究生指導小組、匿名評審專家、校院兩級學位評定機構等,學位檔案的參考價值大,能夠客觀地反映出研究生綜合能力和學術水平。所謂學術性是指研究生學位檔案基本上都是圍繞研究生學術論文的學術價值而產生的,無論是開題報告還是中期篩選,都是對研究生所從事的研究課題的直觀反映,而學位論文正是研究生對所研究課題的創新性思考和實踐,無論是基礎理論的推進還是現實命題的發掘,都是科研成果的重要資源,都是科學研究的重要積淀和學術積累,是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信息來源,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二、館藏研究生學位檔案管理中面臨的困境
1.周期性存儲的限制。館藏研究生學位檔案一般都是在研究生完成整個培養過程后才能逐漸形成,目前研究生培養年限最低需要兩年的時間,一般都需要三年甚至四年的時間,研究生學位檔案的形成是逐漸形成的,如學籍卡片是對研究生整個培養過程的記錄,只有在順利通過答辯后才能形成,而科研計劃書則往往在研究生培養之初就完成了,兩者相隔的時間很長。有的檔案材料是不斷完善并逐漸形成的結果,如學位論文的撰寫和定稿。而學位檔案材料之間是互相銜接的,缺少任何一個環節,都會對學位檔案的真實性產生不良的影響。一份完整的學位檔案材料需要完成研究生培養的整個過程才會形成,因此,研究生學位檔案形成的周期較長,很多原始的檔案材料很容易因保管不善出現丟失現象。在館藏研究生學位檔案的實踐中,經常會出現因為丟失而不斷補充材料的情況,造成數據的真實性缺失。
2.存儲方式單一。研究生學位檔案的存儲一般都是以紙質版的形式存儲,受存儲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較大?,F狀是:一方面隨著研究生教育規模的擴張,研究生人數不斷增多,由此造成了大量的學位檔案的產生。另一方面研究生學位檔案包含內容繁多、門類復雜、材料眾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長時間地分類整理才能存儲妥當,而手工管理的傳統方式也約束了學位檔案的有效利用,館藏方式單一給相關檔案管理部門造成很大的壓力,有很多高校和科研機構因為受到時間、空間的約束,放棄存放學位論文,只存放部分清單,缺失了學位檔案本身的嚴密性和真實性。
3.開發利用不足。長期以來,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研究生學位檔案的管理存在重收集輕利用的現象。很多檔案管理部門對研究生學位檔案的管理存在誤區,認為是學術研究的重要內容,主觀地加入了保密的籌碼,只允許查看,不允許借用,甚至不允許復印和傳播。研究生學位檔案是對研究生所從事的研究課題的直觀反映,而學位論文正是研究生對所研究課題的創新性思考和實踐,無論是基礎理論的推進還是現實命題的發掘,都是科研成果的重要資源,都是科學研究的重要積淀和學術積累,是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信息來源,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際借鑒作用。因此,對研究生學位檔案的有效利用非常重要,這項工作在高校完成研究生培養過程后幾乎無人問津,只是停留在對相關數據的簡單統計中,沒有通過內部的加工處理和信息化建設,造成了大量學位檔案的資源浪費。
三、館藏研究生學位檔案管理創新的建議
1.加強管理,提高檔案意識。對研究生學位檔案的重視必須從全方位多角度進行宣傳和教育入手,既要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更要面向研究生和指導教師進行檔案管理的專題教育,使他們將對檔案的認識和重視提高到科學研究的水平,重視研究生培養過程中檔案材料的積累和整理,保證研究生學位檔案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對專門從事學位檔案管理的人員定期進行培訓,實行“雙崗考核”和“持證上崗”,加強管理水平和有效利用先進手段進行檔案管理的能力,強化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不斷提高檔案管理的科學化和規范化。加大監督檢查,成立院校兩級檔案管理督查小組,對檔案的管理工作進行有效監督,通過制定詳盡的考評機制,提高檔案管理的綜合水平。
2.創新管理,逐步實現數字化建設。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已經廣泛地運用于研究生培養的全過程,目前,全國各大高校的研究生培養部門都使用了研究生教育信息系統,這一教育信息平臺有效地促進了研究生培養過程的科學化和規范化水平。研究生教育信息系統包含了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產生的所有信息,科學的整理和有效的儲存,可輕松地建立研究生學位檔案電子信息庫,研究生檔案管理部門可在此基礎上,設計更優化的流程,編制更有效的檔案管理軟件,設計有效利用檔案信息的程序,除一些必要的環節如論文結題、答辯決議要保留紙質原始檔案信息外,其他信息可逐漸做到數字化存儲,不斷推進并實現研究生學位檔案信息的數字化。
3.深化管理,不斷開發研究生學位檔案資源。研究生學位檔案內容豐富,具有很高的利用、開發和傳播價值。高校研究生學位檔案管理部門應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創新現有的管理體制,建立可供分享的資源平臺,實現學位檔案資源共享和有效利用。一方面,在圖書館或者閱覽室開辟研究生學位檔案專柜,對優秀研究生學位檔案進行宣傳報道,鼓勵研究生在有效利用學位檔案中提高學位論文的學術水平和科研實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校園網、無線網絡等新媒體手段,在教師和研究生教學和科研過程中,提高閱覽、訪問和使用的效果。在學校主頁上開辟學位論文數據庫,實現學位論文電子存檔及開放查詢。另外,應該加強與兄弟院校學位檔案開發和利用的合作,在保證知識產權和開放共贏的基礎上,實現檔案網絡的共享和使用。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研究生學位檔案信息的開發和傳播,通過評聘專業的技術人員和高級開發人員,對有效資源進行深入的加工和編研,將龐雜的研究生學位檔案信息系統化、有序化處理,提高產、學、研的效果,不斷促進科技和經濟的深度融合,提高科技生產力的轉化。
