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6:27:03
序論:在您撰寫中東問題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論文摘要:本文從勞動價值論的局限性出發,探討了勞動價值論的勞動與價值問題,提出了具體勞動的二重性觀點,把具體勞動分為效用勞動和非效用勞動,嘗試把效用勞動納入勞動價值論的討論范圍,來解決傳統勞動價值論中爭議較大的問題。
勞動價值論在17世紀由威廉·配第提出,經過了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等古典經濟學家的奠定和發展,馬克思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套比較完整、嚴密的勞動價值論。但是,的勞動價值論在解釋當今經濟現象時卻無法完全令人信服,這也是生產費用價值論、邊際效用價值論等西方經濟學理論擁有較大市場的原因。有必要對勞動價值論進行發展、補充和完善,使其適應時展的需要,本文嘗試從新角度研究勞動與價值問題,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促進勞動價值論的發展。
1.勞動價值論的局限性
1.1關于價值創造的源泉
勞動價值論認為,直接生產過程中的活勞動是創造價值的唯一源泉,而過去勞動不能增加任何新價值。與此相應,過去勞動的物化—生產資料,在生產過程中只起轉移價值的作用。這就表明新價值的創造僅與生產過程中的活勞動相聯,而與生產資料的數量質量變化無關。這無法解決減少了的活勞動和增加了的新價值之間的矛盾。值得研究的是,在科學技術廣泛應用于生產過程,過去勞動中凝結著大量科技成果并大量代替活勞動的今天,過去勞動及其物化形態的生產資料在價值創造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變化?在直接生產過程以外的知識勞動的地位和作用到底如何?如果拘泥于傳統的勞動價值論,就不能說明如今的現實。
1.2關于價值量的決定
勞動價值論認為,價值創造與勞動時間成正比,時間越長,價值量越大;時間不變,價值量不變,改變的只是既定的價值量之間的比例,即新價值與轉移價值的比例。馬克思也說過,在同一時間里,更高的勞動生產率(個別企業)創造的價值可以是倍數,但他又說,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后,同一時間創造的價值總量不變。這很難解釋當前發達國家勞動時間縮短,而工資與利潤卻同步增長的現實。
1.3關于價值的構成
勞動價值論認為,商品價值的實質是生產這種商品所耗費的人類勞動,其中包括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兩個方面。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生產社會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腦力勞動在物質生產領域內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對于商品價值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并且引起商品價值構成的重要變化。馬克思沒有對這個問題展開論述。另外,按照馬克思的分析,物質產品的價值由兩大部分構成:一部分是生產這種產品直接消耗的生產資料的價值,它是在生產過程中轉移到新產品中去的,一部分是直接生產過程中活勞動創造的新價值。很明顯,這種分析并沒有把通過各種途徑加人到物質產品中去的物質生產領域內腦力勞動創造的價值全部包括進人。實際上,物質產品的價值構成要比馬克思的分析更復雜。
1.4關于價值的實現
勞動價值論認為,商品是價值與使用價值的統一,并將商品價值歸結為勞動,而勞動只是供給方面的因素?,F實生活中,需求方面表現出來的力量有時候大大超過了供給,而且使商品價格始終遠遠超出其價值,如部分地段的房地產,勞動價值論把商品價值與商品所面臨的社會需要的聯系僅通過商品的使用價值建立起來,這種對于商品價值實現的說明并不是非常充分。
2.對勞動價值論中的勞動與價值問題的探討
按照勞動價值論的傳統劃分方法,勞動可以分為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簡單勞動與復雜勞動、生產勞動與非生產勞動。抽象勞動是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彼此之間只存在不同量的問題,具體勞動是具體有用的特殊形式的勞動,彼此之間存在著不同質的問題,但是,僅從這樣的勞動二重性范疇出發研究現實的經濟生活問題還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把具體勞動進行細化,得出具體勞動的二重性,即具體勞動是效用勞動和非效用勞動的統一。效用勞動是凝結在產品中的勞動,它在交換中體現為抽象勞動,經過交換形成價值。非效用勞動是在勞動過程中被產品放棄的勞動,它無法形成價值。因此,效用勞動是價值形成的源泉。
以效用勞動為基點,能較好地解釋諸多傳統勞動價值論無法圓滿解釋的問題。
2.1價值創造的源泉
