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5 15:07:59
序論:在您撰寫課程合同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國際工程合同;課程建設;項目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21-0074-02
一、“國際工程合同管理”課程定位
“國際工程合同管理”是工程管理專業中的一門主要專業課程,其目的是: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了解國際工程的各種項目管理模式、與國際工程管理過程有關的合同類型;理解國際工程合同管理的基本要求及其與建設工程有關的其他合同文件;掌握國際工程權威的工程采購合同文件、FIDIC施工合同文件的內容與編制;使學生具備在國際工程承包過程中按國際慣例編制、運用國際工程合同和進行國際工程合同管理的基本能力,培養出合格的國際工程管理人才。
二、課程建設探討
課程建設是教學環節的一項重要工作,它對于人才培養起到重要作用。每門課程既有其自身的特點,也有課程所共有的特點,因此筆者認為“國際工程合同管理”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建設。
1.從課程自身特點加強課程建設
(1)實行雙語教學。蘭州交通大學原來是鐵道部直屬院校,原名為蘭州鐵道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是蘭州交通大學師資力量最強的學院之一,學生就業形勢良好,主要就業方向為工程局、設計院、鐵路局等。從最近幾年畢業的學生統計數據來看,大約有10%的畢業生簽約到海外公司,從事國際工程項目,通過他們的反饋發現,很有必要加強國際工程課程的學習,特別是在上課過程中進行雙語教學,提高他們的專業知識和語言能力。
國家教育部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求高等院校開設5%~10%的雙語課程。國際工程合同管理研究的對象是國際工程。國際工程是一項允許由外國公司來承包建設的國際工程項目,即面向國際進行承包建設招標的工程。[5]因此,“國際工程合同管理”課程由于其國際性和涉外性天生就有雙語教學的特性。要培養走向國際工程的管理人才,需要他們既要懂技術、專業知識還需要懂語言,國際工程建設需要的正是這樣能與世界接軌的復合型人才。[2]通過雙語教學既可以傳授給學生專業知識,還可以幫助學生熟悉和掌握一些專業的外語詞匯,達到基本的交流、同時能夠讀懂專業的外文資料的目的。實行雙語教學符合國際工程合同管理人才培養的需要。在雙語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雙語教學的效果,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
(2)比較教學法。比較教學法就是把彼此之間具有某種聯系的教學內容放在一起并加以對比分析,幫助學生認識其本質差異。教學中采用比較法,一方面幫助學生分析同類問題的共性,便于抓住教學內容的實質;另一方面通過比較發現其不同,幫助學生進行區分,以便在以后能夠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可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發現與解決問題的能力。[4]一方面需要將本門課程和相關的其他課程進行對比,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另一方面針對同一門課程需要將前后的知識進行分析比較。這樣既可以找到同一種事物的聯系,又能找到其區別,更容易加強學生對其共性和個性的掌握,增強教學效果。
(3)加強教學實踐環節。實踐環節是“國際工程合同管理”課程教學的一個難點。實踐環節作為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課程設計、課外實習、專業技能訓練、科研技能訓練、畢業論文等。目前實踐環節的設計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國際工程項目的專題講座。如:安排蘭州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參與海外項目援建的教師為學生進行講座,邀請有國際工程經驗的校友或專家來校開展專題講座等。二是建立一個國際工程合同管理的網絡平臺,設置國際工程經典案例、國際工程信息動態、我國國際工程的發展現狀、我國國際工程建設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等版塊,通過網絡資源的共享達到交流、學習的目的。
2.從課程共有的特點加強課程建設
(1)調整教學計劃。
1)調整本門課程的教學計劃。通過調整使課程的銜接更具合理性,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蘭州交通大學大三第一學期開設有“建設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項目管理”,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國內建設工程合同、工程項目管理課程的學習已經對合同管理有了一定的認知。如果緊接著開設“國際工程合同管理”課程,不僅可以保證課程教學的連續性,同時可以通過相似內容進行對比,加深理解。目前蘭州交通大學“國際工程合同管理”課程開設在大四第一學期,通過這幾年的教學來看教學效果一般。因此在調整新的教學計劃安排時,已考慮將本門課程安排在大三的第二學期,這樣調整也符合學生培養計劃的需要。
2)擴寬本門課程的受眾群體。從目前的就業情況及國際工程的發展來看,各大工程單位都開展了國際工程項目(海外項目),在國際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最缺少的就是國際工程管理人才,因此對國際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加大。2013年蘭州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與中交集團等單位合作,專門針對簽約他們單位的大四“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進行“國際工程合同管理”等課程的培訓,旨在通過培訓使學生了解國際工程、熟悉國際工程的管理,能夠為他們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一定的基礎。
