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6:28:04
序論:在您撰寫職業需求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論文關鍵詞:職業道德行為養成;培育期;定向期;就業實踐期
在21世紀,人才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勞動者素質的競爭只有高素質的勞動者才能生產出高質量高水平的產品,提供高質量高層次的服務。那么,這一切取決于什么呢?我想莫過于職業道德行為的養成。職業道德行為的養成是職業道德素質的表現,是從業者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事業獲得成功,那么首先就要提高綜合素質。人的綜合素質是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變動性的整體,各個因素之間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密不可分。其中,任何一個因素的欠缺,都會造成人的整體素質的降低。所以我們從小就要注重培養自己各個方面的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在未來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實現人生的價值。
一、高職大學生就業現狀
1.供過于求。在沒有出現經濟危機的時候,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也是比較突出的問題,從整個就業情況看,大學生的供給明顯大于實際需求。不是總量的供過于求,而是結構性的供過于求,主要是培養的大學生的方向及大學生所應該學習的內容和社會的實際需求是脫節的。企業用人的時候,首選是相關專業,其次是高潛質的人,因為企業在發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員補給,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過程中逐漸培養的,這也為一部分專業不對口的大學生解決了就業的問題。
當經濟危機到來的時候,企業普遍實行的保守的發展戰略和緊縮的財務戰略,一方面人力資源的補給大幅減少,另一方面用于培養與培訓的費用也大幅減少,在招聘的時候會對相關專業的大學生優中選優。經濟危機造成的結果是,無論是從結構看,還是從總量上看,大學生的數量都是供過于求。
2.缺乏勝任力?,F在高校培養的大學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論,實踐非常缺乏,即便是對實踐要求極高的技工類,很多學校因為種種原因取消和減少了實踐的課程。大量理論的課程讓學生在專業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實踐能力的大學生成了紙上談兵的高手。企業是非?,F實經濟實體,需要的人就是能夠給企業直接帶來績效的人,而紙上談兵的大學生并不能馬上給企業帶來績效,還要搭上老員工給為其輔導,從而影響了企業的整體績效?,F在很多企業都停止了招聘新員工,尤其是大學生,即便招聘也是有實力的公司進行的優中選優的戰略性人才儲備;而有些有實力的公司,在進行人才的戰略性調整,希望通過現在的經濟危機帶來的變化,招募和儲備一批中高端人才和優秀的技術骨干,從而迎接經濟危機過去后的新的發展。而大學生沒能在這一轉機中受到青睞,其根本原因是大學生畢業后,不具備相關工作的勝任力。
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對大學生職業道德行為養成教育的反思也愈發深刻。學校也在積極尋找教育改革途徑,雖然每個學校每年都在做著就業率統計和報告,但是有些學校有些院系的教育探索已經在好幾年前就開始了,比如在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機械工程系、電氣工程系等好幾年前就成立了實驗室,引進了實訓的教學模式,并建立有自己的實習工廠,現在又在積極探討本身引進企業的教育產品和模式。企業首要考慮的不是職業道德行為教育問題,卻間接地促進了職業道德行為教育的改革和對教育本身的思考和探索,應該說已經開始思考教育本身的問題、解決途徑和自身的價值了。企業一開始考慮的是如何能獲取更多更好的能快速勝任工作的人,于是一些企業在相關的高校建立了定制培養班,按照自己企業的要求和實踐培養大學生,然后招募其到本企業工作,比如機械工程系的遠大班、中聯班、博世班等。這是解決目前問題的途徑之一,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還是職業道德行為養成教育本身的探索和實踐。問題的產生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解決問題的過程也不會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從各個角度,不同的時間段有不同的側重點,逐步來解決這一問題。
二、高職學校教育中不同階段的職業道德行為養成
1.打好基礎。為職業道德行為養成做準備