價值創造的源泉是效用勞動,包括活勞動的效用勞動和物化勞動的效用勞動。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勞動生產率越來越高,個人直接參與商品生產、信息處理的機會越來越多,具體勞動中效用勞動占比也越來越大,使得個人在單位時間內創造了更多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在資本有機構成高的部門,其效用勞動程度高,單位時間支出的效用勞動多,其創造的價值就多,在技術進步的情況下,少數掌握現代化技術的勞動者可以推動更多的生產資料,在單位時間內支出更多的效用勞動,創造更多的價值。因此,活勞動的減少與價值量的增加是可以同時并存的。
知識可以物化為生產資料,但生產資料本身是不能創造價值的,它只轉移價值。作為理論形態的知識,是人類勞動的物化,不可能自發地轉化為活勞動,因此也不能創造價值。任何知識,如果不轉化為知識勞動,生產出產品并用于交換,就不能形成價值。因此,價值的增長是源自效用勞動的增加。
2.2價值量的決定
決定價值量的不是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而是最劣等條件下的效用勞動時間。如果單位產品所耗費的效用勞動時間相等,則它們的價值相等,但它們耗費的勞動時間可以不等。效用勞動時間是隨著勞動生產率的變化而不斷延伸的,其延伸的長度決定于使用價值量的增長速度。優等條件下的效用勞動時間往往是劣等條件下的數倍,因此,效用勞動時間相對于勞動時間而言是無限的,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單位時間內所創造的使用價值與價值不斷增加,效用勞動時間不斷向前延伸?,F實情況中,勞動時間縮短了,但效用勞動時間卻增加了,工資與利潤就可以表現為同步增長。
2.3價值的構成
一種產品的價值由生產該產品直接消耗的生產資料的價值和直接生產過程中最優配置的活勞動創造的新價值構成。這種最優配置與效用勞動相吻合,能體現了管理在價值形成過程中的作用,這樣的構成也才能把腦力勞動創造的價值全部納人。直接消耗的生產資料的價值屬于轉移價值部分,但它也會隨著物化勞動的效用勞動的增加而不斷增加。最優配置的活勞動創造的新價值包括了通過各種途徑加人生產領域內的腦力勞動創造的價值,為了達到最優配置進行的各種腦力勞動都應該計人新價值。
2.4價值的實現
價值必須經過交換才能實現,在交換中,需求和供給(效用勞動)共同決定了價值的實現路徑。如果僅從供給考慮,價值的每次交換都應該是等價交換,實際上,在需求的作用下,等價交換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供給在客觀上要求實現等價交換,要求體現抽象勞動的同一性,但需求在主觀上則要求體現等效交換,要求體現所得的效用至少不低于所失的效用。對某種效用勞動的需求越大,表明需求者愿意和能夠補償的其他效用勞動越多,這種效用勞動就越容易轉化為抽象勞動并實現價值。因此,交換價值在不同時間內的不一致是需求發生作用的結果,也是主觀認識與客觀存在不一致的結果。價值實現的難易程度與交換價值的大小成反比,價值實現越難,其交換價值越小,反之,價值實現越容易,其交換價值越大。
3.結論
我國大約在1982年對行動研究有了初步介紹,直到1990年我國才有了較為系統的介紹,并在1995年開始進行系統的研究和反思。我國學術界對行動研究“操心的人不在少數,有關行動研究的專著和論文每年都在不斷地上漲”,但是對行動研究的理解卻一直眾說紛紜。
2.體育教師職業倦怠的原因和表現
(1)職業倦怠的含義。
美國是最早研究倦怠的國家,對職業倦怠的研究貢獻最大的學者Maslach認為職業倦怠是由三個維度構成的一種心理狀態,即情緒衰竭、去個性化和成就感的降低。筆者在對中學體育教師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之后發現他們的職業倦怠是因本職工作長期得不到學校及社會應有的尊重和支持而缺乏成就感進而產生的厭煩冷漠情感及相應的行為表現。
(2)原因和表現。
首先是社會因素,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新課改要求對體育教師提出的新要求和期望,新的要求和不相符的地位導致體育教師在這種多變的形勢下心理壓力過大,從而出現職業倦怠現象。其次是工作因素,通過研究表明,教師工作量的多少與職業倦怠密切相關。由于各級各類學校體育教師配備普遍不足加上連續擴招,導致中學體育教師產生了超負荷的工作量,再加上各種晉升職稱等硬性指標的壓力,導致長期工作過載的他們情緒衰竭。最后是個人因素,中學體育教師的年齡、性別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也與職業倦怠有很大關系,且學歷越高的體育教師越容易出現職業倦怠,因此個人的自我調節也很重要,要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尋找適合自己發展的平臺。在這些因素下,中學體育教師面對職業倦怠會有種種表現,首先是情緒低落,對工作缺乏熱情和動力,容易產生急躁情緒,責任心差。其次是成就感降低,由于體育老師較其他老師相比進修和晉升機會較少,因此容易產生消極情趣,對工作敷衍了事。最后是態度冷淡,對上課不積極準備,得過且過,對學生缺乏應有的愛心和責任心。
3.行動研究對體育教師職業倦怠的促進作用
(1)突出行動研究的參與性,提升中學體育教師的職業道德。
筆者認為中學體育教師的職業道德是體育教師在社會公共場所與學校教學中所應遵循的道德規范,是體育教師在長期的職業實踐中積累起來的行為準則。行動研究要求體育教師參與到研究中并成為研究的主體,通過上課和與學生的互動樹立起自主的工作意識,從而進一步喚起并增強體育老師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不斷消除體育教師的職業倦怠,有效提升體育教師的職業信念,將體育的教學工作看成是施展才華的舞臺。
