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6:29:50
序論:在您撰寫esp理論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Dudley-EvansandStJohn認為: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法與普通英語教學法的差異有兩點:學生具有相關專業知識;學生具有其專業領域的學習工作經驗中形成的認知學習過程。而HutchinsonandWaters提出了專門用途英語有別于普通英語的模式,即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他們認為:語言學習不只是語言知識的學習。對于把英語作為外語的學生來講,他們的“認知能力很強,但是語言水平很低。學生的專業知識可能已經達到較高水平,但語言知識卻很糟糕?!?在專業英語教學中,人們普遍認為專業英語教學應該對口,即給金融專業學生提供金融類文章的閱讀,給國際貿易專業學生提供外貿英語類函電寫作練習會滿足學習者的需要,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然而,動機并不僅僅只限于滿足本專業的需要,金融類文字材料是否滿足學生還需要情趣、快樂、創造和成功感來增添其學習的興趣。與任何教學一樣,專業英語需要內在的刺激:它一方面應滿足學生作為學習者的需要,同時還應該滿足他們作為該語言最終使用者的需要;學生應“從學習過程中獲得滿足感”。
二、esp課程的優化設計
在專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利用學生已有的交際知識,如讓學生閱讀或討論之前利用背景知識對課文內容進行預測。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教學材料及教學方法的趣味性,強調問題的求解過程而不是問題的答案。
(一)潛在的交際知識
在ESP課程開設之前,學習專業英語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專業領域知識和交際知識,有些學生還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專業英語教師的一個任務,就是幫助學生發展一種自覺的意識,從而使他們獲得對知識應用自如的能力,無論是在語言、修辭結構還是交際技巧方面。學生擁有語言教師通常所不具備的專業知識,但是商人并不希望商務英語教師知道怎樣經營一個企業,他們需要的只是怎樣在商業活動中應用語言的知識——這只涉及到對一些商業概念和場景的理解。專門用途英語教師應該更多的扮演一個“咨詢者”而不是陳述者的角色,善于給出建議,提供選擇,允許學生在擁有信息量情況下做出決定。專業英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應該是相互的,而不是單一的。學生所具備的專業知識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專業英語的學習,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提高他們學習專業英語的熱情。作為專業英語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互動型,即學生也可以是教師,因為他們具備更系統的專業知識,而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專業知識,讓學生相互講解,教師從中可以獲得一些專業方面的感性知識。
(二)學習材料
學習材料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效果。而專業英語與普通英語的最大不同在于所教內容。在教學中,使用真實的材料可以及時地對學生在工作中遇到的難點和亟待解決的問題作出回應。所謂真實材料,指的是學員在工作崗位中正在使用的材料,如學生使用過的商業報告,錄音演講或被推薦的閱讀文章都有著正式出版的教材所沒有的及時性和明確的目的性。所有的ESP活動在本質上應該模仿現實生活中的交際情形,因此創造者們應該找到滿足教學需要的真實的語言材料。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競賽、游戲和案例研究都是較好的交際活動練習。在此以案例分析為例加以說明。案例中一般都包含了許多真實存在的、較為復雜的問題。而且爭議的解決都是開放性的,沒有唯一的標準,學生可以自由發揮,不會被唯一的答案禁錮思維。這種活動尤其適合小組完成。案例教學設置一個具體的案例,將學生帶入到特定的情景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創造良好的交際氛圍。學生借此機會利用已掌握的專業知識和語言技能對案例進行分析、討論,爭辯案例中的多解問題,培養了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
(三)學習風格
我們的文化也同樣影響著我們的學習風格。學習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所以對學習的態度和對語言的看法都是由國家文化、職業文化以及個人文化所共同決定的。例如,亞洲學生更傾向于接受結構化的學習方式,即有一個以權威面貌出現的教師,他們不太喜歡自主性的學習,并且對一個問題有多種可能的解答感到不愉快;拉丁裔的學生更愿意接受總體性的學習,喜歡靈活有調整空間的學習風格。在學習風格的確定中,學生的定位方式同樣重要。善于視覺定位的學習者需要大量的閱讀、記憶并輔以筆頭練習;善于聽覺定位的學習者,只需從聽覺記憶中提取即可復述發音和意義;善于觸覺定位的學習者則對觸摸、位移反應最為靈敏,因此從游戲、戲劇表演中獲益最多。這就需要專業英語老師根據學習者不同的定位方式掌握學生的需求,并靈活安排不同的課堂任務。
(四)任務型教學手段
