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6:30:08
序論:在您撰寫城市經濟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要:很快這學期的城市經濟學課程就結束了。學了城市經濟學感覺學到了很多相關知識,非常有用,使我受益匪淺。
如今全世界的發展中國家都在進行城市化,而發達國家也在將城市的建設進行優化,使城市也更發達更現代化。不管是城市化階段,還是使城市的更發達的階段,城市的進一步規劃都離不開城市經濟學。城市經濟學將從城市經濟結構與城市成長、城市內部結構、城市公共服務及福利設施、城市人力資源經濟、環境與城市生活質景、城市發展政策等方面通過經濟分析方法,分析、描述和預測城市現象與城市問題。從而使我們在規劃城市時使我們的建設更合理化,并用最優方法解決與城市或城市經濟有關的問題。
關鍵詞:城市經濟、城市經濟學、公共經濟、市政建設、城市財政 、城市化 ,城市規劃。
半年的城市經濟學課程轉眼就結束了,在學習這個課程的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城市經濟學的知識,感覺對我們非常重要。為了詳細說明城市經濟學,我們可以先了解他的分類。城市經濟學學分為理論城市經濟學與應用城市經濟學。前者從理論上研究城市的經濟活動,了解問題的現象與實質,不涉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及政策方面的研究,其
主要內容有:城市化理論,城市發展理論,土地利用及地租理論,城市空間結構理論,城市規模等。它有助于了解城市經濟現象和問題,是城市規劃前必須的基本研究。后者注重研究改善和解決城市問題,增進居民福利的對策及具體辦法,研究內容為城市問題與城市發展政策,如住宅擁擠且質量低劣,交通堵塞、失業、種族歧視、貧民窟等。上述兩者皆與城市規劃關系密切,是城市規劃工作的基本內容之一。 而在城市經濟學的研究方面,城市經濟學主要研究對象有:(1)城市經濟結構與城市成長,包括城市產生、城市化、郊區化、都會化、城市發展結構、城市特性、城市規模、、新城建設等;(2)城市內部結構,包括土地利用、住宅、交通等;(3)城市公共服務及福利設施,包括城市財政、公共服務設施(如水、電,公園等)的供需狀況;(4)城市人力資源經濟,包括就業、消費、遷移、貧民、人力資源、投資等;(5)環境與城市生活質景,包括公害預防及處理、防范犯罪、舊城改造等;(6)城市發展政策。
城市經濟學的包含的內容主要有:1、城市經濟的基本理論,如城市概念,城市化,城市規模、類型、性質、功能、地位和作用;2、城市經濟產生和發展的基礎、條件、過程、特點,以及在各種生產方式下的表現;城市經濟的外部關系,城鄉對立運動及其規律;3、城市經濟的內部結構、空間結構和經濟關系;4、城市中的公共經濟、市政建設和城市財政;5、其他城市經濟問題,如城市住宅、土地、交通和就業等。
城市經濟學的性質上,他是與經濟理論從微觀經濟到宏觀經濟學再到中觀經濟學這一發展歷程一脈相承的一種經濟學。
在我看來,城市經濟學的作用和意義在于:(1)城市經濟學是發展中的經濟學。城市經濟發展的實踐呼喚著一種全新理論的產生,并以此對城市經濟的發展進行前瞻性的指導。一些學者致力于城市綜合問題的研究,諸如城市土地利用與價格問題、城市交通問題、城市運輸問題、城市環境污染問題、城市規劃問題等,對這些問題的求解使城市經濟學應運而生。此后,隨著世界范圍內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在各國經濟發展中越來越發揮著獨特而重要的作用,城市不僅是國民經濟的支點、區域發展的中心,更是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紐帶。與此同時,城市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經濟問題也日趨復雜和深化,使得城市經濟學的研究范圍進一步擴展到城市化、城市空間結構、成都區域、城市管理、城市經營、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的課持續發展等諸多方面,城市經濟學的羽翼不斷豐滿。
城市經濟學的作用和意義(2):城市經濟學是綜合性邊緣學科。城市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為城市系統,重點是城市經濟系統,而城市經濟系統是多層次的,它包括微觀城市經濟系統、宏觀城市經濟系統和城市經濟管理系統,研究對象的多層次性決定了城市經濟學是一門內容豐富的學科,是一門邊界寬廣的學科。它是把許多的部門經濟學應用到城市經濟系統之內,并對其內涵和外延加以豐富和發展所形成的綜合性學科。城市經濟學的誕生,給傳統的 工業、商業、建筑業、金融業等部門經濟注入了新的內涵和外延,使得對其研究從條條式的局部研究轉入在城市這一綜合有機整體下的全面、系統的研究,城市經濟學將許多部門經濟學難以解決的問題納入其研究的范疇,以探求應對良策。城市經濟學又與各部門經濟學密切而有機地結合起來,成為一門跨學科、跨部門的邊緣學科。 城市經濟學的作用和意義(3):城市經濟學是空間經濟學。城市經濟學的產生適時彌補了傳統經濟學對空間因素的忽視,并關注空間要素在城市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在空間范圍內對城市進行綜合研究,以實現經濟要素在空間的合理布局,因此,城市經濟學是空間經濟學。城市經濟學格外重視對經濟要素之間的相鄰效益、布局效益、網絡效益和城市區域的聚集效益的研究,而這些城市空間結構效益具有比部門經濟效益更深遠、更廣泛的意義,對空間結構的研究是城市經濟學在發展一般經濟學過程中所做出的重大貢獻。
城市經濟學的作用和意義(4):城市經濟學是公共經濟學。城市經濟學以其獨特的視角, 不僅從企業角度出發,而且,更多的是從城市和區域經濟整體運行盛壅塑 皇出發研究經濟問題。因此,公共部門的投入產出及其政策的研究構成了城市經濟學研究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 城市經濟學重點研究城市公共經濟的地位、作用、內容體系,提出調控的方法和公共經濟政策,如通過對城市土地的開發與利用、城市基礎設施、城市文化設施、公共福利設施、公共衛生設施和住宅建設等問題的研究,為政府配置公共經濟資源,提高公共經濟效益提供理論和決策依據。因此,城市經濟學是完全不同于企業經濟學的治市經濟學,是市長經濟學。
城市經濟學的作用和意義(5):城市經濟學是高級市場經濟學。城市經濟學所要研究的變量比市場經濟學多得多, 即使是相同的變量,在城市經濟學的研究視野下也有著更為深刻的內涵。在市場經濟中,企業生產的動力和目的是實現利潤最大化,而且這種經濟效益是可以用貨幣衡量的,而在城市這一經濟集合體中,絕不能片面追求經濟效益,更要兼顧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且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是不能用貨幣來衡量的。綜上所述,城市經濟學站在比微觀經濟學更高的層次上研究市場經濟,研究由無數單個經濟主體組成的經濟系統的運行、形成的各種經濟關系及其規律,并通過這些規律尋求城市經濟資源的最佳配置途徑,以實現城市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城市經濟學是比微觀經濟學更為復雜的高級市場經濟學。 城市經濟學的作用和意義(6):城市經濟學是新型管理經濟學。城市經濟管理是城市經濟學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城市經濟管理既不等同于以企業為核心的微觀經濟管理,也不等同于以國民經濟管理為內容的宏觀經濟管理。城市經濟管理將微觀經濟管理和宏觀經濟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一方面,城市管理是落實國家宏觀管理的重要環節;另一方面,是保證企業微觀管理合理實施和充分有效的重要條件。雖然從總體上說三者都是從事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等活動,但城市經濟管理卻有其獨到之處,諸如定位城市政府職能、進行城市經濟社會綜合規劃、確定城市發展戰略和目標;完善管理人才的培養、選拔和任用機制等。此外,城市經濟管理的導引、規范、治理、服務、經營五大職能更是對傳統管理職能的創新,城市導引是對城市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進行方向性引導