目前蘭州交通大學的“國際工程合同管理”課程主要是針對工程管理專業開設的一門必修課程。但是蘭州交通大學工程管理專業只是土木工程學院的一個分支學科(見圖2),其他專業的學生從就業方向來看也需要國際工程管理方面的知識,因此將“國際工程合同管理”課程列為土木工程專業的選修課程,加大受眾學生人群非常有必要。目前該課程僅作為選修課程,主要是因為一方面考慮學分制下選修和必修課程的比例,另一方面也考慮滿足部分同學的需要,這樣可以為日后從事國際工程工作的學生提供學習機會。
(2)加強課程建設。
1)加強師資建設。從國內工程管理專業設置來看,國際工程管理是五大方向(投資與工程造價管理、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工程項目管理、國際工程管理、物業管理)中的其中之一。目前蘭州交通大學國際工程管理方向教師的師資力量還比較薄弱,主要承擔教學任務的只有一名教授和一名講師,教學團隊和教師隊伍還需加強,研究方向還需明確。對于這門課程的發展,一方面需要不斷培養后續的人才,加強教學團隊建設,形成一支職稱、年齡、學歷結構合理的教學研究團隊。學院、系所有關領導也多次開會研討國際工程方向的發展,計劃引進人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另一方面需要形成自己的科研團隊,明確研究方向。要以科研促教學,教學科研穩步發展。以天津大學為例,天津大學管理學院分別于1981年、1993年在全國率先建立基本建設管理專業和國際工程管理專業,是目前國內在國際工程管理方面實力居前的院校。目前的國際工程管理梯隊及方向。
2)加強教材建設。教材的選用是影響課程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目前國際工程合同管理的規劃教材是何伯森主編的《國際工程合同管理》,該教材理論性強,但是基本沒有案例。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普遍反映理論太多,提不起興趣。因此,計劃結合蘭州交通大學的學生培養目標編一本適合本校學生學習的教材,一方面突出國際工程管理的理論深度,另一方面配合大量的國際工程案例,增加教材的實踐性。目前已經和化工出版社簽訂協議,正在進行教材的編寫工作。
(3)加強教學方法的探討,注重教學效果。
1)教學過程中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原則。針對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多去工程單位工作的實際情況,教學不能脫離實際?!皣H工程合同管理”課程的特點是文字、理論的東西多。因此要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引入實際教學。結合同學們的反饋及課程特點,實際教學中通過引入實際的案例來豐富教學效果,讓學生將課堂內容應用于案例實踐中,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并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3]在引入案例教學時,一定要起到案例教學的效果。首先要注意案例設計,案例的選擇要具有代表性。對照實際案例,用案例驗證理論、理論驗證案例。其次要注意案例的局限性。因為有的案例只能代表一個工程項目,而工程的特點就是單件性、一次性。因此,在講解案例的同時要進行深入剖析,在分析個性的同時要找到其共性,從而起到為其他工程借鑒的作用。
2)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學生作為教學主體之一,在學習中扮演著重要作用。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決定了學習效果,因此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首先要講好第一節緒論課,讓學生了解本門課程的重要性,讓學生對本門課程感興趣。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合作學習,同時注重學生自主學習。[1]合作學習也就是集中學習,可以將同學們分為“正方”和“反方”兩組對教學中的一些重要內容展開討論,采用“頭腦風暴”法,各抒己見、集思廣益。同時小組成員之間也可以相互討論,分享見解。通過討論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主學習也就是要獨立的學習,通過布置一些作業,課后獨立完成,讓學生對課堂重點在課后做進一步的消化。
3)引入多媒體教學。多媒體的好處是:一是直觀性,能突破視覺的限制,多角度地觀察對象,并能夠突出要點,有助于對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二是圖文聲像并茂,多角度調動學生的情緒、注意力和興趣動態性,有利于反映概念及過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學難點;三是交互性,學生有更多的參與,學習更為主動,并通過創造反思的環境,有利于學生形成新的認知結構。通過多媒體將相關案例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可以彌補傳統教學中的缺陷,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在引入多媒體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課件設計,要在課件制作上下功夫:理論配合案例,圖文并茂。不宜將教材的內容全部搬到課件上來,這樣既不能突出重點,條理也不分明。
三、結束語
“國際工程合同管理”課程建設是一項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的工作,雖然通過以上措施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還存在著不少問題,在本門課程建設中需要解決師資問題等,以期可以為我國國際工程事業的發展培養出更多的實用型、復合型的國際工程管理人才。
參考文獻:
[1]張中華.現代大學教學方法論指導思想體系初探[J].江蘇高教,2010,(3):71-73.
[2]吳鳳平,等.國際工程承包課程教學模式探討與實踐[J].高等建筑教育,2011,(3):72-74.
[3]何,鄧曉梅.案例教學法在工程項目管理課程中的應用與評價探索[J].項目管理技術,2010,(10):89-92.