Dudley-EvansandStJohn認為提高語言意識對于成功的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時不可缺少的。他提出了“deep-endstrategy”,筆者將其稱為“深入終端策略”,對于中高級程度的學生該策略比傳統外語教學中的PPP法(即present,practice,perform講解、練習和操作)更為適宜?!吧钊虢K端策略”就是設立一個任務并讓學生去完成。實施“深入終端策略”包括在實施前提供準備的時間。在PPP法中,教學材料的撰寫者會事先給出一個結論,告知需要和缺乏什么語言及技巧。盡管交際是不易預測的,而“深入終端策略”的優勢在于讓學生主動去進行活動由此反映他們的個人及職業世界。對于專業英語教學,筆者認為,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的專業背景,激發和建立與之吻合的專業領域學習風格和技巧。如果觀察和推論對于其學習風格乃至學習語言至關重要,我們也可嘗試激發同樣的過程。例如,利用學習金融的學生善于成本計算和處理圖表的特點,培養他們如何運用英語進行此項練習,教學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這正是他們在專業中常常碰到的事情。香港大學對任務型教學的具體做法是,各專業(即理工科和社會科學等專業)的專業英語課采取為每一個學生建立一個檔案(Portfolio)的方式,學生在學習專業英語課中所做的練習以及為此而進行的研究都被放入這個文件夾里。教師的角色只是進行大課講座、小組輔導等,對學生的語言和應用能力進行及時的指導。
(五)教學中課堂大小的影響
在專門用途英語教學中課堂的大小有很大的調整空間:一個ESP教師可以只有一個學生,也可以有幾百個學生。
1.合適大班教學的條件
大班的概念不是絕對的,也就是說,并沒有一個固定的數字來確定什么是大班。這個概念取決于環境、目的和經驗。一項由語言學會進行的有關大班教學的研究計劃調查顯示,“大班”這一概念與教學者通常教授的班級規模有關。大班教學中,要使教師滿意、學生受益的過程就是創新的過程。要研究怎樣達到大班教學的最佳效果,咨詢和觀察學生應該是第一步。學習者知道不能僅僅依賴教師,他們會以合作的態度,互相幫助,分享筆記與彼此的想法。
2.改變學生人數
安排靈活可供選擇的教學時間:在有可供利用的教室的條件下,教師在標準上課時間之外安排課程。(1)組合和拆分班級:較小的班級在聽力練習時被合并為一個班級,由教師和學生自行控制,從而使開展口頭練習得以實施;(2)拆分班級:教師們可以將班級拆分進行額外的教學;(3)組合教學:教師們互相參與其他教師的教學活動,觀察和評估彼此的過程與材料;(4)要求主管部門增加資源,如教師,教室,資料等—以縮小班級規?;蛟黾诱n外教學支持。同時,大班的概念不能用數字限定,它包括主觀意識在內。小班也是一樣,教授兩三個學生同樣需要靈活變通?!按蟀唷苯o人的感受通常是負面的,但是考慮到大班帶來的機會時教學情況卻能得到改變。如Bolton曾將3個25人的小班合并為75人的大班。這樣的結果是,在同樣的時間內學員可以和更多的其他小組成員進行討論。
3.改變教學手段
教師在授課時,可以采用以下教學手段:(1)允許學生互相咨詢;(2)引入兩人或小組工作;(3)書面作業的互相評估。其中,教師所扮演的是管理者而不是控制者的角色;學生的參與會減少噪音而不是增加噪音,交流和吵吵嚷嚷完全不同;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能夠以自己的方式進行工作和發揮能力;獨立能力源于教師對學生的信任,讓其獨立工作而不是在教學過程中被教師牽著走。
三、結語
專門用途英語的全稱是:EnglishforSpecialPurposes,縮寫為ESP。它是指與某種特定職業或學科相關的英語,是根據學習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設計、開設的英語課程,不同于通用英語(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劃分了很多的專業列別和課程。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專業領域的英語運用能力,以及在特定工作環境中運用專業英語開展工作的交際能力。
二、ESP的特征
專門用途英語的學習者都有著直接明確的學習目的:掌握特定行業的專業詞匯和專業術語,以達到閱讀和交流的目的;在從事相關職業的時候,通過對專門性英語有的了解和掌握,能更進一步的得到相關指導和最新信息。專門用途英語重在“專門”二字,它是英語基礎教學的擴大和延續,是從英語基礎能力培養向英語應用技能培養的過程。
三、ESP的國內現狀
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高職院校英語教育沒有明確的培養目標和方向,高職英語所開設的課程過于寬泛,沒有專門擬定的教材,也沒有對相關專業進行專業的英語指導和培訓。以計算機專業為例,最新的計算機理論知識和教材都是英文版的,專業術語和用詞都是英語,而學生學習的卻是大學英語,沒有專業英語指導老師,也沒有專門的計算機英語課程。而專業英語課程的任課教師也并非專業教師,基本上是由普通英語老師來擔任,專業知識不夠具體,專業指導存在盲目性,專門用途英語教育與普通英語教育并沒有太大的區別。這直接導致了學生在專業知識上的欠缺和專業理論上與實際的脫軌,在真正步入社會運用于實踐之時,高職院校學生并沒有相較于本科大學學生的優勢。
四、ESP理論對高職院校英語教育的指導作用
(一)ESP理論對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育的指導作用對于非英語專業人才而言,現在在學校里學習的基本都是統一的課程,我們稱之為大學英語。面向的是所有非英語專業的學生。教材的統一和教師的分工注定了大學英語對于非英語專業學生而言意義只在于這是英語基礎教育的延生,對于這些非英語專業學生而言,大學英語這門課程,并不能帶給他們與專業相關的教育和實踐活動。將ESP理論應用到大學英語這門課程中,能進一步細化非英語專業學生對英語的掌控能力和理解能力,對學生專業知識的掌握有著絕對重要的作用。對于和英語息息相關的計算機專業而言,如果能通過ESP理論,將大學英語細化分類,轉為專業級計算機大學英語,無論是對學生的專業知識掌握,還是對于他們作為高職高專學生這一定位,在學校的學習生活中,社會實踐中,包括畢業以后的社會競爭中,都能讓這些高職高專學生和大學本科學生的競爭中占到絕對的優勢。當然,除了計算機英語,還可以分類為機械英語,汽修英語等等,在這個與國際化日漸接軌的必然趨勢下,掌握專業技術英語,對于高職高專學生的學習,工作和進修都有著重大的意義。