城市經濟學的作用和意義(7):城市經濟學是先進文化經濟學。先進的城市文化將有力地推動城市經濟的發展,成為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決定因素,落后的城市文化也會制約、阻礙城市經濟的發展。城市文化對城市管理的影響,一方面體現在管理者的價值觀念、價值取向、文化模式、文化素養等決定其觀念、行為,進而影響城市管理水平的方面;另一方面,城市文化又通過市民的道德規范、文明程度、文化休養、對城市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影響著城市的精神風貌,決定著城市管理措施的實效。將城市文化納入城市經濟學的研究范疇,不僅又一次豐富了城市經濟學,而且也使城市經濟學成為先進文化的經濟學。
城市經濟學的作用和意義(8):城市經濟學是應用經濟學。城市經濟學是應用經濟學而不是理論經濟學。城市經濟學的研究是為了把握城市系統經濟運行、經濟關系及其規律,并以此來指導城市經濟和城市管理的實踐。研究城市發展規律,是通過對城市化基本規律的揭示,探尋城市發展的一般條件、動力及過程,這對于制定城市發展戰略是有意義的;研究城市經濟結構,是通過對城市三次產業結構、產業技術結構和組織結構以及空間結構的分析,以期對城市經濟結構進行不斷的調整和優化,這對于確定城市的發展方向、規模以及城市功能的定位是有意義的;研究城市經濟環境,是通過對城市人居環境、人文環境和生態環境全面、系統的闡述,提高人們對人與自然、經濟與自然協調發展的認識,這對于城市規劃和建設以及城市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是有意義的。
總體感想:城市經濟學覆蓋的方面非常多,包括城市、城市經濟、城市化經濟、城市經濟空間、城市經濟結構、城市經濟增長、城市土地經濟、環境經濟、城市區域經濟以及城市經濟管理。城市經濟學具有顯著的時代性、一定的研究性和較強的應用性,可作為經濟學、國民經濟、區域經濟、人文地理、城市規劃、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房地產經營管理、城市管理、行政管理等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深入研究對象。該學科對促進城市發展,加快城市問題解決等有顯著作用,是有極大的研究價值的,值得每一位學生每一位公民去學習。
在以后的發展中,我相信城市經濟學將會受到更多的注重,受到人文科學界科學家青睞,并會迎來更多的愛好者,去繼續深入探究城市經濟學,并用于城市的打造上,會為我們造更多福沒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方便,為城市的現代化建設開辟新道路。
參考文獻:
[1]:(美)奧沙利文.《城市經濟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2]:謝文蕙,鄧衛等.《城市經濟學》.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3]:張郭富.《城市經濟學原理》.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1
[4]:(英)麥卡恩.《城市與區域經濟》.格致出版社,2010
[5]:(日)佐佐木公明,文世一.《城市經濟學基礎》.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城市經濟論文范文二:青島市第三產業發展研究
摘要:在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發展的推動下,經濟全球化成為一種蔚為大觀的大趨勢,當前世界工業發達國家都進入了以第三產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高級階段。第三產業的興旺發達是現代化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引進第三產業概念以來,第三產業我國迅速發展起來,第三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逐漸加大。然而,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還是遠遠低于發達國家和許多發展中國家,我們要發揮國家、集體、個人三方面的積極性,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貢獻,讓我國在經濟全球化的世界之林屹立不倒。
近年來,青島市緊跟全國發展建設經濟的步伐,在優先發展第一、第二產業的同時,第三產業也悄然發展起來,并逐漸成為青島市國民經濟總值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經濟的發展,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將是巨大的。目前,青島市內四區的第三產業發展已經崛起,然而還有很多的問題亟待解決,各區的產業結構的單一、產業間協調性不高和各個市區之間的產業連接不夠等問題成為第三產業快速發展的瓶頸。因此,青島市在未來經濟的發展中,應調整和優化市內四區(市南區、市北區、四方區、李滄區)之間的產業空間布局,加強各個產業的聯系與對接,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第三產業;青島市內四區;產業發展研究
引言
21世紀,在許多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 第三產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 從業人員也越來越多。目前, 美國第三產業的從業人員在全體就業人數中占70% 左右, 西歐、日本、新加坡等國占50% 上下;除阿爾巴尼亞外, 東歐各國占40%以上。然而,我國第三產業的比重為15%左右, 不但比越南、印度低, 而且低于馬里、埃塞俄比亞和蘇丹等經濟發展落后的國家。一些發達國家的第三產業產值在國民生產總值中占50%-60%, 而我國只占20%左右。因此, 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是我國的當務之急, 只有把第三產業全面、迅速地發展起來, 才能使整個國民經濟從總體上活起來, 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更好地改善人民生活, 同時也會廣開就業門路。
