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6:27:37
序論:在您撰寫教育孩子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這一點可以說是美國家庭教育的一個突出的特點,因而美國的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相當強。讓孩子自由選擇也不是說父母就無所作為,父母可以引導,可以幫助分析,但最終的選擇權在孩子手里。
在美國的家庭,就是大人跟孩子談話時也永遠是蹲下來同孩子在同一個高度,同孩子臉對臉、目光對視著,體現了家長對孩子的尊重,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同成年人一樣是平等的,有利于培養孩子自尊、自信的人格。
美國人在日常生活中充分提供孩子參加和表現的機會,無論結果怎么樣,總是給予認可和贊許。在這樣寬松的環境里成長起來的孩子開朗活潑、勇于創新、充滿自信。
二注重培養動手能力
在美國,父母從孩提起就為孩子創造一種環境和條件,對孩子進行早期勞動訓練,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孩子擁有一雙勤勞的手。
小孩子具有好動的天性,比如在墻壁上亂畫,用嘴咬玩具,拿剪刀或刀子在書本、衣服等物品上亂剪亂劃,在我國大人定會堅決制止。而在美國父母們看了會笑嘻嘻的,高興于孩子學會了某種技能,而不是痛惜某件東西被孩子損壞了,然后耐心地告訴孩子一些操作的技巧和知識。
美國父母認為勞動能給孩子帶來很多好處,比如:勞動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勞動能促進手腦并用,促進智力發育;勞動能促進身體健康、增強體質;勞動能促進良好的個性品質的形成。
三注重培養獨立能力
在美國,孩子從小睡小床,稍大后單獨一間,從沒聽說過孩子與父母睡在一起。在孩子日常事務的處理上,父母只幫助孩子做一些在當時年齡上還無法做到的事情,凡是孩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都盡量由孩子自己去完成,自小培養孩子對自己負責任的潛意識。美國人認為孩子應該自立,很早就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在美國,絕大多數18歲以上的青少年,都是靠自己掙錢來讀書,因此,美國社會上的一個清潔工,一個跑堂的,也可能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一分子。
四注重培養創造能力
美國《教育文摘》就兒童創造力教育的觀點與措施問題,提出8條對策:
1用兒童讀物和玩具等物創造一種環境。在這種環境中兒童易于表達自己的思想,提出問題并可以自己找到答案;
2鼓勵兒童自己去探索,去行動,從而樹立起自己對自己負責的信心;
3對兒童提出的問題,甚至是一些荒唐的問題,也應該重視,鼓勵,有時不置可否也是一種鼓勵;
4允許兒童對自己所做事情表示后悔,鼓勵他嘲笑自己所犯的錯誤,引導他從中吸取教訓。
5給兒童布置一定的任務,并提出具體要求。但完成任務的時間不能過長,應讓兒童用大部分時間干自己喜歡的事情;
6給兒童訂立微高于同齡孩子所能達到的目標;
7供同一問題的幾種答案,讓他自由挑選,使他產生信任感;
8對于兒童的任何想象力都必須給予鼓勵。
論壇中多數媽媽對這位“不管孩子事”的丈夫非常不滿,紛紛聲討這位爸爸不負責任的行為。但是,多數媽媽將關注點落在不負責任這一點上,對于這樣的行為對孩子將造成怎樣的不良影響卻沒有過多分析。
早教專家認為,在幼兒心智發育階段、特別是學齡前階段,父母的共同教育對其健康成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其中,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父母任何單方面的,或者單一的教育,都沒有共同的教育效果好。
研究表明,父母共同用心教育孩子,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相反,殘缺的家庭教育,則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殘缺的家庭教育,不利于孩子人文性格的全面、健康發育。