(二)ESP理論對高職院校專業英語教育的指導作用現在一般的高職院校專業英語都有了細化分類,比如英語教育專業,商務英語專業,旅游英語專業等等,這正是ESP理論逐漸應用到高職高專學校的一個體現。但是目前英語專業的分類非常統一,并沒有特色專業,這會導致高職高專學生在畢業之后與本科學院學生產生比較大的競爭,卻往往競爭力弱于本科專業學生。而ESP理論對于高職高專學院的指導作用并不只在于此。細化英語專業,開設特色英語專業才是高職院校學生具備更大競爭力的手段和方法。高職院校學生的專業知識應該更強調實際應用,在本科大學不涉及的專業方面細化和分類,才能讓高職高專英語專業發展壯大。幼師,護士護理等專業的開展這是適應這一需求的發展結果。
(三)教材選編在目前的高職高專大學的英語教學中,要選擇一本適合自己學習和專業的英語教材對于許多教師以及教學管理者來說都是一個難題。教材的選擇要注重學生的需求發展,專業要求,同時也要結合當前的專業發展趨勢,教學實踐。對于能達到這種教學目的的教材,對于每個高職高專大學而言都有各自不同的需求。這就要求在基本的教材之外,自己動手編寫教材,是英語教學更加專業化和實用化。
根據ESP理論,乘務英語口語課程應設計成任務型教學模式(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任務型教學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在做中學,在用中學”。JaneWillis(1996)指出,學習者為完成一個“任務”而在活動中以交流為目的(“withsomekindsofcommunicationpurpose”),真實地使用語言(“processthetextformeaninginordertoachievethegoalsofthetask”()Willis,1996)。而這恰好符合ESP理論對教學的要求。乘務英語口語課程以“客艙”為事件發生的背景環境,以情景對話的方式呈現教學內容,通過設計真實的場景和有針對性的練習來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與客艙服務水平。乘務英語口語的教學內容涵蓋安排座位、行李放置、安全演示、餐飲服務、航班延誤、特殊旅客服務、道歉、行李丟失與查詢、機上娛樂、機上免稅購物、緊急狀況處理、旅客轉機服務、入境手續辦理和離開機場等乘務服務流程。這些情景會話的設計,離不開“客艙”這個特殊環境??团摃捴?,所有的交際句型都需要足夠的訓練才能掌握,而任務型教學為此提供了解決方法。
根據JaneWillis的教學模式,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活動以完成任務為目的,任務完成后,教師再灌輸語言,并對學生的表現做適當的調整和改正。任務型教學的目的就在于讓學生通過運用語言來完成任務。學生通過大量的語言實踐,達到準確、熟練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目的??团搶υ挒閷W生再現真實的工作場景,使學生通過承擔不同的角色,積極、主動地完成任務,從而真正體會、掌握客艙服務對話的內容和技巧,并為今后的實際工作奠定基礎。
根據Willis任務型語言教學實施的三個步驟,乘務英語口語課程的基本模式如下(以中國民航大學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的《民航服務英語口語教程》第10單元DinnerService,Dialogue1為例):任務前活動(thepre-taskphase)。包括介紹話題、激活語言、準備活動等。如介紹餐食服務的基本內容和流程,為學生提供常用的餐食英文名稱,如beefwithtomatoe(s西紅柿牛腩)、sautédicedchicken(小炒雞肉)、smokedham(煙熏火腿)以及供應餐食的基本句型,如MayItakeyourorder(?我能為您點餐嗎?);Whatwouldyoucaretohave(?您想要點什么?);Whatwouldyouprefer(?您喜歡什么?)(。李春堯,2013)任務鏈活動(thetask-cycle)。首先,學生分組做“餐食服務”的任務。可以將學生分為主任乘務長、乘務長、頭等艙乘務員、經濟艙乘務員、實習乘務員等角色,教師則扮演乘客角色。學生以2人為一組,向“乘客”供應餐食。其次,學生討論和反思任務的完成情況,可以讓學生從語言、舉止等方面通過比對,總結優缺點,形成口頭或書面匯報材料。最后,報告任務過程的收獲。
語言分析階段的活動(thelanguageanalysis)。首先,設計以語言為焦點的活動(languagefocusedtasks),如閱讀課本上的關于餐食服務的對話材料(Dialogue1),閱讀的主要目的不是向學生教授語言項目,而是培養學生語言意識(languageawareness)。(程曉堂,2004)其次,在教師的適當引導之下,學生獨立完成活動。學生可2人一組,模擬客艙餐食服務的場景,其中一人扮演乘務員,另一人扮演乘客,朗讀對話。教師可以顧問身份,幫助學生弄懂對話中的難點詞匯。最后,全班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對重點交際句型進行歸納和總結。如:I’dsuggestthebeefwithtomatoes(.我建議您嘗嘗番茄牛肉。);I’msorry,sir.Wehaverunoutofchicken.Canyoumakeachange?(十分抱歉,已經沒有雞肉了。您能換一種嗎?);Youorderedaservingoffish,aservingofsmokedham.Isthatright?(您點了一份魚和一份煙熏火腿。對嗎?)。(李春堯,2013)此部分在實際訓練中,可以要求學生背誦這些客艙服務的常見交際句型。學生通過自己的歸納,再進行記憶,其效果要比單純的死記硬背好的多。
學生在上述三個步驟中,應以最后一個語言分析階段為重點,通過歸納重點語言項目,并進行強化訓練,從而做到主動學習和操練。學生以完成任務為目標是肯定不夠的,必須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通過討論和反思,提高英語的運用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要時刻保證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學生憑借個人的學習和生活經歷,多樣化地完成同一個任務。因為在實際客艙服務中,對話情景每次都是不盡相同的,也就意味著語言使用上是有差別的。
二、總結
1.1ESP教學的特點
