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6:30:17
序論:在您撰寫農村教育問題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自兩年前政府宣布“基本普及了九年制義務教育”之后,許多擔心中國農村教育問題的人士似乎松了一口氣。但是透過表面的“達標”我們會發現,農村的教育狀況并沒有登上一個“新的臺階”。相反,在并沒有根除導致問題的根源而又遭遇農村稅費改革等新的制度環境時,它變得似乎更加突出了。只是問題的表現形式不同而已。
首先,“基本普及”這一含糊的語義背后所隱藏的問題是,在15%的人口——大約為1億8000萬人——所居住的區域還遠沒有普及,這也就意味著每年有數百萬少年兒童作為共和國的公民難以充分享受他們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即以官方公布的“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1%來看,由于學齡兒童的基數過于龐大,沒有入學的0.9%的兒童數量實際上超過了110萬人。這龐大人群的絕大多數當然是在農村,他們將成為未來的新文盲。
第二,正如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各地政府的作為所顯示的那樣,這種“普及”是在壓力型體制下“沖刺”的結果,一些縣鄉政府為了達成這一目標使用了各種手段,包括“弄虛作假”這一經典式的法寶。而不擇手段的結果是導致了許多后遺癥,比如許多鄉鎮所背負的沉重的“教育債務”,此外還包括入學率的下降和失學率的反彈。兩年前的一項抽樣調查表明:在已經通過“普九”驗收的1242個縣中,失學率超過5%的有209個縣,超過10%的有63個。在中西部,初中生輟學是一個帶有全局性的問題。而湖南省有關部門今年夏天對6個縣市的一項調查表明,農村貧困生的失學率高達30.4%(其中小學為39.7%,初中為20.0%),農村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仍然居高不下,其中貧困家庭教育支出占其收入的比例竟高達92.1%.
第三,從1986年《義務教育法》頒布之后到2000年實現“基本普及”之前的15年間,總計有1億5000多萬少年兒童完全沒有或沒有完全接受義務教育。這其中包括未入小學的近3200萬人、小學階段失學的3791.5萬人、小學畢業后未能升學的5000多萬人,以及初中階段失學的3067.6萬人。這一龐大人群的一部分顯然在以各種各樣的方式顯示著他們的存在:從國家今年公布的“8500萬青壯年文盲”,到各地以種種暴力手段威脅著的低文化層青少年犯罪。這些事實尤其需要教育行政官員們的深刻反思,同時也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面耀眼刺目的鏡子。
2,城鄉教育對比:差距究竟有多大
農村教育問題的另一個表現在于同城市的比較。這方面的直觀感受往往會讓有良知的人痛心疾首:從北京市某所花費3億元人民幣建設的小學,到貴州、甘肅乃至于距北京數十公里內存在的“危險校舍”;從城市的“中產階級”或“白領”們每年要花費數千元去培養其子女的“綜合素質”,到農村那些尚未實現溫飽的家長們要為籌集數十元的學雜費而一籌莫展;從城里重點小學或“實驗小學”的教師們到“新馬泰”去度假,到廣大農村里的多數教師領不全他們每月的薪水……新世紀的天空下“農村中國”與“城市中國”的兩幅圖景,的確顯得“光怪陸離”,讓我們看到城市教育的虛假的繁榮和農村教育的真實的危機。
不過,僅憑直觀感受來評說城鄉教育差距可能會被一些“權威人士”指斥為以偏概全。為此我這里提供兩個系列的重要數據,即城鄉各教育階段升學率的差距和城鄉中小學生人均教育經費的差距,以此來進行全面的觀照。
就教育機會的差距而言,在小學階段,除了因高度殘疾而無法入學的極少數情況之外,幾乎100%的城市學齡兒童都進入了小學,而農村每年尚有100萬左右的兒童沒有入學。在初中階段,在《義務教育法》公布之前的1985年,與城市的小學畢業生幾乎全部(升學率為101%)升入初中相比,農村小學畢業生的升學率只有64%,其中貴州、廣西和三省區農村不到50%.到1999年,農村的升學率上升到了91%,但低于90%的省區仍有15個,其中貴州和內蒙分別為72.4%和75.7%,更只有38.1%.全國則有130萬的農村少年在小學畢業后即走向社會成為“勞動力”。
義務教育階段城鄉教育機會的差距,到了高中階段進一步擴大。從初中畢業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來看,城市的升學率從1985年的40%提高到了1999年的55.4%,而同期農村則從22.3%降到18.6%,兩者的倍數差從1.8倍擴大到3倍,絕對差從17.7個百分點擴大到36.8個百分點。而許多省區內部的城鄉差距要大于全國的情況:1999年,城鄉差距超過3倍的省區達15個,超過4倍的有5個。安徽和貴州省的城鄉差距都在3.6倍(分別為55.7%:15.4%56.2%:15.4%),湖北達到3.9倍(71.4%:18.4%),山東(72.3%:16.8%)和河南(57.4%:12.9%)則分別達到4.4倍和4.5倍。在上述省區,城市的升學率都超過了全國城市的平均數,而農村的升學率則低于全國農村的平均數。
關于大學階段的城鄉教育差距,可以用學生的城鄉分布來對比。據對1989全國高校錄取的61.9萬名新生的統計,來自農村的學生占總數的44%,城市的占56%.以各自出身的人口母體為基數來換算,可知當年大學階段城鄉教育機會的差距為4.9倍。而隨著高中階段城鄉教育差距的擴大和近年來高等教育“高收費”的,相信這種差距90年代末之后進一步擴大了。不過,由于缺少全國的數據,我們難以給予量化。而從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1999年招收的5080名本科生的情況來看,來自農村的學生只有902人,占總數的17.8%,這與同年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的近70%形成鮮明對比。通過可知,在這兩所生產“精英中的精英”的著名學府,城鄉之間教育機會的差距,若以城鄉高中畢業生的數量為基數,可以量化到7.7倍;如果以農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為基數,則可以量化到10.3倍!
