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6:27:00
序論:在您撰寫工業生態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就目前來看,國內對于生態采運的理論技術方面做了大量的科學研究。然而因為森林生態系統所具有的獨特復雜性與生態采運作業具有的不確定性,這就使得從研究開始一直至今,都沒有形成一個明確具體的完整森林生態系統采運和技術方面的系統體系。在生態系統當中,采運作業屬于生態經濟系統下的一個子集,同時具備了森林工程與工業生態的相互性。所以在研究方向上,也離不開工業生態學與森林工程學理論指導。這項理論技術涵蓋了物質能量的流動轉化、生命周期的評測、作業過程的清潔化等內容。對于生態采運的研究,目前應當主要是從生態環境的影響以及生態采運技術的創新發展兩方面入手。
1.1物質能量的轉化流動和工業代謝物質流通常有木質流、水土養分流以及非木質生物流,這些物質流的轉換與流動都是通過能量來完成。我們可以通過木質流圖的方式來反映采運作業的整個過程,可以進行量化的分析資源效率與環境承載力,也可以通過簡單的實驗對比進行分析,我們對物質流以及能量進行分析可以明確的發現采運作業系統過程的代謝本質,這就為森林伐區的作業系統、物質流量轉化的周期可以有更為科學的評價。
1.2生命周期評價工業森林采運作業對環境有一定的影響,那么我們可以通過建立矩陣圖的方式對其進行分析,主要分析目標為伐木、采集、造材、尾料處理、運輸等程序的生命周期,而后在對此過程對環境所產生的影響,包括空氣環境、水源以及可再生資源等生態影響作量化對比分析。這對于我們研究更為先進的采運作業模式與技術提供了更為有利的依據。
1.3清潔化生產在森林采伐作業中,對于如何減少能耗、降低危害、控制對環境的影響,這就要求我們在作業過程中因地制宜,選擇最環保,最高效的手段。通過對伐區的作業流程設計、環保測評、持續發展以及勞動保護等方面將資源利用達到最合理化,使生產更清潔化。
1.4物質減量化通過合理的采伐技術、嚴格的造材標準和出材率、余料的合理利用等方方面,針對過程中的物質減量化,我們應當從降低能耗、按需采伐、減少對地表的損壞/提升作業質量等問題著手,節約資源與能源。
1.5生態效率在我們對采運系統經濟以及生態環境績效方面,最為有效的衡量辦法就是通過生態效率去評判,這對于采運作業方式與技術的發展和創新,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生態效率的評價包含經濟績效與環境績效兩項內容。經濟績效包括作業生產率、人員設備成本、木材成品價值等,環境績效包括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等內容,在采運作業過程中,做到物質減量化、能源低碳環保、生產過程清潔化,運用最為先進的技術,這對于系統生態效率的提升,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2.森林工程的工業生態學研究展望
現代教育的目的是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下,使學生產生問題意識和問題態度,激發學生科學探索的精神和意志,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學習興趣以及綜合社會實踐能力,以適應我國生態環境建設發展的需要。作為農林類的課程,傳授課程理論知識和一般原理不是林業生態工程學教育的全部,生態工程類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應該采用現代教學理念和方法,為提高實踐能力而教。案例教學的理念是促進對學生科學思維能力、表達能力與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而不是讓學生強記知識和理論。對于林業生態工程學課程,要給學生樹立良好的生態環境保護思想,引導和加強大學生對環境惡化、荒漠化、酸雨等問題的思考,重視大學生動手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林業生態工程類課程的案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有些案例就是受教育者身邊發生的事或自己經歷過的事,可以激發大學生的自我學習意識,提高大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在教學效果上充分挖掘教學過程蘊含的巨大潛力,讓大學生體會到自我學習的樂趣,實現內在的自我需要和追求。林業生態工程學涉及的學科面很廣,它不僅涉及水土保持學、森林培育學、防護林學等自然學科,同時還涉及生態經濟學、區域規劃、城市建設等工程和經濟諸多學科,這就決定了林業生態工程學這門課程具有很大的拓展性。林業生態工程學課程體系包括基礎理論與概況、林業生態工程營造技術、林業生態工程構建技術、林業生態工程效益評價與規劃設計技術等四大模塊,是一個相互承接、逐漸過渡的課程體系,而且課程應用性極強,比較適合案例教學方法的應用。因此,結合學校和教學實習基地周邊地區的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情況,引入看得見且可參與的教學案例,將林業生態工程學課堂教學引入深入探討、廣泛學習、積極參與的氛圍之中,意義深遠。
2林業生態工程學案例設置的主要內容
2.1生物群落建造工程
生物種群的合理選擇與匹配是建造人工生態系統的前提,生物群落建造工程主要是把種群按一定的時空順序定植在復合生態系統之中。林業生態工程的主要種群可以是喬木,也可以是灌木,甚至是草類。在這方面,農田防護林建設、防沙基干林建設、荒漠植物優化配置、梭梭無灌溉造林、鄉土樹種在城市中的營建技術與模式以及“三位一體”的防護體系等內容可以設置為專題案例,這些案例的講解可以為林業生態工程學的學習奠定基礎,觸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2環境改良工程