(2)突出行動研究的改進性,提升中學體育教師的學習與創新能力。
做好體育教學工作,教師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還要準確地了解和研究學生。要做到這一點,體育老師必須提高自己的認知與學習能力。行動研究來自一定的教育理論和實踐經驗,具有較強的整體性和創造性,同時體育老師可以不斷改進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嘗試不同的上課手段和工作方法,提高學習與創新能力。
(3)突出行動研究的系統性,提升中學體育教師的科研與探索能力。
論文摘要:本文從勞動價值論的局限性出發,探討了勞動價值論的勞動與價值問題,提出了具體勞動的二重性觀點,把具體勞動分為效用勞動和非效用勞動,嘗試把效用勞動納入勞動價值論的討論范圍,來解決傳統勞動價值論中爭議較大的問題。
勞動價值論在17世紀由威廉·配第提出,經過了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等古典經濟學家的奠定和發展,馬克思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套比較完整、嚴密的勞動價值論。但是,的勞動價值論在解釋當今經濟現象時卻無法完全令人信服,這也是生產費用價值論、邊際效用價值論等西方經濟學理論擁有較大市場的原因。有必要對勞動價值論進行發展、補充和完善,使其適應時展的需要,本文嘗試從新角度研究勞動與價值問題,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促進勞動價值論的發展。
1.勞動價值論的局限性
1.1關于價值創造的源泉
勞動價值論認為,直接生產過程中的活勞動是創造價值的唯一源泉,而過去勞動不能增加任何新價值。與此相應,過去勞動的物化—生產資料,在生產過程中只起轉移價值的作用。這就表明新價值的創造僅與生產過程中的活勞動相聯,而與生產資料的數量質量變化無關。這無法解決減少了的活勞動和增加了的新價值之間的矛盾。值得研究的是,在科學技術廣泛應用于生產過程,過去勞動中凝結著大量科技成果并大量代替活勞動的今天,過去勞動及其物化形態的生產資料在價值創造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變化?在直接生產過程以外的知識勞動的地位和作用到底如何?如果拘泥于傳統的勞動價值論,就不能說明如今的現實。
1.2關于價值量的決定
勞動價值論認為,價值創造與勞動時間成正比,時間越長,價值量越大;時間不變,價值量不變,改變的只是既定的價值量之間的比例,即新價值與轉移價值的比例。馬克思也說過,在同一時間里,更高的勞動生產率(個別企業)創造的價值可以是倍數,但他又說,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后,同一時間創造的價值總量不變。這很難解釋當前發達國家勞動時間縮短,而工資與利潤卻同步增長的現實。
1.3關于價值的構成
勞動價值論認為,商品價值的實質是生產這種商品所耗費的人類勞動,其中包括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兩個方面。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生產社會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腦力勞動在物質生產領域內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對于商品價值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并且引起商品價值構成的重要變化。馬克思沒有對這個問題展開論述。另外,按照馬克思的分析,物質產品的價值由兩大部分構成:一部分是生產這種產品直接消耗的生產資料的價值,它是在生產過程中轉移到新產品中去的,一部分是直接生產過程中活勞動創造的新價值。很明顯,這種分析并沒有把通過各種途徑加人到物質產品中去的物質生產領域內腦力勞動創造的價值全部包括進人。實際上,物質產品的價值構成要比馬克思的分析更復雜。
1.4關于價值的實現
勞動價值論認為,商品是價值與使用價值的統一,并將商品價值歸結為勞動,而勞動只是供給方面的因素?,F實生活中,需求方面表現出來的力量有時候大大超過了供給,而且使商品價格始終遠遠超出其價值,如部分地段的房地產,勞動價值論把商品價值與商品所面臨的社會需要的聯系僅通過商品的使用價值建立起來,這種對于商品價值實現的說明并不是非常充分。
2.對勞動價值論中的勞動與價值問題的探討
按照勞動價值論的傳統劃分方法,勞動可以分為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簡單勞動與復雜勞動、生產勞動與非生產勞動。抽象勞動是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彼此之間只存在不同量的問題,具體勞動是具體有用的特殊形式的勞動,彼此之間存在著不同質的問題,但是,僅從這樣的勞動二重性范疇出發研究現實的經濟生活問題還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把具體勞動進行細化,得出具體勞動的二重性,即具體勞動是效用勞動和非效用勞動的統一。效用勞動是凝結在產品中的勞動,它在交換中體現為抽象勞動,經過交換形成價值。非效用勞動是在勞動過程中被產品放棄的勞動,它無法形成價值。因此,效用勞動是價值形成的源泉。
以效用勞動為基點,能較好地解釋諸多傳統勞動價值論無法圓滿解釋的問題。