培養計劃的制定是研究生培養與管理的重要環節,對研究生課程學習、中期考核、科研選題以及論文答辯等都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培養計劃不僅要符合學科專業的要求,而且要符合社會需求,符合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因此,要及時調整培養計劃,體現時代賦予的使命。根據生物醫學工程的交叉性和產業化特色,以及我校的學科綜合優勢,我們將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定位在理工醫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且具有獨立分析和解決生物醫學工程相關領域專門技術問題的能力。
理工醫相結合就是在知識結構上培養既懂醫學又掌握工程技術的復合型人才,這是學科特色的要求也是社會的需求。我校由于有理工醫學科的優勢,特別是具有享有“南湘雅,北協和”盛譽的湘雅醫學院以及三所全國“三甲”附屬醫院,因此,在理工醫復合型人才培養方面,我們具有自己獨特的優勢。我們培養的研究生不僅具有深厚的理工醫基礎,而且具有獨立分析和解決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相關技術問題的能力。如,我們培養的醫學成像與圖像處理的研究生不僅有去大型醫療器械企業的,也有去大型醫院放射科的,當然還有專門從事圖像處理軟件開發的。由于他們知識結構的全面性,受到了各用人單位的好評。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研究生常常由來自不同高校、不同學科領域的學生組成,由于各高校培養模式的差別以及側重點不一樣,研究生自身知識水平、實踐經驗、興趣愛好也不一樣,因此,在制定培養計劃時,各個導師還要了解并征求學生的意見,選課和選題都因人而異,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例如,對數學理論基礎好、年紀輕、又有興趣的應屆畢業入學的研究生,建議其進行應用基礎理論方面的研究;對有工作經驗的在職入學的研究生安排其進行相關的應用型研究。研究生個人的專業興趣得以實現,有助于充分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使之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在培養階段,還要使研究生在本學科的某一方面進行專家培養和訓練,同時在其它相關學科也要進行廣博的基礎教育,使他們能在所從事的領域中具有較強的研究和開發能力。另外,還要培養他們廣博的專業基礎和社會人文知識,培養他們自我獲取知識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優良的科學思維和創新意識,強調將知識、能力向高素質的升華與內化。
2.課程設置
課程結構關系到研究生的知識結構和科研技能。由于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理工醫復合交叉的特點,課程設置也和其它學科有所區別。目前,我國生物醫學工程博士學科點只有一級學科,下面沒有設置二級學科,主要原因就是生物醫學工程涉及到的學科領域太廣,它的研究方向和課題廣泛滲透于醫學、生物、電子、計算機、材料等學科。當然,每個高校在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研究都很難做到大而全,而是根據自身的優勢和特點,選擇其研究領域,并進而決定其課程設置。譬如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芯片、神經工程、微納醫學等,尤其是以程京院士為主的生物芯片技術占主導地位,因此,該校生物醫學工程的課程設置就以生物類為主,輔之以《生理系統仿真與建?!?、《數字信號處理》、《隨機信號的統計處理》、《醫學成像系統》等課程。我校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目前主要側重于醫學成像與圖像處理、醫學儀器與生物傳感器等,因此,課程設置也以電子信息類課程為主,如《醫學成像原理》、《醫學圖像處理》、《神經網絡與模式識別》、《醫學儀器原理》等。
另外,由于大部分高校的生物醫學工程研究生招生幾乎是面向所有的工程學科,因此,以前沒有學過醫學類課程的研究生,一般高校都會要求學生加以補修。有些導師也會根據研究課題的需求或個人研究領域的需求要求學生選修一些相關課程。如我校的新入學生物醫學工程研究生,如果以前沒有學過醫學類課程,我們一般會要求學生補修《人體解剖生理學》、《病理學》等課程;有些研究生還會根據導師的需求補修《生理系統仿真與建模》、《現代數字信號處理》、《生物力學》、《生物化學》、《醫學儀器》等課程。
3.過程管理
創新能力是科研能力的核心,創新意識、創造精神、創業能力的培養是研究生培養過程的重要環節,是研究生培養質量的主要標志。研究生培養過程管理是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保證,這里所說的培養過程管理主要包括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研究生的科研選題、中期考核和論文答辯等環節。
3.1 科研選題