人工復合生態系統主要在非森林環境中建造,為了保證植物正常生長發育,必須改良當地的立地條件,達到改地適樹的目的。在干旱區一些嚴重退化的困難立地條件下,不采用環境改良或治理工程,就很難建造穩定的人工復合生態系統。這方面的內容可以設置為專題案例的題材較多,例如:保水劑在干旱區造林中的應用、暗管排鹽、荒漠區集水造林、沙地造林采用的人工沙障、固定活化沙丘的草方格等,可以為學生充分認識到干旱區生態環境改良對林業生態工程建設起到的重要作用。
2.3食物鏈工程
食物鏈工程可以有效地利用綠色植物產品或加工剩余物轉化成經濟產品,主要包括生產性食物鏈與“減耗”性食物鏈。在環境惡劣的干旱區受條件限制,食物鏈簡單、產能較低,但是也有一些地域特色的食物鏈工程取得了較好的示范,可以提高生態系統的總體效益,例如:人工釋放赤眼蜂控制楊二尾舟蛾、梭梭接種藥用植物肉蓯蓉、無葉假木賊等荒漠藥用植物種植、經濟型防護林建設和林下養殖等。
3林業生態工程學案例教學模式
3.1選擇合適的林業生態工程教學案例
一個好的林業生態工程案例是開展好案例教學的前提,典型的林業生態工程學案例應具有以下4個特點:(1)針對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案例設置的作用,案例分析能夠很好地闡明課程教學的原理和理論,有助于對原理和理論的理解;(2)案例內容要能夠反映林業生態工程中比較成熟的技術以及新動向;(3)圍繞林業生態工程案例提出的問題恰當而且有教學意義,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最好是能夠結合教師的課題或實習中涉及到的林業生態工程項目或問題開展案例教學與分析;(4)通過查資料、咨詢、現場觀摩等多種途徑,設置的案例要使學生能夠比較容易獲得案例所涉及的知識內容和體系,例如城市林業建設案例。城市林業建設是城市綠化的一個重要內容,而且林學專業的學生比較熟悉,因此可以針對城市林業建設中的大樹移植、樹種優化配置、園林施工等內容設立專題,既可以突出教學內容,又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
3.2林業生態工程學案例討論設計
林業生態工程學授課老師要在課前設計討論題,先把一些簡單的問題提出來,可以幫助學生初步熟悉案例教學內容,消除緊張情緒,進而切入案例模式,引導學生很快進入案例討論狀態,比如:防護林、農田防護林的概念等。林業生態工程學的老師還應在相關理論講授之前將案例發給學生,督促學生認真閱讀案例內容并進行小組討論,在閱讀理解案例的基礎上查閱相關資料,確定發言的角度和觀點并撰寫案例討論發言提綱。對于一些較抽象、復雜的知識,可以用案例教學中的實物、照片或視頻等方式先解釋現象,然后再通過設計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地引導,讓學生在直觀、簡單的講解過程中尋找答案,比如:干旱區防護林樹種的優化配置、防護林網的間距的確定、景觀尺度上的防護林體系規劃等問題。在案例討論過程中,還要根據學生了解的情況對問題進行必要的調整。
3.3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討論
教師要使討論的專題案例成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就要注意引導學生緊扣要討論的專題案例主題內容發展,還要避免將討論變成老師或一個學生的講座或偏離主題,盡量調動主動性、參與性差的學生的積極性,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提高課堂氣氛。林業生態工程學是一門偏應用的交叉學科,涉及的相關學科內容較多,要對設置的案例進行廣泛的考慮并認真選取較為恰當的細節,在對案例討論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和問題進行估計和預測的同時,還要請教研組的老師和優秀的學生來參與評論,教師要準備好記錄以備總結和改進。
3.4注重課后總結
課后總結應該包括幾個方面:(1)評價討論課或專題案例進行的情況,評估每一個案例設置是否合適,是否起到了促進教學的目的,是否還要修正或完善;(2)評估學生對案例設置的看法和反應,總結學生視角下有待改進的地方;(3)評價學生在案例教學過程中的互動情況,學生是否積極參與,同時還要肯定和表揚有獨到的見解、辯論精彩的學生,以便激發學生的熱情。專業教師在討論課后,要由淺入深地對本次案例教學內容進行小結,應針對討論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評論,使學生加深對知識難點、重點的理解,達到解決問題和掌握技術的目的。就拿荒漠藥用植物種植這個例子來講,案例結束后的總結可以涉及到防沙治沙、開發荒山荒地、藥用植物產品開發等和學生創業有關的問題,這樣就可以更加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
4結語
參考文獻的撰寫是體現了作者對科學的嚴謹態度,論文當中引用的內容是可以查閱到的,也為同一研究的作者提供正確的閱讀方向。下面是學術參考網的小編整理的關于生物多樣性論文參考文獻,給大家在寫作當中參考欣賞。
生物多樣性論文參考文獻:
[1]田興軍.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生物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2]李斌,蔣步新,李化雨.論生物多樣性的價值[J].環境保護科學(第28卷),2002(4):49.