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即特定目的英語,是外語教學研究領域的分支。早期研究者如Dudley-Evans和StJohn(1998)等對ESP進行了各方面的定義,其中Strevens(1988)系統分析了ESP教學的特點,提出了絕對特點和變量特點的區別。絕對特點(AbsoluteCharacteristics)包括:(1)滿足學習者的特定需求;(2)教學內容集中在特定科目、專業或社會活動;(3)目標語言的學習在詞義、語法、語義、語篇以及文本分析等方面符合所涉及目標活動中的實際使用情況;(4)此概念的提出是相對于普通英語而言。變量特點(VariableCharacteristics)包括:(1)針對某一技能集中學習;(2)沒有既定的教學法。
1.2ESP教學理念與我國高校國際貿易雙語教學的關系
雙語教學(BilingualEducation)在某些雙語運用程度特別高的國家和地區如加拿大、印度以及我國香港地區等教育體系中是主流的教學模式。根據我國教育部對雙語教學的規定,“雙語教學”課程是指“采用了外文教材并且外語授課課時達到該課程課時的50%及以上的課程(外語課除外)”。由于該定義的界定比較模糊,而我國各個高校根據自己學校師資、生源以及課程開設的情況進行調整,我國高校雙語課程教學的實際開展模式并無統一范式?,F階段,我國國際貿易雙語課程開展的主要模式有:(1)浸泡式教學法,即采用原版外文教材英文授課的方式,讓學生在全英文環境中學習專業知識;(2)采用原版外文教材,以英文教學為主,中文教學為輔;(3)采用自編或原版外文教材,以中文教學為主,專業英文為輔。鑒于學生和教師情況的不同,在實際開展過程中,大部分高校往往采用第二或第三種模式。然而,無論是以上哪一種模式,專業英語的學習和應用是雙語課程中的關鍵環節,甚至成為了某些高校雙語課程的主要教學目的。基于以上分析,結合ESP教學的特點,關于ESP教學理念的研究的確能夠給現階段我國高校國際貿易雙語教學提供參考。首先,兩者都是將專業知識與英語能力兩者相結合開展教學;其次,兩者的教學目的都是讓學生在專業領域能夠適應國際化的要求;再者,兩者在教學模式上都沒有形成既定的范式,均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節。因此,探討國際貿易雙語課程設計時采用ESP教學理念具有啟發作用。
2.ESP教學理念下國際貿易雙語課程設計的主要因素分析
課程設計是一項綜合性活動,包括了確定教學目的、學科內容、課程安排、教學方法以及效果評估等多個方面。根據ESP的教學研究,影響課程設計的主要因素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即需求動機、教學資料和教師角色。
2.1需求動機
學習者需求分析是ESP教學的首要考慮因素(Harding,2007)。在ESP教學中,確定學習者需求動機可以分為三個范疇:目標情景分析(Targetsituationanalysis,TSA),當前情景分析(Presentsituationanalysis,PSA),以及學習情景分析(Learningsituationanalysis,LSA)(Dudley-Evans&St.John,1998)。目標情景分析(TSA)指學習者的客觀需求,即學習者在目標情景中應該要了解的知識和技能。在目標情景分析中,分析的主要范疇包括:(1)目標語言的使用動機;(2)目標語言的使用方式;(3)目標語言使用時涉及的內容;(4)語言的使用者是誰;(5)使用目標語言的地點或環境。當前情景分析(PSA)指學習者的當前缺失,即學習者所欠缺的知識和技能。在當前情景分析中,分析的主要范疇包括:(1)學習者目前的目標語言水平;(2)學習者目前最急切需要提高的目標語言技能;(3)學習者采用目標語言的交流對象;(4)目標語言學習和分析的地點或環境。學習情景分析(LSA)指學習者的主觀欲望,即學習者主觀上認為自己應該學到什么。學習者的主觀欲望取決于個人認知,因此個體差異性較大。通常情況下,學習者的主觀欲望也往往與客觀需求相結合。作者對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221名學生進行了開放式問卷調查,問題包括了自我評價、課堂體驗期待和教學效果期待三個方面。其中挑選了有效問卷200份,進行數據分析并得出以下結論:首先,對課程開設的客觀需求,即TSA維度:(1)雙語課程的設置反映了國際貿易行業對專業外語類綜合性人才的需求;(2)主要涉及內容與外貿實踐有關。其次,當前情景分析方面,即PSA維度:(1)語言水平:被調查對象接受雙語教學的時間集中在大三第二學期,已經完成兩年大學英語教育,多數通過了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個別通過了大學六級考試,英語水平比較參差,但總體符合雙語課程基礎要求;(2)專業水平:被調查對象均已完成了經濟學和管理學基礎課程的學習,并均在大三階段開設國際貿易專業課程,雙語課程的開展與其他專業課程基本同步。最后,對學習效果的期待,即LSA維度:(1)81%的學生在問卷中提到了希望通過雙語課程的學習,實現語言能力的提高;(2)問卷答案中,被調查對象希望通過雙語課程的學習實現交流的對象主要可以歸納為兩類:一是在英語面試過程中與面試官交流表現一定的專業素養,二是外貿工作開展時與外國客商交流順利。
2.2教學材料
學習者需求分析可以幫助教學者決定教學材料的設計和選擇,而教學材料的選擇對教學過程的影響至少有三個方面。首先,教學材料決定了學習者將會學習到的語言技能;其次,教學材料對學習者的學習方法產生影響;第三,教學材料對學習者的學習動機產生影響。我國國際貿易專業課程采用的教材良莠不齊的現象十分嚴重。除了教材,真實的教學材料也對教學效果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合格的真實材料應該符合以下幾個特點:(1)跟課程大綱一致;(2)應該反映不同學生的需求;(3)與學生的語言水平相符;(4)曾收到材料使用者的積極反饋。我國國際貿易專業課程主要分為兩大類:經濟管理類和外貿實踐類,這兩大類課程的雙語教材選擇有比較大的區別。首先,經濟學和管理學相關教材多采取國外原版教材,理論論述相對嚴謹,但需要教師搜集相關的本土化教學材料作為補充;外貿實踐課程如外貿實務、外貿談判等,由于對本土化要求高,而由于文化環境、社會環境和法律環境的差異,國外教材所提供的案例對于中國學生來說不太實用且難以理解,所以大部分院校采用的是國內出版或教師自編的外文教材。
2.3教師角色
