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7 18:53:40
序論:在您撰寫初中語文教師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目前對于初中語文教師的教育技能要求很高,其中最為顯著的是強調語文教師的創意教學的能力。創意教學的時代意義在于突破語文教師傳統教學模式、適應知識經濟社會需求、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興趣、應對教育改革發展趨勢。其重要理念在于:活潑多元、主動參與、資源運用、班級互動、學習動機與問題解決。創意教學即建立健康、積極、活潑、創新的教育體制,促使學校落實創造思考教學,使“教學有創意、學習有興趣”、“學生能將創造力與生活結合”,“培養一流、優秀的人才”??傊?,在知識經濟時代,初中語文教師必須體會到創新的意義,并積極應用于日常教學工作上,面對不同的學生、情境,隨時變化語文課程教材的設計、教學方法的使用、與教師成長的途徑,以發掘出最佳的教學策略,應用于日常教學工作上。
二、初中語文教師教育技能的提升策略
(一)采取自我導向學習,促進彼此專業素養
自我導向學習是一種歷程,個體能夠采取主動態度、分析自己學習需求、建立學習目標、鑒定學習資源與發展學習策略,這種學習方式,在知識經濟時代的語文教學中,特別重要。自我導向的學習是學習者具有積極、主動的學習風格,選用適當的學習策略,并能對自己的學習結果進行評鑒的過程。例如,可以采用閱讀模式,閱讀與語文教學工作有關的知識、論文、期刊、報道、網絡資源等。其次,書寫是提升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手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其所思、所想、所作、所為,以及事實、推論等書寫下來,與同事討論、分享后,加以反省。這種活動不僅可以使教師從經驗中學習,察覺隱含于其中的信念、假定、理論、甚或是偏見,而且可將理念加以試驗,由此發展并深化語文教學知識。因此,教師的成長與學習可以是自我導向的學習。語文教師要自己引發學習動機,并獨立持續進行各種學習活動。而且能夠運用基本的學習技巧,安排適當的學習步驟,并有效運用時間進行學習。
(二)利用網絡學習,建立網絡學習社群
就語文教師而言,網絡學習是教師的另類空間,網絡學習是多樣化的,例如虛擬學校、遠距教學、網絡教室等等,可以提供各種不同的學習型態及終身教育的機會。計算機網絡上學習的具體途徑相當多,首先要發展科技信念,如相信網絡溝通便利、能善用科技搜集信息等等。其次,可用視頻會議方式,進行同步學習,如開會或學習,讓網絡上的使用者,可以同時看到畫面,聽到聲音。另外,要提供不同主題的討論,讓教師能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多元化思考,并以學生為中心,設置課堂脈絡情境,這有助于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將不同討論主題應用在教學實務上。
(三)運用行動研究,落實課程與教學革新
近年來,許多學者認為行動研究是語文教師改進教學與輔導、課程發展、促進專業發展、及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行動研究包括由語文教師個人獨立完成的“個別行動研究”和與其它教師合作的“協同行動研究”。行動研究核心即是反省,反省是促進專業的手段,甚至是專業的本質。專業人員就是運用反省來構思問題,設計與評鑒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教師主體思考下,教師可以發出聲音,與同事相互討論教育議題,澄清自己信念與價值。
三、結語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對策分析
隨著中學語文新課標的不斷深入貫徹,初中生語文素質的不斷提高,作文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所占的地位越來越高,這一點從中考中的作文所占分數比重不斷加大就可以看出。因此,教師和學生對作文教學都越來越重視。盡管如此,現實中的初中生作文水平和能力還是不盡如人意,學生的作文陷入一種模仿抄襲的套路。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今天初中作文教學的局面呢?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又應該怎樣去面對并采取相應的對策呢?以下是筆者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對作文教學的一些嘗試和分析。
一、當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現狀