一、課程性質
《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是工程造價專業與房產策劃與管理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其任務是培養學生系統地學習建筑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領域的基本知識,了解建筑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掌握建筑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各研究領域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深刻認識建筑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在工程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為建筑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在我國的發展與利用培養專業的管理型人才。
二、課程改革方案
管理性質的課程學習起來難免枯燥,《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也不例外,針對這一特點,為不打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過程中還需組織好教學內容,做到主次分明,重點突出;課堂講授多以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帶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來解決問題;甚至對于過于偏重理論部分的章節,直接以形式多樣的小組競答來完成教學,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又使課堂的教授不那么枯燥。
三、課程改革內容與方法
1、理論聯系實際,實踐鞏固理論
(1)課程內容設計
《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這門課程共有八個章節的知識點,在涉及到每一個知識點時,都會由一個引導案例來展開,而所要教授的理論知識往往都是和這個引導案例緊密相關聯的。在授課過程中,需要不斷的將理論知識關聯到實際案例中去,有的案例起到警示作用,告誡學生不能在招投標過程中以及施工中有違法亂紀、行賄、受賄等行為,同時還應知法、懂法;有的則是建筑業的熱點話題,需要學生更深入的去學習的。不斷的將社會上發生過的,或是正在發生的案例運用于課堂,使學生清楚這門課程是去做什么的,能解決怎樣的問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2)課程改革方法
在這個環節,主要運用到了兩種方法:
①案例教學法
有章前引導案例作為開篇話題,也有實事熱點議題作為理論知識的佐證,還有綜合性的案例分析題目作為知識點的鞏固,能用事實說話的,盡量用案例說明,使理論充分結合實際。
②課內實踐教學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學生帶到實驗室,提供充分的實踐教學設備和條件,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預先布置的任務,并在整個過程中,解決學生的疑問。
2、變被動為主動,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①課程內容設計
為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單一與枯燥,也是基于本門課程的特點,在對部分章節進行分析的基礎上,融入了更多學生自學的元素。這些章節可以是這樣幾方面的知識點:招標文件的構成內容、評標方法、合同條款、投標文件的組成內容、資格審查文件的組成等,學生的自主學習體現在,前面說到的依據范本進行相應文件的編制,比起聽課來,他們更愿意做;另外像合同條款這樣的內容,采用小組競答回答問題的方式來學習,給予一定分值的獎勵來形成小組間的競爭,以解決問題的方式來自學完成學習,并增加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
②課程改革方法
在這個環節,主要運用到了下列方法:
a、問題式學習
利用一次課的時間,組織學生學習一個知識點,不是傳統的上課模式,而是以回答問題的方式來學習。問題可以由老師提前準備,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找答案,上課時以抽簽方式決定回答哪道題;也可以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抽簽決定回答的小組,以自問自答的方式完成學習。
b、任務導向學習
針對某個知識點,布置任務,以完成任務的方式,完成學習內容。例如,投標文件的組成內容,對于這部分內容,不安排課內講授,而是要求學生完成一份投標文件的編制,先將招標文件發給大家,根據招標文件對投標文件的要求,以組為單位,完成投標文件的編制。編制過程中,既閱讀了招標文件,了解了招標文件的構成,同時,在投標文件的編制過程中,又對投標文件的構成內容有了深刻認識。
3、要說要動,綜合素質的培養
課程內容設計
學習,不僅要學理論知識,還應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通過對本門課程的學習,學生的表達能力、組織能力、溝通能力等應當得以體現,在課內應安排這樣的環節和機會給學生鍛煉。主要通過組織課內實踐的方式來實現,在課前應提前說明任務和要求,再以一定的形式來展現,如針對某個話題開講五分鐘,對開標會議進行情景模擬,問題式學習法里面的競答表現,任務式教學里的任務完成與分配等,在這樣的過程中要讓學生開口說,動手做。
四、課程考核與考試的改革
《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在13級人才培養方案中,是一門考試課程,不能免除考試這個環節。但筆者認為,這門課程的實踐性意義遠大于對理論知識的死記硬背,所以,對最終成績的評定從三個方面來考慮:
1、課堂表現和課內實踐成績(占總評成績50%)
這個成績是由兩個方面綜合評定,課堂表現,是在平時的上課過程中,與老師的積極響應程度來定奪,規定在上課只要積極回答老師問題的,都會給予一定分值的獎勵(視問題的難易程度給分)。
課內實踐部分,包括課上組織的一些小活動,每一次大家的表現都應當關聯一定的分值。在活動組織完成后,都應當詳細記錄每位同學的得分或扣分的緣由。有些活動是以小組為單位完成,要注意獎勵有貢獻或表現優異的個人,懲處那些不作為、濫竽充數之人。
2、考試成績(占總評成績的40%)
考試成績是對課內表現成績的補充,而不是評定成績的主要參考,所以這部分的比重輕于第一部分。但它可以彌補老師沒有真實評定到少部分同學的學習情況,是對課內成績評定的補充,也是確定總評成績的參考。
