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6:30:24
序論:在您撰寫教育大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從在校大學生的成長歷程來看,他們從接受幼兒教育開始至高中畢業,都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安全科學理論知識教育。從知識結構來看,缺乏系統的安全科學知識;從能力結構來看,缺乏解決各種復雜問題和矛盾的能力,社會閱歷淺,承受能力差,欠缺自我保護的能力和意識。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各行各業都有自身的安全需要,如果一個大學生不具備基本的安全意識、安全常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則將很難面對成長道路上的重重困難和考驗[4]。目前,我國高校安全科學教育僅僅局限在安全工程專業,且是大安全觀教育。實踐證明,各個專業的高校生,包括文科生都應學習一些有關安全科學的理論知識,懂得安全的原理和本質。因此,只有經過了系統案例科學知識教育的人,才能更好地深層次發現安全隱患,識別重大危險源?,F在大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加強大學生的安全科學教育,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知識和能力,使其真正成為高素質的合格人才,已經成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
2.高校中安全科學的教學目標和原則
2.1教學目標。高校中安全科學的主要教學目標是介紹正確的安全思想,并使大學生能夠牢牢樹立正確的安全意識;用系統的安全科學理論知識武裝大學生頭腦;讓他們在現實生活、工作中能夠識別、解決安全問題。安全科學課程首先要培養大學生形成安全意識和觀念,根除他們錯誤的安全觀念和沒有安全的安全思想;將“生產必須安全”、“安全是投資而不是消耗”和“生產與安全雙贏”的正確觀念植入他們的心里。其次應引入國外先進的安全理念,介紹國外完備的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使大學生在以后不同的生產生活過程中具有特定的安全觀念,產生不同的安全認知和態度,進而做好對安全的規劃、決策、管理和指揮。在具備了安全意識之后,學習一定的安全理論知識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理論上,要學習安全法律、法規,懂得事故為什么會發生,事故有哪些類型,針對不同的事故類型采取哪些預防措施,事故發生后應該做何處理,日常工作中如何識別危險源,等等。
2.2教學原則。安全科學理應看做是一門像法律基礎課一樣的基礎課或工具課,文理科專業都應開設,讓學生學會拿起這把工具在工作中保護自己、他人和國家的財產安全。安全科學作為大學教育中的一門工具課程,課時不宜太多,教學時間一般為一個學期。旨在讓學生形成安全概念、樹立安全意識,了解安全法律法規。具體的安全技術與管理還是由安全工程專業畢業的學生完成。大學教育中,如一些礦業、化工、建筑、石油、交通和冶金等子學科的專業,在講課過程中應該結合專業課的相關內容進行授課,課時可以適當多一些。安全科學課程的講授任務應該由高校專門配備安全專業畢業的專職老師進行,有些課程最好能夠和相關專業課老師一起講授。
3.高校中安全科學的教學內容
3.1首先,要讓學生了解目前對安全科學的研究是運用系統工程原理進行的,即對生產中的安全問題進行系統預測、系統分析及系統評價,并采取系統控制,所以應向學生介紹系統和系統工程的概念。其次必須讓學生掌握事故理論,了解生產中的危險性是怎樣變成事故的,要講授事故的涵義、分類及構成要素;事故的影響因素和原因;事故模式理論;事故的發展階段、特性、法則和預防原則。再次,讓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夠對系統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了解、查明系統存在的危險性,估計事故發生的概率和可能產生的傷害及損失的嚴重程度,確定哪種危險能夠通過修改設計或改變控制系統運行程序加以預防,應向學生介紹常用的安全檢查表、事故樹、事件數、故障類型影響分析和因果分析圖法等系統安全分析方法。最后,要特別強調系統安全預測方法,這樣才可以在工作中有效地運用各種知識和科學手段,分析研究歷史資料,對安全生產發展的趨勢或可能發生的結果進行事先分析。
3.2介紹安全經濟和安全投入的辯證關系,明白現代社會對安全科學技術提出的要求,即用社會有限的投入實現人類盡可能高的安全水準,在人類可接受的安全水平上盡量節約社會的安全投入。
3.3介紹安全管理的相關知識,讓學生清楚我國安全工作的指導方針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了解我國從中央至地方各省、市,已基本制定了對各種行業及特殊性質工作的安全法規、規定、條例和辦法等;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到具體的《安全帽GB2811-2007》等法律法規,基本做到職工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有法可依。了解我國各方面的安全監察執法機構,并學會利用它,為自身的案例提供保障。了解我國企業安全目標管理的意義和內容,以及企業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實施與認證等。
3.4介紹安全生產危險性評價和重大危險源的識別、評價,監控和安全管理制度,針對導致安全事故危險因素的系統管理。
3.5介紹應急救援預案的制訂與實施等內容,使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遇到重大安全生產事故不延誤救援工作,在第一時間內作出應該做的正確決重。同時,掌握必備的衛生急救技術。介紹安全文化的培養,讓學生知道安全文化建設,是通過營造良好的人文氛圍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人的理念、意識、態度和行為等形成從無形到有形的影響,從而對人的不安全行為產生控制作用,以達到減少人為事故的目的。
4.高校中安全科學教育的輔助途徑
高校中除進行課程教學外,高等院校應結合全國的“安全月”、“消防日”等活動在校內開設一些諸如安全法律、法規、案例分析、職業病防治類的講座、報告和學習班等。大學校園中的學生會,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成立大學生安全社團或協會;在校園生活中,應各個季節時期和學習生活各個環節進行相應安全的宣傳。另外,對于交通、建筑、冶金等特殊行業,學校的專業教研室應根據情況在學生畢業期間進行一次專業安全培訓;在畢業論文答辯時,可以根據各個學生的論文提問一兩個有關安全的問題。
5.結語
首先,一個人道德的成長需要什么?不得不承認,在情育方面,美育高于德育,審美教育是德育的深化,可使人從客觀上感受到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等各種美的形象,從而將其轉化為理性自覺意識,提高內心靈魂美的追求,使人自覺脫離世俗,拋棄低級趣味,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這是德育難以達到的。
2.美育增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完善大學生的個性品質