雖然初中語文教學在新課標引領下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認識提高了,人們越來越重視語文教學和作文教學,但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和急功近利思想的誘惑,初中作文教學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和不足。我們只有清醒地認識和正確地面對,采取相應的措施,初中作文教學才能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作文教學的現狀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的寫作興趣不濃。目前初中語文教學是按單元教學要求進行作文寫作訓練的,每次寫作都是在講讀課文之后,學生根據教師預先設置的題目范圍和寫作要求完成的。對于作文寫作,學生都不是自愿的,他們都是為完成任務而不得不為之。學生對作文的寫作,不是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完全是一種被動無奈的行為,他們不能盡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寫自己喜歡的內容。這樣嚴重挫傷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影響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2)學生作文的基礎薄弱,質量不高。如前面所說,學生的每次作文都是老師安排下進行的,不是出自學生內心的愿望,所以質量比較差:他們對事物和人物不能仔細觀察,深入了解,語言表達缺乏活力,缺少感情,內容受到限制,空洞乏力,條理混亂,學生在下筆時不作仔細思考和構思文章結構,造成文章布局不合理,更有甚者,不少同學對標點、段落把握不準。所有這些,都是源于學生語文基礎薄弱。
(3)教師對作文教學不夠重視。在學校,特別是農村初中,師資不足,不少教師平時工作量大,既有家庭的,也有學校的,還有學生生活方面的工作。因此在教學中,對學生的思想感受把握不清,又對學生的作文不能及時評改,更有甚者,一個學期對作文布置的數量很少,平時的訓練不多,即使評改,也是粗略簡單。這些都是教師對作文教學的不夠重視造成的。
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對策
作文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它是培養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保證。因此制定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學措施和策略勢在必行。那么作為教師要從哪些方面著手應對和改進呢?
(1)端正寫作態度,明確寫作目的。學生的寫作態度直接關系到作文質量的高低。心理研究表明,一個人處于興趣之中,就會認真努力的去做好每件事。寫作也一樣,當學生對寫作有了興趣就會積極去完成,并努力做好。因此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端正寫作態度,讓學生明確初中作文寫作的目的在于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為將來進入高一級學校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只有在正確的態度引領下,才能真正達到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學生寫作業才會有動力。
(2)結合文本教學,引導觀察思考。學生的寫作不能脫離文本教學,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在學習文本中的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之后,將它應用到自己的寫作實踐。尤其是要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身邊的一些事和人,把自己最熟悉和清楚的人和事作為寫作的素材,要不斷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學生作文的素材源于自己身邊的人和事,而作文的謀篇布局就要借助文本教學中所獲取的方法和技巧。學生只有在不斷的強化訓練中,關注身邊的人和事,不斷思考、體味,不斷推敲,用真情實感去描述,文章的質量才會有所提高。
(3)修正評價體系,倡導評寫結合。教師從自身做起,端正教學態度,對學生作文要及時評價,并將結果反饋給學生。對于作文評價,教師可以改變方法,可以教師改,還可教會學生自己改,同學之間互相改,在改的過程中作好記錄:哪里有缺陷?哪里是優點?讓學生在評改中了解自己,也了解同學,然后“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要培養學生在“改”中“讀”,在“讀”中“悟”,在“悟”中繼續寫。通過不斷的評寫訓練,學生的作文水平才能真正的提高,寫作的能力才會真正得到提升。
