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6 17:22:28
序論:在您撰寫抗浮設計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地下結構抗浮驗算
1)在地下結構施工階段,應根據施工期間的抗浮設計水位和抗力荷載進行抗浮驗算[3],特別應考慮暴雨的影響,采取可靠的降、排水措施,滿足抗浮穩定要求。
2)在地下結構使用階段,應根據設計基準期抗浮設防水位進行抗浮驗算。
3)抗浮驗算的公式??垢◎炈愠嘘P現行國家或行業規范規定外一般采用以下公式進行驗算。G/S≥K(1)式中:G為結構自重及其上作用的永久荷載標準值的總和,不包括活荷載;S為地下水對地下結構的浮力標準值;K為地下結構抗浮安全系數,一般取1.05。
常用的地下結構抗浮措施
當地下結構抗浮驗算不滿足公式(1)要求時,必需采取適當的抗浮措施,保證地下結構的安全。常用的方法有:加大結構自重法、利用頂蓋覆土、底板外挑、設置抗拔樁、布置抗浮錨桿、底板下釋放水浮力的方法。常用的抗浮措施一般設計與施工結合不是很緊密,安全可靠,但未考慮施工階段必要的一些措施,經濟性較兩者結合考慮要差,同時工期相對更長。
地下結構特殊方法抗浮工程案例
1)利用基礎基坑支護進行抗浮設計。地下結構的施工通常需要開挖較深的基坑,在無法放坡開挖的情況下,往往需要進行基坑支護?;又ёo常常采用擋土擋水結構,有樁基礎、有土釘墻;形成了很強的擋墻,通常作為施工階段一次性使用,將基坑支護結構與地下結構結合考慮,用作抗浮經濟效益十分可觀。廣東韶關某冶煉廠污水零排放工程關鍵項目,10m深的全廠雨水收集池,就是設計時考慮到施工過程必須采用嵌巖排樁基坑支護,利用在排樁中植入抗剪鋼筋,并利用嵌巖排樁基坑支護作為污水池側板外模,把抗剪鋼筋與側板澆為一體,通過抗浮驗算,完全滿足抗浮要求,節省了巨額的配重抗浮費用。工程已經投入使用6年,安全可靠。
2)利用施工過程形成的隔水層進行抗浮。在地下結構基坑回填方案和材料會直接影響地下結構的抗浮能力,尤其表現在以隔水層土質如粘性土和粉土為基礎底板持力層的地下結構,而且地下潛水位低于基礎底板。在地上室外墻與基坑側壁間采用三、七灰土等不透水材料進行回填,地表排水良好,而且在一定范圍內做好隔水層,地下室可不做抗浮設計。否則,同樣要考慮上層滯水浮力作用。江西德興某礦山的原料庫為地下結構,地上有鋼結構頂蓋,建設在半山腰上,原料庫的底板大大高于地下水位,并全部在挖方區。設計未考慮抗浮設計,施工過程中,在底板、側板施工完成后,施工方未按設計回填不透水材料,恰逢大雨,山上的雨水涌入施工場地,造成地板和側板開裂漏水。通過現場查勘分析,上層滯水浮力作用是破壞結構的主要原因,混凝土澆筑質量是次要原因。因此,采用在側板四周進行注水泥漿形成不透水層施工,地表一定范圍內進行硬化,并做截水溝進行處理,處理后效果良好。
3)利用底板下地基處理的毛石混凝土增加配重。建造在山區低洼地帶的地下水池,常常需要進行換土地基處理以獲得必要的承載力和控制不均勻沉降,進行抗浮設計時就可以利用回填毛石混凝土,在毛石混凝土底部設拉筋與水池鋼筋混凝土底邊拉結,使之成為水池結構的配重,同時取得地基處理和結構抗浮的雙重功能。該方案在江西省污水處理工程中采用,充分利用了當地山石資源,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加快了建設速度。
由于泵房尺寸較大,埋置深度較大,且上部荷載較小,當地下水位較高時,抗浮設計往往是設計控制因素之一。目前,工程中較常用的抗浮方式有:自重抗浮、配重抗浮、錨固抗浮、抗浮樁等??筛鶕嶋H情況同時采用一種或多種抗浮方式。
(1)自重抗浮
自重抗浮荷載計算時不包括設備重、使用荷載及安裝荷載。自重加大后,泵房體積也隨之加大,浮力相應增加。因此自重抗浮只能在不具備其他抗浮條件或自重加大不多即可滿足抗浮要求時采用。
(2)配重抗浮
配重抗浮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泵房埋于地下,常用的配重方法是在泵房底板外挑部分的填土,底板向外延伸會使支護范圍加大,且當泵房較深時,基坑回填壓實難度較大,不易滿足設計要求。也可在泵房頂板增加配重,但會加大結構承載量,對抗震不利。
(3)錨固抗浮
錨固抗浮是一種有效的技術手段,錨桿靈活布置、錨固效率高、適應性較廣,易于施工。在許多條件下優于自重抗浮和配重抗浮。由于抗浮錨桿的工作環境和受力特點,錨桿受拉后桿體周圍灌漿開裂,使桿體極易受地下水侵蝕,影響其耐久性。同時,抗浮錨桿與底板的節點可能成為防水的薄弱環節。
(4)抗浮樁
抗浮樁是一種主動抗浮設計,前期施工費用較高,但后期維護簡單,結構受力合理,不影響泵房的使用功能。當地下水位較高,泵房平面尺寸較大,基礎埋置較深時多采用此種抗浮方法。此外,工程中還有其他抗浮方法。例如通過改變結構形式,泵房池壁與土體的黏結抗剪力抗浮。實際工程中,應根據泵房的尺寸大小,水位高低,埋置深度選用合理的抗浮方式,以達到設計要求。
2抗滑移、抗傾覆驗算
當采用嵌固或錨固抗浮時,泵房周圍填土較深且土面大體一致時,可不做抗滑移、抗傾覆驗算。當泵房建造在軟弱土層上,有可能出現連同地基土一起滑動而失去穩定時,尚應采用圓弧滑動條分法進行整體穩定驗算。
3施工方法選擇
當泵房埋深較淺,地下水位較低,且土質較好時,可選擇開挖基坑。當泵房埋深較深,地下水位較高,且土質較差時,可選擇沉井施工?;娱_挖較為簡單,本文重點介紹沉井施工方法。沉井的施工方法對沉井的設計計算有著直接關系,應根據場地的地質條件結合施工條件決定。
(1)排水下沉
當地下水位不高,或是雖有地下水但沉井周邊的土層滲水性不強,涌入井內的水量不大且排水不困難時,可采用排水下沉法,此種方法施工費用較低,工期較短。
(2)不排水下沉
在下沉深度范圍內存在粉土、砂土或其他強透水層而排水下沉有可能造成流砂或補給水量很大而排水困難時,可采用不排水下沉。當沉井場地附近有已建建構筑物及其他設施,排水施工可能導致其沉降及傾斜而難以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防止時,也可采用不排水下沉。