審美的基本功能就是塑造一個人完美的人格,一個全面發展完美的人格心理結構包括認知結構、倫理結構、審美結構。而塑造完美人格的關鍵在于建構其完善的審美心理結構,這種心理結構的建造與個人所受的教育程度有關。相對來說,教育程度越高,心理結構越豐富,欣賞能力也就越強。假如我們所受的藝術熏陶多、文化教養水平高,那就會使心理結構豐富、審美能力強,你就能夠在別人不能夠發現美的地方發現美,并進行美的創造。因此,可以說,審美教育是審美心理結構的建造過程,在大學進行系統的審美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它主要是通過個體長期的實踐經驗總結出美的規律、創造出美的產品,去影響大學生原本不成熟的心理結構,增強大學生審美感受能力,使其達到平衡,間接的影響智力和品德使其趨向成熟,增進大學生心理健康。雖然說智育、美育、德育、體育都是影響人發展的方面,但完美人格的塑造其最基本的手段和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審美教育。
3.美育在大學教育體制層面的作用
美育是大學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門必修課,它不僅重視人的成長,對于學校培養現代化人才,提高教學質量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1)美育能夠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素質,提高創新能力
眾所周知,審美活動是富于創造性的,一些國家將美育作為每個專業的必修課程來設置,其主要原因就是接受過美育教育的學生別出心裁的創新能力為人稱道。“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左腦管抽象邏輯思維,右腦管具體形象思維,它有利于人右腦的開發和創造性的培養,使形象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有機結合,不僅對藝術人才的培養必不可少,對科技人才的培養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19例如:同樣是蒙娜麗莎的一幅畫,一千個讀者總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將這樣一幅畫給一個學過美育和沒有學過系統美育教育的人看,我想見解肯定是大相徑庭的。美育有助于提高人的感知覺能力、培養敏銳的觀察力,繼而提升想象力。美育最可見的功能就是它一旦融入到自己的思想里,系統的提升了自己的鑒賞能力,繼而將其內化為自己的世界觀,形成一定的審美表達能力以及審美創造能力。
(2)美育能夠豐富學生的智慧,提高學生的認識
當代審美教育著眼于人文精神的建構,既不是理想主義的奴隸,也不是現實主義的囚犯,而是以現實為出發點,以服從于整體文化的重建要求為方向。這樣,當代審美教育既在理想層面體現著對于現實文化的具體批判,又在現實批判層面上有了高度理想。因此,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難的時候,能夠很好的進行心理調節,陶冶品性,凈化心靈,豐富生活的智慧。
(3)美育能夠融合大學教育的各門學科,使各學科形成統一基礎
美育可以分為狹義和廣義,狹義的美育就是以上提到過的審美教育。廣義的美育是指將美學原則滲透到各學科后形成的教育,包括藝術教育、美學基本理論教育還有課堂中實行的審美教育。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學校美育應當從狹義向廣義發展,美育是一種自由形態的教育,比較容易與各學科結合,滲透到各學科中。相對于體育,美育也有一定的健身功能,如和諧的旋律可以使人性情和緩,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審美意識的健全,使體育活動帶有美感,并增加大學生形體美,內在氣質美。審美教育是社會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審美教育作為教育手段能凈化人的心靈,培養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完善完美人格。美育的發展還有待于人類總體意識的提高,實現對人的全面發展能力的培養。這些將有利于人類的進步,最終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因此,審美教育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一個重要環節,全人類應為此做出努力!
4.結語
《祝愿》指出“一個國家要發展必須靠三個方面:一是靠人、人才、人的智慧和心靈。二是靠能夠調動和發揮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活力的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三是靠科學技術和創新能力。而這三者都離不開人、人才,離不開現代大學的培養?!盵1]這段話乃至整個講話并沒有直接點明人本,但經典地體現了人本思想?!蹲T浮吩谡f到人時,特別說到了人的智慧和心靈,這就說到了人之根本,“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尤其是人的心靈與智慧。反之,若不說到這種地步,就還說不上人本。
一個國家的發展靠的是什么呢?第一是人,人的心靈;第二說的似乎是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但這里強調的是有利于發揮人的活力的體制,人仍然是中心;第三是科學技術和創新能力,然而,是誰的創新能力?人的!誰掌握科學技術?人!落腳點還在于人。所以,這是透徹地體現了人本思想。
一個國家的發展為的是什么呢?當然還是為了人。在《同文學藝術家談心》中說道:“為生活而藝術,為發展而藝術,為人民而藝術”,要“堅持以人為本”。他引用一位藝術家的話說:“藝術家在任何時候,都要給人以美、以真、以幸福?!盵2]這正是直白地表達,表達了他在教育、科技、藝術等各個方面的根本指導思想。《對同濟大學的祝愿》是“同老師和同學們談心”,《同文學藝術家談心》更是直白地談心,常以談心者的身份與民眾溝通,這不僅開了政府首腦講話風格之新風,也對教育活動提供了啟示:用自己的心與人交談。
大學是做什么的呢?大學的使命是什么呢?上述發展所依靠的三個方面“都離不開人、人才,離不開現代大學的培養”[1]。大學自身的發展當然也靠人,而它的使命也就在培養人,為了人,依靠人,培養人,大學把這一切匯集于自己身上,肩負起自己的使命。
大學在發展科學技術上肩負特殊使命,然而,更基本的任務還在于提高人的“創造活力”、“創新能力”[1],還在于關乎“人的智慧和心靈”[1],大學的使命更在于賦予人以智慧,讓人獲得美好的心靈。
按傳統的敘述,大學的職能是傳承文化、發展科學、服務社區。這大約也就是大學的使命。但是,我們可否說得更完整一些呢?比如說,大學的職能是傳承和發揚人類文化,在使人更聰明、更智慧的過程中發展科學技術,并以服務社區的途徑為他人服務,給他人“以美、以真、以幸福”[2]。三大職能的中心依然是人,人依然是我們大學使命中的關鍵詞。這段話說到了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但是,其獨到之處在于,講話指明了這種體制的性質應當是能保障和“發揮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活力”的[1]。這不僅指明了政治體制、經濟體制改革的必要性,也指明了這種改革的立足點、著眼點,或者說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傳統的高等教育學總在說大學是為經濟服務的,為政治服務的,后來,又加上了一個“為人的發展服務”。其實,這三者并不是平行的。經濟發展、政治發展的立足點(出發點和歸宿點)都還在人的發展和幸福。所以,雖然傳統的高等教育學在關注人自身的發展這一點上有了進步,但是它似乎在根本點上還不很清晰。中國的高等教育學如此,西方的高等教育學也只是將其哲學基礎定格在政治論與認識論上[3],《祝愿》卻超越了這一點。