順利就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做長期規劃。要想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需要大學生們在大一學期間就做好職業發展規劃。大一是“培育期”,學生應多與學長進行交流,初步了解自己未來想從事職業的情況,利用網絡進行輔助學習。
在各類招聘會上我們可以看到,對于高職高專類畢業生企業普遍表示更欣賞他們過硬的專業技能和務實的工作態度據了解,參加招聘的企業以民營企業為主,包括著名的房地產集團、酒店、IT行業等等,顯示出民營企業對人才需求的渴切。而且在今年,企業“人才高消費”的觀念有所改變,有不少企業就表示:“能用大專生,就不用本科生甚至研究生?!边@說明,學得一技傍身的高職高專畢業生正逐漸以過硬的專業技能贏得用人單位的青睞,企業也開始轉變用人觀念,不再一味追求高學歷,而更加推崇“實用的才是最好的”擇才理念。
因此,大一時期最重要也是最實際的事就是要端正學習態度,不要以為進了大學就進了保險箱,每學期為了考試而學習要知道我們現在所學習和掌握的知識是為了今后就業打基礎要注重專業技能的學習。大一正是打基礎的關鍵時期,要在職場上擁有過人的實力,必須擁有堅實的基礎知識,為最終的職業道德行為養成打好基礎。
2.扎實專業知識基本功,培養自己的一技之長是形成良好職業道德行為養成的基石。
大二為“定向期”,學生應考慮未來是繼續深造還是就業開始嘗試兼職和社會實踐活動。我院推行一張文憑多種證書相結合的培養模式,希望學生積極通過英語和計算機相關證書考試,在畢業時具有較強的綜合能力。
挖掘自己的潛能,培養自己的一技之長。在招聘會上,參加應聘的人成千上萬,用人單位憑什么選擇你呢?在同等學歷下,你怎樣才能脫穎而出呢?那就要懂得展示自己的優勢,展示別人沒有而你擁有的東西。作為大二的學生,不妨利用業余時間,根據自己對職業生涯的規劃,根據自己的興趣培養一項專長。它會為你今后就業增加一項砝碼。
3.要注重綜合素質培養.特別是動手能力培養是養成職業道德行為養成的關鍵。
傳統的圖書館專業是包含與圖書文獻的采購、分編、收藏、保管、開發、利用等各個工作環節密切相關的學科。如圖書采訪、圖書編目、圖書分類、圖書典藏、圖書保護、文獻檢索、讀者服務等。我國傳統的圖書館學專業是建立在圖書館職業需求的基礎之上,是中國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基礎。在上世紀的90年代前,圖書館職業教育基本上是按著傳統的圖書館學專業來進行的。這一教育的特點,是圍繞知識的載體——圖書文獻的外部形態的相關知識來確定圖書館學專業的范疇。隨著實踐的發展,圖書館學專業開始逐步吸納與之密切相關的學科和專業,如與圖書館的參考咨詢、課題服務、信息服務有關的信息學、情報學、文獻描述學,與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有關的教育學、心理學,與圖書文獻的管理、數據庫、多媒體文獻、數字圖書館有關的計算機技術、網絡信息技術,與圖書館建筑、圖書館設備、圖書館內部設計等有關的建筑學、環境學、美學,與圖書館圖書文獻的典藏、保管等有關的物理學、化學、力學,甚至氣象學等,學科內容不斷拓展。時代越發展,圖書館學專業本身越深入,圖書館學專業所涉及的相關學科和專業也就越多。這種發展趨勢是和人類所有的學科發展越來越深、各學科知識門類越分越細、各知識門類學科專業之間又相互影響、相互滲透這一總的發展趨勢一致的。這一時期的顯著特點是隨著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在深化傳統圖書館學專業的前提下逐步吸納了與之相關、相近的其他專業學科。與此同時,在圖書館的服務工作中出現了由單純對知識載體的依賴——書的管理對“書”的內容知識本身的研究、梳理發展的態勢。所有這些都是由圖書館職業的內在需求所決定的。
二、圖書館學專業與圖書館職業需求的延伸
從我國現代圖書館學的發展歷程來看,從傳統的以紙質文獻為主的圖書館逐步轉變為多媒體視聽的當代圖書館、數字圖書館。圖書館的這些變化改變了讀者的閱讀形態,從看紙質文獻到看縮微膠片、電子屏幕等,減小了知識貯藏的體積;從書架典藏到光盤、數據存儲等,提高了讀者的閱讀效率;從普通閱讀到多感官的虛擬閱讀等,讀者對知識信息的搜集更加便捷,從檢索卡片目錄到計算機搜索、網絡搜索等。所有這些變化,擴大了圖書館學的內涵,圖書館學專業成為一個涉及各門學科專業的“廣博”專業,沒有哪一個專業能夠比得上圖書館學所具有的巨大包容性,也決定了服務形式也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從圖書館的職業需要來看,不僅需要傳統的圖書館學專業的專家,更需要熟悉其他某一知識領域的專家。因為圖書館是“管書”的,“書”的內容是包羅萬象,圖書館人的任務不僅對書的外部載體形態(包括書皮、書名、編者、版式、提要等)的管理,更重要的將是對書的具體內容——知識的本身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提純、加工和完善。給讀者提供的就不僅僅是目錄、索引或是某本特定的圖書、某些相關的文獻,而是給讀者提供更多書中的內容——知識。與此同時,加強對經濟社會發展各種現實問題的研究,不僅可以為專業研究人員提供資料,而且可以成為科學研究的主體,為政府的科學決策提供依據,這就需要有一批具有不同知識門類、不同學科領域的專家。