[關鍵詞]合同法;實驗模式;實驗技術;主體行為
一、引言
合同法與社會現實緊密交織,法律條款的學習還遠不足以使得學習者能夠將條款與各種現實靈活的結合,這也印證了“法律的生命在于經驗而非邏輯”譹訛之判斷。合同法作為一種事前設計的制度性規則,被要求能夠對后果預測和規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即法律穩定性問題,而事前與事后的信息不對稱,合同法必然存在與現實不貼適的問題,從方法的角度出發,實驗能夠通過事前的模擬,對在可控環境下各因素的測試,提升合同法的完善性和穩定性。巴甫洛夫指出:“實驗好像是把各種現象拿在自己的手中,并時而把這一現象、時而那一現象納入實驗進程,從而在人為的簡化的組合中確定現象間的真實聯系”訛譺。實驗方法自然科學中是至關重要的方法,但在法學中認為“道德和社會現象不同于自然和生物學現象,很難甚至于一般不可能進行實驗,所以在這一領域所進行的觀察最有助于科學研究?!庇炞s,而法學家波斯納一直把法律缺乏可控的實驗檢驗嚴格的理論假說視為法理學的重要缺陷譼訛。雖然法學研究者內部對實驗方法存在矛盾的態度,但這一矛盾是基于社會科學的特殊性,構成社會科學的特殊性重要一點是:主體或主體行為存在于一定模式或秩序,但該模式或秩序中的因果律是或然性的,而非自然科學中因果律的必然性質。因此,自然科學可以通過實驗方法,找到普適的、必然的因果律,而社會科學中的實驗方法則很難實現。歸根結底,社會科學中存在人這一特殊因素,人的行為發生的模式和秩序發生的軌跡,不局限于物理特征的外部環境因素影響,還受到意識、習慣、傳統等因素影響。
二、實驗是法學研究新路徑中的重要方法
黑格爾在《法哲學原理》中指出“大眾意志一旦形成法律,就變成抽象”,抽象的法律指引現實中主體的具體行為,不可避免的導致抽象與具體間的溝壑。其中,合同法對主體的抽象認識和實踐中主體的具體性、多樣性的矛盾不可忽視,無論我們是否承認,合同法律制度構建之初,我們對主體的認識已存在了一種先有觀念,這種先有觀念來源復雜,基本內容為:1.主體崇尚“經濟利益”第一性;2.主體被預設為理性;3.主體行為以利己為中心,利他行為被排除,至少被漠視。這種先有觀念形成了合同法律制度對主體的預設。合同法中的主體被賦予完全理性的特征,并通過法律與道德的統一構成合同法的正當性基礎,但現實中法律的中的主體表現為有限理性。法律的對主體規定的抽象性與經驗世界中主體的多樣性導致了沖突,因此“對于道德意義上人的權利與憲法或法律意義上的權利乃一般無二的肯認,只會導致思想的混亂”譽訛。為避免思想的混亂,提高法律對后果預測的可靠性,行為法經濟學“通過運用行為科學和心理學的成果,解釋法律追求的目標和實現這些法律目標的手段,提高法的預測力和解釋力”訛譾。行為法經濟學源自對“BehavioralLawandEco-nomics”的翻譯,最早出現在喬爾斯(Jolls)、桑斯坦(Sunstein)等人《法律經濟學的行為方向》(1998)。通過借鑒行為科學和心理學的成果,行為法經濟學認為人是有限理性、有限意志、有限自利,由于無法獲取完全信息和對自身偏好認知的偏差,導致行為的選擇不同于“完全理性”假設下的選擇,行為選擇的決策在現實中不是最優。因此,行為法經濟學認為法律和行為的關系體現在四個方面:首先,法律與行為之間相互聯系,法律為行為選擇提供預期和邊界;其次,除法律外,行為選擇還受到主體的有限理性、心理認知、經濟權衡、情境等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會造成行為與法律規范的偏差;第三,法律制度目的是為糾正行為選擇偏差,使得行為符合法律追求的目標,實現最優決策;最后,通過行為學、心理學、經濟學分析結論,判斷法律的效果,為法律的選擇、調整提供依據。行為法經濟學提倡借鑒行為科學和心理科學成果,增加經濟分析方法對法律行為解釋、預測、判斷的精確度,科羅布金(Korobkin)和尤倫(Ulen)對此的解釋是“我們并不是提出一個新的范式,僅是將源自其他社會科學的大量實驗結論融合至法經濟學中,使得人類行為判斷和法律體系目標實現之間的關系得到精煉”訛譿。著名的“最后通牒游戲”讀訛表明人的行為絕不僅在利益計算下產生,而規制行為的法律不可能拋棄道德、習慣等因素?!巴耆硇匀恕钡膯我唤洕嬎泔@然與社會中具體的個體行為存在差異,這有悖于現實個體的行為?!白詈笸河螒颉钡囊饬x,是要求法律制定者從更廣闊角度思考:主體在面對法律條款約束下,行為的產生還有其他因素誘發,一旦非法律因素占有優勢時,法律條款的有效性將無法得到保障。Kahneman和Tversky在1981年設計的研究訛讁,由此提出了“心理賬戶”概念,“心理賬戶”在損失評估的作用通過以下實驗顯示:問題1:假設你決定去看電影,電影票為每張10美元,當進入電影院門口時候,你發現丟了10美元,你仍然愿意支付10美元購買該電影票嗎?是【88%】否【12%】問題2:假設你決定去看電影,電影票為每張10美元,當進入電影院門口時候,你發現電影票掉了,你仍然愿意支付10美元購買該電影票嗎?是【46%】否【54%】(括弧中表明實驗參與者選擇“是”和“否”的比例)選擇是否再購買電影票的比例出現較大差異,這個研究表明:即使能夠用金錢通約損失,但損失具體形式存在差異,即使損失與貨幣衡量一致,但每個人對損失的評價存在差異。該實驗為合同法中研究違約行為提供了有價值的啟示:違約行為中遭受損失的一方無法收到合同標的物,但損失通過金錢賠償獲得,這忽視了人或主體損失的評價“心理賬戶”,因此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看到,即使獲得損害賠償,但因無法取得標的物的一方依然“憤憤不平”。綜上所述,實驗方法在行為法經濟學中被廣泛采用,以探析主體具體行為與法律規定之間偏差產生的原因,以便服務于法律自身的完善。
三、實驗的模式
(一)情景預設模式
合同法構建出市場交易的規則體系,該規則體系來源于社會現實和意義現實,社會現實反映出合同法的條款代表了被廣泛接受的社會交易關系,而意義現實反映出合同法的條款蘊含了交易主體行為所具有的目的,即交易過程被建構是趨于社會共同遵循的原則或精神。社會現實為合同法條款提供客觀來源,意義現實是法律制訂者為保障合同法條款抽象意義,而進行構建的需要。因此合同法首先是基于一定的社會現實情境,并在該情境中尋找趨同的目的、價值理念,合同法中實驗的模式首先是對情境預設模式,根據情境的可控與否,被分為田野實驗和思想實驗。1.田野實驗田野實驗更多是在不可控的環境中進行,很多法學研究者認為其本質是一種觀察法,即法律學習者直接進入實驗情景,獲得情景各因素對結果的影響以及后果的判斷。在購房交易中,如果一方購買住房存在子女獲得學位動機,而出售方在雙方達成合同情況下,因第三方給予更高價格而毀約,按照目前國內合同法規定,出售方需進行賠償,但賠償范圍限于合同保證金和合同標的物價格設置,并未考慮另一方房屋所造成的學位損失,因此法律救濟是否能實現實質公平,學習者會存在質疑。學習者如果僅限于法律條款的學習,可能很難具體了解遭受損失一方的感受,導致賠償范圍的爭議,如果借助田野實驗,學習者能夠進入情景中觀察,會更加充分了解法律內容與法律運行存在的問題。但田野實驗情景不可控,因此過程很難把握并且有較多因素干擾,目前僅能適用于較好掌握法律條款的學習者。2.思想實驗思想實驗是法學家在主觀世界中構想不同的場景,舍棄或增加某些因素,探索法學理論和法律現象的聯系輮訛輥。思想實驗在合同法教學中被經常運用,例如通過虛擬一個交易場景,交易雙方在簽訂合同時存在要約缺失,或者權利義務設置不恰當,當不利結果發生時,要求學習者更加合同法條款進行后果法律救濟。法律學習者在思想實驗時一般通過法律條款與虛擬場景對比,以做出判斷。思想實驗通過法律條款、實驗對象、推理過程三個要素,使得學習者能夠具體運用法律解決相關問題,形成合法的判決。但思想實驗因運用者主觀上對場景的控制,學習者無須考慮所有因素,這與現實場景存在差別。最為關鍵的是,學習者在合同法思想實驗中被培養出一種假言命題的推理思路,在該思路下,法律條款是“真”,而違反“真”的行為皆被視為“假”,這不利于思想實驗中學習者對法律本身正當性與合理性的思考。