總之,初中作文教學是一項長期的持續性工作,其質量水準的提升,需要每一個一線初中語文教師勇于探索、不斷創新,同時密切關注學生實際學習情況,讓每一次教學都變得更有成效。唯有如此,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才能迎來全新的發展和燦爛的春天。
參考文獻:
[1]陳燕莉. 淺析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現狀與對策[J]. 中小學電教(下),2011,(06)
[2]呂陸君. 中學作文批改新模式探索[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28)
[關鍵詞]班班通 歷史教學 情境 興趣 作用
1 “班班通”設備能讓歷史老師優化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傳統的教學,粉筆和黑板是主要的教學工具,其容量和呈現方式受到了嚴重的局限。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歷史知識,為了知識更加系統化、條理化,教師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繪畫、板書,這都耽誤了學生大量的學習時間,教師在課堂上也很累。而現在的交互式電子白板有著強大的存儲和調用功能,可以使用電子筆進行操作,呈現方式快,能面向學生進行,隨時可以關注學生的動向;可以大大增加課堂容量和教學密度,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真正實現高效率。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在白板上隨意利用各種應用軟件,隨意的使用工具庫中的各種工具,如:手電筒、抹布、橡皮擦等,像在黑板上一樣可以自由的書寫和勾畫,對講授的重點內容進行拖拽、放大、旋轉、擦除、遮罩等手段。通過這些手段在白板上表現出來的新穎、形象、生動、直觀、有趣的知識內容,對聽課的學生產生極大的吸引力,引起他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在開闊學生知識視野、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進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 利用“班班通”引入有趣的歷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的興趣是歷史教學的重要任務,而在歷史課堂中運用趣味教學則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最佳途徑。“班班通”教學為沉悶的學習生活增添了色彩,它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師生之間的關系,使二者更易于建立共學或互學的關系,同時多媒體教學也給學生合作提供了廣闊空間和多種可能,便于個性化學習成為現實。學生可以自主、自助從事學習活動,根據自我情況安排學習,而且可以通過互相交流、集體參與等實現合作學習,并在合作中提高學習興趣,通過貢獻智慧,分享成果,進而學會合作,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語教師會教樂教
關于教師會教與樂教的話題,大家都不生疏。而且一提起來,大家總會自然而然地感覺它是再淺顯不過的事。其實,如果真的描述起來,還真不像想像中的那么容易。正是這看似簡常的事卻蘊含著新課程的價值追求。
一、教師會教的含義
有的教師會說:誰不會教啊?我都教了十幾年了。可是,“教”存在很多種層次可以教、能夠教、想教、愿教、會教等。其中,會教是一種比較高的層次,更通俗地講,就是不僅可以教、能夠教、想教、愿教,而且懂得如何教好。
分析起來,教師的會教應該包括如下兩個含義:
(一)會教的教師通過“教”使自己得以全面發展
真正會教的教師能夠通過教學各個環節使自己得以全面的發展,而不是為教而教。如果一個教師把自己作為教師的生存定位為一個發展人的生存,從內心里給自己定下一個比較高的標準,不容許自己在教學崗位上因忙碌的工作而失去自己,他就會不斷地、主動地學習、研究和充實自己,在教學實踐中觀察、反思,完善自己,腦子里時時刻刻總想著如何更好地發展自己。在教學中發展自己,在生活中發展自己,在做人做事方面發展自己。這樣他的思路就會開闊、方法就會靈活、毅力就會堅韌,創造力就會豐盈,從而使自己處于不斷地前進狀態中。他的教學是他的核心任務,同樣是他全面發展的最廣闊的空間,他的教學也會因他自身不斷地發展而處于一種發展、進步的狀態,他本人也因此會成為會教的教師。