這樣,圖書館人對社會的貢獻就會與日俱增。因此,培養造就更多的圖書館學專家,不僅是當代圖書館職業的迫切需求,也是當代圖書館學專業教育的根本任務。從圖書館未來的發展來看,應該發展成包含各學科、各專業、各種人才相互融合的圖書館。一是在服務內容方面,圖書館的知識要涵蓋一切,尤其是要具有人民群眾在生產生活方面關注的熱點難點內容,才能滿足各層次、各類型讀者的知識需求。二是在人才方面,圖書館的某一具體的工作崗位,既需要復合型人才,又需要對某一知識領域有造詣的專家型人才。有了這樣既“博”又“?!钡娜瞬沤Y構,才能為建設現代化圖書館,滿足各層次、各類型、各種讀者需求奠定牢固的人才保障。三是在服務方式方面,圖書館要打破條條框框的限制,不僅要搞好館內服務,還要主動走出去,深入社會、深入基層,為廣大讀者服務,不斷提高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四是在管理方面,要強化機制建設,調動圖書館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圖書館的價值不僅僅是把圖書館中“死”的書挖掘出來為社會所用,還在于把圖書館館藏書中的內容——人類創造的“活”的知識挖掘出來為社會所用。這就需要把管理書的人的潛能充分挖掘出來,發揮圖書館人的所長,進一步解放圖書館的生產力。因此,圖書館面對社會各層次、各類型讀者的廣泛需求,必須創新工作思路和辦法,加快圖書館學的研究和探索,不斷提高圖書館人員的專業素質,適應新形勢,才能更好地滿足讀者日益擴大的知識需要。
三、非圖書館學專業人員的作用與圖書館職業需求
教育體制的改革以及社會對人才學歷的要求提高,導致社會、家長以及輿論存在一種重學歷輕技能,重普高輕職高的觀念,甚至是“職高無用論”,導致中職學校的生源質量降低,思想和文化素質普遍不高,有些家長也將中等職業教育當作是普高“淘汰生”的“收留所”。受到以上諸多因素的綜合影響,中等職業教育普遍存在學習成績差、課堂紀律渙散、學生學習興趣低下、厭學情緒膨脹、專業技術能力差等現象,中職學校以及教師也是苦不堪言。小班教學經過20多年的研究和發展,它的優勢也逐漸浮出水面。美國威斯康辛州公共教學部門于1996年推出為期5年的SAGE計劃,著重研究小班教學問題,研究發現小班教學能使學生的課堂行為問題減少,課堂紀律明顯改善,有效學習時間增加,教師教學熱情增加,班級學習氣氛得到改善。
美國田納西州實施的STAR計劃涉及80多個學校的近400個班級,包含城區、貧民區和農村地區,研究發現小班教學后破壞行為和違紀現象明顯減少,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增加,留級現象和輟學現象明顯降低,學生的道德水平提高。日本三重大學實施小班教學后發現學生學習興趣有所提升,學習成績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上海小班教學的試行發現小班教學增加了師生間的交流和互動的頻率與密度,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學生的知識、能力、個性得到全面發展。通過以上世界各地教育學者的研究報告我們可以看出實施小班教學確實對學習成績的提高,學習興趣的提升,教師的教學熱情,以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積極性方面有所幫助;對學生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的提高,課堂紀律以及道德水平有顯著成效。有助于改善中等職業教育的現狀。
二、小班教學在中等職業教育中實施可行性的深入分析
政策方面:2014年6月,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中,主席做出重要指示:“更好支持和幫助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機會?!笨偫硪矎娬{職業教育大有可為,也應大有可為。這無疑把職業教育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時,會議還決定全面發展本科職業教育,讓困擾職業教育多年的學歷問題得到解決。政策方面的利好,無疑會增加社會對職業教育的信心,對職業教育的經濟支持和幫助會加大,為小班教學的實施鋪好了道路。社會方面:現代企業更加注重的是專業性,甚至崗位性。擁有一技之長的技工和高級技工成為了他們的迫切需求,傳統的大班教學在實施分崗位教學上很困難,然而小班教學卻可以很好地解決這方面問題。小班教學可以做到:與企業合作培養定向型人才,著重培養崗位技能,做到所學必精、所學必用。
師資方面:目前很多中等職業學校生源減少,導致師資資源富余,并且隨著小班教學觀念的普及,許多中等職業學校以及教師都表現出了很高的積極性,并且已經產生了很多小班教學具體實施的想法和建議。
學生方面:近年來,中等職業教育生源質量下降,學生的心理素質、學習素質、行為素質普遍不高,導致中職畢業生的社會接受度不高。但是在小班教學的環境下他們卻可能成為優秀的中職畢業生。筆者針對以下幾類學生做出分析。第一類:學習興趣不高,動力不足,缺乏自信,但是思想活躍,頭腦靈活。這類學生由于成績上的暫時失利,并缺少老師的鼓勵以及引導,導致他們對學習沒有信心,學習成績下滑,形成惡性循環,從而被打上“差等生”的標簽。這類學生能力并不差,只是容易受到打擊,心理脆弱,只要能給他們更多的關注和指導,他們一樣可以很優秀。小班教學班級人數的減少,意味著每位學生所能接受到的關注、指導以及其他各種資源相對增多,此類學生會有更好的進步和發展。