讓我們再來看看城鄉之間因教育資源的不平等分配所造成的在校生人均教育經費的差距。它在相當程度上涉及教育質量問題。
就全國范圍而言,1993年,城市小學生的人均經費為476.1元,農村為250.4元;城市初中生的人均經費為941.7元,農村為472.8元。差距分別為1.9倍和2倍。到1999年,兩者的差距都擴大到3.1倍,絕對金額分別為1492.2元:476.1元和2671.2元:861.6元。
如果將比較的單元下放到省級行政區,城鄉之間的極差將更加突出。1993年,上海市(包括所屬郊區)小學生的人均經費高達879.2元,而安徽農村只有125.6元,相差7倍;北京市初中生的人均經費為2157.7元,貴州農村僅為214.1元,相差10倍以上。至1999年,極差進一步拉大,小學生的城鄉差距擴大到11倍(上海市3556.9元:貴州農村323.6元),初中生的城鄉差距則擴大到12.4倍(北京市5155.2元∶貴州農村416.7元)。
而同一省區內部城鄉之間也同樣存在著巨大差距。以貴州為例,在整個90年代,其城鄉小學生的人均經費差距都在3倍,初中生都在4.2倍。鄭州市1999年小學生的人均預算內教育經費為河南省農村平均額的5.9倍,相當于滑縣農村的14.7倍;關于初中生的情況,最高的新鄉市與全省農村的平均數相差5.9倍,與最低的延津縣相差11.4倍……
3,財政改革:“以縣為主”的局限
應當看到,城鄉之間的巨大教育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是城鄉差距的結果。但同時也必須承認,它是教育資源的汲取和分配制度即“分級辦學”制度的必然歸結。
自1985年實行的以鄉鎮為主的“分級辦學”制度,作為一項至為重要的公共政策,未能起到統一調配資源以確保全體適齡人口平等地享受義務教育權利的作用,而是在單純強調發揮地方“辦學積極性”的邏輯下,將應該由政府、和家長共同承擔的義務教育的“義務”主要轉嫁給了農民,將理應由各級政府共同承擔的責任主要轉嫁給了鄉鎮和村。其結果是,不僅給廣大的和農民造成了沉重的負擔——1985—1999年間向農民提取的“教育費附加”總額超過1100億元,1993~1999年間向農民征收的“教育集資”超過516億元;鄉鎮財政則普遍成了“教育財政”——,而且進一步強化了城鄉分割的二元教育制度。它不是將城鄉之間的經濟差距在教育層面上縮小,而是將其擴散和放大,從而造成了農村教育的遲滯和城鄉教育差距的擴大,農村少年兒童的失學和教師工資的大面積拖欠也隨之變成了幾乎不可逃脫的“宿命”。
所幸的是,在“分級辦學”制度運行了16年之后,它的弊端終于得到了承認——雖然是一種誰也不負責任的默認——。去年6月,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的決定》提出農村義務教育實行“分級管理、以縣為主”的新體制。今年4月26日,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強調要實現兩個轉變,即把農村義務教育的責任從主要由農民承擔轉到主要由政府承擔,把政府的責任從以鄉鎮為主轉到以縣為主。5月中旬,國務院辦公廳又在相關文件中對“以縣為主”作了詳細規定,其核心是縣級政府負有確保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責任,即通過調整本級財政支出結構,增加教育經費預算,合理使用上級轉移支付資金,做好“三個確?!保垂べY發放、公用經費、危房改造及校舍建設),而鄉鎮不再承擔義務教育投資責任的重壓。新體制運行一年之后,據新華社的報道說,全國已有75%的縣市實行統一發放教師工資,今年內則要求全部推行到位。
上述轉變應該說是一個較大的改進。在縣這一級更大的行政區域內調度教育資源,較原來的制度有利于提供農村教育資金,有利于減輕鄉鎮政府和農民的負擔,也有助于緩和鄉鎮政權因向農民攤派教育經費而造成的緊張和沖突。不過,進一步的會使我們發現,縣一級財政的實力決定了這一新的制度的先天缺陷,由此不能抱過大的期望。
在現有的“分稅制”財政體制下,縣級財政所占份額很小,加上鄉(鎮)級財政也只超過全國財政收入的20%(中央政府占51%,省和地市兩級占27%)。在現有的2109個縣級行政區域中,財政收入超億元的縣不足600,包括574個國家級貧困縣在內,財政補貼縣多達1036個(均為1999年數據)。大部分縣連維持“吃飯財政”的水準都困難,一些縣全年的財政收入甚至不夠用于教育的支出。
基于此,絕大多數縣級財政顯然無法擔當教育經費投入主體的責任。進而言之,“以縣為主”仍然沒有擺脫教育上城鄉分割的格局,因為縣級行政區域仍然屬于“農村”,從鄉鎮為主到“以縣為主”,只是在農村內部調整教育資金的汲取和分配方式,并不能從根本上改善農村教育的基礎條件,縮小近20年來越拉越大的城鄉教育差距。從對這項制度的最大預期來說,“以縣為主”的教育財政可能緩解一縣之內教育上“貧富不均”的情況,但卻難以改變一個市或地區內部、一個省區內部、以及全國范圍內極端“貧富不均”的局面,無法消除城鄉之間教育的天壤之別。
中央政府似乎試圖通過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和對貧困地區教育援助的力度來解決“以縣為主”后農村教育財源不足的,但迄今為止,努力遠遠不夠:“十五”期間總的投入額度只有330億元,包括總計50億元的“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資金;每年50億元用于中西部貧困地區中小學教師工資發放的專項資金;30億元的“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資金(2001-2002年)。這些資金只相當于數年之前國家和地方政府一年內對農民收取的“教育費附加”和教育集資的收入。而即便將所有資金——不再出現中途截留——都用于國家級貧困縣,每縣每年能夠分得的部分也只有1000多萬元,最多能解決“吃飯”問題。有鑒于此,有必要采取更大的舉措來加以調整。
一是從教育平等和縮小城鄉教育差距的理念出發,限定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工資水平和生均公用經費、教學設備的最大差距,以確保農村義務教育條件的改善和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差距的縮小。參照的現狀,生均公用經費差距在全國范圍內不應超過2倍,在同一省區內不應超過1倍,教師工資水平也應以不大于上述倍數為宜。當然,確定最大差距并非要將城市中小學的現有條件和教師收入砍下來,而是大幅度提高和改善農村的辦學條件。
論文摘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縮小城鄉差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舉措,而農民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加強農民教育、提高農民素質是實現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途徑和必然要求。農村人口中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教育觀念上仍受到舊時代的影響,農村各級學校的辦學物質條件普遍較差,農村教育一直存在師資不足的問題。對此,必須加強對農村兒童的基礎教育,建立和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的制度和法律保障機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強農村教育中師資隊伍的建設。