我們的各項事業都應是立足于人及其發展的,大學亦然,可是大學的使命也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就在于它更直接地指向人,并且是“人才”,是“人的智慧和心靈”,是“在培養和造就國家棟梁人才”[1],是使國家“出現更多的杰出人才”[1]。“大學的生命在于它的日新之德”[1]。從這個意義上講,那就可以更明確地說:大學承擔著特殊的使命。
二、大學的學科
大學要“辦出特色”[1],但好的大學也有共同的特色,那是高水平前提下的特色。大學所直接顯現出來的就是其學科特色。同時,大學的特殊性之一也就在于,它是在學科和專業上來培養人,它的特色亦必應在此特殊性上表現出來。
《祝愿》指出:“沒有一流的文科,就沒有一流的理科;沒有一流的理科,就沒有一流的工科?!盵1]這是關于大學學科結構與關聯的一個論述,當我們知道這種論述竟是出自一位工科出身的人的時候,相信會具有特別的說服力,即使是引用他人而以自己由衷的語言表述出來,也是耐人尋味的。
歷史可以充分證明這一論斷的正確性。
讓我們看看中外兩個案例。
哈佛大學以文理為主,基本上沒有工科,但它從20世紀以來一直站在世界的最前列。反觀MIT,在20世紀40年代以前,它只有工科,是一所高水平的工科大學,但它沒法站到世界前列,理由很明顯。正是在20世紀40年代以后,它大力發展了理科,文科,并擁有了世界級水平的一批文、理學科,此后,它才成為站在世界最前列的大學之一。
另一案例是我們中國的清華。1952年以前,清華不僅是曾經擁有大批數理化生方面著名科學家從而擁有強大理科的大學(數學家如熊慶來、陳省身、趙訪熊;物理學家如吳有訓、趙忠堯、周培源;化學家如章子高、高崇熙。黃子卿;生物學家入錢崇澍、劉崇樂、陳桓;……),而且清華也曾是擁有大批人文大師從而擁有強大文科的大學(哲學家如馮友蘭、金岳霖、張岱年;史學家如陳寅恪、劉崇金、蔣廷黻;中國語言文學家朱自清、楊樹達、俞平伯、王力,早期更有大師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等)。
可是,1952年之后清華就只剩下8個工科系,次年石油工程系也調出清華,就只剩下7個純工科系了??梢哉f,清華至此是走過了一段與MIT相反的道路,它由一所擁有高水平的文學院、理學院、法學院、工學院組成的結構優良的大學變成了一所純工學院。直至1978年之后,清華才再次得以擺脫純工科的狀態,畢竟由于它具有優良的傳統,因此它于近一二十年來迅速發展起自己的理科和文科來。以最能直接反映一所大學基礎理論水平(或理科水平)的SCI數據為例,至十余年以前,清華即使在國內的地位也令人汗顏,但是到了2002年,清華大學SCI數據就已是中國大陸唯一一所超過2000篇的大學。此刻的清華又達到了非同一般的境界[4]。
[摘要]針對的講話《對同濟大學的祝愿》進行解讀,由此探討了大學的使命、大學的學科、大學的靈魂、大學的操守、大學的未來,并論及什么是一所好的大學。
[關鍵詞]大學;使命;學科;靈魂;未來
總理在同濟大學百周年校慶時的講話《對同濟大學的祝愿》[1](以下簡稱《祝愿》),只有兩千多字,卻凝煉著許多關于大學的理念。對于近些年來關注著熱議著大學理念的高等教育學者來說,僅從學術的意義上看,相信這篇講話也會引起廣泛興趣。
(一)教學過程中的質量保證
通過對我國近十年的開放教育的質量研究我們可以發現,研究的重點一直集中在教學的過程,最常見的研究大多數是對教學過程的研究,詞頻甚至達到了46.徐皓在對我國的教學過程進行研究之后發現,我國開放性教育在本體性上實現了很大的轉變,開放性教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教育方式出現了“超體量”的趨勢,在嚴冰的研究中指出,開放性的教育體系對教學過程的研究不斷加深,數量的不斷擴張開始向著質量的提高發展,教育的本源性開始出現回歸趨勢,開放性的教育更多的將目光集中在教學的過程上來,所以當前我國的開放性教育不在是單純的靜態教育模式,而是開始轉向動態模式發展,教學質量不斷得到提升,在實際的教學體系中得到了廣泛的體現。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保證教學過程的質量問題,在很大程度上為我國教育體制改革、教學模式的轉變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指導意義。轉型期的質量保證,必須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要根據自身的特色制定相應的方針政策,保證自身教育的質量問題。隨著教學體系的不斷深化,為了提高辦學質量,手段是非常多的,體現出多元化趨勢。當前“人才培養模式”的頻次是5,“開放教育試點”的頻次為2,這都顯示出我國在轉型期進行質量保證已經開始進入到國家開放性的大學階段。
(二)質量的本體性研究
在研究包括“質量”因子詞項的70個關鍵詞之后,發現9為“質量”詞頻,在質量本體性研究占據的比例為12.86%,和開放教育存在和進步相比占據了份額很大,葛道凱(2004)著重認為“提高質量”非常重要,2為它的詞頻,在該范疇研究中占據的比例為2.22%,從另一方面得出2004年之前過多的強調質量,而對質量保證的關注度持續降低,“質量觀”促進了開放教育的實踐,直接左右了質量標準的建立。可是對質量觀的重視并沒加大,詞頻6,比例為詞頻6,“質量保證”和“質量管理”相比,詞頻13,兩者相差無幾?!百|量管理”屬于質量干預,“質量保證”屬于內發性和自動性的效能意識。兩者旗鼓相當,這就代表了轉型期開放教育的質量保證開始了舍棄了被動管理,轉為主動維護,辦學質量也開始不自覺的發生了變化,內部主動保障代替了被動的監督管理。
(三)剩余維度
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教學過程的質量保證和大學的轉型期質量保證將教育體系的本體性完全顯示出來,一共包含了13個維度。但是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維度一般是21個,所以還有8個維度沒有納入研究陣容,這些都被歸為剩余維度,其中包括了以下幾方面的內容:王赫和藍斌對于如何構建教學過程的保證體系進行了探討,戴國良和陸海云對于教育資源的質量保證進行深入分析,對于一些現實性的問題進行探討;時錦雯從我國當前的開放性教育實際情況出發,對質量體系的構建進行了分析,對于一些延伸性的問題進行了更深層次的探討,對于如何構建開放性的質量體系和評估方法進行了實證性的研究;陳信、鄧幸濤、王正東等對于國內外的開放性教育體系建設進行對比分析,為我國開放大學質量的相關問題提供了良好的指導依據。
二、討論和思考
論文摘要: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實行合并辦學,有些原來單純培養基礎教育教師的高等師范院校與其他專業院校合并組成了新的綜合性大學。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合并型綜合性大學在教師教育發展問題上,應進行以下戰略選擇:從學校整體發展的戰略高度,認識發展教師教育的重要性;正確處理好師范性和學術性的關系,加強學科融合,實現優勢互補;結合學校整體發展狀況,深化教師教育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的改革;發揚教育教學能力培養和師德教育的特色,加強與基礎教育的聯系。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實行合并辦學,以學科群為主體建立新的院校,有些原來單純培養基礎教育師資的高等師范院校與其他專業院校合并組成了新的綜合性大學。原師范專業學生按照新的校院體制格局,歸并入各學科專業相同或相近的學院中,使師范教育與非師范教育在同一機制下運行。這給教師教育的發展帶來良好的機遇,教師教育可以依托綜合性大學中多學科、高層次的學術和師資優勢,使教師教育從封閉走向開放,為培養高水平的教師提供了知識、學術、信息等各方面的基礎和條件。同時,又給教師教育帶來一些問題和矛盾,即教師教育如何在綜合性大學的背景下保持自己的專業特色,營造教師教育的獨特環境和文化,使教師教育得到鞏固和發展。本文擬從合并型綜合性大學教師教育發展的形勢和需要出發,結合湖南科技大學教師教育工作實踐,探討合并型綜合性大學教師教育發展戰略的幾個問題。