對一名英語教師而言,如果他能夠想到通過教英語實現自己的全面發展,首先,他就會不辭辛苦地掌握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要求自己發音準確、口語流利,文化背景知識豐富、語言功底深厚。其次,他會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學習與語言教學與學習有關的各個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因為他深知,課改新理念要求教師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他還會加強學習新課程要求的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同時,他會注意培養新課程中要求學生所具備的能力。這樣,他將作為教師、朋友、同事等多角色的受人喜歡的人。學生滿懷激情地聽他的課,愿意與他交流,同事愿意與他合作,朋友愿意幫他做事,那么,他的教學一定是高效率的、高質量的。他就會被大家公認為會教的英語老師。
(二)會教的教師通過“教”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師的全面發展必須依靠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會教的教師還要把自己全面發展的最終目標定在學生的全面發展上。自己的發展,是為了學生更全面地發展,而不是僅僅追求個人發展,這是教師職業的根本意義所在??梢灶A見,過多地注重個人發展的教師往往很難在教學上有所發展。
學生的發展水平與教師的發展水平密切相關。如果一個教師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他就會不斷地觀察學生,注意他們的言行舉止,體察他們身上發生的每一點變化,了解他們的需要,分享他們成長的喜怒哀樂。這本身就是培養,就是關注,就是人本主義的體現。這些關注最終都會反映到他的教學中去,使他的教學成為學生成長發展之需??上攵?,他將因之逐漸成長為會教的教師。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他會注意了解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反思他的每一句話對學生的影響,觀察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動機和態度,幫助他們調整學習方法和策略等。這些活動積極地反映在他的教學過程中,使得語言的教與學發生在對人的關注過程中。因此,也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二、教師會教的體現
教師要達到會教的境界,就要努力地實現自己的全面發展,下面有五點建議供同行參考:
(一)加強學習
要想發展,需要加強學習是毋庸置疑的。一提學習,很多教師都會感覺困難重重。其實,現代學習觀已經把學習看做一種能力,而不僅僅是一種行為。只要你有慧眼,有對重要信息的敏感,還有善于總結思考的好習慣,則無處無地不是學習,無時無刻不可以學習,而且可以向任何人、任何事學習。學習是對所有可能促進自己發展的信息的收集,處理和吸收,而不僅僅是指讀書,寫文章等。而且,學習還要善于總結??偨Y是進步的階梯,每一次總結都是一次反思的過程,擅于總結的人才會進步。
(二)分配時間
科學地分配時間是一位渴望全面發展的教師必備的素質。不要說你繁忙的工作會不斷地占用你寶貴的學習時間,現代社會的應酬交際也會不斷地向你有限的時間伸手。科學地分配時間是一種可貴的意識,一種重要的作息習慣,更是一種在一切都講求效率的新世紀人們生存與發展所必備的能力。在時間分配方面最好的方法是有所為,有所不為——做你最應該的做的事。
(三)爭取支持
個人的力量終歸薄弱,在現代社會謀求全面發展談何容易,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在需要的時候能夠獲得支持,也已被視為一種自我發展的核心能力之一。如果處理方法適當,領導,同事、學生、家人、學生家長等都是你的支持者。為了獲得支持,要善于向有關方面表達自己的想法,交流你的打算,告訴他們你正在做什么,有什么困難,只要你的做法是為了發展,發展又是為了更好地搞好教學,相信你會得到應有的支持。
(四)積極合作
合作精神是教師自身發展的優勢。它會使人的能力范圍得以延伸,戰勝困難的能力得以加強。相當多的教師在實施課程改革中遇到某方面的困難時,自感勢孤力單,便退卻了。其實,如果能夠與周圍的人展開積極的合作,困難原本可以解決,或者至少可以慢慢地解決。
(五)全力投入
所謂全力投入是指精力、財力、創造力等的全方位投入。對于自身發展的投入,不管多么昂貴,都是值得的,因為這種投入永遠都會有產出,只是需要假以時日。
三、教師樂教
一 激發參與體育訓練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教師,我們對此更有切身的體會。參加體育項目的訓練是艱苦的。每個人都有惰性,這是人的本性。所以,每節課的體育課教學,往往有些學生會偷懶,沒有學習興趣,沒有訓練的興致,這就、是體育教師必須解決的一個首要問題,必須邁過去的一個“門檻”。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學藝術的本職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边@一“興趣”被激發喚醒了,學生就有了學習的熱情,就有了學習的動力,上體育課就會輕松了許多,就能讓體育課堂充滿生機、活力,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1.創設寬松環境,營造良好氛圍