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一切都離不開有文化、掌握技術、懂得經營的新型農民,而新型農民的培養又離不開教育。于是,教育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地位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點又歸結到了對農村教育的改革和提高上。通過對當前農村教育所存在問題的分析,我們應該從各個方面加以改進,從而逐步建立和形成農村教育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新機制。
一、農村教育的概況
在我國,農村教育一直是國民教育的重點。但在近些年來,我國的農村教育并沒有隨著我國的經濟實力迅速發展,而且與城市教育的差距越來越大,當前在全國上下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環境下,農村所需的建設人才空前短缺,雖然在此之前我們已經從各個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在大力建設新農村,發展新農村教育的同時,我們還要客觀地認識到當前農村教育中依然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人口中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提供的數字表明:目前我國農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全國92%的文盲、半文盲在農村。農村勞動力中,小學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其中,文盲半文盲占7.6%)、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及中專文化程度占11.9%、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僅占0.6%;受過專業技能培訓的只有9.1%,接受過農業職業教育的只占5%。
(二)在教育觀念上仍受到舊時代的影響
農民是最講實惠的,送子女到學校學習的目的主要是跳農門,成為吃皇糧的人。但現實卻不容樂觀,能否上大學還是個未知數,如今大學畢業找工作困難更抑制他們的求學熱情,教育投資對于農村大部分家長視為是奢侈的,孩子們能早點為家庭分擔重任最實在。因此初中一畢業或輟學外出打工的現象比比皆是。在這方面對于女孩子更是認為讀書無用,識幾個字就回家種田或早早嫁人改變家中境況。
(三)農村各級學校的辦學物質條件普遍較差
現在很多偏遠農村地區,能保證一人一桌一凳的條件都比較難,在許多新聞中,我們依然還能看到幾個年級的學生擠在一問教室上課,一個教師輪流教授全校學生的情形。因此,農村人口能夠學習到新知識的機會很少,由于沒錢,農民多數掙扎在“活著”的層面,談文化消費那就太奢侈了。
(四)農村教育一直存在師資不足的問題
就師資素質而言,“雙師型”的比例仍然較低,大多數教師對農科教結合、校企及行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產業化等方面的認識只停留在理論上。在農村的基礎教育階段,偏遠學校的民辦教師一直是主力,受過專f-JN練的師范學校畢業生不愿到條件較差的地方工作。而民辦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和繼續教育條件都制約了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很多地方的初中畢業生就能將就著當老師了,這樣做的結果勢必影響農村教育的發展和教學質量。
二、對農村教育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剖析
自1986年我國通過《義務教育法》開始,農村教育就一直是我國義務教育的重點,近十多年來,農村教育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特別是90年代的“六配套”工程,是對農村教育一次大的促進。但近年來我國農村教育發展不但沒有同城市拉近差距,反而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為什么會造成這樣的狀況呢?因此有必要對其發生的原因進行分析。
(一)農村教育發展減速的外部原因
我國教育總投資的不足導致了農村教育發展的減緩,從而使農村教育產生了兩個問題:
1.由于教育投資不足,對教師產生了巨大影響,從而導致農村教育質量的下滑。
2.由于教育投資的不足,導致教學設備、教學環境得不到改善,從而影響教育的質量。
(二)農村教育發展減緩的內部原因
1.農村教育的管理上還不完善。由于農村每個自然村都要求有小學,而生源卻嚴重不足,使得學校辦學規模過小,造成了極大的教育資源浪費,從而造成管理上的分散,組織配備極為散亂,財務制度不健全,學校領導難以對教學質量和效果進行有效的管理,因此難以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另外,有些農村學校的領導很多是由于教學成績較好而被提的,因此造成很多學校領導缺乏必需的管理知識。
2.對現有的農村教師缺乏應有的培訓機制。在我國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我國的農村教師很難得到培訓提高機會.有的七八十年代師范畢業的教師其知識結構還是七八十年的知識結構,這種知識結構如何能滿足現在學生的求知欲望呢?更不要說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了,其學習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通過對現今的農村教育的分析,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在我國農村教育事業上還存在什么問題,我們應該怎樣解決這些問題。
三、關于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教育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農村兒童的基礎教育,建立和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的制度和法律保障機制
孩子是社會發展的希望,再窮不能窮教育。因此,目前我國關于農村教育的立法如《教育法》、《義務教育法》還是遠遠不能適應農村教育發展需要的,所以制定專門的《農村教育法》和《義務教育投入保障法》,以制度或法律的形式界定義務教育投入的主體及各級政府投入的責任,并將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納入各級財政年度預算,確保農村教育優先發展也是必要的。