父親能給孩子堅強的性格,母愛則是孩子心靈的避免港。對于這個貼子中的父親行為,明顯是不負責的行為,這樣不僅無助于家庭的和睦,也無助于孩子堅強性格的培養。當然,父母雙方任何一方教育的殘缺,都是孩子人文性格培養的缺憾,都不利于孩子的人文性格全面健康發育。
父母任何一方教育的缺失,會讓孩子從小失去家庭的安全感。
孩子長時間得不到爸爸或媽媽的關注,會讓他不成熟的心智想當然地認為爸爸媽媽不愛他了,會讓他心里產生挫折感與膽怯感,長此以往,只會讓孩子越來缺乏家庭的安全感,會讓孩子心中滋生對外界的不信任感,這將極大傷害孩子的健康成長。
父母任何一方教育的缺失,不利于孩子心智快樂成長。
在大眾的印象里,快樂是孩子童年的符號與象征。但父母任何一方對孩子教育不上心、不盡心,會讓孩子的關愛殘缺,自然也不利于孩子快樂生活環境的創造,不利于孩子心智的快樂成長。長期下去,嚴重者可能會導致孩子的心理發育存在障礙、產生心理疾病。
父親教育的缺乏,不利于孩子接受全面的啟蒙教育。
曾有一位女生傾述:“我是一名初二女生,不知道怎么了,自從上了初中,我和我的父母總是說不到一塊兒去。我的母親一直對我要求很嚴格,無論大事小事都要對我一講再講,有時甚至婆婆媽媽、嘮嘮叨叨,讓人簡直受不了;我的父親工作地點離家較遠,只有在周末才能回一次家,但他也只偶而問問我的學習,從不與我談心,也從不帶我出去玩。我有時想,我的父母怎么不象其他同學的父母呢?但父母還總是口口聲聲說是為了我好……”
無獨有偶,一位母親則說:“我的孩子上了初中后,簡直象變了一個人。平時,我們都忙于工作,上下午和晚上孩子都在學校,只有到周末一家三口才能團團圓圓,但在一起的時候孩子與我們說的話卻越來越少。上次孩子過生日,他請了很多同學到家里來,卻要我和他爸爸到外面去吃飯。有時,對他的學習、生活多說幾句,他就顯得十分不耐煩,有時甚至還要和我們頂嘴……我真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另一位粗心的媽媽還講了這么一件事:一天,自己正在上初一的女兒放學回到家一改往日要看一會兒電視的習慣,徑直到自己的房間睡起覺來。吃飯的時候發現她的神情很沮喪,而且與平日飯桌上談笑風生也不同,好象有什么心事。問她是不是生病了或是否在學校里受了委曲也總是搖頭。過了兩天,班主任老師找上門來,說孩子這兩天總是沉默少言,郁郁寡歡,上課也明顯發現她在走神兒。老師還以為家里發生了什么事所以特地來家訪。好在這位母親發現孩子避著自己洗衣服時明白發生了什么事。
一些家庭忽視了子女的心理需要。而另一些家庭則人為地造成了子女的心理負擔。一位女生說,她的母親每到她考試前就說:“你這次如果考不好,看我怎樣收拾你?!苯Y果,這位女生從小學開始,如果那回大考(期中或期末考試)沒有及格,都會受到媽媽的打罵,上了初中仍然這樣。這位女生說,“我怕考試?!薄笆聦嵣厦看挝叶枷肟己?,而且每次我考差時都希望有人能幫我分析原因?!薄翱疾患案?,老師的白眼,同學的諷刺我都可以接受,但沒想到生我養我的媽媽也看不起我,我還有什么信心把學習搞好呢?”
更可怕的是,很多家長總是以成人的心態來強迫生理、心理都尚在成長期的子女去做應該成人才能完成的事情,忽略了成長中的子女的學習能力和特殊的心理需要。一次家長會時有一位母親大倒苦水:“自己的孩子每天回到家里總不愿做作業,不是倒在沙發上看電視,就是躲在自己的小房間里聽流行歌曲,怎么勸他學習都不聽?!逼渌麕孜辉趫龅募议L也表示自己的孩子也是這樣。聽完訴說,我們請她談談自己工作一天的感受,她說:“每天從單位回到家,覺得全身骨頭都快要散架了,只想躺在沙發里舒展舒展,啥事都不想做。看到孩子也在耍,更是火冒三丈?!蔽覀兞⒓捶磫査叭绻覀冇米约汗ぷ饕惶斓母惺苋ンw會學生學習一天的感受,作換位思考呢?”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教心態可以理解。但事實上很多家長對子女的教育與學習要求超過了子女的生理和心理承受限度。并且,當孩子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如考試沒考好)時,“恨鐵不成鋼”的父母總是更加責難孩子不認真、不努力,甚至打罵孩子。結果造成的惡果是:子女怕學習、行為習慣也不好;在學校與同學關系不好,對老師的教育反感;在家里與父母的關系更是一團糟。有些學生因此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學習成績一落千丈,與家長最初的愿望背道而馳。