青島作為首先開放的城市,借助良好的國際經濟交流形式,在第一、第二產業發展成熟之時,第三產業的發展也初顯端倪,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社會生活服務。在過去十一五發展過程中,青島市在市南區、市北區、四方區和李滄區著重發展品牌經濟、會展經濟、信息服務業、文化產業、旅游業、商貿流通及各種服務業,并成功打造了市南區國際化的經濟貿易、四方區和市北區濃厚的文化基地和李滄區繁榮的旅游和工業生產基地等。由上面可以看出,第三產業在青島產業布局中占有越來越多的空間,在全市經濟生產總值中占有極大的比重。然而,青島市第三產業的發展中還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如何在區域經濟發展的潮流中加強各區之間產業的聯系、如何調整和優化產業發展空間布局成為青島市在十二五發展中的必須面對的嚴峻挑戰, 同時更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
一、青島市第三產業的發展狀況和成就
青島在過去的十一五建設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重點支持發展金融、保險、商貿、物流、文化、會展、旅游等產業,并將這些產業合理的分配到市南區、市北區、四方區和李滄區,第三產業在青島市迅速發展壯大起來。市南區成為青島政治、文化和貿易的中心,以紅瓦綠樹、歐陸風情成為著名的海濱游覽勝地;市北區發展了成熟的中央商務中心,青島啤酒街、婚紗攝影街分別被授予中國特色商業街和中國婚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并且擁有臺東路步行街和中山路步行街兩大商業區;四方區將傳統的工業區轉變成了富有生機和朝氣的新城區,重點發展科技與信息服務、文化創意、金融保險服務、中介服務、現代物流等五個第三產業門類;李滄區東部發展為青島的CLD(中央生活區),是2014青島世園會的主辦地,中部商業發達,成為與市南區相媲美的青島兩大購物中心之一,西部工業基礎雄厚,集中了青島市近百家大中型骨干企業,具有較強的輻射帶動能力,逐步形成了以化工、建材、機械、針織服裝、食品加工等行業為支柱的綜合性加工工業體系。
二、各市區第三產業的發展與成就
1、市南區
市南區自2008年奧運會之后,酒店業、航空運輸業、零售業、國際會展、國際旅游業及體育產業等現代服務業得到迅速發展。今年來,市南區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建設繁榮、平安、潔凈、溫馨、誠信市南的總體目標,迎接挑戰,搶抓機遇,科學謀劃,依托區位優勢,扎實推進,全面發展。市南區如今已經擁有金融服務業、物流業、分銷業、社會事業、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房地產業、旅游業、信息咨詢服務業和軟件信息產業等九大第三產業,占全區經濟的絕大部分。2011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GDP)634.21億元,增長12.1%。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63.05億元,增長11%;第三產業增加值571.16億元,增長12.2%。產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的達到90.1%,比上年同期提高1個百分點。
2、市北區
市北區自1946年成立后,針對城區經貿發展特點,制定實施了商貿興區發展戰略,并確定了一園二街二線三區的全區經貿整體發展布局,著重將第三產業放在重點發展產業的地位上。一園即市北區工業園,建成后的市北區工業園將成為市北區高新技術產業區和工業生產區;二街即青島科技街和青島地下中心商業街,成為市級科技開發、科技成果交流核心和集商貿、娛樂、飲食服務、交通于一體的大型地下綜合服務設施;二線即市北區商貿走廊一線和308國道加工倉儲一線,建設成為集購物、飲食服務、旅游娛樂于一體,在國內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繁華商業街和全市重要的物資倉儲基地和市北區加工工業基地;三區即遼寧路科技商業區、臺東商業中心區和敦化路特色商業區,三區建設成為涵蓋商業、文化、餐飲、金融和貿易等設施的綜合商業區;青島文化街和青島婚紗街等文化產業也在市北區有較好的發展。2010年全區生產總值實現280億元,增長13%。區級財政收入實現16.8億元,增長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04億元,增長18%。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15億元,增長25%。實際利用內資34.6億元,增長18.5%。實際到賬外資完成1.3億美元;外貿出口總額完成12億美元,增長30%。
3、四方區
在過去的經濟建設中,四方區將傳統的工業區轉變成了富有生機和朝氣的新城區,重點發展科技與信息服務、文化創意、金融保險服務、中介服務、現代物流等五個第三產業門類。
根據空間相互作用、城市流強度、斷裂點等相關數理模型,分別以GDP,第二、三產業中17個行業從業人員以及兩市間距離為指標變量,對淮海經濟區20個城市經濟聯系的空間作用強度、方向與范圍進行定量測度與分析評價。
1.1作用強度
1.1.1經濟聯系強度。據公式(1)計得淮海經濟區主要城市兩兩間的經濟作用強度(圖1)。兩城市間經濟作用強度大于30個經濟度的有4對:徐州和棗莊(66.41個經濟度,下同)、徐州和淮北(47.38)、徐州和宿州(37.20)、淮北和宿州(30.66);在20~30個經濟度間的有3對:徐州和宿遷(22.10)、徐州和淮安(20.64)、萊蕪和泰安(29.84);在10~20個經濟度范圍內的城市有8對:徐州和臨沂(16.76)、徐州和淮安(14.75)、連云港和臨沂(10.62)、鹽城和淮安(13.79)、亳州和商丘(10.24)、棗莊和臨沂(17.75)、棗莊和濟寧(11.29)、日照和臨沂(13.19);其它城市間作用強度較低,均在10個經濟度以下??偟膩碚f,開封、周口、菏澤、阜陽、蚌埠5個城市與該區其它城市間的經濟作用強度均在10個經濟度以下,徐州則與除周口外的所有城市間的作用強度都在1.5個經濟度以上,而兩城市間作用強度最小的為周口和連云港,僅為0.10個經濟度。據公式(2)計得該區主要城市空間作用的總體強度(圖1),并據此將20個城市分為四類:高經濟作用總強度的城市(作用強度在150個經濟度以上,下同)、中高經濟作用總強度的城市(100~150之間)、中經濟作用總強度的城市(50~100范圍內)和低經濟作用總強度的城市(50以下)。徐州空間作用總體強度最大,達267.71個經濟度,屬于高經濟聯系強度的城市,是位居第二位的棗莊(作用強度為144.08個經濟度,下同)的1.86倍,為總體強度最低的周口(9.25)的28.95倍,這表明徐州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勁頭較強。棗莊、淮北、臨沂、宿州處于高經濟聯系強度城市之列,與各個城市間經濟聯系較為緊密,可持續發展的潛力比較強。中經濟聯系總體強度的城市有5個,依次為淮安、宿遷、泰安、濟寧和萊蕪,在今后的發展中,其可持續發展的勢頭有待提高。處于低經濟聯系強度的城市有10個,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弱,今后發展中必須注重經濟轉型,加強與其他城市間的經濟聯系,縮小與先進城市之間差距,促進淮海經濟區的總體發展。
