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6:28:41
序論:在您撰寫物理課堂教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設計好課堂教學各環節的“度”
教師的課堂教學各環節要根據學情安排適當,特別要把握好教學節奏的快慢、教學內容的詳略、教學的信度與效度、教師的親和度、對學生提問的度,以達到課堂教學的和諧統一。
2.教師介入要適度
新課標強調讓學生自己通過的體驗、感知、實踐、參與和交流,來理解和形成知識。學生的問題、困惑、見解、感受等都是教學的生長點,是學生自己探究的切入點,在學生交流并探究結果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做的就是傾聽和引導,通過認真傾聽和引導,來辨別不同學生的悟性和理解力,發現他們的偏差、疑惑。通過引導,讓學生利用觀察、發現和歸納等學習方式,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對于教師的引導,要做到適時、謹慎、有效。整個指導過程要控制講話的時間,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并且要掌握好介入指導的時間,介入過早,會阻礙學生自主發現,同時也會剝奪學生嘗試錯誤和從教訓中學習的機會。學生自主學習的程度如何,教師把握介入度的合宜性怎樣,是教師實現有效課堂的關鍵。
3.把握好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
教材是依據課程標準系統地闡述學科內容的課程資源,是教學內容的具體化,也是教與學的依據。因此,要把握好教學中的度,就必須對教材進行深入的研究。但在實踐中,對教學內容深度廣度的把握上卻存在著兩種比較激化的傾向:
①深度上,對認知教學目標的學習水平把握不準確,對學生的實際水平估計過高,只著眼于成績好的學生,忽視中下水平的學生,在教學中往往把簡單應用的知識點提高到綜合應用,嚴重造成班上學生成績的兩極分化。
②廣度上,有的教師把知識范圍任意擴大了。在目前使用的初中物理教材與過去相比,許多內容已經刪除掉了,有的老師還在給學生補充。
二、合理安排教學中的“量”
1.課堂教學的容量要適中
合適的課堂教學容量是有效教學的保證,課堂教學容量過小,學生就有了玩小動作、開小差的機會,尤其是優生吃不飽,能力得不到提升;課堂內容過多,學生對知識根本來不及梳理、鞏固,也難以掌握本節課的知識,吃的都是:“半生不熟的夾生飯”,長此下去,必然會加大差生面。所以課堂教學容量應該具有辯證性、合理性,要科學安排,合理調整,切忌貪多求快,欲速不達。課堂教學容量安排應考慮學生的年齡、心里特點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應充分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整體把握新課標的知識點具體分布。心中有了數,教學起來就會得心應手,隨心所欲;二是弄清每課、每單元的重點、難點。有了明確的教學目標,主攻就有了明確的方向,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三是明了各相關單元,各課時知識的銜接與過度,避免重復,以在有限的時間里獲得盡可能多的效益;四是要符合學情。一般而言,以大多數學生的水平為基準,偏高偏低的學生又能兼顧,這樣,整堂課就能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了,也就有利于全體學生發展目標的實現。
2.作業要精
關鍵詞:研究學生教法學法
我們面對課堂,如何使自己的教學工作實效、高效,是每一個物理教師應該思索的問題,在現實的教學工作中我們還普遍存在著很多“虛假現象”,甚至于一些公開課也是“作秀”的產物,如交往的形式化、合作的固定化、課堂的壟斷化、問題的單一化、媒體的濫用等。筆者從教二十年,在教學實踐中探索了一條提高物理課堂實效性的路子,近幾年來初中物理教學成績在全縣名列前茅,現結合自己如何使課堂實效性作具體闡述。
一、研究學生,提高自身的素質,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現在的學生逆反心理很重,學生最不能容忍那些損害他們自尊心的教師,對學生諷刺、挖苦、冷漠、體罰或變相體罰等有傷學生尊嚴和不利學生個性發展的手段,只能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和對抗情緒,造成師生關系緊張。教師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必然會引起學生愛的反饋,因為學生感受了老師的關懷和愛護,產生了愉快的情緒體驗,對老師就會更熱愛更信賴。學生就自然會把老師當成知心朋友,愿意向老師敞開心扉,吐露秘密。師生心靈相通了,彼此就像有了一座無形的橋梁,思想的交流,知識的傳遞,就暢通無阻了,師生關系就會越來越密切。教師要放下架子,融入學生之中,給人一種親切感,師生良好合作程度能夠從課堂教學中反映出來。如果學生怕答錯問題被老師批評而不舉手或站在那里有話不說,那么這常常是由于教師居高臨下,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而造成的,這必然會妨礙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如果任課老師在課堂上多一些微笑,多幾句鼓勵的話語,多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堅持“無錯原則”,那么,課堂上必然會出現積極舉手、各抒己見的場面。
在師生關系上,決定了學生對你的態度。再調皮的學生對于德高望重、德才兼備的教師總是十分尊敬甚至崇拜。所以,要和諧師生關系,教師的自身素質必須不斷加以完善和提高。只有素質高,涵養好的教師才能散發出更高的人格魅力。作為一名教師,擁有豐富的知識和多方面的能力是一種美;面對學生,一張誠摯的笑臉,一句溫馨的叮嚀,這些也是一種美,并且是最永恒的美。在走進課堂時,不管有多大的煩憂,露出你真誠的笑臉,便可以拉進師生間的距離,常常,一個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一次次真誠的交流,一則帶有人生哲理的小故事就會從心靈深處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主體性,使教與學互相交融,師與生互相尊重,達到至高的教學境界。
在實施實效性課堂教學中,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可以使學生以極佳的心理狀態參與教學活動。因此,課堂上教師要精神飽滿,感情充沛,采用親切的教態、溫和的語言和巧妙的方法,結合學情、創造一種寬松、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以誘導參與、催促思維。特別對有獨特見解的學生給予鼓勵,就是差生提出很“傻”的問題時,也不要譏諷,而應從神態、語言、動作上表露出對他們的支持,并誠懇地引導他們找出錯誤所在。特別是怎樣對待課堂的違紀現象,這是一項藝術,它關系到教師對課堂的調控,關系到師生間的和諧關系。一句看似簡單的訓斥損傷的是學生的自尊,影響的是課堂氛圍,更重要的是師生間的和諧關系受到影響。因此,在對待違紀學生時切忌簡單粗暴。但是,亦不能放任自流,怎樣對待?幽默風趣的語言勝過任何的說教。