作為科學研究的起點,選題不僅關系到科研的方向、目標和內容,直接影響著所運用的方法與途徑,同時還決定著成果的水平、價值及發展前途。因此,在第一年生物醫學專業基礎科目系統整合與學習之后,則完成培養環節第一步,進入科研選題階段。研究生的選題要與導師的科研項目相結合、與生物醫學工程的學術前沿相結合,同時也要強調與理工醫多學科相結合??蒲羞x題必須在足夠的調研、文獻閱讀甚至科學實驗的基礎上進行,否則就是無源之水,很難繼續。譬如,醫學圖像處理領域的科研選題不僅要與圖像處理的相關知識掛鉤,還與相關的醫學知識緊密相連,因此,我們必須要查閱大量的關于圖像處理、醫學影像、病理診斷等的相關文獻,必要時還得與醫院合作,參加醫院的短期培訓等。另外,科研選題還要注意團隊協作,有些大的科研課題不是一兩個人能夠完成的,而是在導師的指導下,由博士、碩士組成的團隊完成的,因此,科研選題也需在整個團隊的指導下合作分工,共同參與。
3.2 中期考核
研究生的培養是一項較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學科建設、導師隊伍、科研實力、教、學、管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離不開嚴格的管理,而管理的核心問題是要建立淘汰機制。研究生中期考核作為研究生的淘汰機制之一,對研究生的質量調控和把關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整個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中期考核處在一個承前啟后的重要位置?!俺星啊?,是指經過一年半到兩年的學習與科研參與后,研究生基本掌握了本領域的重要理論和一定的科研技能,了解了該研究領域的相關背景;“啟后”,是指有必要了解研究生對已學到的理論和技能是否消化吸收,是否能靈活運用。
我校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研究生的中期考核在科研選題之后的研究生第二學年末進行。中期考核不僅包括對所選課題的進展情況檢查,還包括研究生參與學術活動的積極性。研究生在第一學年末完成選題,其后則必須進行為期一年的課題研究與實踐活動,將所學理論與實踐或實驗相結合,以實踐來驗證與豐富理論,并尋求新的方法解決實踐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中期考核實際上是對研究生科研、協作與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另外,研究所經常邀請一些在生物醫學工程領域取得突出業績的國內外知名學者來校講學或作學術報告,這是所有研究生必須參與且嚴格考核的。另外,我們的研究生每人每周舉行一次學術匯報,課題組老師的所有學生必須參與,匯報后老師給予點評及相關指導意見。
3.3 論文答辯
學位論文作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研究生教育的總結性成果,集中反映了研究生的綜合知識體系、專業知識、創新能力和研究水平。教育部規定研究生在申請學位時必須完成學位論文答辯,它是每一位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必要和重要環節。因此,在研究生培養的第三年就是學位論文的整理與撰寫,在第三年末進行學位論文答辯,每位研究生必須通過論文答辯委員會公開統一的答辯評審后才允許畢業。通過學位論文答辯,可以檢驗研究生課程學習的效果,衡量研究生的創新能力,考察研究生在文獻檢索、資料運用、論文寫作、觀點論證和辯駁等方面的水平和技巧;對于學校而言,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是檢驗研究生教育質量的主要依據;對于導師而言,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是檢驗導師指導質量的主要依據??梢哉f,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是研究生教育中重要、嚴肅的環節。我校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研究生在學位論文答辯之前必須先由學校統一,也就是要求每位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必須是自身學習研究成果的總結與提煉,如果與“中國學術期刊網”上所有論文的累計重復率超過5%,則論文必須發回重改,且重改次數不能超過2次,否則推遲半年至一年時間才能允許答辯。研究生論文之后,碩士學位論文由研究所統一匿名送至本所的相關老師評審,博士學位論文則一式三份全部由學校研究生院統一匿名郵寄至設有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博士點的全國三所不同高校,再由這些高校的研究生院根據論文題目指定評審專家,這些高校不能在本省,也不能在同一省或市。當然,由于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研究生的理工醫跨學科培養性質,各高校研究生院在送審論文時,可以送至與之相關的學科專家評審。如醫學圖像處理領域的論文可以送至從事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研究的專家評審,也可送至從事計算機應用技術圖像處理研究方向的專家評審。
4.小結
關鍵詞:產業;信息產業;產業結構
中圖分類號:F20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309(2009)07-0011-03
信息產業做為當今世界的主導產業。它的發展與一個地區或國家的經濟發展緊密相連。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要想發展信息產業,一個適合本地區發展的信息產業結構至關重要。
一、相關理論分析
(一)信息產業的概念
信息產業做為獨立的經濟部門是20世紀后半期新興和發展起來的、與信息技術息息相關的產業。它是指利用信息技術而采集、加工、存儲、傳遞和開發利用信息產品以及提供信息服務的產業。