1.1.2城市流強度。計算城市流強度相關值(表1),據此將城市分為四類:高城市流強度城市(城市流強度值在300億元以上)、中高城市流強度城市(200~300億元)、中城市流強度城市(100~200億元)以及弱城市流強度城市(100億元以下)。由表1可知,徐州是高城市流強度城市,是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城市。作為蘇北第一大城市、中國第二大鐵路樞紐,徐州以其獨特的交通運輸優勢和較快的經濟發展取得了較大的城市外向功能量和較高的城市功能效率,城市流強度值高達384.19億元,對淮海經濟區起著輻射和帶動作用,成為淮海經濟區的發展核心。臨沂和淮安屬于中高城市流強度城市,其城市流強度要遠遠高于中城市流強度城市,是淮海經濟區發展的重要城市,且臨沂以高于淮安10%的城市流強度成為該區發展的副級中心。中城市流強度城市有6個,依次為日照、萊蕪、棗莊、宿州、宿遷和鹽城,成為淮海經濟區發展的地方性集聚地和輻射中心。其余11個城市是弱城市流強度城市,是該區發展中較為必不可少的城市。可見,淮海經濟區“一超多強”局面較為顯著,未來發展的潛力巨大。在空間分布上,這些城市基本遵從“中心—”式分布[26]:淮海經濟區的發展核心徐州,位于其中心位置,而弱城市流強度的城市主要分散于該區邊緣地帶。這與城市經濟作用強度所得結論基本一致。
1.2作用方向據公式(3)計得淮海經濟區主要城市的隸屬度大小,由此分析淮海經濟區主要城市的經濟作用方向。由圖2可知,徐州的首位聯系城市是棗莊,其隸屬度高達24.81%;其次為淮北,隸屬度為17.70;隸屬度最低的為周口(0.42)。從空間距離上看,徐州經濟作用方向首先是距離較近但不相鄰城市,其次是相鄰城市,而對距離較遠城市也有聯系,可見其聯系方向表現為“中心—”向外擴散的模式。由圖3可知,其它主要城市對徐州的隸屬度均在各自隸屬度的前五位之列,說明徐州是淮海經濟區的發展核心。對徐州的隸屬度,排在首位的有6個城市,其中棗莊對其隸屬度最大,高達46.09%,說明徐州是其主要聯系方向;排在第二位的6個城市,隸屬度在10.35%~16.25之間不等,且各個城市的首位聯系城市表現為鄰近城市;排在第三位的有菏澤、周口、開封、萊蕪,除萊蕪的首位隸屬度達52.06%,聯系方向表現為泰安方向外,其他城市的前三位隸屬度相差不大,聯系方向均指向相鄰地域和中心城市徐州。日照、連云港對徐州隸屬度排在各自隸屬度第四位,這兩個城市由于其地理位置的限制,聯系方向表現為相鄰地域指向;泰安對徐州的隸屬度排在第五位,隸屬度僅7.70%,其主要聯系城市為萊蕪、濟寧。綜上,城市空間作用的主要方向表現為與核心城市的緊密聯系和與其周邊城市緊密聯系的共同作用,即顯示出地域相鄰指向性原則和中心城市指向性原則[16]。
1.3作用范圍據公式(9)~(10)計得淮海經濟區主要城市間的斷裂點及場強(表2、表3)。由表2可見,徐州與各個城市間斷裂點明顯壓縮到終點城市,說明徐州輻射能力較強。與淮北間的場強最大,達1.19億元/km2,因此,可以此為強輻射半徑的選定場強,來確定各城市經濟輻射能量絕大部分擴散在多大范圍內。從表3可知,各相鄰城市間起點城市到斷裂點距離占兩城市距離的比重在0.4~0.6間波動,城市間輻射能力差距不大,且兩城市距離較近時,其場強也較高,說明具有向對方空間產生經濟影響的能力[27]。因此,以各相鄰城市間場強均值為弱輻射半徑的選定場強來計算城市弱輻射范圍,以反映各城市對周邊地區的主要影響范圍[28](圖4)。由圖4可以看出,淮海經濟區中部以徐州為中心,距徐州44.92km和110.92km以內分別為其強輻射和弱輻射范圍,這是由于其最強的城市綜合實力積聚了較強的經濟輻射能量;棗莊、淮北、宿州的強輻射半徑均在徐州弱輻射范圍內,說明它們受其輻射最強。東部以臨沂、淮安、日照為中心。這些城市規模相當,輻射范圍相互交叉地作用于對周邊區域,其中,宿遷幾乎被徐州和淮安的輻射平均瓜分,受這兩個城市的屏蔽效應[29]較大,不利于其自身的發展。北部以泰安、濟寧為中心,其中,泰安和萊蕪的相互作用甚密,其輻射能力向對方空間逐步滲透。而西部城市的經濟輻射能力較弱,彼此輻射半徑不相互重合,發展較為分散,綜合實力有待提高。總體來看,徐州無疑是淮海經濟區的輻射中心,呈現圈層輻射其他城市的空間結構:核心層表現為徐州的弱輻射范圍圈,包括徐州、淮北、宿州、棗莊;中心層表現為與徐州弱輻射范圍有交叉的城市,包括臨沂、宿遷、濟寧、商丘、亳州、蚌埠、淮安;層表現為與徐州的弱輻射圈無交叉的城市,包括連云港、日照、泰安、萊蕪、菏澤、開封、周口、阜陽、鹽城。
2主要結論
依據城市物流發展水平與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的一致程度,將其分類為超前、匹配和滯后三狀態。只有城市物流與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匹配,效用才會最大。他們的匹配是強調城市物流供給與城市經濟發展的需求相匹配。所謂匹配考察的包括單純的量上的匹配,更強調質上的匹配[3]。超前區:城市物流需求不足,小于城市物流服務供給。超前區里可能是城市經濟并沒有預期繁榮,物流需求量不足,導致物流供給量過剩,市場反映出來的現象是物流設施設備大量閑置。另一種情況是物流企業不顧城市整體經濟較落后的現實情況,引進各種先進物流技術,大量增加物流成本使物流需求方無法接受。
匹配區:城市物流需求與供給基本均衡,其表現為市場上基本無閑置物流資源,也不存在需求得不到及時滿足的現象。匹配區內城市物流技術可能不是最先進的,物流設施不是最新的,物流發展水平也不是最高的,但其職能效用得到最大化,對城市經濟的輔助協調作用體現得最明顯。滯后區:城市物流需求明顯大于物流服務供給,市場反映出來的表現為物流設施落后,誤時延時頻率高,物流管理水平低,進而導致物流成本高。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是物流發展水平遠比城市經濟發展水平落后。
二、城市物流對城市經濟的影響
城市物流支撐著城市日常經濟活動的正常運行。在第一第二利潤源相繼枯竭的二十一世紀,作為第三利潤源的物流對城市經濟的影響作用不言而喻。值得提出的是,城市物流對經濟發展有正負兩面影響。
1.負面影響無論城市物流發展水平是位于超前區或滯后區,對城市經濟和環境的消極作用遠大于積極作用。當城市物流水平滯后于城市經濟發展時,其典型表現是庫存倉儲量大、服務水平低、物流成本高、物不能通暢其流。低效率的物流運作水平,妨礙了商品流通與區域城市間職能分工與合作,嚴重損害區域城市經濟的“吸收”與“輻射”面積,更不利于生產效率的提高。另一種偽命題是認為城市物流發展水平越快越好。須知若城市經濟發展速度跟不上,導致物流有效需求不足,同樣會造成物流資源大量閑置,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最后物流產業只能成為當地產業的累贅。
1.1經濟實力的算法盡管目前并沒有形成對經濟實力嚴格的定義,不難看出,學者們至少在這方面達成了一致:城市經濟實力是城市競爭力的基礎,不僅反映了城市經濟發展的水平、規模特征,也反映了城市在吸引控制市場和資源方面的能力[19].結合當前的研究結果,根據城市經濟實力的內涵,遵循科學性、合理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則,并力求較完善、全面、真實地反映各城市的綜合經濟實力.本文認為城市經濟實力應是發展水平和經濟規模的函數.表征城市經濟實力難以以單一指標進行全面評估,而綜合指標也受困于評估指標和評估權重的選取,分析前人指標體系的構建發現,盡管指標選取數目、內容各異,均量指標反映經濟發展水平,總量指標反映經濟發展規模,對這些指標進一步分析發現,總量指標與GDP總量有很強的相關性,而均量指標與人均GDP有很強的相關性.因此,本文選取人均GDP和GDP總量兩個指標來對城市經濟實力進行評價,其公式如下。式中:S表示經濟實力;gt表示某一區域GDP總量(億元);ga表示人均GDP(萬元).其中,GDP通過平減指數換算成2003年的不變價格,為檢驗該評價方法的合理性,將計算結果與《中國城市競爭力評價》[31]進行對比.