第二類:調皮搗亂,紀律性不高,但是動手能力強,敢于嘗試新鮮事物,能力多樣化。這類學生很適合職業教育,職業教育比普高教育更加注重實際操作和發明創造能力的培養。傳統的大班教學由于教育資源、教育時間以及專業不夠細化的限制,不能很好地培養他們這方面的能力,導致職業教育畢業生競爭力低,社會認可度不高。小班教學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更多的師生交流時間,更多的新奇想法的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機會,可以使職業教育更加專業化,甚至根據學生特點施行定向教育,使職業教育更加適應社會、融入社會。
第三類:自卑、自閉、焦慮、性格孤僻、社會責任感不強甚至對社會存在偏見。這類學生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屬于家長管不了或者沒有時間管,于是放到學校,渴望孩子能在學校的環境中得到改善。傳統教育模式下,老師疲于備課和傳授知識,無暇分心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即便班級紀律差,也只是采取強制性措施,壓制住孩子們的負面心理和行為,這無疑是“揚湯止沸”而不是“釜底抽薪”。小班教學由于生師比的降低,老師可以從繁重的教務中解脫,投入更多的精力處理學生的心理問題,心理問題得到改善,行為問題也會相應減少,教學環境也會隨之提高,教師的管理也會更加輕松,形成良性循環。
第四類:中等職業學校也不乏一些各方面素質都很高的學生。小班教學的實施可以給他們提供更便捷、更廣闊、更合理的學習空間,使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享受學習的樂趣,達成他們的理想。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提出,“每一個兒童的思維發展都有獨特的道路,每一個兒童的聰明和才智都各有各的特點”,因此每個學生都有一技之長,或學習知識,或掌握技能,或勇于創新,或品德高尚,小班教學更有利于發揮學生的特長,提高就業質量和社會素質,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都應當達到他力所能及的成就。
三、總結
關鍵詞:頂崗實習;企業;文化理念;人才需求
導言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指出: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強調了要充分依靠企業舉辦職業教育,繼續辦好職業學校與培訓機構。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也提到,要積極推行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模式,把工學結合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我們應該要讓學校成為培育優秀社會人才的根據地,讓學生在畢業前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狀態適應職業的需求是校企合作的橋梁,因此“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當前我國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必由之路。
頂崗實習是一種對用人單位和實習生都有益的人力資源制度安排。作為一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輔導員老師,到公司頂崗實習的目的不在于通過結業考試,而是為了了解企業文化及什么樣的學生更適合于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更深入的了解現代公司企業的管理模式與擇人標準、培養方式,以便學校指導學生學習與活動培養其能夠迅速適應社會的需要。下面筆者就在東莞統率公司頂崗實習過程中所了解到的企業文化理念對人才需求的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一些微薄之見:
一、敬業誠信,企業永恒追求的職業道德
對于任何一家有規模有組織的企業而言,員工的職業道德水平已經成為衡量員工素質高低的核心要素。職業道德更是支撐企業競爭力的基礎和核心。因此企業不僅在企業內部加強對員工的職業道德教育,更把職業道德作為招聘員工的先決條件和辭退員工的重要依據。
在統率,每一位員工都是早上七點就起床,跑步1500米,然后是吃早餐上班,早起跑步既是對身體的鍛煉更是一種意志的磨礪,在每一次的跑步中其實就已經是一種與自己潛力的默默抗爭了,由此帶來的不僅僅是員工高精神狀態的工作效率更是一種樂觀向上的拼搏進取意識,而這將對員工的一生都產生重大影響!