[3]高振宇,徐海根.中國――俄羅斯生物多樣性信息管理研究[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0.
[4]楊建新.生物多樣――人類持續發展的自然基礎的研究[J].環境科學進展,1993(3):30.
[5]馬克平,米湘成,魏偉,等.生物多樣性研究中的幾個熱點問題.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研究進展[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4.
[6]徐海根,丁暉,吳軍,等.2010年生物多樣性目標:指標與進展[J].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2010,26(4):289~293.
生物多樣性論文參考文獻:
[1]陳靈芝.中國的生物多樣性現狀及其保護對策[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
[2]李文華.中國的自然保護區[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
[3]國家環境保護局自然保護司.珍稀瀕危植物保護與研究[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1.
[4]宋朝樞.自然保護區工作手冊[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8.
[5]馬克平.監測是評估生物多樣性保護進展的有效途徑[J].生物多樣性,2011,19(2):125~126.
生物多樣性論文參考文獻:
[1].周子楊,黃先才,孟玲,謝桐洲,李保平;有機稻田埂植物上節肢動物多樣性[J];生態學雜志;2011年07期
[2].吳玉紅,蔡青年,林超文,黃晶晶,程序;地埂植物籬對大型土壤動物多樣性的影響[J];生態學報;2009年10期
[3].簡永興,李仁東,王建波,陳家寬;鄱陽湖灘地水生植物多樣性調查及灘地植被的遙感研究[J];植物生態學報;2001年05期
[4].官昭瑛,何瑩,安玉蓉,蔡吉花,童曉立;外來植物凋落物分解對底棲動物多樣性及其攝食功能群的影響[J];生態學報;2010年11期
[5].魏彥昌,吳炳方,張喜旺,杜鑫;生物多樣性遙感研究進展[J];地球科學進展;2008年09期
[6].岳天祥;生物多樣性遙感研究方法淺議[J];生物多樣性;2000年03期
[7].徐文婷,吳炳方;遙感用于森林生物多樣性監測的進展[J];生態學報;2005年05期
[8].郭中偉,李典謨,甘雅玲;森林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的遙感評估[J];生態學報;2001年08期
[9].方彬,陳波,張元;生物多樣性遙感監測尺度選擇及制圖研究[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7年06期
[10].黎道洪,羅蓉;貴州和尚洞不同光帶內軟體動物、節肢動物和脊索動物的多樣性及分布研究[J];中國巖溶;1999年02期
[11].劉紅,袁興中;曲阜孔林土壤動物多樣性研究[J];應用生態學報;1999年05期
[12].金翠霞,吳亞,王冬蘭;稻田節肢動物群落多樣性[J];昆蟲學報;1990年03期
[13].朱巽,袁金榮,林仲桂,朱雅安;衡陽盆地土壤動物多樣性研究[J];生態學雜志;2004年04期
[關鍵詞]生態城市 含義 研究狀況
一、生態城市的含義
生態城市這一概念是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發起的“人與生物圈(MBA)計劃”研究過程中提出的,但其概念迄今仍未達成共識。
1984年,原蘇聯生態學家揚諾斯基提出:生態城市是一種理想的城市模式,是技術與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創造力和生產力得到最大限度發展,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物質、能量、信息得到有效利用,生態良性循環的一種理想環境。同年,我國生態學家馬世駿認為:生態城市是自然系統合理、經濟系統有利、社會系統有效的城市復合生態系統。
美國生態學家理查德•雷吉斯特(Register)提出,生態城市追求人類和自然的健康與活力。他認為生態城市是生態健康的城市,是緊湊、充滿活力、節能并與自然和諧共居的聚居地。
歐盟提出了可持續發展人類居住區十項關鍵原則。楊開忠教授認為“生態城市是一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生態保護三者高度和諧,技術與自然達到充分融合,城鄉環境清潔、優美、舒適,從而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創造性、生產性并有利于人們生存的城市?!?/p>
我國學者黃光宇教授等認為生態城市是根據生態學原理,綜合研究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并應用生態工程、社會工程、系統工程等現代科學與技術手段而建設的社會、經濟、自然可持續發展,居民滿意,經濟高效,生態良性循環的人類住區。我國著名學者黃肇義、楊東援在總結國內外生態城市理論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最新的生態經濟理論,提出了如下定義:生態城市是全球或區域生態系統中分享其公平承載能力份額的可持續子系統。它是基于生態學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諧,社會公平和經濟高效的復合系統,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與人工協調,人與人之間和諧的理想人居環境。