如何來觀察自己的孩子有沒有心理問題呢?有這樣一些表象可供參考:心理健康的孩子性格開朗,活潑主動,好奇心強,跟父母的關系融恰,主動與父母、老師溝通,同學關系好,是非觀念強,自覺性強,學習欲望強烈不厭學,面部表情愉悅,精力充沛,善于交友不孤獨等。
當然,家庭重視子女的心理健康不可能簡單化,要避免走入以下幾個誤區:
第一,排斥心理健康教育。表現為沒有認識到子女心理健康在子女成長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愿意接受這方面的宣講,不相信自己的子女會出現心理障礙,把子女有過失行為、違規行為統統視作對子女管教不嚴所致。對子女的某些需要不選擇地滿足或根本不理睬;常常拒絕他人對其子女的心理幫助或象對待感冒病一樣輕描淡寫地處理子女的心理問題。
第二,把心理健康神秘化。對發生在自己子女身上的心理問題大驚失色,對子女的行為疑神疑鬼,把心理問題框框化,在探尋致障因素時也把主要原因歸結在孩子身上,沒有也不會從自身、從家庭、從親子關系去尋求原因,過分地依賴心理輔導教師協助解決子女心理問題,而自己明顯地束手無策。
論文關鍵詞:別讓愛溺了孩子
隨著社會高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如今身處在幼兒園里的孩子們接觸的事物多為高科技產物。相比以前的孩子而言,現在的幼兒思維更加敏捷,思考意識強,更富創造力,想象力。但由于其父母大多工作繁忙,孩子的教育問題基本都委托于老一輩,而爺爺奶奶們的過于寵愛,很難促進孩子這些能力的發展,導致現在的孩子出現自私霸道,嬌氣自負,缺乏耐心等嚴重問題。如:孩子早上一起床,爺爺奶奶就會馬上幫孩子穿好衣服鞋襪等;玩完玩具孩子拍拍屁股走后,他們又趕緊把玩具都放好;當孩子鬧鬧別扭,哭幾聲時,爺爺奶奶更是心疼的不行,什么都依他,什么都滿足……
這些孩子從小過的就是小皇帝的生活,以致進幼兒園后,發現自己生活的環境截然不同就會很不適應幼兒教育論文,產生許多問題。以下是我將在大學專業理論中學到的知識結合實際考察整理出的“關于學前兒童的綜合問題分析理論”,在此與同樣關注學前兒童教育問題的朋友們分享一下:
一、孩子用哭來表達自己的各種情感。一般剛進入幼兒園的孩子們,會出現兩種表現:一種比較沉默,甚至可以不和周圍的人說一句話,抱著自己的玩具就可以玩一天;而另一種是屬于讓老師比較頭疼的,一天到晚哭個不停,飯菜不合意了哭、小朋友拿他的玩具哭、甚至看著別的小朋友開開心心的玩也哭。其實,他們的每一個哭泣都蘊含了其深層的心理原因:1.沒有安全感會哭。當孩子們離開了爸爸媽媽的溫暖懷抱,沒有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不在受到眾人捧著的關注,心理難免會覺得沒有安全感,認為和家人長久以來建立的依戀關系被迫瓦解,因此就會以不說話或是無理由的哭來引起老師的關注。2.情緒不滿時會哭中國。有的孩子從小在家習慣了嬌身慣養的生活,遇到不喜歡吃的菜就會拒絕吃飯,直到家長重新做些自己合心意的??傻搅擞變簣@就不同了,看到自己不喜歡的菜哭也是無濟于事的,因為老師會用盡一切方法讓他知道不可以挑食,不可以浪費。此時他就會感到自己受到的對待產生了變化,因此通過哭來表達自己不滿的情緒。3.拿走了玩具會哭?,F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里的玩具都屬于他自己,所以不能容忍和他人共享玩具,看著幼兒園里的玩具被別的小朋友拿去玩時,就會產生哭鬧不止的過激行為。4.不能獨立處理問題會哭。當孩子們解決不了一些老師認為他們應該自己處理的問題時,就會小聲哭泣。因為以前在家,只要自己一哭泣,就會很快得到大人們的幫助,即使是解扣子,穿襪子等事。這會在他們腦海里折射出一種概念,每當有問題出現時,就以哭來得到別人的幫助,不會自己去想辦法解決。因此,從上述事例中不難看出,現在的孩子由于從小家庭環境的影響,獨立性意識明顯較弱,很有可能造成以后消極的去面對困難。
