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6:30:02
序論:在您撰寫建筑結論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場地實測的數據表明外部空間兒河形態對場地微氣候指標有顯著影響,經場地平面、剖面類型分析探討場地外部空間形態特征與場地微氣候特征的關聯性.經多重線性回歸分析得出場地空間形態的圍合度變量.剖面n寬比(H/W)、平面通透率(L/C)、天育可見度(,SVF),升起與下沉高差(H ),的變化與場地微氣候要素空氣溫度(TMP)、風速(WNS)、太陽輻射強度(,SRD)關系的回歸方程組.結合環境調控的建筑外部空間類型學方法,歸納出適宜上海地區辦公建筑場地設計中外部空間形態操作的設計工具.
對實測數據的相關性分析和回歸分析顯示場地微氣候與場地圍合度因素顯著相關,包括建筑、地形和綠化的圍合.實測數據分析表明場地空氣溫度(TMP)與天育可見度(SVF)止相關,夏季為線性關系,冬季為曲線關系;場地風速(W N,S )與平面通透率(L/C)負相關,夏季成倒數關系,冬季為曲線關系;場地太陽輻射強度(SRD)與天育可見度(SVF)止相關,夏季為線性關系,冬季為曲線關系.天育可見度(SVF)與平面通透率(L/C)h一以作為影響太陽輻射和熱壓通風作用的指標.
對場地太陽輻射、熱環境和風場的分析發現,由半圍合、半覆蓋的空間形式組合的多樣化的空間最有利于微氣候的調節.其中,“街谷型”空間的開口朝向結合夏、冬季主導風向設計有利于形成夏季通風涼爽,冬季擋風溫和的空間單元.半圍合“L型”空間與半覆蓋“廠型”空間組合,開口朝向結合夏、冬季主導風向設計,可以形成最舒適的空間單元.完全圍合“口型”空間和完全覆蓋“門型”空間,不利于組織夏季通風,室外熱舒適度欠佳.“開敞型”和“顯露型”空間不利于組織遮陽和冬季擋風,也不利于室外熱舒適環境的形成.
一、我國寒冷地區建筑能耗現狀
據資料顯示,我國新增采暖能耗以每年6×109kg標準煤的速度在增長。我國北方城鎮采暖人口只占全國人口總數的13.6%,但北方集中采暖地區的房屋建筑的建筑面積約占全國采暖房屋面積的50%,且每年有3~6個月的采暖期。在80年代末期,寒冷地區采暖能耗占到當時全國年總能耗的11.5%,占采暖地區全社會能耗的20%以上,在一些嚴寒地區城鎮建筑能耗則高達當地社會總能耗的50%以上。因此,我國建筑節能中心工作首先是圍繞著降低北方寒冷地區城鎮的采暖能耗展開的。寒冷地區的建筑能耗主要是以供熱為主,所以,建筑節能絕大部分是供熱節能。
二、建筑物能耗消耗的途徑
寒冷地區建筑物的能耗主要取決于圍護結構的熱傳導和冷風滲透,建筑圍護結構的散熱量,往往要占采暖熱耗的1/3以上,如果建筑圍護結構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性能,便可減少冬季室內傳出室外的熱量和夏季室外傳入室內的熱量,從而減少為維持室內舒適熱環境提供的采暖和制冷能量。
建筑節能按圍護結構界面劃分主要包括墻體節能、門窗節能和屋面節能。如何改善建筑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節約能源,開發和利用太陽能,保證人們生活在良好的環境中,是建筑設計中應重點考慮的。
三、寒冷地區建筑節能設計
筆者認為寒冷地區的建筑節能設計應著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從建筑物的規劃設計之初進行節能控制;二是要發展高效的保溫隔熱材料,做好屋面保溫隔熱防止室內外熱交換,從而減少建筑能耗;三是要控制建筑物的體形系數、選擇適宜的朝向及采用合理的構造措施。下面將詳細論述。
(一)建筑的規劃節能設計
現在說建筑節能,人們往往只考慮建筑的構造、材料、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而忽略了建筑規劃設計創作階段的節能控制。我們應該在設計之初將建筑設計創作與規劃、構造、材料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從而全面提高住宅建筑的節能效果和建筑品質。
1、住宅選址與規劃布局
國內住宅建筑多以小區形式出現,住宅建筑選址的好壞、規劃的合理性是決定住宅節能設計的先決條件。住宅小區選址應根據地形特點,選擇避風向陽的朝南坡地或平原,避開迎風的水域岸邊或容易形成風道的山谷、山頂等,因為冬季冷氣流在凹地里易形成對建筑物的“霜洞”效應。
2、道路設計與小區通風
為使建筑單體爭取更好的朝向,我們在設計初通常將小區道路的布局與用地結合布置。除施工便利、方便使用,道路也是整個小區的通風道。道路設計時應便于組織小區通風,并與城市、小區綠化空間結合,把新鮮空氣引入小區,從而提高居住區內的小氣候環境質量。
3、景觀綠化設計
小區環境綠化要突出居住條件的均好性和共享性,為居民提供戶外休閑、觀賞和改善生態環境的綠化空間。景觀綠化可以有效降低氣溫、調節濕度、防風抗風、改善通風質量,從而抑制熱島效應,改善住宅建筑外維護結構的熱工性能。綠化應以綠植物為主,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完整綠化系統,形成良好適應氣候特點的植物群落。