(3)分次下沉
根據沉井的高度,地基承載力、施工條件和設計需要,沉井可沿高度方向一次澆筑下沉,或分段澆筑一次下沉,或分段澆筑分次下沉。
4結構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1)池壁厚度的選擇
當泵房較淺、采用開挖施工方法時,池壁厚度只要滿足受力要求、防水要求即可。當泵房較深,采用沉井施工時,應優先考慮沉井依靠自重克服土層的摩擦力下沉,因此,池壁要有適當的厚度。反之,當池體過重時,下沉系數過大或地基承載力不足時,應適當減小池壁厚度。當地下水位較高時,沉井必須滿足抗浮要求,因此依靠自重沉井的泵房各部分也要有適當的厚度。
(2)變形縫的設置
關鍵詞:構筑物抗浮設計
目前,在抗浮設計上,主要采用抗與放的方法。所謂抗,即是配重抗浮、錨固抗?。凰^放,即是降水抗浮和設觀察井抗浮。具體采用哪一種方法,尚應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而定,同時還應著重考慮對工程造價的影響。下面就各種抗浮方式進行探討并做經濟分析比較。
一.抗浮方式的探討:
1.配重抗?。盒⌒退匾话悴恍枰渲乜垢?,因其池壁相距
較近,再加上底板向外突出部分上部的土重和壁板與土的摩擦力(規范未計入以策安全),抗浮安全系數很容易滿足規范要求。
砼的缺點之一是自重大,但事物均有兩面性,抗浮時自重越大越有利。配重抗浮一般有三種方法,一是在底板上部設低等級砼壓重;二是設較厚的鋼筋砼底板;三是在底板下部設低等級砼掛重。一、二種方法的優點是簡單可靠,當構筑物的自身重度與浮力相差不大時,應盡量采用配重抗浮,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小,投產后亦沒有管理成本。但構筑物的自身重度與浮力相差較大時,本方法將會增加工程量使土建造價提高,原因是配重部分要扣除浮力,導致配重部分的厚度增大;較大的埋深也將增加挖方量和排水費用,同時也會增大基底壓力,引起較大的地基變形。如采用底板上設低等級砼壓重的方法,將會使壁板的計算長度H加大,而壁板根部的彎矩值與H是平方關系,這樣會使壁板根部的彎矩值增長較快,彎矩值較大時,板厚和配筋也會相應增大;如采用較厚的鋼筋砼底板的方法,其工程量與設低等級砼壓重相差不多,壁板的彎矩值雖小,但底板的鋼筋用量會有些許增加;如采用底板下設砼掛重的方法,壁板的彎矩值小,底板的鋼筋用量也不會增加,但底板和掛重部分砼須用鋼筋連接,施工比較麻煩,當地下水對鋼筋和砼具有侵蝕性時,設砼掛重的方法須謹慎。
2.錨固抗浮:錨固抗浮一般有兩種方法:
a)錨桿:錨桿是在底板和其下土層之間的拉桿,當底板下有堅硬土層且深度不大時,設錨桿不失為一種即簡便又經濟的方法;近年來,在飽和軟粘土地基中,也有采用土錨技術的,也有采用短錨加擴大頭技術的。錨桿的直徑一般為150~180mm。錨桿抗浮有三個問題需要注意,一是受力問題,當構筑物內無水時,錨桿處于受拉狀態,當構筑物滿水時,錨桿又處于受壓狀態,錨桿的底端類似于樁端,錨桿在反復拉壓狀態下的工作性能有待進一步的實驗研究;二是施工問題,錨桿的施工需有專門的機械,施工前要進行試驗,同時,較細的錨桿在施工時有一定的難度,如何控制鋼筋偏移,如何使灌漿飽滿、如何避免斷桿等都是施工難題,尤其是錨桿較長時,不如配重抗浮來得簡便。三是適用性,當地下水對鋼筋有侵蝕性時,細錨桿的耐久性問題不易解決,這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適用性。
b)抗拔樁:抗拔樁利用樁側摩阻力和自身重度來抵抗浮力,樁型可采用灌注樁或預制樁,樁徑一般為400mm,也可采用方樁,樁距和樁長應通過計算確定,樁距不宜過大,否則會增加底板厚度,樁端最好能伸入相對較硬的土層??拱螛兑灿欣瓑菏芰栴},但其施工較簡單,耐久性亦比錨桿容易得到保證。
3.降水抗浮:這是抗浮設計的另一條思路,即不硬抗,而采用放的方法。具體做法是在構筑物底板下設反濾層,在構筑物周圍設降水井,降水井和反濾層間用盲溝相連,當構筑物因檢修設備而需要放空時,可在降水井內抽水使地下水位降至底板下,從而保證構筑物的穩定。降水抗浮的關鍵問題是反濾層的設計,當土的顆粒較細時,應采取可靠措施防止土粒隨地下水的漲落而進入反濾層,引起反濾層堵塞而失去作用。降水抗浮的優點是工程造價低,因采取了抗浮措施,構筑物的設計可按無地下水時考慮。當地下水位很高且地基土較軟時,采取降水抗浮措施可大大降低工程造價。但降水抗浮也有其缺點,第一是可靠性,雖然構筑物在設計使用年限內放空檢修的時間很短,但每年也有一二次,如反濾層被堵塞,則水位很難降至底板以下;第二,如果遇到非正常排空,將會發生構筑物上浮事故。當然,在排水工程中,可采取適當的措施,在非正常排空時使地下水自動進入構筑物內,提高構筑物的可靠度。
4.觀察井抗?。汉徒邓垢∠嗨?,只是不設反濾層,利用地
下水的漲落安排構筑物放空檢修的時間。方法也很簡單,在構筑物周圍設若干觀察井,井內標示可放空檢修的臨界水位線,如在一個時期內地下水位低于臨界水位,則可放空檢修。應該講,在地下水位漲落差較大的地區采用本方法,是所有抗浮方法中土建工程造價最低的。其缺點是檢修時間不靈活,且有一定的管理成本,非正常排空亦有可能發生上浮事故。
二.經濟分析比較:
例:某排水工程終沉池,內徑40m,池凈高5m,地下水位距池底板頂3.0m??垢》椒ǚ謩e為:1.配重抗?。ㄔO較厚的鋼筋砼底板);2.抗拔樁抗??;3.降水抗??;4.設觀察井抗浮。其工程量分別為:
1.配重抗?。?/p>
挖土方:2508m3;3.86×2508=9681元
素砼墊層C10:134m3;145×134=19430
鋼筋砼底板C25:2904m3;460×2904=1335840
預應力砼池壁C40:190m3;899×190+40000=210810
2.抗拔樁抗?。?/p>
挖土方:200m3;3.86×200=772