(二)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了職業教育的任務,提出要重點實施技能人才培養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成人繼續教育和再就業培訓四大工程。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大力推進機制創新,加強基礎能力建設,進一步擴大招生規模,堅定不移地實現職業教育的新發展。而農村職業教育要更好地承擔起為新農村建設服務的功能。
(三)加強農村教育中師資隊伍的建設農村教育是我國整個教育體系中的薄弱環節
我國城鄉教育差距,除了資金投入的差距,最主要的還是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以及城鄉教師的素質、待遇之間的差距。收入低、工資被拖欠、工作量大、負擔重、沒有學習培訓機會、默默奉獻,是農村教師的寫照。因此加強農村教師隊伍的建設,國家、政府也應采取一些切實的措施。一是盡可能的提高農村教師的收人。二是保證農村教師進得來?,F階段,我國農村教師隊伍老齡化現象嚴重,同時缺編,造成隊伍結構失衡,缺少外語、美術、音樂、體育等專科教師。因此,我們可以考慮對部分長期在農村學校工作的骨干教師,職稱評定時在學歷要求上可適當放寬;在評比條件上,不一定要與城鎮教師完全相同。在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評出的名、特、優和高級教師,應當從批準之日起,規定在本校工作不少于一定時間方可流動。城鎮學校也可考慮教師是否到有到當地薄弱學?;蜣r村學校任教的經歷來縮短或延長其評聘高級職稱和名、特、優教師的年限。
(四)依靠社會各方力量改善農村各級教育的辦學條件,加大教育的投入
論文關鍵詞 農村 留守兒童 教育問題 教育對策
一、當前農村留守兒童的現狀和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壯年為了生計走入城市,隨之在農村形成了一個未成年群體農村留守兒童。本文所指農村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從農村流動到其他地區,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的農村地區,并因此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兒童(0-17歲)。根據《中國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樣本數據推算,全國有農村留守兒童6102.55萬,占農村兒童37.7%,占全國兒童21.88%。與2005年全國1%抽樣調查估算數據相比,五年間全國農村留守兒童增加約242萬。
農村留守兒童正處于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成長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關注和呵護,極易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發展的異常,一些人甚至會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由于監護不力、缺乏撫慰和疏于照顧,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是:
(一)人身(生理)安全狀況令人堪憂
農村留守兒童安全問題主要為三個方面:一是不具備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所遭受的他人的人身侵害,遭受綁架、害等人身傷害;二是由于安全知識以及自救能力所限導致的意外傷害,2012年5月,江西省宜春市農民王久壽照顧的5名留守孫輩玩耍時全部溺水身亡,這樣的悲劇在農村留守家庭中數見不鮮;三是由于得不到及時到位的照顧以及必要的情感支持產生的安全問題,例如2008年2月25日,安徽太湖一12歲少年祠堂邊自縊身亡,留下遺書稱想念外出打工的父母。作為弱勢群體的農村留守兒童成為各種風險中最脆弱的群體之一。如果不好好保護這些年幼、脆弱的生命,不僅給家庭帶來痛苦,也會給社會的發展進步帶來消極影響。
(二)自卑、孤獨等心理問題極其突出
兒童時期是一個人生理、心理走向成熟的時期,也是人生觀和價值觀逐漸確立的時期。長期的單親監護或隔代監護,甚至是他人監護、無人監護,導致逾四成以上留守兒童感到孤單,三成以上農村留守兒童出現心理問題。這種親情的缺失使孩子變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種被遺棄的感覺,嚴重地影響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性格柔弱內向、自卑心理障礙、孤獨無靠心理、產生怨恨父母的心理。這些心理方面的問題,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限。
(三)學業成績普遍較差、道德行為失范
由于父母雙方或一方不在身邊,無法對其子女給予有效的教育,加之監護人文化程度不高,對孩子管教不力,使孩子在學習方面處于一種近乎無人過問的狀況,造成很多留守兒童學習成績差,缺乏上進心。漸漸使孩子對學習產生一種無所謂的態度。
孩子的精力不放在學習上,自然就要在其它方面加以消耗,于是其行為開始出現偏差,各種超越道德、規則的行為開始在孩子身上出現。缺乏管教引發行為失范甚至越軌,在留守兒童身上體現極為普遍。
二、當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農村勞動力大規模流動與城鄉壁壘存在矛盾是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城鄉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我國現代化進程的推進,農村在人口迅速增長的壓力下,出現了大批剩余勞動力,全國已有兩億多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打工。在這些農民工中,有相當數量是有孩子的父母。由于待遇低、居住條件差、流動性大等特點使他們無法將子女帶到打工城市接受教育。二元戶籍制度及其派生的各種制度、政策,更使兩億多農民工成了我國最大的人戶分離的群體,使他們成了城市中無“根”的社會階層,使農民工及其子女無法長期地、穩定地在城市生存下去,更無法為孩子提供正常的學習壞境??梢?,城鄉二元經濟體制及其相應的二元戶籍制度、教育制度等是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
(二)家庭教育的缺失與錯位是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產生的直接原因
一方面,父母外出打工后,無法對其子女進行有效地教育,家庭結構和生活環境的改變普遍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品德和生活習慣發展造成了負面影響。
