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6:27:13
序論:在您撰寫教育和政治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在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在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情感,堅定不移的跟黨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具體做法就是在教學中讓學生了解一些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知識,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學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分析和認識化學問題.學生一定要懂得尊重規律、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要養成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科學品質,要學會克服困難、堅韌不拔的科學作風和勤學好問、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中學化學知識中蘊藏著豐富的唯物辯證法和愛國主義教育.教學中注意收集有關化學、化工的新成果、新進展,結合化學教學的具體內容向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教師要提高本身的愛國主義覺悟和情感,才能以飽滿的愛國熱情去激勵、感染、熏陶和教育學生,有利于學生形成科學世界觀,有助于學生能力、特別是認識能力和學習質量的提高.辯證唯物主義教育的重要意義還在于它能給學生提供一種科學信念,即客觀世界是可以認識的,人們有能力把握客觀事物的規律.有了這種信念,就能在未來的工作和科學探索中,披荊斬棘,開拓前進,這正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新型人才應具有的品格.
二、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當代社會是個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各種新知識,新觀點層出不窮,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引領學生養成創新精神,具有創新意識或創造能力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服務社會.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是對學生素質的較高要求,應在教學中一點一滴地培養.化學上,這種意識和能力培養的途徑也是很多的.比如化學史教育,在化學科學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化學家的任何一個發明創造以及他們所做出的貢獻,既體現了他們批判地繼承了前人的科學研究成果,又體現著他們大膽創新、勇于探索、堅持實踐的科學精神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生動的化學史實,是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的最好例證.化學實驗中,要盡量給學生動腦、動手的機會,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習慣,發展他們的創造能力.現以初中化學選做實驗三“室溫下鹽的溶解度的測定”為例做些探討.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化學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形式,教好化學教學大綱中所規定的教學內容.同時,要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相對寬松的環境,提供必要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保證.積極組織學有余力的學生參加選修課的學習,參加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參觀、講座、興趣小組、社會調查、閱讀科普讀物等.使課內外、校內外的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全面發展教育與個性發展教育相結合,從多方面、多渠道開發學生潛能.
一、引言
2006年的9月,我參加了天津市教委組織的職業院校骨干教師赴加拿大的進修學習。經過這次出國進修學習,開闊了眼界,增長了不少見識,拓寬了思維面,使我對西方國家職業培訓和職業教育教學特征有了進一步了解,對中西方職業教育理念有了更深的體驗。加拿大職業培訓和職業教育的主要目標是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培養具有專門技能、非凡技能的勞動者或企業短缺人才,并為他們提供技能和進修的機會,以提高他們的就業能力。加拿大職業培訓和職業教育教學方法的先進理念,為我們進行職業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指導和啟示。
二、加拿大職業培訓的教學特征
在加拿大以進行英語語言強化培訓和計算機專業職業培訓為主要內容,培訓課程教學方法特征突出。
1.英語語言培訓的教學特征
(1)教學形式新奇,采用圓桌分組的教學形式,教師隨時可以和學生進行交流,易于師生互動,同時也便于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在交流中讓學生學會合作,以提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肢體語言,提高學生學習喜好,便于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教師利用啟發的形式讓學生盡量地多提出新問題和個人見解,然后和學生進行討論,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2)教學目的明確,教學內容實用。教師能夠很好地把握培訓內容,教學內容涉及了生活的各個方面,例如摘要:參觀用語、基本對話交流等,信息量適度,易于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把握英語的基本會話。
(3)在教學方法的運用方面教師有獨到之處。教師利用做游戲方法進行教學,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使學生很輕易把握所學的知識;另外教師采用的教具簡單而實用,利用情景教學方法,使學生的參和度很高。例如,在英語語言培訓課程上,上午學習日常生活用語,下午就到有關的相關的地方去進行實踐學習。