ESP的教學者在教學中發揮了多重角色:教師、組織者、課程設計者、資料收集者以及研究者。為了同時滿足這五重角色的要求來滿足學生的需求,教學者必須參與這些活動的實踐。其次,ESP的教學者應該創造一個以學習者為中心(learner-centered)的教學環境(Tudor,1996)。為了創造這樣一個環境,教學者需要了解教學對象的需求和偏好,準備結合實際運用的教學材料,并構建在實際中運用所學知識的實踐渠道。此外,為了使課程的日益更新的知識領域,并且使語言技能跟學習者的專業知識提高相匹配,教學者應該提供實時真實的教學材料。我國高校國際貿易雙語課程的教學主力主要分為兩大人群:一為國際貿易專業研究者或教師,這一類教師的要求往往需要具備海外背景;二為高校英語教師,兼外貿英語等實務類課程。大部分雙語教師對自己在雙語課堂中的定位往往比較困惑,主要矛盾包括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傳授專業知識點之間的矛盾,各個學生英語水平之間的矛盾,以及雙語課程與其他專業課程學習之間的矛盾等。
3.ESP教學理念指導下國際貿易雙語課程設計的策略
明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目的是課程設計的基礎。教師們應該根據學習者的具體情況,對課程教學大綱、課堂模式、評估方式等方面進行全方面規劃?;谏衔闹袑SP課程設計要素分析在國際貿易雙語課程中的啟發,結合國際貿易課程雙語教學實踐經驗,本文提出以下一些策略:首先,構建以學習者需求動機為基礎的任務式雙語教學模式。我國國際貿易傳統教學模式仍然以教師為中心,與雙語教學中以學生為出發點的理念相違背。教師們可以運用ESP對學習者需求動機的三重分析法,采用多渠道了解學生需求,具體問題具體解決。其次,“教產研”三位一體,完善雙語教材和教學資料體系。雙語教學是普通專業教學和語言教學相結合的產物,它不是單純以語言能力提高為目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平衡兩者關系成為了教學中的難題。教學材料作為教材的補充,具有靈活性和實效性等優點。教學者應該與行業變化接軌,盡量采用真實的資料和案例作為教學材料。再者,師資隊伍構成多元化,構建課程設計團隊機制。由于我國高校雙語師資相對缺乏且背景構成不一,可以推行團隊課程設計的方法,將專業知識和英語學習進行有機結合。
4.結語
[關鍵詞]汽車電動助力轉向系統性能評價
一、研究目的
1.汽車電子化是當前汽車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繼電子技術在發動機、變速器、制動器和懸架等系統得到廣泛應用之后,EPS在轎車和輕型汽車領域正逐步取代傳統液壓助力轉向系統并向更大型轎車和商用客車方向發展,它己成為世界汽車技術發展的研究熱點和前沿技術之一,所以它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2.按轉向動力能源不同,汽車轉向系統可分為機械式轉向系統和動力轉向系統兩大類。
3.傳統轉向系統就是由簡單的機械來傳遞動力,主要的組成是有方向盤、轉向器總成、以及轉向拉桿等零件組成。
4.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電子控制式機械—液壓動力轉向系統應運而生,該系統在某些性能方面優于傳統的液壓動力轉向系統,但仍然無法根除液壓動力轉向系統的固有缺憾就是管內壓力和油的泄露。替液壓動力轉向系統的趨勢。
二、EPS的工作原理及組成
1.EPS的工作原理
EPS主要由部分組成:電子控制單元(簡稱ECU)、扭矩傳感器、電動機以及帶有離合器的減速機構。其基本工作原理是:不轉向時,電動機不工作;當轉向時,扭矩傳感器將檢測到的作用于轉向盤上的扭矩信號傳送給ECU,ECU同時接收車速傳感器傳來的車速信號,ECU對輸入信號進行處理后,向電動機發出指令,電動機據此輸出相應大小及方向的扭矩以產生助力,從而實現助力轉向的實時控制。
2.部件組成及功能
扭矩傳感器用于檢測作用于轉向盤上的扭矩信號的大小與方向;車速傳感器常采用電磁感應式傳感器通過感應電流改變磁場的大小,安裝在變速箱上;EPS的動力源是電動機,通常采用無刷永磁式直流電動機,其功能是根據ECU的指令產生相應的輸出扭矩;離合器采用干式電磁式離合器,其功能是保證EPS在預先設定的車速范圍內閉合;當車速超出設定車速范圍時,離合器斷開,電動機不再提供助力,轉入手動轉向狀態。減速機構是用來增大電動機的輸出扭矩,主要有兩種形式:蝸輪蝸桿減速機構和雙行星齒輪減速機構;EPS的電子控制單元通常是一個8位單片機系統,是由一個8位單片機,另加一個256字節的RAM,4KROM及一個D/A轉換器組成;ECU還具有安全保護和故障診斷功能。
三、國內外發展現狀趨勢
國外趨勢。由于電動助力轉向系統具有以上諸多優點,國外許多汽車及零部件生產商紛紛致力于該技術的研究。在此之后,電動助力轉向技術如雨后春筍般得到迅速發展。轉向的趨勢電動轉向系統作為一種新型的轉向系統。相比之下,國內的EPS的研究起步較晚。
四、技術現狀研究
1.傳統轉向系統傳統的汽車轉向系統是機械系統,汽車的轉向運動是由駕駛員操縱方向盤,通過轉向器和一系列的桿件傳遞到轉向車輪而實現的。
2.電液動力轉向系統可以分為兩大類:(1)電動液壓助力轉向系統EHPS。(2)電控液壓助力轉向ECHPS。
3.電動助力轉向系統。電動轉向系統EPS把一個機械的系統和一個電控的電動馬達結合在一起形成的一個動力轉向系統。根據助力位置不同分為三種形式:(1)轉向柱助力式。(2)輪助力式。(3)齒條助力式。
4.EPS提高了汽車的操縱性
(1)非助力裝置的輸入輸出特性
汽車轉向行駛時,駕駛員操縱轉向盤的作用力(亦稱操舵力)克服的主要阻力有:車輪與地面的摩擦(滾動和滑動);主銷后傾角與主銷內傾角所形成的回正力矩;轉向傳動系統中存在的各種類型的摩擦力和力矩。
(2)助力裝置的理想助力特性
裝有助力裝置的系統,應盡可能的不悖于駕駛員原有的駕駛習慣,這樣駕駛員才能在轉向時得心應手。
5.EPS提高了汽車的穩定性能
EPS系統的汽車和普通轉向系統的汽車相比,前者的橫擺角速度穩態增益也就是所說的轉向靈敏度,反應時間等要小于后者。
6.改善駕駛員的路感
汽車在不同的行駛速度時,在相同的轉向角情況下,由于電機提供的助力值大小不同,使轉向盤力的大小發生變化,駕駛員不但感到轉向輕便,同時又能充分感受到路面的信息。
參考文獻:
[1]范迪彬等.汽車構造.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
[2]郭順生等.汽車電動動力的轉向的發展與研究.北京汽車.