直徑400mm沉管灌注樁,長12m:150根;548×1.51×150=123892
素砼墊層C10:134m3;145×134=19430
鋼筋砼底板C25:594m3;460×594=273240
預應力砼池壁C40:190m3;899×190+40000=210810
3.降水抗浮:
挖土方:200m3;3.86×200=772
素砼墊層C10:134m3;145×134=19430
鋼筋砼底板C25:413m3;501×413=206913
預應力砼池壁C40:190m3;899×190+40000=210810
反濾層:726m3;59.5×726=43197
降水井:4座;1521×4=6084
4.設觀察井抗?。?/p>
素砼墊層C10:134m3;145×134=19430
鋼筋砼底板C25:413m3;558×413=230454
預應力砼池壁C40:190m3;899×190+40000=210810
觀察井:3座;1521×3=4563
其土建工程造價(直接費)分別為:
1.配重抗浮:1575761元
2.抗拔樁抗?。?28144元
3.降水抗?。?87206元
4.設觀察井抗?。?65257元
康復醫療與臨床醫療日益相互滲透。實踐證明,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康復醫療的早期或適時介入能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并顯著減少后遺癥;另一方面,各類接受康復醫療的患者也離不開相應臨床醫療的有力支持。因此,近年來臨床醫療與康復醫療相互滲透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康復設施設計理念越來越受到重視。
二、康復醫療階段的劃分
在上述背景下,為了對不同病情的患者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康復醫療服務,從而達到改善康復效果和控制治療成本的目的,當前一些發達國家已普遍將康復醫療劃分為急性期、恢復期及維持期三個階段。急性期康復主要面向急性病患者、手術后患者以及在災害或事故中受傷人員。實踐證明,在臨床治療的初期即適時介入急性期康復,不僅能提高康復效果及安全度、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減少后遺癥及醫療事故,而且能顯著縮短住院期間從而削減醫療費用。對于運動器官、腦血管、心血管等疾病,若在急性期治療過程中或手術后及時開展急性期康復訓練,還可以有效預防肌肉萎縮、關節僵硬等廢用綜合癥?;謴推诳祻椭饕嫦虿∏榉€定的恢復期患者,旨在通過恢復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促進他們早日回歸家庭與社會。維持期康復也稱生活期康復,主要面向居家或居住在各類養老及療養設施中的老人及慢性病患者。通過各類訪問康復設施或通院康復設施(通常在社區內設置)來提供各種形式的在宅或通院康復醫療服務,旨在維持他們的身心機能與生活能力。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康復醫療界近幾年也認識到了明確劃分康復治療階段的重要性。例如,在腦卒中的康復醫療中已率先成功實施了“三級康復”的模式,[1]大致分別對應于急性期、恢復期及維持期三個階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梢灶A見,該模式今后將會在中國的康復醫療中得到進一步推廣??祻歪t療領域不同治療階段的特點無疑對各類康復設施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建筑設計的視點,康復設施不僅具有醫院建筑的基本特征,更因其治療對象、目標、方式方法的特殊性(表1),使得其建筑設計難以套用一般醫院的做法。同時,考慮到不同疾病、不同治療階段的康復治療所需的空間與環境相差極大,建筑師必須對病區與康復治療室進行有針對性的處理。而中國現有的康復設施普遍存在著建設標準過低、??铺厣幻黠@、平面布局方式單一等問題,難以滿足上述要求。為此,本文通過對國外康復設施的案例分析來探討基于治療階段的康復設施的設計理念與方法。
三、案例分析
現代康復醫學起源于西歐和北美,在20世紀80年代后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相較而言,當前美國在急性期康復領域處于領先地位,而日本則在恢復期及維持期康復領域頗具特色。因此,本文重點介紹和分析美國的急性期康復設施以及日本的恢復期與維持期康復設施案例。
1.急性期康復設施
通常急性期康復訓練宜在綜合醫院的骨科、神經科、心血管科等病區展開。急性期康復訓練初期要保持患者手足的正確位置并借助于設備或人力使之被動運動;待患者病情穩定后,宜在病室內進行坐姿訓練與吞咽訓練;如果患者已可離床,則可在病室內或病區走廊等適當的場所展開行走及ADL訓練。因此急性期康復要求病室要有足夠的空間。為滿足患者從重癥監護至急性期康復的各層次醫護需求,美國在1998年提出了AcuityAdaptableRoom(即急性期適應病室,簡稱AAR)。如圖2所示,AAR采用單人病室,面積通常在30m2以上,病室內劃分為臨床區、患者區、家屬區、衛生間等區域,設計要點包括:臨床區內設置各種急性期治療設備,患者區內設置病床,家屬區內設置沙發;病床的位置便于醫護人員及家屬觀察,其周邊預留足夠的空間以便使用急性期康復設備,對患者進行搶救時,可將病床推至房間中央,使其四周臨空以獲得足夠的作業空間;衛生間便于患者、家屬及醫護人員抵達,且有足夠的面積展開ADL訓練,為方便使用,洗面池與坐便器分設在衛生間入口兩側;病室外的走廊內設置分散式護理站及物品供應站,以便醫護人員展開醫護作業,走廊應有足夠的寬度來展開行走訓練(圖3)。[2]目前中國醫院的病室以多床室為主,床均建筑面積一般不足10m2,因此難以套用美國AAR的標準。為此,筆者提出了符合當前國情的可展開急性期康復訓練的病室(圖4),該病室的基本要求包括:多床病室的床均使用面積(不含衛生間)不宜小于10.8m2;病床的一側宜留出1.5m以上的距離,以便患者在護理人員協助下換乘輪椅;為方便輪椅患者,病室內還應設置帶扶手的薄型洗面池。除病區外,急性期康復訓練室也必須滿足相應的要求。以位于美國德克薩斯州的美國國家軍隊康復中心為例,該中心的康復訓練室集成了假肢、機器人以及虛擬現實等領域的先進技術,可為截肢和燒傷士兵提供各類急性期康復訓練。除作業療法、運動療法、假肢矯形等常規康復訓練設備外,該康復中心還擁有300°進入式虛擬現實與步態分析儀等先進設備,以及室內沖浪、室內高架田徑跑道、攀巖墻與障礙模擬等訓練場地(圖5)。