二、每次老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總會有那么幾個孩子說“我不會”、“你幫我做”、“我不玩這個”,其實他們所要完成的事情是很容易的,只是他們想到以前在家里都不用做這些,此時的抵觸情緒就已經抹殺了信心?;蚴侵幌胍粋€人獨立完成幼兒教育論文,不愿意和別的小朋友一起思考,只希望老師關注他一個人。這也是我特別關注的一個問題,現在的孩子都是被家里5、6個人關注著長大的,會覺得自己就是應該被眾人捧著、關注著,做事自然會比較自私,不會考慮和別人共同合作。因此,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在幼兒教育問題上,都應有憂患意識、開放意識、超前意識,明確社會轉型時期對人的素質的新要求,開拓思路,努力探索幼兒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
或許看了以上論述,大家會想到家庭教育的觀念與方式對孩子的影響是多么的大啊,而且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也是有很大的責任和義務去幫助家長們共同教育孩子的。擁有良好的獨立意識、合作意識,不僅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而且還能增強他們在社會生活中的生存能力。這些能力,都應從小培養,具體來說,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在日常生活,教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獨立性
著名的意大利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十分重視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他認為“2~3歲的兒童自我意識開始了萌芽階段,隨著其身體的發育、活動范圍的擴大和活動能力的增強,了解和探究客觀世界的愿望也就越來越迫切,喜歡獨自去探知這個新奇的世界”。此時家長的教育觀念和行為表現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孩子年齡小,塑造性很強,家長作為孩子的一面鏡子,一定要給予正面,正確的引導方向;而幼兒教師在進行教育時也可以利用講故事、形象直觀等形式讓孩子們學會去區分是非黑白中國。
二、幫助幼兒在人際交往中培養合作意識
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該積極鼓勵孩子與外界交往,讓其在交往中學會與人溝通,分享、獲得為人處事的方法和良好的應變能力。與同伴玩耍游戲是幼兒最常見的一項交往活動,幼兒許多意識和能力都是在與同伴交往中形成的,也許在此過程中孩子們會因為意見不同而產生矛盾,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一種促進孩子成長的方式,讓他們學會忍讓,寬容,相互合作,以便更好的去適應社會。
三、成人應在平等中與孩子進行交流
幼兒具有好奇好問的天性,他們對看到的事物都會問上一個為什么,對待他們所提出的問題幼兒教育論文,我們都應支持他們開動自己的腦筋去尋找答案。成人在與幼兒的交往中,應注意自己說話的口氣和方式。作為一名學前教育的教師,更是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盡量與孩子平視,不要讓孩子們仰望你覺得高高在上,最好用商量的語氣發出做事的要求,而不是命令他們做什么。給他們一種小主人的感覺,讓他們在活動過程中感受到獨立做事的快樂,同時要對他們做出的努力給予充分的肯定。多組織一些團隊活動,讓孩子們共同完成一件事,感受其中的樂趣。為幼兒的自主、獨立發展創造自由、寬松、愉快的氛圍。
綜上所述,我們在愛孩子的同時,也一定要立足于未來,要為孩子今后的發展和一生的幸福著想,要留給孩子一塊自主發展的空間,使孩子逐步具有主動適應和主動發展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和未來生活。當然,允許孩子自主發展并不是說我們可以對孩子放任不管,而是把握好愛的度,這樣孩子才會獲得最適度的健康發展。只要我們能做到“愛字當頭”、“愛中有嚴”、“愛中有度”、“愛要配合”,那么他們就能在愛中成長,邁出堅實的步伐,頂起的將是一片蔚藍的天空!