2.1價值創造的源泉
價值創造的源泉是效用勞動,包括活勞動的效用勞動和物化勞動的效用勞動。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勞動生產率越來越高,個人直接參與商品生產、信息處理的機會越來越多,具體勞動中效用勞動占比也越來越大,使得個人在單位時間內創造了更多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在資本有機構成高的部門,其效用勞動程度高,單位時間支出的效用勞動多,其創造的價值就多,在技術進步的情況下,少數掌握現代化技術的勞動者可以推動更多的生產資料,在單位時間內支出更多的效用勞動,創造更多的價值。因此,活勞動的減少與價值量的增加是可以同時并存的。
知識可以物化為生產資料,但生產資料本身是不能創造價值的,它只轉移價值。作為理論形態的知識,是人類勞動的物化,不可能自發地轉化為活勞動,因此也不能創造價值。任何知識,如果不轉化為知識勞動,生產出產品并用于交換,就不能形成價值。因此,價值的增長是源自效用勞動的增加。
2.2價值量的決定
決定價值量的不是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而是最劣等條件下的效用勞動時間。如果單位產品所耗費的效用勞動時間相等,則它們的價值相等,但它們耗費的勞動時間可以不等。效用勞動時間是隨著勞動生產率的變化而不斷延伸的,其延伸的長度決定于使用價值量的增長速度。優等條件下的效用勞動時間往往是劣等條件下的數倍,因此,效用勞動時間相對于勞動時間而言是無限的,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單位時間內所創造的使用價值與價值不斷增加,效用勞動時間不斷向前延伸?,F實情況中,勞動時間縮短了,但效用勞動時間卻增加了,工資與利潤就可以表現為同步增長。
2.3價值的構成
一種產品的價值由生產該產品直接消耗的生產資料的價值和直接生產過程中最優配置的活勞動創造的新價值構成。這種最優配置與效用勞動相吻合,能體現了管理在價值形成過程中的作用,這樣的構成也才能把腦力勞動創造的價值全部納人。直接消耗的生產資料的價值屬于轉移價值部分,但它也會隨著物化勞動的效用勞動的增加而不斷增加。最優配置的活勞動創造的新價值包括了通過各種途徑加人生產領域內的腦力勞動創造的價值,為了達到最優配置進行的各種腦力勞動都應該計人新價值。
2.4價值的實現
價值必須經過交換才能實現,在交換中,需求和供給(效用勞動)共同決定了價值的實現路徑。如果僅從供給考慮,價值的每次交換都應該是等價交換,實際上,在需求的作用下,等價交換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供給在客觀上要求實現等價交換,要求體現抽象勞動的同一性,但需求在主觀上則要求體現等效交換,要求體現所得的效用至少不低于所失的效用。對某種效用勞動的需求越大,表明需求者愿意和能夠補償的其他效用勞動越多,這種效用勞動就越容易轉化為抽象勞動并實現價值。因此,交換價值在不同時間內的不一致是需求發生作用的結果,也是主觀認識與客觀存在不一致的結果。價值實現的難易程度與交換價值的大小成反比,價值實現越難,其交換價值越小,反之,價值實現越容易,其交換價值越大。
3.結論
豐富的運動安全知識是體育老師的基本要求。體育老師在體育學院已經學到體育專業需具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體育運動安全知識的儲備同樣是體育老師成為一名合格教師的必要條件和要求。體育教師要同其他老師一樣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根據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編寫教案,在本節體育教學課堂內容中可能出現的運動安全因素和防范措施也應大體寫出來(這也是體育教案與其他老師做上課準備不同之處);在每一堂課上課之前一定要檢查運動場地、運動器械等安全事項,把安全隱患消除在上課之前;了解本次上課班級學生的基本體質狀況和天氣變化造成的學生身體體質變化等,以備學生發生意外。充分的課前準備是上好體育課的前提,也是防備運動安全事故的有效措施。
二、盡心上課,保證安全運動
老師在課堂上一定要全方位做好學生運動安全教育,保證高質量地完成體育課堂教學任務。體育課是一門以運動為主的特殊課程,老師需要防止和盡可能減少運動中出現受傷等意外事件。老師應當傳授給學生體育運動安全知識和簡單科學施救方法,并且做到易懂詳盡,以防為主。首先,全面了解所教授學生的基本身體素質狀況,為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堂教學做好充分準備。其次,開學時的第一堂體育課就應當全面地講解體育課中可能發生的安全隱患和簡單處理方式方法,主要內容包括摔倒、扭腳、磕碰、出血、刮擦、碰撞、器械傷害及過度疲勞等意外現象。再次,嚴格組織課堂,檢查學生穿戴特別是鞋子是否符合體育課要求等安全狀況。每一堂課前要講解在練習和訓練過程中出現的由于專項運動不規范造成的不適,如籃球是許多學生的愛好,但是籃球課中運球之手臂動作有運球時五指要張開,用手指及指根以上部位與手掌的外緣觸球,掌心不觸球的要求,如果不規范如整個手掌都觸球則易造成運球堅持時間不長且易勞累,跑步中岔氣等問題。還有,在體育課中分組對抗或比賽中出現的由于身體過度接觸造成的意外更需要老師及時化解和制止,否則會出現如打架等意想不到的矛盾和后果;有女生的班級更需要老師注意有特殊情況的學生,不要一概而論強制要求去練習或訓練;在上課前要有充分的準備活動,讓學生做到肌肉放松及心理放松;同時在練習和訓練過程中老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身體狀況,如是否有不適應和病痛等現象。