2.恢復期康復設施
急性期患者的病情穩定后將進入恢復期康復階段?;謴推诳祻驮O施的設計應提供能夠模擬家庭生活的治療環境以促使患者早日回歸社會,并有助于提高患者參與康復訓練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同時,由于患者ADL不斷改善且活動范圍不斷擴大,須確保患者安全。位于日本東京都澀谷區的初臺康復醫院,主要為結束了急性期治療的腦梗塞及腦溢血患者提供恢復期康復訓練。該醫院為地上8層、地下2層,總建筑面積為1.3萬m2,病床數為173床。醫技部設在醫院一層,二層為門診部及康復部,三層以上為住院部。2012年,該醫院的住院患者約600人次,平均住院時間為98天(患者入住該醫院前,在急性期醫院的平均住院時間為36天),回歸家庭率達79%;此外,在該醫院接受通院康復訓練的患者超過了1100人次,醫院還為600人次左右的居家患者提供了上門康復訓練服務。[3]通常恢復期康復醫院的門診量較少,醫技部中也僅設用于康復診斷的設備,康復部占據核心地位。以初臺康復醫院為例(圖6),門診部和醫技部的面積分別只占總建筑面積的3.40%與2.69%;而康復部的建筑面積占總建筑面積的12.58%,由物理療法區(圖7)、作業療法區(圖8)、木工間、水療間、ADL訓練室以及言語療法室構成;住院部由若干康復病區組成,占總建筑面積的66.18%,既是康復患者的生活場所,也是展開洗漱、如廁等日常生活訓練的場所,因而床均病區面積大于一般醫院。[3]為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減少臥床不起情況發生,并幫助患者順利回歸家庭,初臺康復醫院的病區設計還具有下列特色:護士站采用了開放式設計(圖9),可方便輪椅患者與護士交流;病室內設置書桌,供患者在住院期間進行自己的興趣活動;每個病區設3個活動室及2個浴室,確?;颊呖沙浞终归_各項康復訓練;每個病區均設備餐間,可模擬赴餐廳就餐場景。為幫助患者盡快融入正常的社會生活,醫院一層的休息廳中還設有咖啡屋和小商店等公共空間(圖10)。
3.維持期康復設施
維持期康復設施的設計要點包括:借助通院及訪問康復訓練的方式,維持患者殘存的身體機能;與社區周邊的醫療、保健及福祉設施或組織展開有效的協作,維持并促進患者正常的社會生活。通院康復設施(圖11)主要面向居家患者提供康復訓練及專業的康復指導,主要職能包括進行患者的身體機能評定、為患者制定有針對性的康復訓練方案、提供以運動療法和日常生活訓練為主的康復訓練。訪問康復訓練主要面向一時難以適應居家生活的退院患者,通過專業人員的上門指導,可以幫助患者進行有效的居家康復訓練從而增進他們的居家生活能力。為充分利用當地的社會資源,日本的維持期康復設施多與康復醫院或老年設施結合設置。以位于日本福岡縣北九州市的南小倉社區康復中心為例,該中心與當地的小倉康復醫院和伸壽苑老年護理院共同組成了一個彼此相對獨立又相互協作的社區康復設施群(圖12),通過通院、訪問等康復訓練方式來維持患者的身體機能與社會生活。此外,該設施群還與社區內的診所、介護保險事業所、當地社團保持著密切的聯系與充分的協作。
結語
1內部績效管理中的實際問題及“標準工作當量”的提出
在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內部,如何衡量不同崗位人員因工作量組合不同所致差異的績效問題,已成為現代管理者的關注重點。例如,2名全科醫師1月份均提供1500人次的服務,全科醫生A提供了1300人次的診療服務、200人次高血壓病人的隨訪;全科醫生B提供了200人次的診療、600人次的規劃內疫苗預防接種、600人次的兒童保健體檢、100人次的生產訪視。這2名醫生誰的績效更高,以及如何評價,這需要采用一種“統一的工作量衡量標準”進行轉換,并直觀地衡量不同崗位、不同中心之間的服務量。為此,本研究在完成社區公共衛生項目的運行成本研究后,對社區公共衛生項目、社區基本醫療和管理共84個工作量進行了成本測算研究,并建立了以“標準工作當量”為參照單位,把84種工作量轉換成以統一的工作量衡量單位進行內部績效管理。
2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內部績效管理的建立
2.1崗位的設置及崗位人數的計算
2.1.1全科醫學服務理念與崗位設置的關系真正意義
上的全科醫師是“以家庭為單位,面向個人,以人的健康為中心、提供健康管理”為醫學服務理念的,即:從服務項目來看,全科醫師對于固定或已建立服務關系的居民不但要提供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同時還要提供預防保健等健康管理服務、??萍膊〉霓D診負責等工作項目,是一種“綜合(多項目)、連續的管理”服務(一個人從胎兒期到老年),而不是既往那種“一個醫生只提供一個項目”的“專科化服務模式”。因此,可以采用兩種模式設置崗位:①如果基于“綜合、連續”的服務理念,在崗位設置上,可以采用“服務流程”為主來設置崗位,如前臺服務、全科服務門診、護理及輔助部分。②如果采用“專科化服務”,則在“全科服務門診”中,就應該按??葡盗蟹殖鋈漆t療門診、預防接種門診、兒童保健門診、婦女保健門診等多??品枕椖縼碓O置崗位。