二、國外生態城市的研究
1820年歐文提出“花園城”的概念,倡導花園城鎮運動;1898年霍華德在《明日的田園城市》一書中提出“田園城市”的理論,在城市規模、城鄉結合、人口密度、綠化帶等方面做出系統規劃,在其影響下,西方國家相繼出現一些花園城市。
20世紀以后,以美國芝加哥學者帕克的《城市環境中人類行為的幾點建議》(1916年)、國際現代建筑協會第4次會議通過的《雅典》(1933年)、卡爾遜的《寂靜的春天》(1962年)、世界思想庫羅馬俱樂部的《增長的極限》(1972年)、丹尼斯L.米都斯等的《只有一個地球》(1972年)為代表的著作,系統地闡述了社會學家和生態學家們對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環境惡化的擔憂,這引起人們更加關注保護生態環境,關于生態城市的研究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較早涉入城市生態學研究領域,20世紀80年代曾組織召開了多次有關該領域的地區和國際學術會議,并從九十年代開始,在世界范圍陸續召開一系列生態城市研討會。
1990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伯克利召開了第一屆國際生態城市研討會,與會的700多名專家學者就如何根據生態學原則建設城市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建設性的意見,并草擬了今后生態城市建設的十條計劃。
1992年在澳大利亞的阿德萊德舉辦了第二屆國際生態城市學術研討會。大會就生態城市設計原理、方法、技術和政策進行了深入具體地探討,并提供了大量研究案例。同年美國在加州的伯克利實施了生態城市計劃。
1996年在西非國家塞內加爾舉行了“第三屆國際生態城市會議”。會議進一步探討了“國際生態重建計劃”。2000年在巴西國家庫里蒂巴舉行了“第四屆國際生態城市討論會”。 2002年在中國深圳舉行了“第五屆國際生態城市討論會”。
2003年2月至4月,在中國深圳組織召開了“生態城市發展國際網絡討論會”,此次會議安排了生態城市規劃和管理、生態住宅和生態建筑、環城市生態系統工和固體廢棄物管理、綜合城市水管理、工業生態學問題、人類生態學和生態文明的能力建設等六個會組,在世界范圍內征集了更多的論文,有更多的人參與,把關于生態城市的研究推上空前。
三、國內生態城市的研究
我國關于生態城市的研究最早萌芽于古代“天人關系”的思想。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我國古代城市建設過程中起到很大的影響作用。
近代以來,我國生態城市建設的研究起步較晚,1978年我國正式把城市生態環境研究列入國家發展計劃,許多學科,如生態學、城市規劃學、環境學,才開始從不同領域研究城市生態環境。馬世駿提出的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理論,為我國生態城市研究奠定了基礎,一直指導著我國的生態城市復合系統理論的研究和實踐。
1986年以來,我國建立了一些很有價值的生態城市示范點,推動了城市建設的轉型。1996年頒布的《國家環境保護“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提出“要建成若干個經濟快速發展、環境清潔優美、生態良勝循環的示范城市”。
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提出:“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是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趨勢。要逐步提高城鎮化水平,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蓖瑫r十六大報告還指出:“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在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也明確要求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確定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的新的發展觀,要求不斷改善城市經濟發展模式,不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人與自然和諧,推進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陳曉麗等.城市規劃原理.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4.L).
[2]忙福德,倪文彥,宋俊嶺譯.城市發展史.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3]黃光宇.田園城市、綠心城市、生態城市.重慶建筑工程學院城市規劃與設計研究所,1998.
[4]王佳瑋.基于生態城市建設的產業綠色化研究――以上海市為例[D].華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第10頁.