4、雨水收集利用。
在現代住宅的節能設計中,應建立雨水收集與中水利用系統,并使其用量達到總用水量的30%。一般住宅小區,屋面與路面面積之和約占地面面積40%,做好屋面和路面收集將是雨水收集的重要部分。屋面雨水收集主要是通過水落管將雨水收集引流,進入小區內中水處理系統。小區路面通常采用鋪貼滲水磚和設置路面排水溝,這樣雨水可以通過滲水磚和水溝進入小區的中水系統中,為小區的綠化灌溉和中水使用提供水源。
(二)建筑外圍體系節能設計
建筑物耗熱量主要由通過圍護結構的傳熱耗量構成,其數值約占總耗熱量的1/3以上,所以改善圍護體系節能對于提高住宅節能設計有著深遠的影響。住宅建筑圍護體系的節能設計重點在其外墻、門窗和屋面三大部分。
1、外墻保溫設計
(1)外墻節能構造
目前外墻節能的主要方式是采取復合墻,即在墻體不同部位設置高效保溫隔熱層,形成外墻內保溫、外墻夾心保溫、外墻外保溫3種復合墻體。
(2)外墻內部保溫
外墻內保溫是用保溫材料置于外墻的內側,它的優點在于:對飾面和保溫材料的防水、耐候性等技術指標的要求不高;內保溫材料被樓板所分隔,僅在一個層高范圍內施工,不需搭設腳手架,施工方便。
(3)外墻夾心保溫
外墻夾心保溫是將保溫材料置于外墻的中間部位,內外側墻均可采用傳統的磚、混凝土空心砌塊等,這些傳統材料的防水、耐候等性能均較好,對內側墻和保溫材料形成有效的保護,對保溫材料的選材要求不高,聚苯乙烯、玻璃棉、巖棉等保溫材料均可使用。夾心保溫墻施工季節和施工條件的要求不十分高,不影響冬期施工,近年來在嚴寒地區得到一定的應用。
(4)外墻外保溫
由于對節約能源與保護環境的需求不斷提高,建筑圍護結構的保溫也在日益加強,其中以外墻外保溫的發展最為迅速。外保溫墻體適用于有采暖和空調要求的工業與民用建筑,既可用于新建建筑,又可用于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其對主體結構具有保護作用,有效避免了室外氣候變化引起墻體內部溫度變化,使結構主體壽命延長;有利于消除或減弱冷、熱橋的影響;可避免室溫發現較大波動;對原有建筑改造時,減少對室內的干擾;不占用室內空間,在二次裝修時,避免對保溫層進行破壞;增加了立面裝飾效果;適用范圍廣泛,綜合效益顯著。
外墻外保溫技術在國內已有良好的基礎,特別是在北方寒冷地區推廣應用中已取得了成效。因此應成為日后寒冷地區外墻保溫的首選設計。
2、窗體節能設計
窗戶是建筑外圍結構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外圍護結構中能量損失最大的部位。一般住宅的外窗(包括陽臺門)面積約占建筑面積的20%左右,其中通過外窗傳熱散失的能量約占建筑能耗的28%左右,通過外窗透氣散失的能量占建筑能耗的27%左右。
(1)合理選擇玻璃類型
玻璃是窗戶中面積最大的組件.改進這部分的熱工性能對整個窗戶的節能性能有很大的影響。隨著技術的發展和人們節能意識的提高,窗戶玻璃材料發生了巨大的技術進步。從透明玻璃到有色玻璃、鍍膜玻璃,從單層玻璃到雙層玻璃以及中空、真空玻璃。使用節能型窗玻璃,是提高整個窗戶保溫性能的一大重要措施。目前節能效果好、具有推廣價值的節能型玻璃有中空玻璃、鍍膜玻璃等功能性玻璃。
(2)提高外窗氣密性
如門窗框與墻間的縫隙可用彈性松軟型材料(如毛氈)、彈性密閉型材料(如聚乙烯泡沫材料)、密封膏以及邊框設灰口等密封??蚺c扇之間的密封可用橡膠、橡塑或泡沫密封條以及高低縫、回風槽等。
(3)選擇節能的窗型
目前常用的窗型有外平開窗、左右推拉窗、固定窗、亮窗和上下懸窗,還有內開下懸翻轉窗、上下提拉窗等。固定窗如果安裝合理是氣密性最好的,且造價低,但是在要求有良好通風的地方不能使用,故一般用于工業建筑中。安裝了密封條的外平開窗、下懸翻轉窗有適度的氣密性,在開啟時還有良好的通風性能,但開啟時需占用空間。平開窗由上部固定扇和下部推拉扇組成,平開窗能移動的窗扇越少氣密性相對越好。平開窗在窗扇關閉后,窗扇和窗框之間壓條壓得較緊,很難形成對流,節能優勢明顯。
3、屋面的節能設計
從保溫原理來說,熱氣流是向上運動的,而冷氣流則向下運動,屋頂可截住熱氣流使熱量不散出室外,屋頂作為建筑的主要圍護構件比其他界面更要起到保溫、隔熱作用,是建筑節能的主要部位之一。
屋面節能措施應主要選擇密度大,傳熱系數小的保溫材料,不宜選擇吸水率大的保溫材料,以防止保溫層大量吸水而降低保溫效果。北方地區經常采用的水泥珍珠巖、加氣混凝土砌塊及水泥聚乙烯苯板等保溫材料上鋪防水層方法,經過多年使用效果很好。
結語
節能降耗是目前建筑業發展的趨勢,寒冷地區建筑節能的主要途徑就是要加強外圍結構的保溫設計,應用高效保溫隔熱材料并改進建筑構造。使中國建筑業不斷走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為創造節約型社會做貢獻。
作者:張國強 來源:云南建筑 2013年4期
關鍵詞:建筑建筑學
我們認為建筑學的核心應該是一個設計的。建筑設計中大量面對的是一些具體的,常識性的問題,這些問題往往又互相纏繞。這種富于復雜性的問題需要建筑師經歷長期的訓練對圖形強烈的敏感。(這是正在興起的復雜學科的對象。)