(二)產業結構的概念
產業結構是指國民經濟中各個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包括部門內的分部門)之間的組合與構成的情況,以及它們在社會生產總體中所占的比重,實質上是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各產業部門之間的按比例分配。我國產業結構包括農業、輕工業、重工業之間的比例關系;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之間的比例關系;工農業和交通運輸業的比例關系以及各部門內部構成的比重等。
二、河北省信息產業發展現狀
(一)我國信息產業的發展
我國信息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2007年,全年實現銷售收入5.6萬億元,增長18%;增加值13000億元,增長18.2%;軟件業務收入5800億元,增長20.8%。產業規模繼續在國民經濟各行業中位居領先,銷售收入占全國工業的比重為12%,增加值占全國GDP的比重達5.27%。
(二)河北省信息產業發展
1 發展概況
2007年,全省電子信息產業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達到35%以上。全年完成銷售收入391億元,同比增長45.1%,高出全國27.1個百分點:完成工業增加值113億元,增長35%,高出全國16.8個百分點;實現利稅58億元,增長40.3%。其中,利潤46億元,增長52.7%;出口創匯12億美元,增長91.9%;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0億元,增長66%:實際利用外資1.76億美元,增長55.8%。2007年,河北省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占全國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的1.18%,排名第13位。占全省GDP的0.84%。
在重大項目以及優勢企業的支撐下,2008年1―10月,河北省信息產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471.77億元,同比增長48.87%,增速同比提高4.19個百分點;全行業實現利稅70.08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123.79億元。主要指標增速均高于全省入統工業及全國同行業增速。
目前,河北省信息產業投資超10億元以上大項目已達到22個,總投資1554.5億元,全部達產后可實現銷售收入4720億元。2008年1-10月。全省信息產業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5.68億元,同比增長130%。
2 產業內部發展特點
(1)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
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一直是河北省信息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是河北省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電子元器件、電子信息專用材料、電子信息機電產品和通信設備制造占有重要地位,但銷售收入及所占比重變化較大。電子元器件所占比重逐漸減低(2006年比重比2005年下降了9.4個百分點),專用材料制造業和電子信息機電制造業的比重有所提高(2006年分別增加5個百分點和4.1個百分點)。2002-2006年河北省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主要行業的變化情況見下表。
(2)軟件產業
“十五”以來,河北省軟件產業發展較快。2004年完成銷售收入18.75億元,同比增長57.04%,比同期全國軟件產業增長率高出21.14個百分點。2005年,軟件產業銷售收入占全省電子信息產業銷售收入的13%,高于同期全國平均水平。其中,軟件產品銷售收入10億元,系統集成銷售收入2.2億元。2006年,完成業務收入29.24億元,同比增長16.49%。增速下降較大。
近年來,河北省軟件企業數量增長較快,而從業人員數量增長相對平緩。2002-2006年,全省軟件企業和從業人員數量年均增長率分別為41.1%和12.8%。截止到2006年。河北省擁有2家國家規劃布局重點軟件企業;40家企業獲得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資質,其中一級資質1家,二級資質2家,三級資質24家,四級資質13家;通過“雙軟認定”企業超過200家,產品1000余項。2006年,在統軟件企業中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的5家,3000萬元。1億元的17家,1000-3000萬元的28家。
(3)信息服務業
近年來,河北省電信業務基本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但增速有所放緩。2002-2006年,全省電信業務總量、固定電話用戶數和移動電話用戶數的年均增長率分別為32%、10.7%和27.9%。