一、合并型綜合性大學舉辦教師教育面臨的形勢
合并型綜合性大學教師教育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
在外部環境方面:其一,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都給合并后的大學舉辦高師教育帶來了諸多機遇。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明確把“高素質教師和管理隊伍建設”作為六大重點工程之一,提出了全面推進教師教育創新,構建開放靈活的教育體系,改革教師教育模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終身學習的現代教師教育體系的新思路。
其二,我國提出到2020年要普及高中教育,大力提高教育質量,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高質量教育的關鍵是高質量的師資,提高師資素質的關鍵是搞好教師教育。
其三,當前我國的基礎教育正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非常需要一大批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高水平師資?;A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為依托綜合性、多科性大學舉辦高師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在內部發展方面,合并辦學后,傳統高等師范學院的封閉性被打破,在全新的、寬廣的教育環境中,教師教育具有了擴大專業規模、提高辦學層次、改善學術氛圍、拓寬學生視野的客觀優勢依托。但同時,合并型綜合性大學的教師教育也面臨著一定的挑戰:一是教師教育辦學思路和發展戰略要受到大學總體發展目標和發展戰略的制約;二是原來長期形成的教師教育氛圍和文化精神要受到合并后的大學校園文化的沖擊;三是由于工、管、師等各科人才的培養成本不一樣,新生入學時的收費標準不一致而帶來的經濟收入的差異,都不利于在合并大學內優先發展教師教育,合并后的大學加強并發展教師教育面臨著一定的經濟困境。
教師教育的現狀與未來的需要也存在較大差距。一方面是由于目前我國高師課程體系存在以下問題:學科獨立,造成學生知識結構單一;重理論輕實踐,缺乏整體優化;各類課時比例失調,缺乏科學性和系統性;課程內容重復,難以激發學生興趣;師范性不突出,職業技能訓練不足;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我們尚缺乏教師教育的整體觀念,對教師行業的師資培養缺乏整體性的制度安排,師資培養并沒有把從幼兒園到大學,從普通教育到職業教育的師資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來看待,從而導致教師規格不高,培養和培訓一體化程度不高,各級各類學校的師資銜接不夠,導致教育資源的整合程度不高。教師教育主要針對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需要專門的行業內培養;與此同時,高等教育與中小學教育缺乏銜接,綜合性大學的學科輻射與職業教育師資的養成缺乏銜接,教師的雙專業特征沒有能夠體現,不利于教師資源的整合。
合并后的湖南科技大學保留了原有的師范專業。學校一方面要提升學科水平、提高教師教育畢業生的競爭能力,因而要追求教師教育專業的學術性和綜合性,教學內容向綜合性大學靠攏;另一方面,要繼續保持和發揚教師教育的傳統,依托優勢的學科資源,使教師教育辦出新的特色。這樣,如何在新形勢下辦好教師教育、教師教育如何發展等戰略問題就現實地擺在了學校面前。
二、合并型綜合性大學教師教育發展的戰略對策
1.從學校整體發展的戰略高度,認識發展教師教育的重要性。盡管合并后的大學內高師教育的社會地位發生了種種變化,但是,“師范教育在我國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不變,他們為我國基礎教育服務的信念不變。”從今后一段時期我國教師教育發展的趨勢看,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實施義務教育人口覆蓋率的增大,必然引起中小學教育規模的發展和結構的變化,從而導致教師需求量增加。合并辦學的綜合性大學應把握現階段學校在人才培養方面尚需依托教育人才市場的時機,加深認識教師教育專業學生在學校發展中的影響與作用,要從學校整體發展的戰略高度,確定教師教育的戰略位置。同時,努力提高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并努力適應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和中等教育結構的多樣化需求,把師范生培養成具有高尚的師德、堅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教育學科專業知識、較強的應變能力和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努力創建學校品牌。
湖南科技大學自合并之始就高度重視教師教育對于學校發展的戰略地位,專門出臺了《湖南科技大學加強教師教育工作的實施意見》,成立教師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由黨委書記和校長任顧問,主管教學工作的校長任組長,另一名副校長任副組長,教師教育工作相關的職能處室和教學院的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教師基本技能、現代教育技術、藝術三個研究小組,分別由教務處處長和人文學院、教育學院、藝術學院院長擔任辦公室主任和研究小組組長。