從學科發展的角度來看,建筑學只是從其它各個學派借鑒了各種知識和理論體系,其中包括:、美學、文學、社會學、語言學、心的各流派,幾乎可以說,各種人文方面的學科流派基本上都對建筑發生了,不論是左的、右的;形而上、形而中、形而下,只要是個理論最終或多或少地會被介紹到建筑中來,至少也要被一個建筑學的博士候選人選來作其博士論文。:-)隨便翻開任何一本建筑學的雜志,總能從中看見其它學科的巨大影響。在設計方法這個層面上,建筑學借鑒得較多的還是人文方面的東西,包括文學藝術等。對于上的東西用得較少,我們認為這是由于人文理論涉及的范圍和人類日常生活聯系更為緊密,和建筑學研究的范圍有重疊,建筑學能直接用它的一部分結論,對建筑設計有一些幫助。
在早期,對建筑學有影響是神學、哲學、美學、倫理學,古典建筑就是倫理學引入的代表性例子,最近100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社會學和近代哲學的發展,(這些學科都有和實證的傾向)新興學科很快被引入了建筑學。其它學科和建筑設計理論的關系是怎樣的?我們感興趣的是這些外來理論到底在什么層面上進入了建筑學,外來理論是否做了很大的改造。建筑學本身是否因此而改變?
前面已經說過,建筑學核心是用常識解決復雜問題,建筑師們大多數情況下應該尋找一種能將復雜事物抽象或簡單事物的方法,但是值得關注的是,很多建筑師將外來理論當作設計的指導思想,而那些理論不是為了解決復雜問題的,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我們應當關注如下幾點:
一、外來理論在進入建筑學后進行了多大程度上的改造,得留了原學科多大的特點。其理論核心在進入建筑學后是否發生了變化。是否違背了它原來的宗旨?
我們知道建筑學的核心是用簡單手段解決復雜問題。而在當今的技術條件下,幾乎沒有什么學科能真正在實用一級水平上研究這個問題,所以建筑學所受的影響是在文化、藝術層面上的。往往一件非常嚴謹的學術到了建筑學這里就變成了做設計的某一“契機”或是某一想法的“依據”。至于這種依據和原意有多大差別倒了成一件無人關心的事情,比如,生態建筑的動機據說是為了節約能源,節約能源可以用金錢來衡量,建筑師作出了大膽的意試,出現了一些據說是對生態節能有所幫助的形體,但是我們如果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這些新形體所多花費的錢,可能遠遠大于建筑使用壽命中所節約的錢;建筑師們對此到并不是很在意,而一些真正能帶來節約效果的措施,如雙層Low-E玻璃,新型保溫材料等,倒是不能引起建筑師很大興趣,除非這些措施能帶來形體或視覺上的很大不同。
建筑師的這種態度倒是和服裝設計師較類似,某一日本知名女設計師喜歡用黑色,她說:“我喜歡用黑色,因為它是死亡的顏色?!边@句話并不是說,她再設計幾件衣服就要死了,或者說穿她設計的服裝的顧客們裝備去自殺(盡管這兩者都很有可能)。這只是說她喜歡這種藝術氣質的東西。這就好比建筑師說“節能”、“環保”、“技術”、“理性”、“超越風格”——很大程度上是說設計師想表現這樣的建筑藝術氣質?;旧线€是圍繞形式做文章。
二、建筑學本身沒有提出獨特的,有影響力的思想。
建筑學近100年來基本沒有提出什么能夠影響其它學科的理論,方法或觀念,只除了C.亞里山大的《建筑模式語言》對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建筑模式語言》對于建筑的影響又是十分小。亞里山大以前又是學數學的,只能算半個建筑師。
建筑學不能提出深遠影響的觀點,倒是從其它學科中借鑒了一批過時理論或是不嚴謹理論?;蛘呤窃诮梃b過程中變得不嚴謹,從解構主義到解構主義建筑就可以說是一次純粹的找風格上依據的需要。
三、建筑學的左派理想實踐成果是令人懷疑的。
建筑的興起和左派社會理想有很大關系。這里要要說明一點的是,現代建筑實踐的左派傾向大多發生在歐洲、拉丁洲社會。(的知識分大多是)的關鍵大概在于建筑不僅僅是口號或專業設計。建筑是一項和社會各個方面有著緊密關系的大型投資—消費活動。受到各個方面的制約,因此單純依靠建筑師進行社會改造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社會是復雜的,建筑師所要代表的“最大多數的利益”是抽象的;而業主的利益則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建筑師們無疑是會考慮“公益的”但這種考慮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不能說是很強的,至少也是不強的。
現代社會越來越復雜,人們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一件建筑如何進行更多的是由整個體系、而不單獨的個人來決定,個人所能起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指望建筑的左派思想傾向對社會能有什么大的作用是注定要落空的。