日趨嚴重的生態危機說明,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嚴重脫鉤,我們正處在人類與地球關系的歷史拐點上,人類必須正確處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這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各個國家、各個階層的人們都為此殫精竭慮、出謀劃策,力圖扼制自然生態的進一步惡化。由于其理論的開放性,對于生態學的思考成為其理論的增長點。一些學者運用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生態環境問題做出了理論回應,由此出現了生態學思潮。
一、國內外研究概況
(一)國外研究概況
國外對福斯特的思想研究主要是美國的者,既有批評其理論的,還有肯定其理論的。批評的文章:艾倫?魯帝的《馬克思的生態學和裂縫分析》,考斯塔斯?潘娜若塔基斯的《自然、辯證法和解放政治學》,喬?柯維爾的《唯物主義和自然價值》,馬登?德卡特和S?恩格第馬洛的《失敗的承諾》等??隙ǖ奈恼拢喊馗裉氐摹恶R克思的生態學和當代生態社會主義的局限》,劉易斯?普羅耶克特的《福斯特―奧康納的論辯》等。
(二)國內研究概況
與國外對福斯特的思想研究現狀比較起來,我國學術界對福斯特生態學理論還是比較關注的。主要譯作:劉仁勝、肖峰譯《馬克思的生態學》,耿建新、宋興無譯《生態危機與資本主義》;翻譯的論文有:郭劍仁譯演講稿《馬克思生態學的歷史進程》,劉仁勝摘譯《歷史視野中的馬克思的生態學》、《與資本主義》,康瑞華譯《生態問題與資本主義的沖突》,莊俊舉譯《社會主義的復興》等。理論專著:郭劍仁的《生態地批判――福斯特的生態學思想研究》等。 論文主要有:博士論文有郭劍仁的《福斯特的生態學思想研究》,碩士論文有王喜滿的《福斯特論馬克思的生態學》、張書平的《約翰?福斯特的生態學理論研究》等。
(三)研究述評
從以上的研究概況可以看出,目前,國內外學術界對福斯特生態學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第一、從總體上看,國外對福斯特的思想特別是他的《馬克思的生態學》引起了較廣泛的注意,但對福斯特的思想產生背景的評論較少。第二、絕大多數文章只是評述性論文,側重于理論介紹。這就使得目前國內關于福斯特的生態學理論的研究還停留在較低的理論層面,很難真正深入下去。本文從經濟、政治、科學、文化方面對福斯特生態學理論產生的社會背景進行研究,是本文的創新之處。
二、福斯特的生態學理論產生的社會背景
恩格斯說過:“每一時代的理論思維,從而我們時代的理論思維,都是一種歷史的產物”??梢姡K固氐纳鷳B學的形成也絕非偶然,它是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產物,有其深刻的社會歷史根源。
(一)經濟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處于相對和平期的資本主義社會因受益于新的科技革命并普遍采用科學技術,從而獲得了迅猛的發展,發達國家創造了空前規模的物質文明。然而,就在人們盡情享受這些物質文明時,環境污染、生態失衡的問題卻魔鬼般的“從天而降”,直接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魔鬼首先出現在發達國家。因環境污染造成的在短期內人群大量發病和死亡的“公害事件”震驚全球。接連發生的環境公害事件導致了許多無辜百姓的疾病纏身,不幸身亡,而且把更多的人民置于日益惡化的生態泥潭中,帶來了嚴重的生態危機。
與此同時,資源大量消耗、環境污染、生態失衡、道德滑坡、酸雨污染、人炸等一系列問題,凸顯在人類面前。除上述種種令人擔憂的事實與可能性之外,人類還受到熱污染、核污染、噪音污染、生物污染、電磁波污染等污染的威脅。這就表明:我們一方面不顧一切地運用現代科技對自然展開瘋狂的掠奪和征服,另一方面卻又不得不面對日益嚴峻的全球性生態環境危機。這是資本主義內在形成的、自身無法克服的一個的頑疾。無數的環境惡化問題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簡單而嚴峻的事實: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已嚴重脫鉤,我們正處于人類與地球關系的歷史拐點上。人類不得不對解決生態問題、拯救地球和人類社會的問題進行積極的探索,尋求靈丹妙藥。福斯特生態學就是在這種經濟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二)政治背景
自二戰以來,西方資本主義經濟進入高速恢復和發展時期,國家矛盾逐漸被國內各種矛盾所代替,西方發達國家的群眾運動逐步興起和發展。20世紀50年代中期,歐美“新左派運動”興起,這個運動在60年代末達到,并逐漸趨于衰落。進入70年代以后,面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此起彼伏的政治、經濟、社會乃至文化危機,“新社會運動”應運而生。它是“新左派運動”斗爭的積蓄,是“新左派運動”衰落后另一種形式的復興。“新社會運動”是一種基礎十分廣泛的群眾運動,綠色運動則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綠色運動的興起增強了人們的生態意識,它們都為福斯特 “生態學”的產生與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現實條件。
投身綠色運動的人,涉及的面相當廣泛,既有教師、學生、醫生、生態學家、法官、律師,也有一定數量的工人、職員、農民和家庭主婦。從本質上講,這一運動實際上是對西方所謂的“工業文明”的批判與否定。因為,正是工業文明使生產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產品的極大豐富造成了人類對自然的毀滅性掠奪。面對生態危機的凸顯,面對資本主義制度導致的人類文明的全面危機,全球燃燒反對資本主義制度的運動是自然而然的事。生態政治運動和以對資本主義構成挑戰運動的社會主義復興即將到來。福斯特認識到歷史并沒有終結,種種跡象表明,社會主義正在復興。