1.2數據來源及說明從2004—2013年《中國城市統計年鑒》中選取全國地級市及其以上城市GDP總量和人均GDP指標,對部分數據缺失的城市通過查找該城市所在省區當年統計年鑒補齊,還有部分缺失數據通過統計年鑒中其他數據計算間接得來.截至2012年末,除港澳臺城市外,我國有289個地級以上城市,2011年巢湖市由于行政區調整成為縣級市,中衛、隴南、銅仁、畢節、三沙市成立較晚,拉薩市多年的經濟統計數據缺失,因此,本文選取283個地級以上城市作為研究單元.為了便于研究區域經濟實力差異,參考黃永斌[32]等人的做法,并做了適當的修改,把全國分為東北地區(遼吉黑三省及內蒙古的赤峰、通遼、呼倫貝爾)37個城市,北部沿海地區(京津冀魯)30個城市,華東沿海(蘇浙滬)25個城市,西北地區(陜甘寧青新)28個城市,西南地區(云貴川渝桂)45個城市,南部沿海地區(閩粵瓊)32個城市,中部地區的城市由于數量較多,分成中部偏南地區(湘鄂贛皖)52個城市、中部偏北(晉豫及內蒙古的呼包鄂、鄂爾多斯、巴彥淖爾)共34個城市.
1.3經濟實力評價結果根據上述公式計算中國地級以上城市經濟實力指數,部分結果見表1.從評價結果來看(表1),該城市經濟實力評價結果基本反映中國城市經濟實力狀況,將其與《中國城市競爭力評價》[31]結果進行對比發現,該評價的城市經濟實力排名和指數與城市競爭力排名和指數具有較好的一致性,說明該城市經濟實力評價方法比較合理,能夠反映中國地級以上城市的經濟實力和競爭力狀況.
2地級以上城市經濟實力時空演化特征
從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經濟實力CRn指數變化情況(圖1)可知,2003—2012年,全國城市經濟實力的CRn指數呈下降趨勢,2008年以前,CRn指數緩慢下降,其后變化加速.說明全國城市經濟實力差異在不斷縮小,經濟實力較強的城市實力比重不斷下降,2008年以后這種趨勢不斷加快,但全國城市整體差異還較大.為了研究全國城市經濟實力時空演化特征,選取2003,2008,2012年3個時間斷面進行分析。
2.1城市經濟實力快速增長,城市之間相對差異逐漸減小從城市經濟實力描述性統計結果(表2)來看,3個時間斷面上,上海、北京、廣州、深圳、蘇州經濟實力排名雖稍有變化,但一直穩居經濟實力前5名之列.固原、定西、臨滄、麗江一直在經濟實力排名后5位徘徊.2008—2012年,全國城市實力指數均值從974.07增長到2170.53,標準差分別從2650.93增長到4390.59,經濟實力前5名的城市和后5名經濟實力之比從1082.1下降到449.8.經濟實力排名前40的城市在全國城市經濟實力中的比重從75.02%下降到74.72%,而排名后40的城市經濟實力比重從0.29%增長到0.47%.這說明全國城市經濟實力增長較快,并且經濟實力較弱的城市實力增長快于實力較強的城市.城市之間的經濟相對差異逐漸減小,絕對差異卻進一步擴大.城市經濟發展中強者恒強,弱者恒弱的態勢并未從根本上改變.
2.2城市經濟實力等級特征明顯,兩極分化現象嚴重為研究中國城市經濟實力特征,按平均經濟實力指數的0.5倍,1倍,1.5倍將全國283個地級以上城市分成4個等級,S<0.5為弱經濟實力城市,0.5<S<1為經濟實力較弱的城市,1<S<1.5為實力較強的城市,S>1.5為強經濟實力城市.各類城市數量及實力比重見表3.從地級以上城市經濟實力等級分布結果(表3)可以看到,2003年,弱經濟實力城市有202個,占城市總數的71.38%,強經濟實力城市占14.49%,較弱城市占10.6%;經濟實力較強的城市有10個,僅占3.53%.地級以上城市經濟實力數量特征上表現為以弱實力城市為主,其次為強實力城市.城市經濟實力等級存在著嚴重的斷層,實力較弱和較強的城市較少,并沒有形成有序的金字塔格局,而是數量上呈現兩頭大,中間小的啞鈴結構特征.在時間序列上,各類城市數量等級特征上漸趨扁平狀,但各類城市數量等級變化并不明顯.從實力指數上看,強實力城市占全國城市經濟實力比重的絕大多數.2003年強實力城市占全國城市經濟比重在四分之三以上,而數量眾多的弱實力城市實力比重僅為12.12%,2012年強實力城市比重下降到69.79%,弱實力城市比重上升到13.44%.實力較強和較弱的城市比重分別從2003年的4.55%,7.76%增長到2012年的6.29%,10.48%.以城市經濟實力指數均值為分界點,強實力和較強實力的城市僅占城市數量的20%左右,卻占全國80%左右的經濟實力.這說明我國城市經濟實力差距依然較大,城市經濟實力兩極分化現象比較嚴重.
2.3全國城市經濟實力呈東高西低,實力比重東降西升格局從東中西三大地帶來看,整體上中西部經濟實力增速高于全國的增長速度,中部地區經濟實力增速領跑全國.三大地帶城市經濟實力變化情況在時間序列上并不一致.2003—2008年中部地區經濟實力比重增長36.00%,而西部地區經濟實力比重卻下降將近5%,東部地區經濟實力比重從84.15%下降到79.16%,中部地區經濟實力變化速度要快于東部和西部地區.與此同時,中西部經濟實力指數比值從1.29擴大到2.16,而中東部之間的差距從9.24減少到5.56.從2008年到2012年,中部地區經濟實力增長勢頭依然強勁,經濟實力比重增長26.57%,但低于西部地區的42.66%.東部地區經濟實力比重繼續下降,到2012年,占全國經濟實力比重的71.96%.中東部之間的實力指數比值縮小為3.86,中西部之間的經濟實力指數比值也進一步縮小至1.99.盡管地級以上城市經濟實力東中西梯度差異依然明顯,中西部地區城市經濟實力增長迅速,三大地帶之間經濟實力整體差距縮小比較明顯,中部和西部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擴大,但這一趨勢正在減弱.
2.4城市經濟實力變化空間異質性顯著通過區域經濟實力平均排名變化來研究城市經濟實力空間變化的異質性,從城市經濟實力排名變化表(表4)可以看出,東部沿海地區一直是全國經濟實力最強的區域,西南和西北地區是城市經濟實力最弱的地區.時間序列上,各區域平均排名變化趨勢不盡一致.整體來看,東部沿海、西北地區排名穩中有升,2003—2008年城市平均排名處于緩慢下降階段,之后又慢慢回升,到2012年其經濟實力平均排名已超過2003年的水平.中部偏南地區及西南地區經濟實力排名穩中有降,其經濟實力排名同樣的下降和提升之后,經濟實力排名卻未能恢復至2003年的水平.北部沿海地區、南部沿海地區及西南和中部偏北地區平均經濟實力排名變動較大.南部沿海地區經濟實力排名一直處于下降階段,其經濟實力平均排名從2003年的94.19下降到2012年的120.31,而西北地區經濟實力平均排名則一直處于快速上升時期,其平均排名從212.11上升到190.64.北部沿海地區經濟實力排名經歷了緩慢的上升階段,但之后經濟實力排名下降幅度較大,總體經濟實力排名呈下降趨勢.中部偏北地區城市經濟實力排名經歷了迅速上升之后,又快速下降,但整體排名較2003年已有較大提高.為進一步研究城市經濟實力相對變化空間分異情況,把經濟實力排名分為3個等級,排名上升10個名次以上的城市為經濟實力上升型城市,下降10個名次以上的城市為經濟實力下降型城市,排名變化在10個名次以內的城市為經濟實力穩定型城市.從經濟實力排名變化圖(圖2)來看,2003—2008年,經濟實力穩定型城市有134,占全國城市近一半左右,實力上升型城市有72個,下降型的城市有77個.實力上升型和下降型的城市南北分異比較明顯,實力上升型的城市主要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北地區,并呈團塊集中分布,冀北遼西蒙東形成了環繞京津都市圈的經濟實力上升區,及內蒙古中部向南延伸至河南,西至陜西寧夏,東至山西的經濟實力上升區.這些區域的城市大多以能源、礦業為主,經濟實力上升顯著,如榆林、延安、呂梁等城市經濟實力排名上升100個名次以上.除黑龍江的部分城市外,經濟實力下降型的主要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南地區,且集中分布在廣東、湖北兩個省區,湖南境內的京廣鐵路沿線的城市經濟實力排名下降也比較突出.2008—2012年實力穩定型的城市增加到160個,占全國城市總數的56.54%.經濟實力排名下降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兩省及珠三角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關中城市群、蘇北及成渝經濟圈的大部分城市出于經濟實力排名上升期.總體來看,全國城市經濟實力排名變動比較劇烈,但這種程度正逐漸減緩.經濟實力較強的城市排名比較穩定,中小型城市實力排名起伏較大,尤其一些能源、礦業城市排名經歷了大起大落的歷程.排名變化較大的城市呈現整體分散、局部團塊集中的空間格局,尤其集中在中西部一些城市群或其周圍地區.