在高雅的貴族沙龍里大談世界的革命是很“”、“風雅”和“小資”的事情,但僅僅是閑談而已。
四、某些建筑師的理論很可能是應時之作,或者純粹是一種個人體驗,不具有普遍意義。
如果說建筑上的“大理論”有空泛的傾向,那么一線建筑師們的東西更接近真實的設計,應該更有用吧,這也不一定。
有些建筑師的理論有神秘主義的傾向,純粹是個人體驗的東西到人很難掌握,作用不大,不知道路易斯。康算不算是一個例子。
其次,我們有理由懷疑某些理論和建筑形式出現的先后問題。
有相當多的建筑師宣稱,根據其理論作出了相應的獨一無二的風格或形式。
我們必然會有一種疑問,理論和實踐的先后次序問題,有一個小笑話:某人槍法非常好,有一次去某處辦事看到墻上有多小紅圈,再仔細一看,圈中都有一個汽槍的彈洞,他深感驚奇,找到了打槍人,請教槍法,那人說,只要先開槍,后畫圈,就不難做到。很多建筑師的理論很可能也是這樣,只是為自己的形式尋找看上去很深刻的理由。
結論
標準主要技術內容包括:第一章總則,第二章術語,第三章建筑節能設計計算指標,第四章建筑和建筑熱工節能設計,第五章建筑節能設計的綜合評價,第六章空調采暖供暖通風節能設計,第七章給排水節能設計,第八章電氣節能設計,第九章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第十章建筑節能設計審查技術要求,以及10個附錄A~M。標準強制性條文設置如下:第四章“建筑和建筑熱工節能設計”15條,第六章“空調采暖供暖通風節能設計”3條,第七章“給排水節能設計”1條,第八章“電氣節能設計”1條,第九章“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1條;第4.1.8條關于凸窗的規定內容和和第4.2.4條關于夏熱冬冷地區建筑圍護結構性能的規定內容,雖未列為強制性條文,但仍按強制性條文要求執行。因此整個標準共設置了23條強制性條文。
2《設計標準》與《實施細則》、現行行業標準相比技術內容有哪些變化?
《設計標準》在現行兩本居住建筑節能設計行業標準基礎上,結合我省建筑節能技術和產業發展水平,對《實施細則》進行修編完成的。標準主要技術內容既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對節能設計的基本要求,又根據我省實際,有所創新。主要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2.1對我省居住建筑范圍作了界定。《民用建筑設計通則》JGJ37-87(舊標準)條文說明對居住建筑范圍作了界定:居住建筑包括住宅建筑和宿舍建筑?!断臒岫貐^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75-2012第1.0.2條的條文說明對居住建筑范圍作了說明:居住建筑主要包括住宅建筑(約占90%)和集體宿舍、招待所、旅館以及托幼建筑等。《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134-2010第1.0.2條文說明中,居住建筑包括住宅建筑、集體宿舍、住宅式公寓、商住樓的住宅部分、托兒所、幼兒園等。本標準結合我省實際情況,為便于建筑節能工作的統一開展,參照《民用建筑設計通則》JGJ37-87規定,將居住建筑界定為住宅建筑和宿舍兩個部分,宿舍建筑包括集體宿舍、學生宿舍等,未包括招待所、旅館以及托幼建筑。
2.2我省重新劃定節能設計氣候分區,夏熱冬冷地區不再執行夏熱冬暖地區北區節能規定。福建省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氣候區劃分為夏熱冬冷地區、夏熱冬暖地區北區和夏熱冬暖地區南區;寧德、南平和三明屬夏熱冬冷地區,福州、平潭、莆田和龍巖屬夏熱冬暖地區北區,泉州、廈門和漳州屬夏熱冬暖地區南區;平潭原為福州市的縣級市,現為國家綜合試驗區,氣候分區仍沿用以往規定,劃入夏熱冬暖地區北區內。見圖1。我省2004年頒布《實施細則》時,考慮到我省夏熱冬冷地區建筑節能工作剛啟動,經驗不足,且該地區建筑規模不大,規定了夏熱冬冷地區節能設計按夏熱冬暖地區北區節能要求執行?,F在我省建筑節能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經過10年的建筑節能實踐,我省夏熱冬冷地區已積累了豐富的建筑節能經驗,已形成一批成熟的節能設計隊伍,已具備條件執行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相關規定。本標準對我省夏熱冬冷地區的節能設計要求單獨列出,不再按夏熱冬暖地區北區節能設計要求執行。
