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30 12:49:24
序論:在您撰寫物流企業管理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1教材教學定位不準確。目前高職物流企業管理專業的教學,由于各學校、系部、教師的理解不一,導致有的教學定位不很準確。不少高職的物流教育教學以大型物流企業為著眼點,有的偏重于企業管理,有的偏重于物流管理,有的甚至連物流企業管理與企業物流管理兩個關鍵概念都不作嚴格區分。以其昏昏又焉能使人昭昭!高職物流企業管理專業的教學定位,出發點和落實點都應該是為學生去中小型物流企業,在操作和初級管理等崗位作的知識技能準備!要把這樣的定位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全過程。
1.2課程結構過于強調系統性和全面性。目前高職物流專業的核心課程,如《物流企業管理》所采用的教材,其結構應該說都比較嚴謹全面。很顯然,這種知識結構傾向于強調物流管理的系統性和全面性,其用意不錯,是希望學生熟練掌握物流企業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掌握物流企業管理的全部流程和方法,還希望學生能運用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對案例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措施。由此不難看出,高職物流企業管理教科書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全面系統的物流企業管理的知識和技能,缺乏的恰恰就是差別性和針對性。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以舍取發揮,大力改革和創新。
1.3部分教學內容脫離小型物流企業管理實際。正因為目前高職物流專業的必修課物流企業管理等所采用的教材,都傾向于強調物流管理的系統性和全面性,使得一些缺乏經驗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照本宣科,面面俱到。而對高職學生日后就業的主戰場,即中小型物流企業的管理實際距離較大;對學生的就業、創業和專業發展軌跡缺乏針對性實用性的幫助。
2適應小型物流企業管理需求是高職物流教學改革的方向
2.1確定為中小型物流企業物流管理服務的教學定位。物流企業管理課程是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它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專業課,它與本專業其他專業課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物流企業管理課程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熟悉現代物流的基本理論,了解物流發展現狀以及物流企業管理的基本要素。按照高職物流專業學生將來的就業方向來看,他們極少會進入物流企業管理的理論研究領域,有的人隨著職業的發展變遷,會從事一定的管理工作,其時需要用到物流企業管理知識和技能。如果說,物流企業管理基本知識是“必需”的話,那么,物流企業管理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就應該以“夠用”為度。物流企業管理課程的教學沒有必要面面俱到地照本宣科,只求掌握物流企業運作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業務,注重讓學生分析和解決物流企業管理實際問題,適應今后到中小型物流企業中工作方為要旨。
2.2確定為學生就業去向及職業生涯服務的教改思路。對于高職物流專業教育來說,就業是整個教學活動的方向標,他們的職業發展軌跡就是學校教學的服務主題。一般說來,高職物流專業學生畢業就業后會有這么幾個發展階段:先是第一線的操作人員;經歷幾年發展后,可能成為執行層面的中層管理人員;再后來,有少數人可能成為決策層面的高層管理人員[3]。明天幾個不同階段所需要的物流企業管理知識,或者說物流崗位群所需的物流管理技能,就是今天高職物流專業教學整體設置的依據。這些知識技能大體可以分為三大部分:技術能力、經濟管理、信息管理。首先,操作人員的技能是所有學生的共同基礎:采購、供應、運輸、倉儲、裝卸、配送等知識技能,是物流專業學生的基本功,應該加以強化。其次,初、中級管理人員必須增加企業管理、質量管理、成本控制、信息管理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等知識能力的實踐學習。再次,為高層管理者準備的知識能力可作為選學內容,如企業宏觀管理、市場分析、計劃決策、組織機構、企業文化、經營評價等。
2.3確定為服務于區域經濟發展的專業課程教學設置。??茖哟蔚奈锪鞴芾韺I辦學主要是為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需求服務的,因此專業課程的設置要找準畢業生就業的市場定位,要結合行業或當地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定位來設置專業課程。如商貿業較為發達的地區,物流專業課程可以側重于配送、采購等。將配送、采購相關的知識細化,目的就是把學生培養成未來的物流職業人才,如理貨員、采購員等。在教學中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給學生布置當地物流企業實際的模擬業務,讓學生帶著任務進行學習,要求學生實踐相關業務,提升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進行運作管理的動手能力。實踐課盡可能真刀真槍,讓學生進入角色,以實戰的形式參與到實踐課的教學中來,感受到真實的崗位職責與特點,提高物流作業操作能力。要增加當地物流企業實踐教學的比重,要利用校外當地企業實訓基地進行現場教學,讓學生身臨其境深切體會中小型物流企業的處境、生存、發展的現實,為自己的就業、創業作一次次彩排。
1.1我國定義我國是在我國海關的監管下設置的,并經由海關批準允許進行存放貨物,實現進出口貿易的場所。保護區的目的在于提供便捷的貨物裝卸與存儲空間,并方便相應的工作人員辦理海關入關或出關手續,從而增加我國產品的競爭力,推動我國轉口貿易。此外,在我國內,當國外貨物進入后,在海關的監管下可以暫時不用繳納進出口關稅,并實現對進口商品的簡單加工,包括裝卸、存儲等,不同的國家根據其不同的政策與對外貿易手段,所享受的我國優惠并不相同。
1.2我國特征從我國我國的建立來看,其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主義特點,包括如下幾點:首先,實現了高度統一有效的體制優勢化管理,并有效的推動了國際物流業務的快速發展,因我國我國具有高度統一且有效的體制化優勢,因此,其管理手段嚴格,符合國際相應的標準,并建立了良好的投資環境。第二,在我國內部,對于我國的物流企業的發展已經建立較為優越的基礎條件。從硬件設施與基礎條件來看,我國的我國內已經建構起了一整套包含海、陸、空為一體的物流管理體系。第三,我國內部借鑒先進的國外技術,建立具有初步規模的國際物流服務網絡,目前,我國我國內部的企業進出口貿易占據我國主要對外貿易市場。
2我國物流管理企業系統設計分析
為了推動我國內我國的物流管理企業先進程度,在原有技術水平上創立新型的管理系統勢在必行。
2.1系統框架設計,該系統主要包含四個重要部分,包括物流管理信息系系統、物流監控系統、物流網站以及數據交換平臺。在此基礎上利用WebServices技術,對所有物流數據進行匯編與技術化處理,從而實現終端數據的貢獻,并實現不同用戶數據之間的交換,實現跨平臺數據傳輸服務。
2.2系統結構分析
2.2.1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是在C/S的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其主要對象是物流總部與各分支部分之間的信息交流,并實現信息交互。它是物流系統的核心部分,也是系統結構的指揮中心。該系統的目的在于是將不同結構部分內所包含的信息進行技術化處理,包括數據信息進行初步的采集,利用不同的傳輸渠道實現信息流轉,最終完成數據的變更,從而將有效數據公布出來,它是物流公司給管理層進行整體性統計與指揮的系統結構。該信息系統內部包含下設的子系統,是在總系統下對不同物流信息進行管理的系統。可以完成對物流信息的初步的統計,并針對不同的物流信息進行規劃與收集,從而完成數據的入庫、出庫等,根據不同的物流信息安排車輛運輸,實現對車輛的調度與派送,同時,在此系統結構內部還配置了相應的客戶跟蹤系統,實現對貨物的跟蹤,為財務部提供可供就算的業務量。