“十五”期間,河北省電子商務步入加速發展期。電子商務的網絡條件有很大改善,初步形成了大容量、高速率、能覆蓋全省城鄉電子商務的網絡基礎。據抽樣調查,全省已有80%以上的大企業建立了企業內部網,70%以上建立了企業網站,35%建立了不同層次的信息管理和應用系統。一批重點企業形成了網上訂貨、物流配送為一體的電子商務運營模式:部分大型商品集散中心和批發交易市場建立了網上信息系統。大多數中小企業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電子商務探索。目前,河北省已建立了一批具有地方經濟、產品特色的專業網站,網上信息、網上銷售和網上服務能力明顯增強,“中國棗網”、“中國辣椒網”、“中國國際五金絲網交易網”等在國內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教育受到重視,全省有近50所院校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
三、河北省信息產業結構現狀分析
(一)信息產業的產值結構
在河北省信息產業產值中,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所占比重最高,在全國同行業中所占份額也相對較高。單晶硅、液晶材料、彩殼的產量居于全國甚至全球前列,是最有可能持續做大、做強的領域。
而軟件產業與信息服務業方面雖然發展速度較快,但是由于基礎薄弱,發展程度遠遠落后于北京、廣東等信息產業發達的省市。
(二)信息產業的就業結構
便捷的交通環境和高素質的信息勞動者是推動信息產業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河北省在這幾年的經濟發展中,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信息的需求快速增長,并且注重教育的投資。這些都為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但是,就業結構仍然存在很大的弊端,人才結構遠遠趕不上信息產業發展的需求。河北省信息產業中
高附加值的產業就業人數低于低附加值的就業人數,并且智密率遠遠低于北京、上海等發達的城市。從近幾年的數據看,河北省的就業結構變化不大。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業就業比重逐年降低,第二、第三、信息產業就業比重呈上升趨勢。第一產業的就業比重從1997年的47.85%下降到2007年的42.06%:第二產業就業比重從1997年的27.29上升到了31.28%:第三產業的就業比重變化不是很大,一直在17%左右:信息產業就業比重從1997年的7.88%上升到10.08%。
(三)信息產業的組織結構
電子信息企業存在“小、少、弱”的問題。
“小”,是指企業規模和影響力小。目前,河北省電子信息產業以中小企業為主,缺乏能夠形成規模經濟、帶動行業發展的大公司、大集團。2007年,河北省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中銷售收入過10億元、進入全國電子百強的企業僅有3家。
“少”,是指外資企業少。河北省在吸引外資入駐方面相對落后,無論是與廣東、江蘇,還是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差距都較大。2005年,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外資企業數量和銷售收入分別僅占18%和21.2%。外資企業能夠具有溢出技術、培養人才、帶動配套產業發展等功能,外資企業數量和規模偏少,對河北省信息產業發展存在不利影響。
“弱”,是指企業的根植性弱。目前,河北省在承接產業轉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吸引了一些企業將制造環節轉移到河北。但是,大多數企業主要是將河北省作為制造加工基地,而研發環節、市場營銷環節的轉移相對較少,業務總部設在河北的較少,顯示這些企業在河北的根植性較弱。
四、河北省信息產業結構調整建議
(一)優化信息產業的產值結構。加強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
加強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的發展,在信息產業發展中。通過加大大項目的投入來夯實傳統信息產業的基礎,為軟件產業和信息服務業的發展提供良好帶動作用。這些年,河北省不斷加大項目建設力度,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42.4%。先后引進和建設了一批重大項目,其中,總投資10億元以上的項目13個,預計投資460億元,全部達產后年新增主營業務收入將達到2200億元。
(二)優化信息產業的就業結構。加強人才建設
河北地處環渤海經濟圈之中,擁有良好的交通環境,而京津地區是中國高校的集散地,為河北省信息產業高級人才的引進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基礎。因此,河北省要加強與京津地區的經濟合作,通過合作和交;流,促進人才乃至經濟資源的良好互動,優化河北省的人才結構,提升整個信息產業就業人群的整體實力,為信息產業的發展提供人才保證。
(三)優化信息產業的組織結構。加強企業建設
河北省信息產業以中小企業為主,缺乏大的企業集團。而在產業集群方面。主要是電子信息制造業形成了一定的發展規模,擁有了一定的集聚效應。因此我們要在原有電子信息制造業的基礎上把企業做大做強,爭取形成一批大企業,或者大的企業集團,帶動整個信息產業的發展。
一個合理的產業結構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助推器,河北省應根據省情實際,合理調整信息產業結構,為信息產業發展提供動力,從而為河北省的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參考文獻:
[1]宋玲、姜奇平,信息化水平測度的理論與方法[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
[2]河北省信息產業與信息化協會,2007年電子信息產業經濟運行公報[DB/OL],miit.省略.
[3]河北省信息產業與信息化協會,河北省信息產業2007年經濟運行情況[DB/OL],hebgy,gov,en.