注重加強教師教育理論研究,在學校教研經費中拔??罘e極支持教育類課題的立項與申報工作,使教師教育研究常規化并提高針對性,以課題研究帶動和提升教師教育整體水平。同時,每年從教學經費拔款中安排專項經費,逐步建設好教師教育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訓練的物質平臺。所有這些,為學校教師教育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2.正確處理好師范性和學術性的關系,加強學科融合,實現優勢互補。我們認為,傳統的教師教育在封閉的體系內完成,師范院校的專業設置較單一,往往只有教師教育一類專業。隨著師范院校的合并,教師教育體系逐步開放,師范院??梢栽谝欢ǔ潭壬系皫煼缎浴焙汀胺菐煼缎浴钡慕缦?,加強學科融合,實現專業設置多元化,拓寬專業門類,同時注重建設重點突出、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結構優化、貼近社會的學科專業體系。這樣,教師教育培養途徑寬廣、基礎深厚,除了能不斷擴大高師院校的服務范圍,增強師范院校的社會競爭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教師教育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一般來說,我國現階段師范院校的合并一共有三種類型:一是相近規模的非師范院校和師范院校合并為新的綜合大學,如湘潭工學院和湘潭師范學院合并為湖南科技大學;二是小型師范院校并入相對較大型綜合院校,如寧波師范學院并入寧波大學;三是小型非師范院校并入相對較大型師范院校,保留師范大學的校名,如浙江財政學校和金華鐵路司機學校并入浙江師范大學。其中,前兩種類型的合并為師范院校創造了較大的學科融合的空間,在第三種類型中,由于合并進來的院校的學科水平層次較低,很難和師范院校原來的專業進行合作,師范院校合并后的學科融合困難較大。湖南科技大學開展“大學加師范”的培養模式的研究和實踐,使教師教育具有獨特的優勢。在注重教師教育師范性的同時,加強了學科的融合和優化重組,打通專業限制,由相關專業、學科組成18個學院,所有教師教育專業分置于相關學院之中。這樣就利于消除傳統教師教育中過于封閉的弊端、實現綜合性大學背景下的教師資源和學術資源共享,從而提高教師教育的專業水平。一是在學科門類多、辦學規模大、學術層次高的綜合性大學中進行教師教育,可以依托綜合性大學中占優勢的學術資源和師資條件,可以大大地增強教師教育的力量和條件,從而擴大教師教育的內容和范圍,促進教師教育專業數量的快速增長和教師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二是將原來教師教育中比較單純的教育性專業融入到現在的學術水平較高、學科空間較大、師資力量較強的學科群之中,師范專業的學生和非師范專業的學生在同等條件下學習專業課和部分專業基礎課,打破了傳統教師教育中封閉性的教學體系,提高了教師教育的教學層次。特別是學術性發展目標能夠開闊教師教育專業學生的學術視野,增強他們研究問題和創造性思維的意識,增加他們的學習實驗和社會實踐機會,有利于提高教師教育的學術水平。三是由于學校具有多學科、高水平、強師資的優勢和長處,因而綜合性大學中的教師教育,容易實現師范專業與非師范專業之間的學科互補、交叉影響和有機融合,既有利于教師教育專業水平的提高,又有利于教師教育專業學生綜合性知識結構的提高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增強,為教師教育專業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了較為寬闊的基礎和知識條件。四是由于學校比單純的師范院校辦學規模大、學術層次高,能夠為教師教育專業的學生開設許多適應社會要求的課程和專業,為教師教育專業學生提供許多實踐和鍛煉的機會,幫助教師教育根據社會的發展變化不斷地調整專業結構和方向,為教師教育專業的進步和發展提供了較大的機會和空間。
同時,為了突出教師教育的管理和特色,防止教師教育“師范性”的弱化和湮滅,學校專門成立了教育學院。作為教師教育工作的重要業務單位,教育學院負責了學校課程教學論碩士點(涵蓋了若干教學論方向)和專業教育碩士的管理,并承擔教師教育相關專業課程的教學。在辦學思想、教育目標、學生培養標準和學生職業技能訓練等方面,學校重視教師教育的專業化特點,將師范專業的學生和非師范專業的學生區別地對待,按照相應的不同標準、水平和方式進行教學、訓練和管理,加強教師教育專業學生專業思想的教育,使教師教育的專業化特點得到凸顯和發揚。
3.結合學校整體發展狀況,深化教師教育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的改革
首先,拓寬教師培養規格的綜合性,加快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拓寬教師培養規格的綜合性,是教師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環節。教師的職業特點要求其知識結構比一般專業人員更加寬廣,蓬勃發展的基礎教育改革要求教師具有更高的人文素養、科學素養和綜合運用相關學科知識的能力。綜合性大學有齊全的學科門類,有利于在廣闊的學科背景下培養師范生,但必須找到多學科優勢與教師培養模式改革的結合點,運用這些優勢有效地拓寬教師教育專業的專業口徑,實現學科滲透、文理交融,努力增強教師培養規格的綜合性。
其次,深化課程體系改革,加快課程建設步伐。課程體系改革是加強教師教育建設的關鍵,必須加快教師教育類課程改革的步伐。其著力點主要是:第一,進行課程結構改革,更新充實課程內容。第二,加強教學設備的更新與科學管理,盡快實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第三,要以評促教,變革教師評價模式。再次,改革培養模式,逐步構建新的培養模式。綜合性大學教師教育的培養模式,目前國內有不少學者提出分段培養模式,如“3+l”、“2+2”、“4+1”等,特別是有過合并辦學經歷的國內各綜合性大學,近年來在總結和探索教師教育的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方式時,紛紛把視點落在分段培養模式上,并認為,從現階段我國高師本科學制的實際出發,以在四年制的前提下考慮不同的分段組合比較適宜。根據學生知識結構形成規律及課程自身的結構特點,借鑒國外綜合性大學辦教師教育的經驗,我們認為,現階段實行合并辦學的綜合性大學的教師教育,是否可選擇“3+1”的分段制培養模式。
湖南科技大學注重教師教育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的改革,凸顯綜合性大學下教師教育的新特點:
第一,創新培養模式,適應不同人才的發展需要。根據教師的雙專業性質和學生的不同需求,積極探索教師教育類專業培養方案的“3+l”模式及部分非師范類專業培養方案模塊化,努力提高教師質量規格和專業化水準。“3+1”培養模式即前三年在各院系進行專業養成,后一年進行專門的教師技能訓練,享受師范生的待遇。培養方案模塊化即非師范類專業在第四年都安排一個教師培養模塊和專業深化模塊供學生選擇,以發揮非定向型師范的學科優勢,并培養各種類型的師資(尤其是職業教育方面的師資)。
第二,優化課程結構和內容,提高課程內容的實用性。教育類課程主要由教育理論課和教育技能課兩部分組成。教育理論課開設現代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教育哲學、教育經濟學和職業道德與教師專業發展等。教育技能課開設教師教學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學科教材教法、現代教育技術、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教育測量與評價、中學生心理咨詢與治療、教師基本技能訓練等。通過調整,逐漸使教育類課程達到了總學時的20%左右。思想政治理論課加大了師范類專業的師德教育;公共基礎課的內容根據不同專業的需要進行了合理的取舍和選擇,做到有用和夠用;選修課程合理規劃,有利于滿足專業加深、專業轉換或職業適應等需要而系統開設,以利于促使學生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和素質結構。同時,學校協調好了教師教育課程資源建設工作,加強了教師教育教學資源的整合利用,推進教師教育教學資源的共建和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加強多種媒體教學資源一體化設計,發揮CAI課件和網絡等媒體資源的作用,實現多種媒體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綜合利用。