真正的一個優秀的企業從來不會刻意去追求職業道德,但卻會在一系列的事物中體現高標準的職業道德與企業文化,因此,我們應該在日常的教學與管理中,努力讓學生適應各種社會角色,多方面考驗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學生從小事中增強責任心,在一行就愛一行,并在言行中體現誠信美德,打通人際關系網,如此,才能真正接受的起企業更為嚴峻的挑戰。
二、“壞蘋果效應”、“水桶效應”中顯示團隊的協作理念
辦公室“壞蘋果效應”,也是此次在實習中,指導老師多次提到的一個企業用人觀點:一個“壞蘋果”式員工的不良行為會像病毒一樣傳播,最終會帶壞同事或破壞一個好團隊。而“水桶效應”則是實習中指導老師除了在德之外講的另一個理念。在企業中,更多的是希望有一個共同進取、互相協作的團隊,這樣才能有效率保質量的完成項目。因而,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以及與人合作的能力,是一個公司和企業最看重的。
在這個講究雙贏的社會里沒有人是孤立存在的,正如統率員工常說的一句笑話:“別忘了,你手旁邊還有手!”在統率,我們看到了一種奇怪的企業活動,那就是員工們必須要完成在臺上講一百個故事的任務,這不僅加強員工自身素質的好方法,更是員工與員工促進交流,提高企業整體凝聚力的好機會。
學校就是社會的縮影,我們要教育學生學會合作,學會溝通,利用團隊的力量征服一切障礙,我們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團隊活動來體現團隊教育,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類社會活動,在團隊中學習隊友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共同進步,健康成長。
三、細節與銜接中凸現不凡的企業文化
讓人們先接受較小的要求,能促使其逐漸接受較大的要求,這就是“門檻效應”。之所以有這個感想,主要得于在統率公司中所看到的另一個現象:在公司中,每個小分局里的員工他們沒有像其他公司一樣有一個比較像樣的食堂與火頭師傅,而一切的伙食問題則由大家自己來完成,做飯只是生活上的一個細節,也許會有很多的人不以為然,但他們假若他們能在這個小事上、細節上建立新的平衡,并能愉快的完成,那么更能接受在工作中的出現的問題,“oneandone”的迎刃而解。從小事從細節做起,從古至今大家所提的一個點,也是許多人最為忽視的一個細節。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大量案例反復證明,一家企業不論規模有多大,質量效益有多好,都有可能由于對某個環節、某個員工管理的疏漏而毀于一旦。細節是一種習慣,是一種積累,也是一種眼光,一種智慧,是一種長期的準備。在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我們關注了細節,就可以獲得一些機遇,也就為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當今大學生普遍自尊心較強,因此我們在教學工作中,更應該擦亮眼睛,在細節中發覺學生的獨特閃光點,在激勵中讓學生快樂成才。同時大力教導學生注重加強自身修養,處處留心細節部分,做一個聰明人,更做一個“有心人”,做好別人都能做到的,做到別人不能做到的,最大力度的完善自己,以迎接企業的高標準挑戰。
四、“籃球架”原理,企業為員工設定長遠發展目標
這次實習中更讓我體會到了統率公司的另一個文化理念,也就是洛克定律,又可稱做“籃球架”原理?;@球架有一個跳一跳就夠得著的高度,才使得籃球成為一個世界性的體育項目。而這次了解到統率一直是朝“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與高度的熱情去追求,才會有如此的發展。因此,要想調動人的積極性,就應該設置有著這種“高度”的目標。
如果把立腳點放到我們的高職教育中來,我們大可在學校教育階段就讓學生學會合理規劃自身發展方向,并在有限的大學時間里充分利用一切資源朝著這個目標而不斷努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正確的找到奮斗方向,明白自己在大學里真正該學什么,該做什么,也讓學生對以后的發展有了明確的目標,同時我們不難發現“賞析教育”在督行學生的職業規劃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這就要求老師要在學生一步步進步中不斷加大學生“追趕”度,讓學生不僅樂意為之努力,更在追趕中不斷的提升了自己。
總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與企業有著一種天然的聯系,高職教育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要與產業人才市場結合起來。以客戶服務觀指導教育教學行為,走產學“雙贏”的辦學之路。從企業文化的融合和情感的交流中加強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的融合是教育學的一項成功的創新體制,作為高職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全方位、深層次推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教學模式,以改革為切入點,與企業合作,按企業需要,開展學校員工到企業參與職業培訓,以企業標準引入教學和學校的教學要求在學生頂崗實習中的實施和運用;以企業需求為依據的開放式運作,促進彼此間溝通和理解,形成共同發展愿景,了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斷改進和完善現有的教學管理機制,在不斷的實踐與創新中走出一條成功的教學之路!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Z].國發〔2005〕35號