2.2.2物流網站物流網站是建立在B/S模式基礎基礎之上的,它是整體物流公司的門戶,主要功能在你與實現對外宣傳,承載了交流信息,并利用瀏覽器實現在數據平臺上將相關數據進行交互處理,從而保證個人、企業與客戶之間信息交互與透明。物理網站可以建立在Web服務器之上,并利用互聯網與局域網,將不同客戶的信息與物流信息傳輸到中央數據處理中心上,這樣就可以完成對物流信息的貢獻,從而為客戶提供在線提交功能。同時,利用互聯網門戶為個人提供相應的功能,并對實時更新物流新聞。
2.2.3物流監控系統物流監控系統是借助C/S模式建立的,它配置GPS衛星系統,將物流數據信息傳輸到衛星設備上,在通過專用數據傳輸渠道數據發射到車載GPS獨立設備上,從而實現對物流的追蹤,并配合物流監控調度中心對物流信息進行現實性監控,調度中心是建立在GPS服務器以及Map服務器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系統。在運載車輛上配置GPS移動設備,將物流信息間斷性傳輸到GPS服務器上,并通過代碼分析,實現車輛的定位,在利用專業的信息傳輸渠道,將實際信息傳輸到MAP服務器上,借助GIS空間分析系統,制定最合理的配送線路。物流中央信息處理中心根據物流信息與實際運載路線狀況分析最合理的運輸路線,設計最佳合理配置方案。
2.2.4數據交換平臺根據物流空間的本身體質,與不同物流業務的需求,建立Web環境下的物流空間信息系統多層體系框架結構,是一種整體性的數據交換平臺與數據交換模式,最終實現不同物流信息在數據系統內部,利用不同的物流信息傳輸渠道來完成數據交互,它是一種規范性的XML文檔。數據交換平臺是建立在總系統之下的單獨運行系統部件,它嵌入在物流管理信息系統與數據服務器之間,并對數據進行處理,可以完成對不同物流單號的確認與委托。信息被搜集進入數據庫后上傳至數據服務其中,可以利用數據交換平臺與Web服務器進行簡單的數據交換,主要表現在用戶在線信息的傳輸與瀏覽。該系統主要利用C/S以及B/S模式,并實現二者的相互結合建構起信息交流框架,其設計是通過WebService技術實現的,通過對不同數據進行處理與收集,完成數據的傳輸,并在信息憑條內部將不同的信息進行內部與外部的相互傳輸,在信息平臺內,完成不同的數據的傳輸,相比利用互聯網進行數據傳輸,其效率更高,準確性更好,并具有內部保密性。在該系統內部,不同的數據之間的交換都需要建立在不同的網點之上,即利用不同網點對區域內的數據信息進行采集處理,并配合使用外部信息進行比較分析,因此,網點主要功能在在于將不同的物流信息進行匯編,其處理的數據資料龐大,因此,目前內部有一定程度的因訪問量巨大而造成數據傳輸緩慢的問題。
3結論
誠信是企業的一種無形資產,它直接關系到企業的興衰成敗和發展。物流業作為現代服務業,不只是在車輛、倉庫等硬件方面的競爭,還有誠信等軟件競爭。物流誠信是物流企業對社會和客戶的一種基本承諾,即公平、公正、高效、守約地把商流活動的物質成果傳遞給最終消費者,并忠實地為物流信息使用者們提供優質服務的品質。通過加強對物流企業的誠信管理,可以提高物流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增加客戶滿意度。
2007年5月,江蘇省交通運輸協會組織開展了“江蘇省汽車運輸行業質量管理辦法、誠信服務百家優秀企業”推薦評選活動。2007年8月,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在北京舉行首批物流企業信用評價A級信用企業新聞會,并向社會了首批20多家A級信用物流企業的名單。有關協會組織評選活動并把企業的信用狀況公示出來,正是說明了誠信對于物流服務業的重要性,希望通過宣傳報道誠信經營的典型,引導我國第三方物流服務企業增強誠信意識,加強信用自律,樹立以“誠信為榮、失信為恥”的觀念,形成“知法守法、誠實守信、兌現承諾、失信必懲”的行業氛圍,創建健康有序的物流市場競爭環境。
2、物流行業存在的誠信缺失現象及產生的原因
現階段,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誠信缺失現象較為普遍,分析原因,導致我國物流市場誠信危機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物流企業投入不足導致的誠信危機。由于物流業準入門檻低而利潤高,物流成為近年較熱門行業而引起市場的廣泛關注。部分企業實力差,設施、設備條件非常有限,也紛紛加入到物流行業。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于是采取非正常手段拿到客戶訂單,但最終因為資源不足、服務能力限制不能完成合同條款而造成違約,在利益與金錢的驅使下把誠信丟失,從而失信于客戶企業。
2.企業管理不完善導致的誠信危機。部分物流企業管理水平差,個別員工的操作失誤導致企業失信于客戶:比如廣州某物流企業把客戶特地從國外買回來寄回老家給妻子的結婚周年紀念禮物弄丟;本該發送到深圳的貨物被運到了上海;因為送貨員的粗心而把當天要發送出去的貨物落下,導致送貨時間延誤,貨主無法準時收到貨物;有的貨物就算準時到達,運到的貨物卻不正常破損;某物流公司由于經營管理不善,欠了貨主一大筆貨款無法償還,最終選擇卷款逃跑,等等。類似這樣的事件,在我國物流服務市場時有發生。
3.物流企業缺乏職業道德導致的誠信危機。某物流運輸企業明明知道客戶要求承運的禁運品,但是還向客戶承諾可以進行承運只是運費很貴,最終賺了小錢卻丟失了寶貴的企業信譽;有的物流公司對不了解物流運作的客戶漫天要價;部分第三方物流企業還存在著實際服務水平和承諾之間存在相當大的差異。這些物流服務失信的現象在實際的操作中更是屢見不鮮。
4.物流企業與客戶雙方不信任導致的誠信危機。
第三方物流企業與客戶企業雙方在合作的執行過程中,一方面要利用各自的核心能力進行合作,在另一方面又為保護核心能力和商業秘密而設置壁壘,這必然會引發伙伴間的不信任,甚至引起戰略伙伴間的不合作,也導致合作雙方的成本增加和服務質量降低。另外,部分客戶企業擔心與第三方物流合作后,自己對物流失去直接的控制力,一旦雙方的協作中出現問題,比如第三方物流企業不能完全理解并按照客戶企業的要求來完成物流業務,就可能會出現物流失控的現象。
3、對第三方物流企業誠信管理的建議
物流企業想盡快擺脫陷入“誠信危機”處境,必須重視物流誠信管理的重要性,正確認識物流企業在誠信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找出應對的方法和措施。
1.政府、行業協會加強管理。
制定規范的行業準則,建立嚴格的物流市場準入制度。政府要加大對物流業的投資力度,做好基礎設施建設,為物流業的發展提供物質基礎,并對能夠誠信經營的物流企業,給予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支持和激勵。通過制定行業準則來促進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誠信經營,使從業人員形成共同的道德價值觀。比如物流采購聯合會推出的A級誠信物流企業的評選,無疑將為物流行業營造誠信守法的市場競爭環境。
2.完善物流法律法規。在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有一部分第三方物流企業利用相關的法規、制度中存在漏洞來進行違法經營,謀取小利,而危害客戶企業利益和我國物流業的健康發展。這就要求我們的立法部門加快速度完善相應的物流法律、法規,使雙方企業在合作過程中有法可依,出現問題時也可找到解決的辦法。《快遞服務》郵政行業標準于2008年1月1日起實施,將進一步促進和規范我國快遞服務的發展。
3.開展培訓教育,樹立誠信觀念。員工是企業的主體,企業要將物流誠信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使誠信管理成為企業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管理層倡導并大力推動合法經營誠信待客,通過經常的培訓教育和潛移默化,努力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個公平、公正、和諧、講誠信的企業文化氣氛;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榮譽感。誠信觀念的樹立也有利于第三方物流企業與客戶企業之間開展互信合作。