3結論
大慶市位于黑龍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中部,哈大齊工業走廊的中心地帶。市區地理位置為45°46′N~46°55′N,124°19′E~125°12′E,全市總面積21219km2,現轄薩爾圖、龍鳳、讓胡路、紅崗、大同5區,肇州、肇源、林甸、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4縣,其中市區面積5107km2。截至2012年,大慶市總人口281.7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4.7萬人,城鎮化水平為51.4%,已進入城鎮化的快速發展階段,但區域城鎮化水平差異顯著,其中市區城鎮化水平較高,市域地區的城鎮化水平較低[17]。2012年大慶市地區生產總值為4000.1億元,占黑龍江省總量的29.2%,工業增加值3157.4億元,占全省總量的60.2%,3次產業結構為3.9:80.9:15.2[18]。大慶市從1976年闖過年產原油5000×104t大關之后,連續27a年產原油5000×104t以上,至2012年累計生產原油21.51×108t,目前原油產量約占全國的1/5左右,對中國原油產量和財政收入影響巨大[18,19]。長期以來大慶經濟發展嚴重依賴石油資源,以石油開采業為主的第二產業占有絕對的優勢地位,2012年大慶市規模以上工業重點行業中,石油石化行業實現增加值2274.2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份額高達56.8%[18]。產業結構高度單一的局面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城市經濟發展極易受到石油產量和價格波動等各種不利擾動的沖擊,具有典型的脆弱性特征。
2研究方法
2.1脆弱性評價模型基于石油資源優勢而形成的單一石油型產業結構對石油城市經濟發展起著主導作用,因此在眾多影響石油城市經濟發展的擾動因素中,石油資源供應能力的變化對其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擾動較為突出。依據城市經濟系統脆弱性的定義,對經濟系統脆弱性的評價將從城市經濟系統應對可采石油資源儲量變化的敏感性,以及可采石油資源儲量逐漸枯竭的應對能力兩方面進行。城市經濟系統脆弱性與系統不利擾動的敏感程度成正比,與系統對不利擾動的應對能力成反比。石油城市經濟系統對可采石油資源儲量變化的敏感性越低,且面臨石油資源逐漸枯竭時經濟系統表現出的應對能力越強則其脆弱性越低,據此構建經濟系統脆弱性評價模型為ESV=f(S,R),其中,ESV表示經濟系統脆弱性,S表示為經濟系統敏感性,R表示經濟系統應對能力。
2.2評價指標體系石油城市作為依托石油資源開采而興起的典型資源型城市,其經濟發展對可采石油資源具有高度依賴性,可采石油資源儲量的變化是影響城市經濟發展的主要擾動因子[20]?;谥笜诉x取的科學性、典型性、可獲取性和動態性等原則及對城市經濟系統脆弱性內涵的理解,依據脆弱性評判的2個層面,選取反映對石油資源依賴程度的兩個指標及外貿依存度予以衡量敏感性;應對能力的衡量要從城市的經濟、社會、環境3方面綜合考慮,主要是對可續發展能力的測度,因此選取10個指標作為經濟系統脆弱性研究的指標體系(表1)。
2.3數據來源本文數據主要來源于1997~2013年《大慶統計年鑒》[18]、6個典型石油城市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以及2013年《中國城市統計年鑒》[21]。
2.4指標權重的確定運用綜合評價法對經濟系統脆弱性進行評價時,指標權重系數的確定對評價結果會產生直接的影響。由于各樣本數據收集完整,本文選取客觀賦權法中常用的熵值法確定指標權重[22]。熵值法是利用評價指標的固有信息來判別指標的效用價值,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主觀因素帶來的偏差。
2.5灰色關聯度分析法本文利用灰色關聯度分析法來測度評價指標與經濟系統脆弱性之間的關系,找出經濟系統脆弱性的主要影響因子[23]。
2.6BP神經網絡模型經濟系統脆弱性影響因素與脆弱性構成要素之間存在著復雜的非線性作用關系,這也是傳統評價方法難以解決的問題之一。在考慮模型構建時,選擇了BP人工神經網絡模型對未來年份數據進行預測[24]。采用3層BP神經網絡,利用輸入輸出樣本集對其進行訓練,讓網絡對其隱層與節點進行學習和調整,以使網絡實現給定的輸入輸出映射關系,最后把數據代入脆弱性評價模型,預測出經濟系統脆弱性的發展趨勢。本文設計的BP神經網絡結構是由10個輸入,10個輸出,1個隱層,隱層由3個節點所構成。
2.7脆弱性等級劃分目前,城市經濟系統脆弱性評價研究成果不多,脆弱性等級劃分可供參考的成果也較少,借鑒現有研究成果[25~29],采用等間隔分級法在(0,1)范圍內將脆弱性評價指數值等間隔劃分為5組(表2)。
3結果與分析
3.1經濟系統脆弱性動態變化分析權重系數確定之后,根據公式(1)運用指標的權重值與該指標的標準化值的乘積作為該項指標的評價值,通過加權求和求出經濟系統脆弱性的評價數值。通過計算,得出大慶市1996~2012年經濟系統脆弱性指數,由此可得經濟系統脆弱性演變特征(圖1)??梢钥闯觯?7a來大慶市經濟系統的脆弱性總體上呈現下降趨勢,研究期內長時間處于中等脆弱水平,目前脆弱性有明顯降低趨勢。1996~2012年,大慶市經濟系統敏感性由0.145增至0.280,表明大慶經濟系統對不利擾動的敏感性整體上呈現出上升趨勢,但具有一定的波動性,可以分為2個階段:①1996~2002年敏感性波動下降階段,敏感性指數由1996年的0.145下降至2002年的0.008。這一時期屬于大慶石油高產穩產時期,年產原油均在5000×104t以上,且石油開采業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比重由1996年的61.96%下降至2002年的54.78%,石油開采業從業人員占單位從業人員比重由42.70%下降至21.54%。這一時期是大慶城市發展的中期階段,城市經濟總量較高,對城市經濟發展的支撐能力較強且對石油產業的依賴程度有所降低,因此經濟系統敏感性處于下降態勢。②2003~2012年敏感性快速增長階段,主要原因是大慶在連續27a年產原油5000×104t之后,原油可采儲量減少,開采難度加大,主力油田的綜合含水率高達90%,開采成本不斷攀升,2003年產量為4840×104t,首次低于5000×104t以下,2012年產油量為4000×104t,年均減產93×104t。這一時期石油開采業從業人員比重變化不大,基本保持在21%左右,對經濟系統的擾動較小。外貿依存度由2003年的0.55%升至2012年的2.8%,經濟系統在石油產業衰退及對外貿易依存度上升的雙重擾動下,經濟系統敏感性指數呈快速上升態勢。評價結果表明,經濟系統脆弱性的主導因素是系統的應對能力。1996~2012年,大慶市經濟系統應對不利擾動的能力不斷增強,雖然在此期間敏感性指數呈現先低后高的態勢,但由于評價期內國際原油價格不斷攀升,使石油開采業產值比重不斷增加,彌補了原油戰略減產對經濟總量及經濟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系統應對能力不斷增強。近年來,大慶市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石化工業、延伸產業鏈條,同時積極發展現代農業、裝備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高端服務等接替產業,地方工業快速增長,服務業及高新技術企業快速發展,剛性產業結構問題初步改觀,系統應對不利擾動的能力逐漸增強。大慶經濟系統脆弱性指數由1996年的0.686降至2012年的0.283,表明經濟系統的脆弱性程度整體上呈現不斷下降態勢,但具有一定的波動性,可分為2個階段:①1996~2004年波動下降階段,1996年大慶市經濟系統脆弱性指數最高,至2004年脆弱性指數降至0.440,這一時期經濟系統應對不利擾動的能力雖不斷增強,但整體較弱,導致經濟系統的脆弱性程度下降緩慢,仍處于中等脆弱水平。②2005~2012年小幅上升后快速下降階段,這一時期雖然大慶市應對能力不斷增強,但隨著石油資源的不斷減產及近年來國內外石油市場價格變動、國家政策調整等,對大慶市經濟系統的不利擾動不斷增加,經濟系統敏感性快速上升,敏感性程度較高,導致這一時期經濟系統脆弱性出現小幅上升趨勢。隨著原油價格不斷走高,城市經濟總量不斷增強,第三產業快速發展,非油經濟比重不斷增加,同時政府也加大了對城市的投資,經濟系統脆弱性又呈快速下降趨勢。大慶經濟系統脆弱性屬于高敏感性、高應對能力型,脆弱性總體處于波動下降態勢,目前處于較低脆弱水平時期。