主題詞:真愛 善誘 感化
2000年5月6日,__市__區某職工宿舍,沒有了往日的歡聲笑語,低回悲傷的哀樂聲在青紗白花間緩緩地流淌著。年僅18歲的__在公安警察的監視下,滿懷悲痛和懺悔,長跪在母親的遺像前。事件的緣由是溺愛導致的,從小父母對孩子疼愛有加,可孩子卻是不按父母的設計的軌道運行,被學校除名,不肯打工,好逸惡勞,最后因盜竊被關進大牢。當娘知曉后,一著急,心臟病復發,永遠離開人世,離開辛辛苦苦培育的孩子。這真是“溺愛養禍害,活活氣死娘”??!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必須總結一個教訓:對孩子不僅僅是不打不罵,也不僅僅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更多是了解他們的想法,適時給予指導和疏導,掌握好愛的分寸,給孩子們一個完整、完美的“愛”。
再舉一個“震驚全國的金華殺母案”。2000年1月,浙江金華發生了一起震驚全國的人倫悲劇。事件是這樣的:金華市第四中學高二學生徐力,因母親希望兒子能考上名牌大學出人頭地,從小加壓,成績低了非打即罵,馬上要大考了,這不準那不準,天天嘮叨排名排名,最后兒子又怕又煩,拿起榔頭隨著媽媽的嘮叨砸了下去……
一個平時風平浪靜的家庭,一對血濃于水的親生母子,怎么會發生這樣的結果呢?母親不是不疼孩子,她信奉的是“打是疼,罵是愛”、“棍棒下面出孝子”的古訓,打完罵完她還是買好吃的、好穿的給孩子。她愛孩子,但她不懂孩子的自尊心。雖然她對孩子百般照顧,但孩子卻感覺不到溫暖。后來徐力說:“媽媽對我像對一頭小牛,給它嫩草吃是為了讓它負擔,是為了用鞭子趕它上路。”
記得我剛做輔導員時,班里有一名隊員叫__,平時他不聽管教,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好搞小動作,隨便下座,影響別人學習;對老師管教總是不服氣,喜歡鉆到桌子底下引起同學轟笑;書寫潦草,物品臟亂……老師們一提他都會呵呵一笑,表示無藥可救。
有一次,我找有機會跟他耐心的談心,希望他能遵守紀律,按時完成作業,知錯就改,爭取做一個人人喜歡好孩子。雖然他口頭上答應了,但是過不了幾天,老毛病還是翻了。根據這種情況,我仔細觀察,多方了解,知道原因是家長工作較忙,又十分溺愛他,有時家庭作業不能按時完成,老師批評,可家長縱容他,于是從一年級開始,他就形成了小小的叛逆心理,在家乖巧,在校作惡。我找到了原因,首先與他的父母進行了交流,指導父母并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平日里我還是經常與他溝通、交流,一直鼓勵他,甚至是用夸大的手法贊揚他。后來,他逐漸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有了明顯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學習上更努力了,紀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主動申請當值日生,勞動積極了,成績進步了。為此,我會心地笑了。我笑著說:“你長大了,懂事了,進步了,我真替你高興?!?/p>
面對教海生涯中的林林種種,發生在我身邊的親子教育事件層出不窮,在這些家庭教育中,都存在以下的共性:
作為一名少先隊輔導員,都應“以人為本”,尊重每一位學生。心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對于__同學我敞開心扉親近他,以真愛之心來觸動他的心弦?!皠又谇椋瑫灾诶怼?,用關愛去溫暖塌心中的堅冰。家長也要跟孩子建立起友誼的橋梁,主動了解孩子的心理,讓他與老師和同學交朋友,讓他感受老師和同學對他的信任,感受到老師和同學是自己的益友;讓他感受學校給自己帶來的快樂,讓他在快樂中學習、生活,在學習、生活中感受到無窮的樂趣!通過老師和同學的教育、感染,促進了同學間的情感交流,在轉化后進生工作中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不要溺愛孩子,要深入了解孩子的行為,習慣,愛好及其后進的原因,從而確定行之有效的對策,因材施教,正確引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每個孩子的成長歷程都不盡相同。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每一個后進生的實際情況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因此,我就以愛心為媒,搭建師生心靈相通的橋梁。與他談心,與他交朋友,使其認識錯誤,樹立做個好學生的念頭;充分發揮學生的力量,讓他感到老師的關心、重視……用關愛喚起他的自信心、進取心,使之改正缺點,然后引導并激勵他努力學習。古希臘著名的教育家、哲人柏拉圖有句名言:“一個人從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導,能決定他后來往哪里走”。作為老師,我們首先也得懂得學生的內心世界,走近他們,和他們促膝談心,做他們忠實的朋友,讓他們感受到親情的溫暖,懂得感恩父母。學會換位思考,做個懂事的孩子。