二、研究教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
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要從興趣培養入手,使學生“樂學”、“想學”;要以思維能力培養為主要方法,使學生掌握程序性知識,激發學生“樂學”、“想學”的內在動力;要以自學能力的培養為主要途徑,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真正學會學習。只要使學生“樂學”、“想學”、“會學”,就能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完成物理教學的目標。
1.創設情景,還課堂給學生,為克服課堂教學過程的單一化,需要教師
打破單一的教學模式,適當的引入小組學習、個別指導。
2.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的保持在培養學生養成好的聽課習慣方面格外重要,課堂教學是日久天長的,保持興趣不是一節課的事,我們的目標是要學生天天想上物理課,盼著上物理課才可以,嫌物理課時少,總感覺物理課堂時間比別的學科短。
如實驗提趣。初中學生好奇心強,利用有趣的實驗能增強學生好奇心;鮮明、生動的物理實驗,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講解大氣壓強時,利用針筒下面掛板凳的實驗,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抓住他們好奇心理,然后逐步啟發分析:空氣有重量,這樣空氣就會像液體一樣對浸在其中的物體產生壓強。先用趣味實驗激發,然后闡述,這樣,學生在趣味中很自然地理解了大氣壓強,而且印象深刻。
還可以利用近代的物理知識的“新”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利用高溫超導、磁懸浮現象、納米技術等,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激他們樹立獻身科學的理想。
3.注重課后反思
教學是一門永遠沒有完美的藝術,教學活動是一組沒有底片的照片組成的。及時的反思能讓我們在失敗中前進,能錦上添花。反思的重點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是否科學,課題的引入是否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概念的形成與分析是否準確、透徹并利于學生理解,定律、公式的概括與推證是否簡明、嚴謹和具有啟發性,實驗操作是否清晰可信,例題的選取是否具有代表性、能否突出本課重點,學生練習題的份量、難度是否適當,小結是否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再結合學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對原有的教學設計進行審視和修訂,揚長避短使之更科學、更完善,切實提高教學設計的質量。
三、研究學法,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主人
陶行知先生說過:“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而是教學生學?!蹦壳?,在物理學科的教學中重教輕學現象還很嚴重,教師只顧埋頭教書,而不去指導學生如何學,致使學習效率低下,且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
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該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并獲得在具體的學習環境中選擇和運用恰當學習方法進行有效學習的能力。在具體學習環境中指導學生掌握的具體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充分認識具體學習方法的適用范圍。學法指導不僅使學生要學,而且會學、善學、巧學,使學生從那種拼時間拼體力的桎梏中解脫出來,不做書本的奴隸,而作學習的主人。因此學法指導應引起教師的從分重視。
根據物理學習的過程,應對學生進行預習,聽課,復習及作業鞏固的指導。
1.預習指導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無良好的預習習慣是學習能否順利進行的重要前提,形成良好的自學習慣,既是眼前學習的需要,也是將來工作的需要,故應予以重視。一般應在前一天將要學習數學內容預習,逐字逐句讀懂課文,對于定理、公式等重要內容,不僅要記住結論而且要特別注意其推過程。預習時要手腦并用,疑難問題要記下來,以便帶著問題聽課,提高聽課效率。
2.聽課的方法
有了充分的預習,聽課將是輕松而高效的。一要注意聽目的要求,聽知識的引入及形成過程,聽重點及老師對難點的剖析,聽解題分析思路,聽小結。二要在聽課的同時注意思維,要善于大膽地提出問題,由聽產生聯想、猜想、歸納,學會反思。三是記錄,記要點、疑點、解題思路和方法,記小結和課后思考題。
3.復習及作業指導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初中物理
所謂研究性學習,指的是學生在教師知道下,根據各自的興趣、愛好和條件,選擇不同的研究課題,獨立自主地開展研究,從中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一種方式。研究性學習不僅是一種學習方式,更是一種先進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不論從學生發展的角度,教師發展的角度還是從初中物理學科自身的特點來說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都成為一種必然。
物理課程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和理論性的基礎課。我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嘗試的“研究性學習”模式,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取向,強調讓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提出問題,收集材料,對研究性課題進行探索、分析、研究,最終解決問題的模式。