(二)序貫實驗模式
合同關系的形成,是市場主體之間博弈和談判的結果,主體間博弈大部分是非一次性的,而是連續的,即序貫博弈下形成合同關系,根據合同法規定的主體性質是否存在差異,可以分為組內序貫實驗模式和組間序貫實驗模式。1.組內序貫實驗模式組內序貫實驗模式,強調實驗對象具有某些同類性質,例如在目前排污權交易合同,國內現有法律界定排污權主體都為排放污染物的企業輥輯訛,其他組織或個人不得參與排污權交易,即排污權合同的主體關系具有同質性。在此類合同研究中,可以采用組內序貫實驗模式,對于排污權價格設置、排污權抵押、合同違約責任能夠有針對性的研究,獲得合同法內容對同性質合同主體行為預測與規制的可靠性,以便發現法律內容對行為偏差是否存在影響,最終對專門類別合同法內容進行完善和補充。2.組間序貫實驗模式組間序貫實驗模式,強調實驗對象具有某些差異性質,例如在目前拍賣交易過程中,土地拍賣與網絡拍賣所涉及的主體是有極大的差異,合同法具體內容對兩種主體的規制有所區別,土地拍賣所使用的拍賣方法、合同保證、生效要件都有特殊的規定,而網絡拍賣是一種網絡銷售方式,除合同法外,還受到消費者權益等法律保護。在實驗中研究不同性質的主體,一方面可以增強合同法對主體行為特征的包容性,另一方面可以在合同法中細分主體差異,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條款。
四、實驗中使用的技術
合同法教育中引入實驗,涉及實驗設計、實驗控制、實驗結果分析三個主要部分,在三個環節中使用的技術包括以下三種:
(一)定性技術:邏輯推理
在思想實驗中,“思想實驗可以證明必要條件假言命題的前提假設或者充分條件假言命題的命題結論為假,也就證明了整個工作假說的錯誤。這是思想實驗可以有助于認知因果關系的邏輯學原理”輰訛輥。實驗設計、實驗結果分析中都依賴邏輯推理方法,邏輯推理保證實驗的嚴謹性和科學性。
(二)定量技術:統計分析方法
在實驗結果分析時,要求對實驗數據進行回歸分析,大致路徑是“用收集的大量數據和經過整理的事實來驗證能提供一般性解釋力的某一假說”輱輥訛,這些假說都是實驗設計之初對合同法內容及運行效果的假設。運用統計分析方法,可以從單一的實驗結果獲得信息,推導出合同法在實踐運行的可靠性,同時統計分析技術還可以幫助實驗在不同對象中獲得數據的比較,準確發現法律自身和法律運行環境中各因素影響的差異性。
(三)認知技術:語義轉換
法律中強調行為主體依賴理性邏輯推理認知方式,但現實中主體的認知模式是啟發式的,即依賴容易獲得、特征顯著的信息進行判斷。主體的啟發式認知模式往往導致認知偏差,既然啟發式認知模式帶來認知偏差客觀存在,那么必須對認知偏差的法律后果予以充分、公正的評價。例如:現成性(Availability)啟示輲訛輥也會使得人對事件出現的概率過高估計,即如果該事件人在過去經歷過,并且對人造成難忘的印象,人對該事件出現的概率會過高估計。事后判斷誤差(HindsightBias)也導致人的認知偏差,即人在事件發生后再評估該事件當初發生的概率,往往會高估事件發生的概率。除以上認知偏差原因,還存在錨定(Anchoring)效應,即先入為主的影響,人對事件發生的概率存在偏差輳訛輥。主體認知偏差的存在,必然影響主體對合同法內容規制的判斷,因此通過實驗的方法測試何種因素最大程度導致主體對合同法條款認知偏差,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認知技術中,重要的方式是語義的轉換,用相反的語境描述相同的情況,主體會產生較大的差異,在正面意義或反面意義的語言描述合同中的風險,主體對合同中條款設置的有不同的偏好,如果是正面描述,主體注重自身權利的保障,而用反面描述,主體則注重對方義務實現的保障。因此從認知角度而言,語義的轉換對主體在合同內容、條款等內容側重發生重要的影響。
五、結語
地址: 大東區滂江街179號
法人(負責人):____________
乙方(勞動者):____________ 居民身份證號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住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為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以及工作內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和國家及省、市有關規定,經雙方協商一致,訂立此合同。
一 合同期限
1本合同有效期一年, 自月 至月
二 工作內容
甲方安排乙方從事超越教育課程顧問一職,乙方在國家規定的工作時間內要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履行主任職責,具體內容如下:
1、超越教育招生宣傳工作;
2、做好排課以及學生后期維護工作(包括學生催費收費,接待家長,學生成績意見反饋,);
3、協助機構進行家長會宣傳工作;
4、協助校長下發的其他相關工作;
5、每天上課之前打掃好教室衛生,提前整理好教師用筆等教學輔助工作。
三 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
甲方提供給乙方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勞動場所、設備、設施以及必要的防護用品,保證乙方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四 薪資及福利
1.乙方的薪資由基本工資+提成+年終獎金二部分組成
1.1試用期一個月,試用期基本工資為10元/小時,試用期后工資為10元/小時,提成為新生第一次交費的2%;每月月底發放上月工資和提成,甲方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工資,不得拖欠。
1.2獎金在年終進行一次性發放。
五 勞動紀律
甲方按照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制定相關的各項規章制度。乙方必須服從甲方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和職業道德,保護甲方的名譽。