另一方面,近1/3農村留守兒童與祖父母一起居住,有3.37%的農村留守兒童單獨居住。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祖父母在撫養和教育留守兒童時面臨諸多的困難和挑戰。祖父母對孩子常常是無比的溺愛,致使農村留守兒童自我控制力較差,抗挫折能力減弱。許多兒童不聽祖輩的教導,我行我素,在學校中也不遵守規章制度,小偷小摸、打架、早戀等問題經常發生,在需要得不到滿足時很很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值得注意的是單獨居住的農村留守兒童占所有農村留守兒童的3.37%,雖然這個比例不大,但由于農村留守兒童基礎大,由此對應的單獨居住的農村留守兒童高達205.7萬,這是需要特別給予關照的。
(三)農村學?;A設施落后、師資缺乏、教學觀念落后是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產生的重要原因
當前我國農村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仍然落后,直接影響著農村教育質量的提高。農村撤點并校的實施使大多數學生離家較遠,上下學面臨一定安全隱患。
農村學校教師數額少,體育、音樂等教師極少,年齡老化、學歷較低顯現嚴重,課程開設不全難以保證農村留守兒童各方面全面發展。很多農村學校的教師對學生的關注僅局限在課堂上知識的傳授與掌握,對于學生在課堂之外、在學校之外的活動,則不再關注。學校和老師只顧及學生的成績,反而會因為農村留守兒童學習成績不是很好,而忽視他們。農村學校里,基本沒有配備專門的心理輔導老師,農村留守兒童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況下容易形成的心理問題在學校得不到有效的解決。
學校在工作中普遍重視智育,忽視學生的德育,學校開展德育工作缺乏主動性和針對性,而且很多留守兒童情感比較脆弱,教育的方法和方式稍有不適就可能傷及學生的自尊,以至于引發安全等問題,因此,德育工作者也通常比較消極,安全成為德育工作追求的主要目標。
三、制度規范、城鄉互動、多管齊下解決當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
(一)大力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打破各種城鄉壁壘
黨的十報告指出:“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是三農問題的產物,著力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需要做到:
首先,政府應加快改革,弱化乃至取消與戶籍相聯系的城鄉隔離的各種制度,逐步以戶籍制度改革為中心、拆除就業、醫療等制度壁壘,使流入城市的農民享有與城市人口平等的權利和社會權益,徹底打破維系多年的城鄉“二元經濟體制”,適當鼓勵、幫助農村留守兒童隨父母進城上學,充分發揮家庭的教育功能。這是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根本所在。
其次,要大力發展縣域經濟。一方面創辦鄉鎮企業,吸納外出務工人員能夠就近務工,而不用將子女留守在家,去很遠的地方打工。另一方面政府要積極為外出務工返鄉人員提供資金、稅收、手續等多方面的政策扶持和優惠,引導他們創業,并通過他們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這樣,農民即使不外出務工,也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讓子女接受正規教育,這是消除農村留守兒童的有效辦法。
同時,政府應制定和完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上學的相關政策,加大對打工子弟學校的投入,通過減免打工所在地學校對民工子女征收的額外費用以及降低民工子弟學校的收費標準等手段,解決農民工子女的受教育問題。最終使留守兒童能夠隨父母一起在外生活,實現最優的家庭教育模式,促進子女的全面健康發展。
(二)創辦留守兒童家長學校,關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在農村,創辦家長學校,向家長宣傳科學的家庭教育思想,介紹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發展的特點和營養保健常識以及撫養教育子女的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方法,組織家長交流成功的教育子女的經驗和研究家庭教育的有關問題是十分有必要的。
對留守兒童的監護人進行教育培訓,有助于提高了家長教育孩子的素質和能力,為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只要家長科學教育,有助于農村留守兒童在監護人關愛下健康成長。
(三)學校應盡職盡責做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
首先,應全面了解本校農村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包括農村留守兒童父母的務工去向、聯系方式和監護人情況等有關信息,對留守兒童平時的學習、生活情況和成長狀況進行詳細的跟蹤記載,建立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檔案,以便通過分析留守兒童的成長過程,有針對性的搞好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
其次,要專門設針對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的心理課程,讓心理教育老師給予孩子在心理方面的正確疏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農村留守兒童因為父母不在身邊,而很少得到父母的關愛,作為學校的老師,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愛心才是。不能因為他們的成績差,影響到教學效果,就用有色的眼光去看他們,對他們置之不理。這就需要教育部門考慮如何用更加合理的考核方式去考核教師的教學效果。
據調查,大部分農村幼兒園對學前教育認識的變差,以及為了更好的迎合家長的需求,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小學化”傾向。教師在教法上一般采用教師講,幼兒聽;教師念,幼兒讀;教師做,幼兒看的“注入式”模式。而且教學內容偏重于讀與算,幼兒大量的戶外活動時間被擠占。這些枯燥的教學方法、教育形式嚴重違背了幼兒教育和幼兒成長規律,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給幼兒的健康全面成長帶來了不利的影響。這些都是農村幼兒教育存在問題的根源。
二、家庭教育薄弱