一個寬松的環境,可以讓人產生愉悅的心情,從而更加樂于從事某項活動或工作。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寬松環境的創設也是不容小覷的,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并加以落實。如在教排球移動時,我沒有單純地進行移動教學,而是在教之前,用繩子綁住球,兩人一組進行一個投一個躲的游戲,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練習了腳步移動,然后再把移動步伐融于排球練習中,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提起來了。
2.多用激勵語言,強化學習信心
學習的興趣,需要信心的支撐。沒有信心,也就沒有興趣。學生的成長需要鼓勵,對體育課的興趣,需要教師有意識地激發,才能讓興趣永葆青春活力,長盛不衰。學生在上體育課時有時會遭到一定的挫折,不可能一帆風順。一般從不會到會,需要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有進步,也會有波動;有成功,也會有失敗。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以平常心來對待,寓情于教,循循善誘。在教學中,我多采用鼓勵、激勵的語言去鼓勵學生練習。
二 構筑參與體育訓練的意識
參加體育活動意識的強弱或高低直接影響著初中體育課教學的效果。因為大家都清楚,人的意識決定著人的行動。一切人的行動都是由人的意識支配的,有什么樣的意識形,態就會產生什么樣的行動。目前,初中體育課的重視程度已經被廣大師生所接納。但體育訓練是會有波折的,教師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要努力構筑學生積極參與體育訓練的意識。
第一,講解“灌輸”。初中體育課的教學,雖然不乏體育技能的訓練,但一切教學活動都離不開教師的講解。通過講解“灌輸”,能讓初中學生明確參與體育訓練的目的,從而端正學習體育、積極參加體育的態度。態度一旦轉變,體育課的學習就有了一個落腳點。如,人教版第八冊“快速跑”的學習,教師通過講解快速跑的目的要求以及作用,然后再進行訓練,學生就有了一個訓練的“意識”,學習起來就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從而增強了學習效果。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感;教育
所謂情感教育,就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切活動都以富有情感的學生為主體,教師借助于具有動力因素的情感為媒介來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的一種教育。語文是眾多學科中最具人文性的學科,語文學科特有的美質決定了它獨特的審美價值,語文教學應該是一門藝術。如果語文課堂教學缺乏情感,不能用情感打動人,語文教學便失去了魅力,就不能成其為藝術。反之,語文課堂教學一旦注入強烈的情感,課堂教學就有了豐富的情味和明快、激越、感人的氛圍,從而使語文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師生情感的建立。
教師對學生的愛,是連接師生心靈的紐帶,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師要用親近和信任來溝通與學生之間的感情,要用愛的暖流去開啟學生的心扉,使之樂于接受老師的教誨,正如人們常說道的:“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反之,如果說教師對學生沒有什么情感,教學態度冷漠,上起課來就不會產生激情,教學效果那是不會好的,不但教者心里不好受,而且久而久之教師與學生之間在無形之中便形成一層厚厚的障壁,彼此間的膈膜,情感就無法溝通,甚至產生否定、排斥的現象。那么更不用說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了。很可能學生因遭到老師的厭棄而自暴自棄,以至于越變越壞。象那得到老師關心、芻さ難生,他們就會就會感受到世間的美好,感受到老師、同學、學校的溫暖,他們就會熱愛生活,尊愛生命。對理想前途充滿信心,樂觀向上。還會因愛老師進而到愛老師所教的學科。因此,教師對學生的情感,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學習、生活的態度,影響到學生個性發展的方向問題。
其次,讓學生明確教學目的。