一、“研究性學習”的特點順應時展要求
順應時展要求,“研究性學習”這種全新的學習方式,正以十分快的速度發展起來。研究性學習要求學生在教師知道下,通過一系列自主的探索活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獲取知識、增長才干,培養獲取信息和分析處理信息、運用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育文摘周報》2000第44期的文章《研究性學習要換腦》指出,研究性學習的特點是:
1、教師不是把知識和結果直接告訴學生,而是提出問題或提供線索,讓學生一步步自己去探索,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自己獲得結論。
2、研究性學習不太在乎知識本身,而在乎學生學會學習知識的方法和本領。
3、重視學生對科學探究過程的了解和探究過程中科學觀念及科學精神的形成,不十分在乎探究的具體結果。
在開展研究性學習時要注意兩個問題:
1、要改變學習方式:變原來的“接受型”學習為研究型學習,要改變習慣于接受而不習慣于思考、懷疑的傳統習慣,在探究過程中要向現成的知識和結論提出疑問,用自己的研究去發現問題并得出結論;
2、要變“怕”為“敢”:不要怕自己知識少,基礎不扎實,更不要怕在探究中出錯。
二、“研究性學習”法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實踐
由于物理學是一門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的學科,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感到很難學,容易產生厭學情緒。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物理課程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經過學習和研究探索,我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嘗試了一段時間“研究性學習”法的教學,取得了一定效果。具體教學思路是:首先根據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目標,明確了教學的方向,然后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目標和做法如下:
目標一:使學生真正學會閱讀、分析。
“讀書”是學生的基本任務。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每進行一個新的教學課題,都應當指導學生學會讀書,這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基礎。通過一邊讀一邊思考的方法,理解定義、概念。通過閱讀,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只有通過學習者的閱讀,才能更有效地使學生在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歸納的活動中接受知識。教師在這個階段中的作用是準確地把握課題內容的深度廣度、知識點、組織學生掌握知識及其學習方法。
方法:例如,在蘇科版初二物理第二章《物態變化》的教學中,教師先讓學生明白本節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交代給學生閱讀的內容,同時設計一些思考題,布置給學生,例如:
[摘要]在當今信息時代,新知識不斷膨脹,人民必須找到一種新的學習方法,從大量的知識信息中,去分析處理信息、運用信息,學習和掌握自己需要的新知識,才能有所發展,有所創新,立于不敗之地。學校教育的目的是通過大面積提高教學效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使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得到協調發展。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改革其主渠道之一的課堂教學方法。目前初中物理教育正處于改革和發展的重要時期,推動教育的改革和發展,要有新思路、新方法。因此,課堂教學方法的變革迫在眉睫,研究性學習方法,正是適應了這一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初中物理
所謂研究性學習,指的是學生在教師知道下,根據各自的興趣、愛好和條件,選擇不同的研究課題,獨立自主地開展研究,從中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一種方式。研究性學習不僅是一種學習方式,更是一種先進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不論從學生發展的角度,教師發展的角度還是從初中物理學科自身的特點來說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都成為一種必然。
物理課程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和理論性的基礎課。我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嘗試的“研究性學習”模式,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取向,強調讓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提出問題,收集材料,對研究性課題進行探索、分析、研究,最終解決問題的模式。
一、“研究性學習”的特點順應時展要求
順應時展要求,“研究性學習”這種全新的學習方式,正以十分快的速度發展起來。研究性學習要求學生在教師知道下,通過一系列自主的探索活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獲取知識、增長才干,培養獲取信息和分析處理信息、運用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育文摘周報》2000第44期的文章《研究性學習要換腦》指出,研究性學習的特點是:
1、教師不是把知識和結果直接告訴學生,而是提出問題或提供線索,讓學生一步步自己去探索,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自己獲得結論。
2、研究性學習不太在乎知識本身,而在乎學生學會學習知識的方法和本領。
3、重視學生對科學探究過程的了解和探究過程中科學觀念及科學精神的形成,不十分在乎探究的具體結果。
在開展研究性學習時要注意兩個問題:
1、要改變學習方式:變原來的“接受型”學習為研究型學習,要改變習慣于接受而不習慣于思考、懷疑的傳統習慣,在探究過程中要向現成的知識和結論提出疑問,用自己的研究去發現問題并得出結論;