[3]馮櫻等.電子控制式電動助力動力轉向系統的控制.汽車研究與開發.
[4]肖生發等.電子控制式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的開發前景.汽車科技.
“會計專業英語”課程是會計學的一門專業課,主要是幫助會計專業的學生提高閱讀會計英文文獻、了解中外會計差異和使用英語處理常規會計業務的能力?!敖虒W”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一種人類特有的人才培養活動。因此,針對現階段我國會計專業英語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應從兩個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
1.教師方面
①教學目標不確定,根據對湖南省內各高校會計專業課程設置調研發現,“會計專業英語”課程已成為會計專業的一門專業課,但由于各高校的學生對自身學習的要求和對未來職業規劃的不同,不同的高校會把“會計專業英語”課程分別設置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因此,在制定“會計專業英語”教學目標時會不一致。一種觀點認為,“會計專業英語”就是大學基礎英語的一種簡單延伸,因此,該課程應仍以“英語”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而對其會計專業內容只是一帶而過,在學習中主要學習對會計專業詞匯及句子的簡單翻譯;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會計專業英語”應該注重“會計”,英語只是作為一種語言進行交流,因此,該課程應該主要講的是會計專業內容,重點是讓學生了解國際會計,如國際會計準則、國外常規會計賬務處理和國外財務報表分析等,課堂上講解則以中文為主、英語為輔。這兩種不同觀點的存在,導致了會計專業英語課程無法有統一規范的教學目標、課程定位和高質量的教學大綱,從而無法有權威的教材,影響教學效果。②教學方法單一,很多高校的會計專業英語課堂上常見的教學模式就是“翻譯+詞匯學習”,與大學基礎英語教學模式一樣?!皶媽I英語”課堂上往往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對課本進行逐字逐句地進行精講,大量的課堂時間側重于對語法的講解和對課文內容的翻譯。因此,教與學常常呈現出一個“口頭授予”的過程,無案例分析,無團隊討論,學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很少,其主體性難以發揮,各種現代多媒體教學方法在課堂上沒有得到恰當的應用,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不好。③師資隊伍不強,會計專業英語課程由“誰”來講授,一直是該門課程面臨的最現實的問題。高校普遍認為,“會計專業英語”課程教學應該由既具備豐富的會計專業知識又能夠熟練地運用英語的教師擔任。但從高校的調研現狀來看,會計專業的老師上課,英語基本功欠缺,教授過程就是把課文翻譯一遍,詞匯中文解釋一遍;英語專業的老師上課,其會計專業知識也欠缺,由于會計學有很強的專業性,英語教師教會計專業英語時往往會顯得詞不達意,無法正確理解和表述會計分錄、會計報表等專業術語和專業知識。因此,無論哪一種現象,會計專業英語教學效果都未能達到預期目標。
2.學生方面
經過調研發現,在本科院校中,許多會計類專業的學生對會計專業英語課并不重視,有學生認為,會計專業英語就是“會計+英語”,簡單地把會計科目由中文變英文;也有學生認為,自己畢業后根本不會有機會用到會計專業英語,因此他們認為會計專業英語這門課程實際用處不大;更有同學為了畢業,只注重四六級的英語學習,完全認為會計專業英語課程不必開設。因此,由于學生本身的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對該課程不夠重視,從而導致本課程的教學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ESP理念下的會計專業英語教學改革思考
引入ESP理念到“會計專業英語”教學中,能使學生的知識結構更加優化,能讓學生在大學學習中最大限度地獲取未來工作所需的能力和知識。因此,針對目前會計專業英語課程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對會計專業英語教學進行改革勢在必行。
1.明確教學目標
語言學家Strevens提出,專門用途英語(ESP)是根據學習者的特別要求而設計的課程,因此,課程內容必須要與通用英語有所區別,是為了某些特定的學科、職業而設計?;趯iT用途英語的特點,會計專業英語教學目標應培養學生了解國際會計準則、掌握國際會計理論、處理涉外會計實務的能力,從而構建起“會計”知識與“英語”語言之間的橋梁。因此,會計專業英語應是為使會計專業學生掌握西方會計的專業知識,加強英語語言與會計專業之間的整體聯系,從而能夠在英語中體會和理解會計,在會計中學習掌握英語,達到能夠熟練閱讀英文會計文獻和使用英語處理會計工作的目的而開設的一門課程。
2.教學方法多樣化
基于人們開始強調學習者個人的需求和興趣,良好的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方法對于學習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引入ESP教學理念的會計專業英語教學改革需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一方面,會計專業英語課程由于會計專業的特殊性,教學方法還是需以講授法為主,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課堂上對一些高難度的專業詞匯及句子予以解釋和翻譯。同時,每堂課開始時,老師設計好問題進行上次課的復習提問,從而促使學生進行課后復習工作,達到學生熟悉記住會計專業術語的英語表達和了解國外會計理論及實務的目標,使學生能認真對待會計專業英語課程。另一方面,采用討論法和任務驅動法加以輔助教學,如在一學期的授課中,應至少安排一次全英文的案例討論,要求學生查找最新的會計專業的英文文獻進行團隊分析討論,然后,由各團隊選出代表在課堂上進行該案例的英文分析總結,從而使學生處于學習的主動地位,增強他們的積極性和求知欲,同時也可促使學生了解最新的會計專業領域研究動態,以及了解國內外會計處理差異,增強課程的實用性,達到ESP教學目的。