只有當學生明確了學習目的之后,學生才會對所學的內容產生興趣。他們才會積極、主動、自覺地學習,努力掌握學習內容。并把所學的內容用于平時的生活實踐中,真正地做到學有所用。如果學生對學習的動機不明確,那么學之所用,學之何用呢?即使有些學生在老師的高壓之下稍有成績,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也只不過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是了解了一些表面的、膚淺的現象。沒有學到實質性的東西。所以說,只有讓學生真正明確了教學目的之后,教學內容才能成為學生的需要。
二、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實施
1、創設情境,激感
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如果能以靈活多變、新穎獨特的導入語,或是有意識地創設一些能引起學生精神活躍的問題,把學生帶入新鮮的情境中,就很容易撥動學生的心弦,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獲取知識,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借助朗讀,激發學生情感
文學是借助語言來描寫的。許多優秀文學作品都蘊含著美的情感,給讀者賞心悅目的美感,而這必須通過語言表述出來。作為語文教師應具備飽含感彩的語言,這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情感有著重要的影響,尤其是語文教師的朗讀,成功的表情朗讀,可直接給學生一種美的輸入。它會將無聲的語句變為有聲的語言,通過對文字信息的再創造,把課文中最美、最富情感的地方凸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感到活生生的形象,對作品內容心領神會,從而收到“其義自見”的效果。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手段,以情發聲,以情帶語,根據不同作品的不同內容,用不同的語音、語調來進行朗讀,該昂揚時昂揚,當低沉時低沉,讓濃郁飽滿的情感進入學生的心田。
三、實施情感教育對教師提出的要求
1、教師自己要動情
要讓學生動情,教師自己必須先動情。動情于自己的職業,動情于課文,動情于言表,動情于學生。不如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就不能在主體和客體之間架起情感教育的橋梁。要教師動情,則要有對學生的愛才行。只有熱愛學生,感情真摯,才能在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而情感教育也會因為教師的“愛”而具有活力和生命。熱愛就是最好的老師,教學的全部奧秘就在于愛學生。
2、有豐富的教學語言
豐富的教學語言是教師活躍講壇、樹立聲望的支點。有人說,語文教師要訓練好說話的基本功,具備說書人的藝術,把每一節課上好。這話不無道理。選入中學語文教材的文章都是古今中外的典范作品,其基調有的色彩明麗,有的意境深遠,有的簡潔自然,有的華美富麗,有的樸素,有的飄逸……因此,語文教學語言或喜悅、或憤怒、或悲哀、或思念、或憧憬、或贊揚、或譴責……要與原文基調一致、和諧。除此外,教學語言還要富有文采。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講的話帶有審美色彩,這是一把最精致的鑰匙。它不僅開緒記憶,而且深入到大腦最隱蔽的角落?!闭Z文教師尤其要充分發揮語言豐富多彩的特點。在設計教學語言時,要生動形象,富有啟發性。
四,情感教育滲透到教育教學中
首先,圖文并茂、聲色結合、激感。
在語文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借助繪畫、音樂等教學手段來吸引學生,讓學生在圖文并茂、聲色結合的情景中產生激情,領會文意。如在教學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時,課前先播放一首劉和剛演唱的《父親》,學生聽完后由于感人的歌詞再配以優美旋律,再加上歌唱者聲情并茂的演唱技藝,確實感人肺腑,震撼人心。自認地就把學生的情感引入到了教學《背影》的課堂情景中來。并且還能讓學生感受到《背影》是一首父愛之歌,進而領悟到文章的主題。又如在學生認為枯燥無味,提不起興趣的古詩文學習中,如果教師要求學生在理解詩文大意之后,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把文章的內容盡情地融匯成一幅畫。因為常言道:“詩中有話,話中有詩”,這樣一來課堂教學的氣氛該是多么的輕松愉快,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被激發起來。學生在一個輕松、愉悅、自主的環境中學習就會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其次,反復吟誦、發揮想象、體味情感。