4.大力發展和完善物流保險業。大力發展和完善物流保險,推動我國物流責任賠償制度的完善。物流保險制度可以看作是對物流業的保障和激勵機制,為經營者分擔行業風險。但是物流保險的發展在我國現行的市場環境下還存在很多問題,主要在于市場環境不完善、市場主體的特殊性、物流保險產品不完善,以及物流業和保險業之間缺乏信任等方面。物流公司和保險公司之間要不斷加強對話,爭取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對推動物流市場和保險市場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5.物流企業要不斷提高企業自身的實力和服務能力。物流企業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整體實力,不斷提高物流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拓寬自己的業務范圍,以滿足日益發展的物流市場的需要。完善企業的物流設施設備,積極學習先進的物流技術、經營理念和管理制度。提高企業員工的專業知識。學習國外物流企業的先進管理經驗和技術,提升企業本身的競爭力。從而更好地滿足客戶的不同要求,并在客戶心目中留下“誠信經營企業”的印象,增加客戶企業對本企業的信任感。
4、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速度加快,第三方物流服務業具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同時面臨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物流企業要建立良好的誠信體系,學習先進的技術、管理理念,不斷增強企業自身競爭力;相關管理機構和權威部門則要加強宏觀調控和政策指導、輿論監督引導,努力創造良好的物流市場競爭環境和行業氛圍,以促進第三方物流企業誠信經營,以利于我國物流市場的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聯輝,王堅強.企業物流外包風險分析及其防范.湖南工程學院學報,2005
2.李松慶.使用第三方物流的誠信.江蘇商論,2005(10)
3.黃大容.物流外包的合作風險分析與對策.物流技術,2005(11)
近年來,隨著國家稅收征管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物流企業內部管理的不斷規范,越來越多的物流企業意識到加強企業稅務管理、提高稅務管理水平,是提升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在現階段,加強物流企業的稅務管理意義重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強稅務管理有助于降低物流企業稅收成本,實現企業經營目標。我國物流企業的整體稅負較高,稅收成本占生產經營成本的很大部分,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支出,但同時它也是可以控制和管理的。在合法經營依法納稅的前提下,物流企業可以通過實施科學的稅務管理,運用多種稅務管理方法,降低企業稅務成本,提高收益,這也是企業稅務管理的本質與核心。
(二)加強稅務管理有助于提高物流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實現企業財務目標。物流企業要進行科學的稅務管理必須有完善的財務管理,因為只有具備完備的財務制度、高素質的財務人員、健全的財務核算體系,才能為稅務管理的開展提供科學的數據資料和工作流程。在提高稅務管理的同時,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也得以提高。
(三)加強稅務管理有助于物流企業合理配置資源,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物流企業加強稅務管理,首先是對國家的各項稅收政策有全面系統的了解,掌握各項稅收政策,企業對國家的優惠政策有了宏觀的把握之后,就可以通過順應國家的政策導向,規范自身的經營行為,進行合理的投資、籌資和技術改造,進而優化資源的合理配置,減少稅收成本、降低稅收風險,以提升企業的競爭能力。
二、加強物流企業稅務管理的對策
(一)明確企業稅務管理目標、統一稅法認識企業稅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標與企業的總體管理目標存在著一致性,企業稅務管理的目標定位也直接關系著稅務管理的有效開展。具體來說,企業稅務管理的目標主要包括準確納稅、規避涉稅風險、稅務籌劃三方面的內容。1.準確納稅。指企業按照稅法規定,嚴格遵從稅收法律、法規,確保稅款及時、足額上繳,同時又使企業應享的政策盡享。2.規避稅務風險。包括規避處罰風險和規避遵從稅法成本風險兩個方面。3.稅務籌劃。指納稅行為發生之前,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通過對納稅主體的經營活動或投資行為等涉稅事項做出事先安排,以達到少繳稅和遞延繳納目標的一系列謀劃活動。稅務風險是企業稅務管理中面臨的主要問題,而信息不對稱是造成企業稅務風險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及時搜集稅法的相關信息、準確理解稅法、正確適用稅收政策是企業稅務管理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充分的稅務信息搜集渠道勢必給企業稅務管理造成障礙。對此,可以通過建立行業協會的方式來加強稅務信息的搜集與利用。物流企業或企業集團可以建立自身的稅務管理機構,在管理自己企業涉稅事項的同時,為其他物流企業提供涉稅服務。推廣開來,物流企業建立行業協會,通過會員之間信息的共享來加強同行業企業的稅務信息管理與稅收政策應用,進而根據國家宏觀政策走向,爭取物流行業發展稅收政策支持。
(二)做好稅收管理的基礎工作,防范稅務風險在企業的稅務管理中,日常管理工作是做好稅務管理的一個重要基礎,日常工作做得好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地進行經營。物流企業在開展稅務管理基礎工作時,應該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稅務風險的特征以及現存的內控體系,對稅務管理的相關制度進行監督和完善。比如說實行崗位責任制、完善稅務檔案管理制度、完善發票管理制度等等。企業納稅基礎管理主要包含稅務等級管理、發票管理、納稅評估等多個方面。企業應保證有效的日常稅務管理,及時進行納稅申報并足額繳納稅款,做好稅務會計核算工作,嚴格管理涉稅憑證以及發票,相關部門進行稅務審查時也應該積極配合,這樣能夠保證企業涉稅的合法和規范,避免繳納罰款或者滯納金,促進企業的稅務管理更加規范化、法制化和專業化。企業還應該進行稅收信息收集整理,并對國家的經濟動向以及各種稅收政策進行一定的研究,及時掌握企業的稅收政策及其變化,對于企業的納稅行為進行適當的管理和籌劃,并努力獲得相關稅收部門的指導和支持,全面把握稅收優惠的相關政策,促使企業降低成本、控制稅務風險,幫助企業避免不必要的損失,更好地提高企業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三)提高企業稅務管理人員自身素質,確保高效地實施稅務管理企業稅務管理需要更符合現代市場經濟對物流企業的要求,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日益完善和稅收法律體系的建立健全,物流企業涉稅事務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復雜。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都會涉及到稅務問題,這對企業稅務管理人員其專業勝任能力和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業稅務管理人員既精通稅收業務,通曉稅收法律和計算機應用知識,又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較高的稅收籌劃能力,具有一定的溝通、交流及組織協調能力。因此,物流企業應配備具有專業資質的人員擔任稅務管理崗位工作,充分重視與發揮稅務管理人員在稅收管理中的決策作用。加強企業稅務管理人員素質及職業道德教育,注重國家稅法相關的政策及稅務相關的理論和知識的學習,對自己從事的專業業務做到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及時更新稅務知識,追蹤國家稅收政策及稅收法律法規的變化,使他們既知曉企業內部的生產經營活動情況,又精通行業的稅收政策法規,成為稅務管理的中堅力量。必須加強對企業稅務管理人員的定期培訓,開展多層次、多渠道的崗位培訓、短期培訓和繼續教育等多種形式的培訓。同時,加強對企業管理層和員工的培訓,加強其稅收法律法規和稅收政策的學習,了解稅務新知識,著重灌輸正確的納稅理念,樹立全員參與、重視稅收成本管理工作的意識。