2.2.2崗位人數的計算
①崗位人數=崗位負荷量÷每位工作人員每年所能完成的工作負荷量。其中“崗位負荷量”為“該崗位預計年總服務人次”。對于疾病診療,需要考慮“兩周發病率”、居民就醫習慣、政策引導、社區醫療資源等因素;而對于公共衛生項目而言,需要考慮社區人口結構特點、社區主要健康問題、公共衛生目標(特別是公共衛生的強制性要求)等因素,進行綜合計算。②每工作人員每年所能完成的工作負荷量=1名崗位人員1年中的工作時間÷單人次服務時間。按照目前相關勞動要求及實際情況,1名工作人員1年平均上班時間為226.41d(除法定節假日、法定休息日后的工作時間),即1181.26h、108675.45min(每天法定上班7h)。以“社區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項目”的流程崗位為例,得出運行成本結果顯示,每提供1次“社區常見病多發病診治(不含門診治療部分)”的單位時間為20.05min,即1名全科醫生1年能提供8314人次的服務,同時還需要考慮全科醫師參加工作會議、培訓、學術活動的時間,根據相關強制性培訓要求,以及實際工作情況,這部分任務占用了全科醫師18.65%的比例,即在工作日內,只有81.35%的時間用于提供服務,即:每名全科醫生1年能提供7170人次的服務(見表1)。因此根據此數據,結合居民的“社區常見病多發病兩周發病率”以及“就醫習慣流向”,就可計算出崗位人數。見表2。③全科醫療門診醫生配備數=服務人口×社區常見病兩周發病率×26.07×每次患病平均就診次數×居民到社區的就醫習慣流向比例÷7170。④公共衛生崗位人數=為達到公共衛生設定目標所需要的服務量÷11620.25。社區公共衛生服務是與人群結構、社區人群健康水平、所需要達到的目標相關,往往是強制性要求(如婦幼保健的覆蓋率、預防接種完成率、慢性病管理率等),這些往往與人群結構及健康水平有關。
3崗位人員工作目標的設置與計算
崗位人員的工作目標設置必須以醫療安全和符合醫療服務規范為前提,以完成社區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任務、促進工作人員提高效率、鼓勵多勞多得、建立公平績效管理機制為目標。
3.1工作目標的設置
按“基本管理目標”、“工作數量目標”、“工作質量目標”、“科研帶教工作目標”等4大類進行設置。3.1.1一般基本管理目標的設置即遵從法律及相關規范、醫德醫風、考勤、機構整體管理目標的分擔,往往采用“一票否決”和“分級設定”(如違反1次、2次、3次等)按等級設置,也往往采用“每月考核”和“年度綜合”考核目標的達標情況。3.1.2工作數量目標的設定與計算由于“工作數量目標”與“工作質量目標”在一定程度上往往存在矛盾,即當工作數量超過一定額度后,工作質量就會隨著工作數量的上升而下降,就會導致醫療安全問題的發生概率上升和服務質量下降,因此,在工作數量的設定上,必須要有科學的依據。公式為:1名醫生的年度工作數量目標(平均)=該崗位的年度目標÷從事該崗位項目的醫生數。3.1.3“封頂線”與“基本線”的設定工作數量目標采用“標準工作當量”為單位,當“1名醫生的年度工作數量目標(平均)”>13944個標準工作當量時,說明人員的配備設置不足,需要增加人員,否則將出現服務質量下降;反之,當“1名醫生的年度工作數量目標”<9296個標準工作當量時,說明人員配備過剩,效率下降。因此,我們以“13944個標準工作當量”作為“封頂線”,超過此線部分按此額計算績效(即超出部分不再獎勵);以“9296個標準工作當量”作為“崗位最低業務要求量”(即“基本線”),實際業務量低于此線的則按“實際完成比例”發放基本工資,而績效工資則是參照“基本線”與“封頂線”之間部分進行計算,同時根據工作質量等級計算“有效服務量”,以此作為績效工資的參照,具體計算公式及方法見本文第4部分。3.1.4年目標與每月目標的設定由于機構內部的績效考核往往是“以月為單位”和“年終綜合”的方式,1年的工作數量目標需要在每月中進行分攤,而醫療衛生服務受人文習俗、季節性影響較明顯(如春節、季節轉換等),所以在設置“年度總目標”后,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目標進行分攤,我們根據近3年來深圳市社區健康服務中心服務量在每月的變化情況,制定了“每月分攤目標額度表”。見表3。另外,由于需要考慮職稱及崗位特點,對不同職稱人員給予一定的目標調整。
3.2工作質量目標的設定
每月的“工作質量目標”與年度的質量目標一致,或為了保證工作目標的完成,往往把總體目標略為調高(1%~5%之間)。
3.3科研帶教工作的目標設置
科研帶教目標根據實際需要以及職稱要求進行設置,往往把這部分目標設為“附加獎勵項目”或者獨立的考核項目,但列入常規目標有利于強化科研和教學任務的工作。
4崗位的績效考核
4.1采用“標準工作當量”設置目標工作及目標等級
包括基本工作量目標線、獎勵目標線、限制線。①基本工作量目標是指在正常情況下必須完成的工作目標,數量指標一般按:11620標準工作當量×崗位調控系數,當月目標=年目標×當月分攤比例(見表3);②獎勵目標線是指在完成基本目標后,提倡多勞多得和主動奉獻,一般獎勵目標線設置在:11621~13944個標準工作當量之間(即基本目標值的1.0以上、1.2以下);③限制線是指為了避免工作人員為了單方面追求效率和數量,或為了達到單方面經濟利益而出現的以犧牲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或因過度追求利益而犧牲個人休息時間,而導致服務質量下降的情況,一般限制線設置在13944個標準工作當量,超過此線者,不作獎勵并以13944個標準當量計算,同時設置“加重處罰條件”,如:因片面追求效率而出現醫療差錯或責任事故的,高于同條件下的正常處罰額度。
4.2根據情況設置“管理調控系數”