(4)進行英語培訓的過程中沒有固定教材,天天學習一個知識模塊,教師會發一些相關的教學資料,這些教學資料是教師精心為培訓專門設計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隨時更新,最后用活頁夾加到一起,累加成冊形成英語培訓教材。
2.計算機職業培訓的教學特征
(1)課堂采用案例教學,教學實例接近生活和實際工作需要
案例教學是運用案例進行教學實踐,改變傳統教學以本為本、從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學方式,變成一種促進學生成為教學主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探索性學習的開放式教學方式。加拿大學院的教師根據我們學員學習的特征進行案例教學,所采用教學案例很實用,接近我們的生活和實際工作,為進一步學習提供良好的素材。
(2)課堂作業采用大作業的項目形式
教師為了提高我們學習的創新能力,以大作業形式讓我們完成他們所提出基本練習要求,學員做好大作業后,要在課堂上公開展示自己的作品,這樣不僅考察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及綜合處理新問題的能力,而且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和勇于探索的積極性。
(3)教師有很高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技能
為我們進行專業培訓的教師具有良好的專業素養,很強的職業技能,例如,網絡平安教師,曾任教前公司的網絡管理部門經理,有極為豐富的網絡平安管理經驗,另外他所展示計算機網絡教學課件打破了傳統的PowePoint課件模式,以三維動畫的形式講解網絡傳輸的原理,把講解枯燥的原理知識變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展示,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喜好;多媒體教師在HBI學院任教時,自己設計開發網站,做專業攝影師,另外他還是一位冰球教練,同時也是冰球隊的經紀管理人。數字技術教師是一位專業的音樂制作人,有豐富的數字音樂制作經驗。他們在講授課程的同時,也向我們傳授了豐富的職業經驗,讓我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
三、加拿大職業教育的教學特征
在進修期間,還對加拿大職業教育的教學進行了考察。加拿大的職業教育主要是中學后的職業教育,其教育類型有摘要:授予文憑和證書的社區學院(相當于我國的高職)教育;非學歷的職業培訓和預備性練習;成人職業教育和培訓。高等職業教育更是形式多樣摘要:有二年制或三年制的???、四年制本科(和大學聯辦)和一年制探究生專業證書班等。
加拿大職業教育的教學特征,是注重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參和意識,老師講課并不面面俱到,提倡學生自學和思索。老師有時會選擇一個project(項目),讓學生自學后提交書面報告或根據項目內容完成相關內容操作,這樣學生就會到圖書館查閱大量的文件和資料,提交書面報告;或者自己通過自學后完成項目操作任務提交操作成果,否則只能得到0分的成績。另外,在許多教學場合,教室和操作車間連在一起,學生在教室中自學,碰到實際新問題可以隨時到操作車間進行練習,并有教師進行現場指導,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加拿大職業教育的教學方法著重培養和他人合作協調的能力,鼓勵學生在公眾面前表現自己。根據老師提出的新問題,大家商量策略、分頭預備,最后在班上宣講和表演出來,以提高學生的團隊精神。
加拿大職業教育在理論教學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實踐教學,使學生在實踐教學中把握更多的實用技能。在安大略省賓頓市FletchersMeadow高中,還推行一項名為Co-op的實踐教育項目,其教學實踐目的意在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Co-op,全稱為CooperativeEducation,是由學校、用人單位和學生三方共同參和的一種教育項目。高中學生11年級或12年級(相當于我國的高二、高三年級),在學校學習一段時間完成學校部分的學習任務,并通過用人單位面試,學生進入公司工作,用人單位也非常歡迎這些學生到公司工作,在這段工作期間學生定期向學校匯報工作情況,負責這個項目的教師也要隨時跟蹤學生以了解他們的學習和工作情況,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調整學生的工作、學習進度,工作一段時間后,學生要回到學校接著完成學習任務,這樣“理論—實踐—理論”的良性循環直到高中畢業,學生不但熟練地把握相關專業的理論知識,而且有很強的職業技能,豐富的職業經驗。為進一步地學習工作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摘要: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思想政治課教學;有效整合
“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于教育將會極大地促進教育的發展,將會帶來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模式、教育過程的深刻變革”。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在探索政治學科素質教育的實踐中,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已由開始時在優質課、示范課上的“表演”,逐漸向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邁進。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有利于促進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呈現方式、教師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因此,我們應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到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課教學整合的研究中,努力提升自身信息技術素養,講究科學與實效,使信息技術真正成為學生認知、探究和解決問題的工具,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及利用信息技術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實效。
一、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課教學整合的重要性