第三,加強教育實習,增強實踐教學實效。教育實習是教師職前教育中強化實踐教學的主要環節,是提高學生實際教學能力的基本途徑。為了切實增強實習的實效,要在以下四個方面強化教育實習:一是加強實訓基地和附屬學校建設,建立了30所比較穩定的實習學校,每年投入一定建設資金,使其成為教師教育的實訓基地和改革陣地,創造條件保證低年級學生每年都有一定的時間到中小學見習,增加師范生對未來職業的感性認識和歸屬感;二是增加試教、模擬實習的機會,充分利用觀摩教學錄像、“微格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豐富和充實師范生作為未來教師的真實情景感受;三是延長實習時間,逐漸探索10周乃至一個學期的實習模式,讓教育實習真正成為培養高素質教師的重要一環;四是采用“校內教師+校外導師”相結合的模式,聘任校外有豐富基礎教育經驗的教師擔任專業發展導師,充分利用校外導師所具備的先進理論和實踐經驗,指導學生開展專業拓展活動。
第四,改善育人環境,強化職業道德教育。一是充分調動教職員工教書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的積極性,尤其要充分發揮廣大教師的示范作用。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而且要關心學生的生活,關心學生的思想狀況。二是積極引導師范類學生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學會理性地分析、對待和處理學習和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在生活中養成健康的人格。三是針對教師教育專業學生的思想特點,積極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幫助他們認識教育、了解教育、熱愛教育,引導他們在生活和學習的實踐中逐步養成良好的個人品德、優良的團隊精神和求真務實、敬業奉獻的職業素養。
4.發揚教育教學能力培養和師德教育的特色,加強與基礎教育的聯系
師德教育和教育教學能力培養使教師教育的重要特征。我國的國情要求我們培養的中小學教師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做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良好的育人氛圍和行之有效的師德培養體系,是我國教師教育的優良傳統和特色。開展必要的教師技能培訓和教育實踐活動,使師范生具備基本的教育教學能力,是教師職前培養不可缺少的內容。目前,在一些合并組建的綜合性大學中,對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的培養有所放松,師德教育也有所淡化。這一問題應當引起重視。要積極探索在新的辦學模式和培養模式下進行師德教育和教育教學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當然,師德和教育教學能力的培養也不應拘泥于傳統的內容和方式,應該不斷改革,與時俱進,適應社會發展和教育現代化的要求?;A教育改革對高等師范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高師應該積極應對這一挑戰,加強對基礎教育改革的了解、研究和參與。當前,一些合并組建的綜合性大學與基礎教育的聯系有所減弱,師范生與中小學接觸的機會有所減少。這種現象不利于培養適應基礎教育改革需求的教師,不利于教師教育自身的改革。要認真組織力量研究基礎教育改革的動向,積極參與改革實踐。要根據中小學課程改革的需要,調整教師教育專業設置和課程結構,增強教學內容的時代性和適應性。要對師范生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加強研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要強化教育見習、教育實習等實踐環節,引導師范生盡早接觸中小學教育教學實際。
湖南科技大學的前身湘潭師院有幾十年教師培養和培訓的歷史,它凝集了幾代人在教師教育方面的智慧和經驗,在社會上也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合并形成的湖南科技大學具有綜合性大學的學科優勢,為創辦教師教育提供了更加厚實的學科基礎。從全省教師教育的綜合實力來看,前湘潭師院作為湖南省第二大師范院校,在全校人才培養的實力方面比較具有優勢,具有教師教育的良好傳統。這是發展教師教育得天獨厚的條件。合并以來,湖南科技大學發揮教師教育專業的傳統優勢,強化師范性。
第一,學校繼續堅持教師教育專業思想教育。進一步發揚長期以來實施的“虛心、安心、放心”為核心內容的“三心工程”,將“立足基層、服務基層”定位為學校辦學特色。這里蘊含、積淀著一種獨特的教師教育文化,使學生在學習中能獲得許多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專業思想得以保證和牢固。
第二,適當安排教育科學課程和教育實踐課程的比重,加強了教育類課程自身內容結構的改造,突出課程內容的理論性、時代性以及對實踐的指導性,尤其增加了教育實踐課程內容。嘗試適當提前教育見習時間,讓學生提前接觸中小學教育實際,及早地做好適應性調整,樹立角色意識,以便有較為充裕的教師素質自我塑造時間;適當延長教育實習時間,讓學生比較充分地在實習教師崗位上得到鍛煉,為初步積累教育經驗奠定工作基礎。
一、通識教育簡析
目前一般認為通識教育源于古希臘的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強調學生在整個教育過程中作為人的教育?,F代真正意義上的通識教育起源于美國,尤其是兩次經濟衰退的危機引起西方對教育的深刻反思并豎起通識教育的大旗,為后來近半個世紀西方經濟的恢復與發展輸送了大量的精英人才,其影響至今更為顯著。中國通識教育就其內容、方式而言,從孔子開啟教育之后,經幾百年發展其實已經有較為完備的通識教育體系。歷經各朝的變遷,中國通識教育在民國時期獲得較為長足的發展,并培養出了一大批綜合性的大師與大學者。古代教育的主要特點是人文氛圍濃厚,重文輕實,并且強調重義輕利的價值觀。當代著名教育學者李曼麗博士綜合國內外學者對通識教育的表述,從性質、目的和內容三個角度對通識教育的概念內涵做了初步構建。中西通識教育相同點集中在源起和早期,比如中國早期教育的六藝和西方早期通識教育提倡的七藝有諸多的相同點,并且中西通識教育的目標均定位為全人教育,以人文素質課程為主體。就中國實際情況而言,大學語文是人文課程中最基礎的一門課,也是居于人文素質類首位的課程。目前正值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然而無論是在世界高等教育領域還是亞洲高等教育領域,我國高校排名情況都不甚理想。著名的錢學森之問實際上道出了幾千萬中國高等教育師生的心聲。大師與大學之“大”歷來眾說紛紜,但毫無疑問又都殊途同歸地承認“大”之底蘊是文化體系,或者說是知識體系的問題。哈佛的學生能夠站在世界的前沿俯瞰世界,是基于對本國和外國古今文化精華的系統性把握,進而有了精準的判斷和引領,便是得益于該校近三十年的通識教育。民國時期我國的教育出現了第一次繁榮,在那個戰亂的年代竟然也人才輩出,學術精神令人振奮,究其根本得益于當時母語教育的重視和對通識教育的推崇。在改革開放的近四十年時間里,中國文化遭受的打擊和摧殘人所共見,當下無論是文學還是文化都呈現荒漠或泡沫狀態。曾經民國時期的中國是靠母語教育為民眾打開了啟智的大門,也是靠語文打開了人才的精神大652017.04教門,而在當今再次面臨的精神荒漠階段,我們能找到的工具依然只有母語教育,高等教育能找到的工具依然只有大學語文這樣的綜合性人文課程。在中國知識分子集中的高校,能否用通識教育來豎起呼喚民族文化崛起、呼喚民族文學覺醒的大旗,其精神基礎與社會號召力實在堪憂。這在眾多高校呈現的大學語文教學現狀和母語教育中可見一斑。雖然眾多的高校都在試圖構建通識教育體系,但中國化的通識教育體系首先不是考慮“人”的問題,而考慮的是課程數量和學習的時間搭配,只有極少數高校在通識教育的實施中對學生和教師進行了基本知識的檢測并分類施教。由此可見,我國通識教育處于嘗試階段,而利用成熟的大學語文課程的輻射性與開放性特征,立足于大學語文這個核心來拓展通識教育體系則是科學可行的途徑。