(三)科學背景
當代西方生態學、系統論、未來學等理論的產生與流行對福斯特生態學的產生提供了重要的科學背景。給予他以理論啟迪,并拓展了其理論視野和理論深度。隨著近代大工業的出現,許多科學家開始關注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問題。自19世紀以來,拉馬克、洪堡、華萊士、達爾文等科學家把生物機體與其環境聯系起來進行研究。福斯特正是通過將環境問題和生態學結合起來進行思考而逐步走向“生態學”的。
1935年,英國生態學家坦斯利首次提出“生態系統”的概念,開始把生態學和系統論結合起來觀察認識生物有機體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問題。生態中心主義的出現,促使福斯特從生態系統的層面思索生態危機的原因,也促使他反思究竟該以什么為尺度來考察人與自然的關系。1943年德國政治學教授奧?克?弗萊希泰提出“未來學”的概念。未來學以現代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成果為基礎,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研究人類社會、政治、經濟、軍事、科學技術等重大領域的未來趨勢、可能圖景,探討發展變化可能給未來社會帶來的各種影響,為人類提供面對未來挑戰的對策。20世紀60年代以來,全球性生態危機日益加深,未來學逐漸將研究重點從社會經濟問題轉向環境問題,并形成一種全球性的熱潮。未來學為人類探索人類未來發展提供了新的視角,為福斯特分析當代生態危機及其實質,探尋解決生態危機的路徑,建構未來理想社會的模式提供了深刻的啟迪。
(四)文化背景
【關鍵詞】行政生態環境;社會模式;自然因素;人類活動
一、里格斯行政生態學主要理論
里格斯在《行政生態學》(1961年)一書中將行政生態學定義為“自然以及人類文化環境與公共政策運行之間的相互影響情形”的科學。他認為,人類歷史上存在著傳統農業社會、現代工業化社會以及介于兩者之間的過渡社會三種基本社會形態,里格斯分別對經濟要素、社會要素、溝通網絡、符號系統以及政治構架五種行政生態要素與公共行政的關系對三種基本社會形態的行政系統進行了“結構—功能”分析,進而提出三種行政模式:
(一)融合型行政模式。與傳統農業社會相適應的即為融合型行政模式。在傳統農業社會中經濟以農業為基礎,“功能擴散的社會”社會結構混沌未分,在這樣的行政環境下,行政行為與經濟、政治、立法等社會行為混雜,不存在專業化的行政機構,行政效率極為低下。
(二)衍射型行政模式。與現代工業化社會相適應的為衍射型行政模式。與傳統農業社會的融合型行政模式相比,現代工業社會是“功能專一性的”社會,存在著細致、明確的社會分工,與此相適應,其行政機構也有明確細致的分工,不同機構各司其職,講求行政效率與科學性,且通過法治而非人治來維系社會運行。
(三)棱柱型行政模式。與過渡社會相適應的是棱柱型行政模式。過渡性使其兼具傳統農業社會和現代工業化社會的特征。在里格斯看來,在了解社會形態的基礎上,利用上述三種行政模式的理論幾乎可以解釋所有社會中的行政行為。
二、里格斯行政生態學理論的局限性
丁煌教授在其著述中提到:“里格斯的行政生態學說在某些方面尚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例如,他熱衷于模式的建構,而缺乏對整個行政生態環境作系統完整的考察,進而使其理論有‘掛一漏萬’之嫌;過于追求術語的新奇,而忽視了其理論的可讀性和可接受性;為建立一種所謂價值中立的行政生態模式理論,而不符合實際地忽略了具有明顯價值取向的公共行政研究目標?!?/p>
唐蓉在其博士學位論文中總結里格斯理論局限性表現為:(1)行政生態研究法忽略了行政研究的最終價值與內涵,缺乏對政策價值以及為實現相關目標所應采取的行動的關心。(2)行政模型大都是基于直覺和先驗的假設,在發展為一種解釋性的理論時,受到了嚴重缺乏經驗基礎的阻礙。(3)忽略自然資源環境因素對公共行政的影響使其生態環境分析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唐興霖教授則認為該理論的局限性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里格斯的行政理論模型源于西方國家,不能用作發展中國家分析;第二,里格斯的生態環境分析缺乏完整性,他只列舉了五種生態因素加以分析,但還有一些更為重要的自然因素有所遺漏。
三、對里格斯行政生態學研究局限性的補充
綜上所述,大部分學者認為里格斯行政生態學研究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缺乏完整性上,即里格斯在研究中對自然因素未作任何分析。研究一個國家的行政時,由于自然因素與政府行政相互聯系影響,在行政生態環境的構建中,自然因素是必須要考慮的因素。一方面,自然因素促使政府采取措施,出臺政策、法律;另一方面,人類活動對自然因素產生了影響。