(四)明確稅務管理人員職責,建立激勵機制企業稅務管理包括企業遵從稅法管理和企業稅務籌劃。從管理學的角度來說,企業職能部門績效考核通常實施負激勵機制,也就是沒有達到規定的標準,對相關責任人員給予處罰。企業應采取負激勵和正激勵相結合的激勵機制,推動企業稅務管理目標的實現。一方面,對遵從稅法管理實施負激勵機制,即對于沒有遵守稅法,遭受稅務機關處罰(滯納金和罰款等)的,要給予相關人員一定的處罰。另一方面,對稅務籌劃采取正激勵機制,即對于企業任何一個新上項目或新簽合同,企業稅務管理人員只要能夠提供一個最差方案和一個最優方案,就要按兩個方案節稅差額的一定比例來激勵企業稅務管理人員。對于這筆費用的支出,從企業的角度是一次性的,而受益是長期的。這種激勵機制一方面可以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防范稅務風險。
(五)關注企業經營活動過程,進行合理有效的納稅籌劃管理納稅籌劃管理是企業稅務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稅務管理工作的重心。稅收籌劃管理是企業在遵守稅法的前提下,通過合理籌劃,選擇合適的經營方式,以規避涉稅風險,減輕稅負,實現企業財務目標的謀劃、決策與經營活動安排。稅收籌劃的實質是節稅管理,降低企業稅金成本,獲取納稅收益。企業的稅務籌劃管理包括:企業科學納稅、企業重要經營活動或重大項目的稅負測算、企業納稅方案的優化和選擇、企業年度納稅計劃的制訂、企業稅負成本的分析與控制等。稅收籌劃必須與企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這就需要企業稅務管理人員要熟悉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通過對企業內部事務活動的合理安排,實現最大化的稅收利益。因此,要賦予企業稅務管理人員參與管理企業經營活動的職能,使其洞察企業經營過程中的重大活動如投資、籌資和生產經營活動過程,然后根據不同的經營活動特點、合同簽訂內容去與現行稅法銜接,按項目管理予以分析確定。企業投資選擇中的稅收籌劃應當充分考慮地區、行業和產品的不同所存在的稅收負擔差異,爭取獲得稅收優惠;企業籌資選擇中的稅收籌劃應當合理選用籌資方式達到降低稅負的目的;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稅收籌劃,通過對存貨計價的方法、固定資產折舊方法、費用分攤和壞賬處理中的會計處理,從而達到延緩納稅的目的。企業可以從多個角度對企業進行納稅籌劃,選擇不同的納稅方案時應權衡利弊,把有關的稅收優惠政策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用好,充分利用稅法對納稅期限的規定、預繳與結算的時間差,合理繳納稅款,以減少企業流動資金利息的支出。研究國家的各項稅收法規,企業在進行籌劃時必須以風險控制為前提,在納稅義務發生之前進行整體謀劃和統籌安排,制定縝密的納稅籌劃方案。
(六)重視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定稅務管理內部控制制度企業稅務風險是納稅主體的稅收風險,即指企業涉稅行為因未能正確有效遵守稅收法規而導致企業未來利益的可能損失。企業稅務風險將導致企業多繳、少繳或延遲繳納稅款,受到稅務機關的處罰,引發補稅、罰款的責任,甚至被追究刑事責任。隨著中國經濟的變革、發展以及企業自身現代化管理的要求,物流企業面臨的稅務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企業不得不面對更多、更復雜的稅務風險,企業自身制度、流程、會計核算方法及經營方式缺陷等不完善也會給企業帶來稅務風險。企業稅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稅務風險任何企業都無法完全回避和消除,它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整個過程,企業稅務風險主要來自經營行為、投資行為、籌資行為、財務核算、發票管理、納稅申報和稅款繳納等環節。物流企業應制定稅務管理風險控制流程,按照風險管理的成本效益原則,在整體管理稅務控制體系內制定好詳細的、操作性強的稅務風險應對策略,設置好稅務風險控制點,針對重大稅務風險所涉及的管理職責與業務流程,制定覆蓋各環節的全流程控制措施。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部門要事前做好分析預測、事中做好識別,做到有效防范風險,并做到跟蹤監控好稅務風險。物流企業應該積極防范稅務風險,力求把風險降到最低,規范企業納稅行為,加強內部稽核管理,完善稅務管理內部控制制度,建立企業內部稅務審計檢查制度,加強企業內部稅務評估,做好自查自糾及整改工作。對于稅收程序法的相關內容,企業沒有按規定程序處理涉稅業務而未享受稅收優惠政策乃至遭受處罰的例子很多。對此,物流企業要與當地稅務機關建立溝通機制,及時認知、落實新規定。除此之外,對于新稅法、新信息,還要與行業協會成員和中介機構多溝通,保證動態地掌握國家相關政策,防范風險于未然。
三、結論
在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物流管理作為一項新的管理模式,在世界各國引起了高度關注。作為一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領域,物流財務管理成為物流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目標是組織或個人通過努力期望獲得的一種結果,目標可能實現,也可能是虛無縹緲的。物流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實施物流活動所期望達到的財務結果。財務管理目標有利潤最大化和價值最大化兩種觀點。利潤最大化是指通過企業的財務活動管理,不斷增加企業利潤,并使之最大化。利潤最大化代表企業的利潤越來越多,越來越接近企業目標,對實現企業資源優化配置及促進社會進步都有巨大作用。然而,企業利潤最大化目標具有一定局限性,利潤最大化沒考慮風險因素,很可能讓企業蒙受高風險帶來的損失;利潤最大化很可能是短期行為,無法照顧企業的長遠發展。價值最大化是一個多元化的概念,表示各方利益主體在企業的價值最大化中受益。價值最大化不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充分考慮到資金的時間價值與風險價值因素,有利于企業經營管理的短期行為,更有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目前,價值最大化目標已經在理論和實踐中引起重視。
二、物流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物流企業融資比較困難
物流企業大多是中小企業,地域分布廣、規模小,導致其融資需求大但融資能力不強的問題。物流企業的信用度較低,金融機構對物流企業發放貸款時常常需要審核很長的時間,而一些較小的物流企業則被拒之門外,所以物流企業的貸款成功率并不高。其次,金融機構為物流企業設置了較高的門檻,如果想要貸款必須付出更多的融資成本,同時由于物流企業投資回收期較長,風險大,銀行方面出于對風險的考慮,自然不愿意貸款給這類企業。最后,物流企業的直接融資困難。通過債券融資和股票融資可以大大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然而證監會對直接融資有十分嚴格的審批程序,而大多物流企業無法滿足這一要求。
(二)物流企業資金管理不科學,資金使用效率低下
資金是企業開展經營活動的前提,有效的資金管理是企業財務的核心內容。對于物流企業而言,資金管理的成果決定了其經濟效益的高低,也決定了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程度?,F階段,我國物流企業普遍存在資金管理混亂的情況,其顯著特征是資金閑置或不足,資金運用效率不高,流轉困難。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是很多物流企業不重視財務管理,沿用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管理層依據財務人員編制的相關資料來了解企業資金的總收入、總支出和總結余狀況,而這些費用是否合理,是否達到了理想效果則無法掌握。二是財務信息編制具有滯后性,導致管理層決策不及時,資金使用效率降低。
(三)財務監管不力