2、要變“怕”為“敢”:不要怕自己知識少,基礎不扎實,更不要怕在探究中出錯。
二、“研究性學習”法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實踐
由于物理學是一門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的學科,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感到很難學,容易產生厭學情緒。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物理課程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經過學習和研究探索,我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嘗試了一段時間“研究性學習”法的教學,取得了一定效果。具體教學思路是:首先根據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目標,明確了教學的方向,然后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目標和做法如下:
目標一:使學生真正學會閱讀、分析。
“讀書”是學生的基本任務。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每進行一個新的教學課題,都應當指導學生學會讀書,這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基礎。通過一邊讀一邊思考的方法,理解定義、概念。通過閱讀,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只有通過學習者的閱讀,才能更有效地使學生在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歸納的活動中接受知識。教師在這個階段中的作用是準確地把握課題內容的深度廣度、知識點、組織學生掌握知識及其學習方法。
方法:例如,在蘇科版初二物理第二章《物態變化》的教學中,教師先讓學生明白本節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交代給學生閱讀的內容,同時設計一些思考題,布置給學生,例如:
總之,我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嘗試“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模式,主要是想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希望達到培養學習方法的目的,進而希望把這種良好的習慣引入到其它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我也注意到,要適當地指引學生,而不急于給學生現成的結論,要讓學生自己動腦思考,讓學生進行獨立地分析和解決問題,學生解決不了的難點問題,最后才由教師幫助解決。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又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我想,在新的課程理念中,學生學習知識不再是簡單地對教材中既定知識結論的接受和記憶,課程知識成為學生反思、批判、運用并促進學生重新理解的材料。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走向“研究性學習”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順應了這種趨勢。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適時性地應用研究性學習既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也是物理學科、物理教師發展的需要,更是學生發展的需要。由于目前研究性學習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新的成功經驗和突破性進展還比較少,實際困難也很多,還需要做更多的探索與實踐。
[參考文獻]
物理知識雖然與生活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但是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學習感到枯燥乏味。只有有效的激發出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興趣,才可以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去學習物理知識,只有擁有了足夠的興趣,學生才有可能成為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問題情景的創設主要作用就是能夠激發出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興趣。只有當學生被創設出來的情景所感染的時候,其積極性才能夠被調動起來。通過問題情景的創設,使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更加的精密。通過問題情景的創設,可以使得學生的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變得更加的契合?,F代教學理論認為,教學過程中必須處理好學生獲取直接經驗與獲取間接經驗的關系,防止出現忽視系統知識傳授或忽視直接經驗積累的傾向。以情景呈現的物理問題,不會出現常見物理習題中的已知量、未知量等,而是需要學生自己去抽象、設置,從而使得學生運用間接經驗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問題情景的創設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傳統的物理教學,往往都與實際的物理問題脫節,學生也感受不到物理中與生活有何種的聯系,長久下去就會限制的學生的思維。而通過問題情景的創設,可以讓學生將物理問題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有助于幫組學生完善其知識結構,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最后問題情景的創設可以對物理教學起到推進的作用。理新課程標準中倡導:“通過改變學習內容的呈現方式,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同時倡導學習過程轉變成學生不但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通過問題情景的創設,正是一種新課程改革的理念的體現。