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整合,突破了時間和空間、微觀和宏觀、歷史與現實的限制,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課教學容量和效果,對思想政治課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促進學生學習的興奮劑,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巨大內驅力。正如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所說:“一切有效的活動須以某種興趣作為先決條件?!苯虒W實踐證明,學生一旦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就會表現出巨大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中學思想政治課系統地講解經濟學、哲學和政治學理論常識,是一門科學性、理論性較強的課程,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往往容易上成抽象的理論課或是大道理堆砌的說教課,顯得枯燥空洞,學生興趣不大,積極性難以調動。而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生動、形象、感染力強,利用它設計出仿真直觀情境,能把思想政治課課本中抽象的理論和原理用直觀的視、音頻的形式表現出來,為學生創造學習知識的實際情境,通過聲、形、色、畫刺激學生的感官,誘發他們的好奇心,從而充分調動起學生全面參與學習的熱情。
(二)有利于化解教學難點
從思想政治課的特點來看,基本概念、原理和觀點較多,內容抽象,理論性強。在教學中,教師如果囿于理論的演繹,將會出現“教師頭頭是道,學生頭頭霧水”的現象。而利用多媒體處理信息方便快捷,教師精心選擇好、設計好流程,合理解釋和演示,通過其聲、畫、形把思想政治課中的概念、原理等抽象的東西變成具體的、形象的東西,使學生易于理解,便于記憶,同時能牢牢掌握,在教學中也就容易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把教師從繁重的備課、講課中解放出來,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如在介紹“運動與靜止的關系”時,我制作了這樣一個課件:畫面一是高速行駛的列車,車上有乘客,車外有樹木;畫面二是列車在一個運動著的透明球體中運動。通過這兩個動畫,學生就很容易弄清楚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關系。
(三)有利于活化教學內容
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理論性較強,與中學生由特殊到一般的認知特點存在著較大的距離。鑒于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輔之以鮮活、生動、真實、直觀的多媒體技術,將聲音、圖像、動畫、文字等融為一體,利用其直觀、形象的作用,將教學內容化靜為動、化遠為近,超越時空界限,模擬再現我們所需要情景,使抽象概念具體化,深奧原理形象化。
(四)有利于促進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
網絡技術還可以實現遠距離師生互動,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跨時空的交流與合作,使45分鐘的課堂教學從時間與空間上得以延伸。信息技術使師生主動與被動的關系變為平等、和諧的關系。這種轉變從而使思想政治課實現了對人的素質的培養,而不再是圍繞知識傳授轉圈子。
二、信息技術運用于思想政治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運用目的不明確
運用多媒體目的在于優化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率。然而,一些政治教師對此并不十分明確,很多時候只是為運用而運用。如果是運用多媒體投影課本上已有的文字、圖表,就僅僅局限于對教材材料的機械翻版和簡單重復,或是用多媒體代替板書。這些,都是對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錯誤理解和運用。
(二)課件設計喧賓奪主
在課堂教學中,每次使用多媒體課件要解決什么問題,必須十分明確??墒俏覀冊S多政治教師設計的多媒體課件,既有精彩紛呈的畫面,又有悅耳動聽的音樂和解說,結果片面追求視聽效果,沒有注重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實際效果,甚至忽視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真正目的——強化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幫助學生有效地學習政治思想理論,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在課堂教學中,這種喧賓奪主的課件,不僅達不到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目的,反而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沖淡了教學主題。
(三)課堂容量過大
多媒體具有強大的直觀顯示功能,可以使教師在較短的時間內呈現大量的教學內容。但當這些內容超過了一定的“度”時,多媒體輔助教學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課堂內容過于飽滿!往往是教師連續不斷地向學生展示搜集到的事例和材料,卻沒有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考、活動時間,并且忽視了對學生學法的指導。
(四)課件內容的選擇不夠恰當
有些政治教師在制作和使用多媒體課件時,喜歡選擇一些動畫、漫畫圖片,或隨意性地選擇一些比較陳舊的材料進行教學,忽視了新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忽視了思想政治課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和真實性、時效性較強的特點,結果直接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導致教學效果不明顯。信息技術運用于思想政治課教學存在的上述問題,制約了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和“三維”目標的實現。
三、推進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課教學有效整合策略
(一)要轉變教學觀念