還有一位江蘇泰州的姓姚父親,為了挽救沉迷網絡的兒子,辭去了銀行的優越工作,每天騎著自行車從網吧找兒子,勸不動就打,打急了兒子也還手,父子倆一度大打出手,連小區保安
都驚動了,兒子看他的眼神,連鄰居看了都覺心驚肉跳。三年來,他跑遍了全市大小每個網吧,甚至還親手畫了一幅泰州市網吧地圖,看著那張皺皺巴巴磨破了邊的特殊地圖,我被深深震撼了,那圖上的一筆一劃分明是一根根扎在他心頭的針啊……是呀,不懂得孩子 ,就培養不好孩子!愛孩子是一種本能,連老母雞都會做!但是如何去愛,卻是一門偉大的學問!我們沒有受過任何“職業訓練”,完全“無證上崗”,我們理所當然認為憑著滿腔愛和熱,就可以無師自通地當好父母,于是,許多家庭沖突、人生悲劇就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摘要】單親生教育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特別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好多家庭隨著人們的婚姻、社會等意識的變化而發生破裂。從教育的角度看,相親相愛的父母,健康的心理發展產生不可替代的良好教育因素。反之,沒有一個完整的家庭的學生,其心理容易產生偏差,思想行為上也就會常常出現這樣或那樣的不足。
縱觀所帶的班級,單親家庭呈上升趨勢。憑借多年班級工作實踐,我把接觸到的單親家庭學生進行歸納總結,談談自己的粗淺體會及做法。
首先,是沉默寡言型。他們的父親或母親的工作也不順心,家境不好,家長自己的心態、性格也是沉默不語型的,孩子無法給予細致的關愛。在這樣的家庭里生活的學生性格孤僻,不愿與人來往,沒有活力,對學習的很多內容產生不了濃厚的興趣。既不滿現狀,又自覺無力改變現實。雖然平時也會和要好的同學朋友開心在玩笑、聊天,但是一想到煩惱的家事,便比一般的學生更易陷入憂傷低沉的心境。這樣的學生自卑感很強,自信心弱,很敏感。不愿意同學老師問家事,不愿意家長來開家長會,而對老師的批評保持沉默,也不會主動訴說自己的苦惱。這種類型的學生生活自理能力較強,獨立性強,不過多依賴別人。但感情上渴望親情、溫情。
其次,是脆弱型:女孩居多。因失去父親或母親而倍受溺愛,生活自理能力極差,以自我為中心,總覺得家庭欠了自己,對母親或父親有諸多的要求。學生邊麗是跟父親生活的,但父親給她找了一個后媽。在一次與她書面交談中,她寫到將來要報復父親,理由是父親對他不夠關心。長此以往,這樣的學生心理脆弱,承受不了挫折、失敗。順心的時候會開心快樂,如晴天麗日的小鳥;一點不順心,不能獲得滿足,便會覺得黑天烏地。與同學的交往中,過多要同學謙讓、遷就,很容易就與同學產生矛盾,鬧別扭,覺得自己很可憐,被人欺負。這種類型的學生學習毅力不堅定,遇挫折后很難抬起頭來,因此,學習成績不穩定,時好時壞。
再次,是品行不良型:這種類型的學生家長離異后因工作繁重,工作時間的特別,本身社交活動的繁多,對孩子缺乏有效的管教。特別在孩子放學后的時間里,常常無法在家陪伴照料監督。離異的父親和母親對孩子或互相推委、指責,你冷我熱,有時無端惡習語相向。這樣,學生在冷清的家里絲毫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情關愛,對家毫不留戀,覺得外面的世界是比家里更有吸引力,外面的朋友比父親和母親更令自己感受到“人情”味,更能關照自己。故此,放學后就直奔“更精彩的世界”,與“朋友們”浪跡在網吧、游戲機室,深夜都不愿歸家。其家長不知道或不愿知道孩子在外面什么地方玩,跟什么人在玩些什么東西。有時厲聲的責問,也是容易被孩子的花言巧語和謊話蒙住。有時不愿相信自己的孩子正處于危險邊緣。