自然因素在三種行政模式中的表現:(1)融合型行政模式。傳統農業社會的經濟結構是“互惠一重配”結構,在農業社會中,人們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生產力水平并不發達,同時科技水平也較為低下,在這種社會環境下,人們沒有開發自然的條件,對于自然大多懷有敬畏之心,對于自然環境與其變化多為“順應”的態度;相應地,人類活動對自然的影響尚在自然自我調節的承受范圍之內,包括自然災害等在內的自然因素的變化也都是順應自然規律的表現。(2)棱柱型行政模式。過渡型社會已初步實現社會的分工與專業化;經濟呈現“集市—有限市場”的結構,“價格不可決”使得交換存在一定的非理性。在這種社會條件下,自然因素與人類活動呈現“矛盾”的關系。在工業迅速興起發展的階段,經濟增長的誘惑促使人們對自然資源進行開發,一旦開發過度即造成自然環境不可逆轉的破壞。同時,類似“自然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以及“先污染、后治理”等錯誤觀念的盛行,更加激化了人類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矛盾。此時,自然因素反過來作用于人類社會,自然條件與環境愈發惡劣,自然資源的缺乏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經濟的發展。(3)衍射型行政模式。與傳統農業社會相比,工業社會呈現出一種高度分工與專業化的特征,同時,經濟遵循價值規律進行運作。政治、經濟以及社會的發展均處于相對穩定、成熟的狀態,對自然資源的需求較為穩定,也能對其進行有序有度的開發;在順應自然規律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合理的開發與利用。同時,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與自然相關的法律、法規也逐漸完善,一方面提高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為正確處理人與自然關系提供了依據,另一方面,也對人為造成環境破壞的行為作出懲處,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家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愿景,人與自然地和諧關系,是和諧社會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內容,因此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尤其是衍射型工業社會,人類社會與自然因素將呈現一種“和諧”的關系。
參考文獻
[1] 唐蓉.行政生態學視域下地方政府規模適度研究[D].武漢大學博士論文,2011年5月.
[2] 唐興霖.里格斯的行政生態理論評述[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00(3).
[3] 楊瑾.行政生態環境中的自然因素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3月.
關鍵詞:工業污染;生態工業園區;景觀生態規劃;景觀安全格局
正文
緒論
1.1工業活動帶來環境污染問題
從人類出現至環境工業革命為止,是早期環境階段。這個階段由于生產力水平的低下,人類對環境的影響均處于環境承載范圍之內。然而,伴隨人類科學技術進步、城市發展和物質財富增加的是如影隨形的環境污染。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引人注目的“世界公害事件”可以看出,人類在享受工業革命帶來的喜悅成果的同時,也深受科技進步這把雙刃劍的痛苦。工業活動是造成污染問題的主要根源,自工業革命以來環境治理主要集中在工業環境治理?!澳┒酥卫怼?,即先污染再治理的方法在早期應用以后被發現導致環境污染日趨嚴重、資源日益短缺的局面。人們在對其經濟發展過程進行反思的基礎上認識到,不改變長期沿用的大量消耗資源和能源的傳統經濟增長方式,單靠事后的環境補救措施,難以從根本上解決環境污染問題。
1.2生態工業學解決環境問題
生態工業學為人類指明了未來工業發展的方向,而生態工業園區作為生態工業實踐的最主要形式,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以丹麥卡倫堡工業園為代表展示出其在環境保護和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巨大優勢。生態工業園區以其極高的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而得到人們的青睞,成為世界范圍內工業園區的重要發展方向。
生態工業園區規劃
2.1生態工業園的內涵
生態工業園區(EIP)是以生態工業和循環經濟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一種工業發展的新的良好模式,也是循環經濟在區域層面上的一種重要的運作方式,是依據工業生態學原理、循環經濟理念和清潔生產要求而設計建立的一種新型工業園區,它通過物流或能流傳遞等方式把不同工廠或企業連接起來,形成資源和副產品共享互換的產業共生組合,建立“生產者一消費者一分解者一生產者”的物質循環方式,使一家工廠的廢物或副產品成為另一家工廠的原料或能源,尋求物質閉路循環、能量多級利用和產生廢物最小化。自世界建成了第一個生態工業園區后,隨著生態工業園的概念的提出和清潔生產、生態工業等在實踐層面的推廣,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人們認識到,生態工業園不僅減少工業體系對環境干擾的效果明顯,而且在降低成本、提高企業效益方面也大有優勢。工業生態園區的建設引起了各國家的廣泛關注,成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2.2生態工業園的規劃
建設生態工業園需要依托當地的資源優勢,以循環經濟和工業生態理論等為指導,拓展主要行業內部以及行業間的產品代謝鏈和廢物代謝鏈,形成完善的生態產業鏈網,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最大限度減少污染物排放。在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區域改造和產業結構調整,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建成基礎設施完善、結構優化、布局合理、配套完整的生態工業園區,實現經濟、社會與環境三者的協調發展。