信息技術只有真正同學校的思想政治學科教學目標、教師的教學過程以及學生的學習過程緊密聯系在一起時,它才會發揮出巨大的教育價值。教師掌握信息技術的高低,并不意味著他就能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成功整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對教學過程重新設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由傳統的“教師學生”單向模式轉變為“教學、媒體、學生”三維互動模式)和教學組織形式,使得以講授為主的傳統的班級教學發展為班級教學、小組教學(小組媒體教學法、微型教學法)、網絡教學(交互式網絡教學法、遠程教育)并舉的局面。這些變化都要求教師必須首先轉變教學觀念,研究新型教學模式,將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學科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尤其是學生的學習過程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教育價值,推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過程。
(二)要明確整合的原則
先進的教學技術不等于先進的教學方法,先進的教學技術也并不一定能產生好的教學效果。當前思想政治學科信息技術和課堂教學整合有許多理論問題有待研究,如:信息技術如何與課堂教學整合;多媒體技術下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多媒體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的結合;適合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多媒體軟件的類型;多媒體軟件的評價標準;多媒體教學對教師隊伍建設的影響等等。弄清這些理論問題可以使教學行為更加自覺、更加主動、更有實效,信息技術的發展才不會陷入盲目之中。
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應當遵循以下原則:(1)目的性原則。(2)最優化原則。(3)服務性原則。(4)啟發性原則。通過情境設置,引發學生思考和討論,洞察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培養獨立思考和自學能力。(5)適度性原則。
(三)要切合學生實際
在網絡課件使用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提出明確教學要求,布置學習任務,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加強指導,不能把網絡課上成“牧羊課”、“網絡瀏覽課”,對學生放任自流,浪費時間。
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的關系應當是一種有機整合的互補關系,要注意避免將多媒體設備當作“現代化的黑板”、“知識的灌輸者”來使用。因此,新形勢下教師在努力提高自身使用網絡、多媒體技術的水平和課件制作水平的同時,還應積極學習和研究教學理論、教材、教學方法。唯有此,才能真正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媒介,構筑思想政治新課堂,完成培養適應時代要求新型人才的育人任務。
參考文獻
[1]走進高中新課程[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一、校企深度合作,共建學生職業素質標準
從近年來的企業調研情況來看,用人單位普遍反映高職學生在團隊合作、開拓創新、責任意識、安全生產等方面的素質偏低,難以適應現代企業快速發展的需要,究其原因是高職院校的育人標準與企業的用人標準不接軌,高職院校沒有按照企業要求的用人標準去培養人才。因此,高職院校要培養出適應企業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就應當深入不同類別的企業進行廣泛調研,總結、提煉企業優秀員工的職業素質標準。在此基礎上,校企雙方參照企業優秀員工的職業素質標準,共同構建學生的職業素質標準,并把這一標準作為高職院校的育人標準納入思政課課程體系,確保高職院校按照企業要求的用人標準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職業素質標準是衡量高職學生職業素質的尺度。根據育人標準的評價方法的不同,參照知名企業優秀員工的職業素質標準,可以將高職學生的職業素質標準劃分為職業道德規范和職業精神兩大類。職業道德規范是指所有從業者在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行為準則,是企業用來評判一個員工的職業行為是否符合職業道德要求的基本標準,其基本要求是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職業精神是與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具有自身職業特征的精神,其本質是為企業和顧客服務。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可以把學生的職業精神凝練為忠于職守、團隊合作、組織協調、開拓創新、勇于競爭、吃苦耐勞、勤儉節約,遵紀守法、恪守質量、維護安全等十個方面。職業精神是人格和人性的真善美品質在職業生涯中的體現,從業者一旦把它內化為職業操守,就能自覺地外化為良好的職業行為。
二、校企深度合作,共建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
高職院校要把在校學生培養成為具備良好職業素質的企業員工,僅靠自己的教育資源是很難實現的,而校企合作共建實習實訓基地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案。因為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單靠“坐而論道”是無法獲得的,它必須在企業一線復雜多變的職業環境中經過反復磨練才能真正完成由學生到員工的轉變。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不僅是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重要場所,也是培養學生職業素質的重要場所。高職院校為實施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參照職業技能培養的標準和要求,在校內建設了“進校如進場、上課如上崗”的生產化實訓基地,根據教學計劃和實訓項目開展單項技能實訓或者綜合技能實訓(每學期1-4周);在校外知名企業建設了頂崗實習基地,根據教學計劃和實習協議開展頂崗實習(不少于半年)。高職院校完全可以依托不同專業的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把思政課的實踐教學與專業課的實習實訓有機結合起來,把學生的職業素質培養與職業技能培養有機結合起來,通過開展不同層次的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最終把專業課的實習實訓基地打造成思政課的實踐教學基地,把在校學生打造成企業員工。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不僅要重視硬件建設,更要重視軟件建設。校內實踐教學要引入職業精神和企業文化,校企雙方應當結合專業課的實訓項目共同設計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目標、任務和要求,并參照企業的管理模式組織實訓,通過模擬訓練與初步體驗,把學生的職業素質內化為高尚的職業操守。校外實踐教學要把實習學生視為企業正式員工,校企雙方應當結合工作崗位的職權與職責共同設計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目標、任務和要求,并嚴格按照企業的規章制度和操作流程開展頂崗實習,通過工作實踐和頂崗體驗,把學生的職業素質外化為良好的職業行為。