單親家庭的學生有的問題行為不是僅僅是他們身上存在,正常家庭的學生也會出現這或那的問題行為,只是單親家庭的學生更容易出現,較為典型的存在種種問題行為。在班級德育工作中,我認為要做有效的教育轉化工作,要區別對待這些單親家庭的學生的不同的問題行為,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措施、手段。對沉默不語型的孩子最缺乏的就是親情、溫情和愉快的心境、歡樂的笑聲。故此,父親或母親、老師同學的關心愛護是醫治這種類型學生的最好的藥方。希望家長在工作之余多和孩子聊聊天,談談心,逛逛街,關心孩子的學校生活。這會令孩子感到愉快。對孩子身上的毛病,不要期望他們能立即改正,也不要輕易給孩子潑冷水,表示自己的失望。孩子的壓力過大,他們的自信心不夠足,成功感會減少,抑郁又會襲擊他們。家長更多的是在旁邊鼓勵,與孩子站在一起,這對孩子來說是最高興的事,因為他們可以感受到親人的支持、鼓勵是出于對自己的愛,那么親情、溫情重新溫暖孩子的心,他們的孤獨感會漸漸消失,能夠開始敞開心懷去感受生活的愉快。老師也要象家長一樣,用多點細致的、關切的愛護之情去引導這種類型的學生參與班級的各種活動,有意識地鼓勵他們和同學們一起去完成分配工作,發揮他們的特長,讓同學們對他們刮目相看。作為孩子不要過多地指責父母,最重要的是將來自己生活的路自己要走好。
對脆弱型的學生,要配合家長做學生的各方面工作,要求家長規定孩子做的家務活,學會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老師特別是班主任要試著把他當成一個很堅強的學生來看,派些工作給他做,言語要經常鼓勵其勇氣,讓學生逐漸產生一個錯覺:他是一個很勇敢的人,強者是不哭鼻子的,做弱者是很難為情的。逐漸的,這類型的學生不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可憐蟲,處處受人欺負。生活自理能力的加強,也讓他們不像過去那樣百般依賴家長。性格、情感開始堅強了,挫折感會減弱,學習的毅力會開始加強,學習成績就會比過去穩定。這種種變化自然就會使他們的自信力強化,會覺得自己還可以幫助父親(母親)和同學、老師,脆弱型就會開始轉化了。
對品德不良型的學生教育轉化工作就不是那么容易出現成效的,往往覺得力不能達的地方是學生家長的工作難做。這些家長有的文化素質差,本身的道德水平不高,不是庇護自己的孩子,就是覺得管不了,或是干脆不管了。不能較好地配合學校班級做工作。好不容易有點成效,放幾天假就前功盡棄了。我們不得不承認,學校的教育工作不是萬能的,但不教育是萬萬不能的。
1、注重學生對自然災害類型的認識而忽視對自然災害的應急措施。同一般知識教育不同的災害教育,主要是通過對自然災害的認知來實現學生對災害的預防,而不是追求認知目標的達成,這是災害教育首要面臨的問題。
2、災害教育缺少學科與學科之間必要的整合。高中教學中有關災害教育的主要有地理、數學、語文、物理、化學、生物、技術、體育健康等學科。在課程資源在開發設計中較少關注隱性課程和社區之間的聯系,沒有將社區的教育教學資源(災害遺址)應用于課程資源的開發設計及教學中。
3、教師教法陳舊單一,較少使用圖文并茂的掛圖、地球儀、剖面圖、多媒體、交互式電子白板等直觀教學,在災害教育教學中仍然以教師的講解為主缺少實踐操作,不適應和不適合災害教育的特點,也難以達到災害教育的要求。
二、加強自然災害教育的對策
1、整合各學科資源,滲透性地設計選修課。不同學科都可以以適當的方式,多樣的方法對學生進行自然災害教育。各學科展示的內容有可能不一樣,但它們的目標總體是一致的,通過把自然災害教育滲透到不同學科的適當章節中。例如數學學科通過數據的方式展示災害或與其相關內容的數據,可以讓學生從數據上了解災害對人類的危害程度、感受到防災工程和措施的重要性等;生物科可向學生展示生物多樣性、生物鏈、生態系統、環境破壞對生物生存的影響等內容,讓學生明白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等;語文科可以展示與自然災害相關的文章,學生將會對災害的知識有了感性的認識;歷史科可以向學生講述災害相關的歷史事實,讓學生了解災害對人類社會發展的破壞程度和制約作用;地理科可以展示自然災害的類型、成因、危害和防災減災的具體措施等內容。建立在必修課基礎上的選修課《自然災害及其防治》,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自然災害的特點從而提高他們的防災意識,系統地了解自然災害方面的知識。對自然災害的相關內容作了系統的呈現,主要內容有:主要自然災害的特點、分布以及人類活動與自然災害。通過學習《自然災害及其防治》,可讓學生較為深入的學習災害的表現方式、發生原理、危害程度、防避方法及其預防和監測措施等知識。從而為日后學習和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2、完善災害教育資源庫,開展多種課外活動充分利用地理教材中的災害知識,整合校內外的各種課程資源,形成學校、社會、家庭密切聯系的開放性災害教育教學。(1)結合當地的實際,積極建設學校地理災害教育相關課程資源庫,逐漸擴大地理課程資源庫的容量,提升質量。