對于存在操作難度大,或比較薄弱,或本年度需要強化的項目,可以在“標準工作當量”計算的基本上,乘以“管理調控系數”(>1.0),如在夏天進行“產后訪視”,原來為2.7183個“標準工作當量”,為了平衡此項工作,可以通過“管理調控系數”設置到2.0,即:調整后,每人次產后訪視為5.4366個“標準工作當量”。同理,對于需要弱化的項目,可以設以<1.0的系數進行調控。
4.3設置績效分配標準
根據項目成本、補助經費的分配以及績效工資分配額度,設置合理的績效分配標準。每個“標準工作當量”值=項目經費÷項目工作目標數量×可分配系數??煞峙湎禂狄话惚A?0%~15%的比例作為管理或機動分配預留,即在0.85~0.90之間,或根據實際情況設置,這部分預留,一是可以作為法定休假人員休假期間的平均獎勵,二是可作為年終獎勵。
4.4進行每個崗位的績效評價
4.4.1數量績效把每個崗位的現有工作量按“標準工作當量”進行轉換,可以直觀進行對比。4.4.2質量評價在項目的評價指標上設“重點指標”、“一票否決指標”、“等級評價指標”,對于指標的評價分別以“優秀”、“優良”、“達標”、“基本達標”、“不達標”(同時對于不達標者分ABCDE5級)、“一票否決”共10個級別并設置具體的等級評估細則,分別設以不同的質量系數:優秀1.2、優良1.1、達標1.0、基本達標0.8、不達標A級0.7、不達標B級0.6、不達標C級0.5、不達標D級0.4、不達標E級0.1~0.3、一票否決0。4.4.3綜合績效評價①已經達到基本工作量目標者:工作數量(標準當量數)×工作項目質量評價系數(0~1.2);②未到基本工作量目標:工作數量(標準當量數)×工作完成度×工作項目質量評價系數(0~1.2);③法定休假期間,根據每月的預留額度給予績效工資,一般給予平均值。4.5一人多崗位的績效管理對于一人兼職多個崗位,多數是采用“調整總體目標”或“崗位補助”的辦法,例如“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采用不同崗位設置不同目標,并分別給予相應的基本工資,若能夠完成所兼任的多個崗位的目標,那么基本工資采用疊加,績效工資與其他崗位一樣則采用工作量計算,如醫學部部長(純管理崗位)2.5萬元/月、全科醫師(純技術服務崗位)3.8萬元/月,若一名全科醫師既能夠完成純管理崗位的目標,又能完成全科醫師的目標,則其基本工資是6.3萬元/月。5人員績效與績效待遇計算人員績效待遇通過以下方式進行計算:“基本線”、“激勵線”和“封頂線”,其作用見圖1。①某人員的年待遇=∑(每月待遇)+年終獎勵;②某人員每月待遇=崗位月基本工資+月績效工資+W(W為其他法定待遇的固定項目);③某人員的年終獎勵=(績效工資預留余額+撥款獎勵額+其他獎勵項)÷機構人數×該人員全年完成目標等級系數。圖1“基本線”、“激勵線”和“封頂線”與人員績效待遇的關系6討論本文中所采用的“標準工作當量”是以“1人次的規劃內疫苗預防接種”為參照計算單位,在實際運用中,也可以采用以“社區常見病多發病診治”作為1個標準當量,并根據表1的轉換比進行轉換。采用“標準工作當量”為參照,可以直觀地進行工作效率的分析,特別是在社區健康服務有2大類、16個工作項目、84個不同的工作量來講,同時以此為統一的工作量計算,進行績效管理,可以達到“采用簡單的量化指標”代替復雜的項目計算。更重要的是,對于不同構成比的醫護人員,在進行績效工資分配時,更加簡化和具可比性。采用“標準工作當量”不但可以進行機構內部的績效管理,還可以進行機構之間的直觀量化比較。當然,采用標準工作當量進行機構內部的績效管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每個工作人員需要分別統計工作量、每個項目的工作質量并進行計算,這部分工作如果采用純手工操作費時費力,在實際運作中,可以采用優化業務系統或者采用EXCEL工具進行改進和提高效率。服務質量與服務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屬于“矛盾狀態”,即當服務數量超過一定額度時,服務質量就會相應下降,這種狀況也就是現階段大型綜合醫院所存在的問題。
1)神形全備,追求物我兩忘的境界:中國傳統養生注重天時地利,以天人合一為追求理念,把身體的調養結合天時地利,養生的最高境界是將身心融入自然,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2)追求修身養性的統一,強調預防保健:中國傳統養生注重強調個人品德修養,身心協調一致,運用保健手段養生,如氣功、藥囊等,既可以用于養生、治病,也可以用來防患未然。中醫養生學,根據中國傳統中醫養生理論為基礎,從精神養生、飲食養生、環境養生、起居養生、睡眠養生以及其他養生等六方面研究如何增強體質,預防疾病,以達到體質增強、防治疾病、防止衰老、延年益壽的理論和方法。《黃帝內經》云:“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辟邪不至,長生久視”。
2康復景觀
2.1康復景觀的概念
康復景觀或稱康復花園,是近40年來興起于美國的一類帶有康復功能或者治療功效的景觀類型,主要是指與治療或恢復身體健康有關聯的各種類型環境所包圍的場所,這類景觀以能夠實現身體、精神與心靈的協調健康而聞名。
2.2康復景觀相比普通景觀的特色
普通景觀類型可能具備改善環境,優化生態,促進人的公共交流活動等多種功能,而康復性景觀自始至終以具有康復作用為先,當康復景觀的一般功能與康復功能發生沖突時,優先景觀的康復功能。康復性景觀的主體服務人群具備特殊性,在養老地產景觀設計中植入康復景觀設計非常適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的特征,除了滿足老年人的安全、審美需求以外,還能夠讓老年人在每天的生活接觸中維護身心健康,預防疾病,緩解身體不適。
3康復景觀設計在老年地產中的應用
3.1借鑒中國傳統養生理論