物流企業尤其是集團型物流企業,大多是跨區經營,其遍布全國各地,組織結構復雜,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在這些企業中,大量出現會計基礎工作薄弱、核算不規范、有法不依、有章不循、依靠經驗處理工作的情況。其次,物流企業仍然采取事后監控的辦法,不能在事前和事中監督,不利于問題的解決,違法、腐敗等現象滋生后無法及時清除。最后,物流企業不論大小,大多都設置了監管部門,制定了嚴格的監管制度,然而由于制度的實踐方法并不科學,導致制度的約束性不強,甚至流于形式。同時,財務人員的素質不高,能夠獨當一面的財務人員屈指可數,更不必提下屬公司了。
(四)物流企業財務信息嚴重失真
準確的會計信息是企業決策的重要依據,任何企業的會計信息必須保持一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然而,由于物流企業在財務信息的采集上沿用傳統手段,即便應用了財務軟件,也僅僅完善單一的核算或報表,不能做到隨時跟蹤,隨時校對。再就是物流企業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常常會做出不真實的會計報表以掩蓋下屬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甚至做假賬、編假報表的情況也大有所在。
三、物流企業財務管理的改進對策
(一)積極拓展物流企業的融資渠道
沒有充足的資金談何發展,所以物流企業最緊迫的任務是解決融資困難的現狀。物流企業應積極拓展融資渠道,為融資創造良好的環境,為迅速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首先,政府要采取靈活的扶持方式。對于那些長期虧損而又無法挽回局面的物流企業予以取締,而對于那些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物流企業應給予適當的支持,對其進行嚴格審批的基礎上適當增加一定數額的補貼。為了鼓勵企業發展,出臺更好的優惠政策,鼓勵企業通過納稅籌劃降低稅負。其次,物流企業積極尋找合作伙伴,與一些大型物流企業或國外物流企業合作,通過吸收資金緩解資金不足的問題。
(二)提高物流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
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是物流企業核心競爭的必要手段,首先應采取更先進的資金管理方法,如使用物流集成信息化模式對物流企業的資金實施優化管理,避免資金的盲目使用、效率低下的問題。同時,流動資金管理是物流企業財務管理的重中之重,應該借助電子銀行等快捷支付手段進行,以提高資金的運轉效率。其次,財務報表固然很重要,但如果財務報表準確性、完整性不強就沒有任何意義,所以物流企業應從多個渠道了解資金的使用及效果,全面了解企業財務,與會計報表進行校對,對保證決策的科學性。同時應該加強財務人員的培訓,提高其專業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讓他們從思想上和意識上對資金使用效率有更深刻的認識。物流企業也可以通過推行財務人員委派制對資金的使用效率進行管理,財務人員委派制不僅能保證物流企業各項改革措施的順利實施,還使財務管理不斷向規范化方向發展。
(三)加大監管力度
結合物流企業財務管理現狀,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一是優化財務管理機構。一般來講,物流企業的財務機構與會計機構是設置在一起的,這對一些剛起步的,財務不復雜的企業較為適用,但隨著物流企業的不斷拓展,特別是成為集團型物流企業后,這些模式會造成職責不明確的弊端,所以有必要將這兩個模式分開設置。二是物流企業要重點建設外部管制制度,現代物流企業應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建立起圓滿的財務規章制度,制度行之有效,相關部門必須嚴格遵守,建立業務處置流程,做好業務流程度,進一步提高物流企業的運作效率和財務人員的管制力度。三是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可有效保障企業資金的完整性,是現代化企業發展的客觀要求。因此,物流企業要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支持下,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以提高財務監管效率。四是實施科學的預算管理??茖W的預算能夠明確物流企業的經營管理目標,便于物流企業進行自我控制、自我評價和自我調整。隨著物流企業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物流企業的財務管理將越來越復雜,而財務監管作為重要且有效的財務控制手段,其作用也越來越顯著,同時財務監管將成為物流企業制約機制的重要手段。
(四)全面提高財務人員的素質
傳統的財務職能重核算、輕管理,所以雖然大多物流企業都建立了財務管理制度,但具體的實施上并沒有付諸行動。對此,物流企業應對內部財務機構進行適當調整,在保證會計核算工作正常進行的前提下,適當進行壓縮以增加預算、稽核、成本、內部等分支機構。通過優化機構配置,達到提高財務管理效率的目的。同時,物流企業應重視人才素質的全面培養?,F代物流企業不僅要求財務人員具備較強的專業素質,還要有計算機應用、統計指標應用、分析判斷等能力,所以物流企業一方面可通過招聘和提高薪資水平來吸引外來的復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對現有人才進行培訓,爭取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財務管理隊伍。
物流的概念在電力企業燃料、設備等物資管理上應該說己有廣泛應用。但就電力產、供、銷角度看,筆者認為不妨可以定個“電力物流”概念:電力物流是電力發、輸、配、售流程部分,是為了滿足終端用戶需求,對電力從發電到終端用戶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流動,以及流程各環節相互提供的服務和相關信息在此過程中的正、反向流動所進行的計劃、實施與控制過程。這樣一個定義長要有以下幾個層面的含義:
第一,從電力產品特性來看,它雖然不是有形實物,卻客觀存在著電力發、輸、配、售這一從產品生產點到消費點的傳輸過程,而且,同樣存在著要以高效率、低成本運輸的要求。同時也應注意到電力在客觀上存在發、輸、配、售同時完成的特點,與實物商品流通有著顯著的區別。
第二,“電力物流”概念應該對電力供應鏈流程的各個環節發生作用:對發電方實行競價上網,降低發電成本;在輸、配電過程中通過加強電力市場建設、實現全國聯網,提高資源優化配置水平;在售電方則是提高服務水平,加強電力市場營銷,開拓電力市場,增強與其他能源替代品的競爭能力。
第三,“電力物流”概念應該對供應鏈的各個環節之間的銜接發生作用,從而最終降低整個流程的成本。從電力企業歷更沿革看,原國家電力公司作為自然壟斷企業,集發、輸、配、售于一體,缺乏自身降低成本的動力,打破這一壟斷流程,在各環節引入競爭,無疑將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服務水平。但是,也必須看到,隨著獨立市場主體的增多,大家的目光也更多地集中在了自身環節。引入一個概念,其實是引入一種思維方式。
其實,廠網分開的實施已經對“電力物流”概念提出了切實的要求。電力體制改革的深化,包括已經完成的廠網分開,即將開展的主輔分離,以及今后可能的輸配分離,其實質就是“以滿足用戶電力需求為目的,對電力從發電廠到終端用戶的高效率、低成本流動而進行的計劃、實施和控制過程”。
國家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也為此創造了條件。以成立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為標志,國家政府職能中公共管理職能與國有資產管理職能得到分離,明確了國有資產出資代表,理順了國有資產管理體系。這樣一種調整,為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從某種程度來說,有助于電力流程中各環節的相互協作與配合,這種協作與配合也就是“電力物流”概念的具體體現。
2、電力企業物流供應鏈特點