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的區別就在于朗讀,尤其是帶著情感的朗讀是學習語文的一種重要方法,那就是要求學生:首先要速度課文,在速度的基礎上感知課文的內容,正所謂:“書讀百遍,其意自現”。其次是在讀作品的同時常常伴隨著聯想與想象,讀到什么就想什么,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寫作意圖,這樣就會產生“情動于中,形之于身”的效果。
總之,語文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對教材的真情傾注是最重要的,以上這些僅是自己從事語文教學十幾年的切身體會,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還將進一步探求。
【參考文獻】
關鍵詞:古詩教學
初中語文
審美愉悅
通觀初中語文教材,詩歌教學被集中安排在課內詩詞單元25首,課外古詩詞背誦60首,其中新課標推薦背誦的篇目34首。這些古詩詞部分多樣性地安排了唐詩、宋詞等各時期的經典篇章;所選詩歌系統地展示了中華上下千年的詩歌菁華。那么,怎樣教詩歌,才能讓學生既能體味到詩詞數千年人文積淀的博大厚重,傳承燦爛的傳統文化,又能感受現當代詩歌的異彩紛呈和美麗嬗變,把握時代變革跳動的脈搏,從而滋養性情、陶冶靈魂、激勵精彩人生、重鑄民族精神呢?詩歌被廣泛選人語文教材,是詩性的回歸,但這只是萬里的第一步,真正的回歸還要看詩歌的價值在現代青少年身上能否得到真正的體現。關鍵一步還要看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去教。沒有戲劇緊張激烈的矛盾沖突;沒有小說曲折生動的情節:沒有散文形散神聚的特色。詩歌以其凝煉性、抒情性、音樂性等特點決定了它獨有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法。如果學生還只是單純地追求矛盾沖突,情節人物,還不會透過字面去體味揣摩詩歌的“言外之意”、
“象外之象”,還沒有對詩歌的激情、敏感和直覺,那詩歌對他而言是味同嚼蠟了。老師還是那樣把一首首優美的、空靈的、清新的詩歌肢解成字、詞、句、篇的語言知識點堆積;還不會帶領學生去吟詠、去感悟、去思索。
一、巧引故事
喜愛聽新奇的故事是當代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她們很容易被有趣的故事吸引。在詩歌教學中,教師巧引故事,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特別在課文導人中巧妙運用,能收到奇效,“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教學李清照的《醉花陰》,便講述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的生活逸事。詩歌教學中,精選一些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故事、趣聞,用形象的語調講出來,不但能引起學生注意,而且能激發他們的興趣,使課堂氣氛愉快活躍。
二、美讀詩詞
古人就有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又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都是極有道理的,形象地說明了讀的重要性。葉圣陶創造性地提出了“美讀法”。他說:“所謂美讀,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讀的時候傳達出來……美讀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說些什么,而且與作者的心靈相溝通了,無論興味或授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獲?!痹姼杞虒W,十分強調朗讀的作用。詩詞是以語言文字形式出現,而如何理解文章的主旨?如何體會字里行間所包蘊的情感?美讀就是一個極好的途徑。通過美讀,能將美巧妙地傳輸。教師要讀出課文的思想美、情境美、形象美、語言美,藉此感染學生。朗讀要有聲有色,抑揚頓挫,催人動情。例如教學蘇軾的《水調歌頭》這首詞時,用豪放、激昂的語調進行了“美讀”。在范讀過程中,教師完全融入詞中的境界。讀到最后二句,并輔以動作,展示詩情。大氣磅礴的力量震撼學生的心靈,仿佛讓學生身臨其境。一番美讀,學生獲得了審美感知和審美體驗。
三、點綴音樂
音樂是一種訴諸人的聽覺,啟動人的聯想和想象的一門藝術。音樂本身就與詩歌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古代大多詩詞都能配樂歌唱?!胺灿芯嬏?,皆能歌柳詞”“胡兒能歌《琵琶曲》,童子能解《長恨歌》”,便足以證明。在詩歌教學中,用音樂點綴,調動學生的聽覺器官,讓學生獲得審美愉悅。于是教學李清照的《武陵春》,就像走進音樂的殿堂。帶領學生欣賞內容和把握感情之后,師生一道聆聽并吟唱安雯演唱的流行歌曲《月滿西樓》。此時,學生完全沉浸在優雅的詩詞中,完全迷醉于空靈的音樂中。一曲音樂勾起學生對詩美的無限向往,效果比教者口干舌燥的繁瑣的講解不知好多少倍!還可以經常在朗讀時,用樂曲搭配。