一方面由于農村的教育水平不高,制約著農村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認識,大部分家長只關心孩子在園是否健康、安全,大部分家長在與老師交談中,也只是關心孩子在園吃的可好、睡得可好、是否調皮,完全不重視孩子心理成長以及全面發展。另一方面,廣大農村地區經濟滯后,農業人口占60%,很多年輕力壯的人都去周邊發達地區打工,這就催生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由于留守老人文化程度低,還要忙于田間農活,根本無暇顧及孩子的教育問題,配合幼兒園進行教育活動也就形同虛設了。
三、農村幼兒教育發展的對策及思考
1.加大經費投入,改善辦園條件
在我國教育經費的投入使用中,僅有很少的部分被用于學前教育事業,而這部分經費中的絕大部分又流向了城市幼兒園,供給農村幼兒園的經費所剩無幾。即便園內領導、老師想要規范辦園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針對這一問題我們更應該依法保證農村幼兒園的財政經費,認真落實《教育法》將農村幼兒教育納入當地的財政預算和工作計劃中。力爭做到??顚S?,任何部門不得擠占、截留、挪用。
2.加強師資力量,鞏固隊伍建設
體育人力資源主要包括學校體育教師、專業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社會體育指導員、體育產業經營者和從業者以及體育愛好者。從實地調研的情況來看:目前,綏化市鄉村人口中參與體育鍛煉者僅為23.4%,其主流人群是老人、兒童和婦女等留守人員、部分殘疾人、返鄉農民工和部分大中小學生,導致農村體育人口比例偏小,群眾體育發展緩慢。而綏化市農村體育人力資源主要集中在有限的農村中小學校體育教師和少量的運動員及教練員,農村體育人力資源數量比較缺乏。為了解決這一突出問題,最近幾年,綏化市體育局在各鄉鎮連續舉辦二級、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例如望奎縣、明水縣、蘭西縣、青岡縣各鄉鎮,人員多達五百余名,重點講授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素質要求、崗位責任,大眾健身基本知識和技能以及社會體育指導計劃的制定等等,這是綏化市體育局、綏化市體育總會發揮部門和人才優勢,服務農村基層的實際舉措,為在農村體育活動的指導過程中提升指導質量和水平,開展農村體育教育奠定了人才資源基礎[3]。
2.物質資源領域
第一,物質基礎。據東北網報道:截至2012年,綏化市加大全民健身工程建設力度,擬建100處以上的健身工程中已建成84處,僅綏化市區就已建設54處。同時,全市160個鄉鎮162個社區實現了農村鄉鎮和城市社區體育設施全面普及,位于黑龍江省前列。經權威部門統計:綏化市在“十二五”期間計劃在全市城市社區建設約651處全民健身工程,現已建成385處。全市鄉鎮要建320處全民健身工程,現已建成376處,完成100%以上。全市村級全民健身工程要達到668處,現已建成412處。其中市本級、北林區和慶安縣已在全市率先實現城市社區、農村鄉鎮、村全民健身工程基本實現全覆蓋。可見,目前,綏化農村體育發展所需的物質資源基本能夠滿足需要。第二,資金投放。根據黑龍江日報報道:地處松嫩平原腹地的綏化市,根據農村人口比重大的特點,逐步探索出農業地區抓好體育工作的新路子。雖然經濟實力相對落后,但是各級政府克服種種困難,加大對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改善了廣大農民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條件。例如蘭西縣在經濟相當緊張的情況下,所屬19個鄉鎮投資40多萬元修建體育設施;肇東市向陽鎮、昌五鎮和宋站鎮各投資100萬元興建了帶有主席臺和觀禮臺的400米標準田徑場;慶安縣投資100多萬元先后修建了28個標準籃球場地,為鄉鎮機關學校舉辦籃球比賽,平時參加全民健身活動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又把田徑場地由原來的163處增加到178處。該縣農村的乒乓球活動室的建設也發展到了村屯一級。與此同時,綏化市在取得國家和省的資助同時,利用體彩公益金在北林區太平川鎮等全市7個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各辟建了全民健身路徑工程一處,受到廣大農民的交口稱贊。由于綏化市突出抓好農村體育工作,使得全市的爭創全國體育先進縣活動成效顯著,所轄10個縣(市)已全部跨入體育先進縣行列。另外,全市共有體育先進鄉鎮120個,國家級“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7個。這些舉措有效地推動了農村體育的快速發展。第三,農村體育賽事。經過調研認為:目前,綏化市各級鄉鎮每年都舉辦體育運動賽事,由于各種因素的限制,賽事舉辦率達到98%。相反,大中小學校舉辦體育運動會則達到100%,舉辦時間范圍多集中在6月下旬-7月上旬。與此同時,經濟條件較好的鄉村還舉辦籃球賽、大秧歌比賽、臺球賽、乒乓球賽、廣場舞賽等,這些賽事的舉辦即豐富了農村體育文化生活,又接受了體育知識教育,為提高農村人評價與欣賞體育賽事,對體育運動技術的學習方法、練習方法和健身方法的了解與掌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4]。
3.民族文化領域
通過調研可知:綏化市現有滿族、朝鮮族、回族、蒙古族、達斡爾族、錫伯族、赫哲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等31個少數民族,占全省民族總數的68%,其中包含了黑龍江省9個世居民族;共有7個民族鄉(分別是6個滿族鄉,1個朝鮮族鄉);共有67個民族村(包含49個滿族村,15個朝鮮族村,2個回族村,1個達蒙民族村),并呈現出大分散于各市縣、小聚居于各鄉村的分布格局[5]。由于少數民族,擁有眾多的傳統體育項目,例如滿族珍珠球、朝鮮族頂甕競走、回族踏腳、蒙古族鹿棋、達斡爾族曲棍球、赫哲族漁獵文化、鄂倫春族狩獵文化、鄂溫克族馴鹿文化等,這些項目繼承了豐富的體育文化底蘊,反映出千百來的、民俗民風、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對人的體育文化教育不容忽視。
4.制度資源領域
在農村體育教育政策與法制宣傳方面,綏化市體育局為了使農村體育發展穩步順利實施,積極下發有關農村體育教育發展宣傳的制度文件,例如《綏化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評估方案》《關于開展綏化市第二屆“科學健身嘉年華”活動的通知》《2014年第四次全國國民體質監測工作實施方案》《關于深入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志愿服務群眾工作的通知》《市體育局開展在職黨員“體育惠民進社區”組團式服務活動》等等,這些文件的頒發不僅為農村體育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也為農村《全民健身計劃剛要》的實施發揮了積極推動作用。
5.學校體育領域
(一)農村體育教學的內容單一、固定