最后,教育學生學會自我保護,具有自我保護意識。這是老師必須做好的一點,如哪些運動或動作可以獨立做、可以協作運動或保護運動等。老師不僅要告訴學生知曉一些體育運動不安全事項,還要教會學生有自我保護意識、懂得簡單、科學合理的救護知識,告訴學生不科學、不規范的動作和方法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出現一些意外時理智科學處理的方法和技巧,不要人為地造成二次傷害,留下遺憾。同時及時表揚嚴格規范、有效防范、合理運用安全知識的同學??傊?,體育課上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防不勝防,這就要求老師一定要做一個有心人,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在讓學生體驗到體育運動帶來的快樂時,對體育運動愈加有興趣。但這必須以保證學生的運動安全為前提。
三、及時總結,服務教學
[關鍵詞]“斯密難題”;利己主義;利他主義;矛盾;經濟活動
1文獻綜述
對于“斯密問題”,經濟學家從不同的角度給出了自己的解釋,大體來講,一些經濟學家認為斯密問題并不存在,利己和利他是人的兩個方面。陳三三,朱振元就是持這樣的觀點,在他們看來,人是自利和利他的統一體,即“經濟人”和“道德人”是統一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幸福,人一方面更關心的是自己,自利自愛,但是人也有利他的方面,有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省和自我節制的能力。武經偉,方盛舉認為斯密本身也是持這種觀點的,在他們看來,兩部著作之間并不矛盾,是市場這只無形的手將“道德人”和“經濟人”統一了起來。[1]而蔣自強等教授也認為“斯密難題”不存在,《道德情操論》中所描述的就是利己主義本性的個人怎樣控制他的感情或行為,尤其是自私的感情或行為,以及怎樣建立一個有確定行為準則的社會。[2]但是,很多經濟學家則認為“斯密問題”是由于亞當?斯密自身的局限性所產生的一個悖論,利己動機和利他動機到底是對立的還是統一的。在本文看來,利己動機和利他動機是對立統一的,并且也在不斷的轉換著,究竟如何轉換取決于經濟環境。
2不同的經濟時代產生不同類型的人
2.1自然經濟時代的“道德人”
在自然經濟時代,人要生存就必須依賴他人,因為憑借一人之力來對抗自然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生產力水平的極度低下使得人與人只能緊密的相互依附,個人與集體直接同一,[3]集體的存在是個人生存的前提,也就是說必須保證他人的存在,這樣的事實就要求個人必須關心他人,具有利他之心,為他人付出自己的努力,成為“道德人”。[4]所以正如陳其人所說的“道德人”產生在剩余產品出現之前,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不存在物質基礎,相反,正是大家共同獲取物質資料來達到生存目標的事實,使得人人都是純粹的利他主義者,所以 “道德人”的出現是由物質基礎所決定的。美國著名人類學家摩爾根在精心研究古代印第安人的原始經濟生活后也得出同樣的結論,即在很大程度上生活中的共產制是印第安部落的生活條件的必然結果?!盵5]
2.2商品經濟產生的“經濟人”
分工和私有制導致了商品經濟的出現,人們從對他人的依賴轉向了對物的依賴,獲得盡可能大的物質利益成為人們普遍的追求,對財富的無盡追求使得“經濟人”出現了。此外,經濟人如果想實現最大的利益,就必須生產別人所需要的產品,為別人生產使用價值,這樣才能獲得價值,所以必須以利他為手段來達到利己的目的。正如《國富論》中所說的“我們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飲料,不是出自屠戶、釀酒家和面包師的恩惠,而是出于他們自利的打算。我們不說喚起他們利他心的話,而說喚起他們利己心的話,我們不說我們自己需要”。[6]亞當?斯密生活的時代正是資本主義上升時期,商品經濟有所發展但物質財富并非十分充足的時期,所以對物質財富的追求只會使人們客觀上關心別人的需要,但卻并非出自主觀動機。在這一階段,人們參與交換的程度不深,交換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換取自己所需要的產品,這樣的交換會導致人們的眼光不夠長遠,思慮不夠周全,或者說交易雙方的博弈更多的是短期的、暫時的,所以這種狀況下的經濟生活中以自利而損人的事件就會層出不窮,這一階段是商品經濟發展過程中無法避免的,這主要是因為商品經濟的發展不充分,人們的認識不可能深入,只是明白通過交換可以獲得貨幣,有了貨幣就可以獲得自己所需要的產品,并不會對如何獲取更多更長遠的利益進行決策。在英國的經濟轉型時期,即自然經濟向市場經濟轉換的過程中,就曾因人們的極度自利而發生過“羊吃人”的悲慘事件,當時這一現象震驚了世界,同樣也引起了英國的極大反響,經濟發展使得人們付出了道德等精神方面的巨大代價,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的唯一目的就是獲得最大的利潤,絲毫不會顧慮自己的行為可能對別人造成的危害。[7]