2.3制定福州市市轄區和廈門市更高的節能水平標準《實施細則》和現行兩本行業標準是按節能50%水平規定了節能設計一系列措施和方法。《設計標準》對福州市市轄區和廈門市提出了節能水平更高的一系列技術措施,包括提高圍護結構性能、通風、遮陽、綠化等,經過較科學的測算,與現行行業標準《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75相比,圍護結構節能水平提高接近5%,輔以其它節能措施,總體節能水平接近60%。福州市市轄區指福州市的鼓樓區、臺江區、倉山區、馬尾區和晉安區。今后如有區劃調整,則按調整后的市轄區范圍執行。福州市市轄區和廈門市居住建筑節能設計執行更高節能水平是基于以下考慮:國務院辦公廳以〔2013〕1號轉發的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制訂的《綠色建筑行動方案》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執行更高能效水平的建筑節能標準”;住建部頒布的《“十二五”建筑節能專項規劃》要求:“有條件的地方要執行更高水平的建筑節能標準和綠色建筑標準”;《福建省建筑節能“十二五”專項規劃》要求;“福州和廈門率先開展節能率65%的工程示范”。福州市是福建省省會,廈門市是計劃單列市,長期以來建筑節能工作均走在全省前列,形成了一支較強的建筑節能科技隊伍,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節能產業實力較雄厚,有條件執行更高能效水平的設計標準,為全省做出示范。為與綠色建筑工作相銜接,福州市市轄區和廈門市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按以下原則掌握:(1)執行本標準;(2)若不執行本標準,則可轉按綠色建筑標準進行設計。即二選一設計,兩者等同。
2.4在現行行業標準基礎上調整了墻體熱工性能要求?,F行行業標準《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和《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對所屬氣候區的外墻體性能有不同的要求,夏熱冬冷地區根據建筑體型系數,要求墻體傳熱系數K=1.0~1.5(體型系數≤0.4時)或K=0.8~1.0(體型系數>0.4時),夏熱冬暖地區北區要求K≤2.0,南區K≤2.5?!对O計標準》考慮到南方地區建筑節能重點在于圍護結構的遮陽與隔熱,同時我省夏熱冬冷地區(寧德、南平、三明)與夏熱冬暖北區(福州、莆田、龍巖)接壤,其氣候條件相近,以及我省夏熱冬暖南區(泉州、廈門、漳州)與廣州地區的差異,適當調整我省建筑墻體保溫要求,統一規定我省各氣候區的建筑墻體性能K≤2.0,其中,夏熱冬冷地區當建筑體型系數>0.4時,則要求墻體K≤1.0。這樣要求更切合我省實際,有利于標準執行和進一步推廣自保溫節能墻體技術。
2.5提高對外窗的性能要求。我省圍護結構中墻體與外窗相比,外窗的隔熱與保溫性能應更重要,是節能重點?!对O計標準》編制時,適當放寬墻體性能要求,提高對門窗性能的要求,表1給出了我省各氣候區(城市)外窗性能限值要求,與《實施細則》和現行行業標準相比,對外窗的傳熱系數和遮陽系數要求均有了較大的提高。
2.6明確規定外墻體傳熱系數為平均傳熱系數?!对O計標準》規定建筑外墻的傳熱系數和熱惰性指標應考慮結構性熱橋的影響,取平均傳熱系數和平均熱惰性指標?!秾嵤┘殑t》對外墻體傳熱系數計算方法未明確,因此我省各地區對墻體傳熱系數取值不盡相同,有的取主墻體傳熱系數,有的取平均傳熱系數?!对O計標準》附錄C給出了外墻的傳熱系數和熱惰性指標的計算方法。
2.7合理控制窗墻面積比。普通窗戶(包括陽臺門的透明部分)的保溫性能比外墻差很多,尤其是夏季白天通過窗戶進入室內的太陽輻射得熱也比外墻多得多。一般而言,窗墻面積比越大,則采暖和空調的能耗也越大。因此,從節約的角度出發,必須限制窗墻面積比。在一般情況下,應以滿足室內采光、通風等要求作為窗墻面積比的確定原則。我省人們無論是過渡季節還是冬、夏兩季普遍有開窗加強房間通風的習慣。一是自然通風改善了室內空氣品質;二是夏季在兩個連晴高溫期間的陰雨降溫過程或降雨后連晴高溫開始升溫過程的夜間,室外氣候涼爽宜人,加強房間通風能帶走室內余熱和積蓄冷量,可以減少空調運行時的能耗,因此本標準在南、北朝向有允許較大的開窗面積。而對東、西向窗墻面積比限制較嚴,因為夏季太陽輻射在東、西面最大。不同朝向墻面太陽輻射強度的峰值,以東、西向墻面為最大,西南(東南)向墻面次之,西北(東北)向又次之,南向墻更次之,北向墻為最小,因此,嚴格控制東、西向窗墻面積比限值是合理的。表2給出了各氣候區(城市)的窗墻面積比限值,總體上看比《實施細則》和現行行業標準更嚴格。設計建筑的窗墻面積比突破限值規定是允許的,但是為了滿足建筑節能設計的要求,需進行建筑圍護結構熱工性能的綜合評價。