首先,電力企業是一個較為特殊的行業。這一行業的主要產品是能源產品,也就是電能,是全社會的吃穿住行和人們生活需要的公用產品。從物流供應鏈角度上來講,按照產品生產銷售供應鏈的這一條主線,電力企業供應鏈大致可以分為發電、輸電、配電和電能銷售等幾個環節。其中發電主要任務進行電能產品的生產,這一環節的主要企業就是發電廠;輸電可以理解為與普通行業中的產品運輸相對應,其任務是將電能產品從一個大的樞紐送往另一個樞紐,輸電網可以看作是運輸電能產品的“高速公路”,與這一環節打交道部門和企業有調度中心,電力公司的變電網絡設施維護部門;配電是電能產品的配送,主要任務是將電能產品輸送到最終的用戶,相關部門主要是供電局負責配電網絡的運行與安全的部門等;電能銷售則包括電能的批發和零售,主要完成最終實現電力產品價值的工作,相關部門是電力公司的營銷部等。
由于電能己經成為人們日常生產和生活中消耗的主要能源,不論城市或農村,不論生產或生活,不論信息傳遞或網絡聯系,家庭生活都離不開電,是一種對社會是全方位的覆蓋。一個國家電氣化水平越高,電力在全社會作用越大。使得電力工業成為關系到國計民生方方面面的基礎行業,安全穩定成為該行業的重中之重。
其次,電力企業特點是它的產品不能儲存,發電量超過需要量會形成浪費,發電量不足,會影響生產和生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如果系統供需不對稱,則會進一步影響電能產品質量乃至整個系統的安全運行,正是由于這個原因使電力企業成為最旱實現產品零庫存的行業,成為最旱實踐這一先進生產力年的時間者。然而,社會對電量的需要是一個不定量,它會隨著地區、時間、季節、氣候、人們生活等方面的變化而變化。這種不能儲備,需要量又是瞬息萬變的行業就要求對供給和需求要有精確的掌握,以便及時進行調整和控制,才能夠保證整個行業的穩定運行。電能的這些特點要求電力企業必須做好物流管理,特別是在電力體制改革后,更需要高效率的物流管理來提高行業效益,降低行業成本,減少資源的浪費。
毋庸置疑,電力企業供應鏈管理一直是需求拉動型的,供應鏈上各個環節控制的自動化程度對比其他行業而言是最為先進的。從技術上,電力系統中的能量管理系統的專有系統是保證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系統,而從物流供應鏈角度來說,這些專門的系統的主要功能就是進行信息的傳遞和供應鏈的控制;從機構上,調度中心成為實時控制產品需求與生產的平衡的核心部門。
3、電力企業物流管理存在的問題
1、物流意識淡薄,物流人才匱乏
電力企業物流專業人才的匱乏在一定程度上和目前社會普遍對物流行業不重視有關系外,其根本原因是電力企業對物流“第三利潤源泉”的效益潛力認識不足,對電力企業物流重視不夠,存在偏見。沒有把企業物流視作優化生產過程、強化市場經營的關鍵,發展企業物流缺乏現代物流理念。正是因為高層管理決策人員不重視,電力企業物流從業人員無論從人員結構、知識水平、業務能力、綜合素質等方面均低于整個電力企業的相應平均水平,造成物流隊伍專業人才嚴重缺乏。
2、企業物流組織結構不合理,物流的專業化管理程度不高,物流功能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
傳統的物流模式,使得企業內部擁有的各自倉庫和各自運輸等物流設施為數不少,但利用率低,成本支出高,物流功能的具體承擔部門和管理部門都采用分散的組織結構形式,即分別由企業的產、供、銷、運等部門各自承擔和管理,沒有專門的物流管理組織。由于部門之間缺少相互協調,造成企業物流管理紊亂、物料流向不合理、重復搬運等問題,浪費嚴重,效率低下,企業物流系統無法實施全面集中的管理,產生不出系統效應。因此,企業物流資源的合理利用,無論在認識方面,還是在組織框架、運作等方式方面,都不能適應電力企業改革和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
3、物流服務信息化程度低,物流控制手段落后,物流信息反饋缺乏及時性、準確性、全面性
物流的特征決定了物流與信息流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可以說實現物流管理現代化的前提條件是管理信息化。目前許多電力企業建立的信息系統尚處于初步的、業務型的、分散的計算機管理階段,網絡功能不強,信息管理層次多,管理系統不一致,造成信息交流不暢,資源不能共享,不能保證信息的及時性準確性和靈活性。這種“滯后的”物流控制現狀,往往使企業對環境變化反映“遲鈍”,企業的物流系統功能不能正常發揮。
4、電力企業物流成本核算體制不健全導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生產浪費嚴重
由于電力企業有其獨特性,即電網運行安全生產責任重大,電力企業看重社會效益更甚于經濟效益。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電網物流企業對生產成本重視不夠,造成唯社會效益的觀點。面臨電網改革,電力企業的逐步市場化必須迫使電網企業在關注社會效益的同時也必須兼顧經濟效益。
4、電力企業物流管理的對策
構建現代物流管理體系可從改革電力企業物流管理、建立和完善物流成本管理體系、加快建立信息化平臺、建立物流配送規劃等幾個方面著手。
1、改革電力物流管理,實現電力企業物流規模化
目前電力企業的物流管理大都由分散在不同的職能部門進行管理,物流圍繞著財務、運作、營銷三個基本職能展開,主要的物流活動如運輸、庫存、訂單等分別由三個部門分管。由于三個職能部門的活動目標與物流管理的目標不盡相同,導致物流活動不能連續進行,使得電力企業的采購、生產銷售成本、物流信息等方面與生產的一致性要求存有較大差距。加之電力企業一直處于壟斷經營狀態,客戶服務意識淡薄,企業的競爭力差。因此,電力企業的物流管理應徹底改變傳統的分散營銷模式,而代之以用系統整合的思想,運用供應鏈管理理論將電力企業中涉及物流活動的部門加以整合,實現電力企業物流管理組織優化,提高整體競爭力。
電力企業物流流程的重組使得按照過程管理的方法整合電力企業物流組織系統成為可能。由此,按照電力企業的物流活動要求、物流組織所能夠提供的服務以及電力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通過物流組織的加工實現物流活動價值的增值,從而實現為客戶提供滿意物流服務的目的。其本質意義是通過物流業務的跨部門整合,通過團隊合作、資源共享,達到電力企業內物流及相關職能及利益的整合,實現服務客戶的組織目標。
2、建立和完善物流成本管理體系
由于目前電力企業物流管理主體,沒有獨立的物流成本核算系統,這就很難把握和評價物流管理狀態,更談不上對物流合理化管理的要求。
計算物流成本的目的不單是了解和分析成本構成,更重要的是把物流成本視作資源而能加以控制和運用。為了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并進而達到控制和運用物流成本的目的,有必要建立以物流活動的整體為對象,按物流功能計算物流成本的財務會計方法。這里構成物流成本的財務數據是可以共同使用的基本財務數據。因此,建立物流成本管理體系既是控制庫存,又是促進庫存周轉,從而達到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途徑。
3、加快建立信息化平臺
物流的信息化是電力企業物流組織系統整合的支撐技術。物流信息系統是以計算機和網絡通訊設施為基礎、以系統思想為主導建立起來的為了進行物流計劃、操作和控制而提供相關信息及為業務人員提供操作便利的人員、設備和過程相互作用的結構體。物流信息化賦予物流組織新型的生產要素——信息,能夠有效地把各種零散數據變為商業智慧,大大提高了物流組織的業務預測和管理能力,通過“點、線、面”的立體式綜合管理,實現物流組織內部一體化和外部供應鏈的統一管理。從而有效地為物流組織解決單點管理和網絡化業務之間的矛盾,成本和客戶服務質量之間的矛盾,有限的靜態資源和動態市場之間的矛盾,現在和未來預測之間的矛盾。因此,在電力企業物流組織系統整合過程中,物流的信息化是一項重要工作。物流管理的核心就是物流信息的管理?,F代物流區別于傳統物流的關鍵在于信息化和網絡化。物流信息系統的建設決定信息傳遞效率,而信息傳遞效率直接影響物流中心的服務水平,物流中心的服務水平又決定了企業的競爭優勢。
需要強調的是,信息化建設必須與業務流程優化結合在一起才能產生良好效果。即業務流程的梳理是為提高管理的整體有效性,而信息化提高的是效率,只有當有效性和效率兩者同時提高,企業管理才真正上臺階,企業才能持續發展。
4、建立自營與外包相結合的物流運作模式
伴隨著電力企業的深入改革,主業輔業分離是大趨勢。作為物資供應的輔助部門在以后的改革中極有可能從電力企業中脫離出去。那么針對電力企業的物流業務的開展應該選擇自營與外包相結合的物流運作模式。因為,對于國內第三方物流市場尚不成熟,操作及標準和制度還不夠規范,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規模還非常有限情況下,從企業實際出發,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電力企業本身內部物流系統相當龐大。同時,利用物流合作伙伴可以獲得戰略上和操作上的優勢,其中包括:減少資本投入,降低成本;有利于提高客戶服務質量;使企業獲得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減少風險和不確定因素;獲取信息能力提高,有利于經營規劃等等。所以,選擇內部自營與外包相結合的物流經營戰略是電力企業物流管理的最佳選擇。