從上圖表中不難發現,生態工業園的規劃建設是以物質能量的循環利用為基礎,以保護生態環境為目標,以應用工業生態學為手段的,整個園區的規劃建設雖然目的是為了在實現工業生產的同時最大限度的保護生態環境,但實際情況卻是在規劃中絲毫沒提對園區本身和園區所處區域整體的生態環境的規劃,接下來,筆者將從景觀生態規劃的學科理論角度重新分析規劃,試圖探索出一條生態工業園區規劃的新路,作為對傳統生態工業園區規劃的一種補充。
景觀生態規劃
3.1景觀生態規劃概念
景觀生態規劃是一個綜合的概念。可以把景觀生態規劃理解為:是一種以多學科知識為基礎,運用生態原理和系統分析技術,為科學地管理和最佳利用土地,保證人、植物、動物及其賴以生存的資源都有適宜生存或存在空間的土地利用規劃。景觀生態規劃也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個方面來理解,廣義的理解是景觀規劃的生態學途徑,也就是將廣泛意義上的生態學原理和方法及知識作為景觀規劃的基礎,實際上是景觀的生態規劃,其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在19世紀下半葉,蘇格蘭植物學家和規劃師Patrick Geddes(1854~1932)的先調查后規劃和美國景觀之父Oimsted及Eliot等在城市與區域綠地系統和自然保護系統的規劃。直到20世紀60年代Mchang的設計遵從自然的景觀規劃途徑,當然也包括80年代迅速崛起的景觀學在規劃中的應用。景觀生態規劃的狹義理解是基于景觀生態學的規劃,也就是基于景觀生態學關于景觀格局和空間過程水平過程或流的關系原理的規劃。在這里,景觀更明確地被定義為在數平方公里尺度中,由多個相互作用的生態系統所構成的、異質的土地嵌合體。
生態工業園區景觀生態規劃設計
4.1生態工業園景觀生態規劃設計的原則
(1)整體優化原則
整體優化原則是以系統綜合平衡作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核心,將園
區作為一個完整的生態體系進行規劃,將工業生態系統的思想貫穿于園區的工業生
產、居民生活等各個方面。
(2)空間異質原則
空間異質性是園區自然景觀環境良性發展,便于維持和管理的核心問題之一,異
質性有利于抗御內外干擾,實現自然體系的波動平衡。
(3)以人為本原則
以人為本原則強調的是園區建設不僅要重視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協調,更要注重
對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將高科技工業園的建設最終落實于公眾生活環境質量的改善
上。
(4)因地制宜原則
景觀環境的規劃必須注意因地制宜、繁簡得當,并突出地方特色,不可一味追求
“完善”而添加各種枝節,致使整體設計主次不分、特色不明,降低了可行性。要根
據生態系統分異性原則,在統一規劃的基礎上,提出分區建設和管理方針,突出重點。
4.2生態工業園景觀生態規劃設計的目標24
(1)合理利用與保護自然資源
合理開發自然資源,就是合理開發利用高科技工業園中的山、林、田、河、湖、城等環境資源,適當保留丘陵和湖泊,保護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建立起景觀環境生態
安全格局,以園區內的自然組分作為生態環境質量的控制組分來建設,維持和恢復生
態過程及格局的連續性和完整性。
(2)提高生態環境質量
園區的生態環境建設要以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為重點,通過綠化設計、水土保持、
道路建設等手段,促進園區結構布局、組織功能與自然景觀環境的協調一致,實現園
區自然環境生態的良性循環,創造獨特的高科技工業園區形象。
4.2生態工業園景觀生態規劃設計的內容
生態工業園區作為一個空間區域單元,具有明顯的空間異質性,因此,在生態工業園總設計時,要根據景觀生態學原理,從景觀管理和設計基本原則入手,對生態工業園的土地使用、建筑、基礎設施、視覺效果、環境質量、綠化、土壤、水文、景觀、照明、交通和周邊環境等多方面加以考慮,合理地協調建成異質的“斑塊”、“廊道”狀分布,使各組分間合理配比,構建集經濟、生態和美學價值于一身的景觀。
參考文獻:
[1]韋亞權.生態工業園區的規劃與設計研究.西北大學碩士論文,2005.
[2]江偉斌.提升江西工業園區核心競爭力研究.南昌大學碩士論文,2008.
[3]王向東.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研究一以江蘇常熟經濟開發區為例.上海交通大學,2008.
[4]李玲.蘇州高新區生態工業發展研究.華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7
[5]葛夫財.生態工業園在日本的實踐及其啟示[J].生態經濟.2005(9):107―108
[6]陳波,包志毅.土地利用的優化格局----Fonnan教授的景觀規劃思想.規劃師,2004,20(7):66-67
[8]王建國.現代城市設計理論和方法.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1
[9]黃光宇.生態城市理論與規劃設計方法.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10] Forman,R.T.T.,1995.Land Mosaics:The Ecology of Land scapes and Regl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