現階段國家為了提高青少年學生的身體素質,出臺了一些相關政策,學生在每學年會進行一次體質健康檢測,這一檢測結果會輸入到學生的體質健康達標檢測系統中,與學校的教學質量相掛鉤,這是一件好事,在某種程度上能夠促進學校對體育教學的關注。但這種制度也存在著缺陷,因為這些需要達標的項目是固定的,同時其測驗與檢測均由學校單方面來完成。這就造成了有的學校為了達標只讓學生學習需要達標的項目,對不需要檢測和達標的項目便不讓學生進行學習,也不納入平時的教學中,甚至有的學校在達標檢測的時候弄虛作假,虛報、謊報檢測數據。這樣的后果是把體育課變成了訓練課。長期下去,學生的體育素質根本沒有辦法得到保障,不但不能使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獲得成功的樂趣,還會使學生感到厭煩,達不到鍛煉的目的。
(二)學校體育器械不足、場地建設不健全
農村學校的體育設施建設非常落后,有器械沒有場地,有場地沒有器械,或者什么都沒有的情況普遍存在。這使農村學校的體育教學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和制約。
二、對農村學校體育教學進行改革的建議
(一)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首先,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領導要有全局意識和為學生長遠考慮的意識,從思想上提高對農村體育教育工作緊迫性的認識。同時,相關部門要從輿論導向、體育課程、師資隊伍、督導評估等方面制定更加合理、可具操作的制度,為體育教育創造有利的條件。其次,要自上而下提高對體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以及作用的認識,充分發揮體育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功能,即把體育教學理念與提高全民身體素質的目的和要求結合起來,把體育放在與其它考試科目同樣的地位,讓學生、家長、教師、教育主管部門對它的重要性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二)大力加強體育師資隊伍建設,充分發揮體育教師的特長
教師是教學的實施者,其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可以說沒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就培養不出高水平、高素質的學生。因此,我們要把提高體育教師自身素質,作為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這就要求體育教師不斷學習、探索,形成較高的文化素養、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專業較強的專業素養。此外,學校也要鼓勵有能力的教師去承擔體育教學,把具有體育專業的教師調到體育教學的崗位上來,讓其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為農村體育教學的發展做出貢獻。
(三)切實加大對農村學校體育教學配套設施的投資力度
近年來,雖然政府對農村學校教育的投入有所增加,但由于諸多原因,仍不能跟上農村學校的發展速度,以致于造成了體育教學中配套設施不足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相關部門就要設立專項資金,切實加大對農村學校體育教學配套設施的投資力度。
三、結語
關鍵詞:農村職業教育;傳統觀念;師資力量;辦學模式;生源質量
農村職業教育是指在一定的文化基礎上,對農村廣大求業人員所進行的種植、養殖、加工、運輸、服務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的教育。農村職業教育既指農村中的教育要強化為農村發展服務,也指城市中的教育要強化為農村發展服務的功能;而且,農村職業教育還應著力于培養大量能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的人才,追求類別和層次的多樣化。
一、傳統觀念束縛
長久以來,人們已習慣把普通教育視為“正統教育”;而把農村職業教育稱為“次等教育”,視為那些“升學無望”的“弱勢人群”、“邊緣人群”的“社會救濟”,是在無法繼續接受普通教育的情況下不得已做出的選擇。
職業教育發展遇到這種問題是一種必然,這種結果可歸因于傳統文化的影響。在我國“重商輕農,重工輕農”、“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等觀念及“學而優則仕”的儒家文化的滲透,對重視動手技能的職業教育的發展必然存在著忽視甚至鄙視。這種文化影響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消除的。再加之城鄉差距過大的“二元結構”,讓許多人從心里看不起農民,多數農民內心充滿自卑感,這使得脫離農村、接近城市、走進城市成為許多農民的愿望。因此對子女接受教育這件事,“學而優則仕”的傳統觀念夾雜著離農心態和長期生活方式養成的務實心理讓他們更多地選擇讓子女通過普通教育升大學,畢業后留在城里這一途徑,認為這是徹底改變子女身份、擺脫農村乃至家庭命運的唯一出路。正是這種陳舊的觀念導致社會上人們從內心深處鄙視技能和技術的學習,輕視現代意義上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職業教育,也使得以培養勞動技能為目的的職業教育,尤其是農村的職業教育陷入困境。
破除這種觀念束縛,首先,可以通過電視、網絡與報紙等大眾媒介宣傳農村職業教育的作用,讓公眾了解農村職業教育在勞動力轉移及推進農村城鎮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幫助農村職業學校塑造新的形象,從根本上消除人們對農村職業教育的錯誤認識,并引導人們正確認識社會經濟發展和社會分工對人才需要的多層性、多樣性和客觀現實性。其次,利用實證研究的結果教育人們。不同教育類型的中等教育畢業生在收入和就業層次上沒有顯著性差異,而且職業教育畢業生待業時間明顯短于普通教育畢業生。通過這些方式為農村職業教育的發展營造一個有利的輿論環境。
二、師資力量薄弱
一方面,職業院校的辦學歷史不長,其師資隊伍多由原來的普通院校的普通教師構成,教師的知識結構與職業教育所要求的知識結構不相適應。另一方面,由于長期以來認識上的偏見,職業教育常常被看成低等教育,待遇較低,許多具有專業知識的人不愿意從事職業教育工作,也難以引進高水平的科技和管理人才到農村職業學校做兼職教師,這使得職業學校的教師比較緊張。甚至不少學校開了專業,卻沒有專業教師,名不副實。2005年全國農村職業中學的專業課教師占教師總數的46.7%,實習指導教師僅占2.7%,教師總體學歷達標率僅為37.42%(含城市職業高中)。以上種種情況表明農村職業學校教師資源總量不足,師資隊伍的結構、素質和能力不能適應專業調整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教師是學校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教師的素質決定著學校的發展水平和教育質量。要使職業教育的學生具有競爭能力,就必須要有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首先要加強對現有教師的培訓。抓住職業教育實踐性的特點,讓教師及時了解本學科、本行業的最新發展動態,掌握本學科以及相關學科的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讓他們的知識、技能得到補充、更新、拓寬和提高。其次要開辟多種渠道,加大對骨干教師,特別是“雙師型”教師的引進力度。人才引進不能只局限于普通院校畢業生,也可以給優秀的職業學校畢業生提供留校任教的機會,或聘請企事業單位有實踐經驗的人員到學校任教。同時,要進一步提高農村職業學校教師的待遇,不斷改善教師工作和生活條件,對教師的工資要按時足額發放,決不能以任何理由拖欠,解除教師的后顧之憂,使教師能夠安心執教,從而逐步形成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高素質的穩定的農村職業教育師資隊伍。