中國傳統養生的門類豐富,各臻其妙,簡捷適用,如:針灸、推拿、按摩、食療食補等,每種養生門類都有其各自的妙處,如幫助老年人堅固牙齒、延緩老年人視力衰退、改善老年人聽力,促進老年人鎮靜安神等功效,老年人都很喜聞樂見。傳統的中醫養生學綜合了陰陽、五行等學說,強調在養生中環境的重要性,遵從天人合一,尊崇自然的原理??祻途坝^的設計應借鑒中國古典園林在傳統養生文化方面的手法,汲取在建筑營造、筑山理水等方面的養生思想,根據中醫五行把景觀各要素與人的身心聯系起來,使養老地產中的康復景觀更加符合老年人的文化背景,更好的調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3.2利用植物的藥用價值
基于大眾認知,藥用植物是指具備強健身體、醫治疾病等醫療功效的植物。藥用植物在景觀中具有營造景色、展示文化內涵和保健康復的作用,人們融入到用藥用植物打造的環境中,可以達到恢復身心,保持健康的效果。藥用植物的保健、藥用價值系統歸納并積極探索藥用植物在康復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將藥用植物有意識地融入康復景觀的設計中,將營造一種新型的融藝術、保健、傳統文化、科學為一體的養生康復景觀。按照藥用植物在景觀中的不同用途及其自身特征可將藥用植物分為以下幾類:嗅覺型的藥用植物,外療型的木本植物,內療型的中草藥,綜合型的中草藥。藥用植物在康復景觀設計中的運用,能夠起到弘揚中草藥文化的效果。
3.3注重植物的形態影響
一般來講老年人的生理上會表現出新陳代謝放緩、抵抗力下降、生理機能下降等特征,老年人對環境的依賴感也會越來越強,研究發現:1)自然型植物景觀,舒張壓顯著降低,心臟速率顯著降低,收縮壓降低但不顯著;2)幾何型植物景觀,舒張壓和收縮壓顯著降低,而心臟速率略有升高;3)在主觀評價中自然型植物景觀舒適性較好,觀賞后呈現正性情緒狀態,植物幾何型植物景觀促進作用相對較小,不適宜緩解緊張情緒。結果綜合表明,不同形態類型的植物景觀環境對人生理和心理產生不同影響。
3.4強調參與性、體驗性
老年人懷舊、怕孤單、返老還童、喜歡參與式活動,從老年人與自然、老年人與科學知識、老年人與家庭、老年人與鄰里四個方面增強康復景觀互動性,如:種植勞作活動、家庭親子活動、科普教育活動、農作物產品交換活動和其他生活互助活動。增強老年人與環境中的晴雨變化、土地更新、植物生長等自然過程的全面體驗和互動,增強對社區環境的主人翁意識和認同感,增強老年人對親自動手改善生活環境主動性和合理的途徑,滿足老年人的各類心理需求。
3.5公共設施適老化
老年地產的康復景觀設計要創造老年人喜愛甚至熱愛的環境場所,讓老年人喜歡走到室外,體驗自然,沐浴陽光,實現輕松愉悅交流的場所??祻途坝^設計要充分考慮老年人的體能狀況,增設戶外休憩模塊,設計時要充分考慮老年人看護者視線的順暢,設計尺度上符合殘障老人的活動,同時注意考慮四季節氣變換對自然條件的改善??紤]到老年人對子女、小孩的親情交流需求,將老人活動區與兒童活動區臨近設置,全程實行無障礙設計。
4結語
【關鍵詞】地下建筑,抗浮技術,措施探討
中圖分類號:TU198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隨著城市和建設進程逐步加快,各種地下建筑逐漸出現,這些建筑在進行設計施工和正常的運行中,由于一直基本處于下下,很容易受到來自各種地下水的侵蝕,地下水對整個地下建筑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因而,在建筑施工和竣工后的使用中,要做好各種抗浮措施,如此,可以更好的防止地下墻體發生裂縫或者是軟化坍塌,對確保整個地下建筑的安全和工程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地下水對地下建筑的危害探究
1.地下水水位變化對建筑工程的危害。地下水的水位一般會受到降水,季節變化等因素的影響而產生水位的升降,地下水位的上升下降,會對整個建筑結構的設計產生極其消極的影響,。首先,當水位上升的時候,不僅僅會造成地震沙土液化速度加快,規模擴大,更會使得建筑結構下的巖土發生斷裂,變形扭曲,滑坡,崩塌等多種地質災害,嚴重降低了整個建筑結構中基礎地基的承載能力,不利于整個建筑結構的穩定,不利于整個建筑結構抗震性能的增強。其次,地下水的過大下降,常常誘發地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以及地下水源枯竭、水質惡化等環境問題,對巖土體、建筑物的穩定性和人類自身的居住環境造成很大威脅。最后,地下水的凍脹也會對建筑結構的設計產生消極影響,主要表現在,當凍脹的地下水升溫使得水浸濕和軟化巖土時候,會使得地基土質的強度會大幅度降低,使得建筑物的沉降幅度變大,地基容易發生很大幅度的變形,造成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差。
2.地下水會對建筑物的建筑構件造成很大的侵蝕性。地下水會對建筑構件中的混泥土,可溶性石材,和建筑主體中的管道,金屬構件等造成很大的腐蝕和侵蝕,不僅僅會加快各種構件的老化,壽命縮短,更大幅度降低了整個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和剛度。
3.地下水的水力狀態容易發生改變,會使得在飽和的砂型土質的建筑結構設計變得更為艱難。當水力發生變化時候,土質的效應力大幅度降低,容易形成流砂,使得建筑結構下的土體發展流動,造成地表地基的坍塌,威脅建筑結構的穩定。
三.地下水對地下建筑結構設計的受力影響
1,地下水對地基基礎設計中應力計算的影響