二、問題情景創設中對于問題的要求
問題情景的創設對于問題本身有著一定的要求,否則情景的創設會受到影響,使得教學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其要求有以下幾個方面。問題不能模凌兩可,必須要具體明確。問題情景的設計要有明確的目標,所提出的問題必須具有清楚的題意,不能夠讓學生感覺到有歧義;問題必須條理分明,不能讓學生覺得聽了半天課后,還不知道順序是什么;問題的表述要正確,不能出現科學性的錯誤。很多時候有的教師提出的問題不是范圍太大,就是問題含糊不清,這些都會影響到物理教學效果。雖然有的時候這些問題會使得課堂氣氛變得十分的活躍,但是最后卻對學生實際能力沒有效果。所以任何一個問題的提出都應該是像出考題一樣,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應該進行斟酌。問題的難度要適宜。一個班里的學生肯定存在著差異,這就對于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在進行問題設計的時候需要同時考慮到成績好的學生和成績不好的學生。同時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該以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為前提。在進行問題設計的時候必須要有讓學生成功的可能性,問題需要具有培養物理思維的的價值。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是起一個引導者的作用。問題的提出是為了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獲得知識。這時教師最忌諱的是在問題中指出學生應該如果去做,怎么做才是正確的。這樣的問題對學生能力提高所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的。如果問題過難,則大多數學生都失去了成功的可能性,這樣對他們的自信心是一種打擊。長此以往則學生的能力不會有提過,對于物理學習的興趣也會大大降低。但是太簡單的問題則會讓學生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也不會讓學生的能力提高多少。所以在課堂上盡量不提出類似于“是不是”、“對不對”這樣的問題。問題要有層次感。物理中時常會遇到許多具有一定難度和深度的問題。對于此類問題,也許成績好的學生有能力解決,但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都不具備解決此類問題的能力。所以在進行問題設計的時候,應該從淺入深的進行設問,慢慢的將學生的思維進行擴展。通過層層剖析、循序推進、最終到達解決問題的彼岸和釋疑明理的高峰。對于整體性較強的問題,需要分割成幾個并列的或遞進的小問題來提問,把一個個小問題解決了,整個問題自然也就解決了。
三、問題情景創設的方法
問題情景的創設重在通過恰當的情景,提出適當的問題。通過問題的提出激發出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讓學生有進行探究學習的興趣和動機。進行問題情景創設的方法主要介紹以下幾種。
1.通過物理實驗創設出問題情景。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有很多的物理結論都是通過實驗得到的。物理實驗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通過物理實驗可以為學生提供各種直觀且形象的材料,同時實驗還可以是課堂教學充滿著趣味性、思維性、挑戰性、探索性和創造性,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利用實驗內容的魅力創設問題情境,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有利于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對實驗的觀察、研究和分析去思考問題、探索問題,從而揭示物理現象的本質、探究物理現象的內在規律。
2.以社會生活為基礎,創設出各種問題情景。
物理中有許多的知識都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將各種物理知識融入到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問題以及學生所關系的各種熱門課件問題中去,可以讓學生認識到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讓學生切實的感覺到物理知識可以學有所用,從而激發學生對于物理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探究性學習的興趣。
3.通過新舊知識的聯系,提出問題,創設問題情景。
各種知識都是從淺入深,由簡到繁,前后的知識都有著各種各樣的聯系,物理知識也不例外。在進行問題情景創設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過的舊知識與新知識之間的關系,創設出各種問題情景。最后達到誘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進行探究學習的目的,從而促進學生知識的增長。
4.與現在在教學中運用的各種新技術息息相關
這就是利用現在的各種現代教育技術以及現代的教學手段為背景,創設出各種問題情景?,F代科技為物理教學提供了大量先進的教學設備,如雙向閉路電視、多媒體等,作為一種新的教學輔助手段,它具有形象、直觀、動態逼真、表現力豐富等常規教學手段所無法替代的優勢。特別是它能把一些無法看清的現象模擬出來,從而讓學生獲取足夠的感性材料,為思維加工奠定基礎。它恰當的使用,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而且還能煥發學生的創造性聯想。
四、物理課堂問題情景創設的思考
很多事情都是知易行難,知道是一回事,做起來的時候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在物理課堂進行問題情景創設基本上每一個物理教師都知道。但是如何才能進行有效的問題情景創設卻不是每一個物理教師都能找到答案的。雖然物理知識基本不會改變,但是教師所教授的學生卻是會發生改變的。問題情景的創設就是要能夠讓所有的學生都對物理學習產生興趣。在進行問題情景創設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一下幾方面。
1.問題情景選擇的素材必須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