二、大學語文定位為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依據
首先,大學語文作為人文素質課程能適應學生不同層次文化需求,其融匯性特征足以作為通識教育核心課程。教育部《大學語文教學大綱》強調:在全日制高校設置大學語文課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基礎性特點,適應當代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日益交叉滲透的發展趨勢,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具有全面素質的高質量人才??梢姶髮W語文可以進一步拓寬學習者的視野與思維空間,樹立積極健康的人文精神。另外如何針對不同層次的高校進行不同的通識教育探索,如何滿足學生對大學語文的素質需求也是各位教師不斷探究的課題,二者其實是高等教育界存在的共性問題。目前國內所有學習西方的通識教育思維,所有引進的西方通識教育的模式,幾乎都忽略了或者說在掩蓋一個不爭的事實,教育的層次性或者說人才培養的層次性問題。美國和歐洲最尖端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是否適應中國所有的教育土壤,這個問題要先弄清楚。不可否認,哈佛、麻省的通識教育效果與經驗的確讓人欽佩,也的確造就了大量的世界頂尖人才。中國的高等教育明顯分為幾個不同的層次,不論是本科、專科,還是俗稱的一本、二本、高專,這樣的現實建立在學生高考之后的自動分層。這種分層不僅是學識,更多的是能力、素質和態度等綜合能力的分界。大學語文課程具有古今中外文學與文化知識的融匯性特點,完全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大學生的人文與素質需求,藉此也可以部分地實現通識教育的目標。其次,傳承優秀文化傳統是大學語文課程設置的重要目標之一,其豐厚的文化蘊含足以成為通識教育的核心課程。文化背景的差異也導致大學語文在中國高等院校舉步維艱,各類高校的通識教育也因雷同于素質教育而陷入困境。中國地域廣闊,所帶來的地域文化背景差異必然導致大學生的知識結構、思想觀念甚至生存哲學等方面的極大差異。西方尤其是美國歷史相對較短,地域之間的文化差異復雜,但沒有中國幾千年的根深蒂固以及縱橫交錯,西方思想上的開放也令通識教育的各類知識易于相互貫通與接受。在中國高等教育中,連基本的日常語言幾乎都需要重新學習的大學生,能否在短短的三到四年里塑造為能接受古今中外的各種思想、理念和精神的人,這是不能持樂觀態度的。因此中國的高等教育中,尤其是地方性高校是否都必須走西方通識教育中高大上的精英之路,能否結合當地地域文化背景走自己的特色之路,能否利用現成的大學語文的平臺塑造通識教育的實用性構建,這些問題都值得深思。加之在中國的中小學教育中語文的內容、層次、結構,已經為大學語文奠定了良好的知識底子,也為大學語文打下了厚實的文化精神基礎,足以讓其擔負起通識教育提升人格精神的重任。最后,大學語文有助于突破思維定勢,這也令其具有通識教育中人格健全的效能。當今教育界,無論是借助網絡平臺,還是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都大部分違背了通識教育的初衷。在通識教育理念中,第一目的是為了讓人學會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個精神健全的人。最早的中西通識教育的核心觀念都是兩個字:全人。而學做人的基本途徑無外乎中國名言所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人需要各種親身體驗,如情感、誦讀、演說、寫作、心理等。當現代化的教育手段阻隔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人文的本質受到挑戰,教育中大量的教育過程被省略、或是被篡改,通識教育的效果必然被弱化被遮蔽,人們自然會失去對通識教育所謂的塑人的信心和等待的耐心。仔細研讀有關西方的通識教育經驗介紹和教育過程,筆者發現西方通識教育往往采用的是最原始的教育方式。比如大量的原著精讀與研習,教師基本上不講課,多是以學生自學和助教輔導為主。這種原始的教學方式最早用在中國的孔子時代,也是中國教育的啟蒙時代?,F在的中國高校在語文教學的方式上呼喚返璞歸真,做到用簡單的方式去挖掘深層的文化和文學精髓,在回歸傳統中不隨波逐流,保持自已得精神追求和文化操守。尤其是關于人性與人類基本問題的思考有助于學生突破常規思維定勢,進行人格完善和創新思維培養,這也是大學語文可定位為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可行性要素。
三、大學語文定位為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教學實踐
臺灣著名通識教育家黃俊杰先生曾對儒家的教育理念有這樣的理解:“儒家式的‘全人教育’更企求提升人的境界,使人能夠在有限的生命中創造無限的意義。儒家定義的‘整全的人’,在多層次、多面向之間完成人的連續體,它既是‘身心連續體’,又是‘個人社會連續體’,更是‘天人同構之連續體’。儒家教育理念中的‘整全的人’,是一個有本源而與宇宙大化之流在精神上相往來的人?!庇纱丝梢?,黃教授在基于對儒家傳統精神研究的基礎上又整合現代教育的趨勢,深刻領會到當前的通識教育不僅要借用西方的教育觀念,同時也需要復振儒家的“全人教育”理念。臺灣的國學教育及其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效果世所矚目,通俗地說臺灣的國學教育在形式上基本等同于大陸的語文教育。臺灣十分重視語文學科的奠基、關聯、輻射等功能,其國學教育有一個統一的哲學基礎,那就是以儒家思想為主干。這個經過幾千年實踐證明適合中國人生活的哲學已經成為臺灣學人的共同信仰。在這個統一的哲學基礎上,臺灣的國學才能幫助學生形成一個比較統一的世界觀與價值觀,道德、倫理與人格的教育也有了落腳點。就目前大學語文的教學而言,若作為通識教育的核心課程,其教學形式與教材內容和涵括的精神內質與哲學思想,都必須進行適合當代社會發展的重新整合,結合傳統文化的精神稟賦進行與當今社會人文素質需求相吻合的調整。為此,筆者所在學校進行了基于生活化的大學語文專題式教學改革探索。首先,大學生的學情現狀簡析。大學語文課程本身與中小學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目標已經有了根本性的改變,而大學生也有以下兩個方面的根本變化:一是身份社會化。從中學到大學,是大學生真正社會化生活的開始。雖然大學仍然是學校,但已經是半個社會,大學生已經具有了切實的社會化身份。他們開始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而且角色選擇極少受到家長、師長的干涉,甚至激烈的社會競爭也會反映在他們的生活中。有的甚至由于崗位的有限性,迫使其由被動競爭轉變為大學的主動競爭,致使很多學生出現典型的社會消怠情緒。二是生活獨立化。目前許多高中在畢業前夕會舉辦成人禮,讓學生通過成人禮感知自己的成長。但是真正意義上的獨立是從大學開始的。離開父母,離開家庭,大多數甚至離開家鄉,大學求學的日子從思想上、生活上真正啟動了獨立的模式。在脫離依賴的初期,大學生的心理會出現一個明顯的茫然期。大多表現為失去目標、生活失序、沉迷玩樂、心理空虛等情形。其次,大學語文作為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教學探索。