3.2大慶市與其他石油城市對比分析為了更好的了解大慶市經濟系統脆弱性現狀及發展程度,基于可比性原則,選擇國內5個典型地級石油城市,運用本文所建立的評價模型和指標體系進行經濟系統脆弱性評價及對比分析(表3)。根據評價結果可知,2012年,大慶經濟系統脆弱性低于克拉瑪依市,高于其他4個石油城市,排在第2位。目前大慶市石油產業發展已處于成熟期后期階段,石油產量逐漸減少,經濟系統對石油產業衰退這一擾動因素具有較強的敏感性,石油資源行將枯竭對大慶市的經濟可持續發展已經構成了潛在的威脅。但大慶原油產量仍保持在4000×104t左右,總量仍然很高,對城市經濟系統的支撐力仍然很大,城市經濟系統的應對能力較強。因此,目前大慶經濟系統的脆弱性是潛在的,沒有十分明顯地表現出來,而這一時期也為城市經濟的轉型和經濟系統脆弱性的降低提供了契機,以石油產業為支柱,同時培育和發展其他相關產業和社會事業,構建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格局[16]。大慶與克拉瑪依、東營同處于石油產業發展的成熟期,城市經濟基礎雄厚,對石油產業的依賴程度較高,所面臨的問題也高度一致,均處于潛在脆弱性較強階段??死斠烙捎趯κ彤a業依賴程度最高,因此經濟系統脆弱性也表現的最為明顯。盤錦、濮陽、松原的經濟系統脆弱性低于大慶市,均屬于較低脆弱水平,雖然這3個城市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但與大慶相比石油產業規模都較小、對石油資源依賴程度較低,尤其是盤錦,經濟轉型初見成效,目前已進入城市發展的再生期,大慶可以借鑒盤錦經濟轉型的相關經驗,抑制經濟系統潛在脆弱性的爆發??梢?,石油城市經濟系統脆弱性與石油產業的發展階段、對石油資源的依賴程度及經濟系統應對能力高度相關。
3.3經濟系統脆弱性演變影響因素分析為了進一步探明大慶市經濟系統脆弱性的主導因素,運用灰色關聯度分析方法對大慶市經濟系統脆弱性與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經過計算,求得大慶市經濟系統脆弱性指數與各評價指標之間的關聯度。分析結果表明(表4),與經濟系統脆弱性指數關聯度最高的3項指標分別是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R3)、采掘業產值比重(S1)以及三廢綜合利用產值(R5),這說明經濟系統脆弱性與大慶市剛性產業結構高度相關,產業結構嚴重失衡,以采掘業為主的第二產業比重過高,第三產業比重過低。剛性的產業結構本身就具有脆弱性,在發展初期,石油開采業產值占經濟總量的比重極高,導致剛性產業結構現象突出,城市經濟系統脆弱性較高。隨著石油資源的枯竭及戰略性減產,城市積極實施經濟轉型,剛性產業結構問題有望改觀,經濟系統脆弱性也逐漸降低。實際利用外資能力(R6)、人均GDP(R1)、固定資產投資密度(R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R7)和地方財政自給率(R2)是影響經濟系統脆弱性的次關鍵因素,屬于社會經濟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層面的因素,大慶市作為典型石油資源型城市,投資結構不合理、財政自給率逐年降低也對城市經濟系統脆弱性造成擾動。外貿依存度(S3)及采掘業從業人員比重(S2)對經濟系統脆弱性的影響最小,主要是因為研究期內大慶的外貿依存度較低且波動幅度較小,經濟系統受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及匯率變化的影響也較小,同時采掘業從業人員比重處于基本穩定狀態,因此對經濟系統脆弱性的擾動也較低。
3.4經濟系統脆弱性演變趨勢度預測利用BP神經網絡模型,對1996~2012年的指標數據進行測算,預測出2014~2023年大慶市經濟系統脆弱性各項評價指標值,并進行脆弱性評價,得出2014~2023年經濟系統脆弱性的發展趨勢(圖2)。預測結果表明,大慶市經濟系統脆弱性整體上顯現出先上升后期平穩下降的態勢。由較低脆弱性向中等脆弱演變后逐步回歸較低脆弱水平。大慶市經濟系統脆弱性的發生發展過程與石油產業發展周期高度相關。石油產業發達時期,產業結構單一性強,敏感性增大,但是對城市經濟系統的支持力也增大,城市經濟系統應對能力增強。隨著石油產業的衰退及經濟轉型的實施,城市經濟系統的脆弱性也將會有所增加。目前大慶原油產量穩產4000×104t已經11a,在探明儲量沒有明顯增加的情況下,開采成本劇增,經濟效益下滑,勢必影響整個城市的經濟發展。同時,由于受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波動的影響,大慶市經濟增速放緩,潛在脆弱性會有所釋放,導致脆弱性進一步增加。但隨著國家對資源枯竭型城市的大力扶植及新一輪東北振興規劃的實施,大慶勢必會抓住機遇進行城市經濟系統的更新與重組,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努力發展形成多元化的產業體系,因此經濟系統脆弱性也將會呈現下降的趨勢,并處于較低脆弱水平。
4經濟系統脆弱性調控途徑分析
4.1經濟系統脆弱性規避途徑把握石油產業生命周期,準確掌握經濟轉型時機。城市經濟發展對石油資源的高度依賴是造成大慶市經濟系統敏感性的重要內在因素,盡早實現城市經濟的多元化發展格局,可以降低城市經濟系統對石油開采業衰退的敏感性。大慶市應在石油資源衰退之前,利用資金、技術、人才等優勢,主動考慮優化產業結構,著手進行經濟轉型,減少對石油資源的依賴度,這是規避“油竭城衰”,降低城市經濟系統對石油開采業衰退不利響應的最佳時機。
4.2經濟系統脆弱性拮抗途徑首先,應依靠科技創新,加強石油資源勘探,減緩資源衰竭速度,為培育和發展新型支柱產業贏取充裕時間和資金支持。其次,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和資源轉化收益率。依托油氣資源,大力發展下游石化產業,建設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同時,合理使用天然氣資源,把天然氣利用作為拉動大慶工業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由“油經濟”變成“油化經濟”,增強產業資金積累能力和發展后勁,降低原油產量下降對城市經濟造成的影響。
4.3經濟系統脆弱性適應途徑大力培育替代產業,提高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在石油資源不斷減少已無法回避的情況下,應大力培育和發展新型支柱產業,改變城市對石油資源依存度過高的局面,實現單體石油資源優勢向多元整體經濟優勢的轉變。同時,完善城市功能,大力培植石油開采業以外的其他產業部門,積極發展新興第三產業,加快完善城市經濟功能,促進城市向綜合型城市轉變。