5、加強對物流人才的培養
通過分析世界物流前l0強,發現非資產型物流公司的盈利能力顯然強于資產型物流公司,而且具有競爭力的業務核心是物流管理。必須高度重視物流方案設計,在服務操作上嚴格執行統一的標準,堅持嚴格的質量管理,以信息技術和信息網絡貫穿物流整個服務過程。由于我國實踐經驗不足,人才的培養就更顯重要。歸根結底,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只有在物流從業人員的素質提高的基礎上,才有可能不斷增強競爭力,不斷學習與應用先進技術、方法,發展出適合電力企業的物流管理模式。
要在實踐上建立一套完備的現代物流管理體系決不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它不僅僅需要在資金人力方面做大規模的投入,而且不同的企業在管理一個復雜多變的系統方面,還必須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專用人才。要使物流在國民經濟中發揮巨大的作用,關鍵在于離不開具有高度的物流專業知識和管理經驗的物流管理人才和從業人員。因此,亟需把培養這方面的人才工作提到企業的發展的重要日程上來。
我國現有電業企業人力資源龐大,但整體管理和科技技術素質有待提高。我國現有的人力資源機構復雜龐大,建設物流管理隊伍可從兩個方面考慮,即培養原有人員和招納專業管理人才,兩者都不可或缺。原有人才對于現有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熟悉,他們在物流管理的現代化過程中建構適合實際具體情況的管理體系起著重要的作用;專業管理人才是一支新生的隊伍,他們吸收借鑒前人和西方的經驗和先進管理思想。傳統物流管理主體的新管理理念需要有這支新活力的注入。
監督機制是維系正常的生產秩序和工作秩序的保證,是約束個人行為的規范,也是對權力濫施的一種制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大到國家小到企業都不能沒有監督機制,雖然它們各自的表現形式不同,但經驗表明,沒有監督的權力和抵觸監督的行為出現問題是意料之中的事。要想取得進一步的發展,使得電力企業的物流管理能夠為企業的發展帶來切實的經濟效益,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監督機制是非常必要的。加強監督,完善管理,是企業健康發展的基本保證。
六、參考文獻
1、楊海賢,李新威.電力企業提升供應鏈管理戰略.電企管理縱橫[J],2005(3)。
2、張紅巖,張長宇.我國電力企業的物流管理組織優化.中國物流與采購[J],2002,(22)。
3、宋耀華,侯漢平.論現代物流和傳統物流.北京交通大學學報[J],2004,(3)。
4、賈靜茹,黃國青.物流變革及現代物流信息系統.武漢工業學院學報[J],2005,(2)。
5、孫大斌.供應鏈管理思想在電力工業中的運用探索.企業經濟[J],2004,(2)。
6、馬士華.供應鏈管理[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7、張紅巖,宋健坤.電力行業供應鏈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市場與電腦[J],2003,(1)。
8、楊海賢,李新威.電力企業提升供應鏈管理戰略.電力管理縱橫[J],2005(3)。
9、刁文棟,魏安華.電力企業的供應鏈管理研究.沈陽工程學院學報[J],2006,(10
【關鍵詞】物流企業物流運作模式發展戰略
現代物流是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核心競爭能力、增加經濟效益的“第三利潤源泉”。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和開發上,對企業生產全過程的物流系統做出科學規劃,對企業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確保企業物流的系統性和合理性,使企業保持敏捷的反應能力。目前,在我國,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已經意識到企業加強物流管理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性。各地政府,相關部門、行業都先后開展城市物流規劃、企業物流管理試點等工作,物流被認為是新的經濟增長點。
一、企業強化物流管理的重要意義
現代物流是指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集合整個采購、運輸、包裝、裝卸、搬運、倉儲、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處理等各種功能而形成的綜合性物流活動模式。通過一體化管理,來統籌安排采購、運輸、倉儲、配送等服務,通過組織設置的一體化,來實現供應鏈的統一控制。所以,企業加強物流管理,進行物流系統的規劃和再造,對加強企業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有重要意義。
1、企業加強物流管理,實施物流系統再造,能夠減少庫存積壓,降低總成本,提高利潤。企業通過對內部物流系統進行改造,使物流管理水平提高,由此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和存貨成本,提高庫存的周轉速度和資金的回籠率,使企業從物流這一巨大的利潤獲取收益,增強企業的競爭力。海爾集團從1999年開始創新了一套現代物流管理模式,興建了現代化的立體自動化倉庫,構筑了將物流、商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為一體的供應鏈管理體系。使呆滯物資降低73.8%,倉庫面積減少50%,庫存資金減少67%。
2、企業加強現代物流管理,無需占用流動資金,便可實現無本獲利,能有效地提高競爭力。在現代物流管理模式下,企業可以根據消費者特定的需求進行商品生產。通過對產品交付期、質量及價格的預測,利用國際互聯網在全球范圍內獲取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資源。由于是采用需求管理和柔性生產技術,以批量產品的價格完成生產過程,所以無需占用流動資金,便可實現無本獲利。
3、企業加強現代物流管理,能有效地降低經營風險?,F代物流管理使用信息技術實現了數據的快速、準確傳遞,提高了倉庫管理、裝卸運輸、采購、訂貨、配送發運、訂單處理的自動化水平,使分裝、包裝、保管、運輸、流通加工實現一體化,生產廠家可以方便地使用信息技術與物流企業進行交流和協作,企業間的協調和合作有可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完成。這樣一來,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實現準時制生產。
二、目前我國工業企業物流運作現狀
1、從宏觀方面來看,我國現代物流業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長期以來受“重商流”、“輕物流”理論和思想的影響,對物流在經濟發展和企業中的作用和地位缺乏足夠認識和重視;物流標準化和規范化建設、學科建設嚴重滯后;物流的法律、法規建設相對落后;由于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對于支撐物流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信息網絡建設等缺乏統籌規劃,各部門、各地區各自為政,閉門造車,缺乏協作,尚沒有形成統一、開放的物流市場;物流業的協調機制處于分散狀態,近年來,雖然在我國流通領域內成立了一些物流協會或類似的行業組織,但效果不佳。由于行業管理既分散又薄弱,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物流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2、從微觀環境來說,企業物流管理與運作不容樂觀。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的物流活動主要由企業自身承擔,造成物流資源分散,資金短缺、產品積壓、庫存資金占用多、設備利用率低、生產管理水平低下等。