關鍵詞:研究生教育;創新能力;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05-0243-02
強調研究生創新能力教育是國家和軍事人才戰略發展的客觀需要,尤其是本世紀以來,隨著新軍革的深入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我軍對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為此,各軍校的研究生教育機構積極貫徹總部的要求,大力推進應用型研究生教育,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在理論及實踐中取得了較大成績,研究生培養質量逐步提高,學科水平整體躍升,創新成果持續涌現[1]。但研究生教育改革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比如研究生創新意識和創新動力不足,創新能力不強,而這些問題是創新人才培養的最大的絆腳石,在某種程度上將制約我軍新軍事革命的速度和進程,應予以高度重視和妥善解決。
一、影響軍隊院校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因素
從長遠來看,研究生的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直接影響到我軍的軍革,但長期以來培養目標的模糊性、研究生教育的學術化、教育模式的滯后性等均制約著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畢業后的研究生到達任職崗位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用人單位想要的綜合素質的人才缺乏,而研究生也對自己的新崗位缺乏信心,更談不上創新了。作者根據近年來協助指導研究生的一些情況,總結了目前研究生創新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制約研究生創新能力的一些因素,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1.教學模式單一。研究生的教學模式基本上是按照研究生的入學時間來開展的,第一年基本上為基礎課,第二年為專業課,第三年實踐等。而研究生的生源來歷卻不盡相同,有部隊考入的,有地方大學考入的及院校直讀的等,其個人的基礎完全不同,比如部隊考入的其軍事素養、對裝備的了解程度要遠遠高于地方入學的,而地方入學的學生基礎知識扎實、視野開闊,但對軍事理論及軍事技術欠缺,因此,他們入校后關注的焦點不同,需要提升的能力也不同,而現有的研究生教育依然遵循著本科的教學模式,前兩年仍以課堂講授為主,個性化研討性的小班教學開展的進展緩慢,研究生學習仍然屬于填鴨式,其學習目標不明確,主動性較差,從而影響研究生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培養。
2.知識結構不合理。21世紀軍隊承擔的作戰和非作戰任務種類繁多,對研究生的知識、素質和能力結構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研究生不僅需要通曉軍事理論與技術,還需要具備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多方面的知識素養[2],由于歷史及體制方面的原因,軍校的研究生教育往往自成體系,與地方優秀的高等院?;虞^少,這種長期的自我封閉的教育結果往往導致研究生學科的前沿知識、專業研究方法以及人文社科知識的缺乏,知識結構的不合理直接導致研究生綜合素質偏弱,創新意識淡漠,創新能力不足。其次,研究生的課程設置方面彈性力度不夠,對研究生選修課的重視程度不夠,可供研究生選擇的課程門類及優秀課程較少,尤其是跨學科的知識獲取途徑不暢,軍隊院校的封閉性導致了其只能在該校選擇課程門類,而邊緣學科的交叉性較差,而創新卻往往出現在交叉學科,長此以往就會抑制研究生的創新意識。
3.導師認識上存在誤區。現在的導師大多數都有自己的課題,在招收研究生上,甚至有相當一部分導師認為是招一個學生完成課題研究,往往是導師有什么項目,研究生干什么課題,寫什么論文,研究生無法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及對軍事裝備的認識來考慮各種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研究生思維的懶惰性,不利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這種導師對研究生教育認識上的誤區直接影響了研究生的整個培養過程,影響到研究生綜合能力素質,尤其是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4.研究生考核機制不完善?,F有的研究生考評雖然在制度上較完備,詳細的考核指標可以較好的掌控研究生的培養質量,但在一定程度上卻限制了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比如,作者協助指導的一名研究生對武器裝備的某個問題非常感興趣,之前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選題時仍遇到了不可逾越的障礙,由于其選題的前瞻性及新穎性,加之保密的要求,他不能的核心內容,因此也就無法確保發表足夠的高質量文章,而研究生畢業考核又要求他必須發表一定數量一定質量的論文,而且要和論文相關。這種矛盾就造成了該研究生為了能夠拿到學位,而選擇了另一個畢業風險低的方向來做,因此,該研究生的創新主動性及探索性均受到打擊。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三年到四年的研究生生涯有可能改變一個人的研究領域甚至改變他的一生。
二、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改進措施