問題情境的創設,必須基于對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和教材內容的全面的、科學的分析。要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內容中蘊含著有能力價值和情感價值的知識,利用這些知識作為情境素材,創設問題情境,才能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2.問題的提出必須要具有明確的方向性。
問題的提出就是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探索學習的方向,如果方向不明確,學生在進行探究學習的過程中一定會感到迷茫,最終使得學習的效果下降。而問題具有明確的方向后,可以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讓學生產生出足夠強烈的好奇心支撐他們去進行探究學習。當學生解決了這個問題后,就會感覺到眼前豁然一亮,很多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有很強的成就感
物理概念與物理規律是物理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好高中物理的必備內容之一,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應該得以重視;然而存在部分老師簡單的認為對于物理概念與物理規律只要在新授課教學中簡單的介紹給學生就行,再利用相對應的習題進行大量的反復的訓練與鞏固,以便讓學生掌握和理解物理概念與規律,達到自身的教學目的,實踐說明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可以說是本末倒置,對高中物理的教與學的效果影響很大,甚至是一種危害,往往是“吃力不討好”、“事倍功半”的做法和效果.如果我們在高中物理新授課堂教學中,放棄“灌輸式”的傳統教學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去,學生在不斷的體驗、質疑、生成的循環中刺激著思維的高速運轉,學生在交流合作探討中親身體驗物理概念與物理規律的形成,從而實現物理知識的深刻理解和內化,培養了學生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案例1高中必修1模塊中《牛頓第三定律》是牛頓運動三定律之一,由于在初中物理教材中也涉及到相關的內容,初中物理老師也進行了介紹和講解,有些研究比較投入的初中物理老師甚至介紹了相互作用力與平衡力的區別和聯系,進入高中以后的物理學習中,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一結論經常在處理力的合成與分解相關習題時也用到,因而部分老師在這一定律的課堂教學中并不重視,習慣性的一帶而過;事實證明,學生只知道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句話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并不能理解物體處于不同運動的特點、性質、狀態下相互作用力的情況,對于拔河比賽等具體問題的分析中經常得出錯誤的結論,正是由于沒有主動參與到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而造成的后果,沒有主動參與構建的物理知識對學生而言理解是不夠深刻的,往往存在造成錯誤的危險;下面簡單介紹下參與式教學在這一節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1)創設物理情境,導入課題———列舉西楚霸王項羽力大能拔山舉鼎,但舉不動自己的身體,從而引入古人在《論衡•效力篇》中已經認識到物體之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結論,導出物理學家牛頓總結并創立了牛頓第三定律.
(2)學生根據教材內容進行自學———學生在發揮主體作用的過程中通過參與活動發現問題、提出質疑以及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這樣的設置比部分老師給學生提出固定的思考題要求學生去解決的方式更能體現學生的參與性,學生的思維空間被進一步拓展,這正符合新型師生關系理論的要求.
(3)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全面交流———盡情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去,成為學習的主人,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益.師:通過自學學生遇到的疑難問題,由學生提出?生:在一對相互作用力中,究竟哪個是作用力哪個是反作用力呢?師:其中任何一個都可以,這里提出問題讓學生聯系實際的問題情境思考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概念.生:主要看我們所選的研究對象.師:同學們課桌上的書受到幾個力的作用?以及他們的反作用力是什么?生:支持力和重力,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書對桌面的壓力.師:面對學生重力的反作用力不敢確定的情況下,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重力的施力物體是誰?生:重力的反作用力是物體對地球的吸引力.生:學生又提出問題:牛頓第三定理的內容中的“總是”兩字的含義.師:提供學生器材讓學生分組進行演示,提出傳統儀器的不足之處,師生合作共同運用DIS系統進行演示,同時可以引導學生列舉生活中涉及的現象和實例說明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4)以日常生活實例為載體,感受體驗過程師:以自行車后輪的摩擦力方向問題為例,在人腳蹬車的過程中后車輪有向后運動的趨勢,這與人走路腳蹬地一樣,腳受到地面對其向前的摩擦力,車后輪受到向前的摩擦力.引導學生做小游戲,甲乙兩名學生同向站立在一條直線上,后面同學推前面同學,感受自己運動趨勢和受摩擦力方向,可以互換角色進行游戲,讓學生談感受和體會.師:以拔河問題為例,讓兩名同學手拉手進行特殊的拔河比賽,看誰的“力氣大”?再讓所謂力氣大的同學穿上溜冰鞋再進行比賽,看誰能勝?引導學生進行小結得出結論.參與式教學的思想在本節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出來,學生親自參與到實驗實踐中,體驗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之間的關系,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中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合作,學生學會了自學,學生在互動中提高了處理問題的能力.