(1)將學科作為專業定位的基礎。自然科學在哲學中分離出來之后又分化成了很多的學科,如管理學、醫學、工學、理學、文學、天文學、動物學、化學、物理學、力學等,很多的學科如材料科學、能源科學、海洋科學、空間科學、環境科學、綜合學科等相繼出現,我國的新聞學和傳播學成為國家的一級學科。播音主持專業屬于新聞學和傳播學,理論基礎也都是來源于新聞和傳播學。因此,在進行學科定位中就要將播音主持和新聞傳播學緊密地聯系起來。
(2)專業定位是學科的組織和選擇。廣播電視臺在進行專業定位中,要對不同頻道、節目的需求和用人標準有很好的掌握,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進行學科的定位。廣播電視臺對播音主持專業在節目中的應用要有一定的了解,在一定層次和一定專業適應范圍中劃定標準,然后按照職業需要進行人才的培養。播音主持專業應該明確學科和專業之間的關系,進行學科的合理分布。學科建設不能離開專業的土壤,所以不能忽視學科基礎進行專業建設,也不能不考慮到實踐中的效益和要求勉強設置新的學科。例如,在娛樂節目中就應該明確地指明,播音主持專業的主持人是為了培養成為綜合型的主持人,如醫療衛生、經濟、氣象等,但最主要的是對娛樂信息具有高度敏感性。新聞頻道的主持人則主要是培養新聞的官方性,兒童類頻道則主要是培養童趣節目的主持人。這樣根據頻道和節目的需求特點進行的專業定位更加具有實效性。
(3)進行學科和人才培養建設。廣播電視臺進行主持人培養建設的主要內容有:探究本學科發展的規律、明確學習內容、提出科學前沿的成果、科學地進行指導、遵循正確的思想、明確工作實踐的要求等。在進行播音主持學科探究中,也要按照這個規律進行專業的定位。因為社會信息技術普及率高,廣播電視呈現了跨文化、跨媒體、跨區域的特點,電視頻道和電視頻率增加,廣播電視發展的更加類型化和專業化。主持人也要認識到社會職業需要的變化,能夠主動地依據職業需要擴充和調整學習的內容。若是出資人僅在運氣發聲、吐字歸音等方面進行學習,很難適應不同節目的需要。廣播電視臺要隨時根據節目的職業能力需求調整播音主持專業的定位,在節目設計和語言組織中走在播音主持的前沿,讓主持人能夠了解播音主持專業發展的趨勢。由于廣播電視臺的培訓設計調整需要一定的時間,可能不能及時地傳播給主持人最新的信息。因此,廣播電視臺要設立相關的學習結構,聘請優秀的播音主持人或者是播音主持專家講述,讓主持人能夠及時地掌握社會對于職業能力的需要,不斷地進行知識的調整。
二、職業能力需求播音主持的語言轉化能力策略
(1)注重播音主持專業水平提升。播音員、主持人的職業需要,要求播音員、主持人要擅長語言的使用。播音主持要有很好的語言學知識,能夠糾正發音中的問題,了解吐字發音的方法,增強發音能力。我國廣播電視臺對語言的要求非常嚴格,播音員、主持人首先就要糾正自己的發音。因為播音主持通常都是語言的工作,所以廣播電視臺在進行播音主持專業設計時,開始要采用文稿的形式和受眾進行溝通交流。播音員、主持人不僅是說自己的話,而且要說編輯、記者的話,這些不同風格的話語如何進行良好的表達,就依靠播音員、主持人的播音主持能力。
(2)播音主持樹立創作理念。我國廣播電視臺在進行播音主持培養的過程中,開始將專業的定位定為將語言文本轉變成為有聲的語言,認為只有播音員、主持人的聲音好、話語標準就能夠將感情準確地表達出來,這個專業的定位導致了很多主持人的能力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因此,在對播音員、主持人進行專業定位的過程中,要鼓勵播音員、主持人能夠在文本基礎之上進行再次創作。有的播音員、主持人將文字一字不差地讀出來,表情呆滯;有的播音員、主持人只能是按照稿件的順序進行閱讀,離開了稿件就不能順利地講話;有的播音員、主持人滔滔不絕地說著自己的話,但是面對稿件就不能順利地表達。播音主持的這些問題都是主持人在工作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因此,在進行專業定位中要培養播音員、主持人自己創作文本的能力。播音主持的主要工作就是在播音的過程中加入自己的主觀理解,能夠對文本進行良好的詮釋,通過聲音傳遞自己的感情。播音主持在沒有完成錄音之前就不算是完成了工作,因此播音員、主持人要提高自己的即興發揮能力,不僅能夠進行合理的創作,還能夠順利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廣播電視臺認真分析職業能力需求,可以對播音員、主持人進行一定的創作培訓,模擬真實的環境,讓他們體會到臨場發揮的感覺,從而主動地進行創作能力的學習。
(3)學習方法兼收并蓄。播音主持的工作變化非常大,節目隨時都會有新的亮點,綜藝娛樂類節目、生活服務類節目、軍事類節目、法制類節目、金融類節目都在工作中發現了播音主持對專業知識的匱乏,不斷地尋求外場嘉賓。因此,廣播電視臺在進行專業定位的時候,就要認真地分析現在的播音主持工作存在的問題,做好查漏補缺,提高播音員、主持人的專業技能。播音員、主持人要認真地學習其他學科方面的知識,在文學藝術、信息采編、創意策劃等方面進行提高,盡量多地掌握一些其他專業的知識,這樣能夠更好地應對變化迅速地進行播報。
(4)注重培養語言轉化能力。播音員、主持人一般不會學習后立即在電視或廣播中播報,都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演練才能夠和受眾見面。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電視以及廣播工作的特殊性,在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方面還需要多加積累來完成。因此,廣播電視臺在對播音員、主持人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讓播音員、主持人深入播音主持的工作,了解編輯和記者的工作情況,熟知采編和播音各個方面的知識。在進行專業定位時,要讓播音員、主持人知道文本語言能力是有聲語言和副語言的展示,要提高內部語言的轉變。播音員、主持人要了解編輯工作、協調燈光、策劃創意等環節,能夠在措辭亮點、眼神、表情、肢體語言、語體、語法、語音方面尋找專業特色,這樣才能夠培養出優質的播音主持人才。