(2)加強“數字地球”戰略的實施,提高防災減災能力。(3)加強防災教育。通過黑板報、宣傳欄、知識競賽等多種方式宣傳普及相關知識,加強“地震救護常識”、“洪澇救護常識”、“臺風防護常識”等教育,學會認識預警信號,如“臺風、暴雨、高溫、冰雪等預警信號”。(4)加強學生實際操作、應用的能力培養。培養學生對災害相關知識的收集、加強災害調查能力、幫助他們研究制作災害演示儀器、定期開展應急演習。(5)考慮學校的實際和學生對防災的學習需要,結合當地的自然災害教育資源,充分利用學校地理災害教育相關課程資源,以及師生可用于地理災害教育教學的經歷和體驗,建立預案,定期開展自然災害演練。不斷完善災害教育資料庫,其中包括數字地球,數字地球為我們提供了災區大量的定位、定量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基礎資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和計算機模擬技術,通過對災害發生時獲得的遙感和地面監測資料以及各種基礎背景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就可以對災害造成的損失、災害發展的態勢以及災害對生態環境和社會發展造成的影響進行評估;書籍資源、網上資源、交互式電子白板系統、多媒體系統等,制作以災害教育為專題的網站,通過網站讓學生直觀地及時地了解世界及我國發生的重大災害事件的信息。學生通過災害發生過程的觸目驚心的畫面的感受,將會提高他們了解災害成因和防災避災方法的興趣,樹立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觀念。
3、開展有關“自然災害教育”研究性學習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專題研究,非常適合進行自然災害教育。利用地方自然災害的類型和特點,探索通過理論學習與生活實際相結合,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學習為基礎,從學生生活實際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以自然災害的相關問題為研究課題,以小組合作或個人形式進行研究性學習,幫助學生通過調查訪問,查閱文獻,觀看視頻、親身實踐,深刻了解其災害現象、成因、危害等,有利于學生養成嚴謹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有利于提高學生應對災害的能力,形成正確的環境觀和防患災害的意識。例如:分析福建沿海臺風災害的危害這一課題,我們就可以結合鄉土地理,寧德地市夏季是臺風頻繁發生的地方,隨著就是臺風所帶來的洪澇、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災害。我們開設這些“自然災害”研究性課題,目的是(1)通過認識影響我市的主要氣象災害,學會正視自然災害,正確面對氣象災害的發生,通過了解抗災救災的事件,培養在災害發生時采取積極主動抗災救災的意識以及不畏災害的精神。(2)能夠讓學生了解旱災、洪澇、臺風等災害性天氣產生的成因以及影響范圍和危害程度;(3)培養學生收集、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提高他們科學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4)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他們的團隊意識以及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科學精神。
4、充分利用鄉土地理教學資源,開展災害教育在當今的高考中“自然災害”作為選做題,主要考察學生防災減災的類型、危害、成因、解決措施等方面知識,這些都以鄉土地理教學資源為載體,鄉土地理教學資源的挖掘和利用,緊密結合課內與課外活動,讓學生通過自主的觀察實踐認識家鄉的災害遺址或收集歷史上有關災害的記錄,了解和明確當地常見的自然災害,引導他們分析災害成因、特征及其規律,以及災害對家鄉的自然條件,資源開發和環境,經濟發展等的影響。地理學科的研究是以區域作為對象,因此災害研究和災害教育也要落實到具體的區域上,讓學生對自己生活的區域環境及其問題更加熟悉和了解,激發出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同時將這種情感升華為學習上的動力,就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