1.改變教學模式,重視遠程教育??茖W技術能極大地改變教育的實施方式,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研究生的遠程教育技術對研究生的培養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遠程教育可分為軍內和地方高校兩種類型。首先,建立軍校和部隊、相關科研單位聯合培養的遠程教育中心,通過設計高效的遠程指導方式和使用各種支持工具,使研究生和導師能夠不斷跟蹤武器裝備的使用情況,存在的問題及相關技術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及成果,從而保證研究生教育高度的國防相關性,這樣才能使得研究生的教育更貼近部隊,貼近實戰,才能使得研究生及時了解裝備情況,作戰情況,才能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培養其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基礎。其次,建立軍校和地方優秀的高等院校的聯合培養研究生的教育模式,使得軍校研究生坐在軍校的教室了就能夠參與地方院校的名師教學活動,可有效的提升研究生的基礎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培養其敢于質疑的創新精神。
2.調整知識結構,組建跨學科導師組聯合培養。軍校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基本上采用的是導師負責制,但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目前部分院校的研究生采取了導師組的方式來培養研究生,但由于研究生管理上的需要,基本上研究生的培養還是以教研室或系為單位,其學科跨度不大,這樣的培養模式就限制了研究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而新形勢下對研究生的要求往往是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跨學科研究是最容易實現創新的地方,跨學科學習本身可以沖破傳統束縛,有利于研究生獨立性和創造性的培養,因此,要重視研究生的跨學科學習和跨學科研究,特別要重視交叉學科和邊緣學科的教學和研究,這就意外著研究生與導師一對一的這種培養模式無法適應創新型研究生培養,因此,為適應實戰要求和創新人才為目標的研究生培養,需要大跨度學科導師組的聯合培養方式來保障研究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如今的單打獨斗的方式,這樣才能擴大研究生的知識視野,開闊其研究思路,培養其探索精神、提高其創新能力。
3.加強導師創新能力培養意識及能力素質建設。研究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跟導師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方式密不可分,因此,高水平的導師隊伍是研究生培養質量和創新水平的可靠保證。建立完善的導師遴選制度、導師考核及聘任制度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證導師的質量,但卻無法保證研究生的創新教育,因為這跟導師的創新觀念有很大關系,我們往往重視各個層次教員的培訓,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導師的培訓和教育,因此,要加大對導師創新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引導和培訓。導師考核和遴選過程中要重視導師是否具有創新教育的意識,是否重視研究生的能力培養,要完善導師的停退制度,要不拘一格選用年輕干部,尤其在信息科學與技術領域,因為這個領域是年輕人的天下,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我軍急需的信息化戰爭下的高素質人才。
4.完善研究生考核機制,建立創新型研究生培養考核辦法。根據創新型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建立相應的考核機制,而不是簡單的細化研究生的考核指標,要重視研究生在培養過程中獨立思考和提出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要鼓勵研究生在交叉學科或邊緣學科的學習和研究,建立綜合的評判機制,比如對于那些確實無法發表文章的研究領域,可采取相關領域院校、科研院所、裝備研制及使用單位的頂級專家進行盲評,且送審樣本量足夠大,結合國防發明專利授權情況等多種評價方式來評判軍校研究生論文的質量,而不僅僅局限于發表文章的數量及檔次。
總之,研究生創新意識培養及能力素質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導師團隊的辛勤栽培、學員自身的刻苦學習及院校管理部門的大力支持,隨著軍隊院校改革的深化,我們的研究生教育必將更上一層樓,我們也必將探索出適合于軍校研究生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參考文獻:
關鍵詞:結構調整;信息產業;結構升級調整
中圖分類號:F062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信息產業做為當今世界的主導產業。它的發展與一個地區或國家的經濟發展緊密相連。但從總體上看,我國電子信息產業還處在大而不強的發展階段,在一些關鍵技術的突破上、產業的創新和產業的布局的方面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要想發展信息產業,一個適合本地區發展的信息產業結構至關重要。
一、信息對經濟發展的作用――信息產業結構調整的市場依據
1、信息技術――國民經濟增長的新源泉
信息產業是一種主要依靠信息技術進步而發展的產業。標志信息技術進步的是計算機工業的不斷發展,包括計算機的硬件和軟件的發展。
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的發展推動了信息技術的進步,信息技術的進步又推動了信息產業的發展,特別是信息服務業的發展。
(1).信息技術結構
當今美國信息技術是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以電子技術為支撐技術,其中包括微電子技術、光電子技術等。以信息材料為基礎,其中包括電子材料及光學材料技術,以通信技術為重要的直接組成部分。微電子技術、通信技術與計算機的結合,代表著美國信息技術的發展方向。
(2).信息技術已成為經濟增長的源泉
新興的信息技術及其產業化得到迅速發展,引起產業結構和就業需求的巨大變化,經濟面貌隨即發生了很大改變,增長方式由資源消耗型向知識型和技術型轉化,實現了從物質經濟向信息經濟的轉變。不僅對發達國家,對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同樣適用。
2、信息產業――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