據上述分析加上目前絕大部分高校課程安排遵循一個一致的程序:公共課程在先,專業課程在后。這樣固化排課的后果是,大學一年級、二年級基本上是思政課泛濫,外語課扎堆,大學語文課跟風。對那些剛剛從高考過來的大學生而言,這些課絕大多數都具備了良好的知識基礎,因而首先就造成一種重復的感覺,難以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究熱情?;谖倚4髮W語文公共必修課的地位和本科生普開的現狀,教師們進行了基于生活的專題式教學改革探索,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和后期的影響效應?;谏畹膶n}式教學模式主要依據大學語文的性質及其在通識課程體系中的核心地位,將大學語文課程大致分為四大塊:導言——審美教育——愛的教育——結課討論。課程將不遵從教材的編訂次序和文學史的歷程,而是從大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探討一些語文與生活結合緊密的問題,以期達到語文教學的實用性效果,真正做到學有所獲、學有所得。在審美教育和愛的教育板塊中實行專題式教學,審美教育分為日常生活之美、自然之美、行旅之美、體悟之美、創造之美5個專題,愛的教育大致分成愛家、愛國、自愛、愛侶、愛人等5個專題。這些板塊與專題都應用通識教育的思維與理念,一方面側重人格的健全。如愛人教育將從愛的哲學及愛人的正確方式導入有關經典文學作品的剖析,引導學生將愛建立在尊重與生命的基礎上,將施愛與受愛置于正確的三觀指引之下。另一方面是大量利用融匯思想,將學生的知識儲備調動起來進行創新梳理與組合,形成創造性的思維訓練教學嘗試。如在體悟之美的專題中精心選用悲、歡、苦、樂四種情緒,分別以音樂、畫面、文字、講述等形式體驗情感的觸動。在這些情感體驗中回憶或結合文學篇目進行共鳴情感感受,爾后輔之以經典閱讀,幫助學生尋求智力與精神的樂趣,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品閱與思考。這些教學的方式均受到學生的熱烈歡迎。學生們積極探究,深入鉆研,在自己感興趣的文學方向上得到知識與精神的雙重收獲,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文學是人學,追求美,追求藝術境界,追求精神愉悅。大學語文以其文學性、思想性、文化性、情感性兼備的特點,在通識教育中居于核心課程的地位,其知識性與感悟性的融合特征,彰顯了它與其他人文社會學科的根本性差異,也鑄就了其在全面提升學生素質、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提升學生思維創新水平及營造良好文化氛圍等方面的諸多效能。這些效能正是通識教育的目標所在。在培養一個完整人、一個健全人的目標中,人文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均是極為重要的內容,因此大學語文教學是通識教育中的核心環節。重視并不斷提高大學語文教學水平,應該成為我國通識教育乃至高等教育未來一段長時期內的重要和緊迫任務。
作者:李婷 單位:武漢商學院人文教研室
參考文獻:
[1]張紅霞.高等教育課程國際化的文化思考[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7,(2):91-96.
[2]陳琦.臺灣高校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的模式與特點[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2014,(10):156.
[3]李曼麗,汪永銼.關于通識教育概念內涵的討論[J].清華大學教育究,1999,(1):96-101.
[4]張亞群,王毓.論高等教育的專業性與通識性[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016,(7):142-148.
[5]劉剛.論通識教育中的大學語文教學[J].文學教育,2010,(12):32-33.
生活在象牙塔的大學生,他們對生命、生存和生活的認知態度和現實狀況,受到家庭、學校、社會以及自身四個方面的影響。因此,學校應在了解大學生的基礎上,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整合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力量,鼓勵、引導大學生成為“三生教育”的主體,使開展“三生教育”融入到大學生的自我認知、實踐活動中,提高大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批評等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果部分大學生不能恰當進行自我教育,學校要特別重視,選擇教學經驗豐富和善于做學生工作的教師與這部分學生進行交心談心,及時梳理和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逐步建構自我教育的系統。與此同時,應積極與學生家長聯系溝通,在通訊技術發達多樣的今天,我校一直堅持“一封家書”的活動,讓學生動手給自己的父母寫信匯報自己的大學生活,使家長可以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等在校各方面的情況,從而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做好對學生的管理和教育工作。
2體驗教育法
體驗教育法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方法,其就是讓大學生在體驗生命、生存與生活教育的過程中,自己親自參與到其中,動手動腦,通過參與的活動可以打開大學生的心扉,提升大學生對生命的尊重,對生存的敬重,對生活的倚重。大學生的親身實踐是體驗教育法中進行體驗知識內化的保障,同時也是體驗知識內化的依據。體驗教育法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把德育的知識內化為大學生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模擬大學生現實中以及未來生活中可能出現的情境,通過場景體驗,引導學生進行反思、交流,分析原因,最終找出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法,為以后的完善自我、步入社會打下堅固的基石。我校組織的“六個一”系列活動——一首經典紅歌、一個傳統節目、一件身邊小事、一份真情關愛、一項生活技能、一套民族歌舞,形成了在開展“三生教育”中“在課堂、在校園、在社區”的教育特色。
3學科滲透法
在開展“三生教育”的過程中,出現了“三生教育”的內容與其他課程有部分重疊的問題,加之,部分大學生對“三生教育”等思政課不重視,只重視專業課,所以提出學科滲透法。學科滲透法,顧名思義就是把“三生教育”滲透在大學生全部學科的教學中,其表現為一種間接的隱性教育,不使大學生明顯意識到是在受教育,通過營造一定的能發揮教育功能的氛圍,使置身其中的大學生在潛移默化、耳儒目染中,被熏陶和感化。學科滲透法的難點在于師資,所以我校除了選拔思政課教師進行“三生教育”教學培訓,其余教師、教育行政人員、輔導員也一起參加相關學習和培訓,使廣大教職員工在思想上統一認識,熟悉“三生教育”的教學目的和基本內涵,能自覺主動地將“三生教育”融入到自己的教學管理工作中,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4多元評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