二、參與式教學在高中物理習題課教學中的探究與案例分析
物理概念與物理規律的鞏固離不開習題的訓練,在現行高考制度下,高中物理基本在高一和高二完成基礎內容的教學任務,高三年級基本都是進行復習,對于高三物理的學習存在較多的是習題課堂教學,這樣的課堂往往是容量大、難度高,對于習題課如若只是一味的講解容易造成課堂氣氛沉悶,枯燥無味,久而久之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被打消,學習的效率自然不斷下降;可見,在高中物理習題課堂教學中恰當的采取參與式教學能夠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有關物理的教學理論很多,他們唯一相同的是都離不開老師的示范,若高中物理老師在進行習題講解的過程中,善于利用日常生活中容易得到的一些常用器材,通過精心設計出一些列的實驗,創設一些生活化的教學活動,將物理習題中的抽象情境通過實驗的演示和操作過程展現出來,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提升教學效果.案例2如圖1所示在長為L的輕繩右端系這一質量為m的鐵球,左端固定于O點,若鐵球從圖示位置由靜止開始下落,已知細繩開始與水平方向夾角θ=30°,試求:鐵球運動到最低點時細繩對鐵球的拉力.本題中學生容易形成混淆的地方:①鐵球從釋放后就做勻速圓周運動,采取牛頓運動定律、向心力公式、機械能守恒定律相結合進行求解;②開始釋放鐵球做自由落體運動,接下來鐵球在細繩的作用下做圓周運動,前后兩個運動過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機械能守恒.然而本題中處理問題的關鍵處是在鐵球下落至對稱點時,細繩在突然拉緊的瞬間,細繩對鐵球存在一個沖量,從而使得鐵球的機械能損失一部分,如果物理老師直接講給學生聽,學生難于理解和接受.這里物理老師可以準備鐵球和細繩讓學生自己參與實驗活動的操作和演示,學生在操作中能夠明顯的感受到在對稱點的位置細繩被球“猛拉一下”,對于這道題學生基本都參與探究之中,難點也得以解決.這種教學的手段有時候看似好像在浪費時間,讓學生在自我參與的情境下培養學生自學和領悟物理道理的能力,學生的思維和解題能力被大大提高,反而節省了學習的時間,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學生的學業成績也得到了較快的提高.
三、總結
開展高效課堂對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從“高效”這兩個字的字面意思來看就是課堂教學有效率、質量高。高效課堂簡單的來說就是教師在相對短的時間里,讓學生得到更多更深的知識與能力.獲得更豐富的經驗。高效課堂能夠在有效的時空里,通過恰當的方式,從而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能夠讓學生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從而獲取有效的知識與能力。同時高效課堂能夠在堅守人類基本價值取向的基礎上,通過課本上的資源,讓學生明白對于錯,何謂真理等一系列的客觀事實。最終高效課堂的意義就是一句話,能夠將教學目標實現最大化和最優化,即是新課程標準中的“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最大化、優化。
二、高效課堂實施策略
(一)明確教學目標
想要打造高效課堂,就必須要設計一個合理的課堂教學方案。教學方案的設計前提就是必須要明確教學目標。同時明確教學目標是物理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開展高效教學的前提。在最新的《物理課程標準》中明確了物理教學的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學目標的設計就必須以此為主要維度。同時還要注意應該將教學目標進行分層優化和個性設計,從而能夠使得課堂教學活動能夠做到因人施教,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從而能讓學生們在獨立獲取物理知識、探究物理規律、解決物理問題等方面獲得實際的成果,讓學生們能夠享受成功的喜悅,激發出他們的熱情和責任感。
(二)認真閱讀教材,有效備課
在閱讀教材,進行備課的過程中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才能夠更好的為課堂教學服務,打造高效課堂。首先是基礎內容自求化。教材上有一些基礎內容對于學生來說沒有很大的難度,比較容易理解、掌握。這一部分內容教師應該在教學備課時將這些內容要求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讓學生根據學習目標、學習內容,通過閱讀課本、參照學習用書等自行掌握。其次是要做到要點內容問題化。在進行備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將要點內容設置為問題的形式來進行解決。一個號的為物理問題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然后是將難點內容劃分為合理的層次。教師必須要通過對教材的閱讀,找到其中對于學生來說的難點問題,然后精選例題,通過問題的設置層層遞進,做到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由易到難。
(三)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對高效課堂有著很重要的作用,要打造高效的物理教學課堂就必須要做好教學設計工作。從教學設計中可以體現出一個教學的教學理念和其教學策略,從中能看出教師的教學思路和軌跡。為了配合新課改,物理新教材的內容、課堂教學結構體系、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角色關系等都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不能夠在延續傳統的教學理念,而應該根據現行的物理課程標準進行有創造性的使用教材以及其他的各種可利用的教學資源,選擇合適的教學反思和方法,切實有效的提高物理的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能力?,F在的學生由于他們平時生活中所接觸的各種獲取知識的途徑已經很多,因此他們在沒有學習物理之前就已經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到了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甚至是這些物理現象所蘊含的原理他們也知道。例如:太陽的利用、各種信號的傳播、超聲波的運用、平面鏡能成等大的像等等。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就必須要了解到學生們當前的認知實際,然后在根據學生的現有基礎與實際能力進行教學設計,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還應該考慮到學生們之間的個體差異。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注意以下的幾個方面:(1)學生對即將要學習的內容到底了解到什么程度了,他們是否已經具備學習新知識所必須掌握的知識技能;(2)他們掌握的程度如何;(3)即將教學的物理知識中有哪些可以聯系到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其中又有哪些超出了學生的生活實際;(4)即將教學的物理知識中有哪些需要利用現實情景和實驗場景讓學生加深理解;(5)哪些知識學生可以通過自學就能掌握,哪些需要教師進行點撥;(6)對于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需要采用何種教學策略,從而讓他們都能夠獲得發展。