當商品經濟取代了自然經濟并且有所發展的時代,人們脫離了自然經濟時代對他人的依賴,獲得了一定的獨立,但是卻擺脫不了對物的依賴,擁有商品就意味著擁有了財富,商品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財富的多少,這就容易導致財富誘惑下的人的“異化”,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事件自然就會屢見不鮮。[3]由此可見,在市場經濟發展的初期階段,由群體本位轉向個體本位時,物質的極為稀缺使得人們追求物質的動機極為強烈,自利性也就表現得更為突出。
2.3高度發展的市場經濟下的“道德人”
隨著商品經濟不斷的發展,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人們參與交易的頻率不斷的增加,物質滿足的程度也隨之不斷的增加,在此基礎上,人們的自利觀也漸漸的發生改變,在獲得物質滿足的基礎上也會更多的追求精神的滿足,比如獲得別人的尊重與認可,獲得心靈的安寧,這些會促使人們開始從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所以為更好地滿足自己利他不是客觀需要而成為一種主觀動機,成為更高程度上的“道德人”,這種“道德人”區別于自然經濟時代的“道德人”的地方在于為別人考慮不是出于生存而是為了生活。這一現象在“后工業國家”,例如西歐、北歐和北美的一些國家表現得相當的明顯,當人們擁有了足夠多的物質財富之后,更多的財富所帶來的邊際效應微不足道,精神的滿足變得更加重要,在這種情況下助人所帶來的快樂和滿足遠遠大于獲得更多的財富所帶來的滿足。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人們甚至愿意犧牲一定的經濟效益作為尋求精神滿足的代價。[8]的確,當物質資源相當匱乏時,一個人很難產生出非經濟偏好;反之,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物質資源越豐裕,一個人的非經濟偏好,比如道德偏好、情感偏好、審美偏好等就越豐富、越強烈。馬斯洛的需求層次學說支持這一結論。
商品經濟并不是永恒的經濟形態,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按照馬克思的看法,商品經濟最終會被產品經濟所取代,在產品經濟時代,人們將擺脫物的束縛,實現真正的自由,這時的人們精神境界將隨著實踐的發展達到無與倫比的高度,就會成為完全意義上的“道德人”。
3結論
利他究竟是一種客觀需要,還是出于主觀動機是由經濟發展程度決定的,當經濟發展程度較低時,物質財富的追求會導致人客觀上考慮別人的需要,利他是一種生存需要;而當經濟發展水平足夠高時,利他就會成為一種主觀動機,利他主義或者對別人的愛就會成為一種生活需要。在現階段的物質發展水平下,主流經濟學所采納的“經濟人”假設遵從了斯密的自利假設,即在一定的資源約束下獲得物質利益最大化,這種假設是合理的,因為總體上來講人們的生理需求還沒有得到充分的滿足。但是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這種假設就不再合理,在那種情況下,自利是一種開明的,是一種廣義的,即不僅要實現物質滿足,還要實現精神滿足,利他不再是客觀的,并且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利他動機會逐漸取代自利動機成為矛盾的主要方面。
參考文獻:
[1]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229-230.
[2]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1-2.
[3]武經偉,方盛舉.經濟人?道德人?全面發展的社會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7.
[4]陳其人.論“經濟人”和利己與利他[J].北京:當代經濟研究,2003(1).
[5]摩爾根.印第安人的房屋建筑與家庭生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6]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分析[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2:14.
關鍵詞:勞動法;勞動關系;認定;建議
中圖分類號:D92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0-8772(2016)09-0083-01
勞動關系是市場經濟中極為重要的一個領域,勞動力市場越發展,勞動關系問題越重要。勞動關系學是研究勞動關系理論、制度和歷史發展的學問。勞動關系是指勞動力所有者與勞動力使用者之間,為實現勞動過程而發生的一方有償提供勞動力,由另一方用于同其生產資料相結合的社會關系。對于勞動關系的認定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研究。
一、勞動關系認定的關鍵性因素
1.從屬性因素
勞動者一旦進入單位開始勞動以后就會產生指揮和服從這樣的管理關系,如果想要確定勞動關系,那么應當根據職業的工作實際情況來分類,所以在開展勞動關系認定時一定在勞動過程中存在某種程度的服從和管理活動,其中對于勞動關系從屬性的考慮主要有財產和從屬性兩個方面的因素。
2.勞動力的支配性
在勞動法中有明確規定:勞動人員和雇主之間存在勞動權和勞動力使用分離的情況。其中雇主擁有勞動力的使用權,并且能夠確定勞動地點、勞動強度和勞動時間。但是這些行為都不能強制規定,更不能與勞動法規定的要求相違背。若勞動者和雇主之間只有檔案勞動關系而沒有實際勞作行為,那么就不是真正的勞動關系,在法律上也不認可,那么勞動人員和用工單位之間也就沒有“用工的事實”。