首先,企業內部物流各自為政,供、產、銷相互脫節,物流系統協調性差。大多數企業將物流活動置于附屬地位,將倉儲、運輸、裝卸搬運、采購、包裝、配送等物流活動分散在不同部門,沒有納入一個部門對物流活動進行系統規劃和統一運作與管理,使物流的專業化、網絡化和社會化程度不高;有些物流業內擁有的物流設施、設備為數不少,但利用率卻普遍偏低,很少能提供全國性或全球性的物流服務;由于物流活動跨職能、跨部門設置,且各部門各自為戰,缺乏對物流成本的核算和物流財務分析,致使整個系統的運作效率非常低下。其次,企業內部信息系統不完善,企業之間的信息傳遞工具落后,物流難以暢通無阻。在物流管理上,很多企業還停留在紙筆時代,有些企業雖然配備了電腦,但還沒有形成系統,更沒有形成網絡。由于信息收集、處理、跟蹤的低效性以及企業缺乏對各方物流信息全面、準確、動態的把握,使企業無法實現內、外部物流一體化,無法追求物流系統的最優化和合理化,參與供應鏈管理。很難滿足消費者快速變化、日趨個性化和多樣化的需求。再次,粗放型經營突出,缺乏對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多數企業都有自己的運輸、倉儲等部門,或有自己專門的運輸公司、倉儲公司等,進行物流自營。這些企業內部物流部門不去市場找生意,資源閑置和浪費現象嚴重。同時一些在國內具有一定競爭力的企業,不顧企業物流管理能力是否具備,不惜斥巨資在國內建立自己的物流子公司,不把物流交由具有比較優勢的第三方經營,僅依靠企業自身力量和粗放型物流經營參與國內、國際競爭。
三、我國工業企業物流運作再造
1、政府要為企業物流運作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第一,政策環境。政府要加強和完善物流法律、法規建設,要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稅收政策、金融政策等,促進生產性和流通性企業更多地使用社會化物流,來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第二,技術環境。政府要鼓勵和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要扶持、引導物流企業、引進先進裝備、改善物流設施,進而提高物流績效和物流服務水平。第三,市場環境。政府要為物流企業在跨地區經營的工商登記、辦理證照、統一納稅、交通管制、進出口貨物查檢通關等方面創造良好的經營環境;要積極鼓勵和扶持有一定基礎的大型貨運企業或儲運企業完善服務功能,實現向物流服務企業的轉變,推動第三方物流服務市場的形成。
2、企業內部要消除部門間利益沖突,確立適合企業自身條件的物流發展模式,構筑一體化物流。第一,企業間要建立起戰略聯盟,優化物流服務,創造新的物流價值。大型制造企業、商業企業要迅速從“大而全”的經營誤區中解脫出來,與合適的供應商、儲運商等結成戰略聯盟,并通過供應鏈參與國內、國際競爭,提高本企業產品在國內、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和市場份額;對于那些物流活動具有相當規模的大型企業,要成立物流服務部或物流子公司,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發展完善企業自我服務的物流系統,要從成本核算和作業環節的最小單元開始,以降低成本和系統優化為原則,對企業從采購到銷售的全過程進行重新設計,從而確定物流活動內容和管理范疇,優化物流服務,創造新的物流價值。第二,企業要積極開展并購,對物流能力進行內部整合,確立適合企業自身特點的物流模式。中小企業的自辦物流規模小,物流能力不能充分發揮,只有通過并購,來整合各企業的物流能力,將各企業的物流特色能力集合在一起,增強企業競爭力,構筑起全球一體化的物流網絡。所以中小型企業,應該將精力集中在自己的主業中,將物流服務功能從企業生產活動中剝離出去,外包給第三方物流去經營。將自己的主要精力用在自己的核心義務上以提高自身的核心能力,從而以整合的核心競爭力在競爭中取勝。
3、從戰略的高度審視和發展物流,把物流納入企業的總體發展戰略。首先,樹立先進的物流理念,促進企業物流理性發展。企業要充分認識物流是制造商的產品工藝流程通過物料采購和實物分配這兩個功能性活動分別向其供應商和客戶兩個方向的縱向延伸所構造的一體化供應鏈。企業在構筑內部物流體系時,要以產品的生產制造和市場營銷為主線,以相關物流信息流來協調供應商和客戶的關系,對物流系統的各要素,如運輸、保管、搬運、包裝、流通加工等進行科學的分析,權衡利弊,使它們有機地聯系在一起,處于一種合理的水平上。其次,企業要從戰略高度審視物流發展問題,構筑企業的核心發展能力。企業要根據經營發展的需要,科學系統地分析和評價企業經營環境與資源,確立正確的物流發展戰略。企業要根據不同的物流管理階段的不同目標和自身管理經驗的積累,設計合理的組織結構,逐步地將物流功能獨立出來,建立面向商或零售商的物流配送部門,集中負責需求預測、產品配送控制、用戶服務調查監督等職能,以實現物流一體化管理。這樣,企業就可以將精力放在核心產品的生產上,來提高自身的核心生產力。再次,積極引進JIT、MRP等管理技術,按供應鏈理論對企業內的生產管理進行整合。準時生產方式(JustInTime,JIT),是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在20世紀60年代實行的一種生產方式,JIT不僅是一種生產方式,也是一種通用管理模式在物流、電子商務等領域應用。準時生產方式基本思想可概括為“在需要的時候,按需要的量生產所需的產品”,也就是通過生產的計劃和控制及庫存的管理,追求一種無庫存,或庫存達到最小的生產系統。MRP是一種將庫存管理和生產進度計劃結合為一體的計算機輔助生產計劃管理系統。它以減少庫存量為目標,統籌地為制造業管理者提供滿足生產計劃需要的物資供應手段。最后,按物流管理思想對銷售系統進行優化配置,提高企業的配送能力,市場反應速度和售后服務水平。物流是市場營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用戶能否接受企業的產品,關鍵在于用戶能否保質保量、及時地得到企業的合格產品和服務。所以,企業要按物流管理思想對銷售系統進行優化配置,提高企業的配送能力,市場反應速度和售后服務水平。對于顧客來說,由于送貨準時、保質保量,大大提高了顧客的滿意程度,從而贏得了市場;對于企業來說,由于大大降低了運行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還可以達到鞏固和擴大市場的目的。
4、建立企業物流的信息管理和控制系統,提高企業的物流管理現代化水平。第一,企業要建立一個信息共享的集中式信息平臺,通過信息系統統一企業的規范,實時采集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通過加強對網絡的監控力度,實現透明化管理,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第二,企業要建立一個面向上下游客戶的服務平臺,降低客戶服務成本,提高客戶服務質量。企業可以通過建設電子商務網站或利用信息系統建立虛擬客戶服務中心,通過自動發送電子郵件、傳真、短信等通知模式,實現企業統一的、規范的客戶服務要求,為客戶提供快速的、準確的、主動的服務。第三,企業要建立高效的物流信息服務平臺,使不同業務部門之間、不同分支機構之間、與合作伙伴、與客戶、與供應商都可以實現全面的協同工作和信息共享。通過協同工作,企業與客戶之間的關系不再通過簡單的買賣關系或銷售人員的銷售能力來維系,更多的是依賴優質便捷、可增值的服務來維系;企業與供應商之間可以獲取最直接的、最快速的商業信息與服務,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于領先的地位。第四,企業要將市場營銷、銷售、服務、與技術支持連接起來,使企業能夠吸引更多的潛在客戶和保持更多的現有客戶。通過建立CRM客戶關系管理平臺,不論客戶大小、所在地域以及業務發生的時間,客戶都可以得到優質、滿意的服務。
總之,企業要從長遠和戰略的觀點去思考物流在企業經營中的作用,要將物流從企業日常管理系統水準升華到經營結構層面,建立起戰略物流的理念,將物流作為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戰略資源,進行物流系統的規劃和建設。
【參考文獻】
[1]魏際剛、鄭志軍:企業物流管理基礎[M],海天出版社,2004.
[2]蔡淑琴:物流信息系統[M],中國物資出版社,2003.
[3]顧煜:試論企業物流信息系統[J],商場現代化,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