3.提高教師水平
教學效果的好壞與教師的授課水平有直接的關系,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是ESP教學理念實施的保障。作為會計專業英語課程的主講教師,他們必須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了解國內外會計理論與實務處理的異同,同時,又能流利地使用英語。經過對師資現狀調研發現,會計專業的老師上“會計專業英語”課程的比例居多,因此,加強會計老師的英語培訓是改善會計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效果的主要途徑。一方面,利用假期讓英語基礎較好的會計專業青年教師到國內外知名的大學進行針對性英語強化培訓,主要學習國外會計理論與實務,以及了解會計方面的最新研究趨勢;另一方面,可以直接聘請外教,同時配備本校的會計專業老師進行跟班聽課,這樣,對本校的會計專業老師而言,既可提高專業英語水平,也可學習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學方法,開拓視野。隨著CPA(注冊會計師)考試中的專門英語測試考試的增加,以及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考試在我國的不斷擴展,高端領域對會計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為了適應未來工作需要,會計專業的學生應該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更加重視專業英語的學習。
三、結語
關鍵詞:墻體保溫EPS施工 管理
我國建筑節能工作正由北方采暖地區向南方夏熱冬冷和夏熱冬暖地區推進,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遲早會要提上日程,墻體保溫必然是建筑節能改造的一項基本措施,其優越性也越來越被各方面所認識和接受。因此,在最近幾年,墻體保溫工程將會持續不斷地增加 ,日益成為一項最基本的保溫隔熱技術。
墻體保溫是指采用一定的固定方式(粘結、機械錨固、粘貼+機械錨固、噴涂、澆注等),把導熱系數較低(保溫隔熱效果較好)的絕熱材料與建筑物墻體固定一體,增加墻體的平均熱阻值,從而達到保溫或隔熱效果的一種工程做法。根據保溫形式可以分為:外墻內保溫,外墻夾心保溫、外墻外保溫、自保溫等。由于廈門的氣候特征,區域特性,現行的保溫方式主要以膨脹聚苯板EPS保溫系統、無機?;⒅橥鈮缺叵到y及砂加氣混凝土砌塊自保溫系統。
外墻外保溫技術就是在建筑物基層墻體的外側設置保溫層,在保溫層外面做裝飾層,被業內形象地稱為“穿棉襖”。外墻保溫技術節能效果明顯,能夠有效地減少室內的熱損失和冷損失;可以減薄墻體厚度和減輕墻體的重量,從而增大房屋的使用面積;能夠增加室內環境的舒適度,并能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不過外墻外保溫技術仍有不成熟的地方,比如施工困難和成本比較高、遇到惡劣天氣容易脫落、滲漏,且不易貼瓷磚和掛大理石等缺陷,因此目前更適合多層、小高層、刷涂料的高層建筑。在本篇中,我主要以某工程為例介紹外墻外保溫中EPS保溫板的施工工藝。
EPS板保溫系統是指保溫隔熱層為聚苯板(EPS),采用專用膠粘劑粘結于基層墻體,必要時輔以錨栓固定于基層,并以專用抗裂抹面砂漿復合耐堿玻纖網格布(貼面磚時用專用鍍鋅電焊網)作增強防護層,飾面為與保溫系統相容的涂料(或匹配的粘結劑、勾縫粉貼面磚)構成的外墻保溫系統。
1、工程概況
某建筑工程,總建筑面積19.8萬平方米,本工程為通過福建建設部高級住宅預審項目。本項目中保溫工程為20厚EPS外保溫,工程量4317.12。
1.1 墻體保溫設計要求
其節能設計總要求為50%,其中墻體保溫結構做法為:
⑴ 墻體
⑵ 水泥砂漿找平層
⑶ 粘結層
⑷ 20厚EPS保溫層
⑸ 3-5 厚抗裂抹面砂漿保護層(壓入耐堿玻纖網格布一層)
⑹ 外墻裝飾涂料
2、節能施工管理和驗收
2.1材料計劃及工具準備
1)材料準備
2.2施工階段管理
施工工序依次為:基面處理粘結層EPS保溫層抗裂抹面層飾面層
1) 基面處理的施工要求
A. 施工環境、基底及使用的材料的溫度不應低于+5℃。
B. 不應在大風環境中或溫度高于25℃時陽光直射的墻面上施工,以避免材料“結皮”而影響施工質量。
C. 應避免尚未硬化的材料受到雨水的沖刷,必要時應對新施工的墻面加以保護。
D. 墻體的濕度不應高于其與環境的平衡濕度,如有必要,應鉆孔測試墻體內部的濕度。
E. 墻體表面不得有污跡、灰塵、油污或脂肪類物質等妨礙粘結的附著物。凸起、空鼓和疏松部位應剔除并找平。找平層應與墻體粘結牢固,不得有脫層、空鼓、裂縫,層面不得有粉化、起皮、爆灰等現象。
F. 墻體應具有足夠的強度,特別是墻體表面應具有足夠的粘貼強度(≥0.40Mpa)。
G. 內墻抹灰、混凝土或水泥漿地坪在外保溫系統施工之前完成,并已干燥硬化。
H. 門窗、室外(門窗的)卷簾,特別是水平設置的蓋板(如窗臺板,女兒墻蓋頂板),必須在外保溫體系施工之前安裝完畢。
I. 外墻面設置的通風口的護欄、固定管道的管卡、空調等用的支架也應預先安裝完畢。
J. 所有水平方向的構件(如挑檐、窗臺板、女兒墻蓋頂板、固定外墻面構件用的支架等)都需預留外保溫體系所需的施工厚度,并做必要的滴水處理(參見細部節點構造圖)或防銹處理。
備注:為確保粘貼質量,墻面平整度應≤4/2m。
如果墻面平整度>±4mm/2m,則必須采用CN700找平砂漿進行基面處理。
2) 施工工藝
A. 彈控制線:根據建筑立面設計和外墻外保溫技術要求,在墻面彈出外門窗水平、垂直控制線及伸縮逢線、裝飾縫線等。
B. 掛基準線:在建筑外墻大角(陰陽角)及其他必要處掛垂直基準鋼線,每個樓層適當位置掛水平線,用以控制聚苯板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C. 配制專用粘接劑:
a) 根據專用粘接劑的使用說明書提供的摻配比例配制,專人負責,嚴格計量,機械攪拌,確保攪拌均勻。
b) 拌和好的粘接劑在靜停5min后再攪拌方可使用。
c) 粘接劑必須隨拌隨用,拌和好的粘接劑應保證在1h內用完。