2.8對建筑設置凸窗提出限制要求?!对O計標準》參考了《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134-2010中的強制性條文第4.0.5條和一般條文第4.0.10條內容,結合我省實際做了調整,對各氣候區凸窗板傳熱系數系數限值作了規定,見表3?!对O計標準》對《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規定的凸窗板的傳熱系數作調整,提出新的限值要求,主要基于以下幾個考慮:一是我省居住建筑使用凸窗較多,凸窗熱工性能薄弱,對建筑節能不利;二是我省建筑節能主要以隔熱為主兼顧保溫,同時建筑墻體節能以自保溫為主,熱橋局部采用無機保溫砂漿的做法,經多年工程實踐,證明該做法是切實可行的。三是凸窗側板一般以鋼筋混凝土形式出現,若按行標要求,則要使凸窗板傳熱系數不低于外墻傳熱系數限值[K≤1.0W/(㎡•K)],保溫砂漿厚度勢必超過30mm,不利保溫砂漿施工且易引發工程質量問題,故本標準調整了凸窗板的傳熱系數要求,同時采用“凸窗面積按照展開面積計算”等措施進行補償。四是凸窗下底板,在其下底面進行保溫砂漿施工難度較大,且該部位不受太陽輻射影響,其隔熱性能能夠滿足要求,故不對下底板提出要求。五是在本標準在編制過程中、綜合考慮各方意見,凸窗板保溫太厚,比較難執行,建議設定凸窗板超過400mm的情況下做保溫處理,旨在限制凸窗的過渡做法。經研究討論本標準采納該意見。本條在具體實施時,上頂板可以采用在挑出構件上方用保溫砂漿抹灰,在側板可以采用保溫砂漿進行外保溫處理。
(1)監理單位所派出到工程中的監理人員,對節能的相關技術以及節能產品并不了解;
(2)有些監理單位的監理人員專業能力較低;
(3)建筑監理人員在監理的過程中存在違規等情況??傮w來講,建筑節能施工的監理工作必須要根據建筑設計圖紙來進行,但同時又不能一味地被建筑圖紙束縛,需要充分地發揮出監理的主動性。
2在建筑節能施工過程中監理人員的主要工作
在建筑節能施工過程中,監理人員應切實履行監理職責,嚴格按照建筑節能條例及管理規定、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建筑節能標準及施工圖設計文件等開展工作,從施工準備環節、施工環節及竣工環節入手,做好建筑節能質量控制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確保建筑節能分部工程質量合格,從而確保整個單位工程質量合格。具體如下:
2.1建筑施工準備工作
在節能建筑的施工準備階段,作為建筑監理單位來講主要需要通過以下對施工的準備工作進行嚴格管控。
2.1.1作為節能建筑的施工監理單位,其首先要做的就是對節能建筑施工方的施工資質進行審查,以確保施工單位有能力滿足甲方的要求,同時可以達到建筑節能的目的。
2.1.2作為節能建筑的施工監理單位,需要對節能建筑項目方案的可行性進行論證,并且對設計圖紙進行評審,并且還要依據施工的圖紙進行審查;并且作為建筑監理單位來講,需要對實際的建筑施工隊伍提出明確的要求,在施工前期避免由于施工單位雇傭非專業的勞務人員對整個工程產生不良的影響。
2.2施工環節
2.2.1對原材料及施工設施設備的進場嚴格把關。對所有原材料及設施設備的規格、品種及質量等各方面內容嚴格審核,以保證其能滿足節能的目標。材料及設施設備在進場前,需接受檢測機構的檢測,并要求出具檢驗報告。
2.2.2規范節能工程項目驗收工作。建筑節能監理方應根據建筑施工方的節能施工方案及驗收質量準則對項目進行驗收。
2.3節能建筑的竣工環節
對于工程的施工驗收工作來講,是由很多有序的步驟所組成的,當項目建設完成以后,由總監理工程師帶隊,對各建設工程進行驗收以及審核,并且在進行項目驗收的過程中要求節能建筑的設計單位、建設單位、施工單位以及監理單位的相關負責人員都要參加,并且對建筑的建設質量進行客觀、科學、準確的評價。同時還需要注意在進行項目驗收的過程中,需要認真填寫節能建筑的驗收報告。對于建筑監理人員來講,還需要認真地做好建筑節能工作的階段性總結工作,同時將施工過程中的資料、文件進行分類整理,并且為今后的建筑監理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應負責落實環保部門的環保要求及環保措施,加強環境管理,防止對自然環境造成不應有的破壞。
3結語
【論文摘要】:文章通過對比鋼結構和混凝土結構介紹,闡述了新型、高效應力結構體系將在我國二十一世紀大規?;窘ㄔO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一、前言
鋼結構和混凝土結構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2種結構形式。鋼結構和混凝土結構各有所長,前者具有重量輕、強度高、延性好、施工速度快、建筑物內部凈空氣大等優點,而后者剛度大、耗鋼量少、材料費省、防火性能好。綜合利用這兩種結構的優點為高層以建筑的發展開辟了一條新途徑。統計分析表明,高層建筑采用鋼——混凝土混合結構和用鋼量約為鋼結構的70%,而施工速度與全鋼結構相當于,在綜合考慮施工周期、結構占用使用面積等因素后,混合結構的綜合經濟指標優于全鋼結構和混凝土結構的綜合經濟指標。
最近建設部和國家冶金工業局在頒布的《建筑用鋼技術政策》中,將鋼——混凝土混合結構列為要大力推廣的建筑新技術,可以預見,混合結構在高層辦公樓、學校、醫院及住宅等建筑中將有較廣泛的應用。
二、索張拉結構
索張拉結構基本受力構件有三類:受壓構件、受彎構件和受拉構件。