高職教育,正是以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為根本任務。可見,高職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互為補充,是我國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上,高等職業教育既要擺脫“重理論、輕應用”傾向,又要走出“重技能,輕能力”的誤區,而要以“應用”為主旨和特征構建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在人才培養模式上,高職教育必須轉變傳統的人才培養觀念,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不斷探索新的科學的人才培養模式。高職院校應依托自身可利用的辦學條件,科學分析社會需求、準確估價自身的辦學實力,主動適應行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依托工學結合,建立合適的人才培養模式,把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融入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2)高職學生要主動參與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
一方面,高職學生要重視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要對自己有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能客觀認識和分析自己,并充分了解工作崗位的工作特性以及職業發展對人的能力和素質的要求,清晰認識職業核心能力對將來就業和職業發展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自身培養職業核心能力的意識;另一方面,高職學生要主動參與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不但要積極參與到培養職業核心能力的教學環節中,更要利用好第二課堂,參與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如勤工助學、志愿服務、社團活動等等,增加社會實踐經驗,多方位、多渠道地加強自身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
(3)要有效地融入教學過程中
教師要將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有效融入教學過程中,現在發達國家的職業教育基本上都是實行職業能力的分層化教育模式,他們的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都包含有職業核心能力的內容。高職院校教師在培養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過程中,首先要注意和專業的結合。在培養專業技能的過程中,教師要以工作過程或崗位標準為依據設計課程體系,按照典型工作任務組織教學,幫助學生明確其中滲透的職業核心能力的要素、指標,并分成可量化的等級標準,便于操作和考核;其次,教師可以在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靈活使用項目教學法、行為導向教學法等更有利于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使課堂內容更加豐富有趣,吸引學生的主動參與;最后,教師要把高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融入實踐教學中,學生在實踐中,會直接面對工作中的各種問題,并使用與人交流、與人合作等職業核心能力來解決問題。職業核心能力在工作過程中不斷培養與鍛煉,自然會逐漸提高。因此,實訓、實習等實踐教學是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最好平臺。
(4)加強實驗實訓基地建設
目前許多高職院校已經注重加強實驗實訓設備的建設,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但仍然相對薄弱,這也是加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一個薄弱環節,由此,高職院校一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實驗實訓設備的建設,結合自身的專業設置,改進實驗實訓設備,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促進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學校要積極尋找合作企業,建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拓展與企業合作的廣度與深度,包括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合作開發課程等;與此同時,還應加強學生在外實習期間的管理,選擇與專業相對吻合的崗位實習,避免學生的放任自流或當作廉價勞動力使用,切實保證學生專業教育、頂崗實習、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三者有機地結合。