二、基于從屬性決定勞動關系的挑戰
1.從屬性難以界定相對應的社會關系
勞動關系的組成是由不同的社會形式和社會階層組成的,各個社會組織的從屬性不盡相同,所以要有效保護不同性質的從屬關系的利益。勞動關系的認定不僅要有組織者和被組織者的勞動從屬關系,還要有勞動從屬性,因此國家的法律就應當有效約束勞動利益保障。因為在雇傭關系中有不同的利益傾向,所以構成的勞動關系會優勢公平,勞動法有必要使勞資雙方的利益都得到保障,并且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來約束合同雙方的主體行為。
2.法律和從屬關系
對于調控從屬關系,勞動關系主要從不同的勞動從屬關系性質的階段開始。在確認從屬關系時應當確認勞動雙方是否有真實的勞動行為,如果沒有就不能將其界定為從屬關系。對于有失公平的勞動關系雙方到現在還沒有形成勞動關系界定體系,知識通過勞動法進行約束。對于特殊勞動關系中的勞動雙發,由于所處的關系不同,只是通過勞動調控來保障雙方的權益。
3.根據從屬性來分析非典型的勞動關系
勞動法是勞動關系中非典型勞動關系的基礎,所有的行為都應當保證勞動雙方的合法利益。在確定非典型勞動關系時,應當根據勞動關系的從屬特點來劃分。例如,當前勞動中普遍存在的季節性工作和農業雇傭等非典型關系,使勞動法在劃定勞動關系時就沒有明確的參考依據。
三、勞動法視野下勞動關系認定的建議
1.通過明確勞動關系的概念來規范勞動關系認識
勞動關系概念對于勞動關系的界定非常重要,這也是為了新視野下勞動法中勞動關系認定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認定勞動關系時一定要以從屬性的勞動合同作為基礎,并且要綜合考慮勞動關系的動態性質,然后根據不同的情況有選擇性地應用。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生產方式對勞動關系的認定產生重要影響,所以在實際的勞動關系認定中要本著開放彈性化的方法,使勞動關系的認定工作更具有科學性和現代性。
2.勞動關系認定應當與市場變化的雇傭關系法則相適應
隨著社會大生產和勞動的不斷發展變化,逐漸產生了勞動關系,最初的勞動關系主要是雇傭形式。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我國的法制建設步伐加快,只有在法律條文中明確規定這種雇傭模式才能使雇傭關系向著合法化的方向發展。在認定社會關系時主要區分勞動關系和雇傭關系的不同。
3.采取從屬性的可受保障性的勞動關系界定標準
在認識勞動關系時一定要以勞動法作為基礎,而勞動法又是根據從屬性認定的,因此它們之間相互影響,在認定關系時也有必要評價其他關系。當前,我國的勞動關系模式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變得多樣化,所以對于勞動關系的認定工作越來越困難,很多時候出現難以界定的局面。所以,為了改變現狀,應當采取從屬性的可受保障性的勞動關系界定標準,這樣能夠使勞動法在實際工作中加快調整周期,從而更好解決新型社會勞動關系的認定問題。此外,在立法工作中,還要不斷完善勞動關系保證法律依據,從而更好地解決現實中的勞動關系認定問題,最終促進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
參考文獻:
[1]徐志強.勞動法視野中勞動關系認定問題的思考[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
[2]祁麗穎.勞動法視野中勞動關系認定問題的思考[J].法制博覽(中旬刊),2012(9).
關鍵詞:科學課堂 學生 主動提問
新課程改革已經好多年了,課堂教學大多數仍停留在傳統模式狀態,教師仍是課堂教學的統治者,設計了一大筐問題連珠炮式的發問,獨攬問的權力,而且力求問題的生成性和有效性,忽略了當時學生想的是什么,有什么問題要提問,即使給學生提問也是“收”得緊、“放”得少,即使想放,也是“猶抱琵琶半遮面”。長此以往泯沒了學生提問的主動性,致以懶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最終有損創新能力,給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帶來折扣。課堂中以主動提出問題進行學習比通過老師提問學生被動回答更有效,因為主動提問實際上就是對學習內容的初步感知和整體把握的過程,當學生發現并提出一個高質量問題時,必然伴隨著分析、比較、歸納、演繹推理等思維活動。提出問題是培養科學探究能力的第一個環節,可以說沒有問題就沒有學習。新課程標準強調“科學課程改革應倡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勇于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本文以浙教版初中《科學》中生命科學領域作為課堂教學素材就如何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淺論一番。
一、利用學生熟悉情景激發主動提問