對于受壓構件,當構件長細比較大時,由于構件會發生整體失穩,構件的作用不能充分發揮。對于受彎構件,由于構件截面應力不均勻,截面邊緣的最大應力往往控制構件的設計,使得構件材料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只有受拉構件,截面的應力均勻,不會發生整體失穩,如利用高強鋼索做成受拉構件,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受拉構件的作用,提高結構的經濟性。
在結構體系中巧妙利用張拉構件,結合少數剛性受壓構件,可構成受力合理的高效張拉結構體系,不僅承載力高、剛度大,且能使各種材料的強度均得到很好的發揮。
三、索穹頂結構
索穹頂結構實際上是一處特殊的索-膜結構,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一種結構效率極高的張力集成體系。其外形類似于穹頂,而主要的構件是鋼索,由始終處于張力狀態的索段構成穹頂,利用膜材作為屋面,因此被命名為索穹頂。由于整個結構除少數幾根壓桿外都處于張力狀態,所以充分發揮了鋼索的強度,只要能避免柔性結構可能發生的結構松弛,索穹頂結構便無彈性失穩之虞,所以,這種結構重量極輕,安裝方便,可具有新穎的造型,經濟合理,被成功地應用于一些大跨度和超大跨度的結構。
四、膜結構
膜結構是張力結構體系的一種,它以具有優良性能的柔軟織物為膜材,由膜內的空氣壓力支承膜面(充氣式膜結構或所承式膜結構),或利用鋼索或風性支承結構向膜內預施加張力(張力膜結構),從而形成具有一定剛度、能夠覆蓋大空間的結構體系。膜結構采用的薄膜的材料,大多采用涂層織物薄膜,分為兩部分,內部為基材織物,主要決定膜材的力學性質,提供材料的抗拉強度、抗撕裂強度等;外層為涂層,主要解決膜材的物理性質,提供材料的耐火、耐久性及防水、自潔性等,常用膜材一般為聚酯織物涂敷氯乙烯涂層膜材、玻璃纖維織物涂敷聚四氟乙烯涂層或有機硅樹酯涂層膜材。膜材并接的結構接縫多采用熱焊,非結構接縫采用縫合。
膜結構具有如下特點:造型活潑優美,富有時代氣息;自重輕,適合大跨度的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光,減少能源消耗;價格相對低廉,施工速度快;結構抗震性能好。
充氣膜結構有單層、雙層、氣肋式三種形式,充氣膜結構一般需要長期不間斷地能源供應,在低拱度大跨度建筑中的單層膜結構必須是封閉的空間,以保持一定氣壓差。在氣候惡劣的地方,空氣膜結構的維護有一定的困難,不少建筑曾遭意外的漏氣而下癟。五、高效預應力結構體系
高效預應力結構是指用高強度材料、現代設計方法和先進的施工工藝建筑起來的預應力結構,是當今技術最先進、用途最廣、最有發展前途的一種建筑結構型式之一。目前,世界上幾乎所有的高大精尖的土木建筑結構都采用了高效預應力技術,如,大型公共建筑、大跨重載工業建筑、高層建筑、大中跨度橋梁、大型特種結構、電視塔、核電站安全殼、海洋平臺等幾乎全部采用了這一技術。
近年來,高效預應力技術在我國發展迅速,已制定專門的預應力結構設計、施工規程、工程中應用的預應力結構體系也很豐富。典型工程實例有:面積最大的單體預應力工程是首都國際機場新航站樓工程,每層建筑面積約8.8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35平方米,在混凝土板、墻、框架、柱以及鋼屋架、鋼梁和鋼管網架中大量采用了預應力技術;柱網最大的預應力工程是深圳車港工程,標準層平面尺寸159×103.5米,標準柱網16×25米,總建筑面積9.5萬平方米;最在的預應力鋼桁架工程是北京西站主站房工程,該預應力鋼桁架跨度45米,桁架上承40米高的中式門樓,門樓總重5400余噸;層數最多的預應力工程是廣東國際大夏主樓,總計63層;高度最高的預應力工程是青島中銀大廈,總高度241米,58層,等等因篇幅所限,文章重點介紹首都國際機場新航站樓工程和北京西客站主站房工程。
首都國際機場新航站樓工程全面采用了高效預應力技術,僅無粘結預應力筋量就達4000余噸堪稱本世紀國內最大的預應力工程之一。新航站樓的基礎為整體預應力平板片筏基礎,上部結構采用了預應力框架、剪力墻體系和預應力板柱、剪力墻體系,部分屋面采用了預應力空間焊接鋼管屋架。
建筑的抗震設計對于國家財產的保護,人民生命安全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當地震來臨時,建筑抗震設計不僅僅能夠保護人們的生命安全,還保護了國家財產,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所以建筑抗震設計是建筑設計中極其重要的內容。但是,由于地震等災害的發生具有不確定性,隨時性,破壞性等的特點。房屋的抗震結構設計對于房屋的建筑結構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是屬于結構設計中的概念設計,能夠在概念設計中清晰的表達。為了更好的做好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在設計之前需要精確的掌控災害能量的最大輸入,結構體系,建筑結構的類型,剛度分布等相關問題。這樣就可以從根本上消除房屋建筑結構抗震結構中的薄弱環節。