三、校企深度合作,共建思政課實踐教學團隊
實踐教學要求思政課教師不僅具有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知識,更要具有解決思想政治問題的實踐經驗。兼具上述雙重素質,無論是對思政課教師,還是對企業管理人員,都是一個新的挑戰。校企雙方可以發揮各自優勢、相互取長補短,共建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思政課實踐教學團隊。思政課教師大都具有豐富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但是由于缺少企業工作經歷,也就不可能積累起解決思想政治問題的實踐經驗。如何才能補上這一短板?《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教思政[2012]1號)明確指出:高校要積極組織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輔導員和團干部參加社會實踐、掛職鍛煉、學習考察等活動。安排思政課教師到企業相關部門掛職鍛煉,不僅是思政課教師促進自身發展、提高教學水平的需要,也是高職院校推進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需要。思政課教師應當把到企業掛職鍛煉視為一個學習與提高的過程,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通過掛職鍛煉,思政課教師可以學習新知,優化知識結構,積累實踐經驗,提高解決思想政治問題的工作能力,增強思政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企業管理人員大都具有企業一線的工作經歷,在管理工作中又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高職院??梢云刚埦哂胸S富實踐經驗的企業管理人員擔任思政課兼職教師。思政課兼職教師根據教學計劃承擔一定的教學任務或定期為學生作專題報告,在學生頂崗實習期間擔任指導教師,負責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工作,其現身說法與現場指導更具吸引力和信服力,既能夠有效推動思政課教育教學貼近學生、貼近專業、貼近實際,切實提高思政課的育人效果,又能夠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關系,優化教學團隊素質結構,完善實踐教學管理機制,為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實踐教學團隊。
四、校企深度合作,共建企業文化研究中心
1.學術研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變化,瞄準學科前沿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圍繞企業文化建設對企業的發展理念、發展戰略、經營管理、品牌建設、員工隊伍建設的影響與作用,企業文化建設對高職院校的教育理念、辦學思路、人才培養模式、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校園文化建設的影響與作用等課題,深入開展創新性研究,構建企業文化理論體系,形成一批對企業發展和人才培養具有理論指導和實踐價值的研究成果。
2.人才培養。運用企業文化研究成果,找準企業用人、學校育人、學生成人的最佳契合點,把企業的用人標準、學校的育人標準、學生的成人標準有機統一起來,弄清楚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學校怎樣才能培養出企業需要的人、學生怎樣才能成長為企業需要的人,重組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改革考核模式,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素質教育,真正培養出企業需要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3.就業指導。運用企業文化研究成果,結合企業年度調研情況,建設企業信息資源庫,介紹企業的發展現狀,分析企業的發展遠景,企業的用人標準和聘人計劃,為學生打開一個了解企業和社會的一個窗口,為學生提升職業素質提供參考依據和經典范例,為學生的職業規劃、頂崗實習、求職擇業提供專業化的職場分析和咨詢服務。
(一)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需要。
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我黨的一項關鍵性任務,該工作做的如何,將直接說明我國在發展過程是否與時代思想文化相符。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各大高校需充分展現該任務的實際需求,擔負起培養高素質人才、傳播思想的內容與職責;高校應當時刻圍繞著構建社會主義核心體系的實質要求,來展開各項工作與活動。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應當做到六點,即充分展現的指導地位、展現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展現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展現以變革創新為關鍵的時代精神、展現社會主義榮辱觀以及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這種方式,對學生開展更好的思想教育,從而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做準備。
(二)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需求。
現今我國有近三千所高等院校,數千萬在校學生,可見,高等院校是培養且輸出高素質人才的一個重要場所及人才儲備庫。在當前世界競爭日益加劇的當下,國家要想繼續進步與發展,就必須有各類人才的幫助與支持,也正是因為如此,國家與社會對高校人才培養的要求愈來愈高。而其思想政治教育,在培養高素質人才上面,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F當代大學生需具有較強的專業基礎知識與技能,較好的社會適應能力;除此之外,在面對日益復雜的社會環境,高校學生還需由較好的心理、政治以及思想素質。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質,其是高校學生在畢業邁向社會的基礎,其在某方面決定了高校學生的成長方向,同時也說明了高等院校在人才培養上的屬性。所以,高等院校在培養人才時,需注重對其價值觀的培養,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質方面。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包涵了許多內容,且可以為高校學生提供方法論體系,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引導其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養成優良的道德品質,進而促使其能夠健康成長,且促使其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等均可以滿足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要求,促使其成長為一名能為我國社會建設而服務的有用人才。