乙方的工作時間為:1.工作日08:00—16:00,周六周日08:00—17:00,中午午休12:00—12:
30
2.在安排好工作的前提下,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及突發任務可以適當的自行調整工作時間。
關于嚴重違背勞動紀律的解釋
1、私自扣留、挪用或者侵占甲方公款或者財物的。
2、未經甲方許可將生源介紹到其他單位的。
3、由于乙方工作責任心不強或者缺乏必要的安全保健意識而造成直接后果,給甲方造成重大損失或者給甲方學生造成嚴重傷害的。
六 勞動合同的變更、續訂和終止
1. 甲乙雙方經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的相關內容;勞動合同期滿,勞動合同即行終止。如經雙方協商一致可以續訂勞動合同;
2. 雙方應該在合同失效之前的一個月內提出關于續約與否的決定,如雙方均未提出,應對
第 1 頁/ 共 2 頁
此而給對方造成的實際損失進行賠償;
七 勞動合同的解除
1. 經甲乙雙方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乙方解除勞動合同應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甲方。
2. 乙方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甲方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通知乙方:
2.1、嚴重違背勞動紀律或者甲方規章制度的;
2.2、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甲方利益造成重大侵害的;
2.3、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或被勞動教養的;
2.4、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機構工作的(須有勞動部門鑒定報告)。
3.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乙方可隨時通知甲方解除勞動合同:
3.1、甲方以暴力、要挾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逼迫勞動的;
3.2、甲方未按本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供給勞動條件的;
3.3、甲方有其他違背法律法規行為的。
八 違背勞動合同的義務
甲乙雙方違約不履行本合同,應由違約方賠償給對方違約金人民幣500元。
九 其他
1.本合同依法訂立,經雙方簽字即具有法律束縛力,雙方必須履行。
2.甲乙雙方因履行本合同而產生爭議,任何一方有權向上級有關部門提起仲裁和訴訟。
3.本合同未盡事宜,按國家法律、法規和省、市有關規定履行。
4.本合同條款如與今后國家頒布的法律法規相抵觸時,按國家新的法律法規執行。
5.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本合同代簽、涂改無效。
甲方:(簽字)乙方:(簽字)
關鍵詞:國際工程;課程建設;教學內容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17-0144-02
一、引言
近十年以來,中國的對外工程承包企業逐步走出去,在國外承攬了大量工程,因此需要招聘大量的國際工程管理人員,尤其以中鐵、中建、中交等大型建設集團為主,這些集團對國際工程合同管理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本門課程為《國際工程合同條款》是從事國際工程管理行業的從業人員的一門重要課程,通過教學,使學生具備工程合同管理的理論和實踐能力,通過對過去十余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和往屆畢業生反饋的信息,《國際工程合同條款》課程的設置是十分必要的,這門課程是畢業生在未來的工作中重要課程,本文將對該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研究和探索。
該課程是工程管理專業方向的一門中英文雙語課程,采用FIDIC原版教材,以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在1999年出版的第一版《新紅皮書》作為教材,以之為主線,增加了FIDIC編制的各類合同條件的相關內容。通過本課程的教學,將會使學生了解FIDIC;相關的標準合同條件出版物;掌握項目的參與人業主、承包商、咨詢工程師和指定的分包商等人員的權利和義務條款、開工、竣工和推遲竣工條款、工程承包的轉讓和分包條款、工程支付證書和履約保函、保險和爭議解決的條款、工程計量與變更條款等內容。正確使用國際工程合同專業英文詞匯和術語,熟悉國際工程合同條款的形式和內容,培養管理專業的學生在閱讀合同,理解和翻譯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巧,勝任英文合同的讀,譯,寫等工作。
二、課程選用教材狀況
選用教材情況:2000年至2003年采用FIDIC 1987版《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條件》作為教材;2004年至2007年采用《Conditions of Contract for Construction》(1999)即《施工合同條件》(新紅皮書)由FIDIC和中國工程咨詢協會共同編譯,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2008年至2009年采用《Conditions of Contract for Construction》MDB Harmonised Edition 2005年MDB多邊銀行和諧版;2010年至2013年采用上述第二項即1999年的新紅皮書版本。
三、教學內容的增加與完善
本課程以1999年版新紅皮書為基準,與時俱進,隨時對教學內容進行增加和補充,并進行比較和研究,主要在如下方面做增加:①增加講解國際工程合同條款總承包合同條款(Conditions of Contract for EPC/Turnkey Projects 1999)的內容,另外對我國的總承包合同(2011――0216試行版)銀皮書合同進行對比;②對新紅皮書和銀皮書相關內容進行對比。
(一)我國總承包合同與EPC總承包合同(銀皮書)的對比分析內容
通過以上我國總承包合同、施工合同條件與EPC總承包合同的對比可以看出,在EPC總承包合同中承包商要承擔比其他兩種合同更多的責任,并且雇主通過更多的模糊條款使承包商承擔了更多的風險。通過對我國總承包合同與EPC總承包合同(銀皮書)中承包商承擔風險的對比分析,可以得到:
1.2.4.1,2.4.2“安全保證”條款,發包人承擔了更多處理現場設施、維護現場周圍秩序及設置安全標志的工作。而在EPC總承包合同中,業主只在規定的時間內向承包商提供進入和占用現場各個部分的權利,而對于維護現場周圍的正常秩序及協調處理現場周圍的安全保護工作,均有承包商來執行,雇主的責任非常少。與國內總承包合同相比EPC總承包合同條款中承包商要承擔更多的責任,應對責任中所附帶的更多的風險。
2.5.2.1“設計中發包人的義務”條款可以看出,發包人向承包人提供設計所需要的項目基礎文件和資料,并對其真實性、齊全性、準確性、和及時性負責。在EPC總承包合同中承包商只對其負責的、或不可變的部分、數據和資料負責,承包商要自費對這些數據進行復驗,如果雇主給予的數據不準確,在復驗時承包商就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投入更多的資金,承包商可能會面臨成本增加,竣工時間延誤等風險。
3.5.2.1“設計中發包人的義務”條款第二條可以看出,發包人提供和設計、施工有關的地下、地上已有的構筑物建筑物等現場障礙資料,并對其真實性、齊全性和準確性、及時性負責。在EPC總承包合同中,雇主對所提供資料的任何錯誤、不準確或遺漏不負責,承包商被認為在簽訂合同前已取得現場的障礙資料。因此對于業主所提供的資料,承包商要進行核實,所發生的費用也由承包商承擔,相比較來說在EPC總承包合同中承包商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所承擔的風險也很大。
4.13.7“合同價格調整”條款可以看出,我國總承包合同條款的價格調整不僅包括因法律、國家政策和需遵守的行業規定發生變化,影響到合同價格增減的,而且還包括價格的調整影響到承包人投入成本的增減。在EPC總承包合同中只有當工程所在國的法律變化引起費用增減時才對合同價款進行調整,對于工程所在國稅費的增加、匯率的變動、物價的上漲均不予以調整。因此承包商在EPC總承包合同中要承擔更多的價格變動引起的風險。
【關鍵詞】工程合同管理,教學問題,教學方式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行業也隨之與國際接軌,各類工程項目的合同形式相繼出現,這就對工程項目的從業人員在工程合同管理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合同條款的訂立,合同條款的履行,合同風險的防范,合同索賠管理等都是工程項目的重點關注的問題。所以工程合同管理的知識是建筑行業從業人員必須具備的知識技能,也是工程管理專業學生形成專業核心能力的重要課程。
一、《工程合同管理》課程介紹及面臨問題
《工程合同管理》課程主要包括合同文件訂立、履行的相關理論知識;建設工程項目招投標的制度和基本方法;工程合同的爭議及解決;工程合同索賠的理論知識與方法;建設工程所涉及的各類合同示范文本(包括工程監理合同、勘察設計合同、施工合同以及FIDIC合同等)的主要內容。
本課程具有綜合性強、政策性強、實踐性強的特點,從教學要求和知識體系的結構分析,涉及到工程項目管理、工程造價、工程技術、工程法律等知識體系,對學生應用相關的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要求很高,另外,本課程同國家法規政策緊密相關,要求教學內容要及時更新,與時俱進;然而,本課程傳統的教學模式仍然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出題考試,學生死記硬背。
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難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實際操作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絕對不能夠照本宣科,只停留在問題的表面,一定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大膽進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創新。
二、多種有效教學方式的探索
1、采用案例教學法,促進課堂互動
案例分析是本課程不可缺少的內容,工程合同管理是一門綜合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也是文字繁多,枯燥乏味的學科;要使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和保證教學效果,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更加深刻的領會和靈活運用,就應極采用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可以有效克服傳統教學方法的弊端,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學生主動探索、認真思考,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從而提高他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通過案例教學,組織學生對案例進行深入討論和分析,使一些看起來復雜的專業知識很快被學生理解和掌握,能給學生提供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為提高教學質量,突出專業特色奠定了基礎。
2、采用模擬教學法,增強學生實踐能力
模擬教學方式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模擬工程的施工實際招標投標中的開標、評標案件,模擬工程項目中的當事人,承包商,分包商等為解決某一具體工程項目的爭議或索賠展開討論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具有實踐性、公開性、應用性強的特點,通過模擬教學可以充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獨立判斷、獨立思考的能力,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把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探索知識,提高了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將來就業做準備。
3、采用及時教學法,搭建師生溝通橋梁
及時教學法是一種基于網絡教學平臺學習為基礎,以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為主,課堂教學與課外輔導之間的互補和互動進行教學的形式?,F在很多高校都已建立網絡教學的綜合管理平臺,教師可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及時上傳教課內容,及時更新課程相關知識體系。