5結論
我國資源型城市地區大部分中于西部相對地理位置較為偏遠,道路交通條件相對較弱的地區,區位優勢并不顯著。資源型城市發展過程中的優勢主要體現在資源相對富裕,盡管在發展過程中對第二、第三產業有一定的帶動作用,但相對而言其他配套產業發展表現的還是較弱,對于資源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并不有利。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首先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結合該地區的區位特點,試圖融入周邊地區的經濟區域,擴大自身經濟發展空間,和周邊地區建立一定的產業關聯,進行優勢互補,參與新的社會經濟分工,進行城市轉型建設。將資源型城市通過自身資源優勢的輻射帶動作用使資源型地區的經濟格局由點狀升級為線狀和面狀分布,提升地區區位發展優勢,在城市經濟轉型過程中還要重視對城市品牌的打造建設,推動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進程,為資源型城市進一步發展創造更多的機遇。
二、人力資本和技術進步
經濟增長理論認為技術進步、人力資本和知識是實現經濟長期增長的核心。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遵循產業結構優化理論,使地區產業結構高度化發展,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知識密集型產業轉移,引進和建立一些高新技術和復合技術性的產業。而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對人力資本也提出一定要求,要不斷提高勞動力的素質,注重勞動力高新技術能力的培養。同時避免轉型期間出現勞動力失業以及高素質勞動力外流的現象。
三、資源型城市所處生命周期和資源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資源型城市發展生命周期與該地區資源型產業的發展發展趨勢基本保持一致,包括資源產業的開發早期、成長期、成熟期、以及資源開采衰減或轉型時期。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與之相對應的產業結構和產業發展情況也不盡相同,經濟轉型的戰略也有很大的差異,這就要求我們路徑選擇上要充分考慮實際情況,實施一條更適合該資源型城市轉型的經濟模式。資源型城市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就是資源型產業,資源型產業在該地區發展過程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同資源型城市的資源相對優勢不同,資源型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也不盡相同。配第—克拉克定律認為產業轉型是經濟轉型的核心。經濟轉型主要考慮的是產業的轉型,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路徑就表現為資源型城市結合地區資源型產業的發展階段,遵循產業發展的客觀規律,對產業結構進行優化與調整過程。所以資源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在資源型城市轉型期間顯得尤為不容忽視。
1.贛州市三次產業結構比例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贛州市完成生產總值11197412萬元,比同期增長了19.04%,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2118943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53%;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4967021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4.78%;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4111448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38%。贛州市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由2005年的25.84%,36.39%,37.77%到2010年的18.92%,41.11%,39.97%,產業結構呈現出二、三、一的發展格局。以工業、建筑業為主的第二產業發展勢頭迅猛,成為拉動贛州市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相比2005年增長了2.73倍,增速超過了贛州市總產值2.24倍的增速。從表(2)可以看出,贛州市的產業結構呈現出第二產業比重逐年遞增,第一、第三產業及農業的比重逐漸降低,由2005年,2006年的第三產業、第二產業、第一產業的格局轉變為2010年的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第一產業。
2.從三次產業就業人數構成比例分析。首先對三次產業就業人員的構成比例進行縱向比較。從贛州市2004年至2010年的三次產業就業人員構成情況的直線圖表(4)分析得出,第一產業的就業人口構成比例仍然較高,雖然今年來一直處于下降趨勢,但是所占就業人口比重仍然很高,因為江西是個傳統的農業的大??;第二產業就業人員構成比例積聚上升,上漲的勢頭很猛;第三產業就業人員數量較為穩定,但是其所占的比例明顯上升。通過折線圖可知,第二產業是迅速增加就業機會的產業,與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一致,符合區域經濟的發展規律。
二、贛州市產業機構的發展趨勢
通過對贛州市產業結構現狀的分析,對三次產業中存在的問題有了清晰的認識和了解,從中得出贛州市產業結構未來的發展趨勢。
1.調整農業比重,進一步優化農業內部結構。在今后農業的發展中,應注重科技的應用,將過多的農業勞動力向二、三產業分流,使得三產比例協調,同時對農業內部結構進一步優化,在種植業穩定發展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林業、牧業、漁業,提高林業、牧業、漁業的產值比重。擴寬資金來源,大幅度增加農村科技投入,同時也要注重農業科技的創新,大力推廣資源節約型農業技術,尤其要加強新技術的研究、引進和推廣,全面提升農產品科技含量和競爭能力,建立農業優質、高效、生態、安全技術體系。
2.加強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發揮優勢產業。對于礦業、稀土等傳統工業應發揮自身優勢,采用高科技技術,建立一批產業龍頭企業,形成工業經濟的支柱產業。對于食品加工業、紡織業等勞動密集型的工業,應注重行業重點優勢的發展,工業是贛州市的經濟命脈,在未來的發展中應注重信息技術的運用,密切聯系市場,了解與把握市場動態,進行固定資產更新和產品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