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1.強化教師隊伍的建設,提升其整體素質。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與作用,若教師本身的水平高,那么所得到的教育也比較高。因此,為切實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建設,只有如此,方能使教師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展現主導作用。對此,高等院校應當進一步加大對教師隊伍培訓的投入,且采取各種形式或手段,例如攻讀學位、進修以及訪問學者等,為教師尤其是思想政治教師提升自身水平,強化專業知識提供機會或平臺。此外,還需注重對教師師德的培養,構建起切實可行的師德約束體制,針對即將上崗的教師,需對其開展嚴格的崗前培訓,對其自律意識、自尊意識等加以培養,同時對其行為加以規范與約束,制定出合理的教師工作評定機制與監督機制。通過不同的手段與方式,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水平,從而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人力基礎。
2.強化社會實踐,提升價值體系的說服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包含多項內容,而參與社會實踐就是其中不可忽視且至關重要的一項內容,并且該活動還是對學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一種手段或渠道。將各種實踐活動作為載體,且引領大學生積極展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實踐,從而促使其在學習過程中,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且在大學生今后的學習、工作過程中,能夠全面貫徹執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那么,高校應當如何強化社會實踐,且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說服力呢?首先,可切實構建社會實踐長效機制。在相關文件中提到:實踐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主要內容,其在促使學生加深對國家、社會的認識,提高自身才干,鍛煉自身品格與意志,強化社會責任感等諸多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另外,需構建高校學生社會實踐保障體系,摸索“實踐育人”的長效機制。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之下,要想使社會實踐工作獲得較好的成果,就需構建一個與服務社會、專業學習、創新就業等有機結合的工作機制,通過諸多有效手段,例如“全程育人”、“全員育人”等,將社會實踐的各種正面因素都調動起來,以便對社會實踐工作系統加以改進,最終建立“實踐育人”的長效機制。其次,優化社會實踐的形式及內容。各大高等院校不但要對社會實踐內容進行優化、創新,同時還需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年級、專業等)相聯系,繼而做出更具合理性與針對性的安排,以便能夠讓學生的專業與特長得到充分的展現,同時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提升專業技術。在對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教育時,應當依據高等院校的性質,結合大學生的思想特征,開展具備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種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例如帶學生參觀各種與革命相關的展覽,組織學生祭掃烈士墓園等,以此來對其開展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教育;組織學生參與各種科研創新活動,以促使其參與到各種創業活動中,從而對其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加以培養、鍛煉;組織學生到各種地方展開生產活動或社會實踐調查,以此讓學生深刻了解改革開放在促進時代改變所起到的作用,且強化學生對國情、黨情等的認識與領悟,加深其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對可持續發展觀、對人才強國戰略等的理解,進而對其努力奮斗、自立自強的品德加以鍛煉,最終,在此前提之下推進高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逐漸形成。
3.充分發揮網絡的引導作用。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化時代,以網絡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得到了極為快速的發展,同時使得現今的信息逐漸呈現網絡化發展。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方面,網絡的迅猛發展為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高效的傳播載體,而與此同時,這對其傳播發展也是一種挑戰。因而,高校應當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同時還需強化網絡建設,以便為學生打造一個較好的網絡學習環境,從而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傳播,最終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第一,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傳播載體,網絡能夠利用不同的形式(如視音頻)展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為廣大受眾提供更多、更豐富的內容。