重視信息技術、創新、開發與產業化。經濟的競爭,歸根結底是科技的競爭,因而把發展科技放在首要地位。信息技術以其高度滲透性、倍增性及競爭性,成為現代高新技術的核心代表。因此,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創新、開發與產業化,必將提高我國的競爭力。
3、信息服務業――我國經濟發展的新趨勢
50年代末期,美國服務業就業人口超過了工業就業人口后,服務業特別是信息服務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加。
4、信息化改造――傳統工業重煥生機的重要途徑
傳統工業是一個相對概念,包括最早發展起來的紡織工業、冶煉工業、采礦業,以及稍后發展起來的鋼鐵、煤炭、化學、能源、汽車、造船、鐵路運輸、機械制造業等工業部門。
縱觀美國傳統產業信息化的改造過程,可以發現,這一過程的實現在于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的廣泛采用,特別是信息技術高度的滲透性、創新性、增值性、競爭性為傳統產業改造創造了條件。信息技術的廣泛使用,使美國經濟在出現整個工業生產地位下降的同時,與信息技術有關的高新技術產業卻迅速成長的現象。
5、發展電子商務――把握未來世紀經濟持續增長的推動力
電子商務,從狹義上講是指政府、企業和個人利用現代電子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實現商業交換和行政管理的全過程;從廣義上說,它的本質是建立一種全社會的“網絡計算環境”或“數字化神經系統”,以實現信息資源在國民經濟和大眾生活中的全方位應用。與傳統商務模式相比,電子商務使商務模式發生了顯著改變。
電子商務以一種最大化網絡方式將顧客、銷售商、供應商和雇員聯系在一起,使供需雙方在最適當的時機得到最適用的市場信息,因而極大地促進供需雙方的經濟活動,減少交易費用和經營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與參與世界競爭能力,為提高我國企業的潛力,應發展電子商務。
二、信息產業結構調整
1、IT產業結構調整的依據
根據什么調整――歸根結底是根據IT產業的市場結構需求,包括當前需求和未來需求,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同時要考慮我們創造需求的能力。
21世紀全球經濟模式會出現新的特點,制造業會有重大革新,超級承包公司會是新世紀制造業最重要的形式。超級承包公司規模很大,在全世界擁有幾十家工廠和供應網,它們的經營范圍日趨擴大,有能力生產和創造用戶所需的全部系列產品和提供全套服務。在新的生產模式下,研究、制造、銷售緊密聯系在一起,產品開發商與組件開發、批發、零售和制造方面的專家之間是一種合作伙伴關系,這種關系與合同關系完全不同。由于擺脫了許多非核心功能,工業巨頭可以把投資集中于研究和營銷,因而有利于發明創造及成果轉化。而且由于這種模式減少對資本內部運作的要求,大大減少新技術進入市場所面臨的壁壘。
全球化具有雙重性。不利的一面是,一旦一個地區的經濟發生大問題,很可能波及其他地區乃至全球。有利的一面是,全球化使企業能擴大資源配置的空間進入較大的市場,刺激企業發明創造,而競爭又促使企業提高質量和降低成本。從長遠看,只要世界和平和發展的主流能繼續,在21世紀,多數國家會參與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是兩個命題,但從長遠發展趨勢上看二者又是一致的,因為要從小到大形成全球化,但在區域化的某個階段可能與全球化又有矛盾。
2、IT產業結構調整中政府、市場和企業的作用
這實際是誰來調整結構的問題。政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主要是在結構調整中起戰略引導作用:確定方向、規則和框架,同時用政策規則、法制形成有利于結構調整的機制。按市場規律――市場是配置資源基礎性手段的要求,促進結構調整。企業是市場的主體也就是結構調整的主體,企業在結構調整中發揮主體作用與企業發展要求是一致的。無論是中國還是亞洲其他國家,政府自己充當結構調整的主體都不成功。我國在確定國內信息產業的規則的同時,還要考慮謀求參與國際規則制定的主動權。
3、IT產業結構調整的目標
IT產業結構調整的目標有在產業自身體現的,又有通過服務于其他產業體現的,這是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內涵決定的,又是信息產業的自身特性決定的。
從我們研究看,無論從支柱產業定義還是從對經濟增長貢獻來看,目前,我國信息產業和信息產業的裝備業已達到支柱產業標準。
4、IT產業結構調整要在開放條件下進行國際分工
在經濟全球化的潮流下,各國的企業都要根據自身的競爭優勢在全球范圍內出售產品,提供服務和配置資源。中國必須建立一個在全球空間范圍內發展可以取勝的體系,那我國的經濟才能獲得持續穩定發展。
IT產業結構調整不是在封閉條件下進行,而是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在開放的條件下進行。這就必須審視我國IT產業的動態比較優勢,我國IT企業的現實的和潛在的競爭能力。
5、IT產業結構調整是不斷進行、不斷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過程
嚴格的說各國的產業結構調整在發展過程中都是不斷進行的,不會停止。所以提出結構調整問題,是因為在某一發展階段或發展時期結構問題顯得很突出。
6、IT產業結構調整涉及結構體系的調整
IT產業結構調整,涉及IT產業中行業結構、技術結構、所有制結構、地區結構、市場結構、企業組織結構等等,涉及IT產業發展的全局,從某種意義來說是IT產業發展戰略的新提升。
7、IT產業結構調整的要素來源
IT產業結構調整的要素特別是資本、人才和技術主要來源于市場包括國內外市場。
8、為企業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商業環境是關鍵
投資環境一般是指為投資者(可能是企業)創造良好的環境,使他們感到投資于這個產業能獲得良好的投資回報和良好的運行制度保證,商業環境是指投資設立企業之后,運行環境良好,體現企業是主體的基本要求。
在政府戰略的引導下,結構調整與企業的利益就能結合在市場經濟中,結構調整就會形成不斷進行的過程。
三、結束語
信息產業是我國成長最快的最重要產業之一。同時,又對我國產業結構調整起重要作用。我國近期在促進信息產業競爭方面已取得可喜效果。
我們要堅決貫徹“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進一步使信息產業加速帶動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