美國教育家布魯克認為“最精湛的教育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熟悉的情景,能夠使學生思維活躍起來,激發了提問動機。學生會自發地產生“為什么”、“其中蘊涵什么問題”、“怎樣設法解決”、“有沒有新的問題” 等一連串的問題。如:著名的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看到蘋果落地, 這就是發生在身邊熟悉的事。提出了蘋果為什么會落到地上的問題,經過努力終于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在《近視眼、遠視眼的成因》教學中,利用班上有好多患近視同學。進入了熟悉的學習情景:近視眼同學說說當不佩戴近視眼鏡看遠物體的情況,然后圖片展示患近視眼及遠視眼所看到的物體和正常人看到的物體進行比較。學生栽入了問題情境,這個情境過程要經歷不協調――探思――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不協調”是學生生理與心理上的認知矛盾沖突并萌發主動提出問題的靈感。如:我看到的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佩戴怎么樣眼鏡可以矯正?這跟凸透鏡成像相似之處在哪里?如此近視下去以后會怎樣?……現代教學研究表明:課堂主動提問是教師促進學生思維、評價教學效果、推動學生實現預期目標的基本控制手段。通過探究學習詮釋了近視眼、遠視眼的成因,也為學生自己上了一堂富有意義的生理健康知識課。
二、駕馭學生所提出的問題教給方法引導主動提問
當學生提出了問題以為自己成功了而不知所提問題的質量,也不知提問題的方法。而問題的質量與方法是主動提問的關鍵。課堂中教師要依據學生思維發展規律和課堂教學目標駕馭學生所提的問題并作出合理的評價和引導。問題的評價主要看提問題時是否調動已有知識、經驗的廣度和深度,好的問題往往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具有探究性、科學性。通過師生共同評析引導學生發現自己所提的問題存在哪些問題并教給提問的基本方法與技巧。也正如法國羅曼•羅蘭所說的:“一個人只能為別人引路,不能代替別人走路”。經過一番引路與訓導高質量的問題就主動地接踵而來。
1.學生提出的問題不具探究性時要引導。在學習《走向成熟》時,學生既然提一些五花八門的問題如有些人進入青春期為什么不具有青春期的表現? 男性與女性進入青春期為什么會不一樣?還有的問, 人為什么會成熟?……引導學生發現哪個問題可以用生活常識與經驗就能解決而不需要進行探究解決的(如膚淺問題“人為什么會成熟”),使學生明確提出問題時首先要琢磨問題的質量與深度并且具有待于大家思考、探索空間的,要體會“難啃的骨頭才有嚼頭”的道理而再次提問。
2.學生提出的問題不具科學性時要引導。在《觀察蝸牛》實驗中由于學生的錯誤操作引起提出問題如:探究蝸牛有無聽覺時碰觸了放蝸牛的玻璃片結果蝸牛有反應了。我的蝸牛為什么與其他的不同它是有聽覺的?一同學提問。引來了全班同學詫異的眼光,覺得問的蹊蹺。當時教師要駕馭學生的問題并拋給學生討論,自我發現是否具有科學性。其實該現象是該同學不小心碰觸玻璃片時由于蝸牛具有觸覺引起,在實驗現象中敢于質疑我們要提倡與表揚。但是,為了學習的科學性與真實性要引導學生在正確規范的實驗操作下進行科學思考與質疑。從平常中看出異常,從普遍中發現特殊,從課堂內聯系課外實踐不斷地發現問題科學性地主動提出。
三、以自我解決了問題品嘗成功的快樂促進主動提問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教育應該使提供的東西,讓學生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享受,而不是作為一種艱苦的任務要他負擔?!比?學習《植物的呼吸作用》時探究種子的呼吸作用實驗必須在課前完成。所以實驗過程與現象不能在課內直觀展示,課堂上教師只能做到的是驗證呼吸作用的產物是二氧化碳??梢娨私庵参锖粑饔玫挠嘘P學習目標只能啟迪學生積極提問,把問的權利還給學生:植物沒有呼吸系統怎么會呼吸?植物白天和夜晚都會呼吸嗎?孤枝敗葉能呼吸嗎?植物的呼吸作用與人一樣嗎?等一系列的問題啟發誘導性形成概念、實驗分析和應用,引導學生參與進來。學生圍繞問題不懈地探索、學會求助、學會自我解決。此時教師應走在學生學習的后面,要成為一位顧問、一位欣賞者、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而不是直接拿出答案的人。經過學生互相討論最后達成自我解決問題共識:只要有活細胞的植物在任何時候任何部位都能進行呼吸作用等學習結論并得到肯定。這時學生品嘗了主動提問的甜頭和成功自我解決了問題的快樂,在共享快樂中促進了樂于主動提出問題的意愿,體會了學習樂趣,真正把學習當做一種寶貴的禮物來享受而不是艱苦的負擔。致使學生質疑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新的提高,變學生“我要學”為“我愛學”提高了認知效率,真正做到了師生共同“減負”。
當前學習方式轉變以“不會提問題的學生不是好學生”為改革核心。課堂中學生主動提出問題體現了以人為本、主動探索與思維開放的精神,逐步養成良好的主動學習習慣。浙教版教材的有些標題已經是以問題形式呈現如八下《生物是怎樣呼吸的》等。我們有理由改變教學觀念,認真領悟《課標》理念,以標題為問題形式呈現為契機繼續反思,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培養學生成為愛問會問的創新型人才,讓課改后的初中科學課堂教學煥然一新。
參考文獻:
[1]《科學》(7~9年級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2。
[2]《走進新課程》(理論篇),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