學??稍诰W絡中上傳一些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關的內容,以便供廣大學生學習,而這一過程也實現了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有效轉變,同時也提升了學習的效果。另外,通過網絡,宣教內容也發現了一定的改變,即簡單的文字宣傳,向圖文并茂轉變,這種方式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傳播,更為有利。除此之外,網絡還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該體系的覆蓋面,正是以為網絡的跨空間性與開放性,使得該體系內容的傳播能夠滲透到各個層次、各個階段的群體中,繼而達到更好的宣傳、傳播效果,最終實現其覆蓋面的擴大。第二,以網絡為載體,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展開宣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該體系教育的時效性。眾所周知,網絡文化具有迅速進化的特點,其經由轉變民眾取得、交流以及處理處理的手段,繼而有效提升民眾的認知效率。在文化傳播方面,網絡文化不但具備跨空間性,并且還具有跨時間性。其一,在網絡環境下,信息能夠進行全天候異時傳播的特點,其二,其文化傳播有快捷性的特點,正是因為如此,通過該方式可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時效性。
三、結束語
(一)經濟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教學的融入。在學生學習經濟學的過程時,將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融入其中,讓學生以崇高的思想道德素質來講商品,講市場,講經濟。例如,在學習商品時,讓學生深刻領悟到要講貨真價實,要講社會利益,要講誠實守信;在學習勞動時,讓學生懂得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要講資源環保;在學習貨幣時,讓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讓學生明白“取之有道,用之有度”,要講艱苦奮斗,要講勤儉節約;在學習市場規律時,讓學生感受到企業的責任,要講社會責任,要講為人民服務。通過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學貫穿到馬克思經濟學的教學中的教學方式,才能達到“學為所用”的教學目的,培養學生崇高的思想道德素質和高尚的經濟素養。
(二)哲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教學的融入。哲學是理論的靈魂,它從思想、道德等方面影響著高中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在哲學教學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教學的內容,讓學生講實踐,講發展。例如,在學習價值觀時,要讓學生把價值觀實踐到日常生活中,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做貢獻的社會主義榮辱觀中來;在學習實踐觀時,要讓學生把思想意識轉變到為構建和諧社會從一點一滴做起的實踐中來;在講意識形態時,要讓學生把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統一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中來,從弘揚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中來。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質量。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為了是培養學生基本的政治素質,合格的思想素質,另一方面為了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質,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來,有利于更好的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意識,讓他們在實踐中認識理論,運用理論,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質量。
(二)提高高中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思想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是僅僅單純的一門理論,也不是和思想政治割裂開的,它與我國社會主義的發展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我們每個人生活在社會主義的大環境中,要具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觀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學生正確世界觀形成的靈魂。讓學生認識到,作為一名將來會步入社會的高中生而言,要具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用這種觀念來指導自己的行為,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積極遵循,為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體會和收獲
關鍵詞:企業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關系
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由企業員工進行共享的價值觀及其行為準則,是由具備本公司特色的文化觀、企業宗旨以及企業理念等所組合而成的文化形式,也是企業之靈魂。企業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運用教育、引導、表揚、批評等多種方式,運用正確的思想內容、工作方式來克服錯誤的思想與行為,從而全力調動起人的主觀能動性,為了企業實現自身目標、發展穩定而提供十分強大的精神動力的一種活動。妥善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對于企業文化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均能起到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關系簡述