D. 預粘翻包網格布:凡在聚苯板側邊外露處(如伸縮縫、門窗洞口處),都應做網格布翻包處理。
E. 粘貼聚苯板:
a) 外保溫用聚苯板標準尺寸為600mm×900mm、600mm×1200mm兩種,非標準尺寸或局部不規則處可現場裁切,但必須注意切口與板面垂直。
b) 陰陽角處必須相互錯茬搭接粘貼。
c) 門窗洞口四角不可出現直縫,必須用整塊聚苯板裁切出刀把狀,且小邊寬度≥200mm。
d) 粘貼方法采用點粘法,且必須保證粘接面積不小于30%。
e) 聚苯板抹完專用粘接劑后必須迅速粘貼到墻面上,避免粘接劑結皮而失去粘接性。
f) 粘貼聚苯板時應輕柔、均勻擠壓聚苯板,并用2m靠尺和拖線板檢查板面平整度和垂直度。粘貼時注意清除板邊溢出的粘接劑,使板與板間不留縫。
F. 安裝固定件:
a) 固定件安裝應至少在粘完板的24h后再進行。
b) 固定件長度為板厚+50mm。
c) 用電錘在聚苯板表面向內打孔,孔徑視固定件直徑而定,進墻深度不小于60mm,擰入固定件,釘頭和壓盤應略低于板面。
G. 板面打磨、找平:對板面接縫高低較大的區域用粗砂紙打磨找平,打磨時動作要輕,并以圓周運動打磨。
H. 配制聚合物砂漿:(方法及要求同配制專用粘接劑)。
I. 抹聚合物砂漿:聚合物砂漿分底層和面層兩次抹灰。
a) 在聚苯板面抹底層砂漿,厚度為2mm―2.5mm。同時將翻包網格布壓入砂漿中。門窗洞口的加強網格布也應隨即壓入砂漿中。
b) 貼網格布:將網格布緊繃后貼于底層抹面砂漿上,用抹子由中間向四周把網格布壓入砂漿的表層,要平整壓實,嚴禁網格布褶皺。網格布不得壓入過深,表面必須暴露在底層砂漿之外。網格布上下搭接寬度不小于80mm,左右搭接寬度不小于100mm。
c) 網格布粘貼完后,在表面抹一層0.5mm―1mm面層聚合物砂漿。
截面示意圖:
2.3 節能驗收
2.3.1主控項目
1) 所用材料和半成品、成品進場后,應做質量驗收,其品種、規格、性能必須符合設計和有關標準的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和檢測報告;檢查現場抽樣復驗報告,其項目按下表。
2) 保溫板與基層面必須粘結牢固,無松動和虛粘現象,粘結面積不小于90%。
檢驗方法:扒開保溫板觀察檢查和用手推拉檢查。
3) 安裝錨固件的墻面,錨固件數量、錨固位置和錨固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根據錨固件長度推算錨固深度。
4) 保溫層的厚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插針法和尺量檢查。
5) 抹面抗裂砂漿與保溫板必須粘結牢固,無脫層、空鼓。面層無起砂、裂縫等缺陷。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用小錘輕擊檢查。
2.3.2一般項目
1) 基層應干燥、堅實、平整,其平整度、垂直度允許偏差不大于5;界面劑應涂刷均勻。
檢驗方法:觀察;用2m靠尺和塞尺檢查。
2) 保溫板安裝應上下錯縫,各板間應擠緊拼嚴,拼縫平整,碰頭縫不得有膠粘劑。
檢驗方法:觀察;手摸檢查。
3) 外墻保溫板安裝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4) 玻纖網格布應鋪壓嚴實,不得有空鼓、褶皺、翹曲、外露等現象。搭接長度必須符合要求。加強部位的玻纖網格布做法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5) 抹面層和飾面層分項工程施工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10規定。
2.3.3工程質量驗收
1) 外墻外保溫工程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規定進行施工質量驗收。
2) 外保溫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和分項工程應按下表進行劃分。
3) 分項工程應以每500~1000劃分為一個檢驗批,不足500也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每個檢驗批每100應至少抽查一處,每處不得小于10。
4) 居住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應在施工單位自行檢查評定合格的基礎上,由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組織相關單位按檢驗批、分項工程、子分部工程驗收的順序進行。
5) 檢驗批的抽檢驗收應符合下列規定:
A. 主控項目應全部符合本規程的規定;
B. 一般項目應有80%及以上的抽檢處符合本規程的規定,且偏差值在允許偏差范圍內。
6) 分項工程質量驗收應符合下列規定:
A. 分項工程所含的檢驗批均符合質量合格的規定;
B. 分項工程所含的檢驗批的質量驗收記錄應完整。
7) 子分部工程質量驗收應符合下列規定:
A. 子分部工程所含的分項工程的質量均應驗收合格;
B. 質量控制資料應完整;
C. 觀感質量驗收應符合要求。
8) 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應分別在工程竣工報告、質量評估報告中有節能工程專項內容。
9) 居住建筑節能工程質量專項驗收與單位工程竣工驗收同時進行,驗收時應查驗下列文件和記錄:
A. 節能工程系統的設計文件、圖紙會審、設計變更和洽商記錄;
B. 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藝;
C. 外保溫系統的型式檢驗報告及其主要組成材料的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進場復檢報告和現山場驗收錄。
D. 施工技術交底,施工工藝記錄及施工質量檢驗記錄;
E. 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F. 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子分部工程質量驗收記錄;
G. 工程質量問題的處理方案和整改驗收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