基于本課程的所涉及的法律、法規;地方政策;合同示范文本;各種合同文件案例等文件都可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實現及時更新,資源共享,同時也為學生搭建了及時學習,及時探討的教學平臺。通過網絡在信息傳遞上無與倫比的優勢和不受時間限制的特性,實現了教師和學生之間隨時隨地的自由溝通,這種開放式的教育和學生自主學習的環境,可以進一步擴展學生學習的知識面,也大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更好的掌握和應用合同管理知識及相關的工程法律知識。
三、結束語
工程合同管理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工程管理的一項核心內容,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開放式發展,工程管理的方方面面都要與國際慣例接軌。因此,在合同管理方面,我們的教學也要不斷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及時更新和完善市場經濟需求的合同管理的教學知識體系,才能使同學們更系統的掌握合同管理方面的理論知識,真正的把合同管理與現場實際情況相結合,以后在同學們工作時,合同管理才能真正到位,教師履行的責任才能真正實現,我們的教學工作才能有亮點,也更有利于促進建筑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旭;《工程合同管理》本科課程教學改革探索;[期刊論文]-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8(17)
[2]佘立中,趙建華;及時教學法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期刊論文]-高教探索;2006(2)
《工程項目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中有很多難理解的法規條款,傳統的授課是以理論講授為主、簡單模擬為輔,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比較被動,缺少綜合素質的培養,難以符合招投標、合同類企業所需專業技術人員的標準。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包括:招投標文件的編制、開標的正確順序、投標報價的決策、合同示范文本條款理解、施工合同管理與合同索賠等。
2《工程項目招投標與合同管理》教改內容和目標
2.1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現代教育學者認為:“學習過程是學習者自我教育過程,是一種要求學習者必須全部身心參與的特殊認知過程”。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老師在講授的過程中必須引導學生的創造力。傳統的課堂講授,沒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不出一起學習的氣氛,造成學生沒興趣、上課玩手機、作業網上抄襲等現象。如果采用角色代入法、案例分析法、對比施教等多種教學方法,授課中依據課堂氣氛和所講授的教學內容,靈活地應用課堂教學手段,能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角色定位是角色代入法的第1步,是學生在所從事行業中的角色定位,讓學生認識到行業中各工種的職責,是學生管理職責執行力的切人點。在學習過程中,先將學生分組,以組為單位建立各個協作公司,學生自己角色定位,包括企業定位和崗位職務定位??梢酝ㄟ^招投標的程序來進行細化分配,各籌建模擬公司可以細化各工種人員職責,如可以分職責設置前期的招投標負責人、總工程師、項目經理、造價預算部長、總監、技術員等職務,同學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挑選角色。在知識儲備的后續教學中,通過模擬公司的職責,根據任務需要安排相應工作給學生完成,使學生對建筑業相關人員職責有初步認知。
2.2提升學生的實踐及綜合應用能力
傳統教授方法看重理論講授,沒有系統規劃整個招投標全過程,沒有建立該課程與原有專業課程之間的聯系。從角色定位到模擬現場實踐:要求學生在提升技術的同時,能適應生產、建設、管理全部程序。盡量做到"四能”:①能做。在工作中解決遇到的各種技術問題;②能寫??梢愿鶕F實情況寫出各種可行的報告;③能說。準確無誤地表述自己的看法;④能干。做好每一份工作,有組織協調能力。人才培養目標改革成功的關鍵,是學生畢業后能夠適應工作崗位,并在較短的時間內獨立承擔崗位工作。通過在課程中模擬現場實踐,使學生參與到招投標過程中,實現“四能”培養目標,增加就業率。從模擬實踐到觀察感知,心理學家班杜拉說過:“人的做事能力是可以通過觀察學習獲得的,這些認知過程的學習就是加深知識的過程”。在講授理論內容之前,先以現實工地招標公告、招標文件及投標文件等做為學習的切入點,是學生了解自己所學課程的良好開端。讓學生們帶著3個W去學習知識,從而解決疑問。
2.3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將被動學習變成主動接受,解決問題的同時拓展創新能力。課程教授過程當中采用對比施教法,用下列三種方式解決同學們提出來的問題:①提問的同學自己查閱相關書籍或網上收集資料;②由其他同學來幫忙答復問題,查閱相關書籍資料,再講解;③由教師逐個解答。對于工程招標、投標、合同章節,交叉采用第①種、第③種方式進行解答。當老師直接回答時,學生只是聽,知識接收差;同學們配合密切、主動積極是前兩種學習方式的情況;第②種方式優勢更多,一個人學會而且能講出來,那肯定是學通了,在講解的過程當中語言表達能力、個人的自信心都得到了提升。教改實踐中,通過引入招投標模擬實訓軟件,在學習、應用軟件的過程中了解招投標過程,提高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效率,在此基礎上鞏固、強化了所學的專業知識。
3結語
更新過時、落后的教材,要與建筑行業相關規范相符合,要及時更新課程知識,更好地適應建筑市場的發展。通過實際案例,模擬企業角色,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考模式,讓學生系統地接受相關理論知識,完成學習目標。學生通過思考后的實踐操作,增強同學們的團隊合作意識,充分體現高職院校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為同學們畢業后的發展和就業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佘立中.土建類學生工程合同管理能力的培養與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4(2):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