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思政教育為育人之基礎,而文化建設是企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兩者之間所存在的共性決定了其互為里表。將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結合,就應當運用思想政治教育之優勢與資源來助推企業文化建設的發展,立足于企業文化建設來提升廣大員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將思想政治教育與企業文化相互結合,能夠塑造出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精神,從而實現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結合。
二、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結合的舉措
(一)在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中樹立起以人為本的思想
要通過密切聯系實際,認真選好選準企業文化建設當中開展思政教育的突破口以及結合點。要選擇最具代表性以及最具影響力的問題,妥善加以解決,以此來打開相應的工作局面,進而促進企業文化建設的全面發展。不管是在企業文化建設中,還是在企業思政教育中,其對象都是人,所以也就決定了兩者之間相互融合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切入點就是人。人可以說是構成企業活動之主體,人所具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之發揮是企業各項活動成功的重要保證。所以,要將企業文化建設和企業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結合起來,就應當全面調動起人所具有的積極性,真正樹立起以人為本的思想。絕不能簡單地將員工視為受管理的被動客體,而是應當積極幫助其形成主人翁思想,并且致力于培養其在自覺擁護黨的領導以及社會主義建設方向的基礎上,樹立起以企業為本,甚至是與企業共存亡的主人翁精神。唯有如此,才能把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從而促進企業的蓬勃發展。
(二)發揮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文化功能
企業文化建設是在本企業長期以來的生產經營實踐活動當中所形成的并且被廣大員工所嚴格恪守的經營理念、價值觀與道德行為準則的一種綜合性反映,其包含了企業的物質文明建設之外的所有內容。企業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文化功能就在于其在積極引導、培育與激勵企業員工上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要高度重視發揮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文化建設功能,并將其切實融入到企業文化建設的進程之中,這樣一來就能更好地加快員工以后的價值觀念、理想信念體系建設,從而更好地符合本企業今后的發展需求,符合當前社會發展之所需。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相互結合,能夠產生非常大的凝聚力與向心力,這是企業不斷戰勝各種困難,從而取得新突破與新進步的不可或缺少的重要因素。
(三)讓企業員工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
在開展企業文化建設時,要將思政教育切切實實地擺在重要位置上來抓。思政教育應當通過對員工加以引導與啟發,從而幫助其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并且將這一正確的價值觀視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從而讓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政教育之間能夠實現有效結合,讓其共同發揮出積極的作用。企業文化建設可謂是一家企業得以生存與發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因而必須要通過正確的價值觀念來保障,而思政工作恰好是積極引領員工形成正確價值觀、人生觀的重要方式。有鑒于此,讓企業員工樹立起準確的價值觀,這是讓企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間實現有效結合的重要途徑。
(四)全面應用網絡實施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
身處現代社會,網絡已經成為了現代人賴以生存與發展的不可或缺少的重要媒介,而現代人也開始習慣于從網絡當中獲取相應的信息。有鑒于此,在企業文化和企業思政教育相互結合的過程之中,企業完全可充分應用網絡這一現代化平臺來積極宣傳企業文化建設和企業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結合之功能,從而發揮出輿論所具有的引導作用,讓企業員工們能夠時時、處處感受到企業文化建設和企業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除此而外,運用網絡,企業不但能夠在第一時間之中將企業文化建設和企業思政教育的重要信息傳達給廣大企業員工,并且及時和其進行交流,這樣一來就能極大地提升現代人之間相互交往之效率,提升員工對于企業的了解。同時,網絡時代還能讓現代人得到更多全新的認知型體驗,這要比其他的環境具備更強的吸引力,而且也更加容易讓人沉浸于其中。因此,運用網絡這一虛擬化的環境,企業能夠更好地與員工開展溝通交流,讓員工在了解企業文化和思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礎上,更加積極地說出自身的想法以及建議,這樣一來就能十分有效地加快企業文化與企業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相互結合。
三、結束語:總的來說,企業文化建設應當思想政治教育為指導,運用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優勢,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與此同時,企業思政教育也應當充分應用文化建設這一平臺,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企業文化建設的整個過程之中,從而實現文化建設和思政教育的緊密結合,進而推動企業實現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翼. 淺議企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 現代企業教育,2009(7).
[2]席樹芬. 試論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的關系[J]. 科技創新導報,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