(四)課堂教學方式多樣、全員參與
課堂教學方式應該多種多樣。有效的教學方式是讓物理課堂教學保持良好狀態的保證,所以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學?,F有的教學條件、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教師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長等,靈活地選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適當的設疑,給予學生鼓勵、積極的引導等各種手段,讓所有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實踐中。物理課堂教學,要靈活地運用好各種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分鐘的作用,在教學方法上就要注意馳張結合,動靜結合。對重點、難點、關鍵性知識要講精、講透,引導學生討論,思路要寬,言語要廣,討論要透,使課堂氣氛既扎實又熱烈。例如通過探究教學方法教學“凸透鏡成像”時,讓學生在光具座上固定住蠟燭據和光屏的位置,移動凸透鏡,觀察光屏上成像的情況。有的學生可以在光屏上找到一個放大、一個縮小的兩個像,有的學生只找到一個像,有的學生連一個像都沒有找到。怎么回事,成像的情況是否與物像之間的距離有關?學生紛紛提出質疑,引發激烈討論。以此來創設出一個問題情境,讓學生們能夠進行討論。接下來就是讓學生們進行討論。如通過“凸透鏡成像”實驗得出: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大于兩倍焦距時,光屏上得到倒立、縮小的像;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小于兩倍焦距時,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有的同學馬上提出:如果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等于兩倍焦距時,光屏上將會得到怎樣的像呢?這個過程中,教師以學生的合作伙伴的角色出現,與學生共同討論和探究。解決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發現和提出的問題,并引導學生尋求解決的方法。
(五)多聽少講
在課堂教學中,要為學生留下充足的空間和時間,保證學生的自主探究和思考。傳統的教學過程中,課堂上基本都是教師說了算,學生基本沒有多少動腦、動手的時間。學生的一切活動按照教師預設的方案進行,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發展。新課程強調過程和方法,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傳授和指導學習的方法,關注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多聽少講,聽學生們的發言,聽學生們討論,從他們的發言和討論中發現他們的弱點以及他們還沒有掌握的知識。然后在一旁以引導為主對學生進行教育。這樣有助于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提高他們的能力。
三、結語
(一)大學物理教材大學物理教材是學生了解物理知識最為直接和方便的手段,對于學生的自學和更好地提高上課效率均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現在大學物理教材更關注于系統理論知識的講解,文字基本覆蓋了整個教材,很少有插圖,因而不利于學生對物理知識更為直觀形象的了解。
(二)大學課堂大學物理課堂是學生獲取物理知識最基礎的方式,真正的大學課堂應該不同于初中及高中的課堂,因為大學生的思維具有了一定的開拓性及靈活性,其實踐經驗也得到了不斷的增長,因而教師上課就不應該是初中和高中時那種“填鴨式”教學,而應起到開拓學生思維,激發其創新能力的作用。
二、大學課堂物理教學中應采取的改革措施
(一)提高大學物理老師的素質老師在學生一生的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曾經有一位著名的老師培養了多位科學家,當老師八十華誕同學們趕來為老師慶祝生日時,記者問了同學們一個問題“你對老師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答案意外的驚人,同學們都說是眼神,足見要想成為一個對同學們有切實幫助的老師,就需要熱愛學生,要慈于父母,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學生的成長。
(二)在教學中注重因材施教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注重提出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對于具有不同特質的學生,要注重發揮他們的獨特優勢,對于不同的學科,要根據學科特點提出不同的要求。首先,對于層次較低的學生,要幫助其補充更多的基礎知識;其次,如果有些同學擅長于理論的研究,要加強對其理論知識的傳輸,使之形成完整系統的理論體系,有些同學動手能力較強,就要提供實驗器材及方法,促使其從實驗中發現真理;再次,大學課程有很多學科,其中物理學科作為一門理科學科,要求學生掌握更深的物理知識,因此在課堂上,老師要有目的地將學生往高深物理知識方面引導,使學生更深刻明白物理學習的目的,從而增強其提高專業水平的動力。
(三)注重趣味教學的方法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因此要使學生很好地掌握一門學科,就必須培養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對于物理知識的學習也是如此。首先,教師要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其次,要利用先進的教學設備,更好地展示物理知識的機理,加深學生的印象,促進學生的理解。再次,要利用多種教學方式,可以采用小組合作討論、角色表演等方法來進行物理知識的教學,最重要的是要走出課堂,帶領學生去實驗室探索物理世界的奧秘。最后,要將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很好地聯結起來,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相結合,同學們只有在實踐中發現物理知識的重要性,才會去努力學習它,因此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三、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