2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要點
地震的影響范圍一般情況下都很大,一定區域內的建筑物都會受到一定的破壞。所以建筑物場所的選擇對于結構的抗震設計及其總要。在選擇建筑場地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地質結構堅硬、避開有較大坡度的山腳,周圍地勢開闊和避免地震多發地帶。在結構的抗震結構設計中對于建筑物的高度有一定的規定和標準。因此建筑物的高度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設計。在一些地震多發地區,不僅僅要設計合理科學,還要注重建筑材料的性能。通常情況下,不同高度的建筑對于建筑材料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都采用不同規格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同時,為了提高結構的抗震性,在建筑結構抗震設計中,需要減小柱的軸壓比,增大柱的截面尺寸。從抗震設計的科學角度來講,減小柱軸壓比主要是為了使柱子處于大偏心受壓狀態,從而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比如:縱向受力鋼筋未達到受拉屈服但混凝土卻被壓碎。在建筑的抗震設計時,很多專家認為應該會提高建筑物抗震設計的等級。這主要是考慮到我國是地震多發國家。大型地震容易出現重現。或是50年,或是200年。建筑的抗震設計還存在一些其他的問題,比如在選擇結構體系選型時,盡量可以采取承載能力高、延展性好和充足耗能性能的體系,主要是為了在地震發生時,建筑結構能夠有足夠的抗倒塌能力。同時在結構的剛性和強度方面要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均勻分布。防止出現局部結構出現問題導致整體結構的倒塌。
3抗震設計對結構抗連續倒塌的影響
3.1地震作用及倒塌機制地震
可以造成建筑倒塌是地震造成一切破壞的主要形式,是為結構在外部作用力下的倒塌。連續性的倒塌是因為內部內力發生重新分布而造成的。在地震作用下,構建的受力和質量分布有關系,構建受力分布在整個結構之中。整個結構的非彈性形變能夠很好的減輕地震隊構建的破壞。建筑結構的倒塌開始于結構中大部分梁柱節點的損壞。近而造成其他部件和結構的倒塌和破壞,這也叫做建筑結構的連續性倒塌。
3.2抗震設計與抗連續倒塌設計的關系
抗連續倒塌設計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建筑結構倒塌的連續性,連鎖性的發生??拐鹪O計的標準是比較小的地震,建筑沒有出現任何的結構的問題。較大的地震建筑結構不會倒塌。一般中等地震造成的破壞仍舊可以重新的進行結構的維修??拐鹪O計和抗連續性設計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特別的注重結構的整體性和連續性。在地震作用性,建筑結構造成結構一定的破壞,抗倒塌能力的作用主要是在梁抵抗內力重分布上。然而結構的抗震設計能夠使梁中縱向受力鋼筋增加,也提高了結構的抗倒塌能力。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和抗連續倒塌設計存在很多的相同點,同時也有不同和相互的影響。
3.3抗震設計對結構抗連續倒塌的影響
目前,抗震設計對抗倒塌能力的影響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認為抗震設計通常是可以取代抗連續倒塌設計的,主要在于抗震設計的結構有整體牢固性的特點,使得結構的抗連續倒塌性能提高。另一種觀點認為,抗震設計和抗連續性的倒塌設計有著不同的出發點和目的,存在較大的差別。對于每一種設計都應該充分的考慮,不能夠想當然的認為抗震設計可以取代抗連續倒塌設計。因為結構抗震設計中的一點點的構造的方法可能增加了。雖然一些構造措施可增加建筑抵抗倒塌的能力,但是畢竟這樣的一點點增加對于整個建筑抵抗連續倒塌能力是微乎其微的。于述強等人通過科學的方法對于抗震設計對于結構抗連續倒塌性的影響。主要采取的方法是建立模型進行分析。采用拆除構件法通進行實驗的主要方法,這也是美國使用比較科學的方法。分別拆除了角柱,中柱,拆除內柱等,然后分析了模型的抗連續性倒塌能力。通過模型實驗分析得到了科學的理論。一是地震作用存在較多的偶然因素在里面,但是有不同于偶然作用,存在較大的差別,所以抗震設計并不能夠取代抗連續倒塌設計。二是雖然抗震設計不能夠期待連續性倒塌設計,但是研究表明抗震設計對于抗連續倒塌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在較小級別的抗震結構設計中對于結構抗連續倒塌能力沒有一個明顯的提高,但是當建筑的抗震級別高于8度時,抗震設計結構抗連續倒塌能力得到增強。
4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