(5)優化專業設置
首先,高職院校在設置專業時,要以人才市場需求變化為導向。在設置專業的過程中,要擺脫依據學科設置專業的做法,要根據人才市場的變化動態,深入行業、企業、事業單位開展調研,針對職業崗位或崗位群靈活調整專業設置;其次,高職院校在設置專業時,要充分考慮到服務于區域和地方經濟發展。結合區域經濟的發展趨勢,合理設置各類專業,以培養社會發展需要的各類人才,同時能夠尋找到優勢專業或特色專業,使這些專業的人才能為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高職院校要注重本地區、本行業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求,不能脫離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辦學方向。
(6)合理設置課程內容
(一)學生職業能力較為欠缺。
學生的職業能力較為欠缺也是學生職業道德素質不高的主要表現。通過我們對高職學生進行調查發現,高職學生職業能力欠缺主要表現為:學生缺乏相應的職業道德、學生沒有工作責任意識、學生的職業溝通能力不足、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缺乏、學生創新能力不夠等。造成學生職業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是高職院校對于用人單位對學生職業能力的需求缺乏了解,因而沒有對學生開展相應的職業能力教育,沒有讓學生進行相應的職業能力訓練,所以導致了學生職業能力相對缺乏的現狀。
(二)學生的職業素質存在明顯差異。
通過我們對于學生的職業素質進行調查發現,即使是同一個學校、同一個老師、同一個班級培養出來的學生職業素質也存在著明顯差異,這主要是因為高職院校在對學生進行職業教育的過程中沒有充分地考慮到學生的領悟能力差異、專業能力差異以及社會經驗差異等而造成的。
(三)學生的職業素質與企業的需求脫節。
學生的職業素質與企業的需求脫節是學生職業素質不高的一個突出表現,主要體現為學生所具備的素質用人單位不需要,用人單位需要的職業素質學生沒有的錯位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用人單位對于學生職業素質的需求在不斷地變化,而高職院校則沒有切實把握到用人單位的這種需求變化。此外,造成高職學生職業素質培養存在以上四種問題的原因還在于高校管理部門對于學生專業技能培養的畸重和對于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的畸輕。
二、企業對于高職學生職業素質的要求
(一)良好的職業道德是做人、做事的根本。
良好的職業道德是企業對于人才職業素質的基本要求,只有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的人才能夠被企業所接受、才能夠在企業中取得良好的發展、才能夠促進企業實現良好發展,因而,職業道德成為了企業對于人才的根本要求。
(二)扎實的專業技能是勝任工作的重要條件。
企業的目的是實現發展,所以其要求職員必須有扎實的專業技能,能夠勝任日常工作、能夠解決日常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能夠自如面對各種突發狀況等,最終促進企業實現快速和穩定的發展。
(三)較好的溝通表達能力、團隊合作精神是提升競爭力的重要內容。
只有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并且有較高的溝通表達能力的人才能夠在工作中合理借助他人的力量來高效完成日常工作,因此,較好的溝通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成為了人才自身競爭力提高的重要途徑。
三、高職學生職業素質培養機制的構建策略
(一)針對高職學生的素質差異來分層次進行職業素質培養。
通過與高職學生進行零距離接觸,不斷地增進對高職學生的了解,深刻把握不同學生之間的素質差異,然后對不同素質的學生進行不同的培養,促進學生職業素質的切實提高。
(二)職業道德培養與職業核心能力訓練相結合,切實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
高職學校應該對職業素質培養予以足夠的重視,在課堂之上不斷地加重職業道德培養的比重,切實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在課堂之下讓學生通過參與課外實踐,進入到企業之中進行實習等方式來提高其職業核心能力。同時,高職院校還可以通過學生經常使用的微博、微信、QQ等來傳播職業道德內容,提高職業素質培養的效率。
(三)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
首先,對用人單位進行調查,了解其對人才的切實要求。其次,將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融入到教學過程當中,切實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
(四)高職院校與企業進行聯合培養來促進學生職業素質的提高。
通過讓企業中的人力資源部門管理者參與到學生職業素質培養之中,幫學生逐步建立完善的職業規劃,最終促進學生就業觀念的轉變和職業素質的整體提升。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