在地下建筑結構設計中,最關鍵是要確保地基的穩定,進行地基設計時候,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精確計算出自重應力和附加應力。在計算地基任意深度的自應重力時候,要以地下水位為分界線,地下水上面的土質,一般采用的是土質的自重應力。如果地基位于地下水的下面,那么,地基在水下的砂性土需要綜合考慮到地下水的浮力作用。如果還是粘性土質則變得更為復雜,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而定,一般認為,如果在地下水下面的粘性土質的液性指數不小于零,那么,此時土質會是一種流動的狀態,每個土質顆粒之間有很多自水,這種情況下,土體便受到了地下水的浮力作用。因此,在進行地下水位之下的自重應力的時候,要根據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分析確定是否需要將地下水的浮力納入其中。如果液性指數在零之下,那么土質會保持在固體的狀態,土質就不會受到地下水的浮力,在實踐操作中,一般都會按照不利的狀態來進行綜合考慮分析。
2.地下水對天然地基承載力的影響
在建筑結構地基的設計中,要做好天然地基承載力的計算,地下水對地基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用,一般而言,都會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位于地下水位之下的土質,會很容易失去表觀凝聚力,而這種凝聚力多半是由毛細管和弱結合水所形成的,當失去凝聚力的時候,會使得土質的凝聚力大幅度降低。其二,當受到地下水的浮力時候,土質將會很大程度的降低了自身的凝聚力,也因此會使得建筑結構設計中地基的的綜合承載力變弱。在實際建筑結構設計中,都會假設地下水水位上下的土質強度都是一樣的,只是單一的考慮到地下水的浮力對土質的承載力產生的影響,當建筑結構設計的地基持力層在地下水位下面,而且不具有透水性,那么,不管基底上層的土質是否具有透水性,都統一使用保護重度,當地基的持力層具有透水性的時候,可以將有效重度納入范圍。
五.抗浮設計方案與具體措施
除箱形基礎和內部無柱的地下構筑物外,采用片筏基礎的地下室的結構一般難以滿足整體抗浮的剛度和強度要求,故將地下室劃分為若干結構單元進行抗浮驗算是合理的,抗浮設計需結合結構單元抗浮驗算的結果選擇或調整結構抗浮方案及措施??垢》桨讣按胧┯校?/p>
1.主體工程采用樁(挖孔樁除外)基礎時,單層地下室或裙房地下室可用樁協助抗浮,因為受地下水變化的影響,該樁可能抗拔也有可能承壓。
2.主體工程采用天然地基時,單層地下室或裙房地下室可采用加大恒載(如覆土)抗浮,或將單層地下室和裙房及裙房地下室的結構處理成垂直荷載作用下的子框架結構支承于主體結構上,由主體結構協助抗浮。后者需修正原設計對應于子框架的梁柱內力與配筋和主體結構中支承子框架的節點的梁柱端的內力和配筋,修正的原則是取二次設計中承載力大的配筋和截面。主體結構離支承子框架節點較遠的梁柱端內力受影響較小,一般可以不必修正。
3.抗浮錨樁協助抗浮。如圖1,抗浮錨樁的結構設計方法基本上同錨桿,適用范圍比較大。常用于大空間、大面積的單層地下室或裙房地下室及地下構筑物抗浮,當水壓力較大時,用分布抗浮錨樁無梁地下室底板的方案易于設計且比較經濟。
4.地下罐體的抗浮設計應注意其基礎或基墩在地下水的影響下可能受壓也可能受拉,要做兩個方向受力的強度驗算。
5.在必要時要做抗浮樁或抗浮錨樁的撥和壓的雙向受力驗算,承壓驗算宜考慮樁土協同工作,樁主要起抗傾斜作用,注意抗浮驗算單元應與協助抗浮的方案吻合,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室外抗浮覆土要扣除地下水的浮力,懸挑出室外的地下室底板可以適當考慮上面覆土的內摩擦角按倒梯形截面計算抗浮力,抗拔樁和抗浮錨盡量布置在柱、墻下或對稱布置在柱下,共同形成基礎梁的支座,可以使抗拔樁和抗浮錨樁的受力均勻。
如圖2,當基礎梁的剛度較小時,要避免跨中抗梁的內力計算,因基礎梁的豎向位移剛度從柱下至跨中各點不相同,所以布置在基礎梁跨中的抗拔樁和抗浮錨樁對基礎梁跨中是新約束,應注意計算簡圖的處理,調整基礎梁的配筋,工程地質勘查應考慮協助抗浮的抗拔樁和抗浮錨樁的布置方案對樁長的影響。
五.結束語
地下建筑的抗浮設計施工關系到整個建筑工程的后續施工,關系到整個建筑工程的工程進度,工程成本控制和工程質量的保證。加強地下水對建筑結構設計影響的研究,找出地下水浮力對地下室和建筑物結構施工設計的重要影響方式,和發生原因,有助于地下建筑結構設計的科學化和合理化。地下水是建筑結構設計中無可避免的載體,水壓力和地下水的浮力都會優先于地基對建筑物的結構產生反力作用,因此,在建筑結構設計中,要對地下水這一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做出深入研究,這是保護地基穩定的關鍵環節。同時,通過探究發現,地下水主要還是通過影響到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基礎設計的受力,主要是建筑結構的自應重力和建筑結構的承載力,要從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抗浮力上面加以改善和修正,盡力保證建筑結構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保證工程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楊建浩 王永裕 地下建筑的抗浮技術措施 [期刊論文] 《西部探礦工程》 -2004年1期
[2]楊方勤 段創峰 吳華柒 袁勇 上海長江隧道抗浮模型試驗與理論研究 [期刊論文]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 ISTIC PKU -2010年3期
[3]賴澤金 李濤 彭星新 地下建筑物的抗浮設計 [期刊論文] 《中國房地產業》 -2011年8期
[4]賈金青 陳進杰 大型地下建筑抗浮工程的設計與施工技術 [期刊論文] 《建筑技術》 ISTIC PKU -2002年5期
[5]黃學兵 地下建筑工程抗浮的探討 [期刊論文] 《中華民居》 -2012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