三、辦學模式“普通化”
當前農村職業學校中有不少是由普通高中改制而成,管理模式和教學模式基本上源于普通中學,長期以來形成了以專業定向為主導的教育模式,培養目標、專業設置、教學方式,甚至教學內容都是多年一貫制。在專業設置上,過分強調理論知識,忽視學生動手能力;在教學上,仍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偏重基礎理論教學,注重知識的傳授,忽視實踐性和應用性;在教材上,內容陳舊,與實踐脫節現象嚴重;在管理上,依然是以課堂講授為主來設置課程體系,安排教學計劃;在教學評估上,忽視實訓、實踐基地的建設,只注重學生知識多少,忽視學生能力高低。這種融“教堂式”、“填鴨式”、“守株待兔式”為一體的傳統的辦學模式是不適合職業教育特點的,與不斷變化的市場經濟對勞動者數量、質量、類型、層次、結構要求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這使得職業學校畢業生的就業適應能力較差,難以滿足人才和勞動力市場的需求,進而也導致了農村職業學校缺乏吸引力。
要改變這種現狀,首先要根據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進一明確人才培養方向,調整專業布局和更新課程結構。在教材建設上,要改變目前“少、空、舊”的局面,建立既注重基礎知識又突出職業教育特色的全新教材體系。在課程設置上,要拓寬學生的基礎知識,從以學科為中心的課程體系向以能力為中心的課程體系轉變,另外,要加強實踐教學,提高實用技能,開展靈活多樣的專業技術培訓,為學生的升學和就業提供更廣闊的選擇空間。在培養目標上,調整過去單純針對職業崗位、學生職業技能過于單一的培養方向,將其擴展到著眼于勞動者的整個職業生涯,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增強學生適應崗位變換的能力。其次,要優化專業結構以適應市場發展要求,并實現農村職業教育品牌化。這就要求農村職業教育瞄準當地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方向、路徑,圍繞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戰略,立足當地自然資源優勢,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努力開發具有資源優勢的特色農業和具有發展潛力的新型專業,培養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的技術人才。
四、生源質量差
“生源質量”是一個包含“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全面質量標準體系。但是,這種全面的質量觀在衡量“生源質量”時幾乎是不可操作的。因此,人們普遍用考分來衡量生源質量。當前大多農村職業學校的學生無需中考分數,對學生來者不拒,成了零門檻,無競爭入學。
從經濟學的觀點來看,農村職業學校不斷降低生源要求就像市場上的產品不斷降低價格一樣,在一定的范圍內,能起到刺激消費的作用。但當這種價格降到一定的程度以后,不僅不能增加需求,不能促進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反而給職業教育帶來了極大危害。這種無競爭入學會使農村職業學校的生源質量大大降低,從而給學校的畢業生質量也帶來負面影響,同時也給用人單位帶來對職業教育學生素質的偏見。另外,學生水平參差不齊,給教學帶來極大的困難。教學質量難以保證,畢業生的總體質量嚴重下降,在勞動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就業困難又反過來影響學生入學的積極性,致使“馬太效應”出現。這種效應使得農村職業教育的社會聲譽越來越低,并被冠以“次等教育”,導致學生、家長和社會對農村職業教育產生“本能”的抵觸。這種抵觸情緒嚴重影響了農村職業學校的招生。盡管學校的老師上門去動員學生來上學,學生也不愿意來。很多學校就把招生任務分配給教職工,發動全校教職工四處奔走,并制定各種獎罰措施調動教職工的招生宣傳積極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師工作的艱苦性與繁雜性,并影響了教師繼續學習的熱情。還有不少學校為了多招生,把原本應該在教學環節上競爭的主戰場前移到招生環節,在招生宣傳上做文章,把商場上的慣用手段用在了招生上。在本地招不來學生,就到外市縣靠夸大的招生宣傳來招生。這就迫使農村職業教育陷入另一個惡性循環中,這種“變臉”的職業教育不是社會經濟發展所需的,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
針對這種現象,我們應該加強對農村職業學校的監督和管理。首先政府要加強對農村職業教育的宏觀管理,要把發展職業教育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確保農村職業教育與其他各類教育協調發展,與農村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要對農村職業教育規模、結構、質量和效益進行全面監控,建立督導評估制度,制定辦學條件評估和教育教學水平評估標準。其次學校要積極打造農村職業教育的品牌、推介農村職業教育典型,探索農村職業教育特色的培養模式,以質量和特色求得新發展,例如:實施新的以職業崗位的綜合能力為基礎的現代職業教育模式,與國際接軌;加強重點專業建設,樹立品牌意識。再次,把農村職業教育真正辦成傳播文化知識的基地和農業科技示范推廣基地,讓農村職業學校的學生成為傳播農業科學技術的主力軍,這樣才能提高職業教育的辦學效益和聲譽,為職業教育的發展開拓廣闊的前景。
參考文獻:
[1] 劉春生,王虹.農村職業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1992:1-111.
[2] 張力躍.多重視域下的中等職業教育發展困境研究[J].
教育與職業.2008,(26):22.
[3] 聶偉,羅明麗,杜偵.從教育供求角度分析我國中職教育
發展的困境[J].職教論壇.2009,(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